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三年级语文重点知识点总结(优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0 15:16:16 页码:8
2023年三年级语文重点知识点总结(优质13篇)
2023-12-10 15:16:16    小编:雨中梧

总结是对前段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检查的文种,这决定了总结有很强的客观性特征。优秀的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总结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三年级语文重点知识点总结篇一

高中课程背诵篇目4、卫风氓(《诗经》)。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高中课程背诵篇目5、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高中课程背诵篇目6、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高中课程背诵篇目7、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高中课程背诵篇目8、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高中课程背诵篇目9、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三年级语文重点知识点总结篇二

近代化的探索(6——9课)。

第6课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目的:为了镇压农民起义,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洋务运动的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代表人物:奕忻(中央),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方。

洋务运动的内容:

(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军事工业。如安。

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2)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

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4)创办新式学堂。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评价洋务运动(重点掌握):

1、失败的封建统治者自救运动。(性质)。

2、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

3、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人才,在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

4、(还可以补充一点:对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第7课戊戌变法1.公车上书。

时间:1895年春,

导火线:《马关条约》的签订。

主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影响:

1.“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p32。

2..政治团体的形成。

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宣传维新变法,后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他们联合朝中大臣在北京组织强学会。

3.戊戌变法。

时间:186月到9月,

内容: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内容(p31):要求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思想五个方面掌握。

性质:一次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运动。

结果:1898年9月慈溪太后发动政变,把光绪帝囚禁在中南海瀛台,下令逮捕维新人士,杀害戊戌六君子,变法失败了。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又称“百日维新”

第8课辛亥革命。

准备:1.1894年,孙中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第一个革命团体,成立地点:檀香山)。

2.19,他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孙中山为总理。通过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创办的机关刊物《民报》,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武昌起义。

时间:1910月10日。

性质: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结果:武汉三镇取得胜利后,仅一个多月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独立。中华民国成立于191月1日,孙中山当选首任总统。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不足: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第9课新文化运动。

时间:从19起。

主要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知识分子。

口号: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标志:《青年杂志》的诞生第二年改为《新青年》内容:以四提倡四反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独裁;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为主要内容,向尊孔复古逆流进行攻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扩大:19,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进行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时期。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性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后来。

三年级语文重点知识点总结篇三

1、并列关系:一边...一边...、一面...一面...、不是...而是...、有时...有时...、既...又...、又...又...、那么...那么...

2、承接关系:一...就...、首先...然后...、又...就...、接着...

3、递进关系:不仅...而且、不是...甚至、不但...而且、不但(不仅、不只)...还(又、也)。

4、因果关系:因为...所以、由于...因此、之所以...是因为、既然...就、因此...

5、选择关系:是...还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宁愿...不愿...

6、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却)、但是(可、却、可是、然而、不过、只是、仅)。

7、假设关系:如果(假设、倘若)...就(那么、那就)、即使(就是、就算、纵然)...也(还)。

8、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任凭...也。

关联词语的运用,关键在于平时语感的培养,如果一句话当你添上了关联词语之后意思表达出现的差异,那肯定不对,所以关联词语的运用窍门就在于对句子和意思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修辞。

1、比喻: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间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个事物的方法。

2、拟人:是把人的特征给予事物,让事物如人一样说话、活动、有感情。

3、夸张: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豪无边际没有原则,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4、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5、反问:用问的语气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

6、设问: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

7、双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故意让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获得双重意义。

8、引用:引用别人的话或成语、典故等。

9、反语:故意说反话,用一种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表达意思。

10、对比:把正反两个事物或者事物的正反两方面一起对照。

11、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表达意思相近相关或相反的。

12、反复:为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

13、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而是借用和这个事或人相关的人或事。

三年级语文重点知识点总结篇四

1、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以海平面为标准向上10千米,向下深入10千米,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1)大气圈的底部:大气圈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大气圈中的生物主要有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2)水圈的大部:水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的海洋和江河湖泊。大多数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中。

