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教案(汇总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7 01:36:03 页码:10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教案(汇总9篇)
2023-11-27 01:36:03    小编:FS文字使者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教案篇一

2.播放《金木水火土》音频文件,组织学生认真倾听3遍。

3.交流:你听清小朋友诵读的内容了吗?你能尝试着说一说吗?

4.播放《金木水火土》视频文件(带有字幕),学生看着文字,跟着声音诵读。

二、自主交流,了解韵文。

1.自由朗读儿歌,遇到读不准的生字,先圈起来,再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

3.小组合作:

(1)自由朗读小文,一边读一边想一想:每一句话讲了什么内容?

(2)你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

4.集体汇报,教师相机指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第一行中“一二三四五”是数字。除此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数字?(六七八九十等)。

(2)第二行中“金木水火土”指的是五行。教师讲解:古代的人喜欢用五行代表自然万物,他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和“金木水火土”有关。

(3)第三行中“天地分上下”,“天地”指的是“天和地”,头上为天,脚下为地。我们就生活在天和地之间。

(4)第四行中“日月照今古”,“日月”指的是“太阳和月亮”,太阳和月亮从古代照到今天,永久不变。

5.齐声诵读。

三、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1.小组合作:仔细观察老师发给同学的7张字卡,怎样能又快又准地记住它们?

2.学生汇报:大声朗读生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生字的。

预设:

(1)“一、二、三”是三个长得很像的兄弟,一个横就是“一”,两个横就是“二”,三个横就是“三”。教师相机出示“上、下”的字理演示动画。

(2)“上、下”也是两个长得很像的兄弟,竖、短横在“一”的上面,就是“上”;竖、点跑到了“一”的下面,就成了“下”。教师相机出示“上、下”的字理演示动画。

(3)“四”和“田”长得很像,把“田”里面的“十”换成“《2金木水火土》教学设计”就是“四”。

(4)“五”字可以用猜字谜的方法识记——一个“工”人腰里挂着一把折尺(《2金木水火土》教学设计)。

3.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4.生字运用,在7个生字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为它组词,比一比谁组的词语最多。如果这个字的词语较少,可以用其中一个词说一个完整的句子。

四、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2.认识田字格:

(1)引言: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练习写字了!我们先来认识一个写字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田字格。

(2)动画展示田字格,学生一边观察动画中变红色并闪烁的部分,一边倾听田字格的自我介绍。

我叫田字格,我中间的横线叫“横中线”,横中线把我均匀地分为上下两部分。我中间的竖线叫“竖中线”,竖中线把我均匀地分为左右两部分。横中线和竖中线交叉,又把我分成了“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四部分。

(3)学生观察田字格,用手指一指田字格的每一部分,再说一说它们的名字。

(4)教师小结:写字时,要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指导书写“一、二、三、上”。

(1)动画展示“横”“竖”两个笔画的书写,学生先观察它们的笔画走向,书空模仿,再观察两个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最后在练习本中练写。

(2)动画展示“一”“二”“三”“上”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3)观察例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语文书第8页中的书写范例,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教师范写,请同学们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5)学生完成书中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写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6)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7)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横”“竖”的写法。

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入学,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本节课我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1.以动画视频化解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刚入学的孩子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拼音基础,有些孩子识字量少,又不会拼音,他们读起韵文来困难较多。小韵文音频和视频就解决了这一难题。另外,在写字过程中,我利用动画展示生字的笔顺,利用动画突出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这都起到了直观示范的作用。学生的感知是清晰的,学生的理解是轻松的,学习的效果是实在的。

2.注重书写姿势的指导和要求,为学生夯实基础。现在的孩子大多不注重书写姿势,不注重握笔姿势,写着写着,姿势就发生了变化。因此,我在写字指导过程中反复强调书写习惯,反复纠正学生的错误习惯,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教案篇二

《小青蛙》这节课的教学内容非常贴近孩子的生活,小青蛙可以说人人都见过,而且深受孩子们的喜欢,所以在一开始,孩子们就显示出了浓厚的兴趣,讲出了好多青蛙的特点。

最后一个环节的情感延伸,学生们都滔滔不绝,懂得了青蛙是对人类有益的,要保护小青蛙的道理。

这种教材本身就非常有童趣的上起来稍微简单点,可是有些内容是要靠教师去挖掘的,去发现其蕴含的乐趣,我深深地明白这一点,在这节课中更是深深体会了。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教案篇三

1.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你们的努力,我们顺利闯过一关又一关。在以后的学习中,只要你们认真地学习拼音,老师相信你们的收获会越来越多,本领会越来越强。

