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题目(汇总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7 11:40:08 页码:7
2023年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题目(汇总12篇)
2023-11-17 11:40:08    小编:雁落霞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题目篇一

多年来,在传统的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写作教学的心情是十分无奈和尴尬,学生对写作的惧怕是众所周知的普遍现象。学生总是在老师的指挥棒下,单调枯燥被动地写作。而另一方面,教师费尽身心精力,呆板麻木地批改作文。这样尽管年年写、周周写、篇篇改,周而复始,年复一年,却收效甚微,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语文老师的一大悲哀。

究其原因,就在于多年来我们没有真正认识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生”二者之间既简单却深刻的内在规律,没有摆正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我们付出了大量的艰辛劳动之后,却吃力不讨好。所幸的是这种认识误区已被广大语文教师所意识,他们也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以如此高的热情投入到语文素质教育改革活动中去,并做了很多大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我在近年的语文写作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要达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这一目的,关键在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很关键是要树立教师的主导意识,把自己解放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引导”上。要在我们的正确引导下,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引导学生积累名句,注重品味语言

1.引导学生从课本中汲取营养。

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多数是文质兼美,应让学生“身在荆山须识玉”、“积学以储宝”,,注重对语言的积累,因此在平常应重视字词教学。字词是基础,好比工具,没有工具,其他都成为空谈。同时对文章的好词佳句,应让学生进行咀嚼,并让学生随时摘抄,熟读成诵,这样阅读水平就会提高,作文时,“信手拈来”,可为文增色,好多还可留在记忆深处,终身受用。

2.引导学生加大阅读量,厚积而薄发。

现在的学生不注重课外阅读,每天忙于题海战术,日久天长,必然会造成知识视野狭窄的局面。就此我就给学生书读,指导学生去阅读,去吸收,主要是发动学生订阅报刊,如《作文导报》《微型小说》等。然后把好的书,好的文章在班内传阅,无形中就有一股读书热,开阔了视野,补充了营养,提高了兴趣。我还要求学生定期交换传阅“读书笔记”,互通有无。这样学生写作时就不会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叙了。

二、要重视培养学生写作的浓厚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作为老师,我就尝试着给他们创造一个欢快的心境。

1.有意识组织学生参观访问或进行专题观察训练,在活动中陶冶情趣,然后完成相应的写作练习。

如我要求学生写《桥》的说明文时,就带着学生去参观学校附近的一座桥,并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参观,这样学生就有内容可写,不做无米之炊。

2.在命题上求乐趣,也就是要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适当减少命题作文,因为它往往与学生的生活积累或兴趣爱好不尽一致,这样会挫伤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我针对这种情况,适当增加自选题目的写作,鼓励学生写自己最关心的人、事、物,心是怎么想,手就怎么写,对他们只求真实具体,有感而发。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得到较大的发挥,也就不再把写作当成“苦差事”了。

三、“口”、“手”结合,多形式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说是写的基础,只有能够流利比较准确地叙述一件事、一个场景或某个特定人物的某些特征,才有可能较好地把它写出来,所谓口随心走,笔随口走。因此我采取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口头作文形式,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要求学生自选话题,并讲解围绕话题的具体要求,让他们畅所欲言。然后学生先评析后教师总结,这样学生就慢慢掌握了一定的口头作文的要领,相应地写作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2.提倡写日记。

这也是提高学生写作的又一个重要途径。让他们细心观察,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随时记下心得体会,这样写出的文章,情真意切,更贴近生活。这样日久天长的`积累,正是往后写作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而写作文难的这一苦恼也冰消玉释了。

3.作文互批互改。

把批改权交给学生,实行师生集体批改或学生互批互改,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兴奋感和自信感、责任感以利于激发学生更大的求知欲,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意识才可能得到真正的落实。教师在此教学过程中,在事先浏览学生作文的基础上,可有针对性地结合评改重点,每次着眼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总结归纳出可行的写作规律,引导学生进行认真揣摩、领会,从而较好地实现写作教学目的,教师亦可从繁重、低效的作文批改中彻底解放出来。

总之,只要我们能在思想上确立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并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实践,通过我们的努力,把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激发起来,并保护好,发挥好。相信写作教学再不会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尴尬事,写作教学一定会走出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题目篇二

论文摘要:记得冰心曾说:“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就不能抽象。孩子们爱祖国、爱人民总是从身边感受到的,如爱自己的教室、校园,爱自己的父母和老师……。”为了在班级中加强这方面的德育教育,使每个学生在思想上有更大的进步,培养其优秀的人格,我从自身做起,用点点滴滴的小事来感化孩子们。

论文关键词:言传身教德育教学

一、练好内功,树立威信,以情感人。

班主任的内功就是要在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前提下,掌握渊博的知识,具有崇高的人格和深受学生欢迎的民主的、科学的工作方法。练好内功对班主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知识渊博的优秀老师,无疑会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一座丰碑,会引起学生发自内心的爱戴,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和佩服使他们在情感上接受老师的教导,进而在行动上拥护和加以效仿。

练好内功的关键是班主任要做到一专多能,既要精通自己所教授的专业知识,又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加强自身的道德品质的修养,做到品行端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大公无私、光明磊落,从而使学生从心里佩服老师的才华和人品,愿意与老师亲近,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品行不端、自私自利、不学无术的教师能在学生中享有真正的威信。

二、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三、让学生学会关心学会爱

1、我要求学生“懂得回报”。一次主题班会“给谁过生日”,我问了30多位同学,他们父母的生日在哪一天?竟无一人知道,又问他们自己的生日在哪一天?他们都记得清清楚楚。我又问他们谁为父母过过生日,也无一人。我告诉他们在日本,孩子们把自己的生日称为“母难日”,过生日请母亲吃饭,向母亲鞠躬。因为我要求学生“懂得回报”并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有事晚归,给家里打个电话,免得家人牵挂;父母过生日,送张贺卡;教师节,不忘对老师说声“节日快乐”。

