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人间失格读后感(通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1 17:51:15 页码:12
人间失格读后感(通用16篇)
2023-12-11 17:51:15    小编:文轩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间失格读后感篇一

从小像个小丑一样舍去自己、用怪诞的行为与言语向他人献媚一般地搞笑、在他们的笑声中綦切地找到自己的价值一样,重复着无意义行为的叶藏。

十分自卑,同时又十分自大;他自卑到以为自己一旦揭开丑角的面具就会被这世界抛弃,却又自大到对那随时可能抛弃自己的世界嗤之以鼻。

一个人从充满希望到绝望再到捡回希望最后回归绝望的一生。

叶藏的悲剧来源于他过于感性敏感的性格和那个讨厌的时代,即便在世界的恶意与身为异类的压力交织出的悲剧中,叶藏也努力地尝试过融入这个世界,他的的确确想过好好地活着。

我们在某种时段都当过叶藏。

所以要学会保护自己呀,可以看透,但是不要亲身经历,不要对人有太多期待,就算深处地狱,也要自己走出一条道。至于手中的牌,自己去争取。

不要丧失自我,时刻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不是成为别人的附庸,也不要对人有期待。

经典语录:

1.人世间"摸爬滚打至今,我唯一愿意视为真理的,就只有这一句话。一切都会过去的。

2.生而为人,对不起。

3.“相互轻蔑却又彼此来往并一起自我作贱——这就是世上所谓“朋友”的真面目。”

4.所谓世人,不就是你吗?

5.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

6.因为怯懦,所以逃避生命,以不抵抗在最黑暗的沉沦中生出骄傲,因为骄傲,所以不选择生,所以拒斥粗鄙的乐观主义。

7.胆小鬼连幸福都会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有时还被幸福所伤。

8.日日重复同样的事,遵循着与昨日相同的惯例,若能避开猛烈的狂喜,自然也不会有悲痛的来袭。

9.我想到了一个招数,那就是扮演滑稽的角色来逗笑。这是我对人类最后的求爱。

10.“我们认识的叶藏,又直率又乖巧,要是不那么喝酒的话,不,即使是喝酒……也还是个像神一样的好孩子呢。”

11.我问神,不抵抗难道是一种罪么。

人间失格读后感篇二

《人间失格》是日本作家太宰治的遗作。

这本书讲述的是从小不信任人类的叶藏靠着伪装成小丑生活,后来看穿世态悲凉,走向堕落,逐渐丧失为人的资格,经历过一次自杀后,最后在疯癫中老去。叶藏在其中是一个倍受争议的人物。有人说他懦弱,批评他不应该如此悲观;有人说他可怜,替他惋惜。

叶藏以弱者的形象出现,他是一个对社会和人类充满了不信任感和恐惧感,且性格软弱的一个人。他把人性看得太透彻了,以至于他眼中的社会的黑暗大于光明。通过有人表面称赞父亲背地却说他坏话的所谓的好朋友抢自己钱,并亲手把自己送进疯人院等等,他看到了社会的伪善、世道的混乱,人情的炎凉以及家人之间的虚伪和欺骗。

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可叶藏的不断退让和忍耐,换来的却是别人的蔑视。他也努力改变过,换来的结果是别人亲手把自己送进疯人院。他也曾努力追梦,换来的是别人的嘲笑和一句句“别想了”。这一切都导致叶藏否认自己,丧失为人的资格。

太宰治写的都是弱者的文学,以人物懦弱的性格或劣势的地位向社会发起抨击,把懦弱作为武器向所谓的强者和伪善的社会发起宣战。就软弱者本身来讲,生活下去是很艰难的,那些支撑生命的东西必须也只能仰仗周围的给予,可那些强者却吝啬地连一点温暖都不愿给予。

人生来就是强者或弱者吗?不!那是由后天生活环境造成的。大家扪心自问一下,我们是否对嘲笑过弱者?我们是否帮助过弱者?我们是否在还不知道是什么使他软弱下,就冷冷抛出一句:“这人怎么这么弱?”嘲笑是总是存在的,但帮助却很少见。

我希望大家能低低头,看看那些备受煎熬的人们,伸伸手,拉拉他们一把。

《人间失格》的文风别具一格,值得细细品读!

人间失格读后感篇三

回神,发现,这太宰,竟然引出我这些不那么堪的记忆。

太宰的作品,硬生生读出一种善良的悲怆。每一份小心翼翼的善良背后,都是一张对人性洞察又冷漠悲凉的脸。你也不知道为什么太宰那么小的年纪,会有那样一副看人对事的视角:完全的置身其中,又完全的剥离在外的局外人的状态。有时候你会心疼他那份取悦于人的小心思,有时你又会可怕于他对人心的一语中的,更多时候你还会厌恶他局外人的自高,可笑他自以为洞察了世界和人性。

