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三国演义好词好句摘抄读书笔记(精选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08:49:12 页码:13
最新三国演义好词好句摘抄读书笔记(精选17篇)
2023-11-20 08:49:12    小编:笔砚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国演义好词好句摘抄读书笔记篇一

1、古者择贤者而让之。

2、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3、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6、父精母血,不可弃也。

7、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

8、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9、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

10、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11、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

12、良禽择木而牺,贤臣择主而事。

13、鹪鹩尚存一枝,狡兔犹藏三窟。

14、宽以待人,柔能克刖,英雄莫敌。

15、吾露父母之形,以显清白之体耳。

三国演义好词好句摘抄读书笔记篇二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一共八个字却称赞了两件事物,足可见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而且朗朗上口,妇孺皆宜。后来关羽虽然也得到了赤兔,但也没听别人这么说过,估计作者肯定是吕温侯的fan,否则也不会这么肉麻。

“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老马家五个儿子,为大家熟知的只有马良,马谡哥俩。马良的确才华出众,为刘备坐稳西川出了不少力,可惜死得较早。马谡虽说智商较高,也一度取得诸葛亮的赏识,只可惜后来一步棋走错,丢了街亭。因此当人读起这一句话时,一则叹马良死得过早,二则叹马谡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有人说《后出师表》不是诸葛亮写的,先不论是谁写的,这里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诸葛亮真实的写照,也是最能表现诸葛亮后期六出祁山无力回天时的心情,也成为现代人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

“既生瑜,何生亮”

在《演义》里,周瑜是心胸狭窄,永不服输的代名词,也只有当他病入膏肓,不久于人世时,才会由口及心地发出这样的感慨。

只不过这句话过于自卑,长了诸葛志气,灭了自己威风。使得二人的形象在人们心中格式化了。

“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这是赵云迷们最津津乐道的评语,原因是在《演义》里赵云并不是作者重点描写的对象,但由于他每回出场都是英姿飒爽,攻无不克,能得到主子这么一句肯定高兴得找不着北,不过也可以看出刘备没有知人之能:赵云跟了自己这么多年,到这时才知道他的胆识,平时只给他一些压粮运草,打扫战场,保护家属的杂活,真是埋没英雄。

“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司马徽一向看好诸葛亮和庞统,曾经把诸葛亮比成姜尚,张良,所以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一点也不奇怪。二人倒也有些经天纬地的本事,因此这么说也不过份。奇怪的是刘备二人皆得,反倒不能安天下了,不能不引人思考。

又一次翻开《三国演义》,里面栩栩如生的各个人物又活生生的出现在我面前——曹操的阴险狡诈却又有勇有谋,刘备的求贤若渴,关羽的坚贞不离,诸葛亮的机智勇敢……他们都曾经手握大权,都为了国家而战,可我们也不难看出,里面的`每个人物也都有精神上的区别。其中就有我最敬佩的——诸葛亮。

他最让我钦佩的是他的“忠”和他的“智”。我总想着,刘备若没有了诸葛亮,如何识破吴、魏之奸计?又如何运用各种各样的妙计令敌军身陷重围?呕心沥血的荩臣不如足智多谋的荩臣,而足智多谋的荩臣又不如能未卜先知的荩臣。诸葛亮,这个自比管仲、乐毅的奇才乃是集以上三点于一身,铁齿钢牙,舌战群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蜀国立下汗马功劳,可谓功盖千秋!敢问谁不喜欢这个祭东风,气周瑜,草船借箭,料事如神,智料华容道,识破魏延反骨的诸葛亮呢?诸葛亮的才能深不成测.他考虑周到,并且不讲私情。最重要的是他从不会背信弃义,更不会为了那蝇头小利而放弃自己的国家、战友和朋友。

三国演义好词好句摘抄读书笔记篇三

1.鹪鹩尚存一枝,狡兔犹藏三窟。

2.汝视我之剑不利否?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

3.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4.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5.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父子,豚犬耳。

6.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7.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8.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0.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1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2.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13.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

14.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

15.良禽择木而牺,贤臣择主而事。

16.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

17.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18.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

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0.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三国演义好词好句摘抄读书笔记篇四

1.操即使典韦出马,直取侯成。侯成抵敌不过,回马望城中走。

3.纵有埋伏,有何惧哉!--关羽麦城突围时。

6.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曹操对众将语。

9.愿陛下将息龙体!臣等尽施犬马之劳,以报陛下知遇之恩也。诸葛亮语。

12.备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玄孙。

13.备久慕高名,两次晋谒,不遇空回,惆怅何似!窃念备汉朝苗裔,滥叨名爵,伏睹朝廷陵替,纲纪崩摧,群雄乱国,备心胆俱裂。虽有匡济之诚,实乏经纶之策。仰望先生仁慈忠义,慨然展吕望之大才,施子房之鸿略,天下幸甚!社稷幸甚!先此布达,再容斋戒薰沐,特拜尊颜,面倾鄙悃。统希鉴原。

