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 思修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通用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1 08:25:16 页码:11
最新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 思修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通用20篇)
2023-11-21 08:25:16    小编:紫薇儿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篇一

思修道德与法治是每个人必须了解的基本概念。它们是公民的基本素养,也是维持社会稳定和平的支柱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与思修道德与法治相关的问题。而认真思考这些问题,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原理和价值,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价值观,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现实社会中遇到的挑战。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的思修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第二段:思修的启示。

思修即思想品德修养,是一种对自我情感和思想的自我反省和提升。在我的成长经历中,思修教育一直如一股清流,渗透在我生活的方方面面。思修启迪我懂得,人生需要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的平和和宁静。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也要抱持着尊敬、怜悯的态度与人相处,要用爱和感恩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人。而这些,都是思修所要求的。同时,我认识到,不管在任何场合,我们都要保持良好的道德行为,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

第三段:道德的追求。

道德是我们行为的规范和约束,是对行为合适性和不合适性的评判。我认为,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始终追求道德的高峰,培养出自己良好的道德品格。而其中,最根本的是要有正义感,懂得为社会公益出一份力。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我们也要懂得用智慧和爱心,要在坚守原则的同时,尊重他人的权益。例如,在面对考场作弊时,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最基本的诚信原则,用自己的努力赢得应有的荣誉。

第四段:法治的实践。

法治是依靠法律规范,约束整个社会和公民行为,以达到社会公平与稳定的准则。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法律规定开明,法治有序,有时也存在一些比较复杂的情况,例如诈骗犯罪、抢劫犯罪等。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应该密切关注一些法律知识,深度理解法律条文,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例如,成为一个举报线索人不但会得到功德,也有可能挽救更多的人免于被骗。

第五段:总结。

事实上,思修道德与法治是有着紧密联系的。作为一个公民,我们必须自觉接受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与制度,增加自己的法制观念和法治素养。同时,我们更应该培养自己正义、公正、诚信的道德品格,在思修人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灵魂信仰,为自己的人生赋予真正意义。只有当思修、道德与法治得以共同提升和发展,我们的社会才能日益完善。

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篇二

首先王老师先分析了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德育课堂教学严重脱离儿童的现实生活。课堂教学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内,回避了纷杂的现实生活,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很多老师基本靠说教进行道德教育,学生没有良好的道德情感体验,他们所经历的书本世界无法与生活世界沟通起来。反思我之前的课堂教学,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不能脱离孩子们的生活。

专家又深入的分析了问题的根源所在。首先明确《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这个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综合性。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其中,“健康的、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负责人、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切记不能照本宣科,教师必须能够真正的理解教材、驾驭教材,凭借教材所呈现的话题、范例来学生激活自己的思想,得出自己的结论。不能光看图说话,要切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要学会“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然后专家结合三年级的教材给我们详细的解读了新教材。三年级上册教材的学习对象是刚刚升入中年级的学生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为主,思维直观、具体、形象。三年级学生:抽象思维开始形成,逐渐向深刻发展。三年级教材既兼顾儿童特点,又注意教材具有的思维含量。每个单元的问题域体现了鲜明的价值导向:《道德与法治》是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承载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体现了鲜明的价值导向,具有其它学科课程所不能替代的育人功能。

接着,老师就每一单元,每一课进行了简要解析,让我们对教材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她又给我们讲解了用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整体教学建议。最后老师又让我们观看了一节优秀的课堂实录,让我们更直观的看到了《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是什么样的?真是到学生中去,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才能获得最直接的感受。

通过培训,我知道了教材只是媒介,我们要灵活运用教材。要根据自己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搞一些适合自己本班学生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熏陶。老师要引领学生开展活动。玩耍也是学习,在玩中学,不是贪玩。关键是会玩。老师要引导学生,在玩中有收获,在玩的过程中受教育,懂生活规则,遵循游戏规则。让学生认识遵循规则的重要性。就像遵循交通规则,不遵循交通规则,后果会很严重的.在活动中树立正确的道德 观,有好的品格,有好的性格。在德,智,体,美,劳中,德育为首。让学生在活动中做人,让学生懂得感恩,爱自己的学校,爱老师,爱父母。接纳父母的不完美,接纳老师的不完美,接纳同学的不完美。允许同学的不同,换位思考,团结同学。

引领学生发现同学的优点,发现同学的进步,发现同学的闪光点。让学生天天夸自己的同学,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让所有学生充满自信,热爱生活,爱学习。帮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终身学习。真正做到让儿童的生活更美好,让儿童的成长更精彩!

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篇三

电大学习是很多人提升自身能力的重要途径,而“道德与法治”也是电大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学习这门课程期间,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也从中获得了不少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道德的重要性与影响。

道德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基石,它对于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遵守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爱护环境等一系列道德规范,这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增强人际关系、提升人的品格素质。同时,道德也是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基础,是各行各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第三段:法治的意义与作用。

法治的核心是法律,法律是权利的保障,是社会秩序的维护。法律以公正、公平、公开的方式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维护社会稳定和正常发展秩序。在现代社会,法治不仅是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重要的基石,也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指导原则和基本制度之一。同时,法治还对于个人和组织行为的规范和约束,提升了全社会的公序良俗和公民素质。

通过学习电大道德与法治课程,我深刻领悟到道德和法律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它们不仅指导了我的行为,也帮助我认识社会规范和制度,并有助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另外,电大课程还为我提供了机会,让我深入了解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等,让我对专业领域更加熟悉,更加具备专业素质。

第五段:结语。

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具备优秀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也是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保障。我相信,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会更加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做一个遵纪守法、有担当、有爱心的好公民。

