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优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8:45:20 页码:12
2023年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优质17篇)
2023-11-12 18:45:20    小编:曼珠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篇一

红旗渠纪念馆"发扬自力更生、创新求实精神,用知识和智慧建设祖国美好的明天"的碑文,是林州人民"敢教天地换新颜"的豪迈心声,也应当是我们用昂扬的斗志、奋进的态度去开拓创新、求实求效、构建未来美好篇章的坚定信念。下面是参观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7月24日,内科系统党总支党员在魏书记的带领下来到了河南林州市参观了红旗渠那段震撼人心的历史,每个党员都被那种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

"红旗渠"宛如一条玉带,蜿蜒曲折,流淌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之中,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见证。"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

水是生命之源,而林州境内山多水少,居民苦极,土薄石厚,凿井无泉。每逢干旱,居民悬釜待水,有取水十余里外者。老弱妇幼抱瓮提罐,远道取水,人畜疲极。林县的史册中记录着漫长的岁月因干旱缺水而留给人们的灾难与贫穷。旧中国的林县人民面对干旱缺水的生存压力是何等之大。在新中国成立不久的1960年2月,林县人民在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历时数年,在太行山中用鲜血、汗水和生命修建了号称中国水长城的水利工程——红旗渠!壮志撼山岳,胆略泣鬼神!天造山,人造渠,人工天河红旗渠。

林县人民在艰苦的岁月里为了求生存引漳入林,跨越两省的崇山峻岭,利用有限的生产力改造大自然,重塑山河,这一伟大壮举,要何等的勇气和胆识,真正体现了共产党心系百姓,全心全意地为人民谋福利。带领林县人民战天斗地,同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斗争。一群最朴实的人,用最简单的工具创造出了世界奇迹。林州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深深震撼了我们,打动了我们,鼓舞了我们,心灵倍受触动、情操倍受陶冶、斗志倍受鼓舞、精神得到进一步升华。

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我们将发扬红旗渠精神,踏实工作,用信念和实干精神投入到争先创优活动中,为医院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郑板桥诗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无论官职大小,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为政者的情感。古人尚且如此,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更要涵养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重温理论经典,汲取精神营养,从而实现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不断强化党性修养。回溯我党的光辉历程,群众路线犹如一条精神主线贯穿始终。前段时间,我关分2批组织关员赴安阳红旗渠参观学习,林州儿女一钎一锤干革命的质朴,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厚意,悬崖峭壁边不计个人得失、冒着生命危险凿山引渠的无私奉献令人动容,也让我深刻感受到:正是有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方针,才有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心心相印,创造了人工"天河"的奇迹,有了"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的实践力量。

机场海关作为关区设在空港口岸的一线窗口,直接面对进出口企业和进出境旅客,始终处于为民服务的最前沿,其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各界对海关工作的评判。随着河南省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的不断深入,新的历史机遇为我关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新任务。如何答好"为民服务的考卷"不仅需要我们深入思考,更要以身示范,扑下身子、甩开膀子,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火热实践中大干一场,创造出经得起时代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一要干部走在前。"打铁还需自身硬",尤其是基层海关的领导干部,要带好队伍、干好工作,没有过硬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指导工作就会乏力。要走在作风建设的前列,首先要带头加强学习,变"一时学"为"终身学",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坚持学在前、用在前,做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示范;其次要带头践行服务承诺,在文明执法、热情服务方面做表率,在落实简政放权,优化通关流程、提升通关效率方面下功夫,在支持机场不断开拓新航线、新业务方面求实效,在为郑州机场物流规划出谋献策方面出真招,让服务意识武装每位关员的头脑,让服务承诺化为扎扎实实的成效;同时,领导干部要带头严于律己。一方面要时刻保持"蝼蚁之穴、溃堤万里"的忧患意识和如履薄冰的责任意识,严于律己、一身正气,以良好的作风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另一方面要在解决问题上树标杆,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带头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引导基层关员。

二要真诚听意见。只有认真听取意见、开门纳谏,才能够找到自身工作的不足和短板,整改才有着力点;听取意见到位了,才能端正态度,提高才有支撑点。只有让群众看到我们敢于正视并解决问题的决心,才能真听意见、听真意见。为进一步畅通交流渠道,广开言路,我们走访了地方政府、机场集团,并多次组织群众座谈会、关企交流会,真诚的征求地方政府、进出口企业、航空公司和基层关员的意见建议。座谈会伊始,很多企业都围绕着机场海关加班加点和优质服务说起,为了找到问题、找准问题,我们要求企业不讲夸赞的话,不讲锦上添花的话,多讲讲机场海关在执法行为、作风纪律、窗口服务方面还有什么不足,讲讲企业有什么问题和困难需要海关帮助解决。本着真诚纳谏、真诚服务的态度,与会企业一下打开了"话匣子",通过座谈不仅解答了企业在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国际快件等方面的疑惑,还建立了旅客物品遗失登记备案制度,沟通了电子舱单的落实情况、同时针对无纸化通关的进一步推广与报关企业达成了友好合作。我们真诚的感受到,只有摸到真意见,查摆和解决问题才会有的放矢,才能使我们的工作和服务不断进步,更上一个层次。

三要服务出真招。"做好服务"是贯彻群众路线的一个着力点,也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点。只有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干部群众"心连心"、"零距离";只有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下真功、出实招,才能收获社会各界对海关工作的支持和理解。为了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我们建立了机场海关微信群。清明节前夕,我听到了有关员在群上呼吁办理机场大巴乘车优惠卡的事情。现在物价上涨,工资水平又低,年轻关员往往面对着养家糊口的巨大压力,几十元的车票钱也是能省则省,想到这里,我立马与机场公司相关部门进行联系,帮助回家探亲的关员及时买到半价车票,并在节后第一时间落实了半价优惠卡事宜。事后,同志们纷纷在群上表示感谢。虽然是件很小的事情,但却让干部和群众之间的情感得到了升华,让大家明白了群众路线不是一句空话,也让我更加明确了要带好机场海关这支年轻队伍,肩扛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回想机场海关近几年的发展,旅检业务数据连续4年保持高速增长,货运量更是从无到有,每年呈几何倍数递增,业务类型不断拓展,新航线不断增加。在业务量与日俱增和人力资源不足的巨大压力下,我们在关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将机场海关的发展植根于航空港的发展大局中,不断优化通关流程、提升通关效率、优化通关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实现海关监管与物流需求的无缝对接,有力支持了航空港建设。同志们的辛苦付出赢得了航空港区和进出口企业的好口碑,更是得到了关党组的高度肯定,被授予了"集体三等功"。这份荣誉闪耀光芒的背后是机场海关同志们在平凡岗位上孜孜不倦的卓越追求,也是对我们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优化监管服务水平的精神鼓舞,更是我们开拓创新、不断进步的新起点。

