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模板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03:50:13 页码:12
最新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模板11篇)
2023-11-24 03:50:13    小编:ZS文王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篇一

20xx年9月22日,茂名市教育局教育教学研究室在茂名市第一中学附属学校举办了初中教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培训。为期一天的活动由市教研室中学政治教研员崔永奇老师主持,茂名市第一中学附属学校的彭志洪校长发表了致欢迎词。

一、培训概况

由人教社委派的培训专家冯军教授,作了《新课标解读与新教材介绍》的讲座。冯教授从新课程标准的修订,新教材的编写原则,教材总体设计、呈现方式及意图,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对教学的一些建议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活动最后安排与会教师与专家就教材的相关问题进行互动研讨。

20xx年秋季起,初中的教材有了新的变化,在教材框架设计、教材栏目设计、教材素材选择、教材容量和难度、教材的呈现方式等方面做了大胆的创新和改革,它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充分挖掘学生资源以及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在内容设计上它更加人性化,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社会,贴近生活。逻辑暗线遵循初中生的道德成长规律,善于捕捉初中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正视矛盾,揭示矛盾,解决问题。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

与会600多名教师认真倾听,积极思考。新的课程标准、新教材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我们要全面理解、深入领会、准确把握人教版政治教材修订的精神实质与主要变化,更好地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我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使教学更具有人文关怀,更能满足青春期孩子的成长需求;尽己所能,为更快地推进 《道德与法治》 学科课程建设留下自己的足印,贡献一份力量。

二、培训感悟

1.提高个人教学素养,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教法

第一、要积极钻研新教材、新教参,改进教学方法,以增强政治教学效果。作为新时代的政治教师,要不断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全面准确理解,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新课标,才能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在教学中,在“理”字上下功夫,注重科学性,坚持以理服人,增强知识的可信度;在“新”字上想办法,与时俱进,增强时代性,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在“乐”字上动脑筋,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在“用”字上做文章,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增强政治教学效果。

第二、要注重研究学生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大众传播媒介的现代化和多样化,为中学生接受信息提供了广泛的渠道。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获得了各种各样的信息,有些是和我们政治课的教育是一致的,这就进一步增强了政治课的实效性,但也会有不少信息与政治课的教育是相抵触的,处理不好就会削弱了政治课的实效性。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政治教师,要深入社会实际,加强调查研究,注重研究学生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在教学中把握“六一致”:是否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相一致?是否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相一致?是否与爱国主义教育相一致?是否与我国的政策相一致?是否与当今世界的大环境、大趋势相一致?是否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一致?只有保持六个“一致”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及时纠正学生的负面认识,也才能游刃有余地给学生正确、恰当地释疑解惑。

2.实行课中课---上微课,师生共同成长

七年级的《思想品德》更名为《道德与法治》,不只是名称的变化,整个教材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很大的变化。“内容上:逻辑性更强、可教性更强、可读性更强;形式上:版面更活、颜色更爽、比例更好。”教材中有很多活动设计,例如:运用你的经验、相关链接、阅读感悟、方法与技能、探究与分享和拓展空间等。这些活动设计可以通过实行微课形式呈现出来,以求能达到师生共赢的效果。

3. 勇于担当,努力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改革刚刚起步,我们还有很多艰辛的路要走,面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更新,我们的任务——依法治国的教育也任重而道远。我作为工作室的学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制作《道德与法治》的相关课件,和大家共同分享自己的特殊经验和本领。制作课件时关注细节、深度思考、精益求精,在课件资源上实现优势互补、互助互学、互惠互利,力求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第二、在qq群中,勇于提出和解决疑难问题。把自己平时遇到的困惑或疑难问题以及经验心得发布在群里,在对这些教学困惑进行的交流与碰撞中,我们互相启迪彼此的思维与想法,让我们都能在研究与交流中得到提升和发展。这样汇聚大家的力量,共同完成平时靠一个人或几个人不能完成的事,集所有人的智慧和能力为一体,让我们之间发生聚变效应,发挥1+12的良好效果。