《人间失格》是太宰半自传的作品,叶藏是他。他对父亲有记述,议员然后落选,最后离世。小时候在父亲笔记本上郑重地写下“舞狮”二字是我记得最清楚也是最心疼的一个他取悦父亲的画面,没有同龄小朋友的任性与天真,他满脑子地想、谨慎小心地做,在自己的想和做的重压下生活,读到此写到此,满心的难过要集聚到眼眶,只得停顿片刻,用自己每天吃饱后想零嘴的童年记忆来平复。竹一是他提及小学时候的唯一朋友,因为只有竹一看穿了他在装傻充愣来取悦众人。很难说竹一他是真的看出来还是假的,但无关,至少叶藏找到了可以让自己放松的慰藉,而竹一的预言成为他离家的动力。相知的鼓励,是一种力量,是一种作为人而被信任被支持的感动,无惧未知。

太宰相当矛盾,一方面他看得很清、一方面又很懦弱;一方面想要一切都好、一方面却又肆意破坏。叶藏是这样、直治也如此。就这样,不放过自己,在自己的世界里矛盾纠结、肆意拉扯。也是这样,让读者厌恶又心生悲悯。你读读直治的遗书,“人,就像有享有自由生存的权利一样,也享有决定自己什么时候死的权利,可是我觉得,只要母亲在世,这个死的权利是不得行使的,否则就等于是亲手将自己的母亲杀死。”评判他为彻底的冷漠,不能啊,他有对人体贴的责任感,至少对他存在于世的这个源由,他有责任的。可他却在母亲在世时,啃老买醉不着家。你品品叶藏的快乐,与由子相识后他租了房子、戒了酒、全身心投入到职业漫画创作中,一起吃晚饭、看电影,还有了快乐的描述,“更令我感到快乐的是同这个打心底里由衷信任自己的小新娘待在一起,听她说说话,欣赏她的一颦一笑。”这是真正的人的期盼,不过最后还是消散了。渴望却从不努力争取。读完整本书,感觉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可脑子里一团乱,又不知从何说起。在屋子里踱步踱步,一整天没什么思路。

电子书里面好多批判的评论,每每看到便觉得真是粗鄙。每个人,都是由千千万万次不同的呼吸造就,也许同过呼吸,必定不一直同呼吸,那些负面的评论,哪里够得着呢。

只是一整本人间失格里,我就注意到一次对快乐的描述,那是叶藏对信任的珍视。不知道太宰治留下这作品的意义何在,只是读着读着就会想起小时候,不计后果的坏、难分是非的傻。一直以来都感觉自己从未长大,如今再回头,不一样了。好像是太宰治在提醒,我没有坏、也不再傻,即使知道这生命毫无意义,但一直都在努力尽着生而,为人,以及对人的责任。

最后的最后,请大家善良,愿世界和平。

人间失格读后感篇四

“残缺的人丑陋,试图迈向完美,接近完美的人却只能迈向毁灭。因为他太过敏感纯粹,所以,注定孤独,注定,他迈向毁灭。”

叶藏清晰的感知到这个世界的冰冷,他说:“人啊,明明一点儿也不了解对方,错看对方,却视彼此为独一无二的挚友,一生不解对方的真性情,待一方撒手西去,还要为其哭泣,念诵悼词。“相互轻蔑却又彼此来”

往并一起自我作贱——这就是世上所谓“朋友”的真面目。”也许他的看法太过偏激,世人么,总是相信时间有真情和温暖的。可是我们都知道,一路,走走停停,所有人,聚散离合,最终,仍旧是孑然一生。没有人会将胸膛剖开,将躯体内的阴暗秘密全数交予他人,只是为了一生中那个短短的瞬间能够感到丝毫的被在乎的温暖,略微带些自弃意味的选择轻信。叶藏不愿意轻信,脆弱单纯的心灵岂能接受随时而来的打击。

又或许因此,他总是站在世界之外观察着周遭的种种,“没有人在遭受别人责难与训斥时,还能愉快起来,但我却从人们生气的怒容中看到比狮子、鳄鱼、巨龙更可怕的'动物本性。平时他们都将这些本性隐藏着,可一旦找到机会,就会像那些在草原上温文尔雅的牛,忽然甩动自己的尾巴抽死自己肚子上的牛虻。”他的感知,就如同神明,又或许他就是神明,如果真的有神不小心掉入人间,一定不会像任何宗教里所描述的救世主那样圣洁、坚强、慈悲,而是像他这般这样阴暗、扭曲、脆弱,又在自己的领域里固执执着。

人间失格读后感篇五

人间失格,英文名作nolongerhuman,更为直接的意思是丧失为人的资格。

所有的小说都带有自传性质,一部小说无论是否虚构,总免不了隐含作者个人的独特经历以及精神世界的缩影。

这本书也不例外,甚至完全就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太宰治通过主角叶藏来写就自己灰暗色调的一生和痛苦不堪的内心。

恰逢时下流行的“丧文化”现象,许多人渴望通过读此书求得自证,开始寻找自己的影子并且思考人生的意义。

幼年时期的叶藏。不断观察着对他来说尚且陌生的世界,心里却满是对人类言行的疑惑不解,甚至对人类设计出的种种生活用品的意义也毫无头绪,对于人们经常倾诉的感觉也丝毫无法共情......