2、在家里给予孩子参与劳动的机会和岗位。现在许多父母包办孩子的一切,家务活根本不让孩子插手,久而久之,孩子不干活就不会对这个家表示关心,会变得自私冷漠,为此,我说服了许多家长,恳请家长让学生在家里有固定的事情做,并要求负责到底,有利于他们了解生活,了解父母,这样不仅培养了同学们的责任感,而且还让他们学会关心,学会爱。

3、每周班会上,要求每一位同学讲一件在这个星期中回报亲人所做的事,有的同学讲给父母捶背;有的同学给家里人做饭,有的帮父母洗衣服;有的讲遇见老师问声“好”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同学们学会了关心,学会了爱,他们爱父母兄弟姐妹,爱老师同学,爱学校,爱祖国。

四、无声艺术指导下的德育教育

作为班主任,我们的德育对象是一群正在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他们好奇、敏感、浮躁,任性且最厌恶唠叨,如果我们在其耳边喋喋不休,他们不仅不能接受,反而反感,甚至产生抵触情绪。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我适时运用无声技巧。所谓“无声胜有声”。

在工作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一个学生正在课堂上小声说话或在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教师突然停下正在进行的授课,让全班都保持沉默,那么学生会立即感受出一种异样,停止说话或停止正在做的小动作。这便是无声艺术的自觉运用。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和学生的冲突,节约课堂时间,而且还可以发挥出教育的最佳效果。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在无声的同时,运用眼神暗示可以表达出各种用语言所无法表达出的焦虑、关切、怜爱、责备、激励等多种情绪。有一天吃过早饭,我去教室查看学生,看到有两个调皮学生为小事打架,双方互不相让,怒气冲冲,我默不作声,只是用眼睛失望地看了他们一眼,然后弯下腰来捡他们的书,我捡的非常认真,也非常专注,每捡一本都拍打上面的尘土,就如同爱我自己的书一样,时间在无声中悄然过去,两名学生终于被我的举动所感动。他们噙着眼泪也弯下腰捡了起来,并小声说:“老师,对不起,我们错了。”再一次我什么也没说,又用眼睛赞许地看了他们一眼。风波就这样过去了。后来,他们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

总之,不管是用什么方法,都是德育工作者特意设置的一种宁静肃穆的`氛围,使用的各种方法,以期让学生感受到一种震动,从而收到预期效果。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题目篇三

3—6岁儿童的在生理、心理方面发展不成熟,经验能力不足,他们在幼儿园的生活质量与生存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内教养工作综合的质量,尤其是班级保教人员的护理和引导水平。因此为幼儿制定常规,并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是保证教养质量的关键。一个班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与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因在组织各环节活动中要分散精力去维持规则而影响活动的质量。所以,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一些体会。

一、对幼儿园常规教育的理解

那么班级常规的含义是什么?常规,顾名思义就是指日常的规则。而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也就是指在以班级为单位的这样一个集体环境中,老师如何帮助和引导孩子指定的规则,以保证幼儿在园的日常生活、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等更顺利地开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中明确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了解幼儿园工作的人都知道,幼儿园的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光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就包括: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还有生活常规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其中的生活常规活动虽然微小,但却是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幼儿园一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认真做好班级的常规管理工作,让班级工作井然有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实施及方法

1、用拟人的方法引起幼儿的兴趣

幼儿的思维具有拟人化的特点,因此具体的模仿比抽象的要求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午餐后的散步是有利于幼儿身体健康的活动。但幼儿活泼好动,常发生追跑现象。我多次提醒,但收效甚微。于是,我尝试换了种方法,对他们说:咱们来学小乌龟走路好吗?幼儿特别感兴趣。之后,我又引导他们模仿蜗牛走路、小猴子踩钢丝等动作,小朋友们都非常高兴地慢慢地走着,有的孩子告诉我,小乌龟和小蜗牛走路是不一样的。拟人的方法使散步变成了游戏,在孩子们眼里,这不是在散步而是在玩。这就将老师让我散步,不让我跑的被动行为转化为我想散步的自愿活动。

2、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理解常规

对于幼儿来说,空洞的说教是无用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幼儿洗手后不擦手也是个总也解决不了的问题。正巧有一段时间,幼儿感冒生病的很多,我灵机一动,把洗手变成给手洗洗澡。我说:“不擦手,小手会感冒生病的。”由于有了关于感冒的生活经验,幼儿对我的话理解很快,有的孩子边擦手边对我就:“不擦手,小手应该咳嗽了。”常规培养在幼儿充分的自身体验之上,便于幼儿理解并自学遵守。

3、让幼儿参与常规的制定

要让幼儿主动学习,最重要的是让幼儿主动思考。让幼儿参与常规的制定过程实际上也是引发幼儿思考的过程。

午睡前要叠好衣服,椅子小,叠起来很困难。有的孩子在床上叠,有的孩子在地上叠,很不卫生。抓住矛盾,我组织幼儿讨论:应该在哪里叠?怎样叠?由于是幼儿熟悉的事情他们纷纷出主意想办法,并要求到前面示范。特别是“系扣或拉锁上衣怎么挂”的问题,有的说把扣都系上,有的干脆叠起来……其中一名幼儿的主意简便易行,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把上衣挂在椅子靠背上,把两只袖子交叉放在前面。当天中午脱衣服时,没有一名幼儿再把衣服放在床上或地上叠,所有的上衣都挂在小椅子,并且不忘把两袖交叉放好。看来,幼儿自己出得主意比老师提的意见更有影响,更容易遵守。

4、用教师的情绪感染幼儿

教师是幼儿心目中极有影响的人,一举一动都能发挥巨大的感染作用。幼儿在喝水时有说有笑的情况比较突出。有一天,在喝水前笔者提了“喝水时请轻轻做事,不要影响别人”的要求,然后放小红帽的故事录音。一个叫明明的小朋友忘了老师的要求,放回水杯后跺着脚回到座位上。我连忙用夸张的语气告诉他:“哎呀,明明,你刚才的脚步声吵到我了,小红帽是怎样被大灰狼吃掉的,我都没听清楚。”于是,又重新放了一遍录音,非常专注地听着,孩子们看我认真的样子,都不由自主地轻手轻脚做事。抓住幼儿情绪易受感染的特点,开展氛围教育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5、多鼓励表扬,正面引导幼儿

