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家乡端午节日作文(优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9 15:29:37 页码:13
2023年家乡端午节日作文(优质16篇)
2023-11-09 15:29:37    小编:LV_ZW

总结是一种寻找进步方向的有效工具。较为完美的总结应该能够全面地概括所总结的内容,不落下任何重要的细节。请阅读以下总结范文,与我们一同反思与成长。

家乡端午节日作文篇一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插艾……”每当念起这些歌谣,我就会想起家乡的端午节。

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我家当然也不例外。所以端午节一大早,我就跟着我家名副其实的包粽子高手――奶奶学习如何包粽子。只见奶奶先取出三片粽叶,两片粽叶正着放,一片夹在中间反着放,然后把三片棕叶卷成一个空心的圆锥形,把调好的糯米放进去,我学着奶奶的样子照着做,“咦,怎么漏了?”奶奶看了看我的粽子,哈哈大笑了起来,我问道:“奶奶,你笑什么?我是按你的方法包的啊!”奶奶听了,摸了摸我的头,对我说:“包粽子不是你想像中那么容易的,粽叶卷成三角时还要看一下角有没有缝隙,有的就要卷紧,没有缝隙了才可以往里面放米,知道了吧!”我用力点了点头。接着奶奶把一大块肉放进“米海”里,又在上面铺了一层糯米后,就剩最后一道工序了。只见奶奶两手握紧棕叶,用绳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缠了两圈结上绳头,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包了好几个,看着自已的杰作,兴奋不已!2小时后香喷喷的大肉粽出锅了,真让人馋嘤滴呀!

端午是一个美丽而纯朴的节日,对于热爱生活的人们来说,它不仅是纪念,更应该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家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

家乡端午节日作文篇二

蕉城一小二年(7)班林昕妍。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作文你也可以投稿,那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一大早,我穿上漂亮的新衣服,盼望着去外婆家绑绣花线,期待着激烈的赛龙舟。终于等到妈妈忙完手中的活,带我去外婆家绑绣花线了。到了外婆家,刚进门,我和妈妈都惊呆了,只见一个个小朋友排着长队正在等待绑绣花线。过了一会儿到我了,外婆拿起一捆五颜六色的.线,从中抽出几根,娴熟地拿起剪刀,剪掉这些线,接着用这些线绑在我的左右两只手腕上和脚上。看着这些美丽的五彩线,我心里美滋滋地跟着妈妈回到家。

中午,全家人喜气洋洋地围在一起吃粽子,还没等我把一个粽子吃完,门外已经传来了呐喊声,原来是我期待已久的赛龙舟即将开始了。我迫不及待地跑到白马江,那里早已人山人海,我穿梭在拥挤的人群中。急促的哨子一吹,几艘龙舟齐头并进。龙舟上的鼓手使劲地挥动双臂,有节奏地敲打着锣鼓,选手们听着锣鼓声整齐地划动着双桨。锣鼓声、加油声、呐喊声连成一片,场面十分壮观。几艘龙舟争先恐后,这时一艘红色的龙舟脱颖而出,遥遥领先,跟在它后面的绿色龙舟也不甘示弱。快到终点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红色龙舟果然第一个到达了终点,全场响起了欢呼声。

赛龙舟结束了,可那精彩的一幕幕让我流连忘返,我爱家乡的端午节。

家乡端午节日作文篇三

这一天,我路过菜市场的时候,我看见有卖粽子叶的,我就问:“爸爸,是不是端午节要到了呀?”

爸爸说:“是啊!”

过了几天优秀作文,我来到了姥姥家,一进门,我就看见姥姥正在包粽子,我心里特别高兴,因为粽子是我的最爱。我来到姥姥跟前,只见姥姥用手拿起翠绿的粽叶,先把它卷成筒形,并留一个口,再从口中放入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大枣,再一折,然后,再用线一缠,一个三角形的粽子就在姥姥手中诞生了。不一会儿,姥姥包够了一锅粽子,姥姥就把粽子放入锅中,加入清水,把锅放在煤气灶上,打开火。不一会儿,清香的粽子味就飘满了整个屋,我闻到了粽子的香味,就跑到厨房问:“姥姥,粽子怎么还没熟呀?”姥姥说:“别急,粽子还没熟呢。”就这样,我为了看粽子熟没熟,连跑了七次,姥姥的回答还是那一句:“没熟呢。”又过了一会儿,粽子终于熟了,姥姥打开锅盖,把粽子用筷子夹到盘子上,端到客厅,姥姥喊了一声:“粽子好喽。”我和弟弟赶紧放下手中的玩具,争先恐后地去洗手,洗完手,我们顾不上擦干手,就跑到餐桌前,拿起筷子把一个又大又香的`粽子夹到自己的碗里,解开线,剥开墨绿色的粽叶,看到了洁白的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鲜红、油亮的玛瑙,很是好看。咬上一口,甜而不腻,而且带着一股清香。我和弟弟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啊!这香甜可口的粽子就是我的最爱。

