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贵州旅游导游词(大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9 15:58:04 页码:9
2023年贵州旅游导游词(大全13篇)
2023-12-19 15:58:04    小编:FS文字使者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贵州旅游导游词篇一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早上哈!欢迎大家参加重庆航旅贵州旅游团队。我是大家此行导游员木可。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第一怪:石片当瓦盖。

第二怪:老太太上山比车快。

贵州的山很多,所以路也艰难,盘山公路在山上绕了一圈儿又一圈儿,即使再快的汽车,沿着盘山公路上山,也要一环一环的绕上去,路程自然是人们行走小径的几十倍,因而,等汽车绕上去了,即便是脚慢的老太太,也早提前到达了啊!

第三怪:半边房屋依山盖。

安顺龙宫景区就有许多依山而建的房屋,借用山体作为后沿墙,巧借地势,也省去了一面墙的石料,据老百姓讲,这样建屋还有冬暖夏凉的优势呢!

第四怪:山包儿独立在。

第五怪:房顶上种菜。

这并非普遍现象,而是一种特殊的方式,就是条件好的居民在建造房子时,往往用水泥加固房顶,然后留有女儿墙,在女儿墙内铺上好土,种些常用蔬菜,却也落得个能不求人就不求人,丰衣足食般的感觉!

第六怪:辣椒当成家常菜。

贵州地处高原山区,同时雨勤构成了完整的潮湿气候,常吃辣椒可以驱寒强身吧?有时我就不明白,西北的大漠边缘,在万里夕阳中的居民也是凡食毕有辣椒,那他们是为了什么呢?也许恶劣的食品条件下,为了下饭吧?贵州居民特别是苗、侗族除喜食辣外,更嗜食酸。当地谚云:“三日不吃酸,走路打蹿蹿(意为不稳)”。由此也衍生出两道名菜:一是酸汤鱼。制作时先将西红柿、生姜等放入米汤中,存于瓦缸发酵,再加入多种中草药及花椒、葱、香椿等与鱼煮之,汤鲜肉嫩,酸辣可口,食之胃口大开。二是虎皮辣椒,即将青椒置于火上烤后撕成条,拌以酱油等作料,装盘上菜。

第七怪:三个老鼠一麻袋。

这里的老鼠当然指的是硕鼠,每个好几公斤重的样子,几个就能装一麻袋。

不过,这个怪应该和云南的三个老鼠一麻袋应该是如出一辙。

第八怪:厕所随身带。

指过去厕所少,苗族人长裙,随处可如厕方便。在贵州,苗、侗、布依等40多个少数民族和睦相处,民族风情异彩纷呈。妇女尤喜以银饰装扮,据说一个苗族妇女全身所披银饰品重达16千克。但在田间劳作时,则不戴饰品,下半身多穿裙(亦称百折裙)。当需“解手”时,随时可蹲下,裙四下张开笼罩,宛若一天然厕所。

贵阳的女子特别忌讳被叫做“小姐”,据说稍有姿色的女子可被称呼为“钉子”,按照姿色等级分为——金钉子银钉子铜钉子铁钉子。少数民族又将女子称呼为“娘娘(niangniang请念第一声)”。相对应,略有几分姿色,或者说可以参加加油好男儿比赛的男子。被叫为“钳子”,金钳子银钳子铜钳子铁钳子。

贵州旅游导游词篇二

各位亲爱的游客:

大家好!欢迎您踏上贵州这片神奇的土地,来到美丽而神秘的赤水做客。很高兴能与大家相聚赤水,首先,我代表赤水旅行社的全体员工给大家说一声:一路辛苦了。我呢,便是大家此次赤水之行的导游,我的名字叫做田林子,大家可以叫我小田。

赤水是一块美丽而富饶的土地,是您一生中值得一去的地方,而今天我们要游览的呢,便是有着没有“败笔的景区”之称的四洞沟景区。其实啊,四洞沟景区是由水帘洞、月亮潭、飞蛙崖、白龙潭这4个瀑布组成的。大家心里肯定在纳闷,为什么它被叫做四洞沟呢?怎么会有这么多“洞”呢?实际上,在我们贵州黔北地区,“洞”是古汉语的遗留用语,我国最古老的文字工具书《说文解字》上解释说:“洞者,疾流也!”从这里可以看出,“洞”并不是指山洞或溶洞,在我们当地人的口语中,“洞”就是指瀑布之激流,所以呢,“一帘瀑布”就是“一洞”了。

四洞沟在赤水的大同镇境内,一会儿呢,我们便会从赤水大桥出发,沿着赤水河岸去欣赏四洞沟的美景了,全程大约需要25分钟左右的时间。

朋友们,四洞沟景区到了!大家和我一起做一次深呼吸,是不是觉得这里的空气都清新了许多呢?那说明我们是来对地方了,因为啊,这里被称为“洗肺的天堂”。一会儿呢,我们每步行1公里左右,就可以欣赏到一个瀑布,并体验到它们各自妩媚、隽秀、奇特、宏伟的特点了。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座牌楼大门,高悬于牌楼之上的题字呢,便是赵朴初先生的佳作了。几年前,当四洞沟刚刚被发现的时候,就引起不少探奇揽胜者的一睹为快。其中便有中国宗教界领袖人物、书法大师赵朴初先生,他不顾年事已高,也慕名前来游览,游罢之后,余兴正浓,即展磨墨,一气呵成“四洞仙境”4个大字。

现在呢,我们脚下的便是竹林长廊了,它单边长4公里,往返8公里,到这里呢,我们也完完全全地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了!在四洞沟游览我们首先要调整一下旅游的习惯,这里不像张家界、黄山那样大起大落,不需要冲着那些山头比赛拼命。四洞沟其实就是一个自然公园,要换一种平和的游园心态,慢慢地去品赏、去感悟、去享受!