(3)岩石圈的表面:岩石圈是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也是人类的“立足点”。

2、生物圈的概念:

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实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都生存于生物圈中。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收集和分析资料。

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1)收集资料的途径:查阅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搜索。

(2)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音像资料等。

(3)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问题的答案,或者发现探究的线索。

三年级语文重点知识点总结篇五

1、诗歌鉴赏答题“五读”法:读题目、读作者、读内容、读注释、读命题。

2、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3、语言风格: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简洁、质朴无华、沉郁顿挫、苍凉、低沉、苍劲、悲凉。

4、思想感情术语: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5、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拟人、排比、对比、双关、起兴、反复、设问、互文、用典、象征、寄寓、寄托等。

6、表现手法:

7、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借事(折柳、登高、凭栏、用典)抒情、以乐景抒哀情等。象征、衬托、烘托、抑扬、对比昭应、虚实结合、比兴。

8、描写(写景)方法——渲染、衬托、动静、对比、拟人、夸张、正侧、白描、虚实、不同感官、比兴。

三年级语文重点知识点总结篇六

1、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人,元代戏曲家。本色派代表,其代表作有《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拜月亭》。

2、元曲四大家及各自代表作分别是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

《赵氏孤儿》是中国在西方影响深广的一部元杂剧。

3、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散曲和杂剧,其中,散曲又包括小令和。

套数。元杂剧一般由四折组成,有些四折之外还有楔子,它起序幕或。

过渡的作用。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科、白三部分组成。角色由末、旦、净三大类组成。

4、曹禺,原名万家宝,现当代剧作家,解放前著有《雷雨》、《日出》、

《原野》、《蜕变》、《北京人》等话剧,其中《雷雨》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开始走向成熟。

5、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诗人。被称为“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代表着他艺术的顶峰。本·琼生曾如此评价莎士比亚: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6、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北宋时期词人。因排行第七世称柳七,又称为柳屯田。他的词集名叫《乐章集》,流传下来的有二百多首。“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

7、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苏洵、苏辙并称“三苏”,诗歌与。

黄庭坚齐名,合称“苏黄”。词上,扩大词的表现范围,开宋代豪放词先河,词风与辛弃疾相近,合称“苏辛”。苏轼的散文也非常出色,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8、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与苏轼同为豪放派代表,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9、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北宋末、南宋初期女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著有。

《漱玉词》。一生经历可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作前后两个时期。

10、词,诗歌的一种。又称长短句、曲子词、诗余。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至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按创作风格分,大致可以分成婉约和豪放。

11、《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张衡传》选自范晔的《后汉书》,

前四史指《史记》、《汉书》、《三国志》、《后汉书》。

12、蒙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思想家、散文家,著有《随笔集》。帕斯卡尔,17世纪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思想家,他的名言是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三年级语文重点知识点总结篇七

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

语文提分第一条就是背课文。可能有些同学觉得这个没什么用,要说背,自己也背了,可是你背的火候兴许不够。背课文要把所有课后标注要求背诵的古诗词、文言文以及作者简介全部背下来,并且不能出现错别字,为默写奠定基础。

学好语文方法之二是背基础知识。除了要求背诵的课文以外,语文还会涉及到很多基础知识要背,这些也都有无条件地背诵下来,不管考试会不会考到,但作为语文常识也需要会。比如成语、字音、字形、文学常识等等。

语文学习第三是多阅读。课内文章无论是选修还是必修,最好都通读一遍,课外卷子和资料短文也尽量多阅读,扩展知识面,增强语感。

第四个方法是背作文素材及语段。这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个方法,作文提分不光靠平时多写,也要多背,背多了变成自己的才能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语文提高分数的第五个办法是多做题多总结。语文题目做多了就会发现,很多类型的题目是有规律可言的,这些规律技巧如果直接拿来看可能理解不深刻,自己总结出来运用会更自如,答题的准确率也更高。

