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初中生物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精选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18:19:11 页码:13
2023年初中生物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精选9篇)
2023-11-24 18:19:11    小编:曼珠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参考文献篇一

观察能力不只是用眼睛去看,如果只单纯地用眼睛看,获得的知识具有片而性,不但不能总览观察对象的全局,而且不利于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此,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至关重要。

1.综合全面的观察。

指导学生“先整体,后局部”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平时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掌握综合全而的观察方法,从而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以及实验过程。例如“:植物根的生长”内容中观察植物根尖的结构,先用肉眼观察植物的根和根毛,掌握根尖的位置及形态,然后选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结构,直观地认识根冠、伸长区、分生区、成熟区的位置和形态进而掌握各区的细胞结构特点学生在进行“局部”观察时要仔细地观察,发现其最本质的特点,并对各结构内容之间的差异性进行比较,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再如,在组织学生观察根尖结构的实验中,让学生观察根毛的形态结构,同时向学生提问,根毛是成熟区表皮细胞向外凸起形成的,对于成熟区来说有什么作用?进而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到根毛能增大成熟区的吸收而积。

2.反复观察。

无论是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还是实验操作,反复多次的观察更能保证观察内容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反复观察不但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生物的方法,也能更深入地了解、掌握生物学知识。同时,由于生物是不断更新发展的,因此更应该根据不同时段生物的变化进行重复观察,进而更深刻地了解知识内容的本质。

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如今的课堂上,学生更多的是对书本知识的学习,缺少通过实践来验证、改进的过程。而知识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掌握、牢记,将在课堂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实践才是生物学习的精髓所在。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放手,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动脑、亲手获取知识。在课堂上,教师要多设置情景、问题,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空间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亲身体验知识的获取和运用。例如,“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实验中学生要亲手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通过观察血液在小鱼尾鳍流动的情况,思考血液在人体血管中的流动方向是否相同。在实验后,让学生将小鱼放生,进而教导学生要真爱生命、保护小动物。

在课堂上,教师要尽量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生物知识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同时还能感受到人和自然的密切联系和发展规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到知识的获取和应用当中,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激发自己的潜能和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鼻腔内部结构时,结合生活实际设置问题“生活中用口呼吸和用鼻呼吸哪个卫生?为什么叩;在学习呼吸道结构时设置问题“为什么生活中不能随地吐痰叩这些问题都是与生活联系紧密的,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能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小常识。

三、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生物学课程标准的不断变革和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当前教学中关注的核心问题。在初中阶段,应激发学生对生活现象和新生事物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去追求新知识、探讨新问题,从科学角度发现其本质并进行探究和解决。

1.开发创新潜能。

教师应意识到,每一位学生身上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创新潜能。在课堂上要避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全体学生,转变思路,采取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验探究等多元化教学方式,加强学生个性培养,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2.实施创新教学。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规律,实施创新教学,全而且有针对性地探索出有效的教学模式和途径。

(1)构建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当今社会,学生学习负担越来越重,学习方法更多地侧重于死记硬背或是题海战术。而这种负担、压力会给学生带来内心的压抑、焦虑的情绪。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鼓励,深入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的想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让学生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这样学生头脑才会清醒,思路才会清晰,学习效率也就更高。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信心。在创新的教学模式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关键所在。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在乐中学,让学生愿意学。此外,教师要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渴望。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从自己的兴趣选择中得到更快更好地提高和发展。例如:在学习植物细胞结构时,让学生亲自动手制取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标本,并运用显微镜观察实验结果,这样学生就会对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还能收获并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通过自身努力获取的知识不但牢固,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有了信心和好奇心,学生会更加乐于思考、发现问题,并坚持不懈地去努力。

总之,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也是学生全而发展的途径。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指导下,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将是每一位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参考文献篇二

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抓住了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促进均衡发展,就要大力加强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持,而实验室(功能室)建设与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则成为衡量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试金石。按照国家素质教育的要求,合川区从20xx年秋期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严格执行新课标的要求进行教学。新教材、新理念和新课标的使用给初中生物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为广大生物教师在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带来了新的机遇。新课标倡导的以探究式学习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给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改革带来希望,也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教育质量的提高,实验手段的改进,新课标的实施都离不开硬件的支持。目前,农村初中在新课程实施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硬件设施“跟不上”。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在“普九普实”验收中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各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也有所改观,但实验室建设还是远远跟不上教学发展的需要,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缺少独立的生物实验室和必备的教学仪器设施,化学、生物合用实验室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各个农村学校之中。在重庆市迎接国家教委义务教育均衡化检查东风的吹佛下,农村初中实验室建设终于走上了快车道。20xx年春,我区农村学校基本上按照国家教委的规范化要求建起了实验室并配备了基本的实验仪器与设备。从本学期开始,我校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也基本上按课标要求开设了实验课程,学生也走进了神秘的实验室,动手做起了实验。

