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小学语文六年级语文教案(模板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09:49:06 页码:10
最新小学语文六年级语文教案(模板9篇)
2023-11-10 09:49:06    小编:FS文字使者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学语文六年级语文教案篇一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会正确读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10自然段。

3、理解《会飞的孩子》的含义,学习怒族孩子的乐观心态、乐观面对未来、热情友善的性格特点。

体会人物性格特点,领悟情境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课件

一课时

一、通读课文,理清段落。

默读课文,弄清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依次写了哪些事?

二、诵读课文,疏解生字词。

1、学生轻声诵读课文,标示出各语段序号,勾画并疏解生字词。

2、识记生字

三、诵读感知,把握文意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

四、课堂提问

1、谈谈读后的体会。

2、课件:最后一段中“飞得更高远中”的“飞”与题目中的“飞”意思一样吗?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

1、《会飞得孩子》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依次写了哪些事?

2、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

3、从课文内容来看,“会飞的孩子”中的“飞”是指什么?

“江对岸有个孩子的淡灰色身影,在蓬勃的树丛中时隐时现。”描写,因为距离远,只能看见阿江的大概轮廓。

“只见他张开双臂……站在我面前。”

小学语文六年级语文教案篇二

本次实践活动包括四个板块。分别是“准备材料”、“整理材料”、“设计版面”、“评价”。通过活动,给学生走进普通人、发现他们高尚精神的机会,培养学生口头、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共同办墙报的能力。

1、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做事要有计划性。

2.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会倾听,学会表达与交流,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学会合作,培养学生收集与整理资料的能力。

3.通过活动,对高尚精神又明确的认识。

四课时

你、我、他,我们都是普通人。走进普通人,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可以发现许多普通人的高尚精神。让我们办一期板报,主题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

采用读书、看报、咨询、上网等方法搜集资料,选择目的地。

采访父母单位敬老爱幼的叔叔、阿姨,写成稿子。

给班里的热心人拍张照片、配上简练的文字。

从报纸上剪下出租车司机拾金不昧的事迹。

……

1.根据稿件内容、形式进行筛选。

2.做到体裁多样,内容精彩,版面图文并茂,书写整洁。

3.按要求进行缩写、改写。

1.带领学生在黑板上做一个草图

2.提示进行小组分工

1、内容范围是否广泛

2、表达是否多样化

3、装饰排版是否合理

4、整体效果是否吸引人

5、书写是否整洁、及有突出的创意

1、组织学生观看

2、发评价表

3、请同学们写出自己的评价意见

单元小结(第4课时)

教学内容:

单元小结

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情况的'评价要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过一段就要“回头看”,进行总结,如发现不足,就要调整学习方法。一个单元学完了,做一个小结。

1.自评:说说自己开学以来的进步与不足。

要求:语言要通顺一些,说具体一些。

2.小组互评:组员们互相评价进步与不足,要实事求是,不能以主观意愿去评价别人。

3.老师评价:客观的评价每个学生的进步与不足。

4.自己经几方面的评价总结一下。

5.写出自己的进步与不足,以及应该怎样努力。

要求写的具体不空洞。

6.老师全面总结班里的普遍进步现象以及个别不足的情况。

指明努力方向,尤其是表扬有进步的学生。

根据同学老师自己的评价,写一写自己在这一单元的学习小结,语言要通顺,可以从学习这方面,可以学习,习惯等多方面总结。

及时总结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可以使自己进步得更快。

小学语文六年级语文教案篇三

1.感受《一张照片》的特别,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品味语言。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重点:感受《一张照片》的特别,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作者描写人物、表达感情的方法。

:课件

主教案

一、情境导入:

1、录像导入:

2、出示照片:

思考:简单地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二、看懂图意,梳理方法:

1、指导学生细致观察孩子衣着、神态、动作。

2、引导学生联系周围环境,想象当时发生了什么?

