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人间失格读书笔记(实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3 15:28:10 页码:10
2023年人间失格读书笔记(实用8篇)
2023-12-03 15:28:10    小编:笔舞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间失格读书笔记篇一

人间失格是日本文学家太宰治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我最近读到的一本书。这本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形式,描述了一个名叫夫妻水的青年,他在社会中的无力感和自我认同的迷茫,以及他与性格迥异的浮世绘画家大贺典夫的友谊。通过阅读这本小说,我深刻体验到了人间失格所传递的主题和情感,也思考了其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阅读人间失格的过程中,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夫妻水对自我的否定和自我放逐。夫妻水是一个在社会中无力生存的青年,他的成长经历让他对人性和社会抱有深深的怀疑。他看似漠然无感,实则内心充满了自卑和自责。他想要脱离这个世界,但却无法找到真正的解脱之道。夫妻水的心理状态让我感到心酸和无奈,他的形象使我对社会的不公和悲剧感到深深的思考。

另一方面,夫妻水与大贺典夫的友谊让我对人性和情感有了更多的思考。大贺典夫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他面对人生的苦难和挫折时,总是能从中找到一丝美好之处。他的乐观主义对夫妻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他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通过与大贺典夫的交流,夫妻水对生命和美好的渴望得到了唤醒。这段友谊让我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影响力,同时也让我认识到活在当下和积极主动的重要性。

此外,人间失格中的女性形象也引起了我的思考。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多是以被动、无助的角色出现,她们承担着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和期望。不论是夫妻水的初恋情人嘉代子,还是他的治疗师铃枝,她们都在男性的支配和期望下苦苦挣扎。这让我反思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同时也呼唤着我们对性别平等的思考与关注。

总体而言,人间失格对我来说是一本引人深思的读物。通过夫妻水的故事,我感受到了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孤立和无助,同时也思考了自我认同与改变的问题。通过与大贺典夫的友谊,我明白了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对于女性形象的思考则让我更关注性别平等和社会对女性的压迫。这本小说不仅在文学层面上给予了我很大的触动,更在人生层面上促使我对自我和社会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相信我对人生和社会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我学到了面对困境和挫折时的勇气和信念,也明白了积极主动与付出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读完人间失格后,我感到内心得到了慰藉和启发,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追求真理和渴望美好的信念。读书的过程挑战了我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念,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我对未来的期望与希望。我希望将来能够把这本书中的思考和体会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成为一个积极、有价值观的人。毫无疑问,人间失格是一本令人难以忘怀并深思的经典之作。

人间失格读书笔记篇二

胆小鬼连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人间失格,即丧失为人的资格。这是太宰治生平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他最重要的作品。全书由作者的序言、后记,以及主角大庭叶藏的三个手札组成,描写主角从青少年到中年,为了逃避现实而不断沉沦,经历自我放逐、酗酒、自杀、用药物麻痹自己,终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在自我否定的过程中,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苦闷,以及渴望被爱的情愫……借由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的一生与思想刻画其中,这部小说一直被认定为他的自传性作品,并且藉此提出身为人最真切的痛苦问题,从滞涩的行文中更可体会其内心深切的苦楚,完成本篇作品之后,太宰治终归还是选择了投水的方式......

花了不算太短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看到一半差点要弃了。

想看这本书,本意是想要在书中获得一点能量,因为我一直以为,这是一本教人要积极面对生活的书。

剖开每个人虚伪的假面,太宰治从从每个人的视角出发,描写他们的心理,让我窥探到每个人的心里变化。他们的堕落,他们的绝望绝不是突然产生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奈,即使是看起来很糟糕的人也有向善的一面,内心也不是如此心安理得地做着坏事。

窥探到底,发现所有人都是一样的。龌龊的思想都会有,向善的心也不差多少,只是有人表现出来,就成了所谓的恶人;有人拼命压制,用道德来约束自己,对所有人和蔼可亲,说话小心翼翼,最终还是逼疯了自己。

