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邓稼先读书心得体会(实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10:20:07 页码:9
邓稼先读书心得体会(实用8篇)
2023-11-24 10:20:07    小编:飞雪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经历一些事情后所得到的一种感悟和领悟。通过记录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借鉴他人的经验,规划自己的未来,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邓稼先读书心得体会篇一

有一个伟人,他没有和毛主席朱德般战功赫赫,但他以他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人们-----邓稼先,一个大写的人.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近邓稼先的世界,感受心灵深处的震撼吧!他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第9天便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他来到了生活条件恶劣的戈壁滩为祖国国防事业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白天的戈壁滩酷热而晚上又刺骨般冷.他在如此恶劣的生活条件下,成功的领导了氢,原子弹的发射.他是氢弹的开发者,他的成就意味着中国“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他是中国的功臣,而奥本海莫也是其国家的功臣.但二人的性格却截然不同,奥本海莫锋芒毕露不拘小节,邓稼先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截然不同的性格决定不同的人生.

我们对比他和居里夫人的光辉事迹,便会发现许多惊人之处:一样热爱祖国,一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一样做出杰出贡献;那我们便可以说,邓稼先是中国的“玛丽.居里”!他的成就使千千万万中国人欢天喜地,庆贺中国这古老的巨龙腾飞了!但他仍不懈努力,为中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默默奉献着他的一切.

邓稼先读书心得体会篇二

近代云南的历史上,有一文一武的两所学校,都非常著名,“文”指西南联合大学,“武”指云南陆军讲武堂。前者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后者培养一大批杰出的军事家、革命家。昆明的精神就留存于这一文一武的两所学校,它们曾是热血青年的“革命熔炉”与“文化圣地”。

在这个阳光灿烂的上午,我和支部的其他同学来到了昆明的革命圣地——西南联大即现在的云南师范大学,它是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联合而成。1937年抗日战争发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先迁至湖南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4月又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当年的联大,可谓大师云集,八年间,前后任教的教授有朱自清、闻一多、沈从文、王力等300余人,学生有8000人,毕业生3343人。

西南联大存在的时间不满9年,就读学生不过八千,而且条件简陋,生活艰苦,但却培养出了一大批人才,其中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三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黄昆、刘东生、叶笃正,6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郭永怀、陈芳允、屠守锷、朱光亚、邓稼先、王希季,近百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在科学、教育、新闻、出版、工程技术、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都有不少西南联大校友成为业务和政治骨干。

西南联大不仅大师云集,在教学和科研上成绩卓著,蔚为学术重镇、人才摇篮,而且是当时“倒孔(祥熙)”运动和“一二·一”运动的发起者和策源地,在爱国民主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誉为“民主堡垒”。有不少校友参加革命斗争,成为各级领导干部,有的已进入国家领导人的行列,并有近30位校友在抗日战争和革命斗争中牺牲,成为烈士。西南联大不仅在中国教育史上,而且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都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站在这个寂静校园,我陷入沉思,我知道目前的云南师大与西南联大几乎无精神上的关联,因为中国大学的精神已死。西南联大是个不朽的传奇!我们来此不是不仅是怀念,也是悼念!

的一所军事学校,建立时与天津讲武堂和奉天讲武堂并称三大讲武堂,并成为后来黄埔军校重要教官基地。阳光下,这幢米黄色砖木结构的四合院的二层建筑熠熠发光。望着中间这空荡荡的操场,我仿佛看到了蔡锷,看到了朱德,看到了那个时代最热血的青年,在这里操枪弄炮弹,谋划中华的未来。辛亥革命后,云南都督蔡锷将军下令将云南陆军讲武堂改为云南陆军讲武学校。以云南讲武堂师生为骨干组建的滇军,在护国、护法战争中战绩辉煌,故学校声誉日隆,威名远扬。邻省甚至邻国许多有志青年纷纷来昆明报考求学。

这所百年军校走出了中国的三军总司令朱德元帅,还走出了越南、朝鲜两国的三军总司令,他们是越南的武元甲大将,朝鲜的次帅崔庸健大将。原缅邦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吴奈温将军也毕业于这所百年军校。此外,从这里还走出了两位总理,一位是讲武堂校长李根源,曾任“国民政府总理”,另一位是韩国复国后的首任总理李范奭。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历史的硝烟虽然早已散尽,但革命烈士的英勇壮烈仍透过漫长的岁月,散发出强烈的令人敬佩的光芒。

邓稼先读书心得体会篇三

120xx年以前,中国正处在5020xx年最贫穷、最黑暗、最落后的时代,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中法战争……在这样混乱的时代下,一个伟大的人诞生了――他就是邓稼先。

