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汇总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20 18:56:04 页码:9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汇总8篇)
2023-12-20 18:56:04    小编:雁落霞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记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篇一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内,外号“铁娘子”的急诊科副主任医师严丽显得有些感性。作为武汉市最早一批接触、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医生,说起这一路的点点滴滴,她几度落下眼泪。

“确实挺难的,我们医护人员也会害怕,但更多的是感动。战斗的集结号已吹响,我们会一直撑下去,直到春暖花开。”严丽说,面对新疾病,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失去信心。她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

担心感染影响士气。

“铁娘子”罕见落泪。

45岁的严丽是同济医院急诊科的一名副主任医师,从医已有22年,是急诊科的大管家。

作为一个全年不休、24小时运转的科室,同济急诊科面对的多数是危急重症患者。因为行事果敢、性格爽直坚毅,严丽是急诊科医护团队眼里的“铁娘子”。

去年12月底,武汉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少病人流向同济医院。在急诊科下夜班后,严丽和同事们还要去支援医院的发热门诊,每天白天黑夜连轴转,不仅工作强度大,风险也多了不少。作为一线医务人员,严丽非常警觉,想着自己是高危易感人群,她第一时间从家里“隔离”出来,独自住在刚装修、尚未透气的房子里。

1月5日,严丽查体温时,发现自己发烧了。

“当时最害怕的不是自己发烧了,第一个反应就是我去过哪里,我有没有可能给别人带来危害。”严丽哭着说,她在“非典”时,也是一线医务人员。不过,当时她还年轻,并没有太大的压力,老师们怎么说,她就怎么执行。如今,她变成了那个“说”的人。作为急诊科老医生,她并不惧怕疾病本身,最害怕的还是自己将疾病传染给患者或同事,又或因为自己倒下,让一同战斗的年轻医生们失去信心。

所幸系列检查证实,严丽患上的并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经过一天的短暂休息与治疗,她顺利退了烧。

没什么崇高情操。

只是不愿做个逃兵。

退烧后的第3天,严丽再返急诊科,同时参与发热门诊工作。

“没办法,病人太多,医生很紧缺。我多休息一天,他们就要多承担一些,而他们已经快到身体极限了。”

考虑到严丽是一名肿瘤患者,住过7次院,开过4次刀,加上长时间工作没有休息,身体也出现过状况,科室负责人和同事们心疼,建议她按照原计划,正常休假。

在同济急诊科休假不是件简单事。三个月前,为了兑现对丈夫和两个孩子的承诺,严丽提交了休假申请,希望能在本月20日开始休假,医院批准了。

1月20日,严丽如约带着丈夫和两个孩子,一起来到飞机场。眼看要开始旅程了,严丽却没有休假的轻快愉悦,心里反而一直无法平静。临近登机时,她接到科室电话,知道两个同事生病后,果断撕掉了手中的飞机票,跟科室主任打电话,决定重新回到医院,与同事们一起,继续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两个孩子不理解,抱着我哭,说我的承诺都是白承诺的,从来就没有兑现过。丈夫还是很能理解我的,他说你回去吧,回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样你才能心安。”严丽说,她也没有什么高尚的情操,只是觉得现在一线医护人员本来就紧缺,自己一辈子没当过逃兵,这一次也不可能离开。

“我也害怕,我也很累,但怎么办呢?路都得走下去,医院里有我的战友,那里是我的战场,回去才是我们医生的使命,这个时候就只能遵循本心,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内心的平静。”

集结号已吹响。

坚持下去直到春暖花开。

回到医院后,严丽重新回到连轴转的工作状态。

什么是发热门诊?严丽介绍,医生进入发热门诊,意味着要穿着全套的防护服,一坐就是10到12个小时。

“你可以想像一下,穿着一个不透气的套子,坐在一个地方,不吃不喝不上厕所,一直说话10到12个小时,那就是坐发热门诊。”严丽说,因为身穿防护服,他们只有中午能够快速吃饭,其他时间就连喝水和如厕都不行。穿上防护服久了,呼吸也会受到影响,时常会感到胸闷呼吸困难,说话要明显费力一些。写病例也会变慢,打电话时,甚至会觉得对方的声音很遥远。

每次从发热门诊回到自己家,严丽才有一点点如释重负的感觉。

“那时并不想自己会不会被感染,而是觉得终于可以睡觉了,这比什么都好。”严丽说,她将自己从家隔离出来,安排好家人后,就已经做好了面对一切的心理准备,也不再害怕自己有危险。

