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辽宁省博物馆导游词(通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4:20:11 页码:9
最新辽宁省博物馆导游词(通用18篇)
2023-11-12 14:20:11    小编:

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我们要善于利用科技资源。总结时要客观、准确地评价自己的表现,对得失有一个深入的思考。以下是一些总结范文的精华部分,供大家观摩学习。

辽宁省博物馆导游词篇一

辽宁博物馆位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智慧三街157号,为一座综合性博物馆。其前身为1949年7月7日开馆的东北博物馆,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馆,素以藏品丰富,特色鲜明而享誉海内外。馆藏文物总量达11.2万件(套),其中尤以《曹娥诔辞》《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张旭的《草书古诗四帖》《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北宋徽宗的《草书。

千字文。

》《瑞鹤图》等晋唐宋元书画精品、宋元明清缂丝刺绣、红山文化玉器、商周时期窖藏青铜器、辽代陶瓷、历代碑志、明清版画、古地图、清李佐贤《古泉汇》著录的历代货币等最具特色和影响。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辽宁省博物馆。

导游词。

希望能够帮到您!

辽宁省博物馆是我国著名的历史艺术性博物馆之一。位于沈阳市中心和平区十纬路二十六号。馆舍原为奉系军阀热河都统汤玉麟官邸,“9、18”事变后,伪满政府在此设立“国立博物馆奉天分馆”。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东北博物馆,于1949年7月7日开放,1959年改名为辽宁省博物馆。

辽博馆藏文物名天下,其中以书画特别是晋唐宋元书画、历代丝绣,东北地区考古发现,特别是辽瓷,古地图与历代货币、甲骨、青铜器、碑志较为著名。馆藏书法精品有朴实秀砀的传世珍宝晋人书《曹娥诗辞》,刚劲挺秀的唐欧阳询《梦奠帖》及其早年作品《行书千字文》,欧氏真迹堪称廖若晨星,历年为书家之典范。另外,还有已成为传世孤本的唐武则天时弘文馆钩填的《王羲之一门书翰》和唐狂草派创始人张旭《古诗四帖》等,以及两宋时期皇帝赵佶、赵构、赵昚祖孙三代流传下来的真迹。其中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高宗赵构《书曹植洛神赋卷》两幅作品,处帝王之尊,颇具神韵。大诗人陆游八十岁时的《自书诗帖》炉火纯青,草法苍劲豪迈,堪称诗书双壁。

绘画精品有中唐开元年间周昉之《簪花仕女图》,其笔下仕女“曲眉丰肌,艳丽多姿”,使人不仅能从中领略其高超的艺术水平,也深刻地体味到了唐贞观年间上层贵族们的生活情趣;五代南唐名家姜源的《夏景山口待渡图》,“林木阴森山峦起伏,官员待渡,意境幽远”。显现出中国画的绝佳境地,被称为划时代之杰作,宋徽宋摹;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通过对虢国夫人等贵妇人游春的描述,显露杨贵妃家族骄奢,图中精巧构思,精美的笔法,为后世留下了稀有的瑰宝。

至于馆藏之元、明、清书画更是风格各异,流派纷呈。这些艺术珍品中的一部分是爱新觉罗·溥仪,这位清朝末代皇帝从北京携至长春,于伪满州国垮台时散佚,而后辗转得归辽博收藏。

刻丝又名缂丝,是一种通经断纬,正反面纹样相同的艺术织作。辽博收藏的北宋《紫鸾鹊谱》、南宋名家朱克柔运丝如笔的刻丝力作《牡丹图》、《山茶图》等品艺高雅,堪称世界奇技。

馆内藏品中尤为富于地方特色的还有辽代瓷器,它们大多出自墓葬之中,辽瓷源中原制瓷工艺,又保持了本民族的独特风格,形制依契丹族习俗,适应游猎骑牧生活,有鸡冠壶、凤首瓶、长颈瓶、三彩海棠式盘、碟等。可谓丰富多彩。至于辽代帝陵出土的辽圣、兴、道宗三代帝、后哀册,有汉文和契丹文两种,镌刻精细,保存完整,为海内仅存珍宝。

馆藏青铜器亦颇为丰富,既有考古发掘品,又有传世佳品,辽宁出土的青铜器中,礼器多同于中原而兵器,用器则颇具地方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在古地图类藏品中有明朝的万历年间李应试本刻本利玛窦绘制的《两仪玄览图》,由八幅组成通屏世界地图,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科学成果,明、清两朝得以据此进一步认识世界。

辽博非常重视陈列展览,《辽宁历史文物专题陈列》以中国通史为经,以地方历史为纬,依辽宁地区重要考古资料为据,采取重点文物专题组合的形式,以突出辽宁地方特色为宗旨。以旧石器时代的营口金牛山人,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以及商周至秦汉以后各时期以汉族为主体,包括匈奴、鲜卑、高丽、契丹、女真等诸民族的文化遗存为内容,构成一个具有鲜明地方特点和丰富多采的古代文化陈列体系,得到了专家学者及广大观众的欣赏和好评。