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篇四

近年来,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经济的腾飞带来了物质上的丰富,同时也带来了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的矛盾。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道德和法治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出来。而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我也有着深刻的关于道德和法治的体验和认识,让我深感道德与法治在塑造人性、维护社会稳定和公正的重要性。下面将通过分享我的亲身经历,来谈谈我对道德与法治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人性的善良与坏恶。

人性的善良与坏恶是道德和法治的基础,也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在我与他人的互动中,我发现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例如,有一次我不小心丢失了钱包,里面有一些重要的证件和现金。当我发现丢失后,我心急如焚,回头找寻却毫无所获。然而,意料不到的是,几天后,有人把我的钱包还给了我。钱包里的现金和证件完整无缺,连一分钱都没有少。这个故事充分体现出人们的善良。然而,同时也存在一些人性的坏恶。比如,我曾被一位陌生人骗过一笔巨额的利益,他承诺帮我处理一些事情,并索要了一笔现金作为"费用"。然而,他最后却消失了。这种骗人的行为,令我对人性有了一些质疑。人性的善良和坏恶并存,但是,通过道德和法治的教育,我们可以抑制坏恶的一面,发扬善良的一面,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第二段:道德对个人行为的指导作用。

道德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和指导是显而易见的。作为个体的一员,我们的行为举止应该符合道德规范。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道德对我们的行为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例如,在我工作的公司,有一次我发现同事之间存在着激烈的内斗。我意识到这不符合公司的价值观,于是我主动与同事进行沟通,引导大家相互间保持友好和谐的关系。通过我的努力和引导,同事们的关系逐渐得到了改善,并且工作氛围也明显好转。这个经历告诉我,道德行为不仅仅是个体的选择,更是对社会和他人的负责任的表现。

第三段:法治为社会的稳定和公正提供保障。

法治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通过法治,社会秩序得以稳定和公正。我个人在生活中亲身体验到了法治的重要性。曾经有一次,我参与了一个纠纷案件的调解工作。在双方争执不下的情况下,我建议将该案件提交法院,通过法律的程序来解决。随后,我经历了一系列的诉讼过程,最终取得了胜利,保障了我在该纠纷中的权益。这个经历让我认识到法治的力量和必要性,它可以保障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让每个人在社会中享有相应的权益和保障。

道德与法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促进关系。道德为法治提供了基础和前提,而法治是道德的庄严体现。在我的亲身经历中,我发现道德和法治是密不可分的。例如,在我的朋友圈中,有一次我目睹了一位朋友的不道德行为,他在商业交易中采取了欺骗的手段。我作为他的朋友,感到非常愤怒和失望。在交流和引导中,我告诉他这样的行为是违背道德的,并劝他改正,遵守法律。通过我的引导和启发,他最终意识到错误,改正了自己的行为。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道德和法治的相互促进的作用。

在我对道德与法治的体验和感悟中,我深切地认识到加强道德与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只有在道德和法治的双重约束下,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稳定,个人才能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全民的道德水平。同时,还应该完善法律体系,加强法律的实施和监督,确保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创造一个公正、和谐的社会。

总结:

道德与法治是社会进步和稳定的保障,它们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自身的亲身经历和感悟,我对道德与法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人性的善良与坏恶,道德对个人行为的指导作用,法治为社会的稳定和公正提供保障以及道德与法治的互相促进,都让我明白了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继续努力,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素质,同时也将积极关注并参与到法治建设中,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

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篇五

作为大一新生,进入大学的这段时间,对于道德和法治的体悟与认识也在与日俱增。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阶段,我深刻地领悟到了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并且也体会到了道德和法治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下面我将从道德与法治的定义、培养方式以及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三个方面,分享我对于道德与法治的心得体会。

首先,道德与法治的定义是一个人行为规范和社会管理的基础。道德是指人类在社会关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是人们自觉遵守、发扬的一种行为规范。而法治是指国家和社会以法律为基础和准绳来治理社会行为,是人们依法办事、守法权益的一种行为方式。道德和法治不仅在本质上有一定的区别,而且在它们对人们行为规范的要求上也存在差异。道德更强调自觉自愿地遵守和发扬,而法治则通过强制的手段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同时,道德和法治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在实践中,只有道德和法治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才能真正达到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

其次,培养好道德与法治意识是每个大学生应该重视的事情。作为大学新生,我们应当学会自觉遵守和发扬道德规范。大学不仅是学业上的一个提升平台,更是修身养性的阶段。每个人都会在大学期间接受到各种诱惑和挑战,所以我们需要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来指导我们的行为。同时,我们还应该积极参与法制教育和法律实践活动,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并在生活中养成依法办事、守法权益的良好习惯。只有通过培养良好的道德与法治意识,才能更好地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为自己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第三,道德与法治对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遵守道德准则与法律法规能够提高个人的自我约束和社会责任感。在大学期间,我认识到只有守法、诚实和正直,才能树立起良好的个人形象。而这些道德品质的培养,不仅能帮助我们建立正当的人际关系,更能培养我们的道德勇气和责任意识。另一方面,法治的存在保障了个人权益的平等和公正。当个人受到不公平待遇时,只要深入了解法律,我们就可以通过合法渠道维护自己的权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能认识到法治对个人的保护和重要性。

最后,道德与法治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也是深远而重要的。道德和法治的完善和弘扬,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石。社会需要每个人遵守共同的价值规范和社会道德准则,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通过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实施,社会能够实现公正、平等和效率的目标,避免存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矛盾。在一个依法治理的社会中,每个人都能享有平等的待遇和权益保障,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公共素质和幸福指数。

总之,作为大一新生,我深深地认识到道德与法治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并且体会到它们对我们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我将不遗余力地培养好自己的道德与法治意识,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规范,用法律和道德的力量为我所在的社会做出贡献,为建设一个更加和谐、更加法治的社会贡献力量。

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篇六

人生如同一张白纸,我们成长的过程就是在给这张白纸着色的`过程,我们走的每一步都会留在这张人生的纸上。有的人留下的是一张色彩斑斓的纸,上头满是绚丽的图案;有的人留下的则是灰暗一片;更有的是还没来得及在这张纸上添满色彩,这张纸就早早飘零!

