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庄子读后感(精选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6 13:08:10 页码:7
2023年庄子读后感(精选13篇)
2023-12-16 13:08:10    小编:HT书生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读后感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庄子读后感篇一

说起阅读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庄子》,对于《庄子》中的思想,有许多都是对我们生活有所启发的。庄子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在人们的生活方面,他同老子一样提倡人们回到古朴的先民生活时代去,因此庄子的思想里对于“人为”的一切都持有否定的态度,而对于“天然”的事物,则是给予了最大的肯定与赞扬。与老子相类似,他也强调“天道自然无为”,“道”是不能以人为的力量去改变的自然规律。下面我想谈一谈我阅读《庄子》的感受。

首先,我想谈一谈有关于庄子有关于崇尚自然与自由的思想。在结合庄子对于自由和自然的追求之后,我想到庄子在《逍遥游》中写道的“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里是说人如果能够遵循自然的本性,把握“六气”即阴、阳、风、雨、晦、明等宇宙万物的规律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却还是要有所依赖。因此说:道德修养最高的人能顺应客观,忘掉自己,“神人”没有功绩心,“圣人”没有名望心。庄子否认人可以掌握自然规律,能动地去改造自然,得出了人只能消极地顺应自然,完全无所作为的结论,也提出了“绝学”、“弃智”的主张。认为人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会破坏事物的自然规律,并且妨碍自己去认识“道”、掌握“道”,因此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其次,庄子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强调以自然为美的审美思想。在庄子《知北游》中这样写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这里强调真正的“大美”,是不使用语言、不发表谈话、不附加解释的。这个观点表达了庄子认为人所表达的文字也好,音乐也好都不是天地之间的“大美”。庄子认为真正的美是一种不加以人工雕琢的,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的美。“大美”实为主体以自然为宗,在自由关照中获得一种美的体验。所以庄子的“大美而不言”也是强调我们对于真正的美应该如何把握,认为应该否弃人力,追求自然。

结合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们可以看出老子与庄子同样的强调“虚静”。庄子在老子的理论中,添加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心斋”与“坐忘”。庄子强调主体应该由虚而明,达到无知无欲,不受外物干扰,空明宁静的心灵状态。而“心斋”和“坐忘”在我看来是一种达到“虚静”的方法或者是过程,通过“心斋”和“坐忘”的方式来进行自我的心灵洗涤,读后感m提升自己的心灵修养,从而达到“虚静”。而庄子在“虚静”的状态下提出了“物化”的理论。庄子曾在《齐物论》中说到:“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我与蝴蝶之间必定有所区别,而这个区别正是“物化”所在。庄子在认为“虚静”正是为了达到“物化”,而“物化”之要害是使主体与客体完美地默契合一,不知是我还是物,亦不知是物还是我。同时提出“物化”是一种审美特征,是主体对对象生命情趣和本质的感知,是“体通”的境界一种创作过程中的主客关系。

以上的感受都是我通过阅读《庄子》所体会到的,对我的生活有许多的启发。因为爱上阅读我才会阅读《庄子》,因此在日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热爱阅读,将阅读变成生活中的习惯,真正做到爱上阅读,手不及卷。

庄子读后感篇二

读《庄子》有感庄子是我国古代以为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今天能有幸读到他的作品《庄子》,心中感到异常兴奋。在读完之后心中有几分感悟,就迫不及待的想要一吐为快。但终究是学习有限,故不能精确的明白,但也深的几分味道。庄子,原名庄周,是战国时代宋国蒙县人。庄子的主要思想是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从“道未始有封”,庄子主要认为自然的比人为的要好,提倡无用,认为大无用就是有用。就像“一棵难看的树被认为无用,有一个木匠要找一棵树作房梁,但这棵树太弯了,没法做房梁;第二个木匠找树做磨的握柄,要弯的,但这棵树太难看了,又没办法;第三个木匠要做车轱辘,但这棵树长得不行,从某方面讲是无用的。但从庄子的角度看,无用就是有用,大无用就是大有作为,所以庄子提倡无用精神(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

《逍遥游》的想象奇特怪诞,洋溢着浪漫色彩,追求顺其自然无所依,最终获得无穷的自在自由。其中“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这句被普遍认为《逍遥游》一篇主旨,同时也是《庄子》一书的主旨。这是一种心与“道”合一的境界。“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赞叹不已!“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

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是这篇文章的主体表达了庄子的思想,以及他对当官的见解。反应了庄子不追求功名的消极的态度。

总体来说这篇文章巧用寓言故事,文笔变化多端,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庄子所宣扬的主张是清静无为、以养天年。他对于世间的大小、贵贱、寿夭、是非、得失、荣辱等的解释是相对主义的。他对待社会和人生的思想态度,无论是消极的还是富有启发性的,对后世均有着深远的影响。他厌恶那个“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社会,拒绝与统治者合作,鄙视富贵利禄,否定鬼神的存在,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那种妄想逃避现实,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的思想,这种思想无论在当时或现在,都是—种消极的、不可能实现的绝对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侯残暴。“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庄子生活在宋国,宋王偃“射天答地”荒淫无道,不得人心。庄子看到这些世间的苦难,不自觉的产生“出世”的思想也是十分正常的。我们还可以从庄子本人来看。庄子属于“士人”,这是新产生的阶级,本身无田产,却又并不直接参加生产劳动。这一类人大概分两类,一类作诸侯贵人的大臣门客,为其出谋划策,巩固其统治地位,而另一类则是不愿与世俗同流的隐者,他们看到社会的黑暗,不愿自身为人利用作争权夺利的工具,他们大多生活贫困,庄子就是属于这一类人。史记上记载了一个小故事“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这些话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当然就理解了庄子的出世观。从“大知闲闲”到“故寓之无竞”,庄子在其中主要论述了各种主观世界的争论与纠结,是迷失自我的表现,是主观成见所致。庄子认为想要停止争论就得用“莫若以明”的认识方法,排除成见,开放心灵,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纵观《齐物论》,我认为庄子的思想就是乌托邦。他在肯定客观规律性,同时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庄子让人消极适应自然,不为名利仁礼所动以求解脱,给在黑暗中的中国人民一条自我解脱逃避的道路。但是,这种完全忽视人的智慧与努力的方法是消极的,是永远难以为主流社会所认可的。理想终归是超越现实的,庄子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世界,如桃花源般美好。在庄子的世界里,万物是合一的,一切都是和谐的,没有战争,没有杀戮与破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那里,人们是忘我是的,没有成见,开放心灵。即使不能实现,也至少是其精神支柱,支撑着他活下去,也让我们感触颇深。

