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游冉庄地道战有感(模板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20:02:12 页码:10
游冉庄地道战有感(模板12篇)
2023-11-11 20:02:12    小编:薇儿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游冉庄地道战有感篇一

冉庄地道战位于保定清苑区南边的冉庄,一部电影“地道战”,让冉庄成为家喻户晓的红色旅游景点。为庆祝长征胜利80周年,第六届红色文化节即将走进冉庄。

无畏冉庄铮铮傲骨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将侵略的铁蹄踏入河北,也拉开了华北抗日烽火的帷幕。日军企图将6万平方公里的冀中平原分成为2670块,对我分割剿除。正如电影《地道战》中所形容:在敌人的大扫荡后,美丽富饶的冀中平原竟成了抬头见岗楼,迈步登公路,无村不戴孝,到处是狼烟的恐怖世界。

作为保定地方政治办公集中区,经济较为富裕的冉庄素有“唐村宋镇”之称,进而成为日军的眼中钉,妄想将其占领。因为当地居民在抗日战争时期打得响亮的地道战,使它成为今天的抗日圣地。

走进冉庄,千年古槐仍然屹立在十字街口诉说着冉庄人民勇敢无畏的精神,挂在上面的铮铮铁钟也让地道战的记忆深刻清晰。

斗智勇“筑地下长城”

冉庄地道战遗址,是一部爱国主义教科书,翻开每一页都记载着当地群众挖地道顽强抵抗,与敌军斗智斗勇的故事。

过去每条大街下都有一个主干道,鬼子来了村民就藏,可是光藏不打就干挨打,后来村里的人在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启发下,决定挖一个能打也能躲的地道。

当地村民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完成了以十字街为中心,顺沿东、西、南、北大街挖成4条干线地道,再由干线延伸出20多条支线,直通村外和周边几个村,最后挖成户户相连、村村相通、四通八达、上下呼应,长达32华里的地道网。

地道战让鬼子不得安生

今天的冉庄看起来平和宁静,但当年这片宁静土地上的人民群众,创造出过神出鬼没、举世震惊的地道战,打得日本侵略者如无头苍蝇般胆战心惊,狼狈不堪。

冉庄在最初只是家家都有藏身洞,后来将藏身洞演变为地道再变为攻防相结合的作战屏障。当时家家都有地道,有的建在鸡窝、锅台、井口、面柜、织布机底下等处,伪装得与原建筑一模一样,敌人很难发现。冉庄村450户,几乎户户都有地道口,其中用于作战的30个,通往村外的3个。在地道战中采取隐蔽战术,声东击西,迷惑敌人,引诱敌人。采取过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让敌人无处可藏,无处可打。为了让敌人不敢进入洞里,在洞口修筑陷阱、埋设地雷、插上尖刀。为防止敌人用水、火、毒破坏地道,还在洞里设了翻板,翻板也就起到防毒和防水的作用。通常地道挖得忽高忽低、忽粗忽细、还能直接通到别的村。这样,地道藏了好打,打了好藏,让敌人在这一带一天也不能安生!

战争史上永恒的奇迹

八年抗战期间,冉庄群众开展地道战72次,配合部队作战85次,打死打伤日伪军2100多人,以以少胜多的地道防御战,将敌人的后方变成了前线,誉满中华、闻名中外,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

聂荣臻元帅评价地道战:“晋中平原地道斗争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冉庄人民对地道战的怀念,历经了时代的风雨,显得愈发醇厚;冉庄人民对敌人的顽强抵抗精神,穿越了历史的云烟,日久弥新。地道战形成的革命精神,在如今转化为巨大的精神财富,具有长久的影响力。

游冉庄地道战有感篇二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冉庄地道战作为一段悠久历史的见证,成为了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近日,我有幸参观了冉庄地道战遗址,并深受触动。这次参观不仅让我对历史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而且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

首先,参观冉庄地道战,我对历史的了解得到了深化。冉庄地道战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一次伟大战争,而冉庄则是这场战争中的一个重要战场。据导游介绍,整个冉庄地区密布着纵横交错的地道,这些地道既是士兵们的作战基地,又是他们的生活空间。由于地道的隐蔽性,让日本侵略者猝不及防,最终中国人民战胜了敌人,保卫了土地和家园。通过参观,我感受到了当年战斗的艰苦和人民的坚强,对历史的认识也更加立体。