2.拓展练习:课后,同学们尝试用学过的直呼方法读一读故事书中带拼音的句子,给家长或小伙伴说一说、演一演。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树立信心,使学生在闯关的过程中自己有所收获;利用所学的直呼方法,进行有效的阅读,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教案篇四

教材分析:

本课设计依据文本特点,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对子”这一传统文化,同时将识字与学文有机结合。教学中,力求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重点,以识字为主线,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并采用字歌识字、字谜识字、故事识字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通过丰富多彩的诵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生字;会写古、凉等7个字。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认知“鸟语花香”等七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者联系实际理解朝霞、夕阳、严寒、酷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教学重点:

识字和朗读教学是重点教学难点:

词语理解:严寒、酷暑。

教学准备:课时安排: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制作带有生字的卡片。(学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篇很好听的拼音课文《古对今》。

2.板书课题,揭示本课特点。本课的每一句中都有一个“对”字,“对”字前后分别是两种相对的事物,我们也可以叫它“对子歌”。(课件展示课文)3.齐读课题。认读生字“古”。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2.指名读、开火车读生字。3.交流识字方法。4.再读课文,识词。

5.认读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三、读韵文,感知对子。

1.自读课文,遇到读得不熟的字或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男女生对读。

(3)学生分三大组拍手赛读,优胜组集体表演读。

4.交流对子歌中的特点:

(1)反义词对:古对今圆对方晨对暮严寒对酷暑春暖对秋凉。

(2)天气现象对:雪对霜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

(3)植物和动物对:桃对。李柳对杨莺歌对燕舞鸟语对花香。

(4)课件展示几种对子及相关图片。5.背诵《古对今》指名背,小组背、齐背。四、指导写字,布置作业。

1.指导7个生字的书写。(1)认读7个生字并组词。

(2)师范写,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笔顺,讨论交流。

(3)作品展示,全班评价。2.布置作业:

(1)同桌互背《古对今》(2)抄写课后词语。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教案篇五

本课教学关注了以下三点,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和提高。

1.注意了拼音与识字的联系。前面相拼的音节与后面接触的生字,有的是有联系的,所以教师在学习生字前,先复习拼音是有道理的,这样就减缓了学生借助拼音识字的难度。

2.教师把握了儿歌教学的规律。儿歌教学的重点就是朗读,能背的可以背下来,所以,教师在反复地强化朗读。由于孩子小,教师采取了领读、引读的方式,这都是很实际的做法。读的形式体现了多样性,特别让学生带着情感表演读,很符合孩子的需要。

3.教师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识字教学是从感知开始的,然后强调学生记忆,联系生活丰富词语,在读儿歌中再次深化,最后还进行复习巩固。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读16个生字,会写8个字,能自主积累词语。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爱护学习用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导学生把对课文的感悟转化为自己日常的学习习惯,逐步培养孩子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会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导学生把对课文的感悟转化为自己日常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捡到的学习用品、挂图、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小朋友的文具盒里都摆着铅笔、橡皮,能说说他们有什么用吗?

2、小朋友自由发言。

3、教师归纳:铅笔、橡皮、尺子等文具,能帮我们做这么多事情,真是我们学习上的好伙伴哪!(出示捡到的玩具)可是这些小伙伴却被他们的小主人弄丢了,它们很伤心,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它们找个家吧!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2、同桌互读。同桌有困难,请你帮帮他,同桌读得好,请你夸夸他。

3、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听记自己不认识的字。

三、学习生字。

1、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2、“我当小老师”。

3、教师领读生字并扩词。

4、齐读生字—开火车认读生字—“火眼金睛”游戏。

5、送字宝宝回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在文中画出生字,并读一读。

6、指名分段朗读课文,互相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

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2、“猜字”游戏。遮住生字卡的一半让学生猜生字。

3、“找字宝宝”游戏。

二、精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指名朗读。根据“正确、流利”的要求组织学生评价。

3、教师指导朗读。

4、齐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5、读后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6、组织讨论:怎样做才能不丢东西呢?