“总之,我对人类的营生仍旧迷惑不解。自己的幸福观与世上所有人的幸福观格格不入,这使我深感不安,并因为这种不安而每夜辗转难眠,呻吟不止,乃至精神发狂。”

这种“唯有自己一个人与众不同”所带来的惶恐不安使他觉得犹如身处地狱之中,于是他便选择了一个与人相处的招数——搞笑。

从此他便使出浑身解数来求取身边人的喜爱,变成了一个可悲的搞笑高手,也变成了一个谎话制造机。

幼年时的叶藏内心敏感、忧郁,将对人性的恐惧全部积压在内心世界的角落,却没有宣泄的出口。

他表面强装天真乐观的生活,让家人甚至是佣人发笑成了他唯一的使命。

出于胆怯和不信任,叶藏从不将自己真正的喜好和需求诉之于人,甚至被佣人们侵犯时,他依然选择忍受,因为现在的他已经不会说真话了。

青年时期的叶藏。开始了远离故乡的中学生活,在这里叶藏仿佛得到了施展搞笑演技的绝佳天地,他可以更得心应手地向这些新面孔掩饰自己的真实面目。

直到他遇到了改变了他生活轨迹的两个人,一个是识破并揭穿他谎言的竹一,另一个是画塾里的同窗堀木,带他进入烟酒、娼妓、当铺以及左翼思想的世界,或许可以说将他进一步引入痛苦的深渊。

青年时期的故事便结束于镰仓的第一次殉情未果,女方丧生而他却意外存活,但是被扣上了“协作自杀”的罪名。

壮年时期的叶藏。自被保送出来,寄人篱下的羞愧与禁止外出的压抑驱使他从寄宿的家里逃了出来,没有朋友,穷途末路的叶藏又找到了堀木。

又因机缘巧合,在堀木家里见到了静子。

忧郁寡欢又不善言辞的叶藏,让女人为之心动,叶藏自嘲自己“过上了的男妾生活”。

漫画事业的一塌糊涂、日复一日的无聊虚度、物质生活的拮据不堪使他整日沉迷于酗酒,道德二字已逐渐与他的世界格格不入。

出于不想毁掉静子母女幸福生活的.念头,他不打一声招呼已然诀别,后又寄宿于京桥酒馆。

承蒙老板娘的照顾,叶藏又开始了第二次的男妾生活。

此后,他开始画下流画作、染上了毒瘾...对世间渐渐不再恐惧,但他的世界却越来越呈现出地狱之貌,在生活状况和身体健康每况日下的双重折磨下,叶藏说“我必须死”。

他们便把叶藏骗进了精神病院,我们无从得知他在那里经历了什么,只是可以确认他的内心世界已经崩塌。

“我已丧失了做人的资格,我已彻底变得不是人了”。这本书虽然讲述的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死亡的悲哀一生,却也能带给我们关于生的思考。

1、倾听内心的声音?小时候埋下的痛苦种子如果不加以重视,在余生里会不断得到黑暗的滋养,扎根于内心深处,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轨迹。我们的内心其实一直在诉说一种真实的语言,尽管人们常常忽略它,它仍旧在不间歇地告诉每个人自己的真实渴望。强大的内心力量是无论如何无法压制住的,而自己也是无论如何无法被欺骗的。

2、人与人的芥蒂?叶藏一生孤独无助,并没有真正的朋友,堀木只不过是玩伴而非那种所谓的“友情”。总有些时刻,我们自责于自己猜不透他人的想法,不安于与别人的格格不入。而这个社会需要的是积极外向、乐观开朗的人,那群自卑内向又害羞的人们,由于害怕被扣上“社交恐惧症”的帽子,因此变得更加敏感。越是不擅交际的人,越是对尴尬的氛围不堪忍受,总是扮演着善谈的角色积极打破寂静。这种消耗总是让我们觉得汗流浃背、疲惫不堪。一天的社会生活结束后,白天的喧嚣散去,黑夜的孤独袭来,这个世界不过尽是孤独的人啊。

3、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壮年时期的叶藏逐渐悟出“所谓的世人,不就是你吗?”的想法。扪心自问,我们是不是时常活在一种自己束缚之下,自以为捆绑于别人的目光之中,任何决定和行事总是会优先顾忌别人的想法,而不是首先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这让我想到《月亮与六便士》里的斯特里克兰,面对外界质疑丝毫不受影响的他说,“如果你觉得一个人的观点跟你两便士的关系都没有,你怎么还会在乎一群人的看法呢?”据说人生只有5%的悲痛和5%的喜悦,剩下的90%都是平淡,在这漫长的平淡里我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回答命运提出的问题:关于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己。有些道理需要经历了才会懂,也有些道理通过读书也能知晓。