爱与尊重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幼儿主动学习,多用鼓励表扬的方法进行正面引导,幼儿更易接受。在日常生活,千万不要因事小而吝啬你的鼓励与表扬。发挥小班幼儿主动性进行常规培养的方法实在很多,我只是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小小的尝试。如果我们要这方面多留意、多运用,相信孩子们能更健康、更快乐地成长。

6、更新观念,挖掘常规教育资源

未来全球教育的目标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幼儿必须从小了解、认识其生存的客观环境,学习与人共处,而且会用一定的常规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有效掌握以上四个“学会”。

7、在常规教育中,突显幼儿发展的主体地位

通过评价促进幼儿行为常规意识。培养良好的常规,必须经过反复的训练包括经常性的常规训练、专门的常规活动训练和个别常规训练。而在这其中,评价是使行为训练内化为幼儿的规则意识,获得自主发展的有效措施。教师肯定性的评价在增强幼儿的愉悦情感的同时,强化了幼儿对行为的意义的理解,多次的正向强化使行为成为了习惯,更使行为内化为意识,主体获得了真正意义的发展。在幼儿进餐时老师要注意观察每一位幼儿,注重纠正幼儿进餐的习惯,以表扬为主,多次示范拿勺子、筷子、端碗、保持桌面干净等的具体要求,久而久之,幼儿在老师的潜移默化中学会了进餐文明,良好的习惯也形成了。

三、幼儿园常规教育的意义

1、良好的开端,创设全新的环境

开学第一天,我们侨情接待了每一位孩子,带着孩子参观了教室的每个角落,让他们说说大班教室和与原来中班教室有什么不一样,哪里变化了?孩子在新奇的氛围中我们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感到十分地自豪,自信也由然而升。看着他们乐呵呵的`样子,我俩知道他们喜欢上了这个班级。紧接着我们给孩子提问了:每天你们进入幼儿园怎么和老师、小朋友打招呼呢?做了一名大班小朋友你会怎么参加集体活动呢?和同伴怎么游戏呢?吃饭时候应该怎么样呢?离开幼儿园前应做什么呢?在回答问题时孩子都想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老师倾听着每个孩子的答案,给予及时肯定。我班的一日常规也随之形成了。

2、良好的常规利于为孩子实际操作服务

对于大班的孩子,独立自主的要求提高了,在班级常规的指定上要充分发挥幼儿的能动性。如我班给每个孩子安置了一个“小书柜”,自从有了这个小书柜,孩子们的学习用品就能自己安放得整整齐齐了,而且给我们教学活动减少了不必要的等待。如开放式的区域环境,让孩子有玩、能玩,区域里的规则图示在区域值日生的带领下能如实执行了,从此班上杜绝了你追我赶的坏习惯。

3、幼儿园常规教育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幼儿的心灵是一块奇特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能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命运的收获。只要我们辛勤耕耘,未来的幼儿将是生活的主人,他们懂得做人、懂得做事、懂得学习、懂得与他人共同生活。

常规训练中老师的榜样和方法是极为重要的。教师是幼儿的领导者,要想成为一名优秀合格的领导者,我们应该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努力钻研各种课题,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常规环境,以便更好的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当然,常规训练中所用的更好方法还有待我们更进一步去研究和探索。所以我们每个幼儿园教师,都有义务根据幼儿本身的各种变化,从幼儿日常生活入手不断的进行探索,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机会让幼儿掌握有关良好生活常规的知识、规范行为,让他们愉快有序的生活,并在活动中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幼儿的常规,是一个班集体形象的展现,也是带班老师班级管理水平的体现。我想,只要有爱心,拥有恒心,一个班集体一定会积极健康地发展,成为每个孩子快乐成长的家园。

参考资料:

1、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幼儿园常规教育参考用书》北京市幼儿园品德教育教研组。

3、《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与利用》新世纪出版社1995年6月版。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题目篇四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数学语言运用生活化,从生活经验入手,调动课堂气氛。

数学教育家斯拖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也不一样,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语言水平。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要学生接受和理解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的。鉴于此,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将数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如在“利息”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说:“我家里有10000元钱暂时不用,可是现金放在家里不安全,请同学们帮老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学生回答的办法很多,这时再趁机引导学生:“选择储蓄比较安全。在储蓄之前,我还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知识,哪位同学能够介绍一下吗?”学生们竞相发言。在充分感知了“储蓄”的益处之后,学生们又主动介绍了“储蓄的相关事项”,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体会到了生活与数学休戚相关。

二、创设课堂教学生活化情境

们就会发现原来熟视无睹的事物竟包含着这么丰富的数学知识。例如老师可以把学生春游中的情境拿到教学中来,“同学们去春游,争着要去划船,公园里有7条小船,每船乘6个人,结果还有18个人在岸上等候。”在课上,让学生根据情境自己编题,自己列式解题。这样,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变成了来自生活的、生动的数学问题,还促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积极探究。

三、数学问题生活化,感受数学价值

数学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大多是抽象化、理性化、标准化的数学模型,教师如果能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和生活情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学生就会感到许多数学问题其实就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还使他们切实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数学,感受到现实生活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例如教学《植树问题》一课,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马路边植树、小朋友排队、路灯等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体会间隔的含义。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欲,而且使他们体会到只要用数学眼光留心观察广阔的生活情境,就能发现在平常事件中蕴含着的数学规律。教学时,让学生为自己的校园设计植树方案,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体会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感悟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

四、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基本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教师要教会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他们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有关知识后,让学生去计算教室的空间大小、学校喷水池的容积、为家庭的装潢设计一个购物计划;又如学过“人民币”后,可指导学生到超市购物等。

总之,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使他们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题目篇五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要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学以致用。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题目篇六