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将始终牢记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使命,以"三严三实"要求和鞭策自己,带着对海关工作的无限热爱和深厚情感将工作做好、队伍带好、业务抓好,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

为深入开展"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谋发展"为中心内容的思想政治建设活动,净化、升华党员干部的党性情操,提高党员干部干事创业、谋求发展的执政水平,提升党员干部的凝聚力、执行力、创新力,县委办公室思想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县委办公室工作人员赴红色基地参观学习。

10月27日我们一行来到林州,参观游览了红旗渠展览馆,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个个沙盘模型,一件件简陋的工具,一身身破旧的棉衣,勤劳勇敢的十万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一锤、一铲,用两只手生生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被称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创造了"世界第八大奇迹"。林州人民用勤劳的双手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用坚韧的意志孕育、形成、发展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用拼搏的激情建设了今天繁华富强美好的林州。红旗渠工程的浩大令人震憾,林州人民战天斗地的豪情令人倾倒,林州的领导集体"敬业、为民、踏实、奉献"的党风正气更令人折服。

"敬业、为民、踏实、奉献",不仅仅是红旗渠精神给予我们当代党员干部的的启示,也应成为我们为人做事的根本。当前我们正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大业。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作支撑。在新的征程中,红旗渠精神依然是激发我们净化党性、纯洁品行的有力精神武器,依然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依然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宝贵精神财富。学好红旗渠精神,就要做好四个"弘扬"。

一、弘扬爱岗敬业态度。敬业就是要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的超过了责任感。"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行业,首先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只有这样他才会全心全意的投入。林州的领导集体正是因为拥有强烈的爱岗敬业的态度,才能不畏艰难险阻,打破地域理念,勇敢正确制定引漳济林的鸿篇巨制;才能克难攻坚,带领林州人民脱贫致富,创造繁荣富强的新生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能只是一种口号,而应当成为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谋事、干事、成事的执政原则,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快速发展,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执政责任。

二、弘扬执政为民理念。作为党员干部就应当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统一,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统一,坚持完成党的各项任务与实现人民利益的统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努力地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真正用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无私无畏、身先士卒地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实把关心群众的工作做好、做细、做实。

三、弘扬踏实工作作风。踏实是一种工作态度,是一种严谨的工作作风。踏实就是踏踏实实,就是以求真务实的精神、以百折不挠的韧劲,以旺盛的工作热情,提前谋划,提高效率,保质保量抓好每一项工作的落实。在工作中多动脑、勤思考,多动手、早行动,专业、务实地做好岗位工作,不抱怨、不折腾、不怠慢。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兢兢业业干好每一分钟,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多做好事、多做实事。把工作当作财富,把岗位当作事业的舞台,当作奉献社会的平台,科学客观地看待自身与工作岗位的关系,以端正认真的工作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发挥表率作用,赢取人生最大的成功。

四、弘扬无私奉献精神。我们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怎样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讲无私奉献。奉献是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只有讲奉献才能少一些私心杂念,多一些无私无畏;只有讲奉献,才能少一些推诿扯皮,多一些尽职尽责;只有讲奉献才能少一些敷衍塞责,多一些真抓实干;只有讲奉献,才能少一些因循守旧,多一些开拓进取。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应该将讲奉献进行到底,争做一名合格的公务员,争做人民的好公仆。

红旗渠纪念馆"发扬自力更生、创新求实精神,用知识和智慧建设祖国美好的明天"的碑文,是林州人民"敢教天地换新颜"的豪迈心声,也应当是我们用昂扬的斗志、奋进的态度去开拓创新、求实求效、构建未来美好篇章的坚定信念。

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篇二

红旗渠修建于上世纪60年代,这是个资源匮乏、贫瘠的年代。林县人民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在太行山脉的半山腰修建了长达1500km的红旗渠,这是何等的伟大,何等的光荣。当大客车驶入林州境内,巍巍太行山变得郁郁葱葱,放眼望去,整齐的梯田和绿油油的远山随处可见,这番景象立即抹去了我心头对红旗渠略显灰蒙的"印象".

红旗渠的故事过去也曾听说过,但一切都只是"故事",抽象而遥远。当我们一行人来到分水苑、走过青年洞后,面对眼前的壮丽奇观,"故事"里的一幕幕情景浮现在眼前,让人联想到当年创业的艰辛,大家无不感慨万千。十万食不果腹的民工用简陋的工具、落后的技术手段,以一颗火红的心和坚韧的意志做出了愚公移山般的千古伟业。悠悠十年风霜雨雪,多少人把青春奉献给了山石险峰却无怨无悔,在这千里长渠上,又洒下了多少林县儿女的鲜血?昨日英雄今安在,一渠江水向东流!不由得,我对老一辈的林县劳动人民又多了几份敬畏之情,这种情,如同那峭壁上的磐石般坚实在而具体。

通过参观我了解到,历的林县石厚土薄,十年九不收,解放后勤劳的林县人民不向命运低头,以"宁愿苦战、不愿苦熬,宁愿流血、不愿流泪"的超然心态,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以大无畏的"红旗渠"精神,逢山凿洞、遇河架桥,改变了林县面貌,创造人间一大奇迹。由此我又想到了我的工作,作为一名工程建设领域的技术人员,曾几何时我也感到压力大,节奏紧张,琐事繁多而且充满矛盾,现如今见识了修凿红旗渠艰辛苦难,才觉得,人的潜力是惊人的,做一件事,只要有决心、有勇气、有耐力,那么任何事情都难不倒我们,日常工作、学习上的小困难,更是如此。在参观红旗渠的同时,我的心中又油然而生一种骄傲,我们的先辈在几十年前那样艰苦的环境里创造出了如此辉煌的成就,作为一名后来者,我感觉骨子里也流淌着英雄先辈们的热血,更应该继承好这份红旗渠精神,带着一种乐观、坚韧的心态投入到工程建设中,在工作中更进一步!我想,只有这样,才能用实际行动去践行红旗渠精神,才能不枉此行!