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

提示:用上积累的词语并结合录像进行想象。

3、梳理方法:

同学们,看图作文的关键是看懂图意,而本次的看图作文属于叙事性的,那么看图时先要细致观察人物的衣着、神态、动作,再联系周围的环境去想象当时发生了什么?他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这样就将静止的画面写活了。

4、同学们,下面就按照这样的方法,同桌完整地将图意说一说。

5、再看照片,谈谈自己的感受。

6、根据看到的内容和自己的感受给文章拟个题目。

三、自由表达:

1、这是一次叙事性的看图作文,写的时候要在开头交代照片拍摄的时间、地点、事件。

2、表达顺序:

写时可以按照看图过程写,也可以编故事,按照轰炸前,轰炸时,轰炸后的顺序写。

3、强调习作要求:

注意这次习作的要求就是从人物、环境两方面入手,把内容写具体。

4、写作文。

四、佳作欣赏:

1、佳作欣赏。

2、其他同学借鉴

小学语文六年级语文教案篇四

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流露出的欣悦之情。

把握本文的说明方法,体味语言特色。

放飞想象,展望未来。

把握课文内容和说明方法,

体味本文的语言。

多媒体辅助教学。投影各种桥梁的图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阅读文本。

朗读体味法。以读代讲,以读助讲。

讨论点拨法。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学习和讨论,提高学生思辩能力,教师适当点拨。

延伸拓展法。围绕课后“思考和练习”二、四展开说话训练,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对资料的搜集、整理、提升、概括的能力。

一、导语:

从民间故事“牛郎织女”说起。(抽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讲这个故事)。教师板书“鹊桥”,并引申,板书文题和作者。(播放黄梅戏《天仙配》片段,激趣)

二、读一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积累字词,圈点勾画,适当时作批注。(投影字词积累)

2、齐读课文一遍。

3、把握文章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学生阅读文本,思考、交流,并与教师对话。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第1段:“鹊桥”——引入

第2段:桥梁定义——打比方(形象化)

第3~13段:未来桥梁——作比较

三、议一议,突破重难点。

1、默读课文,思考:

a、作者在说明桥梁的三个要素时,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试加以具体分析。

b、未来造桥会有哪些变化?未来的桥梁有哪些变化?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适当点拨。

点拨:桥梁的三个要素在文章第二段中已经说了,它包括:基础、桥墩和桥面(桥梁)。

2、小结:

作者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我们通过多媒体播放的现代桥梁,对茅以升先生笔下的未来桥梁应该有了一个比较感性的认识。譬如作者在第7段中,写将来的桥梁造得很美,“桥的构件不再是现在的'直直通通的棍子,而是柔和的,有如花枝一般;它也不是头尾同样粗细,而是全身肥瘦相间的”。未来造桥变化很大,速度快、质量好;造价便宜;讲究实用和美观。未来桥梁变化:一是桥身低,但可以自动调节高度,方便车船的过往;二是没有桥墩,即使有也是漂浮桥墩;三是桥身弯曲,讲究美感,“九曲十八廊回”;四是袖珍桥,便于携带,方便使用;五是“无梁飞渡”。总之,作者笔下的未来桥梁,是集实用性、方便性、美观性于一身。

3、默读课文,体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学生默读课文,自主品味,并与同桌交流。

4、小结:

口语化语言通俗易懂,形象化的打比方、作比较,恰当的引用,都为文章增色。

四、拓展迁移,延伸教学。

1、课外查阅、搜集相关资料,看看作者的哪些“幻想”今天变成了现实,并谈谈你的感想。

2、请以“的远景图”为话题,说一段话,展望某一技术今后发展的趋势。

学生思考后进行说话训练,教师适当引导和评价。

五、课堂小结。

嫦娥奔月,是我们祖先共同的梦想。而今,嫦娥一号腾空而起,奔向月球,带去了华夏五千年的梦幻。“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愿明天的你们收获理想,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明天更美好!