邢台市南园路小学三年级四班:李嘉豪指导老师:潘聚敏。

家乡端午节日作文篇四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家乡的端午节有许多习俗,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祭神,我们在大人的陪伴下到溪岸上看赛龙舟。而在我的心中,端午节最让我难忘的就是吃粽子了。

小时候,我住在乡下的奶奶家,在我的记忆里,奶奶包粽子是最拿手的,左邻右舍都比不上她的手艺。每逢端午节前夕都要买粽子叶、粽子米,然后把买好的'粽子叶和粽子米用水泡上。初一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插上柳条,表示顺顺利利。初三初四开始包粽子,包粽子是奶奶的拿手好戏,三下五除二,一个锥形的粽子就出炉了。初五的早上太阳没出之前要用带露水艾蒿叶泡的水洗脸,当然也能吃上香喷喷的粽子和鸡蛋了。

端午节这天,我一边吃粽子,一边听奶奶讲一些关于端午节的故事。现在,我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重大传统节日。

如今,我回到了城里,每当端午节,我都会想起家乡的粽子,想起和奶奶一起过节,更想起家乡的小朋友,我多么希望爸爸和妈妈在带我回乡下过一次端午节。

家乡端午节日作文篇五

想起端午节,我不禁哼起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节又称重五节,因为端午节在五月初五,有两个五,所以又称重五,还称端午节。利于汉、壮、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区。

端午节的习俗很多。这一天,主要活动是赛龙舟、吃粽子。

妈妈给我用红、黄、蓝、白黑五色的丝线系在我的脖子上,妈妈还说这是长命缕,可以长寿,还告诉我,要在家的每个角落洒上雄黄水,可以杀害虫,也可以防止害虫再生。

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入江河,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吃屈原的遗体。

端午节,充满神秘,充满色彩,充满传奇!

家乡端午节日作文篇六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还有很多别的名称,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

今天是端午节,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我来讲一讲赛龙舟的来历吧!当时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

小孩还要挂香囊的。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端午节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呀!

家乡端午节日作文篇七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插艾……”每当念起这些歌谣,我就会想起家乡的端午节。

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我家当然也不例外。所以端午节一大早,我就跟着我家名副其实的包粽子高手——奶奶学习如何包粽子。只见奶奶先取出三片粽叶,两片粽叶正着放,一片夹在中间反着放,然后把三片棕叶卷成一个空心的圆锥形,把调好的糯米放进去,我学着奶奶的样子照着做,“咦,怎么漏了?”奶奶看了看我的粽子,哈哈大笑了起来,我问道:“奶奶,你笑什么?我是按你的方法包的啊!”奶奶听了,摸了摸我的头,对我说:“包粽子不是你想像中那么容易的,粽叶卷成三角时还要看一下角有没有缝隙,有的就要卷紧,没有缝隙了才可以往里面放米,知道了吧!”我用力点了点头。接着奶奶把一大块肉放进“米海”里,又在上面铺了一层糯米后,就剩最后一道工序了。只见奶奶两手握紧棕叶,用绳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缠了两圈结上绳头,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包了好几个,看着自已的杰作,兴奋不已!2小时后香喷喷的大肉粽出锅了,真让人馋涏欲滴呀!