马上就要到我们四洞沟的第一洞——“水帘洞瀑布”了,大家也许已经听到它訇然作响的声音啦!请往这边看,在瀑布后面有一条天然的石穴,瀑布像帘子一样把石穴遮住了,所以它叫做“水帘洞天”!那就让大家跟随我一起进入石道,与它进行零距离的接触吧。

贵州旅游导游词篇三

红枫湖风景名胜区位于贵阳市西郊,是贵州西线黄金旅游第一站。风景区规划面积200平方公里,是一个融高原湖光山色、岩溶地貌、少数民族风情为一体的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红枫湖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高原湖泊,湖中分布着大大小小170多个岛屿,红枫湖的山,或雄奇,或秀美。环湖四顾,但见群山环绕,山水相连。泛舟其间,山随水转,水随山环,有高峡壁立,有偏湾向隅,有鸥鹭翔集,有鱼跃浅滩。纵游山间,鸟鸣盈耳,树深荫蔽,其乐融融。是理想的生态旅游胜地。红枫湖分布着不可胜数的天然溶洞,形成了“山里有湖湖里岛,岛中藏洞洞中湖”的奇妙景观,尤以将军湾一带溶洞群最负盛名。

红枫湖周边世代居住着苗、布依、彝等少数民族,民族风情旅游是红枫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份。1991年,红枫湖民族村侗寨建成开放,成为当时国内风景名胜区中为开展民族风情旅游而最早修建开放的民族村寨。此后,又相继建成了苗寨、布依寨。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和经营,民族风情已成为红枫湖最具活力的旅游项目。红枫湖民族村也成了展现贵州少数民族风俗和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历经二十年的建设管理,红枫湖风景区已建立起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体系,对森林植被、湖泊水体、地物地貌等保护工作依法实行了严格的管理,卓有成效的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工作为资源的永续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按照《红枫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已建成了滴澄关、观景山、侗苗冲、恩园、将军湾等十余个景区,开放了数十个景点,响誉海内外。

红枫湖风景名胜区二十年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关注。、温家宝、李瑞环、吴邦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亲临红枫湖考察,对红枫湖风景名胜区的工作作了重要指示。新世纪伊始,随着大规模生态保护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进行,景区面貌焕然一新。二十年的拓展,铸就了红枫湖风景名胜区今日的辉煌,红枫湖,这颗高原的明珠将更加璀璨夺目!

贵州旅游导游词篇四

大家早上哈!欢迎大家参加贵州旅游团队。我是大家此行导游员木可。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贵州的山很多,所以路也艰难,盘山公路在山上绕了一圈儿又一圈儿,即使再快的汽车,沿着盘山公路上山,也要一环一环的绕上去,路程自然是人们行走小径的几十倍,因而,等汽车绕上去了,即便是脚慢的老太太,也早提前到达了啊!

安顺龙宫景区就有许多依山而建的房屋,借用山体作为后沿墙,巧借地势,也省去了一面墙的石料,据老百姓讲,这样建屋还有冬暖夏凉的优势呢!

这并非普遍现象,而是一种特殊的方式,就是条件好的居民在建造房子时,往往用水泥加固房顶,然后留有女儿墙,在女儿墙内铺上好土,种些常用蔬菜,却也落得个能不求人就不求人,丰衣足食般的感觉!

贵州地处高原山区,同时雨勤构成了完整的潮湿气候,常吃辣椒可以驱寒强身吧?有时我就不明白,西北的大漠边缘,在万里夕阳中的居民也是凡食毕有辣椒,那他们是为了什么呢?也许恶劣的食品条件下,为了下饭吧?贵州居民特别是苗、侗族除喜食辣外,更嗜食酸。当地谚云:“三日不吃酸,走路打蹿蹿(意为不稳)”。由此也衍生出两道名菜:一是酸汤鱼。制作时先将西红柿、生姜等放入米汤中,存于瓦缸发酵,再加入多种中草药及花椒、葱、香椿等与鱼煮之,汤鲜肉嫩,酸辣可口,食之胃口大开。二是虎皮辣椒,即将青椒置于火上烤后撕成条,拌以酱油等作料,装盘上菜。

这里的老鼠当然指的是硕鼠,每个好几公斤重的样子,几个就能装一麻袋。

不过,这个怪应该和云南的三个老鼠一麻袋应该是如出一辙。

指过去厕所少,苗族人长裙,随处可如厕方便。在贵州,苗、侗、布依等40多个少数民族和睦相处,民族风情异彩纷呈。妇女尤喜以银饰装扮,据说一个苗族妇女全身所披银饰品重达16千克。但在田间劳作时,则不戴饰品,下半身多穿裙(亦称百折裙)。当需“解手”时,随时可蹲下,裙四下张开笼罩,宛若一天然厕所。

贵阳的女子特别忌讳被叫做“小姐”,据说稍有姿色的女子可被称呼为“钉子”,按照姿色等级分为——金钉子银钉子铜钉子铁钉子。少数民族又将女子称呼为“娘娘(niangniang请念第一声)”。相对应,略有几分姿色,或者说可以参加加油好男儿比赛的男子。被叫为“钳子”,金钳子银钳子铜钳子铁钳子。

贵州旅游导游词篇五

各位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

“神秘的赤水河哟,悄悄在流淌,风情万种,一路芬芳,神奇的赤水河哟,源远流长。波涛万里酿美酒醉了四方!”欢迎大家来到具有“千瀑之市,万竹之园,桫椤王国”之美誉的“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赤水。我是带领大家参观游览的导游,衷心祝愿大家在赤水的两天行程里,有赏不完的美景,尝不完的美食,听不厌的故事,发不完的感叹,我将竭尽全力,让大家的旅程开心并有收获。请允许我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座美丽而祥和的城市———赤水。

赤水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赤水河中下游,与四川省南部接壤,历为川黔边贸纽带、经济文化重镇,是黔北通往巴蜀的重要门户,素有“川黔锁钥”、“黔北边城”之称。赤水山川秀丽,风景优美,全市森林覆盖率76。2%,居贵州省第一位,是国家级的生态示范区,被称为“生态边城”。

赤水因美丽而神秘的赤水河贯穿全境而得名,更因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扬名中外。20xx年的8月1日,在阳光明媚的巴西利亚,赤水正式以“中国丹霞”项目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我省继荔波中国南方喀斯特之后的第二个世界自然遗产地。这成为贵州的骄傲,更是赤水人民的骄傲。

赤水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赤水是国务院唯一以行政区名称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观以瀑布、竹海、湖泊、森林、桫椤、丹霞地貌等为主要特色,兼有古代人文景观和红军长征遗迹,被中外专家誉为“千瀑之市”、“丹霞之冠”、“竹子之乡”、“桫椤王国”、“长征遗址”五大特色。各位游客,我今天着重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一个流光溢彩的赤水,赤水的美,美在色彩的绚丽。

“白色”的赤水是瀑布之美、美酒之醇。在这里有句俗话“有水皆成瀑,有竹必成林”形象的描述了赤水的瀑布奇观和水—林交融的万千美景。十丈洞与四洞沟两个国家风景名胜区的瀑布群,因形态不一、变化万千呈现出不一样的风情,可以说一个是大家闺秀,一个是小家碧玉;一个是磅礴豪迈,一个是小鸟依人。

美酒河———赤水河穿城而过,赤水河因为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水文气候特性,酝酿了茅台、酱领酒、习酒、赤水枸酱酒、郎酒、怀酒等十余种蜚声中外的美酒。赤水的“白”是灵性的清纯,是自然的馈赠,是“天人合一”的奥妙。

“绿”色的赤水是苍茫的竹海和成林的桫椤。竹海与赤水河相生相伴,血脉相连。茫茫竹海为赤水河涵养水源,让它源源不断,滔滔赤水河又为竹海推波助澜,使它生息繁衍。他们相濡以沫,营造出一片绿色世界。有人说,来到赤水啊,您就是来洗肺的,这里生长着冰川前期植物,被称为科学研究的“活化石”,在科研、观赏上具有重要价值,是国家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说到这里各位游客不防在赤水尽可能的多做深呼吸,甚至有人开玩笑,用塑料袋装一袋子赤水的空气回去啊,您都可以卖大钱呢!