六、作业:

1、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三。

2、请以““的远景图”为题,写一篇文情并茂的作文。

小学语文六年级语文教案篇五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春雨》。

2、初步感受《春雨》的诗意,感受作者对春雨的喜爱赞美之情。

诵读古诗,识字、写字。

一.激趣导入。

1听——《小雨沙沙》,

2.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一片春意昂然的景象,这勃勃生机可离不开沙沙的春雨。

2.春雨给了你怎样的感觉?(2人)

4.听得出来,你们都很喜欢春雨。是呀,春雨绵绵,洒落大地,点开了花朵,染绿了小草;春雨绵绵,落入田野,滋润着庄稼,唤醒了青蛙。春雨就像一位魔术师,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边说边贴小花小草)

5.唐代大诗人杜甫就写了这样一首诗——板书课题:春雨

6.谁能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位诗人?(指名回答)预习得真充分!你们都是知识渊博的小博士!是啊,杜甫,有“诗圣”之称,与“诗仙”李白齐名。

7.今天,就让我们就跟随大诗人一起去感受一下那场——指课题《春雨》。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打开书,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学生自读古诗)

2.(ppt出示古诗带拼)指名4人读,一人读一句。

3.你认为这句中那些字容易读错?请你当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2个人(边说边画;齐读一遍;同音异形“生、声”这两个字,读音相同,样子不同,一起来读一读,ppt出示:“生,发生的生,声,声音的声”。)

3.词语读得好,诗句能读好么?一人读一句,小火车谁来开?小火车接着开!再来一列。(3列)

4.(ppt出示古诗去拼)这样会读么?一起来。(指名2人读,齐读。)

三.小组合作,理解诗意。

1.字正腔圆!诗,会读了,那么诗意了解么?理解诗意有一个好办法,就是先弄清每个字的意思,然后把每个字义连起来,这句诗的意思差不多就出来了!看!(请一人读)

(ppt出示:知:知道。当:正当,就在。乃:就。潜,悄悄地。润,滋润。)

a.指名4人说,一人一句,若遇到困难老师直接帮助。

b.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首诗的意思?(请一生完整称述诗歌大意,理解大意即可,不可过多纠结。)】看来你已经了解了诗歌的大意了。

(好雨是知道季节的,正当春天来临它就下起来了。它往往在夜间,趁人们不注意的时候,随着春风轻轻地洒落,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四、品味古诗,体会雨之“好”。

1、学到这里,你觉得这是一场怎样的春雨?

2、在诗人杜甫眼中,这也是一场——好雨。(贴板书:好)

3、那这春雨究竟“好”在哪里呢?让我们走近它,细细体验一番吧。

4、(出示: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谁来读?(1人)

5.这雨,究竟好在哪里呢?(随机贴“知、乃”)

6.谁来读?

(预设:好雨知时节——“真是聪明的小雨!”“你读得太美了!”“多么善解人意的小雨呀!”当春乃发生——“这小雨来得可真及时!”“小雨小雨,你真好!一到春天就来到!”

7一起来读读吧。

8.多么善解人意的及时雨呀!可是,小雨,小雨,你是什么时候来的呢?(出示:随风潜入夜,)指名回答。

10.有个字泄漏了你的'踪迹呢,这个字就是——?(黑板贴“潜”)

11.谁来读读这句诗?(预设:‘我听出来了,小雨点来的时候是踮着脚尖儿的,没有发出一点声音!“你的到来真是静悄悄的。”“这是一个多么宁静的夜晚呀!”“读得真美!”)

12.(ppt出示:润物细无声)天亮了,春雨姐姐悄无声息地走了。瞧瞧,(小草)我被雨水洗得多么干净啊,我的小绿芽都长出来了呢!小雨小雨,谢谢你!(走到学生面前,进行对话互动2-3人)(贴雨点、蚯蚓)

13.春雨的到来还滋润了谁?(指名说,随机读。)

14.小雨,面对大家的感谢,你想说什么呀?请你读!(润物细无声。)

16.此时此刻,让我们再读这首诗,一同感受春雨的美好。(配乐齐读。)

五、拓展下半首古诗。

1、(音乐未停)其实,杜甫的原诗有八句,诗名叫《春夜喜雨》(ppt全诗一齐出示,师读),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再读一读。

小学语文六年级语文教案篇六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脯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3。能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不能只着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春秋末年各诸侯国相互混战的场面)师讲述故事导入新课(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读后分小组讨论

(1)吴王准备出兵打败楚国,为什么遭到大臣的反对?

(2)少年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吴王的?

(3)从中可以看出少年是个怎样的人?吴王是个怎样的人?