我决心,要学习"红旗渠精神",要学习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更要结合我的工作赋予其更多新的内涵,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传统美德与新时期工程建设相结合,在工程建设之路上把"红旗渠精神"更好地发扬和传承下去。

 


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篇三

大家好,我是国控x公司党群工作部的__,今天代表x公司和大家分享一下本次红旗渠学习参观的感受。

五年前,我曾经带领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来过这里,时隔五年,我再一次被这座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工程奇迹所震撼。

林州人民,苦战10个春秋,仅靠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劈开了太行山,引来了漳河水,滋养了林县大地,也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刚来时,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红旗渠精神源自什么?通过学习参观,我知道了,红旗渠精神源自群众力量,源自英雄模范,源自自力更生,源自科学创造,源自廉洁无私,更源自信仰信念。

如今的林州,已经告别了“十年久旱,靠天吃饭”的时代,红旗渠也成为风景秀丽的红色教育基地,向世人讲述着“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情。

红旗渠精神虽然形成于上世纪60年代,但它并未随时光的流逝而过时,它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感召力和凝聚力。红旗渠精神是一种力量,催人奋进,红旗渠精神是一面旗帜,引领一个时代,红旗渠精神是一种动力,鞭策我们不能懈怠、不能偷懒。干事业要有热情,干事业要有激情,今后,我们要在工作中,发扬红旗渠精神,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做到敢于担当、勇于担当。提升我们的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不断努力,让红旗渠精神在当代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篇四

为深入开展“深入学习党章党规,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做合格的共产党员”学习教育活动,净化、升华党员干部的党性情操,提高党员干部干事创业、谋求发展的司法水平,提升党员干部的凝聚力、执行力、创新力,经院领导研究决定,政治部近期组织我院全体工作人员赴红旗渠红色基地参观学习。

6月3日我们一行来到林州,参观游览了红旗渠展览馆,观看了《红旗渠》纪实片和话剧,听了当年老书记讲创业的艰辛和努力,重走了富民路,参观了扁担博物馆。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简陋的工具,一身身破旧的棉衣,勤劳勇敢的十万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一锤、一铲,用两只手生生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被称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创造了“世界第八大奇迹”。林州人民用勤劳的双手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用坚韧的意志孕育、形成、发展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用拼搏的激情建设了今天繁华富强美好的林州。红旗渠工程的浩大令人震憾,林州人民战天斗地的豪情令人倾倒,林州的领导集体“敬业、为民、踏实、奉献”的党风正气更令人折服。

历史逝去,然而,在这个科技、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的今天,红旗渠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大力学习和弘扬。特别是对我们航空港实验区的来说,随着河南省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的不断深入,新的历史机遇为我院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新任务。如何答好“做好实验区建设的建设者和监督者,为实验区建设服好务”不仅需要我们深入思考,更要以身示范,扑下身子、甩开膀子,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火热实践中大干一场,创造出经得起时代和人民检验的实绩。在新的征程中,红旗渠精神依然是激发我们净化党性、纯洁品行的有力精神武器,依然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依然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宝贵精神财富。

红旗渠精神的核心之一是自信。这种自信首先表现在对待大自然、特别是对待恶劣的自然环境的心态方面。“人定胜天”是对这种心态的高度概括。这是一种大无畏的精神,是一种敢想、敢干的精神。这种精神还表现在对自己的能力的充分肯定方面。没有这种自信精神的人,不相信自己能力的人,就会什么也不敢想,什么也不敢干,或者是听天由命,或者是企求救世主,或者是迷信别人。其实,要改变我们的命运,全靠我们自己!定位决定地位!特别是对我们航空港区建设来说,现正处于大投入大发展的节点上,每一个人都要拿出敢想敢干,钉钉子的精神!

红旗渠精神是团结协作精神。林县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用十年时间,集全县财力、物力、人力,建成举世罕见的水利工程。可见团结协作精神所起的作用。团结协作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个人和集体只有依靠团结的力量,才能把个人的愿望和团队的目标结合起来,超越个体的局限,发挥集体的协作作用,产生1+12的效果。我们在同一个单位工作,每个人的工作,都有相对的独立性,又都与全局相关联,如果一个人只顾自己,不顾他人,不肯与他人协作,势必会影响团队的战斗力和整体形象。人们常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红旗渠精神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红旗渠的建设者绝大多数都是不计个人得失、乐于奉献、不畏艰难、勇于牺牲的人。在红旗渠的修建过程中,仅仅是死亡的人数就达到180人之多,而受伤者更是不计其数。尽管付出了如此大的牺牲,没有任何现代化机器设备武装、甚至连饭都吃不饱的农民,却高效率地把红旗渠修成功了。40年过去了,中国人民走过了艰苦的岁月。在现实的繁荣和富庶之中,回望那渠清水,招展的红旗和沸腾的人群,不由感慨万分,似乎有一种精神力量吸引着我们,凝聚着我们,感召着我们。与当年林县的干部相比,现在干部的工作环境好了,文化也高了,眼界开阔了,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些干部的理想信念淡化了,精神懈怠了,群众观念淡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弱了。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助于引导和激励广大领导干部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像当年组织修建红旗渠的林县县委一班人那样,团结实干,无私奉献。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此次到红旗渠参观学习,总体来很受触动、很受启发、很受鼓舞。红旗渠精神是一面旗帜,催人奋进,是我们工作的动力,鞭策我们不能懈怠、不能偷懒。我们航空港区的建设正处于攻坚阶段,我们航空港实验区检察院刚刚成立,困难和挑战很多,在工作中,我们更要发扬红旗渠精神,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做到敢于担当、勇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担当大小,体现我们的胸怀、勇气、激情,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我们要具有敢于担当的品质,对工作带着激情,对生活满怀热情,对事业饱满感情,将工作做好、队伍带好、业务抓好,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我们每个人把本职工作干好,单位的整体工作就干好了;每个单位、每个地区的工作干好了,我们的国家就强大了,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

2016年6月12日

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篇五

为了更好地感受党的历史,感悟党的精神,我随着嘉定区村官伙伴们一行人前往河南林州,参观红旗渠,挖掘和思考那个时代的红旗渠精神何以流传至今,成为党的精神代表之一。

我们首先参观了红旗渠展览馆。展馆内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简陋的工具,一个个道具模型,诉说着当年林县的真实写照:十年九旱,水贵如油。为了摆脱这样的困境,为了子孙后代,勤劳勇敢的十万林州人民,用两只,一锤一铲,生生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在那个修建红旗渠的十年中,林县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凝聚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而要学习红旗渠精神,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当年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期间历经了多少艰难险阻不言而喻。那一排排牺牲人员的名单,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仿佛历历在目。在如今小康社会,发扬艰苦奋斗的红旗渠精神,、不忘奋斗依然重要。“业精于勤荒于嬉”,作为党的好干部、好儿女,要时刻牢记历史,为祖国的发展壮大贡献力量、奉献自身。

二是要依靠群众,团结一致,才能使我们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红旗渠的建设,是一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没有群众的愿望就不会有修建红旗渠的设想;没有群众的苦干也不可能建成红旗渠。建渠的xx年里先后有81位同志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将永远受到人民的敬仰。这说明,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党要永远和人民群众在一起,领导干部也不能脱离群众,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成功的法宝。

三是要有敢想敢为的创造精神。红旗渠从无到有,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那是怎样的胆识敢于提出修建红旗渠。创造,就是敢想敢干。在开始干了之后,就要有韧性,坚持十年,克服了饥饿、牺牲等数不尽的困难,不惧奉献,勇挑重担。红旗渠岸上的一块块质量保证的责任界碑,是改变命运的担当,更是创造历史的荣耀。