第三、积极反思,撰写论文。不断总结自己和他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心得,推己及人地及时将这些感悟提炼成教学论文,力争我们学校政治科组每学年都有教学论文在市级刊物上发表。同时也积极呼吁我们全市的政治老师踊跃向相关教育报刊投稿。同时向工作室建议选择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专题,引领全体成员、学员共同研究、探讨、实践、总结。为工作室将来的研究成果结集成册,著书立说做出贡献。

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篇二

近年来,我国的道德与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社会秩序和法治环境得到了有效维护。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道德与法治的认识也在发生改变。在这个新时代下,我对道德与法治有了新的体会和思考。道德与法治不仅仅是条条框框,更是人们共同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

首先,我深刻认识到道德与法治是相辅相成的。道德是从内心产生的行为规范,而法治则是通过法律规定的行为准则。道德和法治之间相互依存、互为补充。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守法,并且还要讲道德。守法只是法治的底线,而讲道德则是道德修养的体现。举个例子,当我们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超速时,我们是在守法;当我们礼让行人、文明开车时,我们是在讲道德。只有兼顾守法和讲道德,才能真正维护社会的法治环境。

其次,道德和法治需要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和法律的内容也需要不断更新。我们需要紧跟时代步伐,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比如,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道德行为和法治环境带来了新的挑战。网络欺诈、侵犯个人隐私等问题屡见不鲜,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健全的网络道德和法治体系。只有顺应时代的要求,加强道德与法治的建设,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再次,道德和法治的构建离不开每个人的自觉遵守和广泛参与。在道德和法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每个人都应当承担起责任。只有每个人都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和法治环境。法治的力量源于人民的参与,民众对法律的尊重和信任是法治的基础。我们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增强社会责任感,用自己的行动践行道德与法治,共同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

最后,我认为道德与法治的建设离不开教育的引导。教育是培养人才和传播道德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加强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从小培养孩子们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让他们从小学会遵守规则,从小做一个守法、讲道德的好公民。此外,我们还要加强对成年人的道德教育和法治宣传,增强社会公众的法治观念和意识。通过教育引导,让每个人知道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立正确的行为准则。

总之,道德与法治的新心得体会,让我认识到道德和法治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只有兼顾守法和讲道德,顺应时代的要求,主动参与和广泛传播,加强教育引导,才能真正推动道德与法治的发展,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这是我们每个人应当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道德与法治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篇三

20xx年9月11日,全县小学三年级教师参加了《道德与法治》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时间,但是我获益匪浅。虽然是网络学习,但课堂上每一位学员听得都很认真,网授专家的讲解更是声情并茂。下面我从两个方面阐述我这次培训的心得。

本学期我所任科目是三年级语文和《道德与法治》。说实在的,开学一周了,《道德与法治》我还没有上过这门课程,在我的思想中,一直把它当副科,感觉这门学科抽时间突击简单讲讲就行,但今天听了网络培训老师的讲课以后,我感到上好法制课是多么关键的事情啊!我们的教育恰恰缺乏的就是对孩子的思想上、心理上、行为上的教育啊!育人先育心,一味地抓高分,升学率,使我们的孩子失去了快乐,失去了个性的发展,也更失去了我们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现在的孩子不知道感恩的很多,不讲诚信的很多,不文明的很多,不勤俭的很多……所有这些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我想通过这次学习,首先值得反思的就是我们的教育,特别是我们担任此科目的老师们,肩上的胆子很重,我们必须把法制课当回事,还要把它上好。

在这次培训中,陶老师和章老师的讲解让我折服,与他们的差距真是太大了,我想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的需要,才能在自己的工作中游刃有余,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再次感谢领导给的这次学习的机会!

此次培训在专家和名师的精彩讲述中,令我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面对新教材,我们要多思考,多研究,理清教材中的明线和暗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书育人,用德浸润和温暖儿童心灵,用法呵护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篇四

4月8日,在钉钉群参加了沙河市道德与法治培训,受益匪浅:

一、对一个单元整体的把握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首先要清楚整个单元的内容,包括分几个课时教学,每个课时的内容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清楚单元整体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大目标又可以分成哪些子目标,每个目标具体在哪一课时落实。