赤水的“红”有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是这里是红军长征途中毛主席运动战、游击战、以少胜多的战役战术发挥的淋漓尽致的“神来之笔”——四渡赤水在此展开。虽然今天祥和、幸福的生活替代了弥漫的硝烟战火,但人们心中对“红”的敬意却是永远挥之不去的。这第二个“红”,就是赤水享誉世界的地貌特征——丹霞,我国著名的丹霞地貌专家专程前往赤水考察后,得出这样的结论:“赤水丹霞地貌面积之大,发育之成熟典型,壮观美丽之程度,当属全国第一”。

各位游客,来到赤水,你看到的这满眼的“红”、满眼的“绿”,还有这醉人的“白”,您是否已经被深深吸引。今天的赤水,风景秀丽、美食众多、人民安居乐业,在这样祥和的城市里,我们往往置身其中,乐不思蜀,就让大家和我一起慢慢领略赤水壮丽的美、神秘的美、宁静的美、悠远的美,一起感受这大自然与人类和谐的生存之美。这是一个您一生一定要来的地方,这里也永远向您敞开怀抱欢迎您!

贵州旅游导游词篇六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具有“文化之州,生态之州,歌舞之州,美酒之州”的美誉的贵州旅游!我是大家此次旅游活动的导游,我叫**,大家可以叫我*导。

现在我们的所在地就是贵州的省会贵阳。贵阳,被誉为“森林之城”。大家都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其实还有下句就是避署之都在贵阳。从贵阳的形象定位就可以感受到它的“绿色”和“生态”的气息。

古代大哲学家王阳明赞曰:天下之山,翠于云贵;连亘万里,际天无极。那今天,我们就去见识见识贵州之山:梵净山。

梵净山位于中国贵州省东部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最高峰———凤凰山,海拔2752米。梵净山不仅是贵州第一山,还是中国中西部武陵山脉的主峰,也是中国14个加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世界性自然保护区之一,素有“生态王国”之美誉。整个梵净山山体庞大,东西宽约21公里,南北长约27公里,总面积567平方公里,次峰“红云金顶”是梵净山的精华部分,也是梵净山景区中段部分,总面积大约150平方公里,它分东西两线上山游览,今天我们走的是东线。南面松桃暂且尚未开发,这三县均属于铜仁地区管辖。

梵净山那绝美的风采和种种奇特的景观,令人倾倒,令人心醉。

现在的都市人都习惯了灯红酒绿的生活,但是偶尔也会对这样的生活感到乏味。此时,来到梵净山,这样的.世外桃源,会让你呼吸到清晰的空气,带给你精神上的享受。借此机会,和大自然真真正正的亲密接触。

梵净山的美,首先就美在它的奇峰,这里竞秀、峰峰称奇、各有特色、各具神韵,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传说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过此地时由于山高,马脚被拌了一下,即从马背上掉下了几叠经书,形成了梵净山上的峰群,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万卷书”。世界独有的奇石“蘑菇石”形似一本本经书堆叠而成的,据说这一天工巧匠就是当年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亲手所造,不管风吹雷打,日晒雨淋,历经万年依然屹立于山顶,丝毫不变,与之对应相称的梵净山次峰“红云金顶”从梵净山上冒然而出,直插云霄,凸出地面100米,堪称“蓝天一柱”,顶上分别驻着两座寺庙,即为弥勒佛殿和释迦殿,传说佛祖就是通过此顶来到人世的。所以我们来梵净山的朋友,只要登上这座红云佛顶,拜一拜佛祖就能共享人间太平。

贵州旅游导游词篇七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早上哈!

第一怪:石片当瓦盖。

第二怪:老太太上山比车快。

贵州的山很多,所以路也艰难,盘山公路在山上绕了一圈儿又一圈儿,即使再快的汽车,沿着盘山公路上山,也要一环一环的.绕上去,路程自然是人们行走小径的几十倍,因而,等汽车绕上去了,即便是脚慢的老太太,也早提前到达了啊!

第三怪:半边房屋依山盖。

安顺龙宫景区就有许多依山而建的房屋,借用山体作为后沿墙,巧借地势,也省去了一面墙的石料,据老百姓讲,这样建屋还有冬暖夏凉的优势呢!

第四怪:山包儿独立在。

第五怪:房顶上种菜。

这并非普遍现象,而是一种特殊的方式,就是条件好的居民在建造房子时,往往用水泥加固房顶,然后留有女儿墙,在女儿墙内铺上好土,种些常用蔬菜,却也落得个能不求人就不求人,丰衣足食般的感觉!

第六怪:辣椒当成家常菜。

贵州地处高原山区,同时雨勤构成了完整的潮湿气候,常吃辣椒可以驱寒强身吧?有时我就不明白,西北的大漠边缘,在万里夕阳中的居民也是凡食毕有辣椒,那他们是为了什么呢?也许恶劣的食品条件下,为了下饭吧?贵州居民特别是苗、侗族除喜食辣外,更嗜食酸。当地谚云:“三日不吃酸,走路打蹿蹿(意为不稳)”。由此也衍生出两道名菜:一是酸汤鱼。制作时先将西红柿、生姜等放入米汤中,存于瓦缸发酵,再加入多种中草药及花椒、葱、香椿等与鱼煮之,汤鲜肉嫩,酸辣可口,食之胃口大开。二是虎皮辣椒,即将青椒置于火上烤后撕成条,拌以酱油等作料,装盘上菜。

第七怪:三个老鼠一麻袋。

这里的老鼠当然指的是硕鼠,每个好几公斤重的样子,几个就能装一麻袋。

不过,这个怪应该和云南的三个老鼠一麻袋应该是如出一辙。

第八怪:厕所随身带。

指过去厕所少,苗族人长裙,随处可如厕方便。在贵州,苗、侗、布依等40多个少数民族和睦相处,民族风情异彩纷呈。妇女尤喜以银饰装扮,据说一个苗族妇女全身所披银饰品重达16千克。但在田间劳作时,则不戴饰品,下半身多穿裙(亦称百折裙)。当需“解手”时,随时可蹲下,裙四下张开笼罩,宛若一天然厕所。

