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读西游记有感(通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1 16:03:08 页码:7
读西游记有感(通用14篇)
2023-12-11 16:03:08    小编:HT书生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读西游记有感篇一

《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之一,是吴承恩爷爷写的,也是我最喜欢的经典著作。《西游记》是一个神话故事,其中的主角是:善良,宽容老实的唐僧;机智,勇敢,大胆的.孙悟空;憨态可掬,好吃懒做的猪八戒;和正直,忠诚的沙和尚。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师徒四人,故事才变得更加有趣。

故事的起因是一些妖魔鬼怪听说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便想方设法地捉拿他。但是每当有危险的时候,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便不顾一切地冲到师傅面前为他挡灾去难。就这样,他们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消灭了兴风作浪的妖精。最后取到了真经。在师徒四人中,我最欣赏的人物就是唐僧的大徒弟—孙悟空了。第一,他会七十二变,苍蝇,蚊子他什么都能变可以用来隐藏自己,迷惑妖魔。第二,他火眼金睛,无论妖怪变成什么摸样,都逃不出他的法眼,让妖精无处可逃。第三,他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能搬来许多救如果我们的社会上有些像孙悟空一样的人,那我们的社会将更加平安美好!我爱《西游记》,神话更有趣!

读西游记有感篇二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自问世以来,就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我对《西游记》这本古典小说仰慕甚久,今年暑假,我终于有幸拜读了《西游记》,读后我感受颇深。

《西游记》这本书中有许多生动传神的故事,但令我记忆犹新的故事要数《收服百眼魔》了。

话说唐僧、猪八戒,沙僧都被毒红枣毒晕了,孙悟空一怒之下,把七个女妖精全杀了。而后,孙悟空的眼睛被百眼魔射伤,但他不畏艰辛,靠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成功地找到了毗蓝婆,最后终于把百眼魔收服了。看了这个故事,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爸爸。

我是一个从外省来皖打工者的孩子,家庭条件并不富裕,但爸爸为了让我和弟弟吃好喝好穿好住好,每天坚持工作,无论是烈日当头的盛夏,还是冰天雪地的寒冬,都在努力工作。即使爸爸有时身体不舒服,也从来没有听爸爸抱怨过一句,更不要说休息了。

看到爸爸,我忽然觉得在我眼前的是一位活生生的“孙悟空”。爸爸无论怎么辛苦,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会坚持到底,从不放弃,这多么像孙悟空那种不屈不饶的精神啊!而他们这种可贵的精神多么值得我去学习啊!

《西游记》中的许多故事都蕴含着很深奥的大道理,而这些道理又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所以我要再读《西游记》,求得更多的知识。

读西游记有感篇三

每当寒暑假,我总能从电视上听到“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这动人的旋律,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形象也总在我的头脑中一遍又一遍地浮现。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总让我神清气爽、斗志昂扬。

假期中,妈妈为我精心准备了一本《西游记》漫画故事,那真是好曲不厌百回唱,好书不厌百回读呀!妈妈说我是读书破万卷了。

《西游记》里的每个故事都很好看,印象最深的是第七回大闹天宫。这回讲的是孙悟空偷吃了蟠桃和仙丹,被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发现后,派托塔李天王和哪吒去捉拿他,又请来了二郎神与他战斗,才把他抓住扔进了炼丹炉。本以为炼丹炉能把孙悟空瞬间融化,没想到孙悟空却又神气活现地出现在了众人面前,而且还炼出了一双火眼金睛,让他长生不老。

孙悟空在我心中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神,对待师傅,他忠心耿耿;对待师弟,团结互助;对待妖怪,有勇有谋。真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呀!

《西游记》里说的虽是一个神话,却也让我收获了知识,更让我明白了:当我们遇到困难和危险时,不要惊慌,要动动脑筋想一想办法;要勇于战胜困难,做事要坚持不懈才能达到目标;保护好自己,也要保护和帮助他人。

读西游记有感篇四

《西游记》是我国明朝作家吴承恩的作品,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它的特点是情节曲折生动,人物个性鲜明。