辽宁省博物馆有着较好的基础和广阔地发展前景。为了进一步适应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需要,辽宁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中,已将辽宁省博物馆新馆的建设工程纳入规划,于1998年在市政府广场内破土施工,作为世纪性的形象工程,辽博新馆建成后将对推进辽宁文博事业的发展,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丰富和繁荣全省人民的文化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辽宁省博物馆位于沈阳市和平区十纬路26号。馆址原是奉系军伐汤玉麟之子汤佐荣的住宅。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辟为伪“国立博物馆”。1939年改为伪“国立中央博物馆奉天分馆”。日本投降后,1946年改称为“国立沈阳博物馆”。1948年沈阳解放后,对该馆进行整修,于1949年7月7日正式开馆,称“东北博物馆”,至1959年开始改称为“辽宁省博物馆”。1992年增建新馆。新馆主体建筑为三层大楼,以“中国历史陈列”为基本内容,也经常举办各类展览。该博物馆藏文物相当丰富,包括书画、丝绣、铜器、陶瓷、考古资料、古地图、货币、碑志等18大类。其中珍品颇多,有《草书四贴》(唐张旭)、《草书千字文》(宋徽宗)等传世之作;还有绘画如唐周※《簪花仕女图》、五代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宋李成《藏林远岫图》等稀世珍品;丝绣方面的,有五代梁贞明二年织成的《金刚经》、元代织成的《仪凤图》、宋代缂丝《紫鸾鹊谱》、米克柔缂丝《山茶图》、明代缂丝《仇英水阁鸣禽图》和刺绣《瑶台跨鹤图》(宋绣)、明顾氏七襄楼《发绣人物》等。馆内的中国历史陈列,主要以考古发掘出土品和传世工艺美术品组成。通过这些文物和辅助资料,使人们在了解中国历史概貌的同时,也可看出辽宁地方历史的特点。在展出的辽宁地方出土文物中,有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短剑,还有汉、匈奴、鲜卑、契丹等民族墓葬出土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等,是研究辽宁地方历史的重要资料。

辽宁省博物馆导游词篇二

2020年,博物馆全体干部职工力争实现新的担当作为,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努力开创文博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深化文旅融合、促进沈阳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辽宁省博物馆导游词篇三

游客朋友们好,欢迎游览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是中国现存两座古代帝王宫殿之一,也是举世仅存的满族风格建筑群,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20_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沈阳故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沈阳故宫位于沈阳老城区中心,即沈河区沈阳路。初建时叫“盛京宫阙”,清迁都北京后又称“陪都宫殿”、“留都宫殿”,并被尊为“国初圣迹”。它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0_年),建成于崇德元年(1636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营造和使用过的宫殿。

清世祖福临也在这里继位称帝,改元“顺治”,并于当年入关,统治全中国。清王朝入主中原后,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先后10次“东巡”盛京祭祖,都到此“恭瞻”,或驻跸处理朝政和举行盛大庆典,并有所改建。

沈阳故宫是清王朝定鼎中原前在东北地区的统治中心,也是清统一全国后在东北地区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沈阳故宫现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分为东路、中路和西路三部分。东路建筑为努尔哈赤时期所建,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中路建筑,主要是皇太极时期所建,曾演绎过许多的历史故事;西路建筑,建于清乾隆年间,以储藏《四库全书》而闻名。

接下来,我们按照时间顺序自东向西游览。

一、沈阳故宫东路建筑。

沈阳故宫东路建筑主要包括大政殿和十王亭。从建筑形式上看,它们都是“亭子式”建筑,好像十一座“帐殿”依次排列在宽阔的广场中。这种建筑形式脱胎于女真戎马生涯中的帐殿,是游牧民族“帐殿制”在皇宫建筑上的反映。

从建筑布局上看,大政殿居中,两旁分列10个亭子,从北向南,呈八字形展开,在视觉上使大政殿更为深远,这种空间的处理方式在中国宫殿中仅此一例。

这种把汗王听政的大殿与八旗王公大臣后朝议事的亭子建在一起的格局,正是努尔哈赤崛起之初实行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所决定的,反映了努尔哈赤晚年一汗独尊、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历史风貌。

1、大政殿。

大政殿俗称“八角殿”,外高18米,是一座八角重檐攒尖顶“亭子式”建筑,下面约有1.5高的须弥座式台基,周围绕以青石围栏,栏上有各种精美的雕刻。其东南西北四面都有“踏跺”伸出,南面最大,并有“御路”联通平地。

殿身八面均由“斧头眼”式木隔扇们组成,不砌砖石,可以任意开启,周围出廊有朱漆圆柱18根,正门两柱子上盘绕着栩栩如生的金龙,昂首舞爪,双双朝向悬于梁上正中的一颗红光熠熠的火焰宝珠,造型极为丰富。

