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稿分钟(精选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13:28:14 页码:7
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稿分钟(精选8篇)
2023-11-19 13:28:14    小编:琉璃

演讲稿首先必须开头要开门见山,既要一下子抓住听众又要提出你的观点,中间要用各种方法和所准备的材料说明、支持你的论点,感染听众,然后在结尾加强说明论点或得出结论,结束演讲。那么演讲稿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演讲稿模板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稿分钟篇一

刘胡兰,1932年出生在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小年纪,便对黑暗的旧社会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山西人民开展救亡运动,文水县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从此,刘胡兰开始逐步接触革命道理。刘胡兰积极参加村里的抗日儿童团,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阎锡山部队占领了文水县城,解放区军民被迫拿起武器,保卫抗战胜利果实。1945年11月,刘胡兰参加了文水县党组织举办的妇女训练班。40多天的学习,使她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阶级觉悟有了进一步提高。回村后,她担任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与党员一起,发动群众斗地主、送公粮、做军鞋,动员青年报名参军。1946年6月,她被批准为中共候补党员。这一年,她才14岁。

1946年10月,国民党军进犯文水县城。为保存革命力量,县委决定大部分同志转移上山,留下部分同志坚持斗争。她以自己年纪小、熟悉环境为由,主动要求留下来,党组织同意了她的请求。她和留下来的同志一起向各村党组织传达党的指示,组织群众掩埋粮食,并配合武工队镇压了反动村长。

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被国民党军和地主武装抓捕。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敌人没有办法,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当场铡死。但她毫不畏惧,从容地躺在铡刀下,壮烈牺牲,年仅15岁。

1947年3月下旬,带领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纵队司令员任弼时向他汇报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她是党员吗?”任弼时说:“是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才15岁。”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

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稿分钟篇二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人民生活幸福,我们学习环境条件无比优越,我们是幸运的一代!可我们想过今天的幸福是怎么来的吗?是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啊!

刘胡兰姐姐就是其中的一位。今年是刘胡兰牺牲67周年纪念日,我们深切缅怀她!让我们重温一下刘胡兰姐姐的英勇事迹,永远记住刘胡兰姐姐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牺牲于1947年1月12日。她8岁上小学,10岁参加儿童团并成为团长,14岁担任妇救会主任,为中共预备党员。

刘胡兰是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也是唯一受到中国三代领导人题词的少年女英雄。

1946年10月,国民党部队占领了文水县。中共县委决定只留下少数同志坚持斗争。刘胡兰认为自己年纪小、熟悉环境,主动留了下来,组织群众掩埋粮食,掩护伤员撤离,还配合武工队处死了敌人保长石佩怀,对敌人震动很大。

1946年12月,敌人开始报复,多次进刘胡兰家乡搜查,抓走了地下交通员石三槐等6人,形势非常危急。刘胡兰家人劝她赶快撤退,但她表示:“走与不走要等上级通知。1947年1月11日夜,上级通知她转移,可天刚刚蒙蒙亮,敌人就包围了整个村子,强令全村所有人到观音庙集合,刘胡兰也被迫来到场地上。她早有预料,摘下了指环,掏出了手绢和万金油盒交给母亲,决心与敌人作殊死斗争。

刘胡兰最终在叛徒“石五则”的出卖和现场指认下,当场被捕。国民党大胡子军官黑着脸审问她:“你就是刘胡兰?”

刘胡兰响亮地回答:“我就是刘胡兰,怎么样?”大胡子恶狠狠地说:“今天要你自白,不说就要你的命。”

刘胡兰冷静地说:“我没有什么可自白的。”大胡子威胁着说:“现在有人供出了你是共产党。”

刘胡兰知道已被叛徒出卖,她把头一扬,自豪地说:“我就是共产党员,怎么样?”

大胡子问:“你为啥要参加共产党?”刘胡兰回答:“因为共产党为穷人办事。”大胡子又问:“你给八路做过什么工作?”

刘胡兰大声说:“我什么都做过!”

大胡子万万没有想到,共产党的一个小女孩都如此厉害。见硬的不行,就用软的,他奸笑着哄骗说:“刘胡兰你要知道,自白就等于自救,只要你自白,我就放了你,还会给你一份好地,怎么样?”刘胡兰轻蔑地说:“给我一个金人也不自白。”

这下敌人恼羞成怒,他收起阴险的笑脸,敲着桌子嚎叫道:“你小小年纪,嘴巴这么硬,难道你就不怕死吗?”