作品人物:唐僧,吃斋念佛,但是非不分,经常上妖精的当。孙悟空一路斩妖除怪,他却认为是孙悟空滥杀无辜。他还经常听信猪八戒煽风点火,给孙悟空念紧箍咒;孙悟空,是书中着力塑造的人物。他立场坚定,警惕性很高,任何妖精都逃脱不了他的火眼金睛,但他也常被唐僧误会。尽管这样,他还是尽职尽责,全力保护师傅;猪八戒,是一个贪财好色、滑稽搞笑的角色。他面对困难经常打退堂鼓,还经常搞一些恶作剧,挑唆师傅整孙悟空;沙僧,任劳任怨。有时爱和稀泥。他总是会在师徒三人争执的时候说:“大师兄,师傅说的对呀!”或“师傅,大师兄说的对呀!”之类的话。

谴责他;猪八戒也趁机煽风点火;沙僧则在一旁和稀泥。白骨精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先后又变成老太婆、老大爷的形象,均被孙悟空识破。最终被孙悟空一棒打死。

现实中也是这样。所以在生活中,我们面对坏人的诡计,一定不能上当,要沉着冷静,识破诡计,并给坏人致命的一击。

读西游记有感篇五

《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写的,是一部经典的中国名著,与它同名的还有《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号称“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描写了唐僧与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四人历尽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在西天取得真经,四人都成了不败金身。

《西游记》写的很多都是天庭中的天神坐骑,列如:在玉华国的九头狮王就是元始天尊的坐骑;朱紫国的金毛犼就是观音的坐骑;狮驼岭的青狮,白象又分别是文殊与普贤的坐骑。

四师徒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孙悟空,他大闹天宫,天界几乎无人能敌,结果被二郞小圣降服。孙悟空在护送唐僧去西天时,斩了无数妖魔鬼怪,帮助唐僧历尽了九九八十一难,在佛门中‘九九’归真。所以,唐僧一行人,皆为五圣。唐僧是旃檀功德佛,孙悟空是斗战胜佛,猪八戒是净坛使者,沙僧是金身罗汉,白龙马本是西洋大海广晋龙王之子,现在是八部天龙。

正是这本书,让我知道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奥妙。

读西游记有感篇六

书中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后,最后到达西天取到真经的故事。

猪八戒却好吃懒做,可他却是孙悟空与妖精斗争时的最好帮手。

《西游记》中的猪八戒虽然好吃懒做,但是他也十分憨态可掬。自己一个人偷吃西瓜,结果踩到了自己扔的西瓜皮跌了一跤。猪八戒还会把私房钱藏在耳朵里。在作者的笔下猪八戒的'外貌和特点被作者写的活灵活现,显得十分可爱。我最喜欢《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孙悟空神通广大,而且天不怕地不怕。在唐僧遇到危险时,孙悟空总是不畏艰险,想办法救出唐僧,从不会退缩。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时,不应该退缩,应该勇于挑战困难,困难就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在学习中遇到了不会做的题目,或不懂的地方,要去自己理解,自己去做,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拦路虎。

读西游记有感篇七

我平时喜欢看童话书,也爱看动画片,但是我最爱看的还是《西游记》。常常是抱着书看得津津有味,连奶奶喊吃饭都忘了应声。

《西游记》真是太有趣了!里面的人物一个个个性鲜明,形象生动。你看那个孙猴子,抓耳挠腮,精通七十二般变化,疾恶如仇,吃蟠桃,偷灵丹,敢与玉帝叫板!护送那呆头呆脑的唐僧去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杀妖魔,破诡计,终于取得真经回归大唐。天蓬元帅猪八戒,好吃懒做,闹出许多笑话,让我忍俊不禁,有时候放下书本,还一个人想着想着就吃吃的笑出声来,让奶奶朝我吃惊的看好一会儿,以为我有什么毛病呢!流沙河的沙僧,一路挑着行李,忠厚老实得可以,帮助大师兄降妖除魔,真是辛苦啊!