其次,参观冉庄地道战,我对战争的残酷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地道里,我看到了当年人们居住和战斗的狭小空间,环境艰苦,空气稀薄,充斥着火药味和血腥味。导游还讲述了当时士兵们的艰辛生活,他们饱受寒冷、饥饿和疾病的折磨,但他们始终坚守战斗岗位,为了自由和尊严,他们宁愿牺牲也不愿屈辱求生。这种英勇奋斗的精神感动了我,也让我更加反思和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警醒自己不要忘记这段历史。

再次,参观冉庄地道战,我对爱国主义精神有了更加直观的体验。在地道中,我看到了一座巨大的雕塑,上面镌刻着一行殷红的字眼:“忠诚、勇敢、无私、奉献”。这四个字在历史上凝聚着中国人民对祖国的深切情感和作为一个儿女的责任。参观者无不被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所打动,纷纷表示要从自身做起,传递这种精神,为国家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参观冉庄地道战,我明白了爱国并不仅仅是口号,而是要行动起来,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参观冉庄地道战,我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冉庄地道战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它见证了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和奋斗,应该得到妥善的保护和传承。导游告诉我们,冉庄地道战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是对这段历史的重视和尊重。我想,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力量,让这段历史能够永远流传下去,让后人能够从中汲取思想和力量。

参观冉庄地道战,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战争的残酷性有了更真切的认识,对爱国主义精神更加热爱,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让我们一起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传承优秀的文化遗产,让历史在我们手上焕发光彩。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将会更加辉煌。

游冉庄地道战有感篇三

5月4日-6日我局组织全体党员和积极分子到革命圣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冉庄地道战遗址参观学习。大家兴高采烈,学习了党的历史,重温了党的光荣传统,过了一次十分有意义的组织生活。这次参观收获很大,开了眼界,长了知识。时间虽短,但受教育甚深,终生难忘,受益非浅。通过参观学习,大家深深地感受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无数的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同时也更加增强了加强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感,并要以实实在在地行动,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为祖国的强大和进步增砖添瓦。

进入西柏坡纪念馆,首先看到的是巨臂托起太阳的大门景,它告诉我们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气势宏伟的西柏坡纪念碑矗立在苍松翠柏之中,碑名西柏坡系邓小平同志手迹;碑上镌刻着江泽民同志的题词:“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碑座周围将党中央来到西柏坡、全国土地会议、三大战役、七届二中全会和赴京建国等重大历史事件,艺术地微缩在四块浮雕上,形象地揭示了西柏坡的历史贡献和党在这一时期的伟大实践活动。面对着一间间普通的土屋、一张张斑驳的桌椅、一幅幅用红蓝毛线标注的作战地图以及毛泽东推过的碾子、周恩来雨夜救乡亲的马灯、董必武纺线的纺车、这些珍贵文物、感人的故事,昭示桌共产党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对人民的无限深情、对事业的执着忠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正是在这里,毛主席和党中央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为新中国的诞生做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准备。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向全党发出了“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的谆谆教诲。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全党同志必须做到“两个务必”的著名论述,要求全党同志务必继续地彼此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正是这两个“务必”,使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执政的考验,向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到抗日战争革命根据地――冉庄地道战遗址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大家先后参观了冉庄地道战陈列馆、冉庄村公所、冉庄抗日军事指挥所和星罗棋布的掩体工事,并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到地道感受当年抗日军民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据陈列馆讲解员介绍,在抗日战和解放战争中,冉庄民兵利用地道优势,配合武工队、八路军对敌作战157次,歼敌2100人,曾荣获“地道战模范村”称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为此聂荣臻、杨成武、吕正操等老一辈共产党给予了高度评价。使我深刻认识到,正是依靠人民的支持,我们党的事业才获得了不断胜利前进的基础。

五十几年后的今天,在胡锦涛为首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重上西柏坡,并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牢记“两个务必”,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适时度势,高屋建瓴的远大见树。为此,我们一定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风范和伟大艰辛的革命精神,提升时代责任感和求实精神,牢记“两个务必”,进一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立足本职,不断进取。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只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只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有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不辜负革命前辈为创建新中国流血和牺牲做出的努力,才能够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党的事业和国家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游冉庄地道战有感篇四

冉庄地道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也是当时中国军民勇敢抵抗日本侵略者的生动写照。近日,我有幸参观了冉庄地道战遗址,深感这场战役的艰苦和英勇。在参观过程中,我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知识,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抗战时期中国人民的伟大精神和无畏勇气。

