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优秀作文700字(优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0:48:38 页码:10
2023年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优秀作文700字(优质10篇)
2023-11-12 10:48:38    小编:BZQ

总结是一种反思的过程,它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在总结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发现和总结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些总结范文,相信对大家的写作也会有所启发。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优秀作文700字篇一

2016年1月7日至9日,央视纪录片频道一连三晚播出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城门外的我们第一次看到城门里的故事,神秘又日常,古老又鲜活。繁复的修补和整饰,这群有情怀的匠人手中塑造和传承的其实是中国文化最基本的形态。

钟表组的王津师傅十几岁进入故宫,从事钟表修复工作。赞叹古人钟表技艺精湛的同时,我们也佩服于王津师傅长年累月的坚持。是他们让钟表重焕光彩。“总想给后人留下些什么”,一句平淡而朴素,却道出他们最朴实的心愿。文物的修复,使现在与过去联系起来。唐代三彩马的修复工作为王五胜师傅带来了不少的挑战:一点点修复,一点点上色,最大限度地保持原作,亦是对文物的尊重。为了精益求精,他还去参观了许多陈列馆,使作品达到极致。他们长年累月专注于他们的修复工作,每一个小小的细节,他们都一丝不苟地对待,这都是匠心的体现。

木雕组的屈峰是一位很有思想的修复师,他对文物有着自己的见解:文物同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在修复文物的过程中,不断地对文物体悟。文物是为了传播文化,不断地传承下去。还有漆器组的闵峻嵘,纺织组的陈杨,他们都是有深厚的职业责任感的,不断的付出着。无论是哪一个修复组,他们的匠心精神令我们感动。

工匠精神在这个时代十分的可贵,更十分需要。他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他们苦心技艺、甘于寂寞、坚持不懈。工匠的日常生活让浮躁的心平静下来,让快步走的人且行且欣赏,让一味追逐潮流的人,感悟到真正的美。说到这些,想起了李宗盛的《致匠心》,他说:“一个人的天分与出什么样的作品并无太大的联系,我有耐得住性子的天分”。他开创了leeguitars品牌。文物修复也是如此耐得住性子才能成就一件好的'作品。

我们需要有工匠精神,对待任何事情不着急,不匆忙,静下心来,静静地感受;我们要有追求完美的态度。另一方面,我想《我在故宫修文物》还想告诉我们的是:传承文化。我们痴迷于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是否渐渐淡去了对“过去”的怀念呢?殊不知,真的美就是那些传统!那些文物一直都有鲜活的生命,它们赋予我们了解过去的方式,使我们感悟美,使我们喜爱那些文化。因此,我们要重视传统文化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做一个爱传统文化的人。

这个世界,需要匠心精神,也需要传承文化。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优秀作文700字篇二

让技艺背后的人“活起来”

10月,时值故宫博物院90周年院庆,故宫方面破例让摄制组将镜头对准最为保密、最为神秘的文物修复单位——故宫博物院科技部。据导演萧寒介绍,其实早在五年前他们就酝酿了做一部关于故宫文物修复纪录片的选题,让那些修复大师走到公众面前,“因为他们所做的事情被大家称为全世界最昂贵的工作,他们经手的每一样东西都是无价之宝”。回忆去年马不停蹄、星夜兼程的拍摄经历,导演萧寒的脑海里至今依然盘桓着一个“赶”字。萧寒笑称,“当时是因为故宫院庆,给了我们这个机会,希望跟我们合作拍这部片子。最头疼的是工期太紧,包括后期都在赶。”

由于采用了长时间跟拍的方式,在人员配置方面,团队主创规模很小。用导演叶君的话来说就是,最多7个人,常态是5个人,“一个人在现场,两个摄影师各带两个助理。每个人要身兼数职,就像足球场上一个人要踢好多个位置一样”。主创团队又以80后、90后居多,正因为都是年轻人聚在一起,《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在叙事方法和剪辑节奏上颇具新意,它融合交叉了多门学科知识、技术和极富时代感的流行元素。导演萧寒表示:“在一件件冷冰冰的,几百上千岁的文物背后,其实是有鲜活的人,而这些人身上又有很鲜活的故事。我们拍文物,拍修复技艺,但我觉得更多的是希望这个技艺背后的人能够‘活起来’。”

导演叶君更爱用写作文来设喻,阐述他的创作理念。“小学语文课就就教我们怎么写好人文速写,怎样用寥寥几笔把一个人写得特别可爱。创作中,我们先描述一件价值连城的文物,然后慢慢引导观众去意识到文物背后的人更有意思,再逐级给予这个人物以‘戏份’,观众投入的感情就会逐级递增,最后变得爱上它。”

