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市域社会治理工作总结(模板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01:50:12 页码:13
最新市域社会治理工作总结(模板8篇)
2023-11-20 01:50:12    小编:雁落霞

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写得详细、具体。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总结很难写?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市域社会治理工作总结篇一

我局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我局围绕“平安建设”,积极探索创新、夯实治理基础、发挥职能优势,彰显住建部门担当。

一、落实好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我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职责任务,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服务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成立信访“三个治理”督导化解工作专班,紧盯建筑施工、工程质量、欠薪欠资、房地产销售和中介、住房保障、城市管理等多发易发区域,对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进行部署,对重大风险隐患进行排查,实地开展督导,与问题属地办理专班共同梳理、分析问题症结,会商研提具体化解方案,从政策层面、行业规范、专业知识上依法依规指导,支持问题属地开展信访化解工作,对需要州级多部门支持的牵头协调组织有关部门参与,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

二、建设公正权威的市域法治实施体系。为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制度建设,我局制定印发了《黔南州综合行政执法局行政执法程序规定(试行)》等31项规章制度,全面细化与三项制度配套的办法、清单、流程、规范等,做到行政执法全过程覆盖、全链条监管。为进一步深化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我局制定了《黔南州城市管理执法(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执法水平巩固提升”两年行动实施方案》,全力打造“强转树”活动升级版,明确总体目标、主要任务、时间步骤和工作要求,推动城市管理执法(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上新台阶。

三、完善政府主导作用,强化政府社会治理职能。我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与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相融合,并作为一项长期性的重要工作来抓。针对校园周边地带普遍存在流动摊贩乱摆摊设点、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等情况,积极督导各县(市)加强对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的食品流动摊贩、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的日常管理,加大整治力度,并在上下学时段进行重点管控,保障校园周边的环境秩序。切实扭转学校周边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的现状。

四、推进智能治理基础建设。20xx年我州老旧小区改造任务49个小区12312户,截止7月底,49个小区、12312户已全部开工,其中有6个小区、1519户已完工,累计完成投资1.71亿元。根据各小区的基本情况,我局已指导各县(市)住建局在改造过程中注重补齐智能安防设施短板,并预留数据接口以供联网使用。

五、深入推进社区治理创新。

我局聚焦当前全州城市社区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指导开展“城市管理进社区”。十一届州委常委会156次会议提出要求后,我局多次会商讨论,梳理全州城市治理“牛鼻子”清单。经过多次商讨,20xx年12月初,最终草拟了《构建绿色便民生活圈,提升城市社区治理能力的指导意见》,于20xx年6月3日由黔南州委、州政府印发实施。

六、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为加强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我局在印发的《关于规范房地产行业管理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中对规范业主大会及业主委员会的管理进行了要求,要求按照住建部《业主大会暨业主委员会导则》、《贵州省物业管理条例》等,具备召开业主大会、成立业主委员会条件的小区都要设立业主大会并选举业主委员会,业主大会的召开要在县市住建部门或乡镇街道的指导下成立,有涉恶记录的人员不得担任业主委员会成员。物业服务企业不得以各种方式阻碍业主大会召开、干涉业委会选举和干涉业主委员会开展工作。

市域社会治理工作总结篇二

按照《关于报送20xx年工作总结和20xx年工作计划的通知》、《广汉市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项目责任分工方案》的分工,智慧治理组扎实做好相关工作,现将20xx年工作汇报如下:

(一)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

一是持续推进省一体化平台试点建设。积极拓展完善运行期间平台功能,强化平台推广运用,实现“最多跑一次”和“审批不见面”。截止目前,全市实现在省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可网办事项1280项,可网办率达99.84%。

二是搭建广汉市智慧城市和大数据管理平台。积极包装项目,总投资4.5亿,推动广汉“智慧城市”和大数据运营中心项目建设,构建数据融合池和展示厅及相关大数据应用场景;加强与国新宇航沟通对接,大数据融合平台初步搭建完成,待测试后上线“城市之眼”系统。

三是建设投资项目大数据管理系统。落实资金35万元,建设大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对投资项目的中介服务、行政审批、建设进度适时监控。四是积极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按照“1+4”(1个综合管理平台,4个分模块:智慧党建、智慧管理、智慧政务、智慧服务)模式和商业、安置、老旧、“三无”小区4个类别,确定金雁大同,汉洲京皇等6个社区作为智慧社区前期试点,将智慧、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二)推动治安防控基层基础建设。

一是基本完成广汉市综治中心(平台信息系统)项目建设。建成1个市综治中心、12个镇(街道)综治中心,2个社区综治中心示范点;建成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底座、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以综治“六联”(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治安突出问题联治、重点人员联管、服务管理联抓、基层平安联创)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平台;建成市级视频监控共享平台,接入“雪亮工程”视频监控图像1046路,“平安雒城”视频监控340路,实现重要区域全覆盖,实现省、市、县三级综治数据的无缝对接,以及县、镇(街道)、村(社区)各层级综治中心纵向贯通的数据互联互通。网格化中心划分设置网格343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443人。我市2018年至2020年投资781万元,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建成每个村(社区)不少于5个覆盖全市农村、城区、铁路全域的监控点位1046个,全部纳入综治中心信息化系统“雪亮工程”监控平台。今年年1月起每年投入266.6万元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6月进行了平台服务升级,新增了12处人脸(车牌)识别监控点位,新增电子地图,可以通过gis引擎技术提供位置追踪及精确定位,更加有效地实现治安防控的目的。

