手机阅读

最新参观广东省博物馆写 参观广东省博物馆有感(优秀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30 17:15:04 页码:13
最新参观广东省博物馆写 参观广东省博物馆有感(优秀10篇)
2023-10-30 17:15:04    小编:琉璃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参观广东省博物馆写篇一

关于博物馆,在我的脑海中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我概念中的博物馆应该就是博览群物的一个地方吧,而这个地方大概与我这种毫无艺术细胞的生物一点关系也没有,顶多是在外出旅游时多了一个可去的地方罢了。所以,在平时我就算百无聊赖,也不会去这种高大上的地方寻找所谓的“精神上的寄托”。不过这次我终于有机会了,我还是带着目的去了一次博物馆。

这次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因为美术鉴赏的一个作业,我需要到博物馆去参观。听了老师的建议后,为了方便省时,我找了一个比较近的图书馆,它就是广东省博物馆。后来在网上查了一下才知道,我去看的是新馆,广东省博物馆新馆位于广州新城市中轴线——珠江新城中心区南部的文化艺术广场,而旧馆馆址在广州市文明路215号中山大学旧址。就这样,我便开始了这次的寻馆之旅,这次同行的还有我的舍友们。

对于路痴的我来说,找到它的地址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还好有好伙伴在,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我们终于来到了文化艺术广常令我惊讶的是,我竟然一眼就认出了这座博物馆。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十分的新颖独特,从远处看就像是一个“宝盒”。这有点颠覆了我印象中的博物馆,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到它的艺术气息,宝盒的外围外观设计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宝盒周围是很多凹进去的镂空,而它的形状就像是俄罗斯方块里面的“l”一样,但是这些方块并不是整齐的排列,应该说是无规则的排列,但是就是这种无规则让人觉得恬适和自然。当我还惊讶于它的外观的时候,我的伙伴已经迫不及待的走进博物馆了。我也只好紧跟着上去。

经过安检之后,我们便进入了博物馆的内部。图书馆的大堂是明亮的,阳光透过“回”字形的天窗射进来让人觉得很是舒服。我们看到了很多放于玻璃内的馆藏品,我一个个地去看它们上面的标签,看它们的介绍。

走着走着我们就到了二楼的展览厅,我们刚好碰上了广东省博物馆举办的“广彩瓷器300年精华展”,我们的周围都陈列着一系列的展览品。这个以“重彩华章”为主题的精华展览中,200余件精美的广彩瓷器,再现清代以来逾300年广彩瓷器的精彩记忆。这些广财瓷器包括有广彩人物纹盘(清.雍正)、广彩人物纹八棱形盘、广彩西洋人物秋收图纹章纹果酒壶、广彩花卉纹章纹狮钮八角形带盖汤盅、广彩墨彩描金耶稣受难图盘、广彩人物纹章酱汁盖盆连托碟等等。我又了解了运送这些广彩到外国销售的历史,其中“中国皇后”号帆船的首航掀起那时的广彩交易热潮。我觉得广彩或者说那时候的艺术设计都是有寓意的,比如说象驮宝瓶,它是以大象为原型的烛台瓶,寓意着天下太平。当然其中也有很多以人物彩绘为元素的彩瓷。虽然对于艺术价值这方便不是很懂,但是看完这么多的美丽的广彩之后,还是感觉到有一点审美疲劳。于是我们便离开了这个展厅。

之后我又参观了其他两个展览厅,浏览了一些绘画和书法。我们来到了梅兰竹菊绘画展厅,看到了梅、兰、竹、菊从元到民国共70余幅以“四君子”为题材的名家佳作。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画梅的画。梅花是中华民族与中国的精神象征,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受到人们的赞美和爱戴。而不同作者笔下所表现出来的梅花又是不同的,有的是高傲,有的是惊艳的,有的是淡雅的。看着这一幅幅的梅画,让我想起了“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这首诗。这一朵朵的梅花都似乎在争相斗艳。

经过了一下午,我们把整个博物馆都游览了一遍,当我离开博物馆的时候,我又再一次仰望它,仰望这个令我感到我也可以与艺术扯上一点点关系的建筑。我开始有点明白这个建筑为什么要设计成这样。艺术本来就是各不相同,每样东西都有它自己的艺术价值,但是这个博物馆可以容纳他们,它把不同方面的艺术融合在一起,尽管可能看起来是无规则的,但是就是因为这样的融合产生了另外的一种“美”。这次的寻馆之旅让我受益匪浅。

回去后,我特意查了一下让我感到有趣的广东省博物馆的标志。它的标志以“植根于粤寓意于博蕴形于馆凝神于藏”为设计原则(藏尾:“粤博馆藏”),以汉字为设计依托。图形隐含“广东”之字形、“博”之字韵,点明广东省博物馆的地域属性和行业特点。融合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大胆、现代、独具一格的建筑风格。并以归形于“藏”的点睛之笔,体现粤博的职能属性和粤博人专精于藏的精神气质,展现粤博标志及广东省博物馆海纳百川、古今并包的风格气度。

