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推广普通话的内容手抄报 推广普通话的内容(优秀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5 08:53:12 页码:9
推广普通话的内容手抄报 推广普通话的内容(优秀16篇)
2023-12-15 08:53:12    小编:飞雪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推广普通话的内容手抄报篇一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1986年国家把推广普通话列为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务,1992年确定推广普通话工作方针为“大力推行、进取普及、逐步提高”,在强化政府行为,扩大普及范围,提高全民普通话应用水平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各民族语言平等共存,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我语言的自由。国家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使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教学的学校开设的汉语课程应当教授普通话,少数民族自治地方需要使用汉语的场合要使用普通话。

正确处理普通话与汉语方言的关系,坚持社会语言生活主体化与多样化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本事,另一方面尊重方言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推广普通话不是消灭方言,是使公民在使用方言的同时也掌握国家通用语言,并在正式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

2010年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交际中的方言隔阂基本消除,受过中等或中等以上教育的公民具备普通话的应用本事,并在必要的场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本世纪中叶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交际中没有方言隔阂。经过未来四、五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国民语文素质大幅度提高,普通话的社会应用更加适应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需要,构成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相适应的`良好语言环境。

推广普通话工作要紧紧围绕社会需求,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遵循语言自身发展规律,依法强化政府行为。要以学校为基础,以党政机关为龙头,以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为榜样,以公共服务行业为窗口,并逐步向广大农村地区拓展,向更宽的领域延伸,逐步实现全社会普及普通话。

推广普通话工作以实行目标管理、量化评估,实施普通话水平测试和开展以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为中心的宣传教育为基本措施,不断加大依法推进的力度,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推广普通话的内容手抄报篇二

2、一句普通话,知心你我他;句句普通话,真情传万家。——霍凯童。

3、不说普通话,脑瓜变地瓜。——黎炜莹。

4、人人都讲普通话,处处盛开文明花。——李旭焕。

5、人人爱说普通话,心相印,话相通,语相融,乐奔小康笑融融。—邓俊星。

6、四海同音,万众一心,普及普通话,四海是一家。——邓俊星。

7、说地地道道普通话,做堂堂正正中国人。——方梓恒。

8、人人都说普通话,个个都是顶呱呱;爱讲普通话,人人都夸他。—刘琛荧。

9、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不会普通话。——潘乐明。

10、说好普通话,学习顶呱呱,每天笑哈哈!——何佩琳。

11、人人都讲普通话,校园文化靠大家!——李凯童。

12、普通话天天讲,好心情天天有。——黎碧莹。

推广普通话的内容手抄报篇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普及普通话的需求日益迫切。推广普及普通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利于促进人员交流,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培育统一的大市场。

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语言文字能力是文化素质的基本内容,推广普及普通话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贯彻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信息技术水平是衡量国家科技水平的标志之一。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是提高中文信息处理水平的先决条件。推广普及普通话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有利于推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总之,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需要,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具体行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二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第三条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第四条规定:“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条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第五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第十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第十一条规定:“汉语文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第十二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第十三条规定:“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第十四条规定:“广播、电影、电视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第十八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初等教育应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第十九条规定:“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员、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对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的,分别情况进行培训。”第二十条规定:“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班级)和其他教育机构,有条件的应当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的课本,并用少数民族语言讲课;根据情况从小学低年级或者高年级起开设汉语文课程,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第四十九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教育和鼓励各民族的干部互相学习语言文字。汉族干部要学习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干部在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同时,也要学习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六条规定:“学校应当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各种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和各种活动应当使用普通话。”

《扫除文盲工作条例》第六条规定:“扫除文盲教学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幼儿园管理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幼儿园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第十四条规定:“民族乡的中小学可以使用当地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同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推广普通话的内容手抄报篇四

