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学习袁隆平院士伟大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袁隆平事迹心得体会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0-21 11:31:07 页码:10
学习袁隆平院士伟大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袁隆平事迹心得体会
2022-10-21 11:31:07    小编:CZJ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学习袁隆平院士伟大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袁隆平事迹心得体会一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充满坎坷的研究道路上奋力跋涉,把绿色的梦想书写在大地之上;在布满荆棘的实验丛林中踯躅前行,呕心沥血。历经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败,为生命中弥足珍贵的杂交水稻事业无怨无悔,倾其一生;历经数十载的不懈探索和艰难实践,袁隆平终于成功了!他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给人类带来了福音。他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11项国际大奖,并在2006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4月,荣登“2010中国心灵富豪榜首富榜”。2009年9月14日,他作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受到中共中央全体常委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

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布朗曾提出一个严峻的问题——“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20年来,我国已通过杂交稻增产3500亿公斤,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7000万人,这就是袁隆平的回答。因此,很多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二靠袁隆平。其实,袁隆平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西方国家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2月初,网友、专家携手评选的“新四大发明”名单出炉,“杂交水稻”、“汉字激光照排”、“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复方蒿甲醚”最终入选。并且“杂交水稻”在评选中一直遥遥领先,占据第一的位置直到最后。

有人说袁隆平比那些富裕起来的农民更像农民,瘦小的身子,高高的颧骨,背微驼,小平头,古铜色的脸庞爬上了些许老人斑,岁月风霜刻在了宽阔的额上,晒得黝黑的手臂被稻叶划上了一道道伤痕,穿着农村里常见的那种花纹短袖衬衣,一条灰裤,老式黑皮鞋上沾满泥巴,手上戴着一块黑色手表,特征很鲜明。但就是这位看似很平常的老人,却在华盛顿正式就任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并且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的唯一当选者。世界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长西瑟罗纳先生在新当选院士就职典礼上介绍袁隆平院士的当选理由时说:袁隆平先生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

袁隆平的先进事迹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与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2003年10月,在湖南考察时专程赴袁隆平主持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详细察看项目进展情况,充分肯定了他们做出的重大贡献。30多个国家的总统、国王或部长会见了袁隆平院士。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丛书《走近袁隆平》所作序言中指出:“袁隆平同志等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就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知识分子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集中体现了我国人民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集中体现了我国科技工作者敢于创新、顽强拼搏、为中华民族争气的宏大抱负,集中体现了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平易近人、甘为人梯的崇高精神。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写下了美好的篇章,用自己的勤奋和智慧做出了无愧于祖国和时代的贡献。”2005年8月,总理在湖南考察时赞扬说:“袁隆平所做出的贡献,不仅有利中国,而且有利世界。”

袁隆平是我们党培养出来的当代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当代知识分子忧国忧民、造福人类的宏大抱负,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奋斗意志,淡泊名利、奉献社会的思想境界。作为科学家,袁隆平院士不仅贡献巨大,更是一位精神可贵、品德高尚的人。他杰出的科技才能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了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尊重。他的人品、精神和作风,为我们身处教育战线的广大知识分子树立了学习的典范。

感动中国颁奖词这样写到: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袁隆平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为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如今,81岁高龄的袁隆平依然为农民多产粮而活跃在田间地头,为人类真正摆脱饥饿而奔走在世界各地,直到生命最后的尽头。

学习袁隆平院士伟大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袁隆平事迹心得体会二

我了解到袁隆平同志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生于1930年9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世界级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曾成功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化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国际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此外,他还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粮农组织等多次国际奖励。

他培育的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每年增产的稻谷相当于每年解决6000万人的吃饭问题。 有人说,袁隆平院士是一座精神富矿,怎么挖掘都有收获,他还是一个多面体,每个侧面都值得大家学习。是啊,如今,全国人民都在向袁隆平学习,学习他为国为民为事业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献身精神,学习他勇于追求真理、不迷信权威、不因循守旧、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学习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奋进取的务实精神,学习他顾全大局、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的协作精神,学习他谦逊淳朴的人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精神不是随便说说的,翻开那本中国感动世界,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立体真切的展现在脑海里的,就是真实的袁隆平。 袁隆平早在考大学之前,他就立志做一个农业科学家,西南农学院正是我们这位现今的农业科学家的诞生之地。也许是童年及青少年时期经历的战火与生活的艰辛让他能够立下这样的志向吧。大学毕业后,他响应国家的号召,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只有心怀大志,目标坚定的人,才会不畏惧苦,不害怕难!在20世纪60年代,在那饥荒的年代里,袁隆平目睹了那些惨痛的一幕幕,那一段凝固的历史成为袁隆平前进道路上的动力。从此,他立志使我国农民摆脱贫困,立志向饥饿挑战。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可以说袁隆平在青年时期就知道了,这也成就他一生的大业,更造福了亿万的人民。所以,要做怎样的人?我想应该就是要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吧!只有有了崇高的理想,才会有崇高的人格。所以,当我们今天学习袁隆平那么的美好的品质的时候,我们知道,那个汗霜满衣,皮肤黝黑,真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泥腿子’的人,展示给我们的却是人格的光芒。

“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这是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博士提出的质疑。袁隆平的头脑中始终装着一个坚定的答案:我们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袁老还会告诉你他衷心希望杂交水稻这一成果不但能增强我们中国依靠自己力量解决吃饭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将为全人类战胜饥饿做出更大的贡献。在袁隆平的带领下,通过大家努力,杂交水稻目前已在越南、印度大面积种植,增产十分明显;在菲律宾、巴基斯坦等国的开发工作进展也很顺利。

袁隆平的一生,始终淡泊名利,不居功自傲,不贪图安逸,不向组织提任何个人的要求。他对“见利而拼命,干事而惜身”的人很反感,很厌恶。他说:“要那么多钱干什么?有些人连人格也不要了,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袁隆平现在一定很高兴,因为他自青年时期的理想到现在的目标,不论多苦多难,都已经成为了现实!看完全部的袁隆平传,我们知道他的高兴,不是因为身上的各种光环,而是因为他给了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的梦。

学习袁隆平精神,就要作一个有价值的人!国杰出的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他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科技工作者,立志解决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五十多年如一日,全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科学研究,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使中国水稻产量不断迈上新台阶,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可以说,袁隆平同志是我国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他献身科学、顽强拼搏、勇于创新,以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巨大成就不断造福人类。他品德高尚、淡泊名利、团结协作、甘为人梯,桃李满天下,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他还是杰出的无党派代表人士,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积极参政议政、献计出力,为统一战线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对于这位伟大的、为中国人民、世界人民创造了无限财富的袁隆平院士,有人评价他的身价何只千亿,可他每月的收入连工资加补贴也只有几千元。依其贡献,他应该拥有更多的钱,但面对几千元的工资,他乐呵呵地说:“要生活和生产,钱是重要的,但钱的来路一定要正。钱是拿来用的,有钱不用等于没有钱。但是用钱,第一不要奢侈浪费,第二不要小气,该用的就用,不该用的就不用。所以,我穿衣服朴素大方,这是一个原则。穿那么好干什么,表面光。穿得好,也不见得你的地位就高。”这就是袁隆平院士的金钱观,朴实直白,寓意深刻,发人深思。有人评价他说:

“袁隆平院士头顶蓝天,勇攀科技高峰;脚踏实地,造福世界人民。他几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锲而不舍;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服务人类社会;胸怀祖国,心忧天下,造福世界人民,……。”作为科学家,袁隆平院士不仅贡献巨大,更是一位精神可贵、品德高尚的人。他杰出的科技才能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了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尊重。他的人品、精神和作风,为我们身处教育战线的广大知识分子树立了学习的典范。

学习袁隆平院士伟大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袁隆平事迹心得体会三

袁隆平,平头小脸,其貌不扬,土里土气。你想不到他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而正是这个显得有些平凡和土气的老头,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才华,在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了非凡的奇迹——目前在我国,有一半的稻田里播种着他培育的杂交水稻,每年收获的稻谷60%源自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子。

是怎样的力量把一个人的命运紧紧联系并且积极影响着16亿人的命运呢?又是一种怎样的力量促使着袁隆平年轻时违背母亲的意愿作出自己的人生选择?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促使他执着于杂交水稻的研究而最终走向成功的呢?

