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学生的课堂教学实录范文(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3-06 07:39:02 页码:7
学生的课堂教学实录范文(19篇)
2024-03-06 07:39:02    小编:JQ文豪

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我们应该传承和弘扬。写总结时要注意语气平和稳定,不要过于情绪化和主观化。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总结经验和方法,希望能够给我们一些启示和借鉴。

学生的课堂教学实录篇一

——河池学院数学系07数应(1)班李雨倩(2007104223)。

课堂就是让学生出错的地方,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机会,创造性地对待学生的错误行为。同时,让学生学会正视自己的错误,从错误中获得真实的学识,也让错误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

一、背景和问题。

这所中学是一所普通的学校,在纪律和学习上可以是都不怎么突出的。这所学校一共有11个班级每个班大约都有65人以上,而且学生层次水平不等,这样开展教学工作就有一定的难度。有这样的一个班,七年级,人数73人,虽然人口很多,在很多管理的方面有点难度,但是在我们的陈老师的管理下,这个班已经形成良好的班风,在纪律和学习上都不错,这就是我们的10(1)班,也是我实习的班级。

那是星期四的第一节数学课,要上的是七年级上册的第二章《去括号》这一节的内容,前一天的时候我已叫学生做好了预习工作。在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学生的反应都很好,这样我一直很顺利的在讲授着,到了学生互动环节,我让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去板演。当时有一个题目是这样的:

(9y-3)+2(y+1)1而当时一位同学的做法是这样的:

解原式=×6y+2×2y。

=2y+4y=6y这位同学平时数学成绩是班上的中上水平,当时我以为他只是粗心写错,没有意识到他出错的原因。而当时我的做法是直接把他解的部分擦去,然后给学生讲出并扳书出正确的答案,没有正确的意识到学生的错误是哪来的,没有充分利用好他这个宝贵的“错误”资源。

二、问题讨论。

当时下了课之后,指导老师指出了这一问题,说这个学生出错错得很好。那是很多学生都容易出现的问题,要着重讲,把正确的写出与这个错误的解作一个对比,如:

错解:解原式=×6y+2×2y。

=2y+4y。

=6y。

正解:解原式=。

=(6y-1)+(2y+2)=6y-1+2y+2=8y+1这样着重的对比也可以让学生在之后题目中避免这样类似问题的出现。由于上课时我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学生的作业上很多同学就又出现像上一位同学的错误来了。可以说这一节课是不成功的,在备课中我没有预想到学生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在之前所有的备课中也没有很深的备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这一位学生的错题给了我很大的反思。

三、反思和分析。

首先“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误,无论你的学识是多么的高,你总也有出错的时候。因此,我们作为教师的,绝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学生,更不必去追求学生的绝对正确,而且我们同时应该庆幸学生的“错误”,因为学生吸取今天的错误教训后,便可争取明天的成功。况且,以人为本的思想也要求教师要用一颗平等心、宽容心对待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要做到巧妙、合理地利用“错误”资源,使学生在三维目标上得到发展。

这让我深深的反省到,作为一名教师,在备课时,应该以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为出发点。那么在备课时,教师就应以此为重点进行有效准备,从而达到全面的“备学生”,让学生在“尝试错误”的活动中比较、思辨,从“错误”中寻找真理。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不同的学生产生不同的错误,这些错误的出现是学生思维的真实再现,蕴含着宝贵的教学亮点,因此,这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利用好这一宝贵的资源。

学生的课堂教学实录篇二

本单元是以名人为主题的教学单元,这些名人,有邓稼先、闻一多、贝多芬、孙权等等,这些文章人文内涵丰富,都各有侧重地写出了名人的品格、气质和生活道路,颂扬了他们对人类的贡献。

教材分析。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以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前文,前半部分介绍了闻先生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刻画了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数十年如一日的敬业精神,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精神,体现了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作者选取参加游行示威、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的演说三件事作为例证,表现了闻一多先生“革命家的方面”。两部分互为补充,使得闻一多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跃然纸上。而闻一多这个卓越的学者、大智大勇的革命烈士的一生,只用了六件事就表现出来,足见其选材的精当,结构的严谨。

学生分析。

青少年学生非常活跃,他们肯动脑、有思想,对新科技在行,对新信息敏感,但初一的学生,即便他们内心激情澎湃,表面上却非常矜持,不熟悉的不说,拿不准的不谈;同时,他们虽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广阔的视野,但怕讲错了被同学取笑而不愿抬头说话;虽然其中不乏优秀学生、优秀干部,但毕竟传统的课堂事严肃的,不苟言笑的,所以他们不爱发言、争论,而这将势必影响课堂学习氛围。要想让课堂活跃起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只有让他们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他们的大脑才能兴奋起来,思维才能动起来,想他们所想,说他们所思,课堂也才能活起来。

教学目标。

根据时代的需要,大纲的要求,教材的情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倾向,我确立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2、抓住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

启发式,讨论研讨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

教法分析。

“自主、“合作”、“探究”是这一节课的指导思想。我采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为教学新理念,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点拨,启发学生思维,让他们主动积极地钻研课文,故我打算采用启发讨论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故我将采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

1、采用《最后一次讲演》录音片断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所需的特定氛围。从理性到感性让学生身同感受中碰撞出思想火发和想象空间。

2、 紧扣主题,走入文本,触摸人物灵魂,感知人物精神内涵。通过设疑、讨论、朗读、理解,让学生加深理解、体会、感悟。

3、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生活,从知识走向实践运用,渗透了对学生的人文思想的教育,这也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4、课堂练笔上,一方面间接总结整理主题思想,起升华主题作用,另一方面让学生写即是自主,后互相交流,交流的过程中又启发了思考,本身又是一种探究。

教学过程。

学生的课堂教学实录篇三

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永生的眼睛》,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并用简单的语言完成下表。

本文是按       顺序写的。2、学生汇报。(梳理文章的脉络)二、读文解疑1、回忆上节课未解决的问题。(可能会出现a、为什么说是永生的眼睛?b、母女俩的反映为何天壤之别?c、父亲的那番话为什么会给我上了重要的一课)2、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并做出标记。3、指名汇报。(1)先解决问题c。·出示“你能给予他人最珍贵……有意义的死”,请一名同学读这句话,其他同学思考,听他父亲的话你有什么收获?(理解出能够帮助别人的死才是有意义的死)·这时父亲的表现是(平静板书)。而女儿的此时的表现又是什么呢?(哭喊)·出示女儿的话,联系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读出读出女儿的愤恨。(这种不理解是来自于对母亲的爱。)·由父女对母亲爱的不同,引导学生说出父亲不仅爱母亲也爱别人,而琳达只爱自己的母亲。(体会父母那无私奉献的大爱,琳达的爱是小爱)·由此解决父亲的话给我上了人生重要的一课。(2)我与父亲之间在母亲捐献角膜的问题上态度有着天壤之别的差异,课文中还有一处那就是我们同学提的第二个问题。·我和温迪都分别是什么表现?(哭喊、骄傲)·由于我是首次听到,而温迪则在家庭当中耳濡目染了家庭成员对此类问题的讨论,也真正理解了这句话。(可以让学生观察文章中的插图来理解)·体会这里的骄傲一词,他在为谁而感到骄傲?·在这一刻,我领悟到了父亲献出的远非一副角膜,还有什么?(体会父亲留下的还有那永远关爱别人的无私奉献的大爱)(3)那你明白了什么是永生的眼睛了吗?读信,学生谈自己的体会。(美丽的含义)“温迪手中的笔不停地挥动着”谈永生。三、情感升华捐献眼角膜的善举是有限的,但是留给人们爱却是无止境的,正是这样的无私的大爱照亮那些黑暗的角落,也是它让我们看到人世间的美好。下面让我们欣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些感人事例。放录像。

青华小学 张莉莉《永生的眼睛》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刻画了“我”的父辈为了他人能够更好的生活,尽自己最大所能来帮助别人延续生命、生活得更美好的可贵品德,并借此来教育“我”和所有的人。

虽然自己不是第一个吃苹果的人,但我也愿意尝试新的挑战,这次上课就是这样。做为四年级的老师,我深知《大纲》中要求,学生在四年级开始要养成并具备会给课文提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下面我就来说说自己上了这节课的体会:1、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是肤浅的,需要老师带着他们走进文章中间。如学生对问题c的理解,当学生在下面默读时我就发现很多同学都把这个问题先拿来解决,但是他们只是觉得父亲的这句话说得有道理,但至于道理何在却不知所云。所以在处理问题时,我先把这个问题拿了出来,并通过让学生把父女俩的不同表现进行对比,“平静”与“哭喊”体会出父亲与我都深深地受着母亲,但父亲的爱不仅仅局限在爱母亲,也体现在尊重母亲的想法——想着去关爱别人、帮助别人,这种是爱的延伸也可称之为大爱,而我的爱则停留在对母亲的不舍上只是小爱。这样的一番追根溯源,学生一下子明白了父亲与母亲的那种大爱教育了我给我上了人生最重要的一课。2、借助插图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在处理“为什么母女俩的反应会天壤之别?”时,当学生说到温迪为母亲而感到骄傲,为外公而感到骄傲时,除了可以抓住文章内容,我又借助了书中的插图,让学生从图中温迪的神态中去感受,他的眼睛里闪烁着什么?这样学生在文、图结合的同时,就更能体会温迪对外公这种善举的理解了。3、引导不足,活力不够。课虽然上完了,但仍有一些遗憾之处。课堂中由于我在教学中的激情不足所以导致学生在整堂课上的表现也没有掀起一层层的起伏。另外,我在预设中想到的一处因为前面填表的时间比较长,耽误了后面的时间。所以“在这一刻,我领悟到……”这一部分没有处理,我的设计中也提到了,让学生在理解这句话之后,说一说父亲还留下了什么?在学生回答的时候其实也就解决了问题a。也正是这个原因,致使后面学生对永生这一含义的理解没有谈透。这就好似一根锁链,如果其中的一个环节出现了断代,那么整条锁链就缺乏了他的连续性。

学生的课堂教学实录篇四

思路综述:

1. 教材分析。

这篇散文感情充沛,语言精警。从单元设计来看,学习本文,在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的基础上,应让学生了解闻一多先生的事迹,深入领会他言行一致的崇高品格和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学习文章的结构技巧和选材技巧。

2. 教法分析。

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裁剪得体,语言生动凝练,感情充沛,可在学生充分诵读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互动,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认识得到提高,情感得到升华。

教学目标 :

基础上,整体感悟文意;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本文选材技巧和结构技巧。

教学难点 : 难理解的文言词语。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搜集与闻一多先生和臧克家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

2001年4月29日,在清华大学建校70周年大会上讲:“闻一多先生横眉冷对反动派,宁死不屈,表现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高风亮节,这是清华大学的骄傲,也是我们知识分子的光荣。”为什么高度赞扬闻一多先生?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去探寻赞扬的原因。(板书课题)。

整体感知:1。出示学习目标 (投影片或多媒体显示)。

2.检查预习,扫清文字障碍。

3.课堂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了解相关知识。

4.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投影片或多媒体显示)。

(2)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的人?