5年做田野调查写10万字资料。

实际上,早在开机之前,两位导演就用了5年时间去做田野调查,一趟趟地游故宫,光是调查资料便写足10万字。尤其是叶君在拍摄时总是秒变“十万个为什么”,故宫工作人员送他一个“叶问”的雅号。再次听到“叶问”的称号,叶君面呈赧颜,“拍摄涉及到十个工艺组,每个工艺组都要构思一个文本,很多问题要问。我就老是在各个工艺组串来串去,问来问去,我又姓叶,所以得名‘叶问’。”

即使提前五年功课做足,即便头顶“叶问”的大名,创作团队还是遇到了很多棘手难题,最头疼的.就是“突发事件”。导演萧寒举例称,也许团队在拍书画修复组的时候,瓷器修复组发生了一个特别棒的事,可错过了就只能是一个遗憾。再比如拟定拍摄星空的晚上,突然下起雨来,结果并不是推迟几天拍摄就可以解决的,“错过了这个时间,又要再去申请,因为故宫的安保非常的严格。你申报的拍摄周期错过了,又得重新再去申请。”这些都是萧寒在实拍过程中的真实境遇。

顾名思义,《我在故宫修文物》展现的主人公就是一个个“我”,工作在故宫一线的文物修复者。导演萧寒表示,团队在人物跟拍上的手法就是融入到拍摄对象的寻常工作和生活中去。“差不多小半年的时间,我们和故宫工作人员工作、吃饭在一块儿。一开始他们也会觉得我们是一个闯入者,到我们拍完走了,他们甚至觉得少了点什么,因为每天相见就像同事打招呼似的。”萧寒说。

除了记录文物修复者在宫墙内施展精湛手艺,他们在宫墙外的日常生活也纳入拍摄的视野。导演叶君认为这是一种接地气的表达:“他们上班也会换乘五种交通工具,他们也会遭遇堵车,他们与我们是一样的现代人,只是他们在故宫这样的场所,从事着外人看起来非常穿越的工作”。

在与这些文物修复者长达半年的朝夕相处中,叶君有一个惊人的发现,虽然这个直爽的汉子在表达起来有点欲说还休。“我觉得在故宫工作的女孩子气质很好。”追问其个中缘由,萧寒替叶君做了补充,“这个工作性质决定了她们对任何东西都是轻拿轻放的。她们的动作、仪态、气质,就像流水一样柔和的状态,而且认真细致工作中的人是美丽的,在文物修复的工作环境与氛围当中,你会觉得她特别的棒。”

在人物的选择上,纪录片第一集就把镜头对准了青铜组的王有亮师徒、陶瓷组的王五胜和两个80后年轻人、钟表组的王津师徒。纪录片播出后,像钟表组的王津,精湛的技艺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征服了很多网友,观众再次领略到了久违的“匠人精神”。谈起拍摄对象的遴选,叶君指出,三集纪录片主要是按照文物修复工艺的门类来划分,“某个主人公可能在这一集是主角,下一集就成为了配角。这是一个多线索并进的叙事结构。好比拧麻花,两三个拧成一团,然后再下一个。”

有豆瓣网友在观后感中感慨,“用来丈量他们一生的,不过是数量不超百的书画,或者器皿,这样的一生,走得好谨慎,好珍重,好讲究,又好舒服。”至于网友对纪录片主人公的热捧,萧寒认为这是当下凡事求快求高效的互联网时代,人们从“慢节奏”中收获到的感悟。“可能这个社会,我们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急功近利,浮躁。所以,看到这一刻的时候,大家才觉得显得珍贵,才会被打动”。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优秀作文700字篇三

一部神奇的国产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最近一直在被热议,这部三集的作品,没有明星大腕,没有特效传奇,讲述的是一群能工巧匠在故宫修文物的故事,豆瓣评分高达9.4,比《舌尖上的中国》还要高,超过热播剧《琅琊榜》,故宫里这群文物修复师,一辈子兢兢业业,精心维护着传世古董,让很多观众为之动容。

这部纪录片是配合故宫博物院90周年院庆而拍摄的,故宫出场地,也提供被拍摄者和题材。片子讲述了一群文物修复师的故事,摄制组连导演一共5人,光筹备就用了5年,两位导演光调查资料,就写了10万字,最终连拍带剪7个月,每集50分钟,总投资150万元。观众可以通过镜头近距离观赏故宫的稀世珍宝,而且见证了破碎的文物,经由心灵手巧的修复师,经过繁琐、枯燥、漫长的修复后焕然一新的过程。修复师日复一日的雷同工作,重现文物的风采。其中不少细节很有意思,修复青铜器的师傅称:“调不出来正确的颜色,一个礼拜都调不出来,难受死了。”

还有一位女师傅,花了十年时间临摹出一幅《清明上河图》,片中将她年轻时的照片与现在的照片对比,一生贡献给文物修复的画面让人震撼。师傅在教徒弟时,第一句话就是:只有耐下性子,才能做好文物修复工作。