3、逐步讲解

问题:

(1)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它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不堪设想。

(2)吴王想到了后果吗?为什么?

(他一心思想攻打楚国,称霸)

(3)吴王听了大臣们的话吗?他怎么做的?

(4)有感情读吴王的话

(5)齐读这一段

问题二:(一)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来说服吴王

问题三:(先不讲)

(三)过渡:

吴王很固执,而且下了死命令,为什么少年一个“螳螂捕蝉”的事就能打动吴王的心呢?

(四)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到最后”

1。课件出示“螳螂捕蝉”

2。问“蝉怎样?螳螂怎样?黄雀怎样?”

3。比较句子

4。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露水

蝉喝着露水

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

螳螂要捕蝉

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

黄雀正要啄食螳螂

5。蝉、螳螂和黄雀有什么相同?

(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更隐伏着病患呢!)

6。蝉、螳螂、黄雀眼前的利益各是什么?身后的陷患各是什么?

这跟吴国攻打楚国有什么联系吗?

(吴国就像蝉、螳螂、黄雀一样,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的隐患)

7。吴王明白了这一点吗?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吴王恍然大悟,“你讲得太有道理了”

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服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一连转了三个早晨——让吴王发现他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9。从中你看出少年是怎样的人?吴王是怎样的人?

(少年:勇敢机智,爱国)

(吴王:知错就改)

10。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到最后

(五)口语交际训练

我们身边有没有像“螳螂捕蝉”这样的事呢?说一说。

小学语文六年级语文教案篇七

这篇课文写的是黑孩子罗伯特将自己积攒的买飞机模型的钱捐给白人女孩丽莎治病,从而表现了罗伯特纯真、善良、宽容、富有同情心、诚恳面对生活的美德。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收集资料,了解时代背景。感悟罗伯特纯真、善良、宽容、富有同情心、诚恳面对生活的美德以及对残酷生活的积极、豁达的正确的人生态度。学会正确、积极地实现自己的梦想,造福他人。学会生字新词,积累美词佳句。体会课文通过人物的举止、言行、神态表现人物的美好的心灵的方法。

了解罗伯特的美好品德。

了解在种族歧视阴影下儿童心灵的创伤以及罗伯特捐钱后的哭泣。

搜集有关资料,按要求预习课文。

2课时

(一)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罗伯特的美好心灵。

学习过程:

1、导入新课。

黑孩子罗伯特从小生活在贫民窟,因为肤色问题常常受到同学丽莎的奚落,但后来他为了救治得病的丽莎,却毅然捐出了自己苦心积攒打算购买心爱玩具的钱,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黑孩子罗伯特》,去了解事件的缘由。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指读课文,正音。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2)学习生字新词。交流生字新词,认读。

(3)思考回答: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3、精读课文,了解罗伯特的品质。

(1)罗伯特捐给丽莎的钱,是怎么来的?这些钱罗伯特本来想干什么?从哪看出罗伯特喜欢飞机模型?结合学生的朗读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罗伯特对飞机模型的喜爱以及他挣钱的不容易。为学习捐钱做铺垫。

(2)读读罗伯特捐钱的部分,在旁边写一写批注。

(3)引导学生体会:丽莎是罗伯特的好朋友吗?她对待罗伯特的态度怎样?你体会到什么?引导学生结合收集到的资料,了解种族歧视。即使丽莎这样对待他,可是罗伯特心里是怎样想的?你体会到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到:罗伯特渴望平等,心地善良。罗伯特捐了钱,可是为什么却一路伤心地哭着回了家?从中体会到什么?引导学生体会罗卜特既不能买飞机模型、又担心丽莎因没钱治病而死去的复杂心理。引导学生体会到:罗伯特的宽容、善良、纯真、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的品质。

(4)自己练习朗读。

(5)指名朗读,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课时小结:

板书设计:

黑孩子罗伯特

喜欢战斗机模型纯真

挣钱善良

捐给丽莎治病宽容

富有同情心

作业设计:

1、读熟课文。

2、抄写美词佳句。

课后反思:

(二)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人物品质,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1、复习导课。

说说文章讲了一个故事。你认为罗伯特是个怎样的孩子?(本文叙述了黑孩子罗伯特为了救治得病的白人同学,毅然捐出了苦心积攒打算购买心爱玩具的钱,刻画了一个天真、善良、富有爱心、乐于助人的黑孩子形象。)

2、继续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丽莎的爸爸原来对待罗伯特态度不友好,在罗伯特行为的影响下,改变了态度,使罗伯特很激动。

(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3、了解种族歧视对孩子的影响,体会课文的中心。

(1)丽莎的爸爸拥抱了罗伯特,罗伯特为什么很激动?

