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物理实验报告《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25 12:27:27 页码:11
物理实验报告《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2023-08-25 12:27:27    小编:

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报告,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物理实验报告《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一

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

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

操作:

1. 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 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

4. 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

讲解:

1. 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光后,烛火就熄灭了。

2. 烛火熄灭后,杯子里的水位会渐渐上升。

创造: 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动收集其它溶液吗?

浅谈自然材料在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

作为农村幼儿园,缺乏资金,从而缺乏环境创设的.材料及缺乏各种玩具和活动材料。如何就地取材,运用自然资源,体现农村幼儿园的特色呢?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自然资源在农村幼儿园的运用。

一、充分收集多种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素材。

农村的自然资源包罗万象,品种丰富,但是,是不是所有的自然资源都能运用到我们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和教玩具制作当中去呢?肯定不是。这其中可以大致有这样几类比较适用的:种子类(玉米、黄豆、绿豆、谷类等),竹木类(竹筒、木块、树皮、篾条、树叶、松果等)、秸杆类(麦杆、稻草、油菜杆等),瓜壳类(花生壳、瓜子壳、丝瓜壳等)。一般来说,都是运用晒干后,易于操作的,而不是新鲜的,不容易保存的。

要发挥自然资源的作用,就要充分收集自然资源,一个是在数量上,一个是在种类上。数量多才易于运用,种类多才能避免单调。

二、创新设计,发掘自然资源的最大使用价值。

在我们农村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和教玩具制作中,如何运用自然资源并不是约定俗成的,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我们幼儿教师充分开动脑筋,创新设计。一般来说,竹木类、种子类因为比较硬,所以适用用自制教玩具比较多,而秸杆类、瓜壳类适用于环境创设比较多。真正在实践中的运用还需要平时多动脑筋,多实践,因为在这方面的尝试和经验都不是很多,现成的可以借鉴的东西也很少。

在这里,我可以建议一些,在教玩具制作方面,竹子可以制做很多体育用具,如跑马竿、踩跷筒、竹圈、小推车、竹蜻蜓、竹扭棍等;木头可以做陀螺、积木块、木凳等,稻草可以搓成草绳,种子类可以穿成串用于数数。在环境创设方面,可以用各种瓜壳来粘贴,还可以用各种秸杆来编织进行装饰,总之就是多动脑,多想办法。

三、灵活使用,美化搭配。

一般来说,自然材料的颜色比较深沉,而且不容易粘贴,在使用的过程中大家都觉得比较吃力,这就需要灵活使用,美化搭配了。我这里有几点建议:

1、在使用之前要进行初加工,比如对竹木类进行切割打磨,对瓜壳种子类进行筛选,对秸杆类进行剪切等,反正就是为了在使用中更易于操作。

2、在运用到环境创设中时,自然材料不容易上墙,有个窍门,就是运用纸做中介材料,把要用的东西先粘在纸上,然后再粘贴在墙上,这样就很容易上墙,不容易掉

3、要充分美化,怎么样美化呢,一个方法是上色,根据实际的需要给自然资源上漂亮的颜色,可以用油漆也可以用广告颜料,另一个方法是与彩色卡纸搭配。

总得来说,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使用自然资源只要兼顾到美观和实用,再加上我们老师们的巧妙构思,就充分展现了农村幼儿园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特色,这是城市幼儿园所不能代替的。

作为农村幼儿园,确实存在各方面困难,但是只要大家勤于思考,全身心的为了幼教事业的发展而努力,我相信,农村幼教是有出路的。

物理实验报告《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二

初三物理实验课教学工作总结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学的实验基础、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是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物理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分析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和归纳、应用、创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整个一学期,我严格按照自己学期初的实验教学计划进行了初三物理的实验教学工作。

一、本学期所做的主要工作

物理的探究实验报告册上很多新奇有趣的实验,让学生在做中学,每个主题设置了“学着做”、“自主做”、“合作做”三个层次的探究活动,增强了物理实验的趣味性。目的是让学生构建基础性的科学知识,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科学探究的技能。

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予以耐心帮助,鼓励多做物理实验和参加物理实践活动,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实施实验教学,一般只给出设计和组织探究活动的建议:给学生的探究活动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有一定依据的猜想与假设,避免盲目的探究;辩证地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的指导;方案力求使探究始于真实和接近学生所处的真实环境(自然、生活和社会的环境);情境中隐藏着可能被学生发现的问题,给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质疑的机会。让学生多思多动手,自己去提出假设,验证猜想,严格遵守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观念,让学生做自己的的主人,作学习的主人。

二、取得的成绩

初三的学生好学好动,刚接触物理,在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上需要进行培养,安排必要的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三学生的动手能力差,没有自觉的去探究的意识,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养成动手动脑学物理的能力,在本学期的实验教学工作中学生的实验积极性高,能够保证完成实验任务,并且自己在实验中能够发现问题,有改进实验的.初步想法,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实验的进行还让学生对知识形成感性的认识记忆深刻不易遗忘。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在整个一学期的`实验教学我基本也是在学习,跟着许老师学习,包括实验的安排,实验的准备,实验课的组织,边学边教,我自己在实验教学中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特别是实验课的组织,在实验室上实验课课堂的纪律比在教室的纪律差很多,本来作为新教师对于课堂的组织能力就比较差,实验课就更乱了,在下学期我一定注意课堂的组织,做到有序上课,让实验课的功效发挥的更好。

四、下学期努力的方向

作为新教师我有很多的不足,在学期的教学中我一定努力的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予以耐心帮助,鼓励多做物理实验和参加物理实践活动,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

物理实验报告《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三

八年级物理实验课评课稿

背景分析:

物理新课改大风潮席卷各大中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全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动手能力,以前传统课堂重在知识和技能的目标,新课标将课堂教学目标分散,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再只注重知识的传送,而是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我们的社会不缺乏奥赛机器,而是缺乏发明创造,所以,新课改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但是新课改也能很多老师苦不堪言,学校要成绩,那么教师如何在应试教育的大网下寻求素质教育的狭缝?这是很多学校老师的心理矛盾。

这节课是在实验室上的,小组实验。

学生是第一次迈入实验室,很多的兴奋和躁动很明显,x老师在课堂的开始严格要求,受到很明显的效果。学生坐姿很端正,精神很饱满。我也很期待这节课的完美收官。

评课:

x老师是用图片导入新课,选用四个图片都是动物照镜子的,学生很快进入状态。接着老师拿出一块大平面镜,问学生,你觉得平面镜成的像在哪里?学生七嘴八舌,很多同学说在平面上,这是学生错误的生活经验,所以如何纠正学生错误的前概念,x老师在这里,用语言跟随学生的思维,假设现在所有人成的像都在平面上,那么大家的像不都是在一起了吗?那像不是花了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的生活经验,于是自然而然能猜想出来,平面镜成的像在平面镜的后面。

然后x老师让学生观察刚才的四幅图片中的像,完成课本中实验活动部分的猜想与假设。接着教师就是为实验细节做铺垫。抛出了很多问题:“如何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如何找到像的位置”、“什么是镜面”,让学生观察自己手边的实验器材,并仔细研究实验器材的特点,并一一作分析,这里,可以看出教师深厚的知识积累,雄厚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教师为实验做了很多铺垫,细节讲解,最后进行到课堂的25分钟的时候,终于让学生开始做实验,测量三组数据,但是实验只进行5分钟,就结束了,学生还没有自己摸索实验,还不会找到像的位置,教师就开始总结归纳平面镜成像规律。所有的实验细节、所有的实验结论都是教师代劳,学生都只是看客。

一节实验课,是名不副实的实验课,一节课45分钟,教师讲了40分钟,学生头脑被老师霸占了40分钟!!

物理实验报告《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四

物理实验课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摘要:

积极响应当前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对大学物理实验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为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应用技术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成为目前所有高校正在积极探索和不断尝试的教育理念.尤其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或刚刚转型的本科院校来说,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更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综合类或理工科类院校必备的基础课程,大学物理实验应该首当其冲,积极响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勇于探索和改革,为后续课程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鉴于当前很多高校对大学物理实验课时的削减,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范围内,更有效地发挥出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需要物理实验教学工作者积极思考和努力尝试.