邓稼先于1948年--1950年到美国,仅仅一年时间,就获取了博士学位,被称为是“娃娃”博士,不久,他回到了祖国,设计并制造了原子弹与氢弹,还成功爆炸了,让中国的科技水平大幅度提升。

读完了这篇文章,顿时让我震撼了。中国那么贫穷的国家竟然在3年之内研究出原子弹和氢弹,美国也是用了7年时间,这真是个前所未有的奇迹。它证明了中国也有了自己的核武器,不是软弱的。邓稼先是功劳最大,被张爱萍将军授予“两弹元勋”的称号。但是,也是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表现。有一次,投放原子弹失败了,邓稼先深知危险,还不顾一身地冲上去,用手检查原子弹的碎片,可是,邓稼先却受到了核辐射的致命伤害,得了癌症。为了大局,邓稼先不顾自己,这是多么伟大呀!最后因抢救无效,在上海逝世了。

让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也为祖国出一份力,让祖国越来越强大。

邓稼先读书心得体会篇四

今天,我读了《邓稼先》,使我获益不少。

本文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邓稼先。文章共有六个部分,精选了邓稼先生活的四个横断面,高度赞扬了邓稼先把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文中长短结合,整散相间,表达了作者深厚的感情。

作者杨振宇精选生活横断面表现人物,一个人的一生是难以用短小的文章来记载的,尤其是邓稼先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又怎能用三言俩语表达出来呢?所以作者选取了几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横断面,来赞扬他为国防事业献身的精神,两弹元勋,高度概括了邓稼先对新中国的贡献,赞扬了他那种为祖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邓稼先与奥本海默,通过将二人进行对比,展示了邓稼先独特的人格魅力,赞扬了他那种在不平凡的环境中念念不忘祖国国防事业的精神,民族感情,友情,中既有作者对朋友的真诚坦白,也有为祖国而自豪的情怀,我不能走,表现了邓稼先在生死关头奋不顾身的精神,四个横断面各有侧重,但其中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邓稼先对祖国国防事业忠心耿耿,忘我奉献的精神。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是我深受感悟,我们要向邓稼先学习那忠厚品时,真诚坦白,从不骄傲的高尚品质和奉献自己一生的崇高精神。

邓稼先读书心得体会篇五

邓稼先(1924—1986),安徽省怀宁县人,中国杰出的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先后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和美国普渡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50年回到祖国;他参加组织和领导中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

1947年,邓稼先考取了留美研究生。顺利地进入美国印第安纳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读物理系。他的导师荷兰人德尔·哈尔是搞核物理研究的,所以邓稼先很自然地也做了核物理方面的研究。

1950年8月20日,邓稼先获得了博士学位,那一年,他只有26岁,被人们称作“娃娃博士”。同年8月29日,邓稼先与一百多名学者一起,历尽艰辛,启程奔向新中国的怀抱。

1958年8月的一天,时任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长的钱三强把邓稼先叫到办公室,幽默地对他说:“稼先同志,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调你去做这项工作,怎么样?”“大炮仗?”从事核物理研究的邓稼先稍一沉吟,马上明白——国家要研制原子弹。“我能行吗?”邓稼先似乎还没有从吃惊中回过神来。当钱三强谈了工作的意义和任务之后,邓稼先全都懂了。不过,这项工作之艰巨、自己后半生将为此付出的代价,一切的一切,在当时他都不得而知。

那是一个改变命运的夜晚,邓稼先的妻子许鹿希永远无法忘记:“那一夜,他一反常态地无法安睡。到后来,他跟我说,他要调动工作。我问他调哪去,他说这不能说,做什么工作也不能说。后来,我说你给我一个回信信箱的号码,我跟你通信,他说也许这都不行。”“当时我们聊到了十几年前,国家备受侵略者蹂躏、日本的飞机肆无忌惮轰炸的情景。往日的情景或许触发了他。过了一会儿,他突然说:‘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

第二天,邓稼先像变了一个人,从不喜欢照相的他,带着妻子、四岁的女儿和两岁的儿子,到照相馆照了一张全家福。这或许是他要留给亲人的纪念吧!

之后,邓稼先走了。他的妻子许鹿希感到一种莫名的伤害,因为,除了丈夫那些简短的话,没有一个人给她解释什么,丈夫就这样活生生地从身边“消失”了。其实,她哪里知道,邓稼先为了国家利益的无悔选择,不仅对她和家人是一种伤害,即使对邓稼先本人,也是一种伤害啊!他的一切都将不告父母不告妻儿,没有个人的行踪,不能发表学术论文,不能公开作报告,不能出国,不能与朋友随便交往,工作成绩再大、功劳再大都将无人知晓,一辈子都不会看到自己声名的成长,甚至到死也只能默默无闻!

