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小学教学计划表 小学教学计划(实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9 00:18:02 页码:11
最新小学教学计划表 小学教学计划(实用9篇)
2023-12-09 00:18:02    小编:曼珠

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分析现状、确定行动步骤,并在面对变化和不确定性时进行调整和修正。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计划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教学计划表篇一

小学语文教学主要突出两个特点,人文性和工具性,而不管是人文性还是工具性,识字是基础,是整个小学语文的教学重点。怎样用多种方法教会学生识字,传授识字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才是我们老师最应该挖空心思想的问题。由于孩子每个年龄段生理心理特点不同,依据校方案,本人计划设想,结合实际需要动态细化合理调整,期待着团结合作,积极探索研究,能为学生打下良好基础,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他们的成功欲,而且还能在他们不断的“新发现”中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1、 音形义相统一

评价学生识字的最基本的标准就是: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另外,就是会书写并在语言环境中运用的能力。

扎扎实实地掌握字音

明明白白地理解字义

清清楚楚地记忆字形

认认真真地进行书写

灵活自如地自主运用

2、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要充分利用生活中一切可能的资源与机会,让学生尽可能的多识字。校园 超市大街小巷

3、 加强识字与认识客观事物的联系 从理解字义来说,识字也就是学词。

学生通过学词,把词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才能正确理解,运用得当,提高识字效率,同时也有助于丰富知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4、 加强识字与听说读写的联系 达到“学和用结合”的要求。

5、 加强识字与写字的联系

数量要少,质量要好。要教学生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1、 识字教学要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

儿童的心理特征:好动、爱玩,不能长时间专注某一事物,喜欢接触形象的具体的有趣的东西,记忆力比较强,但易记也易忘。

对策:

采用多种手段:尽可能地采用实物、标本、模型、图画、幻灯片、录音、动作、表情或语言描绘等,把生字词的第一印象深深印在儿童的脑海里; 调动多种感官:引导儿童的眼、耳、鼻、舌、手等感官参与获得新知识的活动,瞧一瞧,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尝一尝,做一做,胜过单纯的听、记、背。

2 识字教学要遵循汉字的造字规律

字理识字是我国做传统、也是最根本的的识字方法。

(1)象形字 指事字 图画和实物

如:山石田土 刃 本 末

纳学法,再组织自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2)会意字 演示和图示

如:灭 旦 掰 闯 闪 如:晶 众 从 森

还有一些同体会意字,一般意思都是基础字义的深化或扩大化。学生知道了这个特点,就会很快的记住音形义。

3 识字教学要遵循学习语文的规律

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语言环境:词语、词组、短语、句子、段落、篇章及学生的生活环境等都是语言环境 。

1、不断提高个人阅读量,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2、不断研究学生的学习识字能力的培养。每篇课文的识字教学中让学生有所得。鼓励学生多读多说多写提高他们的造句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养成一个独立学习生字的能力。

3、在教学工作中不断进行识字教学的研究,学习理论,实践研究,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提高能力,鼓励学生多读多说多写提高他们的造句能力,服务与教学。

4、坚持读书,努力学习,踏实工作,认真研究低年级小班化识字教学。

根据《民族汉语课程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细化制定各年段目标,再针对本学年发展趋势,循序渐进行分阶段、分层次制定目标,逐步进行提高。

一年级:

1、看图或物识字。针对一年级学生刚学习拼音对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这个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形象画面来记住抽象的字,是非常合适的方法。如“闪”字,课件显示图像“一个孩子在大门里闪了一下”,从而帮助学生记住了:门里有个人便是“闪”。

2、听读识字。一年级小朋友学习上还得多靠大人的示范,在听老师和家长读句子和儿歌的过程中,学生模仿发音,掌握字的读音。在反复的读中巩固识字。

3、利用拼音识字。既然学了拼音,利用拼音识字是理所当然应该掌握的方法。既是对拼音的巩固,也是一种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一学段所有的生字都有拼音,学生可以利用拼音自己拼读识字。这种方法是第一学段的重点方法。

4、生活中识字。低段孩子都喜欢跟着大人到处跑,那些随处可见的招牌、广告就是最好的识字天地,颜色丰富还形状各异,孩子们在没有学习压力的轻松氛围中不知不觉就学会了。

二年级:

1、比较识字。

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已”与“己”、“拨”与“拔”、“休与“体”等字形容易发生混淆,这样的双胞胎,让学生比较,找不同。通过这种讨论式的学习,既激活了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又达到引导学生找识字规律的目的。

6、查字典识字。

在第一学段学生就会学习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学生也可以利用这两种方法自己学习不认识的汉字。

7、阅读识字

从1年级开始就需要建立班级图书角,引导学生借助拼音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故事,在阅读中识字。

三、四年级

在三、四年级的教材中,有很多的生字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来识记,一个学过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就变成了新的生字,而且完全可以根据偏旁的不同来让孩子们进一步体会不同偏旁赋予汉字不同的意义,还大大拓展了识字范围,可以说是识字教学的良方之一。

在三、四年级上册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认识《我们的民族小学》中的“坪”字的时候,可以以学过的“平”字为出发点,请孩子们给它加“外衣”,看谁加的多,并说一说加上不同的“外衣”后,新的字又多了哪些意义,并分别给他们找朋友加以区别,这样,学生们不仅兴趣浓厚,更在无形中把生字“坪”认识并牢牢记住了,不仅如此,还记住了“评”“苹”等字,一字带多字,集体识字识记起来更有系统更有方法了。

小学教学计划表篇二

科学实验教学是学生提高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开展好我校的科学实验教学工作,特此制定了科学实验教学计划。本计划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为目的`,为我校科学教学成绩的全面提高而努力。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要以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素养为宗旨,以实践为核心,努力摆脱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旧模式,让学生在自然实践操作中得到真知、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在教学中要力求体现新课标的特点,始终围绕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在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体验成功的喜悦;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及创新精神,使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为将来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科学实验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实验的机会和有效科学实验的指导。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科学实验教学中鼓励学生多样性和灵活性。

教材注重培养综合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素质,遵循学生认识规律,逐步提高探究能力,注重加强学科联系,培养学生人文情怀,坚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城乡教育差别。根据各年级学生的认识特点,把三到六年级学生的认识能力培养目标分别确定为感知科学、走进科学、探索科学。

教材将探究过程能力分为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计划与组织事实与证据模型与解释。

科学课让学生在做中学活动中面对自然和科学现象,通过动手动脑学习基础的科学知识,在学习中不断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三年级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好奇心较强。女生普遍比男生遵守课堂纪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爱动手,爱发言。通过观察,该年级的学生对科学课的知识掌握程度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不强。本学年,需要在科学课堂常规养成,科学学习兴趣,动手实验操作等方面加强教学,获得进步。

四年级学生思维较活跃,在实验活动中合作意识已经形成,纪律明显优于三年级。对科学的热情度极高,热爱科学,热爱自然。

五年级的学生最大的特点知识丰富,很喜欢发明创造,本学年准备在实验上加大难度,锻炼他们自己动手创造的能力。

六年级学生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因此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1、首先加强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教学大纲,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做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实验器材,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实施科学新课程标准,除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以外,最重要的是在科学的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时培训材料,明确目标和任务,理清新课程的结构、理念。

2、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把科学课程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

教师真正做到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严格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学生实验与课堂演示实验。

实验是探究式教学与探究式学习的最主要的载体之一,依靠实验,一些客观的科学现实能够转变了学习探究的科学规律,从而使学习在科学的实验操作过程中体会着科学规律有存在,体验着科学知识的形成。

4、创造性的挖掘课程教学资料,布置探究式的课外作业。

为了结合探究性学习方式的要求,转变评价方式与知识的形成的方式,我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使课外作业尽可能地有探究性的课题。虽然那些课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题,但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生在科学学习的兴趣与探究能力上有长足的进步。

小学教学计划表篇三

1、结合儿童学习信息技术的心理特征,精选教学内容,表述方式儿童化,图文并茂,恰当地运用表述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2、注意与其他学科整合,渗透培育信息素养和科学意识。

3、通达一系列活动,让学生领会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

4、必须具有科学性、先进性、教育性、实用性、可操作性。

学生已经有一定信息技术的基础,对计算机发展、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的各部分设备名称、计算机的应用及特点有了一定认识,部分学生还有自学的基础,因而可以进一步对其进行图文并茂的教学。

