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窗外读后感(优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1-08 02:59:04 页码:8
窗外读后感(优质8篇)
2024-01-08 02:59:04    小编:紫薇儿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窗外读后感篇一

作者/刘瑜。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10003)。

曾经因为对于教授“套装知识”的厌恶,更因为痛心于一些孩子在课堂中迷惘空洞的眼神,怀疑甚至否定过学校教育。作为教师或一个有情感体验的人,我只有两个选择:或自欺欺人,装作自己依旧是所谓“灵魂工程师”;或麻木地得过且过。然而,内心对于自己工作价值的渴望,也只有在那段时间最为强烈。

直到某一天,很偶然地读到日本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关于童年的回忆,为之一振,他用童年的故事告诉我们,人需要继承与“互动”,所以任何孩子都必须去学校。黄武雄教授的《学校在窗外》一书,开篇即用了大江健三郎的回忆作引线,立刻就吸引了我,在接下来的阅读中,我所寻找的答案渐渐露出水面。黄武雄教授认为,人存在的基本要素是“维生”、“互动”与“创造”,其中,学校教育能且只能着眼于“互动”这一要素,从而“打开人的经验,发展抽象能力”。

那么,我们一直苦心经营的应对高考的教育教学,就是对正常应有的“互动”的`干扰,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如果在高一、高二年级,教学就一切向高考看齐,导致的结果将是:学生即使顺利通过高考,也因为接受的大多是支离破碎的“套装知识”,基本没有继承与“互动”。我们苦口婆心、费尽心机,实际上是拆“联结”与“互动”的台。这样的台,高三拆一年,是忍痛、是不得已;若整个高中三年一直拆,是残忍、是居心叵测;如果从小学、从初中就开始拆,那简直就是刽子手。

并且,在“互动”这一学校教育任务的前提下,学生就不存在“好”与“差”的分别,存在的只是每个学生与这个世界联结的“点”的不同;教师所做的,就是帮助学生找到这些联结的“点”。学生学习的困难,“常因他的抽象能力未达到他要学的知识所相应的抽象水平”,实现更顺畅联结的方式应该是降低抽象水平,“给学生多点时间与自由,给学生多点问题去思考”。这一点,其实每个学生是一样的。并不是说,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因为学得好,就有机会更自由地发展;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就应该被剥夺“互动”的权利,“死揪”高考。

*作者系外语教师。

窗外读后感篇二

《窗边的小豆豆》是由日本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黑柳彻子编著。

《窗边的小豆豆》是黑柳彻子的代表作,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

读了这本书,我感觉小豆豆太幸福了,我很羡慕她。巴学园太好了,学生们很自由,老师和校长都很和蔼可亲。巴学园的环境也很美,很适合我们小学生的成长。他们给了学生很多自由的空间,同学们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座位,可以选学自己喜欢的学科,还可以吃到“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他们是多么的自由啊。

我真希望我们学校能像巴学园,一样给孩子们一些自由空间。

这本书真的很好,我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

窗外读后感篇三

很欣喜,也很开心读到她的心灵成长的大作,如她天蝎星座的特点,不断地追求精神上思想上的提升和修炼还有思想的那方净土和芳草地。更感触的是她的那份真实,那份敢于面对自己的息影之后的茫然,敢于面对成为继母的那份挑战,敢于面对父亲母亲的离世的那种痛心和忧郁,更加感触深刻的是她即使息影后成为贵妇但她并没有停止过心灵的修炼。尤其是皈依佛们的她的那种谦虚,努力学习为人母,学习写作,学习在心灵和生活平衡的那种精神。青霞,为你喝彩!为曾经和依然精彩的你喝彩!期待你更多精彩的大作!