1正确理解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培养目标和办学思路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深刻变化,社会文化建设不断推进,旧式的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亟待改革.各高校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变发展理念,使高校的教育能真正做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的人才是面向生产建设以及管理和服务的第一线[1],需要具备直接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高校在制定培养方案的时候,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学生初步真正独立完成和思考的实验课程之一,学生掌握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和影响到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能否顺利、成功建立起积极发现问题、努力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素养有着抛砖引玉的作用.因此,面对当今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应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努力改进和完善现有物理实验教学过程,达到真正为社会培养适用人才的目标.

2当前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物理实验内容模块固定

但综合性不够大学物理实验内容囊括了力、热、声、光、电的各个领域,尤其对于非物理专业的学生来说,通过该课程可以对物理世界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但是,实验内容相对较零散,实验与实验之间相对独立,关联较少,充其量只是让学生普及了一下基础物理实验的内容,但是对实验的探究和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训练不够.

2.2验证性实验占很大比例

大学物理实验是基础性实验,大部分的实验以验证性为主,而设计性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主要有几点:对设计性实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实验室硬件条件不具备;设计性实验费时费力,时间上或者师资力量上不允许.

2.3授课模式单一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大学物理实验依旧采用传统实验课模式,即时间和内容是给定的,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给定的内容,限制了学生思考和探索的空间.

2.4无差别教学

大学物理实验一直以来作为所有理工科学生的必修课程,基本上课程内容是一刀切式的,导致学生认为物理实验课很多都是跟自己专业无关的,学与不学都可以,大大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述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我们当前提倡的应用技术型办学理念已是相去甚远,亟待解决.

3课程改革措施

应用型人才即生产建设和管理的一线人员,所以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应围绕如何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展开课程改革.首先,从实验内容的安排上,可以分模块进行,这里指的不仅仅是力、热、声、电、光的模块划分,而是每个模块内部的重新组织.比如力学实验中,对刚体转动惯量的测量,既可以开设扭摆法测量刚体转动惯量,也可以开设三线摆测量刚体转动惯量;再比如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2,3],可以将自由落体测量重力加速度,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和气垫导轨测量重力加速度等实验一起开设.通过这种系列性的实验方式,让学生从中思考不同测量方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既能使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加深理解,更重要的是激发他们的探究心理,加强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知识“活”起来.其次,在传统的物理实验中,大部分实验内容以验证性为主.通过验证性实验可以让学生对物理现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对理论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但是毕竟实验的过程及结果已经设定好,学生只需按要求完成即可.实验过程中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很少,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应加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由于设计性实验的开设不仅需要配套实验设备,而且对于实验教师来说也是一项比较耗时耗力的工作,如果要集中在几周之内完成,难度较大,且效果不好.因此,对于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方式,可以采用课题式进行[4,5],即在学期初就将题目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有时间查询相关的资料,对遇到的问题可以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随时思考与解决,真正实现学生自己设计方案、自己完成实验.通过这个过程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增强了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再者,在实验授课形式方面,往往和理论课一样,固定时间完成固定授课内容.然而,与理论课不同,实验课需要学生提前熟悉实验仪器,清楚实验目的实现过程及原理,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每一项在进行过程中都有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应该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包括查询资料及多次反复实验,显然无法在一节课中完成.因此,应尽可能实现开放实验室,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另外,大学物理实验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课程内容要有一定的侧重性[6,7],不能一刀切式地各专业授课内容一样,这样不仅浪费资源,起到的教学效果也是负面大于正面,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能够针对不同专业选择相应的实验项目,并且将这些项目做大、做强、做精,那么物理实验课的作用和地位将会明显不同.而对于专业相关性不大的实验内容,可以通过开设讲座的形式来予以补充.最后,受实验条件的限制,很多物理实验现象无法在实验室里出现,对于这部分知识,学生的认识只停留在书本的文字上面.如今,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很多不能在实验室中实现的物理情景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出来,因此应适当增设仿真实验,拓宽学生的视野,并且,可以将此作为研究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仿真性实验的制作过程当中,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为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应与时俱进,勇于冲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结合现在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使大学物理实验不再仅仅是一门普及式的课程,而是真正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能力的课程,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崔海生.应用技术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内容的改革与探索.大学物理实验,2006,27(5):123~125

2刘鹏,纵榜峰,许海峰,等.应用型高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与实践.铜仁学院学报,2015,17(4):102~104

3訾振发,吕建国.浅析《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合肥师范学院报,2011,29(6):43~46

4王忆,丁瑞钦.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地方院校学生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6(5):81~84

5杨党强.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实验的模块式教学探讨.大学物理实验,2009,22(4):91~93

6高兴茹,倪苏敏,宗广志.应用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5(3):86~88

7韩晓静.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5,17(6):73~75

物理实验报告《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五

物理实验物理教学论文

一、优化课堂演示实验,增加知识的趣味性

进行对比试验,引发认知冲突。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根据教学实际合理的安排对比试验,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相关物理知识。如在讲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这一章节的知识时,教师可以使用开关、新干电池、导线、小灯泡等实验器材构成一个回路,然后闭合开关,此时小灯泡会发光。教师再用将新干电池换成旧干电池,其他器材保持原状,在重新闭合新电路之前,教师可以提出相关问题,引起学生兴趣和思考:与上次试验相比,本次试验小灯泡能否发亮?光亮程度如何?在学生给出答案之后,重新闭合电路,小灯泡几部没有发出亮光,这与大部分学生的答案都不一样,于是便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进而自己动手投入实验,探寻原因和结果。

二、优化自主实验,提高学生积极性

除了演示实验,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自主实验也是常用的教学手段。学生在自主实验中可以亲自操作,从而积累更加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自主实验主要包括课外实验和课堂实验两大类。自主实验的结构类型呈现出多样化特征,既有分组实验,又有个体实验,让学生在增强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意识的同时,也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

1.增强课堂自主实验

课堂自主实验是目前物理实验教学最常用的实验模式,在课堂自主实验中,学生是操作的主体,教师主要负责指导和评价。例如在进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这一实验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并提出“单摆简谐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如何运用单摆检测重力加速度?”等问题。让小组带着这些问题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摆线、米尺、小球、卡尺等器材,让学生先自主研究卡尺和秒表的用法,然后教师再做正确的示范和讲解。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实验细节加以指导和纠正,并组织各小组交流实验结果和过程,最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报告。通过自主实验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养成严谨的学术态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实验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不能将实验仅仅局限在课堂中,还应合理安排学生进行课外实验。让物理实验拓展和延伸到社会生活中,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运用能力,还可以充分展现物理教学的实用性特征,进而激发学生对物理教学的兴趣。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可以安排学生到户外利用生活资源,结合所学物理知识,进行小实验、小发明。例如教师可以将一根筷子插入一个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缓缓上提,通过实验结果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蕴含的物理学知识,进而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这一现象,从而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物理实验报告《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六

浅议新课改下的物理实验课教学论文

摘 要:面临新课程改革,职业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课堂演示实验也应该积极地进行改革,让实验教学更大限度辅助物理课堂教学。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演示不仅是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还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精神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的重要举措。因此,改革创新物理实验教学势在必行。

关键词:物理 实验演示 改革创新

为了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人才科学素质,如何改革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要是当今大家最关注的问题。就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改革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势在必行

近年来高考物理试卷对实验的考查,不仅从学生实验发展到演示实验,而且已从简单的背诵实验知识转向考查对实验思想、原理、方法的理解上,重在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许多物理教师只重视理论的讲授和解题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不少学校教学经费不足,仪器设备陈旧简陋,地方狭小拥挤,严重制约了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对于大纲规定的实验,不仅开出率低,而且演示实验的作用和地位还在低水平徘徊,使学生实验动手能力普遍较低。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爱好,我们应进一步改善实验条件,改革演示实验教学,直观形象地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