二是“雪亮工程”同“平安雒城”、“慧眼工程”等视频监控和智慧小区项目共同编织了技防监控网络。形成镇、村、院、户四级技术防控圈,实现从点到面、联防到户的立体防控网。“雪亮工程”建设以来,公安机关通过视频监控精准出警、精准处置,对违法犯罪行为形成有力震慑,破解了农村地区治安管理难题。目前,“雪亮工程”视频监控协助公安机关破获各类案件300余起,帮助群众解决困难问题230余件次,2019年和2020年,我市公安机关年立案数分别比上一年度下降15.8%、3.9%,社会治安状况持续向好。

三是推动建设三级网格化管理服务建设。广汉市建成了1个市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12个镇(街道)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城区28个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构建市、镇(街道)、社区(村)、网格员四级平台,同时,将与民生事务紧密相关的住建局等23个职能部门、44个基层派出所、司法所、卫生院纳入平台并开通电脑终端账号参与服务管理工作,实现分级管理,梯次互动的工作模式。全市343个网格,配备社区专职网格员242名,农村兼职网格员(村干部)101名。20xx年市财政投入资金297.2536万元,有力保障了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运行。编制广汉市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细则,推动网格化服务管理标准化建设。网格员通过“一日双巡”,主动走访群众,主动服务群众,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主动发现,并现场办结或通过手机平台上报处理民生问题和群众诉求,2016年以来,累计宣传政策法规12619人次,办理民生服务事项49468人次;主动发现、干预、化解网格内矛盾纠纷,有效维护社会稳定;收集各类基础信息并推送入系统平台,动态更新,基础数据更加完善、真实、准确,共采集各类基础信息100余万条,收集录入社情民意13061条,走访特殊人群4581人次;今年7月下旬一轮疫情以来,全市网格员共参与疫情防控排查18641人,协助开展医学观察居家隔离5190人,走访重点区域、场所40147处,开展疫情防控常识政策法规宣传32526次,协助开展疫苗接种3465人次,通过宣传引导使辖区内居民提高了防护意识,增加了疫情防控知识,提高了居民参与防控的积极性。群众认可度和满意度明显提升,网格化工作品牌的影响力逐步增强。

(三)将智慧建设与法院工作相结合。

一是准确领会上级精神,科学谋划。严格落实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责任制,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指定专人兼职负责信息化建设日常工作,为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在信息化建设计划上,坚持与司法部、省厅、德阳市局实现并网为标准,不做物力浪费;在场地设置上,坚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新标准,做到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司法行政指挥、公共法律服务“四个中心”统筹规划;在经费保障上,坚持中央、省级转移支付与本级财政保障相结合,积极主动向广汉市分管领导、主要领导汇报省厅信息化建设新要求。

二是积极参加司法行政工作平台业务培训,熟练使用普法、调解、援助、社矫、律公、考勤、公文等系统分类平台,不断提升信息化工作实际操作能力,奠定信息化建设技能基础;另一方面,利用干部职工大会等时机,强调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已主动适应新的工作常态,统一思想认识,提高使用司法行政工作平台的自觉性,奠定信息化建设思想基础。

三是加强硬件建设。建设司法行政指挥中心,发挥“智慧司法行政”优势。2019年,我局投入近120万元建成了司法行政指挥中心,目前已初步实现60个点位工作巡查,20个远程单兵实时指挥,150个社区矫正手环定位监管,7个监狱远程会见系统,并实现了与省、市远程对接,为司法行政大数据化、信息化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四是加强维护管理。一方面,外部加强与电信部门沟通,遇有网络不通的情况能及时进行技术性维护;另一方面,内部加强司法行政工作平台、视频会议、指挥监控等系统的使用管理,确保了各种工作数据录入正常、及时、准确;第三,坚持每周不定时检查司法行政工作平台使用情况,每月对检查情况在工作群进行通报,并将个人登录使用情况纳入年终绩效考核,确保了使用率。

(一)推动智慧社区建设。

持续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在20xx年完成3个街道(100%)、29个社区(100%)、238个小区(33%)建设任务,20xx年完成全部712个小区智慧化建设(其中高坪镇白里社区、小区作为智慧社区和数字乡村试点),有效转变社区工作被动管理,实现政府、居民、企业共建共治共享,为全市乃至全国提供基层治理新思路,助力广汉高质量发展。

(二)继续推进“雪亮工程”建设。

继续推进“雪亮工程”视频监控联网应用,按计划推动重点行业单位横向联网,有效整合各行业单位自建的监控网络,达到联网共享、综合利用的效果。进一步扩展视频监控覆盖面,加强农村地区治安防控技防基础。建设前端感知源符合机、非、人采集设备,实现智能化、结构化数据,缩短民警在案件侦查中图像查阅时间,为案侦提供精准、快速、有效的支撑并为治安防控提供预警能力。