殿顶是黄琉璃瓦镶绿剪边,重檐上下各有8条五彩琉璃脊背,即体现了满足对鲜艳色彩的热爱,又象征着满足从森林草原上的崛起。

殿顶正中为宝瓶火焰珠攒尖顶,宝瓶为佛教法器,被视为神之圣物。火焰宝珠为如意珠,据说得此珠者可满足各种欲望。攒尖顶体现了“殿帐”风格,反映了清初政权刚刚建立时的观念意识。8条垂脊上各站着一个蒙古力士,面侧对“宝顶”,腿略弯曲,两臂前后分开,侧身牵引,象征“八方归一”。

大政殿内这8根彩绘云龙的红色巨柱顶天离地,支撑殿顶,中间是皇帝御用的九龙金漆宝座屏风。上方这块“泰交景运”的匾额,为乾隆皇帝御笔,两旁的橙联有6米长,写的是“神圣相承,恍睹开国宏猷,一心一德;子孙是守,长怀绍庭永祚,卜世卜年。”这是一副为清王朝歌颂功德的楹联,意在警示其后代永葆大清江山国运绵长。

屋顶上是腾飞的金龙彩凤,正中最高处为圆形木雕金漆祥龙藻井,周围是梵文天花彩画装饰,靠里侧为万福、万禄、万寿、万喜8个篆书汉字图案,为这座殿堂增加了增添了吉祥、神圣的气氛。

大政殿作为17世纪初的建筑杰作,融汇了满、汉、蒙、藏等多民族建筑艺术风格,是沈阳故宫最著名的建筑之一。

2、十王亭。

十王亭,又称“八旗亭”,在广场两侧呈八字形排开,每边5个。从北至南,东边为左翼王亭、镶黄旗亭、正白旗亭、镶白旗亭、正蓝旗亭;西边为右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红旗亭、镶蓝旗亭。

左右翼王亭是当时左右两翼王爷办公的地方。八旗亭是八旗旗主办公的地方,也是在大政殿举行朝会和典礼时各旗官员的集结之处。他们之间的主要区别之处是左右翼王是从事政的,而八旗旗主是从事军事的。

这种建筑形式是以八旗制度为核心的军政体制在宫殿建筑上的反映。八旗制度是政治、军事合二为一的组织形式,是当时国家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皇帝对国家的治理主要通过八旗来实现,遇有重要事情必须与八旗旗主商量决定,可见八旗在清入关前国家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沈阳故宫中路建筑。

沈阳故宫中路建筑自成体系,共有三进院落。由南至北依次是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它们都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侧还有一些对称式的附属建筑。这些建筑虽然保持了满足的建筑特色,但受汉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十分明显,是汉满等多民族建筑艺术的融汇,并真实的记录了皇太极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

1、第一进院落。

第一进院落,南有大清门,北有崇政殿,东有飞龙阁,东七间楼,西有翔凤阁,西七间楼。飞龙阁、翔凤阁都是二层,为五间硬山式建筑,里面陈列着乾隆东巡时带到沈阳故宫的乐器。

(1)大清门。

大清门,俗称午门,也就是沈阳故宫的正门,为五间硬山式建筑,是当时文武群臣候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皇太极接受群臣谢恩之处。按规定,文武群臣候朝时,只能站在门内和门南,东西对面而立,而不允许“背阙”(背向北)或“面阙”(面向北)。当官员们升迁、调任或是获罪恩免时,都要到这里向门北的崇政殿叩谢天恩。

(2)崇政殿。

崇政殿,原名“正殿”,俗称“金銮殿”,崇德元年(1636年)定名为“崇政殿”,是沈阳故宫中路最重要的建筑。它建于后金天聪年间(1627-1636年),是清太宗皇太极日常处理军政要务、接见外国使臣和边疆少数民族代表的地方。

这里曾发生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1636年(天聪十年),皇太极在这里举行登基大典,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顺治元年)清迁都北京后,历代皇帝东巡驻跸期间都在这里举行庆典。

崇政殿为五间硬山式建筑,南北辟有隔扇口,前后出廊,围以石雕栏杆。它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殿顶的黄色琉璃瓦绿剪边,殿脊等处的五彩琉璃挂件。这些装饰把整个大殿装点的庄严、高贵、肃穆,十分悦目,非常壮观。

崇政殿建筑的另一个独具匠心之处,是前后12根外檐柱上端的抱头梁部位做成龙形,龙首从柱头探出,龙身则穿过廊间直通殿内,两两相对,姿态生动,仿佛群龙从大殿飞腾而出,具有结构和装饰的双重功能,设计的十分巧妙。

殿内顶棚为“彻上明造”,梁架全部是彩绘,给人以古朴、典雅之感。殿内正中的堂陛前,为金龙盘柱,姿态生动,与大政殿前的蟠龙首位相反,避免了装饰上的重复与雷同。

现在殿内的陈设是按照乾隆皇帝东巡时的面貌设置的,帖金雕龙扇面大屏风和金龙宝座,是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太平有象,是象征太平吉祥的装饰品,角端鼎式香炉,是烧香用以调节空气的,鹤式烛台是点蜡烛照明用的。