刘胡兰斩钉截铁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敌人无可奈何,站起来无耻地说:“刘胡兰,只要你当众说句今后不再给共产党办事,我就放了你。”

刘胡兰坚定地说:“那可办不到。”

最后,敌人为了恐吓刘胡兰,在她面前将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活活用乱棍打死,场面非常血腥。同时对刘胡兰吼道:“你看见了吧,怕不怕?自白不自白,投降不投降?”刘胡兰痛斥道:“要杀就杀,要砍就砍,我死也不自白,共产党员你们是杀不绝的,革命烈火是扑不灭的,你们的末日不远了。”

最后敌人发疯了,准备用机枪屠杀全村老百姓时,刘胡兰挺身而出,用胸口挡住了枪口,大声喝斥:“住手!要死,我一个人死,不许伤害群众。”刘胡兰毫无惧色,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躺在了敌人的铡刀上壮烈牺牲,年仅15岁。

刘胡兰真真正正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我们应当继承先烈遗志,努力学习,奋发有为,为实现中国美丽强大之梦而奋斗。

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稿分钟篇三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下面我为大家演讲的名字叫《鸡毛信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有个放羊的孩子叫海娃,他是村里儿童团的团长。有一天,给八路军当交通员的爸爸,拿出一封信,要海娃马上给八路军送去。这封信上粘着三根鸡毛,海娃一看,就明白了,这是最最紧急的信呀!

海娃揣好信,赶着羊下山了。还没走到山口,就远远地看见来了一队日本兵。”怎么办?信藏在哪儿呢?”他一眼看到了老绵羊的大尾巴,灵机一动,把信拴在羊尾巴下边,大尾巴一盖,什么也看不出来了。海娃刚站起来,鬼子就来到了身边。

“小孩,你的干什么的?实话说,不然杀了你!”

“我是放羊的嘛,呜呜呜,我是放羊的嘛。”海娃故意装作害怕的样子哭起来。

鬼子看了看这群羊,来了坏主意。他把羊都扣了下来,海娃呢,被-逼着给他们赶羊。

天黑了,敌人来到一个小山村。村里找不到一个人,也找不到一颗粮食。鬼子们都饿疯了,就叫黑狗子们去杀羊。一个歪嘴黑狗看中了那头老绵羊,上来就抢。海娃眼看自己心爱的羊被拖走杀掉,恨死了敌人。可他更担心鸡毛信,它就绑在老绵羊的尾巴底下啊!

老绵羊好像看出了海娃的心思,四条腿往地上一撑,歪嘴黑狗怎么也拉不动,累得出了一身臭汗,只好去抓别的羊。海娃总算放了心,又在盘算着怎样逃走。

天刚蒙蒙亮,鬼子就挥着大洋刀,带着队出发了。还没走过几个山头,只听”轰”的一声,走在前面的几个黑狗子倒在地上。原来他们踩上了民兵埋的地雷。海娃真想笑,可没敢笑出来。

“小孩,你的前面的开路!”鬼子是要海娃赶着羊,在前面踩地雷。这里的路海娃太熟悉了,他把敌人引上了一条小山路,自己越走越快。敌人都气喘嘘嘘的,越落越远。

“小孩,你慢慢地开路!”海娃干脆飞跑起来。

叭!叭!鬼子开枪了。海娃一头倒在草丛里。他知道,这里离八路军住的地方不远了,就大声喊起来:”鬼子来啦!鬼子来啦!八路军叔叔,快打呀!”

果然,八路军叔叔开火了。海娃一高兴,爬起来就想跑,刚跑几步,就昏倒了。一个八路军叔叔忙跑过来:”唉呀,这不是海娃吗?”

海娃睁开眼,吃力地说:”叔叔,羊……老绵羊……鸡毛信……尾巴……”话没说完,又昏过去了。

等他醒来时,他已经睡在热炕上了。八路军叔叔告诉他,靠着那封鸡毛信送来的重要情报,八路军打了个大胜仗,消灭了好多鬼子和伪军。八路军叔叔又送给海娃刚缴获的两个牛肉罐头。海娃的心里呀,别提有多高兴了。

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稿分钟篇四

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狼牙山五壮士视死如归、宁死不屈,他们用生命为我们普写了一首壮美的诗篇。

1941年9月的秋天,日寇集中兵力准备向我晋察冀根据地进行大扫荡,七连奉命在狼牙山坚持游击战争,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七连决定转移到龙王庙作为根据地,他们就把掩护群众和连队的任务交给了六班,七连六班有五名战士。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他们个个英勇善战,不怕牺牲。五位战士胜利完成掩护任务,准备转移时,在他们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另一条则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他们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第二条路。