3.分析整个单元的重难点在哪里,结合平时的教学经验,如何突破这些难点,解决这些重点,尽可能地减少错误。

二、着眼点要“远”、切入点要“准”是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必备功课。首先,通熟教材整个体系和单元教材体系,把握整个体系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和单元体系要达成的阶段性目标,理清了每个阶段应该干什么,可以干什么。其次,根据预设的阶段性目标展开小任务式的分配,理清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形成阶梯型的块状教学设计。最后,精化每一个课时教学设计。

三、进行单元整体设计的开始每一位老师都应读懂教材,读懂目标。在理解整个教材的编排体系的背景下,细读单元教学目标,然后把目标细化分解,细化到新授课、练习课、整理与复习课的分目标以及各目标之间的联系与递进关系。目标解读充分了,接下来便可以考虑用什么样的载体来开展教学,让孩子能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当中。

四、平时备课的时候,我喜欢先从网络中找相关的内容来结合书中单元教学目标进行分析,这样会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一个比较精准的把握。了解完一个单元大致脉络,然后再对这部分内容在小学阶段的来龙去脉也作一个大致的梳理,像我现在是从小学三年级教到六年级,对于前面的学习活动过程和研究方法都基本了解,那就重点关注一下具体实施研究方案的步骤,这样对这个课题整体把握也会有帮助。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这是对单元进行整体设计的关键。

五、对一个新的单元课题进行设计时,我们一般按这样的步骤走: 。

1.先把这一单元的课题内容都看一遍,自已定一个教学目标。 。

3.定好课时。每一课时具体干什么,要了然于心。

 4.把书上提到的相关内容都梳理一遍。看看哪些环节需要补充进去,哪些需要强化训练。在了解单元整体目标后展开教学,我认为首先要读懂每个课题的意图。其次把握整个体系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和单元体系要达成的阶段性目标,将单元目标细分成课时目标,分析出重、难点。最后精心设计每个课时,尤其是突破重难点的环节要精心设计。在备课组活动时也可以集体讨论,单元中的易错知识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环节。

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篇五

首先,思修道德与法治是我们作为公民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我的感受是,人的行为和思想是相互影响的。我们的思想是我们行为的制定者。另一方面,道德和法治也是密切相关的,它们互相依存。如果我们没有强烈的道德观念,我们就不会尊重法律规定。相反,如果我们不尊重法律,我们就不能保护人民的利益和权益。实际上,思修道德和法治互相扶持,相互促进,否则就可能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

其次,对于我而言,思修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有助于我成为一个更加负责任的公民。现代社会追求繁荣和发展,但是只有健康和有序的社会才能转化为一种持续的成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道德规范并遵守法律法规。同时,作为公民,我们也应该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推动公共利益。

第三,道德可以引导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在不断变化的世界里,道德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判断是非,决定什么是善良的,什么是恶劣的。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意识到某一行为是不道德的,我们应该尽可能避免从事这种行为,而不仅仅是因为它是违法的。恰当的道德体系可以培养我们的公民意识,使我们不仅做到了法律的遵守,还做到了主动地捍卫社会价值和原则。

第四,法治为我们提供了当在困难和不确定的情况下需要的确切的快速决策依据。由于它是我们社交互动的框架,法律是我们容易理解和理解并且按照它所制定的规则行事。法治是我们共同行为的基础,它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互信,保持一定的秩序和稳定。不遵守法律,最终会导致一个混乱不堪的社会,甚至丧失信仰和希望。因此,我们应该既了解法律,也应在生活中遵守它。

最后,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将思修道德与法治作为我们成为好公民的基础,并将它们纳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学习和理解这些概念,理解其相互依存的关系,并将其转化为行动,是我们做出贡献,影响社会及其所有居民的关键步骤。我们的行为不仅关乎个体的人生,还关乎我们的家庭、社区、国家甚至整个人类的未来。因此,我们需要珍惜这个机会,认真学习思修道德与法治,成为积极有意识的参与者。

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篇六

7月26日我有幸参加了由教育局在暑期组织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材教师培训会。在此次培训中,我收获满满。

此次培训会由教育局陈主任主持。他首先播放了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重要讲话。朱xx强调统编义务教育三科教材在理念上,突出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在内容上,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家主权教育和法治教育等重要内容。