第六个提高成绩的方法是学会理解。语文虽然需要背诵的比较多,但做题时还是需要理解才能更好地做对题目,阅读找答案需要定位,但进一步确定答案就要分析,这时理解才是最主要的,理解出现偏差,题目就做错了,分数也就没了。

三年级语文重点知识点总结篇八

(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

(5)而徵一国(通"耐",能)。

(6)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2。古今异义。

(1)腹犹果然古义:食饱之状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2)众人匹之古义:一般人今义:多数人,大家。

(3)虽然,犹有未树也。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

(4)穷发之北古义:毛,草木今义:头发。

(5)小年不及大年古义:寿命长的今义:丰收年;春节。

3。一词多义。

(1辩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而御六气之不辩(通"变",变化)。

(2)知之二虫又何知(动词,知道)小知不及大知(名词,智慧)。

(3)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圣人无名(名词,声名)。

(4)息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4。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而后乃今将图南(往南飞)/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往南飞)。

(2)使动用法。德合一君(使……满意)/彼于致福者(使……到来)/而徵一国者(使……信任)。

二、文言虚词。

之:(1)助词,的。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3)代词,它。而莫之夭阏者。

(4)代词,他。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指宋荣子)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

(5)代词,这些。之二虫又何知。

(6)动词,到,往。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而:(1)连词,表修饰。怒而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决起而飞。

(2)连词,表转折。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3)连词,表并列。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4)连词,表承接。而控于地而已矣。

则:(1)连词,就。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连词,或者。时则不至。

(3)连词,那么。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然:(1)奚以知其然也(代词,这样)。

(2)虽然,犹有未树也(代词,这样)、

(3)未数数然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以:(1)介词,把。以五百岁为春。

(2)介词,用。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介词,凭。奚以知其然也。

且:(1)连词,而且。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2)副词,还。彼且恶乎待哉。

(3)副词,将要。且适南冥也。

于:(1)介词,对于。彼其于世/彼其于世。

(2)介词,在。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2)代词,它的。其名为鹏。

(3)代词,它。其负大舟也无力(指水)。

三年级语文重点知识点总结篇九

内容协调一致,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仿句和被仿句(或称例句)的内容要有内在的联系,要能够互相搭配,互相衔接。二是仿句与被仿句的内容和精神实质要一致。(感情色彩、正反对立关系、富有哲理性和启迪性等方面。)一定要结合被仿句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前后呼应是指如果被仿句前边的句子与后面的句子在语意上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对应的关系,那么仿句也要在语意上体现这种相互联系、相互呼应的关系。

2、句式要统一。

句式,即句子的结构形式。句式要统一,是指仿句与被仿句的结构要一致。这就要求考生仿写前仔细观察。观察从整体到局部,试题往往给出了句式,或要求与某一画线语句句式相同。这样,句式的一致就成了所造语句是否符合要求的关键。有时要仿写的是一个短语,那就要首先考虑到短语结构一致,如例句是主谓结构,仿写语句也应如此。

3、修辞要相同。

修辞要相同。是指仿句和被仿句所用的修辞方法要完全相同。仿写前要仔细审视,看被仿句用了哪种或那几种修辞方法。

4、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

多读。

就是反复读。据说,丰子恺先生的读书法称为“二十二遍读书法”,他对一篇好文章,前后读22遍之多,并深有体会地说,把文章读熟后,就会渐渐地从唇间背诵出来,多读成诵,应当就是记忆之本。

强记。

就是有目的地克制自己,进行记忆。有些课程基本概念不记不行,如语文中的音形义、外语中的单词等。理解了的要背诵,暂时不理解的`也要加以记忆,并在使用中重新巩固记忆。

古诗文,背诵后更易理解,理解后还会记得更牢固――当然这需要毅力和恒心。久而久之,不但大脑信息存储得越多,而且会养成乐于记忆的好习惯。当然,强记和死记并非同一概念。

勤写。

不只是写作文,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日记、听课笔记、读书中的圈点评注、整理摘抄都属于这个范畴。