庄子读后感篇三

有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梦:他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很生动逼真的一只蝴蝶,他感到愉快而惬意!不知道自己原本是人。突然间醒过来,他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是他自己。不知是自己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人呢?人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可叫作“物化”——“物我界限消解,万物融化为一”。

这个人是庄周,这个故事叫“庄周梦蝶”。它的寓意是“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

今天我向大家推荐《庄子》。

这个年龄的我们早已经认识到人生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宇宙起源、人类起源这一类披着科学外衣的宗教神学问题,难免会感到困惑、纠结,更在内心深处充满了对这一问题探求的渴望。庄子不仅能让你轻松下来,甚至可以说是最好的伴侣。

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在庄子那里有所收获。正如叶适所说:“好文者资其辞,求道者意其妙,泊俗者遣其累,奸邪者济其欲。”喜好文学艺术的人,可以在庄子那里找到一些好词句和写作的技巧;寻找真理的人,可以在庄子这里体验得道的美妙和对人生的透脱理解;被世俗的忙碌搞得太累的人,可以在庄子这里得到精神上的休息;而想做坏事的人,也可以在庄子这里找到做坏事的理由。

刚刚进入高中的我们,振翅欲搏,庄子对我们说了些什么呢?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水汇集不深厚,她就无力负载大船;风的强度不够大,她就无力承负起巨大的翅膀。)。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若非厚海积之水,非阔天积之风,则鹏亦无知于众人矣!

1942年金岳霖先生用英文所写的《中国哲学》一文中这样评价庄子说:“他的哲学用诗意盎然个的散文写出,充满赏心悦目的寓言,颂扬一种崇高的人生理想,与任何西方哲学不相上下。其异想天开烘托出豪放,一语道破却不是武断,生机勃勃而又顺理成章。使人读起来既要用感情,又要用理智。”“这种怀疑主义里,可以说希腊的明朗渗入了希伯来的美妙,希伯来的美妙软化了希腊的明朗,有幸接近这种理想的人会妙趣横生。怀疑主义并不使他尖酸刻薄,美妙也不使他冒冒失失地勇往直前。”

所以,情感充沛而又不失理智的同学们,不妨读一下《庄子》。其中确实有太多的属于中国的最伟大的智慧。

庄子读后感篇四

在晨读的时候老喜欢把《庄子》这本书拿着读,只是被里面光怪陆离的故事吸引着,当成了志怪类型的书籍。觉得离开我们生活的现实太远太远。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都学过的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那个时候自己的心境太小,不相信有这样大的境界。

稍及年长些,随着个人阅历和见识的丰富。真正到达了黑格尔所说的“正反合”三段式中反的阶段的时候,才发觉自己心理深处真正需要的正是这样的一本书。我时常追问我自己:我所追求的一切,我所放弃的无奈,是否都是随着我的本心而没有违背?是否都值得?知识本身并不是智慧,智慧是通过对问题本身的追问而通达到的一种境界。

读罢此书,我知道《庄子》还只读了个皮毛,或许连皮毛都还没到达,以后的路还长些,还得长久的读下去。

读书笔记:。

庄子其人不为名利所困,逍遥一生,无牵无挂。虽贫穷至极,但不为困顿所累,庄子告诉我们:“读书人有道德理想而不能实行,这才是困顿。”、“真正的仁人志士不怕生活上的贫困,怕的是精神上的潦倒。”对于物质上的富有庄子告诫我们:“手中有多少金钱,并不能决定它在你心中的分量。”对于不能按照本心生活的人庄子说:“是别人给了我这么多委屈呢?还是我自己看不破名和利呢?”

2.境界的大小。

真正的大小不仅仅在于眼界中,而在于心智上。而境界的不同,决定了人们思维的方式。如何获得大的境界呢?打破束缚自己心智的常规思维。而如何打破常规思维呢?问问自己,终其一生,是否看到了自己的本心,看到了自己真正欢欣的东西。而如何看到自己的本心呢?无忧是佛,活在当下。把这个世间天大的事,都把它看下了,而把自己的灵魂放到无限大。

3.如何超越。

我们生活的现实无非名利二字,所谓熙熙攘攘利来利往。很多时候我们置身茫然之处,无法看清自己的目的、方向和眼前的权衡。乃是由于我们都已经忘记了自己为什么出发。而要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超越,需要拥有的是一颗空灵的心境,让自己的眼睛敏锐起来,才能在不经意之处发现人生的至极大道。

不同价值观的人,在经历相同的事情时,会得到完全不同的人生感悟。

你需要怎样的价值观呢?第一是理性:人的心中要有一把尺子做人的底线,不能超越这个世界的行为准则。第二是感性:每到一处,每见一个风景,心中便有一种悲悯之情自然发生,一种欢欣之意自然流露。

不要以你自己的价值观去评估这个世界,不要让我们的心中带有成见。

4.怎样认识自己?

