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四川导游词精选(模板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2-06 05:47:04 页码:14
四川导游词精选(模板15篇)
2024-02-06 05:47:04    小编:GZ才子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为个人发展规划方向。语言要准确、清晰,避免使用模糊、含糊不清的表达。以下是一些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提高工作效率。

四川导游词精选篇一

泸沽湖位于云南省丽江宁蒗县与四川盐源县之间,南距宁蒗县城72公里。湖面海拔2685米,面貌约48。5平方公里,其中云南境内30。5平方公里,总容水量19。53亿立方米,湖水向东流人雅窘江,最后注入金沙江,属长江水系。该湖平均水深40米,最深处达93。5米,在云南湖泊中,仅次于澄江抚仙湖,居第二位。

其实,泸沽湖是由断层陷落而形成的高原淡水湖,摩梭语“泸”为山沟,“沽”为里,意为山沟里的湖。过去,这里地处偏僻,人稀少,自然环境破坏较轻,因此湖水异常洁净,最大透明度可达11。5米;虽然四周高山一年有三个月积雪,但湖水终年不冻,水体清澈,水质微甜,是我国目前少有的污染程度较低的高原深水湖之一,湖光秀丽四时变幻;早晨,朝阳初露,湖水如染,一片金红;太阳徐徐上升,湖周青山,倒映其中,湖水变为翠绿;夕阳西下,风平浪静,又成一片墨绿。夜色幽静,微风柔漫,星星闪动,让你如梦如幻。

泸沽湖不仅水清,而且岛美。泸沽湖四周青山环抱,湖岸曲折多湾,共有17个沙滩、14个海湾;湖中散布5个全岛、3个半岛、1个海堤连岛,一般高出水面15至30公尺,远看象一只只绿色的船,飘浮在湖面。其中,宁蒗一侧的黑瓦吾岛、里无比岛和里格岛,成为湖中最具观赏和游览价值的三个景点,被誉为"蓬莱三岛"。黑瓦吾岛位于湖心,距离湖岸落水村2500米,岛上树术葱笼,百鸟群集,是南来北往的.候鸟、野鸭的栖息之处,也是昔日永宁土司阿云山总管的水上行宫,美国学者洛克也曾旅居于此,并在《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书中赞为"真是一个适合神仙居住的地方"。里无比岛与黑瓦吾岛相距3公里处在一条直线上,永宁土司阿云山之墓即在此岛。岛上藤树茂盛,鸟语花香,建有经堂,红墙黄瓦,香烟缭绕,白塔倒影,平添几分神韵。里格岛位于狮子山下,是泸沽湖北缘海湾内一个美丽的海堤连岛,三面环水,一条毛石小路与海堤相通,环境十分幽静。岛上住有十多户摩梭人家,古老的术楞子房,都沿岛而筑,屋舍门窗面对水面,开窗即可垂钓,悠然如在仙境。

四川导游词精选篇二

终于放国庆假期了,我们几家人要去稻城旅游,我特别兴奋。我在车上想象着“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眼巴巴期待着早点到稻城!

在一个夜晚,爸爸开了十几个小时的车后终于到达了稻城。这里非常安静,远处牧羊人家星星点点的灯光好像天空中闪烁的星星。

早上,我和弟弟妹妹迫不及待的起床,啊!外头好冷啊!我们穿上了厚厚的羽绒服,走出酒店,外面漫天的雾,努力地睁开眼睛,才能看见若隐若现的山峰,树木。安静的草原,响了几声“哞……”“咩…咩……”的叫声。草原上就热闹了起来!到处都是牦牛,羊,猪…到处都是牦牛声,羊声,猪声……热闹得很!

中午,一道道金色的阳光穿过大雾照耀着稻城。雾一下子散开,消失了。这里的天太纯净了,太蓝了。满山的植物红黄相间,或一片金黄,或一片红霞缭绕,层层片片,蔚为壮丽秀美,一群群牦牛爬上了山丘仿佛给这块绚丽的地毯加上了白,黑,黄的流幼的花朵,真是美极了!

下午,动物们吃饱了,在一望无尽的草原上自由漫步,或躺到草坪上晒太阳,还有的停住脚步,望向远方,好似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稻城中随处可见一座座矗立的白塔,僧人在白塔中念经诵佛,祈愿神灵保佑这里善良的人们!

啊!稻城,你是如此的神奇,美丽呀!我真的喜欢你!

四川导游词精选篇三

巴蜀,是古代巴人和蜀人的发祥地,这片土地孕育了四川悠久的历史。四川的历史要追述到。

全国第五位。东临湖南、湖北;西连西藏,北靠青海、甘肃、陕西三省;南接云南、贵州。

是我国南北交通要道和联系西南、西北和华中地区的天然纽带。所以又是我国南北文明的会。

居区,四川的少数民族有50多个,其中4千人以上的有14个,主要有藏族、羌族、彝族等。

根据少数民族的分布及人口的多少,四川有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四川西北部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部为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南部是凉山彝族自治州,东部为四川盆地,人口稠密。

出生在咱们四川的广安;二是四川的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它不仅把中国的卫星送上了天,而。

且还把美国生产的卫星送上了太空,这不得不使许多外国人对四川另眼相看;三是四川是大。

熊猫的故乡。

四川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历来就有“天下山水之胜在蜀”。那是因为四川所处的独特地理。

位置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形成了众多的风景名胜古迹:有童话世界的九寨沟、黄龙;有天下。

之秀的峨眉山;天下之幽的青城山;聚天地之灵气的乐山大佛;有千古之迷的三星堆;有世。

界上年代最久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有人能进入的低海拔冰川——海螺沟;有世外桃源香巴拉。

——稻城亚丁;神秘的地之肚脐——甘之新龙;有温柔的泸沽湖。当然还有可爱的大熊猫之。

妹子。

四川自古就有“少不入川”之说,意思就是说年少的男子最好不要到咱们四川来,因为。

四川有很多的美女,你来了之后,就会舍不得离开。o:p/o:p/p。

成都,因为成都是超女的故乡。李宇春、张靓影、张含韵、谭维维、纪敏佳、何洁她们都是。

来自成都,不知道咱们车上有没有朋友是玉米、凉粉、盒饭、维生素、佳迷?所以呢成都还。

不光是出美女,也有才。

接近。大家都知道普通话里有四个音调,而四川话也有四个音。只要您把普通话的三声和四。

厕所”就说“解手”(湖广填四川:在明末清初,由于战乱,四川人口锐减,耕地荒芜。

妻儿入蜀落户,规定移民垦荒三五年内免交赋税。据称,最初的移动是政府强制性的,后来。

见到的都是帅哥美女是不是心情会好很多呢?这机场高速公路收费站可谓是咱们成都的窗口。

费的时候“打望”美女没有?是不是很漂亮呢,当然,每个人的审美标准不一样,或许你眼。

中的成都美女也并不是合你心意,但大多女孩子皮肤白这可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俗话说一白。

出来就没有见过太阳,突然有一天这太阳出来了,小狗因为从来没有见过什么是太阳,于是。

就感到害怕,就对着太阳汪汪直叫了,所以呢,后人就经常用蜀犬吠日来讽刺人们的少见多。

怪,但也从中形象的道出了四川天气气候的特征,那就是在四川阳光明媚的日子却是不多。

所以在四川,除了夏季,一出太阳,人们就像过节一样的兴奋,还有咱们四川人的个子普遍。

偏矮,跟太阳见得少有一定的关系。在咱们四川有一首民歌,表达了四川太阳很少,人们见。

到太阳的时候非常的兴奋。因为成都的日照时间少,空气潮湿,所以成都女孩子有两样护肤。

两种蔬菜来比喻川渝两地的美女,成都的妹子就是灯笼椒,看起来辣,吃起来甜;重庆的妹。

子就是朝天椒,看起来辣,吃起来更辣;成都的美女外柔内刚,重庆的美女是外刚内柔。四。

川男人耳朵缺钙,这已是公开的秘密。大家知不知道咱们四川男人有一美称,叫什么?“趴。

量。要知道,李颉人以写实著称,被称为中国的左拉。(以上需要讲解时间30分钟)好了,川妹子我们就谈到这里。接下来继续给大家讲蜀文化。在古老的川戏中有一句话:

朵金花的:宜宾五粮液、泸洲老窖、绵竹剑南春、成都全兴大曲、古蔺郎酒和射洪的沱牌曲。

酒,此外,临邛酒早在汉代即远近闻名;西川郫筒酒,工艺独特,享誉四方;宋代宜宾的荔。

宋代诗人黄庭坚在宜宾凿池流,至今遗志犹存。常言说,喝酒离不了菜。川菜可以说是最美味的,因为有一句话“吃在中国,味在四川”。

川菜是我国著名的地方菜肴之一,它与鲁菜、粤菜、淮扬菜共同组成中国的四大菜系。川菜。

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点,其风味则是清鲜醇浓并重,并以善用麻辣著称。但很多外。

川是不怕辣,而江西人是辣不怕,湖南人则是怕不辣。川菜虽以麻辣见长,但并非以麻辣压。

其他的味。它非常重视味的变化,既有浓淡之份,又有轻重之别。为什么四川人喜欢吃辣椒。

花椒,这是因为四川盆地降雨比较丰沛,较为潮湿,辣椒可以去潮,花椒可以去湿,故而从。

古至今四川人很少患风湿病。川菜的品种很多:如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所创制的东坡肘子;清。

代四川总督丁保祯创制的宫宝鸡丁;张大千创制的大千鸡;老百姓创制的有:回锅肉、章茶。

鸭子、鱼香肉丝、开水白菜、蒜泥白肉、水煮牛肉、麻婆豆腐、仔鸡豆花、一品熊掌、干烧。

鱼翅、熊猫戏竹、孔雀开屏、清蒸江团、宫宝鸡丁、青椒鸡丁等等。说到麻婆豆腐,成都就。

有很多的麻婆豆腐店,其中最好的要数陈麻婆豆腐,现在呢就给大家讲一下麻婆豆腐的故事:

据说清朝同治年间,成都一位麻脸的老太太开了家豆腐庄,菜好味好就是生意不好,人们说。

是招牌不响亮,于是麻脸老太太就求助一位姓张的打油诗人。张打油一本正经地对麻脸老太。

太说:“你晓得我这个人特损,口无遮拦,不知你受得了受不了?”麻脸老太太挺宽容,说:

“只要让我这豆腐庄有名。

气,再怎么损我也受得。我一个老太婆,还怕你损不成!于是,张。

打油一边吃豆腐,一边看着麻脸老太太做起打油诗来。他那副专注的神情,令老太太多少有。

一炮打响,麻婆豆腐庄从此门庭若市。顾客一是想核实打油诗中的圈圈点点,二是想品尝豆。

腐庄的麻麻杂杂,因此食客总是络绎不绝。在川菜里边还有我们最喜欢吃的小吃和火锅,大。

乱,来到成都天回镇。皇帝想吃北方的薄面饼,可是四川厨师不会做,只好按吩咐把面皮翰的很薄,然后把肉馅做好,但不知道怎么包,就偷偷去看皇帝是什么样的人,会不会杀自己。

他看见皇帝正抄着手在看风景,灵机一动,回去把面皮切成方块,把肉馅放在中间,两只角。

一听龙颜大悦,便开始吃了起来,而且味道也非常不错。便记住了这道菜。回到长安还想吃。

之邦人情味总是非常是足,每当逢年过节都要相互送压岁钱或走人户,你来我往。可是在古。

仿。终于,都公认了饺子这个名字。钟水饺至今门庭若市。小吃的品种多故事多,大家若有。

兴趣,我们可以去品尝一下,感受一下四川名小吃。当然,四川的火锅,那是全国闻名。四。

吃,遇到江风一吹,牛杂汤变凉就不好吃了,于是江边船夫便灵机一动,改成在锅边随烫随。

吃,十分惬意。这种吃法逐渐推广开去,就形成了现今这种形式的火锅。受重庆火锅的影响,四川各地的火锅也逐渐兴盛起来,形成各具特色的锅底,花样百出的吃法。再加上众多民间、外来菜品的变化,因地因时制宜,使四川火锅的源流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充实。四川火锅,既是一种美味佳肴,又是一种烹饪方式,也是饮食文化的一个内容,它具有几个方面的特点:

体的饮食形式,显示出了无限的生机。喝了川酒,吃了川菜之后该干什么了?大家猜猜。喝茶贝!我国有句俗话:开门七件事:

油、盐、柴、米、酱、醋、茶。可见茶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四川是饮茶最早的地。

品茶的佛手、苦甘露、兰贵人等。当然也生产少数民族喜欢的昌明茶,砖茶,羌茶。四川茶。

多当然茶馆也多,不仅富有地方特色,而且数量之多,堪称为世界之最。可以说城乡处处有。

茶馆,四川人人都喝盖碗茶。盖碗茶是四川独具特色的茶具所泡的茶,由瓷盖、瓷碗和金属。

使催宁之女很孝顺,而催宁又喜欢喝茶,其女每天给父亲端茶,又怕茶碗烫着,便拿盘子托。

住,但端茶时又容易将茶碗弄倒,于是就用蜡把碗固定在一只碟子中间,后来催宁命工匠用。

四川导游词精选篇四

诺日朗瀑布海拔2365米,位于诺日朗游客中心附近。瀑布宽270米,高24.5米,是中国大型钙化瀑布之一,也是中国最宽的瀑布,众多的影视剧曾在这里取景,包括中央电视台1986年版电视剧《西游记》的片尾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诺日朗瀑布在藏语里面的意思是雄伟壮观的瀑布。它呈多级下跌,宽达140米的水帘从两山间飞出,直泻百尺山崖,形成罕见的森林瀑布。瀑布对面建有一座观景台,站在台上,瀑布全景尽收眼底,秋季时,瀑布的三百米飞流在秋色、云雾的衬托下,化成了一幕波澜壮阔的画面。

九寨沟诺日朗旅游服务中心位于九寨沟风景区”y“字形的中心位置,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是集景区旅游管理、投诉、救护、治安、消防、旅游纪念品销售、游客休息和餐饮于一体的沟内唯一的`综合性服务场所,及餐饮接待基地。

其中餐饮统一由九寨沟联合经营公司管理,在景区外设有餐厅配送中心,景区内的餐厅达到了”零排放“、”零污染“的环保要求。

诺日朗旅游服务中心也是绿色环保观光车的分流调度中心站。休息、就餐、咨询、乘车方便快捷,从而使游客有更多的时间在景区进行游览和观光。

四川导游词精选篇五

欢迎大家游览杜甫草堂。

成都杜甫草堂,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今甘肃省南部)入蜀。靠亲友的帮助,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称“成都草堂”。

在这里,诗人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所作诗歌流传到现在的有240多首。由于成都远离战乱的中原,而草堂又地处郊野,因此诗人的生活比较安定,心绪也较为宁静,这就使他在草堂的诗歌创作大都具有田园风味,如《堂成》、《江村》、《春夜喜雨》等篇章都是如此。然而杜甫毕竟是一位有远大政治抱负的诗人,对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与忧虑,使他始终不能忘怀现实。因此忧国忧民的诗歌作品,仍然是他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写成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恨别》、《病桔》-、《枯棕》等著名诗篇都是感人至深的现实主义不朽之作。正因为杜甫在成都的诗歌创作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所以,后世把成都杜甫草堂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

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门我们来到草堂的正门,就看见一条波光翻翻的河流从门前环流而过,这就是杜甫诗中多次提到的浣花溪。

说到“浣花溪”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的由来,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呢。相传唐时溪边住着一位姓任的姑娘,貌美而心善。一天,她正在溪畔洗衣,走来一位浑身疮疥的和尚,行人都躲得远远的,唯有这位任姑娘不避让。于是那和尚脱下沾满脓血的架裟求她浣洗,任姑娘欣然接受。哪知架裟一入水,霎时满溪泛起莲花朵朵,再看那和尚,却早已不知去向。人们十分惊异,就把这条河命名为浣花溪了。