二、新课改对物理实验演示的要求

1.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实验设计是一种要求较高的实验能力,它的主要过程为:提出实验课题,设计实验方案,讨论方案的可行性,实验操作,对实验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在设计实验过程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等方面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比如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所处的深度是否有关,由于学生已学会了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计算浮力大小的方法,可让学生从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分析,并设计出实验装置:首先用弹簧测力计和细线测出石块刚好浸没在水中时浮力的大小,然后再让石块逐渐往下深入,看浮力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通过实验而得出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所在水中的深度无关的结论。通过对可行性实验方案的讨论设计,使学生走出了思维的陈旧性,增强了创新意识。

2.把实验课堂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物理实验操作是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基本技能,实验过程是培养学生使用各种实验器材来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安装各种复杂的实验装置进行各种物理实验操作,并对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进行分析,做好实验记录,做好实验结果的总结以及应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都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使他们具备必要的科学思想素质,有能力运用实验的手段去研究物理问题。比如实验要求学生会用钟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和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同时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这个实验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并做好实验记录和填写实验报告。通过这个实验,学生除了学会正确使用钟表和刻度尺,学会自己调节和改进实验装置的操作技能之外,还学会了处理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为了使学生在实验操作的乐趣中培养观察能力、得到科学知识、提高基本技能,我们还可以自行将部分实验精心包装游戏化,如小魔术、趣味小游戏、小制作等。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演示

例如:在“楞次定律”一节的教学中,笔者变原来的课堂演示实验为边做边讲实验,每两位学生发一套实验器材(干电池、电流表、原线圈、条形磁铁、导线),实验中让学生首先观察电流方向与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再观察原线圈的电流方向与磁铁运动方向的关系,把直观的材料作为培养学生知觉、观察力的材料,引导学生仔细、准确地进行观察,然后引导学生讨论、研究、对比、总结出感生电流所引起的磁场方向与磁铁运动方向的关系,最后训练学生用科学的语言描述并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从而顺理成章地写出楞次定律。

4.运用多媒体优化演示实验教学

利用常用仪器、教具进行演示是一种最基本的手段,而利用多媒体教学,是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多媒体可展示课堂实验无法演示的宏观的、微观的、极快的、极慢的物理过程,从而突破时间以及空间的束缚,进行逼真的模拟,灵活地放大或缩小物理场景,将物理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于学生眼前,使学生认识加强、理解透彻。例如,对于“lc电磁振荡电路”的振荡过程分析,笔者应用电子计算机的动画功能,展现了随着电容充放电的进行,lc回路中电场能和磁场能之间的周期性变化,振荡电路的大小和方向变化的全过程,安全逼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着精力高度集中、思维高度活跃、求知欲高度旺盛的状态。

总之,物理课堂演示实验要与学生的分组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努力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对基本实验方法的迁移和灵活运用能力的训练,搞好实验创新教学,把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推向一个新的平台。

物理实验报告《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七

国内外物理教学及实验课比较的教育论文

摘要:把中外不同国家的物理教学相比较,发现中国的普通物理教育在基础概念等理论方面学习的非常全面;而外国的大学普通物理教育则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具体教学中最大的区别就是国外物理的实验教学。本文对国内外大学普通物理实验教学的不同之处加以比较,并结合我们学校大学普通物理综合实验室的建设来谈。

关键词:物理;教学

一、普通物理教学体制

国外的发达国家,从教学体制上看是采取“双管其下”,“两手抓”的方针,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中的实验教学是独立设置的,和其他课程一样,有独立的学分和确定的教材,并且由教授,副教授或主力教授上课。我国实验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实验室按课程设置。就教学体制来看,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课是为验证理论而开设的,隶属教研室管理,有少部分实验课从理论课中独立出来,实验课与课堂之间不衔接,呈离散型。长此以往,我国毕业生动手能力地下,是不足为奇的。

在我校内部,此标准具有超前性,导向性,是从科学发展的趋势与军校要求以及基础课教学实验室特点出发的。实验室主任由学校聘任地方名牌大学的实验室资深主任,实验室技术人员由物理专业,电子专业和计算机相关专业等的优秀老师组成,技术人员结构合理,形成一套独立于理论教学的人员结构。

但是尽管如此也是和国内地方大学有较大的差距,可见我们需要走的路还很漫长,需要提高和改进的地方很多。

二、普通物理实验教学地位

国外的优秀大学,在物理教育中不仅重视实验教学,而且还把它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美国非常重视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形成一块“科研,技术,生产”三位一体的教学技术区域,强化了人才质量的培养提高,从而促进了国家科技的迅猛发展。而我国的普通物理教学多年来的轻实践,轻实验教学,造成实验教学地位低下。要想改变现状就要改革实验室体制,要将实验教学走出从属地位,将学生在校四年的实验教学环节作为统一的有机整体来考虑,明确各阶段应达到的能力水平,使之形成一个有序,良性循环的实验教学机制。这样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才能并驾齐驱,各尽其责。同时,借助实验室的先进仪器设备,教师可以边教边学,边从事科研,反过来科研又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这一优越的条件,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以及人们对科研的重视程度,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等一批有识之士到实验室来工作。

三、物理教学学时分配和教学内容的比较。

国外实验教学时数在整个教学中所占比列日益提高,一般约为总时数的三分之一。有的高达二分之二。而我国的实验教学大多从属于理论教学不独立开设,实验学时在总学时中所占比例较少,一般约为10%―20%左右,以我校为例,我校大学物理实验学时约占总学时的16.7%。所以物理实验室建设的好与坏一个关键条件就是实验室承担的教学任务是否饱满,只有物理实验课时的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增多,其动手能力、科研能力才能逐步提高,逐步适应军队对人才的需求。

在教学内容上,我国的实验教学与国外的实验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国外的实验教学基本上属设计性实验,且与实践紧密结合。我国的实验教学内容基本上是经典型的,属验证性实验多,设计性实验仅占10%左右。这样双方的积极性难以调动,这是我国实验教学差距较大的一环。

四、普通物理成绩的评定

国内外关于物理文化课程标准和考试要求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在国内在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心目中,成绩优异的学生是好学生,这造成学生只获得高分才学习,而不去独立思考。而在国外的大学里老师和学生乃至学生家长都不是非常看重分数,或者可以说分数对他们来说并不那么至关重要;他们更注重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其物理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国外的大学学习物理受到老师表扬和同学看重的是实验课积极参加和平时的物理科普活动的组织者、还有课外活动积极主动参加的人。这与国内以期末考试一张卷子定结论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就是在考试上也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比如国外的物理实验课不仅独立设置,而且有独立的学分,在整个学分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我国的实验课因绝大多数不独立设置,其考试成绩一般仅占10%~20%。由于物理实验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过少,这是学生不重视实验课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要想改变现状,把实验教学从理论教学中剥离出来,就要建立独立且平行于理论教学的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由此形成一整套独立的考核体系和办法,才能切实把住实验检验关,真正实行两手抓的方针。

以上通过国内外物理教学及实验教学的比较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我国实验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从而充分认识到物理实验教学的紧迫性、必要性、重要性。大家共同努力,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对大学物理教育进行全方位的例题调整,建立一个规模相当、结构合理、设备先进、队伍整齐、环境优良的物理实验教学体系,是深入高教改革,培养优秀部队人才的有效途径。

物理实验报告《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八

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的有效性论文

摘要:物理课程的学习必然伴随着实验操作的需要,学生能够自行进行实验探究,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课;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能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根据学生的操作情况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指导和纠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最终达到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下面就如何提高物理实验课的教学有效性进行简要分析。