第一段:走进冉庄,感受历史

当我踏入冉庄地道战遗址时,眼前的一切仿佛拉开了时光的帷幕,使我回到了那个惊心动魄的年代。遗址内,许多抗战时期的老照片、日军侵华的暴行记录、受难群众的遭遇等多种展品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当时的历史场景。这里保存完好的地道,让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这场具有极高度隐秘性与危险性的地下战斗。

第二段:了解冉庄战役的艰苦环境

通过参观讲解员的生动详细的解说,我进一步了解到冉庄地道战发生在1941年,是鲜为人知但却饱尝苦难的战役。在战役开始前,地道内机关、食堂、医院等生活设施齐全,每位战士都有自己的床铺和衣物,战壕内的水井也供应清澈的地下水。但是,我随着讲解员的引导踏入地道,才真正感受到了当时的艰苦环境:一条条狭小潮湿的地道,两旁冰冷、潮湿的岩石墙,令人窒息的空气,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当时战士们所面临的艰难。

第三段:领略中国人民勇敢抗战的精神

在冉庄地道战遗址参观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精神力量。那些战士们,在枪林弹雨的环境下,以自身的热血和生命投入战斗。为了抵御外敌,为了保卫家园,这些普通的中国军民毅然走上了抗战的战场。他们不怕牺牲,不惧困难,为了民族的尊严和未来的和平,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人民的无畏勇气和不屈精神。

第四段:反思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惨痛

冉庄地道战让我深刻反思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惨痛。在地道中,我听到了许多抗战时期的惨烈历史,看到了地道内烈士的骨灰盒,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而这一切在现代社会中,更加提醒着我们珍惜和平,追求和谐与共存,努力避免战争的再次发生。

第五段:传承和平与祈福

参观结束时,我在冉庄地道战烈士陵园前鞠躬默哀,希望这些英勇的烈士能够在天堂得到安宁。我也发自内心地发出祈祷,希望和平的阳光能够照耀这个美丽的世界,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生活在安定与幸福中。同时,我更加意识到,作为当代青年,应该肩负起继承抗战精神,建设美好家园的责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国家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这次冉庄地道战遗址参观,我深刻感受到了那段历史的惊心动魄,也更加明白了中国人民勇敢抗战的精神力量。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惨痛和痛苦更加坚定了我珍爱和平的决心。在和平的时代,我们更应该珍惜每一天,为了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这次参观让我获益匪浅,为我今后的成长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力量。

游冉庄地道战有感篇五

今天,我们全家一起去参观冉庄地道战遗址。入村往里走,在街道的十字路口,我们看见了那口大钟在粗壮的古槐上高高地吊着,我想起了电影中高老忠使劲敲钟的画面。周围的人很多,我们在那儿照了几张相,就准备钻地道了。

我们在冉庄一共下了四段地道,在张森林纪念馆里,我们看到了冉庄第一洞。纪念馆东南角的房子里有一个立柜,立柜门打开着,露出下边的地道,直达后院的一个小屋。地道和外边的水井相通,便于吃水和观察敌情。这是平原地道战争的开始,由此,冉庄附近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地下战争。

我们又参观了几处民宅,看到驴槽里、炕头边、大锅下都有地道。有时从村北下地道,从小胡同里钻出来,有时在梁家胡同钻进去,却从李家胡同钻出来。我们都快分不清方向了。

夕阳落山了,大槐树还屹立在那,还有人们永远不会忘记的那口钟……

游冉庄地道战有感篇六

冉庄地道战,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中部清苑县冉庄民兵挖筑地道对日伪军进行的作战。这是我们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冉庄地道战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冉庄地道战位于保定清苑区南边的冉庄,一部电影“地道战”,让冉庄成为家喻户晓的红色旅游景点。为庆祝长征胜利80周年,第六届红色文化节即将走进冉庄。

无畏冉庄 铮铮傲骨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将侵略的铁蹄踏入河北,也拉开了华北抗日烽火的帷幕。日军企图将6万平方公里的冀中平原分成为2670块,对我分割剿除。正如电影《地道战》中所形容:在敌人的大扫荡后,美丽富饶的冀中平原竟成了抬头见岗楼,迈步登公路,无村不戴孝,到处是狼烟的恐怖世界。