看完《西游记》,我还真费了些工夫,里面有许多字我不认识,可把我的字典忙坏了。不过,我对这部四大名著之一的名著还是喜欢的不得了。它带给了我快乐,告诉我做人的道理,让我能够明辨是非,分清美丑!我长大后一定要象孙悟空那样,做一个疾恶如仇的好人,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读西游记有感篇八

快乐的暑假刚开始,妈妈就带着我来到新华书店买课外图书,我可高兴了。我选来选去,最终买下了四大名著,回家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了名著之一——《西游记》看了起来。

《西游记》的作者是明朝的吴承恩,主要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途中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取得真经的故事。书中的唐僧慈悲心肠,一心向佛,救苦救难;猪八戒贪吃贪睡,但有一身好本领;沙僧忠厚老实,一路上任劳任怨挑着重担,战斗中也很勇敢;还有白龙马一路驮着唐僧,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孙悟空,他火眼金睛,智勇双全、忠心耿耿,面对白骨精三番五次的挑拨离间,唐僧几次将它逐出师门,他仍旧与白骨精势不两立,无论别人怎样阻挠,他都没有离开师傅;虽然路中他也犯过错误,但他最终没有退缩,知道错了立即就改,一心一意保护唐僧直到取到了真经。

读了《西游记》这个故事,使我受益匪浅,它让我明白了:今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不懈,要努力去克服困难,在学习上更是如此,这样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读西游记有感篇九

《西游记》中描写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有梦寐以求想修得正果的唐僧,有能降妖除魔、神通广大、大名鼎鼎的孙悟空,有老实、忠诚的'沙僧,还有贪生怕死、又好吃贪睡的猪八戒。在这些人物当中,我最喜欢孙悟空了,因为他有一条神奇的金箍棒,能变得像柱子那么粗,也能变得像绣花针那么细。孙悟空还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翻一个跟头就能飞出十万八千里。可是最让我佩服的,还不是这些呢!孙悟空对唐僧忠心耿耿,在陪同唐僧取经的路上,他不怕困难,机智勇敢,消灭了许许多多的妖魔鬼怪。

唐僧师徒三人,真是辛苦啊!一步一步的走完了十万八千里。路上是千辛万苦,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唐僧受尽了苦头!孙悟空一路降妖伏魔,可是,在三打白骨精的时候,被白骨精陷害,使唐僧对悟空有了误解,把悟空彻底否决了,悟空悲痛到极点。但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唐僧师徒终于取得了真经!

我还读过一首《西游记》的儿歌:唐僧骑马咚了个咚,后面跟着个孙悟空,孙悟空跑的快,后面跟着个猪八戒,猪八戒鼻子长,后面跟着个沙和尚,沙和尚挑着箩,后面跟着个老妖婆,老妖婆心最坏,骗过唐僧和八戒,唐僧八戒分不清,是人是妖上了当,多亏悟空眼睛亮,眼睛亮冒金光,高高举起金箍棒,金箍棒长又长,快把妖怪消灭光,消灭光!

读西游记有感篇十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畅读西游记,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作者吴承恩令人震撼的想象力。

西游记中,我觉得塑造最成功的人物是孙悟空。他先前也有过挫折:大闹天宫,被压在五指山下;被唐僧误会,几次要赶他回去。可是即使被压了五百年,他也并没有被挫败,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希望。三番五次被赶回去,他也没有背弃他的师傅,而是一片忠心的'守在师傅身旁。而路上遇到了妖怪,也是他勇敢的上前抵御,从不退缩。这是我学会了像他一样勇往直前,敢作敢当。

而当他遇到打不过的妖怪呢?他依然不会放弃,而是积极的想着办法,却不是低头苦闷。实在不行,就去搬救兵。这是我意识到学会求得适当的帮助。而猪八戒、沙僧以及唐僧组成的队伍,虽然各有缺点,却互相弥补,最终取得真经。从中我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

《西游记》体现了丰富的想象力。《西游记》中共有九九八十一重考验,最后,他们师徒四人经历了千辛万苦取得了真经。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任何事一开始总是非常艰难的,但只要能树立信心和勇气,经过努力,相信是可以取得成功的!这也就印证了一句老话:万事开头难。一开始只要坚持住了,经过不懈的努力,相信不久以后,成功一定是归你所有的!

读西游记有感篇十一

在《西游记》中共有一百回,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至第十二回是全书的引子。前七回讲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等故事,第八回至第十二回介绍唐僧取经的缘由。第十三回至第一百回是故事的主体。写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和尚一起去西天取经,一路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战胜了各路妖魔鬼怪,终于取到真经,自己也修成正果。