窗外读后感篇四

几年前,一位老师向我推荐了这本《窗边的小豆豆》,说是值得一看。读过两三个章节后,我就爱不释手了,因为读着读着,小豆豆快乐的童年生活,总能让我联想到自己的童年,这让我有一种愉悦,一种回忆的快乐。

小林宗作先生创办的巴学园,是一所“破学校”,它的大门是两棵茂盛非常矮的树。学校的教室是由废弃的电车组成的。可是,读后,我却感到这是一所再好不过的学校了,在这里,开放、自由、没有束缚,像一个世外桃源。小豆豆和她的五十几位同学,可以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情,随心所欲地实践着她天真的理想。

回想自己儿时,一个学校也只有两个班级,五六十个同学。课间的时候,我们可以自由地玩:趴在地上打弹子,弄得满身的泥土,把课桌并在一起,中间放个扫把,就可以用自己削的木头的球板打打乒乓球,老师也会加入其中,玩个有滋有味的。

再读《窗边的小豆豆》,又有了新的感触。我感悟到,作者黑柳彻子,不光是在讲述自己童年的生活,更是在提倡一种教学制度——小班化教学。

一所收受“问题”学生的学校,收受像小豆豆这样被退学的学生的学校。然而,校长小林先生,却把它办成了一所能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成长的学校。在这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了保障,学生的最优化发展有了实践。

我被深深地震撼着,因为这里描述的,都是发生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真人真事,里面透出的,是现代小班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八十年后的今天,我们的学校教育,也未能超越小林校长的办学水准。作为一所小班化学校的校长,让我感到汗颜,感到恐惶不已。

一早,女教师就把当天要上的所有的课,还有每一节课所要学习的问题点,满满地写在黑板上。学生可以选择先上哪门课,可以从自己最喜欢的课程学起,有困难的时候,可以向老师请教。这的确是一件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如果你非常努力,在上午就完成了一天的学习计划,下午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去寺庙或田野里散步看蝴蝶。

我觉得,目标学习,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先学后教等等,这些现代教学的模式,这些小班化教学的手段,在巴学园,都可以找到。

巴学园来了一个叫高桥君的人,个人特矮,手脚特短。校长小林先生,为了培养高桥君的自信心,在运动会几乎为高桥君量身定做了几个运动项目,如:找妈妈比赛。比赛开始后,先跑一小段,然后钻过横放着的木梯子的一个个空格,再从对面的筐子,拿个信封,从信封中抽出纸来,如果里面写的是朔子的妈妈,就跑到家长席中大声叫“朔子的妈妈”,然后与朔子的妈妈手拉手完成最后的一段跑。结果,高桥君获得了比赛的冠军。

高桥君是一个残疾孩子,肉体上有先天的自卑,但小林校长希望他记住夺得第一名时的自信。这对他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在后来这个男孩过着正常人的生活,他也有完美的婚姻还在一家公司担任了专门融洽同事们人际关系的职位。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真希望能成为小林先生的学生。想想我们的运动会,虽然在20人接力赛中,引入了一些日本的竞赛方法,但是与小林先生这种别开生面的运动会相比,在个性化、人性化、人文精神等方面还是不足的。

巴学园每天午餐都必须有“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小豆豆带来的鱼松,是山吗?是海吗?在这样的问话过程中,学生就会收获一些知识。饭前之歌——好好嚼呀,把吃的东西,嚼呀、嚼呀、嚼呀、嚼呀……学生在快乐的歌声中知道了吃饭要细嚼慢咽的道理,并且有助于消化,有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平时还有游泳、露营、野炊、茶话会许许多多的有趣的事。

什么样的教育最有效?教育的时机何时为最佳?这些问题真的值得我好好的思考,在小林校长的身体力行中,我再次收获了很多。

教育需要惩罚,但更多的是需要鼓励。比如说,巴校长第一次见小豆豆的时候听她讲了四个小时话,不打断,直到她想停的时候才停。看到小豆豆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校长先生只说"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这就是一份尊重,一份鼓励。有了尊重才能够沟通。而现在很多教师和家长恰恰忽略了这一点。