初中生物之所以不能按照国家的要求开展正常的实验、实作课,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分年级使用的实验室与专职的实验人员,初一和初二两个年级二十余个班级使用同一个生物实验室,造成实验室安排与调课经常协调不过来。实验人员在同一个实验室准备不同年级的实验器材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这两个问题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实验教学只能是停留在教室演示给学生看一下,让学进入实验室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无形中减少了很多。要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争取政府资金的加大投入和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功能室)的建设,对规模较大的学校在初中部也应当考虑配置专职的实验人员。

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发展的先导力量,有力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适应国家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具有开放性、创造性的人才,所以,教师必须要有足够的课程资源可供利用、选择、开发,必须要有充分的知识库来让教师获取“营养”,并通过互联网来借鉴观摩别人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成果。学生也需要通过互联网来了解世界与扩大知识面及查阅相关资料。但农村学校由于受地域、经济、硬件等条件限制,可供教师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资源极为有限。许多学校没有校园网络及教学多媒体,缺少相应的图书和标准实验室,有限的图书得不到及时更新和有效利用,硬件设施建设远远跟不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教师没有资料可查,学生没有大量的图书可供阅读。教师与学生不能共享与利用互联网上现成的优质教育资源。这对于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策略和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等均受到极大的影响。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物教学及实验质量的提高。从目前农村初中生物教师的构成上来看,呈现专业(专职)教师偏少;兼职教师多且经常换人;教材多变,让教师无法适应;部分教师自身专业知识与能力不足,有些农村单设初中甚至于没有专职生物教师。面对农村初中生物教师整体“量”与“质”的不足,如不尽快改善这一现状,创新实验教学和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只能成为一句时髦的口号。

现在全国很多教育与经济发达地区生物已进入中考,顺应这一趋势不仅是广大初中生物教师的要求,也是我市高考提前适应全国卷考试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建设功能完善、独立的多功能生物实验室,加大对实验器材、实验设备的统一采购和标准化配置,加强实验室药品的领用及管理,特别是危险生化药品的管理。

从每年招录入校的大学生物专业的新教师中安排一定的比例担任初中生物教师;稳定初中生物教师队伍不轻易抽调初中生物教师到高中部如果有初中生物教师人员调动需及时补齐专业生物教师。

建议分年级配置生物实验室并配置专职生物实验人员在目前编制暂时无法解决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由本学科老师兼任但应适当减少其上课工作量。

加强实验教学的管理与登记强调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性保证必要的实验课程的课时数。减少教师的演示实验比例增加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基础的探究性实验的比重。克服单纯为了应付考试而讲实验、背实验等与现代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要求背道而驰的方法。

充分利用乡土教材与校本教材创造条件让学生深入到大自然去认识生物、探索生命的美丽与生物科学的奥迷培养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与生物科学素养。随着初中生物纳入中考与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要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生物实验课程一定能够按照新课标的相关要求顺利地开展起来学生也能够在实践中发展自己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宏伟目标。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参考文献篇三

目前,新课改极力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其中,合作学习能力,属于是一种新型的学习能力,被大多数教师垂青和践行。培养合作学习能力,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而且还能强化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与此同时,也能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因此,大多数教师应该及时认识到小组合组学习对课堂教学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能将其以合理的方式运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本文主要以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为例,结合实践,对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思路进行一番详细的探究和分析。

长期以来,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模式所呈现的都是以教师为主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但是由于班级人数多、教学设备不完善等一系列因素限制,导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与学习合作,教师课堂教学根本无法考虑和照顾到班级里的每一位学生,而致使学生在生物学习上越来越费力,学生的能力差异也越来越明显,有的学生都失去学习生物知识的信心。因此,要使初中生物实验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本文针对基于合作学习能力培养进行分析,并对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应用的思路进行探讨。