14.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隆中对。

15.白发居西蜀,清名震大邦。忠心如皎月,浩气卷长江。宁可断头死,安能屈膝降?巴州年老将,天下更无双--关于宁死不降张飞一事,后世对严颜的评价。

16.张飞见了,更不打话,直取于禁。两马相交,战到数合,玄德掣双股剑麾兵大进,于禁败走。张飞当前追杀,直到徐州城下。

17.早有人来濮阳报吕布,说曹操被火烧伤肢体,到寨身死。布随点起军马,杀奔马陵山来。将到操寨,一声鼓响,伏兵四起。吕布死战得脱,折了好些人马;败回濮阳,坚守不出。

20.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许劭对曹操语。

三国演义好词好句摘抄读书笔记篇五

不由分说、不知所云、五内如焚、人生如寄、位极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

一手包办、一举两得、一亲芳泽、七步成诗、三顾茅庐、下笔成章、不出所料。

1、孙策换回黄祖,迎接灵柩,罢战回江东,葬父于曲阿之原。丧事已毕,引军居江都,招贤纳士,屈己待人,四方豪杰,渐渐投之。不在话下。

2、孙策既死,孙权哭倒于床前。张昭曰:“此非将军哭时也。宜一面治丧事,一面理军国大事。”权乃收泪。张昭令孙静理会丧事,请孙权出堂,受众文武谒贺。孙权生得方颐大口,碧眼紫髯。

3、玄德回新野之后,光阴荏苒,又早新春。乃令卜者揲蓍,选择吉期,斋戒三日,薰沐更衣,再往卧龙冈谒孔明。关、张闻之不悦,遂一齐入谏玄德。正是:高贤未服英雄志,屈节偏生杰士疑。

4、留郭嘉于易州养病,求向导官以引路。人荐袁绍旧将田畴深知此境,操召而问之。畴曰:“此道秋夏间有水,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楫,最难行动。不如回军,从卢龙口越白檀之险,出空虚之地,前近柳城,掩其不备:蹋顿可一战而擒也。”操从其言,封田畴为靖北将军,作向导官,为前驱;张辽为次;操自押后:倍道轻骑而进。

5、且说董承自刘玄德去后,日夜与王子服等商议,无计可施。建安五年,元旦朝贺,见曹操骄横愈甚,感愤成疾。帝知国舅染病,令随朝太医前去医治。此医乃洛阳人,姓吉,名太,字称平,人皆呼为吉平,当时名医也。平到董承府用药调治,旦夕不离;常见董承长吁短叹,不敢动问。

6、却说曹豹见张飞只十数人护从,又欺他醉,遂引百十人赶来。飞见豹,大怒,拍马来迎。战了三合,曹豹败走,飞赶到河边,一枪正刺中曹豹后心,连人带马,死于河中。飞于城外招呼士卒,出城者尽随飞投淮南而去。吕布入城安抚居民,令军士一百人守把玄德宅门,诸人不许擅入。

7、却说玄德引十数万百姓、三千余军马,一程程挨着往江陵进发。赵云保护老小,张飞断后。孔明曰:“云长往江夏去了,绝无回音,不知若何。”玄德曰:“敢烦军师亲自走一遭。刘琦感公昔日之教,今若见公亲至,事必谐矣。”孔明允诺,便同刘封引五百军先往江夏求救去了。

8、却说张飞拍马赶到关下,关上矢石如雨,不得进而回。八路诸侯,同请玄德、关、张贺功,使人去袁绍寨中报捷。绍遂移檄孙坚,令其进兵。坚引程普、黄盖至袁术寨中相见。

9、时秋末冬初,凉风透骨;黄昏将近,哭声遍野。至四更时分,只听得西北喊声震地而来。

10、是年蝗虫忽起,食尽禾稻。关东一境,每谷一斛,直钱五十贯,人民相食。曹操因军中粮尽,引兵回鄄城暂住。吕布亦引兵出屯山阳就食。因此二处权且罢兵。

11、曹操正慌走间,正南上一彪军到,乃夏侯惇引军来救援,截住吕布大战。斗到黄昏时分,大雨如注,各自引军分散。操回寨,重赏典韦,加为领军都尉。

12、曹操追至南皮,时天气寒肃,河道尽冻,粮船不能行动。操令本处百姓敲冰拽船,百姓闻令而逃。操大怒,欲捕斩之。百姓闻得,乃亲往营中投首。操曰:“若不杀汝等,则吾号令不行;若杀汝等,吾又不忍:汝等快往山中藏避,休被我军士擒获。”百姓皆垂泪而去。