论文摘要: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表现在“出工”与“出力”两个维度。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既有外因又有内因,就教师这一特定主体而言,其对教学质量的影响的内外因的关系正如通常所说的“出工”与“出力”的关系,而内因即“出力”所起的作用更为根本。可以通过内因外化的方式对教学质量提高的内因进行操控,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论文关键词:“出工”与“出力”教学质量内因与外因质量保证体系评估机制。

在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和考查以及认证时,既要考虑到影响教育质量的外在因素的制约作用,更要注重教师个体内在主观因素的发挥程度。而这个主观因素发挥的程度又表现为两个维度—“出工”与“出力”。

一般地说,“出工”即指一个工作人员在社会或单位规定的带有强制性的工作时间段上班(通常为8小时)。然而,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同样是上班,花费同样的时间,其工作量、工作的强度以及工作的效率或效果是有很大差异的。换句话说,“出力”的大小是不一样的。这表现为两种情形:一种人整天都在上班,但有的是一张报纸、一杯茶水、一支香烟安坐一天,有的是说说笑笑、得过且过以打发时光,有的喜欢作表面文章,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业务不思进取、不认真观察和思考、不加以深入研究和探索,机械重复既有的内容。这种人的工作成效可想而知;另一种人则是感觉正常的8小时工作时间根本不够用,还要搭进去大量的业余时间—下班后的、晚上的、周末的、假期的等。他们把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几乎都花在自己深深热爱的这份工作上,对工作精益求精,认真地观察着、思考着、研究着、探索着、讨论着。他们常常感觉时间不够用,也常常感觉辛苦和劳累,但同时感觉活得充实,工作有劲头、也有奔头。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血汗换来的工作的进步、业务的精熟、成效的获得,赢得了同伴、同事以及社会的承认和尊重,他们感到无比的骄傲、自豪和幸福。这两种不同的现象反映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工作态度或工作观,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考察,这是由于内因不同所导致的,内因是起着决定作用的。上述的“出工”可看作外因,“出力”可看作内因。这种内因决定外因、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现象在任何行业、领域或场合都是普遍存在的,道理也都是相通的。同样地,在教育教学领域,在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即内因)方面,也同样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和问题。因此,在建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时也必须充分考虑到教师教学的内因(即“出力”)与外因(即“出工”),因素的影响。

1影响教师教学质量的内因与外因涵义

不言而喻,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授课质量。而影响一个教师教学质量或效果提高的因素既有外在的(“出工’),,也有内在的(“出力”),既有外因也有内因。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外因只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可知,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样受到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外部因素即外因只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条件,而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内部因素即内因才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本;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外部因素必须通过其内部因素才能起作用。所谓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外因,即能够给教学质量带来改善和提高的必备的外部条件,主要包括:师资力量(学历、教龄、职称、科研水平等)、教学的软硬件设施、教学经费的投入、教学的内容及课程体系、生源质量、培养的计划及目标、日常的教务教学管理等。这些外在因素作用的发挥是通过教师按规定的时间和基本要求到教室去给学生上课即所谓的“出工”来实现的。这方面可以通过建立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得以保证。然而,现代的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应当是一种创新型素质教育,是实施一种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的启发诱导式教育。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广博的知识面和精深的专业知识,又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以及科学、正确、积极的人生观。而这一切光靠“出工”则未必做得到,还要靠“出力”即提高教学质量的内因作用的发挥。所谓提高教学质量的内因,简言之,是指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的认识程度、在思想上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视程度,以及为提高教学质量而在主观能动性上的努力程度。它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效果。因为如果要保证教师教学质量提高的内因或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即“出力”),则要求任课教师必然广泛阅读和钻研学科专业知识,必然认真探究教学的艺术、方法(诸如深入浅出、浅入浅出、启发诱导、旁征博引、举一反三等)及创新教学模式。因此,那些反映创新性教育的、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内因,也应当在目前正在构建的质保体系中有所体现。

大学与中小学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不同是中小学教师实行坐班制,即8小时工作制。而大学教师则不然,他们除了保证必须的课堂教学时间外,其余的时间全由个人自由支配。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像企业公司的一般职工那样,工作之余可以随意潇洒休闲,不用担忧如何上好明天的班,而是要考虑下一节课的进程、内容、性质等,尤其要考虑并认真准备如何上好下一节课,包括方法、程序、重点难点的讲解和把握、应补充和丰富内容、欲达到的效果、需参考和阅读那些相关资料等等。而这些显然需要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那么,大学教师在授完课后,这些大量的课后时间有多少是被用来思考、研究并着手提高教学质量的呢,据了解,许多教师尤其是公共课教师,如外语类的、政治法律类的、计算机类的等,纷纷在外面兼职任教,而把自己的本职工作作为一种可应付的差使,有的甚至还颠倒了本职和兼职的重视程度。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肩负着教学和科研这两大神圣的职责和使命,理当将自己毕生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本单位所赋予的自己责无旁贷的教学及科研这一本职工作之中去,孜孜以求地提高其本职工作—教学的质量。而这种意识和精神及所表现出的积极性正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内在动因即内因之所在。只有当教师有了这样的思想认识和水平,积极主动地、想法设法地、孜孜以求地去提高其教学质量,去上好每一堂课,这样就称之为“出力”。只有真正处理和解决好教师的“出力”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也是解决当今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教育质量滑坡的一条重要途径。

2构建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与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其次,为配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实施,需加强调查研究和宣传工作,增强教师对一般的教学理念的认同意识。根据is09000族标准建立的教学质保体系,可以将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环节、各因素都包含其中,并使各环节、各因素都处于受控状态。但是不应忘记is09000的20xx版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即所制定的质保体系要广泛征求广大员工的意见和看法,争取他们对标准的认同,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因此,在正式公布和实施所构建的教学质保体系之前,先要统一广大教职员工的思想认识。为此,可以根据一般的教学理念,如: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努力提高自身所从事的职业(教学)的质量是任何一位教师的义不容辞的职责、教学及研究是教师的基本使命等,设计一系列问卷对广大教职工进行调查。如:

1)你认为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的义不容辞的职责吗,a、是;b、否;c、无所谓。(附原因)

2)你认为作为一名大学教师,理当把自己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所从事的教学事业上去吗,a、是;b、否;c、无所谓。(附原因)

3)你认为本职与兼职哪个更重要、应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a、本职工作;b、兼职工作;c、无所谓。(附原因)

4)你认为这些因素—教案的编写、专业研究论文、教学研究论文—哪些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密切,a、全部;b、大部分;c、全无。(附原因)

5)你对学校为提高教学质量而对教案的编写、专业论文及教学论文的撰写做出严格或较高的要求的态度如何,a、应当这样;b、不可理解;c、无所谓。(附原因)

可以预见,绝大部分教师将会而且应当会选择a答案。这样,广大教师对于教学态度和思想认识将会在共同的教育教学的理念上统一起来。从而根据前文述及的管理理念及模式而构建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将会在全校顺利的贯彻和执行,进而可以在全校形成一个讲求质量的文化氛围;第三,通过一些方式方法来衡量、了解和督促教师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内因方面发挥作用。现在大学有许多教师是出于种种原因而留校任教的,而非单纯而且很少是出于对教学事业的无比热爱。当前,基本上无法控制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内因—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的认识程度、在思想上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视程度,以及为提高教学质量而在主观能动性上的发挥程度—但可以通过这些内因外化的手段或方式对此进行衡量和督促。

1)检查教师的教案。

2)考查科研成果。这可从两方面情况来衡量。

3)检查教师对学生课后作业的布置、批改及测验情况。

如果一个教师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好,则反映出该教师必然是一位尽职尽责的好教师。

综上所述,只有将教师教学质量提高的外因(“出工”)与内因’(“出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才是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如果只注重教学质量提高的外部因素(是否“出工”),而忽视内部因素(是否“出力”),所构建起来的质保体系必然是有所欠缺的。尽管有的研究者认为此举太过细琐,但看在它是教师教学质量提高的内因所在,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的份上,应当给以足够的重视。

3建立完善的重视教师教学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衡量的评估与认证机制

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还只是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和持续提高提供一套完善的制度保证和激励及衡量教师教学积极性发挥程度的策略措施,如果在实践中得不到认真、具体地实施,则无异于空中楼阁。为此,建立一套评估和认证机制以确保每一位任课教师做到既“出工”又“出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最后,加强激励机制的建设和加大奖惩力度。教学单位或部门应加强教研人员工作激励机制的建设和加大奖惩力度,如学校可以拨专款作为教研课题基金,教学主管部门(如教务处、质量评估办等)每年列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教研教改课题项目,以供全校各院系教研人员申报,并定期对这些课题的完成情况进行验收和评定。另外,采取措施加强对教学人员每年的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或效果加强评比和奖惩。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题目篇七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得有四大支柱的坚固支撑。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语文教师的人性,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起语文教师的灵性,宏阔的课程视野支撑起语文教师的活性,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语文教师的诗性。

当语文的人文价值被工具价值压倒的时候,学生可能在机械操练中掌握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可是却失掉了学习语文的全部兴趣、全部活力、全部灵性。得到东西我们看到了失去的东西我们并未觉察。得到的只是冰山的一角,失去的却是冰山的根基。

飘摇的语文教学呼唤中庸的语文哲学。执其两端而用其中,应是语文哲学的在智慧、大圆融、大境界。语文哲学的诸多范畴,如:工具与人文、学文与做人、继承与发展、基础与创新、感悟与理解、感性与理性、自主与引导、理解与发现、吸收与表达、文面与文里、诵读体验与默读精思、潜心会文与广泛涉猎、尊重文本与拓展资源、课内得法与课外得益等,都应归宗于中庸这一元智慧。

语文是科学的那是学生的思维之剑;语文是审美的,那是学生的精神家园。语文是一面多棱镜,折射着功利、科学、审美的缤纷色彩;语文是一个万花筒,演绎着实用、真理、情性的大千气象。说到底,语文是人的,仅有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好人与语文的关系,语文才会喷射出缤纷的色彩、激荡起大千的气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题目篇八

摘要:加强外聘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对解决师资不足、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师资使用效率、提高高校专业适应性、促进产学研结合、改善师资队伍结构等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高职院校外聘教师队伍建设普遍存在关注聘任、忽视建设,重学历轻能力、结构不够合理,规章制度执行不严,绩效和待遇脱钩、没有真正做到“优质优酬”等问题。应狠抓规章制度落实,拓宽外聘教师的来源渠道,严把外聘教师“入口关”,建立外聘教师师资库,完善外聘教师管理模式,实现梯度管理等,从而建设好外聘教师师资队伍。

关键词:高职院校;外聘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师资建设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起关键性作用,而外聘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聘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实现教育目标、培养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改善学校师资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途径。外聘教师的使用对于高职院校解决师资不足、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师资使用效率、提高专业适应性、促进产学研结合、改善师资队伍结构等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建设一支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外聘教师队伍是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外聘教师队伍建设对高职院校发展的积极意义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越来越重视外聘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教育部办公厅在《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教高厅〔20xx〕5号)中明确指出:“聘任兼职教师是改善学校师资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途径,各高职(高专)院校要结合实际,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由此可见,国家教育部已将外聘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这是因为,加强外聘教师队伍建设具有如下重要作用和意义:

职业经验传授给学生,有利于学生技术技能的熟练掌握和职业意识的强化。外聘教师在授课时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的实践经验进行案例教学,指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2.有利于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来自生产、经营、管理第一线的外聘教师,他们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了解当前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这对学校更加准确地把握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脉搏,开发新专业和优化课程内容,培养适应性、针对性较强的高等技术型应用人才,为地方和行业服务,都非常有利。

3.有利于激活竞争机制。在旧有的学校管理模式中,终身聘用制的教师比例过高,缺少应有的竞争意识,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开发社会教育资源,建立校企之间、各类学校之间专业人才的流通渠道,有助于建立起固定与流动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能满足高职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结构。这种教师队伍宜于激励专任教师主动适应时代要求,努力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由此,学校的师资使用效率和办学效益均可大大提高。