作为保定地方政治办公集中区,经济较为富裕的冉庄素有“唐村宋镇”之称,进而成为日军的眼中钉,妄想将其占领。因为当地居民在抗日战争时期打得响亮的地道战,使它成为今天的抗日圣地。

走进冉庄,千年古槐仍然屹立在十字街口诉说着冉庄人民勇敢无畏的精神,挂在上面的铮铮铁钟也让地道战的记忆深刻清晰。

斗智勇“筑地下长城”

冉庄地道战遗址,是一部爱国主义教科书,翻开每一页都记载着当地群众挖地道顽强抵抗,与敌军斗智斗勇的故事。

过去每条大街下都有一个主干道,鬼子来了村民就藏,可是光藏不打就干挨打,后来村里的人在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启发下,决定挖一个能打也能躲的地道。

当地村民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完成了以十字街为中心,顺沿东、西、南、北大街挖成4条干线地道,再由干线延伸出20多条支线,直通村外和周边几个村,最后挖成户户相连、村村相通、四通八达、上下呼应,长达32华里的地道网。

地道战让鬼子不得安生

今天的冉庄看起来平和宁静,但当年这片宁静土地上的人民群众,创造出过神出鬼没、举世震惊的地道战,打得日本侵略者如无头苍蝇般胆战心惊,狼狈不堪。

冉庄在最初只是家家都有藏身洞,后来将藏身洞演变为地道再变为攻防相结合的作战屏障。当时家家都有地道,有的建在鸡窝、锅台、井口、面柜、织布机底下等处,伪装得与原建筑一模一样,敌人很难发现。冉庄村450户,几乎户户都有地道口,其中用于作战的30个,通往村外的3个。在地道战中采取隐蔽战术,声东击西,迷惑敌人,引诱敌人。采取过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让敌人无处可藏,无处可打。为了让敌人不敢进入洞里,在洞口修筑陷阱、埋设地雷、插上尖刀。为防止敌人用水、火、毒破坏地道,还在洞里设了翻板,翻板也就起到防毒和防水的作用。通常地道挖得忽高忽低、忽粗忽细、还能直接通到别的村。这样,地道藏了好打,打了好藏,让敌人在这一带一天也不能安生!

战争史上永恒的奇迹

八年抗战期间,冉庄群众开展地道战72次,配合部队作战85次,打死打伤日伪军2100多人,以以少胜多的地道防御战,将敌人的后方变成了前线,誉满中华、闻名中外,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

聂荣臻元帅评价地道战:“晋中平原地道斗争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冉庄人民对地道战的怀念,历经了时代的风雨,显得愈发醇厚;冉庄人民对敌人的顽强抵抗精神,穿越了历史的云烟,日久弥新。地道战形成的革命精神,在如今转化为巨大的精神财富,具有长久的影响力。

说起地道战,人们常把它与中国人民的团结和智慧联系起来。小时候,我曾接触过许多包括《地道战》在内讲述抗日时期故事的电影,使我惊诧于中国人民的伟大。我也曾来到河北省清苑县的冉庄地道战遗址,亲身领略地道战的奇妙。今天再次来到地道战,我感受颇多。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路途,我们从城市到了农村,来到了这片红色的土地。纪念馆周围非常清净,四周没有特别的建筑,唯有纪念馆显得庄严和威武。进入展览室,旅途的疲惫全无,我们立刻被抗日时期的图片和实物所吸引,迫切地想结合着讲解,了解几十年前发生的一切。简洁的展览和简短的介绍囊括了在这片土地上英勇抗争的事迹。我们先后参观了冉庄地道战陈列馆、冉庄村公所、冉庄抗日军事指挥所和星罗棋布的掩体工事,并在讲解员的引领下,下到地道感受当年抗日军民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