殿外月台上东南角有日晷,它是利用太阳的投影和地球自转的原理,借指针所产生阴影的位置来显示时间的。西南角有嘉量亭,它是我国古代的标准量器,含有统一度量衡的意义,象征国家的统一和强盛。月台上还设有四口大缸,都盛满清水以防火灾,古代称它们是“门海”,象征缸中水多似海,可镇火灾,故又称“吉祥缸”。因为北方天气寒冷,所以没到冬天要给缸船上棉衣,并在缸底点燃炭火,以防冰冻。

2、第二进院落。

第二进院落,位于崇政殿后部,为凤凰楼的前庭,处于前朝后寝的中间,是一个过渡性的院落。院落的东面是师善斋、日华楼,西面是协中斋、霞绮楼,都为硬山式建筑,青步瓦顶,前有出廊。其中的师善斋和协中斋是皇帝东巡时的书房和寝所。

(1)凤凰楼。

凤凰楼,建在3.8米高的青砖台基上,是一座三层歇山式建筑,原名叫翔凤楼,是皇太极休息、宴会和读书之所。清入关后用以存放帝王画像、行乐图及清初皇帝玉玺。康熙二十年(1681年)重修,乾隆八年(1743年)改成今名。

凤凰楼正门上方悬挂的“紫气东来”金字横匾,是乾隆皇帝御笔,意思是大清朝国力强盛的福气是从东方盛京而来,表达了清代皇帝对先祖创业之地的顶礼膜拜。下层的门洞是连接台上台下的通道,凤凰楼既是后宫的大门,又是当时盛京城的最高建筑,所以有“凤楼晓日”、“凤楼观塔”等传称,并被列为盛京八大景之一。

3、第三进院落。

第三进院落,南起凤凰楼,北至清宁宫,东西各有二宫,是一组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建筑,这里是皇太极的后宫,为皇太极和后妃们的住所。

整个后宫建在高台之上,并高于前朝的宫殿。这种“宫高殿低”的特色反映了满族的传统和习惯。满族先人曾是一个以游猎为主的山地民族,常年生活在山林之中,逐渐形成了代代则高而居、把山寨首领的住宅建在地势最高处的生活习惯。因此,沈阳虽地处平原,但仍用人工堆砌高台,在高台上建寝宫。

另外,清入关前,后金政权一直处于烽火硝烟的战乱年代,满族作为一个弱小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的威胁,使他们不论在心里上还是现实中都必须时刻保持警惕,而后宫建在高处,随时可以登高远眺,起到防御作用。

(1)清宁宫。

清宁宫,原名“正宫”,为五间硬山式建筑,是沈阳故宫最具满足住宅特色的建筑。

东一间是皇太极和孝庄文皇后博尔吉特氏的寝宫,称“暖阁”,寝宫分为南北两室,各有火炕,又称“龙床”。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就在南炕“无疾端坐而终”,终年52岁,后葬于昭陵。东侧第二间的北窗下设两口大锅,南宫门旁设一口锅,是祭祀时煮肉和烧炕用的。

西侧三间通连北西南三面搭成相连的环炕,称为“万字炕”,是帝后日常隐居及会见、宴请亲眷的厅堂。

西四间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用途,就是作为宫内举行萨满教祭祀的“神堂”。萨满教是一种以信奉“万物有灵”为特点的原始宗教,也是过去满足民间普遍流行的一种信仰习俗。

(2)索伦杆。

索伦杆在清宁宫正门前的庭院南端,满族人称之为“神杆”。木杆下方上圆,底部镶有石座,顶端安有锡斗,全部用红漆涂染。它是满族人用来祭天的,祭天时在锡斗里放上五谷杂粮或猪杂碎,以敬乌鸦。这反映了满足萨满教的灵禽崇拜观念。

(3)东西配宫。

清宁宫两侧的东西配宫,都是皇太极和妃子们的居住之所。东配宫有关雎宫、衍庆宫,西配宫有麟趾宫和永福宫,每宫5间,建筑风格与清宁宫相同,只是体谅和装饰等级略低。

四宫中以永福宫最为著名,崇德三年(1638年),清世祖福临就出生在永福宫。崇德八年(1643年),6岁的福临走出了永福宫开始了皇帝的生涯。第二年,清军入关,福临成为清王朝统治全国的第一个皇帝。

(4)烟囱。

这个平地而起的烟囱,是沈阳故宫里唯一的一个烟囱。它不是附建于山墙之上,而是在离墙不远的地方建起,好像一座小塔。当年设计这个烟囱时,颇费一番心思,工匠们将宫内的地下挖空修成地沟,上面盖方砖,叫火地,又在室外修有烧火的灶门,所以宫内即取了暖,又不受烟熏,由此可以充分体会到满足建筑的精妙之处。

宫内把这种挖有地下火道的房子称之为暖阁,清宁宫的冬暖阁就是这种结构。因为皇宫只有这一个烟囱,所以皇太极下旨,盛京城内所有烟囱都不得高于它,这就叫大清朝一统天下,这里取的是“统”的谐音。