“知识+汗水+机遇+灵感=成功”是他一生的缩写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从一棵天然杂交稻开始,袁隆平开创了水稻育种的新历史。作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中国的英雄,也是有着世界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他获得的一系列国际奖励可资证明。若回答“下个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没有哪位科学家比袁隆平更有资格回答了。

关于超级杂交水稻,不善言辞的袁隆平有着讲不完的故事。当别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时,他以“知识+汗水+灵感+机遇”作了精辟的回答,并且还讲了一个故事。

从“1953年到1966年,我在农校一边教课,一边做育种研究,每年都去农田选种。从野外选出表现优异的植株,找回种子播种,看它第二年的表现,这样来筛选具有稳定遗传优异性状的品种,这称为系统选育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1962年,我在一块田里发现一株稻鹤立鸡群,穗特别大,而且结实饱满、整齐一致,我是有心人,没有放过它。第二年我把它种下去,辛苦培育,满怀希望有好的收获,不料大失所望,再长出来的稻子高的高,矮的矮,穗子大小不一。这时候一般人感到失败就放弃了,我坐在田埂上想为什么失败了呢,我想到第一年选出的是一棵天然杂交种,不是纯种,因此第二年遗传性状出现分离,而如果按照那棵原始株杂交种的产量来计算,亩产能达到1200斤,这在60年代是非常了不起的——我突发灵感,既然水稻有杂交优势,我为什么非要选育纯种呢?从此我致力于杂交水稻育种。”

谁能够想象到,一个关系着16亿中国人吃饭问题的伟大的探索与成功,就这样由袁隆平的一个意念而开始并最终诞生了。

为了杂交水稻,袁隆平几乎奉献了自己的一切,知识、汗水、灵感、心血,没有什么不是为了那梦寐以求的杂交水稻。在研究的初期阶段,为了获得一株必需的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和新婚妻子一起,在身体的劳累还在其次,学术界权威的质疑与反对,使袁隆平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当时学术界流行的经典遗传学观点认为,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许多不良的因子已经被淘汰,积累下来的多是优良的因子,所以自交不会退化,杂交也不会产生优势,从而断言搞杂交水稻没有前途,甚至说研究杂交水稻是“对遗传学的无知”。然而无论是科学道路上的挫折、失败,还是人为的干扰、破坏,所有的磨难都无法动摇袁隆平执着的梦想。他坚信实践才是真正的权威,火热的生命加上知识的力量能够改变一切。

1966年,经过两个春秋的艰苦试验,对水稻雄性不育株有了较多的感性认识后,袁隆平把获得的科学数据进行理性的分析整理,撰写出首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中国科学院出版的权威杂志《科学通讯》第4期发表。这篇论文的发表,标志着在国内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的先河,这不仅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水稻育种课题的启动,而且开创了一个划时代的崭新的研究领域。在随后的30多年间,他在杂交水稻这个领域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他的研究成果一个接一个,他创造的杂交水稻神话一个接一个。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亩,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相当于解决了3500万人口的吃饭问题,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袁隆平用知识在中国古老的土地上,圆了华厦民族几千年都在渴盼的梦想,写下了一个震惊世界的神话。

1999年6月,“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昭示着高科技与资本的紧密结合,将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对于科技与知识的力量,怕是鲜有人能比袁隆平有着更深切的认识了。

假设我们的超级稻大面积推广时“1亩平均增产400斤,推广1亿亩每年就可以增产粮食400亿斤,相当于目前国内一个中等省份一年的粮食总产量。而我搞超级稻研究,只需要国家1000万元的投资。所以科技进步产生的效益是巨大的。那么,水稻亩产提高的潜力到底还有多大呢?我跟你讲,潜力非常大。在理论上,水稻的光合作用对地表太阳能的利用率可以达到5%。目前全国水稻的平均亩产为800斤左右,只相当于利用光能的12%,通过科技进步,只要把光能利用率提高到理论水平的一半即25%左右,即意味着亩产翻番。我们的超级稻成功并推广后,预计可使全国水稻平均亩产增至1200~1300斤。现在我的学生们,年轻的一代的科研人员技术手段更先进了,开展分子水平的育种,效率更高。展望一下,达到3%的光能利用率是可能的,那时16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就解决了。你说科技的力量大不大?”

梦,诞生于儿时那片美丽的园艺场,然而,回眸袁隆平的成功之路,可能谁也无法想到,他之所以会如此义无反顾的选择以农业作为自己奋斗一生的事业,竟只是缘于儿时感觉到的刹那间的美丽。

学习袁隆平院士伟大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袁隆平事迹心得体会四

常言,民以食为天。生存,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主题,自人类诞生起就从未停止过对粮食的渴望。又有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足以体现粮食于人们而言的重要性。一个国家想要在世界上立有不败之地,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人民的温饱问题。

上世纪,灾祸来临,饥荒严重,人们的生活遭遇严峻考验。怀着对国家、对人民的忧虑,对生存下去的迫切期盼,有一位博学多才的人,踏上了培育水稻新品种的漫漫研究长路。他,就是伟大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黑且瘦,颧骨突出。青丝间染上了白雪的颜色。手掌宽大粗糙。衣着朴素。话并不多。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袁隆平,形象却朴实得像个平凡的农民。他亦笑称自己,“再怎么打扮都是个农民”。

不同于别的院士坐在室内、享受国家的津贴,袁隆平是实实在在当了一辈子的农民,在田里劳苦了一辈子。

袁隆平是坚韧而执着的。在探索杂交水稻的这条路上,他遭遇过太多太多的困难,遇到过太多太多次的失败,可他始终没有放弃。他拥有博爱,宽厚的胸怀,怜悯苍生,以己身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在研究尚未成功时,袁隆平为了寻找一株自然突变的雄性不育株,在田间,头顶毒阳,脚踏烂泥,一穗一穗的仔细寻找。

他用粗糙的大手抚过稻穗,向深沉的黑土地倾诉梦想。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推广种植杂交水稻。种植杂交水稻后,产量大增,获得了全国无数农民大力称赞。之后,杂交水稻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世界各国纷纷引进种植。杂交水稻,养活了中国,养活了世界。

袁隆平成功了。他能够成功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与探究。袁老说过,他信奉这样一条公式: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首先,知识——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其次,汗水——几十年如一日对杂交水稻的研究;其三,灵感——依据对遗传学已有的较深的认识,论证出“鹤立鸡群”的稻株是“天然杂交稻”;其四,机遇——发现了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这几点,他都具备了,所以他成功了。而这四点其中,最可贵的莫过于“汗水”,试问有谁能坚持把一生的时间都花在田里?若是几个月,或许有人能坚持,若是几十年,都怯了。袁隆平做到了,所以成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不是别人,而是他,袁隆平。

袁隆平是专注而敬业的。一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没多久,袁隆平便起身告退,“水稻长了,要到田里去了。”是这般的朴质的话语,满溢出对名利的淡泊与对本业的钻而不倦,如何不教人感动!如今的人们,已经被社会上的浮华迷失了眼睛,灵魂覆满尘埃,空洞而贫乏。袁隆平获得成功的道理与我们能否获得成功,本质上是相通的,我们企望获得成功,却总是不愿付出,与成功屡屡擦身而过,终不可得。

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情,并把这件事做到了极致。说他拯救了世界也并不为过。

“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这是他泽被苍生的胸怀。

这位老人,现已过古稀之年。他仍然用他的生命烛光照亮着世界,关注着农业,将一生献之天下苍生。在他身上,彰显出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盛而不衰的传统美德——孜孜以求,钻之弥坚的探索精神,博爱无私,敬业乐业的奉献精神。他用他的智慧,支撑了世界以亿计的人民!

如果没有杂交水稻的发明,很难想象我们依靠什么存活至今。我们每个人,都应怀着最诚挚的谢意与最真挚的感动,向袁老致敬!

学习袁隆平院士伟大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袁隆平事迹心得体会五

袁隆平,平头小脸,其貌不扬,土里土气。你想不到他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而正是这个显得有些平凡和土气的老头,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才华,在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了非凡的奇迹——目前在我国,有一半的稻田里播种着他培育的杂交水稻,每年收获的稻谷60%源自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子。

是怎样的力量把一个人的命运紧紧联系并且积极影响着16亿人的命运呢?又是一种怎样的力量促使着袁隆平年轻时违背母亲的意愿作出自己的人生选择?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促使他执着于杂交水稻的研究而最终走向成功的.呢?