一、培养物理学习兴趣,增强动手能力

初中物理是在初二这一年开始开设的,往往有很多学生在刚开始学习这门学科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渐渐丧失学习物理的兴趣,所以我们要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始终保持着高昂的热情和兴趣。首先,学生对于能够自己动手参加的实验有浓厚兴趣,学生都喜欢做实验,所以我们要善加引导,如在学习力学的时候,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控制变量法,学会探究什么可以影响力的大小、方向,让学生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感受物理的魅力,从而提升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在自主实验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分析数据、观察过程、总结规律的思维能力,还能够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其次,教师不要每件事情都亲力亲为,对于一些合适的实验,不要只是给学生示范,而要鼓励学生不要怕出错,让学生能够自己动手实验。教师要创设不同的环境,让学生能够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实现一个实验再创新的过程。同时,教师对于学生的实验培养也要注意逻辑思维能力的构造,正确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多动脑,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敢于让学生参与实验,并及时鼓励、激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

二、增加小组合作,培养实验动手能力

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适当的小组合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小组间的合作交流,对每个同学的进步都有着推动作用,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下课题,适当的分组,小组内的水平不一,进行分工合作,让积极的学生带动相对内向的学生,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探究实验步骤的过程中,加强和同学之间的合作,完成下面的实验探究过程:从提出问题到假设,再到设计实验步骤、准备实验器材、进行操作实验、观察实验过程、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通过这一系列的过程,学生能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帮助,互相学习,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例如,在学习《阿基米德定律》时,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学生往往存在着不同的意见,有的说密度,有的说物体的体积。这时教师可以适当分组,让每个小组分开实验,一组研究密度,另一组研究体积,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观察到实验现象,让学生能够在实验中得到认知,验证猜想,同时,在分析小组之间的数据时,可以各抒己见,最后由小组长进行总结概括,表达小组意见,这样不仅节约了课堂时间,还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这样的教学,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体会到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三、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实际应用能力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实际生活,尤其是物理学科,不仅在学习过程汇总时要遵循实践性的客观规律,更要把物理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知识,应用到实际中。通常在我们的中学物理教材中有着许多实际应用的例子,教师要利用好这些例子,不断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我们在学习声学这一部分的时候,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声学知识,还要理论联系实际,如我们日常的沟通交流,都是由声音开始,我们和熟悉的人在不同的地方沟通,即便是看不见人,我们也能辨识出是谁,这就是应用了我们所学的`音调、响度、音色,不同的人有着不一样的音色特点;当我们出去游玩时,遇到高山,我们可以通过声音辨识距离高山的距离,通过测量回声的时间,就可以计算出实际的距离;在不同的杯子里装上不同高度的水,可以通过敲击杯子听到不同的旋律,还可以演奏出悦耳动听的乐曲,这是由于水的高度不同,空气柱也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声音。在我们的生活中,蕴藏着许多物理知识,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要不断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最终达到学以致用。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物理知识,进而提升物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于甲波.改进装置能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浅谈初中物理课本几处实验的改进[j].考试周刊,2013(34):178.

[2]赵国华.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j].读书文摘,2016(29).

[3]张绍兵.浅谈农村中学物理实验课教学的有效性[j].祖国:教育版,2014(7):261.

物理实验报告《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九

课外物理实验的设计

课外物理实验的设计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它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所有的物理知识,包括物理概念、定律和理论,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掌握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学生今后学好物理会起到促进作用。这就是当前我们贯彻和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实验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我就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谈谈一些不成熟看法,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初中物理实验课首先要教会学生使用各种基本仪器,这是学好物理实验的基础。初中物理基本仪器主要有:刻度尺、量筒、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秒表、天平、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气压计、密度计、滑轮、凸透镜、凹透镜、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物理大纲要求“学会正确使用仪器进行观察、测量和读数”,要让学生了解这些仪器的构造、原理、用途,掌握仪器的量程、使用方法和使用规则,以达到熟练地、正确地读数,在介绍这些基本仪器使用方法时,应抓住各种基本测量仪器的共性和个性来加以指导:

1、各种基本测量仪器都有一定的量程。必须要求学生在使用各种基本仪器前,搞清仪器的量程,并且能估计被测对象的情况,选用适当量程,避免超过量程而可能损坏仪器。

2、使用测量仪器前通常都要“校零”,否则测出的数据误差大,不准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使学生养成使用基本测量仪器前“校零”的习惯。

3、会正确读数。要让学生掌握读数的一般方法,关键是会读出仪器的最小刻度值,会从最小刻度之间估计出一位有效数字。同时,要学会正确读数的姿势。如:从量筒上读数时,眼视线应与液面保持相平,不能仰视或俯视,若是凹液面读凹处,若是凸液面则读凸处。

4、根据仪器的构造原理,掌握其个性。如: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流的,因此接线时应遵循“一上一下”原则,同时接下面或上面两个接线柱,不能起到改变电流的作用;天平是根据杆杠的平衡条件制成的,因此使用前和秤量时都要做到横梁平衡,同时必须严格保护刀口,要让学生理解保护刀口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使用方法和规则;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所以,根据热平衡原理,测量液体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而且要在温度计内液柱稳定时读数等。这样将各种仪器的共性与个性结合起来学习与记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实验过程中的实际操作能力是整个实验成败的关键,因些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是物理实验课教学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那么在实验课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哪些操作能力呢?

1、培养学生根据实验原理,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法的能力。首先要求学生明确各个实验的目的、原理,根据实验的原理,能对实验进行设计,包括用什么物理定律、公式、原理图,选择什么样的器材等;还要搞清哪些是已知量、待测量,然后选择所需的仪器和实验条件,进而设计好实验步骤,画好记录表格等。其次,培养学生正确调整和安装仪器的能力,如:在电学实验中,依照电路图连接线路,连线时,开关应断开,应将电路分为干路和支路,从电源一端开始沿干路按顺序进行,其次为支路;导线最好选用几种颜色,干、支路分别用一种颜色。往接线柱上接导线时,应按顺时针方向将导线缠上。电路连接后,必须复查、触通,确认无误后方能通电。这种能力的培养,应先示范,让学生模仿学习,然后逐步提高到由老师讲述方法及注意事项,由学生独立去安装、调试、连接等。

2、培养学生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并能进行数据运算和分析,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这是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要求学生集中精力,相互配合,按实验步骤有条不紊地操作和读取测量数据,有的实验则要求测量或操作时动作迅速,要把握时机,如测量温度时,要在温度计内液柱稳定时读数;电学测量,当开关闭合后,调好滑动变阻器时,就应读出电流表、电压表读数,否则时间一长,会因电阻发热而影响示数等。要按实验先后顺序将需要测定的物理量测出,并记录下来。一般要求学生实验前设计出表格,表格设计要求:能记录直接测出的各物理量,能填写计算出来的中间数据和最后数据等内容。数据记录要完整,如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记录结果要有准确值、估计值和测量单位。在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时,如发现有不合理的数据,应对该数据补测。要指导学生按有效运算法则去处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适当分析讨论,如:讨论数据说明什么?与理论计算有何偏差?实验结果的物理意义(结论)是什么?

3、要使学生了解误差概念,并学会初步的误差计算和分析。要指导学生分析实验误差的原因,说明实验的误差主要有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系统误差主要是由于仪器本身的缺陷,实验原理、装置不完善而引起的,如:风的吹动使天平产生误差;电表指针不对准零刻度等。减少系统误差的方法是校准仪器,或是改进实验方法。偶然误差是在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某一物理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由于各种偶然因素产生的误差,减少偶然误差的办法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其平均值为最终的结果。

4、要教会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能力。学生在实验结束后,应根据原始记录和实验时的体会,写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内容主要有:实验名称、目的、器材、原理、方法和步骤、实验数据、数据计算和处理、实验结论及误差分析等。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技能,对实验报告的写法、格式要严格要求,书写时,要求层次清楚,语言流畅,文字精练、正确,图文并茂,要总结出实验成功的经验或实验失败的原因,使学生将来进行科学实验时能写出自己的实践成果。在批改实验报告时要注意学生思维的火花,如对某个问题的独特看法,对某项操作的有益建议,对实验的改进意见等,要给予鼓励,并要及时与之讨论,让师生都有所收获。

5、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包括爱护仪器,遵守安全操作规则和尊重实验事实的习惯等。如:做电学实验结束时,应将仪器调到最安全的状态再切断电源,然后拆除连接线,整理好仪器和导线。要经常地对学生进行良好实验习惯的教育,以免损坏仪器及发生实验事故等。

再次,在平时教学中要积极为学生创造自主实验的机会,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实验课上尽量将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在分组实验中,学生的活动是多方面的,既有思维,又有操作,是提高能力的很好机会,学生在教师的步步指导下,会养成良好的实验方法、实验修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以将下列实验改为分组实验:探究弦乐器的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的实验;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动能、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规律的实验;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测定小灯泡实际功率的实验等。课后要积极开辟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既可完善、丰富、深化课堂知识,又可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主要形式有:①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实验;②组织参观活动;③举行操作实验竞赛;④组织课外兴趣小组;⑤开展小发明、小制作比赛等。

总之,在当前“新课改”的形势下,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在物理学科中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引起各学校和任课老师的重视。本文只是谈些粗浅体会,偏颇之处,在所难免,若有不当,敬请批评。

编辑

物理实验报告《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十

教学设计模板物理

教学设计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具有引领作用,它具有预知性、前瞻性和指导性的作用,教学设计的目的就是启发教师明确自主学习,给大家分享了物理教学设计题模板,欢迎借鉴!