春节就要到了,医院周边的餐馆这两天也都放假休息了。独自居住的严丽伙食从盒饭变成了泡面。“这样吃下去,估计之前减掉的肥肉,又会回来了。”严丽调侃道。

昨日一早,让严丽很感动的是,picc护士长冯丽娟给她送来鸡汤改善伙食。“还有很多认识不认识的人给我发了祝福,让我注意身体;医院从未打过交道的保洁阿姨看到我,说我辛苦了;救治转运有需要时,即使是凌晨时分,也是一呼百应,医院、各个处室、科室的领导同事们都非常支持我们。”严丽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她和同事们都很劳累,但收获更多的是感动。

据悉,去年12月底以来,武汉市及全国其他地区陆续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许许多多的医务工作者、共产党员他们主动请缨,他们奋斗在与疾病抗争的战场。1月7日,为了方便患者就医,同济医院专门扩大发热门诊,日接诊量由50至200人,增设8张病床,感染科开放一层楼作为发热患者留观病房;随着就医人数的增加,同济医院专门划出5层的专区,作为发热门诊就诊区,医院多个科室的同事们都加入到这场战斗中来。

“我们所有的人,不是我一个人,都是拿命在拼。没有休假的,也不是我一个人。”严丽说。

“集结号已经吹响,不是说大家不心疼我们,只是这场新型冠状病毒的突发程度,超过了大家能控制的状态,一切都是突发的。我们唯有坚持,才能等来春暖花开!”严丽相信,只要大家坚持,携手向前,一切就都会好起来。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篇二

“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只因为我们都穿着朴实的军装……”报告会现场,陈薇院士唱起了《咱当兵的人》,英姿飒爽。经历此次疫情,陈薇感叹“中国人的精神是打不垮的,我们中华民族一定会生生不息的”。

与全国人民共同经历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最让陈薇感动的还是那些志愿者。“一期、二期临床试验的志愿者一共有616名,年纪最大的受试者是84岁的熊先生。”陈薇记得,熊老先生曾说,看到支援武汉的人们,非常感动,但感动不如行动,趁着身子骨很硬朗,应该参与到抗疫中来做一点微薄的贡献。

人民群众无条件的信任和支持,也给予了陈薇团队莫大的鼓励。在随后常驻武汉的113天里,陈薇每天都是从睁开眼一直忙到凌晨三四点钟。日复一日,始终是踩着油门往前冲的状态。

“我坚信,只要保持这股劲头,在科研道路上就没有攻不下的娄山关,就没有攻不下的腊子口。”陈薇说。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篇三

疫情发生后,四川路桥党委迅速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专题会,成立“四川路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全面负责公司疫情防控工作。印发《四川路桥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确保公司党委对疫情防控工作早安排、早部署,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牢牢掌握防疫工作主动权。

针对疫情扩散特点,结合公司产业布局现状,四川路桥党委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将所属5条营运高速公路作为此次防疫工作“主战场”,坚决贯彻落实好“三不一优先”政策,确保医护人员、防疫物资运输“一路绿灯”;在高速沿线设置医疗救护站、隔离区和体温监测点,加强对收费站、服务区等防疫重点“关节”的消毒防疫工作,做好过往车辆、人员信息登记和疫情监测工作,切实做到“一断三不断”;充分利用横幅、海报、led显示屏等载体发布疫情防护信息提示,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科学认识疫情、增强防控意识。

四川路桥党委统筹兼顾施工项目板块,印发《四川路桥施工项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切实加强海外在建项目、省外国家冬奥工程未停工项目防疫防控力度,做好施工现场消毒查杀工作;创新开展内部“网格化”管理,组建智库团队,确保上传下达、令行禁止;成立“网上党员先锋服务队”,借助“互联网+”管理,引领全体党员以身作则、冲锋在前,多渠道为职工群众提供防疫防控帮助。建立全覆盖病例零报告及日报告制度,强化信息报送工作;充分利用智慧化党建平台,构建出集官网、智慧化党建平台、微信公众号、内刊杂志等为一体的矩阵式宣传新格局,扎实做好疫情防控思想引导,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始终做到“高举旗帜、引领导向”。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篇四

