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在新任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通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3:58:32 页码:12
最新在新任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通用8篇)
2023-11-12 13:58:32    小编:

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所做的事情进行分析和归纳,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清晰度,避免模糊和歧义。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总结的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新任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篇一

领导者的素质包括五个方面基本内容。

必须具有开拓进取的精神,敢于打破常规陈规旧习的束缚,勇于研究新情况,解决问题问题。

2、道德品格方面:一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一个领导者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品格。一个领导者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境界,就会克己奉公,为人民群众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会自觉地同形形色色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假公济私、以权谋私行为作斗争。二要有端庄正派的良好作风。领导者平时的行为应该端庄正派,对上不吹不拍,对下不欺不压。自觉维护团结和统一,不培植私人势力,不搞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不阳奉阴违。带头树立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培养良好的风度,注意维护国格、人格。三要有民主谦逊的优秀品质。遇事走群众路线,多同群众商量,虚心听取专家意见,善于集思广益,切忌主观武断。平易近人,亲切和蔼。注意“慎独”,加强自我改造,不居功,不自傲,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面向实际,面向基层,主动热情地为基层服务,虚心向自己的部下和群众学习。四要有谦让容人的豁达胸襟。能够团结自己不喜欢和不愿接近的同志,团结跟自己意见分岐的,看不起自己的,不尊重自己的,跟自己闹过别扭的,跟自己作过斗争的,自己在他面前吃过亏的那一部分人,即使在对立情绪相当严重、误解很深的情况下,也能根据干部的才智、特点、专长来使用。五要有严于律已的自我批评精神。要经常解剖自己,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鄙视别人对自己无原则的阿谀奉承。还要有勇于听取批评的勇气,不论是来自上级、同级或下级干部,还是来自普通群众的批评,都要有“闻过则喜”的胸怀,要广开言路,倡导并支持自下而上的批评。特别是对于来自下面的批评,更要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气度。

3、文化专业素质方面:首先要有扎实的文化基础。其次要有精通的专业知识。领导者的工作特点是组织管理,因此对于经济管理、行政管理、科技管理、领导科学、人才学、思想政治工作各方面的知识都要比较精通。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深度,应是管理的内行。同时对自己所在单位的业务知识也要尽可能精通。第三要有比较广博的知识面。领导者不同于技术专家,需要认识和处理的问题包罗万象,涉及各个领域。除应该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和精通的专业知识外,对于天文、地质、工业、农业、商业、财政、金融、法律、科技、教育、文学艺术、体育等知识,也要有所涉猎。四是要有丰富的社会生活实际知识。领导者应该注意深入了解周围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熟悉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实际,积累自己的直接经验。同时要把个别经验向一般知识转化,把实际知识向理论知识升华,把零碎知识向系统知识提高。

能够把握下级和群众的思想脉膊,循循善诱,会做思想工作;

能够公正地评价他们的成败功过,处理好各种矛盾,以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和谐、配合默契的、协调一致的集体。七是要有接受反馈,适时反映的应变能力。在决策付诸实施以后,领导者要能够注意信息的反馈,对新事物、新问题有敏锐感知的能力。遇到突然事件,能够既不惊慌失措、无所适从,又不拘泥刻板,沉着冷静,应付自如。八是要有交流思想的表述能力。领导者必须具有科学的思维能力。较强的演说和写作能力。

5、心理素质方面:首先要有成熟的心理态度,要既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内在需要,又能正确估计外部条件,能够从动态追求心理平衡,自觉地把自己的行为控制在适当的限度内。其次是要有敏锐的认识能力。也就是说,要有敏锐的感觉、良好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只有具备敏锐的认识能力,才能认清形势,选准工作的突破口,迅速开创领导工作的新局面。第三要有卓越的思维能力,要能够运用逻辑的思维、辩证思维、集中思维、发散思维、超前思维、直觉思维等各种思维形式,作出快速、准确的推理和判断。第四要有坚韧不拨的意志。愈是艰巨的任务和艰险复杂的环境,愈需要坚韧的意志。第五要有健全崇高的人格。具备健全崇高的人格,如诚实、勤奋、踏实、认真、宽容、谦虚谨慎、豁达开朗,富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牺牲精神等品格,有助于增进领导者的活动效率,而残缺卑下的人格则会败坏领导者的形象,贻误领导工作。人格的形成是一个主观和客观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社会上各种不健康因素都会侵蚀人们的心灵,干扰形成健全崇高的人格。现在,有些干部存在的言行不一、阳奉阴违、以及妒忌、自私、偏执、老好人等残缺人格,就是这种干扰的表现。合格的领导者应该注意克服这种干扰,努力塑造健全崇高的人格。

在新任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篇二

同志们:

今天是大家新提拔后参加的第一次培训。立足新起点、面对新形势、开启新征程,大家要快速调整心态、锤炼过硬本领、积极担当作为,努力在岗位上取得新业绩、创造新辉煌,不负组织、不负人民、不负事业、不负时代。借此机会,我想与大家交流五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入党为什么?”

可能有些同志,在没有入党之前的回答,是为了个人有更美好的未来、为了有更高的社会地位等等。当然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是,当大家真正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真正走上领导岗位之后,答案就只能有一个,那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同样,我们也能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去深刻的认识这个答案。20xx年x月,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发表讲话,题目是“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遍读全文,其核心就是“信仰”二字。“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是我们干部健康成长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一要对信仰坚定。大家选择成为党的干部,成长为党的领导干部,就必须坚定党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理想。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一个政党有了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就会坚强有力,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就能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一名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信仰认定了就要信上一辈子,否则就会出大问题。二要对组织感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可能大家觉得自己很优秀,但应该看到,是历史的机遇把我们推上了一个新的平台,是组织给了我们一显身手的机会,才让我们在众多优秀的干部中脱颖而出。对此,每位同志都应该深怀感恩之心,自觉的把个人的前途交给组织去考虑,而不是“来了就想提、提了就想走”。组织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感恩奋进的精神是我们必须具备的内在品质。三要对人民负责。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大家作为党的领导干部,更要怀着强烈的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心里要始终装着父老乡亲,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想一想是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是不是有助于解决群众的难题,是不是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做到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统一、让党中央放心和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统一。

第二个问题:“当官干什么?”

相信大家也看过不少报道,里面“爱清闲磨洋工”“怕出事拒担责”“扮双面做好人”“迷机关缺务实”“好开会多套话”的典型比比皆是,表面功夫做得很足,但实则庸政怠政懒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党一路走来,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20xx年x月,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次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发表讲话,题目是“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顽强奋斗”,反复强调“斗争”二字。大家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坚定斗争意志,当严峻形势和斗争任务摆在面前时,骨头要硬,敢于出击,敢战能胜。一要直面矛盾困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共产党人的斗争,从来都是奔着矛盾问题、风险挑战去的。有些干部年纪轻轻就非常“成熟”,遇到麻烦就打太极、见到问题就玩推手、看到矛盾就绕圈子,这样肯定是要不得的。就拿xx的实际情况来说,我们目前的发展形势非常严峻,去年的绩效考核只拿了三等奖,今年的各项考核指标也整体排名靠后,在昨天的会上,通篇只讲了三个字,那就是抓落实,就是要我们主动投身到斗争中去,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为xx的发展保驾护航。二要讲究方式方法。注重策略方法,讲求斗争艺术,善于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合理选择斗争方式、把握斗争火候,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要根据形势需要,把握时、度、效,及时调整斗争策略,用最小的力量去撬动最大的杠杆。三要注重团结奋斗。讲团结方可聚合力,能共事才能干成事。就好比将五个“指头”和一个“拳头”的力量相互比较,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大家作为新任领导干部,作为新进班子的一员,要从大局出发,善于求同存异、善于换位思考,做到面对分歧不固执己见、在讲大局中求共识,遇到矛盾不绕道回避、在讲原则中求统一,产生误会不无端猜疑、在讲感情中求共鸣,真正拧成一股绳,共谋发展、共创未来。同时,也要处理好与下属的关系,通过合理分工和合理授权,不断提升管理效能。

第三个问题:“成才缺什么?”

面对新的角色和新的任务,如何做到不辱使命、不负厚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我认为,前提是学习。学什么?主要学习如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水平。20xx年xx月,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发表讲话,题目是“年轻干部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首次提出了“七种能力”的概念。“七种能力”如何提高?关键靠“学习”。一要坚持正确的学习方向。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这个正确方向,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指引的政治方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偏离。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同时,大家在思考、谋划、推动每一项工作时,都首先看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是怎么要求的,这样我们做工作才有根有魂。二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了解掌握基础情况是我们开展工作、研究决策的基本前提。大家到新环境、新岗位,首要工作就是要做好调研,只有做到家底清、底数明,才能做到心中有数、科学决策。要多与同事交流,以“归零心态”积极主动地向单位的老领导、老同志请教,与共事的同事交流,同分管的下属谈话,快速掌握单位基本情况、学习分管工作经验。要广泛查阅相关资料,通过翻阅以前工作档案、会议纪要、相关文件等,掌握现状、理清思路、学习方法、明确方向,快速提升业务能力水平。要深入基层摸排实情,亲自到镇村上去走一走、看一看,用双脚去“丈量”乡村的具体情况,分析当地的发展优势与短板,为开展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三要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要想扎实、系统地掌握知识,必须做到持之以恒。希望大家无论是在培训期间,还是在平时工作生活中,都要时刻保持“空杯心态”“归零心态”,增强“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求知欲,把学习作为一种人生习惯、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生活方式,做到全身心投入、全方位提升。

第四个问题:“立身靠什么?”

我工作了这么多年,见过形形色色的各种干部,有的走得虽然慢,但胜在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有的走得快,但却在急功近利中身陷囹圄。大家正处于成长发展期,是思维变化多、容易出偏差的时期。如果缺乏定力、缺乏静气,就容易好高骛远、心浮气躁。20xx年x月,习近平总书记第四次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发表讲话,题目是“立志做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强调年轻干部必须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不断增强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关键要在“作风”上下功夫。一要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的过程,一般都充满着无数的艰辛。翻开我党的革命历史,从小山沟走向全国执政,无数革命先烈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怀着“革命事业必成”的决心,冲锋在前、艰苦奋斗,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时光。现在,我们生活条件好了,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点都不能少,无论是在乡村振兴的“前线战场”,还是在为民服务的基层“第一线”,我们都要持之以恒传承好红色基因,完成好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二要培养崇德向善的品格。首先,要树政德。政德是为官之魂、从政之本。一个干部是否有良好的政德,关键看政治上是否靠得住、工作上是否有本事、作风上是否过得硬、人民群众是否信得过。我们要常修为政之德,把做官看轻一些,把名利看淡一些,把党和人民看重一些。其次,要讲公德。作为领导干部,我们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社会公德的模范践行者和推动者,带头讲公德、重公德,引领社会新风尚。其三,要立美德。也就是私德、家德的修养。一个干部的德行在志趣上是可以观察出来的。古人讲,居官有山林气、野处有理国才。说的是,士大夫修身养性,即使退隐山林,也必须注重情趣高雅、清心寡欲,何况身居庙堂,更应时时反躬自省、修身养性,身正才能服人。作为共产党人更应高于古代士大夫的思想和境界。三要坚守廉洁自律的底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自己不打倒自己,谁也打不倒你。大家随着职务的提升,“被利用”“被围猎”“被投资”的风险随之增加,对自律能力带来了严峻考验。很多干部从基层做起,慢慢成长起来,最后却毁于一旦,一失足成千古恨,实在得不偿失。大家要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不断增强自身免疫力,增强拒腐防变的本领,主动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亲情账、自由账、健康账这“七笔账”,杜绝侥幸心理,筑牢思想防线,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慎独慎微慎权慎欲,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人。

最后一个问题:“身后留什么?”

我想,习近平总书记已经用他的身体力行为我们作出了答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并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一言一语蕴含着对党、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字字句句彰显着大国领袖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历史担当。就在x月x日,习近平总书记第五次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发表讲话,题目是“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实事求是担当作为,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这次讲话,是前4次“专题课”基础上的“综合课”,可谓“集大成”,落脚就在“担当”二字。组织把大家放在各个岗位上,就是要大家担当干事,而不是做官享福。一要勇于担当。勇于担当源于立场坚定、不竭动力。大家要保持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知重负重、攻坚克难,敢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敢接最烫手的山芋。“为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有的同志在工作中害怕决策失误、担心工作犯错误,奉行“既不落后头,也不出风头”“做的少、错的少”,怕担当、不敢担当,甚至不担当,这样是肯定要不得的。中央提出“三个区分开来”,强调加大对干部容错纠错的力度,就是要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的导向,就一定会为大家揽好后腰,决不让大家受了累又受委屈。大家也要卸下心里的包袱,真正敢想、敢闯、敢干。二要善于担当。善于担当力求多谋善断、大展宏图。当前,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没有一用到底的模式,没有一成不变的套路,必须思路灵泛、眼观八方,经常思考肩上的责任,思考办实事、谋长远、惠民生、促发展的实招,不可有一时懈怠。针对事关民生大小事、本区域发展的问题,要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高标准践行为思路,主动分析研判,勇于求变应变、敢于创新突破。同时,要勤总结、常摸索,在“经事”而“长智”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和自身经验,要把握正确方向、遵循客观规律,做到廓清迷雾而行致远、举一反三以利再战,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得心应手地处理问题、干好事情。三要务实担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关键在一个“实”字。大家到新的岗位后,能不能干出些事情来,给老百姓一个交代,这个很重要。如果在干了几年后依然“山河依旧”,脏还是脏,差还是差,项目也没干几个,你说干的有什么意义吗?当干部必须要有政绩情结,要想着给当地留下点什么,给当地干成些什么。希望大家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本领用在“能干事”上,把目标放在“干成事”上,在平时工作谋划和推进中,坚持从实际出发,做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同志们,角色在变,不变的是初心;岗位在变,不变的是使命。今天我借用习近平总书记的5次讲话,与大家交流探讨了五个方面问题,希望大家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党性修养,砥砺政治品格,锤炼过硬本领,以忠诚干净担当的实际行动,在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强县的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我就讲这些,祝大家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在新任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篇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对新任职领导干部岗前培训,是省委的明确要求。前不久,省委对新任职干部进行了集体谈话,x书记强调,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为民务实、做到廉洁从政。我们要自觉铭刻于心、外化于行,正己率人、不负重托。学习领会中央的决策部署,主动落实态势的各项要求,对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来讲,都有一个观念上适应、认识上到位、能力上提高、方法上改进的问题。今天,我就这个话题与同志们交流几点体会。

一、适应经济发展态势,以新的理念科学组织经济工作。

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x书记强调,认识态势、适应态势、引领态势,要有新的思路和理念,牢牢掌握x经济发展主动权。

第一,抓发展的观念要“变”。态势的来临,不仅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经济运行的轨迹和逻辑,也纠正和颠覆了长久以来影响人们的认识偏差与理念,必须具备与态势相适应的“新心态”,这是当前各级领导干部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首要问题。首先,要深刻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态势,并没有改变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

要深刻认识到,超常规高速增长不是常态,持续下行低速也不是常态,经济发展速度在合理区间有升有降是正常的;

要深刻认识到,发展不足仍然是x的主要矛盾,态势下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必须始终保持专注发展、转型发展的定力。其次,推动态势下的发展,必须转变观念。要革除“gdp膜拜”的旧思想,放下对经济增速的纠结,更加自觉地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要克服习惯运用行政资源和政策优惠引进投资推动发展的畸形形态,学会运用市场的方法,依靠优化营商环境,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发展;

要荡涤一夜暴富的“炒”字诀,炒房、炒地、炒资源使经济风险集聚、发展走入歧路,自觉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脚踏实地做实业、搞实体、抓技术革新,逐步将经济导入可持续发展的正途;

要告别“竭泽而渔”的思维方式,单纯依靠资源大规模开发壮大产业规模的路径难以为继,必须学会培育比较竞争优势,提高区域特色竞争力。

第二,抓发展的思路要“变”。总体上就是要科学地分析和判断形势的发展变化,围绕“九个趋向性变化”,顺应“三个规律”,从省委“六个基本判断”出发,立足x资源禀赋和阶段性特征,寻求新的突破和发展空间。

一是“三驾马车”的拉动方式要转变。从消费拉动看,过去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基本结束,个性化、多元化消费渐成主流。x有近x万人口,辐射西部x亿人口,这是一个巨大的正在不断提升的消费市场。我们要主动引导、鼓励竞争,支持创新、激发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从投资拉动看,这些年依靠灾后重建,全省投资率已经超过x%,投资增长空间十分有限,依靠举国支持和政府高负债加速投资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我们要创新投融资方式,把重点转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从出口拉动看,现在全球总需求不振,我们的低成本比较优势正在逐渐消减,要着眼未来x参与全球竞争的需要,大力发展五大战略性高端产业,高水平引进来,高质量走出去,努力提升引外用外水平;

要鼓励x企优秀产业走出去,推动富余产能向境外转移。

二是三次产业的组织形式要转变。重点向融合发展、集群发展和专业化发展,使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产生1+1>2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近x年来,产业深度融合是国际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和时代主题,不仅改变了产业形态,而且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我们要顺势而为,做好“产业融合”这篇大文章,重点打造一批重点产业园区,大力支持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发展,积极促进结构优化、生产集中,形成功能互补、融为一体、共同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

三是资源要素的配置机制要转变。要改变传统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更多依靠市场,找准市场功能和政府行为的最佳结合点,避免政府这只手硬、市场这只手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比如,过去劳动力成本较低、规模大是我省最大优势,引进技术和管理就能迅速变成生产力。现在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要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驱动成为发展的主引擎。在资金上,国家投资在紧缩,未来资本的活力在民间,要深度挖掘和撬动民间资本这个巨大富矿。土地和环境的约束日趋加大,x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主要水源涵养区,传统的开发模式走不通了,必须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和节约集约的新路子,让生态文明成为发展的态势。

第三,抓发展的着力点要“变”。越是转型转轨时期,往往新旧力量此消彼长,蕴藏着巨大的发展契机和空间,关键在能否敏锐地察觉、及时地发现和有力地把握住。

一是要善于从战略机遇中找空间。未来十年,我们面临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家“两带一路”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机遇,这将给x发展带来潜在的“政策红利”和重大契机。比如,在“两带一路”战略中,x处于重要结合部,向西,可以借助北丝绸之路通达欧洲;

向南,可以借助南丝绸之路抵达印度洋;

向东,可以借助长江经济带,联动东、中、西部发展。从东部看,x是内陆,但向西开放,x就成了桥头堡。生产要素可以通过长江水道和丝绸之路通道,在“两带一路”上整合、发散,形成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产业和市场。要在这方面做足文章,抓紧研究和编制相关项目。又如,在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中,我省除成都经济圈外,普遍还处于城镇化的第一阶段(集中阶段),城镇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x个百分点。这个差距既是潜力,也是机遇。未来六、七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要解决“x个一亿人口”的问题,预计x至少有x万的农村人口进城,将带来近x万亿的投资需求,并催生巨大的消费需求,商贸、物流、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将迎来一个黄金时期。要以县域城镇化为重点,制定县改市改区十年规划,引导和支持以县为重点推进新型城镇化。