一、教学思想:

《杠杆》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的内容。在教学中从活动“比赛拔钉子”引入,通过“你能用手把它拔出来吗?”来激发学生的动手愿望。在活动中认识人类对工具的了解与依赖。然后给学生提供羊角锤、螺丝刀等工具,让同学们自己选择工具参加比赛。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哪一种方法更方便、省力”,从而引出简单机械的使用,杠杆的定义、认识杠杆的几个要素,并通过观察实验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然后步步深入教学。

二、教学任务:

“杠杆”一节在本教材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既是前面“力”内容的延伸,又是后续内容“其他简单机械”探究学习的开始,本节的学习任务我把它分成两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完成对杠杆的初步认识,主要是认识有关杠杆的五要素,第二部分是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本节的学习重点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难点是实验数据的处理、归纳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思维发展的阶段,已经具有一定观察、思考分析能力,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进步。尤其是通过一段时间对物理的.学习对物理实验充满着好奇心和兴奋感,并能利用已有知识积极主动交流、讨论,同时他们对新事物又有强烈的探索欲望,乐于参与活动,许多学生已经能较熟练地应用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图表法、归纳法)等来解决实际问题,再加上他们自己已积累了一定的的探究经验,比较注重小组成员间的合作,这样的“学情”较利于本节的学习任务驱动。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杠杆,认识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器中识别出杠杆,绘制杠杆示意图,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观察和操作杠杆;经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规律并从中归纳出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杠杆的使用,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具有利用杠杆为自己提供方便的强烈意识,更进一步认识探究活动中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重要性。

五、 教学准备:

1、学生:自带生活常见工具,如:羊角锤、开瓶器、螺丝刀、老虎钳、剪刀、核桃夹等。

2、教师:课件、黑板、自制简易杠杆、弹簧测力计、钉钉子及螺丝钉的木板、设计数据分析记录表及三维目标评价表。

六、教学过程:

1、在简单介绍人们对杠杆的初步认识后教学从学生活动开始,老师先把同学们分配为几个学习小组,给每组同学发一块木板,钉上九个普通钉子和一个螺丝钉,并与同学一起准备羊角锤等生活中的常见工具,让同学们参加拔钉子比赛。借以考察同学们对简单工具的使用情况并引入杠杆的教学,活动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求知欲、探索欲。

2、用“讲授”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学习杠杆的概念,杠杆的五要素,杠杆的示意图,为下一步的实验探究打好基础,并在“认识生活中的杠杆”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能力。

3、用教师提供的带刻度尺的简易杠杆以及弹簧测力计等工具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设计实验: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杠杆的左右加挂钩码充当动力与阻力,读出大小并记录,从杠杆上直接读出动力臂与阻力臂并记录。

进行实验: 改变钩码的个数与力臂的大小,多次进行实验并交流讨论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交流讨论:评估、交流各小组的实验过程的异同、出现的问题、得出的结论,并选出代表上台展示该小组的成果。通过交流让学生更进一步地体会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展示让学生体会成功感。

4、课堂小结:了解学生在这节课上学生知识的收获、了解学生在这节课上收获了那些研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汇报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并通过学生的回答及时捕捉相关信息,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

七、教学反思

本课在设计上采用了实验探究性学习模式,在新课引入环节创设了学生的日常认知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在课堂一开始的比赛中,大家在拔出9枚普通钉子和一枚螺丝钉时,大家拔钉子的方法都一样,用的的都是羊角锤,不同的只是在于对工具使用的熟练程度上,但在对待最后一颗螺丝钉时大家的方法出现了差异:有同学根据平日的经验选择了螺丝刀,有的同学却直接用羊角锤拔出了螺丝钉,且用羊角锤更有力、更高效,但对木板有一定的破坏性。这就有效地刺激了学生们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探索欲。关注学生学习的每一环节,既有学生所想又有学生未想到的,引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把课堂变成师生相互倾听的场所,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全过程,真正做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多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不要完全拘泥于自己的设计思路。反思这节课让我越来越多的感受到物理教师不能墨守陈规,而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方法、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熟悉物理学发展史不断的与时俱进。

物理实验报告《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十一

【 教学过程 】

功 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功率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2、知道功率的公式、单位,

3、会计算简单的功率问题。并对人和一些事物的功率数值有具体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从身边生产和生活实际中,认识做功不但有多少之分,而且有快慢之别

2、通过类比把速度的知识迁移到比较做功快慢上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功率的概念、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和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用功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实验估测人的功率

三、教具

体重计、秒表、刻度尺

四、学习过程

(一)、导入课题:

师:小明的教室在五楼,通常他上楼需1.5分钟,有一次,他跑步只用了40秒,这两种情况也何异同?

生:他做的功______,所用的时间,他做功快慢_______(选填是否相同)。

师:这说明了做功不但有多少的问题,还有快慢的问题,那么如何比较做功的快慢呢?想一想能否与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方法作类比,

生:比较物体运动快慢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相同路程比_______,一般赛跑都是用这种方法(裁判员的方法);还可用另一种方法,是相同时间比______(观众的方法),物理学上常采用后一种方法。

师:同样比较做功的快慢也可依此采用两种方法。

生:做功相同的情况下比 ,或者相同时间的情况下比。

师:物理学中,则采用后一种方法来表示做功的快慢,并引入了一个新的物理量-----功率。

(二)、新课学习:

一)、功率:

师:请同学们参照书本p65认识功率,

生:完成下列填空

1、定义:_ 叫功率。

2、计算公式:w=,t=

3_(符号表示___),人们它叫做___,简称__,符号表示___。 在工程技术中常用单位是____、_____。它们之间的进率是。

练一练:(1)单位换算:5w=___j/s。3kw=___w, 0.5mw=____w。

师:讨论:1、功率大的物体一定做功多。

2、功率大的物体一定花的时间少。

3、做功的多的物体一定功率大。

4、功率大物体一定做功快。

5、做功多的物体一定做功快。

生:功率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物理量,功率大表示物体做功,功率小 表示物体做功。功率不是表示做功的多少。所以功与功率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物理量。

生:练习

1、如前面题目,若小明的体重为500n,每层楼高为3m,则他两次上楼所做的功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两次做功的功率分别是_______ 和 ________。

2、两台起重机的功率之比是1:3,如果它们完成的功相同,则它们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之比是;在相同时间里完成的功之比为_________。

师:阅读课本p66第二自然段,了解一些物体的功率。

二)、估测上楼的功率:

师:上学时我们都要从底楼登上三楼,在此过程中谁的功率最大呢?下面就来研究。

生:思考

1、猜一猜:我们班上哪个同学上楼的功率大?你做出猜想时考虑了哪些因素?

2想一想:如何比较同学上楼的功率?可以有哪些不同的方案?