端午是一个美丽而纯朴的节日,对于热爱生活的人们来说,它不仅是纪念,更应该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家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

家乡端午节日作文篇八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传说战国末期,屈原这位大诗人看到国家灭亡,伤心不已,写下绝笔之后,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悲愤地怀抱大石,毅然地跳下汨罗江。在屈原投江殉国后,沿江百姓纷纷引舟京渡前去打捞,并将粽子投放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由这个故事,我们传承了赛龙舟与吃粽子的习俗。并且,端午节前后天气炎热,蝇虫滋生,毒气上升,疫情萌发。古人认为,人吃五谷杂粮而生百病的,所以也会喝雄黄酒,以及挂香包。

现在的端午节,是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大多数会买粽子、买香包。不过,在我们家,每到端午节奶奶就会亲自包粽子。

奶奶笑着问:“等不及了?一会儿就好了”。只见她熟练地将粽叶折成一个窝窝,先放进去一半米,拣起两颗红枣加进去,再撒上一些米,不能太满,然后用剩余的粽叶把它紧紧地包起来,裹成一个三棱锥,最后用彩绳系住,散发着清香的生粽子就做成了。将粽子放入开水中煮三十分钟后,热气腾腾、散发着甜香的粽子就出锅了。奶奶看着我垂涎欲滴的样子,于是笑着说:“想吃就拿一个吧,小心……”我赶忙抓了一个大的粽子,“啊!烫死啦!烫死啦!”我被烫得胡蹦乱跳。“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奶奶笑眯眯着抓住我被烫的手指,急忙用嘴吹了吹发红的手指。“凉一会就可以吃了,别急别急”。我无奈地在粽子旁边来回踱步,粽子凉了一些,我才小心翼翼地点了一下,确认不烫了,才抓起一个,捧在手中轻轻地剥开,红白相间的红枣粽子终于可以享受了,咬了一口,哇!柔软丝滑,又糯又甜,令人回味无穷,简直是人间极品。这香甜可口的红枣粽子,包含着老一辈人对我们这些游子来自故乡的思念。

端午节是老祖宗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我们绝不可以把它丢掉,我们要传承下去。

家乡端午节日作文篇九

今年的端午节快要到了,就在6月25日。端午节是在每年的阴历五月初五这一天,这一天人们包粽子、划龙舟、喝雄黄酒、戴艾草……各个地方各有不同。

端午节的来历有很多种的说法,说的最多的是屈原的故事。传说当时的屈原是楚国的大臣,同时也是一个诗人,写了很多有名的诗,他这个大臣做了很不得志,他的国家被侵略了,于时他投进汩罗江。人们听说屈原投江了,纷纷赶到江边去打捞,但是没有捞到,人们把饭团扔进汩罗江,说是怕鱼虾吃了屈原的身体,人们纷纷效仿。人们怕饭团被水里的蛟龙吃掉,柄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用各种形式来纪念屈原。

家乡端午节日作文篇十

家乡的端午节是怎样的,是不是充满着各种欢声笑语,还有习俗的乐趣。看看下面的日记。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爸爸妈妈和我回到农村的爷爷家,一起过快乐的端午节。

眼看今年的端午节又要了,我的心里已经在欢呼雀跃着,不禁回想起以前的情景……刚一进门,香喷喷的粽子味就扑鼻而来,馋得我直流口水。心想:”粽子,快点熟吧!我想快快吃你。”想到这么美味的东西,一年只吃一次,我便问爷爷:“为什么端午节才吃粽子呢?”爷爷告诉我:“是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因为屈原投江自尽后,人们怕江里的鱼和虾吃掉屈原的身体,把米和饭投到江里喂鱼和虾,流传到现在就演变成粽子了。”

爷爷还给我讲了许多关于屈原的故事。我不禁被这位伟大的诗人而深深震撼了!长大后,我也要成为一个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中国人。“粽子熟了!”奶奶的叫声把我从危机四伏的楚国拉回到现实。

吃粽子了!我迫不及待地掀开锅盖拿了一个粽子。打开粽子一看,里面包着大红枣和糯米,吃起来香香的、甜甜的。我一口气吃了三个粽子,太好吃了!可是,吃完后手粘粘的,这代表了我们对屈原无尽的思念和敬仰。