其实艺术就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只要我们懂得怎么去发现艺术,怎么去欣赏艺术。当你真真正正去接触这些艺术的时候,你会感觉到自己真的被这些艺术所吸引,被这些艺术所震撼。多点接触艺术,我们的生活也会因此变得有艺术起来。有机会的话我还会多多去其他的博物馆参观。

参观广东省博物馆写篇二

7月20日,姑夫带我和表哥去广东省博物馆,9时30分,我们从家里出发,我们乘坐计程车到了博物馆,我们花了20分钟左右排队,博物馆一共有4层楼,外墙是黑色的,外观有点像世博的法国馆和韩国馆的组合,进入博物馆先看见透明的楼梯,博物馆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有:琶州塔和赤岗塔的图片,我们还看了海洋馆,海洋馆里有大白鲨和水母的标本,博物馆里摆放了许许多多的恐龙化石,其中有霸王龙的化石。

参观广东省博物馆写篇三

这个星期六,妈妈为了让我了解更多广州的知识,就带我去了广东省博物馆参观。

广东省博物馆是一个大型的综合性博物馆,外形宛如一个透亮、古朴的宝盒,有“月光宝盒”之称。博物馆集中了3700多件珍贵文物在三、四楼展出,分为历史馆、自然馆和艺术馆三大部分。

一进博物馆,我们首先上了四楼,这里是“自然资源展区”。在这里,我首先了解到了“大理岩和大理石”的区别;然后看到了黄金条,原来,黄金是由石头提炼出来的。其中许多美丽的矿石更是令人赞不绝口。

此外,我还参观了广东历史文化展、馆藏陶瓷精品展、潮州金漆木雕展、馆藏端砚精品展等。馆内展厅众多,展品丰富,若想细细欣赏与品味,不花几天时间是没办法全部看完的,只能走马观花大致领略它们的风采。

此外,我还有个意外收获——竟然亲睹了“小蛮腰”,广州塔那纤纤细腰,真是婀娜多姿。

这一天,我学到许多关于广州的知识。

参观广东省博物馆写篇四

关于博物馆,在我的脑海中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我概念中的博物馆应该就是博览群物的一个地方吧,今天本站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作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

今天我和外婆、阿姨一起去参观了广东省博物馆。当天天气不是很好,台风刚过,还下着毛毛细雨,但我的心情还是兴奋不已。

来到了博物馆门口,可能是因为暑假,虽然下着雨但还是和我一样,很多小朋友在家人的带领下来这里参观。进入馆内,我看到了许多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比如说,月饼的模具、餐具、茶具……,其中最特别的是还有一些皇室用品和以前英女王写给我们皇帝的一封信。博物馆还介绍了给我们广东省的革命历史、矿藏、农作物、中药材等等,全部都是珍藏品。

接下来我们去参观了动物世界,我们可以在一个模拟的森林里面,看到各种各样巨大的动物身躯模型:站立着狗熊,盘在草丛中的大蟒蛇,虎视眈眈在猎物的老鹰,张牙舞爪的老虎,正在哺乳的梅花鹿……从动物世界出来,我们又走入了另一个模拟的海洋世界,仿佛看到了成千上万的小鱼在身边游过,在幽暗的灯光下,让它们显得更加逼真。往下走一层,我们又来到了恐龙博物馆。里面全部都是各种不同类的恐龙骨骼,大的到3-4层楼高,小的像一匹马,另外还有恐龙蛋和恐龙化石。一路下来,我兴致勃勃地看完了所有的展馆。

在这一次的参观中,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开拓了我的视野并且获益良多。

今天我和外婆、阿姨一起去参观了广东省博物馆。当天天气不是很好,台风刚过,还下着毛毛细雨,但我的心情还是兴奋不已。

来到了博物馆门口,可能是因为暑假,虽然下着雨但还是和我一样,很多小朋友在家人的带领下来这里参观。进入馆内,我看到了许多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比如说,月饼的模具、餐具、茶具……,其中最特别的是还有一些皇室用品和以前英女王写给我们皇帝的一封信。博物馆还介绍了给我们广东省的革命历史、矿藏、农作物、中药材等等,全部都是珍藏品。

接下来我们去参观了动物世界,我们可以在一个模拟的森林里面,看到各种各样巨大的动物身躯模型:站立着狗熊,盘在草丛中的大蟒蛇,虎视眈眈在猎物的老鹰,张牙舞爪的老虎,正在哺乳的梅花鹿……从动物世界出来,我们又走入了另一个模拟的海洋世界,仿佛看到了成千上万的小鱼在身边游过,在幽暗的灯光下,让它们显得更加逼真。往下走一层,我们又来到了恐龙博物馆。里面全部都是各种不同类的恐龙骨骼,大的到3-4层楼高,小的像一匹马,另外还有恐龙蛋和恐龙化石。一路下来,我兴致勃勃地看完了所有的展馆。

在这一次的参观中,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开拓了我的视野并且获益良多。

繁华的都市里,在高楼大厦、“小蛮腰”前,博物馆显如一个矮冬瓜,十分普通,但平凡中却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在那灰色的庄容中显示出与众不同的韵味。

一入馆,引入眼帘的是三面直泻而落的白纱帷幕,一条衬着红“扇”的黑色“天桥”横架在大厅中央的上空。

走进潮州木雕展厅。厅内陈列着各种各样、美轮美奂的木雕。我曾听舅舅提及:潮州木雕以饱满繁复、精巧细腻、玲珑剔透的艺术风格而著称于世,流光溢彩的漆金技术更让人赞不绝口。昔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每一件木雕都是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当你全神贯注看着木雕时,如身临其境,木雕中的人物仿佛在向你娓娓讲述着、表演着那一段段潮州历史故事。那些能工巧匠的精湛技术让我不得不为之惊叹!