如果要求估测出功率的大小,需要测量哪些数据?应用什么测量工具?并设计出表格

师:实验操作如下,请一个同学从一楼登到三楼,测出这个同学的质量m,量出楼的高度(一楼到三楼)h,记下这个同学两次登楼所用的时间t,并把有关数据填在下表中。

算一算:根据p算出登楼时的功率。

生:思考,如何估测跳台阶或引体向上时人的功率吗?应如何测量呢?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有什么体会?(请你写下来)

(四)、作业:

1、完成课本p66 1、2、3、4.

2、功率的另一种形式表示。我们可通过以下例子来分析:一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sw牵引力f、速率v和功率p之间有什么关系?用公式p=、w=fs、v=推导出来,

p=_____(注:把功率公式中w和t替换掉,最终用f和v来表示功率)。从此公式来看,在功率保持一定,加大物体的速度必定会使动力(拉力)减少。在分析一些有关运动的物体(包括机器)的功率时,应用此变形式比较简捷。

物理实验报告《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十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会用重力势能的定义进行计算。

2.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3.知道重力势能的相对性,知道重力势能是物体和地球系统共有的

(二)过程与方法:用所学功的概念推导重力做功与路径的关系,亲身感受知识的建立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渗透从对生活中有关物理现象的观察,得到物理结论的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

2.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防止高空坠物。

【教学重点】重力势能的概念及重力做功跟物体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

【教学难点】重力势能的系统性和相对性。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有句话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从物理的角度看待这一问题,搬起的石头有了做功的本领,它就具有了能,这种能我们称为重力势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重力势能。

二、新课教学

物体重力势能发生变化时,必然牵扯到重力做功,物体下降时,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物体被举高时,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大。因此认识重力势能,不能脱离对重力做功的研究。

1.重力的功

重力做功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我们现在就通过下列三种例子来探究一下。

思考:你认为这三个哪个比较容易做呢?

图7.4-1:重力做功=

图7.4-2:重力做功=mgcosθ

图7.4-3:本图中小球做曲线运动,怎样来求解呢?想一想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的。重力做功=

=

这三个运动重力做功有什么关系,我们得到的结论:重力做功只跟它的起点与终点的位置有关,而与运动路径无关。 表达式

练习1:下图表示一个斜抛物体的运动,当物体由抛出位置1运动到最高位置2时,重力做功是多少?由位置2运动到跟位置1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位置3时,重力做功是多少?由位置1运动到位置3呢?

由1至2重力做功

由2至3重力做功

由1至3重力做功为零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所处位置的高度的乘积

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物理量。它一方面与重力所做的功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它随着高度的变化而变化恰与势能的基本特征一致。因此,我们把物理量叫做重力势能。

2.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的定义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它所受的重力与所处的高度的乘积。

重力势能是矢量?还是标量?与所有的能量一样,是标量

重力势能的单位: 焦耳 符号是 j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之间的关系

即物体由高处向低处运动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由低处运送到高处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

思考与讨论:阅读课本说一说,并回答上面有关问题。

如果重力做功与运动路径有关,能量变化不能表示重力做的功

练习2.质量是100 g的球从1.8 m的高处落到水平板上,又弹回到1.25 m的高度,在整个过程中重力对球所做的功为多少?球的重力势能变化了多少?(g取10 m/s2)

3.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和系统性

讨论歌词:“山上有棵小树,山下有棵大树,我不知道,不知道哪棵更高”这是说高度具有 相对性 。重力势能与高度有关,重力势能也有 相对性。

在研究重力势能是应该选择 参考平面 。在参考平面上,物体的重力势能为零;在参考平面上方物体的重力势能为正的,表示重力势能比零势能面的势能大;在参考平面下方物体的重力势能为负的,表示重力势能比零势能面的势能小。

参考平面的选择是任意的,选不同的参考平面重力势能是否相等?重力势能的差值是否相同?例如根据图,m=0.5kg,.完成下列表格:

参考平面的选择

小球在a处的重力势能

小球在b处的重力势能

整个下落过程中重力的功

整个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增量

桌面

地面

重力势能是物体与地球组成的系统共同具有的。

例1在离地80 m处无初速释放一小球,小球质量为m=200 g,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取最高点所在水平面为零势能参考面。求:

(1)在第2 s末小球的重力势能;

解析:在第2 s末小球所处的高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力势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3 s内重力所做的功,重力势能的变化.

解析:前2s下降了 m , 前3s下降了 m,第3s内的位移 m

第3 s内重力做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g>0,所以小球的重力势能_______,且减少了_____j。

例2如图5—26所示,质量为m物体静止在地面上,物体上面连着一个直立的轻质弹簧,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现用手拉住弹簧上端,使弹簧上端缓慢提升高度h,此时物体已经离开地面,求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量。

解析:物体离开地面后,弹簧的伸长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见,物体上升的高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而,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小结:

1.重力做功的特点:

与路径无关,只与起点和终点的高度差有关

2.重力势能:

3.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

4.重力势能是相对的 ,正负表示大小。

作业布置:

课本61页问题与练习第1,2题。

板书设计:

7.4重力势能

一、重力的功

三、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只与起点和终点的高度差有关。

1.重力势能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有关,

与物体的路径无关。 但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无关

2.势能是系统所共有的

二、重力势能

四、例题讲解

物理实验报告《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十三

新课程标准中对摩擦的表述是“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可见,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给我们的实际教学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能够在学习完“二力平衡”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

【教学重点】

学会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根据所学的二力平衡原理,在实验中保证小木块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木板、木块、弹簧测力计。

【教学过程】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摩擦力就是指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那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摩擦力也是无处不在的。现在老师将平放在桌面上的物理书本拉过来,请问一下同学们,物理书现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呢?

很好,是四个力。分别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老师给它的水平方向上的拉力以及受到与书运动方向相反的水平摩擦力。那你能说一下这个摩擦力的大小是多少吗?

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试着测量一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既然我们需要测量力,那么用到的实验器材就一定会有弹簧测力计,除此之外,老师还准备了一个木板和一个小木块。

现将小木块平放在木板上,我们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我们会看到弹簧测力计被伸长,木块的受力分析就等同于我们刚才所说的那本物理书,那我们观察到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会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分别是拉力和滑动摩擦力,同学们思考一下,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物体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所受到的两个力大小相等呢?

没错,那就是二力平衡的时候。我们上节课学到当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时候,它就处于平衡态了。因此,我们现在想要测量水平方向上的滑动摩擦力,则需要在实验过程中匀速拉动我们的小木块。这样,我们所得到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拉力大小)就应该等于小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至此,我们再将整个实验整理一下。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根据的实验原理是:二力平衡。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木板。

实验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最后实验的测量结果:f=ff= n.

在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首先需要将弹簧测力计调零。

2、在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小木块的过程中,应将弹簧测力计保持水平的状态,不可倾斜。

3、在整个拉动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小木块为匀速直线运动,不可断断续续,否则不满足实验原理,造成较大的实验误差。

【教学评价】

1、(判断题)用10 n的力拉着木箱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是10 n。

2、一个质量是10 kg的物体,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0 n,物体受到的拉力是 n,水平面对它的支持力是 n。(g=10n/kg)

物理实验报告《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十四

实施课改,执行新《课标》以来,为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各校都加强了对实验的重视程度。又加之近年提高了中考题中物理实验部分的分值,从而引起了各校的高度重视。通过两年的探索和总结,可以看到现在我校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对实验探究的重视程度都有所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也较前几届有所增强。这对提高我校物理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能力,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仍发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它反映出我们在平时教学时对实验重视不够,也反映对学生在这方面的要求不到位。为此,应改进教学方法,及时采取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

实验素质为教学的出发点。

一、实验教学中过程学生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

1、基本工具使用得不正确,其主要表现为:

(1) 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有的学生没有进行校零就直接使用;测拉力时没有 作匀速直线运动就读数;校零时不在使用位置上。

(2) 用量筒测水的体积时拿在手里读数,而且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凹形水面相平,甚至量筒都没放平就读数。