但是,为了自己的祖国,邓稼先认了,宁愿伤害自己和自己的亲人!

1958年,邓稼先从许鹿希身边“消失”的时候,邓稼先34岁,许鹿希只有30岁,幼小的孩子一个四岁,一个两岁。在许鹿希的记忆中,邓稼先几乎从未休过探亲假。“从1958年他被调去搞原子弹,到1986年他去世,前后20xx年间我们聚少离多。他的工作保密性太强了,而且当时纪律十分苛刻、严格,他不能多说,我也不能多问。甚至我的北京医科大学的同事都不能来家里,免得出事。至于他突然回来和突然走以及什么时候回来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走的时候,一个电话,汽车马上就在楼底下等着,警卫员一来就马上走了。”

那是一个几乎从零开始的事业,艰难可想而知。然而,毕竟成功了。1964年10月6日和1967年6月17日,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研制成功!

邓稼先读书心得体会篇六

一百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恐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今天,一个世纪以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稼先逝世以后,他的好友给邓稼先夫人许鹿希的电报与书信中有下面几段话:

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

稼先去世的消息使我想起了他和我半个世纪的友情,我知道我将永远珍惜这些记忆。希望你在此沉痛的日子里多从长远的历史角度去看稼先和你的一生,只有真正永恒的才是有价值的。

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

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

邓稼先不仅是他的好友和妻子的骄傲,还是中华人民的骄傲。

邓稼先读书心得体会篇七

我并不喜欢看人物传记,然而《邓稼先》这本书是个例外。

当柔煦的阳光轻盈地洒在略微泛黄的书页上,渐渐升腾为心中越来越浓的温暖时;当书中每一个跳动的字眼准确无误地命中我内心深处柔软天地,缓缓弥漫成灵魂里越来越厚的感动时,我知道,我彻底被这本书征服了,或者更确切地说,我完全被邓稼先这个人物所折服。

抛下唾手可得的名利、令人垂涎的前途,只为一腔爱国热情便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真的很难———然而,他做到了。

告别妻子与一双年幼的儿女,隐姓埋名地进入戈壁滩,在恶劣的物质与精神环境下,仍能义无反顾地奋斗终身,这更难———然而,他也做到了。

面对家人遭受苦难与折磨,在内心的挣扎与煎熬中选择了舍小家为大家,即使生命即将走向尽头,心中念念不忘、时时牵挂的仍是祖国,这是难上加难———然而,他都做到了。

邓稼先,这位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将自己的智慧,个人的幸福乃至生命,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就这样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地奋斗了整整28年。

鲁迅先生说过:“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我们是祖国母亲的儿女,在党的关心和呵护下,我们正茁壮成长。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但是邓稼先身上那股浓厚而强烈的爱国热忱,那种为祖国奉献一切,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却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褪色。这是我们应该具备的优良品质与高尚情操。

邓稼先读书心得体会篇八

读完《邓稼先》这篇文章,相信大家都会对邓稼先爷爷更加敬佩,我们要像他一样刻苦学习,回报祖国。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邓稼先读书心得,供你参考!

今天,我读到了《邓稼先》这篇文章,读完之后,心里对邓稼先爷爷更加敬佩,他的故事让我想到了许多,让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邓稼先爷爷的光荣事迹:5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很被别人瞧不起的国家,它没有伟大的科学成就,科技也得不到发展。然而,一些留学知识分子的回国,使中国的命运得到了根本的转折,正是他们,挺直了中国的脊梁。邓稼先就是这些留学生之一,当时他听说中国的科技状况,放弃了博士学位,决心回国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中国的儿女,是炎黄的子孙!他回到中国,参加了原子弹的研制工作。邓稼先不怕困难,经常带领工作人员到前线工作。他亲自到黄沙满天的戈壁取样本,还冒着被辐射到的危险监制原子弹。终于,在他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了!随后,邓稼先又以惊人的速度研制成功了氢弹、东方红卫星。

我们抛开邓稼先爷爷的功劳不说,就只说他对祖国的这份爱,他的爱国精神,也是使大家惊叹的。邓稼先爷爷放弃了在国外留学当博士的机会,放弃了别人梦寐以求的生活,还要受很多的苦,这值得吗?对于邓稼先爷爷来说,我想这答案是肯定的:“值得”!因为他是为了祖国而放弃的,为了祖国,为了报效祖国,一切都值得,只要能为祖国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吃再多的苦,放弃再多东西,都是值得的。正是因为邓稼先爷爷对祖国的爱,为祖国争光的这份心,还有他不懈的努力,才研究出属于中国自己的原子武器、核武器。

邓稼先爷爷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他的爱国之心更是要我们学习的。我们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永远把自己的祖国放在第一位,为了祖国而努力奋斗,因为这是我们的祖国母亲,是给予我们美好生活的祖国母亲。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争取也想邓稼先爷爷一样去外国留学,等学成之后,一定要回到祖国,尽自己微薄的一份力。不求能名垂千古,只求报效祖国母亲,祖国母亲的强大,是所有的国人最大的心愿!