4.可以弥补专业教师数量的不足。近年来,高职教育发展迅速,各学校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都在不断开发新专业,增设新课程,相应地带来了专业教师紧缺问题。专任教师的缺乏,影响了高职教育正常教学工作的开展。虽然通过引进新教师或派出教师进入企业岗位进修学习,可以解决部分问题,但在短时期内仍难以满足新专业开课的需要,而聘用外聘教师则可弥补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的不足。

5.有利于校企结合,拓宽学校办学和毕业生就业渠道。使用外聘教师可以缩短学校与社会、学校与行业之间的距离,使学校的教学满足社会和行业需求,保持较强的生命力。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学校自身的努力,也需要社会各行业的支持,外聘教师来自社会的各个层面,学校可通过聘任外聘教师来增加学校与社会、学校与行业之间的联系,这对学校实习基地的建设、学生实习上岗的安排和毕业生就业都会带来有利影响。

二、外聘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

为研究高职院校外聘教师队伍的现状,本文选取了某高职院校作为典型案例进行调查分析。该院为市级示范校,其外聘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基本上反映了该地区高职院校外聘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和水平。为加强兼职教师管理,提升外聘教师的建设水平,该院制定了《外聘教师管理办法》,要求各系部严格按照外聘教师的职称和能力标准聘任教师,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具体要求有:

(4)在教学过程中,学院通过学生考评、系部考评、教务处考评和督导室考评等多种方式对外聘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并将原始材料上交教务处存档。

为了鼓励外聘教师积极授课,建立一支稳定的外聘教师队伍,该院除了按课时和职称支付课时费,还提供一定的福利补贴,如过节费、免费午餐和年限津贴等,对表现出色的外聘教师还颁发奖教金。

在各种政策和措施的激励下,该院逐步建立了一支比较稳定和优秀的外聘教师队伍。以20xx年第二学期学生打分为例,所有外聘教师都合格,其中优秀的占45?56%,良好的占40%,及格的为14?44%。由此可见,该院外聘教师的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获得了学生的认可。

三、外聘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该院进行调查分析,笔者发现该院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在对外聘教师的管理上也在不断完善进步,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高职院校外聘教师队伍建设中普遍存在的。

1.关注聘任,忽视建设。许多高职院校虽然充分认识到外聘教师的重要性,但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单纯为了弥补专任教师数量不足去聘任外聘教师的问题,这就容易导致在聘请外聘教师时只关注聘任本身,不能真正从优化教师结构和改善实践教学效果出发来聘任外聘教师,更谈不上从学科发展建设和外聘教师队伍建设的角度去看待外聘教师的聘任。

2.外聘教师结构不够合理,存在重学历轻能力的现象。以20xx年度为例,该院外聘教师179人,占全院教师总数的62?37%,其中98?32%的外聘教师具有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者占外聘教师总数的90?5%,初级和无职称者占9?5%;具有“双师”素质的12人,占总数的6?7%;其中71%的外聘教师年龄在50岁以下。在外聘教师中,70?95%是来自其他院校,8?94%是来自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另有约17?88%的外聘教师为在校研究生。从该数据可以看出,该院外聘教师的学历和职称一般都能满足学院要求,但来源比较单一,年龄结构偏大,且“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外聘教师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3.有规章制度,但没有做到有法必依。仍以该院为例,该院的《外聘教师管理办法》对外聘教师的聘任、管理、考核都有明确规定,对外聘教师的任职条件和职责也做了详细要求,但在真正执行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原因难以贯彻执行,形同虚设。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人情大过原则。

有些外聘教师,尤其是一些热门行业的专业课教师都是学院千方百计聘请来的,因此各系部也不得不尽量体谅他们,致使部分规章制度无法落到实处,如尽可能少地给他们安排教学之外的任务,不要求外聘教师必须参加教研活动等;二是人手问题。目前该院还没有设立专门的外聘教师管理机构,外聘教师管理采取的是院系两级管理模式,但是教务处和各系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繁重,对外聘教师的管理就难免有些力不从心。因此,学院对外聘教师的期望不得不降低,有时甚至是只要能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就行。

4.绩效和待遇脱钩,没有真正做到“优质优酬”。该院外聘教师的薪酬是按照教师的职称给予课时费,并没有与实际的教学效果挂钩。奉献大小,教课好坏,报酬都一样,让人看不到业绩是衡量薪酬的标准。一支优秀的外聘教师队伍应该是动态的,对不称职的要及时解聘,对有突出贡献的要予以褒奖,对具备条件的优秀人员要及时吸收进来,这样才能保持其活力。

四、建议

要做好外聘教师队伍建设,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进行改进:1.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目前各院在外聘教师的管理方面都有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但正如前面所述,有些制度由于各方面原因难以落到实处。在今后的管理中,学院应该继续保持现有制度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不能朝令夕改,同时在现有制度下花力气将每一项制度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外聘教师的制度化管理。

2.拓宽外聘教师的来源渠道。由于工作时间冲突等原因,学院从企业一线聘请外聘教师的难度较大,招聘成本高,而高校教师则时间灵活、自由,且数量较多,容易聘请,这就容易导致外聘教师来源比较单一,这不仅影响了外聘教师的数量,也使外聘教师的实践教学大打折扣,大大降低了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因此,高职院校应千方百计扩大外聘教师的招聘渠道,从而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企业、行业人员来院任教。

3.严把外聘教师“入口关”。[1]严格选择是保证外聘教师队伍素质的基础和前提。在选择过程中不仅要看其拥有什么样的资历、资格证书、职位和头衔,还要考察其人品、师德等。在外聘教师的聘任过程中,学院应严把外聘教师“入口关”,坚决拒绝不符合条件的外聘教师在学院任教,对于效果不好的外聘教师要坚决予以更换,优胜劣汰,促进外聘教师的合理流动,保证外聘教师的质量。