(三)推动行政司法智慧化建设。

按照省市相关要求,坚持高标准规划、坚持高标准建设,确保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建设上下运行一致。积极把握本级财政资金支持,尽快将司法行政指挥中心、社区矫正中心电子设备进入政府采购环节,为“四大中心”早日实现互联互通运行提供强力保障;重视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建设人才储备,采取送学培训、专业招录等方法,建强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提高人才培训针对性,着力解决计算机网络维护问题,确保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化平台正常运行,适应大数据、大服务、大格局的新时代。

市域社会治理工作总结篇三

按照《关于报送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的通知》、《广汉市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项目责任分工方案》的分工,智慧治理组扎实做好相关工作,现将2021年工作汇报如下:

(一)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

一是持续推进省一体化平台试点建设。积极拓展完善运行期间平台功能,强化平台推广运用,实现“最多跑一次”和“审批不见面”。截止目前,全市实现在省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可网办事项1280项,可网办率达99.84%。

二是搭建广汉市智慧城市和大数据管理平台。积极包装项目,总投资4.5亿,推动广汉“智慧城市”和大数据运营中心项目建设,构建数据融合池和展示厅及相关大数据应用场景;加强与国新宇航沟通对接,大数据融合平台初步搭建完成,待测试后上线“城市之眼”系统。

三是建设投资项目大数据管理系统。落实资金35万元,建设大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对投资项目的中介服务、行政审批、建设进度适时监控。四是积极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按照“1+4”(1个综合管理平台,4个分模块:智慧党建、智慧管理、智慧政务、智慧服务)模式和商业、安置、老旧、“三无”小区4个类别,确定金雁大同,汉洲京皇等6个社区作为智慧社区前期试点,将智慧、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二)推动治安防控基层基础建设。

一是基本完成广汉市综治中心(平台信息系统)项目建设。建成1个市综治中心、12个镇(街道)综治中心,2个社区综治中心示范点;建成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底座、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以综治“六联”(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治安突出问题联治、重点人员联管、服务管理联抓、基层平安联创)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平台;建成市级视频监控共享平台,接入“雪亮工程”视频监控图像1046路,“平安雒城”视频监控340路,实现重要区域全覆盖,实现省、市、县三级综治数据的无缝对接,以及县、镇(街道)、村(社区)各层级综治中心纵向贯通的数据互联互通。网格化中心划分设置网格343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443人。我市2018年至2020年投资781万元,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建成每个村(社区)不少于5个覆盖全市农村、城区、铁路全域的监控点位1046个,全部纳入综治中心信息化系统“雪亮工程”监控平台。今年年1月起每年投入266.6万元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6月进行了平台服务升级,新增了12处人脸(车牌)识别监控点位,新增电子地图,可以通过gis引擎技术提供位置追踪及精确定位,更加有效地实现治安防控的目的。

二是“雪亮工程”同“平安雒城”、“慧眼工程”等视频监控和智慧小区项目共同编织了技防监控网络。形成镇、村、院、户四级技术防控圈,实现从点到面、联防到户的立体防控网。“雪亮工程”建设以来,公安机关通过视频监控精准出警、精准处置,对违法犯罪行为形成有力震慑,破解了农村地区治安管理难题。目前,“雪亮工程”视频监控协助公安机关破获各类案件300余起,帮助群众解决困难问题230余件次,2019年和2020年,我市公安机关年立案数分别比上一年度下降15.8%、3.9%,社会治安状况持续向好。

三是推动建设三级网格化管理服务建设。广汉市建成了1个市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12个镇(街道)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城区28个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构建市、镇(街道)、社区(村)、网格员四级平台,同时,将与民生事务紧密相关的住建局等23个职能部门、44个基层派出所、司法所、卫生院纳入平台并开通电脑终端账号参与服务管理工作,实现分级管理,梯次互动的工作模式。全市343个网格,配备社区专职网格员242名,农村兼职网格员(村干部)101名。2021年市财政投入资金297.2536万元,有力保障了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运行。编制广汉市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细则,推动网格化服务管理标准化建设。网格员通过“一日双巡”,主动走访群众,主动服务群众,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主动发现,并现场办结或通过手机平台上报处理民生问题和群众诉求,2016年以来,累计宣传政策法规12619人次,办理民生服务事项49468人次;主动发现、干预、化解网格内矛盾纠纷,有效维护社会稳定;收集各类基础信息并推送入系统平台,动态更新,基础数据更加完善、真实、准确,共采集各类基础信息100余万条,收集录入社情民意13061条,走访特殊人群4581人次;今年7月下旬一轮疫情以来,全市网格员共参与疫情防控排查18641人,协助开展医学观察居家隔离5190人,走访重点区域、场所40147处,开展疫情防控常识政策法规宣传32526次,协助开展疫苗接种3465人次,通过宣传引导使辖区内居民提高了防护意识,增加了疫情防控知识,提高了居民参与防控的积极性。群众认可度和满意度明显提升,网格化工作品牌的影响力逐步增强。