片子的旁白里说:“现代中国需要‘工匠精神’。”这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共鸣,“原来我们身边还有这样的人,真的一辈子只干一件事儿。”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优秀作文700字篇四

一部2019年1月份出的纪录片,却到了2019年12月才看,然后就正好出了电影版,三集纪录片+电影一气呵成,不亦乐乎。

上一次令我印象深刻纪录片式电影,应该属《可可西里》了,保护藏羚羊的,但也是由演员根据真实事件外加一些记录镜头拍摄而成,多少还有一点“演”的成分,而这次的《我在故宫修文物》确是实实在在的纪录片。

纪录片其实不适合在电影院播放,因为过于真实,虽然主题明确,但一般没有剧情,或者剧情比较琐碎,在电影院这种封闭的空间内很容易让人感到疲惫,所以也很少有人会把原汁原味的纪录片搬到大荧幕上。由于这个片子在b站反映强烈,也在国内得到了不少的美誉,导演又重新把素材剪辑了一下(包括新的镜头和叙事,不是3级纪录片简单的拼接),搬上了大荧幕。

为什么我认为这个纪录片适合在电影院上映。

1、历史感。

大部分纪录片确定某一主题之后,按照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式,加以大量的旁白,来介绍主题的背景和事件的过程;再用被摄者的角度对主题加以强调、表达,增加纪录片的感性维度或理性维度,让读者对该主题有一个比较全面、详尽的了解。但这些主题大部分或是现代的、或是科技的(有未来感)、温暖的、冷酷的,但都是我们现今社会正在发生的事情。但是《我在故宫修文物》有一点独特的地方,他的主题看似是“我修文物”,但是多了“故宫”两个字,看完给人还有“我在故宫被人修”的感觉。

主角除了修文物的师傅,还有故宫的“文物”。

木器组的屈峰在片中说的很好:"每个人对佛的理解不一样,这也和人的性情有关。你看有的人刻的佛,要么奸笑,要么淫笑,还有刻的愁眉苦脸的,很难刻,佛像一刻就知道,那个味道很难把握,怎么能刻出那种神秘的、纯净的微笑,那是最难的。文物其实跟人是一样的,我们最早就说玉有六德,以玉比君子,玉就是一块破石头,哪有什么德性。但是中国人就能从上面看出德性来。所以中国人做一把椅子,就像在做一个人一样。他是用人的品格来要求这个椅子。中国古代人讲究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所以我跟你说,中国古代故宫这些文物,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要想办法把自己融到里面去。一个文物修复者在修复文物的过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对它的体悟,也把自己融到了文物当中。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优秀作文700字篇五

片中让不少观众产生敬佩与感动之处俯拾即是。贯穿片中的一条文物修复的传承脉络,更像是一条红绳,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呈现故宫这群神秘的手艺如何一代一代按部就班地传下去。一位女师傅在讲述自己入行时,她的师傅教徒弟时说的第一句话是:只有耐下性子,才能做好文物修复工作。这句话也成为片中的“点睛之笔”。

最受观众青睐的是宫廷钟表组王津。他面对的是一对乾隆皇帝钟爱的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花了八个月时间修复,拧上发条,终于眼前的钟“活”了:小鸡小鸭挥动翅膀,天鹅扭动身姿,船只航行,掩在树下的大门打开,里面的织女正在劳作,让观众看得目瞪口呆。

片子的旁白里说:“现代中国需要‘工匠精神’。”这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共鸣,“原来我们身边还有这样的人,真的一辈子只干一件事儿。”

该片另一位导演萧寒称“工匠精神”有好多层含义,“首先是敬畏、热爱,中间可能会出现厌倦,但到最后就变成真正的融合了。一辈子只干一件事儿,这太牛了,现在很多年轻人可能做不到,这就是为什么年轻观众会一下被打中,都说‘献出我的膝盖’什么的。那种耐下心来不急不躁不赶地去做一件事,这样的气质现在太稀缺了。”

“从前周遭总是出现日本工艺、德国制造,没想到的是,原来在我们的国家,也有大写的工匠精神,他们是我们的骄傲”,一位90后的学生陆先生说,这部纪录片对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他带来职业态度的触动。

没有清穿剧的天马行空,亦没有如《甄执》的起伏跌宕。在《我在故宫修文物》里,行走在故宫的是一群做着不普通工作的普通人,他们让故宫从深沉的历史和文化的见证者与保有者,变为一个供当下人施展拳脚和情怀的工作平台。没有高谈论阔,只有扎扎实实,以“匠人”之赤诚,做好本分。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优秀作文700字篇六