贵州旅游导游词篇八

肇兴侗寨是贵州赫赫有名的侗寨,有千年的历史,其中有五个鼓楼,名称分别为仁,义,智,信,礼;还有两个大点的戏台;而另一个伴随侗族的标志性建筑-----风雨桥,则也有五个。侗族人称风雨桥为“花轿”,大概是形状像是花轿吧。

鼓楼主要是公众汇聚的场所,我走到一个鼓楼时,看到一群人围坐在鼓楼下,中间有一个大火盆正在烧着;有个年纪较大的人用侗族话正在说事,而周围的人正认真的聆听老者的话,比正在开着的全国人大的会议的严肃性差不多。鼓楼的柱子上,绑着一个很大的芦笙,大约是三米多长,这是我见到过的最大的芦笙了。然而现代人的拙劣思维,给鼓楼抹黑了----一个鼓楼的第一层檐角上塑造了一个扛着金箍棒的孙悟空的形象,最让人恶心的是孙悟空居然骑着一条狗。嘿嘿嘿嘿。

风雨桥是侗族标志性的建筑,我三十年前在书上看到这种建筑时候,目瞪口呆的充满了崇敬。现在实地看到后,有了更多的崇敬。风雨桥和鼓楼是侗族木建筑的两个代表,在世界建筑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颐和园的长廊,大约是借鉴了风雨桥的建筑形式。现代人做的鼓楼和风雨桥外形确实很好看,但是用水泥钢筋制做的,只是好看而已。

让我喜爱侗族的建筑的,莫过于侗族那形状优美,自然耐用的木楼。侗族的木楼用上好的杉木做成,一般是三层,据说一个木楼能保存居住上百年历史。木楼冬暖夏凉,亲切自然。据说建一个木楼需要八万元,而在当地建造同样形状的水泥结构的房子需要二十多万。由于木楼隔音差,走路时候声音较大,所以有些侗族人将大的结构用水泥制作,而墙壁和屋顶仍然用木板制作,可谓两全。

选择居住地,是各个民族的首要问题。人,首先要选择有水的地方,否则难以生存。月球上如果有水,航天员恐怕不愿意回到地球了。

逐水草而居,是游牧民族的特点;正如如此,逐江河而居,也是南方各民族的特点,侗族人逐江河而居,实为几千年的迁徙特点,因为人类不能离开水。在江水两岸居住,是江南各族人民的特点。长江黄河珠江两岸,其实也是汉族人的特点。所以说,各民族的居住选择地的必要条件,其实是同样的首选。

侗族人没有文字传承,但是有独特的语言,他们讲话也讲普通话,而且讲的比较标准,虽然有些地方口音。侗族人大多是穿黑色或紫色的衣服,女人似乎个个都会绣花;一个老太太告诉我她七十八岁了,但是手中所绣的花,针脚着实细腻。而男人女人的节日盛装,均为绣花遍衣,男人的前裙上,还绑着不少的鸡毛作为装饰。

侗族女人所戴的银饰物件,绚丽繁华,闪闪发光,是为铜件鎏银,轻巧奢华。任何一个女孩戴上全套的银饰件,都会美丽光华,俨如贵妇,美丽动人。一般套装大都在千元左右,全是匠人的手工艺品。街上有好几家银匠铺,不过加工用火则现代成了氧气火焰喷灯和小坩埚。在明清时候,银子是最普通金属通流物,因此也造就了侗族的银饰艺术,这种金属易延展的艺术至今也是金属加工业的顶级手工艺术。结婚时候有一套别致的全套银饰件,大约是侗族女孩最高的期望。至今看来,这类银饰件依然是奢侈品,美的令人心醉,令人眼里喷火。

都是荷尔蒙惹的祸,谁叫咱是男人嘛。

爱艺术图案是侗族的特点,甚至连路上铺的卵石,也被精心的镶嵌在水泥上组成各种优美的图案曲线,连侗族的男人也非常讲艺术。

侗族的染衣匠大多人女人担任,将大锅水烧开,加入靛蓝或者紫的红的染料,经过几次过滤之后放入大锅,将布匹放进去后翻煮一个小时左右,然后挂在长竹竿上晾晒。很有意思的是,染了带有麻纤维的棉布晒干之后,女人们用大木槌在门口的方形石板上用力的砸折叠起来的布料,说是要将布捶打的有光亮。说是这种燃料是由板蓝根来制作,有的布料在处理之后还要刷上柿子水,用于布料的防雨防风。果然,经过捶打后的布匹不仅是光亮,更是因为纤维被强制伸展,结果是衣服难以发皱,穿在身上久不变形和发皱。每家每户门前都有一块方石,磨的异常光洁平整,就是捶打布料用的。甚至将布料捶打成百褶裙,穿上后裙子总是自然折叠的硬楞硬角的永远像是刚烫过似的。每天听到捶打布匹的声音,于我则是一种很惬意的声音:如果有个汉族女人每天在捶布让我听到的话,我会爱上她。

侗族的另一个服饰特点是编织许多带子,用来绑在腰间和捆绑固定背在背上的小孩,还用于女孩对男孩表示爱情的象征。

在侗寨的三天里,每天都看到红白喜事。女人们一手提着竹篮,里面大约放着五斤糯米,左手提着一个罐子,也装的是米,向主家去行礼。问询为什么这样,答曰:右手提篮子是女人行礼,而左手提罐子是男人行礼,里面装着米和钱。一般来说,与红白事主家关系紧密的人,行礼大约是一百元或更多。如果是直系亲戚则行礼大约是五百到三千元。更远点的街坊,只需提来篮子米就行了。但是登记之后,马上反馈的回礼则是一斤半猪肉,一斤米,还有水果或者糖,回礼远远大于普通的行礼,而且还可以吃两顿饭。饭是大锅猪肉炖萝卜,血红,酸菜炖猪内脏等等,四菜另加油炸花生米,没汤,米酒任饮。所以如此算来,红白之事的主人家大办事情完全是阔小姐开窑子店--------图的是快活。