“贞贞!走啦!”容不得我多花半点时间去欣赏,又得急急忙忙走进另一个展厅。先是历史文化展厅,再是自然资源展厅,后是陶瓷展厅……匆匆而去,亦匆匆而别。珍品虽琳琅满目,但也无暇顾及,所有美丽也仅是随眼而过,唯有那木雕。

出馆到海心沙公园吃午餐后,漫步于公园中的我仍无法忘记那潮州木雕的制作过程。渐渐领悟出了古人所云“玉不琢,不成器”之意,是无数次雕琢成就了这近乎奇迹的成功。没有一件“器物”不由雕琢便能成品的,没有不劳而获的成功。自以为是“玉”,不愿去“雕琢”,持有傲慢态度的人,终究不能成“器”。即使是块宝玉、宝石,不通过挖掘、雕刻,也只能是一块烂石头;即使你是个人才,不愿付出汗水,也绝不能成功。

相反,你付出努力,即使是烂泥,也能成为价值连城的陶瓷;即使是木头,也可成为精美绝伦的木雕;即使是白纸,也能成为闻名世界的名画。

玉不琢,不成器。木愿雕,便成品。

正如当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梦,让七月南湖航船化作十月泱泱大国。猿人通过“雕琢”——自然灾害、风雨洗礼,才有高智慧的人类;华夏历史通过“雕琢”——朝代变迁、人事更换,才有五千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当今美好生活也通过“雕琢”——抗敌战争、改革开放,才有现在幸福生活。

而身处幸福的我们,也不可忘祖先的付出,是他们用鲜血来雕琢我们如今的美好生活,十几代人的坚持努力才有我们今天的和平国度!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的我们,现在起就应为自己树立一个目标,努力奋斗。为祖国奉献出一份力量!

是祖国给了我们和平幸福、舒适的生活,但给与天地之间的这国度,给予我们生命的是地球母亲。她曾拥有一块宝石——自然资源,并将它无私奉献给人类,但人类通过了无数次“雕琢”让它成“器”后却忘记了这块玉,浑然不知这块“玉”是万物之本。在为这恶果付出沉重代价后,人类终于醒悟,面对拯救“玉”的重任,我们就不能责无旁太,我们更要好好学习,将来用我们的智慧让这块“玉”再现昔日的生机盎然之景。

让我们用汗水去雕琢我们的人生,用双手去彩绘祖国的未来,用智慧让宝玉重现生机!

时针无声地指向了“3”字,我带着快乐踏上了修学游归程,也带着一片赤子情怀,踏上了人生之旅。

参观广东省博物馆写篇五

今天我和外婆、阿姨一起去参观了广东省博物馆。当天天气不是很好,台风刚过,还下着毛毛细雨,但我的心情还是兴奋不已。

来到了博物馆门口,可能是因为暑假,虽然下着雨但还是和我一样,很多小朋友在家人的带领下来这里参观。进入馆内,我看到了许多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比如说,月饼的模具、餐具、茶具……,其中最特别的是还有一些皇室用品和以前英女王写给我们皇帝的一封信。博物馆还介绍了给我们广东省的革命历史、矿藏、农作物、中药材等等,全部都是珍藏品。

接下来我们去参观了动物世界,我们可以在一个模拟的森林里面,看到各种各样巨大的动物身躯模型:站立着狗熊,盘在草丛中的大蟒蛇,虎视眈眈在猎物的老鹰,张牙舞爪的老虎,正在哺乳的梅花鹿……从动物世界出来,我们又走入了另一个模拟的海洋世界,仿佛看到了成千上万的小鱼在身边游过,在幽暗的灯光下,让它们显得更加逼真。往下走一层,我们又来到了恐龙博物馆。里面全部都是各种不同类的恐龙骨骼,大的到3-4层楼高,小的像一匹马,另外还有恐龙蛋和恐龙化石。一路下来,我兴致勃勃地看完了所有的展馆。

在这一次的参观中,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开拓了我的视野并且获益良多。

这篇,语言精练,文采斐然。

参观广东省博物馆写篇六

今天是12月19日,寒流过后,天气晴朗,很适合户外活动,我也正好趁着这个机会跟着法学院党支部和班集体一起去参观省博物馆,了解学习我们广东独有的岭南文化的同时也随便放松一下六级考试后的心情,就暂且把其当做是一次愉快的集体旅游活动吧。