离我们最近的东西,往往是最难认知的。而只有我们自己,离我们自己最近了。庄子在《人间世》中告诉了我们一种方法:心斋。也就是养心。是让我们的眼睛,不仅仅看到外在世界的广大,更应该留一份给自己的心灵,去发现自己本初的愿望。第二种方法是:自知之明。不受外部评价的影响,宠辱不惊。

5.路在脚下。

无论人生遇到什么样的情况,世界上总有路可走。我们可能极其普通,当内心要有一种人格的力量,它不是彰显外放的才华,它是一种和缓的凝聚力。

6.对于生命的态度。

庄子乐生,不惧怕死亡,但也决不去找死。因为,生和死不过是一场生命心态的变化。人的生命可以消耗掉,当人的思想却可以流传下来,对于庄子来说,思想的传承远远胜于一个生命。

7.外化而内不化。

庄子认为,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一个人可以外表变得随和融通和放下,但是他的内心要有真正不化的东西。

8.小惑易其方,大惑易其志。

一个人只有释放了自己的本性,顺服自然才能不被疑惑。所谓利令智昏,当利能够令心智混掉,心中就不会再有洞明清澈的智慧,一切迷惑将使得我们改变本初之性。

9.人生的心态。

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悲夫!面对生命,我们要有一种旷达的态度,就是达生。不要太看重外表的东西,因为那只能让自己变得笨拙。人世间真正高明的人,向上可以看透苍天,向下可以看清黄泉,世界万象了然于心,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神色不变,气定神闲。好的心态需要历经三个阶段:忘记名、忘记利、忘记自己。

10.自然之道。

人会遭遇太多太多的事情,一切机遇会来,一切风波会走,在每一个机遇中把握自己,这就是庄子所说的合乎大道。

对于人生之规律:前半生不要怕,后半生不要悔。

庄子读后感篇五

他只写,写了《尊生》。在《尊生》中,我看到亶父从容而去时的超然。

民,生便可,是谁统治已然不重要。

诚然,“权力”这一事物的出现本来目的便只是为了更好的管理,让人更好地生活下去罢了。只是有了管理义务的人自然是辛苦许多,人民便给了他更好的待遇作为报酬。怎知岁月变迁,人的私欲淡化了“权力等于责任”,反而将“权力等于更好的待遇”越描越黑。当责任主见变成了当权者的“可供选择”,而待遇渐渐成了充要条件时,逐鹿朝野、征战四方也愈演愈烈。于是,责任与待遇本末倒置。可庄子却连一丁点儿笑世人的念头都懒得有,他只是平静地说“尊生”。权且提一提根本吧,至于是否可有人能参透便不是他想知道的了。

已然再一次被折服,以上那些世俗之论也皆是我的臆断罢了。他身在我们中间,心却在我们世人外面,抬着他参透一切的眼,冷冷地指出我们的根在哪儿,我们要做什么。

当中有一句:“能尊胜者,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即使富贵也不因养生的物品伤害身体,即使贫贱也不因追逐利益而拖累、祸害身体。恍惚间我忽然想到了词语的感情色彩这一说。或许从才出生我们就被蒙蔽了。其实诸如富贵、贫贱等词语全然没有什么褒义、贬义之说,都是平等的。贫贱会因追求利益而拖累身体,富贵也会有养生之物伤身的危害,无论是贫是贵,都有优有劣,不分谁高谁低,只是所处的状态不同罢了,谁能因此而讨厌或嫉妒什么呢?而如今会分了褒义和贬义,好的和不好的,我想大抵也是受了私欲之惑。因了私欲,人们都更向往富贵而远离贫贱,渐渐的,富贵就好了,贫贱就坏了——私欲已然改造了这个世界的价值观,连小小的语言都深陷其中,竟是生出许多悲凉。

连带着,我在品读《庄子》时都有如上的感受。或许,正是因为私欲的迷烟,渐渐失去了事物的根本而仅利用以满足自身的欲念,恰如射箭是为了展现自己,趣灌渎便以为能功成名就。人们痴傻地追逐着什么,却常常没有想到它的本质在哪里,只是一味地追,不想功成垂败但其实差之千里。痴儿般的渴求成了俗念。世人行,鲜有人破。

不堪其俗,竟,身陷其俗。

庄子读后感篇六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提倡养生之道,均衡的饮食,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心理状态,都是人们所追求的,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精神,关注生命本身,希望合理的养生之道可以赋予他们健康的身体,阳光的心态,让生活变得充满生机,生命变得充盈。

其实,早在20xx多年前,庄子就告诉了我们养生之道的精髓,就是要遵循中正自然之路,顺应自然天性,安时处顺。他所论及的养生超越了养生的一般养其形的层次,揭示了养生的真性,即护养生之主精神。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是我们如今还经常听到的名言,曾经我以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明知识的无穷无尽,一个人不应该满足于自己所掌握的,应当不断进取。现在我才明白,这不是庄子的本意,他想说明的是,知识是无限的,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以有涯随无涯已”,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穷的知识会使人陷入困顿,这是不符合养生之道,在无涯的知识海洋中,我们应该放任心灵,不必追求在书中得到什么,更不必在意自己所懂得的究竟能换来什么。我们要做的,只是重视自己内心的感受,跟着心灵走,不受外界事物的干扰。“缘督以为经”是养生最重要的一点。