其实,浣花溪的得名与任氏无关。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因为当时沿溪居住者多以造纸为业,他们取溪水来制十色彩笺,“其色如花”,溪因此而得名。浣花溪在唐代江阔水深,能行大舟,溪畔风光秀丽,杜甫的一首《绝句》作了生动的描绘:“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成都西面为岷山山脉,古代空气澄净,能远眺雪山),门泊东吴万里船(浣花溪属长江水系,由此乘船出府河可直下东吴)。正门匾额“草堂”二字,是清代康熙皇帝的第十七子、雍正皇帝的弟弟果亲王所书。“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这副对联,是杜甫《怀锦水居止》诗中的句子,它点明了草堂的地理方位:“万里桥”就在现在的南门大桥,史载三国时蜀相诸葛亮送费韦出使东吴,在此设宴饯别,诸葛亮深感费韦此行路途遥远,联吴抗魏任务艰巨,故说道:“万里之行始于此。”桥因此而得名。草堂正在桥的西边;“百花潭”是浣花溪上游现名“龙爪堰”的地方,它的得名有人说是因为这里水浅滩急,翻涌起一片浪花好似百花开放;又有人说是因当时浣花溪畔花树繁茂,“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陆游诗)花飞花谢,满潭溢香。所以,草堂正在潭的北面。而不是成都现在的百花潭公园,现在的百花潭是清人黄云鹄寻访古百花潭旧址时,听信当地人随口所言而树碑误定的。

步入正门,我们看到整个庭园竹树成荫,绿水萦回,一派自然天成的清幽景色,这正体现出杜甫的诗意:“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

大廨,“廨”是官署,古代官吏办公的地方。由于杜甫曾做过左拾遗和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出于尊崇,就把这处建筑作了如此命名。

厅中的杜甫塑像,是中央美术学院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的杰作。这尊铜像呈跪姿,身材精瘦,以较为抽象和夸张的艺术造型,来表现诗人饱经忧患的一生和他忧国忧民的情怀。我们在此驻足凝视,似乎感到时光已经倒流回一千二百多年前,诗人正漂泊在江河之上,他跪立船头,手抚诗卷,头部微仰,双眉紧蹙,仿佛正向苍天发出“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的沉重慨叹。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公元712年出生于河南巩县,770年因贫病交困,死于湖南湘江的一条船上。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王朝。由于他具有“致君尧舜上”的远大政治抱负,却始终得不到重用,一生颠沛流离,饱经忧患,因此,能更深刻地认识到当时社会存在的种种矛盾和弊端,体验到下层百姓生活的艰辛和困苦,并用诗歌把这一切反映了出来。他传世的1400多首诗,大都是这种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不朽作品。如“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等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名篇。因为杜甫有着深沉而博大的思君、忧国、爱民的情怀,还因为他的诗歌代表着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所以后世把他尊为“诗圣”。叶剑英元帅曾撰书对联评价说杜甫写诗,笔锋直指社会弊端与逆臣贼子,他的爱国忧民情怀与日月同辉而长存天地间。这正是对杜甫的思想及其诗歌创作的极高评价。

大廨东西两壁还悬挂有一副清代学者顾复初的名联。上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意思是:我(作者)与你(杜甫)生活在不同的朝代,试问这人杰地灵的神州河山,古往今来,在众多诗人墨客中,能有几个像你我这样才华横溢、立志报国但却不能为世所重,只能如蜷龙卧虎,不得伸展凌云壮志!下联“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是说:您杜少陵先生和我一样,也是流寓作客在蜀中,但您却留下了这座伴随着明月清风而流芳千古的草堂,与天地共存。言外之意是同为流寓,我的命运更为不幸,什么也没留给后人,身后只能是形销而迹灭了。可是作者却没有想到,正是因为撰写了这副对联,所以他的'名字竟得与草堂共存。这副对联写得非常含蓄婉致而耐人寻味。1958年毛泽东同志游览草堂时在这里仔细观赏,久久沉思。郭沫若称赞它是“句丽词清,格高调永”。您能品出它的独特韵味来吗”大廨内还可以看到杜甫草堂全景图。杜甫于公元765年春天离开成都,顺长江向东飘泊。诗人离去不久,草堂便毁损颓败。

五代时,诗人韦庄在成都做前蜀政权的宰相,他寻找到“柱砥犹存”的草堂遗址,便“重结茅屋”来表达对杜甫的怀念之情。北宋元丰年间(11世纪),成都知府吕大防再次重修,并把杜甫像画在墙壁上,使草堂具有了纪念祠堂的性质。以后历代,草堂多次重修,其中最大的两次,是在明代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和清代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基本上奠定了今日草堂的规模和布局。经过一千多年的演变,杜甫当年“诛茅初一亩”的草堂故居,已成为今天供人们瞻仰、凭吊“诗圣”的纪念性建筑群,面积也扩展到240多亩(包括建国后扩建的梅苑与原草堂寺)。由于它既是诗人的故居旧址,又具有纪念祠堂的性质,因此整个园林与建筑便有机地融汇了这两者的特点: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不作雕梁画栋的处理,也不很高大,而是接近于民居;建筑格局则以一条中轴线贯穿始终,主体建筑从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到工部祠都在这条线上,两旁以对称的附属建筑相配,其间又有溪流索回,小桥相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重肃穆,又清幽雅洁;漫步其中,我们不仅可以瞻仰凭吊诗圣,表达心中的敬意,还可以返璞归真,发思古之幽情。所以说,草堂是纪念性建筑与园林景观相结合的成功典范。

诗史堂诗史堂是杜甫草堂纪念性祠宇的中心建筑。因为杜甫的诗歌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历史,素有“以诗证史,以诗补史”的说法,故被誉为“诗史”,建筑以此为名。

厅堂中央,安放着我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所塑的杜甫半身铜像。塑像两侧是朱德同志撰写的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副对联道出了杜甫和他的故居草堂在人们心目中崇高而不朽的地位。

诗史堂内还悬挂有现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诗人及书法家郭沫若撰写的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此联高度概括了杜诗忧国(上联)与忧民(下联)的两个方面,内容深刻,对仗工稳,书法潇洒而富激情,历来受到人们的称道。

水槛和柴门出诗史堂,我们看见一条小溪穿插在建筑群之间,上面有一座小石桥勾连交通。小桥左侧竹丛中,有“水槛”横跨溪上;过小桥,“柴门”迎面而开。“水槛”与“柴门”都是当年杜甫的草堂曾经有过的建筑,杜诗中有“新添水槛供垂钓”、“柴门不正逐江开”的描述。所谓“水槛”,就是搭在水亭上的木栏,“柴门”也不过是茅屋的篱笆门,可以说都是很简朴的,远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现在的“水槛”与“柴门”,是后人重修草堂、扩大庭园时所造的象征性建筑,但我们仍可以睹物思人,想象出当年诗人在这里迎送客人或凭栏垂钓的情景。柴门楹柱上悬挂着明人何宇度撰写、今人陈云诰补书的一副对联:“万丈光芒、信有文章惊海内;千年艳慕、犹劳车马驻江干。”对联构思非常巧妙。上联“万丈光芒”,出自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诗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而“信有文章惊海内”与下联“犹劳车马驻江干”,则出自杜甫《宾至》诗中“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两句。杜甫诗的意思是:我哪有什么名篇佳作震动天下呢既然如此也就空劳宾客乘着车马到江边来相访了!这本是诗人的自谦之语,但何宇度将两句诗各改动了一个字:把“岂”改为“信”(信,确实、果然之意),“漫”(漫,徒自、枉自之意)改为“犹”(犹,还、仍之意),整个对联的意思就变成了赞誉之辞:您先生的大作确实称得上光芒万丈,可以震动海内,因此千年之后人们仍然怀着景仰倾慕的心情,乘车骑马来到浣花溪畔,瞻仰您的草堂故址。不是吗,我们今天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不远千里万里来游草堂。可见对联作者还是很有“预见”的呢!

碑亭工部祠的东边有一间小小的茅亭,内立石碑一通,上刻”少陵草堂”四字,也是果亲王的手迹。

“少陵”本为地名,在西安市南长安县。那里原是古代杜伯国的旧地,汉宣帝死后葬在那里,其墓因此而称“杜陵”,宣帝许皇后的墓在附近,因规模小于帝陵,所以称“少陵”(“少”即“小”之意)。杜甫远祖就是“京兆杜陵人”,他自己也在这里住过较长时间,在诗中曾自称“杜陵野老”、“少陵野客”,人们也就称他为“杜少陵”了。前面已经说过,杜甫的茅屋早已毁坏。

公元761年秋天,一阵大风把他苦心经营的茅屋吹破,才使诗人写出千古不朽的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表现的那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和“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忘我精神,千百年来一直令人感动不己!当然,也不难看出这茅屋是很不结实的。杜甫离去后,草堂破败,经后人多次重修,已成纪念祠宇,再难觅“茅屋”踪迹,而建造这座草亭,其用意就是以此引发人们对昔日那简朴自然的草堂的联想。看来这个目的是达到了,许多游览草堂的人都要在这里摄影留念,就是最好的证明。

参观杜甫草堂,值得一游的地方还有红墙夹道、修竹掩映的花径,碎瓷镶嵌、古雅别致的“草堂”影壁以及风景秀丽、独具魅力的梅苑。妙境入目,各自都有体会,就不用我一一介绍了。

四川导游词精选篇六

四川是天府之国,位于中国西南地区,那么如何写关于四川导游词呢?下面推荐介绍关于四川导游词范文,欢迎阅读!

四川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内陆大省,地处长江上游。

全省面积48.5万平方公里,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名列第5位(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青海),人口8500万,仅次于河南、山东,是中国第三人口大省。

主要民族有汉、藏、彝、羌、回、苗等53种,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13 种,是中国第二大藏族聚居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四川虽不靠海,又不沿边,对外交通相对闭塞,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在国内,只要是受过中等教育的人,一提到四川就会立即想到:啊,那是“天府之国”’一个古老又富饶的地方!外国人了解四川,恐怕以下三个因素起了重要作用:一是当代世界伟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就出生在四川;二是四川的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不仅把中国的卫星送上了天,而且还把美国生产的卫星送上了太空,这不得不使许多外国人对四川另眼相看。

三是四川是大熊猫的故乡。

为使外省人或外国人更透彻地认识四川,我在这里给导游先生(女士)们说说四川的古今梗概。

天府之国历史悠久

在远古时代,四川为巴、蜀两个国家统治着,过去一般认为是在商周时期(即公元前11世纪至前5世纪)建立的国家。

现根据广汉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推断,早在4000年前,蜀人就已经在川西平原建立起了奴隶制国家。

《华阳国志》说:“蜀之为国,肇于人皇,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帝喾,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历夏、商、周,武王伐封,蜀与焉”。

以前认为,这一记载多根据传说,不一定可信。

三星堆文物的出土,人们才相信,蜀国的历史至少应向前推1000年。

“蜀”的名称最早见于商代的甲骨文。

蜀的祖先据说是生活在黄河中上游的古代羌族的一支,他们沿岷江流域南迁进人四川盆地,被称为“氐族”,并在成都平原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传说中最早称王的是蚕丛和鱼凫,以后是柏灌。

到了杜宇王朝,正是中国的西周时期;开明王朝则是中原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 316年,泰国趁蜀国和巴国发生战争之机,派大将司马错率军南下,一举灭掉了蜀国和巴国,使四川地区统一于中华帝国的版图之内,古代蜀国的历史就此结束。

此后,又因历代帝王都将统治巴蜀的最高治所设在成都,而成都为古蜀都,“蜀”也就成了四川地区的地简称。

因此,三国时,刘备占据四川称帝,史称“蜀汉”;五代时,王建和孟知祥先后占据四川称帝,史称“前蜀”和“后蜀”。

关于“蜀”名称的来历,史书记载中有两种说法:一说蜀就是蚕,是因古蜀王蚕丛教民栽桑养蚕,使四川成为中国最早养蚕的地方,因而得名。

另一种说法是,蜀是一种形态象蚕、但能螫人的毒虫,因此“蜀”很可能是商朝统治者对蜀人的一种贱称。

巴族的记载最早见于殷墟甲骨文,叫“巴方”,大约生活在今陕西省汉水流域,以后逐渐向东南方向迁移,进入今湖北清江流域和四川东部(大部分在今重庆市境)。

关于“巴”名称的来历说法不一:有说是因川东两条河流的形状而得名;有说是川东盛产的一种植物“巴茅”而得名;还有以虫、蛇之属来解释的。

另有一种说法是:古代巴人居石穴,川东人称石为巴,因此得名。

巴国建国的时间不详,春秋战国时期经常与楚国发生战争,因此都城不断迁徒,合川、丰都、阆中、重庆都作过都城,以重庆的时间最长。

秦灭巴、蜀后,在四川推行郡县制,在原巴蜀地区设置了巴郡和蜀郡。

汉初增设了广汉郡,·汉武帝元封5年(前106年),在全国设13刺史部,四川地区为益州部。

三国末年,魏灭蜀后,分割益州,另置梁州。

两晋和南北朝时期一直沿用梁、益二州建制。

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废除州、郡制,改益州为剑南道,梁州为山南道。

唐玄宗开元23年(公元735年),剑南道又分为剑南西川节度和剑南东川节度,“川”字开始在四川地区区划名称中出现。

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对州县大加减并,宋军灭掉后蜀政权后设置西川路,开宝6年(公元973年),又分设峡西路;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 年),又将西川路和峡西路合并为川峡路;宋真宗咸平4年(公元l001年),将川峡路一分为四,目p益州路(后改成都府路),梓州路(后改潼川路)、利州路(州治广元)、夔州路(州治奉节),合称为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这就是“四川”一名的由来。

元朝在各地设置行中书省,川峡四路全并成四川行中书省,“四川省”名自此问世。

明、清时期,四川省建制未变,疆域已达川西高原和凉山地区。

民国时期,四川形成军阀割据局面,行政建制极不统一。

1935年,蒋介石势力进人四川后,把四川划分为18个行政督察专员区及西康行政督察区; 1939年,又将西康督察区和四川的17、18督察区合并为西康省,实行川、康分治,直到1955年撤销西康省,将金沙江以东地区划归四川,四川省的西部省界最后确定下来。

1997年3月,重庆市升格为中央直辖市,并将涪陵、万县二市和黔江地区划归重庆。

划归重庆市的土地面积共8.2万平方公里,人口 3002万。

现在的四川省共有21个地区(市、州)辖县(县级市、区)128个。

四川为何被称为“天府之国”?

四川被称为"天府之国”由来已久。

这是由于它自身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环境所决定的,主要是:

1.历史上所说的“天府之国”主要是指四川盆地,并不包括现今的川西高原和川西南山地。

四川盆地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特别是秦朝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后,成都平原成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土”,因而,成都平原成了中国历史上农业和手工业都十分发达的地区,成了中央王朝的主要粮食供给基地和赋税的主要来源,故称“天府”。

2.四川盆地周围都是崇山峻岭,交通闭塞,古称“四塞之国”,在冷兵器时代,它具有易守难攻的特殊战略地位,因而避免了历史上很多次战争的破坏,得到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这就更有利于它社会经济的发展。

历史上许多有眼光的战略家,如张良、诸葛亮等都把四川当作可以立国的根基之地。

唐朝中期和晚期,关中发生战乱时,唐玄宗和唐僖宗都是逃到四川成都避乱,当时的成都,在他们眼里正是一片笙歌宴舞之地,当然就要被称为“天府之国”了。

那么,“天府之国”的名称到底是怎么得来的?据考证,“天府”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本是一种官名,其职责是“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

凡国之玉镇、大宝藏器焉,若有大祭大丧,则出而陈之,既事而藏之”。

可见,“天府”是专门保管国家珍宝、库藏的一种官史,后人用以来比喻自然条件优越,形势险固,物产富饶的地方。

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战国策·秦策》中记述纵横家苏秦对秦惠王说的一段话:“大王之国,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变,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秦末汉初,张良在论证定都关中时说:“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史记·《留侯世家》)。

以上说的“天府之国”主要是指关中平原是富庶之地。

历史上最早称四川为“天府”出自诸葛亮的《隆中对》:“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汉代的益州包括今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

晋代著名史学家常璩在所著《华阳国志》中称:“蜀沃野千里,号称“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天府之国”在历代文人学者笔下逐渐成了四川盆地的代名词,后来还进入了中学教科书,因而成为家喻户晓的一条地理常识。

巴山蜀水风光无限四川的地势与中国的地势相拟:西高东低。

长江自西向东横贯而过,黄河亦在川西北挂角而去。

四川西部被称为川西高原,是青藏高原的边缘部分,高寒少雨,地广人稀;东部为四川盆地,面积达16.2万平方公里,是著名的中国四大盆地(其他三个盆地分别是: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中最富饶多姿的一个。

四川盆地的边缘由东边的巫山,南边的大娄山、大凉山、西边的邛崃山、岷山、北边的大巴山、米仓山等连结而成。

境内的河流大都从这些山地中流出汇入长江。

因大巴山、巫山、大娄山界内属古代巴国地域,以山地、丘陵为主;以成都平原为中心为古蜀地域,四川的.主要河流大都从这里经过流人长江,故历史上习惯于把四川的山水简称“巴山蜀水”。