省博物馆新馆址位于举办今次亚运会的海心沙,在宽阔的广场上还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亚运会举办后的情景,绿树红花,环境优美,博物馆左手边便是著名的“小蛮腰”。博物馆西面是广州歌剧院和广州市第二少年宫,北与广州图书馆新馆相邻,南濒秀丽的珠江,隔江与海心沙旅游公园相望,所处位置十分具有人文气息。

新馆建筑结构新颖,设计独特,总体来说呈现长方体,墙面用的是凝重的墨灰色,在白天里给人一种古朴、冷静、沉稳、久远的感觉,就像经久不衰的历史一样。外墙上随处可见霓虹的装饰,虽然在早晨显得不那么的明显,不过我可以想像其在晚上将会展现如何的一种光彩,因为有霓虹的映衬必定会使得黑色的博物馆不至于隐退于黑夜之中,它依然散发着自己应有的活力,就像我们广东文化一样,不会因为黑夜而失去其本身应有的光华。

馆内的设计宽广而大方,预示着包容与海纳百川,色泽依然选择有色凝重、悠久的朱红色木质颜色,也像历史一样庄重而沉稳。馆内常设展览分为三篇——艺术篇、历史篇、自然篇。

历史篇又分为一、《广东历史文化陈列》第一篇“南粤源流”第二篇“扬帆世界”第三篇“继往开来”第四篇“粤海烽火”

自然篇又分为一、《自然资源展览》第一篇“我们的家园——地质地貌馆”第二篇“我们的宝藏——矿产资源馆”第三篇“石之精灵——宝石馆”第四篇“岭南本草——中草药馆”第六篇“陆生的动物居民们——陆生野生动物馆”第七篇“海洋动物世界——海洋馆”第八篇“探寻消失的生命——古生物馆”

虽然艺术篇与历史篇都让我沉浸于我们广东省深厚的人文气息当中,但是真正让我着迷的是自然篇的景象,我承认我高中时是以地理为专业科的,我对自然与地理有着浓厚的兴趣,我沉浸于美丽诱人的矿产资源馆以及宝石馆当中,那些被精雕细琢过的抑或是最原始的石头都深深地吸引了我,我也沉浸于虚拟的陆生野生动物馆当中,即使那些都不是真的,甚至连标本都算不上,但是却引来了很多人的驻足逗留,细细观看逐一评论,其次海洋馆与古生物馆也同样地吸引人,因为虽然不知道那些大型的动物骨架是真是假,但是真的有被壮观和震撼到。

最后这次参观真是收获良多,获益匪浅,以后也要多参加这些活动,开开眼界增进自己的见识。

08法学(3)班

——晨向阳光

参观广东省博物馆写篇七

有朋友告诉我新建成的广东省博物馆有新意,有特色,去那里可以感受到广东的历史、风土、民俗和文化,应该去看看。

这次来广州,好多次去海心沙,知道在花城广场东面的新建成的广东省博物馆外观像个宝盒,也经常看到好多人在排队参观,就是没有进去参观过。朋友的告知,激起了我的参观愿望。于是在参观了海心沙亚运公园后,我也排队参观了位于珠江新城花城广场东面的广东省博物馆。

广东省新博物馆展馆包括历史馆、自然馆、艺术馆3大部分和临展馆。我去的这一天人不太多,我是随着肇庆一群小学生排队领票进馆参观的。进馆后乘坐电梯上了四层,在解说员导引下依次参观了自然馆中的地质地貌、动植物、矿物、古生物等,这个展馆展示了广东的自然风貌和自然资源,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美的孜孜追求,以强化人们的生态观念,提高环保意识。还参观了艺术馆里的“翰墨流芳———宋元绘画与历代书法精品展览”、“土火之艺———馆藏历代陶瓷展览”、“漆木精华———潮州木雕艺术展览”和“紫石凝英———历代端砚艺术展览”部分。

近2个多小时的参观下来,只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班的观看,我是一路边听讲见边用数码相机左摄右拍,试图补充记忆。这里的内容有一些比较熟悉,感觉到最为震撼的是自然资源展厅的新颖展示方式。我们步入到展厅,往上看,一条条钢丝吊着一只只鲸鱼模型,蓝色的灯光照映着它们,似乎是1个奇异的海洋,许许多多的鱼在海洋看快乐地玩耍着。此时,我似乎也来到这美丽的海洋里遨游。再看下面,有两只高达十多米的巨大的恐龙化石,高大的身躯稳稳地立在那里,真是壮观!