近年来故宫不断创新,追光逐影,亮了深宫夜景,也亮了文创品牌;推陈出新,唤醒了历史记忆,也激活了文化魅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5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2019年,故宫“看门人”单霁翔院长退休了,这位在故宫走破了20多双布鞋的院长,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专业的管理模式守护着故宫历史文化,让故宫成为人人竞相打卡的“网红之地”和茶余饭后的“流量新星”,与此同时更是激起了国人对历史文化的求知若渴。但是,尽管“历史文化”貌似人人可说可聊,如若像某知名演员一样发文亵渎,说出“日本人为何没烧故宫?”这种哗众取宠的奇谈怪论,也必然引起舆论抨击,被人嗤之以鼻。所以,历史文化容不得一丝亵渎,而要精心守护、用心传承。

其实,随着精神文明的开放发展,以及在网络文化和全球化的冲击下,“危险历史观”时常有之,我们虽鼓励历史文化交流,但是不容一丝亵渎,尤其对架空了确定的、宏观的历史事实以及历史评价而抛出的一些细枝末节的伪命题,更是要严厉抨击。当然,我们并不缺单霁翔式的历史文化“看门人”和“守护者”,有无数的文人士子引领着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承着历史文化精神。但是,如果能有更多的“看门人”,无数深藏的历史“月光宝盒”将会以更有创意、更具时代感的方式打开。而我们作为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党员干部,更要争做这样的“看门人”,让历史“说话”,让文化“发声”,“走”入千家万户。

争做历史的“看门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史”消得人憔悴。

在故宫工作的7年,单霁翔让故宫“活”了、“火”了,无论是“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的94年来在上元夜首开夜场、“网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物要躬行”的近距离观察文物潮流,还是匠心打造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和别具一格的文化创意产品,都为故宫带来了新的“流量”,让故宫刚从往日的严肃高冷,变得亲切有萌趣,这背后的转变,离不开单院长这位故宫“看门人”,他用文化的力量、市场的力量、社会的力量,为故宫带来了“柳暗花明”,让历史有了新的打开方式。作为党员干部,要以单霁翔院长为榜样,即使是退休前的最后一班岗,也要不忘初心,站稳站好,并且拥有想干事、干成事的激情和干劲,能够站在历史文化高度思考问题,站在群众角度优化服务,履行好作为党员干部的职责,做好历史“看门人”。

不做历史“亵渎者”,死生契阔,与“史”成悦。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展现着独特的魅力,有过动荡变化,也有团结安定,这别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更是后人的宝贵财富和精神营养,而历史中所沉淀的,正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力量。试想,如果连我们自身都亵渎自己的历史文化,宣扬危险的“历史观”,怎能弘扬我们的文化?获得别国的尊重?又怎能更好地从过去走向未来?如果连公众人物都不能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又何谈让历史文化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假如大多数人都抱着“这只是小事儿”的无所谓,放任历史记忆被恶意涂抹、严肃历史被屡遭调侃,这无异于丢掉了精神根基。“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作为党员干部,更要涵养自己的“历史感”,学会用“历史思维”思考问题,不能做历史文化的“亵渎者”,这样才能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在历史文化中沉淀自己。

前几日读书之时,发现一个颇有趣味的方程式,1^365=1,0.99^365=0.33,1.01^365=37.8,这三个公式虽然抽象,但对比一下,却能发现其中蕴含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公式中指数365恰是一年的天数,导致结果差异的是作为底数的1、0.99、1.01,这0.01的差别,却是“一点”都不能少。

1^365=1,黑发不知勤学早,怎能一直踏步走?1代表了一成不变,没有进步,无论经过多久的积累,只能得到1,没有任何变化,如果我们依旧不能察觉或不做出一些变动,最终只能画地为牢。在这个高度发展的社会,竞争越发残酷,原地踏步等于后退。不及时充实自己,不能不断进步,早晚会没有立足之地。人为什么会故步自封,这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安于现状、不求上进、停滞不前、落于人后,放弃了对形势的思考,因为一时的落后而不敢迈步,最终沦为随波逐流。一如方仲永幼时是个作诗天才,出名的“神童”,有着过人的天资却安于现状,满足当下,不再学习新的知识,长此以往,变成一个平庸的人。伤仲永的故事令人哀叹可惜,也在告诫党员干部不要过分安逸,抛弃混吃等死的安稳心态,试着挑战自己,每一次挑战都意味着你的成熟和进步,要有求知的欲望,保持上进的心。

0.99^365=0.33,致广大而尽精微,是否只差那“一点”?从0.99到0.33,就是因为少了的0.01,这0.01看似少,但是经过累积,最终离开始的状态相去甚远。就像是我们每日的工作学习状态,每天懈怠一点点,日积月累,必然会退步明显。人们熟知的手机巨头诺基亚,曾经盛极一时,在高精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拒绝革新,拒绝学习,未能对市场变化及时做出应对,与之相反的其他企业却在不断地进步,刚开始感受不到自己的退步,但是久而久之,不断被赶超,黯然退出竞争舞台。无独有偶,身为党的优秀干部,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对照党章党规、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照先进典型、身边榜样,责任理想“一点”都不能少、初心奋斗“一点”都不能丢。