法律仿佛是一张无形的网,看似虚若无物,无声无影,但却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当一个邪恶的念头刚刚闪过,法律无形的双手便悄悄地靠近,当法律有大网在你身后展开,这就说明你触碰了法律的底线。

为了帮忙我们增强法制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本事,我们听了王警官带来的法制教育讲座。

这次的演讲主题是:增强法制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本事。王警官那生动的演讲,引起了我的思考,更让我感到震撼的是…...

此刻,青少年的犯罪情景越来越多,此刻中国一年就有两万多个。听到这儿,我不禁感叹了,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呀!如果青少年就不把“法”看在眼里,那中国的未来会是什么样貌少年强则中国强啊!更让我感到惊讶的是,青少年犯罪年龄越来越低,初中生较多,这是为什么因为初中生一般是住读,没有了家长的监督,教师也不可能时时刻刻看着你,所以,自觉性就松懈了,再加上有的坏学生还影响了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学生,所以,犯罪的可能性更大了,其次,初中生的压力没有高中生大,有时间玩,有时间上网吧,网络也有些不健康的东西,好奇心使劲促使自我去看,可换来的,却是犯罪之路。更让人心寒的是青少年犯罪的手段越来越残忍,从小偷小摸,到拿刀恐吓,最终还杀人放火!这些孩子走上犯罪道路,80%与网络游戏有关!是啊,此刻的游戏大多是打打杀杀,一不留神,就会沉入“泥潭”之中。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教师要求大家远离“网游”的原因吧。

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篇七

最近,我在参与一个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对于道德与法治这两个主题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心得体会。在这篇博客中,我将分享我对于道德与法治的理解和体验,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和思考。

首先,我认为道德与法治是紧密相关的。道德是一种行为准则和判断标准,是指人们在社会中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而法治则是指社会中通过法律来调整和规范人们的行为和关系的方式和体系。道德和法治之间的联系在于,道德是法治的基础,法治则是道德的具体体现和实践。在现代社会中,法律规则不仅仅是为了维持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更是为了保护人们的道德和尊严。

其次,道德和法治都是需要自觉遵守的。在道德方面,我们不能只依赖于法律的规定,而应该从内心深处明白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道德的。人们应该始终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如诚实、宽容和尊重他人等。同样,在法律方面,我们不能因为没有被逮捕或处罚就可以违法行事。作为公民,我们有责任遵守法律,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第三,道德和法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对于年轻人来说,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理念是必不可少的。在学校和家庭中,我们应该加强对于道德和法律的教育,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法律意识。只有这样,年轻一代才能够在成长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尊重道德和法律,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

第四,道德和法治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一个公正的社会里,每个人不论国籍、种族、性别都应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道德的内核在于关心他人,秉持公平正义的原则。法律的作用则在于保障每个人的权益,维护社会的公正和稳定。当我们违反法律或违背道德准则时,我们可能伤害到其他人,破坏社会和谐。

最后,我认为道德和法治是建立和维护社会信任和和谐的基石。在一个道德和法治意识淡薄的社会中,人们往往缺乏相互信任,容易陷入争执和冲突。相反地,在一个道德和法治意识强烈的社会里,人们愿意遵守规则和约束,相互尊重和理解。这样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和繁荣,每个人也能感受到更多的安全和幸福。

总之,道德与法治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需要自觉遵守道德准则和法律规则,始终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实现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共同建设一个公正、文明、和谐的社会。每个人都应该积极传递和弘扬道德与法治的理念,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

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篇八

我自从听警察叔叔给我们讲了青少年法律制裁这堂课后,我明白了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我们需要远离犯罪人,假如你的家人是犯罪人,你应该怎样做呀?对了,你应该不要跟他去不健康的地方,你也要指导他不要去上网吧,抽烟,喝酒等对我们不健康的东西。

如果你的好朋友在14周岁到16周岁,还是16周岁以上,如果你发现他们有抢钱,偷钱等触犯法律的事,你要及时报警,不要跟他们一起做伤害我们的事情,因为法律无情。你在小学或是幼儿园时,发现你们班有人做小偷小摸的事,你要及时阻止他,如果他不及时改正错误,也不听你的劝告的话,大了必定酿成大祸。

比如,你放学回家,父母或是亲人都不在家,发现后面有人跟踪你,你应该怎么办呢?下面是一个很好的举例:一天,女孩娟娟放学回家,脖子上挂着钥匙往家里走去,父母都不在家。走到半路,娟娟发现有人跟踪她,她走到家门口,却不开门,在家门转来转去的,因为娟娟知道,只要她一开门,那个人就会进她家抢东西。忽然,娟娟看到对面的江大婶走出来,她拉住江大婶,并且小声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江大婶,江大婶叫娟娟开门,自己在旁边打110。当娟娟把门打开后,那个人急忙冲上前把娟娟反锁在房间里,然后就在娟娟父母的房间里翻东西。警察叔叔来的及时,把那个人捉住了。

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篇九

20xx年xx月xx日,我有幸在加来中心学校参加部编教材网络培训会。通过学习,本人受益匪浅,对依法执教、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等概念的。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教师法》等重要理论内涵有了更深层次的诠释。下面,我就谈一谈学习的感想:

