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大学生调研报告(汇总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1 11:09:13 页码:14
大学生调研报告(汇总19篇)
2023-11-21 11:09:13    小编:薇儿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生调研报告篇一

大学生是关系民族前途和命运的重要群体,其政治态度、政治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政治价值判断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我们党高度重视大学生工作,尤其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本着对党的事业负责的态度,本课题组高度重视本次调研,在全国9个省区发放并回收有效调查问卷3700余份,同时深入基层和一线,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和座谈活动,获得了大量第一手材料。问卷分析和实地调研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当代大学生列‘党和国家政治态度的主流是健康的、积极的,他们拥护党的领导,赞成党的基本路线,支持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具有高度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但与此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社会环境的变革,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态度处于不断变化中,面临着新的挑战,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新的需要关注的问题。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系统分析和多角度、多侧面的深入座谈,可以看到,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调研中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表示拥护党的领导,认同党和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

(一)对我们党高度认同。在调研中课题组切实感受到,当代大学生总体上对我们党是热爱的、支持的,他们拥护党的领导。

对调研问卷的统计分析能较好说明这一点。例如,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性质的认识”问题上,38.4%的被调查者认为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6.9%的被调查者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足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14.4%的被调查者认为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9.o%的被调查者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11.3%的人认为中国共产党是全体人民的党;仅人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持“说不清楚”的观点。这说明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高度认同,中国共产党在大学生的心中具有较高的威望。

在“是否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问题上,73.9%的大学生表示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18.3%的大学生表示无所谓;7.8%的大学生表示不愿意加入。可见,大部分大学生期望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

如何评价党的领袖能深刻体现大学生对党的感情和态度。在“如何看待毛泽东这一标志性人物的历史地位”问题上,50.0%的被调查者认为毛泽东是我们党、军队和国家的缔造者和伟大领袖,应坚决维护;38.5%的被调查者认为毛泽东是伟人,但犯了很多错误甚至罪过;3.5%的被调查者认为毛泽东是独*者,还有7.9%的被调查者说不清楚。可见,大多数大学生对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持正面、积极的观点,认同毛泽东为中国社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二)拥护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的表述上,64.7%的被调查者认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6%的被调查者认为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5.3%的被调查者认为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0%的被调查者认为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1.9%的被调查者认为是马列主义;仅4.4%的被调查者对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说不清楚。总体而言,九成以上的大学生对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有较好的理解和认同,只是认识的程度存在差别。

(三)支持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在“如何看待国家基本政治制度”问题上,调研对象和访谈对象都表现出较强的支持态度。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向着瑞典等民主社会主义方向发展”这一说法,58.2%的被调查者表示不赞同;32.4%的被调查者表示说不清楚;仅有9.4%的被调查者表示赞同。这一结果说明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独一无二:的,是立足于我国历史、国情的发展道路,并非国外某种发展道路的延续。

另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道路”,对于这一观点,61.9%的被调查者表示不赞同,15.2%的被调查者表示赞成。由此可见,大部分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性质有较为明确的认识。

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面临的主要任务”问题,74.8%的被调查者认为是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9.3%的被调查者认为是西方政治体制结合儒家治国理念;8.1%的被调查者认为是推进党内民主;3.4%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实行西方的*政体制;4.4%的被调查者表示说不清楚。以上数据充分表明,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当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面临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总的说来,大学生主流的基本政治态度是积极、健康、向上的。这同我们党对大学生工作尤其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是分不开的。

在充分肯定当代大学生主流的政治态度是健康向上的同时,也要清醒地意识到,在新的复杂社会条件下,尤其是在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的复杂形势下,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政治认知和政治情感均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而且大学生社会阅历较浅,在思维上具有求新、求异的特点,这使得他们中的一些人很难看清当前形形色色学术思潮背后的政治本质,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问题。综合最近几年理论界、学术界的基本情况,调研组发现,主要有三种错误思潮在大学生中或多或少地具有影响,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一)新自由主义思潮。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新自由主义逐渐被我国学术界所关注,其本质上是一种适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转变要求的思潮。在中国,个别学者极力推崇并宣扬从英美那里照抄照搬来的新自由主义观点和政策主张,宣扬绝对自由化、完全市场化和全面私有化,主张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在部分青年学生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二)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是人文研究领域长期存在的一种社会思潮。在政治领域,它以虚无主义态度贬低革命历史、党的历史,以客观评价为名,美化反动统治者、侵略者和汉奸;以历史解释学为名,任意涂抹史料,对历史恣意割裂歪曲。历史虚无主义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通过对历史的所谓“反思”,用真实的历史细节歪曲、篡改和伪造历史,通过否定历史、否定现实,否定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选择。

大学生调研报告篇二

《今日美国》18日报道,美国一份针对大学生的调研报告显示:近一半美国大学生在大学前两年几乎一无所获,36%的大学生读了四年等于“白读”。造成这种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今天的大学老师和大学生,未把教学和学习放在首位。

一、老师忙学术研究 学生忙交际活动

这项调研由美国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研究员埃斯特、美国最大私立大学纽约大学的教授理查德·阿如姆等人合作完成。

调研人员在2005年-2009年,跟踪调研了美国29所大学的超过3000个全日制大学生,调研基于这些大学生的成绩单,对他们的问卷调查,以及对他们的学术评估:衡量学生批判性思维、分析推理能力和写作技能的一种标准化测试。调研报告已被写入理查德教授本月与人合著出版的书籍《随波逐流的大学:校园里学到的很有限》。

报告指出,大学老师更喜欢聚焦在他们的学术研究上,而不是给年轻的大学生上课;大学生也不喜欢上课,而是喜欢参加交际活动。

报告中的数据显示:45%的美国大学生在大学前两年,学习上没有“有意义的”收获;36%的美国大学生,经过大学4年学习后,几乎毫无改变,仍在原地踏步。

大多数美国大学生毕业时,仍不能分辨阅读材料中的哪些部分是事实、哪些部分是观点。这些毕业生,无法分析邻近地区犯罪率上升的原因,也无法抛开情绪性言辞、政治性谎言的干扰,进而理性决策。

理查德说:“这真是让人震惊、困惑的数据。”他说,接受调查的3000多个大学生,平均绩点是3.2(编者注:绩点是大学生成绩的一个评价标准,简单折算,绩点3.2大约是百分制的82分),“现在的大学生不用很努力,就能找到通过考试获得较好成绩的办法”。

二、学生学习时间太少了 每周只有不到12小时

调研报告说,美国现在的大学生,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比几十年前的美国大学生要少一半以上。

每周168小时,美国现在的大学生,用于学习(课外学习)的时间只有7%(不到12小时)。反过来,他们每周花51%的时间(85小时)用于交际等大学课程之外的活动。

报告指出:35%的受访美国大学生,每周单独学习的时间少于5小时;尽管团队学习、小组学习越来越普遍,但大学生在团队学习中的收获,远比单独学习的收获少。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哈弗福德学院的院长斯蒂芬·埃默森说,对这个结论并不惊奇,“我们学院最出色的学生,不靠团队学习,虽然他们可能会在实验室跟同学一起完成实验,但当进行其他学习项目时,他们是单独学习的”。

报告说,如果老师对学生要求得多,学生收获也会更大。明显的例子是传统文科专业,比如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数学专业的大学生,在批判性思维、分析推理能力和写作技能方面,要比商科、教育学、社会服务、通信等专业的大学生有更明显收获。报告指出,不排除这些收获较少专业的大学生,读大学期间正在开发他们有关未来职业方面的专业技能。

报告说,文科专业的大学生收获较大,一个原因是这些专业的老师布置了较多的阅读、写作任务。这样一来,学生也不可避免地会花更多时间在学习上。

三、大学想改进教学 学生瞄准找工作

理查德教授的调研报告,引起大学、家长和学生的关注。

美国高等教育数据分享公司的主管查尔斯·布莱奇说,美国大学意识到了自己有不足,正在改进中,“我不想让外界觉得大学管理者对这些短处视而不见”。这家公司提供的数据,被美国130所私立大学用来改善教学质量。

印第安纳州立大学的校长丹尼尔·布拉德利说:“我们过去的教学时间不够,学生学习时间也不够。”这所大学是全美71家签署“誓言改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大学之一。

《今日美国》网站上,家长“金杰42”留言:“在为儿子上大学砸了15万美元后,我真的在想是否让儿子去读一年制的技术课程更好。”

印第安纳州德堡大学的大四女生克里斯蒂娜,是一个学生组织的主席。克里斯蒂娜说,理查德教授的调研报告,并未真实反映她的情况:每周有30小时学习,自信学到了很多;她和她的同学,很多时候“身兼数职”——除了学习任务,还有非学术方面的任务,比如兼职——一方面可以赚钱交学费,另一方面,只是成绩好的毕业生,在目前这种经济形势下已不管用。

一、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近三年)

2007年整体来说全国的情况不是很好,也就大约 70%左右,相比之下,全国的211高校,985高校的就业情况要好点,可以达到80%以上!

据教育部的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还将继续增加,“2008年毕业大学生实际就业率不到70%。”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说。

“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简称人保部)召开的2009年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人保部发言人尹成基表示。

二、大学生就业趋势的研究

多数学生对于“务实”有新的认识,就业期望趋向现实,主要表现在工作单位、工作区域等方面。

(1)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

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它们分别为41.76%、28.57%、27.84%。调查显示,在面得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

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这选项占27.84%,有过四分之一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等因素。这一现象值得认真分析研究,其利与弊何在?其利在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国高级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忧虑的是它反映出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欠缺,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选择了回避的方式,职业期望趋于“非风险化”。这种现象还可以从学生对就业前景的评价中看出。22.92%的同学对就业前景持有“不容乐观”的评价,这里除了客观实在的因素影响外,更多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因素问题。由此可见,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是必要的。

(2)就业取向: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66.54%。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密切相关。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3)职业价值:结合专业特色,务实肯干

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在选择就业岗位上,更多的是趋向于“学校或科研机构”、“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

三、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1、客观原因

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人认为根本性的原因在于现行就业制度、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结构、用人单位现状及用人单位的陈旧观念、以及大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等等。客观认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正确分析大学生就业的障碍,寻求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是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办法。

(1) 政策方面的原因

第一,劳动、人事制度、户籍、档案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不到位、不完善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尽管我国己进入市场经济时期,但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仍然有较强的计划经济色彩,使不少缺位以待的用人单位受到用人的限制。据调查,不少中小型私营(股份)企业急需大学水平的管理技术人员,却因没有申报用人指标的途径,不能解决大学生的派遣、户口、编制、档案管理等问题,导致一些大学生担心丧失自己的“身份”而望职兴叹,企业也就招不到人。2004年就业的部委属高校毕业生到教学科研等事业单位为31.6%,到国有企业为31.5%,到民营三资企业为26.2%,其他就业为10.7%。而从当前城镇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看,个体私营和股份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己经占60%,但是,由于很大一部分个体私营企业不能解决“三险一金”(三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一金:住房公积金)而被大学毕业生放弃。

第二,就业程序复杂、就业渠道不畅,阻碍了大学毕业生的顺利就业。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相对滞后,整个社会缺乏顺利就业的软环境,影响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供需主体的体制性、机制性的障碍仍存在。很多地方对于录用大学生有户口、用人指标的限制,有的还有干部身份的要求;民营、外资企业不能根据需要招聘大学生,企业的用人自主权没有到位;有些高校毕业生还面临出地出系统等要交费的障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不成熟,供需见面会还很不完善,处于“粗放”的运作和初级的中介形式。缺少统一平台的互联网信息发布渠道,信息化管理手段得不到充分利用。

(2)高校方面的原因

第一,高校大规模扩招,造成就业市场“供大于求”。造成目前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情况,许多人认为是因为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太多了,用不完了,过剩了。其实,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5%左右,而发达国家的这个数字己经达到1/3。因此,我国的人才过剩是相对过剩。而且,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跟不上高校教育扩招的步伐,也为高校毕业生“供大于求”制造了假象。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在大城市、大企业、大公司,人才济济,人满为患,是过剩了。而一些中小企业,事业单位,偏远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则是人才稀疏,人才缺乏。

第二,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层次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水平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在大学生就业己经市场化的情况下,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却显得十分滞后,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从源头讲,这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滞后于社会的发展是教育的特点,但没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并主动调整,进一步放大了专业及课程设置的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结构严重失衡。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竞争优势。

(3)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

首先,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进行的机构改革大大冲击了大学生就业。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曾经是接收大学毕业生的主渠道,主力军。1998年以后,随着政府机关进行机构改革,精简人员。精简下来的人员多数要流向事业单位,而事业单位本身也在进行定编定员,另外,国有大中型企业多数存在冗员过多,超编运转,包袱过重的问题,继而实行分流下岗,减员增效。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许多企业由于经营不善也在面临着破产倒闭。面临着自身的生存危机,接纳大学毕业生的容量相当有限,很难给大学生就业提供畅通的就业之路。

其次,多数用人单位都走入了重“名牌”轻“一般”、“惟学历是瞻”的怪圈。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用人单位也逐渐提高了用人的标准。他们将目光锁定在少数的名牌大学毕业生身上,放在了研究生、博士生身上。相对于名牌、重点院校的大学生而言,不少一般本科院校、专科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存在一定的“品牌劣势”。从中国高等学校的发展现状分析,高等学校之间的资源分配不均,办学质量差异较大,导致了用人单位对重“名牌”轻“一般”的怪现象找到理由和借口。

2、 主观原因

(1)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值

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值,是导致就业难的主观原因,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始终居高不下。非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大院所、大企业不去,希望能去的单位名声好、工作条件好、待遇好、甚至有出国机会等等。举个例子:《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对全国28所大学、3万多名大学生作过“您最想到下列哪个城市工作?”的调查。在列出的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八大城市中,想到上海发展的大学生最多,获选率为32.3%,紧随其后的是北京(27.7%),两个城市的获选率之和达到了60%,成为大学生心目中发展事业的最理想城市:另外,像深圳这样的特区城市也较受欢迎,获选率为12.1%:但是一些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和内陆开放程度较小的城市则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很小,只有0.94%和0.52%的大学生愿意到重庆和武汉去上作。而目前实际最需要毕业生的恰恰是那些边远地区的中小城市和基层一线的中小单位。毕业生想去的单位去不了,而能去的单位毕业生又不予选择。于是出现了“有人无业、有业无人”的现象。

(2)自身综合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也存在较大差距,加大了毕业生就业难度。现在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思想道德觉悟和能力素质水平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毕业生诚实守信,勤奋敬业,而且还要求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也是用人单位看好的主要方面。用人单位重视人品和能力,对专业的要求反而有所淡化。不少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持“宁缺勿滥”的态度。因此,学生干和学生党员以及那些综合素质好、动手能力强、敬业精神好以及“一专多能”的毕业生越来越受欢迎。用人单位看重的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3) 大学生诚信缺失造成就业危机