被中华儿女铭记的一年当新年的钟声敲响辞旧迎新之际人们争相祝贺共同欢度佳节却从未想到灾难正在逼近。

继“非典”之后,中华民族再次迎来了新的挑战“新型冠状病毒”,病魔迅速席卷了整个中华大地,特别是湖北省武汉市,被病魔紧紧地握在魔爪之中,全国感染人数急剧攀升,神州大陆一片灰暗。

面对疫情坐视不管可不是祖**亲的做法,采取积极有力的行动才是她的选择,将湖北省封省,禁止客车、公共汽车运行,在各个道路关卡设置疫情防控检查点,以及加强防疫知识宣传教育,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伟大的祖国和人民始终心连心,并肩抗击疫情。

在抗击疫情的先锋军中,身着白衣的他们最引人注目,他们是生命的守护者,与死神较量的勇士——医护人员。当病毒来临,人人自危之时,忘记自身的安危,丢下自己的家人,舍弃了小家只为捍卫大家的是他们;为了挽回一条条生命而与死亡奋战无数个日夜的也是他们。八十高龄、曾抗击“非典”的英雄钟南山院士再次扛起抗疫的战旗,引领着这些白衣天使,身披密不透风的防护衣,终日徘徊在那布满死亡气息的病房,去驱散“新冠”的阴霾。在少得可怜的休息时间内,为自己鼓劲,为武汉加油,他们早已习以为常。当记者来到他们的身边,他们的防护服胸前满是“武汉加油!”的字样,后背上书写着他们对亲人的思念,对战胜疫情的信心。

医者仁心,所有医护人员舍身忘己、奉献一切的决心和勇气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信、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即使在转瞬即逝的“生死瞬间”,他们依然用温暖和关怀淡化着恐惧,当感染者绝望地问道:“医生,我是不是快不行了?”那透过口罩的满情希望的声音坚定地说:“不会的,我们一定会战胜死神的!”面对病魔的肆虐,他们不假思索地写下“请战书”,在亲人的注视下去投入这场殊死的决斗。口罩能遮住他们的面庞,却遮不住他们救死扶伤的赤诚之心。

冲锋在抗疫前线的还有那些为过往车辆做防控检查的警察和护士,热火朝天地上街消毒的志愿者们,为开学作准备而彻夜未眠的老师,自愿接送医生上下班的司机和建设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用行动向世界诠释“中国奇迹”的工人……还记得在疫情检查点工作的警察叔叔们,看着他们一脸疲倦,我忍不住问他们“叔叔累吗?”“当然累了,但是如果临阵脱逃,那就害了老百姓呀!”说完,他们羞涩地笑了。我想让那位因“洁癖”而斥责护士的官员看看这样的笑容,让他明白:虽然平凡的他们做着平凡的工作,但人民的安全便由平凡的他们守护,拦住病毒的万里长城也由这群逆行者铸就。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华民族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迫使病毒放慢了脚步。胜利的曙光刚刚泛起,一些人就沉不住气,组织聚餐、多人外出等现象在某些地方又严重了起来。疫情又出现反弹,之前的努力很可能因现在的松懈而功亏一篑。

我作为一名中学生,虽然不能上前线,但是必须牢记抗疫的“诺言”。时刻牢记父母的嘱托,时刻提醒打算外出游玩的家人,时刻警醒自己——戴口罩、勤洗手、不聚会。这些简单的“诺言”能帮助我们保持健康,挽回一个温馨完整的家庭,拯救一个国家。我作为一名中学生希望大家在这段特殊时期牢记国家的嘱托,牢记抗疫的“诺言”不要随意外出。春天来了,寒冬就要离去了,我们离战胜疫情的日子就不会遥远了。

有没有人想过,灾难的降临真是无缘无故的吗?不!这是某些人的贪婪导致的。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能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不自诩为“食物链顶端”,或许安宁就会继续,我们的同胞也不会永远的闭上眼睛。但如果人类继续肆意妄为,大自然终将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再次降下他的惩罚。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篇五

2020年1月,产生了一种新型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我们的医生、护士不顾生死,穿上防护服就像战士们全副武装一样,和隐形的敌人打仗,他们跟毛骨悚然的死神抢人,像17年前我们打赢了非典那一仗一样,今年我们一定也可以胜利的。

新型冠状病毒是通过人的口液、飞沫、人体接触来传播的。如果你有以下的症状,如:发热、干咳、乏力等等,那我建议你尽早去医院检查血常规和肺部ct,如果医生提示你说你疑似病毒性肺炎,建议你早日隔离,听医生的话早日康复。这是一件很严肃的事,希望能够引起大家重视。

84岁的钟南山先生是著名呼吸病学专家,当他听到武汉被新型冠状病毒侵略时,老人家马不停蹄坐着地铁赶到了武汉这座城市。当钟老先生接受媒体采访时,眼中泛起了英雄的泪光,说:“武汉,是能够过关的!”钟老先生,真是令人钦佩呀!