三、沈阳故宫西路建筑。

沈阳故宫西路建筑,是为了适应皇帝东巡时的需要而增设的一组建筑,套院相接,多而不乱,是文化气息较浓之处。

文溯阁,建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至乾隆四十八年,为西路建筑中的主体建筑,是仿照明代浙江宁波大藏书家范钦的“天一阁”修建的,专门收藏乾隆时期编纂的大型图书《四库全书》,也是全国存放《四库全书》的著名阁楼之一。

阁名是乾隆皇帝钦定的,因其位于“祖宗发祥之地”盛京,所以取“溯源求本”之意,命名为文溯阁。《四库全书》共7部,其中1部当年就存放在文溯阁,后因战备考虑将其移交到甘肃省图书馆保存。

文溯阁也是硬山式建筑,面阔6间,从外面看是重檐2层,从里面看则是3层,明显带有江南建筑的风格样式。与其他建筑不同,文溯阁顶盖用的是黑琉璃瓦绿剪边,这在沈阳故宫建中是独一无二的。

根据五行八卦之说,黑是代表水,书最忌火,以黑瓦为顶象征着以水克火之意。此外,文溯阁的所有门窗都漆为绿色,外檐彩画也已蓝绿白相间的冷色调为主,梁枋间彩绘“白马献书”图案,给人以古雅清新之感。

阁内还悬有乾隆手书的对联“古今并入含茹,万象沧溟控大本,礼乐仰承基绪,三江天汉导洪澜”。

文溯阁东有方形碑亭1座,内立石碑一块。正面刻有乾隆帝撰写的《御制文溯阁碑记》,背面刻有乾隆撰写的《宋孝宗论》。碑文详细记录了建阁经过和《四库全书》的收藏情况。

文溯阁后为仰熙斋,是皇帝读书之所。阁前宫门外有嘉荫堂,左右有出廊,南面有戏台,是乾隆、嘉庆时期皇帝东巡赏戏的场所。

各位游客朋友,今天的游览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

辽宁省博物馆导游词篇四

今天是旅游的第三天了,我终于可以去参观我最想去的恐龙博物馆了。一进大门,仿佛把我带进了遥远的侏罗纪时代,我们先参观了恐龙化石展,两只马门溪龙正在向远处眺望。还有一只正在看一只小恐龙等等好多模型。听导游给我们介绍,自贡恐龙分布之广,数量之多,门类之齐,保存之好是世界所罕见的,是恐龙博物馆精华的荟萃。听到这些,我便知道了自贡的恐龙是世界上发现的化石最多的地方。

接着我们又参观了恐龙的头骨化石,看了恐龙时代的近亲鳄鱼,还看了恐龙当时死亡的地方,这个地方有很多恐龙死亡留下的骨骼印记。后来我们又去爬了龙山,看见了很大的一只恐龙咬着一只小的恐龙模型,旁边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着:弱肉强食四个大字。听导游说恐龙灭绝大概有三种可能,第一:是小行星撞地球,第二是火山爆发,三是恐龙的食物链被打断。现在有这种说法的科学家谁也说服不了谁,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依据。

走出博物馆,我仿佛刚从恐龙的时代走了一圈,又回到了我自己的世界。

四、

这周五,陈老师带我们去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看了李山作品展。

刚进到馆内,我就吓了一大跳:在大厅里,有许许多多的半身人和半身蜻蜓的组合做成的模型,栩栩如生,就像真的一样。但我很奇怪,为什么要用蜻蜓来做实验呢?过了会儿,向导阿姨说明了原因:因为蜻蜓是一种很古老的动物。所以才用蜻蜓来做实验。我猜想,作者李山是想这样表达人和自然的共生与和谐吧。

更令我们大开眼界的是,在二楼我们看见了许多被改造过的昆虫,甚至看见了dna。

在三楼,李山的画令人眼花缭乱:有的是人,不过很奇怪,上面布满了昆虫;有的是动物;有的还看上去好像什么都不是。你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才能跟上画家的奇思异想。

参观的最后一个环节,我们来到一个小屋里,里面都是各种各样的印刷工具。有一位阿姨介绍说:“这是用来印出图案的工具。”我满怀好奇地尝试着用这个工具印出了一幅图片,我惊奇地发现这是一个身上布满了昆虫的人。不过因用力太重,我印出来的图案差不多是全班最黑的。而且,我还发现,染料还有一股巧克力味呢!

你说李山的作品有不有趣?这是我迄今参观过的最令人匪夷所思的艺术展。

五、

周五下午,我们全班在大队辅导员施老师和班主任陈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去了“大烟囱”博物馆。其实它的真名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但因为这个名字太难记了,而且大烟囱又高又大,印象深刻,所以我们就给博物馆改了名。你知道吗?大烟囱还是个巨大温度计,我们在南浦大桥上就远远地看到了温度——21摄氏度。

走进展厅,我们就发现许多似人非人、似蜻蜓非蜻蜓的怪物在半空中“飘”。他们头部和胸部都是蜻蜓,却长着人的腰和腿,我们这些胆小的女生都吓得毛骨悚然,想赶紧逃跑。

我们又接连看到了许多不可思议的怪物。比如说,明明是一只青蛙,但它的眼睛却是人的嘴唇;一只瓢虫的壳竟然是人的舌头。这些虽然只是照片,但栩栩如生,看着令人害怕,好恐怖呀!