(3)据此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闻先生“说和做”的什么特点?

学生听读后,感情朗读,四人小组讨论。

教师引导明确:(投影片或多媒体显示)。

(1)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2)“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或“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学生默读,讨论下列问题:(投影片或多媒体显示)。

(1)      哪两句话是对闻先生作为学者“说和做”的高度概括?

(5)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闻先生学者形象?

学生默读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明确:

(1)      第一、二自然段。

(2)      三个事例: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写作《唐诗杂论》事例是从“做”了再“说”这个角度选材的;其他两个事例是从做了也不一定说角度选材的。详写第一件事,略写后两件事。

(3)      闻先生研究学术的目的是“要给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先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再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语句(略)。

(4)“群蚁排衙”,文中指闻先生写字工工整整,十分认真,他的手稿都是蝇头小楷,好象群蚁排衙。表现了闻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5)先生是一位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治学严谨、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的卓越学者,言行一致的爱国者。(意思对即可)。

教师小结: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治学严谨,不畏艰辛,这种治学态度值得我们共同学习。

第二课时。

1.研读第二部分: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要读出气势来,思考下列问题。(投影片或多媒体显示)。

(2)闻一多先生说了,是怎么说的?说的内容和目的是什么?

(3)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了,文中写了他做了几件事?反映了闻先生什么精神。

学生朗读后,四人小组开始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明确:(略)。

2探究学习:

(1)    把学者闻一多和革命家闻一多综合起来,概述闻先生的形象。

(2)    文章一、二两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这样衔接有什么好处?

(3)把你认为生动优美的语句或词语划出来,并说说原因。

学生自读课文,四人小组研讨、探究。

教师巡回指导,集体交流:

(1) (略)。

(2) 文中第七自然段承接上文进行总结,并照应开头;第八、九自然段开启下文。

好处:承上启下,前后呼应,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度自然,把闻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情况用极其简明的语言并列地提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3)      生答:“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字词凝练,句式整齐,音调铿锵,感情浓烈,给人以强烈的感染。特别是一个“沥”字,深刻地表现了闻先生用心血一滴一滴浇灌学术研究花朵的精神,精当、凝练。

   。

3拓展延伸:

(1)      这篇文章的原标题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经作者同意,改成现在这个标题,哪个标题更好些?谈谈你的看法。

(2)      学习完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受到哪些启迪?请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谈一谈。

学生思考,同桌讨论、交流。

教师明确:(1)(2)题只要言之有理能自圆起说,就予以肯定。

[教师小结]:通过学习本课,我们大家领略了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受益非浅,让我们沿着闻一多先生的足迹,让理想在奋斗中闪光!

[布置作业 ]:

(1)    摘抄生动、优美的词句;

(2)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试为本文补充一两个事例。

学生的课堂教学实录篇五

我当学生时,不希望老师满堂灌,希望能辩论一下,而不是按照老师既定的计划完成任务,将重点、难点依次讲完就下课了。我希望中间有空隙能让同学们参与。

比如,政治老师讲“人类社会的最高级阶段是共产主义社会”,讲辩证唯物主义的时候讲过“运动是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宇宙、人类、世界是永恒发展的”。那我就很想问一个问题——最高阶段就意味着到头了,不能发展了,然而唯物辩证法又告诉我们运动是永恒的,变化是绝对的,这不是矛盾了吗?我希望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当我产生这样的疑问时能够有机会提问,所以我理想中的课堂一定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

我希望学校里有各种各样能够满足我好奇心的资源,比如,足够多的图书,请一些专家做做讲座。那个时候没有网络,我就希望有足够多的图书以及能够开阔我眼界的讲座。美国人在1990年代就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的概念,我在广播里面听到了一星半点,但我不是很清楚,我很希望学校能够请这方面的专家给我们做做讲座,甚至能够对话等。

我还很希望能够有跟女生充分接触的机会。这种接触是一种自然的接触,比如,排练一个话剧,或者组织一个大合唱,是自然的机遇,是合作关系的接触。在这种合作当中了解异性,满足我们对异性的好奇心,同时我们在某些方面也得到了成长。

所以,我希望让那些十几岁的孩子,活力能够得到充分的施展,且施展在健康、积极、智慧的方面,而不是憋在内心里面,有劲儿无处使。

我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逐渐发现了一个道理,就是想要让学生喜欢听我的课,我就必须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来跟学生对话。也就是说,在书本世界和学生的经验世界之间,我要搭建一座桥梁。

想想自己当学生时候的经历。

我记得自己在高一学化学的时候,第一堂课是讲摩尔。课堂上老师仅仅是照着定义给我们讲解的,这个时候我便有了困惑:

第一、我为什么要学这个常数呢?它有什么用呢?

其实,作为学生,我更想听老师讲一讲阿伏伽德罗这个人是干嘛的,或者设计一个我们生活当中司空见惯的情境,或者做一个实验,在这个实验当中必须要用到阿伏伽德罗常数,那我们就很容易理解。

因为这样就和我们的经验搭界了,我们在看实验或者老师讲生活现象的时候就投入进去了。没有这些与现实经验有关的东西作为桥梁,就直接就把定义端出来灌输给我们,我们就会产生很多疑问。

所以,那一节课之后我就对学化学没有兴趣了,后来化学一直都不行。

让课堂和学生的经验之间建立一种联系。

举个例子。我们历史课讲宗法制,西周时期的宗法制是一种按照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制度,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我们如果只把这句话讲给学生听,学生虽然认识每个字,但是他可能并不能真正明白什么是宗法制。宗法制距离我们已经有三千多年了,怎么能让三千多年前的一个制度被今天的学生充分理解呢?若按照教参中的介绍重点、难点那样的方式去讲,是没办法解决学生的困惑的。学生不会喜欢这样的课。

我会这样来讲课。我问学生:“中国人的姓名和西方人的姓名有什么区别?”每个学生都知道,在英语里面是名字在前,姓在后;在汉语里面是姓在前,名字在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我会向学生进一步追问。

还有,在中国人们常常把市长、县长叫作父母官,西方国家从来没有这个说法。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喜欢叫官员“父母官”?我会告诉学生,就是因为有宗法制度在里面:

第一,我们的宗法制度是按照与父系血缘关系的远近来确定亲疏的,因此跟父姓是顺理成章的。

第二,宗法制度强调群体,在群体中确立社会等级。比如,在家庭这样的群体中,父亲处于统治的地位,嫡长子处于准统治者的地位,其他的人要服从他们。在这个体制下面还有一些伦理体系、道德体系及道德标准。再如说男尊女卑,女性就要尊重男性,男性在桌子上吃饭,如果来了客人的话女性就不能在桌子上吃饭。

第三,家族利益优先,个人利益置后,整个大家庭是最重要的,顾大家可能要牺牲小家。比如,我姓魏,魏家是最重要的,而不是魏勇最重要。因此,为了突出家庭的重要性,要把“魏”这个家庭的象征放在前面,属于个人特征的信息放在后面,即“勇”放在后面。但是西方是重视个体的,要突出个人的特点,所以把名字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

先让学生有经验和体验,再追根溯源回到学科中,教学才更有成效。

我相信,老师只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在学生的经验和书本的知识中间搭建桥梁,一定会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浓,让知识变活。

其实,对于姓氏的差异化,学生是有经验和体验的,我们把这个点专门拎出来,然后追根溯源回到学科当中、回到历史当中,这样的教学就会更有成效:第一,学生感兴趣;第二,这才是活的历史,学生通过这些知识才能够明白自己和历史的关系。

为学生的经验世界和老师要通过教育来构建的系统搭建桥梁。

我们常常听到老师对学生有这样的评价:“这个孩子很聪明,就是学习不行,他的聪明劲没有用到学习上。”这就是因为学生的经验世界,他的那种聪明劲或者他的认知系统,和我们老师要通过教育来建构的这个系统之间是有隔阂的,学生不能在两者之间任意穿行,从而使他在现实生活中的聪明劲使不上力,不能用于理解我们课堂上的教学内容。

这种聪明本来是有助于书本知识的学习的,但是由于我们教学方面的原因(我个人认为教师在教学方面所做的工作是主要原因),教师没有在这两者之间搭建桥梁,而是高高在上地,就书本、就知识、就理论来谈书本、谈知识、谈理论,忽略了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认知经验,从而导致学生厌学。

个别学生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成绩比较好,那是因为他本身的情商很高,自我控制能力很强,他能够克制住对书本知识和课堂知识的厌恶,然后还能够比较高效率地接触一些东西。这些孩子当然是很优秀的,但是我们也会发现,即使学生暂时接受了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东西,在不远的将来也会将它们遗忘。

要主动向学生发问,让学生在思考中学到知识。

拿我们个人来说吧。我们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可能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你的一个朋友,告诉你某某人不好,怎么欺负了你的朋友,你听了之后,可能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同情心,站在你的朋友一边。假如这个朋友第二天告诉你另外一个人如何不好,过几天又告诉你某个人也不好,最后你发现,他告诉你他单位所有的人都欺负他。这个时候,你还会同情他吗?也许就不会了。稍微有一点阅历的人都知道,这说明你的朋友自身有问题。