1、认识word文字处理软件和中文输入开始。

2、利用文字处理软件制作出图文并茂、版式精美的文档。

3、通过电子邮件和同学们分享。

4、用好excel电子表格软件。

5、利用电子表格管理和分析数据的优越性。

6、学会制作电子小报,并用即时通信软件和其他同学分享和交流。

1、认识word文字处理软件和中文输入。

2、利用文字处理软件制作出图文并茂、版式精美的文档。

3、通过电子邮件和同学们分享。

4、用好excel电子表格软件。

5、利用电子表格管理和分析数据的优越性。

1、文件名和文件路径。

2、综合运用本章所学习的知识,制作小板报。

1、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2、教学时采用放教学录相,通过演示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形成向学生介绍知识。

3、课前备课,课后反思,课堂有针对性教学。

4、教学中注意围绕知识点讲授,也要注意知识的衔接,给予承上启下,使教学顺理成章。

小学教学计划表篇四

为了落实国家三级课程管理的规定,提高学校课程的整体质量,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地发展,提升教师课程管理意识,开创学校办学特色。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的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

坚持按照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科学安排课程;坚持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新课程体系的教育功能;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

根据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将其教育内容全部纳入,有利于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及认知规律,把课内外、学校与社会联系起来,把间接的书本知识学习和直接经验体验结合起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

学校课程以灵活性、适应地方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落实国家课程方针并开设校本课程,适应学校办学方向,开设的活动课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习成为富有个性的过程。新课程不仅为学生共同发展奠定基础,也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一)国家课程。

1、除综合实践活动课外,品德与生活(社会)、科学、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学年课时总数和周课时数控制在国家所规定的范围内。每学年上课时间36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安排传统活动、运动会等。复习考试时间2周,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2周。

2、晨会、班队活动等每周至少安排一课时,主要进行常规教育,开展少先队中队活动,并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由班主任教师自行安排。

3、因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各门课程已经普遍增加了实践活动,所以综合实践活动同地方和学校课程统筹安排。

4、一至六年级的体育课,均应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开齐、开足,本着每天体育活动达到一小时的标准,开展大课间,“阳光体育”等丰富多彩的各类体育活动。

5、学校开设英语课,起始年级为三年级。

6、各门课程均应相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健康、国防、安全等教育也应渗透在相应课程中进行。

(二)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

1、根据国家与省规定,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课时与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民族团结教育)课时统筹安排与综合使用原则。

4、我校周五下午开设学校课程共17个班:花式跳绳(一)、花式跳绳(二)、乒乓球、合唱、舞蹈、电子琴、电脑绘画、美术绘画、科技制作、象棋、书法(硬笔)、书法(软笔)、彩泥、英语口语交际、故事(一)、故事(二)、故事(三)。

(一)目标管理及任课情况安排原则。

1、为促进国家课程方案的实施,落实课程管理,音体美设专职教师同时要求音乐教师每两周教会学生一首歌,并能做到站队唱歌放学,每学年至少举行两次大型文艺活动。体育每学期须有班级比赛活动,每学期不少于四次由全体师生参加的体育比赛活动。美术每年举办一次学生书画展览。

2、任学校课程教师每学期上课不超过15课时。所上科目备课共计不超过16课时。

3、为保证地方与学校课程及国家课程非考试科目的实施,尽量本校教师任学校课程教师,不足的外聘专业对口的教师任课。

4、每天下午2:20—2:30为全校经典诵读时间,每周一下午第一节课为全校的书法课时间,每周五下午3:20——4:50为学校课程活动时间,各项活动均由值周领导按时检查。