7、交流汇报,教师总结。

三、口语交际训练。

想象训练。

2、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积极发言。

3、评价、表扬鼓励。

4、“失物招领”会。把自己遗失的文具领回家。

说说你书包里有哪些小伙伴,你是怎样疼爱它们的。

1、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总结爱惜学习用品的好办法:包书皮、做笔套、给橡皮“洗澡”、每天清点学习用品、定期整理书包等。

四、拓展延伸。

1、刚才小朋友们都明白了要爱护学习用品,每天要收拾好它们。下面我们就来举行一个整理书包的比赛,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2、学生整理书包。

3、评出优胜者,奖励、鼓励其他同学。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教案篇七

2.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性认识谈论小白兔——有从外形上说的,有从习性上说的,有借助童话说的。(出示课文插图)那我们就一起打开书来读读文中的这首儿歌吧。

(1)教师示范读儿歌,学生认真听儿歌中每个字的读音。

(2)学生自主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添字。

(3)同桌互相读儿歌,互相纠正读音,圈画儿歌中(本课要求学会)的音节。说说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4)识记生字,同桌互说记字的方法,在生活中找一找带有“白”和“皮”的词语。

(5)出示去掉拼音的儿歌,先自读,然后同桌互读,不认识的字可以问问同学和老师。

(6)指名学生读儿歌,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7)借助课件齐读儿歌,注意读准音节词的读音。(课件:出示儿歌)。

设计意图:学习汉语拼音的目的主要是帮助识字,因此,在教学汉语拼音的同时,联系相应的汉字和语言,边学拼音,边读小韵文,学习内容多样化,容易引起儿童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及早尝到会拼音的成就感,在识字的过程中又巩固了拼读的能力。多层次地读儿歌,感知儿歌内容,让学生在语言情境中,发现要学习的复韵母,有效地将学习拼音和学习语言进行融合,做到了阅读与拼音同步发展。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教案篇八

认识声母“dtnl”,能够读准音,认清形,并正确书写。

教学重点。

学会四个声母,会读,会写。

教学难点。

区分“b”与“d”“f”与“t”两组声母。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孩子们会听讲和正确的读写姿势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字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我们已经认识了声母家族的四个朋友,你们还记得是谁吗?

认读卡片“bpmf”。(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神通广大的人,你们看是谁呀?哪吒和孙悟空)。

讲故事:有一天,玉皇大帝派哪吒三太子去捉拿孙悟空,哪吒与孙悟空在一座大山上相遇,展开了激战,结果哪吒被孙悟空打败了。哪吒暗自吃惊,心里想,原来他的本领特别大。你们看,这四个字母已成为我们的老朋友,今天我们再认识四个新的声母朋友,好吗?出示卡片“dtnl”。

二、学习“dtnl”的音形。

(一)学习“d”的音形:

看图了解大意,学习情境图及情境歌:悟空本领特(t)别大,天兵天将全不怕,打败哪(n)咤三太子,乐(l)得(d)悟空笑哈哈。猜出今天的4个声母。

1、出示“d”的图。

(1)问:图上画了什么?今天我们学习的字母就像连到一起的钟座和笔筒。出示声母d。

(2)我们借助“我的”的“的”来学习“d”的音。读的时候要轻短些。

(3)教师范读“d”,学生齐读“d”

(4)教师强调:发d时,舌尖抵住上齿龈,然后突然放开,气流爆发而出,但冲出的气流较弱,自然发音。用手掌放到嘴前感受不到气流冲出。

(5)学生再读体会。

2、学习“d”的形。

(1)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d的形呀?

(2)右手向上,左手叉腰,做出d的形状。

(3)编记忆字形的儿歌:左下半圆ddd,小马跑步ddd,反写6字ddd。

3.与b进行区别:

教儿歌:正6b,反6d,小马跑步ddd。

(二)学习“t”的音形。

1、学习“t”的音。

(1)出示“t”的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声母t就和“模特”的“特”声音很像。

(2)借助“模特”的“特”记忆“t”的音。

(3)教师范读,强调发音要领:发音时和“d”大体一样,只是把手掌放到嘴前,有较强的气流冲出。

(4)指名读,男女读,小组读,齐读。

2、学习“t”的形。

(1)怎样记字母的形?引导学生自己看图发现。(小伞把儿ttt,时装模特ttt)。

(2)师讲:声母“t”容易与“f”混淆,怎样分辨呢?老师给你们变个小魔术,想看吗?你们看,老师在白纸上用红色的粉笔写上一个“f”,写好“f”的白纸向上一翻,你们看变成了“t”。教师一边演示一边说记忆小儿歌:一根拐棍fff,伞把朝下ttt。

(三)学习“n”的音形。

1、学习“n”的音。

(1)出示“n”的图,提问:图上画的什么?声母n和“哪吒”的“哪”发音很像。

(2)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3)教师强调:发n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下垂,开放鼻腔通道,气流从鼻腔出来,声带颤动。教师范读,指名读,让孩子注意看老师嘴型,分组读,齐读等多种读得方式。

2、学习“n”的形。

(1)谁能编个儿歌记住n的字形呀?