相处,真的是一件太难的事。

你说有了问题要沟通,可沟通真的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吗?最后一章太宰治和夫人间无数次的沟通都以一方的逃避而告终,双方都在避免冲突,小心翼翼的维护这份脆弱的感情。双方都有不满但从不会表现出来,反而做着更加讨好对方的事情。最后这个家变成了压抑,痛苦的代名词,难道这是结婚的意义,是生活的意义吗?如果婚姻的最终结果是这样,那我宁愿不要。我希望我们的关系是自由的。不希望因为一些东西束缚彼此。如果某一天你突然感觉我们不适合了,我不再是你喜欢的那个样子了,尽管我还喜欢你,我一定会放你走,我要的是爱的自由,不是迁就。

让人感到绝望,或许就是这本书的最大意义。读书的人感受到这种绝望,一边会觉得世间为何如此不堪,一边又庆幸自己身上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每个人活的都是那么不堪,我甚至没有看到一个我喜欢的角色。那个单纯可爱的良子,最终竟然毁于丈夫的软弱,而他只能一遍又一遍的问“难道善良也错了吗?”。那个漂亮的卖鱼女人,活的至少比书中的大多数人都要洒脱,自然。或许这是书中唯一一个让人感到有希望的角色了。

偶然看到太宰治的一句话:“我本想这个冬日就死去的,可最近拿到一套鼠灰色细条纹的麻质和服,是适合夏天穿的和服,所以我还是先活到夏天吧。”

我也有过想自杀的念头,直到现在还会因为这样的念头而感到羞耻。我觉得想自杀是一件会被别人嘲笑的事情,因此不敢和朋友说,更不敢和父母说,只能自己内化,憋在心里,告诉自己世界这么美好,父母健在,身边的人都那么美好,你什么都不缺,比你活的惨的大有人在,你死了是对父母的不负责任,你为什么就这么脆弱,一点点小困难就把你打到了,以后在社会上能干成什么!与其这样还不如现在死了算了!

你看,靠自己,总是兜兜转转绕不出这个死圈子,想到最后总是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说出口害怕身边的朋友嘲笑,害怕父母担心,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我会觉得好像全世界的人都很开心,只有我内心有着不为人知的阴暗一面。

而我现在也想不起来自己是怎么走出那段时光的,想不起来是哪个契机,让我瞬间想通了一切。这似乎是一个渐渐的过程,就像感到绝望一样,希望也是一点一点建立起来的。但我绝不后悔有这样一段经历,我现在也不再会因为过去有过自杀念头的自己而感到羞耻。我相信世界上我所有经历过的事都是有益的,虽然我现在仍旧不成熟,或许还常常会说错话惹人厌烦,但我一定是在慢慢成长,我也谢谢,愿意陪着我慢慢成长的你们,谢谢你们的不嫌弃。

从绝望中看到希望,或许这才是太宰治想让人们看到的吧。

人间失格读书笔记篇三

1948年的日本,社会命运劣化了个人命运。

日人间失格,nolongerhuman,不再是人?不复人类?翻译强调失去人这个标签的过程,结合叶藏从娘胎蹦哒出来到被兄长带回这段喋喋不休的诉讼,一直找寻自我,一直从外界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和属性,从学着出丑搏笑就开始算nolongerhuman吧,读的`时候想着48年,社会离“1亿军国化”、两颗原子弹也没几年,社会命运劣化个人命运,这种环境才能有外力把将叶藏塑造的这样更富戏剧化更有张力?对写故事来说那是最好的时间,冲突够得上尖锐,对活在其间的人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感觉有意思的是。

1、叶藏观察男男女女,投其所好,游刃其间,人类啊人类的,跳脱出来看待周围,感觉有种神性的口吻,也有看动物世界的错觉,只是没得赵忠祥那样温敦的声音衬着,冷冷的看着:憎恶怜悯惧怕,每个字一个一个扣在心上,难受。