我们小区的门房大爷也特别辛苦,虽然他们头发花白,但他们还是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一刻也不放松。只要一有人进出,门房大爷的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检查他们有没有戴口罩、戴手套,再让他们认真登记,测量体温,喷消毒液消毒!我整天看到门房大爷们为小区安全而辛苦着,内心非常感动,于是决定要用我的压岁钱为小区做点小贡献。因为我的压岁钱不多,所以我决定捐一箱消毒液和一箱酸奶。当我和爸爸把消毒液和酸奶送到门房时,我们一起跟门房大爷说:“爷爷,你们辛苦了!”门房大爷也激动地说:“谢谢你,小朋友!”

有这么多人为了抗击疫情而努力,此时此刻,我想说,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篇六

2020年本应以希望的春芽开头,以烂漫的雪花结束。可一场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席卷了华夏的每一个角落,一时间人心惶惶,万物凋零。

这是最寒冷暗淡的一个春天,人们提防着病毒的魔爪,只能遥望窗外的景色。这也是最热血沸腾的一个春天,华夏儿女守望相助,奔向黑暗的逆行者们在寒风中送上了温暖。

“不计报酬,不论生死,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这句话宛如战场上最响亮的号角声,吹响了对新冠病毒战“役”的冲锋。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医护工作者们纷纷请战,成千上万的医护工作者们坚守在抗“疫”一线,一封封请战书,一个个红手印,一颗颗诚挚无畏的心,一个个逆行者的背影,展示着我们中华儿女的本色,武汉作为这场战役的主战场,彰显了它顽强的抗争精神和无穷的团结力量。

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在这场抗“疫”战争中,也有许多可歌可泣的人值得铭记。

默默坚守,默默发光,也可能默默离去,这就是张定宇的真实写照。他是疫情前线金银潭医院院长,一名医护人员,也是一名生命进入倒计时的绝症患者。人们初识张定宇,是因为一则视频:身为院长的他在抗“疫”工作中四处奔走,但他走得很艰难,脚步蹒跚,很难想象这样的人还奔忙在一线。你可能会好奇:他怎么了,太累了吗?可事实远比我们想象更残酷,他身患渐冻症,他与死神抢人的同时,自己也在不断与死神抗争,这种精神多么令人敬佩!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的硬核驰援令世界惊叹。做车的五菱,自己造出了口罩机,一天做200万个口罩;做空调的格力,花2000万成立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做防护服;做雪饼的旺旺在湖南的旺旺医院派出所有的骨干医生支援武汉。硬核驰援是什么?硬核驰援就是缺什么,就给什么。于是西藏的牛肉,山东的馒头都一车车运来了,于是四万多名医生从四面八方赶来,越艰难越是向前。10天建起两所医院,这是中国速度,没有其它国家能做到,只因我们团结一致,共筑真情。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篇七

2020年,被中华儿女铭记的一年,当新年的钟声敲响,辞旧迎新之际,人们争相祝贺,共同欢度佳节,却从未想到,灾难正在逼近。

继“非典”之后,中华民族再次迎来了新的挑战“新型冠状病毒”,病魔迅速席卷了整个中华大地,特别是湖北省武汉市,被病魔紧紧地握在魔爪之中,全国感染人数急剧攀升,神州大陆一片灰暗。

面对疫情坐视不管可不是祖国母亲的做法,采取积极有力的行动才是她的选择,将湖北省封省,禁止客车、公共汽车运行,在各个道路关卡设置疫情防控检查点,以及加强防疫知识宣传教育,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伟大的祖国和人民始终心连心,并肩抗击疫情。