3、以上措施通过教师评估考核实施。

1、学校每周总课时数共计576课时,任课教师人均15课时。

2、附具体活动时间和地点。

(2)、体育类(乒乓球)活动地点在学校操场,负责人xxx;(花式跳绳一)活动地点在学校操场,负责人xxx;(花式跳绳二)活动地点在学校操场,负责人xxx。

(3)、美术类(绘画):活动地点,负责人xxx。

(4)、书法类:(硬笔书法)活动地点在,负责人xxx;(软笔书法)活动地点在,负责人xxx;。

(5)、微机类(电脑绘画):活动地点在计算机室,负责人xxx。

(7)、棋艺类:(象棋),负责人xxx;(围棋)活动地点(五二班);。

(8)、科技类:活动地点,负责人xxx;。

时间安排。

周五下午3:20——4:50活动(课间休息10分钟)。

小学教学计划表篇五

一、指导思想。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写字教学的育人功能。

2、提高本年级学生写字水平,培养学生的写字技能和情趣。

3、让学生能够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感受汉字形体的魅力,促使有效进行书面交流,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教学中注意规范、生动和形象,体现教学手段的直观性。

2、先用硬笔,再用软笔,先写独体字后写合体字,从结构来说先简单后复杂。体现教学过程的循序发展性。

3、要重视培养兴趣,采用各种方法鼓励学生积极练字。评价机制体现激励性。

三、教学重点。

1、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写字姿势做到“三个一”:眼睛离纸平面一尺,胸口离桌面一拳,握笔的手指离笔尖一寸。

写字习惯做到“八个字”:头正、身直、臂开、足平。

2、掌握汉字的框架结构和一些常用的偏旁部首。

了解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框架结构、偏旁部首。

3、进行笔法训练。即运笔的方法,重点练好起笔、收笔、间架结构,以及行款格式。

4、对书写提出严格要求,那就是“六个字”:正确、端正、整洁,排列整齐,变化有致。

5、强化学生“提笔就是练字时”的意识,要求学生做作业时要和练字一样认真,把书写习惯教育做在平时。引导学生把写字练习中的收获运用于平时的习作和其他书面练习之中,认真写好每一次作业。

6、使学生领会。汉字书写不单单是一个个字的问题,还讲究协调统一,整齐划一,重视书写的整体效果感。

四、必要措施。

1、每周上好写字课,加强写字方面的指导。讲解不超过10分钟,练习不少于25分钟。

2、把写字目标落实于各项作业,强化学生“提笔就是练字时”的意识,教育学生做作业要和练字一样认真,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小学教学计划表篇六

泥塑是我国民间传统雕塑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特点小巧玲珑可爱,适于学生学习操作。

依据我校教学工作计划及上级要求,本学年,为更好的开展好第二课堂教学,丰富学校兴趣小组活动内容,经美术组全体教师研究商讨,拟设泥塑兴趣小组。泥塑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有着深厚久远的历史。在初中阶段开展泥塑兴趣小组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尽早了解、学习民俗艺术,还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精神上受到艺术审美的启迪,进而促进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为更好地传承。经过老师们的认真研究,特制定活动计划如下:

1、对泥塑艺术品的欣赏和泥塑历史的简单介绍,使学生对泥塑这种艺术形式形成初步了解、认知。

2、通过泥塑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的能力。有利于学生间学习、认知方面的交流、沟通。

4、能使同学们制作出一件自己满意的陶艺作品。

a:场地保障:泥塑活动室与版画活动室合用一间教室,需置一定数量且适合活动用的桌椅或工作台。

b:原材料保障:初期以本地泥为主。活动成熟或发展到一定阶段,可根据活动需要购置一定数量的陶泥,以便于作品的保存。

c:工具保障:

1、制作板30张,具有一定厚度,表面平滑且利于清理的平板即可;

2、泥塑刻刮用具16套;

3、上色用笔刷或毛笔、广告色、清漆(或亮漆)及打磨砂纸各若干。

4、围裙、套袖由学生自备。

每周二、四下午课外活动时间。

1、美丽的花。

2、苹果。

3、草莓。

4、梳子。

5、茶杯。

6、冰箱。

7、松鼠。

8、兔子。

9、可乐。

10、刷子。

11、圣诞树。

12、玉米。

13、拖鞋。

14、毛笔。

15、房子。

16、木桶。

小学教学计划表篇七

本班共有学生55人,其中男生23人,女生32人,学生的听课习惯已初步养成,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能力强,学习有方法,学习兴趣浓厚;少部分学生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经常拖拉甚至不做。从去年的学习表现看,学生的计算的方法与质量有待进一步训练与提高。故在新学期里,我在此方面要多下苦功,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四单元“比的认识”。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一单元“圆”。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圆周率发展历史的阅读,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2、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3、第六单元“观察物体”。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三)统计与概率。