(一)区分层次,继续上好法制课。在全县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中开设法律常识课,列入课表。要做到有计划、有课时、有教师、有教材,并密切联系学生思想实际,使学法、用法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同时,要按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法律常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增强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二)形式多样,提高法制教育效果。一是举办主题班队会、开展社会调查、知识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是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的重要形式。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形式,通过宣讲法律故事,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教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育效果。二是开展社区教育活动。要依靠村委会协助学校和家长做好所在区域学生假期的学习生活及教育活动,共同做好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特别是做好对“行为偏常”学生的帮教工作,努力切断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源头,确保学生不出问题。

(三)突出重点,提高法制教育针对性。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除进行必要的法律知识教育,培养学生法制观念外,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对少数有不良行为以及有不良行为倾向的“问题学生”实施重点帮扶,预防和减少犯罪。一是要求各中学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发动教师对全体学生家庭情况进行调查,对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的学生的校内外表现重点掌握,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及时与家长联系,互通信息,同时,学校领导、老师结对帮扶,防患于未然。二是做好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是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重要一环。

在学习了有关法律知识后,让我更明确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该履行的义务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没有法律约束的时候,教师的教育教学是凭职业道德、凭良心。学校是培养教育下一代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阵地,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对学生坚持正面教育,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教师要面向学生,对全体学生负责,不要偏爱一部分人,歧视另一部分人。对于优缺点、错误的学生,要深入了解情况,具体分析原因、满腔热情地做好他们的思想转化工作。要善于发现、培养和调动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尊重他们的自尊心,鼓励他们的上进心,帮助他们满怀信心的成长。对于极个别屡教不改、错误性质严重、需要给予纪律处分的学生,也要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以理服人,不能采用简单粗暴和压服的办法,更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为此教师法规定了教师体罚学生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在学法过程中,我更进一步认识到,在教学生活中,教师要平等对待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特别作为一个班主任更应该对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多接触,多了解,和学生们主动沟通,谈谈学生在生活中的.困难或疑惑不解的问题。对学生能够善于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知道是非对错。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了过程,能比较好的完成学生德育工作的教育。

对于教师本身,一要注重自己的师德学习,二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在《教师法》中,这两点是教师的为师之本。平日里要主动多参加培训和业务学习,多向优秀教师和老教师请教他们的经验和优秀的教学方法,多听一下优秀教师的课,增强自己的业务能力。

作为教师,知法是重要的权利义务,学法是重要的必修课程,守法是重要的师德内容,用法是重要的基本功架,护法是重要的基本职责。让我们与法同行,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合格的人民教师。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搞好青少年法制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下面是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快来围观吧。

培训中,我在方老师的讲解下对新教材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可以说新教材对我们教师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通过这次培训我所获得的感想与体会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培训中,方老师主要从三个维度来阐述新教材编列的目的,使我清楚的认识到教科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列目的在于同世界性学校德育变革相接轨,以顺应时代的变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新教材内容的设计重点在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关系上,采取的内容编列策略是知识、技能引领,活动穿插,在学习知识、技能中来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同时,在解决日常问题的活动过程中适时地结合学生身边的例子加以讲解,这样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的整体效果。教学内容的设计与选编符合国家对课程标准制定要求,教材内容丰富,难度适中,对有关基本知识编排和叙述,正确、合理、也符合科学性。教材中的知识点相比以前老版的《思想品德》来说较新颖、实用。通过学习,使我清楚的认识到新教材的内容是由哪些单元组成,各单元又有哪些知识点的组成,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方老师所提供的知识框架对我们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整体把握新教材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只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只有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课程知识的主线,才能更好地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因此较好的整体把握政治新教材、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教材的结构,对于一个新入门的政治教师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通过方老师、安老师的经典剖析,使我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新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怎样才能将一个个知识点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政治教学过程中。我已经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学习,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新教材贵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在通俗易懂但却蕴含人生哲理的知识点中轻松愉快的提高内在的政治素养,形成科学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

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篇十

道德与法治一直是人类社会重要的价值观念,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的完善也使得道德与法治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现代社会,道德与法律的调整机制不断完善,因此,考核道德与法律的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和多样化。这篇文章将探讨道德与法治考核的核心得体会。

在道德考核中,人们的行为和态度受到广泛关注。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考虑道德规范和价值观,以此来评估人们的行为和态度。这也就需要考虑道德标准以及激励机制。道德标准应该是信仰和价值观观念相互联系的结果。同时,我们也需要建立激励机制,以鼓励人们在道德方面做出更为积极的行为。

在法治方面,考核的内容在多年以前已经固定下来。一般情况下,考核法律履行情况的方法是通过检查和评估国家、地区或者组织的法律法规律。然而,在如今的社会中,法律的应用也需要考虑到直接的社会影响和为法律履行提供更多的支持。

第四段:两者有机结合的考核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道德与法律的考核是不可分割的。在如今的社会,两者的有机结合是必要的。道德和法律的调整都需要考虑人性影响,同时也需要通过改革来提高道德和法律的水平。由于道德与法律之间的依存关系,法律也必须补充道德,遵循道德标准,从而保持社会稳定。

第五段:结论。

在实际应用中,道德和法律的考核并不是简单的任务。由于社会的发展和要求,道德和法律都需要不断完善和调整。考虑到道德与法律之间的紧密联系,我们也需要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不断的发展中,做出符合价值观和既定目标的决策。

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篇十一

在当今社会,道德和法治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调控方式被广泛弘扬和推广。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石,法治则是一种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在学习和工作中对道德与法治的认识逐渐深化,并得出了一些心得体会,希望通过这篇博客与大家分享。