教师要懂得依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进行充分准备工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做好准备。同时,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和实施,有个前提条件就是要科学、有效的组建合作小组成员。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由于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水平、接受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教师在划分合作小组成员时,要充分考虑到每个成员之间的互补性,做到合理匹配,确保优秀的学生可以带动学习较差的学生,将每一位学生合理科学的分配,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实验探索活动中。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组,这样不仅可以使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初中生物实验小组合作学习组建成之后,学生会在开始的时候掌握不住合作学习的技巧,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有的小组成员就会“各自为政”,只是浅显地进行小组讨论和探究,并不能体会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本质。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技巧提供相应的指导,确保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序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小组分工进行指导,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为了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会进行小组成员分工,有的成员做记录、有的成员做实验、有的成员得出结论,都有明确的分工,因而,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内部形成一个轮流的机制,确保分工合理、可行。其次,教师要对小组内部的实验讨论活动进行指导,在合作学习小组内部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实验讨论学习氛围,每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利,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标的要求,在初中生物实验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做好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而且还要对实验教学的内容进行细致研究,科学、合理的进行小组划分,根据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安排做好准备工作,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规定每个小组成员的任务,及时的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做好小组合作学习管理工作。在小组合作学习实行之后,教师的工作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难度,在实验课之前,教师必须要收集大量的资料,为学生的合作实验提供参考,并对实验教学内容中进行选择,挑选合适的小组合作学习实验的内容,做好小组的分工与合作工作。同时,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能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及时给予指导,当学生讨论偏离主旨方向时,要给予及时纠正,也要加强对课堂纪律的管理。教师要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要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此外,生物具有实践性较强的特点,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时,还要学会动手实践。有的生物实验教学活动比较复杂,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地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完成实验教学,不仅能加深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对生物的认知和理解,还能拓宽学生生物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教师不但要懂得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还要明确小组合作学习是为课堂教学提供服务的。教师要明确合作学习模式的分组要求、把握合作时机、设计问题、展开实践活动。同时,还要做好实验教学的引导工作,确保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为了避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教师要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进行培养,找出更符合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策略,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使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走向高效性和实效性。

[3]王波.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教师》.2014.。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参考文献篇四

不要一味地责骂与批评,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虚拟的正面形象,促使学生反思,从而达到润无细无声的教育目的。比如,在一次“探究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特点”的实验课上,我刚把实验材料分发下去,就看到一个学生偷偷地把蚯蚓抓起来吓唬旁边的同学,看到我走过去,立刻一边对照课本一边假装观察蚯蚓,而我也假装没看见他先前的行为,大声地表扬他“:毛某某同学已经开始探究蚯蚓的结构特点了,我们也不能落下啊,咱们比比看,看看哪组同学的观察既仔细,又认真!”在接下来的实验中,这个平时很调皮的学生,做的很好。实验结束的时候,我又特地表扬了他的勇敢,并委派他替大家把蚯蚓送回大自然。在这件事情中,我通过给于他正面的评价,使学生自己意识到错误,主动把自己的行为想老师所期望的方面纠正,从而达到教育者的目的。

2虚拟事件激励学生自尊。

在教学中意外事件是常有的,比如,同学间的小摩擦,但这些小事情往往会干扰课堂的正常秩序,处理不当又会给学生留下不良影响。如能通过一些虚拟事件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不仅操作起来简单易行,同时也体现了教育者的机智。人的情感随时都会变化,而不同的情绪情感会使他对学习的注意力产生不同的影响。积极的、良好的情绪情感有利于积极性的发挥,有利于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率;消极地、不良的情绪情感会使人消沉、萎靡不振、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生物课堂往往需要的是活跃的积极的课堂氛围,因此教师要及时注意到学生的情绪变化,引导他们保持一份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情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记得在一次校内公开课开课前的几分钟,两名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发生了争执,其中那位女生还哭了起来,其他学生和陆续走进教室准备听课的老师都把目光投向了我。一时间,气氛有些尴尬,看着两位争执的学生,我并没有生气,把他们叫过来,问明了事情的原委,实际上并不是什么严重的事情,为了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我对其中那位在争执中哭了鼻子的女生说到“:呀,我忘记准备彩色粉笔了?你能帮我去找点过来吗,我今天上课要用到的!”学生先是一楞,继而意识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急忙擦了擦脸走出了教室。飞快地拿来了一盒彩色粉笔。就这样,我顺利上完了课。上课结束后,我再次真诚地感谢了她,她很高兴,也早将课前的不愉快忘记的干干净净。如果,当时我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给他们摆事实、讲道理,解决他们之间的谁是谁非,那么势必,会延误到我的上课时间,可是,如果我置之不理,假装没有看见,一来有损教师的威严,其他学生会认为你是个不闻不问的教师,二来,这个孩子一整节课都会沉浸在这件事情的阴影中。因此,我虚拟了“彩色粉笔”事件,迅速转移她的注意力,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同时也激发了她帮老师解决麻烦,积极向上的动力。