(3)学生自读课文,划出有关描写。

(3)全班交流,谈体会。引导学生抓住罗伯特生活的环境和人们对他的态度来体会感受。

(5)者作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作者希望消除种族歧视,黑人能和白人平等地生活。

(6)课文第一段在情节上和后面的几段联系不是很密切,能否去掉?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第一段点明中心,突出中心,不能去掉。

6、领悟表达方法。

(1)你是怎样体会到罗伯特的品质的?课文抓住了哪些方面进行记叙的?

(2)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课文是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进行记叙,表现出人物的品质。

(3)“教堂外面的玫瑰花开得好红阿!”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你能体会到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自由练读。

(2)在小组内进行朗读比赛。

(3)指名有感情的朗读。

6、交流“我的视角”。

(1)阅读丁丁、冬冬的视角,思考自己有什么独特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填写“我的视角”。

7、质疑问难。

8、课时小结。

板书设计:

黑孩子罗伯特

纯真

善良动作

宽容语言

富有同情心心理

希望平等神态

消除种族歧视

作业设计:

1、《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

2、预习下一篇课文。

3、读写结合小练笔。

小学语文六年级语文教案篇八

教材分析:

中国有句老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成全一棵树》的作者奇妙地阐释了这句话,使之成为贯串全文的线索。一棵“又细又小,乃至另有一些枯萎”的小树苗,在孩子的经心照料下,茁壮地发展,“比另外树更茂盛、更特立”;一个“一出生腿就残疾了”的孩子,在母亲的经心造就下,走出了一条乐成的人生之路。文章中,两条线索交错着,成为全文情节生长的脉络,使文章布局紧凑,有用地彰显了文章的主旨。本文寓意深远。读完这个故事,每一位读者的魂魄都市被深深震撼:为那棵差点被夺去生活资格而终极高峻特立的树苗的坚固,为那位终于乐成了的残疾男孩儿的自强不断与自大乐观,更为那位玉成了一棵树和一个孩子的巨大母亲的心。实在,玉成便是爱。

学情分析:

现在的孩子大多自私且依赖性强,缺乏自立的精神。所以,这样一篇文章距离学生的生活尤其是心理很远。但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更需要懂得自强不息、坚强乐观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品质。母爱不仅仅体现在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更重要的是母亲带给我们的成长,对我们成长的“成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3.学会有一定速度的默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品读文中的重点词句,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感情。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成全”的内涵,学会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困境快乐、健康地生活,同时

2.学会关爱,学会自强。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感情,学会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困境快乐、健康地生活,学会关爱,学会自强。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刘若英的歌曲《成全》。成全是所有汉语中有魅力的一个词语。你有过成全别人或被人成全的经历吗?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成全一棵树》。(板书课题)

二、把握内容,理清思路

1.自读正音,检查指导。

2.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指导学生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思考。一位母亲在春天里向别人讨了几棵树苗栽在门前。这时,她那腿有残疾的小儿子请求母亲种下了一棵被丢弃的快要枯萎的小树苗。(起因)经过在孩子的精心照料下,小树茁壮成长,而母亲也改变了想法,将儿子送到了学校。(经过)许多年过去了,小树成材了,那孩子也取得了成功。(结果)

【设计意图:既得出结论,又指导方法,为学生的学习迁移打下基础。】

3.探究线索,理清思路。

《成全一棵树》中,你觉得谁成全了谁?文中的“树”有几层含义?