“知识+汗水+机遇+灵感=成功”是他一生的缩写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从一棵天然杂交稻开始,袁隆平开创了水稻育种的新历史。作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中国的英雄,也是有着世界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他获得的一系列国际奖励可资证明。若回答“下个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没有哪位科学家比袁隆平更有资格回答了。

关于超级杂交水稻,不善言辞的袁隆平有着讲不完的故事。当别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时,他以“知识+汗水+灵感+机遇”作了精辟的回答,并且还讲了一个故事。

从“1953年到1966年,我在农校一边教课,一边做育种研究,每年都去农田选种。从野外选出表现优异的植株,找回种子播种,看它第二年的表现,这样来筛选具有稳定遗传优异性状的品种,这称为系统选育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1962年,我在一块田里发现一株稻鹤立鸡群,穗特别大,而且结实饱满、整齐一致,我是有心人,没有放过它。第二年我把它种下去,辛苦培育,满怀希望有好的收获,不料大失所望,再长出来的稻子高的高,矮的矮,穗子大小不一。这时候一般人感到失败就放弃了,我坐在田埂上想为什么失败了呢,我想到第一年选出的是一棵天然杂交种,不是纯种,因此第二年遗传性状出现分离,而如果按照那棵原始株杂交种的产量来计算,亩产能达到1200斤,这在60年代是非常了不起的——我突发灵感,既然水稻有杂交优势,我为什么非要选育纯种呢?从此我致力于杂交水稻育种。”

谁能够想象到,一个关系着16亿中国人吃饭问题的伟大的探索与成功,就这样由袁隆平的一个意念而开始并最终诞生了。

为了杂交水稻,袁隆平几乎奉献了自己的一切,知识、汗水、灵感、心血,没有什么不是为了那梦寐以求的杂交水稻。在研究的初期阶段,为了获得一株必需的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和新婚妻子一起,在1963年到1965年连续两年的酷暑季节顶着烈日大海捞针般地寻觅在安江农校实习农场和附近生产队的稻田里,在前后共检查了4个常规水稻品种的14000多个稻穗后,终于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

身体的劳累还在其次,学术界权威的质疑与反对,使袁隆平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当时学术界流行的经典遗传学观点认为,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许多不良的因子已经被淘汰,积累下来的多是优良的因子,所以自交不会退化,杂交也不会产生优势,从而断言搞杂交水稻没有前途,甚至说研究杂交水稻是“对遗传学的无知”。然而无论是科学道路上的挫折、失败,还是人为的干扰、破坏,所有的磨难都无法动摇袁隆平执着的梦想。他坚信实践才是真正的权威,火热的生命加上知识的力量能够改变一切。

1966年,经过两个春秋的艰苦试验,对水稻雄性不育株有了较多的感性认识后,袁隆平把获得的科学数据进行理性的分析整理,撰写出首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中国科学院出版的权威杂志《科学通讯》第4期发表。这篇论文的发表,标志着在国内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的先河,这不仅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水稻育种课题的启动,而且开创了一个划时代的崭新的研究领域。在随后的30多年间,他在杂交水稻这个领域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他的研究成果一个接一个,他创造的杂交水稻神话一个接一个。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亩,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相当于解决了3500万人口的吃饭问题,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袁隆平用知识在中国古老的土地上,圆了华厦民族几千年都在渴盼的梦想,写下了一个震惊世界的神话。

1999年6月,“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昭示着高科技与资本的紧密结合,将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对于科技与知识的力量,怕是鲜有人能比袁隆平有着更深切的认识了。

假设我们的超级稻大面积推广时“1亩平均增产400斤,推广1亿亩每年就可以增产粮食400亿斤,相当于目前国内一个中等省份一年的粮食总产量。而我搞超级稻研究,只需要国家1000万元的投资。所以科技进步产生的效益是巨大的。那么,水稻亩产提高的潜力到底还有多大呢?我跟你讲,潜力非常大。在理论上,水稻的光合作用对地表太阳能的利用率可以达到5%。目前全国水稻的平均亩产为800斤左右,只相当于利用光能的12%,通过科技进步,只要把光能利用率提高到理论水平的一半即25%左右,即意味着亩产翻番。我们的超级稻成功并推广后,预计可使全国水稻平均亩产增至1200~1300斤。现在我的学生们,年轻的一代的科研人员技术手段更先进了,开展分子水平的育种,效率更高。展望一下,达到3%的光能利用率是可能的,那时16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就解决了。你说科技的力量大不大?”

梦,诞生于儿时那片美丽的园艺场, 然而,回眸 袁隆平的成功之路,可能谁也无法想到,他之所以会如此义无反顾的选择以农业作为自己奋斗一生的事业,竟只是缘于儿时感觉到的刹那间的美丽。

学习袁隆平院士伟大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袁隆平事迹心得体会六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养德塑性、敬业爱岗”

上个月,办事处利用了半天的时间邀请了呼秀珍呼老师,为我们做演讲。说实话,最开始几乎每个人都不怎么看好这次讲座。

然而

呼老师用她那种爱岗敬业的真挚热情深深打动了我。她声情并茂,字字发自肺腑,句句至扣人心。表达了她爱党爱国爱人民的赤诚,并把这份赤诚努力带进生活,带进工作中。其间有好几次都潸然泪下。那也正是说明了她内心依然澎湃,依然热血沸腾。

其实在这次的讲座中,有一点是让我非常感动。呼老师本已退休,但是道北铁中又将其返聘。作为一个60岁将近70多岁的老人来说,呼老师一直站在主席台上为我们演讲,中间不曾坐下,也不曾中断。这种精神我想很值得在坐的每一个学习。学习不止是做一些表面文章,更要懂其精髓。对每一份工作的认真,每一个细节的不疏忽。往往决定着某些事情成败的重要因素。

胡老师演讲的主题是“不变的信念,一生的追求”。信念是什么,追求的又是什么,对于胡老师来说,就是入党,做一名党员。我不是党员,只是一名简单的基层工作者,曾经也不懂得入党对于一个人所意味的重要性。更不知道一个

优秀党员对于一个国家起着怎样的奠基作用。时至今日,像过去那样爱党爱国爱人民的优秀党员实属不多,但广大老百姓依然对我们给予着厚望,呼老师的话就是在激发我们对工作的责任心,对老百姓的责任心。呼老师对党始终忠贞不渝,并把做合格党员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她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实践者。呼老师的报告真实感人,事迹催人奋进! 会场里掌声阵阵,

工作,给予了我对生活的激情;工作,给与了我对未来的渴望;工作,给予了我不断进步学习的动力;工作、更给予了我向优秀党员学习的机会。

作为文汇办的一份子,我感触良多。作为计生科的新成员,我更加责无旁贷。在这里我要学习着把计划生育工作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管理机制,全面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其次,我会重视对自己世界观、人生观的学习和改造。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在生活上、学习上、工作上的行动指南,贯穿我的一生。我要从小事、从身边的事做起。

并且继续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学习计划生育的相关政策,并运用各种宣传工具和载体,充分发挥计生协会的作用,宣传生育文化,增强法制观念和生育观念;二是进一步开展优质服务,继续推行少

生优生政策,努力做好全面服务工作,认真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使我办计划生育工作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通过呼秀珍老师的演讲,我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此,我仅代表计生科全体成员向呼老师学习,以爱岗敬业为宗旨、以以人为本为中心、以事实其实为工作态度、以科学发展为辅导。在工作中,取长补短,互进互利。我也将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普通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建设一支优秀的计划生育干部队伍,为文汇办树立良好的形象,为全辖区计划生育事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把我们的团队努力发展成为全国优秀的标兵团队。

学习袁隆平院士伟大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袁隆平事迹心得体会七

学习呼秀珍事迹心得体会

4月8月日下午,我有幸聆听了呼秀珍老师的事迹报告,报告会上,呼老师以“加强师德修养,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为主题,用亲身的经历、真实的案例和切实的感受,诠释了“教书育人德为本,德的核心是‘爱’字”的教育真谛。呼秀珍老师50余年的教育生涯和她的感人事迹,深深感染了我,她提出的“爱课堂,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就是师德;爱学生,一个都不放弃就是师德;爱班主任工作,探究教育艺术就是师德”的师德理念赢得了在场的每一位老师的阵阵掌声。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要真正做到爱岗敬业,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热爱教育事业是师之根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小而言之,关系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和谐。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爱岗敬业,我们不能仅仅把它停留在口头上,更要把它熔铸在我们的生命里。

二.关爱学生是师之魂

记得有位教育家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面对的是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我们老师面对的多是普通生,甚至是差生。不要抱

怨学生不懂感情,不要抱怨一代不如一代,而要问问,我们付出了多少情感。在我的身边,许多老师关爱学生的行动震撼着我的心灵。许多老师下班时间仍伏案批阅,尤其是那些班主任,严爱结合,从心灵深处教育学生,用爱化作行动,去抚慰学生的心灵。让我们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公平公正、尊重学生,成为学生的伙伴,成为学生的朋友。

三.努力学习提升素质是师之本

梁启超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读书可以忘记打牌,打牌忘记读书。作为一个数学老师,我总是通过不同的途径来提高自己,但确实还很不够,多读书是唯一的方法。读书,可以增强我们的知识储备,开阔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分析能力,健全我们的人格,提升我们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试想想,学生在知识上不犯错,他们岂不是可做你的老师;在行为上不犯错,他们岂不都成了圣人!因此,我们要不断努力学习,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自己的认识和师德修养,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把为学生服务做到实处。只有这样做,学生在教育中不但端正了自己,还学到了宽容和理解。