3虚拟前景激励学生自强。

学生的情感和心理是脆弱的,需要老师细心的关爱,学生对自己前途的思考和憧憬是迷茫的,需要教师适时的指导。美好的前景是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的不可替代和估量的动力。因此,虚拟美好的前景,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帮助他们制定了学习中的奋斗目标,使学生在信念的理性支柱下,激发出强烈的学习热情,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在教育教学中更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智慧与情感的融合,是人类追求文明的活动。为学生树立伟大的信念,创设美好的前景,我们责无旁贷。现在的学生很脆弱,一点小问题、小挫折就大喊大叫,不愿吃苦,不肯吃苦,就像草莓一样:外面光鲜夺目,却质地绵软,稍一施压就整个抵抗不住变成一团稀泥。于是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我总会带两样东西给学生,一颗饱满的珍珠,一粒不起眼的沙石。我问他们“:这两件你喜欢哪一样?”学生们各抒己见,大多数都选择珍珠,也有少部分同学选沙石。这时我给他们讲了珍珠的故事“:从前,有一只不起眼的珍珠贝,偶然的机会,它的身体内进入了一粒沙石,珍珠贝感到非常疼痛。于是它开始分泌黏液,来驱除异物,减少疼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至将沙石紧紧裹牢。很多年之后,这只珍珠贝还是好好地活着,并且体内多了一颗闪亮圆润的珍珠。”我给学生们时间,让他们去惊讶,去讨论,去比较,去发现。然后我告诉他们“如果你是那只珍珠贝,那么,你遇到的每一次困扰与艰难,都是帮你生成珍珠的沙砾。是它们,让你感到剧痛;也是它们,让你有机会生成珍珠,实现自己的价值。所以,请你珍惜每一次的困难,他们是你成功路上的铺路石。踩过它你将变得更加优秀,超越它你将变得更加完美”。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今天的奋斗是有价值的,是美好前景对自己的考验,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由此,让学生产生持久的动力,在学习上虚心求教,刻苦钻研,一丝不苟,持之以恒。《圣经》上有这样一句话:富有的还要给予,没有的还要剥夺。越有的就越有,越没有的就越没有。这句话应该给我们为人师者以警示: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人成才。在教学中要统筹兼顾,重视全员参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对学生多鼓励,多表扬,重视“期待效应”的作用,通过虚拟正面形象,虚拟事件,虚拟榜样,虚拟前景,激发每个孩子学习的动力,发掘每个孩子学习的潜力,让每个孩子的今天都比昨天更优秀,让他们都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参考文献篇五

生物作为高中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因而需要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提出,初中生物教学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如何采取措施促进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则成为了广大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文章立足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重点分析如何“优化初中生物教学措施,打造高效课堂”这一问题。

教育事业的进步,推动了科学学科教育地位的提高。初中生物,是一门生命科学学科。优化初中生物教学措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提高有积极作用。当代教师应当通过教学措施的优化,让学生在有生命力的活动中学习生命科学知识。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对初中生物教学的限制,才能让课本中的知识变得活灵活现,促进学生生物学习思维的形成。利用多种教学策略,打造高效初中生物课堂,是促进生物教学进步的实践。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形象性较强的教学方法。初中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发展时期。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有利于生物知识的简化,也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创设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用与初中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作为情境创设的资源,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后,更加细致地观察生活,深入到生活中。比如在讲解《种子的萌发》知识时,考虑到学生很难在生活中观察到种子萌发的全过程,教师可以利用情境创设的方法,给学生创造观察的机会,让学生更为深入地发现生命的力量。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一段种子从被种下到发芽生长的动画,让初中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到种子的成长。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要求当代教育工作者重视全体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学活动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当前,我国仍然以班级为单位授课,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就要认清学生的生物学习差异,并针对学生的差异改革自己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分层教学法,是针对学生差异性而提出的全新教学方法。利用分层教学法实施教学,需要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力以及性格特点等。教师要通过生物知识测试以及日常教学观察,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并针对学生的学习层次,安排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与活动。当然,这一些都要在无形中进行,从而保护初中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的生物学习积极性得以保持。比如在讲解《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差异,分层设计教学目标。对于生物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要设置“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并了解呼吸道处理空气的流程”这样的目标。而对于生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则要设置“理解并能够描述呼吸道处理空气的过程及原理”这样的教学目标。在不同教学目标的引导下,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中用不同的方式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合作学习,能力较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找到生物学习的成就感。用对教学手段,会让学生的生物学习更加轻松。