(三)将智慧建设与法院工作相结合。

一是准确领会上级精神,科学谋划。严格落实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责任制,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指定专人兼职负责信息化建设日常工作,为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在信息化建设计划上,坚持与司法部、省厅、德阳市局实现并网为标准,不做物力浪费;在场地设置上,坚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新标准,做到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司法行政指挥、公共法律服务“四个中心”统筹规划;在经费保障上,坚持中央、省级转移支付与本级财政保障相结合,积极主动向广汉市分管领导、主要领导汇报省厅信息化建设新要求。

二是积极参加司法行政工作平台业务培训,熟练使用普法、调解、援助、社矫、律公、考勤、公文等系统分类平台,不断提升信息化工作实际操作能力,奠定信息化建设技能基础;另一方面,利用干部职工大会等时机,强调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已主动适应新的工作常态,统一思想认识,提高使用司法行政工作平台的自觉性,奠定信息化建设思想基础。

三是加强硬件建设。建设司法行政指挥中心,发挥“智慧司法行政”优势。2019年,我局投入近120万元建成了司法行政指挥中心,目前已初步实现60个点位工作巡查,20个远程单兵实时指挥,150个社区矫正手环定位监管,7个监狱远程会见系统,并实现了与省、市远程对接,为司法行政大数据化、信息化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四是加强维护管理。一方面,外部加强与电信部门沟通,遇有网络不通的情况能及时进行技术性维护;另一方面,内部加强司法行政工作平台、视频会议、指挥监控等系统的使用管理,确保了各种工作数据录入正常、及时、准确;第三,坚持每周不定时检查司法行政工作平台使用情况,每月对检查情况在工作群进行通报,并将个人登录使用情况纳入年终绩效考核,确保了使用率。

(一)推动智慧社区建设。

持续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在2021年完成3个街道(100%)、29个社区(100%)、238个小区(33%)建设任务,2022年完成全部712个小区智慧化建设(其中高坪镇白里社区、小区作为智慧社区和数字乡村试点),有效转变社区工作被动管理,实现政府、居民、企业共建共治共享,为全市乃至全国提供基层治理新思路,助力广汉高质量发展。

(二)继续推进“雪亮工程”建设。

继续推进“雪亮工程”视频监控联网应用,按计划推动重点行业单位横向联网,有效整合各行业单位自建的监控网络,达到联网共享、综合利用的效果。进一步扩展视频监控覆盖面,加强农村地区治安防控技防基础。建设前端感知源符合机、非、人采集设备,实现智能化、结构化数据,缩短民警在案件侦查中图像查阅时间,为案侦提供精准、快速、有效的支撑并为治安防控提供预警能力。

(三)推动行政司法智慧化建设。

按照省市相关要求,坚持高标准规划、坚持高标准建设,确保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建设上下运行一致。积极把握本级财政资金支持,尽快将司法行政指挥中心、社区矫正中心电子设备进入政府采购环节,为“四大中心”早日实现互联互通运行提供强力保障;重视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建设人才储备,采取送学培训、专业招录等方法,建强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提高人才培训针对性,着力解决计算机网络维护问题,确保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化平台正常运行,适应大数据、大服务、大格局的新时代。

市域社会治理工作总结篇四

xx年上半年,我办在市级对口部门的业务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顺利完成了以下工作。

上半年在镇内各主要街道、路口设立宣传点,共开展综治宣传3次;坚持“严打”方针,实行宣传、整治相结合,逐步加大了对镇域内的昼夜治安巡逻力度,坚持24小时不间断巡逻、巡线制度。对分析、排查出的治安热点、难点问题和重点地区、路段,配合派出所严厉打击“两抢”、“两盗”和各类暴力性犯罪,把治安问题突出的企事业单位周边、学校周边、旅游景点周边、高铁沿线及交通要道、两镇交界地带作为重点,实施整治。6月初,针对反恐维稳形势,镇综治办按照区域管理原则,将各社区巡逻队分组定责,在镇内每一所学校、幼儿园在放学时间段安插安保力量、落实执勤任务。同时,严格要求校(园)方,落实本单位安保人员,并加强业务学习。上半年会同辖区派出所对全镇开展治安突击大清查3次,加大对公共聚集场所、网吧、商铺等的治安、安全隐患的专项排查、清理、整治工作;会同派出所共处置各类突发性事件5起;协助派出所处理治安事件20余起;会同镇经发办、青城山消防站开展辖区治安、消防、安全生产大检查6次;做好重大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10余次。

进一步完善了信访和不稳定因素排查调处目标责任机制,加强了各类重点群体、人员(包括涉军、上访、邪教人员)的监控、稳控工作,在重大敏感时期对各重点从头以“属地管理”原则落实专人管控,实行“一天三点名”制度和信息收集上报制度。每月和重大敏感时期加强了对各类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和处置力度,严格实行每月一次的治保主任工作例会制度。