第二节讲的是庖丁解牛的故事,这是一个为众人所知的故事,然而这个故事里却蕴涵着很深刻的道理。以庖丁分解牛体来比喻人之养生,说明处世、生活都要“因其自然”,“依乎天理”。“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庖丁解牛用的不是手中的刀,而是用他的神。在他看来,解牛已经不是一种赖以生存的工作,而是能让他感到心满意足,得到精神上的愉悦的事。“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这句话很形象的写出了一种处世之道,这个社会,有太多的法则和太多的潜规则,复杂得如同牛的筋骨,要在这样复杂的社会中生存,要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就要懂得生存之道,生活的艺术,处理世事顺着自然的纹理,面对纷繁的世事就能泰然处之,游刃有余。人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就要学会什么时候进,什么时候退,什么时候锋芒毕露,什么时候韬光养晦,这样才能避开是非和矛盾的纠缠。这是极为明智的处世哲学。

第三节讲了两个小故事。一个是公文轩看到只有一只脚的右师,一开始觉得很奇怪,后来想了想便很坦然了,右师只有一只脚,其实是天意所造成的,而不是人为,即使是因祸而断足,也是由于上天的处罚,既是天意,是自然之态就无需在意,无论是健全还是残缺,自然即是美好,这样的心态实在难得,若能拥有这样的意识,内心就能保持一种健康,平淡的状态,那么离达到养生之旨也就不远了。另一个小故事讲的是沼泽中的野鸡虽然饮食很艰难,但它却并不乞求被养在笼子里,因为在笼子里精神虽然旺盛,但并不自由。人人都向往自由,但精神的自由比肉体的自由更加可贵,被囚禁的灵魂是没有什么色彩可言的,可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却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束缚于无形之地,就是因为人们越来越追求一些物质享受,反而置精神世界的丰富于不顾,“十步一啄,百步一饮”虽然很艰苦,但是精神是自由的,是逍遥自在的,在笼子里,虽然无须为食物所奔走,却失去了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心灵的自由。这样简单的道理,连动物都明白,为什么我们人类却想不通呢?是因为金钱、利益、名利的吸引让太多俗世的灰尘蒙住了我们的眼睛,在追求物欲的过程中渐渐迷失了自己,失去了自由的快乐,却始终不明白是自己作茧自缚。庄子思想的中心,一是无所依凭,崇尚自由自在;一是反对人为,主张顺其自然,这是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但这并不能说庄子就没有追求,庄子所追求的,不是俗世中的名与利,而是就在我们身边,却常常被我们遗忘的东西,是精神的无羁无绊,是人类最初的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活状态。

第三部分,写了老聃死了,秦矢前往吊唁,仅仅哭了三声就出来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与死都始于自然,终于自然,并非人力所能改变,所以面对已经逝去的亲人,不必太过悲痛,生与死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应运而生,顺势而死,与四季变化,植物生长一样地自然。当然,在现实生活中,面对亲人的离开,往往是悲痛欲绝的,这是人之常情,庄子所要告诉我们的,只是一种思想,一种处变不惊的思想,人的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它的内容,只要经常状态处于一种平和的心理状态,也就明白养生之道了。“指穷于为薪火,火传也,不知其尽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脂膏作为烛薪有燃尽的时候,火种却流传下去,没有穷尽。人的生命也是这样,在历史的长河里,每个个体都会消亡,但是人类却世世代代繁衍下去,生生不息,物质的东西很快就会消失,但是精神却可以长存这是一种自然的状态。

文章虽是在谈论养生,却时时散发着庄子哲学思想的光芒,庄子的哲学往往潜藏于自然之道中,无为,随性,平和,自然,就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养生,并不在于养护身体,过丰衣足食的生活,而是养护生命,而生命的实质是人的精神,只有精神世界丰富了,养生之道才有了意义。对于物质来说,精神重要得多,若想学得养生之道的精髓,首先就要拥有自然、平和的心境。用怎样的态度心态看待世界,就会有怎样的境界。

庄子读后感篇七

《庄子》的《齐物论》我认为是很难啃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哲学味道太浓,而且辩证的观点也是分分钟把我整迷糊了。

——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者者。

反正我的脑回路,已经无法再去想象那个更早更早的时候了。

《齐物论》里“既使我与若辩矣——”的这段,今天读着有了一点似懂非懂的感觉。

首先,庄子提出辩论的胜败关乎对错吗?

其次,庄子提出辩论的对错由谁来判断?

而庄子的论点其实有一个前提,就是“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其黮暗”。

这一句我不认同译文的意思。我觉得这句的意思是“我和你互不知道真实意思,所以两个人各受自己意识的限制”。

《金刚经》里有一句比喻:如人入暗即无所见;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这两句比喻,我觉得可以解释“受其黮暗”,就是人无法看见无法看清楚的意思。

所以我理解庄子得意思是,人和人不相知,所以互相不能正确理解。

也正因为不能互相正确理解,所以才需要一个第三人去做判断。

这让我想起来《三体2-黑暗森林》里的黑暗森林法则。

《三体》里,三体人是意识交流,所以他们没法隐瞒真实想法。而地球人是语言交流,所以咱们可以隐瞒真实想法。

黑暗森林法则说的是,在猜疑链的基础上,黑暗森林里先暴露的一方会成为另一方的猎物,或者说先暴露的一方会被消灭。

《齐物论》辩论的这段,其实完美的阐释了人与人之间的猜疑链:。

——我和你观点不同,如果让和我观点相同的人则无法公平判断、如果让和你观点相同的人也无法公平判断、如果让和你我观点都不同的人或者和你我观点都相同的人均不能公平判断。

所以到头来,两个观点相异的人,是无法从第三人处得到两个人想要的判断的。因为第三人经受不住猜疑审查。

无论第三人持各种观点,他首先被辩论两方从上到下从里到外进行了审查,而审查结果就是无论如何,第三人都没有判断资格且无法做出公正判断。

而回到辩论最初,会发现,辩论判断的基础其实就是猜疑链,因为我和你不相知。因为这个不相知,所以就进入到了猜疑链。因为两个人进入到猜疑链,第三人也进入到猜疑链,而后所有人都进入到了猜疑链。