传统的初中生物课堂过于死板,许多学生认为生物知识是有趣的,但他们并不喜欢生物课堂。教师在课堂中滔滔不绝地讲解,让学生无条件地接受自己传递出去的一切内容,如此教学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要优化初中生物教学措施,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积极构建开放性强的课堂活动。虽然学生面临升学压力,但教师绝不能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开放性的教学活动,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有直接促进作用。教师将更多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参与课堂,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人。比如在讲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心中人类是从哪起源,怎样发展而来的。在这样的问题上,初中学生会有很多猜想,他们也乐于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讨论,并总结出一个小组认可的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过程,以此来丰富教学内容。学生思考的成果是生成性教学资源,利用这些的生成性的资源来导入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初中生物教学的开放化与高效化。

实验,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部分。实验活动的有效开展,对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在生物课堂中引导学生设计、操作实验,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综合生物能力的提高。在课上给学生实验学习的机会,能够消除学生对实验的恐惧感,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要选择那些简短与高效的实验活动,丰富学生的眼界,让学生构建完整的生物知识体系。比如在讲解《植物细胞》的知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显微镜。这些课程可以在实验室中开展,教师引导学生选择他们想要研究的植物,并做植物细胞切片,用显微镜去观察细胞。教师可以先给学生示范规范的操作方法,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流程。再给学生自由去制作个性化的植物细胞切片,观察对应的细胞结构。让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生物实验中得到满足,能够激发学生生物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知识涉及面广,与初中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教学创新的今天,对传统初中生物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积极利用创新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走进生物世界,有利于课堂参与度的加强。利用丰富的初中生物教学措施,组织学生分析与解决生物问题,才能让学生的生物能力在课堂学习中得以提升。

[1]杨娟。电影电视资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s1).

[2]路肥城。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xx(22).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参考文献篇六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化,初中生物教学对生物教育地位的定位已做到正本清源,即生物科学是科学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教学过程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承,更是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及科学价值观的综合教育,其目的就是确定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注重追求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积极构建“基于学生发展、为了学生发展、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深刻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互动式教学,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终身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开放的、灵活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培养学生会学、善学、乐学,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一种活动,是将教学活动视为教师与学生进行亲切、直接、自由、融洽的相互交流与沟通的活动,把教学过程视为一个在动态中进行教与学合二为一的相互交替、相互影响的双边活动过程,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与学的互动、课内与课外的互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来完成的一种教学活动。

教学观念是教师进行一切教学行为的指导。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教师的教、轻学生的学,重学习成绩、轻学习过程与参与,重知识传承、轻能力培养等多样化的倾向,使学生在教师的牵引下被动学习,产生过重的依赖思想,主动认识、主动探究的信心和愿望逐渐萎缩,以致于把本来其味无穷、其乐无穷的学习活动变得枯燥无味,令人厌恶恐惧,结果导致学生离开教师就缺乏自信、不会学习,历经多次失败的体验后,就会丧失主动求知的信心,放弃主动探索的努力,从而丧失终身学习的能力。而新课程标准着眼于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理念,从以自我为中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将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的单向表达模式变为师生双向交流的互动过程,让每个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讨论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感受,教师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培养。