二是要善于从比较优势中抓重点。x资源富集、能源充沛,这是我省的传统优势。在态势下实现转型发展、提质增效,要更多依靠培育比较优势,激活要素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要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持续发展优势。x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可以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和生态交通,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绿色消费、绿色食品、绿色能源,在全球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和空气质量的质疑中打出绿色生态x的品牌。要把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创业优势。x是科教资源大省,拥有各类高校x所,研发机构、人员总量和国家级创新型企业都居西部第一,但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到x%,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要打破体制机制障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源源不竭动力。x有x多万常住人口,要通过大力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大幅度提升人口素质,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不断将人口资源红利转化为人力资本红利。要把交通枢纽优势转化为开放合作优势。我省公路总里程全国第一,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居西部第一;

通往欧洲的“蓉欧快铁”、“中亚货运列车”两条黄金国际通道已开通运行;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为我国第四大航空枢纽,成都第二机场建成后,年旅客输送能力将达到x万人次,通江达海、对接世界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正在形成。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加大对外开放合作,加快重点产业招商,建设西部商贸、物流和金融中心,打造西部最大的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进而辐射整个西部和中亚乃至欧洲市场。

及方方面面,要注重改革的协同性,求同存异、凝聚共识。对互为前提、相互支撑、关联性强的改革事项,要选准突破口,做到上下联动、协同推进,汇聚形成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适应从严治吏态势,律己修身奋发有为。

大家要自觉养成严的习惯,学会在“严”字下工作和生活。

不可低估,对长期以来封建腐朽思想对x干部队伍的侵蚀不可低估,对x干部队伍中存在的违法违纪问题的严重性不可低估。我们一定要保持从严管党治吏的清醒和自觉。全面从严治党,严在哪里?总体上讲,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从严治党《决定》和系列要求。重点要严在七个方面:

(一)严在思想教育上,从灵魂深处增强从严管党治吏的政治定力。乐际部长深刻指出,思想教育是凝神聚魂的工作,是建党、强党、兴党的生命线。如果党员没有统一信仰、国民没有核心价值、民族没有共守的精神家园,那是非常危险的。这些年,一些党委主要负责人已经习惯于把经济发展作为政绩优劣的唯一标准,忘记了抓班子带队伍的责任;

一些领导干部已经习惯于把自己作为特殊党员,不参加组织生活,不受制度规定的约束;

一些党员干部已经习惯了社会的潜规则,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以公权力谋小团体一己之私;

一些党员已经习惯了享受执政党的好处,不自觉履行党员义务,把自己等同于普通群众,丧失了先锋队的作用。这“四个习惯性”问题,如果不真正从思想上根除,就不能凝聚起坚定支持党中央从严管党治吏的思想共识,就不能建设一支能够担当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执政队伍。要坚持用好思想建党这个传家宝,扭住思想政治工作这个生命线,以持续深入的思想理论武装解决精神状态上的“总开关”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现实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不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切实把理想信念牢固树立起来,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把党性原则牢固树立起来,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工作生活各个环节;

把党员标准、好干部标准牢固树立起来,形成鲜明而正确的考核评价导向、选拔任用导向、激励约束导向;

把政治规矩牢固树立起来,坚决同中央省委保持高度一致,真正做到总书记强调的“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

(二)严在最讲认真上,把从严的纪律要求和规章制度落到实处。毛主席讲,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讲认真是共产党人的根本工作态度,是我们党赢得胜利和发展的重要法宝。这些年一些地方政治生态恶化,干部腐败问题丛生,既有制度不完备的问题,也有管理松懈、执纪不严的问题,从深处看,症结还在于讲认真不够、守纪律不严,党纪党规成了“稻草人”。从“八项规定”到教育实践活动突出问题整改,上行下效,雷厉风行,群众满意、社会叫好,关键在于以上率下,层层讲认真、抓落实。要把最讲认真要求贯彻到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各个方面,以“认真”涵养规矩意识,以“认真”推动执行落实,该请示报告的必须请示报告,该执行落实的必须带头执行。要把党的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纪律刚性约束,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内决不容许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

(三)严在选人用人上,以吏治清明推动政治清明。一方面,执政党最重要的任务是选人用人;

另一方面,吏治腐败危害甚大。不从根本上提高选人用人科学化水平,就难以从制度上消除滋生腐败的土壤。从中央巡视检查组反馈的情况看,一些干部热衷拉关系、架“天线”、搞“勾兑”,跑官要官;

政绩观扭曲,好大喜功、形式主义;

档案经历上弄虚造假;

个别地方拉票贿选成风,等等。这些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前不久我们在全省开展了x个专项治理,出台一系列重要制度,就是要把这些风气根本扭转过来。最近全国组织部长会议明确要求,从严选人用人重点要把好“三关”:一是动议提名关。这是选人用人的第一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选人用人的方向和最终结果。我们将抓紧探索规范性的具体办法,包括实名制推荐干部的做法,进一步细化谁来提名、怎么提名、提名责任谁来承担等有关要求,确保拟提拔任用干部的初步建议人选得到充分酝酿、不同意见得到认真考虑,防止带病干部成为提名人选。二是考察考核关。全面落实“一评议、两公示、两核查”制度,在大会推荐中对干部廉政情况进行评议,在考察和任用环节对干部廉政情况进行公示,考察中对干部档案和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进行严格核查,看有没有弄虚作假,对丧失诚信的干部坚决不用,在防止带病提拔上下功夫。三是程序步骤关。严格落实选拔任用的组织程序,任何一个该有的环节都不能少。推行干部选拔任用全程纪实制度。明年中央将开展专项检查,具体情况将在全国范围通报。

(四)严在日常管理上,把初心使命具化为自觉行动。从严治党的重点,在于从严管理干部。过去一些干部出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管理上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十八大以来的实践证明,只要真正严肃起来、严格起来,就能把干部管住管好。去年以来,我们建立全覆盖谈心谈话制度,制定了落实初心使命要求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的“两个意见”,省委提出了“六个决不允许”的纪律要求和“六个坚决不能用”的用人原则,等等,就是要用铁的纪律打造铁的队伍。

(五)严在依规依法上,扎紧权力运行的制度铁笼。习总书记指出,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加强制度建设是最可靠、最有效、最持久的治党方式。回顾十八大以后的这两年,中央从制定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等措施,到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改革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再到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蹄疾步稳、有序推进,从严治党由治标向治本深化,实现了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有机统一。去年以来,我们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注重发挥制度功能规范班子运行、强化权力制衡,出台了重大事项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的指导意见,强化重大决策、重要部署、重点工作的请示报告和执行落实,严格执行党政正职对财务、工程项目、物资采购的“三个不直接分管”制度,建立行政权力依法公开规范运行平台,以及省委十届五次全会作出的“两个决定”,就是要实现以严格的制度治党引领和保障依法治x,以法治良序改善x政治生态。

(六)严在廉洁从政上,始终以高压态势惩治腐败正风肃纪。腐败是政治生态恶化的首要标志,优化政治生态首先要从加强反腐倡廉入手。这两年来,省委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加大案件查办力度,查办了一批市厅级和县处级领导干部。结合教育实践活动,集中开展“七项专项治理”,深入整饬“四风”问题,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使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有了明显好转。各级党员干部要自觉维护和巩固好这个来之不易的成果,把为官从廉作为立身立业的基石,养成廉的习惯、廉的品质、廉的作风,从“不敢腐”升华为“不想腐”,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火墙。习总书记曾为领导干部算过利益、法纪、良心“三笔账”,深刻地告诫大家只有守住了“廉”字,才能对得起组织、对得起人民、对得起家人,也才能实现从政路上的可持续发展。

(七)严在落实责任上,强化党委(党组)管党治吏主体责任。对各级党委(党组)及其主要负责同志来说,抓好党建工作是最大的主业,是不可推卸的分内职责。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明确地指出,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他严肃提出了党建“三问”:是不是各级党委(党组)都做到了聚精会神抓党建?是不是各级党委书记都成为从严管党的书记?是不是各级党委(党组)成员都履行了分管领域从严治党责任?各级党委(党组)尤其是主要负责同志要自觉肩负这个责任,强化抓党建的主角意识和主动精神,明确责任清单,细化到人、量化到岗,用责任制传导压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实。省委提出,建立“三大制度”强化管党责任,即党组织书记向上级报告党建工作制度,班子成员向本级报告履行党建工作责任制度,市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联述联评联考制度,切实把习总书记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适应作风建设态势,驰而不息转作风抓落实。

抓作风、改作风,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严管党治吏的重要突破口。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特别是通过一年多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全社会呈现新气象新变化,大家有目共睹。应当看到,作风建设处在了一个新的起点和节骨眼上:“四风”问题得到遏制,但反弹回潮的压力很大;

“不敢”违纪违法的态势初步形成,但“不能”、“不想”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必须始终保持清醒认识和政治定力,始终保持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那一股劲、那一种精神,持续用力、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第一,要把“为民”刻在心上。这是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年多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各地各部门在为民惠民上做了大量工作,开展的“走基层”活动、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等,都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同,要继续把这些有效做法固化好、坚持好。从前期调研督查情况看,一些地方整改事项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对群众作出的承诺还没有完全兑现。中央提出,春节前要进行一次“回头看”,明年将对这项工作开展专项督查。

作风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折射出的是干部的群众观、政绩观和事业观问题。群众观的问题,核心是要处理好“官本位”与“民本位”这个根本立场问题。焦裕禄精神为什么被人们所敬仰?兰辉、毕世祥的事迹为什么让我们感动?关键是他们心中始终装着群众。要时刻摆正主与仆的位置,真正从思想上把人民群众当亲人,从工作上把群众认可当标准,从行动中与群众同甘苦、一条心。政绩观的问题,核心是要处理好“急功近利”与“打基础利长远”这个根本取向问题。我们常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需要一种“心中装着人民和责任”以及“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意识。要正确处理好唯上与唯下、发展与民生、眼前与长远、立足为民与实际惠民的关系,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事业观的问题,核心是要处理好“为官不易”与“为官有为”这个根本责任问题。在从严高压态势下,党风政风发生了根本好转,但是也出现了门好进、脸好看,就是事难办的问题,出现了惰政懒政、为官不为的现象,这些不正常、不正确的倾向,从根本上是价值观、事业观出了问题。一方面,要大力整治“庸懒散浮拖”,另一方面,中央和省委都在积极探索激发干部为官愿为、为官有为的措施办法,明年将在县以下机关实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需要强调的是,我们一方面,要强化为民服务,另一方面,也要强化政治功能,善于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工作,把党的政策转化为群众的行动,把广大群众凝聚在党的周围。现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产生,使群众的构成、生活方式、利益诉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是“天涯若比邻”,另一方面是“相见不相识”,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要思考如何更好地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凝聚群众。

第二,要把“执行”视为铁律。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要求,既需要有坚定不移的态度,更需要有脚踏实地、一抓到底的作风。习总书记告诫我们,做任何一项工作,都不能浅尝辄止、虎头蛇尾,要真抓实干,善作善成。要消除惯性阻力。人类是有习惯的动物,思想上容易产生“惯性思维”,行为上也有“惯性”和“惯性阻力”,容易不自觉地按以前的方式思考和处理问题。在惯性阻力下,往往陶醉于旧经验、满足于旧办法,对新的东西不习惯、不适应;

行动上裹足不前,执行上庸懒散拖。我们要克服这种思维惯性,从旧的条条款款中跳出来,开辟新的天地。要防止变形走样。射击打靶讲究的是精准度,同样道理,我们工作抓执行,也要讲究精准度,执行上级决策部署必须瞄准目标、达到预期效果。我们在执行前,要认真学习政策,科学研判形势,准确把握政策实质;

执行中,要始终坚持标准、严格程序、严明纪律,关键时刻要敢于坚持原则、抵制错误;

执行后,要加强对执行情况的监督问责,确保政策真正落实落地,决不能搞变通、作选择。要避免虎头蛇尾。孟子说:“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泉也”。执行上能否“及泉”,就要看“掘井”最后是否坚持到底。我们要以最讲认真的态度,发扬钉钉子精神,抓好中央、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和政策制度的执行落实,“咬定青山不放松”,一锤接着一锤敲,不达目的不罢休。

第三,要把“担当”作为自觉。当前,x正处于艰苦创业、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面对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各种难题和挑战,尤其需要不畏艰险、勇挑重担,更加奋发有为地创造一流工作业绩。要有攻坚克难的胆识锐气。一些干部实不下来、深不下去,核心是不敢担当、不愿担当,缺乏改革创新的胆识和攻坚克难的锐气。胆识和锐气,来自于实践锻炼、工作历练、困难锤炼。领导干部既要经历顺境也要经历逆境,特别是要能经受住挫折的考验;

既要到条件较好的地方工作也要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工作,特别是勇于到基层一线矛盾集中、困难较多的地方进行多岗位历练,在应对复杂局面、解决棘手问题的过程中积累“底气”、培养胆识。这样才能担当重任。要有守土有责的阵地意识。不管是在基层,还是机关;

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干部,都要有强烈的使命意识、阵地意识,始终把责任铭记心中、扛在肩上,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像战争年代那样,人在阵地在。特别是面对急难险重任务,要豁得出来、顶得上去,面对矛盾问题,要迎难而上、积极化解,不能患得患失、畏缩不前。要有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德国教育家塞缪尔·厄尔曼说过,青春并不是指生命的某个时期,而是指一种精神状态。领导干部精神状态,决定着工作的成效和事业的成败。x有“巴适安逸”的休闲文化,但民可闲官不能闲,只有干部夙兴夜寐、创新实干,人民群众才能真正过上巴适安逸的生活。最近,中央和省委都在研究,准备出台解决干部能上能下问题的政策规定,就是要让敢做善成、为官有为的干部得到褒奖、受到重用,把不称职、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调下来,推动形成为官愿为、为官敢为、竞相作为的从政新风。

同志们,历史的车轮在不懈奋斗中滚滚向前,伟大的事业在接力奋斗中快速发展。能够亲身参与波澜壮阔的现代化建设和治x兴x大业,既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际遇,也是我们共同肩负的使命和责任。走上新的岗位,是党和人民赋予你们更重要的干事创业平台,大家要倍加珍视、倍加感恩、倍加努力,以优异的业绩和良好的操守报效党和人民。

;

在新任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篇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今天是大家新提拔后参加的第一次培训。立足新起点、面对新形势、开启新征程,大家要快速调整心态、锤炼过硬本领、积极担当作为,努力在岗位上取得新业绩、创造新辉煌,不负组织、不负人民、不负事业、不负时代。借此机会,我想与大家交流五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入党为什么?”

可能有些同志,在没有入党之前的回答,是为了个人有更美好的未来、为了有更高的社会地位等等。当然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是,当大家真正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真正走上领导岗位之后,答案就只能有一个,那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同样,我们也能在习总书记的讲话中去深刻的认识这个答案。

20xx年x月,习总书记第一次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发表讲话,题目是“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遍读全文,其核心就是“信仰”二字。“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是我们干部健康成长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一要对信仰坚定。大家选择成为党的干部,成长为党的领导干部,就必须坚定党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理想。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一个政党有了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就会坚强有力,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就能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

一名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信仰认定了就要信上一辈子,否则就会出大问题。

二要对组织感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可能大家觉得自己很优秀,但应该看到,是历史的机遇把我们推上了一个新的平台,是组织给了我们一显身手的机会,才让我们在众多优秀的干部中脱颖而出。对此,每位同志都应该深怀感恩之心,自觉的把个人的前途交给组织去考虑,而不是“来了就想提、提了就想走”。组织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感恩奋进的精神是我们必须具备的内在品质。

三要对人民负责。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大家作为党的领导干部,更要怀着强烈的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心里要始终装着父老乡亲,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想一想是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是不是有助于解决群众的难题,是不是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做到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统一、让党中央放心和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统一。

第二个问题:“当官干什么?”

相信大家也看过不少报道,里面“爱清闲磨洋工”“怕出事拒担责”“扮双面做好人”“迷机关缺务实”“好开会多套话”的典型比比皆是,表面功夫做得很足,但实则庸政怠政懒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党一路走来,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

20xx年x月,习总书记第二次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发表讲话,题目是“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顽强奋斗”,反复强调“斗争”二字。大家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坚定斗争意志,当严峻形势和斗争任务摆在面前时,骨头要硬,敢于出击,敢战能胜。

一要直面矛盾困难。习总书记强调,我们共产党人的斗争,从来都是奔着矛盾问题、风险挑战去的。有些干部年纪轻轻就非常“成熟”,遇到麻烦就打太极、见到问题就玩推手、看到矛盾就绕圈子,这样肯定是要不得的。就拿xx的实际情况来说,我们目前的发展形势非常严峻,去年的绩效考核只拿了三等奖,今年的各项考核指标也整体排名靠后,x书记在昨天的会上,通篇只讲了三个字,那就是抓落实,就是要我们主动投身到斗争中去,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为xx的发展保驾护航。

二要讲究方式方法。注重策略方法,讲求斗争艺术,善于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合理选择斗争方式、把握斗争火候,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要根据形势需要,把握时、度、效,及时调整斗争策略,用最小的力量去撬动最大的杠杆。

三要注重团结奋斗。讲团结方可聚合力,能共事才能干成事。就好比将五个“指头”和一个“拳头”的力量相互比较,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大家作为新任领导干部,作为新进班子的一员,要从大局出发,善于求同存异、善于换位思考,做到面对分歧不固执己见、在讲大局中求共识,遇到矛盾不绕道回避、在讲原则中求统一,产生误会不无端猜疑、在讲感情中求共鸣,真正拧成一股绳,共谋发展、共创未来。同时,也要处理好与下属的关系,通过合理分工和合理授权,不断提升管理效能。

第三个问题:“成才缺什么?”