又因为猜疑链,每个人失去了获得绝对公平的机会,因为没有任何人有判断资格。

这一段让我想到了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我想因为猜疑链的存在,实际上实体正义无论如何会有一方不认可,因为终归有一方甚至可能是双方都质疑第三方的判断资格,所以程序正义显得尤为重要了。

《齐物论》关于辩论的这一段我读着似懂非懂,隐隐约约,随感而发,越是想越觉得深奥,不得不感叹庄子的智慧,也感叹庄子对人性的参透。

三体人虽然历经苦难,一心想寻一个稳定星系发展和延续他们的文明,他们进化出了透明心智,不得不说,上帝给他们关了一扇门却也打开了一扇窗。而地球人一直在一个稳定星系安稳的发展,我们却受猜疑链的困扰,总是在互相猜疑争斗,彼此消耗。

庄子虽然没有去想象地外文明的样态,但他对于人性也是看的透透的了。所以他才无法给出一个解,只能留下一句问“而待彼也邪?”

好像在说: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人心便是天然的鸿沟啊!

以上随感!

庄子读后感篇八

有些人身游四方,但是他的心灵未必行之千里;有些人即使身有所役,心却也可以无所束缚。而庄子正是这样一个可以“游心”的人。

说他“游心”、无所束,其实是觉得他是一个内心很少受牵绊的人,不被他人的言行所左右,也不受周围的环境所动摇,己喜己悲似乎都不被外界干扰。也许“潇洒”二字就是为庄子造的吧。

中国历史上,被说是“洒脱”的人不少,但是他们的“洒脱”和庄子的似乎不是一个境界。譬如李白,也许李白不是洒脱而是豪迈,他可以“看空”所有的贬谪和坎坷,但是这些“看空”终归都是有前提的,都是在自己的仕途中有所阻挠时恢复信心和元气的药剂,假使他一帆风顺,也许就不会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安能使我摧眉折腰事权贵”这样的豪言壮语了吧——再说其他很多人,兴许多少都是如此,都是在追求名利的道路上折损受伤以后才看开这些东西,但骨子里可能还是希望得到这些东西的,所谓的“看开”也很有可能是“得不到”的自我安慰的理由。

然而,庄子却不是这样,他真的是看破了名和利。对于利,自好理解,在《山木》中他就有回答过,认为人生的困顿不是贫穷,贫穷也不会是人困顿的根源。那么再看名,《秋水》里有一个故事就说明了庄子的态度:他把名,把梁国的相位比作是腐烂的老鼠!

其实,看清了名和利是看清了自己人生所追求的东西,就是看清了自己的真心,不会再为他人的标准而累,不会再为了别人的价值标杆而奔波拼命,也不会为了其他人的眼光而去为难自己去弃自己的真心于不顾。我们可能已经有书读,有书读的已经毕业,毕业了的有了工作,有了工作的有了房子……我们不断被别人羡慕着,可是又不断羡慕着别人,总觉得自己离幸福很远,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完成,又总觉得完成了才会更幸福,但是事实呢?等到那些事情完成了,我们真的幸福么?这个大概只有自己知道吧。

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会很努力地去追求一些东西,但是这些所追求的东西是不是出于本心,大概连自己都不会知道,但是确实有很多人,在达到自己的目标的时候反而并不是那么快乐,反而还有点失落,或者没有自己所想象的那么快乐。很多时候,我们就像是去旅行的人,走的太远反而不记得自己为什么而出发,走得太多反而关心一路上的交通、住宿等一些东西多于关心自己的目的地。

为什么要追求自己的真心?其实已经说得很明白了。那么怎么追求呢?

追求真心就是以自己的真心为指标,而不是在意所谓的有用还是无用,世界上没有绝对无用的东西,就像所谓的垃圾也只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一样,我们做的每一件事不是由可见的价值所决定的,现在做的任何一件事都不会是没有用的,相反很有可能是对未知的未来而言至关重要的。就像《庄子》中的一个寓言,对于小鸡而言,但从飞翔这点去判断,很可以说翅膀是没有用的,但是对于鹰来说却完全不是这样的,那么鹰如果拿小鸡的价值观去判断自己的翅膀,那么它很可能永远无法飞翔,相反,它如果去试一次跳崖,这样一件对于鸡来说可笑的事情,也许它飞翔的潜能就会被激发!放到现实生活中来说,可能没有人想过一句“谢谢”,一次轻轻地关门或者一个弯腰捡纸这样的事情会带来怎么样的结果,但是确实有人因为这样的小事得到了一份工作甚至一份尊敬。

没有人可以随便去预先判断有用还是没用,曲线救国不见得比直线前进来得没效率,相反看似“绕远路”反而会是捷径,而且按照自己的真心去做,这一路想必会是鸟语花香。

回头看看60前我们祖父辈所过的生活,再比较一下我们现在所拥有的,我们真的会觉得自己幸福很多,至少我们真的拥有了很多,我们的物质生活真的好了很多;而近几年,我们也越来越开始注重自己的精神生活,我们不仅仅可以寻找自己的喜欢的书籍去看,去想去的地方寻找一段历史或者追求一段回忆,又抑或仅仅去一个咖啡馆享受一个下午的好天气、一个人的好心情,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分享精神上的快乐,单从电视媒体上的节目就可有所管窥蠡测。