据陈列馆讲解员介绍,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冉庄民兵利用地道优势,配合武工队、八路军对敌作战157次,歼敌2100人,曾荣获“地道战模范村”称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为此聂荣臻、杨成武、吕正操等老一辈共产党给予了高度评价。使我深刻认识到,正是依靠人民的支持,我们党的事业才获得了不断胜利前进的基础。现在的冉庄,地道和与革命相关的建筑都被很好地保护着,这里的人们希望后人们能够铭记历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作为一名党员,对于这点我们当然更是责无旁贷。在今天这样的和平年代里我们不用像前辈们那样在前线上英勇杀敌,但作为他们的接班人我们有责任记住他们为中国所付出的一切,包括鲜血和生命,作为他们的接班人我们有义务为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地道中我们排成一条线,跟在讲解员的后边听着讲解员对地道内的各种物品做详细的讲解,我们认真听着每一句话,理解着里边的内容。在地道中我们为了带起大家的气氛,唱起了《地道战》之歌,大家都很开心,在1500米左右的路中我们感受到了地道的气息,感受到了革命的气息。离开地道,我们来到了一个院子里,我们在院子里合影留念,大家在各个地方照相,为这次活动增添了色彩,也使这次活动变得活跃起来。

最后我们来到地道战纪念馆前边合影留念,为这次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从冉庄回来我深深地感觉到冉庄人民的伟大,河北人民的伟大,中华人民的伟大!冉庄,不仅显示了中华人民的坚强勇敢,更加显示了中华人民的智慧!地道战,它是智慧的结晶,胜利的法宝,为中华大地的独立自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使中华民族历尽沧桑而不衰败经磨砺而更强的精神体现。我们要沿着光辉的足迹,继续实行改革开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巨大的贡献。热爱祖国,热爱和谐,为使中华大地永无战火而奉献青春,奉献我们的力量!

游冉庄地道战有感篇七

说起地道战,人们常把它与中国人民的团结和智慧联系起来。小时候,我曾接触过许多包括《地道战》在内讲述抗日时期故事的电影,使我惊诧于中国人民的伟大。我也曾来到河北省清苑县的冉庄地道战遗址,亲身领略地道战的奇妙。今天再次来到地道战,我感受颇多。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路途,我们从城市到了农村,来到了这片红色的土地。纪念馆周围非常清净,四周没有特别的建筑,唯有纪念馆显得庄严和威武。进入展览室,旅途的疲惫全无,我们立刻被抗日时期的图片和实物所吸引,迫切地想结合着讲解,了解几十年前发生的一切。简洁的展览和简短的介绍囊括了在这片土地上英勇抗争的事迹。我们先后参观了冉庄地道战陈列馆、冉庄村公所、冉庄抗日军事指挥所和星罗棋布的掩体工事,并在讲解员的引领下,下到地道感受当年抗日军民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

据陈列馆讲解员介绍,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冉庄民兵利用地道优势,配合武工队、八路军对敌作战157次,歼敌2100人,曾荣获“地道战模范村”称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为此聂荣臻、杨成武、吕正操等老一辈共产党给予了高度评价。使我深刻认识到,正是依靠人民的支持,我们党的事业才获得了不断胜利前进的基础。现在的冉庄,地道和与革命相关的建筑都被很好地保护着,这里的人们希望后人们能够铭记历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作为一名党员,对于这点我们当然更是责无旁贷。在今天这样的和平年代里我们不用像前辈们那样在前线上英勇杀敌,但作为他们的接班人我们有责任记住他们为中国所付出的一切,包括鲜血和生命,作为他们的接班人我们有义务为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地道中我们排成一条线,跟在讲解员的后边听着讲解员对地道内的各种物品做详细的讲解,我们认真听着每一句话,理解着里边的内容。在地道中我们为了带起大家的气氛,唱起了《地道战》之歌,大家都很开心,在1500米左右的路中我们感受到了地道的气息,感受到了革命的气息。离开地道,我们来到了一个院子里,我们在院子里合影留念,大家在各个地方照相,为这次活动增添了色彩,也使这次活动变得活跃起来。

最后我们来到地道战纪念馆前边合影留念,为这次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从冉庄回来我深深地感觉到冉庄人民的伟大,河北人民的伟大,中华人民的伟大!冉庄,不仅显示了中华人民的坚强勇敢,更加显示了中华人民的智慧!地道战,它是智慧的结晶,胜利的法宝,为中华大地的独立自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使中华民族历尽沧桑而不衰败经磨砺而更强的精神体现。我们要沿着光辉的足迹,继续实行改革开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巨大的贡献。热爱祖国,热爱和谐,为使中华大地永无战火而奉献青春,奉献我们的力量!