1、说普通话,用规范字,展示师生风采。

2、沟通——从普通话开始。

3、一人一句普通话,中华美德靠大家。

4、学好普通话,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用好普通话,是每个中国人的骄傲。

5、推广普通话,弘扬爱国情。

6、面向现代化,推广普通话。

7、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8、大力普及普通话,架设人间交际桥。

9、普通话:神州音,华夏情。

10、普通话——您出行的第一张名片。

11、普通话:神州音,华夏情。

12、说普通话,交四方友。

13、南腔北调陌路人,普通话亲一家人。

14、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写规范字。

15、你我都讲普通话,情如手足胜一家。

16、普通话——时代的需求,时尚的追求。

17、大力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共塑校园文明新形象。

18、心相印,语相通,共奔小康乐融融。

19、新闻媒体要成为推广普通话的榜样。

20、中华民族大团结,同心同德同语言。

21、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

22、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

23、普通话——给你我多一点沟通,给世界多一点精彩。

24、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

25、同祖同根,同声同心,同讲普通话,同传中国情。

26、美丽青春、魅力语言。

27、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8、华夏普及普通话,民族团结兴中华。

29、我爱我中华,我说普通话。

30、积极普及普通话,齐心协力奔小康。

31、说普通话,爱新中华;携万众心,建现代化。

32、普通话,让彼此靠得更近。

33、同在一片蓝天下,人人都说普通话。

34、四海同音,万众一心。

35、沟通————从普通话开始。

36、普通话是我们的校园语言。

37、说普通话,迎四方宾客;用规范字,显华夏文明。

38、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创新风尚。

39、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构建和谐校园环境。

40、用普通话构建一个语言家园:心,可以住得更近。

41、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自豪,我说普通话。

42、普通话,使你我靠得更近。

43、学习普通话,行动在大家;推广普通话,依靠你我他。

44、树立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质。

45、文明语融入男女老少心,普通话贯通东西南北情。

46、普及普通话,推行规范字,维护国家主权统一,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47、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

48、普及普通话,四海是一家。

49、学好说好普通话,广结朋友走天下。

50、推广普通话,四海为一家。

推广普通话的内容手抄报篇五

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是国家一项重要的语言政策,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推广普通话手抄报内容,欢迎欣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指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我国拥有五十六个民族十三亿人口,民族语言、地方语言各占其地、各拥其主,复杂纷繁。在信息化、商品化的今天,语种的繁多、复杂,使语言交流、信息传递受到严重制约,给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严重阻碍。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势在必行。“推广普通话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革新,使推广普通话的紧迫性日益突出”。因此,推广普通话是科技信息时代的迫切要求;是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有利保障;推广普通话对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我们必须全民动员、人人参与,从孩子抓起,从自身做起,使用国家通用的普通话。让普通话为市场经济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服务,进一步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手抄报资料:民族共同语言,普通话

普通话是民族共同语,是共同用来交际的语言,是识别独立民族的标志。手抄报的主要内容:普通话的由来、普通话的宣传口号、普通话的意义、关于普通话的资料、关于普通话的笑话。

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手抄报资料:中国普通话

语言是我们用来沟通的工具,普通话是我国民族内部的共同语言。手抄报的主要内容:普通话资料、什么是普通话、普通话的语法、普通话小笑话。

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手抄报资料:人人说好普通话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为了我们的沟通方便,人人都说普通话。手抄报的主要内容:什么是普通话、推普小知识、推广普通话的宣传口号、推普儿歌。

1、普及普通话,推行规范字。

2、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3、人人都讲普通话,处处盛开文明花。

4、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5、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范社会用语用字。

6、文明语深入男女老少心,普通话融汇东西南北情

7、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

8、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

9、树立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质。

10、推广使用普通话、增强民族凝聚力。

11、让您的孩子从小学会普通话。

12、人人都讲普通话,校园文化靠大家!

13、大力推广普通话,创设投资好环境。

14、普通话是人与人交流的桥梁,是雄鹰飞上蓝天的翅膀,是让小树茁壮成长的阳光,让我们学说普通话,让普通话伴我成长。

15、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自豪,我说普通话。

16、说流利的普通话,做文明的上海人。

17、推广普及普通话,为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18、说普通话,从我做起。

19、普通话,神州音,华夏情。

20、56个民族56朵花,56种语言汇成一句话:请说普通话。

21、大力推广普通话,营造良好语言氛围。

22、说普通话,迎四方宾客;用规范字,显华夏文明。

23、新闻媒体要做推广普通话的榜样。

24、树立公共服务行业新形象,人人都讲普通话。

25、人人爱说普通话,心相印,话相通,语相融,乐奔小康笑融融。

26、推广标准普通话,传播文明好声音。

27、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开口一件事:大家说好普通话。

28、学好普通话,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用好普通话,是每个中国人的骄傲。

29、学好说好普通话,广结朋友走天下。

30、全国普及普通话,世界刮目看中华。

亲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五年级七班的冯莉涵,今天我演讲的内容是推广普通话,方便你我他。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种、多语言的国家。我们有汉语、藏语、维吾尔语等几十种语言。而普通话就是汉语。大家想想,如果有两个人一个人说藏语,而另一个人说维吾尔语,但两个人都不会普通话。那样还怎么交流呢?但是,如果人人都懂普通话,人人都会说普通话,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将简单便捷,普通话是人与人交流的桥梁,普通话更是民族之间交流的桥梁。