还是要感谢我们的祖国,给我们足够稳定的环境去追求自己的真心和真正的幸福,少了那么许多前人的“身不由己”的艰难。相信我们将很快看到比现在层次更高的幸福社会和梦想社会。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庄子读后感篇九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庄子读后感。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庄子、徐无鬼》

世间有这样一种人,在一起的时候常常面红耳赤地争论,可是交情很笃厚。庄子和惠子的关系就是如此。

庄子过惠子墓的时候,他给随从的人讲了个奇怪而不可思议的故事:楚地有个人,鼻子给弄了点白色垩土。这是很平常的事情,擦掉就是。怪就怪在这人没去擦,而是跑到一个木匠那去,叫那木匠给他拿砍掉那块大小厚薄象苍蝇翅膀的垩土。更奇怪的是那个木匠,没象常人那样叫他擦掉垩土,却真的随手拿起斧头砍去,那斧头虎虎生风,从那人的鼻尖擦过,垩土被砍掉了。他站在当地儿,脸不变色心不跳,鼻子完好无损。

这是怎样的一种奇景?!这是怎样的一种际遇啊!人世间难得有这么个胆子大的,难得有这么个技术高的。没有那斧子当前不眨眼的气度,谁敢砍?怕是斧子还没砍下,人已战栗觳觫了吧?没有那高水平的技艺,谁敢站在那等着人家砍?只怕是你站得再稳,也会给那没水平的家伙砍掉了鼻子吧?或许脑袋都岌岌可危了吧?可这俩人竟然就搭档配合得这么高妙。所以,当郢人死后,宋元君叫匠石表演一下砍去鼻子上的垩土时,他再也发挥不出如此高的技艺了。

庄子为什么要讲这么个故事呢?他自己给我们点破了其中的寓意,他说:“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意思是说,从惠子死后,自己没有谈话的对手了,没有谁可以说话了。真的是没有说话的人了吗?他这不是正在给人家讲故事么?其实,他是在哀叹,自己失去了如此高妙的对手,心中万分悲凉罢了。

虽然庄子和惠子对事物的看法大多截然不同,两人在一起时喜欢互相批评和争辩,但是这相争却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庄子的哲思常常由之激发。即使在论争,那也争得是不亦乐乎啊!

站在濠水桥上的惠子和庄子,又开始争辩了。庄子说:“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读后感《庄子读后感》。”惠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说“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说:“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秋水》)

能一起出游,非好友者何?那庄子出游从容,看鱼儿从容欢快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心有所感,大发感慨。惠子是个不可知论者,所以,他反问庄子,你又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以惠子之矛攻惠子之盾,他说,你惠子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到此,我们觉得惠子该闭嘴了。可那惠子还是没服气,辩论水平是高高的,他继续着自己的辩论事业:我不是你,本来就不知道你是否知道鱼的快乐,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大家全都不知道了!这是何等的论辩才能啊!叫我们怎么听怎么觉得象绕口令了。这大约已到了论辩的高峰,可庄子仍能在这高峰上在拔高一筹,他告诉惠子,你先前问我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等等等等,就已经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还问我。我在濠水上知道鱼的快乐了。

这次论争,庄子和惠子各逞口舌之利,没有惠子的高论,又哪来庄子的妙论啊!难怪张之纯在《评注诸子菁华录》里说:“庄子、惠子意见虽不同,然惠子犹是解人也。寥寥数语,写出低徊踯躅无限凄凉。”

另一次的论争,更是叫庄子发了一通关于生死的妙论。

说来庄子可真是个奇人,老婆死了,他老人家大大咧咧坐地上,姿势不雅观也就罢了,他竟然敲着个盆儿唱了起来。这情景给前来吊唁的惠子看到了,就狠狠地批评他:“你跟人家过了这么久,她给你养大了孩子,现在老了,死了,你不哭也就罢了,还敲着盆唱歌,这不是太过分了吗?”这通责备有理有节,却没难住庄子,正象明代陈深辑在《诸子品节》里说的那样“庄子遇惠子,便出奇句,便有奇思奇笔,乃知奇文待人而见也。”

庄子说:“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恍惚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噍噍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庄子、至乐》)

庄子读后感篇十

在上一节当中,我已经简单地提到,道家的“道”,是来自于老子对自然变化的观察,这就是“道”的合理性的来源之一:天无不覆,地无不载,道无所不容、无所不在。因为“道”,日月星云得以运行,山川河流得以形成,人类社会得以运作。只有符合“道”,一切的一切才得以存在、发展。

然后我还从另外一个方面读出来庄子的“道”的合理性来源,那就是崇古。大家都知道,先秦诸子在思想上都有崇古的倾向。他们在论证自己思想合理性的时候,都会回到夏商周三代,甚至尧舜禹、三皇五帝时期找到理论支撑。由于诸子都是民间兴起的私学,他们需要找到一个官方的“正统”来证明自己思想的合法性。有趣的是,不同的派别居然可以在同一个例子当中找到截然不同的结论,比如说,孔子会赞颂三代和西周时期的音乐,然后提倡恢复礼乐制度;而墨子也会提到三代时期的音乐,但是就会提倡“非乐”。

对于诸子的崇古,我发现有一个问题就是,诸子在引用以前的历史来论证自己的思想的时候,并非尊重客观现实与内在联系的,而是片面地找到有利于自己立场的一面,甚至歪曲、捏造历史来证明自己的思想。第二个问题比较根本的是,我认为诸子这种“崇古”,是一种盲目的崇古。因为诸子总是在强调,过去有多好,远古有多好,现在就不好了。但是这种过去的好,其实更多是他们幻想、构建出来的。在远古时期,社会普遍更会存在生产力落后、疾病横行、生存环境恶劣等问题,只不过垄断知识的人们,用文字为远古时期的社会粉饰太平罢了。