怎么会出现这些怪物的呢?讲解员告诉我们,是因为这些生物的基因发生了转变。我们还观看了视频,原来科学家切除了一种生物的一小部分基因,换上了另一种生物的一部分基因,就会变出新品种的生物了。真是太神奇了!如果生命可以这样重组,那说不定以后我们人类真的能长出翅膀,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翱翔。到那时,我的“飞翔梦”就真的实现了。

到了三楼,我们去了丝网版画工作室,工作人员发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小包。当我们用刮板把颜料刮下来时,就会在包上印出不同的花纹。按照小朋友力气的大小,花纹颜色的深浅也不同,挺有意思的。

手工diy后,我们就打道回府了。今天的参观真的让我们大开眼界,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无限的可能。科学真是太神奇了!

辽宁省博物馆导游词篇五

几天前的科技活动周中,学校组织我们参观了生命科学博物馆。这次参观让我感受到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感,同时学习了生命科学常识,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

主展厅里,沿着时间轴的顺序介绍了生物的变迁,首先出现早期生物,然后是恐龙、人类社会出现,再发展到现代的物种多样性,展示大量生物标本,同时还原不同时期,地理和生物的风貌,一场博物馆参观下来,仿佛穿越了千万年的时空长河。此外,还有一个“大自然共存的奥妙”为主题的专题展,设立了规划生命的起源、生命登上陆地、恐龙时代、哺乳类的演化与适应、人类的故事、人口与粮食、大自然的声音等展示区。

展览将将生命的面貌立体地呈现出来。地球上的生命从细胞开始,往后不断演变,形成了现在多样性的物种。追根溯源,我们生物都是具有亲戚关系的,都是同一棵树上的不同分枝,任何标本都可以在系统树上找到位置。

在参观中,我还了解到去人类中心化、维持生物多样性的思想,人类要与自然共存,就应该尊重自然规律,而不是将外界简单分为有用和无用,有益和无益。过去人类的很多判断都是以我们自己为基准、为圆心的一次划定。而我们并不是上帝。文明的发展中,有许多人为的遗憾,也就是所说的人祸。是这些历史教训让我们懂得不要轻易化标准,不要轻易贴标签,让我们学会了谦卑。面对一些生物,纵然我们不了解、不喜欢,也不能急于消灭,反而要更加珍惜每一个生物的独特性。例如肠道里有很多益生菌,帮助我们来消化,如果把细菌都杀了,我们也就没法进行消化。它们是细菌,但也是伙伴,抗生素的滥用已经让我们吃到苦头。曾经我们以为狼是有害的,要尽量的消灭它们,所以才有《狼图腾》的故事,打破生态平衡的恶果我们也已经品尝过。

这次参观让我明白到,敬畏生命,尊重自然,或许就是要保证进化拥有更多的可能性,进而维护生态平衡。人类只是众多生命当中的一个,应该以谦卑的姿态尊重宇宙诞生以来千年万年延续的世界仪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辽宁省博物馆导游词篇六

寒假里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游览辽宁省博物馆,博物馆座落于沈阳市中心,市府广场的东侧和辽宁大剧院相邻,博物馆为白色大理石建筑,非常雄伟壮观,从空中府瞰,为红山文化代表性器物“玉猪龙”形象,是沈阳标志性建筑之一。

进入博物馆,首先要进行安全检查,我们把身上带铁制的物品,放入一个筐内,然后经过安检门,再把东西收好,就可以进入大厅了。

辽宁博物馆的大厅是圆形的由六根大柱子组成。展楼分为三层,一层分为两个展厅,一个是近代的世纪经典画展和明清宫散佚书画国宝展,进入明清宫散佚书画国宝展厅。晋、唐、宋、元、明、清各种书画精品,历历在目。有唐朝的《簪花任女图》,唐朝张旭的草书《古诗四贴》,元朝赵孟兆页的《红衣罗汉图》,其中最吸引我的是明朝唐伯虎的《饮中八仙图》,画中八仙指唐代八位酒仙,分别是唐朝著名的诗人贺知章、李白、汝阳王李璡、高士李适之、崔宗之、中苏晋、雄辨家焦遂和草书家张旭。全卷人物众多,共设置了八幅场景。分别刻画了八位酒仙的生动形象、栩栩如生,每幅场景还配有诗文,诗画交融。八位酒仙神态各异,有的骑在马上遥遥晃晃,还有的已醉倒在地,给人一种不问世俗,飘飘欲仙的超脱境界。真是美极了!