同学们让我们都学普通话,都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推广普通话,方便的是所有人。同学们,推广普通话,从我做起,让我们一起学说普通话。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标准汉语。“普通话”一词早在清末就出现了,1906年,研究切音字的学者朱文熊提出了“普通话”的名称,而且明确地给“普通话”下了定义:“各省通行之话。”清廷1909年规定北京官话为“国语”,民国时期多次制定国语读音,1949年新成立的北京中央政府确定现代标准汉语由国语改称普通话。

“普通话”这个词早在清末就出现了。1902年,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议中国应该推行国语教育来统一语言。在谈话中就曾提到“普通话”这一名称。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学日本时,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演说联系会”,拟定了一份简章,在这份简章中就出现了“普通话”的名称。研究切音字的学者朱文熊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为“国文”(文言文)、“普通话”和“俗语”(方言),他不仅提出了“普通话”的名称,而且明确地给“普通话”下了定义:“各省通行之话。”当时人们又称“普通话”为“蓝青官话”。元明清以来,北京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各地赴京应考、做官、经商的人很多,天长日久,他们也学会了普通话,但他们的北京话,却有多少杂有地方口音,人们就用“蓝青”比喻它“蓝青”比喻不纯粹(夹杂许多地方口音)。开始,这种话只能在官场使用,所以称“官话”。后来,会说官话的人越来越多,称官话不合适了,民国初年又有了一个新名:国语。解放后,人民政府非常关心汉字改革工作,不仅使“普通话”有了严格的内涵与规范(即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而且把推广普通话作为文字改革的一项任务。

普通话是现代标准汉语的另一个称呼,各国都有自己的通用语言(官方用语、首都官话)——无论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国,都是语言方言众多而推行各国的标准用语以利于人们广泛交通。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是普通话,即汉语普通话,是中国历代官方推行的修正型的首都雅音(区别于首都胡同音)。要区别三个概念:首都雅音即首都官话,首都胡同音,修正型的首都雅音。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前后历时八百多年。由于经济政治的集中,北京话的影响逐渐增大,地位日益重要。一方面,北京话作为官方的通用语言传播到全国各地,成为“官话”,“官话”也就逐渐成了各方言区之间共同使用的“共同语”;另一方面,以北方话为基础的白话文学作品,特别是元明以来的戏曲,也更多地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这样,北京话就为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了清朝末年,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汉民族共同语实际上已经形成。新中国的普通话以北京官话语音(区别于北京胡同话)为基础音,加以部分修正(主要是吸收滦平话的特点如直接、清晰、明确)。以滦平话为主要标准——滦平话是北京官话的推行区、记录区,小小区别于北京胡同话。

普通话是规范化的,是中国法定的全国通用语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推广使用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定地位。

一、普通话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提倡的素质教育,其内涵十分丰富,总体来说就是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普通话的应用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标准。试想一位综合素质较优秀的学生,要参加一个正式的场合但操着一口蹩脚的普通话,其形象是不是要大打折扣呢?再比如说老师,他会不会也为说不好普通话而苦恼呢?一堂公开课,各个方面的准备都很周密,但是就是因为不能用流利的普通话表达,其效果必然要受到影响。作为一位教师,不但在课堂上要用普通话,给学生一个积极的引导,而且还应督促学生使用普通话,由此是其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二、使用普通话进行交际,有利于爱国主义情操的培养。

语言文字从来就不单是一种交流工具。自从一种语言产生以来,他就带来浓厚的民族意味,就成为这个民主、这个国家的“灵魂”,就像血浓于水一样,这种语言就与这块土地以及人民血肉相联。爱国主义从来就不是空洞的口号,他不仅体现在热爱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还体现在热爱祖国的文化与传统,热爱本民族的语言。