诚信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本要求。在就业情况日趋严峻的形势下,毕业生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为了能够在社会中寻求一席立足之地,有些学生不从筑高自身的实力出发,而是挖空心思如何包装自己。正常的包装无可厚非,但是失真的包装会演变成伪装。这样一来就业诚信缺失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使得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实际能力产生怀疑,结果只能是大学生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15]。

四、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

1、 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

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必须加大人事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力度。要加大用人机制、单位编制等制度的改革,扩大机关、事业、企业单位的用人自主权,使用人单位真正做到有用的人进,无用的人能出;加强户籍制度的改革,为边远地区、小城镇、农村的大学毕业生开方便之门,使人才能合理流动;要建立起完善的与毕业生就业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对未就业的大学生提供服务。

2、 调整高校专业和课程设置

在当前飞速变化的时代,大学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就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断调整课程结构和内容。当今世界正由工业化社会走向市场、信息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国间生产、流通、运输、资讯领域的相互依存关系日益紧密,整个世界将如同一个地球村,谁都无法完全正确的预料未来世界的变化。这就决定现代大学必须是面对未来开放式的,其课程也应从过去那种封闭状态走出来。

在课程布局上,应适当减少某些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的比重。一方面,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发挥他们的所长。另一方面,这也有利于向学生提供反映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发展的最新成果。因为现代社会知识急剧增加和迅速老化,选修课的开设有助于弥补必修课无法及时反映这一动态的缺陷。

3 、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

当前我国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都是针对毕业生开设的,通过几次的座谈会、报告会、讲座等等就算完成就业指导上作了。

对于一年级的新生,应该着重进行心理指导,重点帮助大学生尽快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结合入学的专业思想教育,逐步引导他们根据自身的特点初步设计职业发展的方向。在这个阶段,要向他们介绍本专业就业的大致情况,让他们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及适应职业的特点和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引导他们尽早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养成独立思考、自觉学习、努力奋斗的良好习惯。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应着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这个阶段,要通过对社会各种职业的全面了解,帮助他们分析自我的能力、优势和存在的缺陷,引导大学生要根据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完善自己,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打好专业基础,建立合理知识和能力结构。要对其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激发成才意识和行为。

对于三年级的同学,要给予一定的实习和锻炼的机会,让他们直接地去体会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帮助他们认清专业所适应的工作领域,并与自己的特点和能力相对照,继续培养和发展与其职业目标相适应的素质优势,对其原定的职业目标做出适当的调整。对于大三的学生,还有一个重要指导内容就是要逐渐分析整个社会及大学生就业形势,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对毕业生的指导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点,这一阶段,指导的重点在于传达就业方针政策、分析预测就业形势、指导大学生作好如何获取就业信息、如何进行面试,如何克服心理障碍等就业准备,处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临时性问题。

参考文献

1 胡志宇.当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初探[d].2003.12

3 刘常云.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研究[j].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8

5 田丽娟.试析人才市场中的结构性失业[j].唐都学刊.2001.5

6 史丽丽.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点与对策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06.6

在思想道德中,社会公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贴近我们生活实际的。它在第一时间体现一个人的素质涵养,同时又无处不在地伴随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针对当今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我们做了一次社会调查。

总体情况:

调查显示,现在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整体上比较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院长武东生说:“今天的大学生是值得肯定的,与八九十年代相比,社会的进步在大学生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9.2%的人对当代大学生的总体评价是“思想先进,有知识,有文化,但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差”。只有17.79%的人认为当代大学生“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和社会实践报告能力强,有社会责任感。”这就表明,在公德认识方面,大学生普遍表现得好。对基本的公德行为和范畴,他们都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但在具体表现的方面还有待提高,而且这种“知行脱节”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愈趋明显。

助人为乐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助和关心的时候。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的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助人为乐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等广为流传的格言。人有三乐:自得其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把帮助别人当成自己最快乐的事情,是博爱的表现,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殷切期盼。养成助人为乐的习惯,将是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大学生应当“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力所能及地关心和帮助他人。

在本次调查当中,对于社会公益活动有57.75%的人选择“经常参加”,有37.97%的人选择“没兴趣,出于任务,偶尔应付”,另外有4.28%的人选择“不参加”。参加公益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良好表现,它体现了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于不太喜欢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同学,社会也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与引导。

代大学生中,大部分同学很少接触社会,很少涉及世事纷争,也因此保存着那颗原始的善良的感恩之心。在我们的一个关于无偿献血的个人访谈中,接受采访者回答每个问题都干脆利落,毫不犹豫。献血时她自主争先,她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当我们问到:“有人说献血很危险,甚至有可能感染疾病,你想过吗?”她回答很干脆:“没有,没想过。我只觉得我自己身体很好,抽点血没关系,何况还有很多人挣扎在死亡边缘,正等着我们献血来抢救呢!”从我们的调查数据中也显示,对于无偿献血,有58.63%的同学积极参与,还有36.31%的同学想去,但没时间,只有10.06%的同学认为这是医院在挣钱,不去献。

文明礼貌

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而且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比如:尊重师长,主动让座等。在我们的调查中,84.54%的被调查者在路上见到老师都会主动问好。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对尊师重教的认知程度较高,且能付诸行动。而在公交车上见到老弱病残时只有49.47%的被调查者会积极让座,48.47%的人会视情况而定,偶尔让座。这说明广大大学生对让座这一行为都是持肯定态度的,二者之和占了97.94%,但能始终如一,坚持将道德认知转化在每一件日常小事上的人却只有半数。这说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在文明礼貌这一点上的素质还需提高一个新的档次。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也是社会公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我们周边环境的日益改善,大学生逐渐意识到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根据调查了解,当外出制造了垃圾却暂时找不到垃圾箱时,有87.05%的同学会“找到垃圾箱后再丢”,有6.22%的人选择“随手丢掉”,另外有6.74%的人可能碍于面子,会“找个角落再丢”。在不破坏环境卫生这方面,大部分同学还做得不错,即能“独善其身”。然而对于真正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环境保护时,我们大学生做得还远不够,即不能“兼济天下”。比如,当看到地上有垃圾时,只有5.73%的人会马上弄干净,而有80.21%的人想弄干净但最终没做,其余14.06%的人干脆不理它。分析其原因,我们发现现在的大学生爱面子,觉得那些俗规矩太死板了,大家都不去做而我一个人做很别扭,所以在可以选择逃避的时候尽量逃避。对于以上这些现象,我们每一位有责任感的大学生都应该行动起来,不要以为是丢面子的事情,其实往往是那些最要面子的人最没面子。21世纪需要的是“弯腰精神”,多弯一次腰就给世界多一份洁净。另外,对于校园盛行的“课桌文化”,我们应持坚决反对的态度。在我们做任何事情前应想想它可能造成的后果与影响,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遵纪守法

遵纪守法的实践是提高人们社会公德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人员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正常生活秩序可能受到影响,这就需要用纪律与法规来维持。大学生应当全面了解各项法律法规,熟知校纪校规,牢固法制观念,“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自觉遵守相关纪律和法规。然而,当代大学生遵纪守法状况并不是很好,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考试作弊更是屡见不鲜。在我们关于考试舞弊的调查中,竟有93.2%的同学认为舞弊不足为怪,能够泰然处之。在2003年南京某高校的一次调查中,居然有56.7%的人根本不相信有从未作弊的大学生的存在!这反映出的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道德问题,同时也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规则意识不强。许多大学生过早的有了世故圆滑、投机取巧的意识。诚然,要改变这一现状不仅要靠社会的正确引导,更主要的还是大学生自己增强思想道德与法律意识,自觉自主地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大学生调研报告篇三

文章摘要:大学生一直以来是被家庭、社会、国家寄予厚望的一个群体,代表着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那么我们的大学生是如何学习的呢?事实上,在当今的大学中,上课已经成了很随便的事情,逃课之风更是风靡所有高校。如何准确把握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和心理,如何正确看待逃课现象,如何通过调查分析来引起大学生本人的反思,如何从逃课现象中反思当前的教育体制,这些都是很有必要而且迫在眉睫的事情。

关键词:大学生、逃课、反思。

调查背景及目的: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教育资源尤其是高等教育资源还十分短缺,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虽然已达17%,但与发达国家的一般水平60%左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中国能够进入高等学府接受高等教育,必须经过激烈的高考竞争,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是,在历经了千辛万苦的求学竞争之后进入高等学府的大学生,却似乎并不珍惜这种机会。原本备受中小学升学压力的学生们进入大学就如同出了笼的小鸟,远离了父母的唠叨和老师的管教,感觉获得了自由。

然而,大学也是学校,学习仍然是大学的主旋律。甚至很多学者和教授都说过:大学应当是学生时代最苦的阶段。因为大学有太多东西需要去学,有太多的知识需要我们去储备。但实际上,看看我们自己,看看我们身边的大多数同学,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大学过的太轻松,太自由了。逃课成了无法根治的顽疾,上课是要看心情来决定的。而且从大四的学姐学长到大一的新生,都流传着诸如:“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不逃课的大学是不完整的”等等逃课宣言。无论如何,逃课已经成为了几乎所有大学的重要现象。

作为国家未来的中流砥柱,作为每一个家庭将来的顶梁柱,作为未来社会中的中上层群体。大学生的行为已经越来越偏离传统的观念和认识。大学生的数量在急剧的增加,而大学生的质量却在各种报道中被贬的越来越低。社会已经不再信任我们这个群体,作为当事人的我们,更应当时刻反思我们当前的行为,意识到我们将来所担负的家庭和社会责任。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组成员选择调查大学生逃课现象,旨在通过调查分析弄清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原因?大学生逃课现象对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影响?逃课现象的主要责任方?以及如何减少逃课风气,提高高校学习氛围等几项问题。最后希望我们的调查分析和提出的建议能真正的对这种现象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

调查对象和方法:

调查对象:主要抽取昆明、武汉、北京、等各大高校的全日制在校大学生。

调查方式:我们共发出调查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50份。其中50份问卷调查以纸质形式调查昆工在校大学生。另100份通过邮件发放形式调查全国其他各地各高校的同学逃课现象。除此而外,还辅助有和其他高校的同学聊天,了解其他学校学生的逃课现状。以便分析得出更加全面的结论。

一、逃课现状:

通过调查表明,在校大学生中,逃过课的学生人数占到85%,从未逃过课的仅占15%,而且同时还发现,从未逃过课的学生大多为大一新生,而大二以上的学生,几乎所有人或多或少都逃过课。可以推测:哪些暂时还未逃过课的大一学生们在不久的将来也很可能会踏上逃课之路。也就是说几乎所有大学生都逃过课。逃课的性别差异也是存在的,调查显示,男生逃课频率远大于女生,可见在对待逃课问题上,男生的确更加大胆。同时,我们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排除逃课会被点名影响成绩等其他一切客观原因,让你自由选择,你会逃掉你不爱上的课吗?结果是100%的`被调查者选择了 “会”。由此可见,逃课已经深入人心,每一个逃过或没逃过课的学生都潜伏着逃课倾向。

二、逃课频率

通过调查发现,一学期逃课不超过10次的人数居多占到45%,特殊情况(如生病参加比赛等)才逃课的人占到23%,每周逃课四五次的占到17%,几乎从未逃过课的占15%。可以看出,大学生整体对逃课还是有良心上的认识的,仍然认为大学是应当以上课为主的,这是值得欣慰的。但同时,也有17%的同学逃课频率高达每周四五次。因此,分析大家逃课的原因和去向是必要的。

三、逃课后干什么?

1、 逃课后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占到34.75%。

离开了中学时代被老师管教的束缚,在大学更加自由了,学生把认为上了也白上的课逃掉,去发展其他兴趣爱好,认为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更有利。

2、 逃课上网的占23.73%。

逃掉课后很多男生是为了玩游戏,因为游戏中每天都有任务,为了不让哪个任务做不了,所以果断逃课。女生逃课上网大多是逛网店,挑自己喜欢的东西。

3 自学感兴趣知识的占15.68%。

大学生调研报告篇四

近年来,村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广东省五四红旗团支部”、“肇庆市生态文明村”、“肇庆市依法治市工作先进单位”、“端州平安和谐社区”、“端州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支部等多项光荣称号。

进入二十一世纪,农民收入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十五计划纲要提出,必须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做好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出头村处于城市郊区,近年来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土地已基本被征用,农民主要从事二、三产业。在端州区结合实际,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之期,出头村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显著提高,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出头村农村面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村巷村道全部实现硬底化,农民住宅面积不断增加,不少人还拥有豪华别墅和私家轿车。村民的福利一年比一年好,年终分红、医疗补助、保健费、养老金等许多城里人也享受不到的待遇也走进了农民家中。在国家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之际,出头村的发展引起我们深入的思考。结合睦岗镇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思考,出头村的成功可以概括为: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

(1)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一是要发展租赁型经济,促进农民收入稳步提高。按照端州区区委、区政府“围绕一个主题,全力推进两项重点工作,抓好三个提升”的工作思路,出头村坚持发展工业与城市经济并重不动摇,坚持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盘活资产,建设工业园区和建造适租对路的厂房、楼房、店铺、专业市场等物业,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实施有效的资产运营。通过建设物业、招商引资、加强服务发展租赁型经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提高。二是推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拓宽农民收入的渠道。把农民的专业技能培训列入劳动部门的职业培训范围,按照培训农民、服务农民、转移农民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培训工作。加强市场经济教育,培训创业技能,提高自主创业的能力和水平,推进农民走向非农产业。三是创造良好的环境,增加农民自有财产性收入。端州区、睦岗镇党委和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吸纳外来务工人员,为农民的物业出租引来客户。区镇村大力开展创建生态文明村工作,为外来客户不断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以良好的服务和环境留住客户。

(2)以城市化带动农村统筹城乡建设与发展,通过政府引导,村组自导,结合市场运行的方式,以城市化带动农村,推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和农村社区建设。规范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资产和财务管理,完善社务公开制度和民主管理的监督机制,依法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出具审计报告并进行公示,还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专题和专项审计,建立党风廉政建设信息公开平台,落实股东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二、车城娱乐城。

肇庆车城饮食娱乐城位于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风华路23号,总占地面积370亩,总建筑面积约98708㎡,已建成集饮食、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粤西地区规模最大的食、住、玩一条龙服务的品牌饮食娱乐城。现有十多家夜(ye)总会,还有多家各具地方特色美食的餐馆以及五星级的商务休闲酒店。车城西区空地约80亩,已规划兴建二手车集市,及构车上牌大楼;余下75亩土地面向各行业火热招商中。建成后的肇庆车城,将成为肇庆乃至粤北地区一个集旅游、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新亮点。