今年上半年,按照市委防邪办工作要求,组织开展了对各类邪教组织人员的排查甄别工作。同时在全镇范围内加强各类防邪宣传教育工作,通过拉横幅、设宣传点、挂图片、散发传单等形式,开展防邪宣传3次,散发各类宣传资料1000余份,主要扩大了对全镇各宣传盲区(点)的宣传教育率。

与镇“大调解”办、司法所、派出所在全镇14个社区共同开展综治宣传教育活动;组织14个社区人民调解员开展人民调解员培训大会,进一步提高了人民调解员对各类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业务能力。今年1-6份大调解中心共调处各类纠纷30余件。

上半年共开展禁毒宣传3次。按“属地管理”原则,由镇综治办负责督导,组织各社区在各自区域内人流量大、集中居住区等部位设立宣传点10余处,向群众散发宣传资料共2200余份。同时向镇内各学校发放宣传资料和警示教育宣传短片,由各学校自行组织学习、观看,宣传教育面达100%。大大提高了群众及广大青少年学生对毒品危害的知晓率。

按照市流管办相关要求,我镇注重流管工作队伍的严格管理,在强化日常信息采集和录入工作的同时,不断创新、探索工作方法,完善机制。在20xx年xx市流管工作年终考核中、以及今年xx市一季度流管工作检查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今年6月,在青城山派出所、青城山景区派出所的配合下,我镇流管办还对全镇各社区内“涉疆、涉藏”可疑人员进行了拉网式细致摸排,最大限度的挤压了暴恐不法分子的犯罪空间。

市域社会治理工作总结篇五

按照《关于报送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的通知》、《广汉市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项目责任分工方案》的分工,智慧治理组扎实做好相关工作,现将20工作汇报如下:

(一)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

一是持续推进省一体化平台试点建设。积极拓展完善运行期间平台功能,强化平台推广运用,实现“最多跑一次”和“审批不见面”。截止目前,全市实现在省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可网办事项1280项,可网办率达99.84%。

二是搭建广汉市智慧城市和大数据管理平台。积极包装项目,总投资4.5亿,推动广汉“智慧城市”和大数据运营中心项目建设,构建数据融合池和展示厅及相关大数据应用场景;加强与国新宇航沟通对接,大数据融合平台初步搭建完成,待测试后上线“城市之眼”系统。

三是建设投资项目大数据管理系统。落实资金35万元,建设大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对投资项目的中介服务、行政审批、建设进度适时监控。四是积极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按照“1+4”(1个综合管理平台,4个分模块:智慧党建、智慧管理、智慧政务、智慧服务)模式和商业、安置、老旧、“三无”小区4个类别,确定金雁大同,汉洲京皇等6个社区作为智慧社区前期试点,将智慧、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二)推动治安防控基层基础建设。

一是基本完成广汉市综治中心(平台信息系统)项目建设。建成1个市综治中心、12个镇(街道)综治中心,2个社区综治中心示范点;建成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底座、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以综治“六联”(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治安突出问题联治、重点人员联管、服务管理联抓、基层平安联创)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平台;建成市级视频监控共享平台,接入“雪亮工程”视频监控图像1046路,“平安雒城”视频监控340路,实现重要区域全覆盖,实现省、市、县三级综治数据的无缝对接,以及县、镇(街道)、村(社区)各层级综治中心纵向贯通的数据互联互通。网格化中心划分设置网格343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443人。我市至投资781万元,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建成每个村(社区)不少于5个覆盖全市农村、城区、铁路全域的监控点位1046个,全部纳入综治中心信息化系统“雪亮工程”监控平台。今年年1月起每年投入266.6万元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6月进行了平台服务升级,新增了12处人脸(车牌)识别监控点位,新增电子地图,可以通过gis引擎技术提供位置追踪及精确定位,更加有效地实现治安防控的目的。

二是“雪亮工程”同“平安雒城”、“慧眼工程”等视频监控和智慧小区项目共同编织了技防监控网络。形成镇、村、院、户四级技术防控圈,实现从点到面、联防到户的立体防控网。“雪亮工程”建设以来,公安机关通过视频监控精准出警、精准处置,对违法犯罪行为形成有力震慑,破解了农村地区治安管理难题。目前,“雪亮工程”视频监控协助公安机关破获各类案件300余起,帮助群众解决困难问题230余件次,和20,我市公安机关年立案数分别比上一年度下降15.8%、3.9%,社会治安状况持续向好。

三是推动建设三级网格化管理服务建设。广汉市建成了1个市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12个镇(街道)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城区28个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构建市、镇(街道)、社区(村)、网格员四级平台,同时,将与民生事务紧密相关的住建局等23个职能部门、44个基层派出所、司法所、卫生院纳入平台并开通电脑终端账号参与服务管理工作,实现分级管理,梯次互动的工作模式。全市343个网格,配备社区专职网格员242名,农村兼职网格员(村干部)101名。年市财政投入资金297.2536万元,有力保障了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运行。编制广汉市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细则,推动网格化服务管理标准化建设。网格员通过“一日双巡”,主动走访群众,主动服务群众,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主动发现,并现场办结或通过手机平台上报处理民生问题和群众诉求,以来,累计宣传政策法规12619人次,办理民生服务事项49468人次;主动发现、干预、化解网格内矛盾纠纷,有效维护社会稳定;收集各类基础信息并推送入系统平台,动态更新,基础数据更加完善、真实、准确,共采集各类基础信息100余万条,收集录入社情民意13061条,走访特殊人群4581人次;今年7月下旬一轮疫情以来,全市网格员共参与疫情防控排查18641人,协助开展医学观察居家隔离5190人,走访重点区域、场所40147处,开展疫情防控常识政策法规宣传32526次,协助开展疫苗接种3465人次,通过宣传引导使辖区内居民提高了防护意识,增加了疫情防控知识,提高了居民参与防控的积极性。群众认可度和满意度明显提升,网格化工作品牌的影响力逐步增强。