三、使用普通话还能增强民族凝聚力。

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一些少数民族还拥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我们对少数民族的语言一方面采取保留的态度,允许其继续使用;另一方面,我们更大力推广普通话,使整个民族对共同的语言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并意识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中使用普通话就显得尤为重要。

推广普通话的内容手抄报篇六

1、学好拼音是基础。学拼音是了解汉语读音规律的关键,掌握发音部位,对于那些不容易念出来的音要多去念,可千万别怕念错,也别怕拿着拼音卡片会被别人嘲笑,只有大声念出来才能越说越好。

2、学一种语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多说、多读,在看书、看报的时候,把看到的字念出来,是一种很好的练习方式。还得注意和思考与你家方言音的对应关系,触类旁通。

3、在看电视、听广播时,模仿普通话标准的播音员、主持人也是一种方法。在模仿时,还要多去琢磨,思考自己的发音和模仿对象的发音还有哪些区别。

4、在练习普通话的时候,不妨找身边的家人、朋友一起练习,把每天的事情用普通话说给他们听,分享经历的同时,又能让他们纠正你在发音上的问题,这样才能让普通话更加口语化。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主要包括声母、韵母、声调、音节,以及变调、轻声、儿化、语调等。

语言是人们沟通的桥梁,假如人们没有语言,人们交流沟通起来就很困难。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而且即使同一个民族由于地域特色,语言也是丰富多彩,这样如果大家都说方言,那么大家沟通起来就非常的不方便。还好,普通话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个难题。

我从小出生在宝鸡市,周围的人们都说普通话,所以我从小就学的是普通话。而我的老家在农村,村里的大人小孩都说的是方言,我只能听懂一点方言,他们的语速稍微一快我就听不懂了。有一次我和母亲回家探亲,村里的小伙伴找我去他家帮他做数学题,他用方言说:“哦有个题不会,腹上鞋着,三国连着的政府,二奇一偶,活似60,求偶腹。”(此处是方言读音),我一句也没听懂,他好像不是问数学题,而像讲三国故事。我实在听不懂,就把他的题拿过来看看,原来题是这样的:三个连着的整数,二奇一偶,和是60,求偶数。幸亏书上写的普通话语言,我也讲的普通话,才帮他解决了这道难题。做完题,我们一块去玩,还带的他弟弟。玩时,他的鞋子掉在田地里,他大声地对我说:“我的孩子呢?我的孩子呢?”我吓呆了,还以为他把小弟弟丢了呢!我赶忙帮他找,他举起鞋子对我说“找见了!找见了!我的孩子找见了!”这是我才明白了他所说的孩子就是鞋子!这就是讲普通话和不讲普通话之间存在的障碍。

我虽然说普通话,但说的还不够好,前鼻音和后鼻音不分,b和p不分,ei和ie不分,所以老读错别字,老写错别字,所以别人就叫我别字大王。我曾下决心要改,但这个毛病就像生了根似的,扎在我思想里改也改不掉,我清楚文字是文明的一部分,我一定要纠正这些错误。

推广普通话的内容手抄报篇七

为搞好全校推普周活动,根据绵竹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开展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通知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如下活动方案: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四川省贯彻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

“说好普通话,圆梦你我他”

宣传新时期语言文字事业的主要任务;宣传普通话与方言、国家通用语与民族语言及外语的关系;宣传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中华优秀文化;宣传语言文字中国梦的内涵,结合中国梦的教育宣传工作,共同构筑语言文字中国梦。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促进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

1.开展推普周的舆论宣传。在校园内悬挂推广普通话横幅、张贴各种推普宣传标语等,营造氛围。(后勤办)。

2.举行“推普周”开幕式活动xx年9月份第三周(9月15~21日)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举行国旗下讲话。

3.办一期以“我的中国梦”为专题的黑板报活动。(各年级班主任)。

4.开展“啄木鸟”活动。组织学生对班级黑板报等公共用字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校园公共场所用语用字情况进行检查。(学生处)。

5.组织参加“圆梦你我他”朗诵、演讲活动。(教导处)。

6.组织学生参加“圆梦你我他”征文活动”,征文以“圆梦你我他”为主题,结合自身工作、学习、交往活动,围绕中国梦,阐述语言梦,题目自拟,文体不限。(教导处)。

1.说好普通话,圆梦你我他。

3.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5.普通话: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6.沟通——从普通话开始。