为什么我会有这样一种判断呢?是现实生活当中的经验告诉我们,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一个人欺负你,可能是别人有问题;如果周围所有的人都联合起来欺负你,那肯定是你自己有问题。

如果我们不能够把现实生活、经验世界中的这些认识迁移过来理解历史,就不能算真正地学了历史,就不可能从历史当中得出一个明智的见解。所以,把书本世界和学生的经验世界打通,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把教育教学当中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素养。

学生的课堂教学实录篇六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2,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骄傲,对死后捐献器官的行为产生敬佩之情,从而改变传统的看法.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2,学生能够领悟有一定内涵的语句的含义,培养其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手法.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质疑揭题。

播放录音。

"我曾经是一位远离光明的人,当我在黑暗中倍受煎熬痛苦徘徊的时候,我多么想去看看身边的亲人朋友,去看看初生的旭日,去看看心中渴望的一切.我是幸运的,因为我接受了温迪捐献的角膜,是她给了我第二次光明,第二次生命.我要去寻找那位光明的使者,温迪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师:大家都听见了吗这是一位接受角膜移植手术重见天日的朋友的呼声.她要呼唤感谢的是谁啊(温迪)对,就是那位酷爱绘画的金发少女——温迪!为什么感谢的是温迪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继续进入课文(揭题齐读:永生的眼睛)。

二,探究学习,释疑解惑。

师:我们知道在那个炎热的夏天,琳达失去了母亲的悲哀与苦痛,同时当她听到了母亲的角膜将给予别人的时候,她简直无法接受.可是同样是14岁,温迪首次听到器官捐赠,她的反应又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把它找出来.

分析温迪。

首次听到器官捐赠——"骄傲"。

1,感受温迪的反应。

师:琳达当时多么的痛苦,这都是源于对母亲深深的爱啊!多少年弹指而过,琳达的女儿也已经14岁了,当她首次听到器官捐赠的时候,她的反应又是怎样的呢你们通过自己的朗读一定找到了答案了吧,谁来说说.

孩子热泪盈眶,她跑到外公的身边,紧紧地拥抱他.

2,体会母女区别。

师:面对母女俩不同的反应,你有什么疑问吗(都是14岁,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是啊,却有如此大的差别,这是为什么呢预设生:琳达非常的爱自己的母亲,不希望母亲不完整;而温迪是受到了父亲的影响.

分析父亲。

1,理解父亲的话语。

师:那么父亲对待器官捐赠又是怎样说的呢请你找一找父亲说的话语,读一读.

a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师:那么当琳达向父亲哭喊的时候,父亲是这样说的(出示句子a请你们找找这一段的重点内容,也请你们根据重点词语理解这段话.(发表意见)。

对于盲人来说是最珍贵的.

对于盲人的家庭来说也是最珍贵的。

对于捐赠者家庭来说也是最珍贵的。

师: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下重见光明,……(学生尽情发挥)说的太美妙了,你能带着美好的愿望把这句话读一读吗(出示句子b)。

b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下重见光明,并像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多么美妙!

师:在你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这份美妙的感觉,感受到了这分美好的愿望,还有谁愿意来读一读.这份礼物对于盲人来说实在是太珍贵了,但对于捐赠者家庭来说也非常的珍贵,为此你能找出相应的句子吗(出示句子c)。

c当你们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们会为我自豪!

谁会骄傲(琳达和温迪)你能骄傲地读一读吗。

2,感受老人的高尚品质。

师:从这些句子中,你能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吗(无私奉献,为他人着想,乐于助人……)那么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老人的这番话语.(出示句子a)多可敬的老人呀!

第二次分析温迪。

1,感受温迪的高尚品质。

师:父亲这看似平淡的话语,却给我们带来了心灵的触动,给琳达上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也使温迪受到了耳濡目染的影响.当琳达把角膜捐赠的心愿告诉温迪时,温迪怎么做的(出示句子d孩子热泪盈眶……)。

是啊,温迪流的是感动的泪水,骄傲的泪水,请你带着这份感动和骄傲再去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看看温迪是个怎样的孩子(理解外公,能为别人着想,无私奉献)。

师:是啊,多么有爱心,多么无私奉献的温迪啊,谁愿意分角色读一读对话。

师:温迪的话语令我们感动,她给琳达带来了心灵的震撼.齐读.(出示句子e)e在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了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我紧紧地搂住温迪,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

三,拓展延伸,感恩教育。

1,升华情感。

父亲所遗留的不仅仅是一副角膜,他还留下了什么。

师:父亲的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副角膜,更重要的是他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已经根植于温迪心中,使我们看到了爱的延续.(板书)。

音乐响起:。

在父亲去世一两周后,琳达失去了她那心爱的,才华横溢的小温迪,这对她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啊!可是现在的琳达已经平静了许多,她抑制住内心剧烈的悲痛,主动捐赠了女儿温迪的角膜.这才有了课堂开始的那段录音.让我们来读一读一封来自远方的信.(自己读)谁愿意大声地读给天堂里的温迪听听.

2,动手写信。

同学们,让我们给天堂的亲爱的温迪写一封信吧,说说你现在的感动,写下你想对她说的话,告诉她两位盲童的好消息吧!

汇报写作成果,指名朗读。

2,释疑解题。

师:此时此刻,你对"永生"的含义有什么更深的理解了吗永生的仅仅是他们的角膜吗(是他们一心为别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他们那颗善良的心)那么,就让我们再来读读课题,你们的感受一定更深刻.

感恩教育。

师:这样的人也同样生活在我们的身边,让我们来看看——幻灯片播放。

总结:同学们,我相信: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更加光明和美好!让我们音乐声中结束这堂课吧!

学生的课堂教学实录篇七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常由于知识结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等多方面的原因而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误,教师原本在脑海中早已准备好的一份标准答案,却突然“半路杀出个程咬金”,面对这样突如其来的插曲,教师会如何处理呢?案例1:曾经一节“减数分裂”的公开课,课堂上教师提问:如何区分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图像?学生非常配合,纷纷在座位上说了起来,但大多数人说的答案是“有丝分裂中无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中有同源染色体”,面对这样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错误答案,授课教师直接公布了自己的正确答案。

种现象在日常教学中也比较常见,很多教师认为与其花时间纠正一个个错误认识,不如直接告知学生正确答案,这样就能节约课堂上的宝贵时间。殊不知,对于教师直接给出的答案,学生往往是一听就懂,一过就忘,一用就错,教学效果很不理想,而且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大大退化,学习的积极性大大下降。

案例2:在一节“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的公开课中,授课教师借班上课,也许是为了拉近和学生的距离,这位教师每一次提问后,不管学生回答得正确与否,他都会说“很好”、“很有道理”、“不错”之类的话。

这种情况可能在一些公开课上会出现得比较多,教师言不由衷的鼓励充斥了整个课堂,名义上是运用赏识教育,进行激励性评价,可实际上这种对学生的错误缺乏具体指导的随意性表扬,学生都不以为然,根本就起不到任何激励作用。

案例3:一节“呼吸作用”的常规课,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屏幕上有氧呼吸的图解,自己总结出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变化,结果连喊两个学生都回答错了。于是这位教师非常气愤,批评学生看图不仔细、上课不认真,再喊到第三个学生时,虽然这位学生总算回答对了,但听得出她的声音在微微颤抖。

有些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似乎难以容忍,动辄呵斥学生。甚至侮辱学生,导致学生非常害怕在教师面前出错。其实,学生在出现错误时,迫切想得到的是宽容、理解和帮助,正是通过不断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逐渐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能力,教师粗暴的批评只会阻碍学生的进步。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室就是让学生出错的地方。”真实的课堂不存在完全正确的答案。课堂上,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互动对话时,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这些错误仅仅反映了学生在生物学习中某个阶段的水平,并不代表其最终的学习结果。而也恰恰就是在学生出错、纠错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呈螺旋式上升。同时,也正因为有了学生的“错误”,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

所以,课堂上学生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是一种学习常态。正因为如此,作为教师完全没必要谈“错”色变,教师对待学生错误的态度应该是宽容而不纵容,既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呵护学生脆弱的情感,又要帮助他们找到错误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求真的态度引导学生更正自己的错误,让学生在“错误”中迅速成长。

在新课程的课程资源观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困惑、错误等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教学中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就“错误”而言,一方面,这些错误直接反映出了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教师可以据此来发现学生的不足,从而对教学预设做出及时地调整,将课堂打造成动态流动的课堂;另一方面,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是通向成功的阶梯,是学生不可或缺的学习体验,学生所犯错误及其对错误的认识,是学生知识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在学习中出错是难免的,特别当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完整时,出错的可能性就更大了。教师不妨利用这一点,在上课开始阶段巧设“误区”,让学生从“错误”中启航,一路探索,在与错误的不断碰撞中获取新知、增长才干。例如:教师在进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这节课的教学时,一开始与其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不如花两分钟时间,让学生开展问题探讨:如果你不幸流落到一个荒岛上,身边只有一只母鸡和一些玉米,你会“先吃鸡,再吃玉米”,还是“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呢?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第二种生存策略,这时候教师不要急于指出学生的错误,而是鼓励学生在听课过程中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等到学生课堂上掌握了能量流动的特点后,自然会豁然开朗,于是学生兴奋地纠正自己的错误,体验成功的快乐。

可见,巧妙地利用学生的“错误”,能让学生产生认知的需求,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在知识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学生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最终自己改正错误。这种教学方式比教师直接将知识硬塞给学生,更能让学生愉快地接受,效果自然也好得多。