古人说:“天下山水之观在蜀”,巴山蜀水,绚丽多姿,自古为文人学士所景仰。

且盆地四周山脉构造各异,景观独特。

盆地东缘山脉——巫山山脉,现属重庆市地域,中国最大的河流长江自西向东横切巫山,形成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壮丽多姿,被称为中国的山水画廊。

盆地南缘山脉,指宜宾到奉节的长江以南山地,主要山脉有大娄山、七曜山、武陵山等,是境内峰林、溶洞、槽谷、落水洞,暗河等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山地。

区域内有金佛山、四面山,蜀南竹海风景区、兴文石海洞乡,筠连溶洞,重庆的万盛石林、武隆溶洞等岩溶地貌景观。

盆地西缘山脉——龙门山、邛崃山。

龙门山是广元到都江堰市之间、岷江以东许多山脉的总称,主要山脉有九顶山、茶坪山和龙门山,属岷山的东南延伸部分,是一条褶皱断块山脉,也是四川各时代地层发育最全的山脉。

境区内有九峰山、莹华山风景区,龙池国家森林公园等自然景观和唐家河自然保护区。

龙门山还是岷江和沱江的天然分水岭。

邛崃山是都江堰市到天全县一线岷江以西山地的总称,主要山脉有巴朗山、夹金山和二郎山等,是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天然地理分界线和农业界线:东部为农业区,西部为半农半牧区。

这里有冰川分布,生息着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有著名的卧龙、蜂桶寨、喇叭河等自然保护区;有青城山、西岭雪山、峨眉山、蒙山、夹金山等风景名胜区和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

盆地北缘山脉——米仓山和大巴山,总称大巴山脉,是秦岭的东南分支,是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的界山,也是嘉陵江和汉水的分水岭。

大巴山东西绵延500多公里,故有“千里巴山”之称,是四川盆地北部的天然屏障,它阻止了北方的冷空气南侵,对四川盆地冬暖春早气候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区域内有以溶洞景观为主的诺水河风景区和以奇峰峡谷为主要景观的光雾山风景名胜区。

大巴山还是古代四川通向中原的陆路交通要道,保留至今的还有金牛道、五丁峡、明月峡栈道,以及米仓道、陈仓道等古战场遗迹。

川西高原山地有:大凉山,介于四川盆地与川西南山地之间,是大、小凉山的总称,是我国东部湿润亚热带气候和西部干湿交替亚热带气候的分界线,因而东西的动植物区系截然不同,东北坡产大熊猫,有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和螺髻山、泸山等风景名胜区,又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沙鲁里山,位于甘孜、凉山州西部,是金沙江和雅砻江的天然分水岭。

主要山脉有雀儿山、索龙山、海子山、木拉山等,南北绵亘500—600公里,向南伸入云南境内,东西宽200多公里,是四川最长、最宽的山系。

这里是四川冰川、湖群最集中的地区,仅理塘至稻城间就有400多个。

被誉为“最后的香格里拉”的亚丁自然保护区就在稻城县境内。

大雪山,位于甘孜州东部,是大渡河和雅砻江的分水岭,由北向南有党岭山、折多山、贡嘎山、紫眉山等,南北延伸400多公里,是横断山系主要山峰之一。

贡嘎山主峰海拔7556米,是四川最高的山峰,被称为“蜀山之王”,也是古冰川发育最完全的山地。

著名的贡嘎山风景名胜区,海螺沟冰川公园是中外游客向往之地。

大雪山是四川境内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东部西部的地貌、气候、农业和民族都有很大差别,四川西部的所谓“关内”和“关外”以此山为界。

岷山,位于四川西北部川甘两省边境,南北长500多公里。

四川境内是岷山的中南段,主要山脉有红岗山、羊拱山、鹧鸪山、雪宝顶等。

岷山中高山湖泊甚多,著名的有九寨沟、黄龙牟尼沟等。

另有四姑娘山风景名胜区。

还有唐家河、王朗、白河、白水河等6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岷山还是岷江、涪江、白龙江 (嘉陵江上源)和黄河支流白河、黑河的分水源地。

四川西部高原山地是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现大渡河边、夹金山脊、大雪山、红原草地、千里岷山都留下了不少红军长征遗迹。

因此,中央在松潘川主寺修建了红军长征纪念碑园。

这里是“重走长征路”旅游线路最惊险、绝妙的地段。

四川境内河流众多,有大小河流近千条,主要河流水系有:金沙江水系。

金沙江是四川同西藏的界河,四川境内的流域面积有20万平方公里,是一条峡谷型河流,水能资源约占整个长江的43%,流域内的森林蓄积量占四川的48%。

也是省内自然生态保存完好和藏民族风情独特的地区。

其中最大的支流雅砻江,全长1500公里(四川境内1375公里),由于河床狭窄、岸陡谷深,水力资源十分丰富。

在攀枝花市境内建成的二滩电站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水力发电站,所形成的二滩水库是目前四川最大的内陆湖,已成为水上旅游场地。

岷江水系。

岷江发源于岷山弓杠岭和郎架岭,全长735公里,也是长江上游最大的一条支流,都江堰以上为上游,水力资源丰富,茂县、汶川一带为羌族聚居区;都江堰至乐山为中游,是成都平原主要灌溉水系;乐山至宜宾为下游,以航运为主。

岷江有大小支流90余条,最大的支流大渡河,全长1150公里,比岷江正流还长415公里,水力资源十分丰富,是四川漂流旅游的主要河流。

还有青衣江,古称平羌江,沿途多风光名胜,著名的有碧峰峡、中岩风景区及平羌江小三峡等景观。

沱江水系。

沱江又名外江、中江,因《史记》“岷山导江,东别为沱”的记述而得名,沱江上游有绵远河、石亭江、湔江三个源头,均发源于九顶山。

沱江进入成都平原后,由岷江水系分出的柏条河、青白江于金堂汇入沱江,所以沱江与岷江被称为“双生”河流,金堂以上为上游,资中以下为下游,最后在泸州注入长江,全长702公里。

沱江的主要支流有10条,流域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

沱江主要流经盆地丘陵地区,是古蜀文化最集中地域之一,主要有广汉三星堆遗迹,成都附近的三国蜀汉遗迹、资中古城、自贡恐龙、盐都遗迹等。

嘉陵江水系。

嘉陵江古称阆水、渝水,嘉陵一名出自陕西省西凤县的嘉陵谷。

上源有白龙江、西汉水。

白龙江发源于四川若尔盖县的郎木寺,西汉水发源于秦岭,略阳两河口以下称嘉陵江,两江在昭化汇合,全长l120公里,流域面积16万平方公里,流经广元、南充、广安,到重庆市注入长江。

昭化以上为上游,昭化至合川段为中游。

嘉陵江支流众多,最大的两条是涪江和渠江。

涪江发源于岷山雪宝顶,流经绵阳、德阳、遂宁、广安等川中丘陵地区,全长700公里;渠江发源于大巴山,又称潜水,流经巴中、达州,至渠县三汇镇始称渠江,全长720公里;两江均于合川与嘉陵江汇合。

嘉陵江是四川水路运输的主要河流,仅干流流经的13个县市的运输量即占四川内河航运量的1/4。

嘉陵江流域是四川古蜀道遗迹和三国蜀汉遗迹分布最集中的区域,是四川北部和东部的一条重要旅游线路。

巴蜀大地资源富集四川是中国资源最富集的省份之一,可称为中国西部的资源大省。

就土地资源而言,四川的耕地、林地、草地、水面资源在全国都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

其中,耕地面积456.04万公顷,是中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和经济作物生产基地;林地面积约占土地面积的30%左右,森林主要分布于江河上游。

从1963年开始,四川经过30多年的努力,已建成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40处,总面积233.4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 4.81%。

全省森林蓄积量13.9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6,是中国第三大林区。

四川的草原、草坡面积约1600多万公顷,特别是西部的红原、若尔盖草原是中国五大牧区之一。

就动物资源而言,全省有维管束植物9000多种,约占全国的1/3,是一个天然基因库;动物资源中仅脊椎动物就有1100多种,约占全国的40%;鸟类和珍稀动物约占全国的一半。

资源植物全省有4000种以上。

其中,中药材品种多、产量大,是中国三大中药材生产基地之一。

珍贵植物达100种以上,水杉、银杉、珙桐、树蕨等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珍稀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牛羚等,其中大熊猫还是四川的特产动物,四川因此被称为“熊猫的故乡”。

四川的水能资源十分丰富,蕴藏量达1.5亿千瓦,仅次于西藏,居中国第二位;可开发的水能资源量1.1亿千瓦,占中国总量的24% ,居中国首位。

四川也是中国矿产资源最富集的省份之一,,有“世界地质博物馆”的雅称。

目前已找到的矿产有132种,已探明工业储量的有94种。

四川矿产蕴藏的特点是:相对集中且伴生矿多,在地区范围内矿种组合好、配套程度高。

其中,钒、钛、钙、芒硝、萤石、天然气、硫铁矿储量居中国第一位。

攀西地区是黑色,有色金属和稀土矿的集中产地。

四川还是中国的旅游资源大省。

全省有黄龙、九寨沟两处风景区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截至目前为止,全国只有3处);峨眉山、乐山大佛被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名录(截至目前为止,全国也只有4处);另有青城山、都江堰正在申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

目前四川有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9处(全国有 120处),是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最丰富的省分之一;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0处;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7座;另有省级风景名胜区4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300个。

天府之土经济繁荣

四川是中国经济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尤其是成都平原,自古就是中国的粮仓。

远古时期,四川人就学会了栽桑养蚕,到汉代,成都的织锦业已发展成专门的手工业,国家设有专门官吏管理织锦业,蜀锦成为朝庭的主要贡品,并通过丝绸之路远销到中亚和地中海一带;四川的制盐业、冶铁业在汉代已具有相当规模。

隋唐时期,四川的粮食生产已自给有余,据史书记载,武德二年“运剑南米,以实京师”,又以“剑南义仓米百万石救饥人”。

经济作物方面,四川的葶麻种植已具有相当规模,仅贡麻织品就有绵布、葛布、筒布、弥牟布等很多品种;四川是茶叶生长的发源地之一,很早就发明了烘焙之法,境内名茶辈出,尤以蒙顶的石花号称第一,有“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之誉;制盐业、造纸业在汉唐时期已很发达,当时四川生产的黄、白麻纸供朝庭书写文书和诏书的专用纸,成都制的蜀笺纸更是闻名全国。

经济的发展使四川成为历代王朝的重要经济基地。

据唐代陈子昂的《蜀州安危疏》称:“国家有巴蜀,是天府之藏,自陇西及河西诸州,军国所资,邮驿所给,莫不取办于蜀,此诚国之珍府”。

宋元时期,四川的农业、手工业都得到进一步发展,织锦业出现了官营的织锦工场;随着制纸业的发展,出现了雕板印刷业;井盐开采技术方面发明了卓筒井的凿井工艺,使用了冲击式钻头。

商业更加发达,成都每月都有专业市场,并出现了商业资本。

明清时期,四川经济发展的特点是:生产品种和经济门类不断增多,普遍开始种棉花;矿业方面,除铁的生产外,金、银、铜的开采业也发展起来;丝织业出现了地域分工,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手工工场具备了相当规模;商业资本开始渗入到手工业部门。

四川现代经济发展的特点是:经济总量指标较高,在中国尤其是西部地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经济总量占西部l0省、市、区总量的1/3。

但四川有8000多万人口,所以人均水平仍然较低,贫困地区数量不小。

四川最突出的经济成果是解决了8000多万人的吃饭问题。

粮食总产量占中国西部10省、市、区总和的1/3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保持在400公斤以上。

四川还是中国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之一,农产品除满足本省需求外,还有粮食、油料及其他经济作物产品大量外销,其中尤以猪肉外调约占全国的l/3左右,一时有“川猪安天下”之说。

四川的主要粮食生产基地是川西平原的温江等23个县,粮食总产量约占全省的14%;棉花生产基地则是川中和川北的金堂、中江等19个县(市、区),其总产量占全省的90%以上;甘蔗生产基地集中在内江、南克、攀枝花的20余县(市、区),其产量占全省70%以上;油菜生产集中在川西平原;芝麻生产集中在达州和宜宾等地;烤烟生产在凉山、宜宾;畜牧业则主要在川西高原牧区。

四川现代工业发展的第一次高潮是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四川易守难攻的地理位置而成为中国的大后方,不少兵工厂由沿海迁入,部分私营企业也迁入四川,壮大了四川的经济基础;这一时期,四川的工业主要集中在重庆市。

四川工业发展的第二次高潮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五”和“二五”时期,当时国家把建设重点放在成、渝两市;“二五”时期,工业建设项目逐步向铁路沿线和长江两岸分布,但成渝两市的工业总产值仍占全省的60%以上。

四川工业发展的第三次高潮是60年代的“三线”建设时期。

当时,国家从战备需要考虑,把从沿海到内地的中国大陆划分为一、二、三线地区,决定重点建设三线,四川作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大量的工业企业、军工企业(后均转为民用产品生产)和科研机构迁入,从而奠定了四川雄厚的工业基础。

工业布局也在盆地内部全面展开,彻底改变了工业布局畸形发展的状况,成渝两地的工业总产值在全省所占比例进一步下降,并涌现了一批新兴工业城市,如宝成铁路沿线的广元、绵阳、江油、德阳、广汉;成渝铁路线上的资阳、内江、简阳;成昆铁路线上的乐山、西昌、攀枝花;襄渝铁路线上的达川、万源;以及长江沿岸的宜宾、白贡、泸州等。

今天的四川,工业企业门类繁多,在全国40个工业门类中,四川就有37个。

其中,冶金、采矿、化工、机械、宇航、电子、食品工业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四川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机械、电子工业基地。

工业实力在中国西部占领先优势。

目前,四川加快了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已制订并开始实施优先培育拳头产品和支柱产业,以及改造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规划,以谋求新的发展。

四川确定的支柱产业是:水电能源、电子信息、机械冶金、旅游、医药化工、食品饮料等六大产业。

巴蜀文化源远流长

据考古资料,四川最早的处于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是1951年在资阳黄鳝溪发掘的一个人类头骨和许多哺乳动物化石。

这个头骨所代表的人种被考古学家命名为“资阳”人,属早期的新人类型,比北京山顶洞人原始。

四川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遗址分布比较广泛,川西平原和雅安、芦山、天全、木里、西昌等百余处都有发现。

奴隶制社会时期,四川长期由巴、蜀两个国家统治着,古代巴蜀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巴蜀文化。

史书载,古代巴人能歌善舞,汉初的乐人曾加以整理,谓之“巴渝舞”;巴人喜欢用镦于和钲一类的打击乐器,贵族用的乐器以编钟最为精致,涪陵小田溪出土的编钟14件,通身以浇铸和错金的技法饰以兽面、蟠夔和几何纹组成的图案。

在古巴蜀文化遗迹中最引入注目的是蜀人的大石遗迹和巴人的悬棺葬。

史载、古蜀国“每王薨,辄立大石,长三丈、重千斤、为墓志”。

此大石即传说中的成都石笋,保存至今还有现文化公园内的支机石。

古蜀国文化遗址最集中的代表是广汉三星堆遗址,它将蜀国历史上推至9000多年前,使四川无可争议地被确认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物雕像、金手杖和枝叶繁茂的青铜神树、头像、面具等大批珍贵文物,展示出公元前2000多年前古蜀文化的历史丰彩,它标志着古蜀人的文化、宗教和地域特性的形成。

以及古蜀人在绘画、雕塑、冶金、浇铸、打磨等方面的精湛技艺。

秦汉时期,古巴蜀地区进入封建社会、生产力获得解放,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巴蜀文化得到空前发展。

最突出的标志是,汉景帝时,蜀郡守交翁在成都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官办学校《蜀郡郡学》,又称《文翁石室》,据载,大辞赋家司马相如曾在石室教过学。

四川在汉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化成就是文学:一是郭舍人在乐山的乌尤山注释《尔雅》,现尔雅台遗址尚存;二是名传千古的大辞赋家司马相如有《子虚赋》、《上林赋》等多篇名著流传后世。

三是汉代另一著名辞赋家、哲学家和语言学家杨雄也有《法言》、《太玄》、《方言》、《蜀王本纪》、《长扬赋》等名篇巨著传于后世。

此外还有著名辞赋家王褒、李尤等。

汉代遗存下来最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一是汉阙,二是画像砖。

“阙”是汉代官吏为显示自己的官爵和地位修建的一种纪念碑。

根据朝庭规定,奉禄至二千石以上的官吏才可以生前在门前立阙观,死后在墓前立墓阙。

四川保留至今的汉阙有绵阳的平阳府君阙、雅安的高颐阙、渠县的冯焕阙、沈君府阙、夹江的杨宗阙和杨畅阙、德阳的上庸长阙等。

所有这些阙的建筑造型、碑石的浮雕人物、车马、鸟兽图案,汉隶碑文等都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