孩子成全一棵树(明线)母亲成全孩子(暗线)孩子成全自我(板书)文中的“树”一指那棵树,二指那个孩子。

【设计意图:从文章标题入手,既有利于理解文章的中心,又能明晰作者写作的思路。】

三、研读课文,探究中心

1.出示中心话题。

孩子成全了一棵树,母亲成全了孩子,这是一棵怎样的树,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这是一个怎样的母亲?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2.结合课文谈感受,交流心得

(1)这是一棵差点被夺去生活资格,最终高大挺拔的树。

a.“那树苗是她丢弃的……有一些枯萎。”(开始时,这棵树苗先天条件不好,无人重视,容易被人丢弃。)

b.“可是不久,那棵树苗……也长成一棵树了。”(小树的生活愿望很顽强)

c.“小树一天天长大了……赶上了他们。”

“春去秋来,那棵小树……更挺拔。”

“许多年之后,那几棵树已经有一抱粗了。”

(这棵树已彻底摆脱随时被人丢弃的命运,他已是一棵和其他树一样正常,甚至比其他树更高大挺拔的树。)

(2)这是一个自强不息、乐观自信的孩子。

a.“孩子举着树苗,满眼都是渴求。”

(这棵树苗和他同病相怜,它既是为树苗争取生活资格,也是为自己表达心声。)

b.“孩子高兴极了……比母亲挖的要大、要深。”

(他深知这瘦小甚至枯萎的树苗,如果赶上或超过其它树苗的话,除了主观上的努力外,客观上也需要大地母亲给予更多的爱。)

c.“孩子小心翼翼……给他浇水”

“孩子经常给小树浇水。”

“上了学的孩子还总是惦记……水塘和树之间。”

(这棵先天不足的树需要他更多的照顾,一如先天残疾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关爱。)

(孩子既是为小树,也是为自己争取机会,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孩子的自强不息。)

d.“孩子背着书包……给他一个绰号:阳光。”

(虽然先天残疾,但是他依旧那样阳光,那样自信、乐观。)

(3)这是一个深爱孩子,懂得成全孩子的母亲。

a.“母亲望着孩子……母亲点点头。”

(母亲懂孩子的心。)

b.“这棵树能长大吗?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长成一棵大树。”

“这年冬天,母亲做了一项重大决定……让这个孩子进学校。”

(母亲从孩子精心照料小树的行动上看到了孩子那颗自强不息的心,她要给这个孩子机会,就像给那棵小树机会一样。他相信孩子会像小树一样顽强地生长,会像其他正常孩子一样。)

c.“母亲望着已到中年的儿子……偷偷地喂那棵树哇!”

(母亲当年没有说破秘密,就像当年孩子偷偷地喂那棵树一样,母亲也在偷偷地关爱着孩子。其实,文中的孩子就是小树,母亲成全孩子,就像孩子成全那棵树一样。)

四、回顾课文,融情入心

小学语文六年级语文教案篇九

在五彩缤纷的世界文学的历史长廊中,有很多享有崇高荣誉的作家与作品。今天,我们要认识又一位这样的作家(出示海明威头像照片),阅读他的一部受人推崇的作品(先展示《老人与海》的全文读本,后板书课题)。

(二)自由初读

(三)深入细读

1.静下心来,边读课文,边想问题:老渔夫是怎样与大马林鱼和鲨鱼进行搏斗的?

2.交流认识,朗读课文。

先谈与大马林鱼搏斗,注意引读第4—9自然段有关语句,并结合观看插图一,体会课后第3题的第一个句子。

再谈与鲨鱼搏斗,注意引读第10自然段有关语句,并结合观看插图二,体会课后第3题的第二个句子。

(四)巩固练读

1.想想老渔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以“读《老人与海》有感”为副标题写一篇读后感,要自拟一个正标题。

2.先背诵你认为本文中写得十分精彩的语句或片段,再朗诵你对此作出的赏析评语。

3.参加讨论,各抒己见:你认为老渔夫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说明理由。

4.用《不以成败论英雄》为题目,或以“一个老人的故事一曲英雄的赞歌”为内容办一期小报。

5.抄一抄,记一记,想一想。

“真正优秀的作品,不管你读多少遍,仍然不知道它是怎么写成的。一切伟大的作品必有神秘之处,而这种神秘之处是分析不出来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