13、李傕、郭汜尽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前赴长安。每百姓一队,间军一队,互相拖押;死于沟壑者,不可胜数。又纵军士淫人妻女,夺人粮食;啼哭之声,震动天地。如有行得迟者,背后三千军催督,军手执白刃,于路杀人。

14、玄德正慌,方欲自战,高览后军忽然自乱,一将冲阵而来,枪起处,高览翻身落马。视之,乃赵云也。玄德大喜。云纵马挺枪,杀散后队,又来前军独战张邰。邰与云战三十余合,拨马败走。云乘势冲杀,却被邰兵守住山隘,路窄不得出。正夺路间,只见云长、关平、周仓引三百军到。两下相攻,杀退张邰。各出隘口,占住山险下寨。玄德使云长寻觅张飞。原来张飞去救龚都,龚都已被夏侯渊所杀;飞奋力杀退夏侯渊,迤逦赶去,却被乐进引军围住。云长路逢败军,寻踪而去,杀退乐进,与飞同回见玄德。

15、约十余合,云不敢恋战,夺路而走。背后张郃赶来,云加鞭而行,不想趷跶一声,连马和人,颠入土坑之内。张郃挺枪来刺,忽然一道红光,从土坑中滚起,那匹马平空一跃,跳出坑外。

三国演义好词好句摘抄读书笔记篇六

危在旦夕、危急存亡之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同符合契、吴下阿蒙、敝帚千金。

廊庙之器、才高八斗、手不释卷、指日可待、探囊取物、文思泉涌、旦夕之危、明眸善睐。

一手包办、一举两得、一臂之力、一亲芳泽、七步成诗、三顾茅庐、下笔成章、不出所料。

不由分说、不知所云、不容偏废、乘虚而入、五内如焚、人生如寄、仰人鼻息、伯仲之间。

位极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出言不逊、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初出茅庐、刮目相待。

1、既生瑜何生亮。

2、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3、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4、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

5、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6、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

7、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8、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

9、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10、大丈夫愿临阵斗死,岂可入墙而望活乎。

11、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

12、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

13、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14、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15、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6、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父子,豚犬耳。

17、汝视我之剑不利否?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

18、强中自有强中手,用诈还逢识诈人。

19、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

20、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21、令我永生难忘的`还是姜维的一句话:人生如白驹过隙!

22、良禽择木而牺,贤臣择主而事。

23、宽以待人,柔能克刖,英雄莫敌。

2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5、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2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7、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8、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29、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

30、鹪鹩尚存一枝,狡兔犹藏三窟。

31、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

32、古者择贤者而让之。

33、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34、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35、父精母血,不可弃也。

36、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

37、吾露父母之形,以显清白之体耳。

38、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39、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

40、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41、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4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43、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44、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45、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三国演义好词好句摘抄读书笔记篇七

出言不逊、兵贵神速、吴下阿蒙、断头将军、车载斗量、势如破竹、老牛舐犊、如嚼鸡肋。

坚壁清野、巢毁卵破、顾曲周郎、一身是胆、超群绝伦、七步之才、才占八斗、空城计。

如鱼得水、髀肉复生、如饮醇醪、步步为营、偃旗息鼓、七步成诗、三国归晋、火烧连营。

赤壁大战、草船借箭、三顾茅庐、画饼充饥、望梅止渴。

1、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2、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

3、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4、大丈夫愿临阵斗死,岂可入墙而望活乎。

5、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

6、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

7、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8、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9、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0、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父子,豚犬耳。

11、汝视我之剑不利否?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

12、强中自有强中手,用诈还逢识诈人。

13、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

14、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15、令我永生难忘的还是姜维的一句话:人生如白驹过隙!

16、良禽择木而牺,贤臣择主而事。

17、宽以待人,柔能克刖,英雄莫敌。

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演义好词好句摘抄读书笔记篇八

1、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2、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

3、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4、大丈夫愿临阵斗死,岂可入墙而望活乎。

5、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

6、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

7、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8、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9、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0、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父子,豚犬耳。

11、汝视我之剑不利否?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

12、强中自有强中手,用诈还逢识诈人。

13、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

14、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15、令我永生难忘的还是姜维的一句话:人生如白驹过隙!