第七单元“统计”。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通过投球游戏、两城市降水量等实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

(四)综合应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专题性的活动,即“数学与体育”、“生活中的数”,旨在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某一生活领域的实际问题。教材还安排了“看图找关系”的专题,旨在使学生体会图能直观、清晰、简捷地刻画关系。同时,还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某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活动。学生在从事这些活动中,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整理与复习。

教材安排了两个整理与复习。整理与复习改变单纯做题的模式,注重发展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每个整理与复习都分成三部分:对所学内容的整理,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一些练习题目。

“你学到了什么”这个栏目,目的是鼓励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反思,能运用列表或采用其他的形式对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的整理。

“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回顾在学习过程中自己的体会与进步。

三、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

本册教材力求体现整套教材的基本特点,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习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注重学生的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等的发展;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和死套题型地进行操练。具体表现如下:

1、在数与代数中,重视运用百分数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注重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比的过程及对比的意义的理解。

2、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注重在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的探索中,在图形的变换过程中,在观察物体的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统计的学习中,注重结合现实素材认识复式统计图,并从图中尽可能多次获取信息。

4、学生在从事专题性的活动时,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教学措施。

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拟采用以下教学措施:

1、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口算做到算得对算得快,笔算做到计算仔细,养成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2、把教学应用题做为本册的一个教学重点来抓,特别是圆柱、圆锥和比、比例方面的应用题,着重教学生理解题意,通过题目会自己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3、重视学生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动手画图,发展学生动手能力。

5、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实际调查研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力。

6、通过单元检测掌握学生巩固知识的情况,若发现缺漏现象及时补救,课外作业做到精心设计,批改及时认真,并督促学生改正。

7、通过以优带潜、以优促潜、以优帮潜的活动,使优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潜能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去追优、赶优,从而达到全面发展。

周次时间教学内容计划进度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18月29日—9月2日1单元。

29月5日—9月9日1单元。

39月12日—9月16日1单元。

49月19日—9月23日2单元。

59月26日—9月30日2单元。

610月3日—10月7日国庆长假。

710月10日—10月14日2单元。

810月17日—10月21日3单元。

910月24日—10月28日复习。

1010月31日—11月4日复习、期中检测。

1111月7日—11月11日4单元。

1211月14日—11月18日4单元。

1311月21日—11月25日4单元。

1411月28日—12月2日5单元。

1512月5日—12月9日5单元。

1612月12日—12月16日6单元。

1712月19日—12月23日总复习。

1812月26日—12月30日整理复习(一)。

1912年1月2日—1月6日整理复习(二)。

小学教学计划表篇八

形体训练是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通过徒手和垫上运动的以“美”为其特征的身体练习。通过合理的、科学的身体练习,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用肢体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形体训练课程的设置,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能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形体训练的基础理论和训练方法,让身体充分享受自由、舒缓、伸曲的动作,塑造高贵纤美的形态,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掌握形体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及塑造形体美的一般规律,掌握形体训练的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各类动作的基本核心动作,提高身体灵活性和可塑性,提高鉴别和评价形体美,动作美,气质风度美及表现美的基本能力。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形体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对不良姿态的矫正能力和对音乐的感知与理解能力;将体验和领悟到的形体知识在实践操作的练习中再现,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循序人体运动规律和形体运动特点合理创编一些简单的形体组合,使其终身受益。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教授对象为本校三年级全体学生。三年级学生普遍求知欲强,喜爱形体锻炼,喜欢带有情境的游戏和表演性组合练习。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活泼但自控能力差,其各方面素质还比较弱,单纯的形体训练会显得枯燥,所以结合音乐、创想和游戏比赛方式贯穿整个课堂来激发他们的练习兴趣;高年级尤其是个别男生比较的顽皮,教师应不断加强学生体质训练与体态训练,同时美学角度推化学生的素质成长与德育思想的渗透;重视他们对音乐和舞蹈活动中主动参与,提高学生艺术的表现能力和艺术的创造能力;要以更细心、耐心的心态,手把手带学生去练习,去进步,不断的给于鼓励,有信的熟练动作的节奏和展现自我;促进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摇篮,达到训练体态的目的。