文化市场中的娱乐业,是文化产业的一种重要行业,是广大群众必需的文化需求,也是活跃广大群众的健康有益的场所,也能解决就业人员,增加地方税收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大学生调研报告篇五

爱情,人类永恒的话题。这篇调查报告是从我们大学生的恋爱观出发,立足问卷调查,以大学生恋爱观为主题,用真实数据分析大学生恋爱特点,探究影响大学生恋爱心理和恋爱行为的主要因素。本次调查的目的是让我们大学生了解自身所形成的恋爱观,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恋爱观。

进入大学后,摆脱了高中重压式的机械学习,时间变得随机而灵动,假如不擅长安排时间,就会感觉有了过多空闲,似乎无事可做。而且大学生活中,人际交往、学习考试等都可能给大学生造成身心压力。长期如此,内心的空虚日益加重,压抑开始充满心头。逃避痛苦是人的本能,而恋爱是建立一种比较亲密的关系,可以造成注意力的转移而且我国对高校大学生婚姻也不再做要求,这就使大学生恋爱更加“合法”。本文欲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恋爱观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以期引导在校大学生客观、冷静、正确地审视自己的恋爱状况,树立积极、健康恋爱观念,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人生观。

1.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采用《大学生恋爱观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在校大学生如何看待恋

爱、对待恋爱的态度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力图通过该问卷比较客观、全面、科学地了解大学生的恋爱观状况。

2. 研究对象。本次调查选取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数学系的学生,进行普遍调查。本次调查

发放问卷128份,回收128份,有效率为100%

3. 调查时间为20xx年5月。

4. 调查问卷摘要

::

1.你的性别: 男 ( ) 女 ()

2.你的年级: 大一 ( ) 大二 ( ) 大三 ( ) 大四 ( )

1.你现在有男(女)朋友吗? 有 ( ) 没有 ( )

2.对于现在或者未来的恋人,你最看重的是哪一点才能 ( ) 人品 ( ) 相貌 ( ) 家世 ( ) 性格 ( ) 感觉 ( ) 其他 ( )

3.你觉得大学里的爱情最终能走到一起吗能 ( ) 不能 ( ) 不确定 ( )

4.你对大学生异地恋的看法是赞同 ( ) 不赞同 ( ) 无所谓 ( )

5.你对大学生姐弟恋的看法是赞同 ( ) 不赞同 ( ) 无所谓 ( )

6.你对大学生网恋的看法是赞同 ( ) 不赞同 ( ) 无所谓 ( )

7.你会如何面对失恋的问题悲痛欲绝 ( ) 一笑而过 ( ) 再找一个 ( )

8.遇见喜欢的人,你会怎么做主动追求 ( ) 静观其变 ( ) 单相思 ( )

9.你觉得恋爱占用多少大学生活的时间是合适的30%70% ( )

10.你对大学生未婚同居现象的看法是双方愿意既可 ( ) 应当受到谴责 ( )

( ) 已分手 ( )

12.你期待的爱情是什么样的浪漫纯情 ( ) 轰轰烈烈 ( ) 细水长流 ( ) 其他 ( )

13.如果你有恋人,你希望的相处方式是朝夕相处,互无隐私 ( ) 经常见面,互留隐私 ( ) 偶尔见面,保留空间 ( )

14.你如何看待校园中的情侣亲密行为不赞成 ( ) 赞成 ( ) 无所谓 ( )

( )

( ) 性格 ( ) 感觉 ( ) 其他 ( )

18.你觉得大学里的爱情最终能走到一起吗能 ( ) 不能 ( ) 不确定 ( )

19.你对大学生异地恋的看法是赞同 ( ) 不赞同 ( ) 无所谓 ( )

20.你对大学生姐弟恋的看法是赞同 ( ) 不赞同 ( ) 无所谓 ( )

21.你对大学生网恋的看法是赞同 ( ) 不赞同 ( ) 无所谓 ( )

22.你会如何面对失恋的问题悲痛欲绝 ( ) 一笑而过 ( ) 再找一个 ( )

23.遇见喜欢的人,你会怎么做主动追求 ( ) 静观其变 ( ) 单相思 ( )

24.你觉得恋爱占用多少大学生活的时间是合适的30%70% ( )

25.你对大学生未婚同居现象的看法是双方愿意既可 ( ) 应当受到谴责 ( )

( ) 已分手 ( )

27.你期待的爱情是什么样的浪漫纯情 ( ) 轰轰烈烈 ( ) 细水长流 ( ) 其他 ( )

28.如果你有恋人,你希望的相处方式是朝夕相处,互无隐私 ( ) 经常见面,互留隐私 ( ) 偶尔见面,保留空间 ( )

29.你如何看待校园中的情侣亲密行为不赞成 ( ) 赞成 ( ) 无所谓 ( )

30.你会如何处理恋爱中的消费问题aa 制 ( ) 男方支付 ( ) 由家境富裕的一方支付( )

31.你认为一般大学生的恋爱动机是什么受大环境影响 ( ) 遇见了喜欢的人 ( ) 内心寂寞空虚 ( ) 证明自身魅力 ( ) 出于经济目的 ( ) 寻觅结婚对象 ( ) ----本问卷到此为止,感谢你参与此次调查!

爱情,是人类永恒不变的话题。“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人们对爱情的期待与憧憬;“两情若是久长时,有岂在朝朝暮暮”是人们对爱情的一种态度;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人们对爱情的承诺。而如今在大学的校园中,爱情的种子 也正在萌芽。都说恋爱是当今大学生的一堂必修课,在当今的高校恋爱已成为一 种很正常的现象。不同的人由于性格的不同以及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会形成不同的恋爱观,从而导致他们对待爱情的态度、处理恋爱关系的方法也各不相同。积极健康的恋爱观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业与生活有促进的作用, 消极错误的恋爱观 反而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消极影响。 每一段恋情都应该是纯洁的,自由的,是不能用物质去衡量的。

每一段恋情 都代表着一种尊重,一份责任,是需要用真心与真情去维系的。而这种理想的恋 爱观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少出现,甚至一些大学生出现了错误消极的恋爱观,如过分地看重对方的物质基础、 恋爱至上甚至失去理智、 对待爱情的态度不认真等等。

这种恋爱关系容易导致双方恋爱关系的破裂,也会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甚至会 酿成悲剧。 出于这一现状,我们对佛大学生的恋爱观进行了调查,通 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一步了解本校大学生的恋爱观特点,分析形成的原因和造成 的影响,阵对问卷分析的结果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 健康的恋爱观,有助于他们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业、恋爱与事业、恋爱与生活的关 系。大学生恋爱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关注并正确引导大学生 恋爱是高校工作的大重点和难点。大学生拥有正确的恋爱观将对他们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对于在大学生中出现的恋爱现象,我们要正确对待,积极引导。尤其要学会理性的处理好因爱情而引起的一系列矛盾与选择。拥有正确的恋爱观,合理恋爱,才能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因 爱情而锦上添花。爱情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大学生在刚刚踏入大学校园,对 未来有许多美好的憧憬,对爱情同时也是充满了美好的想象。在大学生中进行恋爱观调查能够为大学生的感情生活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也能为恋爱观教育的一系列其它活动提供一份客观可靠的数据。

大学生调研报告篇六

提供一篇。

为您提供帮助!

一、背景概况。

为了积极响应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和全。

国学。

联关于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号召,结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响应“进一步深化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与专业实际相结合”的号召,我系暑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针对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组织部分在校生对漯河市中小企业信息化状况进行调研。

长期以来,第一产业作为我省乃至整个中部地区的主导产业,在整个中部崛起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快中部发展,实现中部崛起,关键是发挥中部特有的优势,把优势转化为生产力。漯河是中国内陆经济特区,是全国首批“中国食品名城”,当地企业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和政策优势,发展食品加工业,产业的发展状况在全国首屈一指。目前,漯河的食品加工业形成了粮食深加工、肉类精加工、果蔬加工、饮料制造四大主导产业体系。食品工业成为漯河市的经济支柱和主导产业。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加强企业信息化工作,促进企业大发展势在必行。为此,我系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小分队深入漯河中小企业,对其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调研。

二:调研的目的及内容。

(一)调研的目的:

1、贯彻xx届四中全会和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

工作报告。

中,关于“中部崛起”的精神,以及xx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所提出的共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2、响应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进一步深化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与专业实习相结合”的号召,使在校大学生获得一个实际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完善理论知识,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3、通过对漯河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状况的调研,总结提高,广泛推广,以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中部工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调研的内容:

1、赴实地进行考察,精心选择典型企业,深入企业,开展实地调研活动。

2、依靠专业优势,进行信息的收集、提炼、分析,为企业提供技术、数据与资料支持。

3、引导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企业职工普及信息化的相关知识,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企业,引导企业走信息化道路。

4、本着“突出重点,有效帮扶,技术援助,总结提高“的原则,为企业的信息化提供实例,帮助企业实现产业信息化,树立科学化、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5、通过社会实践基地这个平台,与企业长期联系,建立合作关系,实现人才交流与科技交流。

三、调研的基本情况。

(一)漯河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开展现状。

从企业类别来看,被调研的21家企业中,有19家为工业企业,占总数的90%。在工业企业中,食品制造有16家,占所调查工业企业的90%以上。从企业规模来看,规模最大的企业是漯河市雪健集团有限公司,其年销售额为24000万元;规模最小的为漯河市瑞博塑胶有限公司,其年销售额为100万元。从企业性质来看,所调查的中小企业全部是民营股份制企业。

1.中小企业信息化软硬件设施基本配备。

根据对漯河市部分中小企业的抽样调查显示,所有被调查的企业都有计算机。其中拥有3台计算机的中小企业占59%,拥有3-5台计算机的企业有15%,拥有5台以上的占26%。此外,从互联网的建设情况(表1),已有10家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占总数的48%;正在建设网站的企业有5家,占总数的24%;尚无建立网站的企业有6家,占总数的28%。由此可见,漯河市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刚刚起步。

表1 漯河市中小企业互联网建设情况。

企业数目(个)。

百分比(%)。

已建网站。

10。

48。

在建网站。

5

24。

未建网站。

6

28。

合计。

21。

100。

从上面表格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各个企业的网站建设情况,但另一方面,虽然大部分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大部分企业还没有配置相应的软件,用于生产过程控制(管理)的很少,只是用于日常的财务管理、办公打印文字等。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处于单机使用阶段。

2.中小企业信息化人员的配置。

在所调查的21家企业中,设置信息化专业人员的有11家,占总数的52%。在企业信息化专职、兼职人员中,学历水平呈现出多层次性(表2)且状况并不令人非常满意,具体为:本科生4人,占总数的19%;大专生10人,占总数的48%;其它学历人员7人,占总数的33%。

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清楚的看出,漯河市当地中小企业中的信息化专业人才的整体学历水平并不是很乐观,信息化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亟需提高。

3.信息化应用的目的。

从信息化利用的目的来看(见表3),我们所调研了解的漯河市21家中小企业中,把信息化用于生产控制的有3家,占总数的14%;用于运营管理的有8家,占总数的38%;用于电子商务的有6家,占总数的29%;没有指明用途的有4家,占总数的19%;以上这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比较综合全面地反映了漯河当地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应用目的。

表3    信息化应用的目的。

4、信息化应用效果。

根据所调查了解的企业情况(见图4),其信息化的发展状况参差不齐,产生的原因、结果也不同,有5家企业认为效果一般,占总数的24%;有7家认为效果较好,占总数的33%;有1家企业认为效果非常好,占总数的5%;此外还有8家企业对信息化的应用给他们带来的效果未值可否,占总数的38%。综上所述,有近一半的企业认为信息化给他们带去了效益。相信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进步,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这一点。

5、从是否需要第三方服务方面分析。

通过分析所调查的21家企业,需要对网站进行维护的企业有4家,占总数的19%;需要对应用软件提供咨询进行开发的企业有2家,占总数的10%;需要对网站运行情况进行监理的企业有2家,占总数的10%。此外还有13家企业没有对此项给予回答,占总数的62%,这也说明了中小企业在这一方面的欠缺。

表4    信息化应用效果图。

6、中小企业信息化在电子商务方面的应用现状。

电子商务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整个商务(买卖)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是企业信息化的典型应用。开展电子商务分三个阶段:即信息交流阶段、签订商品。

合同。

阶段和按合同进行商品交接、资金结算阶段。从我们的抽样调查情况来看,企业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不足。72%的企业认为获取信息、企业的网上宣传就是电子商务。这虽然只是电子商务的起步阶段,但也体现出了漯河市大部分中小企业已经知道并开始运用先进的手段开展业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7、中小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根据所调查的情况,进行深入的、科学的分析后,我们发现,尽管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热情并不高,但是值得肯定和关注的是,调查的中小企业中有92%的企业对于信息化建设持肯定态度。其中86%的企业认为信息化建设能够帮助企业改善管理手段、提高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70%以上的企业认为信息化建设能够引进现代管理思想,推动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的优化,能够对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实现信息的集成和共享;60%的企业认为信息化建设能够规范企业管理,将企业管理的。

规章制度。

落到实处;50%以上的企业认为企业信息化能够改善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知名度,能够对核心业务提供辅助工具。

8、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因此,推进中小企业的信息化,一定要区别于大型企业的信息化。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需求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外界的压力,真正的由于生产效率、自身资源管理等方面的需要,让企业发自内心的实际需要还相对较小,所以营造合适的应用环境带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相当重要。

(二)中小企业的信息化需求及投入状况。

1、企业对于信息化知识培训需求。

调查表明,企业对于技术人员的培新需求有着很高的热情,约有90%的企业提出需要信息化相关知识的培训。其中73%的企业希望得到企业内部资源计划管理方面的培训,41%的企业希望得到网络技术和应用方面的培训,20%的企业希望得到客户关系管理、进销存系统的培训,企业信息化培训出现在硬件技术和管理软件需求两个方面。

2、企业对于信息化建设的投入量  。

调查表明,企业对于信息化建设的信心不足,主要体现在信息化建设的投入量不大。其中,76%的企业对于it设备的投入选择在1-10万/年,仅有17%的企业选择10-50万/年的投入,50万/年的投入约占1%,另有6%的企业选择暂不投入。

(三)、制约漯河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因素。

1、观念问题。

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中小企业负责人对信息化的认识不足,没有真正意识到信息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没有真正完全地看到企业实行信息化后可以增加的利润和增强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当地企业对信息化在认识上存在误区,以为只要普及计算机、接入互连网就等于实现了信息化。事实上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利用信息化就是要实现在管理生产方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便利,提高工作效率,使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目前,通过信息化来提升企业竞争力,已经被认定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2、资金问题。

中小企业规模小,企业资金普遍短缺。企业资金多为流动资金,用于企业后备建设、长远发展的资金却很少。企业信息化对企业来说,是一项规模较大的投资。几百万元的信息化投资风险很大,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这使得许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