汉代画像砖多从汉墓中发掘而出,四川汉墓甚多,尤以东汉墓最多。

画像砖是装饰墓壁的艺术品,它题材丰富,构图独立而完整,结构严谨,无论从表现手法和艺术形象上去观察,都具备了绘画艺术的特征,是一种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色和艺术风格的绘画作品。

作品内容有表现生产的播种、收获、采莲、摘桑、取卤制盐、弋射行猎等图案,也有表现建筑的门阙、楼观、庭院、仓房,以及表现官僚地主生活的场面和神话故事的图案等。

三国及两晋南北朝时期,四川最有代表性的文化成就是史学。

当时,四川先后出了谯周、陈寿、常璩等著名的史学家。

谯周,字允、西充县人,三国时蜀国名士,蜀亡后,司马昭封周谯为阳城亭侯,其主要著作有《古史考》、《法训》、《蜀本纪》、《益州记》、《三边记》等。

其中以《古史考》最有名,它引证旧典对《史记》的一些谬误作了纠正,为当时学者所推祟。

陈寿,字承祚,南充人,西晋著名史学家,著有《益部耆旧传》、《蜀相诸葛亮传》等。

他最大的成就是撰写了《三国志》65卷,被誉为“良史”。

常璩,字道将,今祟州市人,东晋著名史学家,所著《华阳国志》是一部有名的地方性通史著作,其《蜀史》部分较《三国志》更为详尽。

隋唐时期,四川最有代表性的文化成果是诗歌和石刻艺术。

唐代著名诗人几乎都到过四川,巴山蜀水秀丽的自然风光、繁荣的社会经济、丰富多彩的民俗民情,为诗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

其中生于四川或长期滞留四川的诗人有被称“诗仙”的李白,四川江油人,24岁时才离开四川,他描绘成都的繁荣盛况和蜀中山川名胜的诗篇,干余年来一直在四川民间广为传颂;被称为“诗圣”的杜甫曾两次居留四川,他留给后世的1400多首诗歌中,有240多首诗歌写于成都,有400多首写于奉节,几乎占他诗集的一半。

还有射洪人陈子昂,很得武则天赏识,他倡导诗歌要恢复“汉魏风骨”,所著《感遇诗》为李白、杜甫所称赞,有《陈伯玉集》留传于世;还有生于成都的女诗人薛涛,其传奇的身世和清婉、感人的诗篇很得唐代诗人的同情与赞赏,同时代的著名诗人元稹等都与其有唱和之作。

此外,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元稹、令狐楚、裴度、杜牧、刘禹锡、张籍等都曾逗留四川,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唐代是四川石窟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保留到现在的还有广元千佛崖、皇泽寺摩崖石刻、巴中南龛石窟、安岳石刻、夹江千佛崖、乐山大佛等。

宋元时期也是四川文化名人辈出的时代,《宋史》所载蜀人入列传的就有185人之多,其中最耀眼的明星当是苏氏父子,特别是苏轼,被称为一代文豪。

史学界也出现了范祖禹、范镇、李焘、费著等几位大史学家,著名史书《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新唐书》、《民族谱》、《成都志》等都凝聚着他们毕生的心血。

宋代四川还有画家文同、医学家唐慎微、数学家秦九韶等出类拔萃的人物。

明清时期,四川虽没有出现唐宋时期那样有名望的人物,但也出了不少人才,如文学、戏剧界的杨慎、费密、彭端叔、李调元、张问陶;思想家唐甄、刘光弟;书画家竹禅、赵熙;科学家张鹏翻、张宗法等。

当今的四川是中国的科研和教育基地。

这里有举世闻名的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有中国最大的受控热核聚变装置——中国环流器一号,有中国西部的“硅谷”——绵阳科学电子城。

四川拥有科技人员113万,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6名,科技队伍阵容名列中国前茅。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成都分院是中国西部规模最大的先进计量测试机构。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燃气涡输研究所、西南磁学研究所等,是中国重要的高科技研究机构。

此外,四川还有200多所独立的科研机构和6800多所民营科研机构。

在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上,四川实施了新兴产业工程和改造传统产业工程并举的方针,目前正全面实施的“千亿工程”,即是到本世纪末通过发展科技产业和推进科技成果在全社会的应用,实现产值一千亿元人民币。

目前四川的教育是以近5万所小学,4500多所中学作保证的九年义务教育为基础,占四川人口10%的青少年都能进校接受义务教育。

求职以后的成人亦可进入50多所成人高校接受成人高等教育。

400多所职业学校所进行的职业技术教育则将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最紧密地结合起来。

全省的42所普通高等学校中,有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四川大学,有中国著名的华西医科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等。

西部大开发四川怎么办

中国政府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给四川今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一场严峻的挑战。

四川在全国特别是西部地区所处地位十分重要,它既是中国东部向西部延伸的前沿,又是联系中国西南和西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四川的经济总量在西部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很大;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而目前的生态环境形势问题不少;四川还是中国优势资源的富集区之一,许多资源还有待开发;四川又是拥有高科技和国防尖端工业优势的中国可靠战略基地,如何发挥这一优势,促进四川经济大发展,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根据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省委、省政府制定的今后10年发展目标是:建成中国西部经济强省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实现新的跨越。

其中几项战略性的指标是:到2010年,全省1、2、3产业的比重将由现在的25:42:33达到15:45:40;全省城市化的水平达到30%以上;全省的森林覆盖率达到3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0.7%以内;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000公里;1、2、3级公路达到1.3万公里。

2005年,全省通讯光缆铺设达到10万公里;交换机容量2700万门;固定电话用户达1900万户;电话普及率达21.9%。

为实现上述目标,四川加速开发的重点是:1.适度超前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即大力开展以公路为中心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电网、气网、通讯网、广播电话网的建设;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2.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主要工作是:搞好天然林保护工程;认真贯彻执行中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综合治理;加快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治理的进度。

3.着力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努力建设旅游大省。

主要工作是:进一步完善旅游发展规划;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发挥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切实提高旅游业全行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4.大力推进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

水资源的开发,争取国家实施“西电东送”、“南电北送”的战略;生物资源的开发,搞好深度加工,形成产业优势;搞好天然气资源开发,争取把四川建成全国的天然气化工基地;优势矿产资源的开发,重点是钒、钛资源和稀土资源的综合利用。

5.进一步实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主要工作目标是:进一步调整国有经济结构;积极培育和壮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加速发展高科技术产业;调整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及加快国防尖端工业发展等。

各位游客大家好!很荣幸成为你们这次的导游。

我叫xx,你们就叫我xx。

对了,这次我们一起去游览的是被誉为充满梦幻与诗意的童话世界——九寨沟。

俗话说“黄山归来不看岳,九寨归来不看水。”正是冲着九寨沟的水,现在,我就带你们去看看这水吧!九寨沟的水,纯净碧绿,四周有千年古木和奇花异草。

倒影斑斓,气象万千。

夏日的九寨沟掩映在苍翠欲滴的浓荫之中,五色的海子.流水梳理着翠绿的树枝和水草,银帘般的瀑布抒发着四季中最为恣意的激情。

在这片原始而神秘的土地上,几乎所有的水都是碧绿的,晶莹剔透、清纯洁净,那样微微地荡漾着,将夏日的暑气都消解在这水中了。

这里的鱼,自在而旁若无人地游着,在3000多米的高原上,让人感叹鱼像在天上游着。

山水相映,林水相亲。

请游客再来看“五花海”顾名思义,它有五种颜色,在水底有五朵绽放的花朵,在阳光的照射下于水下的沉木互染,显示出团团色彩。

看过“五花海”,跟着我往前走,来看看“珍珠滩”吧,“珍珠滩”瀑布宽200米,落差最大的可达40米,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珍珠滩”激起以万计的水,阳光照射,晶莹夺目,像无数珍珠,满珠滚动。

大家可不要制造垃圾,不然,美丽的“珍珠滩”既要“毁容”你又要被罚款了!

当然,美丽的风景少不了美丽的传说,被誉为童话世界的九寨沟传说也同样的美丽。

传说在十分遥远的年代,神女的情人送给她一面宝镜,神女因兴奋而不慎失手把宝镜摔成了108块,这108块碎片便成了108个被称作“翠海”的彩色湖泊。

我的讲解到这儿结束了,别的奥秘就请大家亲自探索.体会。

愿美丽的九寨沟会给你们带来美好的心情!

四川导游词精选篇七

四川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内陆大省,地处长江上游。

全省面积48.5万平方公里,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名列第5位(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青海),人口8500万,仅次于河南、山东,是中国第三人口大省。

主要民族有汉、藏、彝、羌、回、苗等53种,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13种,是中国第二大藏族聚居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四川虽不靠海,又不沿边,对外交通相对闭塞,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在国内,只要是受过中等教育的人,一提到四川就会立即想到:啊,那是“天府之国”’一个古老又富饶的地方!外国人了解四川,恐怕以下三个因素起了重要作用:一是当代世界伟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就出生在四川;二是四川的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不仅把中国的卫星送上了天,而且还把美国生产的卫星送上了太空,这不得不使许多外国人对四川另眼相看。

三是四川是大熊猫的故乡。

为使外省人或外国人更透彻地认识四川,我在这里给导游先生(女士)们说说四川的古今梗概。

在远古时代,四川为巴、蜀两个国家统治着,过去一般认为是在商周时期(即公元前11世纪至前5世纪)建立的国家。

现根据广汉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推断,早在4000年前,蜀人就已经在川西平原建立起了奴隶制国家。

《华阳国志》说:“蜀之为国,肇于人皇,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帝喾,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历夏、商、周,武王伐封,蜀与焉”。

以前认为,这一记载多根据传说,不一定可信。

三星堆文物的出土,人们才相信,蜀国的历史至少应向前推1000年。

“蜀”的名称最早见于商代的甲骨文。

蜀的祖先据说是生活在黄河中上游的古代羌族的一支,他们沿岷江流域南迁进人四川盆地,被称为“氐族”,并在成都平原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传说中最早称王的是蚕丛和鱼凫,以后是柏灌。

到了杜宇王朝,正是中国的西周时期;开明王朝则是中原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316年,泰国趁蜀国和巴国发生战争之机,派大将司马错率军南下,一举灭掉了蜀国和巴国,使四川地区统一于中华帝国的版图之内,古代蜀国的历史就此结束。

此后,又因历代帝王都将统治巴蜀的最高治所设在成都,而成都为古蜀都,“蜀”也就成了四川地区的地简称。

因此,三国时,刘备占据四川称帝,史称“蜀汉”;五代时,王建和孟知祥先后占据四川称帝,史称“前蜀”和“后蜀”。

关于“蜀”名称的来历,史书记载中有两种说法:一说蜀就是蚕,是因古蜀王蚕丛教民栽桑养蚕,使四川成为中国最早养蚕的地方,因而得名。

另一种说法是,蜀是一种形态象蚕、但能螫人的毒虫,因此“蜀”很可能是商朝统治者对蜀人的一种贱称。

巴族的记载最早见于殷墟甲骨文,叫“巴方”,大约生活在今陕西省汉水流域,以后逐渐向东南方向迁移,进入今湖北清江流域和四川东部(大部分在今重庆市境)。

关于“巴”名称的来历说法不一:有说是因川东两条河流的形状而得名;有说是川东盛产的一种植物“巴茅”而得名;还有以虫、蛇之属来解释的。

另有一种说法是:古代巴人居石穴,川东人称石为巴,因此得名。

巴国建国的时间不详,春秋战国时期经常与楚国发生战争,因此都城不断迁徒,合川、丰都、阆中、重庆都作过都城,以重庆的时间最长。

秦灭巴、蜀后,在四川推行郡县制,在原巴蜀地区设置了巴郡和蜀郡。

汉初增设了广汉郡,·汉武帝元封5年(前106年),在全国设13刺史部,四川地区为益州部。

三国末年,魏灭蜀后,分割益州,另置梁州。

两晋和南北朝时期一直沿用梁、益二州建制。

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废除州、郡制,改益州为剑南道,梁州为山南道。

唐玄宗开元23年(公元735年),剑南道又分为剑南西川节度和剑南东川节度,“川”字开始在四川地区区划名称中出现。

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对州县大加减并,宋军灭掉后蜀政权后设置西川路,开宝6年(公元973年),又分设峡西路;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又将西川路和峡西路合并为川峡路;宋真宗咸平4年(公元l001年),将川峡路一分为四,目p益州路(后改成都府路),梓州路(后改潼川路)、利州路(州治广元)、夔州路(州治奉节),合称为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这就是“四川”一名的由来。

元朝在各地设置行中书省,川峡四路全并成四川行中书省,“四川省”名自此问世。

明、清时期,四川省建制未变,疆域已达川西高原和凉山地区。

民国时期,四川形成军阀割据局面,行政建制极不统一。

1935年,蒋介石势力进人四川后,把四川划分为18个行政督察专员区及西康行政督察区;1939年,又将西康督察区和四川的17、18督察区合并为西康省,实行川、康分治,直到1955年撤销西康省,将金沙江以东地区划归四川,四川省的西部省界最后确定下来。

1997年3月,重庆市升格为中央直辖市,并将涪陵、万县二市和黔江地区划归重庆。

划归重庆市的土地面积共8.2万平方公里,人口3002万。

现在的四川省共有21个地区(市、州)辖县(县级市、区)128个。

四川被称为"天府之国”由来已久。

这是由于它自身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环境所决定的,主要是:

1.历史上所说的“天府之国”主要是指四川盆地,并不包括现今的川西高原和川西南山地。

四川盆地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特别是秦朝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后,成都平原成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土”,因而,成都平原成了中国历史上农业和手工业都十分发达的地区,成了中央王朝的主要粮食供给基地和赋税的主要来源,故称“天府”。

2.四川盆地周围都是崇山峻岭,交通闭塞,古称“四塞之国”,在冷兵器时代,它具有易守难攻的特殊战略地位,因而避免了历史上很多次战争的破坏,得到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这就更有利于它社会经济的发展。

历史上许多有眼光的战略家,如张良、诸葛亮等都把四川当作可以立国的根基之地。

唐朝中期和晚期,关中发生战乱时,唐玄宗和唐僖宗都是逃到四川成都避乱,当时的成都,在他们眼里正是一片笙歌宴舞之地,当然就要被称为“天府之国”了。

那么,“天府之国”的名称到底是怎么得来的?据考证,“天府”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本是一种官名,其职责是“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

凡国之玉镇、大宝藏器焉,若有大祭大丧,则出而陈之,既事而藏之”。

可见,“天府”是专门保管国家珍宝、库藏的一种官史,后人用以来比喻自然条件优越,形势险固,物产富饶的地方。

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战国策·秦策》中记述纵横家苏秦对秦惠王说的一段话:“大王之国,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变,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秦末汉初,张良在论证定都关中时说:“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史记·《留侯世家》)。

以上说的“天府之国”主要是指关中平原是富庶之地。

历史上最早称四川为“天府”出自诸葛亮的《隆中对》:“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汉代的益州包括今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

晋代著名史学家常璩在所著《华阳国志》中称:“蜀沃野千里,号称“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天府之国”在历代文人学者笔下逐渐成了四川盆地的代名词,后来还进入了中学教科书,因而成为家喻户晓的一条地理常识。

巴山蜀水风光无限四川的地势与中国的地势相拟:西高东低。

长江自西向东横贯而过,黄河亦在川西北挂角而去。

四川西部被称为川西高原,是青藏高原的边缘部分,高寒少雨,地广人稀;东部为四川盆地,面积达16.2万平方公里,是著名的中国四大盆地(其他三个盆地分别是: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中最富饶多姿的一个。

四川盆地的边缘由东边的巫山,南边的大娄山、大凉山、西边的邛崃山、岷山、北边的大巴山、米仓山等连结而成。

境内的河流大都从这些山地中流出汇入长江。

因大巴山、巫山、大娄山界内属古代巴国地域,以山地、丘陵为主;以成都平原为中心为古蜀地域,四川的主要河流大都从这里经过流人长江,故历史上习惯于把四川的山水简称“巴山蜀水”。

古人说:“天下山水之观在蜀”,巴山蜀水,绚丽多姿,自古为文人学士所景仰。

且盆地四周山脉构造各异,景观独特。

盆地东缘山脉——巫山山脉,现属重庆市地域,中国最大的河流长江自西向东横切巫山,形成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壮丽多姿,被称为中国的山水画廊。