面对新的角色和新的任务,如何做到不辱使命、不负厚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我认为,前提是学习。学什么?主要学习如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水平。

20xx年xx月,习总书记第三次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发表讲话,题目是“年轻干部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首次提出了“七种能力”的概念。“七种能力”如何提高?关键靠“学习”。

一要坚持正确的学习方向。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这个正确方向,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指引的政治方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偏离。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同时,大家在思考、谋划、推动每一项工作时,都首先看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是怎么要求的,这样我们做工作才有根有魂。

二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了解掌握基础情况是我们开展工作、研究决策的基本前提。大家到新环境、新岗位,首要工作就是要做好调研,只有做到家底清、底数明,才能做到心中有数、科学决策。要多与同事交流,以“归零心态”积极主动地向单位的老领导、老同志请教,与共事的同事交流,同分管的下属谈话,快速掌握单位基本情况、学习分管工作经验。要广泛查阅相关资料,通过翻阅以前工作档案、会议纪要、相关文件等,掌握现状、理清思路、学习方法、明确方向,快速提升业务能力水平。要深入基层摸排实情,亲自到镇村上去走一走、看一看,用双脚去“丈量”乡村的具体情况,分析当地的发展优势与短板,为开展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

三要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要想扎实、系统地掌握知识,必须做到持之以恒。希望大家无论是在培训期间,还是在平时工作生活中,都要时刻保持“空杯心态”“归零心态”,增强“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求知欲,把学习作为一种人生习惯、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生活方式,做到全身心投入、全方位提升。

第四个问题:“立身靠什么?”我工作了这么多年,见过形形色色的各种干部,有的走得虽然慢,但胜在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有的走得快,但却在急功近利中身陷囹圄。大家正处于成长发展期,是思维变化多、容易出偏差的时期。如果缺乏定力、缺乏静气,就容易好高骛远、心浮气躁。

20xx年x月,习总书记第四次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发表讲话,题目是“立志做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强调年轻干部必须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不断增强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落实习总书记要求,关键要在“作风”上下功夫。

一要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的过程,一般都充满着无数的艰辛。翻开我党的革命历史,从小山沟走向全国执政,无数革命先烈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怀着“革命事业必成”的决心,冲锋在前、艰苦奋斗,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时光。现在,我们生活条件好了,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点都不能少,无论是在乡村振兴的“前线战场”,还是在为民服务的基层“第一线”,我们都要持之以恒传承好红色基因,完成好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

二要培养崇德向善的品格。首先,要树政德。政德是为官之魂、从政之本。一个干部是否有良好的政德,关键看政治上是否靠得住、工作上是否有本事、作风上是否过得硬、人民群众是否信得过。我们要常修为政之德,把做官看轻一些,把名利看淡一些,把党和人民看重一些。其次,要讲公德。作为领导干部,我们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社会公德的模范践行者和推动者,带头讲公德、重公德,引领社会新风尚。其三,要立美德。也就是私德、家德的修养。一个干部的德行在志趣上是可以观察出来的。古人讲,居官有山林气、野处有理国才。说的是,士大夫修身养性,即使退隐山林,也必须注重情趣高雅、清心寡欲,何况身居庙堂,更应时时反躬自省、修身养性,身正才能服人。作为共产党人更应高于古代士大夫的思想和境界。

三要坚守廉洁自律的底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自己不打倒自己,谁也打不倒你。大家随着职务的提升,“被利用”“被围猎”“被投资”的风险随之增加,对自律能力带来了严峻考验。很多干部从基层做起,慢慢成长起来,最后却毁于一旦,一失足成千古恨,实在得不偿失。大家要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不断增强自身免疫力,增强拒腐防变的本领,主动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亲情账、自由账、健康账这“七笔账”,杜绝侥幸心理,筑牢思想防线,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慎独慎微慎权慎欲,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人。

最后一个问题:“身后留什么?”

我想,习总书记已经用他的身体力行为我们作出了答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并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一言一语蕴含着对党、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字字句句彰显着大国领袖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历史担当。就在x月x日,习总书记第五次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发表讲话,题目是“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实事求是担当作为,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这次讲话,是前4次“专题课”基础上的“综合课”,可谓“集大成”,落脚就在“担当”二字。组织把大家放在各个岗位上,就是要大家担当干事,而不是做官享福。

一要勇于担当。勇于担当源于立场坚定、不竭动力。大家要保持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知重负重、攻坚克难,敢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敢接最烫手的山芋。“为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有的同志在工作中害怕决策失误、担心工作犯错误,奉行“既不落后头,也不出风头”“做的少、错的少”,怕担当、不敢担当,甚至不担当,这样是肯定要不得的。中央提出“三个区分开来”,强调加大对干部容错纠错的力度,就是要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的导向,就一定会为大家揽好后腰,决不让大家受了累又受委屈。大家也要卸下心里的包袱,真正敢想、敢闯、敢干。

二要善于担当。善于担当力求多谋善断、大展宏图。当前,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没有一用到底的模式,没有一成不变的套路,必须思路灵泛、眼观八方,经常思考肩上的责任,思考办实事、谋长远、惠民生、促发展的实招,不可有一时懈怠。针对事关民生大小事、本区域发展的问题,要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高标准践行为思路,主动分析研判,勇于求变应变、敢于创新突破。同时,要勤总结、常摸索,在“经事”而“长智”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和自身经验,要把握正确方向、遵循客观规律,做到廓清迷雾而行致远、举一反三以利再战,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得心应手地处理问题、干好事情。

三要务实担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关键在一个“实”字。大家到新的岗位后,能不能干出些事情来,给老百姓一个交代,这个很重要。如果在干了几年后依然“山河依旧”,脏还是脏,差还是差,项目也没干几个,你说干的有什么意义吗?当干部必须要有政绩情结,要想着给当地留下点什么,给当地干成些什么。希望大家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本领用在“能干事”上,把目标放在“干成事”上,在平时工作谋划和推进中,坚持从实际出发,做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同志们,角色在变,不变的是初心;

岗位在变,不变的是使命。今天我借用习总书记的5次讲话,与大家交流探讨了五个方面问题,希望大家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党性修养,砥砺政治品格,锤炼过硬本领,以忠诚干净担当的实际行动,在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强县的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我就讲这些,祝大家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在新任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篇五

在全市上下正在全面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全会精神,全力推动新战略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迎来了新任职领导干部培训班。此次培训班是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同意召开的,举办这次培训班的目的就是提高大家的能力,适应新岗位的要求,适应发展新战略的要求。希望同志们珍惜机会,认真对待,以端正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参加这次培训。

下面,借此机会,就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的能力,谈一下学习和创建学习型组织,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做人、做官的体会,共同提高。

参加工作了,常听到要“加强学习”的教诲;

当家长了,教育自己的子女要刻苦学习;

当领导了,教育身边的同志要勤奋学习;

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等古训作为鞭策自己学习的座右铭。

“习”从羽部,是鸟数飞也,就是鸟不断重复振动翅膀,即将“学会的”不断重复,是“温故”,是“月无忘其所能”。所以“学习”包含“知新”然后“温故”的两个过程,甚至更上一层的“温故而知新”。

“学习”的概念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学习指通过书本或在他人辅导获得知识。《新华字典》对学习的解释是“通过读书、听课、研究,进行。

教学。

试验参加实际工作等以学得知识和技能”。广义的学习是指一个人从外界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的全过程。从信息学角度看,一个人的学习过程,说到底是一个人不断接受并与外界交换信息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脑不断“升级换代”的过程。

(二)学习的意义学习,既是古老的又是全新的。“古老”在于人类从生命开始就学观察、学说话、学走路、学做事。“全新”是说我们处在一个新事物、新知识、新经验层出不穷的时代,在科技、经济、文化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又不得不重新认识、审视、思考学习问题。

人生下来为什么要学习?这是个大问题。人的成长过程,便是一个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懂得做人的道理,获取丰富的知识,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000多年前,我们中国文化的先贤哲人,也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是最早诠释学习的人。他的学生把他的话记录下来,成了一本书叫《论语》,该书开篇便是“学而第一”,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想这便是学习一词的开始。

国学经典《三字经》,曾经告诉无数的蒙童学子:“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至今看来,这些话语还是不过时的至理名言。

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干部大会上所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向全党提出了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的主张,提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大任务。毛泽东同志堪称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他一生读书无数,涉猎广泛,即使在他晚年病重期间,也是手不释卷。他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至今仍然萦绕在每位莘莘学子心间。

江泽民总书记也是一个善于学习而且很博学的人,他在以德治国的施政纲领里,要求“全党同志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加强学习,而且必须有紧迫感,必须提高自觉性。我们的口号应该始终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成为新时期倡导学习、勇立潮头的领袖。

英国伟大的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惊世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而知识是要靠不断学习才能获得的。所以学习是我们终其一生的追求和伴侣。

学习有什么意义?它的意义在于:

1.学习可以延续文明传承,推进社会发展美国著名民族学家,原始社会历史学家摩尔根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可概括为三个时代,即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在蒙昧时代,人类世代相沿地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的森林中,以野生果实、植物根茎为食,还有少部分栖居在树上。随着地壳的变化,气候的改变,人类不得不从树上移居地面,学会了食用鱼类、使用火、打制石器、使用弓箭、磨制石器等生存的本领,世代相袭。到了野蛮时代,人类又学会了制陶术、动物的驯养繁殖和植物的种植。这一时代的后期,还学会了铁矿的冶炼,并发明了文字,从而使人类历史过渡到文明时代。

后辈人在学习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丰富和提高,以适应时代与环境的变迁。如此代代传递,便形成了一部人类文明延续发展的历史。

文明时代的人类如果不世代相袭地向先辈学习畜牧业和农业,也只能像自己的远祖一样靠现成的天然产物为食。

十八世纪的技术革命以蒸汽机的出现为标志。那时,格里沃斯、纽可门、瓦特等革新能手,通过学习,掌握物理学、机械学等知识,设计、制造、试验,最终发明了蒸汽机。十九世纪的技术革命是以电力为标志。而这一新生产力的创造是无数人学习、创造的结晶。德国赫兹发现电生磁,法拉第发现磁生电,建立电磁感应定律,麦克斯韦又建立电磁理论、麦克斯韦方程,西门子发明发电机,德普勒研制出高压输电技术,等等,从而促使人类进入电力时代。本世纪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空间技术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又一次证明学习的巨大促进力。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只要考虑一下这个事实:以极便宜的价格买到性能优良的个人计算机,自由地在网上漫游,不出门而立知天下事。就不能不惊诧于科学技术给现实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不能不心悦诚服地承认学习对我们人类的文明与进步的重要作用。

2.学习可以提高人的境界,净化人的情操。

学习有三种境界: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的确能够让人立竿见影的得到收获,于是乎,为读书而读书的人们在当今这个弱肉强势的社会中屡见不鲜,人们用读书来武装自己,让自己有一份不错的收入,有一片自己的立足之地,过上富裕安详的生活是读书唯一的目的,崇尚读书、流行读书,是时代的趋势。虽然这种为读书而读书的方式不见得有多高尚,但它有利于社会安全的一面,因此,把它归于学习的第一境界了。

刘禹锡一则《陋室铭》中提及:“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此种思想不只为读书而读书。我想这是一种心境、一种心志。闲暇时,品一杯香茗,读一本好书,不仅能够放松心情、陶冶情操,更能使你的心灵得到升华。正如朱嘉所说:“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读书真的能给人们以新鲜的养料。用心去读书,吸取书中的精华,此等读书方式应属于第二境界。

鲁迅——民族的脊梁。把这样的头衔给予文坛巨匠是当之无愧的。古人云:“上医医国。”我想,说的就是鲁迅了,为了民族的兴亡,他放弃了仙台求医之途而回国,用写作来医治人们腐朽的思想。周恩来的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也同样为中国而发出的感叹。鲁迅和周恩来一样,都是用所学所想来救治国家与人民,这无疑是读书的最高诠释与实现人生价位的最好途径了,所以这种应是读书所达到的最高境界。

无论你处于那种境界,都可以感化自己,感化他人。知识的海洋无边际,用最快最直接的方法——读书,来获得你最想得到的知识,来达到你最想达到的境界。

3.学习可以提高人的素质,增加个人的竞争能力。

学习可优化人的心理素质。一个现代社会的新型人才,应该具备诸多方面的良好心理素质,如高尚的品德,超凡的气质,敬业的精神,目标专一的性格,以及坚韧不拔的意志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学习来达到,正如萨克雷所言:“读书能够开导灵魂,提高和强化人格,激发人们的美好志向,读书能够增长才智和陶冶心灵。

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文化素质。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大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特别是精神文化,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方面的成果尤其需要我们通过学习去获得,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缺乏一定文化素养的人不能算真正健全的人,现代社会的新型人才必须是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人。

学习可以提高人的能力。这是70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对全党干部讲的话,现在党中央又重新提出了解决干部的“能力恐慌”问题,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诸如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处理矛盾冲突的能力,驾驭局势的能力,科学决策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等。公务员要求达到“三会”,即会外语、会计算机、会驾车,但许多干部都不够精通,达不到张口能说、上网会用、有车会开的程度。

学习可以持续提高个人竞争力。俄国作家高尔基曾说过:“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读书的作用不言而喻,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里,谁拥有知识,就等于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了有利位置。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改变个人命运的内在推动力。常言说“学无止境。”学习生存,就得有一技之长,有专业技术,有专业知识。世界上什么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人生的几个关键转折路段,都要适应变化,不间断地充电扩能。即使是个人到达到了事业的顶峰,生存竞争的压力让许多人在学习上不敢偷懒,不学则落后,不学则遭挫折,不学则遭淘汰。即使是告老还乡也得保持学习的态势,让人的精神世界不寂寞、不萎缩、不孤胆。

学习可以使我们认识世界。“书籍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在几千万年的进化过程当中,面对大自然,认识大自然,挑战大自然。通过语言传承,特别是后来发明了文字,用书籍的形式,记录下了无数人类文明的成果,知识、经验和智能。通过书籍我们可以跨越无限的时空,找到学习知识、积累知识的快捷方式,使我们能够迅速拥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人在成长过程中,除要在校学习的知识以外,还要广泛涉猎,读书万万不能狭窄,文学要读、政治书要读,哲学、历史、地理、医药、建筑等等,都要读,若读书不多,借鉴就不多,思路就不广,触一而不能旁通。学习能识天地之大,能明人生之道,通晓动静之理,能具经伦之才,能观万里之境,能驭千吨之舟。

4.学习可以改变人生的命运,创造发展的机会。

我们说知识改变命运,主要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指知识本身所具有的前所未有的巨大功能;

另一方面,知识能够改善人的心态,重塑人的性格,从而通过学习造就成功的人生。歌德说:“人生不只是靠他生来就拥有的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曾国藩认为“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学习可以改变人。”培根在《论读书》中写道:“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有修养,逻辑理解使人善辩。”因此,我们说,成功取决于人的知识,而知识来源于学习,归根到底,成功取决于学习,学习是真正的成功之母。

哈佛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而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上8点到10点之间。每晚抽出2个小时的时间用来阅读、进修、思考或参加有意的演讲、讨论,你会发现,你的人生正在发生改变,坚持数年之后,成功会向你招手。学习可以给予机会。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机遇是偏爱有准备的人,没有准备很难把握机遇。当你没有看准机遇的时候,你可以不开枪,但你不能没有子弹,学习可以给你创造开枪的子弹,使你不至于“书到用时方恨少”,“机遇到时方恨无”,人生的关键处,就那么几步,抓住了就超过同路人、同龄人、同代人,同学、同事几年、十几年的时间,许多人在。

三、

四十岁时有很多机遇,你未能认识它,认识了没有抓住它,而到了五、六十岁耄耋之年,可谓晚矣。

学习可以使人变得重要。人,无非有两种:有人生的重要、有人通过个人努力变得重要。前一种是“幸运儿”,后一种是“造命儿”。我想,“生的重要”的人总是少数,是那些“名门望族”,靠着家族的庇荫,而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要“变得重要”,要靠自己改变自己。使自己变得高贵,变得富贵。使人变得重要的途经很多,如获得官位财富等等,但我认为读书学习是使人变得最重要的途经。古人说:“学而优则仕”这句话不一定全面,但“仕而优则学”是必须的,特别是做一个好官必须多读书,多学习。

二是学习的组织、制度普遍是有的,但真正的学习风气难以形成;

“浅学”,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

“空学”,理论学习不注重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纸上谈兵;

“歪学”,断章取义,曲解科学理论;

“假学”,摆样子、走过场,甚至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

“死学”,只唯书、不唯实,囫囵吞枣、生搬硬套。这六种不良风气,害己害人,贻误事业,必须坚决杜绝。

存在以上问题是客观的,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的同志认为自己有一个相对安定的工作环境,有了一定的资历,甚至还掌握一定的权力,于是,安逸中滋生惰性,权力中滋长骄横,个性膨胀中自己的认识发生错位以至价值观的扭曲,进而对这些问题熟视无睹、感官麻木,固步自封、夜郎自大,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渊而浑然不知”。正像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所述,如果把青蛙放到摄氏80度的水锅里,青蛙会马上跳出逃生,但如果把青蛙放在温水锅里,不惊动它而慢慢的加温,它就感觉不到外部环境的变化,在温度越来越高的水锅里怡然自得,直至死去。从自身学习的角度看,如果认识不到学习的危机,感受不到外面世界的变化,而停止生存的追求和努力,就很难逃脱“温水锅里青蛙”的命运。无论是思想的还是躯体的窒息和死亡,对个人和事业来说都不是我们所期望的。因此,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重视学习的优良传统,贯彻科学发展观,在时代和市场竞争中把握主动,实现人的全面进步,不学习不行,一般性学习不够。不仅要改造我们的学习,更要切实地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四)如何学会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埃加·富尔曾言:未来的文盲就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是多么深刻的阐述,时代在前进,知识在更新,科学技术在日新月异地发展,近代的弄潮儿绝不是今天的学士、硕士、博士,如果他们靠头上现有的“光环”生存,那不久的将来,他们也将被社会所遗弃,只有终身学习,且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才能称之为强者、精英,才是时代的宠儿。对于何为“学会学习”或者说,怎样学习,才算会学习,我谈一下自己粗浅的理解。

一要有正确的学习目的。这已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学生时代,老师教导我们经常是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对此我们在当代或现在都不会有太深的理解。那时我们的学习目的,从低处讲,都有“光宗耀祖”之嫌,从高处讲,就是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现在来看,学习的目的也不明确,有人认为,学习就是“解决问题”,因此,他们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发现并改正外部环境的错误上,诚然,解决问题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一个人不常做到自省,不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往往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就象“1”加“1”等于几的问题,人们往往追求的是它结果的正确性,却很少有人会想或会求“1”加“1”为什么等于“2”这一问题,因此在学习的目的上,达到某种程度不是目的,我们认为学习的目的应是不断改造自我,不断创新自我,不断自省,持之以恒的过程,如果达不到这一点,即使有再高的学习热情,也不会取得学习上的真正成功。

二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纳依曼说:“今天教育内容百分之八十以上都应该是方法,方法比事实更重要”。我想这不仅是教育上要讲求方法,在个人主动学习上也要讲求方法,为什么有的人常抱怨自己太笨了,我想这绝非是智商上差异,而是方法上的不对路,不适应自己而已,就象同一老师教出的学生,有的学成呆子,却取得了事倍功半的效果,而有的学中带玩,却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道理很简单,就是学习方法上的差异,正确学习方法是由不断探索,总结归纳得来的,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有的人在清晨时学习效果好,而有的人却在夜深人静时学习的效果好,有的人喜欢静思,有的喜欢争论,但无论哪种学习方法,都各有所长,但只要找出适合自己的,能达到学习上更快、更高、更好的效果,就是好的学习方法,有人慨叹:书到用时方恨少,但我想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临时抱佛脚”式的学习也有可取之处,只要是真心去抱佛脚,学习的效果有时会更好,知识的记忆会更扎实,但怕就怕一个人很少去寻求“佛脚”的机会,三天五天,甚至是一年二年。才抱一次“佛脚”当然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学习上,讲求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探求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犹如找到了开启知识宝藏的金钥匙。