写本身就是较高层次的记忆,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写作文,先打腹稿,再写成初稿,待到往作文本上誊写时,不看初稿就能写完。原因是,动笔综合调动了各种器官,并进入记忆的高级阶段,“好记性不如赖笔头”不无道理。

1、注重日常积累:语文考验的是自己肚中的墨水,若是自己没有一定知识累积的话,语文成绩自然不高。所以想要提升语文成绩,平时更应该注重诗词好句的积累。

2、学会理解文章:通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明确课文的内在逻辑,把结构层级作为记忆线索,形成知识网络,更能方便记忆。

3、学会观察周围:写作是源于生活的,最打动人的往往是细节之处。所以平时要多观察生活,写作时多做细节描写,才能真正为作文进行润色,让老师能眼前一亮。

三年级语文重点知识点总结篇十

1.关于课文中赵执信《谈龙录》中一段引文。

这段引文指出对诗歌艺术性的三种看法:洪要求完整,像画龙,要把整条龙画出来,连它的首尾鳞爪都不能忽略。王士反对这样求完整,要求精粹,认为神龙见首不见尾,有时只在云中露出一鳞一爪,就是只要把最精粹的部分写出来就行了,不必求完整。赵执信认为完整和精粹两者是不可分的,画出来的龙虽然见首不见尾,只有一鳞一爪,我们却可以从这里看到完整的龙。心目中有了完整的龙才可以画出一鳞一爪,才可以通过一鳞一爪来反映龙的全体,离开了完整的龙去画一鳞一爪是不成的。也就是精粹要从全体中来,离开了全体就谈不上精粹。这三种看法,赵执信的看法是最完整的。

作者从这段话里指出中国艺术传统中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就是从一鳞一爪里显示全体。也就是课文开头几段所说的“全”和“粹”的统一、结合,“虚”和“实”的相生、相成,这是艺术的成就。

2.关于课文中引用的笪重光《画筌》中的一段话。

这段引文指出了中国绘画和中国舞台艺术处理空间的方式。从舞台艺术说,演员结合剧情的发展,灵活地运用表演程式和手法,使得“真境逼而神境生”。演员集中精神用程式手法、舞蹈动作,“逼真地”表达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行动,就会使人忘掉对于剧中环境布景的要求,不需要环境布景阻碍表演的集中和灵活,“实景清而空景现”,留出空虚来让人物充分地表现剧情,剧中人和观众精神交流,深入艺术创作的最深意趣,这就是“真境逼而神境生”。从绘画艺术说,一些名画往往在一片空虚的背景上突出地集中地表现人物的行动姿态,删略了背景的刻画。比如齐白石的一幅画,画一枯枝横出,站立一鸟,别无所有,但令人感到环绕这鸟是一无垠的空间,和天际群星相接应,真是一片“神境”。有人把中国绘画和中国舞台艺术处理空间的方式概括为16个字:虚由实生,实仗虚行,以实为本,以虚为用。

3.关于中国绘画、戏剧、书法、建筑等艺术的共同特征:贯穿着舞蹈精神,由舞蹈动作显示虚灵的空间。举例来说,绘画:吴道子画壁请裴将军舞剑以助壮气;书法:张旭观看公孙大娘剑器舞而悟书法;建筑:《诗经·斯干》拿舞的姿势来形容周宣王的宫室;戏剧:演员能用一两个极洗炼而又极典型的姿势,把时间、地点和特定情景表现出来。