4.建立外聘教师师资库,包括外聘教师信息库和外聘教师业绩档案。外聘教师信息库包括外聘教师准确的个人信息,外聘教师业绩档案则是外聘教师业务档案,如外聘教师的停课记录、所带班级学生的成绩测评以及外聘教师的教学水平、工作质量、工作态度等,以备考核、奖励,并将其作为续聘或解聘外聘教师的依据。

5.完善外聘教师管理模式,实现梯度管理[2]。梯度管理模式的实现以建立外聘教师师资库和完善外聘教师考核体系为基础,不同层次的外聘教师享受不同的福利待遇,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师上课的心情和积极性。因此,高职院校相关教学管理部门应努力配合外聘教师做好学生管理工作,为外聘教师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从而大大提高外聘教师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外聘教师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外聘教师队伍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壮大,研究和讨论外聘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有利于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目前,在外聘教师的聘任和管理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值得我们不断地去探索,也需要全社会建立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以利于科学利用外聘教师资源。

参考文献:

[1]孙丽华.加强外聘教师育人工作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黑河学刊,20xx(5).

[2]林仁昌.浅谈中职外聘专职教师的梯度管理[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8).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题目篇九

第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教师在课堂上面带笑容,其欢乐的情绪会感染学生,给学生一种亲切感,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以真诚的笑容面对每一个孩子,使师生情感得以自然的交流,让每一个孩子都以良好的心态参与教师组织的课堂学习之中。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应多鼓励,少批评,使他们有信心学得好。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并适时给予表扬和肯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第二,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如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等让教师授课的内容变得新颖、有趣、直观、形象。比如在教学统计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玩具雨”的场景――让不同类的玩具以下雨的形式呈现在屏幕上。等学生观察以后教师提问:“刚才大家看到出现了哪几种不同的玩具?各出现了几个?你能记住吗?谁有好的方法来帮助大家记清楚?”由此自然而然地引入了统计的教学内容。一方面教学内容更形象直观了,另一方面学生也会觉得课堂更富有情趣,从而让他们产生学习统计知识的欲望。

总之,进行素质教育,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形成过程中掌握规律、方法,逐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引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发展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题目篇十

如果说人生教育体系是一座高楼大厦,小学教育则是大厦的根基。小学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点,既为人生发展奠定基础,也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国家需要的各类人才夯实根基。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村适龄儿童获得了基本的学习机会,义务教育给农村小学教育带来了勃勃生机,但农村小学教育现状依然不容乐观。

农村;小学教育;困境;对策

1.老师队伍素质仍待提升

相比于改革开放初期,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后,农村小学老师队伍素质,得到了很好的优化。但是在与城市小学老师队伍做横向对比后,仍然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农村小学老师队伍素质不高、老师人数不足等诸多问题。首先是老师队伍的学历总体水平较城市小学为低,虽然农村小学老师招聘已经纳入到事业单位统一招考中,但是仍然以大专或普通二本高校的学生为多,因此在教学综合水平上仍然存在基础不过硬等问题。其次,老师人数不足,有的学校,语文和数学这样的主科还是由一个老师担任;一个老师担任两个或两个以上班级的班主任,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难以想象,一个人怎样应对这么繁重的工作。农村小学教育仍然以语文、数学等文化课教学为主,英语、音乐、美术以及各种其他类型的兴趣班等开展水平不高,对于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助力不够。哪个校长不想让学校办学搞得丰富多彩,究其原因,没有这方面的师资力量,心有余而力不足。

2.教学资源匮乏

原本农村中小学的教育在我国教育界所占的比例就很大,并且农村的小学教育因为地域分布的不一样,造成了小学教育在物质条件上的差异,国家的帮扶已经很大的投入了,然而,因为地域地形条件所限至今有些偏远地区的校舍都还没有完整的桌椅板凳,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仍有欠缺。一些地区小学教育的师资力量也还存在不足,近些年来,一些志愿者充实到这些地区的教育事业中来,也只是杯水车薪,农村的中小学教育的现状还很堪忧。

3.办学条件差

农村教学由于地域环境的差异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许多老少边区的小学教育质量的下降,甚至一些极为偏远的地区办学能力都不具备。我国全面的经济建设已经进行了几十年,可对偏远地区的农村教学系统的关注还不很到位,与中小型城市的教育发展现状相比较差距很大,在一些农村的校舍里见不到一台电脑,也看不到音乐教学用的钢琴,在受到地方经济发展缓慢因素的束缚下,农村小学教学的办学条件达到了最低限度。这与我们信息发展迅速的城镇都市相比较,农村的小学教学现状亟待改进。

1.提升老师队伍素质

对于农村小学教育而言,老师承担着更为重要的角色,启蒙阶段小学老师的素质和教学能力能够对正处于身心发育关键时期的青少年产生直接、重大且深远持久的影响,很多青少年对学习失去兴趣乃至辍学都与小学老师不无关系。提升老师的专业素质,加强老师的定期培训,增强老师在德智体美教育等领域的专业技能,为小学生开设更多符合学生需求的课程。完善农村小学老师的聘任制度,从招聘环节紧把入口关,通过更加优越的条件吸引更多师范专业的素质过硬的年轻老师。同时要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背景下探索城乡小学老师交流机制,通过城市老师到农村支教等形式促进城乡老师交流,促进农村老师队伍的不断完善。

2.丰富教学资源

农村小学的教学改进要从多方面来考量,首先从农村小学的基本校舍的硬件配备入手,应由教育系统各级主管校舍改造的部门单位与相对应的地方行政主管教育的单位沟通合作,对各分属管辖范围内的农村校舍进行细致的排查,搜集校舍现状信息,再有地方行政管理部门有针对性的对农村校舍进行基本资源的配置,要从教育面向所有人的角度对一些地区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根据不同地区和地理环境,对校舍基本建设进行全新的与时俱进的设计和改建。基本教学用具的配备的完善也是关键的环节,要与小盒的改建相匹配相同步。农村教学的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影响农村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完善农村教学的师资队伍的建设,要对农村从事教育事业的人员予以相应的政策倾斜,稳固农村老师队伍,提高农村老师待遇标准,定期对农村老师进行教学经验的研讨,完善农村教学资源的合理有效的配置。