(三)将智慧建设与法院工作相结合。

一是准确领会上级精神,科学谋划。严格落实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责任制,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指定专人兼职负责信息化建设日常工作,为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在信息化建设计划上,坚持与司法部、省厅、德阳市局实现并网为标准,不做物力浪费;在场地设置上,坚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新标准,做到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司法行政指挥、公共法律服务“四个中心”统筹规划;在经费保障上,坚持中央、省级转移支付与本级财政保障相结合,积极主动向广汉市分管领导、主要领导汇报省厅信息化建设新要求。

二是积极参加司法行政工作平台业务培训,熟练使用普法、调解、援助、社矫、律公、考勤、公文等系统分类平台,不断提升信息化工作实际操作能力,奠定信息化建设技能基础;另一方面,利用干部职工大会等时机,强调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已主动适应新的工作常态,统一思想认识,提高使用司法行政工作平台的自觉性,奠定信息化建设思想基础。

三是加强硬件建设。建设司法行政指挥中心,发挥“智慧司法行政”优势。20,我局投入近120万元建成了司法行政指挥中心,目前已初步实现60个点位工作巡查,20个远程单兵实时指挥,150个社区矫正手环定位监管,7个监狱远程会见系统,并实现了与省、市远程对接,为司法行政大数据化、信息化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四是加强维护管理。一方面,外部加强与电信部门沟通,遇有网络不通的情况能及时进行技术性维护;另一方面,内部加强司法行政工作平台、视频会议、指挥监控等系统的使用管理,确保了各种工作数据录入正常、及时、准确;第三,坚持每周不定时检查司法行政工作平台使用情况,每月对检查情况在工作群进行通报,并将个人登录使用情况纳入年终绩效考核,确保了使用率。

(一)推动智慧社区建设。

持续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在2021年完成3个街道(100%)、29个社区(100%)、238个小区(33%)建设任务,2022年完成全部712个小区智慧化建设(其中高坪镇白里社区、小区作为智慧社区和数字乡村试点),有效转变社区工作被动管理,实现政府、居民、企业共建共治共享,为全市乃至全国提供基层治理新思路,助力广汉高质量发展。

(二)继续推进“雪亮工程”建设。

继续推进“雪亮工程”视频监控联网应用,按计划推动重点行业单位横向联网,有效整合各行业单位自建的监控网络,达到联网共享、综合利用的效果。进一步扩展视频监控覆盖面,加强农村地区治安防控技防基础。建设前端感知源符合机、非、人采集设备,实现智能化、结构化数据,缩短民警在案件侦查中图像查阅时间,为案侦提供精准、快速、有效的支撑并为治安防控提供预警能力。

(三)推动行政司法智慧化建设。

按照省市相关要求,坚持高标准规划、坚持高标准建设,确保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建设上下运行一致。积极把握本级财政资金支持,尽快将司法行政指挥中心、社区矫正中心电子设备进入政府采购环节,为“四大中心”早日实现互联互通运行提供强力保障;重视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建设人才储备,采取送学培训、专业招录等方法,建强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提高人才培训针对性,着力解决计算机网络维护问题,确保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化平台正常运行,适应大数据、大服务、大格局的新时代。

市域社会治理工作总结篇六

大东社区开展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能认真贯彻上级相关部门关于建设平安楚雄、平安鹿城的工作要求,积极抓好平安创建工作,根据鹿城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社区高度重视,立足社区实际,成立了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实施方案,夯实措施,多点发力,有效维护社区的政治社会稳定,现将大东社区20xx年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充分发挥社区各部门职能作用

1、率先完成社区人员定位定岗工作、社区书记主任任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社区综治维稳和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工作。

2、将综治维稳作为人的重要考量标准。在人员分工上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把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维稳人员用人关口,坚持把“对党忠诚”作为用人的第一政治品质来要求,将“干净干事”作为工作人员立身之本、工作之基,强化“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建立综治工作领导责任追究制和“一票否决”制,对在综治各项举措落实不力,造成恶劣影响的坚决做到“一票否决”。同时,按照社区工作人员的要求和分工情况,严格做好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

(二)加强社区核心党组织建设,构建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一是强化保障落实措施。按照加强社区基础和服务保障实施细则的要求,落实社区党建工作经费,严格执行经费支出审批和标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主导作用,防止党建工作经费“不乱用”,用得合理、用得其所。二是全面推行网格党建工作。在社区推进“党建网格”建设,以现有社区网格为基础,依托辖区单位、居民小组、学校,来开展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形成了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党小组为主体、党员为支撑的三级网格组织管理体系,并将党建工作、民情民意征集、矛盾化解等工作全部下沉到网格,有效打通了服务群众的任督二脉”提高了为人民服务宗旨和意识。