游冉庄地道战有感篇八

冉庄地道战遗址是一个见证中国近代历史的地方,也是一座历经沧桑的战争遗址。这里曾经发生了惨烈的战斗,留下了众多的英雄事迹。在参观冉庄地道战遗址的过程中,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座遗址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第二段:历史沿革

冉庄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战略要地,早在清光绪年间便设立了冉庄镇。1937年7月7日,中国爆发了抗日战争,抗战期间,冉庄成为日本侵略军进攻中原区域的必经之路,中国军队在这里进行了激烈的反击战。1940年,中国抗日八年战争进入全面抗战阶段,日军进攻冉庄,中国军民进行了著名的冉庄保卫战,展开了长达两年的地道战,最终中国军民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第三段:参观感受

在遗址中,我看到了锈迹斑斑的枪械、烟土渗透的地道、破旧的壕沟,这一切都让我非常震撼。在导游的讲解下,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国军民的英勇抗战精神。同时,还看到了众多的英雄陈列室,了解到了杨承福等抗战名将的事迹,这让我更加敬佩他们不惧牺牲的爱国情怀。

第四段:深层次的思考

通过参观冉庄地道战遗址,我深刻地意识到我们国家历史的沉重,也意识到今天的和平与发展来之不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和平,同时也要牢记历史,珍视历史遗留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

第五段:总结

冉庄地道战遗址作为一个重要的革命历史遗址,它不仅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那段艰苦的历程,更代表着我们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在参观的过程中,我能够更加深刻地领会到中国抗日战争的艰苦和耐力、中国军民的爱国之情,并且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历史和和平的珍贵。

游冉庄地道战有感篇九

“五一”前夕,学校为了加强我们爱国主义教育,组织我们去参观冉庄地道战遗址。同学们在车上有说有笑,一个个精神饱满。天空是那样明净的蓝,路旁的小树不停地向我们招手问好,春天的种子在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里发芽。经过汽车上的一阵颠簸,我们终于来到了目的地。

进了大门,导游阿姨首先把我们带进了博物馆。进博物馆之前,我仍在唧唧喳喳地说个不停,一点也没有想到,这间房子里装满了日本人的罪行和中国人民的坚强与智慧。

1931年9月18日,野心勃勃的日本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开始进行全面侵华。日本人走到哪里,就把血腥和残忍带到哪里。仅在南京就杀死了我国30万无辜的百姓。据说,这样的惨案不计其数。

时的中国既贫穷又落后,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聪明的抗日军民想到了地下。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开凿出无数条四通八达的地道,他们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竟把地道的出口设在了锅台、井口、马槽、碾子。我不禁赞叹起中国人民的智慧和不屈不挠。

第一任党支书记张森林同志在为冉庄人民开会,讨论如何抗击日本鬼子的侵略时。李林锐——这个丧尽天良的日本人的走狗,向日本人告了密。日本人把张森林逮走了。张森林同志在日本人的强压下,丝毫没有动摇报效祖国的决心。终于,日本人把张森林同志杀害了。当时张森林同志年仅34岁。

接着,在导游阿姨的带领下,我们进入了地道。里面有灯为我们照明,可我们还是觉得黑漆漆很吓人。导游说,八路军和民兵的情况很艰苦,他们用仅有的煤油点燃马灯和煤油灯或是火把,用这微弱的光芒在地下兵工厂工作。

地下兵工厂总工有6个车间,说是车间,实际上只有几个锤子、铁片什么的,非常简陋。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八路军发明了榆木大炮,射程将近200米,还有让敌人害怕的连环雷。

走在地道中,有很多贫口。听导游说,地道四通八达,有405个道口,总共

4.5万米长。不少地道的墙上有凹进去的部分,这是我军为了组织敌人进攻设的关口。我军会让一名士兵守在里面,如果有敌人进入,他一定不会过了这道门槛。就算敌人运气好,没有遭殃,那这地道的岔口也会让他不知身在何处,只能等着八路军为他收尸。

游冉庄地道战有感篇十

5月民进××市委组织全体会员和积极分子到抗日战争革命根据地——冉庄地道战遗址参观学习,深入开展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坚持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学习教育活动。大家先后参观了冉庄地道战陈列馆、冉庄抗日军事指挥所,并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到地道感受当年抗日军民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据陈列馆讲解员介绍,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冉庄民兵利用地道优势,配合武工队、八路军对敌作战157次,歼敌2100人,曾荣获“地道战模范村”称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为此聂荣臻、杨成武、吕正操等老一辈共产党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家兴高采烈,学习了党的历史,重温了党的光荣传统,过了一次十分有意义的组织生活。