看红白之事来帮忙的街坊的人倒是挺有意思的:将猪肉无论哪一块都是剁成小块,连猪脸都扒了皮,剁成小块放进大桶里,然后倒进锅里和萝卜共煮。对于这些帮忙的人来说,看得见的肉和骨头都剁成小块放进锅里去和萝卜共煮,部位平等,一视同仁。只是猪血,因为珍贵就另行煮菜了。貌似根据主家的气派和财富来讲,杀牛来犒劳街坊邻居直系亲戚,那是最高的酒席了,如果是贵重客人,则一定要安排吃牛瘪的。其实对任何人来讲,碰上红白事,你郑重的去捐献五十元钱或者更多,你就可以猛吃两顿的。如果你不捐助的话,你照样可以去大吃两顿,人家仍然热烈欢迎,并且频频向你敬酒,只要你脸皮够厚就得。

红白之事,在餐馆门前,架了五口大锅,人人都能看到煮的是什么。晚上,就地放电影,这可真的让我开了眼界:居然放映机是数字放映机!也就是电脑化的放映机。想起小时候我看过三十五毫米放映机,看到过八点七五毫米放映机,看到过十六毫米放映机,没料到在这个地方居然看到了同世界先进一个样的数字放映机放映电影,而且是抗日神剧。侗族的三个_代表貌似做的很好嘛。

这个地方是三国时候“七擒孟获”的地方,而且这些地方的叫“洞”(比如路上有个地名叫“顿洞”),相当于现在的“镇”。这个我来的地方恰巧碰到的第一个风雨桥名叫“孟猫花轿”,可见孟获还真是这个地方的人的祖先。

“七擒孟获”是一个历史或传说,但是诸葛亮虽然最后该是失败,但“攻城不如攻心”这让诸葛亮大赞的主意,却是马谡讲出来的并留于青史的。马谡学孙子兵法之心得,颇为精粹。谁敢说马谡没有才华?你让现在党校的教授指挥三十八军试试会怎样?马谡不过当时是诸葛亮手下没有将领了的牺牲品。由此三国之后,侗族和汉族和好,此是明证。延至现在,“哇哈哈”充斥侗族乡里,绝不是银匠做出来的,正如当今我面对正在卸货的大卡车上装的满车的“矿泉水”只有傻眼一样,宾馆里的电视机顶盒和wifi,总不是侗族做的吧。

侗寨,晚上的时候静的可怕,静的几乎连自己的心跳声音都能隐约的听到。寨子里的狗似乎都是哑巴,几天里没有听到任何狗叫声。狗儿到你面前,只是傻呆呆的望着你,期盼你能给丫一个骨头;你若是不理它,狗儿十分委屈的只有默不作声的看着你远去。

晚上八点之后到第二天早上八点,你可以死睡到自然的自然的再加自然的醒来,貌似是你睡到了月球上,毫无任何让你惊醒的动静和理由。你要是早醒了去买早餐的话,告诉你没有!您老还是回去睡了回笼觉之后再来买早餐吧。

侗寨有个艺术团,每天两次的表演节目,早上十一点和下午五点钟。这个艺术团全是当地的侗族男女青年组成,一招一式笨拙的可爱,曾参加过全国的各种民族艺术演出,以及走向世界。侗族的无伴奏“大歌”曾经在五十年间走向了世界去演出,当我第一次在深圳民俗文化村听到侗族的大歌时候,感动的热泪盈眶。因为我过去是吹法国号的,也学过深奥的音乐理论,知道人类的无伴奏和声是多么的难和罕见。侗族千年的无伴奏合唱艺术是那样的卓越,令我中华民族在世界音乐舞台有足以骄傲的自豪。于今我在侗寨听到现场的侗族大歌,不能不使我为之动容。

太美了!美的让懂音乐的人五体投地。

这里的侗族有着太多的淡定,他们对游客来旅游和拍照似乎无动于衷:随你怎么拍照片,他们依然是我行我素,似乎当游客如同空气一样的不存在。如果你认为他们冷漠,那就千错万错了。他们侗族人是非常热情的,经常是主动给你打招呼。熟了之后会请你去家里吃饭,聊天。在少数民族中,侗族人无论年纪大小,其讲普通话是最好的少数民族。这个民族对外来人的热情,是我在少数民族中少见的。你在寨子里,随时会有愿意跟你聊天的人。一个店主妇女就直接坦率的问我:你认为马航失联客机是怎样的结果?我对这个问题只能是支支吾吾,顾左右而言他。寨子里绝大部分是侗族,少有其他民族居住和做生意。这里的生活没有多少因为外来的事情所改变,他们的生活依然很淳朴,尽管不妨碍镇上开着“海尔专卖店”。镇上的旅馆都有wifi,表示着他们与中国同步。当然,你在这里可以去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的店里去抽一百万的大奖,这个抽奖与全中国同步,当然你肯定抽不到大奖的,只能做做此梦,嘿嘿。

这里的侗族人用马来犁田,这种马是广西的矮种马,小的比牛还小;大部分的时候,马被放到野地里去随便吃草,我看到一匹马被绳子缠住了脚,于是去帮助马卸掉绳子;马儿相当配合的提起来蹄子,让我将绳子脱下马腿。然后,我抚摸着马脸,马儿惬意的享受着抚摸,我一边抚摸着马头的各个部位,心想原来马脸也不难看嘛。

自然的山水,自然的生活,自然而热情的侗族,侗寨的许多特色令人难忘。

贵州旅游导游词篇九

各位旅客朋友: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xx导游。六枝特区是全国重点产煤地区,是“中国凉都”和“江南煤都”六盘水市的东大门,素有江南煤海之美称。交通十分发达,矿产资源富集,生物资源极为丰富。

六枝特区的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有蕴藏着古夜郎文化牂牁江省级风景名胜区及倍受海内外关注的梭戛生态博物馆,是融民族文化风情、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为一体的独特旅游区。其中,中部有桃花公园、九头山公园、南极山公园、天然洞穴月宫洞(观音洞);南部有郎岱古城、郎岱木城碑记、郎岱暴动烈士墓及神秘的老王山(古郎山);东南部有底溪森林公园,有白水河上的.瀑布群和以落别为中心的溶洞景观;北部有岩脚古镇风光、老高桥景点、懒龙桥景点(窗子洞)、老卜底景点及梭戛生态博物馆景点。

加上浓郁神秘的民族风情,如:布依族的赶表、苗族的晒月亮、彝族的赶山节、仡佬六枝特区是三线建设”时期由原“六枝特区”与“郎岱县”合并而成。境内居住有汉、彝、苗、布依、仡佬等32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30.52%。少数民族文化十分悠久。