道德是人们对于善恶、正邪、美丑等价值观念的认同和遵循。它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石,能够保障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法治则是以法律为基础,通过制定、实施和执行法律来调整社会关系和解决社会矛盾的方式。道德和法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没有善良的道德意识,法治便很难有效实施;而法治的存在和运行,又能够强化道德意识的落实和维护。

第二段:道德和法治的重要作用。

道德和法治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道德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人文性,它约束人的行为,提升人的品质,指导人的思想和行动。道德行为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强化社会凝聚力和信任感。法治则更多地体现了规范化的特点,通过法律的严密性、公正性和权威性,为社会提供了一种稳定而可靠的秩序保障。法治的运行能够保护人民的利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为人们的和谐生活提供了保证。

道德与法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共同构建了一个社会的伦理框架。道德作为一个内在的引导力量,通过对每个人内心的约束和规范,为法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力量。同时,法治作为一个外在的约束力量,通过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使人们的道德行为能够得到强化和维护。道德和法治相互沟通和共同进化,每一个道德观念的根植都需要法治的支撑,而每一个法律的执法也都需要道德的引导。

道德和法治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在个人层面,我们应当遵守道德底线,不仅要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更要做到尊重他人、守信用、助人为乐等。在家庭中,家庭成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和践行良好的家庭道德。在职场中,员工和企业应当遵守规章制度,保证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在社会层面,每个公民都应该自觉履行社会道德责任,同时服从和支持国家的法律法规。

第五段:个人心得与总结。

在学习和工作中,我深刻意识到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和价值。只有做到坚守道德底线、加强法治教育,才能进一步提升社会的文明素质和法制意识。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决定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刻保持对法律法规的敬畏和尊重。同时,我将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道德与法治是我们每个人的底线和操守,只有牢记于心,才能使社会更加美好和和谐。

结语:

道德与法治是一个社会生活的基石,也是人类进步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必然选择。每个人都应该明确自己的道德底线,遵守法律法规,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只有每个人都能从自身做起,共同努力,我们才能拥有一个更加公平、和谐和进步的社会。让我们共同为道德与法治的推广和实施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篇十二

道德与法治是每个人都必须遵循的规则和准则。这些准则在我们的社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们规范着每个人的行为方向和行为方式。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道德与法律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也在逐渐改变。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评估道德与法治的作用,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呢?本文旨在探讨道德与法治考核的核心得体会。

第二段:道德的意义。

道德是指社会习惯、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等,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什么是好的、正确的行为。对于一个成熟的社会来说,道德里的那些标准是非常重要的。道德标准涉及着一个人的品格和修养,其主要目的是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在现代社会中,道德的意义愈发深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许多决策都涉及道德问题,这使我们更加意识到,道德对于我们目前和未来的生活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第三段:法治的意义。

法治是指一种制度,可以协助社会公正、公平地处理纷争、维持秩序,在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现代社会崛起的必要条件。在一个法治社会,法律准则是统治的权威,所有的活动都必须在法律的基础上进行。它保证公正和有序,为市民提供必要的安全。法治的实施也对于执政者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法治提高了信任度和稳定性,促进了合作与创新。

道德和法治二者之间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可以说,道德是作为基础性的规则约束法律体系的,而法律是对违反道德的惩罚。两者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促进的。道德可以帮助我们选择正确的方式解决问题,并保证实行法治所依据的普遍准则。而法律可以对不守规矩的行为进行惩罚。两者之间的关系需要实际情况和制度安排的配合,才能更好地对社会进行约束。

第五段:结论。

道德与法治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法规制定、政治管理和舆论调整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道德和法律的实施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应该积极推动道德和法律的有效实施,建立一个公正、安全、有序的社会。在未来,我们应当更加关注道德与法治的关系,并更好地考虑它们在我们生活中的必要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篇十三

一种机缘巧合,我接触了瑜伽,于是又为其寻找理论指导,无意间看到这样一句话:中华几千年的文化瑰宝《道德经》。有一种一睹为快的冲动,于是终于从网上初步接触《道德经》,至今看过四遍,才有一些初步感受。基本介绍:

《道德经》,又称《老子》、《老子五千文》,相传是道教的创始人老子所著,所以《道德经》就被奉为道教最高经典。其实,该经典还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全面地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

《道德经》原文分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从第1章到第37章,下篇《德经》从第38章至第81章。《道德经》的全部内容,主要是阐述“道”和“德”的深刻含义,它代表了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所描述的“道”,是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阐明他的宇宙观,也包括人生哲学和修养方法的原理。他认为“道”是无形无象的,但却是宇宙的本源,万物化生都是出于它的运动和变化。“德”的基本内涵,是本体的“道”具体到天地万物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性,即具体体现。

老子对“道”与“德”的描述,是从立体面的多层次剖析了宇宙、万物、人类以及人本身的种种内涵。《道德经》像一个包罗万象永不枯竭的奇妙宝藏,不同的人读道德经理解的道理都是不同的。不仅对不同的人,同样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都有不同的收获。

唐末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释疏题明道德义》云:“《道德真经》,包含众义,指归意趣,随有君宗。”也就是说,《老子》一书,思想内容极其广博玄奥,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可以根据相应的时代条件和时代需要,对它作出各种主旨不同的解释。在《老子》注释史上,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老子”,每一个注解者和研究者也有他们各自所理解的“老子”,这是老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一特点启发我们,研究历史上不同时期的《老子》注,不仅可能发现作注者对《老子》原意的领会与掌握情况,还可能看出作注者本人的思想,进而考察一定历史时期某些思想流派的内涵及其衍变规律。老学,是中国古代整个思想文化发展的一面镜子。