他们一边痛击敌人,避免敌人追上来,一边还要把敌人引到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里的地势非常巍峨险峻,他们就利用狼牙山的地势把敌人一个个的打下去。最后他们把子弹全部打光,没武器可以攻击敌人时,班长马宝玉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用大石头攻击敌人,石头就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敌人纷纷被击落山谷。又一群敌人冲了下来,班长马宝玉扔出腰间最后一颗手榴弹,在敌群中炸开了花。战士们屹立在狼牙山的顶峰,他们眺望着大部队已经走向远方时,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狼牙山上响起了壮烈豪迈的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他们用生命为我们谱写了一首壮美的诗篇。

五位壮士英勇跳崖后,爬上崖头的日军面对五勇士跳崖处。随着指挥官的口令,整整齐齐地排成几列,恭恭敬敬的三鞠躬,这群皇军武士终于发现和他们三千多人激战一天的八路军仅仅只有五人,他们震惊之余,完全被我中华勇士捐躯殉国的精神折服了。

五勇士是忠诚、爱国爱党,至死不渝;五位勇士是忘我、无私奉献,不求回报。他们用寸寸鲜血换来了我们片片的山河,他们用生命成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要学习五勇士不畏艰险的精神,在学习中遇困难时坚决不退缩,努力去面对困难。我还要学习五勇士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保护他人的精神。我们应该热爱我们的班集体,积极维护我们的班级荣誉,热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稿分钟篇五

穿过几十个艰辛岁月,走过感人的历史之路。在广浩的世界旗帜中,始终闪烁着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那是用青春树立起来的旗帜,这面旗帜蕴含着“一二?九”高尚的灵魂,包含着一代代优秀青年为祖国富强、为民族振兴而做出的贡献,凝聚着一代代青年为踏寻革命足迹、征服坎坷征途而付出的血与泪!

放飞梦想,坚持用高尚的爱国精神弘扬中国这面光辉的旗帜!在心酸的抗日战争中所爆发的一二?九运动有效凝聚了爱国主义精神。正是因为我国这一强大的精神爱国精神作支柱,才能促使中华民族永远充满生机,在历经重重困难之后仍然生生不息。因此,作为祖国的未来,更应该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奋斗,为人们创造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在不断磨练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放飞梦想,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的追求!在人的生活中,不能够仅仅因为吃的生活。应该想象我们能够为社会做多少贡献,在我们的集体中我们能够做些什么。要想我们所在集体变得优秀,首先我们自己应该变得更加优秀。当我们希望自己未来生活得更加幸福时,应该想一想今天我们为自己未来路做过什么。因此,只有勇于承担,乐于奉献,我们才能够真正感受到人生的快乐和幸福。成为一名品德高尚、精神充实的人。

同学们,让我们拿出行动来,用智慧和勇气,奏响时代的强音;胸怀理想,满怀激情,在新时期,拿出自己的爱国热情,投身中国实践;成为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用“青年梦”托起“中国梦”。用努力和拼搏实现人生价值;用青春和激情,放飞梦想!

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稿分钟篇六

在八一馆展厅的众多展品中,有一条已经褪色的毛毯。这条毛毯的主人正是领导八一南昌起义的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1927年7月27日,周恩来受中共中央的指派秘密到达南昌领导起义,并就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了讨论和周密部署。

起义期间,周恩来夜以继日地工作。8月1日凌晨,起义成功打响并占领南昌城。周恩来任革命委员会委员、革命委员会参谋团成员。起义胜利后,部队南下广东在潮汕失利。此时,心力交瘁的周恩来病倒了,他患上了严重的疟疾,白天高烧达40摄氏度,夜晚又冷得瑟瑟发抖,只靠一条薄薄的毛毯保暖。

在流沙镇,周恩来抱病主持召开紧急会议——“流沙会议”。会上,周恩来总结了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坚决表示:“我要到海陆丰去插起苏维埃的红旗!”会议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为保存党的干部,决定解散组织。党政军领导干部离开部队,由出海口分赴香港或上海,分散到各省去领导斗争。会后,叶挺、聂荣臻守护着生病的周恩来。当时,他的病情已十分严重,连粥都喝不下,常常处于昏迷状态,有时神志不清,还喊着:“冲啊!冲啊!”本站而由于部队被打散,留在他身边的叶挺、聂荣臻等既不会说当地话也对当地的路不熟,几个人只有一支小手枪,情况危急。后巧遇当地共产党员杨石魂,在其带领下到达甲子港,准备由甲子港出海去香港。然而,由于甲子港周围敌情严重,为了安全,杨石魂又写信给南塘区委书记黄秀文,由他将周恩来等人接回家中,由其父亲照料,还请来大塘村老中医卢阔为周恩来治病。后遇国民党武装搜村,周恩来等人被转移到南塘圩农民郑阿仲家中,周恩来病情好转后即由甲子港乘船经香港转赴上海等地。周恩来在南塘区委兰湖村的郑阿仲家里,共住了3天。