二、学习重点说明。

1.融会贯通,把握全文精髓。

课文的标题指出了本文的论述重点: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这“中国艺术”,包括诗歌、戏曲、绘画、书法、建筑、印章、音乐、舞蹈等,主要论述了绘画和戏曲。“虚和实”,指中国艺术中表现空间上的虚实结合、虚实相生。实际上,课文重点论述的是:中国绘画、戏曲艺术空间表现方面的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全文内容的融会贯通,首先要理清全文的思路。第1至6段,主要是提出文章的观点,即:“全”和“粹”、“虚”和“实”辩证地统一、结合,是中国艺术传统中的重要表现手法。第7至12段,主要阐述中国绘画、戏曲空间表现方法: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第13段至结尾,主要说明中国绘画、书法、戏剧、建筑里的空间感和空间表现,都是由舞蹈动作延伸,展示出虚灵的空间。这是它们的共同特征。可以说,全文论述从抽象到具体,层层深入,最终使读者信服作者的观点。

其次要领悟课文中的材料与观点的关系。例如,课文阐述中国戏曲也是由舞蹈动作显示虚灵的空间时,先加以分析:“中国舞台动作在两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一种富有高度节奏感和舞蹈化的基本风格,这种风格既是美的,同时又能表现生活的真实,演员能用一两个极洗练而又极典型的姿势,把时间、地点和特定情景表现出来。”接着举“趟马”这个动作,说明“我们的舞台动作,确是能通过高度的艺术真实,表现出生活的真实的”。又如,课文在论述笪重光那一段话时,也是先略加分析,然后以川剧《刁窗》《秋江》和齐白石的画为例加以证明。阅读课文时,把观点和材料搞清楚了,有助于把握全文的精髓。

2.触类旁通,用课文观点阐明其他问题。

这个学习重点,要求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所扩展。例如,中国诗歌、音乐、印章等,课文中提到了,但没有展开。把握课文后,可以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去具体阐释中国诗歌、音乐、印章等。学生对中国诗歌比较熟悉,因此不妨在对诗歌的阐释上多花点工夫。比如,找出若干首诗歌,看它们如何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的。

三年级语文重点知识点总结篇十一

高中课程背诵篇目1、劝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高中课程背诵篇目2、师说(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高中课程背诵篇目3、阿房宫赋(杜牧)。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高中课程背诵篇目4、卫风氓(《诗经》)。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高中课程背诵篇目5、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高中课程背诵篇目6、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高中课程背诵篇目7、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高中课程背诵篇目8、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高中课程背诵篇目9、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高中课程背诵篇目10、赤壁赋(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三年级语文重点知识点总结篇十二

2、然则废衅钟与(本文有多处):与,通“欤”,语气词,表疑问。

3、王说:说,通“悦”,高兴。

4、为长者折枝:枝,通“肢”,肢体(一说,折枝,就是折树枝)。

5、刑于寡妻:刑,通“型”,作榜样。

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已,通“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7、盖亦反其本矣:盖,通“盍”,何不;反,通“返”,回、归。

8、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通“途”,道路。

9、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愬,通“诉”,控诉、控告。

10、是罔民也:罔,通“网”,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1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头发花白,常比喻老人。

二、古今异义。

1、吾何爱一牛:爱,吝啬。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用来推及到。

3、至于兄弟:至于,推广到。

4、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妻子,妻子和儿女。

5、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中国,指中原一带。

6、然后从而刑之:从而,接着就。

词类活用。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动,使……听到。

2、危士臣:危:使动,使……受到危害。

3、朝秦楚:朝,使动,使……来朝见。

4、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

5、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肥甘,形容词作名词,肥美的食物。

6、轻暖不足于体与:轻暖,形容词作名词,轻暖的衣服。

7、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国家;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的国家。

9、弱固不可以敌强:弱,形容词作名词,弱小的国家;强,形容词作名词,强大的国家。

10、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13、刑于寡妻:刑(通“型”),名词作动词,作榜样。

14、然后从而刑之:刑,名词作动词,处罚。

15、是罔民也:罔(通“网”),名词作动词,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四、特殊句式。

判断句。

1、是乃仁术也。

2、夫子之谓也。

3、是诚不能也。

4、是折枝之类也。

5、是罔民也。

被动句。

百姓之不见保:见,表示被动。

省略句。

1、臣闻之(于)胡龁曰。

2、将以(之)衅钟。

3、将以(之)求吾所大欲也。

4、及(其)陷于罪。

5、必使(之)仰足以事父母。

宾语前置句。

1、臣未之闻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臣未闻之也”,之,代词。

2、莫之能御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莫能御之也”,之,代词。

3、未之有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未有也”,之,起提宾作用。

4、何由知吾可也: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由何知吾可也”