二楼分为中国古代货币展、历代铜镜展、近代玉雕艺术精品展和明清玉器展厅。我参观了古代货币展,让我懂得了,夏商时代,“贝”作为商品的经济萌芽的交换媒介--贝出现,这也是公认的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货币,称之为“货贝”,当时计算贝的单位是“朋”,十贝为一“朋”。源远流长的中国币制影响极为深远,日本、琉球、朝鲜、越南以及东南亚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深受中国钱币的影响,长期铸行与中国钱币一样之方孔圆钱。参观完中国古代货币展,我们来到近代玉雕艺术精品展,玉器是一种中国独特的艺术品,中国人对玉器有着天生的崇拜。走进展厅。首先,一尊玉材精良、雕琢精致的玉壶。吸引了我的眼球,我不仅想起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旁边一个展柜里边摆放着一个传国玉玺。前面展柜里面有许多围着观看的人,我也被吸引了过去,原来这是一尊用玉雕刻的“中华龙”。“中华龙”象征着中华民族,。整个展厅里有许多有意义的展品,像“五子登科”“代代高升”“志在千里”等等现代精品。走出玉雕艺术精品展厅,来到了明清玉器展厅,许多明清时期的精致玉器、以及仿古玉器,做工精美、雕刻细致。有清代乾隆皇帝用过的“玉耳杯”,又称“羽觞”,是古代的饮酒器皿,清代的玉耳杯是模仿古代漆耳杯的形制而雕琢的仿古玉,这件清白玉耳杯,玉质纯净温润,器体清秀,胎较薄,足底有“大清乾隆仿古”款,是乾隆时期宫廷的精品。精致的玉器还有“青白玉和合二仙”“白玉碗”“黄玉如意”。。。。。。等。简直让我叹为观止。由于时间不够了,三楼的辽河文化展厅没有看完,只能下次了。

这次辽博之行,让我大开眼界,而且还了解了许多平时学不到的知识,真是受益匪浅!

辽宁省博物馆导游词篇七

辽宁省博物馆是我国著名的历史艺术性博物馆之一。位于沈阳市中心和平区十纬路二十六号。馆舍原为奉系军阀热河都统汤玉麟官邸,“9、18”事变后,伪满政府在此设立“国立博物馆奉天分馆”。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东北博物馆,于1949年7月7日开放,1959年改名为辽宁省博物馆。

辽博馆藏文物名天下,其中以书画特别是晋唐宋元书画、历代丝绣,东北地区考古发现,特别是辽瓷,古地图与历代货币、甲骨、青铜器、碑志较为著名。馆藏书法精品有朴实秀砀的传世珍宝晋人书《曹娥诗辞》,刚劲挺秀的唐欧阳询《梦奠帖》及其早年作品《行书。

千字文。

》,欧氏真迹堪称廖若晨星,历年为书家之典范。另外,还有已成为传世孤本的唐武则天时弘文馆钩填的《王羲之一门书翰》和唐狂草派创始人张旭《古诗四帖》等,以及两宋时期皇帝赵佶、赵构、赵昚祖孙三代流传下来的真迹。其中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高宗赵构《书曹植洛神赋卷》两幅作品,处帝王之尊,颇具神韵。大诗人陆游八十岁时的《自书诗帖》炉火纯青,草法苍劲豪迈,堪称诗书双壁。

绘画精品有中唐开元年间周昉之《簪花仕女图》,其笔下仕女“曲眉丰肌,艳丽多姿”,使人不仅能从中领略其高超的艺术水平,也深刻地体味到了唐贞观年间上层贵族们的生活情趣;五代南唐名家姜源的《夏景山口待渡图》,“林木阴森山峦起伏,官员待渡,意境幽远”。显现出中国画的绝佳境地,被称为划时代之杰作,宋徽宋摹;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通过对虢国夫人等贵妇人游春的描述,显露杨贵妃家族骄奢,图中精巧构思,精美的笔法,为后世留下了稀有的瑰宝。

至于馆藏之元、明、清书画更是风格各异,流派纷呈。这些艺术珍品中的一部分是爱新觉罗·溥仪,这位清朝末代皇帝从北京携至长春,于伪满州国垮台时散佚,而后辗转得归辽博收藏。

刻丝又名缂丝,是一种通经断纬,正反面纹样相同的艺术织作。辽博收藏的北宋《紫鸾鹊谱》、南宋名家朱克柔运丝如笔的刻丝力作《牡丹图》、《山茶图》等品艺高雅,堪称世界奇技。

馆内藏品中尤为富于地方特色的还有辽代瓷器,它们大多出自墓葬之中,辽瓷源中原制瓷工艺,又保持了本民族的独特风格,形制依契丹族习俗,适应游猎骑牧生活,有鸡冠壶、凤首瓶、长颈瓶、三彩海棠式盘、碟等。可谓丰富多彩。至于辽代帝陵出土的辽圣、兴、道宗三代帝、后哀册,有汉文和契丹文两种,镌刻精细,保存完整,为海内仅存珍宝。

馆藏青铜器亦颇为丰富,既有考古发掘品,又有传世佳品,辽宁出土的青铜器中,礼器多同于中原而兵器,用器则颇具地方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在古地图类藏品中有明朝的万历年间李应试本刻本利玛窦绘制的《两仪玄览图》,由八幅组成通屏世界地图,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科学成果,明、清两朝得以据此进一步认识世界。