2、从妻子角度写,能脑补那么多想法,情感细腻的紧,叶藏是个做了坏事的好人。

3、比着死,活着难,尤其是笑着活着。死看起来只是个体力活,虽然他体力不咋滴,来回折腾了几次,这是个悲伤的故事,抑郁症勿碰。

人间失格读书笔记篇四

叶藏从小生长在官员的家庭,生活条件优渥,不懂得人间疾苦。但却饱受精神上的熬煎,面对家庭环境的压抑,亲情的冷漠,世人的虚伪,无奈且怯于变更。年幼时不得不接受违心的事物,通过扮演“小丑”来取悦他人爱护自己。心灵上受困于此。年少时,在堀木的蛊惑下了解酒和女人,躲避式的放纵使他的灵魂短暂得以休憩。但愈是放纵沉沦,愈是清晰地明白自己的内心,发觉世界的阴暗。孤独的灵魂希望找到伴侣,不在乎其是否拥有精神上的共鸣,只要有契合的孤独便可。但孤独的灵魂不仅未得到安慰和解脱反而受到损害。为了生计无奈试图妥协,试图像“世人”一样的活着。良子的美妙纯真给了叶藏生的希望,但也正是良子信任的“背叛”彻底击垮了叶藏,最终成了废人。叶藏灵魂深处的美妙与这个世界的悲凉是格格不入的。他的苦痛源于清晰的了解自我,厌恶社会。世俗的虚伪,自我的真实与软弱的性格促成了天使一般的好孩子的悲剧。憧憬和善、正直、纯净、亲情、自由,面对人的虚伪冷漠和欺瞒既不想变更自己同流合污也没有志气保有这份美妙胆怯独立的存在,软弱导致思想和行为的对立,最终丢失为人的`资格。

对于叶藏怜悯胜于可怜,共鸣胜于怜悯。生活在困难的人类社会诞生时的纯真不行能不被世俗玷污。有哪个人不曾纯净无瑕?有谁不想将那份纯净由内向外,由里及表毫无伪装的表达。即使一起先受伤,也执拗的不想变更不想迂回,想将美妙的纯真狠狠地撰在手心不放手。可是代价就是头破血流,体无完肤。所以为了使自己不受伤,他们摸索出了处事的方法—成年人的世界便有了圆滑。可即使他们深谙处世之道理也绝不会丢弃内心的纯真,圆滑仅仅是给她的肉体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穿上外衣而已,将其灵魂隐藏在深处。一旦现实和内心出现冲突,他们将英勇誓死捍卫内心的坚守!生而为人,无奈妥协与英勇坚守并存,并非非黑即白,叶藏式的灵魂告白可能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人间不值得!

人间失格读书笔记篇五

人间失格,即丧失为人的资格。作者太宰治借由主人公叶藏的人生遭遇,巧妙的将自己一生的遭遇与思想刻画其中,并且借此提出身为人真切的痛苦问题,从带涩的行文中更能体会其内心深处的苦楚。

如果你发现这个世界残酷、复杂以致难以忍受的时候,你是否会选择这种“死又死不了,活又活不下去”的颓废性的人生哲学?作者通过故事情节揭露了人的阴暗面,揭露了每个人所展现的不真实的自己的虚假的一面。在作者看来,自己被认定是颓废的。在世人眼里“我更像一个丑陋的怪物,虽然很想普普通通地活得像个人,但社会却一直将我当做一个怪物。”他那样小心翼翼的活着,用所谓的处世之道教养出的做戏的习惯,伪笑着去迎合按理,合情,应该讨好的人,这个碰着棉花仿佛也会受伤的谦卑的人,只能用这种做戏的方式,保留他那颗圣洁纯粹的心。所以恰恰相反,《人间失格》描述的不是颓废的精神,而是极度的理想主义、因太过高尚而迎来破灭的理想主义。

这本书说到底我觉得并不是倡导悲观主义,更多的是理想主义。

人间失格读书笔记篇六

《人间失格》和《解忧杂货店》一样,是日本文学作品中大名鼎鼎的书了,长年盘踞在各大网站畅销榜上,我一直很好奇这本书的内容,也常听闻关于这本书的讨论,这次索性买来一读。

这本书给我的感受并不是太好,一直很压抑、很沉郁、很悲观消极,我个人不是很喜欢这样的书,不过它里面一些内容还是可圈可点,其中核心部分是第一章“人间失格”,大约五万字。