巴学园,俨然一个教育的理想园,正是因为这样一位理想的校长——他尊重儿童,拥有着博大的人文情怀。每当校长先生看到小豆豆,先生就会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这时候,小豆豆就高兴地笑,蹦蹦跳跳地说:“是呀,我是一个好孩子!”正是这句宝贵的话,让小豆豆在不断地自我肯定中健康成长,成了一名真正的好孩子。

来巴学园看看吧,与小林校长神交吧,我想,我们一定会有收获的。

窗外读后感篇五

前几日在朋友圈晒书,问大家快四十了才开始恶补琼瑶是不是有些幼稚?其中一人回复我说是满满的少女心。可其实姐当年在少女时代还真的是没有看过几本琼瑶的小说。

同一本书,不同的时期来看,所持的态度是不会相同的。若当年真的在少女时代看了这本《窗外》,心中的念头恐怕就是极其同情男女主角,恨女主的母亲为什么要千方百计的拆散他们,弄的两个人最后都不得幸福,以凄惨悲凉而收场。

可是当历经生活的沧桑,由少女变为妇人再看此书,所产生的感觉就绝对不一样了。看完此书,其实我还是很同情女主的妈妈的,她虽然个性好强,却也如同所有的母亲一样,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幸福。对于女儿与一个可以做自己父亲的人产生一段师生恋这件事,即便是放在今天,恐怕也不会有几位母亲能够接受,更何况是在社会风气并不开放的几十年前。女儿的倔强是她始料未及的,尽管许多次她都想要放手任女儿而去,但是心底那份强烈的母亲的责任感还是不敢放手,哪怕女儿会因此恨她。只是世事弄人,女主虽然离开了男主,嫁给了父母心中的佳婿,最终还是没有收获幸福。

那么是不是女主如果当初与男主在一起便会收获幸福呢?答案自然还是否定的。热恋时可以不顾一切,哪怕吃糠咽菜,茅屋竹舍也是甘心的。可是一旦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便会被柴米油盐等生活琐事所扰,婚前所有的雅致与情趣都会渐渐的被生活这块磨砺石打磨的毫无棱角。生活终究是很现实的。

若是在二十年前看到此书,我想我也会喜欢上书中那位儒雅的中年老师吧。毕竟他成熟、体贴与女主有共同的爱好志趣。但是放在今天来看这本书,我对男主产生的感觉却只有厌恶。女主年少不懂事易被爱情冲昏头脑也就罢了。男主你好歹也是一个成熟的中年男人了。这段师生不伦之恋将会带来什么后果其实他都是知道的,但他却还是放任自己沉沦了下去,最终还是闹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不要用爱情来当做借口,没有责任不计后果的爱情不能称之为爱,只能是自己对于情的放任。

琼瑶曾经是一代言情天后,当年她的小说不知道看哭了多少少女,也不知道影响了多少少女的择偶观与婚姻观。她创作《窗外》时不过二十五岁,也正是风华正茂的年轻女子,而如今早已被人称作琼瑶奶奶。她的时代毕竟已经过去了,也正如我们逐渐逝去的青春年华。再看《窗外》,感受到的却只有少年时期的单纯了。

窗外读后感篇六

听说这本书的书名已很久了,最近有幸翻看了.果真如朋友所讲,确实好看,令人大开眼界.书中那位因为上课不停地翻弄课桌盖,喜欢站在窗边不顾老师的讲课与宣传艺人打招呼;她在美术课不按老师的要求画太阳旗,而画起了各式军舰旗;她明明被罚站了却还刨根问底:“老师,我被罚站了,为什么呢我做了什么坏事吗”;她令正规学校所有老师都头痛;她最终因淘气,在小学一年级就被校方勒令退学的孩子――小豆豆.小豆豆因为淘气被退学了,然而一个全新的学校接受了她,并改变了她的一生.现在的她已是亚洲唯一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足迹遍及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她还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拥有观众数十亿;她被美国《纽约时报》,《时代》周刊,《新闻周刊》赞誉为日本最伟大的女性.