而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则是我所喜欢的祖国的中草药,即馆内“岭南本草——中草药馆”。该馆通过百余件各类标本,展示了作为全国中医药材主产区之一的广东所拥有的岭南道地药材和民间药材,使观众初步了解何首乌、巴戟、沉香、春砂仁、广陈皮、广佛手、广藿香、穿心莲和化州橘红等独具特色的“南药”,并通过广东医事、百草堂等场景使观众了解广东独特的中医药文化,以及广东中药老字号企业文化,反映了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

由于去的时间太晚,临近闭馆时间,我没能参观历史馆。据说历史馆立足于“从世界看广东,从广东看世界”的历史视野和文化广角,用丰富的物证和文献重点展示广东3大民系、海上贸易历史、广东华侨史和近代史。展现了广东对中华文化的独特的贡献和创造智慧。以后我会再去参观,补上这一课。

参观广东省博物馆写篇八

玉不琢,不成器。木愿雕,便成品。

繁华的都市里,在高楼大厦、“小蛮腰”前,博物馆显如一个矮冬瓜,十分普通,但平凡中却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在那灰色的庄容中显示出与众不同的韵味。

一入馆,引入眼帘的是三面直泻而落的白纱帷幕,一条衬着红“扇”的黑色“天桥”横架在大厅中央的上空。

走进潮州木雕展厅。厅内陈列着各种各样、美轮美奂的木雕。我曾听舅舅提及:潮州木雕以饱满繁复、精巧细腻、玲珑剔透的艺术风格而著称于世,流光溢彩的漆金技术更让人赞不绝口。昔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每一件木雕都是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当你全神贯注看着木雕时,如身临其境,木雕中的人物仿佛在向你娓娓讲述着、表演着那一段段潮州历史故事。那些能工巧匠的精湛技术让我不得不为之惊叹!

时间紧迫,容不得我多花半点时间去欣赏,又得急急忙忙走进另一个展厅。先是历史文化展厅,再是自然资源展厅,后是陶瓷展厅……匆匆而去,亦匆匆而别。珍品虽琳琅满目,但也无暇顾及,所有美丽也仅是随眼而过,唯有那木雕。

出馆到海心沙公园吃午餐后,漫步于公园中的我仍无法忘记那潮州木雕的制作过程。渐渐领悟出了古人所云“玉不琢,不成器”之意,是无数次雕琢成就了这近乎奇迹的成功。没有一件“器物”不由雕琢便能成品的,没有不劳而获的成功。自以为是“玉”,不愿去“雕琢”,持有傲慢态度的人,终究不能成“器”。即使是块宝玉、宝石,不通过挖掘、雕刻,也只能是一块烂石头;即使你是个人才,不愿付出汗水,也绝不能成功。

相反,你付出努力,即使是烂泥,也能成为价值连城的陶瓷;即使是木头,也可成为精美绝伦的木雕;即使是白纸,也能成为闻名世界的名画。

玉不琢,不成器。木愿雕,便成品。

正如当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梦,让七月南湖航船化作十月泱泱大国。猿人通过“雕琢”——自然灾害、风雨洗礼,才有高智慧的人类;华夏历史通过“雕琢”——朝代变迁、人事更换,才有五千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当今美好生活也通过“雕琢”——抗敌战争、改革开放,才有现在幸福生活。

而身处幸福的我们,也不可忘祖先的付出,是他们用鲜血来雕琢我们如今的美好生活,十几代人的坚持努力才有我们今天的和平国度!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的我们,现在起就应为自己树立一个目标,努力奋斗。为祖国奉献出一份力量!

是祖国给了我们和平幸福、舒适的生活,但给与天地之间的这国度,给予我们生命的是地球母亲。她曾拥有一块宝石——自然资源,并将它无私奉献给人类,但人类通过了无数次“雕琢”让它成“器”后却忘记了这块玉,浑然不知这块“玉”是万物之本。在为这恶果付出沉重代价后,人类终于醒悟,面对拯救“玉”的重任,我们就不能责无旁太,我们更要好好学习,将来用我们的智慧让这块“玉”再现昔日的生机盎然之景。

让我们用汗水去雕琢我们的人生,用双手去彩绘祖国的未来,用智慧让宝玉重现生机!

我带着快乐踏上了修学游归程,也带着一片赤子情怀,踏上了人生之旅。

广东省博物馆筹建于1957后,至1959年10月建成,三层陈列楼层场面积为2300平方米,主要收藏和保存广东历史文物(以出土文物为主),举办陈列展览,开展宣传教育。1992年底又建造一座具有现代化设施的新陈列大楼,建筑面积1.32万平方米,有13个展厅,2个客厅和一个学术报告厅。30多年来,博物馆文物藏品从4000多件增至12.4万件,有陶瓷,字画,端砚,金木雕,钱币,出土这物等一级文物300件以上,图书资料5万余册,举办过各种陈列展览上百次,受到国内外宾客和广大观众的赞赏,在华南及海内外都享有一定的声誉。

我们听着解说员的讲解,不禁对我们的悠久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一种荣誉感油然而生。

生命的足迹让我们冥想,革命先烈让我们自省,祖先们的智慧让我们敬畏。远古的生命虽已远去,但生命的足迹却永远存在,在地球上永恒在存在,各种远古的生命的化石为现代的我们留下我们那无声去美丽,永恒的痕迹。

自然界无奇不有,一种种不同的石头,即美丽又神奇,经过自然界这个美丽的画笔描绘出了人间最自然,纯朴的艺术品。

这就是自然界。生命一代接着一代,不断地繁衍生息,永恒的足迹让我们冥想,经过自然界每一分每一秒地冲试,有些事已淡去,但那最自然,最纯相朴的艺术品却永远会停留在我们心中,永远绽放着那美好的花朵。绽放着那美好的花朵。