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篇十四

新版教材的“口语交际”栏目,不是新增的,但内容有些变化,增加了一些有趣的小游戏。比如“传话游戏”,第一个人轻轻说句话,传到最后一排,看看哪组传得又快又准。

游戏虽然简单,但游戏过程中锻炼几个能力:一是倾听能力,要专注;二是语言能力,把话说清楚。通过传话游戏,让孩子们学会等待,锻炼专注力。现在都是快阅读,孩子们很难静下心来做一件事,传话游戏能让孩子们学会静下心来做事。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改名《道德与法治》。

市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陶元红介绍,今年我市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的教材全部换成了《道德与法治》教材。

在新教材版本的采用上,陶元红说,根据教育部“过去采用什么版本现在仍采用什么版本”的原则与要求,今年我市小学一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仍有人民教育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北师大出版社三种。

过去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成了“部编本”,所以,今年我市将有20余个区县采用“部编本”《道德与法治》教材,10余个区县采用河北人民出版社《道德与法治》教材。新教材《道德与法治》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更进一步强调“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两大内容。

陶元红称,今年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仅局限于小学一年级,从明年起,小学所有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教材都将换成新教材《道德与法治》。

20xx年8月22日,为期两天的小学三至六年级的《道德与法治》培训开始了,领导在培训开始前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进行解读,提醒大家认真学习,通过本次培训对教材有进一步的理解,并把所学运用到自己以后的日常教学中,真正做到道德与法治从娃娃抓起,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

《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和《青少年法制教育大纲》,在小学阶段着重普及宪法常识,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划意识、诚信理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通过本次培训,我对于《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用意和整体规划有了更深的理解,在小学阶段,我们需要摒弃那种认为法治教育就是讲法条、讲案例的观念,把传播法的理念、精神、价值贯穿于学生日常的生活当中。我通过培训总结了该学科教学的三大性质: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

1、生活性。

珍视学生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学生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以学生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2、活动性。

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以学生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3、开放性。

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学生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

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

一个人的成长就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行为合乎规范,要比记住许多该方面的知识、名词、条例法规更为重要,这门课程不是要让学生说出来,而是要他们通过自身体验、探索、讨论和总结后做出来。努力上好每一节课,真正从小学阶段抓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及法治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健全的人格体系和较高的公民道德素养,为他们以后在法治社会的生存打下坚实的基础!

今天在德源学校参加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培训,一天培训颇有收获。通过培训,我知道了教材只是媒介,我们要灵活运用教材。要根据自己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熏陶。

玩耍也是学习,在玩中学,不是贪玩,关键是会玩。老师要引导学生,在玩中有收获,在玩的过程中受教育,懂生活规则,遵循游戏规则。让学生认识遵循规则的重要性。就像遵循交通规则,不遵循交通规则,后果会很严重的。

在活动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有好的品格,有好的性格。在德、智、体、美、劳中,德育为首。让学生在活动中做人,让学生懂得感恩,爱自己的学校,爱老师,爱父母。接纳父母的不完美,接纳老师的不完美,接纳同学的不完美。允许同学的不同,换位思考,团结同学。

引领学生发现同学的优点,发现同学的进步,发现同学的闪光点。让学生天天夸自己的同学,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让所有学生充满自信,热爱生活,爱学习。帮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终身学习。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做诚实守信的好孩子。培养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可以开个辩论会,问题越辩越明。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进竞争机制。生活处处皆学习,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快乐学习。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遇到困难,教会学生想办法,愈挫愈勇。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挫折难免,要正确对待挫折。

老师要认真研读教材,用好教材,结合自己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切实可行的活动。活动是学生自己的亲生经历,具体可感。是学生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学生感受就深,就能洗涤孩子的心灵。了解教材编排的意图,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采取合适的措施,与学生一起成长。

《道德与法治》课虽然是小课堂,反映的却是大社会。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的教科书不是唯一的教材,老师也不是唯一的老师,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方法更不是唯一的,相信我们多样的教学方法,一定会让品社课堂更加生动活泼,绚丽多彩。

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篇十五

教育对于种子是阳光,对于树林是水,对于稻田是肥料……而对于我们少年儿童,是走上到的殿堂的梯子,能让人该过自新,要是盗贼、人犯,从小接受过法制教育,有着满心道德,那他们还会成为罪犯吗?由此说明,法制教育是不可忽视的。所以,我觉得学好法制教育就是学会做人,就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它教会我们遵守守则,小学生要遵守《小学是守则》,员工要遵守公司条例,而每个公民都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正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它教会我们不要迷恋电子游戏机,不吸烟,不喝酒,不打人和小偷小摸。玩电子游戏会让我们成绩下降,也浪费金钱;吸烟喝酒有害身体,打人和小偷小摸是不良行为。它还教我们怎样防火与自救,城市不能随便放鞭炮等等。

所以,我们要认真学好法制教育,做个有文化、讲文明的国之栋梁。犯罪,犯法它们是兄弟?不,不是。它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词语。

犯法,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做,它是我们每个人都做过的一件事。

而犯罪呢!它是一颗长满刺的玫瑰,美丽诱人,但是会让我们流血流泪。

不要自以为是地说:“我们是未成年人,犯罪没有关系。”在此,我要严肃地告诉你:“不,你说错了。18周岁以下的我们是不能犯这5种罪的:杀人、放火、抢劫、投毒、故意伤害造成他人重伤。”

不也不要满不在乎地说:“我一定不会做这些事情。”因为,就拿我们认为离我们最遥远的投毒来说吧。

曾经有多少人这么认为过:毒品有什么了不起,我一定能抵制它,那写吸毒的人一定是非常不坚强的人。但是,又有多少这么认为过的人能逃出毒品的魔掌中呢?不要认为它离我们遥远,因为它就在我们身边呀。说不定,在无意中,毒品已经走进你的生活。