三要会把握学习时间。关于时间上的格言、谚语是太多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等,都表明了时间的重要性,这里我要阐明的是在工作岗位上的人如何把握学习时间这一问题。常听人抱怨:工作太忙,哪有时间学习呀!我想这只能是个借口,其实工作中的学习时间是无处不在的,只不过有时被人忽视罢了,例如,在微机技能的学习上,有专人讲授他不听,认为以后有的是机会,错过了又没能及时补上,别说微机更新换代多快了,最起码的他在微机基础知识上就比别人晚了几拍,还比如工作中的闲谈,有的人是听乐趣,乐后就忘,而有的人却能在闲谈中学到新思想,获得新知识,所以这也更验证了“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这一理论的时代性,我想只要有求知的渴望,处处都是学习之处,时时都是学习时间,让“活到老,学到老”莫成为一句空谈。

丢掉了起码的,只追求时髦的,丢掉了实用的。须知,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死去的不是传统,而是我们的思维和眼睛。

以上是自己对学习的几点粗浅的看法,我想,谈学习能提高人的素质也好,谈学习能改变人的命运也罢,只有学会学习才是最根本的、最基础的,只有学会学习,才能使能力有新的飞跃,但愿我们都不要做未来世界的文盲。

二、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四大理念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使组织内的全体成员全身心投入并有持续增长的学习力的组织。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创造,创造美好的生活、美好的事业、美好的人生、美好的世界。学习型组织也是一个强调让全体员工在工作中活出生命意义的组织。只有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这样的组织才有活力。那么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才能让我们在工作中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实现自身的价值,我认为必须牢固把握和正确领悟学习型组织所强调和体现出的四大理念。理念清楚了,其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同样作为一个组织的领导者,也要懂得事业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员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所以,也应懂得向自己的部下和员工感恩。只有当我们大家都生活在这样一个互相懂得感恩的组织中,每个组织成员才能真正感悟到工作的生命意义。

一是我们必须感谢社会,感谢党和政府。说起这个话题,有些人也许认为我在唱高调,其实,一个人的成长是否顺利,首先要看社会给你提供了怎样的大环境。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都与国家的培养、社会的关怀分不开的。解放前,中国的社会状况可以说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糟。正是因为有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经过几十年的浴血奋战,驱逐了外侮,根除了内患,才打下这一块属于人民的江山,给我们创建了一个和平安定的生存环境。不然,我们这些人不要说在这里安安心心地进行学习,恐怕连每个人能否熬到成年都是一个值得疑惑的问题。在电视里大家都看到过很多来自战火中的国家的报道,据专家统计,战乱中国家的儿童的成年率仅为百分之三十。而我们,大家可以去看一看,我们周围的那些小孩子有几个不是长得白白胖胖,有几个又遭到瘟疫和死亡?所于应该感谢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

你们长大了,步入社会,是父母告诉你人生道路不平坦;

你们成家立业了,各自都有了自己的小安乐窝,想来父母也该休息休息了,但为了你们安心工作,又是他们帮你们挑起了家庭和抚育下一代的重担,烧饭抄菜搞卫生,放学还要接小孙子,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呀!人生总是要老的,这是自然的规律。人到老年,最害怕的是冷清和孤独,最需要的是儿女的理解、安慰和体贴。人生百善孝为先。孝,是人道德品质的核心和底线,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维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石,如果基石不存,社会必然无序。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还能够奢望他为“公”为“民”吗?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孝治天下”的说法,认为“孝”为百行之首,是道德之本也。作为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无论何时都不应该忘本。

群众最可畏,是说真正把群众惹急了,无论什么人也得倒台。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常想想群众在我们心目中占什么位置,我们在群众心目中是什么形象。要多花一点时间研究群众在想些什么,希望什么,反对什么,我们应该尽力为群众做点什么,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多办一些得民心、顺民意的事情人民养育了我们,我们就应该为人民服好务。包括我再内,我们市里党政、机关干部一个月的工资超过4000万元,一年仅工资支付就达5亿元。人均年工资24000元。要知道这5亿元是纳税人的钱,是人民的血汗钱。我们拿了纳税人的钱,就应该为人民服好务。就要为人民谋利益。

一个党员干部,不管他的地位有多高,如果心里没有群众,或者压根儿瞧不起群众,群众就不可能信赖他。有句话说得好,“群众在你心里分量有多重,你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我们有的党员干部,对群众指手画脚,盛气凌人,根本原因就是脑子里少了服务人民这根弦。作为党员干部,一旦脱离群众,把服务人民当成一种负担,钱欲、物欲、色欲就会像打开了的潘多拉魔盒,失去控制,走上与人民背道而驰的邪路也就不远了。作为党员干部,只有时时刻刻把服务人民当成责任、义务、光荣和幸福,才能真正摆正自己的位置,像孔繁森、任长霞、郑培民那样视人民为父母,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四是我们必须感谢所有的人。我们应该感谢事业,感谢组织,感谢帮助我们的人。我们应该明白,正是因为有了这块事业,有了组织,我们才有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才有了一个改变自我,长足发展的机会。正因为有那么多帮助我们的人,在我们的成长所过程中做出的种种付出,才有我们今天的成功。

感激帮助、关怀我们的人,因为他们使我们度过难关、给你温暖;

感激鼓励、教育我们的人,因为他们给我们力量、开化我们的蒙昧;

感激伤害、绊倒我们的人,因为他磨炼了我们的心志、强化了我们的双腿;

自卫和防范的能力;

感激欺骗、藐视我们的人,因为他增进了我们的智慧、觉醒了我们的自尊;

感谢诋毁、抛弃过我们的人,因为他让我们知道了谨慎小心;

教会我们自尊自强自立;

感谢出卖过我们的人,因为他使我们知道了最可靠的是人,最不可靠的也是人,使我们更加清醒。要去感谢一切成就过我们的人,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的老师,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下一个成功者就是你。

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

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可见,当我们的每一天乃至一生,就在这感恩的心情中度过,那还有什么苦恼不会变成幸福呢?我们必须相信:目前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不论顺境、逆境,都是对我们最好的安排。因为走过的都是自己的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心存喜乐。我想,上帝为你关上一扇窗户,但是他会同时为你打开另一扇窗户。他是公平的,只要你用心探寻,总是有路可以走的,所以不要怨天尤人,不要说自己生不逢时,我们要以感恩的心面对生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活的健康,活的快乐。

学会感恩,应该是学会做人的一条最基本的标准。你我学会感恩,从今天开始。

理念二:善念什么是善念?善念,就是善良的念头。

小时候,父母时常提醒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心存善念。因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最近,我查了一下资料,才发现这个说法是有科学根据的。

科学发现,一个心存善念,乐观的人,他正向思考的神经系统被活化的机率就比较高,正向思考的神经系统所分泌的神经传导物质经过实验证明,具有刺激细胞生长发育的功能,当正向思考的神经系统分泌出能让细胞生长健康的神经化学物质时,人体的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也会变得比较活跃,能再分化出更多健康的免疫细胞,对于外来的细菌或病毒比较有抵抗力,人也就比较不容易生病。因此,一个人,如果能够在愈多的时刻保持乐观、祥和、喜悦、感恩的心情,避免愤恨、不满、妒嫉、不安、怀疑的情绪,那么,这个人的正向思考的神经就会时常被激活,久而久之,身体就愈来愈健康,免疫系统愈来愈强健,当然也就愈来愈不容易生病。而且正向思考的神经系统,也会愈来愈发达,想法就愈来愈乐观积极,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这里先讲一个发生在英国的真实故事,告诉我们善良一定会有好报。

有位孤独的老人,无儿无女,又体弱多病。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去。老人宣布出售他漂亮的住宅。购买者闻讯蜂拥而至。住宅底价8万英镑,但人们很快就将它炒到了10万英镑。价钱还在不断攀升。老人深陷在沙发里,满目忧郁,是的,要不是健康情形不行,他是不会卖掉这栋陪他度过大半生的住宅的。

一个衣着朴素的青年来到老人眼前,弯下腰,低声说:“先生,我也好想买这栋住宅,可我只有1万英镑。可是,如果您把住宅卖给我,我保证会让您依旧生活在这里,和我一起喝茶,读报,散步,天天都快快乐乐的——相信我,我会用整颗心来照顾您!”老人颔首微笑,把住宅以1万英镑的价钱卖给了他。

完成梦想,不一定非得要冷酷地厮杀和欺诈,有时,只要你拥有一颗爱人之心,就可以了。

邵康节的一首诗告诉我们怎么心存善念:  每日清晨一柱香,谢天谢地谢君王。

但求处处田禾熟,惟愿人人寿命长。

国有贤臣安社稷,家无逆子恼爹娘。

四方宁静干戈息,我若贫时也不妨。如果打开心量,多为人着想,多存善念,你会发现,自己的烦恼会消失了,很多以前想不开的事,会慢慢的明朗了。因为换个角度看生活,会觉得,其实没什么好计较的。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所以,我们应该把“积极心态,与人为善”做为为人处世的最高指导原则。

什么是与人为善?与人为善的好处?如何与人为善?与人为善是佛教一个基本处世原则。佛教认为,只要我们以一颗善心来对待别人,就能与人结下善缘,从而才能有好的人缘。如此,则在生活中处处都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与爱戴。

少一分挑剔和苛求,多一份理解和宽容;

少一分掩饰与冷漠,多一份坦诚和关心。

与人为善有利于促进和谐。实现社会和谐,共建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和谐社会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的身心之间的和谐、社会诸要素之间的和谐等等,其中最基本的方面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做到用与人为善的态度来处理人际关系。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促进社会和谐。

与人为善有利于推进发展。坚持与人为善,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反之,如果人与人损人利己、以邻为壑,那就必然会带来纷争不断、内耗严重、离心离德,进而导致工作难有起色,事业难以发展。

与人为善有利于使自己生活得更快乐。与人为善其实极易做到,它并不需要你刻意做作,只要有一颗平常心就行了。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做了一个实验,他早晨上班来到办公室的时候,对周围的同事笑了一下,没想到,却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他的上司看到他时对他也笑了一下,他的上司可是从来没笑过的人呀。这个人这一天的心情特别好,平时那种冷冰冰的感觉没有了,周围的人都很亲切。而原因据说就是因为早晨他那无意的一个笑。与人为善使你有一种充实感,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使自己有一个发展个性与创造力的自由天地,并享受到一种施恩与人的快乐,从而更有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

多一点爱心,少一些冷漠;

多一些欣赏,少一点“气人有笑人无的浅薄”。永远与人为善,我们才能让自己的心境始终保持在愉悦之中。这样的人,才会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人生。与人为善,自己路宽,如果大家都可以做到这点,就没有了独木桥,大家都可以在阳关大道上阔步前进,达到理想中的状态。

生活就是这样:对别人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其实就是对自己的支持和帮助,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授人玫瑰,手留余香”。人都是有感情的,当你能够以一颗真诚的心来善待他人时,别人一定会受到感动,从而与你建立深厚的感情。有时,即便是对你十分看不惯的人,当你能够真心善待他时,也会使他改变对你的看法。有时即便你对人的感情是你假装出来的,也会使人感受到你的热情。

有则故事说,一对婆婆和媳妇的关系很不好,婆婆对媳妇横挑鼻子竖挑眼,甚至不惜调拨儿子和媳妇的关系。媳妇对婆婆不满意,经常在背地里说婆婆的坏话。有一次,婆婆生病了,正赶上儿子出了远门。媳妇侍候得不耐烦了,于是去找巫婆。她打算向巫婆要一些慢性的毒药,把婆婆慢慢毒死。

巫婆明白了媳妇的来意之后,给他一包自制的毒药,并嘱咐他把毒药放进好吃的饭菜里,面带微笑服侍婆婆吃下。一天三次,服侍得越周到越好,以免婆婆起疑心。半年之后,婆婆就会慢性中毒而死。媳妇高高兴兴地回家了。他按照巫婆的嘱咐,给婆婆做好吃的饭菜,一日三餐耐心周到地服侍婆婆吃饭喝药。

一个月之后,媳妇又来到巫婆那里。她一进门就哭著给巫婆跪下,说:“求您救救我婆婆吧,我不想她死了。”巫婆笑著问她怎么回事。原来媳妇热心周到的服侍让婆婆很感动,婆婆改变了原来的态度,经常夸媳妇又能干又孝顺。她觉得拖累了媳妇,坚持下床帮媳妇做事。媳妇发现原来婆婆并不是那么可恶,是自己错怪了她。她很后悔当初毒死婆婆,于是来向巫婆要解药。巫婆告诉她:“我给你的本来就不是甚么毒药,只是一些帮助消化的杂粮粉而已。真正的药是周到的服侍和好吃的饭菜。”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当我们以一颗真诚的心来善待他人时,我们不仅能与人建立好人缘,而且还能使人对我们更加尊重。只要我们时时处处与人为善,人与人之间一定会建立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

中午是“关公”,酒酣面红;

晚上是“济公”,丑态百出;

吃半天,喝半天,酒足饭饱睡半天,要办的事等明天,天天如此塞神仙。)工作纪律松懈、便民措施不到位等几方面。其实,这些都是与人为善的反例。

在这里,送给大家十句话,请大家牢记:

第一句话:遇到乞讨者,遇到要钱的就给他(她)点饭,遇到要饭的就给他(她)点钱。第二句话:上车遇到老弱病残、孕妇:让座的时候别动声色,也别大张旗鼓。站起来用身体挡住其他人留出空位子给需要的人,然后装作下车走远点。人太多实在走不远,人家向你表示谢意的时候微笑一下。

第三句话:遇到迷路的小孩和老头老太太,能送回家送回家,不能送回家的送上车、送到派出所也行,如果有电话的替老人或小孩打个电话再走,反正你也不缺那两个电话费。

第四句话:雨雪的时候、天冷的傍晚或者是雪天的傍晚,遇到卖菜的、卖水果的、卖报纸的剩的不多了又不能回家,能全买就全买,不能全买就买一份,反正吃什么也是吃,看什么也是看,买下来让人早点回家。

第五句话:遇到迷路的人打听某个地址,碰巧你又知道,就主动告诉一声。别不好意思,没有人笑话你。

第六句话:捡到钱包就找找失主,如果你实在缺钱就把现金留下。打电话告诉失主就说你在厕所里捡到的。把信用卡、身份证、驾驶执照还给人家,一般人家也不会在乎钱了。把人家的地址记在你的笔记本上,以后发达了去找人家道个谦,把钱还给人家。

第七句话:遇到学生出来打工的、勤工俭学的,特别是中学生、小姑娘。她卖什么你就买点,如果她不是家庭困难,出来打工也需要勇气的,鼓励鼓励她吧。

第八句话:遇到夜里摆地摊的,能买就多买一些,别还价,东西都不贵。家境哪怕好一点,谁会大冷天夜里摆地摊。第九句话:如果钱还宽裕,别养二奶,偷偷养几个贫困山区的学生。别让人家知道你是谁,要不然见面了多尴尬,多不好意思。但是你心里一定会觉得舒坦,比包二奶提心吊胆的要好得多。

第十句话:用冷嘲热讽取笑人,不如将心比心理解人;

用低俗淫秽腐蚀人,不如高尚道德引导人;

用金钱行贿收买人,不如清廉自律培育人;

用假设猜想怀疑人,不如推心置腹信任人;

用甜言蜜语忽悠人,不如真心实意培育人;

用空话假话欺骗人,不如办件实事感动人;

用严声厉语训斥人,不如发现长处赞美人;

用奉承拍马哄抬人,不如实事求是评价人;

用传播闲言挑拨人,不如以诚相见团结人;

用麻木不仁旁观人,不如设身处地帮助人;

用手中权势压制人,不如制定制度管理人;

用恶言冷语嫉妒人,不如奋发自强超过人。

上诉十条,看似简单,实为不易。如果你做到这十条,你的人生会处处充满阳光。

其实说白了与人为善,也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积极、良好的心态。

不管是做什么工作,讲的一是一种心态。心态不好,不积极,什么工作也干不好,什么事情也办不成,保持积极的心态是干好工作的重要因素。

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说,我送给你一个隐形护身符,就是“pma”,翻译成中文就是“积极心态”,不论事业在顺利的时候还是遇到挫折的时候,永远要保持积极的心态,这样事业才能不断地走向高峰。许多情况下,两个人的学历、经历相差并不大,为什么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根本的差异往往只是一点,心态不一样。消极心态者一定失败,积极心态者才可能走向成功。学习型组织理论还提醒我们:一个人要成功必须学会:对人要懂得感恩;对事要懂得尽心;对物要懂得珍惜;对己要懂得克制。

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往往造成了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与失败。

下面的故事就是一个例证:一群铁路工人在一起上班时,铁路公司的总裁由一群下属陪同到基层视察。总裁满面春风的跟其中一位工人打招呼:“嘿,比尔,你好!”那位名叫比尔的工人跟总裁亲密交谈一个多小时之后,总裁离开了。其他工人好奇的问比尔是怎么认识总裁的。比尔说“二十年前,我和总裁一起来到这里工作。”“那为什么他现在是总裁而你还是一个铁路工人呢?”工人们七嘴八舌的问。

“因为,”比尔回答“那时候总裁就是在为铁路事业而工作了,而我只是为一小时五十美分的工资而工作。

成功人士的首要标志,在于他的心态。一个人如果心态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乐观地接受挑战和应付麻烦事,那他就成功了一半。

为什么会这样?仔细观察、比较一下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心态,尤其是关键时刻的心态,我们将发现“心态”会导致人生惊人的不同。

另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脚,惊喜万分:“这些人都没有皮鞋穿,这皮鞋市场大得很呢。”于是想方设法,引导非洲人购买皮鞋,最后发大财而回。

而另一个人满怀信心,大获全胜。

生活中,失败平庸者多,主要是心态有问题。遇到困难,他们总是挑选容易的倒退之路。“我不行了,我还是退缩吧。”结果陷入失败的深渊。成功者遇到困难,仍然保持积极的心态,用“我要!我能!”“一定有办法”等积极的意念鼓励自己,于是便能想尽办法,不断前进,直至成功。爱迪生在几千次失败的试验面前,也决不退缩,最终成功地发明了照亮世界的电灯。

因此,成功学的始祖拿破仑·希尔说,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他的心态。成功人士与失败人士的差别在于成功人士有积极的心态。而失败人士则习惯于用消极的心态去对待人生。我们的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人生的成败:

1.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我们;

2.我们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我们;

4.人们在任何重要组织中地位越高,就越能找到最佳的心态。

难怪有人说,我们的环境——心理的、感情的、精神的——完全由我们自己的态度来创造。从来没有见过持消极心态的人能够取得持续的成功。即使碰运气能取得暂时的成功,那成功也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

包容就是和谐,就是与万物同生长,“草木有情皆长养,乾坤无地不包容。”这是说大自然的包容。

什么是宽容?宽容,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什么是宽大:对犯错误或犯罪的人要从轻处理。什么是气量:指心胸、度量,能容人的限量。