博物这行,收获挺多,唯一遗憾之处,时间仓促,很多地方都没细勘察探,只是过了下眼睛的洗涤,心灵的一种冲击。

这次参观,真的收获不少,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大学生活确实丰富多彩,星火学社真的带给了我快乐,以后我一定会多参加类似这样的一些活动,增加自己的见识,不断地提升自己,同时,也希望学院能够多开展这样的活动,给我们一个提升自我的平台。

一直对省博物馆充满着向往,于是我们宿舍三个娃准备11月8号出发去参观省博物馆,我们在网上仔细查询了去那的公交车和地铁路线,心中对于找对地方还算踏实。这是我们宿舍三个第一次一起去广州,心里还蛮高兴的!当然对于这次的参观我们还带着一个主要目的 ,那就是在欣赏博物馆时为我们的美术鉴赏课的作业——“参观心得”做准备。

经过几番波折,我们终于出了apm线,这算是到了目的地吧。映入眼球的是各种唯美的建筑,这都是我第一次见到的,著名的小蛮腰就在我的身后,不自觉的就给她照了一张照片,这还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的观察小蛮腰呢!她很清晰,原来不是实体的,里面很大一部分是中空,看到这些心中很是新奇。我们三一直往小蛮腰那个方向走,旁边是省立中山图书馆,环绕在我们四周的都是一些具有现代艺术感的建筑,它们高矮不一,参差不齐,但是每个建筑都很具有特色,看起来一点都不觉得很突兀,倒像是建筑学家特意这样安排的,给人不同的视觉享受。走了好一会还是没有看到博物馆的影子,才发现我们早就被这美丽的建筑物吸引都忘了看路标。看到路标后似乎又发现了新大陆,往前几步然后左转省博物馆就在我们眼前了,与我想象中的样子完全不同它像是很多个的长方体盒子镶嵌而成,看似杂乱其实又被设计得很独特,回来查资料才知道这整个建筑运用“宝盒”了的设计理念,采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承载巨型钢桁架悬吊结构体系,它的巨型屋面钢桁架整体滑移总重量达8700吨,是目前世界重量最大的钢结构高空滑移工程。由于展馆是由巨型钢桁架悬吊出来的,中间没有一根结构柱,为陈列展示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也给了我们参观者一场美得视觉盛宴。

拿到免费门票后我们就进入了目的地,馆内既庄严大气,又显得艺术典雅。馆内参观的人很多但是每个人都安安静静的生怕打扰到别人破坏了这肃穆的氛围。我先是被踩在我们脚底的的瓷器所吸引,于是拉着她们两去看地上的这些青瓷,“躺在”地上的瓷器虽然有的破破烂烂有的残缺不齐,但是上面的花纹却极其清晰,花的每一个纹路都被细致描绘而且颜色娇艳欲滴,不得不让我感叹古人制作瓷器精湛的技艺。“躺在”地上的还有其它一些东西,比如说一些很漂亮的海星、贝壳等,这些都是当前在南海“捡回”回来的,每一个都很有特点很漂亮。特别是对于我这个内地的女孩子,以前从来没有看到过大海更不用说亲眼看到这些大大的海星、扇贝„„看完这些后我们准备上楼去参观,由于不熟悉关内的陈列,我们采用看到了哪个比较感兴趣的展厅就进去参观的方法参观这座博物馆。一上楼到二楼我们就看了星云大师一笔字书法展厅,哈哈,虽然我的字写得就那样,但是我对书法还是比较感兴趣的,这也是我第一次了解到星云大师一笔字的事迹,展厅中有星云大师的个人简介,没有草隶篆,只有楷书、行草书,尺幅大多为纵2尺,横1尺的镜芯,少则一字,多则四字,间有对联、横幅,各具风神。有好多富有书生气的长者在这里欣赏流连。舍友问“你看得懂吗?”我只是对她笑了一笑,个人觉得星云大师的字很朴实、运笔自然不做作,字如其人,我觉得大师就是这样一位朴实忠厚善良的人吧!

参观完星云大师书法展厅之后,我们去了“广东历史文化陈列”展览,这几个字闪着黄光高高镶嵌在我们眼前,很富有历史庄严威慑感。里面我们看到了许多漂亮的扇子,它们有的是用象牙做成的,有的装饰有玳瑁,有的用金属做成,有的用各种有名的木材制作而成,不过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些扇子上的图形,它们被描摹得很精致,有花朵有房子建筑有美人,每个对象都被制作得清晰富有情感,好像会从扇子中走出来一样。当时我还在想这些扇子难道真的是用来扇风的吗?我觉得它们更像是艺术品作为装饰欣赏用的吧!这个展厅有很多我很感兴趣的东西,比如说模型船、象牙雕、油画„„这里我还要说的是古代王公贵族的服饰,他们被制作的好奢华好细致,有战袍有龙袍有大臣朝服有皇后妃子的服装,每一件衣服都感觉好高贵,好像是穿越到了那个时代目睹了皇宫的庄严一般。真是美轮美奂!