我常想,如果我们将爱岗敬业当作人生追求的一种境界,我们就会在工作上,少一些计较,多一些奉献;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责任;少一些懒惰,多一些上进;每天好心情,享受工作给自己带来的充实和快乐。有了这种境界,我们就会倍加珍惜自己的工作,并抱着知足、感恩、努力的态度,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学习袁隆平院士伟大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袁隆平事迹心得体会八

篇一:学习苏和心得体会

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他,是一位执着的老人,退休后放弃安逸舒适的生活,十年如一日坚守在荒漠戈壁中;他,更是广大干部群众的优秀代表,是党员干部坚守信念,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他就是原阿拉善盟政协主席苏和老人。他退休后依然不忘革命事业,孤身一人驻扎在内蒙古额济纳旗大漠黑城近十年,栽种梭梭十余万株,很好的改善了黑城周围的沙化环境,保护了黒城遗址,并带领黑城人民转产致富,他以默默无闻、脚踏实地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造福了一方水土,造福了黑城人民。

著名作家魏巍在《我爱这土地》中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苏和在晚年依然扎根沙漠,他就像自己种植的梭梭一样,不畏恶劣的环境,在生命的禁区依然挺立,防风固沙,绿化家乡。苏和,他是沙漠绿洲永远的守护者,他更是时代的楷模,我们所有人学习的榜样。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以来,像苏和这样脚踏实地跟党走,努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思想的党员干部层出不穷,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和发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急民之所需,想民之所想,他们向我们诠释了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伟大情怀。苏和是我们人民心中的英雄,他的精神值得我们钦佩和赞扬,更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学习他犹如骆驼般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苏和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强毅力和决心,挑起重任,走着漫长的艰苦道路,在漫漫沙海中造出一片片绿洲,改善了黑城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绿树茵茵对于黑城来说已不再是梦。没有休息,没有享受,没有个人利益的得失,苏和老人就这样以自己吃苦耐劳,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在黑城脚下辛勤劳作,一步一个脚印,带领黑城人民走向希望的绿洲。

学习他犹如梭梭般扎根基层的公仆情怀。苏和老人心系黑城人民,像梭梭一样扎根荒漠戈壁,以特有的坚韧挺拔精神,为广袤无垠的沙漠带来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他以牧民群众为友,以荒漠戈壁为家,梭梭就很好的向我们展示了苏和老人扎根基层,无怨无悔的公仆情怀。身患糖尿病,却不顾个人安危,在一片不毛之地“安营扎寨”,打井找水、育苗植树,克服无数艰难险阻,他在烈日下守望,在严寒中挺拔,在盐碱中抗争的坚强意志,使他无愧于优秀共产党员这一光荣的称号。

9年过去了,苏和老人已年近古稀,但他坚守绿色的夙愿依旧。是他让我们看到了环境再变,理想绝不动摇的执着精神;是他让我们明白了社会再变,灵魂绝不浮躁的崇高品质;更是他让我们铭记诱惑再多,信念也绝不变质的共产党人优秀本色。他是沙漠绿洲永远的守护者,他更是牧民群众永远的守护神。(杨海静)

篇二:学习苏和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一直知道苏和是阿盟的领导干部,曾任阿盟行署副盟长、政协主席,但真正了解苏和老人还是通过这次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了这是一个就生活在你我身边的活生生的榜样。

苏和老人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人事迹,但他用对家乡的热爱和一个老共产党员的情怀默默用自己的行动回报家乡人民。苏和老人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意让人深受感动。我们要学习他退休后放弃安逸舒适生活、在花甲之年,回到家乡额济纳,战风沙、斗严寒,用尽毕生积蓄在黑城周边沙漠植树造林,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追寻多年绿色梦想的感人事迹

我们要学习他淡泊名利、造福于民的胸怀。苏和老人作为一名盟级退休领导干部,主动放弃安逸舒适的日子,退休不退色、退岗不退位,不等不靠,带领妻子甘做普通人,坚持植树造林、治沙防沙,以满腔热情和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改天换地的英雄壮歌。

我们要学习他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坚强意志。苏和老人身患糖尿病,却不顾个人安危,长期与普通牧民同吃同住,在一片不毛之地“安营扎寨”,打井找水、育苗植树,克服无数艰难困苦,犹如沙漠中屹立的胡杨,在烈日下守望、严寒中挺拔、盐碱中抗争。

我们要学习他始终扎根基层、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苏和老人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韧与毅力,没有任何的个人计较,在黑城脚下,一步一个脚印,十年如一日,像一棵扎根于茫茫戈壁的梭梭,以特有的坚韧和坚守,为这片广袤的土地带来了生机和希望。

学习苏和老人,就是要学习他清正廉洁、无私奉献、不怕苦、不为名、不为利的高尚的共产党人情操,学习他树立起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从苏和老人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敢做善成的勇气,逆势而上的豪气。他是广大干部群众的优秀代表,是党员干部坚守信念、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

苏和老人是我们阿拉善的骄傲,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我们应该用更加努力的工作态度表达对老人的敬重。

篇三:学习苏和先进事迹心得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局于3月18日上午,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了苏和同志先进事迹。通过学习盟委《关于开展向苏和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以及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在全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开展向苏和同志学习的通知》,以及苏和本人先进事迹材料,使我的心灵受到极大震憾。

苏和1947年出生,先后担任额济纳旗人民政府旗长、阿拉善盟副盟长、政协主席。2004年退休后,放弃安逸舒适的生活,在花甲之年,带着老伴返回故乡额济纳旗,在荒无人烟的黑城脚下,十年如一日在大漠戈壁中播散绿色、防沙治沙。

通过学习,我为苏和同志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心系群众、一心为民的公朴情怀,敢于担当、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和勤俭朴素、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深深感动。

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和在职公务员,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要以苏和同志为榜样,牢固树立“一心为公、一心为民”的理念,认真学习,艰苦奋斗、爱岗敬业,为民政事业不断发展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一要不断增强学习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在工作中不断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学会用新的理念、新方法、新手段推进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二要勤奋敬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干好每一项工作。

三要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树立正确和人生观、价值观,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心系群众、一心为民,努力为群众办实好、好事。

学习袁隆平院士伟大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袁隆平事迹心得体会九

篇一:学习苏和心得体会

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他,是一位执着的老人,退休后放弃安逸舒适的生活,十年如一日坚守在荒漠戈壁中;他,更是广大干部群众的优秀代表,是党员干部坚守信念,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他就是原阿拉善盟政协主席苏和老人。他退休后依然不忘革命事业,孤身一人驻扎在内蒙古额济纳旗大漠黑城近十年,栽种梭梭十余万株,很好的改善了黑城周围的沙化环境,保护了黒城遗址,并带领黑城人民转产致富,他以默默无闻、脚踏实地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造福了一方水土,造福了黑城人民。

著名作家魏巍在《我爱这土地》中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苏和在晚年依然扎根沙漠,他就像自己种植的梭梭一样,不畏恶劣的环境,在生命的禁区依然挺立,防风固沙,绿化家乡。苏和,他是沙漠绿洲永远的守护者,他更是时代的楷模,我们所有人学习的榜样。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以来,像苏和这样脚踏实地跟党走,努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思想的党员干部层出不穷,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和发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急民之所需,想民之所想,他们向我们诠释了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伟大情怀。苏和是我们人民心中的英雄,他的精神值得我们钦佩和赞扬,更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学习他犹如骆驼般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苏和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强毅力和决心,挑起重任,走着漫长的艰苦道路,在漫漫沙海中造出一片片绿洲,改善了黑城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绿树茵茵对于黑城来说已不再是梦。没有休息,没有享受,没有个人利益的得失,苏和老人就这样以自己吃苦耐劳,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在黑城脚下辛勤劳作,一步一个脚印,带领黑城人民走向希望的绿洲。

学习他犹如梭梭般扎根基层的公仆情怀。苏和老人心系黑城人民,像梭梭一样扎根荒漠戈壁,以特有的坚韧挺拔精神,为广袤无垠的沙漠带来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他以牧民群众为友,以荒漠戈壁为家,梭梭就很好的向我们展示了苏和老人扎根基层,无怨无悔的公仆情怀。身患糖尿病,却不顾个人安危,在一片不毛之地“安营扎寨”,打井找水、育苗植树,克服无数艰难险阻,他在烈日下守望,在严寒中挺拔,在盐碱中抗争的坚强意志,使他无愧于优秀共产党员这一光荣的称号。

9年过去了,苏和老人已年近古稀,但他坚守绿色的夙愿依旧。是他让我们看到了环境再变,理想绝不动摇的执着精神;是他让我们明白了社会再变,灵魂绝不浮躁的崇高品质;更是他让我们铭记诱惑再多,信念也绝不变质的共产党人优秀本色。他是沙漠绿洲永远的守护者,他更是牧民群众永远的守护神。(杨海静)

篇二:学习苏和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一直知道苏和是阿盟的领导干部,曾任阿盟行署副盟长、政协主席,但真正了解苏和老人还是通过这次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了这是一个就生活在你我身边的活生生的榜样。