红旗渠精神从本质来讲就是改天换地的创造精神,是造福子孙的奉献精神,是共同富裕的互助精神。它是党性教育方一尊丰碑,奠定我们的思想根基。作为基层建设的一份子,我感到无限光荣,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做什么样的工作,我都会尽心尽力,在基层工作中将红旗渠精神发扬光大。

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篇六

xx月中旬我们来到位于太行山区的河南省林州市,参观了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红旗渠。红旗渠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特定的环境中、特定的时代建成的,被林州人称为“生命渠”,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孕育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在参观学习红旗渠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历史上的林县十年九旱,水是这里每个人梦寐以求的东西。在林县,走几里甚至几十里去取水,是每个家庭每天必做的一件事。为一担水,有的要耗费一个劳动力半天、乃至大半天时间。曾经为争夺河水、井水而引发的械斗在这里并不罕见。面对这样的情形,林州人民决定要改变现状,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重新安排林州的山河。然而,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当中开凿一条长1500公里长的红旗渠,特别是在60年代,其面对的困难是我们今天所无法想象的。可是英雄的林州人民做到了,创造了新中国的一个奇迹。

在参观学习的这几天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了什么是“红旗渠精神”,也为林州人民的这种精神所折服。最让我震撼的,莫过于青年洞的开凿。青年洞是一条六百多米长的隧洞,而且是开凿在悬崖绝壁上。太行山坚硬如钢的石英砂石,一锤下去,只能留下一个斑点,可想而知青年洞的开凿是多么的艰巨。可是林州人民做到了,他们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毅力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在大山中开凿出了一条总长度616米,高5米,宽6.2米的隧道。

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也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模范人物。除险队长任羊成带着他的队员们,在崖上荡秋千,飞荡数次,才能荡进虎口,除掉险石,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还有红旗渠总设计师吴祖太,吴祖太的母亲病故时,他仍然在工地上。他身怀六甲的.妻子,因舍己救人牺牲。没过多久,王家庄隧洞工程发生塌方,这位当时少见的水利学校毕业生又献出了自己年仅27岁的生命,他的尸骨也与太行山永存。像任羊成、吴祖太这样的英雄人物还有很多,也正是有了这许许多多英雄的红旗渠儿女,我们才能见到今天被视为奇迹的红旗渠。

通过学习红旗渠精神使我体会到人总是要有一点干劲的,越是艰苦的地方,越是复杂的环境,越是困难的事业,就越是需要一种力量的支撑,才能磨砺出像红旗渠精神一样顽强的红旗渠人。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没有艰苦奋斗,就没有今天各项事业迅速发展的局面。

身临其境参观了红旗渠,更深地领悟了红旗渠艰苦卓越的精神,使我更加坚定了共产党的信念,抛弃不良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继续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提高党员干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由红旗渠精神联系到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在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时,在面对诱惑时,要以红旗渠精神为动力、为榜样,做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永远保持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精神。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时刻牢记党员身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时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使红旗渠精神永活心中。

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篇七

3月阳光透过窗子洒在我手中一盒叫“太行花色”的茶叶上,牛皮纸质的盒子上各色的花朵图案勾勒的极具美感,“太行”的巍巍之势与“花色”的柔美结合在一起,铁血中有柔情,柔情又愈显刚强,仿佛它来的那个地方——太行是永恒的山碑,红旗渠是温柔的镌刻,红旗渠丰盈了太行的颜色。

梅红——梅一样的品质。

如果不是一个地方千年百年的缺水,大概洗脸这种事情不会只发生在出生与死亡之时,水居然成为生命的见证者;如果不是长久的对水的渴求,也许洒了一担水不能够让一个人悬梁自尽,水竟然成了生命的终结者;如果不是一个地方每逢大旱就要绝收,人相食这种事情大概只会发生在历史书里,他们是如何克服吃掉死人的恐惧,又该将人之为人的底线置之何处……这些“如果”背后,是林县一幕幕缺水的历史。历史有多惨痛,人的渴望就有多坚定。于是,半个世纪前,中国林县的三十万开山者,绝壁穿石,挖渠千里,山的地图上,从此多了一条代表水的蓝色曲线。

很多人把林县人引水开山,比作盘古开天地。想当年的英雄们面对茫茫的太行山,一手执凿,一手执斧,是多么的豪气冲天!然而,英雄的生活是苦的`,他们睡的是石洞,要头朝里脚朝外,免得半夜翻身翻下山;吃的是野菜汤泡窝头,有时只能“天池捞月”;冬天要对抗严寒,外面下大雪里面下小雪;夏天要忍耐“身长一指半、嘴长一指半”的蚊子,咬了羊羊都疼得直叫唤……英雄的工作是险的,那张经典的悬在山崖荡来荡去除险的照片里,看不见的是被绳子磨得血肉模糊的腰;那张经典的“凤凰双展翅”打钎的照片里,看不见的是手背打针手心流药的被震碎的手;那不经意被翻开的《红旗渠志》里,看不见的是多少个元金堂,为救工程救工友,被一箱炸药炸的尸骨无存的生命……就像国歌里那句血肉筑长城一样,所有的光荣与梦想,都是付出了血与泪的代价。这条在悬崖绝壁上“抠”出来的水渠,就是林县人民勒紧裤带也要创造的奇迹,所谓“志之所趋,虽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像凌寒的红梅永久的绽放在太行山上。

澄黄——火一样的意志。

如果说在红旗渠的开凿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那么党的领导就是历史的推动者。没有党的领导,“引漳入林”的壮举不会出世;没有党的组织和动员,30多万群众不会自发凝聚在一起;没有党的坚持,在遭遇找水源、难勘测、缺工具、少粮食、政治压力任何一个波折的时候,红旗渠都可能会夭折……在当时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先例,缺乏充足的物资和技术条件,更面临着质疑和反对声音的情况下,林县县委班子以“头可断、血可流,不建好林县不罢休”的坚强领导,带领全县人民毅然决然打响了这场硬仗。余秋雨曾在《都江堰》里说“实实在在为民造福的人升格为神,神的世界也会变得通情达理、平适可亲”.实实在在的他们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带领人民群众为了圆梦而开展艰苦卓绝的奋斗,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教材。

历史的洪流里,个人的小世界微不足道,党员干部的艰辛与不易也从不与人说。当年的黄花岗烈士林觉民留下一封《与妻书》,一句“意映卿卿如晤”,虽肝肠寸断,仍决然而去,83岁高龄的杨贵书记说起当年的艰难,依旧激动的情难自已。烈士亦有情有家、壮士也有伤有痛。但共产党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概,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意志,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担当,仿佛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篇八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自力更生创奇迹,高举红旗永向前!正如这首气势磅礴的歌曲《定叫山河换新装》里唱的一样。林县人民用自己满腔的热血和顽强的意志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中,用自己的双手凿出了中国工程的一大奇迹——红旗渠,为“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林县引来了水源,实现了千百年来林县人民祖祖辈辈的夙愿。在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涌现出了一批批英雄人物。“飞虎神鹰”任羊成,年轻技术员吴祖太,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向我们讲述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伟大红旗渠精神。

正如总书记所说:“红旗渠是一个典范,它体现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不仅是林州的、河南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财富。现在物质条件比过去好多了,但红旗渠精神永远不能丢。”因此将红旗渠精神传承下去,是我们党和人民永远的使命。

今天,我们重走红旗渠,重温红色历史,感悟红旗渠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太行山下的每一位红旗渠儿女,也感染着我们身边的每一位同胞。

红旗渠,承载历史,见证梦想,昭示未来!传承红旗渠精神,弘扬红色文化,我们责无旁贷!作为党员干部,我们更应该向林州人民一样心怀梦想、立志高远,不怕吃苦,勇于奉献!