接下来是二小的优秀教师骆分享了她在教学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一些心得。新教材的编写是按儿童的生活路径,以儿童的成长与发展的生活逻辑为核心设计的。教材中的主体是儿童,教材的内容是儿童的生活。教材关注一年级学生的整体成长、生活;了解学校生活的两个主体生活方式;学会玩,并且有意义地玩;学会主动思考,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有想法的参与学习。整本教材洋溢着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从多元的生活世界,力图体现多元、开放、平等、包容的价值观。新教材具备了以儿童的生活视角和路径,形成生活内容和教学相统一的叙事逻辑,教材力图体现和谐与温暖的情怀,体现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与温暖的关系。学生从课本中能学会守法、树立规则和公民意识、学会做事、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学习,让自己努力从适应制度走向自理、自律、自觉、自主。

下午的课堂,由最近到南昌参加部编历史教材教研员培训的骆帅老师主讲。她为大家详细介绍一年级道德与法治各单元的内容,要求和教法,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加以阐述,鼓励老师们引导和组织学生,在各种有趣活动中去体验,从中获得收获,促进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网上有种说法:消息越短,分量越重。她认为,年纪越小,教材越薄,课越难上。教师绝不能等闲视之,率性而为。教育人既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及时吸取各方面的新知识,学会新本领,又要保持教育定力,善于分辨良莠,不盲目跟风,更不推波助澜。

最近,中国环保部宣布,今年底前拒绝塑料、纸张等四类二十多种固体垃圾入境。现在,国家推进部编中小学历史等教材,其宗旨也在于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抵制国内外反动、落后、腐朽的精神垃圾。通过陈老师、骆老师的经典剖析,使我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新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怎样才能将一个个知识点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政治教学过程中。我已经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学习,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新教材贵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在通俗易懂但却蕴含人生哲理的知识点中轻松愉快的提高内在的政治素养,形成科学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

部编本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制》的编写是按儿童的生活路径,以儿童的成长与发展的生活逻辑为核心设计的。教材中的主体是儿童,教材的内容是儿童的生活。教材关注一年级学生的整体成长、生活;了解学校生活的两个主体生活方式;学会玩,并且有意义地玩;学会主动思考,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有想法的参与学习。整本教材洋溢着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从多元的生活世界,力图体现多元、开放、平等、包容的价值观。新教材具备了以儿童的生活视角和路径,形成生活内容和教学相统一的叙事逻辑,教材力图体现和谐与温暖的情怀,体现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与温暖的关系。此次培训,受益匪浅,在老师精彩的讲述中令我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

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篇七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开放和发展,人们的精神追求也随之提高。思修道德与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公民必须要认真学习和实践的。在不断学习与实践中,我深深地认识到思修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了许多收获和心得体会。

第一段:思修创造美好人生。

在我的认知中,思修不仅是一种学问,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思修能够提高我的综合素质,提升我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认知。在学习思修的过程中,我不仅更加了解了自己的内心,明确了自己想要的人生目标,还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不同观点和行为,学会了更多尊重他人的方式和方法。思修为我提供了内在的力量,让我更加自信地面对困难和压力,向美好人生不断迈进。

第二段:道德准则规范行为。

道德准则是人们长期积累、总结出来的一种生活准则,是一套用于规范社会行为的公认标准。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遵守道德规范的人显得尤为重要。而思修正是在启蒙和教育我们如何在道德准则框架下进行生活的。那么,在遵守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必须展开对道德规范的思考、判断、分析,创新性地探索、发现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道德准则,并予以落实和推广。

第三段:法治保障社会和谐。

法治是社会公正和稳定的基础,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撑。法律体系日益完善,法治文化逐渐深入人心,人们的法律意识与法治精神不断增强,必将推动社会更加公正和谐。在法律规范的框架下,人们享有更多有利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权利和机会。我们要牢固树立法治意识,积极主动地维权、维稳,在法治保障下为社会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思修、道德、法治是相互依存、有机统一的概念。只有思修的提升,才能让我们真正意识到道德的重要性;只有道德准则的落实,才是法律的有效执行基础。当然,法治的运行和实践必然对思修、道德产生积极影响。在这个多层次区域中,我们需要认真学习和思考,用先进的思想指导我们的生活,用准确的法律规范我们的行为,使我们的人生迈向更加充实和可持续的方向。