3.2将错就错,内化知识。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突然冒出一个错误答案时,教师有时也可以打破常规,将错就错,引导学生根据错误答案巧妙改编题目,使错误答案变为正确答案,从中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为了让学生对“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加深理解,教师给出了一道题让学生思考:一条多肽链中有500个氨基酸,则控制其合成的dna分子中至少有多少个碱基?一位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1500个”。立即就引来一片反对声,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分析题目并说出正确,答案,刚才答错的学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这时,教师说:“你能把这道题改编一下,让你的答案成为正确答案吗?”听说让他改编题目,学生一下子就来劲了,积极地思考起来,最后还想出了两种改法:一种是把题目中的“dna”改成“mrna”,还有一种是把“dna”改成“dna的模板链”。回答完毕,全班同学投来赞许的目光。

因此,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些可以利用的“错误”,将错就错,鼓励学生通过自行修改题目从而保留“错误”答案。用这种方式处理学生的“错误”,一方面可以保护出错学生的自尊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这种独特的变式训练可以有效地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错误”中内化知识。

3.3诱错纠错,攻坚克难。

教师非但不能惧怕学生犯错,有时还要有意识地“引诱”学生出错。课前教师不妨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对学生有可能会出现的错误提前预见,并精心设置问题情境,诱使学生犯错,充分暴露其知识漏洞和思维偏差。然后教师对症下药,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单倍体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目”历来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教学中教师故意这样问学生:“二倍体的体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多倍体的体细胞中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染色体组,那么单倍体的体细胞中有多少个染色体组呢?”不出所料,多数学生都认为只有一个染色体组,暴露出学生对单倍体的来源理解得不够透彻。然后,教就引导学生从单倍体的概念中分析出单倍体的来源,并组织学生讨论二倍体、四倍体、八倍体的配子形成的单倍体各有多少个染色体组?通过这些过程,最后水到渠成,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单倍体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目是不确定的。

所以,当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知识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时,就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这时教师可以抓住学生认知中的易错点,创设问题情景,诱使学生出错。待学生出现错误后,教师再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讨论自己改正错误,让学生在出错、纠错的过程中,积极体验,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3.4以错为媒,激发探究。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它要求学生不仅要善于思考,还要勤于动手,而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错误”。这时候教师要意识到这是一个“错误”,更是一次机会,如果能够将“错误”资源化,使之成为探究活动的“生长点”。课堂就会因为错误、发现、探究、进步的良性循环而充满活力。记得有一次,学生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教材中要求将滤纸条减去两角,结果笔者发现有一桌粗心的学生忘了剪角就直接做起了实验,直到看了邻桌同学的操作,方才意识到自己发生了错误,赶紧把滤纸条从层析液中拿了出来。教师指出:“想知道为什么滤纸条要减去两角吗?”“想知道答案就自己探究吧!”学生的探究热情一下子被点燃,通过相互交流讨论,教师取6张滤纸条平均分成两组,一组剪角,一组不剪,其余操作均相同,最后通过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现象差异自己分析出了滤纸条减角的原因。

由此可见,当学生在实验中出现“错误”时,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以错为媒,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的探究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错误”非但不是唯恐避之不及的“拦路虎”,反而是一笔亟待开发的宝贵教学资源。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机会,创造『生地利用好学生的“错误”资源,让“错误”成为学生知识、能力的滋生点,成为生物课堂教学的亮点!

学生的课堂教学实录篇八

(课前师生交流一分半钟,略)。

师:为了上这节课,你们课前准备了什么?

生:预习。

师:怎么个预习法?现在要请另一位同学发言了。

生:就是写出不同的读后感。反复地读,读熟了,就可以写出自己的感想。

师:预习,就是要反复地读。读熟了。有没有把感想写出来?

生:有。

师:都写了吧。

生:写了。

师:还有呢?

生:可以提出问题,谈自己对自己对某段的理解。

师:还有吗?

生:比如你赞同这句,为什么?或者反对哪句,为什么?

师:哦,就是这些都可以针对整个文章发表自己的感想。

生:还有就是可以给人物作评价。

生:理解了。

师:谁来说一下。

生:我来说。“振聋发馈”就是用语言文字来唤醒糊涂的人。

生:没有。

师:没有。哇,声音这么响亮。你说,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生:不一样。

师:这里面至少感情色彩是不一样的。句式的表达上一样吗?“这是一种骄傲”,“这是一种怎样的骄傲”,句式表达上也不一样。你说。

生:让我们思想也跟着课文去,因为他加了“怎样”嘛,就是让我们去想,她是怎样的骄傲。

生:文章题目能不能改成“爱心捐赠”?

师:哦,而不是“永生的眼睛”,是“爱心捐赠”。可以这样改吗?

生:可以。

师:你说一下,“爱心捐赠”跟“永生的眼睛”一样吗?这里的“永生”是什么意思?

生:永远存在。

师:人的眼睛可能永远存在吗?

生:不可能!

师:人的眼睛能一代一代传下去吗?

生:不可以。

生:它不仅仅指眼睛,还指教育、启智。

师:好,我相信你们的判断是对的。还有问题吗?

师:刚才我们读课文的时候,作者谈到第一次知道这个捐赠角膜是几岁?

生:14岁。

师:她女儿知道捐赠角膜也是14岁。然后说她们之间的反应是什么?

生:天壤之别。

师:为什么是“天壤之别”?刚才上课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生:解决了。

生:因为琳达情绪很激动,就在这时候,又要解肢她的妈妈,而温蒂的外公并没有死去,因为情况不一样。

师:哦,情况不一样,刚才她有个词读得有些差错,是什么?

生:肢解。

生:没有。

生:不知道。

师:那温蒂知道吗?

生:知道。

师:从哪里看出温蒂知道。

生:“我把父亲的心愿告诉了温蒂”。

生:生与死。

师:有多长时间一直讨论这个问题?

生:六年。

生:应该吧。

生:没有。

师:有没有哪位同学家里有?

生:是我跟我父母谈的。我问他们人生最重要的什么,我们现在要珍惜什么,死后要去做什么。

师:已经开始对人生的问题有了疑问。我们怕不怕死呢?

生:怕。

师:几乎所有的人都怕死。那人会不会死啊?

生:会。

师:人都会死。生老病死,是人生的一个大事,就是,人再长寿都不可能活到二百岁,有没听说活到二百岁的。

生:没有。

师:更不可能看到有谁活到二百岁。人要真的活到二百岁可怕吗?

生:可怕。

师:为什么可怕?

生1:要是老了话,不能走,天天躺在床上多无聊啊。

生2:人如果一直不死的话,世界会挤爆掉。

师:还有一个问题,人如果不死,我们现在来学习有意义吗?

生:没有。

师:为什么没意义?

生:以后再学也行。

师:哦,什么时候来学都行,是吧。

生:对。

生:可以。

生:读给她听。

师:对,读给她听。

生:在妈妈煮饭时,可以跟她谈这件事情。

师:我希望你们把这个故事说给她听。

生:先把主要内容整理一下,然后缩成一句话,然后再讲。这样容易一些。

生:不一样。

生:好。

师:试试看。

(生自由默读课文并思考,并和同学进行交流。)。

生:好。

(生以四人小组进行讨论,老师巡视并参与交流。)。

师:好。我有几个要求,一个要请大家到这里来讲,第二个无论上来的同学讲得怎么样,我们都要很亲切地、很和善地、鼓励地看着他,好吗?现在,哪个小组先来?好,鼓励一下(鼓掌),最勇敢的小组先来。

生:《永生的眼睛》我是这样理解的,作者他的父亲和母亲都被疾病夺去了生命,可是他们死后却捐给别人一双永生的眼睛,让盲童重见光明,这也告诉我们,我们要用爱心去温暖别人。

师:他讲到哪一点了?他讲到捐赠眼睛这件事,其他情节有没交代?

生:没有。

师:还不够充分,但是很勇敢。来,你这一组。你把故事说给大家听听,好!掌声鼓励。

(生鼓掌……)。

生:琳达的母亲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去了生命,父亲遵从她的遗愿把眼角膜献给了医院,这时候14岁的琳达不理解父亲的所作所为。过了十几年以后,琳达有了自己的家庭,也有了自己的女儿,这时候,她的父亲患了严重的肺气肿,也想像自己的妻子一样捐献身体上完好的器官,还有眼角膜,这时候琳达把父亲的心愿告诉了自己的女儿温蒂,然后温蒂为她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

师:好。(鼓掌)。第二位同学比第一位同学(生:好得多),好在哪里?

生:就是把刚才同学说的那些不充分的说具体了。

师:刚才我们都讨论过了吗,也有比较大的决心了嘛,你来。大家自己举手不用推荐,我相信有勇敢的人。

生:1965年母亲死去了。

师:要用复述的方式,不要用看书的方式。独立地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出来。我相信你行!

生:1965年母亲死去了,取用母亲的主动脉辫膜和角膜留给医院,征求父亲的意见,父亲点了点头。

师:还不够熟悉,再请一位同学接着好吗。哪位?好。

生:也就是说1965年,琳达的母亲死了,医院要取她的主动脉辫膜和角膜给别人,征询父亲的意愿,父亲却答应了,琳达无法忍受这一切,对着父亲哭喊,她父亲平静地说:给别人最珍贵的礼物就是你自身的一部分。过了十几年,琳达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自己的女儿了,这时候父亲得了严重的肺气肿,然后父亲也想像他妻子一样捐献自己完好的器官。父亲死后,琳达把父亲的器官捐献给了别人,她的女儿温蒂对她说:妈妈,我真为你做的一切感到骄傲。(生边想边说,有些断断续续,师耐心地点头给予鼓励。)。

师:好。

(鼓掌)。

师:刚才请了四位同学上来,上来有没感到紧张啊?