1.01^365=37.8,海到无边天做岸,进取是否有止境?多了的0.01是进取的信念,得到的是厚积薄发。0.01代表每天进步一点点,不断相乘代表人生的旅途,积少成多,最终实现巨大的跨越。李嘉诚说:“我发现没有什么必然的成功方程式,首要专注的是,把能掌控的因素区分出来。”《我在故宫修文物》的修复大师,超神的技艺不是一天就成就的,而是在日积月累的练习下,每天进步一点点,最终才能够跻身排名世界前列的文物修复队伍。回想共产党成立初期,成员有限,长征走在哪里,革命的火种就播撒在哪里,星星之火变成熊熊大火,不起眼的小部队成长为一只伟大的革命力量,最终带着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我们熟知的“两弹一星”打破了外国对于中国核力量的封锁,增强了我国抵御外敌的军事力量,这都是老一辈科学家们历尽十年,宵衣旰食、摸索前行,把1.01不断相乘才取得的成果。

“若登高必自卑,若远行必自迩”,不管是不拘小节“一点”错误放大十倍的1.1×10=11,亦或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如踏踏实实工作一天的1.01^3×0.99^31.01,愿我们党员干部能把握住青春年华,走好人生每一步,算好励志方程式,释放出1+12的时代价值。

2019年,北京故宫第六任院长单霁翔正式退休,瞬间引发广泛关注与大量讨论。这位自称故宫“看门人”在任期内,一手打造出故宫系列文创产品,一手通过雍正卖萌图、故宫口红引“宫斗”、“紫禁城上元之夜”灯会等话题稳坐国内顶级流量ip位置,挖掘出故宫文化价值背后的巨大经济价值。不仅重新激活了故宫在年轻人心目中的形象,更赢得了外界对其开放、创新的由衷点赞。

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到:到2020年,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而北京故宫博物馆成功案例的背后,恰恰反映出了:想要全面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坚持“三个尊重”能让文化领域供给侧的改革创新大有可为。

对“物”的尊重。对传统文化发自内心的尊重,才能在文化的守正创新中不走偏路、弯路。文物不被保护、不被修复、不被呵护,就没有尊严。2011年,故宫深陷失窃、错字、瞒报、逃税等诸多丑闻,仿佛一夜之间失了魂。单霁翔上任后,第一件做的事就是加强对故宫文物的保护、修复。他在半年间踏遍紫禁城9371间古建筑,磨破20多双老布鞋。被戏称“布鞋院长”的背后,正是他与文物的一次深入交流。拆掉故宫内大量影响环境与安全的现代建筑,腾出展馆空间,让“蓬头垢面”的文物从暗无天日的库房中重见天日,并全力、细致地开展故宫整体保护修缮工程,建立第一个文物医院,实行“三禁”制度……这些,都是单霁翔对于故宫近600年历史的最庄严的尊重。

对“人”的尊重。一个有生命力的博物馆,需要思考与游客的相处模式与“交流”方式。当“拥挤”“嘈杂”“价格高昂”“走马观花”等成为了参观感受的代名词时,参观质量便无法得到保证,过程自然也毫无体验可言。而这正折射出我们国内许多文化景点缺乏人本理念,对“人”的不够尊重。

根据故宫最新公布数据显示,80后、90后已成为故宫博物馆游客的主力,30岁以下游客占比超过四成。这一切正是得益于单霁翔让“观众有尊严”的管理革命。增设售票、检票窗口,开通网络预约以及制定合理的票价,让更多的人能够“跨”过深宫红墙,近距离感受历史的痕迹。每日限客流8万人,保证游客安全的同时提高游览质量。大量增设座椅,科学调整男女厕所比例,方便游客休憩。扩大开放面积、兴建第二馆区,引进led冷光源照明,让观众与文物能产生更多的共鸣,更好地体验文化。这其实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给予“人”以最大的尊重。

对“器”的尊重。这里的“器”指的就是现代社会的各种科学技术。一方面,借融媒体创新发展的东风,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上新了·故宫》的不断热播,让社会大众,特别是年轻人对这红砖绿瓦的宫殿下所沉淀的传统文化、历史故事与演绎到极致的工匠精神,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

另一方面,文化供给侧的改革创新不只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做简单的加法,更是对现代社会潮流的理解、顺应与运用。从文物中汲取灵感,将文化元素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活联系起来,满足公众的口味与市场的需求,成功打造出故宫美妆、茶具等爆款周边,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有了经济效益,才能够在许多珍贵文物面临严重“生存挑战”的今天,让故宫“有底气”采取恒温保管、升级储藏环境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保护,形成一种“物”与“器”的良性循环。这正是为传统文化产业开发与保护同步发展提供了一条学习借鉴的路径。