苏和老人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人事迹,但他用对家乡的热爱和一个老共产党员的情怀默默用自己的行动回报家乡人民。苏和老人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意让人深受感动。我们要学习他退休后放弃安逸舒适生活、在花甲之年,回到家乡额济纳,战风沙、斗严寒,用尽毕生积蓄在黑城周边沙漠植树造林,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追寻多年绿色梦想的感人事迹

我们要学习他淡泊名利、造福于民的胸怀。苏和老人作为一名盟级退休领导干部,主动放弃安逸舒适的日子,退休不退色、退岗不退位,不等不靠,带领妻子甘做普通人,()坚持植树造林、治沙防沙,以满腔热情和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改天换地的英雄壮歌。

我们要学习他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坚强意志。苏和老人身患糖尿病,却不顾个人安危,长期与普通牧民同吃同住,在一片不毛之地“安营扎寨”,打井找水、育苗植树,克服无数艰难困苦,犹如沙漠中屹立的胡杨,在烈日下守望、严寒中挺拔、盐碱中抗争。

我们要学习他始终扎根基层、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苏和老人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韧与毅力,没有任何的个人计较,在黑城脚下,一步一个脚印,十年如一日,像一棵扎根于茫茫戈壁的梭梭,以特有的坚韧和坚守,为这片广袤的土地带来了生机和希望。

学习苏和老人,就是要学习他清正廉洁、无私奉献、不怕苦、不为名、不为利的高尚的共产党人情操,学习他树立起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从苏和老人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敢做善成的勇气,逆势而上的豪气。他是广大干部群众的优秀代表,是党员干部坚守信念、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

苏和老人是我们阿拉善的骄傲,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我们应该用更加努力的工作态度表达对老人的敬重。

篇三:学习苏和先进事迹心得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局于3月18日上午,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了苏和同志先进事迹。通过学习盟委《关于开展向苏和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以及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学习袁隆平院士伟大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袁隆平事迹心得体会十

学习曾建模范心得体会

近日,学习了曾建同志的先进事迹,深为其精神所感动。我认为,学习曾建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心系群众,关爱下属、爱岗敬业、廉洁公下的精神。

曾建同志担任县级领导近20年,并先后在多个单位(地方)担任主要领导,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真心诚意地为老百姓办实事、解民忧,以他坚强的党性、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实际行动,模范地践行着党的群众路线,生动地诠释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该向他学习,学习他以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自加压力、负重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学习他坚持原则、顾全大局、求真务实、公道正派,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领导作风;学习他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心系群众,为人民的利益不懈奋斗,把一生献给党、献给人民的公仆情怀;学习他清正廉洁、勤奋为官、无私奉献,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操。以他为榜样,牢记党的宗旨,深怀爱民之心,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做一名党的好干部、人民的贴心人。

向曾建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一心为民、服务群众的公仆情怀、学习他脚踏实地、永不懈怠的工作作风 ,学习他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高尚情操,学习他公而忘私、无私奉献的优秀品德。 向曾建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把群众当亲人”的真挚情怀,自觉践行党的宗旨,为群众真心实意干事;就要学习他“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的高尚情操,时刻铭记人民重托,为群众积极主动干事;就要学习曾建“为了群众打好工、自己先打工”的实干精神,大力弘扬优良作风,为群众踏踏实实干事;就要学习曾建“善始善终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的宝贵品质,努力当好人民公仆,为群众持之以恒干事;就要学习曾建“苦了我一人、幸福千万家”的无私品格,最大限度履职尽责,为群众尽心尽力干事。

向曾建学习,就是要像他一样,始终怀着对群众的朴素情怀感,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将群众的利益举过头顶,在真心实意的付出中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惠及群众、赢得群众;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在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上不失声、不缺位,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最大限度地履行一个干部的岗位职责,在密切群众利益中巩固执政基础;面对困难不等不靠,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在深入基层中获得发言权,在真抓实干中争取新进展,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新业绩;从点滴小事做起、从身边的具体事情做起,满腔热忱地为群众做好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利益;胸怀全局、心系百姓,为党分忧、为民解难,把党员干部形象播种在群众心坎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中。

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民生大于天,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原则,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对干部的要求。解决群众最迫切、最急需的热点难点问题,是干部天责。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了解群众疾苦,关心群众热点难点问题。

在新形势下,做好本职工作,为人民服务,必需刻苦学习各种法律法规和相关群众工作知识。认真钻研理论知识,努力做一个素质高、能力强、素质精的“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基层领导干部。

要发挥主动思考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工作执行力,认真想问题、办事情,发扬先进模范人物精神,干一行爱一行,把本职工作做好,实实在在为钱山的人民群众做好服务工作。

学习袁隆平院士伟大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袁隆平事迹心得体会十一

学习曾建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帅小军

没看电视之前,对曾建同志不甚了解,当《关于开展向曾建同志学习的决定》传达后,怀着崇敬之心,我学习了《井冈杜鹃报春晖—追记“一心一意为百姓党的好干部”曾建》和《新时期好干部的典范—向曾建同志学习》等文章以及曾建同志生前的同事好友对曾建同志的缅怀和纪念的文章,曾建同志“坚定信念、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尽忠职守;一心为民、心系群众、以民为先、为民尽责的公仆形象立刻在我的脑海中变得高大而清晰起来,我深深地被这样一位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领导干部而感动着,为人民失去了这样一位好党员、好干部而感到深深的惋惜和沉痛的悼念;同时我感觉到一股暖流和热能时时地撞击着我的心灵,感觉到一种强大的力量不时在心中腾起,我想,这就是曾建同志传递给我们的正能量—信仰的力量。

信仰,是支撑一个人精神世界的力量之源。人一旦有了高尚的信仰,浮躁的心灵就有了熨帖,繁忙的工作就有了目标,人生的奋斗就有了意义。出生于干部家庭的曾建同志,其母亲对事业的执着和严谨的家风,对曾建同志的成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他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曾建同志58年的生命历程中,能有“曾克思”、“曾夫子”,甚至家人叫他“曾干部”这样几个绰号,这正是源于他一贯以来超强的党性、原则性和对工作的认真,更源于他对党和国家的无比忠诚,始终保持着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

信仰是共产党人最纯洁的底色。信仰纯洁,方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干净做事清白做人——他坚守的,是永恒底色。曾建同志作为党的领导干部,曾担任县级领导近20年,并先后在多个单位(地方)担任主要领导,他始终严守财经纪律和廉政建设各项规定,从不利用职务之便谋求一己之利,自觉把廉洁自律作为一种修养和美德。这源于他信仰的纯洁,才有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洁白朴素。党员干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首先就要立身正,身正最根本的则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信仰是共产党人最先进的力量。信仰是创新的源泉,是激发人们不断前行的精神支柱。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只有具备坚定的信仰,方有“只见公仆不见官”的不懈斗志。要做就做最好—他追求的,是止于至善。曾建同志在生命读秒的最后时刻—他记挂的,还是工作。30余位生前的同事,他们不约而同这样给他“画像”——每到一个岗位,第一件事就是深入基层调研,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宁让身体透支,不让工作欠账。 他常说:“群众的开心是我最大的开心,群众的认可就是对我最大的褒奖”,在群众的心底深处—他付出的,就是大爱。这一切在于他对信仰的赤诚,为了信仰可以牺牲一切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用信仰立身做事,可歌可讴。

曾建同志走了,可他的闪光事迹和强大的人格力量却深深地震撼了每个人的心灵,曾建同志的人生足迹,向我们诠释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的力量的强大并不来自于强健的体魄,而是来自坚强的信仰。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始终保持对党的无限忠诚,必须把坚定的信仰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和从政之基。共产党人的信仰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头脑清醒,在大风大浪面前立场坚定,在各种诱惑面前筑牢思想防线。让信仰的旗帜永远飘扬,这是党和人民的期盼,是重铸我们民族精神的现实要求,也是在新的时代实现中华之崛起的伟大召唤。

2014年4月2日

学习袁隆平院士伟大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袁隆平事迹心得体会十二

学习卢玉宝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卢玉宝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1月27日,在卢玉宝因工作劳累过度离世的第50天,为采写通讯《用生命释放正能量——追记兴和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企业党工委书记卢玉宝同志》,记者曾深入兴和县采访。期间,看到的多是泪水,听到的多是哭述。

时隔一个月,2月27日当记者再次来到兴和县采访时,看到的,更多的是全县上下深入学习卢玉宝先进事迹的具体行动;听到的,更多的是党员干部化惋惜为力量,决心以卢玉宝同志为榜样,争做新时期党的好干部的肺腑之言。