其他章节我认为写得远远不如“人间失格”这一部分,有些没有写完,故事不完整,有些不知所云,有的篇幅太短,这里就只讨论“人间失格”的内容。

序言写“我”曾见过三张关于那个男人的照片,第一张、第二张、第三张如何如何,长相、神态以及“我”的感觉等等。

“那个男人”是男主人公叶藏,作者塑造了一个“我”作为旁观者,去观察叶藏的一生。

三张照片分别拍摄于叶藏的童年、青年和中年时期,而《第一手札》、《第二手札》和《第三手札》这三部分,就是对应着叶藏的少年、青年和中年的人生。

男主人公自己写的三卷手札,将他的经历记录下来,阅读三卷手札时,便能够直观看到叶藏的遭遇以及内心种种感受。

叶藏出生于日本乡下的富有家庭,父亲是一名议员,家里兄弟姐妹众多,还有佣人,家境十分优越。

他从小就对人类的生活懵懵懂懂,喜欢观察外界,发现了许多奇特的事,比如他发现人类相互瞒骗地生活,人前一套,背后一套,明明讨厌一个人,却表现出喜欢的样子,明明背后说演讲很无聊,当面却奉承说很精彩,诸如此类。

许许多多的意外发现让他觉得”只有我自己是异端“,这种不安和恐惧紧紧扼住了他的咽喉。

使他形成了一种病态的人格:对人类莫名的恐惧。他因而想到一种防御恐惧的方法:扮小丑。

因为这样他就可以把真面目隐藏起来,不被别人发现。

有一次,叶藏的父亲要去东京出差,问童年的叶藏想要什么礼物,叶藏闷声不吭。父亲觉得叶藏会喜欢狮子玩具,打算给他带,叶藏心里并不想要,可为了讨父亲欢心,他最后还是把“狮子”偷偷写在礼物单上面。后来叶藏父亲发现了叶藏的这一做法,大笑不已。

在青年时,叶藏结识了一个朋友堀木正雄。当他们在一起玩时,叶藏从未亏待过对方,可是当叶藏和酒吧的服务员常子殉情未果后,堀木正雄明显疏远了他,看不起他。堀木正雄只是想从他这里骗钱花而已,算不上什么友谊。

更令人气愤的是,堀木正雄发现一个书商在强奸叶藏的妻子良子,却并没有上前去阻止,这让叶藏明白,原来在堀木的心里,他没把他当成一个真正的人看待,这深深地伤害了他。

书中还有一个角色,叶藏父亲的朋友,外号叫“比目鱼“的人,经常欺骗他人。明明是叶藏的家人寄给他的钱,却被“比目鱼”说成是自己的,是自己在照顾叶藏,用这钱来帮他是长辈对他的爱护等等,把叶藏当成无知的小孩,一直瞒骗。

最让叶藏绝望,也是促使叶藏真正走向自我毁灭的是良子被奸污的事。

良子天生对人有一种信任,单纯善良,可是这种单纯却被恶人毁掉。

在叶藏看来,良子没有错,单纯、愿意相信别人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品质,如同她的处女身子一样天真无邪,可以说这是叶藏最后的救赎。

结果是良子被人玷污,因为那个玷污她的书商说他什么都不会做,良子相信了(感觉是个傻子,我觉得这就是虚构的一个人,现实中不会存在,目的是为了凸显良子的纯真,是一种艺术长做)。

这件事让叶藏如鲠在喉,他不是对妻子不满,而是无法理解,难道信任别人也有错?

叶藏终于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他开始酗酒,注射吗啡,身体算是彻底地垮了。

正在这个时候,老家的哥哥来信,父亲死了。而他后来也被家人送去了精神病院,遭遇了丑陋老女佣的多次侵犯。

书里塑造了好几个女人,都和叶藏有纠葛,有殉情的,有同居的,有结婚的,叶藏是个很有女人缘的人,只是都没有好结果。主人公的感情生活十分混乱。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严重怀疑叶藏就是作者本人,后来我去查了一下作者的资料,确实如此,大部分都是太宰治的个人经历,甚至他自己的人生比书里的更曲折,更悲剧。

他生于1909年,享年39岁,之所以英年早逝,是因为他是自杀身亡。

他的本名叫做津岛修治,出生于日本本岛州最北端的青森县北津郡,自己的家族当时是津轻地区数一数二的地主富翁之家。他的父亲曾经做过议会议员,家族拥有银行、铁路等资源,十分富裕。

太宰治从小学开始,学习成绩就很好,自己也立志要成为一名出色的作家。在他14岁的时候,他开始广泛阅读小说、杂文等,其中包括日后对他产生重大影响的作家,写下《罗生门》的芥川龙之介。