人事虽已更替,但是故宫的顶级ip还在那里,甚至已经有了“让故宫美到下一个600年”的小目标。其实在文化文创等领域,商业、情怀、责任这些名词相辅相成,并不冲突。坚持做好“物”“人”“器”三个尊重,相信文化领域的供给侧能够迸发出更多活力。

“鸿蒙初辟本无性,打破顽空须悟空。”2019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网站显示,华为已经申请注册“华为鸿蒙”商标,并标注该商品可用于操作系统程序。这意味着,未来我们也可以应用到完全自主研发的国产操作系统。

“鸿蒙、麒麟、巴龙、鲲鹏……”华为注册的商标,研发的产品被戏称为承包了整部《山海经》,其实,除华为外,比亚迪的“秦、唐、宋、元”;我国东海的“春晓、断桥、平湖、龙井”等油气田;航空航天领域中的“神舟、嫦娥、天宫、墨子、悟空……”这些深植于我们血脉里的中华文化,是属于我们的“中华式浪漫”。老祖先带着古朴与厚重一路走来,今天的中华儿女怀着自信与梦想一路前行。

回望来时路,我们因何有为?中华文化通过几千年不间断的积累和沉淀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内核。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中庸之道的深厚哲理;“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忠肝义胆;“尽孝不必家富有,敬老何须讲原因”的忠孝担当;“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的谦谦君子;“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的壮志豪情。这些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文化因子是铭刻于每一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印迹,并以全新的方式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动力。《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国家宝藏》,一部部经典纪录片带动了创意周边产品的走红和附加产业的兴起,在旅游、影视、文创等领域掀起一波波“国潮”。这正是千百年来传承的文化底蕴带给我们的财富和底气。

踏上新征途,我们为何必为?新儒家领军人物杜维明曾经说过,现代社会主要依靠三个力量来驱动:政治、经济和文化,政治和经济构成一个国家的机体,而文化则是国家的灵魂。前不久,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精心打造的“有间国潮馆”在北京三里屯开业,五千年的历史与现代科技交相辉映,展示的是中华民族源源不断的创造力,更是一张文化自信的中国名片。正如习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演讲中强调:“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华文明鲜明的价值导向,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我们的文化不但对内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对外还有巨大的感染力。“孔子学院”传播儒学之道,国粹京剧登上世界舞台,太多的中国元素正影响着世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才是文化的魅力所在,中华文化同样也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远眺前行路,我们如何作为?作为新时代青年,吮吸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我们当践行文化传承,不忘本来。中国诗词大会上勇夺冠军的外卖小哥雷海为,他虽背负生活艰辛,可每送一单外卖,就坚持背一首诗。哪怕在泥泞中,也懂仰望星空。我们只有用好历史这本教科书,以古人之规矩,开自我之生面,才能在实际行动中赋予中华文化更持久的生命力。我们当促进文化互鉴,吸收外来。如今,我们在新媒体、新科技的支持下,也应以开放的眼光、开阔的胸怀对待世界各国人民的文明创造,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只有用好文化这本百科全书,才能以他人之长处涨自身之世面。

“欲信人者必先自信,欲知人者必先自知”。人工智能机器人“阿尔法狗”或许可以依靠强大的运算在围棋比赛中战胜人类,但是它永远也不会明白,我们祖先留给我们这一黑一白的棋子所教给我们的智慧。进取与退让之间破开混沌,自信与创新之间中华有为。

4月8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退休的消息遍布朋友圈和各大新闻头条,消息热度丝毫不亚于当红流量明星。任期7年,单院长在故宫大刀阔斧,成绩斐然。他为世人一步步揭开了紫禁城的神秘面纱,给公众带来了接踵而至的“文化热”,而自己在不经意间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网红院长”。单霁翔的故宫工作经验给我们基层工作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思路引领。

脚踏实地,以实干精神谋实业。一上任,单霁翔不惜花五个月的时间,磨破了20双布鞋,带着秘书走遍了故宫1200个建筑,9371间房,查看了1807558件收藏文物。在“对故宫的每一个角落都了如指掌,对每一件文物都如数家珍”的前提下,才有了“让一件件文物从沉睡中醒来”“让宫殿屋顶不再杂草丛生”“让安保设施落实每一处死角”……纵观基层工作亦是如此——唯有实践才能出真知。“用会议落实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的做法本就空浮表面,政策是否落地开花、做法是否涵聚民心、成效是否利于民生,都无法从中了解。基层干部唯有用脚去丈量每一寸土地,时常到群众家中走一走、坐一坐、聊一聊,工作的开展才能切合民生、贴合民情。