人间失格读后感篇六

《人间失格》和《自深深处》一样,讲述了本身内心扭曲的艺术家在他人引导下走向毁灭的故事。不同之处在于,《人间失格》的主人公也就是太宰治本人,并不是始终对世界充满恐惧的,而是一度在无限信赖他的妻子身上看到了希望,这为更大的悲剧埋下了伏笔,信任破碎后是彻底的堕落与绝望,“无限的信任是罪恶的根源。”

分析这样悲剧的根源,一方面是他本人的过度理想主义在残酷现实面前的荒诞不经所产生的人世是完全虚假的'错判,以及在此基础上从小积累养成的伪装,这样的伪装不仅加剧了被戳破的恐惧,也让自己置入不真实的绝望的境地;另一方面,也有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没有人情味的家庭环境让他遇到疑惑得不到解答,直面丑恶最终加深自己内心的黑暗。而与《局外人》一样,不能理解或者说对社会虚假的一面充满批判的人,最终只会受到社会的遗弃。

人间失格读后感篇七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透过叶藏的近乎悲惨的人生,才明白人类是一种虚伪的动物。每个人都有一副面具,甚至直至死亡那一刻,我们都戴着这副面具。

生来也怪,叶藏自出生开始就难以理解人类社会的种种行为思想方式,然而他并不显得与人类格格不入,相反,他凭借“搞笑”的天赋,一度成为备受欢迎的人。虽然,这是他唯一能成为人的工具。无论是在家族还是学校,滑稽的行为总能受到别人的喜爱,而能生产搞笑行为的人,自然而然的会受人欢迎,而这不一定是善意的欢迎。

“是装的吧。”叶藏的中学同学竹一是第一个识破这些把戏的人,亦或许是唯一一个。叶藏内心近乎歇斯底里,无形中有无尽的地狱之火侵蚀自己。叶藏寸步不离的监视他,以免他泄露这个秘密。叶藏也打定主意,可以跟竹一成为好朋友,向他证明自己不是装的。当然,如果竹一死了的话,那就太好了。但叶藏从来没有杀害别人的念头,虽然他希望能被别人杀死。恰逢雨天,未带雨伞的竹一被叶藏带回家中,一来二去,他们真的成为了好朋友。竹一送给叶藏一副梵高的自画像,近乎妖魔化的画风令叶藏深感着迷,这正是能描绘叶藏内心最为真实的画。竹一还说了有两个预言,一个是“你呀,肯定会被女人迷恋上的。”另一个是“你呀,肯定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画家。”

高中,叶藏搬到了东京,他结识了堀木。叶藏在堀木的带领下,领略了东京的花红酒绿,参加共产组织,更是迷恋上饮酒、吸烟。而叶藏被女人迷恋上的预言,宛如诅咒般应验。富裕家庭的叶藏,只需把钱包交给堀木,便能享受酒、烟、女人的'绝妙,这也是帮助他忘却对人类的恐惧的圣经。

出于家庭的变故,叶藏的生活每况愈下,微薄的生活费难以为继,他只能靠典当衣物换取酒钱,偶尔也画几幅画。他遇到过许多女人,这些女人无一例外迷上了他,其中有一个名叫常子的女人,更是与叶藏跳海殉情,可偏偏被救下来的是叶藏。之后的叶藏终日饮酒,在温柔乡里安然入眠。

叶藏的人生也曾出现转机,一个名叫良子的女孩,一个出人意料的纯洁的女孩,也是这份纯洁,抹杀了叶藏。

那时,有一个少女劝我戒酒。她说道:“那可不行,每天一到中午,你就开始喝的醉醺醺的。”

“为什么不行呢?有什么不好?‘人子啊,消除你心中的烦闷吧!’这是古代波斯人的名言。还有‘给悲哀疲惫的心灵带来希望的,正是那带来微醺的玉杯’。这,你懂吗!”

“不懂。”

“傻丫头,当心我亲你哟。”

“亲就亲呗。”她毫不胆怯地撅起了嘴唇。

“傻丫头,居然没有一点贞操观念。”

有一天,叶藏喝的醉醺醺的,跌入了一个下水道洞口里。

“良子!救救我,救救我!”

“你喝太多啦!”,良子把它拉了起来,温柔地给他的伤口上擦药。

“我戒酒吧,明天开始我一滴不沾。”

“真的?”

“我一定戒,如果我戒了,良子愿意嫁给我吗?”

“当然咯!我们拉钩。”

第二天,叶藏又是醉醺醺的。

“良子,对不起,我又喝酒了。”

“哎呀,你真讨厌,怎么可以故意装成喝醉的样子。”

“不,是真的,我真的喝酒了。”

“别捉弄我,你真坏。”

“你看我脸都红了,你原谅我吧。”

“讨厌,你可真会演戏。”

“我没有演戏,傻丫头,当心我亲你。”

“你亲呗!”