贵州旅游导游词篇十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十丈洞景区来旅游,我是你们此次之行的导游员。游客朋友们,十丈洞景区,位于贵州省赤水市南部风溪河上游,离城区三十余公里,十丈洞景区是赤水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的重点组成部分。景区以瀑布群、竹海、桫椤、丹霞地貌为主要特色,兼有长征历史文化、文物古迹,是集生态、科普、文化、游娱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十丈洞景区是一个以瀑布为主的生态景区,它主要由十丈洞瀑布、中洞瀑布、蟠龙瀑布群、鸡飞岩瀑布群、任友溪瀑布群以及十丈洞附近的暗瀑组成。由于十丈洞大瀑布长期隐藏深闺,道路又非常难行,一直不为人所知,直到1986年7月1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首次向世界播放发现十丈洞大瀑布奇观的新闻,这才揭开了十丈洞大瀑布神秘的面纱,广为世人所知。

现在就由我带领大家去解开十丈洞瀑布的神秘面纱吧!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景区大门,大门处竖着两座雕塑,雕塑是由400块丹霞石组成,连底座一起高6米,宽8米,分为两个部分,正面形象为森林老人,又名大山之神,造型取自于人类始祖之一轩辕皇帝的原型,喻意十丈洞景区古老、原始,在森林老人和大山之神的保护下,没有受到人为的破坏。雕塑的背面形象为空谷佳人,又名瀑布仙姑,根据刘海粟老先生“空谷佳人”的题词来造型,意在展示十丈洞景区的清秀和美丽。

游客朋友们请跟随我来,现在我们来到了中洞瀑布,瀑布高18.5米,宽75.6米,远观犹如银珠织帘垂挂谷中,与十丈洞瀑布相映成趣。此瀑布晶莹剔透,十分美丽,被当地人誉为“美人梳”。中国科学院考察团则称它为“中国帘状瀑布的典型代表”。

游客朋友们是否听见远处传来轰隆隆的水声,现在我们沿着这条小道去看一看,因为地面比较湿滑,请大家注意安全。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来十丈洞景区的中心地带——十丈洞瀑布,十丈洞大瀑布堪与黄果树大瀑布媲美,瀑高76米,宽80米,是中国丹霞地貌上最大的瀑布景观,是我国最佳瀑布奇观之一。

瀑布从悬崖绝壁上倾泻而下,似万马奔腾,气势磅礴,几里之外声如雷鸣,数百米内水雾弥漫,阳光照射之下,呈现五彩缤纷的彩虹,偶尔还能看到奇妙的“佛光环”,随行人移动,一人一环,美不胜收。瀑布周围树木繁茂,四季葱茏。十丈洞大瀑布有着无穷的美丽壮观,也有着无尽的传说。

站在瀑前深不可测的“龙女潭”前观瀑,人们会听到一个关于“龙王三公主”的动人故事。据传,远古时代,十丈洞一带久旱成灾,龙王三公主趁老龙王外出,私降甘霖拯救众生万物,玉帝一怒之下把三公主囚禁潭底,深潭由此得名“龙女潭”。三公主身居龙潭仍不改初衷,每遇久旱无雨,就会驾彩虹化雨为瀑,拯救众生,至今,大家只要驻足龙女潭边,环顾护绕身旁的“佛光环”,就能听到龙王三公主银铃般的笑声,油然而生对这位善良美丽的龙女敬意。

游客朋友们,十丈洞景区之行就到此结束了。欢迎大家下次再来十丈洞景区来旅游,祝大家万事如意!身体健康!

贵州旅游导游词篇十一

贵州是古人类发祥地之一,远古人类化石和远古文化遗存发现颇多。今天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贵州旅游。

导游词。

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早上哈!欢迎大家参加重庆航旅贵州旅游团队。我是大家此行导游员木可。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第一怪:石片当瓦盖。

第二怪:老太太上山比车快。

贵州的山很多,所以路也艰难,盘山公路在山上绕了一圈儿又一圈儿,即使再快的汽车,沿着盘山公路上山,也要一环一环的绕上去,路程自然是人们行走小径的几十倍,因而,等汽车绕上去了,即便是脚慢的老太太,也早提前到达了啊!

第三怪:半边房屋依山盖。

安顺龙宫景区就有许多依山而建的房屋,借用山体作为后沿墙,巧借地势,也省去了一面墙的石料,据老百姓讲,这样建屋还有冬暖夏凉的优势呢!

第四怪:山包儿独立在。

第五怪:房顶上种菜。

这并非普遍现象,而是一种特殊的方式,就是条件好的居民在建造房子时,往往用水泥加固房顶,然后留有女儿墙,在女儿墙内铺上好土,种些常用蔬菜,却也落得个能不求人就不求人,丰衣足食般的感觉!

第六怪:辣椒当成家常菜。

贵州地处高原山区,同时雨勤构成了完整的潮湿气候,常吃辣椒可以驱寒强身吧?有时我就不明白,西北的大漠边缘,在万里夕阳中的居民也是凡食毕有辣椒,那他们是为了什么呢?也许恶劣的食品条件下,为了下饭吧?贵州居民特别是苗、侗族除喜食辣外,更嗜食酸。当地谚云:“三日不吃酸,走路打蹿蹿(意为不稳)”。由此也衍生出两道名菜:一是酸汤鱼。制作时先将西红柿、生姜等放入米汤中,存于瓦缸发酵,再加入多种中草药及花椒、葱、香椿等与鱼煮之,汤鲜肉嫩,酸辣可口,食之胃口大开。二是虎皮辣椒,即将青椒置于火上烤后撕成条,拌以酱油等作料,装盘上菜。

第七怪:三个老鼠一麻袋。

这里的老鼠当然指的是硕鼠,每个好几公斤重的样子,几个就能装一麻袋。

不过,这个怪应该和云南的三个老鼠一麻袋应该是如出一辙。

第八怪:厕所随身带。

指过去厕所少,苗族人长裙,随处可如厕方便。在贵州,苗、侗、布依等40多个少数民族和睦相处,民族风情异彩纷呈。妇女尤喜以银饰装扮,据说一个苗族妇女全身所披银饰品重达16千克。但在田间劳作时,则不戴饰品,下半身多穿裙(亦称百折裙)。当需“解手”时,随时可蹲下,裙四下张开笼罩,宛若一天然厕所。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具有“文化之州,生态之州,歌舞之州,美酒之州”的美誉的贵州旅游!我是大家此次旅游活动的导游,我叫,大家可以叫我*导。

现在我们的所在地就是贵州的省会贵阳。贵阳,被誉为“森林之城”。大家都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其实还有下句就是避署之都在贵阳。从贵阳的形象定位就可以感受到它的“绿色”和“生态”的气息。