思修、道德、法治的发展与创新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在未来社会、新时代背景下,思修、道德、法治应当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深度的思考。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问题日益复杂,我们需要更加深入的思考,更加准确的法律规范,更加完善的道德准则。我们必须深入学习、研究、实践,探索新思路、新方法,使思修、道德、法治更好地服务于全体人民的美好生活。

总之,思修道德与法治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与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加强思修、深化道德,融入法治精神,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己的素质,积极参与社会建设,为创建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而不懈努力。

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篇八

今年9月22日—23日,我有幸参加人教社出版的部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骨干教师新教材培训会,共培训6课时。

这次培训,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由衷感谢领导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的平台。

这次培训内容主要是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夏波老师对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调整和变化进行解读。

夏波老师的讲座以鲜活的例子、丰富的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震撼了我,使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受益匪浅。

这次课程的修改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从2016年起,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思想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同意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现就学习主要内容和学习感受做以汇报:

本次培训共两个内容:《新课标解读与新教材介绍》、《七年级上、下册教材培训》。

夏波老师在9月22日下午做了《新课标的解读和新教材的介绍》。

一、新课标的特点

1.强化了中国特色。

渗透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势。

2.突出了时代特征。

强调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现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成果,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体现了国际视野。

在课程理念、知识观、学习观、课程评价、课程文化等方面既立足中国国情,有顺应国际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

二、课程性质的变化

1.强调以学生生活为基础

2.明确“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

三、了解了课标的一些重要修改

1.彰显生命教育主题

2.突出法治教育

3.强化公民意识教育

4.加强媒体素养教育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 使我对课标有了更深的了解,认识到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标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

作为教师要理解新课程的目标,准确把握课程功能、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把握新课程的精髓。

例如:新的课程标准与以往使用的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比较,其体例、结构、表述与呈现方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

新的思想品德课程设计以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为横坐标,以成长中的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为纵坐标,作为内容整合的逻辑。

新的课程标准完全改变了以往课标“知识——能力——情感”的梯级认知目标体系,而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

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尤其是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

在新课程目标下,教师自身应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有开阔的视野,善于分析综合信息,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和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等。

因此,为了适应教学,教师应通过自学或培训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

其次,通过报刊,杂志等收集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充实知识。

总而言之,教师一定要通过学习后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标。

9月23早上夏波老师解读介绍了人教版《七年级上、下册教材》。

由于我校使用的是陕教版的教材,和人教版在编排方面有很大区别。

其中有些内容还是值得学习借鉴的。

一、新教材编写依据

1.2011版课程标准

2.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3.关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4.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二、总体设计

以初中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以青春生命在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以及全球关系中的自我发展为线索,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中心,遵循生活逻辑,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及国情方面的知识领域,凝练三年六册教材各个单元的学习主题,统筹安排各年级教育。

三、教材呈现方式及其意图

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本质上是对生活实践知识、实用知识的学习。

思想品德教育必须超越知识传递性的学习,必须改变简单告知对与错的方式,必须改变成人单方面的说教,走向双向平等的交流与开放的对话。

为使教材不再成为学生用来记诵、应对考试的工具,为了进一步改变简单、表浅、枯燥的德育课程方式,探索教材的呈现形式,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探索道德价值观学习、法治意识形成、品德和人格形成的规律与机制。

四、编写原则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

2.努力体现课程的综合性质

3.力图实现课程功能

4.遵循育人规律

5.努力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

五、 对教材使用的几点建议:

1.认真研读、挖掘教材,梳理教材的脉络框架。

从总体上把握教材,了解教材结构,熟悉教材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2.充分利用教材栏目,关注学习过程。

3.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开发教学资源

4.重视研究评价方式的改革。

新教材更加人性化,贴近学生的实际,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

它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充分挖掘学生资源以及充分挖掘社会资源。

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得到发展。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善于学习、广泛汲取,合理利用教材现有教育资源与合理扩充。

讲究的是师生的互动,生生的互动。

我们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结合新课程的特点,加强学生活动设计与研究,教学中努力创设宽松、愉悦、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参与。