本课主教材为形体课,三年级每班每周开设一节课。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先模仿尝试、教师提示、学生相互评价等“先学后导”、“演示教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法来掌握基本形体练习动作,在游戏中培养了学生集体合作的精神,思想品德教育寓于形体训练之中。课的内容对身体各个局部予以循序渐进的强化训练,以学习柔韧、灵敏、力量的基本动作为主,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身体姿态;其次学习形体组合,来培养孩子的协调能力与美感。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课时的安排,动作数量、技巧性含量、运动量的大小等,符合大多数学员的水平,选择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内容和方法,使他们能接受,经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每次形体训练的基本要求,学用一致。

1、知识目标:培养学生对形体基本动作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能力目标:通过基本功练习提高身体素质以及协调能力。

3、情感目标:舞蹈形体课的总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形体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具有美的仪态、挺拔的身材、高雅的气质,增强学生自信心,满足学生个性情感的需要,使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和舞蹈活动,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得到全面、协调发展。

4、质量目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同时陶冶学生思想情感、道德情操,规范美化学生的身体形态。

1、为能使学生上好形体课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注意安全。

2、从实际出发,抓好教材关键,帮助学生减缓压力,使训练具有系统性、渐进性,达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效果。

3、培养学生对形体训练的爱好,形成持久的训练习惯。

4、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学会舞蹈形体的基础动作以及简单套路和科学训练的方法。

5、增强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知识意识,提高身体机能、改善不良姿态,重视增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的健康水平。

6、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审美意识,真正学会与人和睦相处。

重点:

1形体运动概述。

2形体练习手段与方法。

3形体舞蹈组合的创编。

4形体矫正的手段与方法。

难点:

1是否能准确把握每一个动作的正确姿态。

2形体练习与舞蹈艺术结合的训练。

3如何理解音乐。

4如何合理运用形体练习的方法与手段。

第一章形体认知篇。

第二章形体基础篇。

第三章形体塑造篇。

第四章科学健身篇。

第五章体能训练篇。

理论部分:教学大纲理论课内容。

学习态度:学习态度是否积极,认真,端正,技术技能进步表现程度。

出勤情况:上课出勤次数。

小学教学计划表篇九

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一、学生情况分析。

根据我与前任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广泛交流,了解到本班学生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但是孩子们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习惯不够好,心浮气躁。据前任老师给我讲:本班孩子打上课铃以后迟迟不回教室,上课时忙着各说各的,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协作精神差,集体观念不够强,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看来,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更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措施。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学生与学习伙伴对话。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习伙伴。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习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习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习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习语文的热情。

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有的感觉我有没有呢别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书的编者就是用这样的阅读提示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示,让学生去问问自己。教科书通过具体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学习环境。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二、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

人教版教科书有着自己的教科书话语表述系统,这是不同于教师教学的话语系统,同时又指导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而言,学生容易接受的是亲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语言。人教版教科书在这一点尤其突出,“我想……”“我要……”“我一定……”,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给学生更多关注,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指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每个单元前都有“导语”,课与课之间有“链接语”,精读课文中“泡泡语”,有的导入学习活动,有的指导学习活动,有的提出学习目标,有的提示学习方式,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通过自己的表述方式,指引学生应该逐步建构起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

五、具体教学内容及教学注意问题。

一:识字、写字。

完成认字任务主要靠学生自查自学,教师在此基础上适当检查,少数字作指导。

要求写的字,要把写字任务妥善安排在教学过程中,课内有比较从容的时间,不要把写字作业留到课外。

二:阅读课。

1.要练习朗读和默读,注意检查效果,不流于形式。

2.根据课外不同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应注意学生的自主阅读。

3.还要注意领悟和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

4.重视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和主动积累语言的习惯。

5.要向课外扩展延伸。

三:口语交际。

要在听与说的双向互动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四:习作。

1.写实习作要强调如实表达,写想象习作,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2.注意激发兴趣,让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

3.重视习作以后的交流和展示。

4.注意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五:综合性学习。

1.通过布置,使学生明确任务。

2.在学生自行开展活动中,要时时关心,了解开展情况,及时表扬好的做法,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

3.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交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