16、良禽择木而牺,贤臣择主而事。

17、宽以待人,柔能克刖,英雄莫敌。

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一手包办、一举两得、一臂之力、一亲芳泽、七步成诗、三顾茅庐、下笔成章、不出所料。

不由分说、不知所云、不容偏废、乘虚而入、五内如焚、人生如寄、仰人鼻息、伯仲之间。

位极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出言不逊、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初出茅庐、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危急存亡之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同符合契、吴下阿蒙、敝帚千金。

廊庙之器、才高八斗、手不释卷、指日可待、探囊取物、文思泉涌、旦夕之危、明眸善睐。

三国演义好词好句摘抄读书笔记篇九

妄自菲薄、智取陈仓、七擒七纵、六出祁山、舌战群儒、单刀赴会、得陇望蜀、负重致远。

出言不逊、兵贵神速、吴下阿蒙、断头将军、车载斗量、势如破竹、老牛舐犊、如嚼鸡肋。

坚壁清野、巢毁卵破、顾曲周郎、一身是胆、超群绝伦、七步之才、才占八斗、空城计。

如鱼得水、髀肉复生、如饮醇醪、步步为营、偃旗息鼓、七步成诗、三国归晋、火烧连营。

赤壁大战、草船借箭、三顾茅庐、画饼充饥、望梅止渴、屈指可数、明眸善睐。

一手包办、一举两得、一臂之力、一亲芳泽、七步成诗、三顾茅庐、下笔成章、不出所料。

不由分说、不知所云、不容偏废、乘虚而入、五内如焚、人生如寄、仰人鼻息、伯仲之间。

位极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出言不逊、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初出茅庐、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危急存亡之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同符合契、吴下阿蒙、敝帚千金。

廊庙之器、才高八斗、手不释卷、指日可待、探囊取物、文思泉涌、旦夕之危。

月明星稀、土崩鱼烂、如入无人之境、如鱼得水、妄自菲薄、孑然一生、对酒当歌。

三国演义好词好句摘抄读书笔记篇十

不由分说、不知所云、不容偏废、乘虚而入、五内如焚、人生如寄、仰人鼻息、伯仲之间。

位极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出言不逊、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初出茅庐、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危急存亡之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同符合契、吴下阿蒙、敝帚千金。

廊庙之器、才高八斗、手不释卷、指日可待、探囊取物、文思泉涌、旦夕之危、明眸善睐。

妄自菲薄、智取陈仓、七擒七纵、六出祁山、舌战群儒、单刀赴会、得陇望蜀、负重致远。

出言不逊、兵贵神速、吴下阿蒙、断头将军、车载斗量、势如破竹、老牛舐犊、如嚼鸡肋。

坚壁清野、巢毁卵破、顾曲周郎、一身是胆、超群绝伦、七步之才、才占八斗、空城计。

如鱼得水、髀肉复生、如饮醇醪、步步为营、偃旗息鼓、三国归晋、火烧连营。

赤壁大战、草船借箭、三顾茅庐、画饼充饥、望梅止渴。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

【出处】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无御。」。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出处】三国志蜀志魏延传:「不忍有所偏废。」。

【出处】魏志袁绍传:「将军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

【出处】曹丕典论:「傅说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注:「偃旗息鼓,曹军疑有伏兵,引去。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逊,何不杀之。」。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出处】据三国演义所载,诸葛亮初出茅庐,佐刘备用兵,观与张飞不服,行事诸多困难。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回:「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与阉宦共饮耶?」。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兵精粮足,名不虚传。」。

【出处】曹丕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出处】诸葛亮出师表:「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出处】文选曹植王仲宣诔:「文若春华,思若涌泉。」。

【出处】三国志蜀志孟光传:「旦夕之危,倒悬之急。」。

【出处】文选曹植洛神赋:「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出处】文选魏武帝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出处】三国演义第七回:「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出处】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意,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处】三国志吴志陆瑁传:「孑然无所凭赖。」。

【出处】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出处】三国志魏志张合传:「屈指计亮粮,不至十日。」。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

【出处】三国志魏志何晏传注:「晏方用事,自以为一时才俊,常为名士品目。」。

【出处】魏文帝大墙上蒿行:「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意思是说,天下大事总的发展趋势是,分裂长久了就要走向统一,统一久了自然就要分裂。罗贯中用这句话拓展出《三国演义》这部长篇章回巨著。这是他对中国历史的一种总结,同时也反映出他的历史观。他认为天下的事物包括国家在内都会由分裂走向统一,然后再由统一走向分裂。他虽然承认历史是在运动的形态之中,可是他只将历史的发展看作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分合及政权的更替,这似乎不合乎历史发展规律,只是以一些历史的表面现象来评价、归纳历史进程。当然,他的这种局限,毫不影响他在人们心中的思想光芒。

意思是说,对善于用计谋但缺乏果断的人,是不用担心的。作为掌管国家大事的权臣来说,不仅要工于心计、善于计谋,还要果断行事,如果遇事犹豫,不能决断,一旦丧失良机,那就后患无穷。董卓想废掉刘辩而立刘协为帝,对此专权唯袁绍敢站出来说话,他一气之下弃官而去。董卓问周毖、伍琼:“袁绍此去若何?”伍琼答曰:“袁绍好谋无断,不足为虑;诚不若加之一郡,以收民心。”董卓觉得有理,提拔袁绍为渤海太守。这句话警示后人要有勇有谋,当机立断。