在这次培训中,老师的讲解让我折服,我与他们的差距还是有点太大,我想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的需要,才能在自己的工作中游刃有余,真正地作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

以上是我对这次培训的一些肤浅认识,总是心中有很多话,确实无文彩表达。

这次培训应该说是非常及时的,相信此次的学习,能在自己今后的常规教学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教师要不断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 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要强调教材的基础性地位和主干性作用,超越教材的前提是源于教材,必须对教材有全面准确的理解,真正弄清楚教材的本义,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新课标,才能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

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篇九

7月26日,在弋阳县教师进修学校我有幸参加了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上午,我们观看了朱部长的视频,让我们充分认识三科教材的重大意义。下午,我们聆听了弋阳二小骆老师对《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精辟解读,收获颇多,让我对新教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明确了今后教学中要正确、全面解读教材,结合实际情境,灵活运用教材,让农村的孩子们在品德方面同样不落人后。

一、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获得经验。

道德内在于生活之中,是生活的构成性要素。道德和做人的学习,不同于一般的书本学习,而必须是在生活中向生活学习。向生活学习,包括生活的三个时间维度:过去的生活、当下的生活与未来的生活。本册教材中有很多环节,请学生讲述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呈现或者分享他过去的生活情境。这样的设计不是只为了导课的需要,也不只是因为从已有经验出发而更好理解。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已有的生活经验,提取有道德价值的内容,学会将“回望”作为向生活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使其在不知如何、不知对错时,能想一想自己过去的经验、同学的经验,从中找到当下的出路。这是一种生活的反刍,而道德意义,就是在这种生活的反刍与回味中呈现在学生的心中。如:教材中有很多现场的生活体验,就是引导学生向当下生活学习的设计。教材中还有一些设计,一般安排在学期结束前或某个课程的结尾,引导学生规划与设计未来,这是一种未来生活的教育。

向过去的生活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当下儿童的道德困惑或问题,是为了对美好的未来的憧憬。道德的意义,就是这样在儿童对生活的过去、当下与未来的反思、学习和向往中呈现与绽放出来的。

二、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领悟。

低年段儿童还没形成自觉的生活反思意识,在生活情境中对道德意义的即时性理解与领悟还有待形成。因此,教材通过“活动栏”“辨析栏”“讨论栏”等多样的活动栏目,设计了很多现场体验活动。目的是通过典型活动的设计,帮助他们逐步形成在活动中发现道理与道德意义的敏感性与能力。如:本册第1课中的装书包活动,第6课的《神秘的指挥》,第9课的《开个玩具交流会》,第10课《食物的诉说》,第16课的《新心愿》等活动环节的设计,都是引导儿童学会发现生活中的意义。

又如:逃生、救护等不能够让儿童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学习,但模拟特定情境,通过演习的方式教会学生妥善处理类似问题,以防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突发情况时付出不必要的代价。如:第6课中的“火警演习”,第11课中“发现家中有危险”的活动。

三、注重引导学生在反思中进步。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榜样学习是人类学习,特别是意义获得与领悟的重要方式。榜样的言行,能够将人的理想存在状态具体化,对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的儿童特别适用。但是,在以往的榜样教育中,存在着榜样过于成人化,事迹过于极端化,脱离儿童日常生活与理解能力。而新教材在反思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榜样教育依然将成为低段学生的一个重要学习方式,一是创造性加入“绘本故事”,通过图示的方式,选取的主要是接近日常生活中好儿童的榜样;如第1课《上学啦,真高兴》,第2课的《交朋友》,第15课的《团圆》等,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中学习行为的正确示范表达自己所悟的道理。二是强调同学之间互为榜样的一种学习意识,特别是建立一种同学间共同成长、相互支持的观念,改变传统上只向学校老师学习的观念。如教材第8课的《课堂作业认真做》,就突出了同学间的示范与互补学习。

在榜样学习中,会出现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它也包括着一种反思与批判的引导。最典型的是教材中的辨析栏目,通常都会包含正反两方面的做法,我们可以回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结合本班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际情况,展示给他们一些容易混淆的例子,引导学生进行批判反思。逐步养成自觉的道德分辨意识。