这是我第一次来冉庄地道战,这次活动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无数的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现在我们正开展的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就是要求我们年轻会员继承和发扬民主党派老一代革命家长期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形成的政治信念,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增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动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此,我们年轻会员应该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具体要做到三个“始终坚持”:

一、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这是学习的根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规定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制度发展的方向,是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始终坚持这条发展道路,是本会长期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形成的最基本、最广泛、最深刻的共识,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的共同任务。中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各民主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亲密友党和参政党,各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中国的国情和国家性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政治优势在于:既能实现广泛的民主参与,集中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的智慧,促进执政党和各级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又能实现集中统一,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利益要求;既能避免一党执政缺乏监督的弊端,又可避免多党纷争、互相倾轧造成的政治混乱和社会不安定团结。

二、始终坚持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学习的关键。

要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自觉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自觉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建言献策、分忧解难。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念,始终不渝地与共产党同心同德、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生活幸福的长期斗争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向世人昭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找到了一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找到了一条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的正确道路。

实践充分证明,在中国,是中国共产党把广大人民团结起来,使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充分的发挥,为实现共同利益、共同事业、共同理想和中国更美好的未来,同心同德地共同奋斗。

三、始终坚持弘扬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这是学习的重点。

学习是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面对新形势、新阶段的全新事业,我们要将老一代民进领导人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坚持爱国主义、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参政为民、坚持发挥特色、坚持与时俱进的五项准则,以及民主、团结、创新、奉献四种精神这些宝贵财富继承下来,并不断发扬光大,还要不断从工作和实践中赋予优良传统新的时代内涵,体现新的时代精神,使民进的优良传统得以创新和发展。努力将民进建成一支适应时代要求的参政党队伍,实现历史和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

通过参观学习,我感到新时代新形势要求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我要以实实在在地行动,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为祖国的强大和进步增砖添瓦。

游冉庄地道战有感篇十一

作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士,我有幸参观了冉庄地道战遗址,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祖国保卫战的艰辛与伟大,也让我对人民军队的历史感到更加敬仰和自豪。

第二段:历史背景

冉庄地道战发生在1945年3月,当时日军为避免在胜利渠(今胜利沟)一带遭到中国军队的攻击,于是用大量兵力侵占了冉庄。中国共党方面派出济南国民政府警察训练指导队组织了地道工事,与日军展开了一场持久而惨烈的战斗。

第三段:实地考察

在参观冉庄地道战遗址的路上,我倍感庆幸自己是在今天这个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时代,否则我们早已失去了坚强的后盾和坚实的基础。走近地道,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当年英勇抵抗的革命先烈们是在这样狭窄、阴暗、潮湿的环境中,与敌人浴血奋战的。看着一张张鲜明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我感到被震撼到了,生命是脆弱的,它在革命这条路上的时刻是最珍贵的。

第四段:思考反思

时间一天天过去,历史在哪里继续书写,但那个年代的英勇抗敌无愧是亿万瞪在眼前的光芒。当我看到革命先烈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使中国得以维护了尊严和领土完整,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平静和感受。我不断反思自己的人生,是否该学习那个时代的英雄,去追求更高的理想与价值,用实际行动响应党和祖国的召唤。

第五段:结尾

时隔多年,地道战留下的血的故事、地道的故事,至今还是一段动人心魄的光芒。冉庄地道战遗址让我感受到革命先烈们的无比勇气、坚定和信念,也让我更加珍视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更要坚定信仰和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游冉庄地道战有感篇十二

冉庄地道战观后感

(一)提起《地道战》或许40岁左右的人都能想起幼时看电影的情景。那时是露天影院,正面有人看,反面有人看;一部片子可以一遍又一遍反复看。这几乎是那个年代留给人们最难忘的记忆。

《地道战》是当时看得最多的一部电影,因而戏中每一幕场景及那些鲜活的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还小,但总想到地道中去看一看,感受一下那种'埋伏下神兵千千万'的氛围。

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百世开利杯'乒乓球赛在河北保定举行,赛事之余,我自费参观了冉庄地道战遗址,实现了我当年的青春梦想。

走进长长的地道里,一股热血在胸中奔腾。这不仅因为在这长长的地道里拍摄过鼓舞一代人成长的《地道战》、《烈火金钢》、《敌后武工队》、《平原游击队》等战斗影片,而是因为这一段历史,是在日军侵入华北之后,我军运用毛泽东同志《论持久战》的战略思想坚持敌后抗战所谱写的不朽篇章。