开拓思路,以开放创新谋发展。见识了故宫典藏的博大,单霁翔认为文化不能“孤芳自赏”,应该用故宫博大恢弘的文化去滋养公众的心灵。这7年间,故宫开放区域由原先的30%一跃到现今的80%以上,展出的藏品也由原先的1%到如今的186万件文物藏品皆于官网可见。《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带火了”故宫背后的中国匠人,单院长乘势推出了一万多种故宫元素文创产品,身体力行地做宣传,创下了一年10亿元的销售奇迹。反观基层,时值“减负年”亦是“实绩年”,少了文山会海,基层干部也不能松懈,更应以昂扬的斗志去开拓,不断追寻工作中的突破口,做到心无旁骛抓发展,给民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坚守责任,以深化改革谋未来。2012年1月,单霁翔新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当时故宫“家底不清、保管环境不佳、安全状况不利、管理水平不高”,更是深陷“十重门”舆论危机,他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先是全城禁烟,再拆违规建筑,又禁私车入宫,最后实行限流和全网售票。单霁翔得罪过很多人,但只要换来一个崭新的年轻的故宫,他觉得付出多少都值得。7年的兢兢业业,单霁翔认为自己并没有多大功劳,只为“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在基层工作,我们也需要以“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身在其位,责任必担,啃下该啃的硬骨头,克服一个个难关。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优秀作文700字篇七

因为微信上的某个公众号的推送,偶然之下得知这个记录片,大概也是因为好奇心驱使,我索性利用闲暇时间看起来了。《我在故宫修文物》,名字听起来也很随意,整个片子拍得真心不错。既讲述了一位位文物修复工作者的日常工作场景,也讲述了一个个美丽的文物在文物修复工作者手下经历的历程。

我是个很喜欢历史文物的家伙,因为喜欢,所以一次一次地徜徉在博物馆中,流连忘返。当然我更多的时候,只是简单地冲着文物美丽的外观,对于文物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我有时是知道的,有时是不知道的。因为自己的无知,因为自己的太多太多的不懂得?。但是看完这部纪录片之后,我开始对文物背后所藏着的历史文化底蕴感兴趣,我甚至想了解每一件文物背后所藏着的故事。我为这些伟大的历史而感动。

文档为doc格式。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优秀作文700字篇八

50岁出头的杨泽华几乎是一夜“成名”,他不是演员,而是故宫博物院书画组的一名文物修复师。

继《舌尖上的中国》后,一部名叫《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今年在中央电视台首播,后来又在互联网上传开,吸引了众多“80后”“90后”观众分享留言,这让杨泽华等一批故宫里的能工巧匠成为令人羡慕、敬重的“红人”。

与此同时,纪录片界也看到了新气象——从当初的“舌尖”现象,到现在的“修文物”系列走红,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纪录片产业正在迎来又一季春天。

三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以普通“外行人”视角,呈现“养在深闺”的中国传统修复工艺,围绕“修文物”展开的讨论,网友以满分10分的评价标准给“修文物”打出了罕见的9.4分。

杨泽华看了自己在纪录片里的表现,觉得“非常真实”。他和这部作品的导演、“80后”制作人叶君在央视纪录频道上海见面会上坦言,从普通人的角度看,确实需要这样的纪录片去帮助大家了解故宫和传统工艺,“这是对老祖宗文化的充分尊重”。

追溯到,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走红时,曾令众多纪录片工作者兴奋不已。但那以后,一方面美食类纪录片扎堆拍摄,新意下降,另一方面国产纪录片中尚未能产出与“舌尖”第一季媲美的震撼之作。

近期发布的《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纪录片年生产总投入超30亿元,总收入接近47亿元。,卫视频道、专业纪实频道共播出纪录片约76400小时,其中首播节目总量24000小时,同比增长3.9%。

报告还显示,从行业投入占比看,电视台依然是纪录片制播的绝对主力,投入占全行业的六成多,在20,仅各大电视台对纪录片生产的投入就增加了3.2亿元,增幅达21%。此外,民营机构、新媒体的制作投入也均以亿元计算,成为行业后起之秀,与电视台进一步形成合力。

除了《我在故宫修文物》,央视纪录频道近期将集中推出纪录片《航拍中国(第一季)》《自然的力量》《功夫少林》等。

据央视纪录片项目负责人介绍,近年来4k超清技术、无人机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等在全球不断升级换代,纪录片创作也必然不断与时俱进。央视通过一次次深入实地的“探奇”,近期将故宫传世技艺、少林武术绝学、藏羚羊的生存现状全貌等罕见题材,呈现在观众面前。

无独有偶,在中国纪录片拍摄重镇上海,4月诞生了首个纪录片公益放映空间,每月定期免费向观众播放4k画质的纪录片,首期呈现四集大型纪录片《西藏》。

项目主办方、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总监干超说,中国纪录片产业正在经历一个爬坡阶段,在经济社会类、探险类题材摄制方面有很大潜力可挖。