1927年7月24日,太宰治所崇拜的作家芥川龙之介在卧室服毒自杀,这件事对他影响极大,加之在这段时间里,太宰治阅读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加入了共产主义运动,思想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些都对他的人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人间失格读书笔记篇七

只读了太宰治几篇作品就否定这个人实在很片面。只是我作为女人实在很讨厌这样的男人。但作为读者,我的确又感激这样的作家,翻开自己的伤口,露出血肉,想要博取世间的感情(我不知道是不是同情,理解又也许其实他什么都不想要,只是作为一个个体在抒发自己的感受来换取一些安宁)。因为这样自我毁灭性的作家,才让读者感受到了这样多的细腻的,在希望与绝望中,爱欲与冷漠中挣扎的感情。

最后,作为一个人,我同情着故事中这个人。就像感情里的对错和人世间的善恶,这些普世的价值观其实都很难用在一个艺术家身上。我一直觉得关于艺术的一切都是表达着不同的感觉。而感觉是没有对错的。所以他的细腻多思,和无法克制的纵欲其实只是一种感觉。他来到这个世间只是流荡在不同的故事里体会记录着不同的感觉,然后头破血流的狼狈离开。小时候总觉得要当个有故事的人,长大了才知道笑着说故事的人曾经都是流了很多血和泪的。想起蔡崇达《皮囊》里写的香港阿小,当他泪流满面讲自己的故事的时候,他是不是心里也有几分羡慕乡下阿小打鱼回家路上放空着大脑,身边还有一只到哪里都愿意跟着他的大黄狗。

人间失格读书笔记篇八

人间失格也是一本很丧的书,与前端时间看的《皮囊》可以说有着进阶的痛苦和沉重了。文中一笔带过被佣人侵犯,有男有女,我不仅大胆猜测,难道是性侵吗?后来逐渐在反复琢磨的大概印证了这一点。

三观未形成的小孩被侵犯,心理阴影如同猛兽会跟随其一生。不敢拒绝,说不出不,跟前段时间自杀的台湾作家林亦含写的《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年幼的思琪面对老师的无理要求,竟然说不出不要,请你马上离开,而是怯生生的说”我不会“为什么是我不会,而不是我不能,不可以,不要呢?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

说不出拒绝的别人的话,实际上就是在拒绝自己。

读别人的书,很容易变成上帝视角,心里指点着别人的人生,看着显而易见的发展趋势,得知其不堪想象的后果,然而再假模假样的叹息一声”如果当时他再勇敢一点就好了“而我们自己却无法踏出看起来轻而易举的门槛。

人真的是很奇妙的动物,有趣的不仅是可见的外表,更加有趣的是在外表下藏着的汹涌或者平静的内心。

我深切的感知到,这本书绝不是矫情的无病呻吟。

是一个妄图成为一个正常人的挣扎者,他一生追求世俗。我们的平凡琐事让他心向往之,每一次仿佛无限接近幸福的时候,他都会痛苦的意识到:像我这样的人,不配拥有这样的幸福。一旦这样的意识生根,就只有马上卷铺盖滚人了。

所以他终日酗酒、招妓、试图麻痹自己,麻痹着的人是不会痛的,但他终有一天会醒来。

他身上浓烈的颓废感让给无数女人给他钱,供他生活。这些所谓的怜爱却让他更加痛苦。

软弱的灵魂表面颓然,内心涌动,如同被禁之兽。困顿多年,终有一日挣开枷锁,走向死亡或者重生。但是大部分都无法走向重生,等待着他们是无尽的黑暗,这样已知的沉闷不如死亡后的未知更加吸引人。

失去做人的资格——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如何的绝望?论两种极端型人格,一种是《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天生缺乏安全感,总是在别人微弱示好的时候就全力以赴奋不顾身,独自的时光等待着别人的救赎,然而不断有人伸出援手,拉出来,又狠狠的丢进去。

一种是叶藏,也是天生缺乏安全感,有人爱他,他就惶恐不可终日,最终是一定会逃跑的。

都是缺爱,但却截然不同。

松子如果遇到一个良人,大概是会平庸的快乐下去吧。

叶藏则是命里注定要做一个逃兵的,无论如何都是会跑掉的。

绝望是时刻站在对面的,稍一分神就钻进身体里。

想做一个平凡而快乐的人。

多朴实的奢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