要坚定理想,,砥砺前行!刘云山书记曾写道:“一个个催人泪下的当代林州人的故事,背后依然是不熄灭的理想、闪光的信念,是足以让世人赞叹的林州人特有的精气神。”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梦想。曾经,林州人民以自己的理想奋斗,一步步实现了水的梦想。在当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因此,作为党员干部,我们更要坚定理想信念,,永远跟党走,为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要开拓创新,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那个“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林县人民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迎难而上,拉开了“十万大军战太行”的序幕。炮声隆隆浓烟起,悬崖绝壁壮士忙,一双大手改山河,太行顶峰人造江!林县人民靠着自己的智慧担当,开创了中国水利建设的一大奇迹。它启迪着我们:构思未来,需要智慧和前瞻的眼光,也需要大胆务实的憧憬和想像;实现梦想,需要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胆识,敢挑重担、敢负责任的勇气,更需要脚踏实地、亲民爱民的情怀!

要久久为功,弛而不息,坚持不懈!十年磨一剑,林州人民用十年的心血和汗水,换来了这一太行山上永远的丰碑,把愚公移山的神话永远定格在了太行山上。天盖着地,地托着天,山就是碑,碑就是山。林州人民屡克难关的精气神,正启示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要有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干劲儿和韧劲儿,要争做坚韧不拔、不懈奋斗的优秀党员!

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篇九

8月17日,部里组织观看了《红旗渠专题培训班汇报》,虽说未能亲身实地去感受红旗渠的宏伟壮观,但通过观看专题片仍然被修筑红旗渠的壮举所感动和震撼。无论是林县人民当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战天斗地的勇敢精神,还是谷文昌等同志心系群众、廉洁为政、勇挑重担、敢于担当的楷模形象,以及不畏艰难,一线为民的扁担精神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良多,深受感动,对发扬红旗渠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勤劳勇敢的30万林州人民,苦战10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就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更是被称为第八大奇迹。这是林县人民在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坚定信念不动摇的体现,学习红旗渠精神就要坚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把握好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服从和服务于党的性质和宗旨。服从和服务于为人民的事业,进一步提高党性觉悟,增强四种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任何时候都不为风险所惧,不被干扰所惑。

红旗渠的建设实践说明,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执政为民、服务于民,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使正确的决策变成现实。今天,我们正处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期,处在决战决胜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处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更应该要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责任,把抓党建工作与服务结合在一起,在日常工作中体现服务理念、展现服务热情、做出服务效果。始终坚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并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林县历史以来就严重干旱缺水,正是当时时任县委书记杨贵勇于创新,敢打敢拍,力排众议,做出了要重新安排林县山河的壮举,绵延1500多公里的红旗渠才得以建成,彻底改变了林县人世世代代贫穷缺水的命运,也在这伟大的人造奇迹中孕育产生了红旗渠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奋发进取,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作为新时代共产党员,要靠我们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医梦。更要求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不墨守成规,积极进取,主动作为,热情服务,为庆安实现跻身全省综合实力强县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7月24日,内科系统党总支党员在魏书记的带领下来到了河南林州市参观了红旗渠那段震撼人心的历史,每个党员都被那种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

“红旗渠”宛如一条玉带,蜿蜒曲折,流淌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之中,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见证。“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

水是生命之源,而林州境内山多水少,居民苦极,土薄石厚,凿井无泉。每逢干旱,居民悬釜待水,有取水十余里外者。老弱妇幼抱瓮提罐,远道取水,人畜疲极。林县的史册中记录着漫长的岁月因干旱缺水而留给人们的灾难与贫穷。旧中国的林县人民面对干旱缺水的生存压力是何等之大。在新中国成立不久的1960年2月,林县人民在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历时数年,在太行山中用鲜血、汗水和生命修建了号称中国水长城的水利工程——红旗渠!壮志撼山岳,胆略泣鬼神!天造山,人造渠,人工天河红旗渠。

林县人民在艰苦的岁月里为了求生存引漳入林,跨越两省的崇山峻岭,利用有限的生产力改造大自然,重塑山河,这一伟大壮举,要何等的勇气和胆识,真正体现了共产党心系百姓,全心全意地为人民谋福利。带领林县人民战天斗地,同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斗争。一群最朴实的人,用最简单的工具创造出了世界奇迹。林州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深深震撼了我们,打动了我们,鼓舞了我们,心灵倍受触动、情操倍受陶冶、斗志倍受鼓舞、精神得到进一步升华。

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我们将发扬红旗渠精神,踏实工作,用信念和实干精神投入到争先创优活动中,为医院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篇十

红旗渠修建于上世纪60年代,这是个资源匮乏、贫瘠的年代。林县人民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在太行山脉的半山腰修建了长达1500km的红旗渠,这是何等的伟大,何等的光荣。当大客车驶入林州境内,巍巍太行山变得郁郁葱葱,放眼望去,整齐的梯田和绿油油的远山随处可见,这番景象立即抹去了我心头对红旗渠略显灰蒙的"印象".

红旗渠的故事过去也曾听说过,但一切都只是"故事",抽象而遥远。当我们一行人来到分水苑、走过青年洞后,面对眼前的壮丽奇观,"故事"里的一幕幕情景浮现在眼前,让人联想到当年创业的艰辛,大家无不感慨万千。十万食不果腹的民工用简陋的工具、落后的技术手段,以一颗火红的心和坚韧的意志做出了愚公移山般的千古伟业。悠悠十年风霜雨雪,多少人把青春奉献给了山石险峰却无怨无悔,在这千里长渠上,又洒下了多少林县儿女的鲜血?昨日英雄今安在,一渠江水向东流!不由得,我对老一辈的林县劳动人民又多了几份敬畏之情,这种情,如同那峭壁上的磐石般坚实在而具体。

通过参观我了解到,历的林县石厚土薄,十年九不收,解放后勤劳的林县人民不向命运低头,以"宁愿苦战、不愿苦熬,宁愿流血、不愿流泪"的超然心态,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以大无畏的"红旗渠"精神,逢山凿洞、遇河架桥,改变了林县面貌,创造人间一大奇迹。由此我又想到了我的工作,作为一名工程建设领域的技术人员,曾几何时我也感到压力大,节奏紧张,琐事繁多而且充满矛盾,现如今见识了修凿红旗渠艰辛苦难,才觉得,人的潜力是惊人的,做一件事,只要有决心、有勇气、有耐力,那么任何事情都难不倒我们,日常工作、学习上的小困难,更是如此。在参观红旗渠的同时,我的心中又油然而生一种骄傲,我们的先辈在几十年前那样艰苦的环境里创造出了如此辉煌的成就,作为一名后来者,我感觉骨子里也流淌着英雄先辈们的热血,更应该继承好这份红旗渠精神,带着一种乐观、坚韧的心态投入到工程建设中,在工作中更进一步!我想,只有这样,才能用实际行动去践行红旗渠精神,才能不枉此行!