真正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投入、学生与学生相互启示的一种良性互动,而不是单向的“给予”。互动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教师应该把学生看做一个发展的个体,一个积极进取、不断探索的主体。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刻为学生营造一种自然、主动、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思考、认真观察、合作探究、交流表达,让学生与环境相互协调、和谐统一,使环境的潜在因素现实化,使学生与环境和谐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这样有利于生生互动的进行。因此,教师应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导演”,而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实践者,是“演员”,教师不能妨碍或替代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在生生互动过程中通过观察、讨论、分析、推理、判断、探究等活动,使学生手脑并用,积极探究,深入钻研,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互动式教学不仅注重学习的内容,更应突出教学的过程,因为学习过程是在教师有意识的前提下开展的实践活动,即教与学关系的互动,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是让学生主动探究。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开展和课堂氛围的营造,需要教师去培植、去调动、去激活,设法在课堂内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宽松、民主的氛围,多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展示才华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客观、公正地接受学生的解释,不要随便否定学生的观点。这样使学生的感情处于积极、自由、安全的心境状态下,便会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怀着极大的兴趣,自觉投入到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将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提炼,从而体会到获得新知的愉悦感;就能够灵活应用已有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现实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从而使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得以提高。

生物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主的学科,要研究生物现象、探究生命奥秘、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教师必须放下权威,走下讲台,走出课堂,与学生零距离接触,和学生共同观察大自然的各种生物现象,从而为实验教学储备丰富的感性知识。然后在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探究实验中,教师只对实验的目的、要求、方法、步骤给予点拨和简介,具体实验的操作过程、实验现象的观察由学生用已获得的知识共同完成,老师对实验操作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和错误结果给予及时、准确的纠正。这样学生就能从实验中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以彰显,从而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参考文献篇七

生物主要是研究生物的生命规律和活动规律,生物课本只能提供静态的文字和图片,不能表现出生物世界的真实情况,学生们感受不到学习生物学科的乐趣。同时,传统的教学模式只局限于讲教材的知识,不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无法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他们没有很高的学习热情。多媒体教学填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它将教材中的知识活灵活现地、动态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优美的动态图片和视频替代了静态的文字,让学生们能更加真实地感受到生物世界的色彩缤纷和神奇。比如在讲到有关动物生活习惯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播放“人与自然”、“动物世界”等节目片断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生物世界的欲望。

(二)减轻负担,更好地交流学习。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准备教学资料、实验材料、板书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与同学们交流,不能及时地反馈教学质量,也不能和其他老师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利用多媒体,教师可以非常便利地从网上搜集文字、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将这些资料做成课件,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同时,教师还可以在网上同其他老师进行经验交流和沟通,使教师更好地学习别的教师的优点和长处,完善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的教学模式枯燥无味,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也不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多媒体教学就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解决了这些烦恼,它可以把教材上静态枯燥的图文变成动态的图画或视频展现出来,把抽象的知识变成形象具体的内容,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解决了教学的一大难题。

(四)规范实验操作。

生物教学有一个重要部分是实验,学生很难注意一些实验的细节,对难度较大的实验,学生也不能熟练地掌握操作技巧,教师不能每个同学演示一遍操作过程,这样的局限性使教学有了一定难度。如果教师能通过网络找到一些关于实验教学的视频或录像,在实验时一边操作,一边看视频,教师在一旁讲解指导,这样就可以使同学们更容易掌握操作技能。例如,在做“显微镜的使用”的实验时,学生很难独立地把实验做完,老师也不能单独辅导每一个学生。如果利用多媒体播放实验录像或视频,同学们边看录像边做实验,教师在一旁指导,这样就能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从学生角度,提高学习激情和质量。

(一)提高学习热情。

多媒体填补了传统教学的弊端,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多媒体可以把课本枯燥静态的知识转换成动态的图片和视频,把抽象的概念展现成具体的事物,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吸收知识,方便课下复习,提高教学质量。例如,“花的受精过程”的教学,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找花的受精的模拟过程动画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很清楚地看到每个过程,加上教师的讲解,可以让学生很清楚地记忆每个过程。而不是学生看着书本凭空想象,利用多媒体生动形象地教学有益于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

(二)锻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学习还需要归纳总结,教师可以把相似或者不同类型的生物图片做在一张幻灯片上,通过对比它们的异同点,有助于记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例如,衣藻和眼虫都有眼点、鞭毛、叶绿体,但一个是植物,一个是动物。教师可以把两张图片放在一起对比,讲解它们有什么异同点并且怎么区分两种生物,这样可以防止学生把相似的知识记混,也可以把知识系统化。

(三)构建知识结构体系。

学生不能只学习单个独立的知识点,还要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把它们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把知识结构体系通过投影或者幻灯片展现给学生,这样更加有助于学习、记忆和掌握。例如,在讲完无脊椎动物后,通过多媒体梳理和复习本章的知识点,了解本章知识体系或框架,同学可以对知识结构更加清晰,方便以后的复习,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总结能力。