不久,叶藏就和良子结婚了,等到春天来临,或许他们会骑着自行车,去看绿叶掩映的瀑布吧。

从中得到的快乐未必如预期般巨大,但其后降临的悲哀堪称凄烈之至。

一天夜里,叶藏在屋顶同堀木闲聊,良子在楼下为他们准备茶点。正当堀木下楼时,发现良子被别人侵犯,他立刻叫来叶藏。叶藏呆呆的蜷缩着,对人类的恐惧史无前例的充斥着全身,他的生命从此再无光明,彻彻底底的丧失了成为人的资格。

我不确定叶藏在当今社会能否被判定为一个疯子,但他的一生堪称荒唐,却又与自己略有相似之处。我们善于伪装,善于逃避,唯唯诺诺,谨小慎微,在意别人的目光,恐惧现在的生活却又无力改变,而叶藏把每一点都做到了极致。

对生活的烦闷整日充斥于心,未来遥遥无期,也太过虚幻,身边能交流的人越来越少,也不喜欢把内心一层一层的剥开招致恶心。眼神空洞,心无一物。靠着游戏、短视频、段子维持一天的心情,迷糊的日子每天都差不多,多么无聊的人生啊。

人间失格读后感篇八

本是这么颓丧的一个主题,却让我由衷喜欢。“人间失格”这个题目,用语之凝练似有一种诗意的美感,让我们一起在这样一个凄美的题目中领悟“人间炼狱”的真相。

作者太宰治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主人公叶藏从小因为胆小懦弱而去搞笑,取悦他人,越长大越逃避这个世界,沦落为终日饮酒作乐、放浪形骸的人,最终只能毁灭自己的故事。这个故事最能引起我共鸣的地方在于我们都身处一个不是周遭所有事物都令我们满意的世界,每个人对待世界的方式不同,一些脆弱敏感的不懂得怎样与这个世界相处的人,遇到自己不喜欢却推脱不了的事物,就采取逃避的方式,从而变成了一个虚伪的戴着面具生活的人。

很喜欢书里关于主人公的父亲要出发去东京之前问孩子们想要什么礼物的描写:父亲问他是不是还是买书?但是建议他买玩具,哥哥却说还是买书更好之类的,父亲看他不说话有些失落地合上了记礼物的笔记本,甚至连书也没有记录。其实他幼小敏感的心早就开始挣扎,怕父亲失望,他思忖了许久,半夜悄悄走到客厅桌旁,翻开父亲的笔记本,用自己稚嫩的笔触写下“狮子”,因为他认为父亲是希望他选“狮子”这个礼物的,结果父亲知道后误认为儿子就是想要“狮子”,因为问他的时候不说,之后又自己一板一眼地写下来了,于是父亲在玩具铺里笑了半天。看到此情此景的描写时,我也被逗笑了,觉得这个小孩和自己很像,很逗,但是他何尝不是小心翼翼地过着他的童年时光。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很多人的影子,至少我自己从小也这样,怕身边的人失望而不断地用迎合他人的言行和动作去讨好他们。

作者紧接着解释了这一原因,主人公年幼时受到过家中佣人的侵犯,使他对这个周围的人失去信任。“我知道自己的想法有失偏颇,但我仍然认为向人诉苦不过是徒劳无功,与其如此,不如缄口不言地承受下来,我想,除了继续以滑稽的言行处世外,我别无选择。”这是主人公内心真实的想法,即使受了委屈或是不公平的待遇,主人公也不愿意解释。我的理解是一直保持沉默的人,习惯选择了沉默,到最后不敢为自己发出声音,这些所谓的诉苦在主人公的眼中是一种徒劳无功的做法。但我不并不赞同这样一种逃避世事的态度,对自己的人生毫无主动权可言,我认为这是一种扭曲的价值观。

我们或多或少都被这个世界改变着,有些改变是我们主动的,有些改变是被迫的,我们将此归因于社会压力。然而主人公自小就对这个世界开启了屏蔽模式,身边人施与他的善意,他认为是伪善,这个世界给予他的好意会让他极度不安——大概是从未走出幼年时心里留下的阴影吧,所以我们无法对他的奇怪举动给予评判。但是在逐渐清楚自己所存在问题的过程中,主人公并没有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一直深陷于伪装而迷失了自我,其实,这都是因为我们在这个社会上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了吧。

合上书后的这段时间里,我一直想要发出一点自己的声音,对自己有一个交代,也想告诉迷途中的人一定要学会别在意别人的想法。你坚持做自己别人会心里暗暗佩服你,如果你因为别人说什么就改变自己,别人会在心里默默鄙夷你,制定自己世界的规则让别人来遵守,你越迎合别人,别人反而越看不起你。不要变成小说里的主人公,胆小懦弱,怕身边的人失望就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真实的自己。

人间失格读后感篇九

《人间失格》又名《丧失为人的.资格》,作者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的人生与理想,隐藏于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中,借由叶藏的独白,窥探太宰治的内心世界,一个“充满了可耻的一生”。

描写了主角从青少年到中年,为了逃避现实而不断沉沦,经历自我放逐,酗酒,自杀,用药物麻痹自己等阶段,终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在自我否定的过程中,同时也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苦闷,以及渴望被爱的情愫。