邓稼先爷爷,我一定要以您为榜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报效祖国为己任。您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是所有中国人的榜样。您虽然去世了,可是却一定会名垂千古、永垂不朽!

120xx年以前,中国正处在5020xx年最贫穷、最黑暗、最落后的时代,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中法战争……在这样混乱的时代下,一个伟大的人诞生了——他就是邓稼先。

邓稼先于1948年--1950年到美国,仅仅一年时间,就获取了博士学位,被称为是“娃娃”博士,不久,他回到了祖国,设计并制造了原子弹与氢弹,还成功爆炸了,让中国的科技水平大幅度提升。

读完了这篇文章,顿时让我震撼了。中国那么贫穷的国家竟然在3年之内研究出原子弹和氢弹,美国也是用了7年时间,这真是个前所未有的奇迹。它证明了中国也有了自己的核武器,不是软弱的。邓稼先是功劳最大,被张爱萍将军授予“两弹元勋”的称号。但是,也是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表现。有一次,投放原子弹失败了,邓稼先深知危险,还不顾一身地冲上去,用手检查原子弹的碎片,可是,邓稼先却受到了核辐射的致命伤害,得了癌症。为了大局,邓稼先不顾自己,这是多么伟大呀!最后因抢救无效,在上海逝世了。

让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也为祖国出一份力,让祖国越来越强大。

今天,我读到了《邓稼先》这篇文章,读完之后,心里对邓稼先爷爷更加敬佩,他的故事让我想到了许多,让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邓稼先爷爷的光荣事迹:5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很被别人瞧不起的国家,它没有伟大的科学成就,科技也得不到发展。然而,一些留学知识分子的回国,使中国的命运得到了根本的转折,正是他们,挺直了中国的脊梁。邓稼先就是这些留学生之一,当时他听说中国的科技状况,放弃了博士学位,决心回国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中国的儿女,是炎黄的子孙!他回到中国,参加了原子弹的研制工作。邓稼先不怕困难,经常带领工作人员到前线工作。他亲自到黄沙满天的戈壁取样本,还冒着被辐射到的危险监制原子弹。终于,在他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了!随后,邓稼先又以惊人的速度研制成功了氢弹、东方红卫星。

我们抛开邓稼先爷爷的功劳不说,就只说他对祖国的这份爱,他的爱国精神,也是使大家惊叹的。邓稼先爷爷放弃了在国外留学当博士的机会,放弃了别人梦寐以求的生活,还要受很多的苦,这值得吗?对于邓稼先爷爷来说,我想这答案是肯定的:"值得"!因为他是为了祖国而放弃的,为了祖国,为了报效祖国,一切都值得,只要能为祖国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吃再多的苦,放弃再多东西,都是值得的。正是因为邓稼先爷爷对祖国的爱,为祖国争光的这份心,还有他不懈的努力,才研究出属于中国自己的原子武器、核武器。

邓稼先爷爷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他的爱国之心更是要我们学习的。我们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永远把自己的祖国放在第一位,为了祖国而努力奋斗,因为这是我们的祖国母亲,是给予我们美好生活的祖国母亲。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争取也想邓稼先爷爷一样去外国留学,等学成之后,一定要回到祖国,尽自己微薄的一份力。不求能名垂千古,只求报效祖国母亲,祖国母亲的强大,是所有的国人最大的心愿!

邓稼先爷爷,我一定要以您为榜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报效祖国为己任。您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是所有中国人的榜样。您虽然去世了,可是却一定会名垂千古、永垂不朽!

核工业部为表彰邓稼先20多年来为发展我国核武器做出的重大贡献,为使他那不计名利、甘当无名英雄和艰苦奋斗、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发扬光大,号召广大科技人员向他学习。

邓稼先可歌可泣的优秀事迹,他那伟大的抱负和精忠报国的感人精神深深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1986年7月29日,为中国核武器事业奉献毕生精力的元勋邓稼先病逝于北京。

全国上下为这位中华精英过早离开人世而感到悲痛。

他的朋友们怀着无比悲痛、崇敬的心情献给他一支挽歌——《怀念邓稼先院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