一想起端午节,人们都会想起粽子,一想起粽子人们都会想起古代的屈原。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还有一个说法是纪念孝女曹娥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端午节是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在我的老家端午节的晚上,在大厅里要舞龙,小孩们都在吃粽子。大人们边看边吃,我们老家的舞龙真的好漂亮,不仅舞龙的姿势美,而且演的生龙活虎!我的老家有著名的土楼,还有许多特产如:橄榄、福桔、龙眼、荔枝、芙蓉李、茉莉花茶、脱胎漆器、木画、木雕、纸伞、贝雕、瓷器等。厦门盛产花生、水果;沿海多产鱼、虾、蜊、蟹、鱿鱼、文昌鱼。是我国文昌鱼故乡之一。主要特产有各种亚热带瓜果、鱼皮花生、花生酥、菩提丸、青津果、馅饼、文昌鱼、香菇肉酱、海产干货等。

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包一种"中山芦兜棕:.圆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鲜的竹叶来缚棕,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两种口味.甜粽子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烧鸡,蛋黄,干贝,冬菇,绿豆,叉烧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

在这天,村里的“扒龙船”太小儿科啦!对我来说一点也不过瘾。要看还是电视直播的,地地道道的龙舟赛。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条“传统龙”参加角逐。长长的龙船上坐满了肌肉鼓鼓的大汉。中间是鼓手,前头的人呐喊助威,声势震天,霸气。威风,震撼.......细雨霏霏,江水涌涌。在此,男儿尽显勇敢,坚强本色,了不得!在北方,“扒龙船”的风俗是不常见的,因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节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轰轰烈烈,激情热闹。这就是我家故乡端午节的独特之处所在。

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泪流江边仰天喊叫一声后,便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_端午节。大家包粽子,赛龙舟,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一转眼,端午节来临了,一大早起来。吃过早饭后,就匆匆忙忙地出门去看赛龙舟了。刚来天鹅湖(赛龙舟的现场),就看到了“人海”。原来是就要开始赛龙舟了,“好险来得及时”我想着。突然,观众沸腾起来,只见从远处划来了十几条龙船。龙船偏长细窄。龙头有黑.灰.红等颜色。很快,比赛开始了。选手们争先恐后,不甘落后。观众们也在一旁加油鼓颈。就要接近终点了,选手们敲锣打鼓,唱着打油诗。到终点了,来自荔湾区的选手获胜了。接着就是最有趣的“抢鸭子”游戏了。资助方和一些好事的富人不许多鸭子仍进水中。选手们从船上跳进水里抓鸭子,抓到的归自己。围观的观众也不甘落后,纷纷跳进水中。场面一片混乱......

比赛结束了,我回到家中,吃着香喷喷的粽子,一家人说说笑笑,开心极了!端午节也将随着笑声一直留传下去,成为全世界人民的节日。

家乡端午节日作文篇十一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咦,今天是什么节?哦,原来是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挂艾叶,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等。说起吃粽子还得从屈原的故事说起,传说,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但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陷害,使屈原被免去职位,屈原报国无望,便含恨投江自尽。屈原死后,人们非常悲痛,就用粽叶包裹着糯米,投放到汨罗江里,说是让鱼虾吃了,就不会咬屈原的尸身。流传至今,便有了吃粽子的习惯。所以过端午节的这天,家乡的每户人家都要包粽子。

我外婆包的粽子可好了,她先用一些新鲜的粽叶包住糯米,在里面放各种配料,然后用线捆扎好。包好的粽子放在锅上蒸,等满屋飘着粽子香的时候就可以吃了。吃粽子的时候,要先把线解开,剥开粽子叶,里面藏着红红的粽肉,升腾着热气,散发着一种特有的粽香。我不禁抓起一个粽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味道真是棒极了。

怎么样?小朋友,听了我的介绍一定很馋了吧,等到了端午节欢迎你们到我家来吃粽子哦。

家乡端午节日作文篇十二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乡的端午节日作文750字,欢迎大家分享。

每年到农历5月5日的时候,都是全国人民过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日子,这是我过的法定假日,也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

古时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当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忍着悲痛前来打牢屈原的身躯,并且把包的粽子扔到汨罗江里喂鱼,希望江里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一年又一年,人们都会这样做,出国为你提供,因此这种习俗渐渐的就保留了下来,希望人们不要忘记伟大的诗人屈原。

这一天里,我们小孩还要挂香囊,这一天里孩子佩香囊,有着避邪驱瘟的意思,也为自己的形象多了一点点缀。小小的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系起来,可以做成各种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来吃,粽子有咸粽子和甜粽子两种口味。甜粽子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烧鸡,蛋黄,干贝,冬菇,绿豆,叉烧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