这是一部极端颓废式的自传体小说,这整本书给我们呈现的就是作者本身极为复杂矛盾的人格,没办法和自己、和这个世界握手言和。

用前言中的话说就是:“太宰治似乎是把懦弱作为一种出发点,甚至是一种武器,以进为退地向所谓的‘强者’、向伪善的人生和社会公开宣战,从而彰显出一种别样的强大、别样的高贵和骄傲的激情。他对世间的认知永远是静止的,甚至不乏极端的成分,并依靠这种极端而成就了一种决不妥协的纯粹性。”

《人间失格》的文字是消极的,《人间失格》作者是消极的,但《人间失格》所带来的影响却是积极的。如果有人真正意义上读懂了《人间失格》,那么,他一定会变成“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人间失格读后感篇十

一直以为写的是三个主角的三个故事,后来才发现原来都是作者自己的故事。

看了年谱发现作者好多次自杀,都选择和别人一起自杀,结果好几次都只有自己自杀未遂。最后一次自杀,准备了那么多的遗书,应该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想彻彻底底来个了断吧。最后终于达到他的目的也应该选择祝福。

文章中每个人物都过的有自己的痛苦,可是万万没想到这些痛苦都是作者一个人的。作者把自己的痛苦放到三个人的身上,每个人都痛苦万分,但没想到全是作者一个人的,做人虽然是复杂的,可是应该也是有快乐和幸福的,作者痛苦的仿佛都已经丧失了做人的资格。相比于痛苦的过程,每段故事的结尾还算是圆满。虽然直治自杀了,可他希望她的姐姐还可以幸福的活下去,由子也完成了她的愿望,带着她的孩子继续生存并生活下去。

我觉得看这本书之前,我不太了解一些自杀的人想法,现在却能理解他们了。每个人有生存下去的权利,可是也拥有结束自己生命的权利。别人的痛苦,旁人休得非议,看着仿佛不了解的行为,可或许都有他自己的无可奈何。

尊重和善意,虽说或许不能有太大的作用,可是却能给冰冷黑暗的生命里照进一起温暖和光亮。

人间失格读后感篇十一

一般来说,我们对他人、他物或者外部环境的感知,我们会叫它为”觉他“,对自己及身心变化的领会,则是”自觉“。而人类人类自觉的过程。其实就是人类循序渐进,自己发现和自己认知的过程。

觉是什么?可以分为2类,一是觉察,二是觉悟。什么叫觉察,就是你感觉到了,意识到了,发现了。比如,他人的言行举止,发型,眼神,等等变化了。或者对于片段,细节,琐屑的,微观的现象的洞察力。

觉察,可以是对自己的行为,或者对自己身体、自己精神的觉察自觉有一个秘诀,你要做你自己生命的当局者,同时,是不是,抽身而出,试着用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来看看自己。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自觉的方法。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特别厉害,第一种是,对别人像对自己一样热情,这样的人很了不起。第二种人,对自己像对别人一样冷酷,这也是很酷的。

如果我不是我,我会跟自己做好朋友吗?我会跟自己有着很深的欣赏吗?你会成为自己的终身知己吗?如果你愿意,说明你是真的爱自己的,你可以为你自己骄傲。

什么是觉悟?越走越深,越走越深,发现了整棵大树。觉察就像是福尔摩斯一样。

自己觉察多了,就像中国哲学所说的渐悟跟顿悟一样,量变到质变。你会发现原来我是这样的!或者发现。我不是这样的!就像剥洋葱一样,原来这个是我,这个不是我。

慢慢的.,你就会发现,你会越来越靠近那个真正的我,靠近自己的内核。这个过程叫做趣味成真,人很复杂,而生命只有一次,我们需要花心思,郑重对待,说到底,就是发自内心的一片诚意,对生活的用心。

总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多和自己对话,多关心自己,多反思,反省,你会发现本来大脑紧绷着的,忽然放松。很多时候自己把很多事情梳理清楚了,心情就舒畅很多。其实觉察有点像清理大脑的垃圾,因为在觉察过程中,会发现很多无关紧要又一直消耗我们能量的事。所以啊,觉察事非常必要而且重要的,希望大家一起行动起来。

人间失格读后感篇十二

但我却从中读出了不一样的味道,而直到读完也明白了那句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真正含义。

先说三章手札,作者不管是在童年还是青年亦或是中年。一直都在为了别人活着,不管是小时候为了博得父亲一笑,把想要的礼物从书换成狮子舞面具,还是长大,成人,懂得世故以后那种完全没有自我活着的状态。所谓我很抱歉,是自己像这个世界妥协像自己的道歉,是一种对如同木偶人生的嘲笑。

手札之后的内容,作者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加以论证这件事人是应该活出自己还是成为别人眼中最好的自己。