(三)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增强党对社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一是持续抓好社会组织党员队伍发展。紧紧围绕“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工作方针,在年初制定社区党建工作重点任务,细化任务目标,层层压实责任,扎实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不断壮大社会组织党员队伍。二是积极组织党员参加各类党建主题活动。坚持以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双提升、双融入、双服务”为抓手,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年活动,在落实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的同时,开展“党员微党课”、云岭先锋夜校访谈视频学习“评星晋级、争创双强”和“党建引领强堡垒、争当先锋作表率”一季度书记讲堂竞赛等主题活动2次。三是制定社会组织党组织“梯形进阶”动态考核管理制度。以“梯形进阶”分级管理制度为着力点,按照党组织制度建设、主题活动开展、党员队伍发展、党组织作用发挥、典型培树等重点内容,对每个星级党组织实施梯形动态分级管理,切实抓实抓细党组织各项工作,使每项工作看得见、推进稳、有成效。

社区在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保障机制落实还不到位。目前,全区社区都根据网格分布和各自工作实际建立了网格党小组,但在落实保障党小组活动经费和阵地建设方面还待进一步加强。二是单位行业系统党建融入属地工作成效不明显。在推进工作中缺乏工作思路,目前在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可复制、可参照、可借鉴的办法还不多,党建联席会议质效不够高,推行不力还不够强,共驻共建活动还缺乏载体,双向融入互动格局有效形成还需加强。

一是全面发挥好网格党组织作用。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为人民服务务意识的提高,延伸党建工作触角,真正变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网兜的工作格局。同时进一步推进智慧化体系建设,切实充分整合现有信息化服务平台,打通壁垒,让管理服务更智慧、更有效、更便捷,真正做到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二是大力推动辖区单位行业系统党建工作的推进。针对联建共享机制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进一步落实好社区党建工作制,不断的完善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深化与驻区单位组织共住共建工作、做到资源共享、服务共做、活动共联,着力构建融入式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新格局。

三是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着眼在换届工作后,加强社区“两委”班子研判,培养好下一步接班人,为提升各种经验提供人才储备保证。着力进一步加强综治工作队伍的长期建设,结合实际打造同步推进综治工作队伍建设,为全面提升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经验”注入生机和活力,培养好队伍接班人。

四是强化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不断的加强党的理论学习,不断强化对社会组织党员群众的宣传教育,进一步规范社会组织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做好“三会一课”制度,不断优化党建工作环境。扎实开展“评星晋级、争创双强”活动,培育党建工作示范点,通过示范点的带动效应,以点带面,促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市域社会治理工作总结篇七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会议精神,根据《乐安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乐平安组发〔20xx〕5号文件要求,现就我局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总结如下。

局党组多次研究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认真对标对表,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各个股室,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由分管领导牵头,各股室负责人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1.扎实推进村务公开工作。建立村委会及时更新各项政策以及财务、项目、各项救助等情况,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让群众心里敞亮,把推进村务公开工作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件大事来抓。

2.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指导各村修订完善村(居)规民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居环境整治、扫黑除恶、信访维稳、保护环境、开展生态环境自治管理、移风易俗、厚养薄葬、节地生态安葬、厉行节约等写入村(居)规民约。用村规民约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指导调整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成员,并切实履行职责,健全村(居)民自治制度,拓宽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

3.深化“一事一办”改革,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配合县委组织在全县200个村(居)建立村级“一门式”公共服务平台,制定村级服务事项清单,对村级操作员开展培训,打通联系服务对象“最后一公里”,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

4.规范村(社区)证明清理治理。为贯彻落实《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司法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改进和规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工作的指导意见》和省民政厅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改进和规范全省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结合我县实际,就改进和规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出具证明专项清理整治行动,乐安县民政局联合6部门制定下发了《关于改进和规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的事项,并将《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清单(第一批)》在村(社区)服务大厅、村(居)公示栏等醒目位置张贴、公布。县政府各部门也积极对照清单进行了排查清理整治,第一时间落实了该项工作。逐步建立起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工作的规范化制度体系和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改变“社区万能章”、“社区成为证明大本营”等现象。

1.自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启动以来,我县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坚持党的领导,超前谋划,精心组织,严格资格审查,依法规范操作,全县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平稳有序、风清气正、高质高效。全县村(社区)199个,共选举产生村(居)委会委员846名,其中村委会委员760名、居委会委员86名。新一届村(居)委会班子结构大幅优化,整体素质大幅提高,其中村(居)委会主任199名、副主任46名,女性委员252名(村委会202名、居委会50名),35岁及以下人数224人,大专以上学历310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一肩挑”100%,全面实现了年龄、学历“一降一升”目标和组织意图。