小豆豆是一个行为怪异,令人头疼的孩子,但是,就是这样一个让普通人无法接受的小女孩,到了一所新的学校以后,竟然变成了一个好学生.

想到自己班级里的孩子何尝不是这样,他们也贪玩成性,对学习没有半点兴趣,作业那都是为老师,为家长做的.他们倒是比小豆豆要好得多,但他们却没有像小豆豆那样有着巨大的转变.相反,他们好像对老师和家长的苦口婆心一直无动于衷.到底是什么力量使得小豆豆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呢一切都是因为那所与众不同的“巴学园”,那位与众不同的校长以及她宽厚仁慈的妈妈.

就是这些我们看起来很不可思议的学校生活,遵从了孩子们的天性,培养了他们的爱好兴趣,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学会了做人做事的道理,掌握了各种各样的知识,培养了好习惯.小豆豆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慢慢发生改变的.如果我们的学校也是那个“巴学园”呢,那我们的孩子一定对学习兴趣足足.就拿上次学校举行的校运会说吧,孩子们简直换了个人,个个欢呼雀跃,活蹦乱跳,个个思维敏捷,眼疾手快,个个都有一技之长,大显身手,没有优生和差生,有的只是各司其职.这其实就是巴学园的一角吧!但现在这样的活动太少太少,孩子们很少有这样的机会.

面对小林校长,我更是佩服他,小林校长真是一个尊重孩子,细心呵护孩子的杰出教育家.说来惭愧,自己作为一名老师和一位班主任,望生成龙,成凤的心愿不比小林校长差,花的精力也不比小林老师少,但我没有当了孩子四个小时的听众,而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微笑的面孔,并表示出极大的兴趣.我也没有当孩子心爱的钱包掉到厕所里,在上课期间,她拿了长长的舀子,坐在厕所的掏口处,把厕所里的东西一勺一勺掏出来,在身边堆成高高的小山时,小林老师竟然只说:“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啊.”没有惊讶没有呵斥没有嫌弃,有的只有尊重和理解,还有信任!看来我和我的孩子的心离得好远好远呀.

虽然在我们现在的教育教学中,“巴学园”里的很多的教学方法都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能给孩子尊重,信任,鼓励,那孩子们说不定也能是小豆豆二号,小豆豆3号......

窗外读后感篇七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的一部代表作,作品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跌宕的情节,没有刻意的遮掩,作者用朴实的文风讲述了自己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描述了一所让人无限向往的学校――巴学园,一位让人无限崇拜的老师――小林宗作校长,还有一个曾让普通学校的老师无比头疼的孩子――小豆豆。

说心里话,我是羡慕小豆豆的,调皮的她碰到了一个超级棒的小林校长。小林校长对幼儿教育有他独到的见解。他很有耐心连续听六岁的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呵欠;也很有创意、会想到用废弃的电车改装成上课的教室;最最棒的是,他尊重小豆豆天马行空的想法,当小豆豆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校长先生只说“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我也羡慕小豆豆有一个宽厚仁慈的妈妈,直到她二十岁之后,妈妈才跟她提起小时候因为太过调皮被退学的事情。如果当初在小豆豆还是个六岁的孩时,妈妈说:“怎么搞的?你竟然弄到要退学!我们只好再找一个学校了,如果再退一次学,就没有学校再要你了!”小豆豆一定承受不了这种教育。所以我觉得每个老师与家长都应该来读读这本书,来探索孩的内心世界,你会发现小林校长和小豆豆妈妈的这种教育方式很适合孩的成长,了解孩的内心世界才是教育孩的出发点。