盆地南缘山脉,指宜宾到奉节的长江以南山地,主要山脉有大娄山、七曜山、武陵山等,是境内峰林、溶洞、槽谷、落水洞,暗河等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山地。

区域内有金佛山、四面山,蜀南竹海风景区、兴文石海洞乡,筠连溶洞,重庆的万盛石林、武隆溶洞等岩溶地貌景观。

盆地西缘山脉——龙门山、邛崃山。

龙门山是广元到都江堰市之间、岷江以东许多山脉的总称,主要山脉有九顶山、茶坪山和龙门山,属岷山的东南延伸部分,是一条褶皱断块山脉,也是四川各时代地层发育最全的山脉。

境区内有九峰山、莹华山风景区,龙池国家森林公园等自然景观和唐家河自然保护区。

龙门山还是岷江和沱江的天然分水岭。

邛崃山是都江堰市到天全县一线岷江以西山地的总称,主要山脉有巴朗山、夹金山和二郎山等,是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天然地理分界线和农业界线:东部为农业区,西部为半农半牧区。

这里有冰川分布,生息着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有著名的卧龙、蜂桶寨、喇叭河等自然保护区;有青城山、西岭雪山、峨眉山、蒙山、夹金山等风景名胜区和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

盆地北缘山脉——米仓山和大巴山,总称大巴山脉,是秦岭的东南分支,是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的界山,也是嘉陵江和汉水的分水岭。

大巴山东西绵延500多公里,故有“千里巴山”之称,是四川盆地北部的天然屏障,它阻止了北方的冷空气南侵,对四川盆地冬暖春早气候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区域内有以溶洞景观为主的诺水河风景区和以奇峰峡谷为主要景观的光雾山风景名胜区。

大巴山还是古代四川通向中原的陆路交通要道,保留至今的还有金牛道、五丁峡、明月峡栈道,以及米仓道、陈仓道等古战场遗迹。

川西高原山地有:大凉山,介于四川盆地与川西南山地之间,是大、小凉山的总称,是我国东部湿润亚热带气候和西部干湿交替亚热带气候的分界线,因而东西的动植物区系截然不同,东北坡产大熊猫,有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和螺髻山、泸山等风景名胜区,又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沙鲁里山,位于甘孜、凉山州西部,是金沙江和雅砻江的天然分水岭。

主要山脉有雀儿山、索龙山、海子山、木拉山等,南北绵亘500—600公里,向南伸入云南境内,东西宽200多公里,是四川最长、最宽的山系。

这里是四川冰川、湖群最集中的地区,仅理塘至稻城间就有400多个。

被誉为“最后的香格里拉”的亚丁自然保护区就在稻城县境内。

大雪山,位于甘孜州东部,是大渡河和雅砻江的分水岭,由北向南有党岭山、折多山、贡嘎山、紫眉山等,南北延伸400多公里,是横断山系主要山峰之一。

贡嘎山主峰海拔7556米,是四川最高的山峰,被称为“蜀山之王”,也是古冰川发育最完全的山地。

著名的贡嘎山风景名胜区,海螺沟冰川公园是中外游客向往之地。

大雪山是四川境内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东部西部的地貌、气候、农业和民族都有很大差别,四川西部的所谓“关内”和“关外”以此山为界。

岷山,位于四川西北部川甘两省边境,南北长500多公里。

四川境内是岷山的中南段,主要山脉有红岗山、羊拱山、鹧鸪山、雪宝顶等。

岷山中高山湖泊甚多,著名的有九寨沟、黄龙牟尼沟等。另有四姑娘山风景名胜区。

还有唐家河、王朗、白河、白水河等6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岷山还是岷江、涪江、白龙江(嘉陵江上源)和黄河支流白河、黑河的分水源地。

四川西部高原山地是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现大渡河边、夹金山脊、大雪山、红原草地、千里岷山都留下了不少红军长征遗迹。

因此,中央在松潘川主寺修建了红军长征纪念碑园。

这里是“重走长征路”旅游线路最惊险、绝妙的地段。

四川境内河流众多,有大小河流近千条,主要河流水系有:金沙江水系。

金沙江是四川同西藏的界河,四川境内的流域面积有20万平方公里,是一条峡谷型河流,水能资源约占整个长江的43%,流域内的森林蓄积量占四川的48%。

也是省内自然生态保存完好和藏民族风情独特的地区。

其中最大的支流雅砻江,全长1500公里(四川境内1375公里),由于河床狭窄、岸陡谷深,水力资源十分丰富。

在攀枝花市境内建成的二滩电站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水力发电站,所形成的二滩水库是目前四川最大的内陆湖,已成为水上旅游场地。

岷江水系。

岷江发源于岷山弓杠岭和郎架岭,全长735公里,也是长江上游最大的一条支流,都江堰以上为上游,水力资源丰富,茂县、汶川一带为羌族聚居区;都江堰至乐山为中游,是成都平原主要灌溉水系;乐山至宜宾为下游,以航运为主。

岷江有大小支流90余条,最大的支流大渡河,全长1150公里,比岷江正流还长415公里,水力资源十分丰富,是四川漂流旅游的主要河流。

还有青衣江,古称平羌江,沿途多风光名胜,著名的有碧峰峡、中岩风景区及平羌江小三峡等景观。

沱江水系。

沱江又名外江、中江,因《史记》“岷山导江,东别为沱”的记述而得名,沱江上游有绵远河、石亭江、湔江三个源头,均发源于九顶山。

沱江进入成都平原后,由岷江水系分出的柏条河、青白江于金堂汇入沱江,所以沱江与岷江被称为“双生”河流,金堂以上为上游,资中以下为下游,最后在泸州注入长江,全长702公里。

沱江的主要支流有10条,流域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

沱江主要流经盆地丘陵地区,是古蜀文化最集中地域之一,主要有广汉三星堆遗迹,成都附近的三国蜀汉遗迹、资中古城、自贡恐龙、盐都遗迹等。

嘉陵江水系。

嘉陵江古称阆水、渝水,嘉陵一名出自陕西省西凤县的嘉陵谷。

上源有白龙江、西汉水。

白龙江发源于四川若尔盖县的郎木寺,西汉水发源于秦岭,略阳两河口以下称嘉陵江,两江在昭化汇合,全长l120公里,流域面积16万平方公里,流经广元、南充、广安,到重庆市注入长江。

昭化以上为上游,昭化至合川段为中游。

嘉陵江支流众多,最大的两条是涪江和渠江。

涪江发源于岷山雪宝顶,流经绵阳、德阳、遂宁、广安等川中丘陵地区,全长700公里;渠江发源于大巴山,又称潜水,流经巴中、达州,至渠县三汇镇始称渠江,全长720公里;两江均于合川与嘉陵江汇合。

嘉陵江是四川水路运输的主要河流,仅干流流经的13个县市的运输量即占四川内河航运量的1/4。

嘉陵江流域是四川古蜀道遗迹和三国蜀汉遗迹分布最集中的区域,是四川北部和东部的一条重要旅游线路。

巴蜀大地资源富集四川是中国资源最富集的省份之一,可称为中国西部的资源大省。

就土地资源而言,四川的耕地、林地、草地、水面资源在全国都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

其中,耕地面积456.04万公顷,是中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和经济作物生产基地;林地面积约占土地面积的30%左右,森林主要分布于江河上游。

从1963年开始,四川经过30多年的努力,已建成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40处,总面积233.4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81%。

全省森林蓄积量13.9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6,是中国第三大林区。

四川的草原、草坡面积约1600多万公顷,特别是西部的红原、若尔盖草原是中国五大牧区之一。

就动物资源而言,全省有维管束植物9000多种,约占全国的1/3,是一个天然基因库;动物资源中仅脊椎动物就有1100多种,约占全国的40%;鸟类和珍稀动物约占全国的一半。

资源植物全省有4000种以上。

其中,中药材品种多、产量大,是中国三大中药材生产基地之一。

珍贵植物达100种以上,水杉、银杉、珙桐、树蕨等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珍稀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牛羚等,其中大熊猫还是四川的特产动物,四川因此被称为“熊猫的故乡”。

四川的水能资源十分丰富,蕴藏量达1.5亿千瓦,仅次于西藏,居中国第二位;可开发的水能资源量1.1亿千瓦,占中国总量的24% ,居中国首位。

四川也是中国矿产资源最富集的省份之一,,有“世界地质博物馆”的雅称。

目前已找到的矿产有132种,已探明工业储量的有94种。

四川矿产蕴藏的特点是:相对集中且伴生矿多,在地区范围内矿种组合好、配套程度高。

其中,钒、钛、钙、芒硝、萤石、天然气、硫铁矿储量居中国第一位。

攀西地区是黑色,有色金属和稀土矿的集中产地。

四川还是中国的旅游资源大省。

全省有黄龙、九寨沟两处风景区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截至目前为止,全国只有3处);峨眉山、乐山大佛被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名录(截至目前为止,全国也只有4处);另有青城山、都江堰正在申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

目前四川有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9处(全国有120处),是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最丰富的省分之一;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0处;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7座;另有省级风景名胜区4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00个。

四川是中国经济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尤其是成都平原,自古就是中国的粮仓。

远古时期,四川人就学会了栽桑养蚕,到汉代,成都的织锦业已发展成专门的手工业,国家设有专门官吏管理织锦业,蜀锦成为朝庭的主要贡品,并通过丝绸之路远销到中亚和地中海一带;四川的制盐业、冶铁业在汉代已具有相当规模。

隋唐时期,四川的粮食生产已自给有余,据史书记载,武德二年“运剑南米,以实京师”,又以“剑南义仓米百万石救饥人”。

经济作物方面,四川的葶麻种植已具有相当规模,仅贡麻织品就有绵布、葛布、筒布、弥牟布等很多品种;四川是茶叶生长的发源地之一,很早就发明了烘焙之法,境内名茶辈出,尤以蒙顶的石花号称第一,有“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之誉;制盐业、造纸业在汉唐时期已很发达,当时四川生产的黄、白麻纸供朝庭书写文书和诏书的专用纸,成都制的蜀笺纸更是闻名全国。

经济的发展使四川成为历代王朝的重要经济基地。

据唐代陈子昂的《蜀州安危疏》称:“国家有巴蜀,是天府之藏,自陇西及河西诸州,军国所资,邮驿所给,莫不取办于蜀,此诚国之珍府”。

宋元时期,四川的农业、手工业都得到进一步发展,织锦业出现了官营的织锦工场;随着制纸业的发展,出现了雕板印刷业;井盐开采技术方面发明了卓筒井的凿井工艺,使用了冲击式钻头。

商业更加发达,成都每月都有专业市场,并出现了商业资本。

明清时期,四川经济发展的特点是:生产品种和经济门类不断增多,普遍开始种棉花;矿业方面,除铁的生产外,金、银、铜的开采业也发展起来;丝织业出现了地域分工,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手工工场具备了相当规模;商业资本开始渗入到手工业部门。

四川现代经济发展的特点是:经济总量指标较高,在中国尤其是西部地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经济总量占西部l0省、市、区总量的1/3。

但四川有8000多万人口,所以人均水平仍然较低,贫困地区数量不小。

四川最突出的经济成果是解决了8000多万人的吃饭问题。

粮食总产量占中国西部10省、市、区总和的1/3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保持在400公斤以上。

四川还是中国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之一,农产品除满足本省需求外,还有粮食、油料及其他经济作物产品大量外销,其中尤以猪肉外调约占全国的l/3左右,一时有“川猪安天下”之说。

四川的主要粮食生产基地是川西平原的温江等23个县,粮食总产量约占全省的14%;棉花生产基地则是川中和川北的金堂、中江等19个县(市、区),其总产量占全省的90%以上;甘蔗生产基地集中在内江、南克、攀枝花的20余县(市、区),其产量占全省70%以上;油菜生产集中在川西平原;芝麻生产集中在达州和宜宾等地;烤烟生产在凉山、宜宾;畜牧业则主要在川西高原牧区。

四川现代工业发展的第一次高潮是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四川易守难攻的地理位置而成为中国的大后方,不少兵工厂由沿海迁入,部分私营企业也迁入四川,壮大了四川的经济基础;这一时期,四川的工业主要集中在重庆市。

四川工业发展的第二次高潮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五”和“二五”时期,当时国家把建设重点放在成、渝两市;“二五”时期,工业建设项目逐步向铁路沿线和长江两岸分布,但成渝两市的工业总产值仍占全省的60%以上。

四川工业发展的第三次高潮是60年代的“三线”建设时期。

当时,国家从战备需要考虑,把从沿海到内地的中国大陆划分为一、二、三线地区,决定重点建设三线,四川作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大量的工业企业、军工企业(后均转为民用产品生产)和科研机构迁入,从而奠定了四川雄厚的工业基础。

工业布局也在盆地内部全面展开,彻底改变了工业布局畸形发展的状况,成渝两地的工业总产值在全省所占比例进一步下降,并涌现了一批新兴工业城市,如宝成铁路沿线的广元、绵阳、江油、德阳、广汉;成渝铁路线上的资阳、内江、简阳;成昆铁路线上的'乐山、西昌、攀枝花;襄渝铁路线上的达川、万源;以及长江沿岸的宜宾、白贡、泸州等。

今天的四川,工业企业门类繁多,在全国40个工业门类中,四川就有37个。

其中,冶金、采矿、化工、机械、宇航、电子、食品工业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四川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机械、电子工业基地。

工业实力在中国西部占领先优势。

目前,四川加快了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已制订并开始实施优先培育拳头产品和支柱产业,以及改造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规划,以谋求新的发展。

四川确定的支柱产业是:水电能源、电子信息、机械冶金、旅游、医药化工、食品饮料等六大产业。

据考古资料,四川最早的处于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是1951年在资阳黄鳝溪发掘的一个人类头骨和许多哺乳动物化石。

这个头骨所代表的人种被考古学家命名为“资阳”人,属早期的新人类型,比北京山顶洞人原始。

四川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遗址分布比较广泛,川西平原和雅安、芦山、天全、木里、西昌等百余处都有发现。

奴隶制社会时期,四川长期由巴、蜀两个国家统治着,古代巴蜀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巴蜀文化。

史书载,古代巴人能歌善舞,汉初的乐人曾加以整理,谓之“巴渝舞”;巴人喜欢用镦于和钲一类的打击乐器,贵族用的乐器以编钟最为精致,涪陵小田溪出土的编钟14件,通身以浇铸和错金的技法饰以兽面、蟠夔和几何纹组成的图案。

在古巴蜀文化遗迹中最引入注目的是蜀人的大石遗迹和巴人的悬棺葬。

史载、古蜀国“每王薨,辄立大石,长三丈、重千斤、为墓志”。

此大石即传说中的成都石笋,保存至今还有现文化公园内的支机石。

古蜀国文化遗址最集中的代表是广汉三星堆遗址,它将蜀国历史上推至9000多年前,使四川无可争议地被确认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物雕像、金手杖和枝叶繁茂的青铜神树、头像、面具等大批珍贵文物,展示出公元前2000多年前古蜀文化的历史丰彩,它标志着古蜀人的文化、宗教和地域特性的形成。

以及古蜀人在绘画、雕塑、冶金、浇铸、打磨等方面的精湛技艺。

秦汉时期,古巴蜀地区进入封建社会、生产力获得解放,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巴蜀文化得到空前发展。

最突出的标志是,汉景帝时,蜀郡守交翁在成都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官办学校《蜀郡郡学》,又称《文翁石室》,据载,大辞赋家司马相如曾在石室教过学。

四川在汉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化成就是文学:一是郭舍人在乐山的乌尤山注释《尔雅》,现尔雅台遗址尚存;二是名传千古的大辞赋家司马相如有《子虚赋》、《上林赋》等多篇名著流传后世。

三是汉代另一著名辞赋家、哲学家和语言学家杨雄也有《法言》、《太玄》、《方言》、《蜀王本纪》、《长扬赋》等名篇巨著传于后世。

此外还有著名辞赋家王褒、李尤等。

汉代遗存下来最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一是汉阙,二是画像砖。

“阙”是汉代官吏为显示自己的官爵和地位修建的一种纪念碑。

根据朝庭规定,奉禄至二千石以上的官吏才可以生前在门前立阙观,死后在墓前立墓阙。

四川保留至今的汉阙有绵阳的平阳府君阙、雅安的高颐阙、渠县的冯焕阙、沈君府阙、夹江的杨宗阙和杨畅阙、德阳的上庸长阙等。

所有这些阙的建筑造型、碑石的浮雕人物、车马、鸟兽图案,汉隶碑文等都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

汉代画像砖多从汉墓中发掘而出,四川汉墓甚多,尤以东汉墓最多。

画像砖是装饰墓壁的艺术品,它题材丰富,构图独立而完整,结构严谨,无论从表现手法和艺术形象上去观察,都具备了绘画艺术的特征,是一种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色和艺术风格的绘画作品。