2.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升基层干部基层治理能力和综合素质。组织全县新当选村(社区)干部参加县委组织部和县民政局共同举办的村(社区)“两委”成员集中培训,进一步提升新任村(社区)“两委”干部综合能力,全面加强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

1.高标准、高质量完成20xx年度全县乡镇级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任务。一是制定《乐安县20xx年度乡镇级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实施方案》。二是启动20xx年度乡镇边界线联检,牛(田)招(携)线、万(崇)湖(坪)线、招(携)金(竹)线、增(田)南(村)线、龚(坊)湖(溪)线,5条乡镇级行政区域界线、9个界线三交点(起止点)界桩及11个双面界桩进行联合检查,及时上报了联检工作报告等成果材料。三是配合做好了抚州市赣州市宜(黄)宁(都)行政区域界线的联合检查工作。

2、积极做好《江西省民政厅关于开展区划地名深化研究年活动的通知》(赣民电【20xx】23号)要求部署,我局立即邀请党史办、地方志办、博物馆、文化馆等单位精干力量和老专家组织讨论、选题、调研,最后选定中央红军大湖坪整编旧址、红三军团驻地——乐安县湖坪乡湖坪村国宝公祠,全省首家以红军标语为主题的博物馆。进行历史学、古建筑学和艺术史的价值和红色革命斗争史的遗存、地名文化保护研究等各方面进行调研。经过一个月的调研,高质量完成了《红旗红标映古村----乐安县湖坪乡湖坪村地名调研》报告。

一是完成了农村低保、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残疾人“两项补贴”提标提补工作;二是按时足额发放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保障资金;三是按时足额发放高龄(80-99岁)补贴及百岁老人长寿补贴;四是实现特困供养人员有意愿集中供养的已全部入住龙源老年公寓;五是推进低收入家庭救助帮扶试点工作。

目前,我县有专业社工人才28人,开展社区活动110多场,服务人次7800余人,为各乡镇的矛盾纠纷化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激励保障机制,充分支持志愿服务组织发展,每个乡镇都设有志愿服务站。今年开展的主要志愿服务活动有:防溺水巡河保安全志愿服务活动、疫苗接种宣传活动、文明创建志愿服务活动等,为我县的社会稳定和安全起到了促进和巩固作用。

1.我县于20xx年成立乐安县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领导小组,20xx年7月更名为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建立了县、乡(镇)、村(居)三级关爱保护队伍,确保每个乡镇有一名以上儿童督导员,每个行政村(居委会)有一名儿童主任。目前,我县乡镇有儿童督导员22人,村(居)儿童主任216人。在县民政局事务服务中心增挂“乐安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新建了乐安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建筑面积2157㎡,现主体工程已全部竣工,内部装修基本完成。

2.全面落实基本生活保障。一是保障了孤儿基本生活。20xx年起将符合孤儿保障条件的儿童全部纳入孤儿保障,20xx年1月起,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也纳入了孤儿保障。目前全县孤儿19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25人,20xx年1月起,为15名残疾孤儿、残疾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落实了照料护理补贴每人每月1200元。二是助力了孤儿教育。20xx年开始实施“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将全日制在校大中专生孤儿纳入救助范围,现有7人享受了“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每年补助1万元。三是加强困难儿童生活保障工作。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儿童纳入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保障范围,确保符合条件的儿童全部纳入保障和救助范围。目前全县儿童享受城市低保289人,农村低保2324人,临时救助12人,特别救助3人,城市特困2人、农村特困5人、残疾人生活补贴327人,护理补贴279人。

20xx年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存在差距,我局将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加大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推进力度,为乐安的试点工作贡献民政的力量。

市域社会治理工作总结篇八

近期,我县在城区打造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处级干部分片负责、驻区单位统筹联动、机关党员报到服务、社会力量深度参与”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治理共同体”,进一步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科学划分18个城区治理片区,全县110个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分别下沉联系1个片区,3100余名党员主动到社区报到,认领服务项目、参与社区工作。对18个“社区治理共同体”实行由1名县处级干部牵头抓总、1个县直单位统筹主抓、其他驻区单位全力配合的协同治理机制,建立健全定期议事、集中会商、联系沟通等制度,实现片区内的资源整合和工作配合。

着眼城市基层治理工作需要,建设高素质社区工作者队伍。对现任社区“两委”干部进行综合考核评价,对不合格、不胜任、不称职或达到退休年龄的社区“两委”干部予以调整,选拔一批党性强、能力强、服务意识强的社区“两委”干部,确保每个社区“两委”干部达到5至9人。县委从县直单位中选派乡科级干部或优秀年轻干部担任驻社区第一书记,乡镇(区、街道)根据工作需要设岗招聘社区专职工作者,社区根据实际情况培养2名以上后备干部,全方位充实社区力量。

推行“居民按需点单、社区归类收单、部门认领交单”为内容的菜单式服务模式,对入户走访和开展服务时收集到的`居民诉求、发现的问题,规范提交、汇总整理、分类办理、及时反馈,有效畅通服务群众渠道。“七·一”期间,各驻区单位党组织和所在社区党组织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300余场,开展“昼访夜谈”活动80余场,社区报到党员开展志愿服务2000余人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