年上海尝试了由纪录片团队摄制的真人秀《跟着贝尔去冒险》,在电视收视率和网络点播量上取得“双赢”。片中主角、英国探险家贝尔与中国团队还一起研发了“中式”探险真人秀模式,今年将作为一种新的电视模式出口到法国。

“除了技术进步和叙事模式的创新,作品中特别讲求的情怀和担当,依然是纪录片发展的根本。”叶君说,他把纪录片摄制与文物修复做了一个比较,相似之处在于都有一种执着,最终都是通过最恰当的方式,把中华文化呈现给世界。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优秀作文700字篇九

2016年4月看这部片时,它已经红火一阵,评价9.4。起初看时心态摆得不正,对于被众人传呼其神的东西,难免会抱有过多期待,用批判的眼睛审视它,看这盛名之下是否有难副之处。但随着进度条推进,镜头在木器、铜器、漆器、钟表组的人和事间不断切换,那种硬要评个好坏的小儿心态便羞答答藏了起来。不管是为了庆祝九十周年庆还是招揽人员需要,或是给大众普及些文物常识,或是职业宣传,这部片已真正做到全面兼顾,且不失格不掉品,既没有用力过猛硬要灌输些什么,也不像以往纪录片那样沉闷严肃。

从叙事上来说,片子没有宏大的叙事,而是从一个个文物修复师的日常工作中,体现出文物修复的复杂、精细和枯燥,表现出文物修复师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自己工作的热爱。

在镜头里的文物修复师,他们没有被塑造成多么高大伟岸的形象,在镜头里,他们或是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的老匠人,或是学历高但又踏实肯干的年轻一代。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能够忍受住那份安静和寂寞。能够慢工出细活。片中也提到年轻一代在刚入职对于工作的不适宜,很真实,很现实。所以我们才更庆幸有这样一群人坚守着。

而在一个个修复师的话语中,一方面是对文物本身和修复工作的介绍;另一方面又流露出自己对于这份工作的认真对待。很多观众最感动的点,也在于此。

说中国需要匠人,那匠人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呢?他们应该不仅仅是精通某个行当的佼佼者,而且也是始终热爱职业,在工作中收获快乐和成就感。从而才能像故宫的文物修复者一样在孤独中找到欢乐,在枯燥中找到欢乐。从而将这份工作转化为一种责任。

片子里说,有的人认为一个文物修复师生命的价值体现在所修复文物本身的价值,但是文物修复师自我价值或许在朝朝暮暮与各式文物对话的过程中已经实现。他们在每日与文物相处的过程中,不断思索如何更好修复文物,不断提高技艺,也透过文物了解到厚重的历史和万物的沧桑。生命的意义在一日日里早就有所提升了吧。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优秀作文700字篇十

如果有时间,可以在看各种美剧、英剧、日剧的间歇,或者少看两集手撕鬼子、嫔妃宫斗、婆媳撕逼、老公出轨的国内剧,花两个小时看看这部三集纪录片,然后,你会被一群人打动,你会感到热血往上涌,你还会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所谓最牛x的爱国主义教育片,当仁不让。

这片让我看得热血,可又让我特别特别的难过。因为我看到了师傅们工作地方的狭小局促、工作环境的杂乱、工具随手堆放而没有规范的区域、工作台的拥挤有的甚至在灶台旁、修缮古画桌子放不下只好把长卷的一段放到一旁的材料堆上、徒手搬挪文物、运输文物时的简陋粗糙。不是崇洋媚外,对比邻国日本的文物修复,他们有现代的工作室、宽敞的工作间、搬挪一定戴手套,运输时以搬运木质佛像为例,必须先将佛像全身包覆,然后进行绑缚,再然后放到量身大小的木质框架结构中,再把所有和框架的接触点都垫上缓冲辅料,最后用合适的工具运输,而片里的佛像运输完全裸露、直接绑缚、用还不及佛像一半长度大小的简易小推车。。。

这可是故宫文物修复、cctv,应该是代表了现在中国的顶级文物修复生态啊。。。

希望可以把修复工艺、材料、及流程的科学化标准化体系和大数据库建立起来,然后和师傅的手艺相辅相成,这样就是一个完整的牢固的体系了,把经验、手做和科技完美的有机结合,这样的修复技艺,千年不倒。

希望故宫博物院尽早北迁,把办公室、电线电缆电话线、锅炉房、食堂全都挪走,把古迹之外的人为破坏还原,也给师傅们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和配套硬件(很可惜,片子里展示的北区中还是普通办公楼式的房间,我没看到在其他国家文物修复片里见到过的那种现代文物修复工作室)。

和故宫一样,今日的北京城已经完全验证了当年梁先生的预言,如果当年能走了他那条路,那么今日的北京将会是百倍精彩的京都,而那些精彩,我们再也看不到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