(四)鼓励学生主动探索。

以往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而现代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且亲自动手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多媒体新颖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鼓励同学积极探索,使同学通过自己的研究对所学的知识有所理解,更便于记忆和掌握。

三、小结。

总之,多媒体有许多的优点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的,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很多便利,减轻了教学负担,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同学热爱学习,学会学习,提高了同学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但是,教师也要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使多媒体成为现代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参考文献篇八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早已摆脱了原先不受重视的尴尬地位,各科目的发展更具有均衡性。由于生物课程自身的特性,如果依旧采用原先的传统教学方法,难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将教学目标理解和渗透,更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分组合作教学的盛行就成了一个顺理成章的情况。本文通过对分组合作学习的运用分析,尝试浅析合作学习的好处和优势所在。

:生物课堂;分组合作;学习积极性。

小组合作是新课程改革后被广泛运用的一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特别是在生物教学中,由于生物的学习更强调实践性,相对于每个学生单打独斗的常规教学来说,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助,调动每一位学生去进行有明确责任分工的学习,就更加适合学生对知识点进行领悟。同时,分组合作教学加强了学生之间在学习方面的互助与沟通,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生物课堂的学习里真正做到学得会,学得懂。

进行分组合作学习的第一步是构建出一个结构良好,分组合理的学习小组,只有构建学习小组的前置工作进行的好,才有可能在之后课堂上进行的正式教学中让学习小组发挥应有的作用。学习小组可以是2-4人不等的组合,在日常教学中,最常见的是同位之间的相互合作,更进一步则是前后位,或者前后两排之间的合作,但这样的合作拼凑性太强,学生并不能真正做到能力互补,也不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相互促进。在不断进行教学尝试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影响学生学习小组的因素有很多,而在学习小组里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方式是最有效的。在课前对学生的能力和个性进行了解后,对学生进行固定分组,尽量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水平之和基本相近,一般是一位优等生,一位后进生配两位中等生的小组模式,再参考学生的性格以及彼此间是否相容等现实因素进行分组。笔者在对合作小组分好后,开始引导学生进行学业和成长两方面的目标制定,学会利用同组之间的鼓励和互帮互助,对小组负责,也对自己个人负责。每个组的成员先制定出属于自己的长远目标,而后根据长远目标的内容逐渐拆分出一个一个的子目标,再根据子目标划分更小的目标,做到一小步一小步的前进,每次都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增强个人信心,也给小组带来荣誉。直至最后,每个人制定出属于每个人独一无二的个人计划,并订立相符合的小组公约和加减分细则,借此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生物课堂的特殊性在于所学内容大部分都可以与现实相结合,比如在讲授孢子植物被子植物时,或者在对动物进行讲解时,最好的途径应该是通过直观教学,让学生能够用最直接的方式学习这里面的知识。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四十分钟一节课的课堂十分紧张,根本不会没有那么多的条件提供在生物课堂上开展实践性教学。并且,随着所学知识难度的提升,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展示部分直观教具之外,还应该创造出合适的小组讨论话题,给学生更多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的机会,通过学生彼此间对问题的讨论和讲解,来对所学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消化。同时,合作学习还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到相应生物知识的同时,学习一下其他学生的优良品质,比如良好的思维习惯,新异的想法和思路等等。比如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之间不断地讨论深化,将一些具体的,直观的材料概括出科学的,抽象的结论。这样的逆推法自下而上,让学生先领悟了具体事例,再去通过自己的思考将事例转化为与正确答案基本接近的概念,然后通过正向迁移去学习课本上的概念和结论,比直接将结论和概念传授给学生更能促进学生的进步。例如,笔者在讲授鸟类的特征时,就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分别取收集和鸟类有关的图画,动画,标本等,然后通过这些让学生去自己思索,和讨论,寻找鸟类之间有什么共同特征,并对小组的成果进行展示和概括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基本上可以通过合作和观察将鸟类的明显特征概括出来,除了最基础的飞行之外,其他一些特征也在讨论中初现端倪,最后再由笔者对学生所概括的条目进行最后的归纳和总结,这样的学习效果就比直接把概念抛给学生去学习要好得多。