作品内容有表现生产的播种、收获、采莲、摘桑、取卤制盐、弋射行猎等图案,也有表现建筑的门阙、楼观、庭院、仓房,以及表现官僚地主生活的场面和神话故事的图案等。

三国及两晋南北朝时期,四川最有代表性的文化成就是史学。

当时,四川先后出了谯周、陈寿、常璩等著名的史学家。

谯周,字允、西充县人,三国时蜀国名士,蜀亡后,司马昭封周谯为阳城亭侯,其主要著作有《古史考》、《法训》、《蜀本纪》、《益州记》、《三边记》等。

其中以《古史考》最有名,它引证旧典对《史记》的一些谬误作了纠正,为当时学者所推祟。

陈寿,字承祚,南充人,西晋著名史学家,著有《益部耆旧传》、《蜀相诸葛亮传》等。

他最大的成就是撰写了《三国志》65卷,被誉为“良史”。

常璩,字道将,今祟州市人,东晋著名史学家,所著《华阳国志》是一部有名的地方性通史著作,其《蜀史》部分较《三国志》更为详尽。

隋唐时期,四川最有代表性的文化成果是诗歌和石刻艺术。

唐代著名诗人几乎都到过四川,巴山蜀水秀丽的自然风光、繁荣的社会经济、丰富多彩的民俗民情,为诗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

其中生于四川或长期滞留四川的诗人有被称“诗仙”的李白,四川江油人,24岁时才离开四川,他描绘成都的繁荣盛况和蜀中山川名胜的诗篇,干余年来一直在四川民间广为传颂;被称为“诗圣”的杜甫曾两次居留四川,他留给后世的1400多首诗歌中,有240多首诗歌写于成都,有400多首写于奉节,几乎占他诗集的一半。

还有射洪人陈子昂,很得武则天赏识,他倡导诗歌要恢复“汉魏风骨”,所著《感遇诗》为李白、杜甫所称赞,有《陈伯玉集》留传于世;还有生于成都的女诗人薛涛,其传奇的身世和清婉、感人的诗篇很得唐代诗人的同情与赞赏,同时代的著名诗人元稹等都与其有唱和之作。

此外,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元稹、令狐楚、裴度、杜牧、刘禹锡、张籍等都曾逗留四川,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唐代是四川石窟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保留到现在的还有广元千佛崖、皇泽寺摩崖石刻、巴中南龛石窟、安岳石刻、夹江千佛崖、乐山大佛等。

宋元时期也是四川文化名人辈出的时代,《宋史》所载蜀人入列传的就有185人之多,其中最耀眼的明星当是苏氏父子,特别是苏轼,被称为一代文豪。

史学界也出现了范祖禹、范镇、李焘、费著等几位大史学家,著名史书《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新唐书》、《民族谱》、《成都志》等都凝聚着他们毕生的心血。

宋代四川还有画家文同、医学家唐慎微、数学家秦九韶等出类拔萃的人物。

明清时期,四川虽没有出现唐宋时期那样有名望的人物,但也出了不少人才,如文学、戏剧界的杨慎、费密、彭端叔、李调元、张问陶;思想家唐甄、刘光弟;书画家竹禅、赵熙;科学家张鹏翻、张宗法等。

当今的四川是中国的科研和教育基地。

这里有举世闻名的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有中国最大的受控热核聚变装置——中国环流器一号,有中国西部的“硅谷”——绵阳科学电子城。

四川拥有科技人员113万,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6名,科技队伍阵容名列中国前茅。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成都分院是中国西部规模最大的先进计量测试机构。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燃气涡输研究所、西南磁学研究所等,是中国重要的高科技研究机构。

此外,四川还有200多所独立的科研机构和6800多所民营科研机构。

在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上,四川实施了新兴产业工程和改造传统产业工程并举的方针,目前正全面实施的“千亿工程”,即是到本世纪末通过发展科技产业和推进科技成果在全社会的应用,实现产值一千亿元人民币。

目前四川的教育是以近5万所小学,4500多所中学作保证的九年义务教育为基础,占四川人口10%的青少年都能进校接受义务教育。

求职以后的成人亦可进入50多所成人高校接受成人高等教育。

400多所职业学校所进行的职业技术教育则将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最紧密地结合起来。

全省的42所普通高等学校中,有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四川大学,有中国著名的华西医科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等。

中国政府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给四川今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一场严峻的挑战。

四川在全国特别是西部地区所处地位十分重要,它既是中国东部向西部延伸的前沿,又是联系中国西南和西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四川的经济总量在西部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很大;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而目前的生态环境形势问题不少;四川还是中国优势资源的富集区之一,许多资源还有待开发;四川又是拥有高科技和国防尖端工业优势的中国可靠战略基地,如何发挥这一优势,促进四川经济大发展,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根据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省委、省政府制定的今后10年发展目标是:建成中国西部经济强省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实现新的跨越。

其中几项战略性的指标是:到2010年,全省1、2、3产业的比重将由现在的25:42:33达到15:45:40;全省城市化的水平达到30%以上;全省的森林覆盖率达到3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0.7%以内;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000公里;1、2、3级公路达到1.3万公里。

2005年,全省通讯光缆铺设达到10万公里;交换机容量2700万门;固定电话用户达1900万户;电话普及率达21.9%。

为实现上述目标,四川加速开发的重点是:1.适度超前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即大力开展以公路为中心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电网、气网、通讯网、广播电话网的建设;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2.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主要工作是:搞好天然林保护工程;认真贯彻执行中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综合治理;加快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治理的进度。

3.着力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努力建设旅游大省。

主要工作是:进一步完善旅游发展规划;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发挥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切实提高旅游业全行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4.大力推进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

水资源的开发,争取国家实施“西电东送”、“南电北送”的战略;生物资源的开发,搞好深度加工,形成产业优势;搞好天然气资源开发,争取把四川建成全国的天然气化工基地;优势矿产资源的开发,重点是钒、钛资源和稀土资源的综合利用。

5.进一步实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主要工作目标是:进一步调整国有经济结构;积极培育和壮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加速发展高科技术产业;调整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及加快国防尖端工业发展等。

四川导游词精选篇八

中国文明史有五千多年,而三国时代是其中很短却又很精彩的一段。历史学家认为,三国时代仅45年,是从曹魏取代汉朝到司马氏取代魏建立晋朝,即公元220—265年。一般人则认为应从汉末黄巾农民起义至三家归晋(公元184—280年),前后近百年。

三国时代的得名,是因当时神州大地上并存着三个地方政权。这三个政权是: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建立的魏国,占据黄河流域大片土地,建都洛阳;孙权建立的吴国,占据长江中下游等地,建都南京;刘备建立的蜀国,占据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建都成都。

武侯祠是纪念三国蜀国丞相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溢号忠武侯,后人便尊称他为武侯。

武侯祠始建于何时,已经没有资料可考了。但从杜甫《蜀相》诗的描写“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来推断,早在唐代以前,就已经建有武侯祠了。在唐、宋时代,这里分别有武侯祠和刘备庙;明代初年,祠庙合并为一;明末,祠庙毁于战乱。今天看到的武侯祠,是清代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在旧址上重建的。

大门悬挂着“汉昭烈庙”的横匾。

汉,是刘备政权的称号,史称“蜀汉”。昭烈,是刘备死后的溢号。匾额说明,这里是祭祀蜀国皇帝刘备的庙宇。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又称之为武侯祠呢?民国年间的邹鲁写的一首诗,道出了其中的缘由:“门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武侯祠。由来名位输勋业,丞相功高百代思”。也就是说,因为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大,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超过了刘备,人们就不顾君尊臣卑的礼仪和这座祠庙本来的名称了。

从大门左侧简介和平面示意图上看到,武侯祠掩映在森森翠柏中,殿宇坐北向南,布列在一条中轴线上,有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西侧为刘备陵园。祠内有蜀汉历史人物泥塑像47尊,碑碣50多块,匾联60多幅,鼎、炉、钟、鼓10余件。因此,确切地讲,武侯祠应该称作蜀国君臣纪念堂。它是研究蜀汉历史的一座博物馆。

三绝碑。

大门到二门道路的两侧,立有六通高大的石碑。

其中四通为清代刻建,一通为明代刻建,一通为唐代刻建。

清碑记载了祠庙重建和维修的情况;明碑着重介绍了祠庙的历史沿革。

这通唐碑最负盛名,被称为“三绝碑”,高3.67米,是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剑南西川节度使武元衡率其僚属27人,来武侯祠祭拜诸葛亮后刻建的。由裴度撰文,文中极力称颂诸葛亮治蜀的文治武功,对他鞠躬尽瘁、力图统一的精神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把他比作前代名臣管仲、曼婴、萧何、张良。裴度有文才,曾任三朝宰相。柳公绰书法漂亮,是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之兄。名工匠鲁建镌刻。因此,自明代中叶,此碑就因其文章、书法精湛和诸葛亮的盖世功德而被誉为“三绝碑”。

刘备殿。

二门内是蜀汉皇帝刘备殿。殿的正中,供奉着刘备的贴金泥塑坐像,两侧偏殿,分别供奉着关羽、张飞等人,与殿相接的东西两廊,是蜀国的28位文臣武将的彩绘泥塑像。刘备像高3米,头戴天平冕冠,身着黄袍,手捧朝天圭玉,宽面大耳,神态静穆。左右侍者,一捧玉玺,一捧宝剑。

刘备(161—223),字玄德,河北琢州人。24岁时,他召集关羽、张飞等人参加镇压黄巾农民起义,后来在军阀混战中逐渐壮大了势力。由于缺乏谋臣,他在军阀混战中屡遭挫败,流离失所,先后依附于吕布、曹操、袁绍、刘表。他三顾茅庐,拜诸葛亮为军师,赤壁大战后,势力才得到发展。刘备胸怀大志,注重信义,待人宽厚。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征战,最后占据益州,于公元221年在成都称帝。不久,为夺回荆州,替关羽报仇,他兴师伐吴。结果,刘备被吴国陆逊火烧连营,遭到惨败,羞愤病死于白帝城(奉节)。临终前,他把幼子刘禅(小名阿斗)和国事托付给诸葛亮,史称“白帝城托孤”。

在刘备像东侧,是刘备之孙刘谌的塑像。刘谌是刘禅的第五子,封北地王。在魏国邓艾军队进逼成都时,他苦谏父亲,同来敌决一死战,与国家共存亡。但刘禅不听。他悲愤已极,去祖庙哭诉后,先杀妻子,而后自杀。他的以死殉国的精神受到后人颂扬。刘备像西侧原有刘禅的像,由于他不能保住父业,投降了魏国,当上安乐公后“乐不思蜀”,不知亡国之耻,在宋代,他的像就被毁掉,自此没有再塑。正殿的两壁,悬挂着木刻的《先主传》、《后主传》,传文录自陈寿史书《三国志》。蜀国的兴亡,可从刘备、刘禅传中了解始末。东偏殿内是关羽及其子关平、关兴、部将周仓、赵累的塑像。关羽像高2米多,头戴冕旒,红脸,丹凤眼,卧蚕眉,两眼半眯半闭,美髯垂胸,身着金袍,手执象简,一付帝王打扮神灵面孔。

关羽(?一219),字云长。他与张飞是最早追随刘备南征北战的猛将,号称“熊虎之将”。他俩与刘备恩若兄弟,情同手足,因此衍生了“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关羽曾被曹操俘获,在曹操封官加爵的拉拢下,仍然效忠刘备。刘备得荆州后委任关羽镇守。在荆州,他曾发动攻势,水淹襄樊,活捉曹军大将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最后,因骄傲轻敌,被东吴将领吕蒙偷袭,与关平、赵累等人同时遇害,丢失了荆州。陈寿《三国志》评论他“傲大夫而亲士卒”,傲慢轻敌是导致他失败和被杀的重要原因。历代统治者对关羽十分推崇,使他成了“忠义”的化身。在宋代,他被迫封为王,到了明清时代,加封为关圣大帝,诏令全国各地修庙祭祀。因此,这里的关羽像也成了帝王打扮。

“香格里拉”一词,源于藏经中的香巴拉王国,在藏传佛教的发展史上,其一直作为“净土”的最高境界而被广泛提及,在现代词汇中它又成了“伊甸园”、“理想国”、“世外桃源”、“乌托邦”的代名词。据说其隐藏在青藏高原雪山深处的某个隐秘地方,整个王国被双层雪山环抱,有8个成莲花瓣状的区域,中央耸立的内环雪山,被称为卡拉巴王官,宫内住着香巴拉王国的国王。那里有雪山、冰川、峡谷、森林、草甸、湖泊、金矿及纯净的空气,是美、明朗、安然、闲逸、知足、宁静、和谐等一切人类美好理想的归宿。正因为拥有这些,“香格里拉”的传说,才像谜一样吸引着千千万万的信徒香客,也吸引着西方世界的探险家。

尽管没有人能说出香格里拉的具体地理位置,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坚信她的存在。从18世纪中叶以来,试图寻找这个失落了的天堂的探险就从没有停止过,无论是在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还是在印度的克什米尔高原,几乎所有有雪山的地方都能看到寻找者艰涩的足迹和被夕阳拉长的背影。进入20世纪,大量西方探险家、冒险者、背包旅游家也加入了寻找行列,他们对香格里拉所具有的不亚于藏传佛教徒的热情,迅速将寻找理想国的热潮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漫延至全球。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版的,它的出现显然对香格里拉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且使香格里拉这一词汇深深地植入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4做糊贼船蹬曲在寻找香格里拉的过程中,不断有人声称自己找到了真正的香格里拉,但同时也不断有人否定找到的香格里拉是真正的香格里拉。

进入20世纪末,.人们惊奇地发现中国云南迪庆的自然地貌、人文遗迹与藏经中的香巴拉王国圣境惊人的相似。香格里拉就在迪庆,消息顿时震惊世界,世界各地游客纷至咨来,竞相争睹香格里拉这一失落的天堂。在迪庆的发现使已经神性化的香格里拉再次回到现实的地平线。游客在用眼睛欣赏大自然赋予迪庆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的同时,也在用心亲历香格里拉带给我们的精神慰藉。

这最后的香格里拉的稻城亚刁—生态旅游区位于四川省’恃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日瓦乡境内,距离成都930公里。地理上处于青藏高原南缘,横断山的东侧。在考古学者的眼中,亚丁有着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所描绘的全部地理人文景观:由三座呈品字鼎立的雪山组成贡嘎雪峰、雄险如削的东义峡谷、闪烁着七彩光韵的高山湖泊群、绿草如茵野花如织的高山草甸、庄严肃穆的喇嘛寺庙、恬静质朴的康藏风情,以及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的和谐相处等都无不流露出那个隐逸在雪山之中的永恒、和谐、宁静的香格里拉神韵。“最后的香格里拉”神奇之旅寻找“香格里拉”是很多人的梦想,稻城亚丁“最后的香格里拉”神奇之旅具有两重魅力:丰富多样的山水景观所构成的良好自然生态体系和以康藏风情和藏传佛教文化为主的人文景观。但是由于亚丁海拔高、地势陡峻、气候寒冷再加上交通封闭,这片神奇的地方长期以来被冰封于雪峰之中,罕为人知。近年来,随着甘孜州的全面开放以及成雅高速公路、二郎山隧道的贯通和川藏公路的改善,这里己逐渐成为背包旅行者的乐园。

到稻城亚丁有三种旅游线路可供选择:

第一种,从成都出发向西经雅安、康定、理塘然后向南经稻城到亚丁,全程930公里,约需6—7天。沿途碧峰峡风景区、贡嘎山海螺沟冰川公园、海子山风景区同样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第二种,仍然从成都出发,沿第——条路线游览完亚丁之后再退回稻城经乡城跨过金沙江进入云南境内,再经迪庆中甸、丽江、攀枝花、西昌返回成都,全程2500公里。沿途除第一条线路的全部景观外,还可以领略云南迪庆中甸另一个香格里拉的神奇美景。此外,丽江、攀枝花、西昌的如画风景同样让您流连忘返。

第三种,沿第二条路线在到达丽江之后继续南下,经大理至昆明,然后选择火车或飞机返回成都,全程3000公里。沿途除第一、第二条路线的景观外,又增加了云南大理、春城昆明两处看点。