另外,很多人说,作者对这个世间充满了绝望,但这句话应该还有下句:同时也充满了希望。

只不过,那种留于文字表面的绝望太过浓重掩盖了在深处沉寂的希望。

当你读完这本书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就是在写自己,比如作者本人的种种表现,比如那个出名以后堕落的画家,比如最后这个故事的父亲。没有人可以做到活出真正的自己,如果你还想悠然的活着,势必要对自己做一些改变,一天天一点点。

最终,你成了所有人都喜欢却唯独被自己讨厌的人。

人间失格读后感篇十三

四月份开始读这本书,当时读到了太宰治在大阪堕落的那段之后开始对这本嗤之以鼻,认为作者不过是用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无法融入社会当成理由,不断给别人制造麻烦,其实是在享受不用负责的行为。甚至还会沾沾自喜。

中间停了一段时间没有读,发生了很多事,心态有些改观。

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明明觉得世界很美要去死一死;年华正好,要去死一死。

太宰治的书,适合在悲观的时候读。因为人总是对自己怜悯,当你读太宰治的时候,反而不会为他感到悲哀。告诉你还有千千万万个人在世界苟延残喘,行尸走肉般的或者。我不会有丝毫怜悯。我自己也是其中一员。

才没有注定失败对不对,才没有生来即是永恒的痛苦对不对。有的只是自甘堕落。

不该为自己的黑暗,懦弱,颓废找借口。这本书告诉我,没有人可以拯救你。如果自甘堕落,你就永远爬不起来。

其中两个章节我很喜欢。《皮肤与心》描写女子因躯体上的不适,心理上经历了天翻地覆的波动。崩溃,失望,痛苦,愤怒,充满了负面情绪。甚至对相敬如宾的丈夫也开始厌恶起来。最后去看了医生发现并无大碍,从医院出来的时候,一切又是风轻云淡,一个笑话。

试想,假如自己作为爱她的丈夫,我又能做什么呢?过分的关心,反而会更加令她厌恶吧。

《蟋蟀》是本书里面最不难理解的部分了吧。

太宰治书里有一句话我很喜欢:男孩,不要抽烟,也不要喝酒,除非逢年过节。要始终如一的去爱一个女孩子。

如果太宰治能做到,相比也能幸福一生吧。

人间失格读后感篇十四

我对于名著的阅读不多,也不喜爱。而对于《人间失格》阅读尽管只有一些,但却印象深刻。

他讲述了一个人对于凡尘俗事,以一颗不同于尘世之人的心。作者认为自己一个戴着面具的虚伪之人。有人拆穿了作者自己的虚伪的把戏,这把是有点偏向于“戏彩娱亲”。作者反应过来时竟涌起了一个念头,希望那拆穿他把戏的人早点去死。

这不禁让我思索许久,这是人性丑陋的嘴脸,还是所谓人性这个问题我久久不得其解。

作者在全文是一个靠我笑他人从而提升自己虚荣心的人,看似开心实则孤独,如一杯茶中福的产业在茶中漂浮,但却找不到定所。呵,可笑的愚弄者,为世人而娱,却从不知自己何乐。

但所谓的是人有多少人沉迷于所谓的功利的陷阱却不能自拔,但这不正是人性吗?

有多少人能像陶渊明等人,尽管被世人所追捧,但却以罕见的孩童般的天真的心对待功名利禄。

庸俗的世的贪婪汪洋大海永无止境,那是海中倒影是人们丑陋的嘴脸还是人性的本源?

人类永远是这样,永远都不想让自己丑陋的一面被世人所揭开,就像婴儿会大哭一样,这是估计一种专属于人类的天分,把丑陋藏在看似美丽的外表之下。

美不仅包括外在美,也包括内在美。美和内在美同样能吸引人们的欢迎,但是内在美尤为重要。不必迎合着世人的想法,努力做好自己,这便是本分。

就像一句歌词一样,我很丑,但是我很温柔。

人间失格读后感篇十五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间失格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间失格》是日本作家太宰治于1948年发表的中长篇小说,全篇小说以第一人称自述,所以,这也算是太宰治的一部半自传吧。

他就像是小说的主人公叶藏,软弱、逃避、退让、妥协,一生“充满可耻”。但似乎,在这黑暗与人性并存的时代,他懂得比别人多些,想的比别人少些。他是孤独的,不能诉说;他是隐忍的,不能表露;他是理智的,不能感性。一切的一切,造就了他的麻木,豁达,置生死于不顾。

他谈论过——“那张照片上的男孩,表面上是在笑着,那种笑说不上可爱,甚至有些丑陋,那是不同于周围人的诡异的笑。”或许,在太宰治看来,多余的情感,只会增加负担,就像那抹笑,只会显得其丑陋。孤独,是注定的。

虽然我的人生,阅历,经历远不如太宰治,但学习与生活上的不顺与失败似乎从未因为时间过短而迟来。在我最颓废的那一段时间,我遇到了我的挚爱——《人间失格》。

这本引起自杀潮的绝望之书,在我最迷惘的时候来到了我的世界,那段时间,每当我翻阅、融入到这本书中时,我总会被叶藏的思绪所感染,只敢翻看几页,就匆忙放下,因为它如此绝望,而太宰治先生的文笔又如此阴狠,如此简单直白,却如此震撼,一刀一刀足以让软弱的人完全崩溃。