面对当前部分青少年法律和纪律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强,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低龄化趋势的现状,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

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篇十六

道德与法治作为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们的生活和行为起着重要的约束作用。作为一名中学生,我有幸参加了学校举办的道德与法治见习活动,通过实践与体验,深切感受到了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在这次见习活动中,我积极参与,并深入学习与思考,从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人生经验和知识。

第二段:道德的重要性。

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中应遵守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道德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在这次道德与法治见习活动中,我看到了许多道德感人之举,比如老人的慈爱关怀和勤劳朴实的农民等。从中我明白,道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塑造一个人的品质和形象,让每个人成为一个有责任感、同情心和公德心的好公民。从现在开始,我将时刻牢记道德的重要性,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有道德的人生。

第三段:法治的重要性。

法治是指依法治国的原则,它保障了社会的正常运行和公平公正。在这次见习活动中,我深切体会到了法治的重要性。在了解了法律的基本知识后,我发现,法治不仅约束了我们的行为,更为整个社会的和谐提供了保障。举一个例子,我们去了一个监狱见习,了解了很多罪犯的人生经历和悔过的心路历程。通过他们的故事,我明白了法治的作用,它给予了这些人学习悔过的机会,他们通过服刑来回报社会。这使我深感法治的意义,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人身自由和健康的生活环境。

道德与法治是密不可分的。在这次见习活动中,我发现,合法的行为不一定是道德的行为,而道德的行为通常是合法的行为。道德作为每个人内心的良知,其目的在于规范和指导人的行为,让人们按照社会公德的要求去做事、处事。而法治则是通过法律来规范社会行为,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因此,道德与法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人们必须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形成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通过这次道德与法治见习活动,我从中受益匪浅。我理解到道德是一个人品质的核心,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才能成为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人。而法治则是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的保证,我们必须要依法行事,同时要积极投身于维护社会法制建设的行列。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将继续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时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做到积极向上、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同时,我还会不断学习法律知识,了解并遵守法律规范,同时积极维护社会正义。我相信,只有在道德与法治的双重约束下,我们才能建立一个和谐、公平的社会,让每个人都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总结:通过这次道德与法治见习活动,我深刻体会到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了解到了它们互相促进、互为依托的关系。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积极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做到遵纪守法,为社会的繁荣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篇十七

20xx年xx月xx日,我有幸参加了《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培训活动,此次培训是由经验丰富的孙彩平老师、李伟老师和安子琴老师给我们讲解。

培训中,我在孙老师的讲解下对新课标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可以说新课标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德育回归了生活。它强调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道德产生于生活,只有在生活中才能不断发展和完善人的道德。在不一样的地区,不一样的家庭,不一样的人群,对于道德就应该有不一样的标准。教学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易感知的生活实际去进行教育,不可一味地用自己的思想实际去臆想和构建孩子的实际生活。课上学习尽量舒服化,并让学生动手又动脑的学习兴趣,因为学习姿势越自在,听课效果越高效。

新教材内容的编写重点在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关系上,采取的内容编列策略是知识、技能引领,活动穿插,在学习知识、技能中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解决日常问题的活动过程中适时地结合学生身边的例子加以讲解,这样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的整体效果。教学内容的设计与选编符合国家对课程标准制定要求,教材内容丰富,难度适中,对有关基本知识编排和叙述,正确、合理、也符合科学性。教材中的知识点相比以前老版的《思想品德》来说较新颖、实用。通过学习,使我清楚的认识到新教材的内容是由哪些单元组成,各单元又有哪些知识点的组成,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李老师和安老师老师所提供的`知识框架对我们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通过老师的经典剖析,使我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新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怎样才能将一个个知识点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中。我已经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学习,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新教材贵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在通俗易懂但却蕴含人生哲理的知识点中轻松愉快的提高内在的政治素养,形成科学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

此次培训,受益匪浅,在三位老师精彩的讲述中令我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这将成为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正确掌握新教材的重难点、驾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宝贵经验。

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篇十八

近年来,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道德和法治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作为一个年轻人,我有幸参与了一次关于道德与法治的见习,深刻体会到了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在这次见习中,我不仅学到了许多有关道德与法治的知识,还提升了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在此,我愿分享我所体会到的心得和体会,希望能给读者们以启发。

首先,法治是保障社会秩序的重要一环。在见习中,我认识到法治的本质是以法律为基础,通过法律的准则和程序来规范和保障社会秩序的一种制度。法治的实施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通过参与法治见习,我了解到了法律的一些基本规定和程序,以及了解了一些现实案例,进一步体会到法治对社会的重要性。法治的实施不仅要求我们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还要求我们发扬法治精神,尊重和信任法治,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其次,道德是保障社会道德风尚的重要力量。在经历了道德教育和道德观念的见习之后,我对道德的重要性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认识。道德的实施能够强化社会成员的自律和自我约束,使社会的风气健康向上。通过见习,我认识到道德与法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道德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道德的外在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积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注重个人的品德修养,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以道德约束自己的行为,积极推动社会的道德进步和法治的健全。

第三,道德和法治的实施需要社会共同参与。在见习中,我看到了社会各界对道德与法治的重视和参与。民众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的提升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组织等都应加强道德教育和法治宣传,培养广大市民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强化社会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标准。只有全社会共同参与,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的积极作用,我们才能营造出一个和谐、稳定、法治的社会环境。