我决心,要学习"红旗渠精神",要学习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更要结合我的工作赋予其更多新的内涵,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传统美德与新时期工程建设相结合,在工程建设之路上把"红旗渠精神"更好地发扬和传承下去。

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篇十一

周五,部里组织全体干部学习,观看了红旗渠电教片,通过影像深入的`学习了红旗渠精神,被那种共产党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感动。

林县人民十年奋战,愚公移山,一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起了211个渡槽,凿通了211个隧洞,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盘山开凿,修建了总长近2000公里的红旗渠,从山西省平顺县侯壁断下绝引漳河水入林县。在60年代,没有大型工程机械,纯靠人力,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工程,林县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一锤一钎战太行,体现出的这种不畏艰难、自强不息、改天换地的气魄和精神,是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的。

红旗渠工程的浩大令人震撼,林县人民战天斗地的豪情令人倾倒,林县党员干部的敬业、为民、务实的精神更令人折服。敬业、为民、务实不仅仅是红旗渠精神带给当代党员干部的精神启示,也应成为我们为人做事的根本。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强化敬业精神,用更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权为民所用、请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理念。要坚持务实的工作作风,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百折不挠的韧劲、旺盛的工作热情,保质保量的抓好每一项工作的落实。

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篇十二

坚定的信念是支撑我们不断前进的理念,无论多么困难,走一走革命老路,就会有不一样的人生体会,走进红旗渠,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在昭示革命先辈的不易。

红旗渠原来是一块旱地,因为地处太行山的腹地而导致了山多水少,为了将这一块儿发展起来,开山引水,修建水库,与天斗,将山河重新归位。这就是一种大无畏精神吧,面对大自然的恶劣环境,在不伤害自然的条件下,利用自己手中的一锤一锹,甚至是用自己的双手,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逢山凿洞,遇沟架桥,经过数年的剑客奋斗们终于引流成功,解决了这块干旱地区的用水难题。

其实,这种精神一直延续至今,无论我们现在身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从事着什么样的职业,吃苦耐劳,奋勇拼搏,这种精神是丢不了的。只有秉持着这种信念,才能让我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在遇到瓶颈的时候,不为艰难,迎难而上,通过自己的智慧,来解决问题,不放弃。

现在的网民物质生活提高了,可能不能体会当初建设的艰辛,但是重走红旗渠,你可以看到这些时代的见证,听讲述者讲述过去奋斗的故事,同样是振奋人心的。十年如一日的初心,创造出了世界水利建设上的奇迹。

正直青年大学习之际,我们年轻的一辈在新时代又该如何谱写新的篇章!红旗渠有一处青年洞,这是最典型的代表,是300多名青年男女通过自己的汗水和献血一点点开凿出来的。不忘革命老前辈。大地用风貌来铭记,而我们要用精神来传承。

我们处在美好的时代,这是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个物质的时代,如何在物质的激荡里面保持着初心,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必修课。时刻保持昂扬的斗志,与同志们团结合作、互相学习,更不要忘记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的信念,不断完善自我,勇于创新,让红旗渠精神萦绕在心头!

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篇十三

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5月9日,xx局组织全局党员干部和职工赴林州开展了“弘扬红旗渠精神,重走‘扁担’路”活动。活动主要安排了三项内容:一是登鲁班壑,重走扁担路;二是参观谷文昌纪念馆亭;三是参观扁担精神纪念馆。

认真观看了纪录片《红旗渠》。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组组栩栩如生的雕塑、一段段感人的故事、一首首昂扬的诗歌、一件件简陋的工具,仿佛把大家带回到了当年林县人民风餐露宿、顽强拼搏、撼天动地、誓与太行比高低的恢宏场景里。林县人民在时任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克服重重困难,奋战于太行悬崖绝壁之上、险滩峡谷之中,连续苦干10个年头,建成了举世闻名的红旗渠,结束了林县“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大大改善了林县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随后,全体党员沿渠步行观瞻近2个小时,来到红旗渠的标志性工程--青年洞,面对庄严的党旗,举起右拳,重温了入党誓词。

纪录片客观、真实的记录了勤劳勇敢的十万林州人民在1960年这样艰苦的岁月里,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动工修建红旗渠的事迹。在那激情燃烧、战天斗地的十年中,林州人民凭靠着自身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更孕育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无论是焦裕禄精神还是红旗渠精神,都深深感染着在场的干部职工,大家表示将更深入的学习焦裕禄精神与红旗渠精神,并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激发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无穷力量。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推动着伟大的事业。我们将焦裕禄精神与红旗渠精神作为自己前行的力量,将一切为了人民健康作为我们奋斗的宗旨,将全部精力放在为人民服务,为群众干真事、干实事、干大事上,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努力创造疾控事业更美好的明天。

通过参观红旗渠,大家进一步加深了对红旗渠精神内涵的理解,强化了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意识,坚定了践行群众路线、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大家纷纷表示,这是一次涤荡思想、触及灵魂、增强党性修养的难得的学习机会,一定要学习和继承林州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实事求是,艰苦奋斗,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活动中,各支部书记认真负责,全局党员干部积极踊跃参加,各支部打起各支部的党旗,具有新时代的丰富内涵。通过此项活动,党员干部认真学习红旗渠精神,大力加强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提高了思想道德素质。

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篇十四

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红旗渠,动工于1960年,勤劳勇敢的十万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林州80后,听着红旗渠的故事、沐浴着红旗渠精神长大。少年时代我们的课前晨歌是:“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高中时期林州一中的校训是:“吃大苦,立大志,敢为天下先”;大学毕业后曾有幸在林州水利战线奋斗5年,耳濡目染见证了新时代林州水利人如何坚守初心,用行动践行“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与时俱进的红旗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如今,作为红旗渠精神的传人,要承担起守护好、传承好、弘扬好红旗渠精神的历史责任,把红旗渠精神融入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去。