古代大哲学家王阳明赞曰:天下之山,翠于云贵;连亘万里,际天无极。那今天,我们就去见识见识贵州之山:梵净山。

梵净山位于中国贵州省东部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最高峰---凤凰山,海拔2752米。梵净山不仅是贵州第一山,还是中国中西部武陵山脉的主峰,也是中国14个加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世界性自然保护区之一,素有“生态王国”之美誉。整个梵净山山体庞大,东西宽约21公里,南北长约27公里,总面积567平方公里,次峰“红云金顶”是梵净山的精华部分,也是梵净山景区中段部分,总面积大约150平方公里,它分东西两线上山游览,今天我们走的是东线。南面松桃暂且尚未开发,这三县均属于铜仁地区管辖。

梵净山那绝美的风采和种种奇特的景观,令人倾倒,令人心醉。

现在的都市人都习惯了灯红酒绿的生活,但是偶尔也会对这样的生活感到乏味。此时,来到梵净山,这样的世外桃源,会让你呼吸到清晰的空气,带给你精神上的享受。借此机会,和大自然真真正正的亲密接触。

梵净山的美,首先就美在它的奇峰,这里竞秀、峰峰称奇、各有特色、各具神韵,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传说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过此地时由于山高,马脚被拌了一下,即从马背上掉下了几叠经书,形成了梵净山上的峰群,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万卷书”。世界独有的奇石“蘑菇石”形似一本本经书堆叠而成的,据说这一天工巧匠就是当年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亲手所造,不管风吹雷打,日晒雨淋,历经万年依然屹立于山顶,丝毫不变,与之对应相称的梵净山次峰“红云金顶”从梵净山上冒然而出,直插云霄,凸出地面100米,堪称“蓝天一柱”,顶上分别驻着两座寺庙,即为弥勒佛殿和释迦殿,传说佛祖就是通过此顶来到人世的。所以我们来梵净山的朋友,只要登上这座红云佛顶,拜一拜佛祖就能共享人间太平。

各位朋友:

一路辛苦了。我们已经来到中国最大的侗寨——肇兴。

我们现在站在肇兴寨门外。一座别致的门楼,称为寨门。寨门实际是侗寨的迎宾门,每逢节日到来,主人们就到寨门去“拦路唱歌”,表示欢迎。

大家请看肇兴寨全景:中间凹,四周山高坡陡,呈长方形,块块聚落,似船状形,肇兴的先祖开出泉水,流淌成河,又奇迹般形成这条巨船,顺水而下,一帆风顺,肇兴能不是好地方吗?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在17℃左右。有一条溪流从寨中穿过,便于生产和生活。肇兴侗寨全为木结构吊脚楼,青瓦或杉皮层面。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礼团鼓楼,13层,高23米。寨内有五座气势磅礴的鼓楼风格各异,层数不同,最高者13层,彩画各类风物故事,飞禽走兽,最早的一座鼓楼为清光绪年间所建。楼檐覆盖小青瓦,有的檐角附以龙凤,花鸟泥塑。楼顶多呈伞形,上竖桅杆或垒叠陶瓷“金瓜”、“葫芦”。顶盖下层,有的围以木格或累积角形木花,“若蜂窝一样千孔万眼”,“象燕窝一样垒泥点点”。鼓楼形状不一,有的呈四面流水,有的呈六面或八面流水,楼的层次都为奇数,有三五层以至十五层不等,高二、三丈到四、五丈。底层地面一般宽约二、三平方丈,有的围以栏杆,有的空敞,中间置“火塘”,四周围以长凳,供人休息。鼓楼为木质结构,用四根大杉木为主柱,直达顶层,另立副柱加横枋竖瓜于其上,向四周伸展,全以木榫、木栓穿合,不用铁钉,结实牢固,扣合无隙。鼓楼不但是集会议事,订立款约,处理大事之地,又是重大节日迎送宾客的场所。

戏楼。

鼓楼对面的是戏楼,也叫戏台。是当地村民演出侗戏、演唱侗歌的舞台。萨岁坛。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仁团花桥,在不到200米的肇兴河上横跨四座花桥与鼓楼相互辉映,花桥为长廊式,柱.仿.檐板均绘塑彩画,廊的两边也设长凳供人休息,桥上设有凉水桶,供人解渴。

侗家风雨桥。

侗族风雨桥是侗民摆古,唱歌娱乐之地。

侗族大歌。

大歌的合唱形式是独唱与众唱相结合,主旋律是在低声部,高声部是派生,有较为固定的形式,种类很多,主要有鼓楼大歌.叙事大歌.童生大歌.女生大歌.混合大歌等。多声部无伴奏是侗族最具特色的音乐形式,曾多次出国表演,斐声海外。

寨上男女青年为大家演唱的是侗族大歌,传说是一个名叫四也的侗族青年到天上去采摘下来,传遍侗乡的,因此,也有人称为“天籁之音”。从50年代开始发现,唱响全国,80年代唱响巴黎,震惊世界音乐界,现在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踩歌堂。

唱完大歌,姑娘小伙们就要邀约大家踩歌堂了,踩歌堂侗话叫“哆耶”,是一种集体性、祭祀性的舞蹈,是侗族先祖贯公和也降创造的,据说参加跳这个舞能消灾祈福、保佑平安,请大家都加入到吉祥的队列中去吧,你会得到平安,得到幸福,健康长寿的。

抬官人。

这座鼓楼还有一个有趣的文化娱乐活动,叫“抬官人”,传说古时候有一个清正廉洁又乐善好施的“天官”,经常下到各个侗寨去访贫问苦,与侗家结下深厚友谊,后人为了纪念这个天官,每年过年时开展抬官人活动。

除了抬官人等活动而外,行歌坐月也是侗家人独特的社交活动。它是侗族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一种社交活动,小伙子与姑娘欢聚在月堂攀谈.对歌。时间一般是在晚饭后进行。小伙子弹琵琶,拉牛脚琴唱着侗歌,姑娘们则边纺纱,绣花边轻唱。期间要是双方产生爱慕便悄悄离开“月堂”集体,单独找地方“行歌坐月”。

这就是肇兴侗寨,这就是侗族人民,这就是侗族文化,欢迎来黎平肇兴,侗乡人民热情欢迎你的到来。请认真倾听:侗族人民欢迎的歌声已为大家唱响,甘醇的侗家米酒已为大家斟满,下面我们就一起融入到侗族同胞热情的歌舞海洋中去吧!