包容”是一种境界,是要求我们对于不同的政治体制、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制度、相异的生产生活方式而言。“宽容”是一种肚量,对于那些曾经有过失误,现在已经改正过来,对因不同性格的人给自己造成的不快要大度等等。“包容”是一种精神,是一个群体根植于精神和灵魂里面寻求发展的大气和追求。而“宽容”是个人的胸怀和气度,对待他人的一种态度,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容人程度。

人生在世,不可能离群索居,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彼此相处,哪怕个个心地善良,也难免会发生磕碰和磨擦。譬如朋友间的误会,同事间的纠葛,邻里间的纷争,夫妻间的争吵等等。矛盾是无处不在的,有了矛盾,重要的是面对现实,化解矛盾。若只是一味斤斤计较,便会自寻烦恼,制造痛苦,徒伤感情,甚而结成冤仇。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学会“包容”,要能“宽容”,对不良现象绝不“纵容”。一要倡“君子之风”——亲而有礼、和而不同、让而不争、勤而不怨。

亲而有礼——亲近要有礼节,不能因为“亲”就亲到不讲原则,不讲规距,不讲规范的程度,不能因为亲,就亲出“小圈子”、“小班子”、“小团体”。

和而不同——就是大家要和睦相处,和为友爱,“不同”就是要保持自己的见解,塑造自己的风格,不能随和错误的见解,更不能因为别人错误自己跟着错,更不能为掩盖一个错误,犯更多的错误。

让而不争——“让”就是谦让、退让,作为领导干部,党和人民把我们放在这个位置上,既不争名于朝,也不争利于势,更不能把权力作为谋取个人利益的工具,我们在执行权利时,还要承担执行这个权力的责任、义务。这叫查、权、利一致同志们在一起相处要“温良恭俭让”处处以人为善,温和、善良、恭敬、勤俭、忍让这五种美德,是儒家接人待物的标准。

勤而不怨——“勤”,勤勤恳恳,勤勉敬业;

“怨”,怨言、怨气,勤而不怨就是既要勤勤恳恳,勤勉敬业,又要任劳任怨,无怨无悔,我想到大家“勤”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是合格的,有时差就差在“不怨”上,我们个别同志不是勤而不怨,而是勤而有怨,时有怨言,和勤勉敬业相比,任劳任怨还做的不够。

二要积“存人”之德——存人所以自立,壅人所以自塞存人所以自立——你成就了别人实际上也就是成就了自己,你为别人创造了好的生存环境、工作环境也就是给自己创造了好的生存环境、工作环境,同志们在一起合作共事,情同手足,一定要帮助他人,支持他人,扶持他人作为自己的为官之德,铭记在心,这就叫“存人自立”。

壅人所以自塞——“壅”用土把道路堵起来,“塞”就是走不通了,你挡住了别人的去路,就挡住了自己的去路,你挡着不让别人走道,你也就是挡着自己不能走道,简言之“挡住了别人也就是挡住了自己”,你不叫别人走道,你自己也不能走道,这叫“壅人自塞”。

三要有“明主”之心——“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人之主,不降一人”。

不论走兽也好,飞禽也好,都能哺育长生,引申到工作中,对待基层同志,机关干部方面,需要你帮助的你都要帮助好他,在你的职权范围内的你都得管好他。

甘露时雨,不私一物——天上下的甘露,下的好雨,不应该只往一个地方下,也不应该只滋润一种生物,真正的甘露时雨都会普天而降,不漏一边一角,领导干部甘当真正的“甘露时雨”,就不会因为和某个人好,就是只滋润“某个人”。

万人之主,不降一人——这一点对我们领导干部非常重要,“降”是什么,是偏听、偏信、偏向,领导干部应该有纳不众之言,容万众之觉的胸怀,不偏听偏信,每个干部都在工作,他们的个人能力和水平有所差异,他们的工作结果也是不一样的,我们领导同志都应给予足够的信任,同样的支持。

理念四:快乐快乐管理已经成为当今的一项重要的管理理论,并且也已经成为我们事业发展的一个瓶颈。管理专家发现,在当今同样的市场条件下,为什么百事可乐公司的市值在不断上升,而可口可乐公司的市值恰在不断下降,百事可乐制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快乐管理”。前几年,专家们在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的“快乐指数”做调查时发现,在不快乐的人们中,因为工作而不快乐的占61.8%。因此值得我们好好思考一下,如何让员工快乐的工作,已经是个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学习型组织强调:快乐工作、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人生。

一个朋友给我发了一个电子邮件,里面大概是这样一些内容:

当你早上能起床并开始新的一天的时候,你是一个上帝关爱的人,因为很多人已经不能这样了。

如果你远离战争,不用挨饿,没有牢狱之灾,你是上帝关爱的人,因为你比世界上5亿多人都更幸运。

如果你不用为你的衣食住行担心,你是上帝关爱的人,因为你已经比世界上75%的人都更幸运。

如果你在每日的生活花费之外还有富余,你更是上帝关爱的人,因为你比世界上90%的没有多少积蓄的人都更幸运。

如果你能看到你的双亲一起变老而不是一人先离开人世,你是上帝关爱的人,因为你拥有世界上少有的幸运…你,我,我们可以这样。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学习凡事往好处想。从每天仅有10%的“好事情”得到足够多的激励,让自己有足够的动力和快乐心情处理剩下90%的烦心事。如果你能做到以下四点,你将会成为快乐的人。

(一)善待生命,珍爱健康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失去生命,所有的快乐将会无从依附。每次去殡仪馆送走一个人回来,自己总会忧伤良久。亲人们压抑的鸣咽,朋友们臂上佩带的小白花,以及肃穆的灵堂和哀乐共同营造出来的那种令人窒息的气氛,往往会长时间留在自己的心底,不由让人觉得生活中缠绕自己的琐事是多么渺小而无聊。生时,你可以为一些小小的利益斤斤计较,可以为一些小小的不如意而烦恼不已,但在死亡面前,这一切却显得那样可笑与微不足道。

汶川地震时,大家都收到这样一条信息:汶川地震,生死转换于顷刻,穷人与富人同行,少年与老人携手,恩人与仇人同去,平民与官员共趋,抹平了恩怨情仇,埋葬了利禄功名。当生命邂逅死亡,顿感生命脆弱,亲情弥珍,更使人明白,得到别得意忘形,失去别怨天尤人。顺时要善待别人,逆时要善待自己,健康快乐最为重要。

人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迎接他的却是一片笑声;

人可能笑着离开这个世界,送走他的却是一片哭声。

生命就在呼吸之间,每一秒都是下一秒的“过去”;

产房、墓地是人生最平等的两个地方,不论是富贵人和穷人、好人和坏人,在这两个地方都是一样。人握着拳来到这世界,仿佛是说:“整个世界都是我的。”但在离开人世时,人都是摊开手掌,仿佛是说:“看吧!我什么也没带走。”人生在世,第一是健康,人的健康是一切的支柱。洪昭光说过:“如果你拥有1000000财富,后面的那些“0”分别代表金钱、美丽、地位、名誉、快乐、家庭等等。而前面的那个“1”则是代表了健康。有了这个“1”,后面的那些“0”才有了意义。”你想,即使腰缠万贯,富甲一方,或高官厚禄,事业发达,或貌如天仙,多才多艺,如果“1”没有了,后面的“0”也就没有意义了。

现在好多人只注重了忙碌、勤奋、努力、拼搏,却忽视了对健康的重视,每天都在透支健康,燃烧生命,经常借口工作忙、应酬多,不注意生活方式,不重视锻炼和爱惜自己,过早处于亚健康状态。一般都是撑不住了才去看医生,身体有毛病了和退休了才去保养和锻炼。往往都是等到健康状况不行了,才想起去珍惜和维护。人什么都可以有,但是千万不能有病;人什么都可以没有,但是千万不能没有健康。拥有健康的体魄,是谋求事业成功和给家人幸福的最大保证;反之,如果我们过早地把自己身体都搞垮了,要再多的身外之物又有何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世界上再富有的人,往往也无法买回自己的健康。因为健康是自己的,真爱健康就是对自己负责,间接地也是对别人负责。越是容易忽视的往往说明越是最重要的,不要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因此,将健康提上日程,对于拼搏中的人来说,乃是当务之急。

我觉得无论干什么,干多大的事业,健康毕竟还是第一位需要维护的利益。我们连自己都没了,还会有什么?所以说,健康是最大的利益,是人生成功和幸福的最大资本。

(二)懂得满足、知足常乐人生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清人胡澹奄编辑的《解人颐》一书中,收录了二首有关人生欲望的趣诗,一首是《不知足诗》:“终日奔波只为饥,方得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得田园和房产,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拴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若想世间人心足,除非南柯一梦西。”这是一首得寸进尺,得陇望蜀。见物忘我,身为欲驱。贪心不足,实不可取,人贵在知足有度。

另一首是《知足歌》:“……思量事劳苦,亲着便是福。思量疾厄苦,无病便是福。思量患难苦,平安便是福。思量死来苦,活着便是福。也不必高官厚禄,也不必堆金积玉。看起来,一日三餐,有多少自然之福。我劝世间人,不可不知足。”这是一首知足为福,无欲则怡。德比于高,欲比于低。廉者乐乐,贪者戚戚。智者悟之,不以物役。

人性的孽根性就在于不知足。不是有句话就欲壑难填吧。现在一些人,吃了地上吃天上,几乎活的东西都想品尝一下。还有一些人,有了百万想千万,有了千万想万万,到了嗜钱如命的地步了。殊不知,钱到一定地步,就只是一堆数字,而且变成心惊肉跳、寝食不安的数字了。还有一些人,没有多大的领导才能和水平,也没为老百姓干下多少实实在在的政绩,一心直想往上爬,对岗位经常是挑肥拣瘦,对自己也没有正确认识,还觉得谁都对不起他。

细思量:为人处世,首要的是把心摆正,能知足,无论处在什么位置什么环境遇到什么情况什么诱感,都心不狂、心不贪、心不花、心不乱。这样,才不会在大是大非面前失去方向,不会在权钱色面前失态。

向最高的人看齐,则会烦恼,长期下去有损健康。凡事不要有过高的奢求,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期望越高,失望也就越高。期望不那么高,反而容易满足。一个人能知足,他的精神就会开朗、愉快,而一个不知足的人常常有自苦、自危、自惭、自卑、自惑,以致自毁。

人在活着的时候,不要把名利看得太重,要知足。

在新任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篇六

同志们:

根据我区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的安排,今天我们在区委党校举办新任区管领导干部培训班。下面,我代表区委向大家提三点要求:

一、要充分认识干部学习培训的重要意义。

最近,中央颁布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集中体现了党中央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基本要求,充分反映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是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章,对新形势下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部署和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的认识。

1、加强领导干部学习培训,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区上下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目标,齐心协力,奋力拼搏,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海洋强区,推进全区经济快速发展、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历史发展阶段,需要全区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共同努力。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努力加强和改进学习,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自身素质和能力。区委一直十分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以提高干部与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为目标,不断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今天,*书记和*区长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亲自来为大家讲课,就充分体现了区委领导对干部培训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大家的深切关怀。大家是新提任的区管领导干部,肩负的任务艰巨,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领导能力,显得更加迫切,大家务必要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增强学习的责任意识。

2、加强领导干部学习培训,是党政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总体上看,我区党政人才队伍是一支具有凝聚力、战斗力的队伍,其中不乏年纪轻、学历高、素质好的年轻干部,这是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喜人成绩的重要保证。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领导干部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思想作风上,有的干部思想不够解放,改革创新精神不强,因循守旧,观念滞后,稳重有余,开拓不足;有的干部忽视理论学习,不注重用理论指导和总结实践,在工作中凭感情决策、靠经验办事;有的干部在平时工作中作风不够扎实,自身要求不够严格,党性修养需进一步增强。如何提高干部人才队伍的自身综合素养、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关键是要加强学习,增强自身的免疫力,“打铁须先自身硬”,对党的政策理解透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强了,对自己的要求高了,我们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二、认真学习,努力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干部的成长进步,离不开组织培养,更需要个人努力,个人努力是前提、是基础。大家是推进我区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力量,具有很多优势,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也要认识自己的局限和不足,努力学习、刻苦锻炼,将自身的不断努力进取作为人生的信条,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1、要重视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新的历史时期,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尽快掌握适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对每个人自身的成长都非常重要。作为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新形势对领导干部素质的要求,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生存和竞争的需求上,而应该从党的事业兴旺发达,推动普陀发展的高度去充实自己,认真学习。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绝大多数的同志在学习方面是好的,也确实有一些同志忽视学习,有的同志倚仗相对较高的文凭漠视学习、有的同志依靠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淡化学习、有的同志凭借比较深的资力放松学习。有一句俗语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般同志应该这样,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更应该是这样。作为新时期的领导干部,除了应该有比较扎实的工作作风外,还应该具备良好综合素质,政治上要坚定、作风要正派,有突出的能力、基础知识牢固、心理素质稳定。要达到上述要求的重要途径就是加强学习,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大家要把这次培训班作为难得的学习机会,一是要发扬认真学习的风气。要静下心来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培训的内容力求多学一点,学深一点,不搞形式主义,不摆花架子。二是要发扬民主讨论的`风气。在学习方法上要体现灵活性,多讨论,多交谈,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要发扬积极探索的风气。学习中要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克服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的现象。要以此次学习培训为契机,进一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要强化宗旨意识,增强党性观念。作为领导干部,应该具有鲜明的政治信仰,这是区别于普通群众非常不同的地方。大家一定要注意,我们不能安于现状,要将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自身价值的实现。现在有少数干部不注意党性锻炼,不注意理论学习,有的甚至对政治理论学习,采取排斥的态度,认为现在都市场经济了,学点专业知识和现代知识就行了。

还学什么政治这很危险。一个干部没有政治头脑没有理论功底这个干部是没有发展潜力的。因为没有政治修养的人的发展是没有方向的。所以作为干部要不断加强党性锻炼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定政治信念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走样不糊涂抵御各种诱惑。

3、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优良传统,做到学以致用。我们现在强调学以致用,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来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现实问题,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要精,要管用”的原则,把理论学深、学透,自觉地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在培训期间,我们要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准确把握问题的精髓。在学习过程中,脑子里经常装上几个问题,反复思考,深入研究,相互切磋,集思广益,不断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端正态度,严守纪律,保证培训质量。

为了办好这次培训班,区委组织部和党校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教学计划和办班方案。在课程安排上,除了区委主要领导亲自授课外,还邀请了具有较高教学水平的专家前来授课。希望同志们珍惜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全身投入,共同配合,确保培训质量。

1、要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学习和工作的矛盾是我们每个学员都会遇到的问题,尤其是这次培训又正值全区各项工作都十分繁忙阶段,在这样的情况下,组织大家到党校学习,要求大家必须把学习和工作统筹安排好,要把这培训当成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正确对待这次培训。大家要静下心来,安心学习。在培训期间原则上不准请假,上课时要关闭手机,保证良好的课堂秩序。对确有工作任务,必须由本人完成的,希望大家能舍弃一些个人休息时间,处理好各单位一些事项,安排好工作学习,不要出现顾此失彼的问题。

2、要端正学习态度。抓好学习,关键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只有端正学习态度,才会有学习的紧迫感,才会自觉地学、认真地学。在培训期间,能否发扬刻苦钻研的精神,能否做到以一个普通党员、学员的身份接受教育和培训,能否严格遵守党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一名干部党性强弱的体现。大家要十分珍惜学习机会,集中精力认真听讲,刻苦钻研,勤于思考,克服心浮气躁情绪,确保学习成效,努力使自己得到新的提高。

总之,希望大家通过参加这次培训,真正使在理论水平上有一个新的提高,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上有一个新的提高,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培训任务。最后,祝大家在短暂的学习中有所收获。

在新任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篇七

在全市上下正在全面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全会精神,全力推动新战略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迎来了新任职领导干部培训班。此次培训班是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同意召开的,举办这次培训班的目的就是提高大家的能力,适应新岗位的要求,适应发展新战略的要求。希望同志们珍惜机会,认真对待,以端正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参加这次培训。

下面,借此机会,就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的能力,谈一下学习和创建学习型组织,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做人、做官的体会,共同提高。

参加工作了,常听到要“加强学习”的教诲;

当家长了,教育自己的子女要刻苦学习;

当领导了,教育身边的同志要勤奋学习;

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等古训作为鞭策自己学习的座右铭。

“习”从羽部,是鸟数飞也,就是鸟不断重复振动翅膀,即将“学会的”不断重复,是“温故”,是“月无忘其所能”。所以“学习”包含“知新”然后“温故”的两个过程,甚至更上一层的“温故而知新”。

“学习”的概念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学习指通过书本或在他人辅导获得知识。《新华字典》对学习的解释是“通过读书、听课、研究,进行教学试验参加实际工作等以学得知识和技能”。广义的学习是指一个人从外界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的全过程。从信息学角度看,一个人的学习过程,说到底是一个人不断接受并与外界交换信息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脑不断“升级换代”的过程。

(二)学习的意义学习,既是古老的又是全新的。“古老”在于人类从生命开始就学观察、学说话、学走路、学做事。“全新”是说我们处在一个新事物、新知识、新经验层出不穷的时代,在科技、经济、文化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又不得不重新认识、审视、思考学习问题。

人生下来为什么要学习?这是个大问题。人的成长过程,便是一个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懂得做人的道理,获取丰富的知识,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000多年前,我们中国文化的先贤哲人,也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是最早诠释学习的人。他的学生把他的话记录下来,成了一本书叫《论语》,该书开篇便是“学而第一”,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想这便是学习一词的开始。

国学经典《三字经》,曾经告诉无数的蒙童学子:“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至今看来,这些话语还是不过时的至理名言。

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干部大会上所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向全党提出了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的主张,提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大任务。毛泽东同志堪称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他一生读书无数,涉猎广泛,即使在他晚年病重期间,也是手不释卷。他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至今仍然萦绕在每位莘莘学子心间。

江泽民总书记也是一个善于学习而且很博学的人,他在以德治国的施政纲领里,要求“全党同志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加强学习,而且必须有紧迫感,必须提高自觉性。我们的口号应该始终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成为新时期倡导学习、勇立潮头的领袖。

英国伟大的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惊世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而知识是要靠不断学习才能获得的。所以学习是我们终其一生的追求和伴侣。

学习有什么意义?它的意义在于:

1.学习可以延续文明传承,推进社会发展美国著名民族学家,原始社会历史学家摩尔根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可概括为三个时代,即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在蒙昧时代,人类世代相沿地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的森林中,以野生果实、植物根茎为食,还有少部分栖居在树上。随着地壳的变化,气候的改变,人类不得不从树上移居地面,学会了食用鱼类、使用火、打制石器、使用弓箭、磨制石器等生存的本领,世代相袭。到了野蛮时代,人类又学会了制陶术、动物的驯养繁殖和植物的种植。这一时代的后期,还学会了铁矿的冶炼,并发明了文字,从而使人类历史过渡到文明时代。