生:肯定有。

生:是。

师: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情感。其实复述故事还真的是一件挺难的事情。这里面有时间,有具体的事件,有具体的人物,有人物之间的对话,有故事发展的过程,最后又有故事的结果,这是挺困难的。但是我们以后读书要养成一种习惯我们读下来,把这些特别是叙事性的故事,把这些要素给抓住了,那么你再来理解这篇文章,可能就更容易一些,同时能够整体地、完整地理解一篇课文的主要情节。有时候我们可以复述给别人听。刚才我们还说到一个问题,就是当我们有些同学上来,我也注意到你们这组一个细节,这位同学上来了,大家紧张吗?他也着急,你也着急,是吧。你也想提醒他吧,怕他有些情节漏了,忘了什么的。这里面其实体现出我们不仅为自己感到骄傲,有时候也会为(生:为别人感到骄傲),有时候不仅为自己感到着急(生:也会为别人感到着急)。其实人都有一种情感,我对另外一个人也是要承担责任的,是吧?那平时在生活中,我们有没有为别人承担过责任?别人为我们承担过责任吗?有吗?谁来说说看,你来。

生:我妈妈为我学习而感到着急。

师:为学习感到着急。妈妈是对你每日的生活,一言一行,各种问题最揪心的人,是吧?妈妈为你承担责任。

生:我觉得也是妈妈对我们最关爱。我爸爸、妈妈都是在外面打工赚钱,要为我们上学,买文具呀什么的,什么事都先想到我们。

生:老师为我们学习着急。

师:对,包括刚才要上课了,你们朝蔚老师还急急忙忙地进来,虽然今天是张老师来上课,但是她们也为你们课堂状态感到着急,你们表现好的地方,她也很兴奋。这是老师,最亲的两个人,妈妈,老师。还有呢。

生:不仅有妈妈,老师,还有朋友。

师:朋友为你做什么事,你说。

生:就是有的时候做错了,有节课你生病了没有来,然后老师又没有空教你,有的同学就会帮助你。

师:哦,有些同学也会为你着急,他觉得对你的学习他也有责任,是吧?

生:我觉得警察也有为我们担心过。像出现一些劫持人质的情况,警察都会把歹徒抓住,救出人质。

师:他如果只想到自己的安全,他这里面既有一个职业的责任感,又有表现出人类的一个很高尚的品德,把他人的生死也看作是自己的一个重要的职责。

生:我也觉得老师会为我们着急过,在学习阶段,有的同学肯定会有的课程赶不上,老师就会放学以后让那位同学留下来,有时候会教我们一些课文,然后作业做不清楚的,也会帮我们辅导。

生:我想国家可能也对我们有责任。比如说,有个人到境外去旅游,然后被劫持了,国家会派出人去解救你,不会看你不是什么官,死了算了。就是说无论出多少钱,都会来救你。

师:国家有时候也会表现出一种责任、道义,对自己所有公民的一种保护意识。我们再说一些小的事情。

生:我们买东西的时候,厂家也要为我们负责任,比如说买了一个过期的产品,厂家一定要帮你调换。

师:这个厂家还是讲诚信,讲责任的。

生:比如街上有老奶奶,东西拿不动,掉到地上了,就会有好心人帮她捡东西。

师: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是能看到这种温馨的情景,对他人对陌生人的一种责任感。我现在还想问你们,你们有没有对陌生人、毫不相识的人承担过责任。想一想。

生:有一次我在院子里玩,外面有一个人是捡垃圾的人,有一个箱子,他够不着,我帮他从栏杆的缝隙中塞出去。

师:我们对收废品人的一种责任。

生:上次,我在路上走,前面有一个人突然掉了五毛钱在地上,他也没发现,我本来可以占为己有,后来想想看,还是还给他。我说:叔叔,你掉了五毛钱。

生:我在街上走,有一个路不熟悉的人问我,我告诉了他,他笑眯眯地跟我说:谢谢。

生:对。

师:人类他是一个“一体”。有一个伟大的作家说,当大陆的一角被海水冲毁的时候,你不要以为跟你没关系,因为大陆这一角就再也回不来了。当一个岛屿被海水淹没的时候,你也不要以为,这跟你没关系,因为这岛屿永远的消失了。当一个人死亡的时候,你也不要去问,这丧钟是为谁敲的?它很可能是为每一个人敲的,它讲的就是人类与人类之间的这样一种情感。那么从琳达、温蒂,包括琳达的父母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其实也就是这样的一种精神。我们不仅要承担对自己的责任,承担对自己最亲、最爱的人的责任,还要承担对他人的责任。因为正是这些他人,也在为我们承担着责任。我想,今天这节课,对我来说,我最想告诉大家的,也就是这样的一种“人类的理念”。这时候,我相信,同学们对“永生的眼睛”的含义就会有更深的理解。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谢谢大家。

学生的课堂教学实录篇九

《青山不老》是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青山不老》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到您!

《青山不老》是新课标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语言生动优美,现实和过去互相比照,叙述与描写互相辉映,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2019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让我们看到了我国人民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坚定决心。因为本课是略读课文,要求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我针对以上教材的分析,从三维度出发,将本课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认读生字词,能理解词语“肆虐、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归宿”的意思;正确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含意深刻的句子,说说青山不老的意思,领悟老人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与造福子孙后代的情怀。。

教学重点是找出老人创造的奇迹以及老人创造奇迹的环境。

教学难点是体会“青山不老”的真正含义。

我首先利用课件出示晋西北荒凉的画面,让学生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来说感受,对其恶劣的环境有个初步的认识。接下来安排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进行学习。因为课前学生已经对课文进行了预习,至少课文是读了两三遍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再安排学生放声朗读课文,而是让学生默读。由于学生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加之这又是本单元最后一篇课文,所以针对重点“老人创造的奇迹和什么情况下创造奇迹”时,通过独学然后在全班展示,再以读代讲,用读去感受老人创造奇迹的不易。最后通过小组合作来体会对“青山不老”的理解。整个过程我用课件出示每一步的任务以及难点点拨,让学生有章可循。

我的板书设计是本课的主要内容这样的设计学生一目了然,突出了本课的主要内容。总之,整堂课我抓住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把读书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自己认认真真地读书,应当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内容和最主要的工作所以,我设计教学时,主要想让学生靠在课堂上自读自悟、交流再悟。

板书设计:

16青山不老。

自然环境—险恶。

创造奇迹老人——青山是不会老的。

生活条件—艰辛。

学生的课堂教学实录篇十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通过深入阅读,学生能比较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写出读文后的感受,联系他们认识课文的实际,体会作者的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能比较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解语言背后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时间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二)让学生畅所欲言。

师:今天我们就去了解一个和他有关的奇迹。

(三)预习探究。

1检查预习。

(1)检查课前学生主动积累词句等情况.

(2)指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指名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合作交流。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回忆你在预习时自学到了哪些字词,选择一个你最想让大家积累的介绍给我们。

(要讲清楚、讲正确;还要讲清自己积累的方法和为什么要积累。)。

(2)师:对于这篇文章来说,仅说出老人创造绿洲,就完整了吗?还缺点儿什么吗?看来把主要内容概括清楚、全面,还需要我们深入阅读啊。”

(3)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做一做简要批注。

(4)交流批注。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总结出什么情况?什么奇迹?概括出板书: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造福于人。

(5)看,我们深入阅读后,对于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不是又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同桌两个人再相互说说主要内容。指名说。

(6)阅读记叙文时尽管我们都要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去概括主要内容,但我们还要注重事件存在的特殊性。

3品读感悟:引导学生写出读文后的感受,联系他们认识课文的实际,体会作者的感受:

(1)作者说青山是不会老的,读过课文后,你又有什么感受呢?我们也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吧。学生写感受。

(2)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出学生可以从课文的主要内容上、老人的精神品格方面,以及老人的精神是永存的三个角度去写感受。

(3)是呀,连绵的青山代代常绿;老人无私奉献、造福后代的精神也必将永存![板书红字:精神永存]让我们回到课文中,找出作者的感受,画下来,再读一读吧。指名朗读。

(4)师小结:“作者的感受写得含蓄,富有哲理,让我们学到了虽然表达同样的意思,还可以用这样的语言、这样的句式来表达,特别是他在结尾用了一句更加含蓄凝练的话,概括出了他结识老人后的感受,那就是——“青山是不会老的。”

四拓展延伸。

1.简介课文中的真实人物,以情感人,引起师生共鸣。

五课后小练笔。

请以“我的拯救行动”为题,写一篇小作文,写一写自己做过的或想做的在环保方面的有意义的事情。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阅读提示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创造的;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根据提示,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然后默读自悟。我请学生根据提示充分默读,在读中思考,在读中解决问题。接着请学生先来交流“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学生都找到有关的自然段:“……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为什么说这是个奇迹呢?”把学生引入“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创造的”的交流。通过一个个的数字的列举,学生不难理解这是个奇迹。最后理解“青山是不会老的”,这是本文的中心,先请学生说说老汉改造山林的作用,理解“另一种东西”,通过“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的表层意思和内在含义,体会到这“另一种东西”是——老人与环境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最后自然便理解“青山是不会老去”的含义了。

本课教学再结尾又加入了故事中的真人真事,让学生不禁能够增长知识,加深对课文更深入的理解,更能使本课的中心思想更加明确。

学生的课堂教学实录篇十一

阅读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和谐共创的脑力劳动过程,仅有教师的自觉的思维行动是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有兴趣动脑筋,让学生的思维呈现出一种积极活跃的状态。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激发学生第一次阅读课文的兴趣,就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学生第一次阅读课文,就是怀着浓厚的兴趣去读的,就是抱着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去读的,那么,阅读的效果一定会很好。优美生动导语的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美的情境的创设,可使学生或悄然动容,或神思飞越,或跃跃欲试,或期待盼望,从而很快进入“共振”的境界。如我在教《死海不死》这篇课文时,导语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一定会记得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其中有这样一句话“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是啊,宇宙之大,光怪陆离;天地之广,无奇不有。在欧洲西班牙港以南的海滨高原上,有一个世界罕见的沥青湖,湖里的沥青仿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今天采出五十吨,明天这巨大的窟窿就会自动填平,这个自然之谜,科学家们至今还在探索之中。无独有偶,在亚洲约旦和巴勒斯坦交界处也有一个神奇的湖,它是“旱鸭子”的乐园,不会游泳的人尽可放心地仰卧水面,就像这杯水里的鸡蛋一样,随波漂流(边说边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盐水杯放入鸡蛋),不必担心会被淹死。请同学们看书上的插图,要知道其中的.奥妙,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死海不死》,我们一起到死海考察一番。学生霎时愣住了,眼睛直盯着我,都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没等我说完,学生已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听到这样富有启发性、感染力的开场白,学生精神不由为之一振,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也就随之产生了。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善于选择恰当的钥匙,不断抓紧学生思维的“发条”,使它转动起来,不断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引导他们发挥聪明才智。