5、牛何之: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牛之何”,此处之是动词,去、往。

6、何以异: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以何异”

7、夫子之谓也:即“谓夫子也”,之,起提宾作用。

8、然则一羽之不举:即“不举一羽”,之,起提宾作用。

9、舆薪之不见:即“不见舆薪”,之,起提宾作用。

状语后置句。

1、王坐于堂上:即“王于堂上坐”

2、构怨于诸侯:即“于诸侯构怨”

3、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即“皆欲于王之朝立”

4、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即“而以羊易之”

5、树之以桑:即“以桑树之”

主谓倒置句。

1、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即“百姓之谓我爱也,宜乎”

2、若是其甚与。

五、一词多义。

1、道。

(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讲述)。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3)道芷阳间行(取道)。

(4)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道理)。

(5)策之不以其道(方法、规律、途径)。

(6)会天大雨,道不通(道路)。

2、诚。

(1)诚有百姓者(的确)。

(2)是诚何心也(真的)。

(3)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真诚)。

(4)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果真,如果)。

3、闻。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使……听到)。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

(3)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到)。

(4)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听到)。

(5)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听到)。

(6)闻鸡起舞闻风而动闻过则喜(听到)。

(7)(廉颇)以勇气闻于诸侯(闻名)。

(8)(诸葛亮)不求闻达于诸侯(闻名)。

(9)网罗天下放失旧闻(文献)。

(10)(屈原)博闻强识(见闻)。

4、是。

(1)是诚何心哉!(这)。

(2)是乃仁术也!(这)。

(3)是以后世无传焉(这)。

(4)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

(5)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这)。

(6)是心足以王矣(这)。

5、盖。

(1)盖亦反其本矣!(同“盍”,何不,为什么不)。

(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车盖,盖子)。

(3)枝枝相覆盖(遮盖,掩盖)。

(4)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胜过,超过)。

(5)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大概)。

(6)颜渊、子路侍。子曰:盖各言尔志?(同“盍”,何不,为什么不)。

6、其。

(1)其若是,孰能御之?(表假设,如果,连词)。

(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表反问,难道)。

(3)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表揣测,大概)。

(4)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表祈使,还是)。

(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表加强语气)。

(6)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表选择,还是)。

(7)天之苍苍,其正色耶?其远而无所至极耶?(表选择,还是)。

(8)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表祈使语气,一定)。

六、重要虚词。

一、代词,根据上下文文意,指代有所不同。

1、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代齐桓晋文之事。

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代保民而王的人。

3、故民之从之也轻:代保民而王的人。

5、王曰:舍之!:代牛。

6、以羊易之:代牛。

7、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做这件事的原因。

8、他人有心,予忖度之:代别人心思。

9、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之,霸道,即指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10、我虽不敏,请尝试之:代王道。

11、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代王道。

12、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代一般人民。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之,指五亩之宅。

三年级语文重点知识点总结篇十三

全文共6段,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3),写作者因季节更替而触发情思。

第1段:描写了九月田野里的天气、树木、天空、农村等景色,与下文第3段的描写形成对比。

第2段:一颗晚熟草莓的发现把作者的思绪引向了六月,引出了下文。这一段是作者感情发生变化的关键,同时也引出了下文,起过渡作用。

第3段:草莓的香味,使察觉几个月前的景色与现在的景色的不同,作者在不变中找到了变化。

第二部分(4-6),写作者对生命演变的联想和感悟。

第4段:与第1段相对应。

第5段:与上文第3段相对应,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表现了作者珍惜年华、积极进取的精神。

第6段:结束全文,充满理趣,引导我们去回味,去联想,去思索,去感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