其实对于游客来说,稻城与迪庆谁是真正的香格里拉并不重要,当我们双脚踏上这片神奇土地,聆听到阳光触摸雪峰的声音,与秋草一起感受随风而舞的欢畅,把自己融化在人与自然的谴绪之情时,香格里拉难道不正在您脚下吗?·小资料·稻城亚丁风景区,由仙乃日、央迈勇、夏纳多吉3座雪冷组成核心区。景区海拔2900米,北峰仙乃日(藏语观世音菩萨)海拔6032米,南峰央迈勇(藏语文殊菩萨),海拔5958米,东冷互纳多吉(藏语金刚菩萨)海拔5958米。三座雪峰各自拔地而起,呈三角鼎立,藏传佛教称为“日松贡布”,意为三座神山。除了它巍峨奇绝的自然风光,还有看神秘的宗教文化,美丽的喇嘛庙,以及风貌独特的藏乡村寨,集神山、湖泊、草句、寺庙、藏寨于一体,是一方安样静设的净土。

大家请看我们北面的这座山峰是牛头山,南面的那座是凤翅山,两山对峙,卧虎九岭群峰环绕,四面高山峻岭相对而立,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山间盆地,中间涪江奔腾而过,于天地间挤出了一线之地,为南来北往的行人提供了一条险峻的山间要道,也形成了刀削斧砍的险谷深涧,然而这里却正是西北入川的必经之道—阴平古道。三国时期蜀中贤相诸葛亮有感于汉武帝开凿阴平古道从此进袭蜀国的历史,于是在此驻守重兵把守扼涪江天险为关。说道这里我想大家一定都明白了,这里就是改写中国历史的名关之一—江油关。

在江油关西北有铁龙关,东南有杲阳关,在往北经过唐家河便是“高出云表的摩天岭”,在那里还有雄视川、甘两省的北雄关;从江油关顺涪江河谷南下,有双峰壁立的石门关,由此到江油古县城武都后便出了深山而进入到成都平原,而绵阳、成都也就无险可守了,因此江油关被喻为为是以诸关为屏障的关中之关。

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存亡从谋种程度上说仅系于江油一关,诸葛孔明的过人之处也表现在他对江油关的重视上。在诸葛亮为蜀中丞相的时候,江油关不但深沟高垒、戒备森严,而且他还在摩天岭下无人区设置了上屯、中屯和下屯以为前哨。然而诸葛亮星沉五丈原后,后继的将领蒋琬、姜维、费夷等都认为此地无出川的大道。再加上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均不走此道,因此这里的防务渐渐松弛,不但摩天岭下的上、中、下屯的驻兵被撤,就连江油关本身也形同虚设。

公元263年5月,魏国发二十万大军以事伐蜀,当时的四川由后蜀主刘禅当政。刘禅昏庸无能,违背了诸葛亮的教诲,亲小人而远贤丞,以至于宦官黄皓当道。黄皓迫害忠良,欺上瞒下,就连蜀中大将姜维也为避免宦官的迫害而远走沓中屯田练兵。针对这种情况,魏国的大都督司马昭指定出了这样的伐蜀计划——他封钟会为征西大将军,由他带领十四万大军翻越秦岭,过汉中,从剑门关对蜀国发起总攻。为了防止蜀魏大战展开后姜维领兵东归救国,司马昭派安西大将军邓艾带领三万精兵在沓中地区钳制住姜维。再由雍州刺史诸葛绪领三万兵马驻守阴平桥头。按照司马昭的计划,姜维就算能通过邓艾的层层设防,等他到达阴平桥头的时候也是残兵败将了,绝对过不了这进入四川的必经之地“阴平桥”。

但是姜维是一个智勇双全的蜀中名将,深得诸葛亮的真传。姜维在避过邓艾的层层追杀堵截后,使用调虎离山之计骗过多疑少智的诸葛绪,顺利通过了阴平桥,在剑门关外与征西大将军钟会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邓艾、诸葛绪的失误打乱了司马昭的伐蜀大计,这可是理当按军法处置的重罪,他们都想在今后的战事中立功赎罪。于是诸葛绪带领自己的本部兵马投奔了征西大将军钟会,想在攻打剑门关的战役中立功。但是不幸的是他被钟会当成了马前卒和实验品。在攻打剑门关的战役中不但全军覆没,自己也因为接连的惊吓而精神失常。而邓艾是魏国的一位非常善于作战的名将。他用兵一向以胆大、出奇而闻名。在他进袭江油关,冲其蜀中腹地的计划被准许后,邓艾带兵绕过甘肃天水,翻越高出云表的摩天岭,在八百里无人区行军。由于道路的艰险,加上山区气候变幻无常,以至于很多的魏国士兵和战马失足落下了悬崖,也有很多的士兵由于不适应山区的气候而身染疾病失去了战斗力。邓艾到达摩天岭后,三万精兵只剩下不足万人,所有的战马被杀了当作干粮。摩天岭上的一段道路由于年代久远而造成了塌陷,形成了一个陡峭的山谷。此时邓艾这位年事花甲的老将军可以说是前无进路后是死路。何去何从,是进是退这个抉择摆在了邓艾的面前。邓艾不愧是一个果断的军事家,他在权衡之后,果断的披上毛毡,身先士卒从摩天岭上翻滚而下。邓艾到达摩天岭下的时候,兵士们已经是伤痕累累,疲惫不堪了。正在此时,在他们的前方发现了一座蜀军的营帐。邓艾一惊,长叹到:“天亡我也!”然而,在久等无动静后,邓艾亲自上前查看才发现原来这里是一座废弃了的蜀军营帐,在营帐旁立着诸葛亮提的一块石碑,上面写到“二火初兴有人越此,二人争衡不久必死!”邓艾不由仰天长叹到诸葛亮真乃神人也!

江油关的守将马邈是一个好色、懒惰、贪生怕死之徒。蜀魏大战展开后,其妻李氏苦劝自己的丈夫厉兵秣马与魏军决一死战,可马邈不但不听从妻子的劝告,而切还从北京招回了一班歌伎,天天花天酒地,夜夜莺歌燕舞。邓艾见江油关形同虚设,于是让一部分士兵化装成为山民混入江油关内,并让士兵收集了很多的牛羊,在天黑以后在每只牛羊的犄角上都绑上火把,从阴平道上赶上赶下,蜀军还以为是魏国的大军抵达。半夜时分,关内关外一起发动攻势,一时间江油关内金戈铁马,战火连绵,而此时的马邈却在还沉醉在温柔香里。邓艾攻破江油关,马邈衣冠不整就跪在了邓艾的脚下做了一名降将。其妻李氏自问无颜面对国家和祖先,对不起蜀中的万千人民,悲恨难当,于是咬破自己的中指写下了一封血书:“错不该生成女儿身,悔不该嫁与无义人,悲愤铸成千古恨,一丈白绫伴忠魂!”然后口衔血书自缢身亡。短短数语勾画出了一个胸怀大志,才学出众的刚烈女子的形象,并凝聚了李夫人的悔与恨、悲与忿,并显露出李夫人卓越的才识和胆志!邓艾攻取江油关以后厚葬了李夫人于牛头山下。唐代大诗人李白游历四川时在李夫人的墓前挽联一首:勋烈迥殊沟赎亮,幽光与共日月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四川导游词精选篇九

欢迎你们来到广元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小明。

现在我们来到了举世闻名的剑门蜀道。

剑门蜀道已有3070多年的历史,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第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境内的翠云廊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觉苑寺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根据1982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划定的范围,它从陕西宁强进入四川,经四川广元、剑阁、梓潼至绵阳,全长600余公里。剑门关是剑门蜀道风景区的核心。

这条古道始建于先秦,不仅是古代由陕入川的交通要道,而且是历代兵家的必争之地,它悠久的历史和保存完好的遗迹远远超过了享誉世界的古罗马大道,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奇观,因为古罗马大道中最早的亚辟大道始建于公元前312年,距今只有2817年,如今只有遗址,已看不见遗迹。从时间上看,剑门蜀道至少比古罗马大道早出253年,远远超出了古罗马大道的历史文化价值。剑门蜀道至今原貌依旧,全长百余公里的青石路面宽敞平坦,挺拔于道路两旁的8005株千年古柏莽莽苍苍,气势磅礴,成为了这条古道最有力的见证和重要的标志。

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举世闻名的剑门雄关。

剑门关所在的山称为大剑山,大剑山两边陡峭的石壁连绵数百里,形成一道天然城郭,至关口突然中断,留下一道狭长的隘口,隘口两崖石壁高耸,有如刀砍斧劈,这道关隘成了入川的必经之道,人称“天下雄关”。更为奇特的是,尽管山上绿树葱茏,但整座剑门山其实是一座石头山,从裸露在外的关口两崖的石壁看,这座石山全系小颗粒卵石凝结而成,这种卵石跟江湖河海里的卵石绝无二样。各位想一想,剑门山海拔一千余米,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地形地貌呢?据专家考证,完全是沧海桑田变化的结果,剑门山从古生代至中生代的三叠纪属扬子海盆的一部分,是个大海洋,距今一亿八千万年前,地球发生了一次大的构造运动,距今七千万年的白垩纪末又发生了一次大的构造运动,使这里由海洋变成了陆地。剑门关一带露出地面的岩石属于白垩系剑门关组和侏罗系莲花口组,大小剑山以白垩系地层为主。构成剑门山数百里陡峭石崖的是剑门组的底部砾岩,由于受龙门山断裂带活动的强烈影响,便形成了剑门关关隘。由晚侏罗纪莲花口组砾岩构成的连锁式金字塔形砾岩群峰—剑门七十二峰国内外罕见,构成了独树一帜的剑门丹霞地貌,雄中带秀,刚柔相济,既有北国山岳雄浑的壮丽景观,又有南国旖旎的风光情趣。

各位现在看到的是诸葛亮北伐路线图。

从公元227年到262年,为巩固政权兴复汉室,蜀汉诸葛亮、姜维先后对北方魏国采取了持久的重大军事行动,史称北伐。

227年春天,诸葛亮将大军进驻汉中,开始筹备北伐曹魏。诸葛亮上书《出师表》给刘禅,陈述出师的原因,表明统一中原的希望,开始五次北伐的序幕。

第一次北伐是228年春天,魏延提出西去潼关,诸葛亮派赵云、邓芝率军作为疑兵,由箕谷摆出要由斜谷道北攻的形势,以吸引魏军,在洛阳的曹睿派出曹真都督关右二军,前往郿县防御赵云等人,于是诸葛亮亲自率领主力向祁山进攻,准备打下祁山作为北伐前哨,当时诸葛亮不用魏延、吴懿等为先锋,却派参军马谡领王平到街亭防御张合,另派高翔屯兵柳城,而到达街亭的马谡不遵循诸葛亮的部署,又不接受王平的.劝阻,致使街亭失守,第一次北伐失败。第二次北伐是228年冬天,曹魏将领曹休在石亭被东吴打败,诸葛亮乘机再次率军北上,出兵散关包围陈仓,双方激战二十多天未分胜负。第三次北伐是229年春天,诸葛亮派遣陈式进攻武都、阴平,曹魏大将郭淮领兵来救,诸葛亮率主力军牵制郭淮,曹军知道汉军主力到达,便紧急撤退,汉军顺利占领二郡。第四次北伐是231年春天,诸葛亮再次进行北伐,以木牛运粮,包围祁山,司马懿为统帅屯兵长安,领张合、郭淮等人抵抗。诸葛亮留下王平继续领军攻打岐山,自己率主力迎战司马懿,大败魏军,到了六月,诸葛亮眼见粮草供应不上,又收到下令北伐军撤退的诏令,只好引军退回。234年春天,诸葛亮经过三年准备,再率十万大军出斜谷口,同时派使臣到东吴,希望孙权能同时攻魏,开始了第五次北伐。4月,蜀军到达郿县,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下扎营寨。司马懿则率领魏军背水筑营,想再次以持久战消耗蜀军粮食,令蜀军自行撤退,诸葛亮也明白缺粮的问题,开始实施屯田生产粮食。而孙权也曾率十万大军北上响应蜀汉,但被曹睿亲自率军打败。8月,诸葛亮因积劳成疾而病倒,病情日益恶化。司马懿趁诸葛亮病重不能统军,率军袭击其后,不久,诸葛亮在军营中与世长辞。而杨仪、姜维按照诸葛亮临终的部署,秘不发丧,整顿军马从容撤退。司马懿认为诸葛亮已死,率军追击,姜维命杨仪回军向魏军做出进击的样子,司马懿怕是诸葛亮装死引诱魏军出击,赶紧撤退,不敢再追赶。于是蜀军从容退去,进入斜谷后,才讣告发丧。

《蜀道难》这首诗应该是家喻户晓了吧?它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千古名篇,题于盛唐天宝初年(741—742),诗中反映了蜀道之难、剑门之险,是李白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其中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剑阁崔嵬而峥嵘,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细雨廊一名取自于宋代诗人陆游(1125—1210)的名篇《剑门道中遇微雨》。这首诗的内容为:“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当年,陆游奉调从陕南到成都去任新职,路径此地,吟成了这首记行小诗。诗人骑着毛驴,风尘仆仆,远道而来。他一路前行,一路饮酒,倒也潇洒自在。只是早行夜宿,满身的尘埃和酒痕。这一番情调,够别致、够浪漫的吧?所以他不禁要自问该不该算个诗人了。

陆游写剑阁的诗共有五首,分别是《志公院》、《剑门道中遇微雨》、《剑门关》、《赐名报国灵泉云》、《宿武连县驿》。

(词语解释:“合”:应该;“未”:否)。

子规即杜鹃。剑门山上有很多这种鸟,每到春天就争相啼叫,其声音很是凄切,有时甚至深夜还能听到杜鹃鸟的鸣声。据《蜀王本纪》记载,大约在公元666年前的春秋时期,蜀国望帝杜宇很喜欢他的一个大臣鳖灵的妻子朱利,由于日夜相思不能得手,在隐居西山(即今什邡蓥华山)后郁郁而亡。死后他的灵魂变成一只杜鹃鸟,每年春季,都飞到他魂牵梦绕的佳人窗前啼叫,直到嘴巴啼得流出了血,滴滴鲜血洒在地上,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唐代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中感叹:“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站在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在春暖花开的季节,经常能够听到杜鹃鸟的啼鸣,所以这座索桥就叫子规桥。

四川导游词精选篇十

各位游客:

大家好,今天我们将前往南充阆中古城参观游览,我是本次旅行的导游,我叫xx,大家可以叫我xx,能为大家服务让我倍感荣幸,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够让大家游得尽兴,玩的开心!阆中位于四川北部,嘉陵江中游,多年来一直为蜀道南路的“咽喉之地”。从成都到阆中,沿途经过大英、遂宁、南充、西充、南部等地,全程360多千米,包括途中休息时间在内大约需要5个多小时。

好了,各位游客,经过了5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的旅游车已经来到了阆中,阆中在三国时期叫巴西,是张飞驻防的要地。所以,这里也被看做是一座张飞故城。也许在一路的行驶过程中大家已注意到窗外那一排排张飞牛肉的广告牌了,那么请大家想想为什么会叫“张飞牛肉”呢?其实,它与我们的三国英雄张飞有关,张飞不仅是一位勇猛的武将,他还是一位烹饪高手,他卤制的牛肉更是美味可口,张飞牛肉如张飞本人的形象,表黑心红,黝黑的皮面下,一切开则是一片红心,肉质纹丝紧密,干而不硬,润而不软,红润鲜美在清乾隆年间便远近驰名,一般牛肉难免塞牙夹齿,而张飞牛肉却入口化渣,可谓老少皆宜。

如果说阆中只有牛肉、古城、水资源,那你就太小看阆中的旅游资源了,阆中不仅仅是一座以三国文化而著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还是一座传统的醋城,不知道大家是否闻到了一股酸味呢?来到阆中我们就不得不说‘醋’这个话题,“俗话说得好,‘来到阆中不买醋,犹如跑了冤枉路’,一道没有味道的菜是很难下咽的,要使一道菜有味道,就必须‘添油加醋’。醋相传始于杜康的儿子杜柕,杜康是传说中酒的发明人,他的儿子杜柕有一次酿酒时发酵过了头,到第二十一日酉时时开缸,发现酒液变酸,但香气扑鼻,且酸中带甜,非常可口,杜柕一不做二不休,把二十一日加上一个酉字,给这种酸水起名叫醋。醋是人生百味之一,也在人们生活中更是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比如,煮蛋前,先在水中加些醋,煮好的鸡蛋便更容易剥壳;睡觉前喝杯加醋的便更容易入睡;用一盆清水加一勺醋洗脸,脸部倍觉光艳美丽,在座的各位女性朋友回到家中不妨去试一试。醋简直就是我们生活的百宝。而我们阆中的.保宁醋更是以它独特的味道驰名天下。大家请看我右手边这座建筑物,这就是保宁醋的厂址了。保宁牌保宁醋始创于明末清初,迄今为止已有370年的历史,是全国四大名醋之一,而我们阆中的保宁醋因产于保宁府,也就是古阆中而得名,保宁醋色泽红棕、酸味柔和、醇香回味,含有十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具有开胃健脾、增进食欲的功效。1984年4月北京大学杨新教授品尝到保宁醋后,欣然挥笔题字,“千里赠言,不是醇酒,胜似醇酒,异乡保宁独有”给与了保宁醋高度的评价。说道保宁醋,前面已到阆中古城,首先我们去古城参观游览,请大家下车随我参观。谢谢!