(3) 在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时,没有试触就直接使用;不注意接合适的量程。

(4) 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连接滑动变阻器及判断阻值的变化情况。

2、操作不规范,如

(1) 学生操作不按实验要求,操作过程中对器材的使用不够规范。

(2)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不是移动光屏呈接像,而是移动透镜去找像。

(3) 连接电路的方法不正确;表的刻度盘没有正对观察者;没有排除电路故障的一般经验,有的甚至根本不会连接电路。

3、背实验和数据,违背实验事实。很多学生一开始就马上在实验册上填写有关 内容,根本没有看器材,甚至是先填出实验结论、数据,再做实验。其实验数据与填写数据根本不符,如

(1) 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根本没有呈接到清晰的像就在题单上填 写了结论。

(2) 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部分学生先在记录中把数据、结论都填好后再动手做实验;有的学生把两边的力臂始终调得一样大。

(3) 在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学生背数据、结论的现象尤为突出。另外在测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测电阻、测小灯泡的功率、探究 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等实验中,背实验数据和结论的现象也较为普遍。

4、对自己的设计方案不去推敲其合理性,如探究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时,不是严格按要求把高度作为控制变量;在其他问题上也是不注意让“别的量保持不变”。

二、造成上述错误的原因从上述现象可以看出,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比较盲目,缺乏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有的问题虽然存在某一部分学校的学生或个别学生身上,但反映了我们一部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训练不到位,而是为了实验操作考试而做实验。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方法的指导。其次是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操作时,让学生动手的机会太少。教师讲得太多,包办做得太多,有意识地提供一些数据和结论让学生记住。有的学校的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规定太死,如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测小灯泡的功率,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测平均速度,观察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教师先把一些数据给学生规定好,让学生按教师事先设想的数据去做实验。这些做法抹杀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养成了在实验操作中的依赖性和封闭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通过这几次实验操作考试,我们也发现有的学校的学生整体实验操作能力比较强,这是与平时教学和后期训练分不开的。为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使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有所提高,我们应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

物理实验报告《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十五

一般在记录原始数据的时候用列表法,在处理数据的时候有时为了直观会用到作图法,另外两种方法并不是很常用。

在实验中我们还用到了很多原来没有接触过的仪器,我们知道在使用仪器前一定要调整仪器的初态使之处于安全位置,还要对零位作调整如果没有归零的话应使其归零,在做某些实验如:薄透镜焦距的测定(需使用分光计)需要将仪器调整至水平则还需要做这方面的调整,还需要在转动机械摇杆时注意避免空程误差……

总之在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情很多,但也是因为这些事情让我们能体会到,物理实验需要的是严谨的思维,需要认真的去想,每一步都要做的很严谨,不然就会产生不该产生的误差影响最终的数据结果,导致实验失败。

大学物理光学实验是我进入大学以来接触的第二门物理实验课,相对于物理电学实验,这一次我有了上次的经验,对于光学实验就更得心应手一些。通过对其长时间的学习与了解,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大学实验的方法与要求,更重要的是,在自己亲自尝试与接触各种实验操作过程中,我了解到要作为一个合格的实验者,必须具备很多综合素质:1、科学的严谨性;2、解决问题的主动性;3、对知识的探索性。开放实验教会了我许多东西,而这些东西,恰是我今后大学生活乃至日后的科学研究方面所必须具备的。

物理实验远没有我想象的那样简单,要想做好一个物理实验,容不得半点马虎。大学物理实验正是这样一门培养我们耐心、恒心和信心的课,让我们的思维和创造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让我们的科学素养有了很大的飞越。真真正正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了我们的学习热情,不管实验成功或是失败,我们都能从中获得很多从其它地方得不到的知识,让我们获益匪浅!

当然对于这门课程,我也有一些想法,我们所做的六个实验都是按照已经设计好的路子走下来的,有点变化也不怎么大,如果这门课程可以变成一门开放的课程就更好了,让学生自己去摸索,自己去查阅资料,自己去想办法做好一个实验,或者让学生自己去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一些理论,这样的话这门课将会变得更加有吸引力,而且学习效果也会更加的明显。

回顾六个实验的过程,总的来说收获还是很多的。最直接的收获是提高了实验中的基本操作能力,并对各种常见仪器有了了解,并掌握了基本的操作。但感到更重要的收获是培养了自己对实验的兴趣。还有,就是切身的体验到了严谨的实验态度是何等的重要。本学期的实验也在很大程度上开阔了我的视野,增长了见识,在喟叹先人的聪明才智之余,更激发了我们对未知领域的求知与探索。而且这才实验也是对我们进入大学后的又一次系统的实验方法与实验技能的培训,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对物理量的测量,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培养与提高了我们的科学实验能力以及科学实验素养。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一批理科的学生,对于我们的理论知识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因此对于物理我们并不是理解的很透彻的,实验就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更直观地去理解科学,理解物理。科学实验是科学理论的源泉,是自然科学的根本,大学物理实验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为我们动手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次之外,大学物理实验使我们认识到了一整套科学缜密的实验方法,对于我开发我们的智力,培养我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我们科学的逻辑思维的形成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感谢大学物理光学实验,让我收获了许多。也非常感谢所有的实验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

<><>

1。试验目的。(这个大学物理试验书上抄,哪个试验就抄哪个)。

2。实验仪器。照着书上抄。

3。重要物理量和公式:把书上的公式抄了:一般情况下是抄结论性的公式。再对这个公式上的物理量进行分析,说明这些物理量都是什么东东。这是没有充分预习的做法,如果你充分地看懂了要做的试验,你就把整个试验里涉及的物理量写上,再分析。

4。试验内容和步骤。抄书上。差不多抄半面多就可以了。

5。试验数据。做完试验后的记录。这些数据最好用三线图画。注意标上表号和表名。eg:表1。紫铜环内外径和高的试验数据。

6。试验现象。随便写点。

<>

1。试验目的。方法同上。

2。试验原理。把书上的归纳一下,抄!差不多半面纸。在原理的后面把试验仪器写上。

3。试验数据及其处理。书上有模板。照着做。一般情况是求平均值,标准偏差那些。书上有。注意:小数点的位数一定要正确。

4。试验结果:把上面处理好的数据处理的结果写出来。

5。讨论。如果那个试验的后面有思考题就把思考提回答了。如果没有就自己想,写点总结性的话。或者书上抄一两句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句子。

实验报告大部分是抄的。建议你找你们学长学姐借他们当年的实验报告。还有,如果试验数据不好,就自己捏造。尤其是看到坏值,什么都别想,直接当没有那个数据过,仿着其他的数据写一个。

不知道。建议还是借学长学姐的比较好,网络上的不一定可以得高分。每个老师对报告的要求不一样,要照老师的习惯写报告。我现在还记得我第一次做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时我虽然用心听讲,但是再我做时候却极为不顺利,因为我调节仪器时怎么也调不出干涉条纹,转动微调手轮也不怎么会用,最后调出干涉条纹了却掌握不了干涉条纹“涌出”或“陷入个数、速度与调节微调手轮的关系。测量钠光双线波长差时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实验仪器用的非常不熟悉,这一切都给我做实验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当我回去做实验报告的时候又发现实验的误差偏大,可庆幸的是计算还顺利。总而言之,第一个实验我做的是不成功,但是我从中总结了实验的不足之处,吸取了很大的教训。因此我从做第二个实验起,就在实验前做了大量的实验准备,比如说,上网做提前预习、认真写好预习报告弄懂实验原理等。因此我从做第二个实验起就在各个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实验仪器的使用也熟悉多了,实验仪器的读数也更加精确了,仪器的调节也更加的符合实验的要求。就拿夫—赫实验/双光栅微振实验来说,我能够熟练调节zky—fh—2智能夫兰克—赫兹实验仪达到实验的目的和测得所需的实验数据,并且在实验后顺利地处理了数据和精确地画出了实验所要求的实验曲线。在实验后也做了很好的总结和个人体会,与此同时我也学会了列表法、图解法、函数表示法等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大大提高了我的实验能力和独立设计实验以及创造性地改进实验的能力等等。