陆陆续续的我们又参观了一些其他的地方,但大都没有花太多时间观摩。最后我们参观的是 “粤山秀水,丰物岭南——广东省自然资源展览”,这其中也包含有许多专题展馆,如地质地貌、矿产、宝玉石、中草药、陆生野生动物、海洋生物、古生物等展览馆。哈哈,觉得这个展览是最贴近我们专业的,因为我们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这些展馆中展示的许多东西都是我们书本上学到过的,只是我们还没有在现实中亲眼见到过。参观这里就仿佛进入了梦幻般的时空,各种奇珍异宝令我们目不暇接;各种从未目睹过的矿藏奇石让我们叹为观止。动植物展馆虽只是些模型或标本,但场景布置得十分逼真,灯光设计有种朦胧感,给人安详舒适的感觉。后面的海洋馆等全是悬挂是的线条,蓝色的光感,虽不是水族馆,确如真的置身其中。那些海洋动物几乎触手可摸。令人惊异的恐龙骨架,仿佛回到了亿万年前那蛮荒时代。其实现在又好想去那看看,因为那里实在是太给人以享受了。

最后离开的时候其实还想去参观书画展厅的,但是那天刚好书画展厅有修整并没有对外开放,所以我们就此错过了。参观了3个多小时,我们于楼上楼下走走停停,因为实在是肚子太饿,腿也很乏,我们还是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这座充满智慧的博物馆,在离开前我们去了馆内的小卖部,店子面积很小但是东西很多,有很多富有历史意义的纪念品,价格大小不一,但是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大部分纪念品还是很贵的,我们逛逛之后每人花了几块钱买了一本小书,觉得书被制作得很精致小巧很吸引眼球,就算是用它来纪念一下这天吧!很充实的一天,其实收获的也不仅仅只有我上面说到了视觉的盛宴和心灵的感悟,还有我们三个互相帮助、嬉戏打闹、谈天论地、怅古道今的深厚友谊!

今天是20xx年12月19日,寒流过后,天气晴朗,很适合户外活动,我也正好趁着这个机会跟着法学院党支部和班集体一起去参观省博物馆,了解学习我们广东独有的岭南文化的同时也随便放松一下六级考试后的心情,就暂且把其当做是一次愉快的集体旅游活动吧。

省博物馆新馆址位于举办今次亚运会的海心沙,在宽阔的广场上还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亚运会举办后的情景,绿树红花,环境优美,博物馆左手边便是著名的“小蛮腰”。博物馆西面是广州歌剧院和广州市第二少年宫,北与广州图书馆新馆相邻,南濒秀丽的珠江,隔江与海心沙旅游公园相望,所处位置十分具有人文气息。

新馆建筑结构新颖,设计独特,总体来说呈现长方体,墙面用的是凝重的墨灰色,在白天里给人一种古朴、冷静、沉稳、久远的感觉,就像经久不衰的历史一样。外墙上随处可见霓虹的装饰,虽然在早晨显得不那么的明显,不过我可以想像其在晚上将会展现如何的一种光彩,因为有霓虹的映衬必定会使得黑色的博物馆不至于隐退于黑夜之中,它依然散发着自己应有的活力,就像我们广东文化一样,不会因为黑夜而失去其本身应有的光华。

馆内的设计宽广而大方,预示着包容与海纳百川,色泽依然选择有色凝重、悠久的朱红色木质颜色,也像历史一样庄重而沉稳。馆内常设展览分为三篇——艺术篇、历史篇、自然篇。

历史篇又分为一、《广东历史文化陈列》第一篇“南粤源流”第二篇“扬帆世界” 第三篇“继往开来”第四篇“粤海烽火”

自然篇又分为一、《自然资源展览》 第一篇“我们的家园——地质地貌馆” 第二篇“我们的宝藏——矿产资源馆” 第三篇“石之精灵——宝石馆” 第四篇“岭南本草——中草药馆” 第六篇“陆生的动物居民们——陆生野生动物馆” 第七篇“海洋动物世界——海洋馆” 第八篇“探寻消失的生命——古生物馆”

虽然艺术篇与历史篇都让我沉浸于我们广东省深厚的人文气息当中,但是真正让我着迷的是自然篇的景象,我承认我高中时是以地理为专业科的,我对自然与地理有着浓厚的兴趣,我沉浸于美丽诱人的矿产资源馆以及宝石馆当中,那些被精雕细琢过的抑或是最原始的石头都深深地吸引了我,我也沉浸于虚拟的陆生野生动物馆当中,即使那些都不是真的,甚至连标本都算不上,但是却引来了很多人的驻足逗留,细细观看逐一评论,其次海洋馆与古生物馆也同样地吸引人,因为虽然不知道那些大型的动物骨架是真是假,但是真的有被壮观和震撼到。

最后这次参观真是收获良多,获益匪浅,以后也要多参加这些活动,开开眼界增进自己的见识。

08法学(3)班

——晨向阳光

参观广东省博物馆写篇九

一直对省博物馆充满着向往,于是我们宿舍三个娃准备11月8号出发去参观省博物馆,我们在网上仔细查询了去那的公交车和地铁路线,心中对于找对地方还算踏实。这是我们宿舍三个第一次一起去广州,心里还蛮高兴的!当然对于这次的参观我们还带着一个主要目的,那就是在欣赏博物馆时为我们的美术鉴赏课的作业——“参观心得”做准备。