这是孔融推荐祢衡去说服刘表时的话。意思为,见到善举就感到意外惊喜,对于恶入恶事,就像有深仇大恨一样憎恶。孔融这句话是指那些疾恶扬善,是非、爱憎分明的人。曹操准备派一人去招降刘表,荀攸推荐孔融担当此任,孔融却认为祢衡的才智高于自己,于是上表极力推荐他。在此孔融褒扬了祢衡的正直品格。

意思是说战争的胜负不因兵力的多寡而决定。缺少谋略,一意孤行,即使“兵强”,也会转强为弱;相反,远谋深算,能够充分把握机会,分化瓦解对方,也可以变“势弱”为“丘强”,最终取胜。此话是对曹操与袁绍官渡之战的一个总结性警句,虽短短一语,但揭示了一种军事思想,即军事谋略在战争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诸葛亮一直居住在卧龙冈。这是诸葛亮居住的草堂门口的对联。刘备初到草堂,首先见到的就是这副对联。诸葛亮在他的《诫子书》中也有类似两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所指的淡泊,是一种清心寡欲的境界,他讲的宁静,也是一种远离世俗、不求功名、修身养生的处世方法。全句的大意是:以恬静寡欲不追逐名利表明自己的志向,清净无为表达自己的理想。秦汉年间,由于世道浊乱,许多哲人学士远离尘世,过这种隐居生活,以示对时世的鄙弃。

意思是说:大丈夫在世,如果不能建功立业,不就如同没有思想的草木一样没有意义吗?这是著名的“苦肉计”中的一段话。黄盖与周瑜定下苦肉计,可苦与没有向曹操密献假投降书的人。黄盖推荐阚泽,阚泽欣然应诺,并说:“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不几与草木同腐乎?公既捐躯报国,泽又何惜微!”阚泽的话说明了一个男子建立功业的抱负和雄心壮志,并不惜生命的大无畏精神和英雄气概。

这是一句英雄扼腕的呐喊。孙权在赤壁之战大胜后,又去攻打合肥,被张辽大败。于是太史慈与部下戈定商量了一个主意,戈定趁乱混入曹军中,与张辽手下人一起趁黑刺杀张辽,成功后举火为暗号,再由太史慈攻入合肥城中。张辽抓到戈定后并未杀掉,遂将计就计,骗太史慈入城。太史慈见火起,以为内变成功,便杀入城中,却中了数箭。被陆逊等人救回后,不久便死。临终前他遗憾地大叫:“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指的是一个男子汉出生在乱世,应该建功立业,怎能就这样死了呢?壮志未酬身先死是多么遗憾呀!一位英雄的慷慨悲歌,读来令人深感沉重。

意思是说,药虽苦口,但它有利于治病,直言劝告听着不顺耳,但它有利于为人处世。从事王累写了书面谏章,劝刘璋不要见刘备,以免被其所害。他说:“窃闻‘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昔楚怀王不听屈原之眼,会盟于武关,为秦所困。今主公轻离大郡,欲迎刘备于涪城,恐有去路而无回路矣。”

骄兵,是指缺乏“知己知彼”的军事常识,故骄兵必败。军队一旦滋生骄傲情绪,就会轻敌,对敌我双方判断不明,高估自己,低估对方,这实质上是判断上的错误,更是一种麻痹思想,势必引起心理准备不足,降低了应变能力和防范能力,因而会导致失败。

这是曹操让儿子曹彰率兵讨伐叛军,临行时对儿子说的话。告诫儿子:在家是父子关系,在朝为君臣关系,今天我如此训诫你,你我就不可以父子亲情处理事端,一切当以律法为标准,必须注意自律;遵循规章法制。话语中流露出对儿子的关心和爱护,表达了对儿子严格要求以承父业的深切愿望。威武中的柔情跃然纸上。

关羽退到麦城,处境十分危险。孙权派诸葛瑾前来劝降。关羽听罢严肃地说:“铖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陨,名可垂于竹帛也。汝勿多言,速请出城,吾欲与孙权决一死战!”关羽的话表现了他大义凛然,刚正不阿的高尚品格。关羽最终被东吴所擒并杀害,他的死堪称英雄壮举。

鞠躬:弯着身子。这里是谨慎勤勉的意思。瘁:劳累。这是诸葛亮《后出师表》中的话。意思是:我会不遗余力地贡献出我的全部精力,不辞劳苦,到死为止。诸葛亮的一生为主尽忠,兢兢业业。他不仅是上天的宠儿,更是智慧的化身,以至到现在人们仍然在咏诵着这句传世佳话,用这句名言作为自己人生的座右铭。