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白白的粽肉,咸粽子里红红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塞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是帮极了!最最令爱吃甜食的我深爱的还是枣红般的甜粽子。端午时节,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总要送亲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为谢意送给我们。

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家乡端午节日作文篇十三

我最喜欢家乡的端午节啦!因为那天我会在爷爷奶奶家吃到香甜可口的粽子,而且还会戴上奶奶亲手缝制的漂亮的香包,别提我心理有多高兴了。

端午节的早晨,爷爷就会忙着把已经包好的各种各样的粽子放到锅里煮,不一会香味扑鼻而来馋的我直流口水。奶奶就会快速给我和妹妹戴上漂亮的香包,系上七彩的锁儿线。我和妹妹高兴的又蹦又跳。爸爸妈妈把艾草插在了大门的两侧,表示一年内家人平平安安,无灾无难。

到了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多种口味的粽子,大人们谈论着端午节的由来和各地的习俗,我和妹妹听得直拍手,我知道了屈原爷爷是一位爱国大诗人,端午节是人们为了纪念屈原爷爷的爱国精神而传承下来的节日,我吃着香喷喷的粽子,听着屈原爷爷的故事,心理可敬佩这位大诗人爷爷了。

家乡端午节日作文篇十四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在这些节日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家乡的端午节了,你知道我为什么喜欢这个节日吗?那是因为我喜欢吃端午节的粽子了。

相传楚国的爱国大诗人屈原,是农历五月初五投江而死的,人们把米饭等食物用竹叶包裹起来,投入江中,以示祭祀,为的是让鱼儿不要伤害这位诗人的尸体。这种用苇叶包米饭的习俗就逐渐演变成后来的粽子了。

粽子,想到它我就直流口水。剥开清香的苇叶,那雪白的糯米娃娃就露出来了。你看,上面还长着两个红枣眼睛,红豆鼻子。让人看了垂涎欲滴,忍不住想美美地咬上一大口。

每当过节时,我看到奶奶手脚麻利包粽子的样子,让我就忍不住想上前帮忙。那窄窄的、碧青的、鲜嫩的苇叶,几片叠在一起,然后拧成一个漏斗形,装进泡好的糯米,包住裹紧,再用撕成细条的苇叶扎牢。有时,奶奶还会包一些小米粽子,可是我却偏爱白色的糯米。凉的吃入口中清香爽口,热的放点白糖,更是美味无比。

端午节这天,小朋友们手上、脚上、脖子上都会戴上由红、黄、蓝、白、黑编成的五色丝线。据说这是端午节正值初夏,戴上五色丝线是为了防止五种毒虫的干扰。中午的`时候,老人们会用艾叶泡的水为孩子们洗澡,那水里飘荡着艾叶的清香。家家户户的门上都插着艾叶,用来辟邪。

欢迎你来我的家乡过端午节,尝尝我家的粽子,戴上五色丝线,一起用艾叶水洗澡,过一个吉祥快乐的端午节!

来吧!我在这里等着你!

家乡端午节日作文篇十五

我的.家乡是北京。我在这里出生并长大,在我成长过程中我喜欢过端午节,因为有我最爱吃的粽子。

的爱。今年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我又有粽子吃了!

我爱我的奶奶,我爱我的家人,我爱所有关心和疼爱我的人们!我更喜欢我家乡的节日《端午节》!

北京市东城区黑芝麻胡同小学。

二年级(3)班马思萌。

家乡端午节日作文篇十六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

每到端午节,我们大家都要唱:五月五是端午,播艾草,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端午节又称重五,与传说中的“五”有关联,要用“红”“黄”“白”“绿”“黑”无色丝线系在小孩的手足和脚踝上,以祈求天神保佑避免灾难。

端午节在我国汉、土等多个民族流传。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活动也是流传千古。传说,屈原因不满当时的社会,在汨罗河投江自杀。百姓为了不让鱼虾去吃屈原的身体,就往江里仍粽子,希望鱼虾们吃饱后就不去咬屈原的身体了。而赛龙舟是为了寻找和打捞屈原的尸体。

后来,大家为了纪念共同的爱国诗人屈原,就在农历的五月五这天,以吃粽子、赛龙舟来悼念我们伟大的诗人,这就是端午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