7.说好普通话,圆梦你我他。

8、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写规范字。

推广普通话的内容手抄报篇八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话”这个词早在清末就出现了。1902年,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议中国应该推行国语教育来统一语言。在谈话中就曾提到“普通话”这一名称。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学日本时,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演说联系会”,拟定了一份简章,在这份简章中就出现了“普通话”的名称。1906年,研究切音字的学者朱文熊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为“国文”(文言文)、“普通话”和“俗语”(方言),他不仅提出了“普通话”的名称,而且明确地给“普通话”下了定义:“各省通行之话。”

“普通话”的定义,解放以前的几十年一直是不明确的,也存在不同看法。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10月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期间,汉民族共同语的正式名称正式定为“普通话”,并同时确定了它的定义,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1955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的社论,文中提到:“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把普通话的定义增补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明确规定了普通话的标准,使得普通话的定义更为科学、更为周密了。其中,“普通话”二字的涵义是“普遍”和“共通”的意思。

推广普通话的内容手抄报篇九

1.商场---普通话通青春携手,文明语和时尚并肩。

2.说普通话,迎四方宾客;用文明语,送一片真情。

3.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

4.普通话同青春携手,文明语和时尚并肩。

5.文明语深入男女老少心,普通话融汇东西南北情。

6.普通话,使你我靠得更近。

7.说好普通话,朋友遍天下。

9.方言土语难通话,心心相融普通话。

10.普及普通话,推行规范字。

11.宾馆---说普通话,迎四方宾客。

12.用文明语,送一片真情。

13.普通话——现代人必备的素养和交流工具。

14.人人学讲普通话,个个争当文明人。

15.大力推广普通话,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16.普通话与素质同在,与形象同伴,与文明同行。

17.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用文明语,做文明人。

18.树立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19.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大力推广普通话。

20.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

21.说普通话,从我做起。

23.幼儿园---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

24.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25.推广普及普通话,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26.规范字尽显人文风采,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27.大力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说好普通话,沟通你我他。

28.构建和谐校园,推行规范字,提升新形象。

29.积极普及民族共同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30.沟通——从普通话开始。

31.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32.学好说好普通话,方便文明又高雅。

34.各行业推广普通话宣传标语牌或警示牌。

37.学校---普通话是我们的校园语言。

推广普通话的内容手抄报篇十

推广普通话和方言保护并不矛盾,并非是一个取代另一个。普通话的确要学习,但是方言地区人群在和人对话时,似乎交谈对象来使用普通话或者方言是没问题的。不需要强制要求同一方言背景的人群必须使用普通话。中国大陆从50年代开始推广普通话,取得较大的成就。现在,中国基本实现了在城市中普及普通话的目标,在东部地区已经全面实现。

然而,从80年代开始,一些地区过度推普,导致了诸多问题。

首先:过分推广普通话导致方言的流失。在02年后,推普力度继续加大,有些人为了急功近利,禁止在幼儿园和学校使用方言,并且宣传方言粗俗、粗鄙、不文明,使用普通话才是文明、礼貌、高尚的行为。出现各地政府、官员、学者以推广普通话为藉口肆意打压限制其他语言的极端行为。一些地方政府以“推广普通话,建设先进城市”作为政绩,对当地地方语言文化采取灭绝措施,直接导致地方本土语言文化迅速式微。因此在沿海地区,出现了当地孩子不会说当地方言的现象。

过度推普造成方言危机是个全国性的问题,其中以吴语地区最为严重。这个显然违背了语言的自然发展规律,更是对中华文化的破坏。当然,保护方言的呼声也一浪高过一浪。推普中间存在的极端行为引起不少人士的强烈反对,纷纷发起保护本地语言文化的活动,然而往往收效甚微。有些保护本土语言的人士认为,极端的推普政策利用了法律空白推行大北方语言文化沙文主义,亦有些人认为,极端的推普政策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关于公民语言自由的条文,涉嫌语言文化歧视。当然也有人称南方方言区和北方地区通话程度较低,但是在世界范围内,虽然语言在减少,但是这些语言都是人口较少,而且通行地区经济落后,因此无法维持。比如吴语区有7000万人口,经济发达,吴语地区完全可以维持文化多样性,如果没有保存和发展好吴语是不应该的。