信念坚定,坚韧不拔。红旗渠修建长达10年,既面临工程量浩大、施工环境恶劣的种种挑战,又要解决缺钱、缺粮、缺水、劳动力不足、缺乏技术的重重难题,最终绝壁穿石、挖渠千里修成红旗渠,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坚定的信心和必胜的信念,靠的就是心中憋着那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劲。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山硬硬不过决心,困难吓不倒英雄,任你山高石头硬,铁山也要钻个洞”,当前,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正处于组织变革、“三项制度”改革落地的攻坚克难、爬坡过坎关键期,需要我们始终坚定理想信念,把红旗渠精神融入各项改革中去,无论这块硬骨头有多硬我们都要啃下来。

率先垂范,务实重干。红旗渠是一锤一钎凿出来的,是一滴一滴汗水淌出来的。修建红旗渠时,党员干部不仅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更是走在前头、干在前头。分工时,领导干部先试验,再给群众定指标,干部推进一米,群众定八分;领配给粮时,群众分两斤,干部只分一斤半,后来群众分一斤二两,干部只分八两。百姓中流传一句话:干部能搬石头,群众就能搬山头;干部能流一滴汗,群众的汗水流成河。我们要从红旗渠精神中汲取经验,从严从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各级经营管理干部的关键少数作用,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自觉说与自己身份相匹配的话、做与自己身份相匹配的事,在实干中出成绩、树威望,把履职效果体现在“干成事”上。

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红旗渠干渠、支渠、斗渠,全长1500多公里,越崇山峻岭、过百道峡川,全线按1/8000坡度设计,并实现了全程自流。就地取材、土法制作的水平仪、三角炮、连环炮、拐弯炮,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的“竖井作业”“隔三修四”,立足当下、兼顾长远的“一桥多用”“一渠十带”等创新思维和超前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们要从红旗渠精神中感悟真谛,以“清晨之问、静夜之思,案无积卷、事不过夜”的工作状态,把工作做早、做实、做优。以更长远的眼光、更大的勇气锐意创新,用改革的意识、开放的观念、战略的眼光,谋划工作路径,推出创新举措,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在战略部署上扣扣子,在责任履行上担担子,在任务落实上钉钉子,一个方向、一个声音、一个步调,确保集团公司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严守纪律,清正廉洁。红旗渠既是一条生命渠、幸福渠,也是一条廉洁渠。红旗渠精神蕴含着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一贯要求。修渠10年,再苦再累再难,林县党员干部始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投资6865万元的红旗渠工程,未发生一起贪污或挪用修渠物资事件,没有一个干部失职渎职,没有一次请客送礼,没有一处挥霍浪费,林县党员干部用心中的“戒”,换得了群众心中的“信”。我们要以红旗渠精神为镜,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拿出修建红旗渠时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一以贯之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经营管理干部,要发扬斗争精神,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无私奉献,砥砺奋斗。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舍小家为大家,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计报酬,不怕流血牺牲,81名同志在修建红旗渠中献出了生命。红旗渠工程和红旗渠精神是“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重要论断的生动诠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我们就要立足集团看部门,融入全省看集团,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锐意进取,真抓实干,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事实”实践活动,真正扑下身子为员工办好事、解难事、干实事,从一点一滴做起,把小事当大事干,踏踏实实把正在做的事情做好,让集团发展更有温度,员工幸福更有质感。

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篇十五

几天下来,感受到的红旗渠精神真的就是人们总结的那16个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说多一点就是立足本地、依靠自身的自力更生精神,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的艰苦创业精神,顾全大局、齐心协力的团结协作精神和不计得失、不怕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虽然看起来红旗渠精神不过是几句话,可是当这几句话和我们在红旗渠纪念馆里看到的文物、照片联系到一起,和我们在青年洞、分水岭看到的景色联系在一起,和我们看到的纪录片联系在一起,那就是十万林县人民,用十年的时间,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它正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我想用几点来表达我的体会。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我想起前段时间党员学习,我们收听的一个水利厅组织的讲座,是关于党中央鼓励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坚定信念、勇于创新、不怕犯错、勇于担当的精神去谋事创业。杨贵等林县领导班子,面对物质资金的极度匮乏、红旗渠修建的技术难题、撤职罢官的风险、百日修整的抉择,更别提十年动乱的动荡和浩劫,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红旗渠就会和千万停工不前的工程一样止步,就没有现如今林县的大好河山,也没有如今林县群众洗的上脸、做的了饭的美好生活。现如今,我们广东水文在创建“五个一流”活动,虽然不像林县那样重新安排河山,我们也要朝着五个一流的目标迈进,要达到五个一流,我们就要面对很多各种难题、问题都层出不穷。我们作为水文的一分子,只有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在工作中坚守原则、信念,才能在各项困难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二是坚持同人民在一起。要做到,为了人民干事创业,依靠群众干事创业。这让我有感于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方面是不论做什么都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实情、培养感情、激发热情、谋划事业。不管是我们的五个一流的创建活动还是平时的各项工作,都需要我深入调査,通过调查了解实际情况,才能根据上级政策,落实为群众感谢、领导夸赞的惠民之举,各方面都要身先士卒、勇作表率。红旗渠修建时,修渠民工每日的工作量都是由领导干部做过以后才定。红旗渠投资近亿却未发生一起贪污事件,修渠10年,未曾因为饥饿死过一个修渠民工。林县的领导干部真正做到了心系群众,不谋私利。

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篇十六

按照县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到红旗渠参加了为期6天的培训学习,感触很深,如果说太行山是这方热土的“根”,那么红旗渠便是他的“魂”,根魂相依,托举着理想信念、传承着使命初心。

学习敢为人先的精神。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林县人才提出了“誓把山河重安排”的惊人号召,建成了总长1500公里举世瞩目的“人工天河”。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困难,要应对各种问题,很多事情没有固定模式,没有现成经验,这就需要我们党员干部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更好地为群众排忧解难。正如我镇在脱贫攻坚中率先提出、引领实施的“孝扶共助”、“爱心超市”、“五小工程”等亮点做法便是这种精神的充分体现。

学习锲而不舍的精神。古人讲“十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林县人是“十年修一渠、一举天下传”。时间1960年、地点险峻太行山、人物普通林县人、事件引漳入林、背景资金短缺、物资匮乏、困难重重,甚至有很多人为之付出了生命。在这种情况下,林县人没有被困难吓倒、没有向大山屈服,凭着这种精神“十万大军战太行”,让红旗渠成为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现在我们正在推进的脱贫攻坚、污染防治、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有很长的路要走,用这种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才能把这条路走远、走好。

学习无私奉献的精神。修建红旗渠的十年,无数党员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当时都是共产党员冲锋在前,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有事同商量”,依靠这种精神赢得了民心、鼓舞了士气、完成了壮举。