就是这样一个没有“洗足池水虽然浅,却能打动伟人心”这样的校歌,只有几十名学生,几个电车教室的巴学园,其崇尚自然教育、还孩子自由天性的的教育理念却打动了无数人的心,留给我们无尽的思考。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巴学园的上课方式。在第一节课开始的时候,老师把当天课程表上全部课程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告诉孩子们,他们可以选自己喜欢的那道题开始做。“小学生们就从自己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学习,先上语文课也行,先上算术课也行,都是可以的。所以,喜欢作文的小学生在写作文,后面的位子上,喜欢物理的学生点起了酒精灯,把烧瓶烧得‘咕嘟咕嘟’冒泡,或者做着什么爆发实验。”在已经习惯了背着小手、中规中矩的中国小学生看来,这一切似乎是“天方夜谭”,但这是真实的。在小林校长看来,这种看来“乱糟糟”的上课方法却很管用:随着小学生们年级的升高,老师就能逐渐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所在,以及他感兴趣的方式,对问题的思考方法等。由此,老师能够清楚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对于老师而言,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是最有效果的上课方法。还有巴学园的音乐课,“能使人体的固有组织更为精巧,同时又能培养心灵节奏”的旋律教育法,它让孩子们用心灵去听,去感知音乐,而不只是死板板的教育,唤起孩子们的感知能力……巴学园还在暑假期间组织像温泉旅行这样的各种集体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通过相处,彼此熟悉,高度的凝聚力使孩子们之间心理相容,朝气蓬勃。良好的心理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个性及各项能力的发展。从黑柳彻子的后记中我们发现巴学园的小学生们最后都有着一个不错的归宿,这些都是巴学园成功的有力佐证。

窗外读后感篇八

《窗外的小豆豆》这本书受到了很多学生和教育工作者的喜爱,作为老师的我对这本书也充满着好奇,于是我就去从苏州图书馆借了这本书读了起来,书的内容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为小时候太调皮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妈妈带她来到了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和喜爱的孩子。

最令人羡慕的是小豆豆遇到了“小林先生”,这位了不起的教育家。他用心良苦地呵护孩子们的自尊,努力帮助他们走出自卑的阴影,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令人震撼。作为一个校长,他竟然能为了“高桥”这个特殊的孩子,而专门设计运动会的项目,使得高桥在学校的运动会上一直都拿第一名,因此才没有因为身体上的缺陷而怀有自卑的心理。小林先生的那句“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这句简单的话又给了小豆豆怎样的力量和勇气呢?所以巴学园教育出来的学生,现在个个都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才。

看完了这本书感慨挺多,小林老师常说:“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处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品质’,并让它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虽然我们不可能使小林老师那样如些彻底地去开发学生的天性,但是我们可以在力所能及地范围内去呵护学生的天性,尽可能让他们的童年变得多姿多彩一点。

小林先生不停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个好孩子啊”校长对小豆豆的肯定和鼓舞是无法估量的,我很庆幸,这一句我也经常对我的孩子说,但是看了这本书,看了小林校长的教育方式,我对自己的教育方式真的还需要好好的反思和学习。最近孩子刚上幼儿园,每天我得把孩子叫起来,孩子都很不情愿睁开眼,对着我说:“妈妈今天不是休息吗?”从孩子的表情看很不情愿,我并对孩子笑了笑说:“妈妈知道你刚上幼儿园,对学校的一切还不习惯,但你是个好孩子,你是最棒的孩子,老师都夸你是好孩子,爱学习。”孩子虽然小,但是一听到妈妈的夸奖还是很高兴,马上说:“妈妈,真的吗?”那我还是起来吧,看着孩子的转变我真的很高兴,但同时又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其实我们的孩子都是家长计划着让孩子走的每一步人生之路,这些都是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孩子应该属于自然规律,家长无形中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只有让孩子自由的发展孩子的优良品质,才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我希望我的孩子以后能成为我窗外的小豆豆,一个快乐的小豆豆。也真心地希望每一个孩子、每一位家长、每个教育者,都来认真读一读这本《窗边的小豆豆》,把所有被岁月污染的心,用小林校长和小豆豆们的纯净美好进行漂洗。尽可能让他们的童年变得多姿多彩一点,让孩子的心多一点自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