说回庄子,他也是崇古的,但是他的崇古与诸子不同,他不是崇尚三皇五帝的时期,他是崇尚更久远更古老的、甚至三皇还没出现的时期的远古社会,并且从中找到“道”的合理性。

我发现这一点跟两千年后西方的思想家卢梭的做法很相似。卢梭为了论证“人民主权”与“社会契约”的存在,也是从人类远古的状态找到“人生而平等”的合法性的。卢梭的思想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他盛赞人类的“原始自然”的状态,认为文明与智慧就是导致人类不平等和灾难发生的根源。

庄子读后感篇十一

蝶在飞,承载的是一种逍遥。

丹青挥毫的满纸荒唐,是一种对道追寻的喧嚣?是一种对尘俗的浮躁。

百年孤独,孑然一身,总是带着透彻的目光,和柔婉的心灵,却不曾孤独百年。

庄周梦蝶,梦到的是一个只有飞翔的境界,美丽的像水,平凡的貌不惊人。

《庄子》是一片远离更远的世界,不曾老去,不曾彷徨,美的像桃花园般不知所措。

如垂钓,在濮水上,不是功名,而是的宁静,即使空手而还也淡不经心,它此时在九天外御风飘游呢。即使有时无意间捞上几分功名,他也会掷之于江湖,相位的诱惑也不住他一心,无心挥洒不羁的心。

如午寝。一般人不及庄子。看着美景心向往之,自然而然地化蝶而腾空了,没有梁山伯与祝英台那么凄怨,只是为挽起几缕青色,无思无暇,无忧无虑,无牵无挂,自由自在地飘有此“恣意妄为”“无法无天”,却不管他,纷纷繁繁的翅膀是他不羁不怯的天堂。

梦醒了,也不慌不忙,心里也会开着花,在路上,一朵一朵地绽放。

如送丧,在山野之中,鼓盆而歌,只为送,相濡以沫多年的妻子。归去,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人逝,是一种太过残酷的现实。

庄子却却笑着,像婴儿一样,纯洁,无瑕发自内心,死亡是一种安详,回归自然,自然就回归宁静的世界了。不必哀伤,不必失望,有一种东西叫做道,有一种人生叫顺其自然。

庄子读后感篇十二

我选读了其中的几篇:

内篇:外篇:杂篇:

第一篇《逍遥游》第八篇《骈拇》第二十六篇《外物》。

第二篇《齐物论》第九篇《马蹄》第二十七篇《寓言》。

第三篇《养生主》第十篇《qu箧》。

第四篇《人间世》第十七篇《秋水》。

第五篇《德充符》。

第六篇《大宗师》。

第七篇《应帝王》。

最后,在泛读了剩下的篇目基础上,对《庄子》全书作一篇总结。

《逍遥游》。

该篇是庄子思想和艺术的代表作,它主要说明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全面阐述了他无所待的思想:万物如果以有所待作为运行的条件,就不能真正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只有消灭了物我界限,无所待而游于无穷,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是绝对的自由,这就是“逍遥游”。

“逍遥”,得道后无所依赖,进入自由王国的一种境界。

《齐物论》。

“齐物论”即“齐同物论”,阐述万物平等观。庄子认为,万物在作为个体的存在意义上,主要表现为差异性,也就是对立性;而在“道”面前则是统一的,均齐的,“道通为一”。他主张应该抛弃万物相对性的差异,而去把握道永恒性,绝对性的统一,“忘年忘义,振于无竟”。这些都是庄子对立统一观念的体现。

《养生主》。

本篇主要讲述养生之道,“主”指的就是道。作者提出“缘督以为经”的养生方法,即养生要坚持中间路线,不要走极端。他认为人与其他万物一样,生死不过是一种转化,人要维持自己的生命就应当顺其自然,遵道而行。所谓“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抛弃那些名利荣辱,按自己的天性去生活。

《人间世》。

本文主要是讨论处世哲学,“人间世”即人类社会。作者认为正确的年处世方法应坚持两条原则:“虚己”与“顺物”。也就是说,无论时事如何变化,都应当坚持虚己无知,不带成见和主观愿望;要顺物随变,不固执己见,这样才能够摆脱世事的困扰而立于不败之地,“不用为用”。

《德充符》。

本篇主要谈论道德,“德充符”,道德完美的标志。文中以五个寓言写了六个肢体残缺,奇形怪状的人,但他们都是道德充实的形象;相反,盛名于时的孔子,郑执政者子产,自命治国忧民的鲁哀公都甘拜下风,这一切无非要说明:形体的健全并不代表道德的完善,而道德完善却能够弥补形体的残缺不足。所谓道德,就是要做到因循万物的变化,消除立德的动机。

《大宗师》。

本篇主要讨论道,“大宗师”即宗大道为师。“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死声如一”的人生观,“安化”的人生态度,“相忘”的生活境界,是本篇的主题思想。

《应帝王》。

本篇主要讨论政治哲学,“应帝王”就是应对帝王治国的需要做出的回答,也就是治国之道。庄子主张无为而治,为政之道在于顺应人的天性,以完善的道德去潜移默化,而不是强加干涉。

《骈拇》。

《马蹄》。

本文承上篇进一步提出圣人所提倡的“仁义”是破坏原始道德的工具。作者以马为喻说明原始野性才是人的本性,这不是强调复古,而是在倡导人性解放,回归纯朴。

《胠箧》。

本文从日常生活入手,防盗却被盗贼所用这一实例,指出圣智礼法也是如此,本为护国为民反而成为“大盗”乱天下的根由,最终为害百姓。作者引古讽今,抨击了以智法国的做法。

《秋水》。

本文主要的观点是在河伯与北海若的对话中凸现的:前半部分用大量篇幅论述物质世界在时间、空间上的相对性,人的渺小,自然之道的伟大,说明万物齐一的正确性;后半部分佐以几个小寓言进一步论述自然本性的.可贵,鼓励人们放弃名利,返本归真,融于大道。