学习质量为本的理念。时间已经过去了50年,红旗渠从干渠到支渠基本都完好无损,依然为林县提供着工业用水和农田灌溉。沿渠线走一走,听老师讲一讲,就会找到原因,当年采取分段包干、终身负责的办法严把质量关,现在的村组责任牌在大堤上仍清晰可见。正是有了这种理念,才能保证这条渠历经风雨仍能讲述它独有的不朽传奇。

学习长远发展的理念。跨境取水、三十六万买下永久使用权等做法都是这种理念的最好表达,没有给后代儿孙留下后患和遗憾,只留下了绿水青山和幸福甘甜,林县人凭借着这“一渠一山”谱写出了“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壮丽诗篇。

现在的红旗渠不仅是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更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需要我们学习传承的东西有很多,作为共产党人我们应依根铸魂守望住属于我们自己的那片精神家园。

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篇十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5月16日至18日,我有幸参加瀍河区“传承红旗渠精神履行新时代使命”党史学习教育读书班的学习。红旗渠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但真正的踏上这片土地,站在太行山脉倾听着哗哗流淌的漳河水,林县儿女战天斗地,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伟大红旗渠精神还是深深地震撼了我。十年修渠期间正是国家最困难的时候,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到底是一种什么力量,使林县人民能够绝地逢生,成功修建了这条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人工天河”。红旗渠维系了林县人的命,改变了林县城乡面貌,更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我们学习红旗渠精神,要了解红旗渠修建的原因和背景、红旗渠精神的内容以及红旗渠精神给予我们的启示。

一、红旗渠修建的原因

一是气候地质原因。“咱林县,真苦寒,光秃山坡旱河滩;雨大冲得粮不收;雨少旱得籽不见。”这是当年林县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二是长期的水利建设的历史提供了技术保障。三是农村产权制度的变革提供了制度和组织支持。1958年,毛泽东同志在郑州召开会议时和豫北领导座谈时强调:“要把农业搞好,首先要修建水利。”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促成了林县儿女誓把河山重安排的决心。

二、红旗渠精神

(一)立足本地、依靠自身的自力更生精神

修建红旗渠时正值国家困难时期,林县儿女不伸手向国家要支援,提出“一颗红心两只手,自力更生样样有”。全县五十三万人,参与修渠人员三十二万人,固定修渠人员将近十万,号称“十万大军”。大家工具自带,没有工具自己造,向太行山要钱,向漳河水要粮。红旗渠工程总投资6865。64万元,自筹资金5839。66万元,占总投资的85。06%。

(二)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的艰苦创业精神

“十万大军”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涌现出一个个感天动地的英雄代表。除险队员任羊成,一次被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不偏不倚正砸在他的嘴上。任羊成感到脑袋“嗡”的一声,就失去了知觉。当他清醒过来,心想:你砸你的,只要砸不死,我就干我的。他仰起头准备向崖上喊话,但是连作张口动作几次,怎么也张不开,觉得嘴是麻木的,似有东西压在舌头上,难以出声。他用手一摸,原来一排门牙竟被落石砸倒,舌头也被砸伤了。情急之下,任羊成从腰间抽出一把手钳,插进嘴里,钳住了被砸倒的门牙,用力往外一拔,就拔掉了两颗然后又坚持工作6个小时,直到下工时,才从悬崖上下来。还有路银等一大批土专家、能工巧匠,苦干加巧干,在实践中发明了“脸盆测量仪”等,克服了仪器缺乏的难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

(三)顾全大局,齐心协力的团结协作精神

修建红旗渠从山西平顺取水,得到了山西省委的大力支持,林平(林县、平顺)一家亲,把修建红旗渠当作共同的利益,共同的事业,体现了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这样一个系统工程,也只能在中国实现。

(四)不计得失、不怕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

红旗渠修建成功的庆祝大会上,四十三名英雄被表彰,大家得到的仅有的奖品就是一张奖状,但是每个人的脸上写满了荣誉和满足。在一次宣讲活动中一个孩子说,修渠十年换一张纸,也太不值了。听了让人心酸。孩子呀!这是你的研究生学历证、博士学历证也换不来的呀!

三、红旗渠精神给予我们的启示

学习红旗渠精神给我的启示就是:要继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胸怀理想,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勇于担当,为促进全区各项建设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为的“总开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经得起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六十年代初,正是国内连续遭受三年自然灾害、国外反华势力卡我们脖子的困难时期,缺衣少吃,人民群众生活非常艰难。林县县委既面临着资金缺乏,物资、粮食紧张和险恶施工条件等困难,又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误解和指责,甚至面临着丢官罢职的严峻考验。林县县委之所以能够带领全县人民最终修成红旗渠,从根本上讲,是以杨贵书记为班长的林县县委牢固树立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信念,坚定政治立场,坚守理想追求,把县委的决策部署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统一起来,凝聚起了修建红旗渠的磅礴力量。瀍河已经迎来的发展的腾飞期,作为一名党员、一名瀍河人,要紧跟区委区政府要求,全身心的多为瀍河做贡献。最重要的就是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在经济运行工作中要科学分析,紧盯新开工项目和在建项目尽快形成有效投资量,确保全区经济稳定增长;牢固树立“一切盯着项目干,一切围着项目转”的工作思路,当好“店小二”,增强服务意识,想尽一切办法为项目单位“雪中送炭”,真心诚意、千方百计服务企业和项目发展。

(二)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路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千百年来,缺水给林县带来了苦不堪言的灾难,在缺水环境中苦苦挣扎的林县人民,祖祖辈辈想水、盼水,始终怀有一个水的梦想。林县县委决策修建红旗渠,不是为了好看,更不是为了谋取政绩,而是为了满足林县人民“宁愿苦干不愿苦熬”“辛苦一代,幸福子孙”的强烈愿望,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林县人民的吃水问题,是真正为了人民在修渠。正是因为红旗渠是得民心、合民意、为民造福的工程,林县县委才能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能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历时十年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了人工天河。为老百姓办实事,老百姓就会支持你。我们所有工作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老百姓满意,为老百姓谋幸福。所以在工作中时刻想着群众真的不是嘴上说说而已,我们在准备做一件事情,在实施过程中都要站在群众的立场考虑,多征求群众的意见,取得群众的支持,欢迎群众的参与,这样工作起来就会办法多,力量大,就会办一件成一件,办一事成一事。

(三)要有时不我待的担当精神

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红旗渠的修建从一开始就面临重重困难,杨贵书记作为一个外乡人来到林县工作,一干就是21年,带领大家10修渠,期间饱受苦难,正是拥有这份誓把河山重安排的担当精神,才取得了伟大的成功。相比之下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讲困难讲条件,什么工作能比修红旗渠还难。今后我要转变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工作作风,工作中主动担当,把我该怎么干?变成我要怎么干!做到在政治修养上有提高、思想境界上有提升、工作能力上有突破。

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奋斗必将依然是我的人生底色。我将再次出发,为美丽新瀍河建设不懈奋斗,不断贡献个人力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