冉庄地道战遗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南30公里处的清苑县冉庄。1961年3月4日,冉庄地道战遗址被国家定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有聂荣臻元帅题写的冉庄纪念馆馆名,有杨成武将军为展厅题写的牌匾。1995年1月26日,江泽民总书记为基地题写了牌匾。1997年6月,这里被中宣部列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从1950年至今,这里每年都要接待数以万计国内参观者。

地道战遗址,至今仍保留着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村落的环境风貌。村前那棵老槐树上仍挂着当年老忠叔敲响的大钟;水井地道口、地道内陷井、马槽地道口和碾子、高房工事等,都如当年与日本鬼子斗争时的情形一模一样。整个旧址保护区面积为30万平方米,重点保护区为2万平方米。冉庄地道网除单口洞、双口洞、多口洞之外,还有一条双向地道,这条通道内,有两扇可以活动的门,能将地道关闭。通道两端,有翻板陷井,敌人到了这里,就如同进了囚笼。地道内的防御设施____翻眼、卡口,是冉庄人聪明才智的又一体现。翻眼,不但可以用来防毒气,而且还可以居高临下攻击敌人,来一个打一个。卡口,除用来防御敌人放毒气或放水,民兵还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口堵上,迅速地将地道隔开。

在参观的3000多米的地道内,最令人驻足流连的是地下兵工厂。黑暗狭小的摆道内,当年的民兵锻造打制大刀、长矛及地雷、手榴弹等武器近万枚(件)。正是因为有了地下兵工厂,冉庄民兵才能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配合武工队、野战军对敌作战157次,歼敌2100余名。为祖国的解放事业作出卓越的贡献。冉庄地道战纪念馆,保存有不少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值得人们缅怀和珍视。

(二)今天我跟老师们和作家谭旭东一起参观了冉庄地道战遗址,我的感触非常大。

进了那个地方,我本以为要直接下地道,结果到了一个博物馆。还没等我想清楚是怎么回事,就被解说员精彩的讲解吸引了。我本来就对历史感兴趣,这次又听了这么精彩的演说,好像那段历史被重演了。这是我记事以来第二次来抗日战争博物馆——第一次喜欢上了去博物馆。我觉得抗日战争博物馆在时时刻刻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国耻。

在那里,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一个用木头做的大炮,他是一个挖空内部的木头,外面用铁丝固定,还有一个小孔用来点火。

啊!以前的人们真的很聪明!

这时你可能会问:地道里的感受怎么样?我要告诉你:那里如果不点灯,就黑咕隆咚的,里面什么也看不清;如果把这地道缩小成蚂蚁洞那么小,那么这可要比蚂蚁洞还要复杂100倍;而且里面很潮湿,有一股地下室的味道。

'注意,孩子们,这个地道是由原来的地道经过修改改造后才对游客开放的。原来的只有地道的一半。'听了这番说明,我深深地感受到那时的人们的艰辛。

我在这次参观中深刻地感受到,从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开始直到1945年8月15日的抗日战争胜利,我们才终于拥有了和平的生活。

五年级:李若源

(三)在看电影《地道战》的时候,小鬼子被八路军和村民们打得落花流水、哇哇大叫的狼狈样,逗得我捧腹大笑。真想自己也钻到地道里亲身体验一下,暑假里,我的这个愿望实现了,爸爸妈妈带我去参观了保定冉庄的地道战遗址。

走近地道,我们仿佛走进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那里保留着当时的街道、房屋、墙院,地道的入口在一间屋子里,地道里面很窄,很暗,爸爸要弯着腰走才行。走了一段,就有一个当年制造地雷的兵工厂。兵工厂的上方是用木头搭的顶、砖砌的墙壁,一些工具已经锈渍斑斑,井口边有几颗当时的地雷。再往前走,脚下盖了一块木板,那是为了防止敌人进来,设下的陷井。继续前进,又见到一个'u'字型通道,是防毒气用的。

从地道里出来,远远就望见了《地道战》里的老槐树和大铁钟,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我还穿着当年小八路的衣服照了相,样子帅极了。

在老槐树旁边的一个房子里,地道口有在炕上的、锅台上的,连院子里的马槽下面也是地道口,真是让我大开了眼界。

在返回的途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做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珍惜今天,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