其次:过分推广普通话引起一些人对普通话的抵制。目前,西部一些普通话尚未普及的城市,他们了解到东部地区的推普结果后,往往对使用普通话有所误解,推普效果不明显。而广东地区也对这种推广普通话存在质疑,甚至有人把这种过激的推普戏称为“推普机”。广东地区也要警惕“推白机”,根据文化传播“穷学富”的原则,有些地区的客家话受粤语的渗透,成为“双方语言”,甚至成为粤语区。

第三:过分推广普通话导致地域矛盾。语言文化更是族群标志,强制性的剥夺母语教育和母语流通的权利是对某个特定族群的歧视,必然会导致特定族群因为“不公平”而对国家产生离心倾向。更会挑拨“外地人”和“本地人”的冲突。恰恰无法达到推普支持者所宣称的“减少矛盾,冲突,构建和谐”。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文化得到较好的保护反衬对汉族个内部族群的极大不公平。又造成新的“不平等”。例如,在大陆一些地区,由于方言的差距,一些外地人往往到了当地要求当地人使用普通话,并且不希望当地使用方言,造成一定的文化冲突。而在国外,国家一般没有“标准语言”的制定或者推广,外地人往往融入当地学习当地方言,因此,文化地域冲突比较少。因此,有人称,过分推广普通话导致当地一些人担心自己方言流失出现对外来移民的反感情绪。

第四:过分推广普通话导致民族矛盾。同时部分少数民族因为和汉族杂居,因为受推普政策的影响,其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和当地汉语方言一起消亡。比如广西南宁市,南宁市区有很大一部分壮语使用者,随着南宁成为“推普先进城市”,南宁壮语和南宁汉族使用的南宁粤语一齐,基本上已经在公共场合消失。此举也令方言人士反感,不利于民族团结和民族政策的实施。

推广普通话的内容手抄报篇十一

推广普通话要努力做好四个重点领域的工作:第一,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城镇学校和幼儿园要实现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要把普及普通话的要求纳入培养目标,纳入管理常规,纳入教师基本功训练,渗透到德智体美和社会实践等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积极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培育一批普及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出色的示范学校。第二,党政机关要率先垂范,把普通话作为公务用语,并督促和带动全社会推广普及普通话。公务员的普通话水平要达到规定等级。第三,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要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播音员、节目主持人要成为全社会说好普通话的榜样。第四,提倡商业、旅游、邮政、电信、铁路、民航、金融、卫生等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鼓励从业员工努力提高普通话水平。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要以普通话为工作用语,帮助干部战士努力提高普通话水平。

(1) 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 积极普及民族共同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3) 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

(4) 四海同音,万众一心

(5) 普通话:神州音,华夏情

(6) 普及普通话,四海是一家

(7) 面向现代化,推广普通话

(8) 积极普及普通话,齐心协力奔小康

(9) 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10) 推广普通话,公务员要带头

(11) 新闻媒体要成为推广普通话的榜样

(12) 普通话是我们的校园语言

(13) 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

(14) 普通话: 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15) 说普通话,迎四方宾客;用文明语,送一片真情

(16) 沟通——从普通话开始

(17) 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

(18) 说普通话,从我做起

(19) 说好普通话,朋友遍天下

(20) 普通话,使你我靠得更近

(21) 普通话——时代的需求,时尚的追求

(22) 普通话——让生活更精彩,让社会更温馨

(23) 普通话同青春携手,文明语和时尚并肩

(24) 文明语深入男女老少心,普通话融汇东西南北情

(25) 心相印,语相通,共奔小康乐融融

(26) 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

推广普通话的内容手抄报篇十二

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学日本时,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演说联系会”,拟定了一份简章,在这份简章中就出现了“普通话”的名称。1906年,研究切音字的学者朱文熊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为“国文”(文言文)“普通话”和“俗语”(方言),他不仅提出了“普通话”的名称,而且明确地给“普通话”下了定义:“各省通行之话。”上世纪三十年代瞿秋白在《鬼门关以外的战争》一文中提出,“文学革命的任务,决不止于创造出一些新式的诗歌小说和戏剧,它应当替中国建立现代的普通话的文腔。”“现代普通话的新中国文,应当是习惯上中国各地方共同使用的,现代‘人话’的,多音节的,有结尾的……”