40岁的人生太过短暂,然而卢玉宝却在他短短40年的生命历程中,用无限的正能量呵护亲人、温暖朋友,同时用无限的正能量作动力,为党的事业甘守清贫、发奋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习近平总书记曾把党的好干部标准概括为"三句话":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这言简意赅的"三句话",是做人、做官、做事的"三要素".回眸卢玉宝的人生,这"三要素"他全部拥有。

正因如此,2月11日,兴和县委作出决定:追授卢玉宝同志为"优秀共产党员",同时决定,在全县各级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向卢玉宝同志学习活动。学习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学习他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的优秀品质;学习他敢于担当、事不避难的进取精神;学习他廉洁自律、甘守清贫的高尚情操。通过开展向卢玉宝同志学习活动,努力在全县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并让越来越多的卢玉宝式好干部不断涌现。

一位优秀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先进典型就是一个标杆。

学习卢玉宝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在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的今天,城镇社区和谐与否,已与每个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基于如此认识,2014年,乌兰察布的和谐社区创建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兴和县也不例外。

全市社区活动场所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后,兴和县委、政府立即召开专门会议,决定从并不宽裕的财政挤出4000万元,对全县8个300平米以下的社区活动场所进行全面改扩建。这其中,兴昌社区、马桥社区、幸福社区为重点改造社区。

一向有困难冲在前、有工作干在前的卢玉宝主动请缨,全面承担起了三个重点社区的改造工作。从此,他以"指挥员"和"战斗员"的双重身份,开始了在社区阵地建设主战场的"摸爬滚打".

规划设计、室内装修是做好社区阵地建设工作的关键。以前从没有接触过类似工作的卢玉宝不禁开始犯怵。但在工作中从不认输的他,硬是凭着一股求胜的心劲儿,和他的团队一起,用创新与努力的叠加,最终把这两项工作做到了近乎完美。然而,透过这近乎"完美"的背后,我们看到的却是卢玉宝超乎寻常的付出。

为了让每个社区的便民服务大厅、书画室、棋牌室、健身房、排练厅、日间照料室、阅览室、大讲堂等专项功能室布居更合理、特色更鲜明、装饰更温馨,卢玉宝请教了多位行家里手,制定了多个实施方案,召开了多次协调会议。期间,画图纸、跑材料,包括卸货他都亲自"上手".

"能少花一块,决不多掏一毛",这是卢玉宝在社区建设工作中始终坚持的不变遵循。兴昌社区在打造"邻里点击、亲情连接、知识冲浪、爱心绎站、就业导航"5个功能室时,按照原计划,室内装饰美化需要经费约5000元,为了尽可能节省用钱,卢玉宝决定变"实体店购材"为"网上购材",材料到货后,他和年轻的同事们一起,自己动脑设计,自己动手装扮,结果,5个功能区只花了不到700元,就变得"容姿"漂亮、温馨如家。

为了省钱,卢玉宝还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和供货商讨价还价;为了省钱,卢玉宝和他的工作团队时常成为现场的装卸工,桌椅来了卸桌椅,玻璃来了卸玻璃,台面来了卸台面,图书来了搬图书……每天一身土、一头汗的卢玉宝,开始竟被不知情的社区"下夜"大爷认作打工的人。

在社区打造期间,每一个和卢玉宝共事的工作人员都不得不为他超乎寻常的认真劲儿所叹服:桌椅的颜色他要"挑"到最称心,所有"物件"的摆放都要最合理,甚至于一个已经挂好的led显示屏,他觉得再抬高1厘米可能感观会更舒服,他也一定要取下来重新再挂。同事们半开玩笑地说,玉宝打造这三个社区,比打造自己的家尽心百倍。

有付出定会有回报。

如今的兴昌、马桥、幸福三个社区,按照"一居一品"的要求,不仅规划设计有书画室、棋牌室、健身房、排练厅、日间照料室、阅览室、大讲堂等专项功能室,同时还侧重不同的社会群体,专门为流动人口、空巢老人、待业人员、在职党员精心打造了"流动人口之家""老年大学""就业指导站""在职党员报道站"等专题功能区。

采访中,常来社区活动的居民拉着记者的手动情地说:"玉宝牵头为我们打造的这几个社区,不仅方便了我们平常办事,也让我们学习、娱乐有了好去处,我们还没来得及当面谢他,他咋就走了呢……闲下来想起他,你知道我们的心里有多难过吗?"

居民们还告诉记者,生前,玉宝只要下班不是太晚,总要抽时间到他负责打造的社区里转一转、看一看。看看居民们还有啥要求?问问工作人员还需要啥帮助?如今因为缺了玉宝的经常"到访",社区内明显多了几分清冷,更平添了几分伤感。

好在居民们偶而抬头时,兴昌社区那高悬的"中国结"、马桥社区那高挂的"红灯笼"、幸福社区那吉祥的"福字结",似乎显得分外火红。因为他们知晓:这些由玉宝精心设计并亲自为三个社区挂起的饰品,今天之所以红得透亮、红得耀眼,是因为融入了卢部长太多的努力;积淀了卢部长太多的心血;同时也寄托了卢部长对社区太浓的挚爱……

"珍惜拥有,用努力赢得未来"

学习卢玉宝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人生的每一天都是一个篇章,都会有不同的故事发生,我要努力把每一篇章都书写精彩,让每一个故事都释放正能量".在卢玉宝的生前日记中记录着这样一段话。

卢玉宝,作为组工干部的优秀代表,在组织工作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不平凡业绩,他模范践行了"三严三实"的要求,生动诠释了好干部的标准。虽然他永远离开了我们,却为我们树起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卢玉宝精神"教育我们:对待工作要艰苦奋斗,对待问题要迎难而上。要顾好大局、履好职责、严守纪律,要主动适应新常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使命意识,强化理想信念,在爱岗敬业的氛围中实现人生价值。

"卢玉宝精神"指导我们: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更要信念坚定、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都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作为组工干部,我们应以卢玉宝同志为标杆。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道德规范严一严、把责任使命实一实,树立新时期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学习卢玉宝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卢玉宝同志心系群众,为党的事业无私奉献、忘我工作,为群众办了许多实事。他两袖清风,严格管理身边人,不为家人谋私利,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的一致好评和群众的认可。阿右旗组工干部学习了卢玉宝的先进事迹后,深受感触,既被他的先进事迹所打动,也为党和国家失去这样一位好干部而深感惋惜。

学习卢玉宝同志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精神。卢玉宝同志总是忘我工作。组织部门不仅要在组工干部中间培养这种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品质,更要结合对各级各类党员领导干部和人才的培训工作,加强干部、人才的奉献精神,大力弘扬"5+2"和"白+黑"的工作模式。

学习卢玉宝同志脚踏实地、勤政务实的作风。对于群众反映的困难,卢玉宝同志第一时间下到基层,走遍相关村组调研,回城后立即召开座谈会研究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组织部门要结合各类培训,在党员干部中筑牢"要掌握第一手资料,就要勤下基层,多谈心,细致调研"的思想,培养广大党员干部脚踏实地、勤政务实的工作风格。

学习卢玉宝同志认真负责、勇于担当的品质。在社区打造期间,每一个和卢玉宝共事的工作人员都不得不为他超乎寻常的认真劲儿所叹服:桌椅的颜色他要"挑"到最称心,所有"物件"的摆放都要最合理,甚至一个已经挂好的led显示屏,他觉得再抬高1厘米可能感观更好,也一定要取下来重新再挂。同事们半开玩笑地说,玉宝打造这三个社区,比打造自己的家还要尽心。

如今,虽然卢玉宝同志走了,但他留给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财富还在熠熠生辉。

学习袁隆平院士伟大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袁隆平事迹心得体会十三

--- 清贫、发奋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习近平总书记曾把党的好干部标准概括为”三句话”: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这言简意赅的”三句话”,是做人、做官、做事的”三要素”.回眸卢玉宝的人生,这”三要素”他全部拥有。

正因如此,2月11日,兴和县委作出决定:追授卢玉宝同志为”优秀共产党员”,同时决定,在全县各级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向卢玉宝同志学习活动。学习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学习他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的优秀品质;学习他敢于担当、事不避难的进取精神;学习他廉洁自律、甘守清贫的高尚情操。通过开展向卢玉宝同志学习活动,努力在全县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并让越来越多的卢玉宝式好干部不断涌现。

一位优秀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先进典型就是一个标杆。

学习卢玉宝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在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的今天,城

2 --- 了近乎完美。然而,透过这近乎”完美”的背后,我们看到的却是卢玉宝超乎寻常的付出。

为了让每个社区的便民服务大厅、书画室、棋牌室、健身房、排练厅、日间照料室、阅览室、大讲堂等专项功能室布居更合理、特色更鲜明、装饰更温馨,卢玉宝请教了多位行家里手,制定了多个实施方案,召开了多次协调会议。期间,画图纸、跑材料,包括卸货他都亲自”上手”.