四川导游词精选篇十一

沙鲁里山,位于甘孜、凉山州西部,是金沙江和雅砻江的天然分水岭。主要山脉有雀儿山、索龙山、海子山、木拉山等,南北绵亘500—600公里,向南伸入云南境内,东西宽200多公里,是四川最长、最宽的山系。这里是四川冰川、湖群最集中的地区,仅理塘至稻城间就有400多个。被誉为“最后的香格里拉”的亚丁自然保护区就在稻城县境内。

大雪山,位于甘孜州东部,是大渡河和雅砻江的分水岭,由北向南有党岭山、折多山、贡嘎山、紫眉山等,南北延伸400多公里,是横断山系主要山峰之一。贡嘎山主峰海拔7556米,是四川最高的山峰,被称为“蜀山之王”,也是古冰川发育最完全的山地。著名的贡嘎山风景名胜区,海螺沟冰川公园是中外游客向往之地。大雪山是四川境内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东部西部的地貌、气候、农业和民族都有很大差别,四川西部的所谓“关内”和“关外”以此山为界。

岷山,位于四川西北部川甘两省边境,南北长500多公里。四川境内是岷山的中南段,主要山脉有红岗山、羊拱山、鹧鸪山、雪宝顶等。岷山中高山湖泊甚多,著名的有九寨沟、黄龙牟尼沟等。另有四姑娘山风景名胜区。还有唐家河、王朗、白河、白水河等6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岷山还是岷江、涪江、白龙江(嘉陵江上源)和黄河支流白河、黑河的分水源地。

四川西部高原山地是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现大渡河边、夹金山脊、大雪山、红原草地、千里岷山都留下了不少红军长征遗迹。因此,中央在松潘川主寺修建了红军长征纪念碑园。这里是“重走长征路”旅游线路最惊险、绝妙的地段。

四川境内河流众多,有大小河流近千条,主要河流水系有:金沙江水系。金沙江是四川同西藏的界河,四川境内的流域面积有20万平方公里,是一条峡谷型河流,水能资源约占整个长江的43%,流域内的森林蓄积量占四川的48%。也是省内自然生态保存完好和藏民族风情独特的地区。其中最大的支流雅砻江,全长1500公里(四川境内1375公里),由于河床狭窄、岸陡谷深,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在攀枝花市境内建成的二滩电站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水力发电站,所形成的二滩水库是目前四川最大的内陆湖,已成为水上旅游场地。

岷江水系。岷江发源于岷山弓杠岭和郎架岭,全长735公里,也是长江上游最大的一条支流,都江堰以上为上游,水力资源丰富,茂县、汶川一带为羌族聚居区;都江堰至乐山为中游,是成都平原主要灌溉水系;乐山至宜宾为下游,以航运为主。岷江有大小支流90余条,最大的支流大渡河,全长1150公里,比岷江正流还长415公里,水力资源十分丰富,是四川漂流旅游的主要河流。还有青衣江,古称平羌江,沿途多风光名胜,著名的有碧峰峡、中岩风景区及平羌江小三峡等景观。沱江水系。沱江又名外江、中江,因《史记》“岷山导江,东别为沱”的记述而得名,沱江上游有绵远河、石亭江、湔江三个源头,均发源于九顶山。沱江进入成都平原后,由岷江水系分出的柏条河、青白江于金堂汇入沱江,所以沱江与岷江被称为“双生”河流,金堂以上为上游,资中以下为下游,最后在泸州注入长江,全长702公里。沱江的主要支流有10条,流域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沱江主要流经盆地丘陵地区,是古蜀文化最集中地域之一,主要有广汉三星堆遗迹,成都附近的三国蜀汉遗迹、资中古城、自贡恐龙、盐都遗迹等。

嘉陵江水系。嘉陵江古称阆水、渝水,嘉陵一名出自陕西省西凤县的嘉陵谷。上源有白龙江、西汉水。白龙江发源于四川若尔盖县的郎木寺,西汉水发源于秦岭,略阳两河口以下称嘉陵江,两江在昭化汇合,全长l120公里,流域面积16万平方公里,流经广元、南充、广安,到重庆市注入长江。昭化以上为上游,昭化至合川段为中游。嘉陵江支流众多,最大的两条是涪江和渠江。涪江发源于岷山雪宝顶,流经绵阳、德阳、遂宁、广安等川中丘陵地区,全长700公里;渠江发源于大巴山,又称潜水,流经巴中、达州,至渠县三汇镇始称渠江,全长720公里;两江均于合川与嘉陵江汇合。嘉陵江是四川水路运输的主要河流,仅干流流经的13个县市的运输量即占四川内河航运量的1/4。嘉陵江流域是四川古蜀道遗迹和三国蜀汉遗迹分布最集中的区域,是四川北部和东部的一条重要旅游线路。

巴蜀大地资源富集四川是中国资源最富集的省份之一,可称为中国西部的资源大省。就土地资源而言,四川的.耕地、林地、草地、水面资源在全国都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其中,耕地面积456.04万公顷,是中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和经济作物生产基地;林地面积约占土地面积的30%左右,森林主要分布于江河上游。从1963年开始,四川经过30多年的努力,已建成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40处,总面积233.4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81%。全省森林蓄积量13.9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6,是中国第三大林区。四川的草原、草坡面积约1600多万公顷,特别是西部的红原、若尔盖草原是中国五大牧区之一。

就动物资源而言,全省有维管束植物9000多种,约占全国的1/3,是一个天然基因库;动物资源中仅脊椎动物就有1100多种,约占全国的40%;鸟类和珍稀动物约占全国的一半。资源植物全省有4000种以上。

谢谢大家!

四川导游词精选篇十二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成都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黄龙溪古镇位于成都市双流县西南部边缘,属四川省历史文化古镇及省级旅游风景区。黄龙溪古镇不仅风光秀丽、环境优美,还是驰名中外的天然影视摄影基地,素有"影视城"、"中国好莱坞"之称。

四川双流县黄龙溪镇是十大水乡古镇之一,有着1700余年的历史,位于成都平原南部,距成都市区40公里,距双流县城35公里,是以旅游业为龙头,农业为基础的旅游型城镇,是成都市郊区新的旅游热点,是以旅游业为主,商贸服务业为辅的旅游型山水小城镇。始终坚持以旅游为龙头,农业为基础,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黄龙溪正在成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交通便捷,设施配套,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环境优美,是有浓郁特色的旅游型山水小城镇。

黄龙溪古镇坐落在黄龙溪省级风景名胜区中心,位于成都市双流县境内。镇上古牌坊、古寺庙、古建筑民居与古榕树、古崖墓浑然一体,古色古香,与现代大都市形成鲜明的对比。附近毛家湾,四川足球训练基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无论春秋,一派静谧。正街、新街、横街、上河街、下河街、复兴街等六条老刚进行完一年的闭关维修改造,全部铺上了红石街面,两侧建筑也恢复了本色,古色古香。

景区与府河漂流游览连在一起。从成都市郊望江楼起程,沿府河经黄龙溪顺流而下,可达彭山县的江口镇。两岸风光如画,有8处景点可供游人观赏。

双流龙舟古镇。

黄龙溪迄今保留着正月表演火龙灯、狮灯、牛儿灯、幺妹儿灯、四月初八放生会、端阳节赛龙舟,还有代代相传的府河号子、民间儿歌、童谣、谚语,扯响簧、翻筋斗、踢毽子等。古镇至今保留着打更的习俗,按时辰鸣锣报时从亥时(晚九点)起打更,每个时辰打一更,直到卯时(早上五点),共打五更,一更鸣锣一声,二更鸣锣两声,依次类推。夜深人静之时,清脆的打更声会让你睡得分外香甜。

位置:

出成都东门沿成仁公路(成都-仁寿)向东南方向前行约40公里,便是近几年被影视界人士和旅游者看好的新年辟旅游景点-黄龙溪。

景区特色:

上古牌坊、古寺庙、古代民居与古榕树、古崖墓、古渡口浑然一体,极具川西情调,风光独具魅力。每年正月初一至大年十五,黄龙古镇会举行多种娱乐活动,如耍火龙、彩龙、水龙等,场面十分热闹。黄龙古镇至今仍保留着打更的习俗,每天每两小时打一次更,游人在此可真正感觉到黄龙镇的古朴民风。

黄龙溪古镇位于双流县西南,距离成都市区约40公里,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镇上有明清时代的青石板古街,与古牌坊、古寺庙、古建筑民居等浑然一体。镇上传统民俗“烧火龙”活动,场面恢宏,被称为“中国火龙之乡”。

古镇位于两条河流的交汇处,有“水乡”的风味。一条溪水穿城而过,两岸是青石铺就的路面。路两边多为明清建筑,傍水而筑,木柱青瓦的楼阁房舍,镂刻精美的栏杆,宁静古朴。如今古镇是众多影视剧的取景地,电影《芙蓉镇》、电视剧《海灯法师》等近多部影视片在这里取过景。

正街上有三座古寺,分别是镇江寺、潮音寺和古龙寺。古龙寺内有上千年的黄桷树、清代的戏台。此外还有一个奇异的“三县衙门”,因历史上的黄龙溪镇地处三县的交界处,号称“一脚踏三县”,所以三县在这里设立了这个机构。

黄龙溪古镇的小吃也是鼎鼎有名,一根面、焦皮肘子、珍珠豆花、红烧黄辣丁等都值得品尝,在古镇内的大部分餐馆都能吃到。

黄龙溪民俗风情浓郁,以每年正月初二至十五的“烧火龙”为最。“火龙”栩栩如生,而家家户户则准备好烟花爆竹,待龙灯临门时,烟花齐射向龙身,表演结束后,众人将龙身烧毁,残灰撒入江河,以祈求当年风调雨顺。

游玩黄龙溪古镇,可以成都当日往返,也可以在镇上住宿一晚。古镇入口处的新镇有很多住宿点;古镇中心有家“大院坝”,是一座真正的川西大院,也提供住宿。

成都旅游最不可错过的古镇之一,便是黄龙溪古镇。黄龙溪古镇全镇幅员面积达50.4平方公里,人口约2.8万人,此外黄龙溪古镇曾先后被评为“中国民间艺术火龙之乡”、“中国环境优美乡镇”、“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aaaa国家级旅游景区”。黄龙溪东临府河(锦江)、北靠牧马山,是成都通往乐山的水路要冲,也是成都历史上最南边的江防据点、屯兵要地。

黄龙溪古镇上古牌坊、古寺庙、古建筑民居与古榕树、古崖墓浑然一体,古色古香,与现代大都市形成鲜明的对比。附近毛家湾四川足球训练基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黄龙溪古镇旅游资源丰富,全镇由一湖(龙潭湖)、两河(锦江、鹿溪河)、六寺(正街的古龙寺、潮音寺、镇江寺和外围景区的金华庵、观音寺、大佛寺)、七街(镇龙街、复兴街、黄龙新街、黄龙正街、仿清街、上下河街)、九巷(鱼鳅巷、担水巷、烟市巷、扁担巷、龙爪巷、篙竿巷、蓑衣巷、艄公巷、打更巷)组成。古街、古巷、古树、古庙、古堤堰、古民居、古码头、古战场、古岩墓和古衙门,构成了黄龙古镇的旅游特色。

四川导游词精选篇十三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成都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小明。

西岭雪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成都市西大邑县境内,总面积483平方公里。景区内最高峰庙基岭海拔5364米,矗立天际,终年积雪。唐代大诗人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就曾眺望此景,写下了“窗含西岭千秋雪”的名句。景区集林海雪原、高山气象、险峰怪石、奇花异树、珍禽稀兽、激流飞瀑等景观于一体,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西岭雪山风景名胜区景观以原始森林为依托,四季可游:春看百花,夏观群瀑,秋赏红叶,冬弄冰雪。尤以高山垂直分布的四季风光最具吸引力。随着游人攀登高度的变化,同一季节可览四季风光带。当海拔1300米到2100米的低中山区青山叠翠,繁花似锦的时候,而在3200米以上的高山区则是银装素裹,白雪皑皑。海拔3312米的红石尖,是天然的观景台,西看绵延数百里的大雪山,每当旭日东升,可见“日照金山”的`奇观。东则可望成都平原一泻千里。

白沙岗一带,一边是云盖雾锁,一边是湛湛蓝天,“阴阳”两界分明,世所罕见。日月坪一带,日出、云海、佛光、华光等气象景观常见。景区水源丰富,千水漂流。九瀑一线天、五彩瀑、豹啸泉为最佳水景。原始植被保存完好,是珍稀植物的宝库,内有数百亩成片的珙桐林,有绵延数十里的高山杜鹃花,千亩万株的古桂花林。这里还是濒临绝灭的珍稀动物的保护所,大熊猫、金丝猴、红腹角雉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达12种之多。景区距成都市区仅105公里,公路直达景区,交通方便。

西岭雪山的地方特产有唐场豆腐、鹤鸣贡茶、双河豆花、蔡山老窖、野猪肉、六二韭。

四川导游词精选篇十四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九寨沟剑岩景区位于日则沟区段往南,海拨2900米左右,面积约1平方公里。其中有美丽的天鹅海、高悬百米的飞泉、拔地而起的剑岩及静幽的原始森林。剑岩景区粗犷神秘,岩峰奇特,是领略自然美的理想场所,甚至还可遇见大熊猫出没其间。熊猫海海拔2587米,深14米,面积9万平方米。这儿常有熊猫活动。湖边岩壁纹理奇特,倒映湖中,与湖傍水下自然地生着几圈黑色花纹的浑圆的貌似熊猫的白石,相映成趣。熊猫海在箭竹海下坡不远处。

据说九寨沟的`大熊猫最喜欢来这里游荡、喝水、觅食,因此这一片海子被叫做熊猫海。熊猫海海水澄澈,倒影清晰。尤其是在风和日丽和晴天,湖上蓝天白云,岸边层林相间,湖畔群峰静立,倒映水中,一片迷离景象。湖边岩壁纹理奇特,倒映湖中,与湖傍水下自然地生着几圈黑色花纹的浑圆的貌似熊猫的白石,相映成趣。天鹅海海拔2905米,是半沼泽湖泊。在广阔的湖上,野草茵茵,山花灿灿,一弯清流蜿蜒其间,时有天鹅起落,野鸭群游。剑岩飞泉海拔3016米,从剑岩背面山腰涌出,涓涓细流,飞荡而下,时间而漾离绝壁,时而回吻山岩,飘逸之美,摄人心魄。

四川导游词精选篇十五

各位团友:

拐到右边,我们看到的码头叫八店街码头,因处八店街当口而得名。当年这儿水运发达,货物的吞吐量是很大的。当地人也叫它是私奔码头,据说卓文君和司马相如月夜私奔时,为了躲开他父亲卓王孙在各个路口设置的关卡,就绕道从我们平乐水路顺流而下逃到成都的,从此演绎了一段千古爱情佳话,感兴趣的朋友一定要仔细看看。

接着往前走就来到了顺河街,这条街因顺河走向而得名。平乐的'古街几乎全部沿江而建,整个格局呈鱼骨状,沿白沫江流向相平行的福惠街、长庆街、顺河街等街口节点多为水码头,便于货物的装卸和交易。

前面沿河上,大家可以看到许多建筑临江而建,房屋由柱脚从河里支撑或从岸边支撑起来,这样的建筑叫做吊角楼。平乐古镇建筑大都属于晚清时期建筑,保留了古镇明清建筑的风格。20xx年以来,镇政府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部分已经破损不堪的建筑外观进行了简单修缮。平乐建筑风格可概况为:小青瓦,木本色,粉白墙和红砂石。

前面竖立有碑文记载的是渔市拐码头,相传是渔业行帮码头,昔时与别具特色的“木栈道”通连,接鱼市拐、联“台子坝”(古代社会活动中心),白沫江渔户、成都渔贩聚集交易,极其热闹。不少成都渔商修房设栈,留下了风格独特的渔栈和码头。现存栓船桩眼、栓马铁环、号子灯桩、木栈道架孔、背负重物时上下的小石梯等足以令人遥想当年的繁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