社会对中小企业的重视不够,政府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专项资金不足、政策不完善,中小企业贷款难、资金不能保障等都是限制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原因。许多企业因流动资金不足,导致不能正常生产,信息化建设更无从谈起。

3、人才问题。

中小企业大多由生产作坊做起,很多企业都是由农民、小商小贩发展起来的,生产、经营、管理各方面主要靠经验积累,真正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人不多。且中小企业尤其缺乏计算机专业人才,更缺乏既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环境差、待遇不高等因素的影响,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不愿意到中小企业,即使来了也难以留住。导致企业缺乏计算机网络、软件开发、信息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信息和计算机类专业人才所占比例更小。

4、环境问题。

虽然网络系统的发展带动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但是基础设施不完善、支付手段和配送体系滞后等瓶颈问题的存在,还不足以让每个企业都下决心加大企业信息化建设。首先,软件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还不能真正满足中小企业经济、适用、易维护等特殊要求,实施过程过于复杂。其次,社会服务网络还不健全,不能对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服务。第三,国家在电子交易方面的法律体系、支付信用、货物配送、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建设也有待完善。

四、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内部信息资源进行组织、整合、开发和利用,达到提升企业生产过程、管理方式和营销策略等业务过程,从而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动态过程。企业信息化建设解决的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企业管理问题,要推动漯河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就要切实行动起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政府方面。

1.创造环境。

政府可以组织开展与信息化相关的活动,使与信息化密切联系的部门和企业进行深入交流,创造信息化发展的舆论环境。如政府可组织it业界,用户企业,专家学者等多方面的力量,集思广益,系统总结,梳理现行政策问题,抓紧制定、出台与企业信息化相配套、相适应的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为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宽松的外部环境。

此外,政府可以在税收政策方面实施一些有利于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措施。

政府还可以建立专门的区域吸纳信息化企业,如建立高新区专门进驻高技术的信息化企业,并为这些中小企业提供多方面的政策支持,促进企业信息化高效、快速、稳定的发展。

2.积极主动。

根据了解,漯河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尚处于萌芽状态,因此政府部门应积极主动,对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发展进行全方位的指导。政府也可以筹集资金支持部分具有示范性、带动性的项目。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服务:一是充分利用政府的信誉与资源,主动联合广大工厂企业、服务机构成立“中小企业信息化联盟”,启动“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二是搭建为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的公共平台,供中小企业租赁使用,并提供网络、技术、信息、人才的共享配套服务,以降低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成本和风险,。三是为企业开展不同层次的信息化人才培训,为中小企业奠定信息化人才基础。

3.制定标准,建立体系。

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需要规范化的标准和评估体系。引入企业信息化工程评估和监理机制,建立健全企业信息化工程评估和监理机构,使企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得到有效的监控,提高工程质量,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服务。

4.加快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对有条件的城市信息化主管部门,积极建立企业信息化的培训基地,逐步进行,帮助各地的信息化主管部门培养当地的信息化人才。同时联络各方力量,各方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提高工作效率,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宣传,以便提高领导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重视和重新认识。

(二)、中小企业方面。

1.高度重视。

中小企业家要对企业信息化给予高度重视,要清醒地认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意义和作用,树立做好信息化工作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了解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必要性,将信息化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进行。

2.逐步投入。

中小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以小投入迈出第一步,以后逐步投入,不必追求一步到位,以免造成自身资金短缺影响企业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此外,由于对信息化的认识不足,中小企业能够投入信息化建设的资金不多,因此应该考虑如何“少花钱,多办事”,绝不能盲目追求最新技术和产品。企业还可以选择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利用他们的设备和技术力量进行信息化建设。中小企业搞信息化需要投入,投入的观念、思路不同,信息化建设进程也就有所不同,因此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进程要逐步推进、稳扎稳打。

3.重视人才。

对企业来说,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高技术人才更是企业走向信息化的根本。从另一个侧面来讲,企业的信息化也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信息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的信息化是另一个循序渐进和艰巨复杂的系统过程。没有一大批,一代甚至几代的高素质、复合型的信息化人才是不可能完成的。我们的调查显示,60%的企业已经在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上有长远的计划方案和技巧,但投入小,实施的力度不够大。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要加强,企业还要建立高效的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为有效的支持和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三)、多方合力。

1.政府应按照区域和行业的划分,统筹规划,加强政策上的引导与支持,在推动整个漯河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道路上,可适当地向经济欠发达地区政策倾斜,中小企业要配合政府,适应市场和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设立cio(企业信息主管)。

2.政府、企业都要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政府可设立扶持中小企业信息化专项资金,此外,充分发挥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筹集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

五、调研意义:

1、中小企业信息化不单纯是技术问题,信息化的实现过程根本上是组织重组,流程再造的管理过程。如果没有一把手的坚定信念和强有力的行政决策来推动,是难以实质性推动信息化发展的。此次调研走访深入企业,与企业高层负责人直接接触,可以转变其观念,形成“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意识,更好地推动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2、企业信息化要做出成效,重要前提是要拥有高素质、且具有自我学习能力、勇于创新的it技术管理队伍,这不仅意味着it队伍要有一定的规模,更意味着人员结构和人员质量要得到根本上的改变。此次的调研活动不仅有利于转变企业负责人的观念,促进企业的信息化进程,而且有利于在企业中建立学习型团队,培养一批既懂得经营管理又懂得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

3、信息化改变了企业管理深远的思维方法和态度,配合了信息和资金投入的管理体系,达到最有效的管理和盈利相结合的过程。漯河市传统产业在生产流程、物流控制、管理程序、信息传递、资金周转等方面都存在效率低下的情况。与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快速反应、全面控制等要求相距甚远。新的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全面提高现代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水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企业整体的市场竞争能力。

4、在对漯河市中小企业的调研活动中建立的大学生活动实践基地,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使大学生获得了一个实际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同时,促进了人才的交流和技术交流。

5、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在校大学生走出校门,进一步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深入社会,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认清自己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更加朝气蓬勃的姿态投入到下一步的生活学习中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促进中部崛起、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六、结语。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进一步了解所学的专业知识-----信息化方面的理论及应用,通过与实践相结合,深化认识,我们明确了今后理论学习的方向。对漯河市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调研,一方面使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社会,另一方面也帮助我们调整自己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与社会之间存在的差距。进一步摆脱自身思想方面的不成熟,为更好的适应社会打好基础,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此外,我们的调研也得出了比较丰富翔实的第一手材料,通过整理分析,得出了相关的结论,为漯河市当地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合理化的建议,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们对当地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方面的认识。

我们的此次调研,由于时间紧缺,经验不足,报告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对问题的调查还不够深入,仍需进一步完善等。今后,我们还要更好的发挥大学生的时代先锋作用,继续关注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力争把社会实践这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做得更好!!!

大学生调研报告篇七

20xx年整体来说全国的情况不是很好,也就大约70%左右,相比之下,全国的211高校,985高校的就业情况要好点,可以达到80%以上!

据教育部的统计,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xx年增加64万人。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还将继续增加,“20xx年毕业大学生实际就业率不到70%。”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说。

“20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简称人保部)召开的20xx年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人保部发言人尹成基表示。

多数学生对于“务实”有新的认识,就业期望趋向现实,主要表现在工作单位、工作区域等方面。

(1)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

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它们分别为41.76%、28.57%、27.84%。调查显示,在面得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

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这选项占27.84%,有过四分之一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等因素。这一现象值得认真分析研究,其利与弊何在?其利在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国高级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忧虑的是它反映出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欠缺,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选择了回避的方式,职业期望趋于“非风险化”。这种现象还可以从学生对就业前景的评价中看出。22.92%的同学对就业前景持有“不容乐观”的评价,这里除了客观实在的因素影响外,更多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因素问题。由此可见,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是必要的。

(2)就业取向: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66.54%。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密切相关。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3)职业价值:结合专业特色,务实肯干。

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在选择就业岗位上,更多的是趋向于“学校或科研机构”、“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

1、客观原因。

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人认为根本性的原因在于现行就业制度、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结构、用人单位现状及用人单位的陈旧观念、以及大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等等。客观认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正确分析大学生就业的障碍,寻求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是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办法。

(1)政策方面的原因。

第一,劳动、人事制度、户籍、档案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不到位、不完善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尽管我国己进入市场经济时期,但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仍然有较强的计划经济色彩,使不少缺位以待的用人单位受到用人的限制。据调查,不少中小型私营(股份)企业急需大学水平的管理技术人员,却因没有申报用人指标的途径,不能解决大学生的派遣、户口、编制、档案管理等问题,导致一些大学生担心丧失自己的“身份”而望职兴叹,企业也就招不到人。20xx年就业的部委属高校毕业生到教学科研等事业单位为31.6%,到国有企业为31.5%,到民营三资企业为26.2%,其他就业为10.7%。而从当前城镇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看,个体私营和股份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己经占60%,但是,由于很大一部分个体私营企业不能解决“三险一金”(三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一金:住房公积金)而被大学毕业生放弃。

第二,就业程序复杂、就业渠道不畅,阻碍了大学毕业生的顺利就业。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相对滞后,整个社会缺乏顺利就业的软环境,影响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供需主体的体制性、机制性的障碍仍存在。很多地方对于录用大学生有户口、用人指标的限制,有的还有干部身份的要求;民营、外资企业不能根据需要招聘大学生,企业的用人自主权没有到位;有些高校毕业生还面临出地出系统等要交费的障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不成熟,供需见面会还很不完善,处于“粗放”的运作和初级的中介形式。缺少统一平台的互联网信息发布渠道,信息化管理手段得不到充分利用。

(2)高校方面的原因。

第一,高校大规模扩招,造成就业市场“供大于求”。造成目前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情况,许多人认为是因为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太多了,用不完了,过剩了。其实,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5%左右,而发达国家的这个数字己经达到1/3。因此,我国的人才过剩是相对过剩。而且,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跟不上高校教育扩招的步伐,也为高校毕业生“供大于求”制造了假象。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在大城市、大企业、大公司,人才济济,人满为患,是过剩了。而一些中小企业,事业单位,偏远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则是人才稀疏,人才缺乏。

第二,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层次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水平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在大学生就业己经市场化的情况下,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却显得十分滞后,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从源头讲,这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滞后于社会的发展是教育的特点,但没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并主动调整,进一步放大了专业及课程设置的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结构严重失衡。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竞争优势。

(3)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

首先,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进行的机构改革大大冲击了大学生就业。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曾经是接收大学毕业生的主渠道,主力军。1998年以后,随着政府机关进行机构改革,精简人员。精简下来的人员多数要流向事业单位,而事业单位本身也在进行定编定员,另外,国有大中型企业多数存在冗员过多,超编运转,包袱过重的问题,继而实行分流下岗,减员增效。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许多企业由于经营不善也在面临着破产倒闭。面临着自身的生存危机,接纳大学毕业生的容量相当有限,很难给大学生就业提供畅通的就业之路。

其次,多数用人单位都走入了重“名牌”轻“一般”、“惟学历是瞻”的怪圈。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用人单位也逐渐提高了用人的标准。他们将目光锁定在少数的名牌大学毕业生身上,放在了研究生、博士生身上。相对于名牌、重点院校的大学生而言,不少一般本科院校、专科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存在一定的“品牌劣势”。从中国高等学校的发展现状分析,高等学校之间的资源分配不均,办学质量差异较大,导致了用人单位对重“名牌”轻“一般”的怪现象找到理由和借口。

2、主观原因。

(1)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值。

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值,是导致就业难的主观原因,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始终居高不下。非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大院所、大企业不去,希望能去的单位名声好、工作条件好、待遇好、甚至有出国机会等等。举个例子:《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对全国28所大学、3万多名大学生作过“您最想到下列哪个城市工作?”的调查。在列出的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八大城市中,想到上海发展的大学生最多,获选率为32.3%,紧随其后的是北京(27.7%),两个城市的获选率之和达到了60%,成为大学生心目中发展事业的最理想城市:另外,像深圳这样的特区城市也较受欢迎,获选率为12.1%:但是一些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和内陆开放程度较小的城市则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很小,只有0.94%和0.52%的大学生愿意到重庆和武汉去上作。而目前实际最需要毕业生的恰恰是那些边远地区的中小城市和基层一线的中小单位。毕业生想去的单位去不了,而能去的单位毕业生又不予选择。于是出现了“有人无业、有业无人”的现象。

(2)自身综合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也存在较大差距,加大了毕业生就业难度。现在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思想道德觉悟和能力素质水平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毕业生诚实守信,勤奋敬业,而且还要求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也是用人单位看好的主要方面。用人单位重视人品和能力,对专业的要求反而有所淡化。不少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持“宁缺勿滥”的态度。因此,学生干和学生党员以及那些综合素质好、动手能力强、敬业精神好以及“一专多能”的毕业生越来越受欢迎。用人单位看重的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3)大学生诚信缺失造成就业危机。

诚信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本要求。在就业情况日趋严峻的形势下,毕业生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为了能够在社会中寻求一席立足之地,有些学生不从筑高自身的实力出发,而是挖空心思如何包装自己。正常的包装无可厚非,但是失真的包装会演变成伪装。这样一来就业诚信缺失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使得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实际能力产生怀疑,结果只能是大学生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15]。

1、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

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必须加大人事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力度。要加大用人机制、单位编制等制度的改革,扩大机关、事业、企业单位的用人自主权,使用人单位真正做到有用的人进,无用的人能出;加强户籍制度的改革,为边远地区、小城镇、农村的大学毕业生开方便之门,使人才能合理流动;要建立起完善的与毕业生就业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对未就业的大学生提供服务。

2、调整高校专业和课程设置。

在当前飞速变化的时代,大学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就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断调整课程结构和内容。当今世界正由工业化社会走向市场、信息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国间生产、流通、运输、资讯领域的相互依存关系日益紧密,整个世界将如同一个地球村,谁都无法完全正确的预料未来世界的变化。这就决定现代大学必须是面对未来开放式的,其课程也应从过去那种封闭状态走出来。

在课程布局上,应适当减少某些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的比重。一方面,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发挥他们的所长。另一方面,这也有利于向学生提供反映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发展的最新成果。因为现代社会知识急剧增加和迅速老化,选修课的开设有助于弥补必修课无法及时反映这一动态的缺陷。

3、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

当前我国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都是针对毕业生开设的,通过几次的座谈会、报告会、讲座等等就算完成就业指导上作了。

对于一年级的新生,应该着重进行心理指导,重点帮助大学生尽快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结合入学的专业思想教育,逐步引导他们根据自身的特点初步设计职业发展的方向。在这个阶段,要向他们介绍本专业就业的大致情况,让他们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及适应职业的特点和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引导他们尽早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养成独立思考、自觉学习、努力奋斗的良好习惯。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应着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这个阶段,要通过对社会各种职业的全面了解,帮助他们分析自我的能力、优势和存在的缺陷,引导大学生要根据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完善自己,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打好专业基础,建立合理知识和能力结构。要对其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激发成才意识和行为。