在生物课堂上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对于生物教学和学生的个人成长帮助是非常大的,然而教师同时也应该明白,合作学习并不是万能的,我们在生物课堂上倡导合作学习,也不是说生物课就是合作学习课。有一些非常系统性,或科学性很强的概念是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无法得出的,还需要老师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由于自身年龄尚幼,对许多事情的认识和想法并不完善,很容易就在判断中做出错误的选择。因此还要求教师对于学生的合作学习时时监控,对于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把控,让学生在进行分组讨论和学习得出结论后,明白什么样的结论是正确的,什么样的结论不是。同样以鸟类的特征为例,尽管在收集概括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鸟类较明显的的外部特征概括出来,然而也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错误,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对这些正确的和错误的概括加以区分。有的学生搜索到了一部名为《战鸽总动员》的动画片,并概括出了一些原本不应该属于鸟类的特征,于是笔者借助学生播放的片段,跟同学们仔细分析了动画片中对鸽子自身特征的夸张和拟人所在,在笔者的引导下,同学们最后顺利的排除了干扰答案,总结出正确回答。

当今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学生的学习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自己一个人埋头苦读的时代已经过去,学生在成绩突出的基础上,更要注重团队间的协作,培养自己的合作精神。尤其是在生物课堂上培养合作精神,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乐趣和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交流和互动的能力。

[1]陈兵。众人拾柴火焰高———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j].高考,20xx(03):90.

[2]丁素娟,辛宁,张秋红。探究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中国校外教育,20xx(36):59.

[3]冯丽瑛。探究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开展合作学习[j].新课程(中学),20xx(12):222+224.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参考文献篇九

摘要: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得科学知识,并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的一种学习活动。在生物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教师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充分综合利用农村独特生物自然条件,以教育培养目标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做到精讲多练,讲授与电化教学融合,理论教学与实验融合,实验教学与校外实践融合,形成利用农村得力条件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农村初中的生物教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尤其体现在实验教学条件方面,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充分综合利用农村独特生物自然条件,以教育培养目标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做到精讲多练,讲授与电化教学融合,理论教学与实验融合,实验教学与校外实践融合,形成利用农村得力条件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理念,主要目的在于转变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多种能力的挖掘、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得科学知识,并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的一种学习活动。笔者结合自己在生物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一、积极转变观念。

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主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正确理解科学探究的含义,充分认识到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论,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并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二、改变教学模式。

探究式学习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模式,要创设科学探究的情境,让学生真正置身于科学探究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感觉自己真正像科学家一样在研究生物学科中的现象及问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研究、信息搜集与处理以及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最终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实现价值观。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创设的问题情境既要有探究环节,还必须有探究内容,探究内容要与教学内容紧密衔接。

三、传授探究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平常的生物教学中,直接传授给学生知识远没有教会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重要。例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我们就要大胆地走出去,把探究空间延展到田间和村寨,而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和校园,了解田间和村寨生物的同时,还要学会对调查的生物进行归类,为以后的探究作好准备,并且初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在传授探究方法的过程中,初中生物教材中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方法训练的绝好素材,可以设定多种探究情境和生物种类,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科学探究的活动方案,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教学活动,了解学习过程,学生自然就学会思考,知道怎样学习,在亲自经历这样一个个探究活动以后,顺其自然地学会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四、指导课外实践。

初中学生刚刚接触生物学科,对生物学有较强的新鲜感,对生物学科中的各种现象比较好奇,这就为我们在以后的实践课打下坚实的基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新生还没有系统学习生物学知识,在课外实践时会遇到不少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学生不知道如何来解决,如何克服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教师要综合考虑课外实验题的难易程度,科学命题,并在课外实验的过程中加强指导,对课外实验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或困难充分预判,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样,课外实验出现的问题不仅能得到有效的解决,更能让学生明白科学实验的严谨性,体会到实验成功的喜悦感,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强化他们的科学探究意识。

五、合理进行分组。

每个学生的能力有强弱,有的学生善于思考,有的学生勤于动手,要想让实验取得成功,并且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分组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特长,将他们进行合理搭配,充分发挥每组成员的作用,实验效果才会得以显现。因为本人是班主任,所以对学生的特点和个人能力了解得比较透彻,在分组实验时,按照学生兴趣爱好、能力大小进行搭配,充分培养学生的协同合作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讨论表达能力。同时,在分组实验中,教师还要随时观察每组的实验状况,关注每个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并适时加以鼓励和帮助解决问题,充分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实验信心,从而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生物课的兴趣。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农村初中生物中的探究式教学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来加以完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总结探索,农村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模式将更加完善,农村学校生物教学质量将不断提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