当初在推广普通话的时候,曾经有人对新中国推广普通话有以下解释:新中国推广的普通话,和封建统治者通行的官话不同。我们推广的普通话,是让群众在学好自己的语言的基础上,掌握而用来的交流工具。在旧社会,一些官僚拿他们定下的官话,作为“特权的语言”,凌驾于群众的语言之上,要人民群众接受他们的统治教育,认可他们的官僚制度。这个时代不会再来了。我们新中国的干部,南下要学习群众的语言,放下官架子,和人民群众走到一起。普通话只用于交流工具,任何行政命令都不可以限制人民群众说自己的语言!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口语形式,我们国家地域辽阔、人口很多,自古以来就有方言分歧。方言的存在给交际带来不便,产生隔阂,为了克服方言给交际带来的隔阂,就要有沟通各种方言的共同语存在。

推广普通话,对于我们国家各个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推广普通话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需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拥有统一的语言,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凝聚力的具有政治意义的大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使用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是每个公民应当履行的权利(非义务)。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我国各民族的交流与往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推广普通话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需要。

普通话是以汉语文授课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语言;是以汉语传送的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规范语言;是汉语电影、电视剧、话剧必须使用的规范语言;是我国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干部,在公务活动中必须使用的工作语言;是不同的方言区以及国内不同民族之间人们的通用语言。

推广普通话的内容手抄报篇十三

(3)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

(4)四海同音,万众一心;。

(5)普通话:神州音,华夏情;。

(6)普及普通话,四海是一家;。

(7)面向现代化,推广普通话;。

(8)积极普及普通话,齐心协力奔小康;。

(9)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10)推广普通话,人人有责;。

(11)新闻媒体是我们学习普通话的榜样;。

(12)普通话是我们的校园语言;。

(13)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

(14)普通话: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15)说普通话,迎四方宾客;用文明语,送一片真情;。

(16)沟通——从普通话开始;。

(17)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

(18)说普通话,从我做起;。

(19)说好普通话,朋友遍天下;。

(20)普通话,使你我靠得更近;。

(21)普通话——时代的需求,时尚的追求;。

(22)普通话——让生活更精彩,让社会更温馨;。

(23)普通话同青春携手,文明语和时尚并肩;。

(24)文明语深入男女老少心,普通话融汇东西南北情;。

(25)心相印,语相通,共奔小康乐融融;。

(26)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

(27)我爱普通话;。

(28)方言土语难通话,人人都讲普通话。

推广普通话的内容手抄报篇十四

1)普通话——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2)心相印,语相通,和谐共处乐融融。

3)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大力推广普通话。

4)讲普通话,标标准准;写规范字,堂堂正正。

5)请说普通话,书写规范字;使用文明语,争做文明人。

6)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好学生。

7)规范语言文字,弘扬民族文化。

8)普通话是您出行的第一名片。

9)说好普通话,方便、文明又高雅。

10)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用规范字。

11)说好普通话,热爱我中华;普及普通话,世界看中华。

12)方言诚可贵,外语价更高。若为普通话,二者皆可抛。

13)学好普通话,走遍天下都不怕。

14)今年暑假不休息,学习只学普通话。

15)今年过节不说话,要说就说普通话。

推广普通话的内容手抄报篇十五

1、一南方人来到北京一家小吃店,对女服务员说:"睡觉一晚(水饺一碗)多少钱?"服务员一听,神色大变,尖声道:"流氓!"南方人一听,说:"才六毛,便宜,来一晚(碗)。"。

2、某乡镇企业的厂长将要到日本神户考察,他()连普通话都讲不了,平常只说方言。于是他让下属去找个翻译,下属回来报告说:"日语翻译没有一个能听懂厂长土话的"。厂长说:"这好办,我们就再带个本镇的老师,到时叫他把咱的土话先翻成普通话。"下属说:"还不行啊,到了日本还得请个人把日本的‘普通话'翻译成神户的土话。"。

3、一个方言土音很重的外地人,在市区迷了路,见一个斯文的小姐走过来,便迎上去问:"兔子(同志),亲吻(请问)一下......"话还没说完,小姐便气得满脸通红。

4、卖鱼的扯着嗓子一个劲地叫喊着:"鱼啦,鱼啦。"旁边一个卖枣的也不甘示弱,紧接着嚷:"糟(枣)啦,糟(枣)啦。""鱼啦。""糟啦。""鱼啦。""糟拉。"卖鱼的越听越不对劲,觉得卖枣的好像有意跟他作对,于是两人吵了起来。