下面我就谈一下我在做实验时的一些技巧与方法。首先,做实验要用科学认真的态度去对待实验,认真提前预习,做好实验预习报告;第二,上课时认真听老师做预习指导和讲解,把老师特别提醒会出错的地方写下来,做实验时切勿出错;第三,做实验时按步骤进行,切不可一步到位,太心急。并且一些小节之处要特别小心,若不会,可以跟其他同学一起探讨一下,把问题解决。第四,实验后数据处理一定要独立完成,莫抄其他同学的,否则,做实验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也就不会有什么收获。

总而言之,大学物理实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物理概念的建立、物理规律的发现依赖于物理实验,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物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地位是由物理实验予以确立的;其次,已有的物理定律、物理假说、物理理论必须接受实验的检验,如果正确就予以确定,如果不正确就予以否定,如果不完全正确就予以修正。例如,爱因斯坦通过分析光电效应现象提出了光量子;伽利略用新发明的望远镜观察到木星有四个卫星后,否定了地心说;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证实了光的波动假说的正确性。可以说,物理学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实验。这对我们大学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将来所从事的实际工作所需要具备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素质来讲,也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大学物理理论课不能做到,也不能取代的。

物理实验报告《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十七

摘要:热敏电阻是阻值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的一种半导体电阻,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和用途,在自动控制、无线电子技术、遥控技术及测温技术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实验通过用电桥法来研究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加深对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的了解。

关键词:热敏电阻、非平衡直流电桥、电阻温度特性

1、引言

热敏电阻是根据半导体材料的电导率与温度有很强的依赖关系而制成的一种器件,其电阻温度系数一般为(-0.003~+0.6)℃-1。因此,热敏电阻一般可以分为:

ⅰ、负电阻温度系数(简称ntc)的热敏电阻元件

常由一些过渡金属氧化物(主要用铜、镍、钴、镉等氧化物)在一定的烧结条件下形成的半导体金属氧化物作为基本材料制成的,近年还有单晶半导体等材料制成。国产的主要是指mf91~mf96型半导体热敏电阻。由于组成这类热敏电阻的上述过渡金属氧化物在室温范围内基本已全部电离,即载流子浓度基本上与温度无关,因此这类热敏电阻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主要考虑迁移率与温度的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迁移率增加,电阻率下降。大多应用于测温控温技术,还可以制成流量计、功率计等。

ⅱ、正电阻温度系数(简称ptc)的热敏电阻元件

常用钛酸钡材料添加微量的钛、钡等或稀土元素采用陶瓷工艺,高温烧制而成。这类热敏电阻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主要依赖于载流子浓度,而迁移率随温度的变化相对可以忽略。载流子数目随温度的升高呈指数增加,载流子数目越多,电阻率越校应用广泛,除测温、控温,在电子线路中作温度补偿外,还制成各类加热器,如电吹风等。

2、实验装置及原理

【实验装置】

fqj—ⅱ型教学用非平衡直流电桥,fqj非平衡电桥加热实验装置(加热炉内置mf51型半导体热敏电阻(2.7kω)以及控温用的温度传感器),连接线若干。

【实验原理】

根据半导体理论,一般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 和绝对温度 之间的关系为

(1—1)

式中a与b对于同一种半导体材料为常量,其数值与材料的物理性质有关。因而热敏电阻的电阻值 可以根据电阻定律写为

(1—2)

式中 为两电极间距离, 为热敏电阻的横截面, 。

对某一特定电阻而言, 与b均为常数,用实验方法可以测定。为了便于数据处理,将上式两边取对数,则有

(1—3)

上式表明 与 呈线性关系,在实验中只要测得各个温度 以及对应的电阻 的值,

以 为横坐标, 为纵坐标作图,则得到的图线应为直线,可用图解法、计算法或最小二乘法求出参数 a、b的值。

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系数 下式给出

(1—4)

从上述方法求得的b值和室温代入式(1—4),就可以算出室温时的电阻温度系数。

热敏电阻 在不同温度时的电阻值,可由非平衡直流电桥测得。非平衡直流电桥原理图如右图所示,b、d之间为一负载电阻 ,只要测出 ,就可以得到 值。

当负载电阻 → ,即电桥输出处于开

路状态时, =0,仅有电压输出,用 表示,当 时,电桥输出 =0,即电桥处于平衡状态。为了测量的准确性,在测量之前,电桥必须预调平衡,这样可使输出电压只与某一臂的电阻变化有关。

若r1、r2、r3固定,r4为待测电阻,r4 = rx,则当r4→r4+△r时,因电桥不平衡而产生的电压输出为:

(1—5)

在测量mf51型热敏电阻时,非平衡直流电桥所采用的是立式电桥 , ,且 ,则

(1—6)

式中r和 均为预调平衡后的电阻值,测得电压输出后,通过式(1—6)运算可得△r,从而求的 =r4+△r。

3、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研究

根据表一中mf51型半导体热敏电阻(2.7kω)之电阻~温度特性研究桥式电路,并设计各臂电阻r和 的值,以确保电压输出不会溢出(本实验 =1000.0ω, =4323.0ω)。

根据桥式,预调平衡,将“功能转换”开关旋至“电压“位置,按下g、b开关,打开实验加热装置升温,每隔2℃测1个值,并将测量数据列表(表二)。

表一 mf51型半导体热敏电阻(2.7kω)之电阻~温度特性

温度℃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电阻ω 2700 2225 1870 1573 1341 1160 1000 868 748

表二 非平衡电桥电压输出形式(立式)测量mf51型热敏电阻的数据

i 9 10

温度t℃ 10.4 12.4 14.4 16.4 18.4 20.4 22.4 24.4 26.4 28.4

热力学t k 283.4 285.4 287.4 289.4 291.4 293.4 295.4 297.4 299.4 301.4

0.0 -12.5 -27.0 -42.5 -58.4 -74.8 -91.6 -107.8 -126.4 -144.4

0.0 -259.2 -529.9 -789 -1027.2 -124.8 -1451.9 -1630.1 -1815.4 -1977.9

4323.0 4063.8 3793.1 3534.0 3295.8 3074.9 2871.692.9 2507.6 2345.1

根据表二所得的数据作出 ~ 图,如右图所示。运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所得的线性方程为 ,即mf51型半导体热敏电阻(2.7kω)的电阻~温度特性的数学表达式为 。

4、实验结果误差

通过实验所得的mf51型半导体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的数学表达式为 。根据所得表达式计算出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的测量值,与表一所给出的参考值有较好的一致性,如下表所示:

表三 实验结果比较

温度℃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参考值rt ω 2700 2225 1870 1573 1341 1160 1000 868 748

测量值rt ω 2720 2238 1900 1587 1408 1232 1074 939 823

相对误差 % 0.74 0.58 1.60 0.89 4.99 6.20 7.40 8.18 10.00

从上述结果来看,基本在实验误差范围之内。但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值变小,但是相对误差却在变大,这主要是由内热效应而引起的。

5、内热效应的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利用非平衡电桥测量热敏电阻时总有一定的工作电流通过,热敏电阻的电阻值大,体积小,热容量小,因此焦耳热将迅速使热敏电阻产生稳定的高于外界温度的附加内热温升,这就是所谓的内热效应。在准确测量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时,必须考虑内热效应的影响。本实验不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6、实验小结

通过实验,我们很明显的可以发现热敏电阻的阻值对温度的变化是非常敏感的,而且随着温度上升,其电阻值呈指数关系下降。因而可以利用电阻—温度特性制成各类传感器,可使微小的温度变化转变为电阻的变化形成大的信号输出,特别适于高精度测量。又由于元件的体积小,形状和封装材料选择性广,特别适于高温、高湿、振动及热冲击等环境下作温湿度传感器,可应用与各种生产作业,开发潜力非常大。

参考文献:

[1] 竺江峰,芦立娟,鲁晓东。 大学物理实验[m]

[2] 杨述武,杨介信,陈国英。普通物理实验(二、电磁学部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 《大学物理实验》编写组。 大学物理实验[m]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4] 陆申龙,曹正东。 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实验教与学[j]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