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优秀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11:07:03 页码:7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优秀19篇)
2023-11-23 11:07:03    小编:紫薇儿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案篇一

本单元教学一位小数。要求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能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进行一位小数的加法、减法计算。全单元编写了四道例题、两次“试一试”、三次“想想做做”和一个练习,还安排了一道思考题和一篇“你知道吗”。

通过第100页的两道例题教学一位小数的意义。这两道例题先引起学生的回忆:5分米是5/10米、4分米是4/10米、2角是2/10元,然后告诉学生5/10米还可以写成0.5米、4/10米还可以写成0.4米、2/10元还可以写成0.2元。上面的一道例题写成零点几这样的小数,下面的一道例题写成几点几这样的小数。通过把十分之几写成小数,让学生初步感知一位小数的意义。教学时要突出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这样的分数改写出来的,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两道例题之后,列举了以前学过的数1、2、3……以及0,指出它们都是整数。又列举了0.5、0.4……指出它们都是小数。引导学生在数的外部形态上认识小数,但这不是小数的本质意义,教学小数的意义不能局限在数中间有个小数点上。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想想做做”第1题把1分米、3分米、7分米、9分米先分别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分数,再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第3题的图中把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先用分数表示其中的涂色部分,再写出相应的小数。这两题都让学生从十分之几写出一位小数,学生能再次体会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想想做做”第5题在数轴上写相应的小数,有序地整理一位小数。虽然没有要求学生写出分数,但学生在看数轴上的点写数时,都需要先想到相应的分数,又一次体会了零点几表示十分之几,几点几是几和十分之几合起来的数。

例题从比较两种冷饮的价钱的实际问题引出比较0.8和0.5这两个小数大小的数学问题。教材让学生应用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自己想办法进行。无论是转化成8角与5角再比较,还是转化成十分之八和十分之五比较,都没有离开小数的意义。教材统筹安排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试一试”里比较零点几和几点几的大小,“想想做做”里还有比较两个几点几这样的小数的大小。教材不用文字语言总结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的方法,意图是通过大小比较加强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只要学生能联系小数意义进行思考,怎样想都可以。

“想想做做”第1题要把9厘米、6厘米分别写成以分米为单位的数,最好能既写成分数,又写成小数,可以又一次体会一位小数的意义。第4题的.教学可以分三步进行。

第一,联系数轴上的点理解0.7、1.3、1.9和2.4这四个小数的意义。

第二,比较数轴下面的三组小数的大小。

第三,看一看这四个数在数轴上的排列顺序。

计算小数加、减法应该把小数点对齐了算。教材没有把法则作为“规定”告诉学生,而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会这是“需要”,就“应该”这样算。例题计算0.5加0.7的和,先根据小数的意义,把0.5元和0.7元分别化成5角和7角相加,由此推理得到0.5加0.7的和是1.2。然后思考,如果列竖式计算,应该便于5角和7角相加,即把0.5和0.7中的“5”与“7”上下对齐,这样就把这两个小数的小数点对齐了。由于5角加7角的和超过1元,所以0.5加0.7要向表示“元”的那位上进1,也就是向小数点左边那一位上进1。学生理解了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向小数减法迁移是很容易的。教材通过“试一试”,让学生基本掌握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想想做做”第5题估计小数加、减法计算的结果比1大还是比1小,是在能进行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估计又促进对笔算的掌握。

练习十是对全单元内容的回忆、整理与实际应用。第1~4题再现小数的意义,其中第4题要求略有提高。第5题练习计算,四组题里都含有加法与减法的比较。第6、7题解决实际问题,其中第7题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空间。第8、9题中含有找规律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案篇二

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本课充分体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关联的情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再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及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有效的数学活动不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

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复习用方格数来表示面积,用面积公式来算面积。

2、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使学生学会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观察与比较等方法去掌握通过图形割补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通过让学生计算生活中实际房屋的面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具体运用,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能够熟练运用计算面积的两种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通过图形割补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教学关键:

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学会计算生活中实际房屋的面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小结。

你们真聪明,不需要一个一个的数格子,只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知道正方形的边长,就可以利用面积公式来计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利用平移,半个格子凑整及轴对称图形特点求图形面积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图形平移成为长方形,2个半格凑成一格。轴对称图形只要数一半,乘以2就能算出整个图形面积。

小结:我们可以利用平移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变成为长方形,把三角形转变成。

为正方形来计算出面积。把2个半格合并成一格,利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快速计算出面积。

二、新授。

1.激发学习兴趣。

这2个不规则图形,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呢?