魏国灭掉蜀国后把蜀主刘禅安置在魏都洛阳,封为“安乐公”。一次,大将司马昭赐宴与刘禅,席间故意安排蜀地歌舞。刘禅身边的人尽皆悲伤,以为耻辱。惟独刘禅面带喜色。司马昭见此情景,就故意问他:“颇思蜀否?”刘禅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也。”他的行为连司马昭都感叹道:人只顾享乐,却如此无情的,没有比刘禅更严重的了。“乐不思蜀”此后成为成语,用来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常用来讥讽那些忘本的人。

顺:顺从。逆:违背。顺从我的意志,就可以活下来;与我的意志相悖,就只有死路一条。这句话生动地勾画出一个蛮横霸道专制的独裁者的形象。后人将这句话变革了一下,成为“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意思是,放下架子礼貌待人,吸引、招来德才兼备的人才。此话很有道理,人才的争夺是政治势力中最重要的斗争,谁有凝聚力,能够吸引人才是至关重要的。在扩充自己的实力、不断发展事业的同时,还要任人唯贤,善于把那些德才兼备的人召集到集团中来,并充分地发挥他们的才干。同时在选用人才的问题上,实际上也是两方面的问题,即你在选择别人时,别人也在选择你。尊重自己的部下,才会有更多的人才到你的身边努力地为你做事。

即使有上百只鹰、隼之类的鸟,也不如有一只鱼鹰。这是形容人才的难得。这是孔融夸奖祢衡的话:“絷鸟累百,不如一鹗;使祢衡立朝,必有可观。”表现出孔融虚心的人格魅力。

隳,毁坏。这是关羽劝慰兵败后的刘备的话。此话道理深刻,因为在战斗中,胜负并不能决定事业的成败,一时的不顺也不代表永久的跌倒,关键是不能因之而丧失创立大业的志气。如果由手暂时失败而丧失了信心,那么就会导致希望的破灭。

意思说,活的时候,得到了该得到的美名,死也有价值。这句话是作者引用后人之语。是在《徐母赞》里高度评价徐庶母亲的赞美辞。徐母虽是一介女流,生活清苦,但教子有方,以天下大义为重,她的精神为天下人传诵。

这是诸葛亮在江东舌战群儒时,驳斥谋士严峻的话,是说严峻这些书生只会纸上谈兵,根本不能管理国家大事。这句话说出一个道理:有的封建文人认为自己读了几本圣贤之书就大有学问,不管干什么总要引经据典,理论上常讲得一套一套的,遇到实际问题根本无法解决。因此,人们把那些只知道夸夸其谈,却没有实际本领的人称为“慵儒”。治理国家非同寻常,按图索骥是万万不行的。建邦立业需要的是真才实学和非凡的创造力,那些“寻章摘句”之说,哪里能解决这些重大的问题呢?圣明的诸葛亮道出了做事应注重探索而不能轻信教条的道理。

这里的“三军”,指众多的士兵。这句话是说,得到一个将军是很难的,而得到众多的士兵却是容易的事,所以不可随便杀掉一个将军。这是一种珍惜人才的可贵思想。

好词好句大全。

好词好句好段。

中学生好词好句摘抄。

小学生好词好句。

描写雨的好词好句。

摘抄好词好句好段。

描写山的好词好句。

描写水的好词好句。

描写月亮的好词好句。

经典好词好句。

三国演义好词好句摘抄读书笔记篇十一

1.孙策既死,孙权哭倒于床前。张昭曰:“此非将军哭时也。宜一面治丧事,一面理军国大事。”权乃收泪。张昭令孙静理会丧事,请孙权出堂,受众文武谒贺。孙权生得方颐大口,碧眼紫髯。昔汉使刘琬入吴,见孙家诸昆仲,因语人曰:“吾遍观孙氏兄弟,虽各才气秀达,然皆禄祚不终。惟仲谋形貌奇伟,骨格非常,乃大贵之表,又享高寿,众皆不及也。”

2.孙乾见绍不肯发兵,只得星夜回小沛见玄德,具说此事。玄德大惊曰:“似此如之奈何?”张飞曰:“兄长勿忧。曹兵远来,必然困乏;乘其初至,先去劫寨,可破曹操。”玄德曰:“素以汝为一勇夫耳。前者捉刘岱时,颇能用计;今献此策,亦中兵法。”乃从其言,分兵劫寨。

3.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许劭对曹操语。

4.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刘备对诸葛亮语。

5.子龙身故,国家损一栋梁,吾去一臂也!诸葛亮语。

8.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曹操对众将语。

9.谭引败军奔平原,尚收兵还。袁谭与郭图再议进兵,令岑璧为将,领兵前来。尚自引兵出冀州。两阵对圆,旗鼓相望。璧出骂阵;尚欲自战,大将吕旷,拍马舞刀,来战岑璧。二将战无数合,旷斩岑璧于马下。谭兵又败,再奔平原。审配劝尚进兵,追至平原。谭抵挡不住,退入平原,坚守不出。尚三面围城攻打。谭与郭图计议。