后辈人在学习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丰富和提高,以适应时代与环境的变迁。如此代代传递,便形成了一部人类文明延续发展的历史。

文明时代的人类如果不世代相袭地向先辈学习畜牧业和农业,也只能像自己的远祖一样靠现成的天然产物为食。

十八世纪的技术革命以蒸汽机的出现为标志。那时,格里沃斯、纽可门、瓦特等革新能手,通过学习,掌握物理学、机械学等知识,设计、制造、试验,最终发明了蒸汽机。十九世纪的技术革命是以电力为标志。而这一新生产力的创造是无数人学习、创造的结晶。德国赫兹发现电生磁,法拉第发现磁生电,建立电磁感应定律,麦克斯韦又建立电磁理论、麦克斯韦方程,西门子发明发电机,德普勒研制出高压输电技术,等等,从而促使人类进入电力时代。本世纪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空间技术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又一次证明学习的巨大促进力。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只要考虑一下这个事实:以极便宜的价格买到性能优良的个人计算机,自由地在网上漫游,不出门而立知天下事。就不能不惊诧于科学技术给现实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不能不心悦诚服地承认学习对我们人类的文明与进步的重要作用。

2.学习可以提高人的境界,净化人的情操。

学习有三种境界: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的确能够让人立竿见影的得到收获,于是乎,为读书而读书的人们在当今这个弱肉强势的社会中屡见不鲜,人们用读书来武装自己,让自己有一份不错的收入,有一片自己的立足之地,过上富裕安详的生活是读书唯一的目的,崇尚读书、流行读书,是时代的趋势。虽然这种为读书而读书的方式不见得有多高尚,但它有利于社会安全的一面,因此,把它归于学习的第一境界了。

刘禹锡一则《陋室铭》中提及:“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此种思想不只为读书而读书。我想这是一种心境、一种心志。闲暇时,品一杯香茗,读一本好书,不仅能够放松心情、陶冶情操,更能使你的心灵得到升华。正如朱嘉所说:“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读书真的能给人们以新鲜的养料。用心去读书,吸取书中的精华,此等读书方式应属于第二境界。

鲁迅——民族的脊梁。把这样的头衔给予文坛巨匠是当之无愧的。古人云:“上医医国。”我想,说的就是鲁迅了,为了民族的兴亡,他放弃了仙台求医之途而回国,用写作来医治人们腐朽的思想。周恩来的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也同样为中国而发出的感叹。鲁迅和周恩来一样,都是用所学所想来救治国家与人民,这无疑是读书的最高诠释与实现人生价位的最好途径了,所以这种应是读书所达到的最高境界。

无论你处于那种境界,都可以感化自己,感化他人。知识的海洋无边际,用最快最直接的方法——读书,来获得你最想得到的知识,来达到你最想达到的境界。

3.学习可以提高人的素质,增加个人的竞争能力。

学习可优化人的心理素质。一个现代社会的新型人才,应该具备诸多方面的良好心理素质,如高尚的品德,超凡的气质,敬业的精神,目标专一的性格,以及坚韧不拔的意志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学习来达到,正如萨克雷所言:“读书能够开导灵魂,提高和强化人格,激发人们的美好志向,读书能够增长才智和陶冶心灵。

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文化素质。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大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特别是精神文化,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方面的成果尤其需要我们通过学习去获得,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缺乏一定文化素养的人不能算真正健全的人,现代社会的新型人才必须是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人。

学习可以提高人的能力。这是70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对全党干部讲的话,现在党中央又重新提出了解决干部的“能力恐慌”问题,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诸如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处理矛盾冲突的能力,驾驭局势的能力,科学决策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等。公务员要求达到“三会”,即会外语、会计算机、会驾车,但许多干部都不够精通,达不到张口能说、上网会用、有车会开的程度。

学习可以持续提高个人竞争力。俄国作家高尔基曾说过:“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读书的作用不言而喻,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里,谁拥有知识,就等于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了有利位置。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改变个人命运的内在推动力。常言说“学无止境。”学习生存,就得有一技之长,有专业技术,有专业知识。世界上什么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人生的几个关键转折路段,都要适应变化,不间断地充电扩能。即使是个人到达到了事业的顶峰,生存竞争的压力让许多人在学习上不敢偷懒,不学则落后,不学则遭挫折,不学则遭淘汰。即使是告老还乡也得保持学习的态势,让人的精神世界不寂寞、不萎缩、不孤胆。

学习可以使我们认识世界。“书籍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在几千万年的进化过程当中,面对大自然,认识大自然,挑战大自然。通过语言传承,特别是后来发明了文字,用书籍的形式,记录下了无数人类文明的成果,知识、经验和智能。通过书籍我们可以跨越无限的时空,找到学习知识、积累知识的快捷方式,使我们能够迅速拥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人在成长过程中,除要在校学习的知识以外,还要广泛涉猎,读书万万不能狭窄,文学要读、政治书要读,哲学、历史、地理、医药、建筑等等,都要读,若读书不多,借鉴就不多,思路就不广,触一而不能旁通。学习能识天地之大,能明人生之道,通晓动静之理,能具经伦之才,能观万里之境,能驭千吨之舟。

4.学习可以改变人生的命运,创造发展的机会。

我们说知识改变命运,主要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指知识本身所具有的前所未有的巨大功能;

另一方面,知识能够改善人的心态,重塑人的性格,从而通过学习造就成功的人生。歌德说:“人生不只是靠他生来就拥有的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曾国藩认为“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学习可以改变人。”培根在《论读书》中写道:“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有修养,逻辑理解使人善辩。”因此,我们说,成功取决于人的知识,而知识来源于学习,归根到底,成功取决于学习,学习是真正的成功之母。

哈佛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而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上8点到10点之间。每晚抽出2个小时的时间用来阅读、进修、思考或参加有意的演讲、讨论,你会发现,你的人生正在发生改变,坚持数年之后,成功会向你招手。 学习可以给予机会。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机遇是偏爱有准备的人,没有准备很难把握机遇。当你没有看准机遇的时候,你可以不开枪,但你不能没有子弹,学习可以给你创造开枪的子弹,使你不至于“书到用时方恨少”,“机遇到时方恨无”,人生的关键处,就那么几步,抓住了就超过同路人、同龄人、同代人,同学、同事几年、十几年的时间,许多人在三、四十岁时有很多机遇,你未能认识它,认识了没有抓住它,而到了五、六十岁耄耋之年,可谓晚矣。

学习可以使人变得重要。人,无非有两种:有人生的重要、有人通过个人努力变得重要。前一种是“幸运儿”,后一种是“造命儿”。我想,“生的重要”的人总是少数,是那些“名门望族”,靠着家族的庇荫,而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要“变得重要”,要靠自己改变自己。使自己变得高贵,变得富贵。使人变得重要的途经很多,如获得官位财富等等,但我认为读书学习是使人变得最重要的途经。古人说:“学而优则仕”这句话不一定全面,但“仕而优则学”是必须的,特别是做一个好官必须多读书,多学习。

二是学习的组织、制度普遍是有的,但真正的学习风气难以形成;

“浅学”,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

“空学”,理论学习不注重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纸上谈兵;

“歪学”,断章取义,曲解科学理论;

“假学”,摆样子、走过场,甚至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

“死学”,只唯书、不唯实,囫囵吞枣、生搬硬套。这六种不良风气,害己害人,贻误事业,必须坚决杜绝。

存在以上问题是客观的,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的同志认为自己有一个相对安定的工作环境,有了一定的资历,甚至还掌握一定的权力,于是,安逸中滋生惰性,权力中滋长骄横,个性膨胀中自己的认识发生错位以至价值观的扭曲,进而对这些问题熟视无睹、感官麻木,固步自封、夜郎自大,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渊而浑然不知”。正像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所述,如果把青蛙放到摄氏80度的水锅里,青蛙会马上跳出逃生,但如果把青蛙放在温水锅里,不惊动它而慢慢的加温,它就感觉不到外部环境的变化,在温度越来越高的水锅里怡然自得,直至死去。从自身学习的角度看,如果认识不到学习的危机,感受不到外面世界的变化,而停止生存的追求和努力,就很难逃脱“温水锅里青蛙”的命运。无论是思想的还是躯体的窒息和死亡,对个人和事业来说都不是我们所期望的。因此,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重视学习的优良传统,贯彻科学发展观,在时代和市场竞争中把握主动,实现人的全面进步,不学习不行,一般性学习不够。不仅要改造我们的学习,更要切实地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四)如何学会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埃加·富尔曾言:未来的文盲就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是多么深刻的阐述,时代在前进,知识在更新,科学技术在日新月异地发展,近代的弄潮儿绝不是今天的学士、硕士、博士,如果他们靠头上现有的“光环”生存,那不久的将来,他们也将被社会所遗弃,只有终身学习,且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才能称之为强者、精英,才是时代的宠儿。对于何为“学会学习”或者说,怎样学习,才算会学习,我谈一下自己粗浅的理解。

一要有正确的学习目的。这已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学生时代,老师教导我们经常是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对此我们在当代或现在都不会有太深的理解。那时我们的学习目的,从低处讲,都有“光宗耀祖”之嫌,从高处讲,就是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现在来看,学习的目的也不明确,有人认为,学习就是“解决问题”,因此,他们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发现并改正外部环境的错误上,诚然,解决问题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一个人不常做到自省,不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往往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就象“1”加“1”等于几的问题,人们往往追求的是它结果的正确性,却很少有人会想或会求“1”加“1”为什么等于“2”这一问题,因此在学习的目的上,达到某种程度不是目的,我们认为学习的目的应是不断改造自我,不断创新自我,不断自省,持之以恒的过程,如果达不到这一点,即使有再高的学习热情,也不会取得学习上的真正成功。

二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纳依曼说:“今天教育内容百分之八十以上都应该是方法,方法比事实更重要”。我想这不仅是教育上要讲求方法,在个人主动学习上也要讲求方法,为什么有的人常抱怨自己太笨了,我想这绝非是智商上差异,而是方法上的不对路,不适应自己而已,就象同一老师教出的学生,有的学成呆子,却取得了事倍功半的效果,而有的学中带玩,却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道理很简单,就是学习方法上的差异,正确学习方法是由不断探索,总结归纳得来的,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有的人在清晨时学习效果好,而有的人却在夜深人静时学习的效果好,有的人喜欢静思,有的喜欢争论,但无论哪种学习方法,都各有所长,但只要找出适合自己的,能达到学习上更快、更高、更好的效果,就是好的学习方法,有人慨叹:书到用时方恨少,但我想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临时抱佛脚”式的学习也有可取之处,只要是真心去抱佛脚,学习的效果有时会更好,知识的记忆会更扎实,但怕就怕一个人很少去寻求“佛脚”的机会,三天五天,甚至是一年二年。才抱一次“佛脚”当然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学习上,讲求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探求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犹如找到了开启知识宝藏的金钥匙。

三要会把握学习时间。关于时间上的格言、谚语是太多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等,都表明了时间的重要性,这里我要阐明的是在工作岗位上的人如何把握学习时间这一问题。常听人抱怨:工作太忙,哪有时间学习呀!我想这只能是个借口,其实工作中的学习时间是无处不在的,只不过有时被人忽视罢了,例如,在微机技能的学习上,有专人讲授他不听,认为以后有的是机会,错过了又没能及时补上,别说微机更新换代多快了,最起码的他在微机基础知识上就比别人晚了几拍,还比如工作中的闲谈,有的人是听乐趣,乐后就忘,而有的人却能在闲谈中学到新思想,获得新知识,所以这也更验证了“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这一理论的时代性,我想只要有求知的渴望,处处都是学习之处,时时都是学习时间,让“活到老,学到老”莫成为一句空谈。

丢掉了起码的,只追求时髦的,丢掉了实用的。须知,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死去的不是传统,而是我们的思维和眼睛。

以上是自己对学习的几点粗浅的看法,我想,谈学习能提高人的素质也好,谈学习能改变人的命运也罢,只有学会学习才是最根本的、最基础的,只有学会学习,才能使能力有新的飞跃,但愿我们都不要做未来世界的文盲。

二、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四大理念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使组织内的全体成员全身心投入并有持续增长的学习力的组织。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创造,创造美好的生活、美好的事业、美好的人生、美好的世界。学习型组织也是一个强调让全体员工在工作中活出生命意义的组织。只有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这样的组织才有活力。那么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才能让我们在工作中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实现自身的价值,我认为必须牢固把握和正确领悟学习型组织所强调和体现出的四大理念。理念清楚了,其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同样作为一个组织的领导者,也要懂得事业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员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所以,也应懂得向自己的部下和员工感恩。只有当我们大家都生活在这样一个互相懂得感恩的组织中,每个组织成员才能真正感悟到工作的生命意义。

一是我们必须感谢社会,感谢党和政府。说起这个话题,有些人也许认为我在唱高调,其实,一个人的成长是否顺利,首先要看社会给你提供了怎样的大环境。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都与国家的培养、社会的关怀分不开的。解放前,中国的社会状况可以说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糟。正是因为有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经过几十年的浴血奋战,驱逐了外侮,根除了内患,才打下这一块属于人民的江山,给我们创建了一个和平安定的生存环境。不然,我们这些人不要说在这里安安心心地进行学习,恐怕连每个人能否熬到成年都是一个值得疑惑的问题。在电视里大家都看到过很多来自战火中的国家的报道,据专家统计,战乱中国家的儿童的成年率仅为百分之三十。而我们,大家可以去看一看,我们周围的那些小孩子有几个不是长得白白胖胖,有几个又遭到瘟疫和死亡?所于应该感谢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

你们长大了,步入社会,是父母告诉你人生道路不平坦;

你们成家立业了,各自都有了自己的小安乐窝,想来父母也该休息休息了,但为了你们安心工作,又是他们帮你们挑起了家庭和抚育下一代的重担,烧饭抄菜搞卫生,放学还要接小孙子,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呀!人生总是要老的,这是自然的规律。人到老年,最害怕的是冷清和孤独,最需要的是儿女的理解、安慰和体贴。人生百善孝为先。孝,是人道德品质的核心和底线,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维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石,如果基石不存,社会必然无序。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还能够奢望他为“公”为“民”吗?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孝治天下”的说法,认为“孝”为百行之首,是道德之本也。作为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无论何时都不应该忘本。

群众最可畏,是说真正把群众惹急了,无论什么人也得倒台。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常想想群众在我们心目中占什么位置,我们在群众心目中是什么形象。要多花一点时间研究群众在想些什么,希望什么,反对什么,我们应该尽力为群众做点什么,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多办一些得民心、顺民意的事情人民养育了我们,我们就应该为人民服好务。包括我再内,我们市里党政、机关干部一个月的工资超过4000万元,一年仅工资支付就达5亿元。人均年工资24000元。要知道这5亿元是纳税人的钱,是人民的血汗钱。我们拿了纳税人的钱,就应该为人民服好务。就要为人民谋利益。

一个党员干部,不管他的地位有多高,如果心里没有群众,或者压根儿瞧不起群众,群众就不可能信赖他。有句话说得好,“群众在你心里分量有多重,你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我们有的党员干部,对群众指手画脚,盛气凌人,根本原因就是脑子里少了服务人民这根弦。作为党员干部,一旦脱离群众,把服务人民当成一种负担,钱欲、物欲、色欲就会像打开了的潘多拉魔盒,失去控制,走上与人民背道而驰的邪路也就不远了。作为党员干部,只有时时刻刻把服务人民当成责任、义务、光荣和幸福,才能真正摆正自己的位置,像孔繁森、任长霞、郑培民那样视人民为父母,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四是我们必须感谢所有的人。我们应该感谢事业,感谢组织,感谢帮助我们的人。我们应该明白,正是因为有了这块事业,有了组织,我们才有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才有了一个改变自我,长足发展的机会。正因为有那么多帮助我们的人,在我们的成长所过程中做出的种种付出,才有我们今天的成功。

感激帮助、关怀我们的人,因为他们使我们度过难关、给你温暖;

感激鼓励、教育我们的人,因为他们给我们力量、开化我们的蒙昧;

感激伤害、绊倒我们的人,因为他磨炼了我们的心志、强化了我们的双腿;

自卫和防范的能力;

感激欺骗、藐视我们的人,因为他增进了我们的智慧、觉醒了我们的自尊;

感谢诋毁、抛弃过我们的人,因为他让我们知道了谨慎小心;

教会我们自尊自强自立;

感谢出卖过我们的人,因为他使我们知道了最可靠的是人,最不可靠的也是人,使我们更加清醒。要去感谢一切成就过我们的人,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的老师,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下一个成功者就是你。

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

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可见,当我们的每一天乃至一生,就在这感恩的心情中度过,那还有什么苦恼不会变成幸福呢?我们必须相信:目前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不论顺境、逆境,都是对我们最好的安排。因为走过的都是自己的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心存喜乐。我想,上帝为你关上一扇窗户,但是他会同时为你打开另一扇窗户。他是公平的,只要你用心探寻,总是有路可以走的,所以不要怨天尤人,不要说自己生不逢时,我们要以感恩的心面对生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活的健康,活的快乐。

学会感恩,应该是学会做人的一条最基本的标准。     你我学会感恩,从今天开始。

理念二:善念什么是善念?善念,就是善良的念头。

小时候,父母时常提醒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心存善念。因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最近,我查了一下资料,才发现这个说法是有科学根据的。

科学发现,一个心存善念,乐观的人,他正向思考的神经系统被活化的机率就比较高,正向思考的神经系统所分泌的神经传导物质经过实验证明,具有刺激细胞生长发育的功能,当正向思考的神经系统分泌出能让细胞生长健康的神经化学物质时,人体的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也会变得比较活跃,能再分化出更多健康的免疫细胞,对于外来的细菌或病毒比较有抵抗力,人也就比较不容易生病。因此,一个人,如果能够在愈多的时刻保持乐观、祥和、喜悦、感恩的心情,避免愤恨、不满、妒嫉、不安、怀疑的情绪,那么,这个人的正向思考的神经就会时常被激活,久而久之,身体就愈来愈健康,免疫系统愈来愈强健,当然也就愈来愈不容易生病。而且正向思考的神经系统,也会愈来愈发达,想法就愈来愈乐观积极,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这里先讲一个发生在英国的真实故事,告诉我们善良一定会有好报。

有位孤独的老人,无儿无女,又体弱多病。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去。老人宣布出售他漂亮的住宅。购买者闻讯蜂拥而至。住宅底价8万英镑,但人们很快就将它炒到了10万英镑。价钱还在不断攀升。老人深陷在沙发里,满目忧郁,是的,要不是健康情形不行,他是不会卖掉这栋陪他度过大半生的住宅的。

一个衣着朴素的青年来到老人眼前,弯下腰,低声说:“先生,我也好想买这栋住宅,可我只有1万英镑。可是,如果您把住宅卖给我,我保证会让您依旧生活在这里,和我一起喝茶,读报,散步,天天都快快乐乐的——相信我,我会用整颗心来照顾您!”老人颔首微笑,把住宅以1万英镑的价钱卖给了他。