《外物》。

本篇主要论述人的道德修养问题。作者用了几个寓言故事,旨在阐明:凡事不可强求,要看到并克服自身与外界的矛盾,任其自然,不受外物诱惑,自身道德才能不断提高,事物才能得以成功。

《寓言》。

从全文来看,这篇文章主要是讲学道方法的。开篇由对卮言重要性的论述(主要是卮言能够随自然的变化而变化)因出五个寓言故事,说明学道不可因利而改变是非评判,要忘亲忘禄、要看破生死、要一切任随自然而不问其所以然、要态度谦逊。总之,一句话,要排除主要因素,顺物自然。

总结。

在粗略读完《庄子》一书之后,颇有感触。不能说是我自己的独到见解,因为我的阅读还未曾上升到专门研究的阶段,所以,以下的论述,是结合了他人研究成果及我自己尚肤浅的认识而总结出来的对,《庄子》一书的评价,主要有四点:

1.作为百家争鸣时代产生的作品,庄子首要的特点就在于其内饱含道家深邃的思想。

众所周知,《庄子》哲学思想源于老子,而有发展了老子的思想。“道”为其哲学的基础和最高范畴,其外涉及政治、处世、养生、世界起源论和本质论、唯物辩证法等各个方面。它既是道家,用以认识世界的工具,更始其劝人律己的道德手段。“道”最重要的也是贯穿《庄子》一文始终的观点是“顺天”和“无为”。虽然各篇内容各异,思想浩繁,但我们多多少少都能体会到作者希冀的任天为之,不加外物束缚的自由境界。“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境界何等雄浑!

然而,一些消极避世,过分脱离现实的唯心主义观点,显然是不足取的。

2.正因为庄子本人的思想超脱万物、穿越古今,必然要求文章中想像和虚构奇特磅礴,恣意汪洋。

写大物,有扶摇而上九万里的鲲鹏、有呢感荫蔽千头牛的栎社树、有中央之帝浑沌;写奇人,有乘云气游于四海之外的藐姑射山神人、有御风而行的列子、有用五十头做鱼饵的任公子;写怪事,有周梦蝶、罔两问影、骷髅论道;写隐士,有狂人接舆贤人肩吾、悟道者南郭子纂——总之,所绘之人、事、屋、物、景,皆使作者思想得以曲折的展现。

3.想像和思想有要通过特定的创作方法表现出来—“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

其中,寓言是最有名的,通览全书,无一篇不涉及语言故事的创作,而无一个语言故事不是独出心裁,着意为之。《庄子》的许多思想艰深抽象,而语言却化虚为实,将理论变得真切自然。重言也是随处可见,尤其是借孔子之口到处道家观点。这一点作者是矛盾的:道家避世自修的态度显然对儒墨等积极入世的行为表示不屑;而当时儒墨并盛,孔子为名人,为了使自己得主张为他人所接受,庄子又不得不托己说于长者,尊者之言以自重。“卮言为曼衍”,层出无穷,散漫流衍地把道理传播开来,这一点其实在诸子百家的许多著作中都存在。这里将其提出,庄子是想证明:自己的语言皆从内心自然涌出,言为心声,不能为外界功利目的而矫揉造作。

4。语言跌宕跳跃,句式错综复杂,论辩性强。

庄子擅用尖新奇特之词,大段排比,反问,疑问的句式去论辩,读之或铿锵有力,或发想无端,或尖锐辛辣。当然,正是因为作者不直接表明态度,而是叙议结合地让读者去领悟其中的道理,加之作者思维跳跃较大,逻辑上往往会有疏漏,常常是开篇的寓言与后文衔接不上,最为突出的表现是《齐物论》和《寓言》。另外,篇末附及的一些寓言让人感觉过于重复拖沓,没有存在的必要。

附:本来,对内篇的七篇文章作了具体的结构分析(在我看来,除了《庄子》距今较远,文字艰涩难懂之外,最麻烦的是如何将文章各个部分联系起来并最终凸现主旨),但因内容较多,只好算了。

庄子读后感篇十三

又是另外一片天。 ——题记

你认清自己的生活了吗?我每天扪心自问。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解牛》告诉我们:只要我们能够适应外界条件,顺应自然,就能活得惬意,活得精彩。

每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喜欢漫步在温暖的阳光下,暂时抛却成长的烦恼,猛然发觉一切都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一般朴实美好。

曾记得有多少次像听天书似的上数学课,脑子飞快的转着,却总也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只有双手在不停的运动,复制下老师的板书;曾记得有多少回再拿到试卷的一刹那,脑袋一片空白,心中不由凉了半截;曾记得有多少个夜晚,面对眼前的作业发呆,不知何以下手的无奈涌上心头……很多次很多次当真为自己沉重的生活下了定义:如同地狱般的生活,不是人过的。

诚然如此,我又不得不承认事物总有其两面性,正如那令我厌烦又不能及时消化的笔记成了我最宝贵的学习资料;那令人心寒的分数背后却隐藏着我必须消灭的敌人——学习的薄弱环节;那犹如“雪满太行”的难题,在我努力攻克下,成功的欢欣鼓舞无可替代……正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

庄子能把知识分子认为繁重、肮脏、卑贱的宰牛劳作,写成一曲美妙的音乐演奏,那么我为什么不能将学习生活看成一种享受呢?既然无法无法改变学习的艰巨性,就让自己去适应它。

换一种眼光看生活,我知道我该怎么做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