在吴承恩笔下的孙悟空:乐观,聪明,勇敢,热爱自由,除恶务尽:他的师弟猪八戒,身上的缺点可不少:好吃贪睡,一遇困难就打退堂鼓:不过优点也不少:脏活累活都肯做,憨厚纯朴,没有害人之心。三徒弟沙和尚在书中显得生气不足,不过他是十足的和事佬,当师徒们,闹矛盾时,他总会站出来调解。当两位师兄外出时,他总是陪伴在师傅身旁,如果没有这一个徒弟,唐僧就危险啦,经也没未必能取成;唐僧在书中显得昏庸糊涂,不明事理,不过他意志坚定,不取到经,誓不罢休,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这本书给读者的启示在于:为了实现某一崇高,人们必须艰苦奋斗,长期坚持,勇敢地战胜一切敌人。

而我在日常学习中,缺少的正是长期坚持这一点。每次大考失败时,我总会找出不足,扬长补短,励志要在下一次考试一定要冲到班级多少名,可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坚持不了几天,便又对自己放松了。我想如果我真的要取得优异的成绩,那我就要从平时一点一滴做起,要向唐僧师徒取经一样坚定不移地努力,没有“退堂鼓”这三个字,坚持不懈,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读西游记有感篇十二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孙悟空的《三打白骨精》,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为取真经,行至白虎岭前。白虎岭住着一个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成村姑、妇人,全被孙悟空识破,白骨精害怕,变作一阵风逃走。虽然孙悟空打死的'只是村姑、妇人的假身,但唐僧却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违反戒律。第三次白骨精变成了白发老人,又被孙悟空识破打死,唐僧愤怒不已,将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结果唐僧被白骨精成功抓住,后悔不已。最后,唐僧也明白了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孙悟空将其救出,师徒二人和好。看到这里,我佩服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不被表象所迷惑。这件事情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被他人的表面现象、虚情假意、伪善的一面所蒙骗,以及做错事情后能够及时就改。

读西游记有感篇十三

暑假我看了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这本书讲的是:唐僧和自己三个弟子一起赴西天取经的故事。师徒四人在取经途中历经千辛万苦,始终坚持不懈,最后终于取回真经,造福百姓。

在书中重多故事中,我最喜欢的是《三借芭蕉扇》。故事讲到唐僧师徒四人走到火焰山,熊熊火焰,让人寸步难行。只有铁扇公主芭蕉扇,才可把火扇灭。

得知芭蕉扇的主人是自己结拜兄弟牛魔王的妻子时,孙悟空自告奋勇,去借扇。但初次去借扇的孙悟空直接被铁扇公主一扇子扇到了灵吉菩萨那。原来铁扇公主记着悟空曾打败他儿子红孩儿的仇。好在灵吉菩萨送给孙悟空一颗定风丹,说是不会被芭蕉扇扇飞。于是孙悟空便第二次去借芭蕉扇。

这次铁扇公主发现用芭蕉扇已经不能把孙悟空扇飞时,便出门迎战。几个回合下来,被悟空打败了,立马飞回洞中,不再出来。孙悟空便变成一只小虫子,趁铁扇公主喝茶时,飞进她的胃里大闹。后来铁扇公主假装同意把扇子借给他,给了他一把假扇子。

第三次,孙悟空假扮成牛魔王,成功骗到了扇子。后来又被真的牛魔王骗回了扇子。最后,在哪吒的帮助下,打败了牛魔王,灭了火焰山的火。

借扇这个故事真是一波三折,过程中悟空与铁扇公主一番斗智斗勇,虽然不再受挫,但悟空从未退缩。

从这个故事中我感悟到三个道理。首先是做任何事情都要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在故事中,孙悟空就是因为坚持不懈,想出种种办法,最后终于达到了目标。

其次是我们做事情要讲究方法,在故事中,孙悟空先是变成虫子,后又变作牛魔王。一直在想办法,最后克服困难。

最后就是我们需要多结交朋友。当遇到困难时,就有朋友的帮助。正如孙悟空,在最后,连哪吒都过来帮忙。当然也就圆满地解决了问题。

于是我继续思考,在用了多种方法后,终于做出来了。这就是坚持的力量啊。

我觉得《西游记》这本书,告诉了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把这些道理用到生活中,一定会使我们受益匪浅。

读西游记有感篇十四

西游记是我们从小到大都很熟悉和喜欢的故事,下面的这篇《西游记》读后感范文,献给大家!