完成梦想,不一定非得要冷酷地厮杀和欺诈,有时,只要你拥有一颗爱人之心,就可以了。

邵康节的一首诗告诉我们怎么心存善念:  每日清晨一柱香,谢天谢地谢君王。

但求处处田禾熟,惟愿人人寿命长。

国有贤臣安社稷,家无逆子恼爹娘。

四方宁静干戈息,我若贫时也不妨。  如果打开心量,多为人着想,多存善念,你会发现,自己的烦恼会消失了,很多以前想不开的事,会慢慢的明朗了。因为换个角度看生活,会觉得,其实没什么好计较的。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所以,我们应该把“积极心态,与人为善”做为为人处世的最高指导原则。

什么是与人为善?与人为善的好处?如何与人为善?与人为善是佛教一个基本处世原则。佛教认为,只要我们以一颗善心来对待别人,就能与人结下善缘,从而才能有好的人缘。如此,则在生活中处处都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与爱戴。

少一分挑剔和苛求,多一份理解和宽容;

少一分掩饰与冷漠,多一份坦诚和关心。

与人为善有利于促进和谐。实现社会和谐,共建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和谐社会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的身心之间的和谐、社会诸要素之间的和谐等等,其中最基本的方面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做到用与人为善的态度来处理人际关系。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促进社会和谐。

与人为善有利于推进发展。坚持与人为善,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反之,如果人与人损人利己、以邻为壑,那就必然会带来纷争不断、内耗严重、离心离德,进而导致工作难有起色,事业难以发展。

与人为善有利于使自己生活得更快乐。与人为善其实极易做到,它并不需要你刻意做作,只要有一颗平常心就行了。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做了一个实验,他早晨上班来到办公室的时候,对周围的同事笑了一下,没想到,却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他的上司看到他时对他也笑了一下,他的上司可是从来没笑过的人呀。这个人这一天的心情特别好,平时那种冷冰冰的感觉没有了,周围的人都很亲切。而原因据说就是因为早晨他那无意的一个笑。与人为善使你有一种充实感,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使自己有一个发展个性与创造力的自由天地,并享受到一种施恩与人的快乐,从而更有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

多一点爱心,少一些冷漠;

多一些欣赏,少一点“气人有笑人无的浅薄”。永远与人为善,我们才能让自己的心境始终保持在愉悦之中。这样的人,才会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人生。与人为善,自己路宽,如果大家都可以做到这点,就没有了独木桥,大家都可以在阳关大道上阔步前进,达到理想中的状态。

生活就是这样:对别人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其实就是对自己的支持和帮助,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授人玫瑰,手留余香”。人都是有感情的,当你能够以一颗真诚的心来善待他人时,别人一定会受到感动,从而与你建立深厚的感情。有时,即便是对你十分看不惯的人,当你能够真心善待他时,也会使他改变对你的看法。有时即便你对人的感情是你假装出来的,也会使人感受到你的热情。

有则故事说,一对婆婆和媳妇的关系很不好,婆婆对媳妇横挑鼻子竖挑眼,甚至不惜调拨儿子和媳妇的关系。媳妇对婆婆不满意,经常在背地里说婆婆的坏话。有一次,婆婆生病了,正赶上儿子出了远门。媳妇侍候得不耐烦了,于是去找巫婆。她打算向巫婆要一些慢性的毒药,把婆婆慢慢毒死。

巫婆明白了媳妇的来意之后,给他一包自制的毒药,并嘱咐他把毒药放进好吃的饭菜里,面带微笑服侍婆婆吃下。一天三次,服侍得越周到越好,以免婆婆起疑心。半年之后,婆婆就会慢性中毒而死。媳妇高高兴兴地回家了。他按照巫婆的嘱咐,给婆婆做好吃的饭菜,一日三餐耐心周到地服侍婆婆吃饭喝药。

一个月之后,媳妇又来到巫婆那里。她一进门就哭著给巫婆跪下,说:“求您救救我婆婆吧,我不想她死了。”巫婆笑著问她怎么回事。原来媳妇热心周到的服侍让婆婆很感动,婆婆改变了原来的态度,经常夸媳妇又能干又孝顺。她觉得拖累了媳妇,坚持下床帮媳妇做事。媳妇发现原来婆婆并不是那么可恶,是自己错怪了她。她很后悔当初毒死婆婆,于是来向巫婆要解药。巫婆告诉她:“我给你的本来就不是甚么毒药,只是一些帮助消化的杂粮粉而已。真正的药是周到的服侍和好吃的饭菜。”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当我们以一颗真诚的心来善待他人时,我们不仅能与人建立好人缘,而且还能使人对我们更加尊重。只要我们时时处处与人为善,人与人之间一定会建立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

中午是“关公”,酒酣面红;

晚上是“济公”,丑态百出;

吃半天,喝半天,酒足饭饱睡半天,要办的事等明天,天天如此塞神仙。)工作纪律松懈、便民措施不到位等几方面。其实,这些都是与人为善的反例。

在这里,送给大家十句话,请大家牢记:

第一句话:遇到乞讨者,遇到要钱的就给他(她)点饭,遇到要饭的就给他(她)点钱。   第二句话:上车遇到老弱病残、孕妇:让座的时候别动声色,也别大张旗鼓。站起来用身体挡住其他人留出空位子给需要的人,然后装作下车走远点。人太多实在走不远,人家向你表示谢意的时候微笑一下。

第三句话:遇到迷路的小孩和老头老太太,能送回家送回家,不能送回家的送上车、送到派出所也行,如果有电话的替老人或小孩打个电话再走,反正你也不缺那两个电话费。

第四句话:雨雪的时候、天冷的傍晚或者是雪天的傍晚,遇到卖菜的、卖水果的、卖报纸的剩的不多了又不能回家,能全买就全买,不能全买就买一份,反正吃什么也是吃,看什么也是看,买下来让人早点回家。

第五句话:遇到迷路的人打听某个地址,碰巧你又知道,就主动告诉一声。别不好意思,没有人笑话你。

第六句话:捡到钱包就找找失主,如果你实在缺钱就把现金留下。打电话告诉失主就说你在厕所里捡到的。把信用卡、身份证、驾驶执照还给人家,一般人家也不会在乎钱了。把人家的地址记在你的笔记本上,以后发达了去找人家道个谦,把钱还给人家。

第七句话:遇到学生出来打工的、勤工俭学的,特别是中学生、小姑娘。她卖什么你就买点,如果她不是家庭困难,出来打工也需要勇气的,鼓励鼓励她吧。

第八句话:遇到夜里摆地摊的,能买就多买一些,别还价,东西都不贵。家境哪怕好一点,谁会大冷天夜里摆地摊。 第九句话:如果钱还宽裕,别养二奶,偷偷养几个贫困山区的学生。别让人家知道你是谁,要不然见面了多尴尬,多不好意思。但是你心里一定会觉得舒坦,比包二奶提心吊胆的要好得多。

第十句话:用冷嘲热讽取笑人,不如将心比心理解人;

用低俗淫秽腐蚀人,不如高尚道德引导人;

用金钱行贿收买人,不如清廉自律培育人;

用假设猜想怀疑人,不如推心置腹信任人;

用甜言蜜语忽悠人,不如真心实意培育人;

用空话假话欺骗人,不如办件实事感动人;

用严声厉语训斥人,不如发现长处赞美人;

用奉承拍马哄抬人,不如实事求是评价人;

用传播闲言挑拨人,不如以诚相见团结人;

用麻木不仁旁观人,不如设身处地帮助人;

用手中权势压制人,不如制定制度管理人;

用恶言冷语嫉妒人,不如奋发自强超过人。

上诉十条,看似简单,实为不易。如果你做到这十条,你的人生会处处充满阳光。

其实说白了与人为善,也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积极、良好的心态。

不管是做什么工作,讲的一是一种心态。心态不好,不积极,什么工作也干不好,什么事情也办不成,保持积极的心态是干好工作的重要因素。

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说,我送给你一个隐形护身符,就是“pma”,翻译成中文就是“积极心态”,不论事业在顺利的时候还是遇到挫折的时候,永远要保持积极的心态,这样事业才能不断地走向高峰。许多情况下,两个人的学历、经历相差并不大,为什么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根本的差异往往只是一点,心态不一样。消极心态者一定失败,积极心态者才可能走向成功。学习型组织理论还提醒我们:一个人要成功必须学会:对人要懂得感恩;对事要懂得尽心;对物要懂得珍惜;对己要懂得克制。

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往往造成了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与失败。

下面的故事就是一个例证:一群铁路工人在一起上班时,铁路公司的总裁由一群下属陪同到基层视察。总裁满面春风的跟其中一位工人打招呼:“嘿,比尔,你好!”那位名叫比尔的工人跟总裁亲密交谈一个多小时之后,总裁离开了。其他工人好奇的问比尔是怎么认识总裁的。比尔说“二十年前,我和总裁一起来到这里工作。”“那为什么他现在是总裁而你还是一个铁路工人呢?”工人们七嘴八舌的问。

“因为,”比尔回答“那时候总裁就是在为铁路事业而工作了,而我只是为一小时五十美分的工资而工作。

成功人士的首要标志,在于他的心态。一个人如果心态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乐观地接受挑战和应付麻烦事,那他就成功了一半。

为什么会这样?仔细观察、比较一下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心态,尤其是关键时刻的心态,我们将发现“心态”会导致人生惊人的不同。

另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脚,惊喜万分:“这些人都没有皮鞋穿,这皮鞋市场大得很呢。”于是想方设法,引导非洲人购买皮鞋,最后发大财而回。

而另一个人满怀信心,大获全胜。

生活中,失败平庸者多,主要是心态有问题。遇到困难,他们总是挑选容易的倒退之路。“我不行了,我还是退缩吧。”结果陷入失败的深渊。成功者遇到困难,仍然保持积极的心态,用“我要!我能!”“一定有办法”等积极的意念鼓励自己,于是便能想尽办法,不断前进,直至成功。爱迪生在几千次失败的试验面前,也决不退缩,最终成功地发明了照亮世界的电灯。

因此,成功学的始祖拿破仑·希尔说,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他的心态。成功人士与失败人士的差别在于成功人士有积极的心态。而失败人士则习惯于用消极的心态去对待人生。我们的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人生的成败:

1.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我们;

2.我们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我们;

4.人们在任何重要组织中地位越高,就越能找到最佳的心态。

难怪有人说,我们的环境——心理的、感情的、精神的——完全由我们自己的态度来创造。从来没有见过持消极心态的人能够取得持续的成功。即使碰运气能取得暂时的成功,那成功也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

包容就是和谐,就是与万物同生长,“草木有情皆长养,乾坤无地不包容。”这是说大自然的包容。

什么是宽容?宽容,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什么是宽大:对犯错误或犯罪的人要从轻处理。什么是气量:指心胸、度量,能容人的限量。

包容”是一种境界,是要求我们对于不同的政治体制、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制度、相异的生产生活方式而言。“宽容”是一种肚量,对于那些曾经有过失误,现在已经改正过来,对因不同性格的人给自己造成的不快要大度等等。“包容”是一种精神,是一个群体根植于精神和灵魂里面寻求发展的大气和追求。而“宽容”是个人的胸怀和气度,对待他人的一种态度,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容人程度。

人生在世,不可能离群索居,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彼此相处,哪怕个个心地善良,也难免会发生磕碰和磨擦。譬如朋友间的误会,同事间的纠葛,邻里间的纷争,夫妻间的争吵等等。矛盾是无处不在的,有了矛盾,重要的是面对现实,化解矛盾。若只是一味斤斤计较,便会自寻烦恼,制造痛苦,徒伤感情,甚而结成冤仇。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学会“包容”,要能“宽容”,对不良现象绝不“纵容”。 一要倡“君子之风”——亲而有礼、和而不同、让而不争、勤而不怨。

亲而有礼——亲近要有礼节,不能因为“亲”就亲到不讲原则,不讲规距,不讲规范的程度,不能因为亲,就亲出“小圈子”、“小班子”、“小团体”。

和而不同——就是大家要和睦相处,和为友爱,“不同”就是要保持自己的见解,塑造自己的风格,不能随和错误的见解,更不能因为别人错误自己跟着错,更不能为掩盖一个错误,犯更多的错误。

让而不争——“让”就是谦让、退让,作为领导干部,党和人民把我们放在这个位置上,既不争名于朝,也不争利于势,更不能把权力作为谋取个人利益的工具,我们在执行权利时,还要承担执行这个权力的责任、义务。这叫查、权、利一致同志们在一起相处要“温良恭俭让”处处以人为善,温和、善良、恭敬、勤俭、忍让这五种美德,是儒家接人待物的标准。

勤而不怨——“勤”,勤勤恳恳,勤勉敬业;

“怨”,怨言、怨气,勤而不怨就是既要勤勤恳恳,勤勉敬业,又要任劳任怨,无怨无悔,我想到大家“勤”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是合格的,有时差就差在“不怨”上,我们个别同志不是勤而不怨,而是勤而有怨,时有怨言,和勤勉敬业相比,任劳任怨还做的不够。

二要积“存人”之德——存人所以自立,壅人所以自塞存人所以自立——你成就了别人实际上也就是成就了自己,你为别人创造了好的生存环境、工作环境也就是给自己创造了好的生存环境、工作环境,同志们在一起合作共事,情同手足,一定要帮助他人,支持他人,扶持他人作为自己的为官之德,铭记在心,这就叫“存人自立”。

壅人所以自塞——“壅”用土把道路堵起来,“塞”就是走不通了,你挡住了别人的去路,就挡住了自己的去路,你挡着不让别人走道,你也就是挡着自己不能走道,简言之“挡住了别人也就是挡住了自己”,你不叫别人走道,你自己也不能走道,这叫“壅人自塞”。

三要有“明主”之心——“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人之主,不降一人”。

不论走兽也好,飞禽也好,都能哺育长生,引申到工作中,对待基层同志,机关干部方面,需要你帮助的你都要帮助好他,在你的职权范围内的你都得管好他。

甘露时雨,不私一物——天上下的甘露,下的好雨,不应该只往一个地方下,也不应该只滋润一种生物,真正的甘露时雨都会普天而降,不漏一边一角,领导干部甘当真正的“甘露时雨”,就不会因为和某个人好,就是只滋润“某个人”。

万人之主,不降一人——这一点对我们领导干部非常重要,“降”是什么,是偏听、偏信、偏向,领导干部应该有纳不众之言,容万众之觉的胸怀,不偏听偏信,每个干部都在工作,他们的个人能力和水平有所差异,他们的工作结果也是不一样的,我们领导同志都应给予足够的信任,同样的支持。

理念四:快乐快乐管理已经成为当今的一项重要的管理理论,并且也已经成为我们事业发展的一个瓶颈。管理专家发现,在当今同样的市场条件下,为什么百事可乐公司的市值在不断上升,而可口可乐公司的市值恰在不断下降,百事可乐制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快乐管理”。前几年,专家们在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的“快乐指数”做调查时发现,在不快乐的人们中,因为工作而不快乐的占61.8%。因此值得我们好好思考一下,如何让员工快乐的工作,已经是个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学习型组织强调:快乐工作、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人生。

一个朋友给我发了一个电子邮件,里面大概是这样一些内容:

当你早上能起床并开始新的一天的时候,你是一个上帝关爱的人,因为很多人已经不能这样了。

如果你远离战争,不用挨饿,没有牢狱之灾,你是上帝关爱的人,因为你比世界上5亿多人都更幸运。

如果你不用为你的衣食住行担心,你是上帝关爱的人,因为你已经比世界上75%的人都更幸运。

如果你在每日的生活花费之外还有富余,你更是上帝关爱的人,因为你比世界上90%的没有多少积蓄的人都更幸运。

如果你能看到你的双亲一起变老而不是一人先离开人世,你是上帝关爱的人,因为你拥有世界上少有的幸运…你,我,我们可以这样。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学习凡事往好处想。从每天仅有10%的“好事情”得到足够多的激励,让自己有足够的动力和快乐心情处理剩下90%的烦心事。如果你能做到以下四点,你将会成为快乐的人。

(一)善待生命,珍爱健康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失去生命,所有的快乐将会无从依附。每次去殡仪馆送走一个人回来,自己总会忧伤良久。亲人们压抑的鸣咽,朋友们臂上佩带的小白花,以及肃穆的灵堂和哀乐共同营造出来的那种令人窒息的气氛,往往会长时间留在自己的心底,不由让人觉得生活中缠绕自己的琐事是多么渺小而无聊。生时,你可以为一些小小的利益斤斤计较,可以为一些小小的不如意而烦恼不已,但在死亡面前,这一切却显得那样可笑与微不足道。

汶川地震时,大家都收到这样一条信息:汶川地震,生死转换于顷刻,穷人与富人同行,少年与老人携手,恩人与仇人同去,平民与官员共趋,抹平了恩怨情仇,埋葬了利禄功名。当生命邂逅死亡,顿感生命脆弱,亲情弥珍,更使人明白,得到别得意忘形,失去别怨天尤人。顺时要善待别人,逆时要善待自己,健康快乐最为重要。

人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迎接他的却是一片笑声;

人可能笑着离开这个世界,送走他的却是一片哭声。

生命就在呼吸之间,每一秒都是下一秒的“过去”;

产房、墓地是人生最平等的两个地方,不论是富贵人和穷人、好人和坏人,在这两个地方都是一样。人握着拳来到这世界,仿佛是说:“整个世界都是我的。”但在离开人世时,人都是摊开手掌,仿佛是说:“看吧!我什么也没带走。”人生在世,第一是健康,人的健康是一切的支柱,。洪昭光说过:“如果你拥有1000000财富,后面的那些“0”分别代表金钱、美丽、地位、名誉、快乐、家庭等等。而前面的那个“1”则是代表了健康。有了这个“1”,后面的那些“0”才有了意义。”你想,即使腰缠万贯,富甲一方,或高官厚禄,事业发达,或貌如天仙,多才多艺,如果“1”没有了,后面的“0”也就没有意义了。

现在好多人只注重了忙碌、勤奋、努力、拼搏,却忽视了对健康的重视,每天都在透支健康,燃烧生命,经常借口工作忙、应酬多,不注意生活方式,不重视锻炼和爱惜自己,过早处于亚健康状态。一般都是撑不住了才去看医生,身体有毛病了和退休了才去保养和锻炼。往往都是等到健康状况不行了,才想起去珍惜和维护。人什么都可以有,但是千万不能有病;人什么都可以没有,但是千万不能没有健康。拥有健康的体魄,是谋求事业成功和给家人幸福的最大保证;反之,如果我们过早地把自己身体都搞垮了,要再多的身外之物又有何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世界上再富有的人,往往也无法买回自己的健康。因为健康是自己的,真爱健康就是对自己负责,间接地也是对别人负责。越是容易忽视的往往说明越是最重要的,不要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因此,将健康提上日程,对于拼搏中的人来说,乃是当务之急。