总之,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认真、细致地与教材编写者进行对话,真正领悟编者的设计意图,做到正确、全面解读教材,并在此基础上去思考如何展开自己的课堂教学。作为一名村完小的教师,我认为我更有责任让孩子们爱上《道德与法治》这一门课,让孩子们在快乐学习中,深埋下良好品质和法治素养的种子,让这门课真正做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篇十

思修道德与法治是每个人必须了解的基本概念。它们是公民的基本素养,也是维持社会稳定和平的支柱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与思修道德与法治相关的问题。而认真思考这些问题,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原理和价值,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价值观,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现实社会中遇到的挑战。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的思修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第二段:思修的启示。

思修即思想品德修养,是一种对自我情感和思想的自我反省和提升。在我的成长经历中,思修教育一直如一股清流,渗透在我生活的方方面面。思修启迪我懂得,人生需要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的平和和宁静。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也要抱持着尊敬、怜悯的态度与人相处,要用爱和感恩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人。而这些,都是思修所要求的。同时,我认识到,不管在任何场合,我们都要保持良好的道德行为,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

第三段:道德的追求。

道德是我们行为的规范和约束,是对行为合适性和不合适性的评判。我认为,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始终追求道德的高峰,培养出自己良好的道德品格。而其中,最根本的是要有正义感,懂得为社会公益出一份力。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我们也要懂得用智慧和爱心,要在坚守原则的同时,尊重他人的权益。例如,在面对考场作弊时,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最基本的诚信原则,用自己的努力赢得应有的荣誉。

第四段:法治的实践。

法治是依靠法律规范,约束整个社会和公民行为,以达到社会公平与稳定的准则。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法律规定开明,法治有序,有时也存在一些比较复杂的情况,例如诈骗犯罪、抢劫犯罪等。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应该密切关注一些法律知识,深度理解法律条文,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例如,成为一个举报线索人不但会得到功德,也有可能挽救更多的人免于被骗。

第五段:总结。

事实上,思修道德与法治是有着紧密联系的。作为一个公民,我们必须自觉接受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与制度,增加自己的法制观念和法治素养。同时,我们更应该培养自己正义、公正、诚信的道德品格,在思修人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灵魂信仰,为自己的人生赋予真正意义。只有当思修、道德与法治得以共同提升和发展,我们的社会才能日益完善。

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篇十一

第一段:引言(200字)。

恩想道德与法治是中小学教育必修的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深感道德与法治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遵守道德规范并尽量遵守法律法规,这是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近年来,随着社会风气的变化,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下面我就个人的体会和认识谈谈我对恩想道德与法治的了解。

第二段:道德的力量(200字)。

道德是社会共同价值观的体现,是引导人们行为的准则。了解道德,意味着了解什么是善良、什么是美好,也就能够走向成熟和自律。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道德观念,并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在学校教育中,恩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明辨是非。同时,道德的力量也体现在社会中,正直和诚实是社会公德的基石,只有每个人都遵守道德规范,社会才能更和谐发展。

第三段:法治的意义(200字)。

法治是现代社会的基石,它以法律为依据,保障人民的权益和社会的正常运行。恩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使我深刻认识到,法治不仅是对犯罪行为制裁的方法,也是社会文明进步和民众权益保护的基础。只有依法行事,才能解决社会问题,制止违法行为,推进社会的发展。同时,恩想法治还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在法律的保护下,人们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道德与法治是互相促进、互为补充的关系。良好的道德品质能使个体更加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而法律的存在则能够保护个体的权益并引导其行为。在日常生活中,道德引导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而法律则限制我们的行为界限。道德与法治的互动,让我们意识到我们不仅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也需要遵守社会规则。例如,不抢劫是道德的要求,而同时法律也规定了抢劫是违法的行为,并给予相应的惩罚。因此,通过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我们能够更好地遵守法律法规,并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第五段:结语(200字)。

恩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价值观和法治观念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我意识到道德与法治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道德意识能够规范我们的行为,让我们成为有责任感和担当的人;而法治则保护我们的权益,增强我们的安全感。作为学生,我将继续努力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并以积极的态度践行它们,为构建一个和谐、公正的社会做出贡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