究竟是哪个图形面积大呢?

今天这节课就具体来研究它们的面积有多大。

(出示课题)不规则图形面积。

2.图形a我们先观察图形a,你有办法计算它的面积吗?

a、小组讨论。

b、汇报各种计算的方法。

2×5+3+3。

4×3+2+2。

4×4……。

c、电脑演示并且总结出割、补、移三种方法。

同学们:你们认为哪种方法?为什么?

割的方法:4×4=16补的方法:5×4-4,这两个方法!

师总结:无论是割还是补,分割的块数,或者是补上的块数越少,这种方法就越显得简单,也就越好。

3.图形b。

图形b也是个不规则图形,你能用比较简单的方法来求出它的面积吗?

独立思考,然后把结果写在纸上面。

交流:(利用补的方法将它转变成一个规则的图形)。

4×4=16。

电脑演示生介绍的方法,并板书算式。

师:现在可以知道图形b和图形a谁大谁小吗?

要准确知道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就必须进行正确的计算,在计算时方法越简单越好。

三、巩固练习。

这里有一些不规则的图形,请你们仔细观察,画一画,说一说,怎样求它们的面积。

(在练习纸上独立完成后交流)。

说说:求凸出来的图形面积用什么方法好?

求凹进去的图形面积用什么方法好?

小结:无论是割还是补,分割的块数,或者是补上的块数越少,这种方法就越显得简单,也就越好。

总结。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求图形面积的方法,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案篇四

(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馈。

a、60+60=120分。

b、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

(4)教师小结。

2、完成第4页“做一做”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方法(一):时、分、秒。

是从大到小的单位,像百位、十位、个位一样;方法(二):时、分、秒中从小单位向相邻大单位换算,即秒向分换算,分向时换算是满六十进一,进位原理与个位到十位、十位到百位的进位类似。

60秒=1分(10个1=1个10)。

60分=1时(10个10=1个100)。

反过来也是一样的。

3、教学例2。

(1)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a、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45-30=15,是15分钟。

4、小结。

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案篇五

出示钟面唤起学生记忆,并拨几个学生熟悉的时间让学生认读。

师:大家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谁能说说关于时钟你知道些什么?

生:我知道有时针和分针。(与学生共同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是及时补充)。

生: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也就是一小时。(若是学生说的不够完整,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进行复习)。

生:……。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案篇六

1.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2.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的热情。

重点难点】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过程】。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案篇七

学生活动。

基??

练习。

基本。

1、判断下面各题的首商是哪一位?

246÷3246÷248÷448÷6。

2、笔算:

792÷6844÷4984÷3895÷5。

全班学生练习,指名板演,亲正时要学生根据计算法则说出计算过程。

3、口算:

84÷2=320÷8=680÷20=60÷6=4000÷2=70×8=。

4、完成书上练习十八的第1题。

学生口算,比一比哪个小组算得又对又快。

1、表格题。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指名回答。

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3、学生口算。

4、小组比赛。

出示表格。

学生活动。

基本。

练习。

课堂。

作业。

这个表格是让同学们填什么数?请同学们填表格。

3、笔算: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板演。

4、应用题。

(1)第5题。

请同学们先读题,再找一找条件和问题是什么?再在书上列式计算。

(2)学生独立完成第6题,教师单独辅导。

5、聪明题。

请小组讨论这道题目应该怎么思考?再在书上填空。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说一说你们组的意见。

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4题,教师批改。

1、指名回答。

2、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板演。

3、学生自己读题,再列式计算。

4、教师辅导。

5、小组讨论,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发表意见。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案篇八

1.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估算方法,提高口算速度。

2.通过估算步骤的推导,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能正确进行口算,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促进思维条理化。

3.结合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淀数学意识;人人参与口算,使学生佯称积极动脑、认真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案篇九

本学期所学的万以内的加、减法是在二年级下学期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三位数的加、减法,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难点是连续进位的加法和连续退位的减法。根据《标准》对数与代数内容的安排,第一学段只学习三位数的笔算加减法,而第二学段没有安排笔算加减法的内容;也就是说小学阶段笔算加减法的最高要求就是三位数的笔算加减法。因此,本单元的内容要让学生切实学好,并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案篇十

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沟通。

2、老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当和那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精确处置进位问题。

板书。

笔算乘法。

方法一:

24×10=240。

24×2=48。

240+48=288。

方法二:

24。

×12。

————。

48……24×2的积。

24……24×10的积(个位的0不写)。

————。

288。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案篇十一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水平也在迅猛的发展。我们先进的社会,科技水平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还有哪些领域还有待我们继续开发?你们想了解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科技馆去参观。