贵州旅游导游词篇十二

大家好!我是xx旅行社的戴xx,叫我“戴导”好了。这几天就由我带领大家去参观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黄果树瀑布。旅游期间,请大家认清导游旗的标志,以免跟错队伍。大家有什么问题和要求请尽量提出来,我将尽力解决。最后祝大家这次旅游玩得开心、吃得满意、住得舒适。

黄果树瀑布是中国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慕名的大瀑布之一。1982年11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审定,黄果树瀑布已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这个瀑布为什么起名叫黄果树瀑布,传说很久以前瀑布附近的农民都喜欢种黄果,瀑布边上就有一大片黄果园,因此就把这个瀑布称之为黄果树瀑布了。黄果树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西南部,级旅游区,距省会贵阳市128公里,距西部旅游中心城市安顺市区45公里,有滇黔铁路、株六复线铁路、黄果树机场、320国道、贵阳黄果树高等级公路贯通全境,新建的清镇黄果树高速路直达景区呢!”

大家看,黄果树大瀑布已经到了,你们看,这就是闻名遐迩的中国第一大瀑布。黄果树大瀑布高77.8米,宽101.0米,周围分布着雄、奇、险、秀风格各异的大小18个瀑布,形成一个庞大的瀑布“家族”,被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列入世界基尼斯记录。黄果树大瀑布是黄果树瀑布群中最为壮观的瀑布,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从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位观赏的瀑布,也是世界上有水帘洞自然贯通且能从洞内外听、观、摸的瀑布。

帅哥们、靓女们,“水帘洞”已经到了,请大家随身带上自己的贵重物品。这个水帘洞全长134米,它由6个洞窗、3个股洞泉和6个通道所组成。这个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根据中国神话故事改编的大型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水帘洞一场戏,就是这里拍摄的。我希望诸位举起你们的照相机,把黄果树瀑布拍下来,留在你们的记忆中,宣传给更多的人,因为,黄果树瀑布是中国的骄傲!

戴导我也要和大家说再见了。常言道“相见时难别亦难”,“送君千里终有别”。下次再来我戴导再给大家做导游。最后祝愿大家一路平安!合家欢乐!身体健康!

贵州旅游导游词篇十三

贵州是古人类发祥地之一,远古人类化石和远古文化遗存发现颇多。早在24万年前,就有人类栖息繁衍,已发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80余处。今天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贵州旅游导游。

欢迎词。

红枫湖风景名胜区位于贵阳市西郊,是贵州西线黄金旅游第一站。风景区规划面积200平方公里,是一个融高原湖光山色、岩溶地貌、少数民族风情为一体的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红枫湖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高原湖泊,湖中分布着大大小小170多个岛屿,红枫湖的山,或雄奇,或秀美。环湖四顾,但见群山环绕,山水相连。泛舟其间,山随水转,水随山环,有高峡壁立,有偏湾向隅,有鸥鹭翔集,有鱼跃浅滩。纵游山间,鸟鸣盈耳,树深荫蔽,其乐融融。是理想的生态旅游胜地。红枫湖分布着不可胜数的天然溶洞,形成了“山里有湖湖里岛,岛中藏洞洞中湖”的奇妙景观,尤以将军湾一带溶洞群最负盛名。

红枫湖周边世代居住着苗、布依、彝等少数民族,民族风情旅游是红枫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份。1991年,红枫湖民族村侗寨建成开放,成为当时国内风景名胜区中为开展民族风情旅游而最早修建开放的民族村寨。此后,又相继建成了苗寨、布依寨。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和经营,民族风情已成为红枫湖最具活力的旅游项目。红枫湖民族村也成了展现贵州少数民族风俗和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历经二十年的建设管理,红枫湖风景区已建立起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体系,对森林植被、湖泊水体、地物地貌等保护工作依法实行了严格的管理,卓有成效的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工作为资源的永续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按照《红枫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已建成了滴澄关、观景山、侗苗冲、恩园、将军湾等十余个景区,开放了数十个景点,响誉海内外。

红枫湖风景名胜区二十年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关注。、温家宝、李瑞环、吴邦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亲临红枫湖考察,对红枫湖风景名胜区的工作作了重要指示。新世纪伊始,随着大规模生态保护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进行,景区面貌焕然一新。二十年的拓展,铸就了红枫湖风景名胜区今日的辉煌,红枫湖,这颗高原的明珠将更加璀璨夺目!

云台山位于施秉县北部,距县城区13公里。云台山风景区是(氵舞)阳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云台山、外营台、轿顶山及大田垴等群峰组成。面积约210平方公里,主峰团仑岩海拔1066米,突起于群山之间,因山形“四面削成,独出于云霄之半”,山巅如台,加之云雾缭绕,故名云台山。20xx年,经贵州省政府批准,施秉县云台山景区被列为了“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批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预选地之一。

云台山以原始自然生态、天象奇观、奇峰丽水、佛教遗址、道教古刹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为特色。面积47平方公里。公为云台山、排云关两大旅游片区,规划景点24处,山间珍稀等植物近400种,珍贵等动物近百种,被称为“植物宝盆、动物宝库”,是贵州东线探险寻幽的旅游宝地。

当游人置身山巅极目远眺,万山丛中支腾雾绕,如白龙翻滚,奇峰耸立怪石穿空露出峥嵘,深谷林莽古藤如织,山猴攀援飞禽啼鸣,晨曦透过松林光柱斑谰眼,山花散发阵阵清香,画眉跳跃枝头高声鸣唱,古松挺拔山风吹拂,构成一幅诱人的风光画卷,被诗人赞为“山中俊鸟”。

云台山之所以迷人,贵在“云”上。夏季的早晨,登上云台山,游人可看到磅礴的云海奇观。那云雾飘忽苍茫,忽快忽慢,忽浓忽淡,忽聚忽散,使云台山的奇山异石、巨木古藤时隐时现,如美女遮羞,又如仙妖显相,耐人寻味,朝阳出处,云蒸霞蔚,瞬息万变,仿佛海市蜃楼,远眺群山,有如一幅变幻不定的魔画。

云台山风景如画,美景是数不胜数,但是也有很多景色依然被埋藏着,就好比这张云台山留念的景色。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面积41900公顷,1978年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同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主要保护对象为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黔金丝猴、珙桐等珍稀动植物。

梵净山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最高海拔2572米,具明显的中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特征。本区为多种植物区系地理成分汇集地,植物种类丰富,古老、孓遗种多,植被类型多样,垂直带谱明显,为我国西部中亚热带山地典型的原生植被保存地。区内有植物种数20xx多种,其中,高等植物有100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珙桐等21种,并发现有大面积的珙桐分布;脊椎动物有382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黔金丝猴等14种,并为黔金丝猴的唯一分布区。梵净山不仅是珍贵的生物资源库,也是我国历史上佛教名山之一,自然风光奇特,人文历史遗迹保存较多,为尚待开发的旅游胜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