后来的后来,我并没有如叶藏一般,孤独怯弱的走向末路,没有沦丧在绝望的深渊。就像我清楚那柔软的云——能感受到更多的美的同时,也被痛苦所伤。那是叶藏,是孤独的太宰治,而绝不是我,因为,我还有执念,还有欲望。

太宰治给我的感觉太过干净,他是无,是风,是一切干净与透彻,就连离开,也是那么的匆忙,就像他未完成的遗作《good bye》,他的一生,温柔得绝望,温柔得痛苦,连再见,都未曾来得及说。

在那痛苦的年代,他或许有过执念和欲望,但在惶恐与痛苦的消磨中,他的笔下,属于昭和时代的叶藏、沉迷酒精的那些痛苦而滑稽的人生,终究是逝去了。

《人间失格》写的是他的难过,而我们看到的却是自己。曾有许多文学泰斗愤怒的批评这本书——“令人不愉快的`”、“极端绝望的”。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悲伤到“令人不快”的书。

但是,“胆小鬼连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这样温柔的太宰治先生;一生都在不断被划下伤痕,却从未选择攻击别人,而是选择自毁的太宰治先生,舍弃了执念与作为人的资格,只留下温柔,温柔的向世人诉说——在你们绝望痛苦时,我希望你们看看叶藏吧,我无能为力,可我希望不要人人如我,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我一直在想,在那一字一句的阅读中,我似乎看到了,那个痛苦却温柔的太宰治,坐在桌前,写下了《人间失格》,写下了他一生的夙愿。绝望的背后,是无尽的温柔。那一瞬,我与他有一个灵魂的交流。我一直在想,若是太宰治未死,或许写下的,不过是一句——生而为人,不过一生。

以毁灭自身生命为夙愿的太宰治,一生追寻虚无和破灭。他是“无”,是“风”,是“空,”他讨好、恐惧,害怕被抛弃——于是他抛弃了世界。

人间失格——生而为人,对不起。

人间失格读后感篇十六

第一次阅读《文学少女·渴望死亡的小丑》是在很早以前的事了,后来我又阅读了其所涉及的太宰治的《人间失格》。

的确,那是一本可怕的书,仅仅看字面上的叙述就足以让人坠入无限的悲伤与绝望之中。直到那时我才发觉自己是那么地渴望死神的降临,也许那是最好的解脱。

我不否认自己也有着对人类与生俱来的恐惧,生怕因为一点细小的错误而引起他人的嫌恶,的确,就像是一场永无休止的化妆舞会,我们带着精心伪饰的笑脸,却不忘在他人的脖子上架着长刀,人类就是有邪恶与贪婪组成的怪物,却包裹着纯美的外表与华丽的面具,在我们面前他们是乖戾的羔羊,然而在背后他们却会露出远胜于狼的本性。

我也是这样尽力地活着,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对于自己讨厌的人投去十二分的好感,只为是怕别人知道后与我疏远,只为着就这样活着。每个人都是这样,竭力隐瞒着自己的本意、以完全与内心背道而驰的态度处事为人,就像是依照一定规则一样,没人能够违背这样的规则,因为犯规的人就会被社会所抛弃,就会被世人所嘲弄,就会被人类所唾弃,所以我们每天只有战战兢兢地生怕犯下哪怕是一点点的疏漏。

无论在父母、朋友还是陌生人面前,我们都在时刻配合着他们的口味,这就是人们所谓的有眼色、激灵,其实那不过是个彻头彻尾的小丑,或者说叫变色龙,在不同的时候我们会换上不同的面具,到最后我们可以是任何人,却惟独不能是自己,最具讽刺的是有一位同学对我说你就按自己的方式做就行,结果最后却给我发了一个“不同道者,不相与谋。”

因为我们不同道,也就是我所做的不合她口味。我们习惯着撒谎,因为那是我们生存的手段,有时候我们自己也不得不承认,我们社交的一切目的都是为了一点可观的利益,当利益占到手后,我们可以立即向曾经的朋友张开利爪,甚至将已无用途的朋友驱逐,或是直接上去咬断他的喉咙。

以前我对这些并不知道,但知道遇到这件事后,我才知道善良是人间第一大罪过,怜悯也只能罔送性命,我们宿舍曾有一个借宿者,看在他可怜的份上,我为他腾出了一张床,但当我再次提出需要的时候,他却对我蛮横地叫嚣着:“我不记得你有同我讲条件的权利。”“要是我不同意呢。”

我没有办法,我所能想到的只有当年听到的蛇与农夫的童话,农夫救了冻僵的蛇,当蛇苏醒的时候,农夫问蛇还需要什么,蛇说饿了就吃了农夫,因为那是农夫所能给出的最后一点利益了,现在在人的社会中我们可能都是那样的蛇吧,只是竭力地隐藏着自己的本体而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