经过几番波折,我们终于出了apm线,这算是到了目的地吧。映入眼球的是各种唯美的建筑,这都是我第一次见到的,著名的小蛮腰就在我的身后,不自觉的就给她照了一张照片,这还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的观察小蛮腰呢!她很清晰,原来不是实体的,里面很大一部分是中空,看到这些心中很是新奇。我们三一直往小蛮腰那个方向走,旁边是省立中山图书馆,环绕在我们四周的都是一些具有现代艺术感的建筑,它们高矮不一,参差不齐,但是每个建筑都很具有特色,看起来一点都不觉得很突兀,倒像是建筑学家特意这样安排的,给人不同的视觉享受。走了好一会还是没有看到博物馆的影子,才发现我们早就被这美丽的建筑物吸引都忘了看路标。看到路标后似乎又发现了新大陆,往前几步然后左转省博物馆就在我们眼前了,与我想象中的样子完全不同它像是很多个的长方体盒子镶嵌而成,看似杂乱其实又被设计得很独特,回来查资料才知道这整个建筑运用“宝盒”了的设计理念,采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承载巨型钢桁架悬吊结构体系,它的巨型屋面钢桁架整体滑移总重量达8700吨,是目前世界重量最大的钢结构高空滑移工程。由于展馆是由巨型钢桁架悬吊出来的,中间没有一根结构柱,为陈列展示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也给了我们参观者一场美得视觉盛宴。

参观广东省博物馆写篇十

首先来到广东历史文化陈列展厅。虽然没有讲解员跟我们一步步进行讲说,但我们还是对一些自己特别感兴趣的文物仔细的观看。

广东人的风俗习惯在每个地方是不一样的`,如生子、嫁娶、祭祀,在什么时候不同的日子会有不同的礼仪。或许有的还看不太明白,不过这足以让我了解广东的特色。

一到海洋展览馆,就像进入到海底世界一般美丽。千千万万的海洋生物模型悬挂在高空中,再加上蓝色灯光,展现在我眼帘的是一幅壮观的场景。让我感受到海底世界是这么的有趣哟。

我以前就有去过很多的海洋馆,看到活灵活现的海洋生物,但都不太齐全。这里展现的5000年以前的化石都让人叹为观止。最先开始有生命的物种就在海洋里,然后一步一步演变,直到我们现在的人类。这一切的一切,历史都在见证海洋的改变,不过有新物种的产生就有濒临物种的灭绝。现在,由于温室效应的危机越来越严重,海平面逐年上升,南极冰川都开始融化…所以,我们要爱护我们的地球,不要让我们的明天失去温暖的阳光。

转到这个恐龙展览厅,庞大的恐龙高大威猛、霸气凌风。可以说我们的祖先就是恐龙,它们在人类未出现之前就开始生活,直到陨石撞地球、火山爆发,才使它们灭绝了,成为现在的化石。

最后,我走进潮州木雕展厅。厅内陈列着各种各样、美轮美奂的木雕。潮州木雕以饱满繁复、精巧细腻、玲珑剔透的艺术风格而著称于世,流光溢彩的漆金技术更让人赞不绝口。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每一件木雕都雕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当你全神贯注看着木雕时,如身临其境,木雕中的人物仿佛在向你娓娓讲述着、表演着那一段段潮州历史故事。这些能工巧匠的精湛技术让我不得不为之惊叹。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先要设计起稿,再到选材、粘贴稿样,还要打坯、修光、打磨、贴金等复杂程序才完成。我心不禁被这小小木雕竟要经如此多程序才完成而震惊!我望一望雕木前的石块,又看一下雕琢后的木雕,呀!简直是天壤之别啊!……渐渐领悟出了古人所云“玉不琢,不成器”之意,是无数次雕琢成就了这近乎奇迹的成功。没有一件“器物”不由雕琢便能成品的,没有不劳而获的成功。自以为是“玉”,不愿去“雕琢”,持有傲慢态度的人,终究不能成“器”。即使是块宝玉、宝石,不通过挖掘、雕刻,也只能是一块烂石头;即使你是个人才,不愿付出汗水,也绝不能成功。相反,你付出努力,即使是烂泥,也能成为价值连城的陶瓷;即使是木头,也可成为精美绝伦的木雕;即使是白纸,也能成为闻名世界的名画。玉不琢,不成器。木愿雕,便成品。人更如此!

匆匆而来,亦匆匆而别。由于时间的原因,我总共参观了4个展厅,珍品虽琳琅满目,但也无暇顾及,所有美丽也仅是随眼而过。

给我的感觉是:每个展厅都非常的独具匠心,让我从知识的海洋里畅游了一圈归来,深深地存在我的脑海里难以忘怀。这一趟没有白来,真是让我受益匪浅,非常地心满意足,愉快地满载而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