二、以读为本,实现生本对话。

教育家波莉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读”是阅读教学的根,课堂教学要“以读为本”。如果没有充分的读作基础,何谈学生对文字内容的理解?不加理解他们对问题的做答,也只是肤浅的猜测与推断。所以,教师必须把充足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地读书。如教《紫滕萝瀑布》一文时,我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知内容,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中去,去品味语言之美,意境之美,情感之美,让学生以感性的体验去替代理性的分析,将静态的文字变成动态的语言,将课本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我采用了扫除阅读障碍的默读;进入教学情境的齐声朗读;带有个性品悟的精读;师生共同探究文本的研读;还有咀嚼情感的品读。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走进文本,充分和文本进行对话,理解、品读作者的情感。使学生感受课文中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谋篇,感人的情境,严谨的层次,乃至优美的音律,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情感,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以读促写,让读为写指路。

“学了知识不运用,等于种地不播种”。有的文章在构思上巧妙,立意上新颖,谋篇布局又独具匠心,我就引导学生分析其巧妙之处,新颖之处,独具匠心之处,强化语言的学习和积累,积极鼓励学生将学过的优美词句及时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不断地把他人语言逐步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使自己的语言仓库不断地充实丰满。如《春》这篇文章中有不少凝炼生动的词语和精彩动人的比喻句、拟人句值得品味。在教学中我先将课文中“春雨图”的评析、品味写成文字印发下去,在课堂上引导同学们去对照文字资料逐句品味这“妙不可言的春雨图”,引导他们抓住关键词语来品析文本,感受“那一片细雨绵绵的春光,那一派清亮温馨的景色,那一种和平安静的气氛”。有了教师的示范,同学们写出来“勃勃生机的春草图”,“万花竞艳的春花图”以及”轻柔的春风图”,有效的解决了学生无话可说的困惑,也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我在分析课文时,指导学生揣摩课文的谋篇布局、构思立意及语言表达等的妙处,鼓励学生选择一个段落,一个情节或者一个侧面等进行说和写的练习。这样,学生不仅较深入地理解了阅读文段,还学到了许多写作技巧,收到一箭双雕之效。

总之,在阅读这块神圣的领地中,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的悉心指导,不仅能促进学生触发语感、领悟语境,而且能陶冶情操和锻炼写作,让他们充分享受真知的乐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时瑞云。

学生的课堂教学实录篇十二

(1)、首先要专心,有正确的倾听姿势。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书上或老师出示的教具,不看发言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相一致,则以微笑、微微点头或鼓掌表示认可或赞同。如果不同意,可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听老师说话时,眼睛看着老师或黑板,不看别的地方。

(2)、我告诉学生,善听者往往是善于思考的好学生。在听别人发言时不一定要赞同,但起码要理解,弄清同学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别人讲话时,不要插嘴,听了之后就要想想,他的答案有没道理,和自己的答案有没有联系。或者在他们的答案上加以改进,使自己的回答更完美。

(3)、发现错误不要马上举手,等要耐心听完别人的发言,有不同的观点时,要以“我认为”“我想为某某补充”“我给某某提点意见”等方式参与交流。最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明白,学会倾听,不单单是用双耳倾听,更要用心去倾听。要时刻与老师、同学同思、同想,才能有更高的课堂倾听质量和效果。

(4)、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抓住主要内容倾听。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对于低中段小学生来说,采用两人合作比较理想,一人讲,一人听,分工更加明确,也让学生更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角色,只要认真倾听了,边听边思考,才能在听后发表观点。这样不仅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建议,而且也乐意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相互倾听可以了解他人对问题的不同理解,有利于摆脱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倾向。

语文课中的朗读,也可采用这样的方式。我们在教学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时,可以让同桌相互展示着读,同桌读得好的向他学习,同桌读得不够好的地方,帮助指出,相互学习。这样,给他们听的任务,学生必须认真听好同桌的朗读。同样的其他教学环节也可以这样进行,反复训练,学生的倾听能力在这样的训练中提高,悉心倾听习惯在这样的训练中养成。

教学中,对于能做到认真倾听的学生给予及时地鼓励,如“你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你听得最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这位同学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的听力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长期坚持从正面评价、激励,学生就能养成“听”的习惯。

除了教师给予评价,也可以让学生互评,让学生在互评中学会向他人学习,从而达到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经常的提醒、督促和长期的指导。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我们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就能使学生逐步养成倾听老师讲解、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学会倾听,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会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积极地投身到课堂教学的探索之中,尽量使数学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让数学教学更显精彩。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当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解决。顿时,满教室是嗡嗡的声音。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众,不作任何补充;有的小组中的学困生则心不在焉地做自己的事;有的小组意见不一致,但在讨论时不是以自己的理由去说服不同意见的同学,而是争吵不休。讨论几分钟之后,反馈交流自己的意见,学生纷纷举起小手一个劲叫:“老师,我!我!我!”待老师叫了一个同学,另外同学则唉声叹气,在一部分学生的唉声叹气中,指名的同学开始发言了:“我是……”

《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学生的课堂教学实录篇十三

学生能说会道,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如何在课堂中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让学生即能“入乎其内”、“化乎其中”,也能“言乎其外”,笔者从以下五个方面,结合一些教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用好“本子”

所谓“本子”,就是指课本。在我们的语文课本里,每一册的“语文百花园”中,都安排了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低年级的有些课文后面还设有“说话”的作业。这些内容,都是编者精心设计的,体现了各年段的说话要求,我们必须要认真对待。

要教好这些内容,我每次都做到四有:有详细教案、有训练方法、有时间保证、有效果检测。在课堂中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说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说、大声说、大方说。

二、搭好“梯子”

在每一节语文课中,我都十分重视给学生创造说话的机会,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会说,实话实说。

1.仿句式说话

教材中有不少句式很有训练价值,让学生仿这种句式说话,效果很好。如二年级《小壁虎借尾巴》里有一句“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树下”,老师让学生仿句式说:谁走〔想、唱)呀(想、唱),走到(想起、唱得)……以培养说话能力。再如五年级《鱼游到了纸上》一课中,写那位青年人画画“有时……有时……”,让学生仿着这句式说话。

2.看板书说话

老师上课都会对重点的词句板书,在教学的适当时候,可让学生看着板书的词句练习说话。如《高粱情》一课,在学完“根”这一节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连贯地讲出高粱根的特点,但要用上黑板上的一些词“很深很深坚韧鹰爪擒拿庞大的活物”。

3.看演示说话

演示直观形象,让学生看后就说。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教师用一玻璃瓶装了大半瓶水,从瓶口往里放石子,水渐渐升高,让学生看后说话。

在《田忌赛马》一课的教学中,老师用纸的马演示比赛场面,让学生看后说,也可以让学生用左右手的手指当各等级的马,边比试边说。

4.看图画说话

这在低年级用得最多。如教学《两个名字》一课,老师出示“小蝌蚪”和“小青蛙”的画,让学生看图说话:小蝌蚪长大了变成了( ),()小时候叫( )。

5.用关联词语说话

这种方式,既训练了说话,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使用关联词语。如学了《太阳》一课的最后一段,老师让学生用“如果……就……”说这段的内容,然后再加上“不是……而是……”延伸说话;教学《我们家的猫》这课,在学生了解了猫性格古怪的特点之后,让他们用“既……又……既……又……”说出猫的古怪性格来。

三、出好“点子”

一些以介绍知识为主的课文,老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当解说员或当导游,以锻炼其说话能力。如六年级《马踏飞燕》学完后,让学生当解说员,向“观众”介绍这一名闻天下的文物;《镜泊湖奇观》一课学完后,让学生当导游,给“游客”介绍这一自然奇观。

2.当推销员

一些介绍产品的说明文,如《我的新朋友—一电脑》,就可以尝试让学生当当推销员,介绍产品特点,力争让“顾客”对产品感兴趣并购买。这也是将来言语交际的需要。

3.当配音员

教学网络的逐步普及,为这一活动提供了保障。学生对这一说话方式很感兴趣,对提高说话能力很有帮助。

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出示课件后,关闭声音,但保留画面,让学生看着画面,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对画面的理解,给画面配音。

四、揭开“盖子”

课堂中,老师要善于打开学生辩论的话“盖子”,鼓励学生质疑、争辩,对问题提出异议。“真理是由争议而确立的。”(马克思语)学生在争议中明理,在争议中长知,课堂活了,思维活了,说话的能力也提高了。

1.于无疑处生疑

有一些看似没有问题的地方,老师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表述。《落花生》一课,文中用苹果、石榴与花生比较,老师问:花生外表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因而值得赞颂;苹果、石榴外表好看。到底好不好呢?引起学生思考,争辩,从而加深对“只讲体面”的理解。在《草船借箭》一课教后,启发学生思考、讨论:诸葛亮其实是骗箭;课题为什么用“借”箭呢?让学后思考后有话可说。

2.于对立处争辩

在教学中,学生常常能提出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老师要引导学生从对立的两方去争辩。如《苦袖》一课,学生质疑:课文表现了小女孩诚实的美德,可她前后说的话却不一致,前文说柚子“有点儿苦”,后文却说“苦味很浓”。老师让学生争辩:到底小女孩是否诚实。在《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中,有学生提出:地球资源枯竭了,我们到火星上去。针对这一提法,我让持正反不同意见的学生辩论。

《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学生的课堂教学实录篇十四

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怎么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青山不老》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到您!