10.玄德回新野之后,光阴荏苒,又早新春。乃令卜者揲蓍,选择吉期,斋戒三日,薰沐更衣,再往卧龙冈谒孔明。关、张闻之不悦,遂一齐入谏玄德。正是:高贤未服英雄志,屈节偏生杰士疑。

11.玄德乃辞二人,上马投卧龙冈来。到庄前下马,扣门问童子曰:“先生今日在庄否?”童子曰:“现在堂上读书。”玄德大喜,遂跟童子而入。至中门,只见门上大书一联云:“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玄德正看间,忽闻吟咏之声,乃立于门侧窥之,见草堂之上,一少年拥炉抱膝,歌曰:“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12.颜良败军奔回,半路迎见袁绍,报说被赤面长须使大刀一勇将,匹马入阵,斩颜良而去,因此大败。绍惊问曰:“此人是谁?”沮授曰:“此必是刘玄德之弟关云长也。”绍大怒,指玄德曰:“汝弟斩吾爱将,汝必通谋,留尔何用!”唤刀斧手推出玄德斩之。正是:初见方为座上客,此日几同阶下囚。

13.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

14.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15.令我永生难忘的还是姜维的一句话:人生如白驹过隙!

16.良禽择木而牺,贤臣择主而事。

17.宽以待人,柔能克刖,英雄莫敌。

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演义好词好句摘抄读书笔记篇十二

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3.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4.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5.父精母血,不可弃也。

6.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

7.吾露父母之形,以显清白之体耳。

8.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9.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

10.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11.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1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3.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父子,豚犬耳。

14.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15.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16.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17.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18.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

19.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20.大丈夫愿临阵斗死,岂可入墙而望活乎。

三国演义好词好句摘抄读书笔记篇十三

1.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宝刀灿雪彰神勇,铁骑临风忆战酗。千古高名应不泯,长随孤月照湘潭。

3.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

4.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

5.府君久镇徐州,人民感恩。今曹兵虽众,未能即破我城。府君与百姓坚守勿出;某虽不才,愿施小策,教曹操死无葬身之地!

6.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

7.城上孔融望见太史慈与关张赶杀贼众,如虎入羊群,纵横莫当,便驱兵出城。

8.曹操将得胜之兵,杀入城中,势如劈竹。张超自刎,张邈投袁术去了。山东一境,尽被曹操所得。安民修城,不在话下。

9.鹪鹩尚存一枝,狡兔犹藏三窟。

10.大丈夫得死疆场者,幸也。

11.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

12.泛舟绝迹,登峨眉之巅,从仙人做逍遥游。

13.亦岂效区区书生,数黄论黑,舞文弄墨而已乎?

14.足下不死,孤不得安。天与不取,悔不可追。

15.原是昭阳宫里人,惊鸿宛转掌中身,只疑飞过洞庭春。按彻梁州莲步稳,好花风袅一枝新,画堂香暖不胜春。

16.治病须分内外科,世间妙艺苦无多。神威罕及惟关将,圣手能医说华佗。

17.宽以待人,柔能克刖,英雄莫敌。

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演义好词好句摘抄读书笔记篇十四

一手包办、一举两得、一臂之力、一亲芳泽、七步成诗、三顾茅庐、下笔成章、不出所料。

不由分说、不知所云、不容偏废、乘虚而入、五内如焚、人生如寄、仰人鼻息、伯仲之间。

位极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出言不逊、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初出茅庐、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危急存亡之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同符合契、吴下阿蒙、敝帚千金。

廊庙之器、才高八斗、手不释卷、指日可待、探囊取物、文思泉涌、旦夕之危、明眸善睐。

月明星稀、土崩鱼烂、如入无人之境、如鱼得水、妄自菲薄、孑然一生、对酒当歌、屈指可数。

坚壁清野、巢毁卵破、顾曲周郎、一身是胆、超群绝伦、大器晚成、才占八斗、出言不逊。

兵贵神速、吴下阿蒙、断头将军、车载斗量、势如破竹、老牛舐犊、如嚼鸡肋、后患无穷。。

三顾茅庐、初出茅庐、虎踞龙盘、集思广益、鞠躬尽瘁、望梅止渴、一臂之力、一手包办。

一举两得、一亲芳泽、下笔成章、不出所料、不由分说、不知所云、五内如焚、人生如寄。

位极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刮目相待、名不虚传、手不释卷、旦夕之危、恣意妄为。

三国演义好词好句摘抄读书笔记篇十五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3.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4.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

5.鹪鹩尚存一枝,狡兔犹藏三窟。

6.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

7.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

8.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9.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10.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1.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父子,豚犬耳。

12.汝视我之剑不利否?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

13.强中自有强中手,用诈还逢识诈人。

14.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

15.古者择贤者而让之。

16.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

17.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18.令我永生难忘的还是姜维的一句话:人生如白驹过隙!