5、有一对农民兄妹用板车拉着小麦到市场去卖,一个南方人来到他们兄妹跟前,问:"大哥,你的小妹(小麦)怎么卖呀?"大哥气得额头上青筋暴突。

6、上海人到沈阳出差,看到卖苹果的女服务员,便问:“屁股(苹果)多钱?”服务员给上海人一个白眼。上海人又问:“红屁股(红苹果)怎卖?”,女服务员怒骂:“畜生!”。上海人以为问出生成分:“贫农”。

7、北京的公共汽车上,一外地人向售票员伸出十元钱的票子就说:“见过吗?!见过吗?!”售票员不理;外地人再说:“见过吗?!见过吗?!”售票员按住火,仍然不理;如此反复,售票员终于勃然大怒,抻出一张五十元的票子戳到外地人的眼前,大喝一声:“你见过吗!”外地人见状大惊失色,抱头鼠窜,嘴中直说:“北京的售票员怎么这样呀?”众人不解,一问才知:该外地人要买票,说:“建国门、建国门”!

8、敬老院的老人们在中秋之夜举行晚会,主持人王老太说:"各位,表演该死(开始)了,大家请安静。"。

9、一个北方人在广州某公园打听"缆车"在哪儿,按回答寻去,找到的是"男厕"。

10、一对新人结婚后第一天清晨,一家人起床洗脸,新娘恭恭敬敬地对婆婆说:"婆婆,请您先死(洗)。"说完,新娘又对新郎说:"婆婆死了,你死好吗?"停了停又说:"婆婆和你都死了,最后我死。"婆婆听后,脸色铁青,一句话也说不出。新娘又说:"婆婆,您怎么还不死呢?"。

11、一个莆田老太在路边卖甘蔗,一辆客车停下来,车上一位外地人来到老太摊前买甘蔗,刚称好甘蔗,还没付钱,车子发动了。老太催促道:"快点,你钱给我,我嫁(蔗)给你。"外地人吓得连甘蔗也没拿,飞快地上了车。

12、一乡下姑娘来到超市,服务员热情地招呼:"小姐,您要什么?"姑娘说:"我要你的命(面),猪孙(竹笋)。"。

13、春花遇见一个朋友带着儿子逛街,忙上前打招呼,并赞道:"这个小狼孩(男孩)长得真可爱。"。

14、一所乡村小学上课了,老师走进教室:"站(上)课。"学生们齐声道:"老死(师)好!"老师说:"吐血(同学)们,早死(上)好!"。

15、两个乡下姑娘进城回来,天色晚了,见一辆卡车开来,便向卡车招手,司机探出头来,一个姑娘说:"同志,我俩可以做(坐)你的妻(车)子吗?"司机没好气地说:"谁要你们做我妻子。"另一个姑娘赶紧说:"不要紧啦,我们很亲(轻)。"司机气得把车开走了,心想:"谁和你们亲去。"。

16、村长在村民会议上说:"兔子们,虾米们,咸菜太贵,不要酱瓜,要猪蹄。"把他的方言译成普通话是:同志们,乡亲们,现在开会,不要讲话,要注意。

推广普通话的内容手抄报篇十六

关于普通话由来的产生,人们肯定十分好奇“普通话”名字的产生。

普通话由来中名字的来历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普通话”这个名称,是清朝末年“切音字运动”的积极分子朱文熊提出的。

他在1926年写了一本叫《江苏新字母》的书,把汉语分成三类,其中之一就是普通话。他还注明:普通话是“各省通用之话”。当时人们又称“普通话”为“蓝青官话”。

元明清以来,北京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各地赴京应考、做官、经商的人很多,天长日久,他们也学会了普通话,但他们的北京话,却有多少杂有地方口音,人们就用“蓝青”比喻它(“蓝青”比喻不纯粹)。

开始,这种话只能在官场使用,所以称“官话”。后来,会说官话的人越来越多,称官话不合适了,民国初年又有了一个新名:国语。

“国语”名称行不通。在普通话由来的历史中瞿秋白就反对过。

解放后,人民政府非常关心汉字改革工作,不仅使“普通话”有了严格的内涵与规范(即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而且把推广普通话作为文字改革的一项任务。

普通话名字的由来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