 


一部西游记,传承了多少年,其中的故事让多少人神迷,孩子们喜欢看,大人们也乐于接受,几十集的电视剧,翻来覆去几个电视台轮着播,年年播,却还是观众不减,有人看了好几遍,甚至十来遍还不厌倦,小孩子更是在暑假里一个台一个台地轮着看,前后看得都能倒背如流了,也还是不觉乏味。大人们若是看上一会儿西游记也不会觉着不舒服,倒是感觉很温馨和舒坦。是什么原因呢?有人说,是因为这部作品里面饱含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实现了人们的理想,把现实中不可能做到的如飞来飞去、上天入地等都变成了可能,而且每次都体现了惩恶扬善的特点,符合人们的心理,这样曲折的、又是圆满的、又带喜剧性色彩的作品自然受人欢迎了。孩子们喜欢看更是因为它符合了孩子大胆的想像的要求,富于幻想和神奇是它的特点。它能满足人们猎奇的需要,也能体现中国神话的传统文化,更是人性美的体现。

但西游记同时也是一部叛逆宣言,正因为如此,人们才喜爱它,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它,也接受了叛逆。它让人愉悦的是它实现了现实中人们想做而不敢做的事,它让人快乐的是它体现了弱者对强者的胜利,它让人激动不已的是正义得到伸张、罪恶得到惩罚,它令人向往的是自由自在、无所不能的神通,以及在战胜邪恶时的痛快淋漓。所有这些,都是它的叛逆的体现。纵观整部西游记,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妖孽似乎都与菩萨或佛有关,有的是他们身边的一样小东西下凡危害人间,有的是他们管理疏漏而酿下的祸根。比如太上老君的坐骑就因为仙童打瞌睡,逃到下界为妖,一直要到孙悟空上天质问才被发现,才去降服。像嫦娥的玉兔也会下界祸害公主,甚至要逼唐僧成亲。就连观音菩萨身边也有下界祸害百姓的孽畜。这些高高在上的神仙们,是三界众生的仰慕者,也即是神话世界里的统治者,都是得道者,乃以清明自居,而今下界为害的`大多是他们惹出来的,不能不说是一大讽刺,即便他们不是怂恿者,却也有管理不当之罪,孙悟空多次与妖孽斗争的过程,其实也是与当今的统治者们的爪牙的斗争。

孙悟空是一个十足的叛逆者。他天不怕,也不怕,有一身玉皇老儿都奈何不得的本事,他在与众神、众妖的斗争过程中,反而不断地增强了自己的本事,磨砺了自己的意志,变得愈来愈强大。他的每一举动,都凝聚了人们心中的愿望。人们内心里都希望真善美的存在,歹毒凶狠的消亡,但现实中往往好人都斗不过坏人,得道的大都是心底并不善的人,于是,他们寄希望于这样的文艺作品,孙悟空帮人们实现了这一梦想。他杀妖魔真是酣畅淋漓、痛快不已,那种嫉恶如仇的态度着实令人振奋,他有这颗心,又有这个能力,这就让除恶变得富于游戏性,观赏起来也更惬意,而无压力感了。不过,光是孙悟空还不足以反映叛逆的鲜明特征,它要加上唐僧这个卫道士来捧场。唐僧起到了一个靶子的作用,没有他,叛逆也就没了太多的意义,说他是阻碍也可,说他是动力也可,说他是对象也可,总之,他让孙悟空的叛逆有了一种依托。唐僧的善良让人想到愚蠢,也警示人们善未必就是正确的,人还是要分时间场合而行善的。因他的存在才会有各种阻碍的发生,也才引来了各路妖怪,让孙悟空有了施展的空间。同时,他的紧箍咒也可以看作是社会上层套在像孙悟空这样的人身上的制约,尽管如此,孙悟空该出手时还是出手了,也体现了他一向来的不屈的个性。

尽管这是一部叛逆宣言,但里面却还是刻画了许多的无奈。孙悟空法力再大,也逃不出如来的手心,最后,还得听命于如来,还很高兴地受封成“战斗胜佛”。这里,其实像社会一样,它是有制度在的,整个都有规矩,告诉我们叛逆还只是小范围的,个别的,而非动摇整个根基。其实,我们看到如来手下的佛在让唐僧进入之前就索要贿赂,拿了唐僧的金钵,在佛前还一脸虔诚,作品之所以要这样展示,无非告诉我们即使是天庭,即使是佛界,也是不纯的,各种不正当竞争仍然存在,各种关系依然会有。

我觉得西游记就是一部叛逆宣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