在郑阿仲一家的细心照料下,周恩来的病情逐渐得到了缓解,他十分感激郑家人对他的照料。临别前,周恩来与郑家人道别,见郑家一贫如洗,郑母用麻包袋作被子,而时已深秋,早晚冷风袭人,便将随身携带的那条毛毯赠予她,以表谢意,并鼓励郑阿仲努力做好革命工作。

如今,岁月磨去了毛毯表面的光泽,而周恩来赠送毛毯的故事还为老百姓津津乐道。1957年,郑家将这条毛毯捐献给陆丰县革命纪念馆。而后,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将毛毯进行复制用于陈列展出。

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稿分钟篇七

人民军队自那战争年代的枪林弹中的前扑后继,到如今和平盛世中的默默坚守,他们自漫漫长夜中走来,走到黎明破晓,万物新生,自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一批又一批的人民战士,人民英雄缔造了如今的岁月静好。他们甘于奋斗,为了革命,他们甘于奉献,为了人民,他们甘于牺牲,为了真理。如今再回首这烽火岁月,我们仍能看见他们身上所闪耀的红色光辉。

黄继光,他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幼年丧父,在这苦难中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从小便告诉他一定要为穷苦人闹翻身而出力,他并没有辜负了母亲的期望。在1951年3月,他光荣的成为一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10月19日夜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而敌人的碉堡中喷射出凶恶的火舌,让组织的三次爆破均未成功。时近拂晓,再晚些,关键的战机将会被错失。黄继光在此时挺身而出,担任爆破的任务。

敌人穷凶极恶的攻击,让一位与他同去的战友阵亡,另一位重伤,他的左臂也被弄伤,但他到义无反顾的爬入了距碉堡不到10米的地方。

趁着这机枪的停歇,爬进了碉堡敌人无法射击的死角,他蹲了下去又回头看向战友,再一挥手,大喊了一句,且在世上这最后一句话却被枪声淹没,没人听清。他猛然站了起来,他的胸膛那样的向上一挺朝那碉堡扑去,堵住了敌人的枪口……再回望他的遗躯,他的胸膛被火舌灼黑。

黄继光的一生是无愧于人民的一生,他的一生无不闪耀着强烈而炽热的红色光辉,让我们的血液翻涌,心潮澎湃。又回眼如今的岁月静好,这又如何不是千千万万个像黄继光这样有高度的革命乐观与爱国主义的革命烈士用性命所换来的呢?愿这红色光辉永不熄灭,愿这红色精神代代相传,愿这红色的薪火愈燃愈烈。

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稿分钟篇八

1928年1月,方志敏提出“两条半枪闹革命”,参与领导弋横起义,创建赣东北苏区,方志敏的英雄生涯就此展开。1934年11月下旬,方志敏同志按照中央军区决定,率部北下皖浙赣边区,以调动敌人和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那时的皖浙赣地区正被敌重兵把守,形势极其危险。但方志敏毅然接令,率部北下。不幸于1935年1月27日被俘。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绝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的信仰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在1935年8月6日,方志敏英勇就义前,他写下了这首小诗,竖起了一座巍峨壮丽的精神丰碑,留下了值得我们永远发扬光大的宝贵精神。在牺牲前,他高举信仰火把,将笼罩在中国上方的黑暗撕扯出一个大口,让光明照在中华大地上。

“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在狱中,方志敏依然如此畅想着、憧憬着可爱的中国的未来。丹心映日月,铁骨励后人。我郑重地在方志敏烈士墓前放下一束花,心中想着:可爱的中国您看到了吗?您牺牲前在监牢里的憧憬,都实现了!今日中国,正如您所愿般欣欣向荣!

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大力弘扬爱国精神,就必须自觉担当报国之任。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脚踏实地,接过先烈们手中的信仰火把,继承先辈们的事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建设祖国、建设家乡。奋斗正青春,青春献给党!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