3.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办学条件

农村教育的现状对于我们来说是急需改进的工作重点,每年都有因为上学条件不具备而辍学的孩子,而且数量很客观,这需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当然,政府从财政上进行固定的投入是有计划的,而各级主管教育的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应该从多渠道对农村教育的基本建设进行投入和改造,根据地域地形影响教育开展的一些因素,改善村村寨寨之间的道路交通,以保证学生能够进学校上课。加大扶持的力度,有效地利用一些教育基金或从省级地区级乡镇级的教育经费里,增加农村教育的比率。可以设立政府部门或个人针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制度,真正做到对农村教育现状的改善。

总之,小学教育是我们每一个人最早的启蒙教育,使我们认知世界最早期的感觉,小学教育是对我国民素质教育的一个基础的奠定,完善农村小学老师队伍的建设,加大对农村老师的政策倾斜,增加对农村教育的帮扶,都将是改善农村教育的有效途径。

[1]张硕。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及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2,(03):4-7.

[3]张洁。农村小学老师专业发展状况研究——来自湖南省张家界市的调查[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题目篇十一

数学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认知的过程。虽然这些认知都是前人总结好的,都不是新成就、新发明,但对于学生来说却是全新的认知。他们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发现,由一个未知到已知,再从另一个未知到已知,这中间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发挥作用,那就是发现意识。有了这个意识,学生就有了自主探究知识的源泉和动力。所以,发现意识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千万不能忽略。利用学生出现的错误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是一种培养学生发现意识的有效途径。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题目篇十二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实施和深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和发展,但学校教育受社会的影响,受经济的冲击,让学校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学校的管理得不到应有的发挥,知识与能力的发展受到应试教育的桎梏,为了应试教育中成绩的提高而重视知识,把能力培养放在其次。

小学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结合今年开展的高效课堂教学和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我认为,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以下一些细节上入手。

进入新课改以来,“无法预设的精彩”――“课堂生成”被很多教师盲目拔高,导致很多教师不致力于课前的精心预设,而将课堂实际效益更多的寄希望于课堂上的随机生成,从而导致课堂上教学时间的浪费。其实对于更多的一线教师,尤其是更多的年轻教师来说,课前充分的预设对提高课堂实际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提高程序预设的有效性。备课强调独立钻研、自主备课与合作研究、集体备课相结合。教者首先要深入研读教材、感悟和把握住教材的内涵,自主备课时还要考虑到适合任教班级学生学法的研究与设计。在此基础上,带着自己的思考,加强同教研组教师的集体备课,共享收集的教学资料,拟定教学的重点难点训练点,商讨有效高效的教学策略。自主备课与集体备课的有机结合,能切实提高程序预设的有效性,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奠定坚实的基础。

2、提高课前预习的有效性。一直以来,课前预习这个环节最易被很多语文教师忽视。没有学生高质量的预习准备,就不可能有高效的课堂教学。在今年的教学中,课前预习,发给学生一份学案,让学生有目的地预习,尤其是对中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预习的方法,如“不动笔墨不读书”,并通过课堂反馈提高预习质量的达成度;有针对性地提出某些预习题,进入独学状态,节省课堂上宝贵的时间;进一步重视独学的课堂检查。还要指导学生学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收集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既有助于学习更好地把握文本,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与运用能力。

教学准备工作只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能驾驭课堂,把预设变成精彩的呈现,才是关键所在。在课堂教学中,应把握住以下几个关键,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教学目标

首先,教师应有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目标应根据教材、课时、班级学情正确定位,三维一体的目标落实到课堂应有所侧重;其次,教师应根据课堂的动态发展恰当地调整预设目标和生成新的目标,预设目标和生成目标应有所侧重;再次,教师应主动对目标的达成度自我评估。

2、师生角色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同时教师也是自我专业成长的主体。在常规听评课中,积极汲取其他老师的优点以弥补自己的缺点,同时,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既让每一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心得,也养成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启迪、互相帮助,以解决各种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逐步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放下“架子”走向学生,做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在教学中,自觉为学生创设自由、民主、和谐、安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要学、想学、乐学,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把学习看作是一种有趣地活动,通过听故事、看资源视频、做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轻松地进入学习状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诉说自己心中所想。在轻松、和谐、乐学、中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

3、教学方式

传统的课堂,往往只注重教师教法的研究与选择,有效的课堂教学包括教师科学地教与学生科学地学的两重标准。语文教学现行常用的方式有问题教学法与读书感悟法。我们要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式。问题教学法重视教师的引领,较适于比较理性的文章,以导读之:读书感悟法重视学生的自读自悟,较适于比较感性的文章,较适于对文章的精彩细部进行教学,以研读之。

4、教学资源

有效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教学资源包括文本资源(教材资源与扩展阅读资源)、媒体资源以及人的资源(主要指师生的资源)。课堂中教师应重视师生共有资源的开发,更应重视开发教师自身的资源。

教学监控行为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课堂教学监控行为一方面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整学习方向的一种手段;另一方面也是促进教师自觉形成教学内省力的一种方式。教学监控行为应该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是在教学活动之后的一个教学反思。

教学监控行为主要涉及对学生课堂学习实效的监控与对教师教学专业活动的监控。

对学生课堂学习成效的监控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评价。这种评价首先是一种完整的评价,包括激励和批评;同时也是一种针对性很强的评价,既要避免空洞,又要避免机械频繁地评价;还应该是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和指导作用,不伤害学生的自尊。

对教师课堂教学专业活动的监控,应从自我评价、问题反思、教学重建三个方面来入手,建立有效的教师反思机制,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评价,一方面个人勤思考、勤动笔,养成教学反思习惯;同时,根据教学情况适时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预案;另一方面加强反思的交流与研讨,从反思中得到启迪和升华,取得进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