《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这一课的阅读提示是“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创造的;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这句话为我提供了这篇课文学习的流程:默读—思考—交流。

根据提示,我把课堂教学分成了四个阶段:一是初读阶段。请学生轻声读课文,扫清朗读障碍。二是默读自悟阶段。我请学生根据提示充分默读,在读中思考,在读中解决问题。三是汇报交流阶段。我请学生先来交流“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学生都找到了第4自然段中的“2019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我追问:“为什么说这是个奇迹呢?”把学生引入“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创造的”的交流。这个问题的交流侧重于抓住重点词句“常”“肆虐”“盘踞”“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感悟自然环境的恶劣;又通过“就剩一人”“离世”“过世”“81岁”“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来感悟老人生活的不易。在引导学生理解“2019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这句话时,为了让学生有更深入的体会,我出了一道算术提让学生计算。一亩=667平方米,3700亩=2467900平方米。如果我们的教室是60平方米,那么就有41131间教室那么大,如果我们的学校有70间教室那么大的平面,那么就有588间学校那么大。学生通过计算,发出了惊叹,我问:这是个奇迹吗?学生异口同声:“真是个奇迹啊!”他们还在回味。第四阶段是引导点拨阶段。理解“青山是不会老的”是本文的中心,也是需要“精”处理的地方。我为这个点设计了几个台阶:先请学生说说老汉改造山林的作用(品读第1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山林的重要作用为学生的理解奠定了基础;理解“另一种东西”,通过“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的表层意思和内在含义,体会到这“另一种东西”是——老人与环境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最后水到渠成理解“青山是不会老去”的含义。

这堂课我比较满意是因为学生学得比较轻松,而且目标也完成得比较到位。细想教学过程,我认为自己成功的原因在于抓住了学习重点,有略也有精。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略读如果只任学生自己去着手,而不给他们一点指导,很容易使学生在观念上发生误会,以为略读只是‘粗略’的阅读,甚至于是‘忽略’的阅读……”因此略读也需要精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略读课文的有效教学。

《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即通过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感受老人与青山共存的精神。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语文中的阅读教学其实就是一种对话,而对话的实质在于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走进文中情境,感受文本形象,感受文本或悲壮、或优美、或激昂的美的过程。对于《青山不老》这篇略读课文,更应该放手让学生走进语言文字中自主感悟,教师只能适时而恰当地引导、启发、点拨、唤醒,进一步感受文本形象,品味文本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课堂中,我紧紧抓住课文的三个问题: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样的奇迹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的,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整个课堂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且逐层深入地感受老人的精神。教学过程清晰,流畅,重点突出。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把“教本”变成“学本”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略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体现课程理念创设了条件。那么略读课文的教学是否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这一点我很没有把握。因为以前我总是放不开手,生怕学生什么也不会,而过多给予引导,这样就大大束缚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节课我抛下顾虑,尝试着要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证明,只要引领得当,教师是完全可以放手的。

课堂中我以“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入手,学生通过读文得出自己的感悟:“这是一个创造了奇迹的老人”、“这是一个执着的老人”、“这是一个有着坚定不移精神的老人”……,我再问:“那么,你看到这些不同的评价语有什么疑问”,学生提出问题,我相机板书:“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老人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了奇迹”。然后让学生默读文本,思考问题,通过有感情地读、悟,读懂了老人创造奇迹的了不起。接着进一步体会“老人为什么一定要种树”,“为什么说青山是不老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深刻领会了老人在恶劣的环境中坚持植树造林,绿化家园,造福子孙后代的无私情怀。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畅谈个人感受,层层深入地、积极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这篇课文的难点是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体会老人“不老”的精神。在新授前,我学习杨老师,回顾了品读文章的方法,提醒学生发现作者怎么写的秘密,再抓住关键句“2019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来反复的理解,有感情地品读,了解了老人创造的奇迹,深切体会到老人植树造林的艰辛,感受了老人高大的形象,更为老人绿化家园、造福子孙后代的无私情怀而感动。最后在满怀崇敬、感动之中齐呼课题《青山不老》,借助文本的学习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突破了文章的重难点。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是激励、唤醒与鼓舞。”激励是激发能量的导火索,能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炬,唤醒做人的自信,找到奋斗的航标。课堂上如何激励学生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呢?我学习了很多老师的课堂评价语言,适时地用在课堂上,面对学生的回答,我不吝啬自己的赞美,真诚的表扬他们,热情地感染他们,唤醒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实现了他们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导作用。

1、课堂上学生的朗读较少,形式单一,老师的朗读指导不够到位,未让学生读出应有的情感。

2、教师的预设过多,引导方面稍显僵化。

3、教师在课堂上的关注面太狭窄。

4、教师小结时应该回扣板书,更显课堂完整性。

5、教师的表情还要更丰富些。

上完这一堂课,我认识到了略读课文应该把在精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加以迁移运用,还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交流自己读书心得的机会,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势必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引领学生深入、有效地开展有层次地阅读。可以说:略读课,就是学生学得更自主、更开放;老师说得更少、更精到。

学生的课堂教学实录篇十五

着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让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课堂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

一、认真备课,尤其要认真备学生。

平时备课,不仅仅是备教学内容,更要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有的放矢。经常和学生一起交流和探索,了解学生所想所需,做到教学相长。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学习者会出现焦虑沮丧烦躁不安等情况,英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注意对英语学习者情感因素的培养和控制,要培养对学生的'亲近感。在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要十分尊重学生,注意激励学生,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尤其要注意体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感受,亲近学生,使学生喜爱英语教师和英语课,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益。

二、全英文教学,营造英语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少地说汉语,而是以英语为主体,利用手势、眼神、动作、音调等辅助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各种情景对话,通过直接的语言交流来帮助学生建立语感。通过这种方式组织教学,能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营造语言氛围,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表达的习惯。

把英语教学融入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学生在学校见到老师、同学,用英语打招呼;在英语课堂,尽可能用英语进行交流;在课外,也要鼓励孩子们尽可能使用英语,让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让生活成为学习的延续。

三、结合情境,在实践和运用中掌握语言。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教学应该融入一定的情境之中。可通过课堂表演来创造一定的语言环境,给孩子营造一方自由发展、自由发挥的天地;并且可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给每位学生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鼓励学生通过参与体验、实践、合作、探索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在课堂上适当的开展一些竞赛活动,如小组间竞争赛、男女竞赛、自由组合赛、个人挑战赛等方式,即可活跃课堂气氛,又可培养竞争中合作意识。如:口型猜单词、动作猜单词、单词模仿赛、朗读比赛、问题接力竞赛等方式。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要学生参与的人数,还要看学生参与的质量。英语教学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反思,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中不断进步和完善。

个人简介。

李仲华: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口试考官,城区三中教导副主任,县名师工作室成员,邵东县“送教下乡”课题指导专家。曾荣立三等功、多次获县嘉奖,曾被评为学籍管理先进个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巾帼建国标兵、优秀女教师。曾在备课大赛中获省二等奖,“一师一优课”评选中获市级优课,研究课题获县一等奖,论文多篇在国家、省、市、县获奖或发表。

学生的课堂教学实录篇十六

经过不断教学实验,做课老师虽然来自不同的省份,但他们的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许多共同之处,正像全国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评课所说,这次老师们带来的课非常朴实、真实,体现了浓厚的数学课堂的味道,使数学课堂回归到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路途。在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中,特别注重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创造条件,为学生创设主动探索的空间,使学生在经历、体验中建立新的知识。同时关注学生多种方式的学习,诸如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讲授学习、体验学习及信息技术整合等,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体现数学本质,无论是讲解还是思维训练到位,数学味道特浓。老师们语言简洁干练,交谈亲切,课堂氛围轻松愉悦,孩子们仿佛置身于游戏活动之中。注重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改变了以往为情境而情境,不单纯是创设生活情境,而是依据教材从具体到抽象,从计算到问题,从图片到应用。

针对老师们的课堂教学,吴老师提出了诚恳的建议:

1、要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合理适度可行。要读懂教材,整体把握、深刻理解。更重要的是要读懂知识背后的东西,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准确把握重点、难点。

2、学生的错误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课堂的生成式教学的亮点。教师要宽容的接纳生成、理智的认识生成、机智的筛选生成、有效的运用生成。

吴老师特别提出结合生活实际的数据应科学可靠,渗透数学方法要适时,把握好程度。不要为了追求高度而整加难度,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联想自己的教学过程,这些也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最值得深思的是,我们的数学教育到底要留给学生的是什么?吴老师给老师们提出了值得探讨的问题。一个优秀的老师,一定是一个读懂学生、读懂教材、读懂课堂的老师,为此我们将会努力做到。

关注学生、关注生成。

学生的课堂教学实录篇十七

解放后,我国长期沿袭的是前苏联凯洛夫的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体系,在很长一断时间里,教师习惯了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适应了复习提问、导入新课、传授新课、练习巩固、复习小结的五步教学法。而我们的音乐教学也在这个大背景下成了一种为知识而知识的纯学院派的教学。实践证明,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没有扎实的音乐知识,更谈不上有良好的音乐素养。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音乐教研员郁文武认为,学校音乐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必须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普及音乐文化为基础,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任务,彻底改革以音乐为目的专业音乐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思想,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单纯知识、技能传授的教学思路。学校音乐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开发学生智力,提高综合学力,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健康发展的素质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为目的。

要实现这样的音乐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我觉得学生的主体作用在音乐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是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承担者,而他们都是一个个具有纷繁复杂心理活动的、活生生的主体,既内因。按照“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马列主义原理,教师的作用不论多大,它只有当学生主体愿意接受时,才能得到发挥。反之,如果学生不愿意接受,再大的作用也会等于零的。因此,为了有效的培养学生,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以便敞开其内因的大门。而以上提到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恰恰就忽视了这个内因――学生主体。

根据自己十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觉得一堂成功的音乐课,取决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否被充分调动。

二、和谐的气氛、鼓励性评价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环节。

[1][2]。

学生的课堂教学实录篇十八

在教学论发展史上,对于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关系问题,世界当代某些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家们看法也有偏颇。赫尔巴特的教学论主张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作用,着重研究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杜威的教学论则主张“儿童中心主义”,强调研究学生的学,而忽视了教师的作用。而苏霍姆林斯基则强调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他既承认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坚持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教与学相统一的原则,应该说,这才是切中首綮之论。长期以来,我们对教与学关系之认识,较普遍的问题是只简单地停留在理论层面――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起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但是,对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这两种作用,特别是学生的主体作用的问题,则缺乏具体的研究,因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仍与科学理论背道而驰。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思想的影响,教师们往往热衷于“满堂灌”,采取“填鸭式”,搞“一言堂”,形成了一个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处在被动地位,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难以提高,因而也就无法适应素质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要求和高考命题注重考查能力的趋势。为使英语教学尽快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发展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英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在课堂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1][2][3][4]。

学生的课堂教学实录篇十九

1、出示课题《永生的眼睛》,齐读。

2、 学习“阅读提示”。

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平时是怎么学习的?