在抗击疫情的先锋军中,身着白衣的他们最引人注目,他们是生命的守护者,与死神较量的勇士——医护人员。当病毒来临,人人自危之时,忘记自身的安危,丢下自己的家人,舍弃了小家只为捍卫大家的是他们;为了挽回一条条生命而与死亡奋战无数个日夜的也是他们。八十高龄、曾抗击“非典”的英雄钟南山院士再次扛起抗疫的战旗,引领着这些白衣天使,身披密不透风的防护衣,终日徘徊在那布满死亡气息的病房,去驱散“新冠”的阴霾。在少得可怜的休息时间内,为自己鼓劲,为武汉加油,他们早已习以为常。当记者来到他们的身边,他们的防护服胸前满是“武汉加油!”的字样,后背上书写着他们对亲人的思念,对战胜疫情的信心。

医者仁心,所有医护人员舍身忘己、奉献一切的决心和勇气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信、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即使在转瞬即逝的“生死瞬间”,他们依然用温暖和关怀淡化着恐惧,当感染者绝望地问道:“医生,我是不是快不行了?”那透过口罩的满情希望的声音坚定地说:“不会的,我们一定会战胜死神的!”面对病魔的肆虐,他们不假思索地写下“请战书”,在亲人的注视下去投入这场殊死的决斗。口罩能遮住他们的面庞,却遮不住他们救死扶伤的赤诚之心。

冲锋在抗疫前线的还有那些为过往车辆做防控检查的警察和护士,热火朝天地上街消毒的志愿者们,为开学作准备而彻夜未眠的老师,自愿接送医生上下班的司机和建设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用行动向世界诠释“中国奇迹”的工人……还记得在疫情检查点工作的警察叔叔们,看着他们一脸疲倦,我忍不住问他们“叔叔累吗?”“当然累了,但是如果临阵脱逃,那就害了老百姓呀!”说完,他们羞涩地笑了。我想让那位因“洁癖”而斥责护士的官员看看这样的笑容,让他明白:虽然平凡的他们做着平凡的工作,但人民的安全便由平凡的他们守护,拦住病毒的万里长城也由这群逆行者铸就。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篇八

曾经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给你一个手机和wi-fi信号,有充足的食物和合适的温度,在一个房间里,你能待多久?没想到现在竟变成现实。

这次的春节没有火红的灯笼,没有响亮的鞭炮,没有亲友的团聚。街道上空无一人,星星点点的商铺里,戴着口罩的顾客匆匆忙忙,仿佛互不相识,没有了往日熙熙攘攘的热闹。

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春节,疫情注定它是充满血与泪的,当疫情发生与武汉市,先开始人们并不在意,因此新型冠状病毒越来越猖狂,于是国家并下令封城,这一大举动,立刻先动了中国人民的心,在封城前十个小时,有30万人以“米”形去到中国各地,至今病情仍没有被压制住,人在急速上涨。

在这时,有一些看似平凡却不平凡的人们出现了。他们的出现如天使降临人间。

医院里,穿着防护服的白衣天使们顾不得休息,没日没夜的挽救着被病毒侵害的,鲜活的生命。作为医护人员的他们,放弃了休息,放弃了与亲人共度佳节的机会,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战斗在第一线,甚至连小憩片刻的时间都没有。每日戴着厚厚的口罩,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工作数十小时。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平凡的人披上了一身载着使命的外衣。他们在生死之间工作,与死神斗争,将生的希望给别人,自己却与死亡拥抱。他们没有一丝懈怠,因为这份工作的满意程度,也关乎着百姓的满意程度。

1月23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近千名医护人员纷纷签名或在工作群中报名,请求加入医院抗击新冠型肺炎的医疗的队伍,他们说,病人来了必须上,只要自己没倒下肯定要上。就在这样的严峻之势下,有许多医护人员向领导提出申请加入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战斗中去,和全院全社会共同努力,贡献我们一份微薄的力量。他们中既有年轻的医护,也有年资高的主任护士长,把危险留给自己,用生命守护市民健康,他们义无反顾的践行医者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初心和使命。

在这次与疫情对抗中,有一位老人更让我感动,他就是八十四岁钟南山老先生,站在一线同病毒做斗争,仍然为了我们的每个人的健康做着斗争,在疫情面前,这位耄耋老人是最有力的战士。连日来,他从广州到武汉再到北京,实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上发布会、连线媒体直播、解读最新情况……八十四岁的钟南山院士工作和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这样一位老战士,为抗击疫情贡献了他的全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