19.良禽择木而牺,贤臣择主而事。

20.宽以待人,柔能克刖,英雄莫敌。

三国演义好词好句摘抄读书笔记篇十六

1.汝视我之剑不利否?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

2.强中自有强中手,用诈还逢识诈人。

3.云长早出,直取管亥。两马相交,众军大喊。量管亥怎敌得云长,数十合之间,青龙刀起,劈管亥于马下。

4.赤壁遗雄烈,青年有俊声。弦歌知雅意,杯酒谢良朋。

5.时秋末冬初,凉风透骨;黄昏将近,哭声遍野。至四更时分,只听得西北喊声震地而来。

6.十万貔貅十万心,一人号令众难禁。拔刀割发权为首,方见曹瞒诈术深。

7.曹操见吕布走开,想拔刀刺杀;但又怕董卓力大,不敢轻举妄动。

9.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10.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11.布与我有父子之分,不便赐与。我只不究其罪。汝传我意,以好言慰之可也。

12.苍头临大敌,皓首逞神威。力趁雕弓发,风迎雪刃挥。

13.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14.我乃汉将,焉能降吴狗乎!--傅彤夷陵战死前语。

15.吾非不知。但受先帝托孤之重,惟恐他人不似我尽心也!

16.燕人张飞在此,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17.司马昭问后主曰:“颇思蜀否?”后主曰:“此间乐,不思蜀也。”

18.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父子,豚犬耳。

19.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20.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国演义好词好句摘抄读书笔记篇十七

37.曹操兵近濮阳,下住寨脚。次日,引众将出,陈兵于野。操立马于门旗下,遥望吕布兵到。

38.良禽择木而牺,贤臣择主而事。

39.玄德正慌,方欲自战,高览后军忽然自乱,一将冲阵而来,枪起处,高览翻身落马。视之,乃赵云也。玄德大喜。云纵马挺枪,杀散后队,又来前军独战张邰。邰与云战三十余合,拨马败走。云乘势冲杀,却被邰兵守住山隘,路窄不得出。正夺路间,只见云长、关平、周仓引三百军到。两下相攻,杀退张邰。各出隘口,占住山险下寨。玄德使云长寻觅张飞。原来张飞去救龚都,龚都已被夏侯渊所杀;飞奋力杀退夏侯渊,迤逦赶去,却被乐进引军围住。云长路逢败军,寻踪而去,杀退乐进,与飞同回见玄德。

40.两人到门边,城上火炮滚下,乐进马不能入。典韦冒烟突火,又杀入去,到处寻觅。

41.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42.汝视我之剑不利否?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

43.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44.鹪鹩尚存一枝,狡兔犹藏三窟。

45.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

46.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

47.却说玄德引十数万百姓、三千余军马,一程程挨着往江陵进发。赵云保护老小,张飞断后。孔明曰:“云长往江夏去了,绝无回音,不知若何。”玄德曰:“敢烦军师亲自走一遭。刘琦感公昔日之教,今若见公亲至,事必谐矣。”孔明允诺,便同刘封引五百军先往江夏求救去了。

48.大丈夫愿临阵斗死,岂可入墙而望活乎。

49.这一场杀:赵云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

50.曹操追至南皮,时天气寒肃,河道尽冻,粮船不能行动。操令本处百姓敲冰拽船,百姓闻令而逃。操大怒,欲捕斩之。百姓闻得,乃亲往营中投首。操曰:“若不杀汝等,则吾号令不行;若杀汝等,吾又不忍:汝等快往山中藏避,休被我军士擒获。”百姓皆垂泪而去。

51.且说董承自刘玄德去后,日夜与王子服等商议,无计可施。建安五年,元旦朝贺,见曹操骄横愈甚,感愤成疾。帝知国舅染病,令随朝太医前去医治。此医乃洛阳人,姓吉,名太,字称平,人皆呼为吉平,当时名医也。平到董承府用药调治,旦夕不离;常见董承长吁短叹,不敢动问。

52.云长早出,直取管亥。两马相交,众军大喊。量管亥怎敌得云长,数十合之间,青龙刀起,劈管亥于马下。

53.吾露父母之形,以显清白之体耳。

54.留郭嘉于易州养病,求向导官以引路。人荐袁绍旧将田畴深知此境,操召而问之。畴曰:“此道秋夏间有水,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楫,最难行动。不如回军,从卢龙口越白檀之险,出空虚之地,前近柳城,掩其不备:蹋顿可一战而擒也。”操从其言,封田畴为靖北将军,作向导官,为前驱;张辽为次;操自押后:倍道轻骑而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