对于三年级的同学,要给予一定的实习和锻炼的机会,让他们直接地去体会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帮助他们认清专业所适应的工作领域,并与自己的特点和能力相对照,继续培养和发展与其职业目标相适应的素质优势,对其原定的职业目标做出适当的调整。对于大三的学生,还有一个重要指导内容就是要逐渐分析整个社会及大学生就业形势,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对毕业生的指导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点,这一阶段,指导的重点在于传达就业方针政策、分析预测就业形势、指导大学生作好如何获取就业信息、如何进行面试,如何克服心理障碍等就业准备,处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临时性问题。

1胡志宇.当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初探[d].20xx.12。

3刘常云.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研究[j].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xx.8。

5田丽娟.试析人才市场中的结构性失业[j].唐都学刊.20xx.5。

6史丽丽.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点与对策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xx.6。

大学生调研报告篇八

一、查阅资料,确定主题,查询最新关于教育的新闻和政策。

二、拟出问卷调查,发布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

三、针对不同阶层的人做采访调查,并分析结果。

四、总结,拟出报告。

背景:

自国家提出九年义务教育的政策后,全国大部分地区已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大大提高了国民素质,并为祖国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据调查,将学前教育和高中三年教育归入义务教育是人们普遍的愿望。然而更多人认为,不少偏远的农村要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仍旧非常困难,主要原因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以及农村师资力量非常薄弱,因此,国家应当均衡发展,解决偏远地区和城市地区的公共资源差距,保障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权益。

资料:

20xx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其中规定,“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实现这一具有法律约束力目标的最后一年。这一两年来,随着农村和城市九年义务教育相继免缴学杂费,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已接近4%。

统计。

据统计,53.33%的被调查者,也就是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对目前的九年义务教育满意程度一般。他们认为目前九年义务教育最大的问题是还有很多偏远地区实施得并不理想,而且教育方式也不够理想。而接近60%的被调查者指出,自己身边的中小学仍旧有小部分收取学杂费。而阻碍九年义务教育在农村施展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教育经费层层克扣以及农村师资力量薄弱。而解决方法大部分人选择支持解决偏远地区和城市地区的公共资源差距,保障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权益。

“科教兴国”。20xx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其中规定,“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实现这一具有法律约束力目标的最后一年。

那么,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在其他国家又是如何呢?笔者了解到,()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5.1%,欠发达国家为4.1%。印度、哥伦比亚、巴西等发展中国家都超过4%。因此,根据数据来看,我国教育经费支出相对较少,还有较大提高空间。

20xx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指出,中国教育发展的近30年来,我国教育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度为95%以上,而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了21%。

为巩固已取得的成果并在教育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效,政府应当继续加大国家教育的投入总量,提高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争取延长人均受教育年限。

根据20xx年教育事业发布统计公报,我国高中阶段学生总数为4341.9万人,其中,普通高中2514.5万人,成人高中17.5万人,中等职业教育1809.9万人,以各地高中阶段公办学校学费标准看,平均在800元左右(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为509元,中等职业教育生均公用经费为718元),以此计算,如果全免高中阶段学生学费,每年需要政府新增投入350亿元。假使每年约1900多万的初中毕业生全部上高中,那么,新增高中生规模每年为500万左右,根据《20xx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普通高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包括教育事业费、科研经费、基建经费和其他经费)为2648.54元,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为3124.01元,那么,为新增教育规模,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每年将增加150亿元。也就是说,在目前基础上实行高中义务教育,每年将新增教育投入500亿元。

20xx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历史最高,但也只占gdp的3.48%,离开4%的计划比例尚有0.52%的差距,以300670亿元计算,就是20xx亿。而据此前有关人士对20xx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gdp的5%计算,在gdp数值不变的情况下,1%即为3000亿。因此,国家应当是有能力承当十二年义务教育的。

总之,只要下定决心,在未来的10年中,推行12年义务教育,并非不能,而在于政府为不为。对于“有效时间”长达10年以上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刚要的制订来说,这一牵涉到教育基本责任、培养怎样的劳动者的问题,有必要深入思考。

大学生调研报告篇九

#:在样本调查986人中,49%的大学生在大学里的感受是一般,36%的大学生觉得充实,10%的人觉得在大学里空虚,又少部分的人对大学生活没感觉。

在大学生活里,68%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课余时间安排得不合理,有的觉得对自己的课余时间合理与否没感觉,少数人认为自己安排得合理。

#:在我们访问的986位大学生中大部分是自己安排将自己的课余生活,30%的学生是受朋友的影响来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少部分是在老师或家长的的影响下安排自己的课余实间。

6:36%的大学生是为了发展个人兴趣来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29%的大学生是从促进学习这方面来安排课余时间,而有的只是为了开心,又少部分人不知道为何安排课余时间。

7:在我们的了解下,大学生一周的课余时间一般是3—5小时,有较多一部分人的课余时间有6—8小时,更有不少人的一周课余时间能达到8小时以上。

2:在课余时间里能促进大学生之间的友谊,并且能使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社会经验,但有少部分的人经常无所事事或者去上网浪费了不少时间。

经过我们的访问使我们了解了大学生课余时间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

大部分的学生是非常自愿的参加课外活动的,只又少部分的人是有利益的推动下才参加。

1、感觉课余时间有时很多,有时少,安排有点困难。有时忙有时闲不太合理。

2、课余时间合理,但社团活动过多,而且同一时间举行,难以两边兼顾,吃饭时间不正常。

3、课余时间安排得有些散乱没有目的。

5、课余时间少,没有足够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7、时间太多,不知如何安排,与人交往,不知如何沟通。

10、作业太多,与同学交流的时间太少,时间少,不能有多的时间去看书。

11、每天好似有许多课余时间,但就是安排不出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比如打篮球、看电影。

13、浑浑噩噩的过,都不太固定。

14、感觉无所事事,二个月过去觉得没学到什么东西,不知道。

1、认真利用好时间,多学习充实自己。

6、不要受环境所影响,要懂得自律,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

7、学习要明确,实践要认真,把学习的时间与课余时间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注重身心的培养,加强交流,沟通能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8、可以为自己做一份目标,每星期,每个月更换,发现自己的不足,为以后工作打下基础。

9、就是你不断确定人生道路和目标的过程,要懂得取舍。同时,一定要与书结合,以书为指导,指导你正确的人生道路或是人生理想。

10、多参加活动,多拿奖状,专业要求拿到证书尽早拿到,英语四级尽快在大一过。

11、思考好自己的发展道路,有计划有安排的学习与游玩。

公平的,只要你敢尽情的演绎,这个舞台就属于你。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在学好专业知识和科学文化的同时,也应该更多的关注我们丰富的大学课余生活。

在这里,学习、生活、成长、成才。随着我们的独立意识不断的增强,自由支配的时间也越来越多,因此大学生对课余时间的安排和利用成仙了多样化的趋势。但是,凡事都有双面性,也影响了他们课余生活质量的下降,影响了学习,甚至造成了某些学生的行为偏差。所以增强大学生对课余生活的意识,减少课余生活给大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提高他们对课余生活的重视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次的调查中我们对大学生做了以下几个问题的调查:

1、在大学里的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在调查的结果看,49%的大学生在大学里的感受是一般,36%的大学生觉得充实,10%的人觉得在大学里空虚,又少部分的人对大学生活没感觉。可见他们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很多人都是没有自己的方向以及目标的。

相比另一个问题“您认为你的课余生活安排合理吗?”在调查反应结果中,68%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课余时间安排得不合理,有的觉得对自己的课余时间合理与否没感觉,少数人认为自己安排得合理。

从这两项的数据中,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很多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课余生活爱拍是非常不合理的,盲目的。从中表现出当代大学生安排自己生活能力和是非常差的。

2、大学生安排课余生活的角度。

36%的大学生是为了发展个人兴趣来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29%的大学生是从促进学习这方面来安排课余时间,而有的只是为了开心,又少部分人不知道为何安排课余时间。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是没有计划性的。

相比另一个问题“怎么安排平时课余生活”下。大学生课余时间大部分的人是上网,有的是看书、逛街或者做作业。所以由此看出他们在安排课余生活的时候是没有计划的,只是一时的兴起,看着就的心情来安排课余生活。因此,大学生应对自己的课余生活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安排思路,提高课余生活的利用率。

对于课余生活,大学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自我展示机平台,反映了课余生活在大学阶段的重要角色。因此,学校更应该重视这一方面的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生也应该懂得如何利用这个平台去过渡,去把握这些机会,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提升自我,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

第一、课余生活呈现了多样性和丰富性。调查结果反映了:。

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种类繁多。主要有专业知识的学习、校园文化活动、体育锻炼、勤工俭学、社会实践、恋爱、上网及一些娱乐活动等等。

第二、从调查结果看,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利用率很低。

2、原因分析。

第一、缺乏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课余时间也就无法合理安排。第二、没有规划。在总结空余的时间没有规划过,所以不知道总结要做什么很茫然。

第三、没有竞争意识。在大学里觉得没有人约束,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对于外界的竞争好不理会。

第四、学校在方面的重视不够,以至于学生很盲目。

第五、再者就是学校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太宽松,以至于没有一定自制力的大学生涉及的各方面太多。

1、帮助学而生找准自我定位,确定自己的目标。

找准自己的定位,确立目标,有了目标,才回为着目标朝着方向去发展和奋斗,才能更合理地安排课余生活。

2、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增强自律能力,增强对外界的诱惑的抵制力。增强抵制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才明白自己要做的是什么,应该做什么。

3、突出学校的特色和文化,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学校多突出本校的特色和文化,让学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位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并不断参与其中,能让学生很好的去安排和利用其闲暇的时间。

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时空不断拓展,怎么把大学生课余生活和课堂教育结合起来,使学校和社会相互协调,互为补充,达到多方面的成效,共同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这一个课题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索与实践。

在上周的周末我们市场调研中心协会开展了以大学生“我的课余生活,谁做主?”为主题的问卷调查活动,这次活动进行的还比较顺利。

通过这次活动的调查,我们了解了许多关于大学生课余生活安排的情况,大概知道了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趋向,从这次活动中,让我能够去思考一些问题以及相应的去解决它们。

通过这次的调查我们发现了再大学生中存在的课余时间利用问题,从问卷调查结果看,很多大学生对课余时间的安排意识是非常弱的,原因主要有:

1、缺乏目标2、没有规划3、没有竞争意识。

4、学校提供的课余生活方式少5、大学的社会环境的影响。

我们根据发现的问题总结改善的建议。

1、帮助学而生找准自我定位,确定自己的目标。

2、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增强自律能力,增强对外界的诱惑的抵制力。3、突出学校的特色和文化,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大学生调研报告篇十

3.家庭收支状况(不同层次、地位、职业)的调研4.开拓农村市场调查。

5.可持续发展调查分析。

14.市场背景下的农民增收问题调查15.城镇就业形势调查。

16.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调查。

15.当前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调查与研究16.当代大学生有关诚信教育的调查三.社会学类:。

1.城市的资源及环境保护调查。

19.农地征用中侵犯农民利益情况调查20.当代社会变迁中消费调查四.法律类:

6.加入wto后有关法律的修改调查五.信息类:

6.it产业发展状况调查。

12.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就业状况调查13.it专业人才就业与发展调查。

1.当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调查2.当前公民环境生态意识调查。

13.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调查。

农村建设。

1、农村发展现状调研。

2、农村义务教育问题。

3、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8、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状况。

1、农民养老保险。

2、农民增产增收。

10、失地农民的生存状二、服务经济建设。

企业经济发展。

6、民营企业的国营化趋势。

9、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10、社会诚信度现状及其影响调查。

1、推进素质教育的调查研究。

2、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3、我国远程教育发展调查与研究。

7、我国农村师资状况的调查。

1、开展“科研课题实践调研"课题实践计划。

1、校园文化发展状况及其问题。

2、对和谐校园建设的研究。

3、探求如何建设高水平现代化民族大学4、对大学生就业调查分析。

5、探求营造学校良好学习氛围环境的若干措施和方法6、对我校教育有效模式的研究。

7、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系列化教育模式的探求七、服务大学生发展。

1、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2、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

4、对大学生创业的问题。

5、对已就业的我校优秀毕业生走访调研。

6、当代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调查。

7、当代大学生民族心理(爱国情绪)的现状调查。

8、对大学生人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研究。

9、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11、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14、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15、增强学生积极社会交往能力的研究。

16、大学生恋爱心理面面观的研究。

大学生调研报告篇十一

我是xx学院市场营销xx班学生xx,在20xx年2月4日至2月10日我前往张家界市慈利县xx镇敬老院做了关于敬老院孤寡老人生活的实践调查,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有一种悲伤叫白发人送黑发人,有一种孤单叫茕茕孑立、形单影只,有一种伤害叫先天残疾、后天不完整,有一种痛苦叫低智低能…可是,有一个地方它以最大的延展性给这些不幸一个温暖的怀抱,让他们也有一个家、一个归处。这个地方就是敬老院,收容孤寡老人的敬老院。

活动原因: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实践能力,了解社会,所以布置了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因为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xx镇新建的敬老院,所以我将活动地点定在了敬老院。

我的实践:本来一开始就打算找院长盖个章,照几张环境照证明我去过就完事了的。但是第一次去时我并没有见到院长,因为先天有老人去世了,遵循他的遗愿是葬在家的旁边,可是他又无儿无女,所以他就去那帮他料理后世去了。当然,我这是后来才知道的。在当时我向一位在外散步的老人介绍我的来意后,他很热情的想别的老人介绍了我,别对我的到来特别开心他们看到了我带的照相机后,表示了希望照相,。在那半天我和老人们相处得很开心,所以我决定杨按照学院的要求去做这个实践。在随后的几天中,我每天所做的事情就是帮他们扫地和陪他们聊天,但是他们自己都很早就把地扫完了,所以我主要做的就是陪他们聊天。

xx敬老院于20xx年底正式注册成立,投资近三十万,新装修改造成医疗、休闲、养老、托老的较为完善的综合性老年服务中心,推动社会福利、现代化进程,切实解决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的问题。xx敬老院位于小学后面的山顶,院子占地面积虽然很少,但是,院外的面积还是极为宽广的,绝对是老人们休闲散步的好地方。