生:先是读读课前的“阅读提示”,了解这篇课文的学习要求;接着读准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什么;然后围绕学习要求,读读、找找、划划、写写,理解这几个问题;最后还要交流学习体会,谈谈自己的收获。

师:是啊!我们先来读读这篇课文的“阅读提示”。

出示“阅读提示”:

默读课文,说说琳达一家人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他们是怎么做的。从课文中找出含有“骄傲“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再联系上下文,讨论讨论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师:哪一位同学愿意读?

生:(读 “阅读提示”)

师:用笔圈一下,提了哪几个要求?

生:第一个要求就是说说琳达一家人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他们是怎么做的。第二个要求就是从课文中找出含有“骄傲“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第三个要求就是联系上下文,讨论讨论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师:很好,不过2、3两个要求可以并成一个要求。

生:(齐读 “阅读提示”中的第二个要求)

3、检查字词。

师: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下面我们来读读这些词语。

出示:屡屡获奖热泪盈眶 遵从

角膜 捐赠 重见天日

生:(指名读)

师:“遵从”两个字都是平舌音。

生:(齐读词语)

师:什么是角膜呢?老师这儿有一段资料,是对角膜的详细描述,大家认真读一读。(出示角膜的资料)

生:(自由读角膜的资料)

4、用第二组词语说话训练。

师:谁能用第二组词语说一两句话?

生1:爸爸捐赠了他的角膜,使失明的人重见天日。

师:说得真好,短短的一句话就把三个词语都用了进去。

生2:只要捐赠了角膜,几乎能让失明的人重见天日。

师:为什么说是“几乎”?

生2:因为我读了你出示的资料,知道有了角膜,70%失明的人能重见天日。

二、体会情感

师:下面请我们再读课文,思考“阅读提示”中的两个问题,圈划有关语句。

生:(阅读,圈划)

生:琳达,琳达的父亲、母亲,琳达的女儿温迪。

师:(一一板书:琳达父亲母亲温迪)

师:我们能搞清楚一家人的关系吗?

生1:琳达是温迪的妈妈。

生2:琳达的父亲、母亲,就是温迪的外公、外婆。

师:琳达一家人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他们是怎么做的?

生1:捐献自己的角膜。

生2:琳达的爸爸妈妈生前就考虑好了,死后要捐赠完整的器官,包括角膜。

生3:琳达遵从爸爸的遗愿,把爸爸的眼睛角膜捐赠了出去。

生(读):温迪告诉我:“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出示)

师:温迪为什么为母亲、外公骄傲?

生1:外公把外婆的眼睛角膜捐赠给了别人。

生2:温迪的妈妈把外公的.眼睛角膜捐赠了出去。

师:你们还找到了哪些含有“骄傲”的句子?

生(读):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出示)

师:老师把这句话改了一下,(出示: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温迪而骄傲。)

有什么不一样?

生1:没有了14岁。

生2:感叹号改成了句号。

师:为什么要强调“14岁”?

生:(2位学生的回答都离题了,没有把这个问题回答出来)

师:琳达14岁时和温迪14岁时对捐赠器官的态度有什么不一样呢?请同学们默读1——4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

生(读):我痛苦难忍,不顾一切地冲进了自己的房间。“你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我冲着爸爸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出示)

师:为什么琳达反对捐赠器官?

生:她认为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生再读)

师:是啊,一般人都是这么想的。可是后来琳达改变了。是什么人让她改变了?

生1:是温迪。

生2:是琳达的爸爸。

师:父亲、温迪的哪些言行深深地影响着琳达?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5——9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选一两句感受深的批注上自己的体会。

生:(默读,批注)

师:谁来说第一句?

生:我认为第一句是父亲说的话:“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出示:

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师:你觉得应该怎样来读这段话?

生:(自由读)

生:要读出平静的语气。

师:你能理解父亲的那份“平静”吗?

生:他认为死后捐赠角膜是理所当然的。

师:那就让我们再平静地读读父亲的话。

生:(齐读)

师:下面我们继续交流,父亲、温迪的哪些言行深深地影响着琳达?

生(读):“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下重见光明,并像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多么美妙。当你们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们会为我自豪!”(出示)

师:父亲为什么说到温迪?

生:因为温迪眼睛好,所以画画作品经常获奖。可有些人眼睛却看不见。

师:是啊,这些人多么需要我们的帮助啊!

出示:

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下重见光明,并像 ,那多么美妙。当你们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们会为我自豪!”

(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生1: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下重见光明,并像我们那样看到周围五彩的世界,那多么美妙。

生2: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下重见光明,并像一般人那样看看云朵,看看花儿,那多么美妙。

生3: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下重见光明,并像我们一样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那多么美妙。

师:多么富有善心的孩子们!你们想过什么都看不见会怎么样吗?

生1:我从电视上看到一个老奶奶因为眼瞎,烧饭时手都烫伤了。

生2:我也从电视上看到,一个盲人柱着拐杖,可还是摔倒了。

出示一组盲人的图片

师:(深情地说)谁能告诉他,……

假如他有一双眼睛,……

师: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写道——

在音乐中,边出示,教师边深情地朗诵:

如果,由于某种奇迹,我可以睁眼看三天,紧跟着再回到黑暗中去,我将会把这段时间分成三部分。

第一天第一天,将会是忙碌的一天。我要看人,他们的善良、温厚与友谊使我的生活值得一过。首先,我希望长久地凝视我亲爱的莎莉文老师的面庞,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她就来到了我面前,为我打开了外面的世界。我将不仅要看到她面庞的轮廓,以便我能够将它珍藏在我的记忆中,而且希望从她的眼睛里看到能使她在困难面前站得稳的坚强性格,并且看到她那经常向我流露的、对于全人类的同情。

…………

到了午夜,我摆脱盲人苦境的短暂时刻就要结束了,永久的黑夜将再次向我迫近。

师:孩子们,你能感受到盲人对光明的渴望吗?看了这些图片、文字,你有什么体会?

生:我觉得盲人对光明的渴望,就像我们渴望一个非常好玩的玩具一样。

师:这可比我们渴望玩具还要难得多。

师:同学们,你们可能还无法想象盲人对光明的渴望,那么,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文字。

出示:

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我死后,也学外公将眼睛角膜捐给失明的人,让他们重见天日。

生:(齐读)

师:现在,你们感受到了盲人对光明的渴望,文中的温迪也感受到了。

生:(再读)

师:温迪的妈妈被感动了,最后说——

出示:

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

生:(齐读)

出示“写话训练”:

我想对课文中的说:“。”

生:(练笔)

师:下面进行交流。

生1:我想对课文中的温迪说:“你年纪这么小就想到了盲人失去光明的痛苦,愿意为他们捐献角膜,你真了不起。”

生2:我想对课文中的温迪说:“你真棒,竟然在14岁就能懂得这么多道理。”

生3:我想对课文中的温迪说:“你们一家人都能为盲人着想,真了不起。我死后也想捐献我的眼睛角膜。”

师:你也真了不起!

三、情感升华

师:其实,课文学到这,还没有结束。原文的结尾是这样的——

在音乐中,边出示,教师边深情地朗诵:

温迪去世三周后,我们收到了一封来自奥列根勇敢者角膜银行的一封信。

亲爱的里弗斯先生和太太:

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现在,两位昔日的盲人已重见天日,他们成为令爱――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分终生享她的美丽。

如果哪位受捐赠者有机会到我们的家乡游玩,并且爱上了马,坐下描绘它们,我想我知道那慷慨的‘施主’是谁。金发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停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师:孩子们,看到这儿,你想说什么?

生:这一家人真了不起,都能为盲人着想。

生: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他们做了很多很多。

师:此时此刻,我不觉又想起了文中父亲所说的那一句话,让我们轻轻地读一读。

出示:

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下重见光明,并像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多么美妙。当你们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们会为我自豪!

生:(齐读)

四、课尾解题

师:透过眼睛,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他们的眼睛就是——永生的眼睛。

师:仅仅是眼睛吗?

生1;永生的爱。

生2:永生的生命。

师:是啊!永生的不仅仅是眼睛。这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附:吴伟老师的教学预案

1、出示课题《永生的眼睛》。

2、初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写了哪几个人?他们做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字词

4、说一说主要内容。

二、体会情感

1、感受琳达的态度

14岁的琳达对捐赠角膜的态度是怎样的?默读1——4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

句子一:我痛苦难忍,不顾一切地冲进了自己的房间。“你怎么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我冲着爸爸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

从哭喊中体会态度和情感。

小结:我们通过品词读句的学习方法体会到14岁的琳达对捐赠角膜的态度。那到后来琳达的态度转变了吗?是谁的言行影响着琳达,让她的态度有了转变呢?(父亲,温迪)他们的哪些言行深深地影响着琳达?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5——9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选一两句感受深的批注上自己的体会。

2、父亲的态度。

体会“平静“

句子二:“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3、温迪的态度

句子三:“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我死后,也学外公将眼睛角膜捐给失明的人,让他们重见天日。”

句子四:我紧紧地搂住温迪,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

(1) 体会骄傲。

(2)你为文中的谁而骄傲?写一写自己的理解。

三、情感升华

1、展示原文结尾部分。

2、谈体会

3、回读父亲的话。

四、解题

透过眼睛,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他们的眼睛就是——永生的眼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