我觉得无论干什么,干多大的事业,健康毕竟还是第一位需要维护的利益。我们连自己都没了,还会有什么?所以说,健康是最大的利益,是人生成功和幸福的最大资本。

(二)懂得满足、知足常乐人生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清人胡澹奄编辑的《解人颐》一书中,收录了二首有关人生欲望的趣诗,一首是《不知足诗》:“终日奔波只为饥,方得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得田园和房产,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拴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若想世间人心足,除非南柯一梦西。”这是一首得寸进尺,得陇望蜀。见物忘我,身为欲驱。贪心不足,实不可取,人贵在知足有度。

另一首是《知足歌》:“……思量事劳苦,亲着便是福。思量疾厄苦,无病便是福。思量患难苦,平安便是福。思量死来苦,活着便是福。也不必高官厚禄,也不必堆金积玉。看起来,一日三餐,有多少自然之福。我劝世间人,不可不知足。”这是一首知足为福,无欲则怡。德比于高,欲比于低。廉者乐乐,贪者戚戚。智者悟之,不以物役。

人性的孽根性就在于不知足。不是有句话就欲壑难填吧。现在一些人,吃了地上吃天上,几乎活的东西都想品尝一下。还有一些人,有了百万想千万,有了千万想万万,到了嗜钱如命的地步了。殊不知,钱到一定地步,就只是一堆数字,而且变成心惊肉跳、寝食不安的数字了。还有一些人,没有多大的领导才能和水平,也没为老百姓干下多少实实在在的政绩,一心直想往上爬,对岗位经常是挑肥拣瘦,对自己也没有正确认识,还觉得谁都对不起他。

细思量:为人处世,首要的是把心摆正,能知足,无论处在什么位置什么环境遇到什么情况什么诱感,都心不狂、心不贪、心不花、心不乱。这样,才不会在大是大非面前失去方向,不会在权钱色面前失态。

向最高的人看齐,则会烦恼,长期下去有损健康。凡事不要有过高的奢求,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期望越高,失望也就越高。期望不那么高,反而容易满足。一个人能知足,他的精神就会开朗、愉快,而一个不知足的人常常有自苦、自危、自惭、自卑、自惑,以致自毁。

在新任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篇八

强调,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为民务实、做到廉洁从政。我们要自觉铭刻于心、外化于行,正己率人、不负重托。学习领会中央的决策部署,主动落实态势的各项要求,对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来讲,都有一个观念上适应、认识上到位、能力上提高、方法上改进的问题。今天,我就这个话题与同志们交流几点体会。

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x书记强调,认识态势、适应态势、引领态势,要有新的思路和理念,牢牢掌握x经济发展主动权。

第一,抓发展的观念要“变”。态势的来临,不仅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经济运行的轨迹和逻辑,也纠正和颠覆了长久以来影响人们的认识偏差与理念,必须具备与态势相适应的“新心态”,这是当前各级领导干部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首要问题。首先,要深刻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态势,并没有改变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

要深刻认识到,超常规高速增长不是常态,持续下行低速也不是常态,经济发展速度在合理区间有升有降是正常的;

要深刻认识到,发展不足仍然是x的主要矛盾,态势下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必须始终保持专注发展、转型发展的定力。其次,推动态势下的发展,必须转变观念。要革除“gdp膜拜”的旧思想,放下对经济增速的纠结,更加自觉地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要克服习惯运用行政资源和政策优惠引进投资推动发展的畸形形态,学会运用市场的方法,依靠优化营商环境,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发展;

要荡涤一夜暴富的“炒”字诀,炒房、炒地、炒资源使经济风险集聚、发展走入歧路,自觉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脚踏实地做实业、搞实体、抓技术革新,逐步将经济导入可持续发展的正途;

要告别“竭泽而渔”的思维方式,单纯依靠资源大规模开发壮大产业规模的路径难以为继,必须学会培育比较竞争优势,提高区域特色竞争力。

第二,抓发展的思路要“变”。总体上就是要科学地分析和判断形势的发展变化,围绕“九个趋向性变化”,顺应“三个规律”,从省委“六个基本判断”出发,立足x资源禀赋和阶段性特征,寻求新的突破和发展空间。

一是“三驾马车”的拉动方式要转变。从消费拉动看,过去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基本结束,个性化、多元化消费渐成主流。x有近x万人口,辐射西部x亿人口,这是一个巨大的正在不断提升的消费市场。我们要主动引导、鼓励竞争,支持创新、激发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从投资拉动看,这些年依靠灾后重建,全省投资率已经超过x%,投资增长空间十分有限,依靠举国支持和政府高负债加速投资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我们要创新投融资方式,把重点转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从出口拉动看,现在全球总需求不振,我们的低成本比较优势正在逐渐消减,要着眼未来x参与全球竞争的需要,大力发展五大战略性高端产业,高水平引进来,高质量走出去,努力提升引外用外水平;

要鼓励x企优秀产业走出去,推动富余产能向境外转移。

二是三次产业的组织形式要转变。重点向融合发展、集群发展和专业化发展,使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产生1+1>2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近x年来,产业深度融合是国际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和时代主题,不仅改变了产业形态,而且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我们要顺势而为,做好“产业融合”这篇大文章,重点打造一批重点产业园区,大力支持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发展,积极促进结构优化、生产集中,形成功能互补、融为一体、共同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

三是资源要素的配置机制要转变。要改变传统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更多依靠市场,找准市场功能和政府行为的最佳结合点,避免政府这只手硬、市场这只手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比如,过去劳动力成本较低、规模大是我省最大优势,引进技术和管理就能迅速变成生产力。现在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要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驱动成为发展的主引擎。在资金上,国家投资在紧缩,未来资本的活力在民间,要深度挖掘和撬动民间资本这个巨大富矿。土地和环境的约束日趋加大,x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主要水源涵养区,传统的开发模式走不通了,必须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和节约集约的新路子,让生态文明成为发展的态势。

第三,抓发展的着力点要“变”。越是转型转轨时期,往往新旧力量此消彼长,蕴藏着巨大的发展契机和空间,关键在能否敏锐地察觉、及时地发现和有力地把握住。

一是要善于从战略机遇中找空间。未来十年,我们面临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家“两带一路”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机遇,这将给x发展带来潜在的“政策红利”和重大契机。比如,在“两带一路”战略中,x处于重要结合部,向西,可以借助北丝绸之路通达欧洲;

向南,可以借助南丝绸之路抵达印度洋;

向东,可以借助长江经济带,联动东、中、西部发展。从东部看,x是内陆,但向西开放,x就成了桥头堡。生产要素可以通过长江水道和丝绸之路通道,在“两带一路”上整合、发散,形成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产业和市场。要在这方面做足文章,抓紧研究和编制相关项目。又如,在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中,我省除成都经济圈外,普遍还处于城镇化的第一阶段(集中阶段),城镇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x个百分点。这个差距既是潜力,也是机遇。未来六、七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要解决“x个一亿人口”的问题,预计x至少有x万的农村人口进城,将带来近x万亿的投资需求,并催生巨大的消费需求,商贸、物流、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将迎来一个黄金时期。要以县域城镇化为重点,制定县改市改区十年规划,引导和支持以县为重点推进新型城镇化。

二是要善于从比较优势中抓重点。x资源富集、能源充沛,这是我省的传统优势。在态势下实现转型发展、提质增效,要更多依靠培育比较优势,激活要素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要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持续发展优势。x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可以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和生态交通,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绿色消费、绿色食品、绿色能源,在全球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和空气质量的质疑中打出绿色生态x的品牌。要把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创业优势。x是科教资源大省,拥有各类高校x所,研发机构、人员总量和国家级创新型企业都居西部第一,但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到x%,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要打破体制机制障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源源不竭动力。x有x多万常住人口,要通过大力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大幅度提升人口素质,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不断将人口资源红利转化为人力资本红利。要把交通枢纽优势转化为开放合作优势。我省公路总里程全国第一,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居西部第一;

通往欧洲的“蓉欧快铁”、“中亚货运列车”两条黄金国际通道已开通运行;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为我国第四大航空枢纽,成都第二机场建成后,年旅客输送能力将达到x万人次,通江达海、对接世界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正在形成。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加大对外开放合作,加快重点产业招商,建设西部商贸、物流和金融中心,打造西部最大的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进而辐射整个西部和中亚乃至欧洲市场。

及方方面面,要注重改革的协同性,求同存异、凝聚共识。对互为前提、相互支撑、关联性强的改革事项,要选准突破口,做到上下联动、协同推进,汇聚形成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适应从严治吏态势,律己修身奋发有为。

大家要自觉养成严的习惯,学会在“严”字下工作和生活。

不可低估,对长期以来封建腐朽思想对x干部队伍的侵蚀不可低估,对x干部队伍中存在的违法违纪问题的严重性不可低估。我们一定要保持从严管党治吏的清醒和自觉。全面从严治党,严在哪里?总体上讲,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从严治党《决定》和系列要求。重点要严在七个方面:

(一)严在思想教育上,从灵魂深处增强从严管党治吏的政治定力。乐际部长深刻指出,思想教育是凝神聚魂的工作,是建党、强党、兴党的生命线。如果党员没有统一信仰、国民没有核心价值、民族没有共守的精神家园,那是非常危险的。这些年,一些党委主要负责人已经习惯于把经济发展作为政绩优劣的唯一标准,忘记了抓班子带队伍的责任;

一些领导干部已经习惯于把自己作为特殊党员,不参加组织生活,不受制度规定的约束;

一些党员干部已经习惯了社会的潜规则,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以公权力谋小团体一己之私;

一些党员已经习惯了享受执政党的好处,不自觉履行党员义务,把自己等同于普通群众,丧失了先锋队的作用。这“四个习惯性”问题,如果不真正从思想上根除,就不能凝聚起坚定支持党中央从严管党治吏的思想共识,就不能建设一支能够担当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执政队伍。要坚持用好思想建党这个传家宝,扭住思想政治工作这个生命线,以持续深入的思想理论武装解决精神状态上的“总开关”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现实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不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切实把理想信念牢固树立起来,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把党性原则牢固树立起来,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工作生活各个环节;

把党员标准、好干部标准牢固树立起来,形成鲜明而正确的考核评价导向、选拔任用导向、激励约束导向;

把政治规矩牢固树立起来,坚决同中央省委保持高度一致,真正做到总书记强调的“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

(二)严在最讲认真上,把从严的纪律要求和规章制度落到实处。毛主席讲,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讲认真是共产党人的根本工作态度,是我们党赢得胜利和发展的重要法宝。这些年一些地方政治生态恶化,干部腐败问题丛生,既有制度不完备的问题,也有管理松懈、执纪不严的问题,从深处看,症结还在于讲认真不够、守纪律不严,党纪党规成了“稻草人”。从“八项规定”到教育实践活动突出问题整改,上行下效,雷厉风行,群众满意、社会叫好,关键在于以上率下,层层讲认真、抓落实。要把最讲认真要求贯彻到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各个方面,以“认真”涵养规矩意识,以“认真”推动执行落实,该请示报告的必须请示报告,该执行落实的必须带头执行。要把党的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纪律刚性约束,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内决不容许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

(三)严在选人用人上,以吏治清明推动政治清明。一方面,执政党最重要的任务是选人用人;

另一方面,吏治腐败危害甚大。不从根本上提高选人用人科学化水平,就难以从制度上消除滋生腐败的土壤。从中央巡视检查组反馈的情况看,一些干部热衷拉关系、架“天线”、搞“勾兑”,跑官要官;

政绩观扭曲,好大喜功、形式主义;

档案经历上弄虚造假;

个别地方拉票贿选成风,等等。这些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前不久我们在全省开展了x个专项治理,出台一系列重要制度,就是要把这些风气根本扭转过来。最近全国组织部长会议明确要求,从严选人用人重点要把好“三关”:一是动议提名关。这是选人用人的第一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选人用人的方向和最终结果。我们将抓紧探索规范性的具体办法,包括实名制推荐干部的做法,进一步细化谁来提名、怎么提名、提名责任谁来承担等有关要求,确保拟提拔任用干部的初步建议人选得到充分酝酿、不同意见得到认真考虑,防止带病干部成为提名人选。二是考察考核关。全面落实“一评议、两公示、两核查”制度,在大会推荐中对干部廉政情况进行评议,在考察和任用环节对干部廉政情况进行公示,考察中对干部档案和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进行严格核查,看有没有弄虚作假,对丧失诚信的干部坚决不用,在防止带病提拔上下功夫。三是程序步骤关。严格落实选拔任用的组织程序,任何一个该有的环节都不能少。推行干部选拔任用全程纪实制度。明年中央将开展专项检查,具体情况将在全国范围通报。

(四)严在日常管理上,把初心使命具化为自觉行动。从严治党的重点,在于从严管理干部。过去一些干部出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管理上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十八大以来的实践证明,只要真正严肃起来、严格起来,就能把干部管住管好。去年以来,我们建立全覆盖谈心谈话制度,制定了落实初心使命要求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的“两个意见”,省委提出了“六个决不允许”的纪律要求和“六个坚决不能用”的用人原则,等等,就是要用铁的纪律打造铁的队伍。

(五)严在依规依法上,扎紧权力运行的制度铁笼。习总书记指出,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加强制度建设是最可靠、最有效、最持久的治党方式。回顾十八大以后的这两年,中央从制定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等措施,到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改革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再到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蹄疾步稳、有序推进,从严治党由治标向治本深化,实现了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有机统一。去年以来,我们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注重发挥制度功能规范班子运行、强化权力制衡,出台了重大事项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的指导意见,强化重大决策、重要部署、重点工作的请示报告和执行落实,严格执行党政正职对财务、工程项目、物资采购的“三个不直接分管”制度,建立行政权力依法公开规范运行平台,以及省委十届五次全会作出的“两个决定”,就是要实现以严格的制度治党引领和保障依法治x,以法治良序改善x政治生态。

(六)严在廉洁从政上,始终以高压态势惩治腐败正风肃纪。腐败是政治生态恶化的首要标志,优化政治生态首先要从加强反腐倡廉入手。这两年来,省委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加大案件查办力度,查办了一批市厅级和县处级领导干部。结合教育实践活动,集中开展“七项专项治理”,深入整饬“四风”问题,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使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有了明显好转。各级党员干部要自觉维护和巩固好这个来之不易的成果,把为官从廉作为立身立业的基石,养成廉的习惯、廉的品质、廉的作风,从“不敢腐”升华为“不想腐”,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火墙。习总书记曾为领导干部算过利益、法纪、良心“三笔账”,深刻地告诫大家只有守住了“廉”字,才能对得起组织、对得起人民、对得起家人,也才能实现从政路上的可持续发展。

(七)严在落实责任上,强化党委(党组)管党治吏主体责任。对各级党委(党组)及其主要负责同志来说,抓好党建工作是最大的主业,是不可推卸的分内职责。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明确地指出,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他严肃提出了党建“三问”:是不是各级党委(党组)都做到了聚精会神抓党建?是不是各级党委书记都成为从严管党的书记?是不是各级党委(党组)成员都履行了分管领域从严治党责任?各级党委(党组)尤其是主要负责同志要自觉肩负这个责任,强化抓党建的主角意识和主动精神,明确责任清单,细化到人、量化到岗,用责任制传导压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实。省委提出,建立“三大制度”强化管党责任,即党组织书记向上级报告党建工作制度,班子成员向本级报告履行党建工作责任制度,市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联述联评联考制度,切实把习总书记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适应作风建设态势,驰而不息转作风抓落实。

抓作风、改作风,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严管党治吏的重要突破口。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特别是通过一年多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全社会呈现新气象新变化,大家有目共睹。应当看到,作风建设处在了一个新的起点和节骨眼上:“四风”问题得到遏制,但反弹回潮的压力很大;

“不敢”违纪违法的态势初步形成,但“不能”、“不想”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必须始终保持清醒认识和政治定力,始终保持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那一股劲、那一种精神,持续用力、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第一,要把“为民”刻在心上。这是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年多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各地各部门在为民惠民上做了大量工作,开展的“走基层”活动、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等,都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同,要继续把这些有效做法固化好、坚持好。从前期调研督查情况看,一些地方整改事项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对群众作出的承诺还没有完全兑现。中央提出,春节前要进行一次“回头看”,明年将对这项工作开展专项督查。

为什么让我们感动?关键是他们心中始终装着群众。要时刻摆正主与仆的位置,真正从思想上把人民群众当亲人,从工作上把群众认可当标准,从行动中与群众同甘苦、一条心。政绩观的问题,核心是要处理好“急功近利”与“打基础利长远”这个根本取向问题。我们常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需要一种“心中装着人民和责任”以及“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意识。要正确处理好唯上与唯下、发展与民生、眼前与长远、立足为民与实际惠民的关系,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事业观的问题,核心是要处理好“为官不易”与“为官有为”这个根本责任问题。在从严高压态势下,党风政风发生了根本好转,但是也出现了门好进、脸好看,就是事难办的问题,出现了惰政懒政、为官不为的现象,这些不正常、不正确的倾向,从根本上是价值观、事业观出了问题。一方面,要大力整治“庸懒散浮拖”,另一方面,中央和省委都在积极探索激发干部为官愿为、为官有为的措施办法,明年将在县以下机关实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需要强调的是,我们一方面,要强化为民服务,另一方面,也要强化政治功能,善于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工作,把党的政策转化为群众的行动,把广大群众凝聚在党的周围。现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产生,使群众的构成、生活方式、利益诉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是“天涯若比邻”,另一方面是“相见不相识”,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要思考如何更好地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凝聚群众。

政策,科学研判形势,准确把握政策实质;

执行中,要始终坚持标准、严格程序、严明纪律,关键时刻要敢于坚持原则、抵制错误;

执行后,要加强对执行情况的监督问责,确保政策真正落实落地,决不能搞变通、作选择。要避免虎头蛇尾。孟子说:“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泉也”。执行上能否“及泉”,就要看“掘井”最后是否坚持到底。我们要以最讲认真的态度,发扬钉钉子精神,抓好中央、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和政策制度的执行落实,“咬定青山不放松”,一锤接着一锤敲,不达目的不罢休。

家塞缪尔·厄尔曼说过,青春并不是指生命的某个时期,而是指一种精神状态。

领导。

干部精神状态,决定着。

工作。

的成效和事业的成败。x有“巴适安逸”的休闲文化,但民可闲官不能闲,只有干部夙兴夜寐、创新实干,人民群众才能真正过上巴适安逸的生活。最近,中央和省委都在研究,准备出台解决干部能上能下问题的政策规定,就是要让敢做善成、为官有为的干部得到褒奖、受到重用,把不称职、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调下来,推动形成为官愿为、为官敢为、竞相作为的从政新风。

同志们,历史的车轮在不懈奋斗中滚滚向前,伟大的事业在接力奋斗中快速发展。能够亲身参与波澜壮阔的现代化建设和治x兴x大业,既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际遇,也是我们共同肩负的使命和责任。走上新的岗位,是党和人民赋予你们更重要的干事创业平台,大家要倍加珍视、倍加感恩、倍加努力,以优异的业绩和良好的操守报效党和人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