人间的寄养模式可供老人休息,房间内配置整套床上用品,并且每位老人敬老院都会分发各季的衣服,老人们不用担心温暖问题。另外,每间房间配置电视,也保证了老人们的精神生活。敬老院内也配有医务室,以保证老人不用为外面医院、药店高昂的医药费发愁就可以及时的看到病。一日三餐有专门的厨师料理,餐餐有肉吃,荤素搭配得当,老人们只需在政府惊心为他们准备餐厅似的小食堂就可吃上热乎乎的饭菜。小小的敬老院里应用尽有,生活空间舒适、安全,孤寡老人没有后顾之忧的享受着生活。

xx敬老院大都是孤苦的五保户,他们缺乏亲情等幸福体验,情感淡漠,他们长期缺乏家庭这一亲合、博爱、依附与合作等美德的培养所,加之身心的缺陷、知识与能力的匾乏、际遇的坎坷和社会情感关怀的不足,许多孤寡老人产生孤僻和冷漠等性格障碍。他们怕寂寞却不与他人交往沟通,渴望关心与慰藉却很少主动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希望得到同情却对他人的痛苦麻木不仁。

根本原因是农村孤寡老人生存资源的匾乏、社会支持网的.疏松以及心理上的极度弱势和行为偏差,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公平和人道在文化制度理价值观念和社区习俗等方面的缺失。

(一)在进敬老院之前,我一直以为老人们在这里会过得比较幸福快乐。因为老人们在这里衣食无忧,又有工作人员照顾,老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如,他们可以在院里走动一下,可以晒晒太阳,可以坐在院里聊天,有的老人还会摆弄一些乐器。但是,通过对老人的调查发现,事实上并非如此。和我聊天的一些老人反映,很多老人自进入福利院以来,基本上就没有走出去过,对于大部分老人而言,他们吃过饭后多是呆在自己的屋里,偶尔会出去坐坐,晒晒太阳,少数经济条件比较宽裕的可能会打打麻将,但大多数老人们彼此间很少交流。

(一)此次调查让我收获了很多,了解到福利院老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其精神上的无助。我想,我们应该多抽出一些时间到福利院来看望老人,多陪他们聊聊天,多给他们带来一些欢笑。事实上,当我们向老人向他们说学校的事时,从老人们不时爆出的欢笑声和掌声中,不难看出,对于我的到来,对于我们这样的活动,他们还是非常欢迎的。

(二)调查所发现的问题:

1、少数老人生活不积极,生病了不配合治疗。

2、老人们的休闲活动极少,除了看电视就只有散步,不利于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3、老人们很孤单。

4、福利院有些地方得不到认真落实。而且,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着种种突出问题,如:覆盖面窄,标准过低,保障范围不全面,保障方法简单且未能体现人文关怀。

1、随着全社会养老事业的不断广泛深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对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培养责任意识是很重要的。这能够在工作中让她们的压力变为动力,让激情热情释放出来,熔化在工作服务中,真正对待老人象自己的父母一样,细心、热心、用心,全面提高服务水平,真正落实好敬老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把制度和职责结合起来,全力营造养老、尊老社会氛围,达到构建和谐社会之目的。

2、在允许的情况下,探索全社会养老的新路子。广泛宣传,大力倡导,让那些有钱人、企业家、社会各界奉献一点、捐一点,缓解资金不足的矛盾,改善敬老院条件,又能够带动社会养老尊老的良好风气对敬老院事业作出了一定贡献。

4、现入院居住的老年人,均体弱多病,年龄偏高,急症和顽症、重症较普遍,他们住院成为最棘手的问题。所以要改善医疗条件。

5、整个敬老院内固定的标语、宣传内容少,建议有适合墙壁、四周、长廊等悬挂、书写标语、口号及有关敬老、爱老的喷塑画等,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同时发挥他(她)们各自的能动性,能唱的就唱、能说的就说、能拉的就拉,让院民积极参加到各种活动中去,丰富他(她)们的文化生活。

6、因为xx敬老院的下面就是学校,所以院里的负责人可以跟学校的领导沟通一下,组织学生多去敬老院给老人送温暖,因为老人最渴望的就是爱。

大学生调研报告篇十二

进入21世纪,互联网和通讯技术高速的发展使商务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工作报告。随着电脑的普及,网上购物这一方便、快捷的购物形式也被很多人所接受。大学生作为对网络最敏感的人群,对网上购物更容易接受,且在他们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气候。为了更加清楚的了解大学生网上购物的现状,对在校的大学生展开了这次关于大学生网上购物的调查。

一、

3、了解网上购物存在的弊端,为解决提供依据。4、为完善网上购物提供依据。5、了解网上市场的发展前景。

1考虑到现实情况因素,调查对象将进行分类。首先按电子商务和非电子商务专业进行分类调查,各个年级的人数也将抽取相同比例的人数。

2调查的实施为发放问卷调查,对调查对象每个都面对面的填写调查表进行调查。

三、

本次调查共调查250人,在有效的250份问卷中,有105人又网上都无的经验,达42%,145人没有网上购物经验,占58%。

对有网上购物经验同学的分析。

(一)针对选择网上购物的大学生,我们从选择网上购物的理由,以及有网上购物者对网上购物的看法和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主要分析被调查者和网上购物本身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通过分析提出看法和建议。

问卷中还有极少部分的人填写了其他答案,比如:周围环境、节约时间等。但是从表二中得出,价格便宜是大学生网购的主要原因。其次,购物方便是大学生选择网购比较主要的原因。

(二)针对选择网上购物的大学生,我从选择购物的网站进行调查和分析。在所有被调查的人中,34.8%的人选择的购物网站是淘宝网。其次,12%的人选择的购物网站是拍拍网。可以得出:淘宝网是各大学生网购的主要网站。

(三)针对选择网上购物的大学生,我从网购产品选择进行相关调查。

在所有被调查的人中,22.40%的人在网上购买的产品是服饰。其次,4.8%的人选择的网购的产品是日化用品,还有8%的被调查者选择网购的产品是其他产品。可以得出:在网上销售服饰,大学生是最主要的消费对象。

(四)针对选择网上购物的大学生,我从网购出现问题选择的解决的方式进行调查。

在所有被调查的人中,21.2%的人在网购时出现问题时会选择与商家协商方式来解决。也有9.2%的人会自认倒霉。

(五)网购所选择的物流方式调查。

在所有被调查的人中。网购时选择的物流方式26%的人会选择快递公司,其次是6.50%的人选择ems。平邮的选择率也达到5.2%,接近ems。

(六)网购者月消费额的相关调查。

在所调查的人员中,网购月消费额在50元左右。月消费额在50100元人数也达到44人。得出结论:大学生网购消费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对没有网购经历同学的分析。

(一)针对没有选择网上购物的大学生,我们从没有选择网上购物的理由,以及有没有网上购物者对网上购物的看法和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

没有购物经历的同学有61.40%没有办网上银行。可以得出:没有网上银行是很多人不能网购的制约因素。

没有网购经历的同学52%是因为卖家信用,其次是售后服务。还有网络安全也达到了34%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二)影响网购的原因调查。

(三)假设网购非常安全,是否会选择网上购物进行调查。

可以看出,61.20%的人会在未来选择网购,说明网上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一)通过对调查中已经网上够过物和网上没有够过物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可以得出一下结论:

1、进行网上购物的同学占全体学生42%,而且有扩大趋势。该比例高于中国网民的购物比例20%左右,说明大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网络购物这种新颖快捷的购物方式,且大学生会是未来主要的网上消费人群。

2、网购过的学生普遍认为网上购物具有价格便宜、购物方便、货物齐全、新鲜等优点。这会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进行网上购物。

3、影响同学们网上购物的因素有很多,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但是最主要的仍然是对安全和信用问题的担忧。

4、网上的商品有很多,但是服装是大学生消费的主要产品。服装业在未来将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5、网上购物者很多人选择的物流方式是快递,其次是ems。之所以选择快递的人多是由于相比之下ems价格太高工作报告。物流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电子商务重要的因素。

6、网上购物者主要选择的网站是淘宝网,其次是拍拍网可以看出淘宝网和拍拍网是btoc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平台。

7、根据有网购和无网购的数据可以看出,虽然大学生网上购物消费能力有限但是这一具有新思想的消费群体购物比例高,对电子商务网上购物勇于尝试,认同度很高,电子商务是一个非常有发展潜力的行业。

(二)对在校大学生网上购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针对调查中发现的在校大学生网上购物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初浅的看法和建议:

2、信用问题是网上购物中人们担忧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加强信用机制建设,规范身份认证和身份识别技术的应用,通过宣传教育让人们了解网上信用机制。通过法律手段规范信用评估,对于促进网上购物的发展具有现实的意义。

大学生调研报告篇十三

时间:2017年8月10日——8月25日。

地点:越秀公园、广州火车站、沃尔玛超市、天虹广场。

(1)调查背景。

400份问卷,其中有70%的人支持我们工作,另外30%不太愿意支持。其中一些中年人会以无聊或者没时间为理由推脱,而一些老年人愿意配合却又不识字,所以这次调查基本上是在年轻人中展开。

大多数人是通过电视、网络和报刊等媒体了解,他们觉得孤寡老人、残疾人和遗弃儿童更应受关注,特别是需要精神上的关爱,他们认为困扰弱势群体的原因主要包括人们的偏见、社会制度的忽略和自身的缺陷;调查显示,如果有机会参加帮助弱势群体的活动,大多数人都愿意去,并且都愿意关心他们的生活;面对弱势群体,多数人认为要有国家对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加上弱势群体自身的努力;而大学生则可以为此多做宣传,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弱势群体,关注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

(2)调查目的。

了解社会民众、政府有关部门对孤寡老人、残疾人和遗弃儿童等弱势群体的知晓、关注、扶助程度。

(3)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现场询问法。

(4)现状与问题。

大多数的孩子都是因为智力障碍和残疾被遗弃的,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陪护;而有少数小朋友过于活泼,不便于管教;这些弱势群体都缺少物质的供给和精神的关爱。

根据调查报告显示,90%的人群是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了解弱势群体的.情况,5%的人是通过去儿童福利院、敬老院等场所了解,剩下5%的人群则是通过父母平时的教育获得相关资讯。其中有90%的人群认为对鳏寡老人、残疾、以及遗弃儿童迫切需要民众、政府和社会的关爱,并且认为他们比其他的弱势群体更需要关注。

在关于困扰弱势群体的原因上,有110人认为是因为自身的缺陷,能力和知识不足等原因,有90人认为是社会制度对他们的忽略,70人认为是因为人们的偏见和不理解,还有68人则认为是因为得不到应有的救助而造成的。

人认为是冷漠的态度,19人则认为是不关注。对于弱势群体的需求问题,有187人认为他们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关爱,还有117人则认为他们更需要的是物质上的满足。同时在关于弱势群体改变现状的问题上,有121人认为需要群体本人的努力,112人认为需要群众给与关爱,实施资助,86人认为社会企事业单位给与一定的扶助,有139人则认为需要国家对他们基本生活的保障。

对于保障弱势群体生活的要求人们是支持的,可采取不同途径对他们实施扶助。192人认为可以通过政府扶助社会救助,137人认为要弱势群体自身努力,86人认为可以请媒体进行报道,从而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还有57人则认为可以让公司企业对其采取资助的形式,从而保障他们的生活。同时对弱势群体进行扶助时应采取有效而易于他们接受的方式进行,有112人认为举行慰问活动是最好的,108人支持发放帮扶金的方式,96人认为与可以采取与他们谈心聊天的方法,89人认为可以进行资金物品的捐赠。

保障弱势群体生存需求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有重要的意义,其中有167人认为是有利于和谐社会发展的协调性的,104人认为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78人认为有利于社会的公平,还有77人则认为能使弱势群体生活更美好。

作为当代大学生,关注弱势群体也是我们也应该积极响应。有177人认为大学生应该要多做宣传活动,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境况,116人认为我们应该要为弱势群体呼吁,改变他们的生存状况,108人认为应该要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走进他们的生活。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提出:“先富起来的人,应自愿拿出一部分钱来扶助弱势群体”对此,有139人人文弱势群体的扶助应不止物质方面,精神方面也是很重要的。82人认为次提议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促进共同发展,79人则认为扶助与否全在于个人的自由。同时,这个提议应该要得到全民大众的积极响应,调查结果显示,有178人认为可以开展志愿服务、义工服务的活动来帮助他们。80人认为可以开展文化卫生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活动,还有80人则认为可以进行物资的捐赠。

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这项以“关注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有236人积极响应,有7人认为毫无意义,4人认为与己无关。

(5)解决方法。

多开展宣传活动、慰问活动、捐赠物资,多与弱势群体交流,国家政府机关应当制订相应的扶持政策并落实政策,我们要给予这些弱势群体的不仅仅是需要物质上的温饱,更是需要精神上的关爱。

总体来说,针对社会弱势群体,我们要给予弱势群体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更多的来开展一系列慰问活动,与电台、网络、报纸等媒体联系,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和现实情况展开报导,加强与企业、公司的联系沟通,倡导他们在盈利后回报社会,切实担负起扶住弱势群体的经济责任。

大学生调研报告篇十四

实习,是一个能让自己成长的一个阶段,能让我们从校园的无知变成对未来事业的渴望与坚持奋斗的动力。实习能让我们学到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也能让初入复杂的社会的学生了解到社会的需求和自身能力的把握,能更好的了解到自己的需求。小编近期这里了一份艺术设计毕业生实习报告,需要的朋友可以阅读借鉴一下。

经过了四年的理论学习,使我们对艺术设计有了基本掌握,对于艺术设计这个专业也有了一个系统的学习和掌握。我们即将离开大学校园,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心中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做好一个设计师、如何更好的去完成每一个设计任务。

在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受到作为设计师通常缺乏足够的市场和管理上的经验,做出的设计作品经常会与市场经济脱节,而作为管理者通常缺乏设计基础和审美能力,往往为了追求市场效益,过多的拘束设计师的思维与创新,忽略了设计要素的重要性,造成了设计的庸俗化。

设计管理这个专业在中国也仅有几岁的生命,这是中国设计行业走向成熟后必然要出现的新的研究领域。而我们正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综合性人才,不仅对基础设计理论能够熟练地运用,对管理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各个方面也都有了初步掌握。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一个真正的设计师,在设计与管理两者之间找到最好的平衡点。

所以仅仅通过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我们去实践,走进设计公司,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也是我们这次实习课程的目的。

20xx年1月6日,我应聘进入到兰州陇金建筑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活动,进行学习。任职平面设计师。

由于实习的时间有限,我在兰州陇金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实习的期间就遇到了新飞智鑫人力资源部宣传手册设计这样一个比较完整的策划案例。通过这次的学习,我认识到了很多书本上或老师讲课中自己忽略了的或有些疑惑的地方,从实际观察和同事之间指导中得到了更多的宝贵经验。一个设计团队是否优秀,首先要看它对设计的管理与分配,将最合适的人安排在最合适的位置,这样才能发挥出每个人的优点:团队精神十分重要,一个优秀的设计团队并不是每个人都非常的优秀,这样很容易造成员之间的意见分歧。所以在共同进行一个大的策划项目的时候,设计师之间一定要经常沟通、交流,在共同的探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共同商讨的过程中很容易就能碰出新的闪光点,使策划项目更加的完备。