”能少花一块,决不多掏一毛”,这是卢玉宝在社区建设工作中始终坚持的不变遵循。兴昌社区在打造”邻里点击、亲情连接、知识冲浪、爱心绎站、就业导航”5个功能室时,按照原计划,室内装饰美化需要经费约5000元,为了尽可能节省用钱,卢玉宝决定变”实体店购材”为”网上购材”,材料到货后,他和年轻的同事们一起,自己动脑设计,自己动手装扮,结果,5个功能区只花了不到700元,就变得”容姿”漂亮、温馨如家。

4 --- 能室,同时还侧重不同的社会群体,专门为流动人口、空巢老人、待业人员、在职党员精心打造了”流动人口之家”“老年大学”“就业指导站”“在职党员报道站”等专题功能区。

采访中,常来社区活动的居民拉着记者的手动情地说:”玉宝牵头为我们打造的这几个社区,不仅方便了我们平常办事,也让我们学习、娱乐有了好去处,我们还没来得及当面谢他,他咋就走了呢……闲下来想起他,你知道我们的心里有多难过吗?”

居民们还告诉记者,生前,玉宝只要下班不是太晚,总要抽时间到他负责打造的社区里转一转、看一看。看看居民们还有啥要求?问问工作人员还需要啥帮助?如今因为缺了玉宝的经常”到访”,社区内明显多了几分清冷,更平添了几分伤感。

好在居民们偶而抬头时,兴昌社区那高悬的”中国结”、马桥社区那高挂的”红灯笼”、幸福社区那吉祥的”福字结”,

6 --- 顾好大局、履好职责、严守纪律,要主动适应新常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使命意识,强化理想信念,在爱岗敬业的氛围中实现人生价值。

”卢玉宝精神”指导我们: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更要信念坚定、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都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作为组工干部,我们应以卢玉宝同志为标杆。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道德规范严一严、把责任使命实一实,树立新时期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学习卢玉宝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卢玉宝同志心系群众,为党的事业无私奉献、忘我工作,为群众办了许多实事。他两袖清风,严格管理身边人,不为家人谋私利,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的一致好评和群众的认可。阿右旗组工

8 --- 卢玉宝共事的工作人员都不得不为他超乎寻常的认真劲儿所叹服:桌椅的颜色他要”挑”到最称心,所有”物件”的摆放都要最合理,甚至一个已经挂好的led显示屏,他觉得再抬高1厘米可能感观更好,也一定要取下来重新再挂。同事们半开玩笑地说,玉宝打造这三个社区,比打造自己的家还要尽心。

如今,虽然卢玉宝同志走了,但他留给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财富还在熠熠生辉。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10

学习袁隆平院士伟大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袁隆平事迹心得体会十四

学习焦裕禄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刘富眀

3月26日下午,在李村镇教育中心的安排下,来到洛阳新区博物馆,我参观了焦裕禄事迹展,收获颇多。事迹展主要介绍了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县工作的事迹,他生活勤俭,艰苦奋斗,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知难而上,展现了共产党员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他能够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不愧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通过观看展板,更系统深刻地学习了焦裕禄同志的事迹,焦裕禄同志虽然离开我们50年了,但他的光辉业绩值得我们学习,这种精神鼓励着我们艰苦奋斗,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作为一名校长,要学习焦裕禄同志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无私奉献,做好教育事业。我们不仅要学习焦裕禄精神,还应该结合自身工作,联系实际,求真务实,做到以下几点:

一.有决心,不怕困难,知难而进,做好教育事业,做好课改工作。当焦裕禄同志面对兰考县的自然灾害时,并没有退缩,亲自带队实地查看灾情,创造性的制定了一套简便、易行、实用而又符合规律的治理“三害”的方法,在科学的方法的指引下,闯出了一条生产、生活之路。由此我联想到了自己的教育工作,时下正在进行的课改工作。在课改进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和疑惑,今天参观了焦裕禄事迹展,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即使遇到再多的艰难,也要学习焦裕禄同志不怕困难的精神。课改工作需要实践,找出最适合本校学生的学习方法。

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的立业之本,取胜之道,传家之宝,也是焦裕禄精神的精髓,焦裕禄同志以他的一言一行生动诠释了艰苦奋斗精神,这是他深得群众拥护和爱戴的原因。我应努力学习焦裕禄同志这种艰苦奋斗精神,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带领大家一起做好教育事业,做好课改工作。

三.实事求是,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焦裕禄精神的灵魂。焦裕禄同志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制定方法策略。我们学习焦裕禄同志这种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精神,就要做到在工作中,走进老师,走进学生,多了解老师的想法,多了解学生的动态。带领全校师生,深入课改,制定出适合本校师生的课改策略。一方面结合理论知识,一方面结合学校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做真教育。

四.清正廉洁,无私奉献。清正廉洁,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重要体现,也是焦裕禄精神的重要体现。焦裕禄同志不怕苦,不怕死,不为名,不为利,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在人民群众心中树立了崇高的形象。作为校长,就应该多为师生服务,时刻为他们着想,不图名,不图利,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始终保持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工作思想。

学习袁隆平院士伟大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袁隆平事迹心得体会十五

学习焦裕禄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杨正学2014年4月15日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党结合时代特征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与焦裕禄精神是高度契合的,要把学习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活动始终,做到深学、细照、笃行。习总书记强调,要组织党员、干部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反复照一照自己,深入查摆自己在思想境界、素质能力、作风形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努力向焦裕禄同志看起,从今天坐骑,从眼前做起,从小事做起,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对待群众、对待组织、对待事业、对待同志、对待亲属、对待自己,像焦裕禄同志那样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以前只知道焦裕禄是名好党员好干部,但从内心却不十分了解他的一生,通过近期搜集焦裕禄同志的有关资料,才真正从思想上了解焦裕禄同志确实是一位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他平易近人,作风廉洁,生活艰苦朴素,他的先进事迹使我很受感动和鼓舞,也深受教育。

焦裕禄常说:“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请组织上放心,不改变兰考面貌,我绝不离开这里” 。

焦裕禄是人民群众心中最生动、最真实、最可亲的公仆形象,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地表。他在这个世界上只有短短42个春秋,却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他在兰考只工作了475天就病逝在岗位上,却把共产党人的本色诠释的淋漓尽致。世事沧桑,焦裕禄精神确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我们党永远的精神财富。焦裕禄同志坚定的革命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感染了我们多少党的干部和群众,更感染了我。

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全村党员干部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冷暖疾苦放在首位、记在心中、落实在行动上,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爱戴。

要做一心为民的典范。焦裕禄带领当地群众战内涝、抗风沙、治盐碱,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广大党员干部应时刻以焦裕禄为榜样,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把群众当父母,当亲人,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切实增进人民福祉,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

要做务实干事的典范。焦裕禄在兰考仅仅工作了一年多,但就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他扑下身,沉下心,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俯下去做群众的牛,站起来做群众的伞”。风沙最大的时候,他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大雨倾盆的时候,他带头趟着齐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势。广大党员干部只有主动沉下身子,静下心来,察实情、出实招、干实事、创实

绩,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克难攻艰,做改革创新的带头人,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赞扬。

学习袁隆平院士伟大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袁隆平事迹心得体会十六

学习左光满奉献在岗位

胡启嘉

“用电有困难,请呼左光满。”这句话在我们广水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左光满,广水供电公司应山供电所营抄工。15年来,他扎根在供电服务一线,忠实地践行着“光明使者,满意服务”的承诺,把光明和温暖送到千家万户。近年来,他相继获得“湖北省省劳动模范”、“全国电力行业服务明星”等荣誉称号,他所带领的“光满服务队”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并作为省电力公司优质服务模式享誉全省。今年,他又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我愿意像一盏白炽灯一样,使用时经得起考验,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光和热。”这是左光满经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一个普通营抄工十多年如一日竭诚为用户服务的真实写照。

1995年,左光满由部队转业到广水市市供电公司工作。 作为一名有着20年军龄的老军人,左光满在部队表现优异,曾经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并荣立三等功。然而在转业时,他却选择了最艰苦的基层变电站。他说:“经历战火洗礼和生死考验,我对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有一份特殊的理解。我觉得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无论身在何方,都应当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永远向着光明前行,活出人生的价值。”为尽快适应工作需要,年逾不惑的左光满主动拜一位二十多岁的毛头小伙为师,从最基本的《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现场运行规程》学起,并在短短的时间内通过了严格的上岗考试,完成了“左营长”向“左师傅”的转变。

1997年,由于他有扎实的思想工作经验,广水市供电公司党委把他调到行政办公室工作,成为让人羡慕的“白领”。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几个月后,他主动申请到基层供电所当一名普通的抄表工。面对家人的劝说和同事的挽留,他憨厚地一笑:“我觉得只有在基层我才干得踏实。”