比较“m”与“n”:一个门洞nnn,二个门洞mmm。

(2)学生记忆儿歌:一扇大门nnn。

(四)学习“l”的音形。

1、学习“l”的音。

(1)出示“l”的图,提问:图上的小丑在干什么?他表演时多么快乐!

“l”的发音和“乐”相似。

(2)借助“快乐”的“乐”记忆“l”的音。

(3)教师范读,强调发音要领: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道,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声带颤动。

2、学习“l”的形。

(1)怎样记字母的形?学生自己看图。

(2)编儿歌:一根小棍lll。

三、指导书写。

t:第一笔竖小弯起笔在第二条线上面四分之一处,第二笔横要短。

n:两笔写成,占中格,第二笔左弯竖要弯好。

l:一笔竖要直,从上格中间起笔。

学生先描红,再在本上分别写两个。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dtnl。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熟练认读声母“dtnl”,并学会拼读“dtnl”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并初步练习直呼音节。

教学重点:拼读音节。

教学难点:拼读音节和直呼音节。

课前准备:音节卡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上节课,我们又认识了四个声母朋友,你们还记得吗?

出示卡片,指名认读。

二、学习音节。

1、教学d与aeu拼读的音节。

(1)出示要拼读的音节。

(2)指名逐个试拼、直呼、教师注意纠正错误的读音。

2、教学t与aeu拼读的音节。

(1)出示音节。

(2)指名试读、教师领读、学生练习,是时纠正错误的发音。

3、教学n与aei拼读的音节。

(1)出示音节。

(2)指名试读、教师领读、学生练习,是时纠正错误的发音。

4、教学l与aei拼读的音节。

(1)出示音节。

(2)指名试读、教师领读、学生练习,是时纠正错误的发音。

三、巩固练习。

1、学生自由练习拼读、指名逐个拼读、打乱顺序读。

2、“找朋友”的游戏:把音节卡片发到学生手里,教师读到哪个音节,拿到的学生就上台领读,教师与之握手,证明是教师的朋友。

3、“开火车”读音节。

板书设计:4、dtnl。

d—a—dat—a—ta。

d—e—det—e—te。

d—u—dut—u—tu。

n—a—nl—a—la。

n—e—nel—e—le。

n—i—nil—i—li。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声母“dtnl”,练习用“dtnl”与单韵母拼读音节。

2、看图读带调音节。

教学重点:

练习用“dtnl”与单韵母拼读音节及看图读带调音节。

教学难点:

练习用“dtnl”与单韵母拼读音节及看图读带调音节。

课前准备:字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抽读字母卡片。

二、学习新课。

1、看图拼读带声调音节。

(1)看吹笛子图。

图上画了谁?他在干什么?

出示d—i—di指名拼读。

拼读后练习直呼,出示di的四声,学生轻声自由练习读,指名读。

练习用di的四声组词(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听到的音节。如:低个子汽笛抵抗土地等)。

(2)依次看其它图,教法同上。

2、将图和带调音节对应起来。

提问:闹钟在走时,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dida)。

小朋友在赶猪时,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le)。

小汽车的喇叭是怎样鸣叫的?(di)。

拖拉机行进时,会发出什么声音?(tu)。

引导学生连线。

三、巩固练习。

1、打乱顺序读音节。

2、游戏:“找朋友”读音节。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教案篇九

1.出示教材13页上的三个生字。

2.指生领读生字。

3.明确这几个字的书写规则:先外后内再封口。

(1)小组讨论试写,先描红,再书写。

(2)学生范写。其他同学练写。

4.让学生组内比赛写。

1.出示教材13页上的`成语。

2.学生自由练读,同桌互读,全班比读。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3.让学生探索这些成语的特点。你们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成语呢?

明确:这些成语都是和春天有关的。

4.交流特点并说说自己知道的关于春天的成语。

5.学生在小组内合作用描写春天的成语讲故事。

6.推荐代表全班交流。[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再把儿歌读通顺。

(1)一边读一边体会:怎么读出趣味?

(2)第一首儿歌要读好“摇、桥、宝、包、糕”这几个韵脚。第二首儿歌要读好“发、嚓、他、娃”这几个韵脚。

(3)两人或小组内比赛读,看谁读得好。

(1)比一比,看谁背得快。

(2)同桌之间相互检查背诵。

你还会背哪些儿歌和童谣?同桌之间相互背一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