通过这次实习,在设计方面我感觉自己有了一定的收获。这次实习主要是为了我们今后在工作及业务上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增强了我们今后的竞争力,为我们能在以后立足增添了一块基石。实习单位的同事们也给了我很多机会参与他们的设计任务。使我懂得了很多以前难以解决的问题,将来从事设计工作所要面对的问题,如:前期的策划和后期的制作,如何与客户进行沟通等等。这次实习丰富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使我向更深的层次迈进,对我在今后的社会当中立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我也认识到,要想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单靠这几天的实习是不行的,还需要我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一点一点地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才行。我面前的路还是很漫长的,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奋斗才能真正地走好。从学习中也让我更深刻的了解设计行业的个性和潜力。而作为将来的设计者其中一员,不仅要将设计的理论掌握好,更要充分的去认识市场、了解市场。作为一个设计师,要不断地开拓思路去填补设计者与管理者之间的鸿沟,让设计与市场更加融合,使设计更加市场化、市场更加设计化。

大学生调研报告篇十五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在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大专生一、二、三年级进行,共发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9份,回收率89%。

2.网上调查。

1.对所学专业的认识。

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学生对专业认识有充分的了解,30%的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只局限于课本,25%的学生认为专业与工作不对口,根本无法就业。

2.身体素质。

调查结果表明,66%的学生对运动的热情较高,18%的学生对运动热情中等,9%的学生讨厌运动,7%的学生不排斥运动,但一般不做运动.这与他们的饮食习惯是相一致的,正常饮食的学生对运动的热情较高。值得注意的是,不喜欢运动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同时,调查还不喜欢运动的学生,他们经常在生病,喜欢吃零食,且三餐不固定。

3.个人能力。

在调查中发现,18%的学生适应能力差,同时其应变能力,自我约束力,沟通协调能力,适应力普通性都不尽如人意,其活跃度也不够。对于这一结果,也许我们对学生的适应力感到无限地忧虑,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很多学生已经起来越注重自身个人能力的培养,其适应能力强,各方面的个人能力都在提高。

4.行为举止。

在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中,我们得到了一组令人震惊的数据,52%的学生能做到不说脏话粗话,48%的学生认为自己不能做到不说脏话粗话。30%的学生认识不到随意翻看他人物件是不道德行为,12%的学生不注意整洁得体,举止文明。

5.价值观念。

通过调查发现,65%的学生有自己清晰的事业蓝图,且精神充沛,学习的动机是为提高自己意识,完善自我,35%的学生精神不济,不能认识到精神生活的重要性,没有事业的目标。

6.对他人的态度及团队合作。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78%的学生认为团队合作可以提高效率,遵守规章制度,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工作,同时调查还发现这部分学生对他人态度良好,乐于帮助他人,且积极听取别人意见,但仍存在22%的学生无法理解团队合作的快乐,以及帮助他人的乐趣。

(一)当前我院大专的学生身体素质状况,其主流是很好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应该认识到突出强调“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尊重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选择性,以人为本,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培养学生体育锻炼能力、掌握科学锻炼方法和技能,以终生体育为目标的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所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智力优势,努力提高大学生参与体育健身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的创造性和潜能。与此同时强调教师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提高大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重视大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反应,真正使大学生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大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大学生必须锻炼和培养学习的能力,学会利用各种资源,进行自我学习,提升对专业的认识认识,掌握毕业后的就业资讯,避免使我院大学生输在起跑线上。

(二)我院一部分学生礼仪修养是不错的,但仍有一部分学生的礼仪修养确实很差。我觉得引起同学们礼仪现状不好的原因至少有4方面:

1.我们平时的习惯。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家里,我们接受周围大多数人的行为习惯,然后模仿,久而久之形成自己的习惯。

2.受周围的环境,看到他人在闯红灯,自己也紧跟其后了,看见他人都不给老弱病残者让座,那自己也心安理得地继续坐着。

3.忽视了礼仪。很多大学生都是因为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礼仪而引起笑话。出入公共场所是要穿着整洁,而有的人却不注意自己的形象,穿着拖着拖鞋到了教室、图书馆。

4.对他人的态度。90后谁也不服谁,这是众所周知的,办起事来不愿考虑别人的感受,不管别人的评论,有的甚至要背道而驰。

第一,学校加强礼仪修养方面的教育。

第二,大家都从自我做起,不要管别人,只要你做好了,就可以了。随着“你”越来越多,我们也就改变了周围的环境。

第三,提高对礼仪的重视。通过开设礼仪课程,让我院学生理解礼仪在以后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只有让学生知道了礼仪的作用,才会心甘情愿去了解礼仪,按照要求来约束自己,才能彻底的改变我院部分学生礼仪修养差的现状。

(三)在现代社会环境下,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在集体认同感和适应性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对当前激烈的人才竞争,很多学生寒窗苦读十几年最大的目标可能就是为了寻找一份高薪面具体面的工作,因此,学生必须具备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不可讳言,我院大部分学生都是不错的,但仍有少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个人能力的重要性,他们不知道提高自身个人能力,以致有18%的学生适应能力差。这就要求学校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要注重职业教育,更多地组织开展各项活动,例如:演讲比赛、歌唱比赛、关于职业方面的讲座,知识宣传片的播放等等,给学生创造一个培训个人能力的舞台,营造一种培训个人能力的气氛。让尚未意识到个人能力重要性的学生们开始觉醒。

(四)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具有导向的作用,是一种行为动力。在生活实践中,人们无不重视价值观的作用和影响。通过这次调查表明:大部分大学生自身已经意识到大学生价值观评价的重要性和社会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传统价值观念经过市场经济的涤荡后,已不再以一个完整的观念与规范体系存在于社会生活。在社会转型的价值困境和价值选择中,大学生除了从传统中寻找支撑,更倾向于以新时代的价值体系解决当下的价值问题。但我们在面对新事物新情况时,会因社会准则是否明晰、新的领域是否符合时代发展以及价值观念是否先进等因素,对某些问题认识模糊甚至存在误区。

此刻,就需要行之有效的价值观的宣传教育,要把思想教育、舆论导向、政策调节、法律约束结合起来。价值观教育需要以理服人,也需要以情感人,将理性教育与情感教育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

价值观也必是以人类的个体和全体的幸福为终极目的,以人类的个体和整体的全面发展为必经手段,以独立和协作,自由和宽容,尊重和仁爱为道德,以勤奋、坚韧、远见、明智、富于热情和创造力为品质。正是这样,我们才既能获得个体的幸福,又拥有他人的幸福,从而达到人类共同的幸福。

(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接触,交流情感,彼此吸取对方长处和积极因素,从而增进友谊,实现自我价值,增加同学们之间的凝聚力。未来的社会发展不是一、两个人能决定的,借助团队的力量,才能更好,更快的得到发展。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社会的发展不再是仅仅需要掌握单一技能的高精尖人才,更需要综合素质高、知识面宽、基础雄厚、具人格魅力的高精尖复合型人才,以能应付新的挑战。综合素质提高和人格魅力养成,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尤为重要。

其次,必须克服思想障碍,大胆探索创新,认真学习实践,注重形成特色;

最后,自觉主动培养坚定信仰、矢志不移的坚强亲和力;品行高洁、才学逸群的吸引力;沉着果断、潇洒自如的感召力;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亲和力;举止得体、言谈机智的感染力;勇于开拓进取的创造能力。

未来,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低决定了生存于社会的易难,为了更好的生活,也为了更好的发展社会,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不可延迟的事情了。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xx关于xxxx的调查报告”、“关于xxxx的调查报告”、“xxxx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我列个提纲吧,看看能不能给你提供些启发。

从以下几个方面报告:

1、文明道德素质。

2、科学文化素质。

3、身体素质。

4、心理素质。

5、综合素质。

报告这几方面的过去情况、现在情况及发展趋势。

大学生调研报告篇十六

调研背景3

调研活动过程4

调研结果分析6

调研建议17

总结19

参考文献20

附页21

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问卷

(一)大学生仍然是学生范围中的一部分,其本职工作仍然是学习。本学期开学已经两个多月了,在过去的两个月中,同学们特别是大一的同学们可能都面临过不少难题,而随着期中考试的过去、期末考试的即将来临,学习这一任务逐渐被同学们提上了日程。所以,经过了两个月的忙碌,“同学们的学习状况现在怎么样”应该是一个值得我们去关注,也应该是我们迫切需要了解的问题。

(二)从客观现实的角度来看:进入大学,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学习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生活方面,新的环境,新的自由的生活,自理自立的生活方式考验着每一位新同学的独立自主能力。在学习方面,新的教学方法,不一样的课堂氛围,没有了老师的时刻督促和上课时的提点,这些都和现实的考验着每一位同学的适应能力。而这一切无疑都会影响到同学们的学习状况。

(三)而大二的同学们已经在大学里生活了一年,这一年的磨练对于每个人来说也应该是非比寻常的。现在步入了大二的门槛,大家是不是有了新的进步呢?在学习上,大家的学习方法是不是改变了呢?同学们的学习思维跟以前相比又有哪些不同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探讨和揭示的,好的学习经验应该受到我们的重视,让其得到更多同学们的青睐。学习状况方面发现的不好的东西,我们更应该给与重视,让我们认真的总结其中的得与失,摒弃那些不应该存在、不应该残留于同学们学习上的恶劣的东西。

(四)从主观思想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面对学习时候的思想是不

一样的,这无庸置疑的会影响同学们的学习状况。学习时,有的人认真积极,有的人消极怠工,有的人因为参加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而忽视了学习,也有的人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目标而天天待在图书馆研习思想认识上的差异当然也是各位同学学习状况各不相同并且不断改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过本次调研活动的开展来了解当代大学生们在学习状况上的

相关情况,包括大学生个人对学习的的态度,在学习上的努力情况,学习热情的浓厚与否、学习动机是什么等。通过本次的调研活动,希望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基本的数据资料,能够更好的了解同学们的所需,从而为同学们在学习方面的更好发展提供一些借鉴性建议,发挥一定的积极引导作用,促进同学们更好的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

我们会以选择题为主并辅以两道左右的简单问答题来设计调研问卷,以助于获取我们所需要的较大范围的、有效的信息,另外,我们会结合针对性访谈的方式,分别对大一大二不同年级以及成绩在不同区间的同学进行针对性访谈。了解一些大家在学习上已经遇到的或者可能会遇到的最真实的情况、存在的想法和可以采纳的优秀建议。

(一)学习适应性问题:还是我们过去的高中学习吗?

大学生调研报告篇十七

仲村镇到村任职大学生原有成员30人,男21人,女9人,分别担任15个行政村的书记或主任助理,中共党员11人担任书记助理,其余担任主任助理,截止日前,经村官本人申请,解除协议6人,留任24人。

大学生到村任职,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的热烈欢迎。他们虽然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缺少对农村的了解,但是思想上积极上进,工作上踏实主动,逐步克服了重重困难,表现出了很强的综合能力。xx年的大学生村官经过一年的磨合,从最初的犹豫徘徊,转向踏实工作,逐步适应了环境,至此他们已经成功地完成了由“大学生”到基层村干部的角色转换。至目前,通过最初的岗前培训,以及“结对帮带”、帮扶农户科技致富工程等政策的落实,绝大多数大学生村官对村情基本数据、地理人文环境已基本熟悉,对农村政策,村主导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渠道和重点工作思路也比较清晰。据调查,大部分大学生村干部均表示将安心在农村工作,他们认为农村成果转化比较快,干起来比较有成就感。

由于到村任职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在这一年的管理过程中通过与大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沟通,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和深入性。通过座谈发现,有34%的乡镇领导干部反映大学生村官存在眼高手低的情况。部分大学生村官想干事、更想干大事,但是由于对村级班子的运行模式不了解,虽然经过了各种培训,但是短期内面对盘根错节、琐碎繁杂的农村问题仍然无从下手,因此容易造成失落感,工作缺乏积极主动性和深入性。二是有些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官工作认识不够到位。调查中发现,有60%的村干部认为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是镀金,过一段时间就会离开,不会在农村长期工作下去。调查结果显示,有58%的大学生村官认为,村民不把他们当作村里人,对他们不信任或有所防备,认为他们根本解决不了什么问题,所以只是把他们当作客人,只安排一些临时性任务或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影响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深入开展。

第二,自我平衡感缺失造成思想不稳定。按照严格的选聘程序,他们绝大多数在大学里的表现都十分优秀,是校园里的精英群,备受关注,但来到农村,每天和农民打交道,远离了社会的核心阶层,被关注度也随之下降,由此而产生的强烈的心理落差让大学生无所适从。加之他们刚从大学毕业,没有经历复杂岗位的锻炼和艰苦生活的磨砺,缺乏独当一面解决矛盾和驾驭局面的能力,因而一旦遇到复杂问题往往束手无措,村里的事情根本插不上手,那些带民致富的想法更是因为可行度低而被村民撇到了一边。工作条件的艰苦,人际关系的复杂,精神上的孤独,前途不定的迷茫使大学生心里产生了强烈的震荡。调查显示大学生村官一般在22-26岁之间的大专、本科、而聘用期一般是3年,但三年合同期满后,书本知识的生疏,其中极少部分才能考上公务员或研究生,更多的大学生村官面临重新找工作的现实,在三年后的就业择业形势未知情况下,大学生村官出路不明,没有确定的未来,他们很难安下心来工作,因此,大多数村官都还是在自己三年之后何去何从而焦虑,思想的重心难免更偏向于“走出去”。

第三,与农村融合度较低,组织纪律观念不够强。调查显示,28名大学生村官中,虽然大部分都来自农村,但80%以上的人根本没有参加过农村劳动,对农村工作基本上不了解。农村干部需要直接面对基层群众,直接接触各种矛盾和问题。但缺乏真正的农村经历,经验不足、方法欠缺,往往导致事倍功半,产生茫然无助的感觉。此外,大学生村官都是80后,思想比较活跃,自我意识较强,组织纪律观念较差,难以约束。在调查中发现,刚到任时,一些村官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宿舍存在脏乱差问题;生活随意,工作时间比较散漫;个别大学生村官在乡镇安排中心工作时,不服从管理安排,甚至个别村官认为,我们的工资和补贴是从中央、省市财政划拨的,为什么要服从乡镇的管理,造成乡镇工作的被动等等,需要乡镇再三解释、严格管理才能保证正常工作的开展。