最后,作为一名见习者,我深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情操和法治观念的人,用理智和清晰的头脑来看待问题,用公正和公平的标准来处理事务,做一个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好公民。在见习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和缺陷,比如自控能力不足,法律意识有待提高等。这次见习是我提升自己道德和法律素质的一次重要机会,我将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与法治素养,争取在实现个人发展的同时,为社会公益事业作出贡献。

总而言之,道德和法治的实施是现代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基石。只有全社会共同参与,积极弘扬道德精神,加强法治教育,才能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秩序稳定。作为一个见习者,我深感责任重大,也有幸在见习中得到了提升。我将继续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道德与法治素养,为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篇十九

在大学的几年里,我们学习了各种各样的课程,接触了各种各样的知识,但没有一门课程能像“道德与法治”这门课那样对我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学习道德与法治,我认识到道德和法律在社会中的重要性,也听说了许多令人深思的案例。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首先,通过学习道德与法治,我对道德与法律的区别有了更深的理解。在课程中,我们学习到道德是人类行为规范的内在标准,它直接反映了人类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与之相对,法律是社会对人类行为规范的外部规定。它是由国家制定和实施的,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我认识到,道德和法律虽然有交叉的部分,但它们并不完全一致。有时候,我们的道德准则可能超越法律的规定,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判断行事。这样的认识让我明白,在社会中,我们不能只看重法律的规定,更要注重道德的指引。

其次,学习道德与法治让我明白了道德和法律在社会中的重要性。道德是社会的基石,是社会稳定和谐的保障。没有道德,社会将无法正常运行。而法律则是保障道德执行的工具,它给予了人们权利和义务,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法律的存在让社会更加有秩序,保护了每个人的权益,维护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通过学习道德与法治,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在遵守道德和法律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和平共处,推动社会的进步。

此外,通过学习道德与法治,我听说了许多令人深思的案例。这些案例让我深刻认识到道德和法律是多么关键。我记得在一次课堂讨论中,我们讨论了一个关于道德与法律冲突的案例。案例中的主人公是一名司机,他撞伤了一名行人并逃离了现场,然后被追捕。在这个案例中,大多数同学认为司机应该受到法律的惩罚,因为他违反了法律的规定。然而,一些同学认为,司机之所以逃离现场是因为他害怕自己无法承担赔偿的责任,这种行为是有违道德的。通过这个案例,我明白了法律和道德在特定情况下可能发生冲突,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

最后,学习道德与法治培养了我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通过课堂的讨论和案例的研究,我明白了什么是道德操守,什么是道德规范。我学会了尊重和理解他人的权利,学会了负责任和正直,学会了如何做出正确的决策。这些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指导着我的行为,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总的来说,通过学习道德与法治,我对道德和法律的区别有了更深的理解,认识到了道德和法律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听说了许多令人深思的案例,培养了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这门课程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为我今后的人生道路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我将继续保持尊重道德和法律的态度,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篇二十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重要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听取和讨论了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通过学习,我对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党员干部应当把党纪国法视如戒律一样,把对法律的敬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其作为修身理政的法宝。比如,中央的“八项规定”约束了党员干部内心欲望的膨胀,守住底线、红线、高压线,远离是非之地、是非之事,促进心安、家安、国安。其他党纪国法和“八项规定”一样也是修身理政和凝聚民心的法宝。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自觉把党纪国法置于心中敬畏它,做党纪国法的守护者、先行者,这也是党员对自己内心的崇敬,对自己良知的负责,对自己入党宣誓的忠诚。

行政机关在依法治国中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作为行政机关要带头严格执法,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社会秩序。执法者必须忠于法律,既不能以权压法、以身试法,也不能法外开恩、徇情枉法。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

目前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总体上解决了有法可依,但部分领域法律滞后的问题依然突出。我们应围绕以人为本的立法价值取向,服务群众的现实需求,增进社会主义公民对法律的亲近感和认同感。完善立法规范,突出立法重点,增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针对性、及时性和系统性。探索立法规律,强化立法调研、立法听证和公开征求意见,提升立法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加快实现立法科学化与民主化,保证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法治精神是决定一个国家能否依法治理的前提与根基,是法治的灵魂。人们没有法治精神、社会没有法治风尚,法治只能是无源之水。高举法治精神就要加强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法治信仰,形成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引导公民理性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行动,避免走进“信访不信法”和“走关系强于走程序”的恶性循环怪圈。要把法治精神、法治观念熔铸到全民的头脑中,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习惯,法治就会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法律的正能量。

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内涵丰富,作为行政机关,应该通过学习讨论,尽快将大会精神深刻领会把握实质指导实践。总书记重要讲话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思想灯塔和行动指南。在今后工作和学习中,要把学习领会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同中央《决定》精神结合起来,同学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结合起来,同自己的实际结合起来,力求做到掌握精髓、把握要义,学以致用、知行合一。通过深入领会大会精神,我对我们党和国家的未来更加有信心,更加有期望,更迫切的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祖国的富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公平正义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贯主张,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法者,天下之公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离不开法治的有力保障。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着眼于依法治国与公平正义的有机统一,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方面,对以法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出了全方位部署。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中,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以法治守护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以法治维护公平正义,科学立法是引领。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才能筑牢人们共享人生出彩机会的坚实平台。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以法治维护公平正义,严格执法是关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解决好执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等问题,惩治执法腐朽现象,才能确保法律公正、有效实施,牢牢树立起法治权威。

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以法治维护公平正义,公正司法是保障。“凡法事者,操持不可以不正”,无论是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还是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更好服务于民,或是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都是为了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以法治维护公平正义,全民守法是基础。“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各级领导干部首先要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而应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担当起法治建设的责任。同时,也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全民积极投身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伟大实践,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就有了最可靠的保证。

【篇三】。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