通过学习左光满的点滴先进事迹,我被左光满“心中装着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公仆情怀深深感动,我要积极学习和弘扬左光满的精神,检查自身存在的问题,真正做到为民从教,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从教。做左光满式的好教师、切实做好当前的各项本质工作,为乡村的均衡教育作出自己的贡献。

学习袁隆平院士伟大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袁隆平事迹心得体会十七

学习左相平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盘小教师:卢明贵 我从学习了盘县教师左相平的先进事迹后,我感慨颇多,心情很不平静,他也是一个平凡的教师。为什么他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来呢?特别是他身上表现出的高尚道德风范,更使我感动不已。

他从教十年如一日,尽职尽责,呕心沥血,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他们生活简朴、廉洁从教、克己奉公,言传身教,把自己全部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他们的崇高品格和师德不仅受到学生和教师的尊敬,而且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所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他能从家乡鹅毛寨破庙改建的学校开始,一步一步的,踏实的走向自己的理想之地。从条件最艰苦的高山小学、离家40多公里的民主中学,还有在海拔2300米的大山中学、从简易的石棉瓦房开始兴建的响水中学开始,坚守自己的岗位,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国家。在他的带领下一步一步的走出大山,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壮大。在他的教导下,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成绩优秀的学生和出类拔萃的教师队伍。

左相平——诚实质朴的人民教师,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和顽强的意志,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把自己的心血和力量献给教育事业,他们的身上闪烁着师德的绚烂光辉。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

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是他让我们更懂得了,一个人,原来可以这样积极地对待工作和生活,可以这样真诚地与人相处,可以这样热情地帮助别人……在当今冷漠、隔阂渐成风气的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正是这样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吗?可以想像,假如生活中处处有像左老师这样的人,那我们这个社会,必将更加和谐,必将布满更多的温情,必将更有人情味,必将更让人留恋。

学习了左相平的感人事迹后,使我对教书育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微小得细节不能忽略,因为它是关乎学生的。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一颗爱心,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和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是好教师的共同点,有了这颗心,你才有资格去教你的学生,对学生没有爱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是有瑕疵的。教师爱学生,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相信没一个孩子,用爱的火花去点燃每一个孩子的心灯。老师要独具慧眼,发现每一个孩子的潜力和闪光点,鼓励孩子不断地、自主地探究,使他们的才华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有爱就有教育”,这句话说得多好啊!爱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让我们一起来爱我们的学生,爱我们的孩子吧!其次,作为一名教师还要有很高的学识水平,不断地学习才能干得出色。时代在进步,孩子在成长,对教师的要求也就有所提高,所以,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大胆创新,积极寻找适

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让自己的脚步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最后,左老师作为一名老教师,不仅在学生面前为人师表,表里一致,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而且在后一辈的新教师眼里真正的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在专业发展上处处想着年轻教师,把机会留给年轻人,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他让学生和教师都得到很好的成长。真正成为了“课堂上传道解惑的良师,生活中是和蔼可亲的朋友”。

左老师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有调皮的孩子,他不厌烦,主动和孩子交朋友,用自己的耐心、关心之情感化他们,给每个孩子平等的爱,走进孩子的心里,使他们感受到了班集体的温暖,使他们时刻体会到老师的爱无处不在。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以左老师为榜样,爱岗敬业,以高尚的师德铸师魂,争做具有学识魅力与人格魅力的,人民满意的教师,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教育事业尽微薄之力。

2012年1月6日

学习袁隆平院士伟大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袁隆平事迹心得体会十八

学习左相平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威宁县兔街乡砂坪小学

严玲

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

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全校老师一起学习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左相平的先进事迹。他,14岁便登上讲台,成“小老师”给“大学生”讲课;他,任教农村38年,走到哪里,哪里的学校就会成为“香饽饽”;他贷款资助学生,只为山区孩子能顺利读书,赢得明天,他就是乌蒙山区播撒希望的使者——左相平。通过学习我对教师的职业有了新的认识,这个职业不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而是既照亮别人也照亮了自己的光辉职业。

左校长这种做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教师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对教育的执着奉献,点燃了我们每一位教师的爱心。他让响水镇中学连续八年中考录取人数均为当年盘县第一名,也成为六盘水市100多所乡镇中学的佼佼者。他用自己的成果,向我们展示了他真实的意愿——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左老师的精神让人敬佩,作为一名教师,我要向他学习。

奥地利教育家贝尔纳曾说过:“没有情感的教育不会成为成功的教育;没有情感的课堂不是成功的课堂”那么没有爱心的教师也就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所以我们要把我们的爱心献给一切孩子。

想教书,要教好书,要做一个有水平的教师,就得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坚守大山38年,我很幸福”在左校长的只纸片语间我们能深切的感受到他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对这片土地的的热爱。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向左校长一样以无限的真情去关爱,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人生价值观,增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的教师使命感,不断强化教师的责任心,把教育事业的这份光和热永远延续下去。

学习袁隆平院士伟大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袁隆平事迹心得体会十九

学习左相平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观风海中学:施俊峰

教师,一个看似很平凡的工作。在粉笔与学生之间什么都没有留下。唯一留给自己的是满头白发。但我们不会埋怨什么,因为我们乐意奉献------为了祖国的明天。

就在我们贵州,有一名教师叫左相平同志。在学习他的事迹后,他那种一心为教育事业奋斗深深的打动了我。

你工作在今朝,却建设者祖国的明天:你教在课堂,成就却在祖国的四面八方。他曾是盘县历史上年龄最小的教师,14岁初中毕业,当了2年义务的夜校扫盲老师,让103个学生全部脱盲;你38年扎根在我们贵州盘县的平困大山里。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像你学习。就是因为有你教师的这个职业才变得如此伟大,你是我们年轻教师的楷模。也同时让我明白了,不管是在乡下,教师的认为都一样:教书育人。

从他老人家的身上让体会到了,作为教师要有一颗爱心,每时每刻热爱着学生,关心着学生,平等对待。记得我读小学和初中的时候,由于不懂事在班上特别调皮,所以很多老师都不喜欢。更谈不上关心你了。这就导致了学习越来越差,越来越厌学。

还让我体会到了作为教师要有不怕吃苦,要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因为你的工作态度怎样直接反应学生学习的好坏。有些时候,试卷上的一个题改错了,比别人就少了1分。也许对教师

1 来说无所谓,但对学生来说他会偷偷的掉眼泪。学生或许会想你不重视他。

以后在自己的工作当中,我会也左相平同志为榜样,我会上好每一堂课,批改好每一本作业,用心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得到更大的发展。

2011-12-16

学习袁隆平院士伟大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袁隆平事迹心得体会二十

xx月xx日下午,在李村镇教育中心的安排下,来到洛阳新区博物馆,我参观了焦裕禄事迹展,收获颇多。事迹展主要介绍了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县工作的事迹,他生活勤俭,艰苦奋斗,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知难而上,展现了共产党员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他能够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不愧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通过观看展板,更系统深刻地学习了焦裕禄同志的事迹,焦裕禄同志虽然离开我们50年了,但他的光辉业绩值得我们学习,这种精神鼓励着我们艰苦奋斗,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作为一名校长,要学习焦裕禄同志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无私奉献,做好教育事业。我们不仅要学习焦裕禄精神,还应该结合自身工作,联系实际,求真务实,做到以下几点:

当焦裕禄同志面对兰考县的自然灾害时,并没有退缩,亲自带队实地查看灾情,创造性的制定了一套简便、易行、实用而又符合规律的治理“三害”的方法,在科学的方法的指引下,闯出了一条生产、生活之路。由此我联想到了自己的教育工作,时下正在进行的课改工作。在课改进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和疑惑,今天参观了焦裕禄事迹展,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即使遇到再多的艰难,也要学习焦裕禄同志不怕困难的精神。课改工作需要实践,找出最适合本校学生的学习方法。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的立业之本,取胜之道,传家之宝,也是焦裕禄精神的精髓,焦裕禄同志以他的一言一行生动诠释了艰苦奋斗精神,这是他深得群众拥护和爱戴的原因。我应努力学习焦裕禄同志这种艰苦奋斗精神,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带领大家一起做好教育事业,做好课改工作。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焦裕禄精神的灵魂。焦裕禄同志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制定方法策略。我们学习焦裕禄同志这种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精神,就要做到在工作中,走进老师,走进学生,多了解老师的想法,多了解学生的动态。带领全校师生,深入课改,制定出适合本校师生的课改策略。一方面结合理论知识,一方面结合学校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做真教育。

清正廉洁,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重要体现,也是焦裕禄精神的重要体现。焦裕禄同志不怕苦,不怕死,不为名,不为利,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在人民群众心中树立了崇高的形象。作为校长,就应该多为师生服务,时刻为他们着想,不图名,不图利,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始终保持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工作思想。

焦裕禄精神生动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是自我比照最合适的镜子,是我学习的典范,时代赋予焦裕禄精神新的内容,等待着我们把他发扬光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