二、探索新知。

1、读题,求“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可以怎样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学生列出“60÷2”的算式后,引导学生思考怎么计算。

3、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提倡算法多样化)。

三、总结:通过前面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四、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案篇十二

1.在回顾和整理本单元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熟练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正确的进行乘法口算、笔算、估算。

2.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灵活解决生活的简单问题。

3.在复习过程中,渗透学习方法,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案篇十三

1、在合作学习中,讨论加法的验算方法,从已有的认识出发,去探索加法的验算方法。

2、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3、掌握两种验算方法:

(1)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它们的和是不是相同。

(2)用和减一个加数,看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案篇十四

1、借助实物、图形、直观认识几分之几,认识分数各部分组成的名称。

2、知道几个几分之一就是几分之几,发展分数的概念。

通过动手操作、与人合作交流,初步感知整体的守恒性,对分数的含义有比较完整的认识。

3、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案篇十五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页练习十六第5~8题。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口算。

23×3040×3060×70032×40。

80×7090×4265×100700×2。

60×7248×2037×2087×30。

二、计算。

完成教科书第76页练习十六的第5题。

让学生用竖式的方法独立完成,然后教师讲评,讲讲时要提醒学生哪一位上满几十要想前一位进几。

三、解决问题。

完成教科书第67页练习十六的第7、8题。

让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讲评时要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和计算的过程。

提醒:第8题,求的是56套明信片共卖多少钱?和每套明信片有12张,有没有联系?要让学生分析出每套12张是一个多余的条件。

四、游戏活动。

完成教科书第67页练习第6题。

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可多增加一些题目,有几道算式的结果要相同,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拿到一道算是二。算式的结果与蜜蜂身上的数相同的就可认为蜜蜂停在这朵花上。

五、课堂小结。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案篇十六

教学内容:

根据测量的有关内容,自行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1、学会步测、目测等测量方法,了解光侧、影测、绳测等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

2、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发展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能力。

3、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4、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课件、米尺、卷尺、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师: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和厘米,并且知道了它们大概的长度,那么今天我们就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进行实际测量。在进行测量前,我们要了解哪些测量知识呢?例如:测量工具、测量单位、测量对象、测量方法等等。

(学生提到了进行测量的时候,要使用尺子,记录测量结果的时候要用到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

二、活动程序。

1、准备活动:展示人们测量一些建筑物的课件。

2、布置活动。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测量的相关知识,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实际生活,选择一个你想测量的对象,选用适当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

测量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际测量。

(2)每小组要在活动卡片上做好记录。

3、提供给学生“实际测量活动”卡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案篇十七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

2、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熟练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算题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3420。

1710。

1330。

2130。

4320。

3240。

5170。

6330。

7210。

巩固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为复习笔算打好基础。

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1244。

3213。

4211。

2123。

指名四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完成后每个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指名学生任选一题说出计算过程。

3、教师小结: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时,用第二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二、巩固练习。

1、笔算。

1244。

3213。

4211。

2123。

2332。

4121。

2223。

3412。

全体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订正结果。

2、3911。

3131。

2333。

2224。

1241。

让同学们任选两题在练习本上完成(竖式计算),老师巡视,把完成既正确书写又好的同学的练习本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向他学习,并把这道题的卡片送给这位同学,以示鼓励和表扬。

3、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47页的第4、第5题,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列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这两道题是图文结合题,所以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题和图,正确找出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列竖式计算。

3421。

3113。

1212。

2211。

1125。

2、每个胶卷售价21元,买14个交卷要用多少元?

3、每箱苹果重13千克,32箱苹果共重多少千克?

4、每个工人每天挖树坑11个,15个工人一天挖树坑多少个?

四、思维训练。

1、连一连。

1810860。

3112605。

20__180。

5511372。

2、小华每天坚持写13个毛笔字,他在7月和9月共写了多少个毛笔字?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复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在实际练习中,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列竖式计算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案篇十八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学时,应先通过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本课时是在学生认识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进行几分之几的教学,主要是采用数形结合的办法,使学生获得关于几分之几的感性认识,为系统地学习分数作准备,其间注意培养学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案篇十九

1.使学生经历“提出问题—估算—口算—笔算”的计算过程,在多样化的算法中能自主最优化。

2.使学生在尝试写竖式、小组讨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掌握笔算乘法的书写格式和算理。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多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联系生活学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在尝试写竖式、小组讨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掌握笔算乘法的书写格式和算理。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多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联系生活学数学的思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