第一,积极沟通交流,高度关注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动态。

首先,组织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带头定期不定期下乡入村,与大学生村官面对面谈心交流,引导他们调整心态、转变角色,通过开展交心谈心活动等形式,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在农村就业和创业同样可以大有作为,坚定了干事创业的信心。其次,组织部门应对大学生村官生活上予以关照,设法落实大学生村官的食宿问题,条件具备的乡镇要求尽可能的配备生活必需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再次,要通过召开大学生村官座谈会、评选优秀大学生村官活动,积极宣传工作中涌现出的大学生村官先进典型,努力营造争先创优、创新创业的浓厚舆论氛围,切实增强大学生村官的岗位吸引力和舆论影响力,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大学生村官成长,培育大学生村官成才的大格局。

第二,强化思想引导,给予真情关怀。组织部门要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引导他们在思想上认同自己的工作岗位,认识到农村也是实现价值的大舞台、锻造本领的新天地,只要付出辛勤努力,一样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社会的尊重;在生活中正确看待困难,把艰苦环境的磨砺当作难得的人生经历,走出心理阴影。

第三,要健全激励机制,消除“后顾之忧”。适当提高大学生村官享受报考公务员、研究生加分并优先录取等优惠条件,适当延长在村任职的服务年限。制定鼓励大学生村官长期扎根农村作贡献的优惠政策,比如提高“村官”们的岗位津贴水平,帮助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坚持用事业留人,在项目、资金、技术上给予更多的支持,对业绩突出的大学生村官委以重任等。

第四,加大培训力度,提升能力素质。乡镇党组织要积极创造条件,对大学生村官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提升他们的能力素质。要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交流会、观摩会等多种形式,组织他们学业务、学形势、学做人。安排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镇村干部为大学生村官讲授农村工作知识,特别是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和工作艺术等。邀请在农村创业有成的同志现身说法以及现场参观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等,增强大学生官对农村工作的感性认识。

第五、转变管理模式,加强自我约束。建立大学生村官自我管理体系,由主导式、灌输式管理转变为引导式管理。成立自我管理机构,制定相关制度,定期组织开展活动,引导大学生村官加强自我约束、教育和激励,提升大学生村官的自我管理水平。县一级大学生村官自我管理机构,为大学生村官提供服务、学习、交流平台,畅通信息交流渠道。由自我管理组织将中央省市的精神传达到村官中去;及时将大学生村官的情况及建议汇总上来;组织好大学生村官的服务和社会活动。乡镇自我管理机构负责各乡镇大学生村官的日常管理、服务和交流工作。

第六,明确责任,建立考核机制。建立大学生村官任职档案,详细记录每名大学生村官的学习、培训、工作、生活、考核、奖惩等情况,加强日常监督管理。一方面明确“大学生村官”的职责、权力、义务和考核,防止“正事不干”或“无事可干”的状况。另一方面对大学生村官提要求、下指标、压担子,对大学生村官工作时间、工作效果进行考核,对工作“不上心、不安心”的给予组织处理;对先进典型,要及时宣传,建立“优胜劣汰”的考核激励机制,营造“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氛围。

大学生调研报告篇十八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消费群体也在不断扩大。现代社会手机不再是个别人物身份的象征,也不再是大人们的专用,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俨然成为了一新的消费群体。越来越多的商家也开始把大学生作为手机购买群中最重要的消费群体之一,开始为大学生量身制作很多款适合学生的手机。手机作为信息传播新媒介,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必备的通讯工具,手机对大学生生活、学习及健康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次调查就大学生手机品牌的使用情况和选机时考虑的因素及大学生对自己未来手机品牌期望等方面进行了调查。我们小组于20xx年4月2日至6月16日对江汉大学在校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小组成员按一定比例随机发放电子版问卷进行调查,以此来了解大学生手机品牌使用情况,对电子商品的促销可起作用。

手机作为一个二十世纪末的产物,它的发展初期作为一个简单通讯工具,走到现在成为一个新的信息携带者,手机优越性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报纸、杂志等信息载体。手机在大学生中已不再是奢侈品,几乎是人手一部的通讯工具,大学生拥有一部自己喜欢的手机已不再是很遥远的事情了,越来越年轻化的手机无论从功能到外表都发生了质的变化。购买手机大学生越来越多而且更换手机也越来越快。手机已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子产品,大学生已经成为手机市场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消费群体,他们对于手机的选择往往有不同的想法,本小组专门对大学生手机机型选择进行调查。

1、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的手机使用情况和手机消费情况。

2、了解大学生手机的获取来源和主要用途。

3、分析手机对大学生各方面的影响。

4、了解大学生对手机各方面性能的要求

1、调查项目:大学生与手机的调研报告

2、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3、调查范围:江汉大学。

4、调查对象:江汉大学在校学生(以大一大二和大三学生为主,大四学生实习)

5、调查地点:江汉大学宿舍楼。

6、调查时间:20xx年4月2日——16日。

7、调查组织:程婉莹 代西墙 葛衡

李佳伟 汤永 汪毅辉

谢绽娗 绉田 绉兴婕

柳汀松

1、开会讨论调查的主题和方式。通过讨论确定从大学生的手机来源、主要用途、消费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

2、设计问卷:

程婉莹 代西墙:搜集调研所需要的资料并加以整理。

李佳伟 汤永 :选定主题初步设计问卷题目。

葛衡 汪毅辉:请部分好友进行试卷测试,分析题目是否具有客观性和代表性。 谢绽娗 绉田 :最后确定问卷题目,进行问卷调查,将调研结果进行分析整理。 绉兴婕 柳汀松:根据问卷结果制作分析报告。

大学生手机市场调查问卷-自定义查询

作者:不再木头人时间:20xx年6月16日

调查背景: 参考资料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

开始时间:20xx-4-2

结束时间:20xx-6-16

样本总数:187 份

原始数据来源:/report/= 本报告分析内容:自定义查询

本报告样本筛选规则:

本报告包含样本数量:187份

数据与分析:

第1题您的性别 [单选题]

大学生调研报告篇十九

大学生作为促进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理应熟练地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然而不少学生在通过高中时期高压的学习模式顺利通过高考后,却在大学有意识地放弃了对学习的重视,甚至是逐渐荒废了学业。为深入了解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借暑期认知实践的机会,我与班里同学组成调查小组,通过调查问卷、观察访问等形式调查了大学本科生时间管理倾向和学业成绩的基本情况,并在认真分析和讨论后,形成该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

大学作为学业生涯的最后一站,经常被人们比作进入社会的缓冲区。在大学中,课余生活时间相对较多,课业生活也相对比较丰富,社团组织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锻炼、提升自己的平台,同时也让我们的大学生活更加充实,更多的学生愿意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成为社团组织中积极的一分子,但是我们通过切身体会会发现,身边的部分同学过度地将身心都投入学校活动,在平时出现了逃课现象,学习、生活、工作三者出现了严重的矛盾与冲突,最后酿成了学习成绩非常差、生活时间混乱以及在工作中也频频失误的苦果;还有一部分同学,未参加学校活动,因此拥有了大量的课余时间,但其没有对个人时间的规划意识,更缺乏对现阶段或者长远目标的规划,最后沉浸在游戏与网络中,整天无所事事,学习成绩更是一落千丈。

上述两种情况在校园里非常普遍,这导致了大部分同学在大学期间对学习不够重视,对学习的态度不够端正,学习的目的也不够明确,丧失了对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所谓的学习,也仅仅是在临考前做一些突击复习以应付考试,分数求过就好;更有甚者放弃了一切学习时间,把心思都放在了如何在考试过程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来通过一门课程的考试上。更为不幸的是,就算在这种情况下,极大多数同学都可以顺利毕业,但是和他们谈及在大学学习过什么,学会些什么,他们的反应基本都是一问三不知、或者是含糊其辞。这样的毕业生在面试过程中处处碰壁,就算参加了工作,在工作中缺少应当在四年中储备的知识,处理问题缺乏专业性,大部分更是彻底放弃了自己所学的专业转行以另辟蹊径。

现阶段我国对教育的投入非常大,特别是高等教育,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给大学生创造机会,创造条件。但打铁还需自身硬,糊糊涂涂就毕业了的大学生普遍无法抓住任何机会,也不具备抓住机会的条件,所以在人才的输出环节上,我国的能力较发达国家来说比较薄弱。

(二)调研目的。

在我们身边还是有部分同学可以将时间安排得有条不紊,使得自己不但学习成绩优异在社团组织活动也很积极。这部分同学成为了我们本次调查的重要对象,本次调研的目的即是收集优秀先进个人对时间管理的倾向用来总结规律,发现其中的共同点,同时收集其他同学在时间管理上存在的通病和问题,用其来和优秀同学的时间管理模式对比,最终找出解决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时间管理问题的方法。

(一)调研方法。

本次调查活动主要采用的方法是问卷调查法、横向对比法、分层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其中问卷调查的问题为个人相关方面情况的基本调查,最后一题为开放题,问卷调查由课题组成员利用期末考试前的两周时间在大学本部的不同地点展开广泛调查。

(二)调查对象。

我们调查的对象为大学本部的本科生。我们选择在期末考试前的紧张复习阶段调查是为了让调查更具有普遍和针对性,我们调查的地点分别为大学学生宿舍、大学图书馆、大学北三教学楼,调查的人群分别为在期末考试准备期间在宿舍娱乐的本科生、在图书馆学习的本科生、在北三教上课或者上自习的本科生。

(三)调查问卷回收。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份,有效回收1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其中调查20xx级或20xx级学生37人,20xx级大一学生63人;学生宿舍发放问卷30份,图书馆发放问卷30份,教学楼发放问卷40份。

(一)学生年级与时间规划与管理的关系。

在调查之初,我们分别对20xx级、20xx级的学长学姐以及20xx级的大一新生做了访谈调查。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大学的适应程度可能会影响学生的时间规划,即高学年同学在适应大学生活后或许更可能对自身的时间有一个良好的规划,所以我们的调查报告发放也是根据年纪的分层形式发放,以发现其中的规律。

1.规划意识的比较。

2.规划程度的比较。

通过比对我们发现,高年级学生在时间规划意识较好、时间安排较好类的总人数中均占有60%以上的比重,而20xx级学生在时间规划意识较差、时间安排较差的总人数中均占80%以上。这说明学生年级对与时间规划意识和时间规划合理性确实存在影响,高年级的同学更能在时间规划和时间安排上做出更正确的、理性的安排。经过小组讨论,我们一致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大一学生刚刚进入大学,各种新的环境和事物不断吸引着他们,造成其精力涣散,缺乏对自己的整体规划;同时,不太适应大学生活节奏和学习方式同样使得他们缺乏方向、缺失目标。

(二)时间规划意识和时间的安排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1.时间规划意识与学习成绩的关系2.时间合理安排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通过图表我们可以发现,对时间规划意识较好的同学往往学习成绩也比较好,而时间规划意识较差的同学一般学习成绩也为中下等;并且对时间的规划也影响了他们对时间的利用和安排,对时间安排合理的同学往往学习成绩也很好,而对时间安排混乱的同学成绩也很一般。这说明了时间规划的意识对大学生影响非常大。

(三)大学学生时间安排倾向以及其他情况。

在调查假设阶段,我们小组认为是否参与社团与组织、是否在未来有考研计划和参与资格考试的计划都会影响大学生的时间安排倾向和时间规划程度,所以我们对这些客观因素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数据如下。

通过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大学本科生将近二分之一都参加了社团或者组织,并且在课余时间参与其组织的活动,但是还是有超过二分之一的学生课业生活处于空白状态。大学本科59%的学生有近期或者远期的学习目标,大部分同学都不满足与本科学历要考研,一部分同学还想在在校期间考取会计、计算机等资格证书,但是还是有41%的同学安于现状,不打算考研也不想考取资格证书。在对于学习、生活、工作三者的优先问题上,在调查的人当中,很多人通常选择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投身与学习或者工作;有30%的.人直接选择了工作优先而不是学习,这和优先选择学习的人数非常相近,但是在大学期间,学习还是头等重要的,这种优先对待工作的问题显然是导致忽视学习重要性的根本原因。

(四)学习习惯情况以及学习积极性情况。

通过数据得出,在大学本科生中仅仅有30%的人可以坚持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坚持学习,而在学习的积极度方面,更是仅仅有11%的学生较为积极,其他89%的学生均对学习不怎么积极。通过比较,具有良好学习习惯和积极对待学习的同学才能取得比较优秀的成绩。

(五)对学校开展“时间规划”相关课程的意见。

面对现在的情况,我们小组认为开设相应的课程可能成为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通过数据看来,大部分同学(53%)支持学校开始相关课程为自己答疑解惑,但是也有25%的同学直接选择了反对开设课程,其中有同学认为开设课程只是形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有22%的同学给出了自己的其他意见,但是其中16%人还是对开设课程持观望的态度。我们小组收集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意见。其中一位20xx级学姐表示,进入大学后一切都应该自己适应,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才能真正提升一个人的能力;另外有同学表示,开设课程如果是考核通过的话,会给学生增加不必要的课业负担,但如果不考核只是培训又不会引起重视。不过一位20xx级学长表示强烈要求学校开设课程,因为如果及早进行培训可以使很多同学提前找准方向,不必自己浪费时间去探索。

(一)结论。

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目前存在问题有:

1.新入学的同学对大学学习方式不太适应,造成时间管理上的问题。

2.大量社团、组织工作的影响让学生难以找准大学的主要方向与最终目的。

3.在获得大量课余时间后,不懂得时间规划,没有现阶段或者长远的目标。

4.主观上的忽视学习,放弃了在高中的学习习惯,从而无法培养学习的积极热情。

(二)对策建议。

1.高年级同学在大一同学入校之后不能仅仅局限于接待新生入校,帮助他们解决在生活上的一些问题,而是应该全面的深入指导学弟学妹。对此我建议校、院级学生会应该起到以身作则的作用,应组建一个单独的团队,专门为大一新生提供相关的服务,耐心引导他们习惯大学学习的方式,让他们对待社团等组织不报着盲目加入的态度并认清大学是知识贮备的重要阶段;同时高年级同学应以自身经验、经历为基础,引导新生规划、管理好自己大量的课余时间。

2.在大学期间,社会实践固然重要,但是各个社团和组织必须明确的意识到,大学是知识储备的关键节点,一切活动理应为学习让步。加入社团或者组织的同学也应意识到这一点,学习为主,工作活动为辅,这样才能真正利用好自身的课余时间,而不是丢了西瓜捡芝麻。

3.学校应该开设相应的课程或者培训,给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和抱负,改变学生心中长期存在的“大学就可以放松”的错误观念;让每个同学切身实际地体会到,大学不是终点而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大起点,从而认真学习、努力奋斗,合理安排个人时间,做好对现阶段、对未来的合理规划。

4.每个班级里应该组织多项考核评比,组成学习小组,设置奖惩制度。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促成在学习、生活上互帮互助的机制。这样就能减少同学随波逐流的心态,让每个同学都积极地学习、主动地学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