辽博非常重视陈列展览,《辽宁历史文物专题陈列》以中国通史为经,以地方历史为纬,依辽宁地区重要考古资料为据,采取重点文物专题组合的形式,以突出辽宁地方特色为宗旨。以旧石器时代的营口金牛山人,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以及商周至秦汉以后各时期以汉族为主体,包括匈奴、鲜卑、高丽、契丹、女真等诸民族的文化遗存为内容,构成一个具有鲜明地方特点和丰富多采的古代文化陈列体系,得到了专家学者及广大观众的欣赏和好评。

辽宁省博物馆有着较好的基础和广阔地发展前景。为了进一步适应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需要,辽宁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九五”重点建设项目中,已将辽宁省博物馆新馆的建设工程纳入规划,于1998年在市政府广场内破土施工,作为世纪性的形象工程,辽博新馆建成后将对推进辽宁文博事业的发展,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丰富和繁荣全省人民的文化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辽宁省博物馆导游词篇八

辽宁省简称辽,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是中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地理座标处在东经118°53′至125°46′,北纬38°43′至43°26′之间,东西端直线距离最宽约550公里,南北端直线距离约550公里。辽宁省陆地面积14.59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面积1.5%。陆地面积中,山地面积8.72万平方公里,占59.8%;平地面积4.87万平方公里,占33.4%;水域面积1万平方公里,占6.8%。海域面积15.02万平方公里。其中渤海部分7.83万平方公里,北黄海7.19万平方公里。

长的4.4%。近海分布大小岛屿506个,岛屿面积187.7平方公里。沿黄海的主要岛屿有外长山列岛、里长山列岛、石城列岛和大、小鹿岛等;沿渤海主要岛屿有菊花岛、大小笔架山、长兴岛、凤鸣岛、西中岛、东西蚂蚁岛、虎平岛、猪岛和蛇岛等。

辽宁省东北与吉林省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西南与河北省毗连,以鸭绿江为界河,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南濒浩瀚的渤海和黄海。

辽宁是东北地区通往关内的交通要道,也是东北地区和内蒙古通向世界、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

辽宁,满族语祈愿辽河流域安宁。28万年前,人类即栖息于斯。一条大辽河,曾弹响多少狂飙壮歌。努尔哈赤新宾啸聚,八旗军铁马金戈,弯弓射日,经九门口长城血战,清王朝的发祥,被这片龙兴之地稳稳托起。今伫立沈阳故宫、“清初三陵”(永陵、福陵、昭陵),听松涛阵阵,犹闻鼓角声声。

展北国之雄奇,藏江南之毓秀,富名山、秀水、奇石、异洞,兼火辣辣的关东风情,令多少游子,沉醉不知归路。人称“东方鲁尔”,又谓“共和国长子”,为新中国工业崛起,曾孵化出无数神奇。第一炉火红的钢水喷涌,第一架喷气式飞机凌空,第一艘万吨巨轮入海,第一台深海机器人大洋探秘,第一个软件园报晓于知识经济……。

无数个新中国第一,就从这里冉冉升起。北温带大陆气候,陆地与海域面积各约15万平方公里。更2177公里海岸线风光无限,惹万余家外资企业,从开放的大海,奔涌抢滩。海浪有意,海风温暖,而4200多万辽宁儿女,迎八方友人,比海风更温暖,比大海还多情。辽宁,将所创造的辉煌永载史册,将以不懈的努力,顽强的拼搏,走向更加宏伟、灿烂的明天。

辽宁省博物馆导游词篇九

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怪坡风景区所有工作人员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是本次为大家提供讲解服务的导游员,我叫__x,希望我今天的讲解能让大家对怪坡风景区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如果在我的讲解过程中大家有没听懂或没听清楚的地方,请您向我提出,我会细致耐心的,对您所提出的问题做出最详细的解答!

好了,现在让我们转入正题,所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沈阳市东部山区就有这样一个坡,各种车辆到此,下坡不开(蹬)不走,上坡不开(蹬)却自动向坡上滑行。

那它究竟是怎样发现的呢?公元1990年4月的一天,新城子区第一交警大队第二分队的两名交警到此熟悉路段,当两个人驾驶着北京牌吉普车行驶到怪坡底部时,无意间发现车内加油表失灵,于是将车停下,摘档熄火后不久,奇迹发生了,车子竟在无人驾驶地情况下,神不知鬼不觉地由东向西沿坡滑行而上,十分惊愕的他们壮着胆子又试了几次,仍然如此,百思不得其解,带着迷惘就这样惶然而去了。

消息不胫而走,好奇者蜂拥而至,国产、进口、大型、小型、载重、轻便,各种汽车纷纷来坡一试,无不证实怪坡之奇妙,更有趣的是骑上自行车上坡只要扶住车把,不用蹬车就飞快地向坡上滑行,而下坡却要用力蹬,不蹬不走,真是奇哉,妙哉,众人交口称“怪”,“怪坡”之名从此传开,现在已经越出国境,蜚声中外,堪称“华夏一绝”!

(地点:怪坡服务中心)。

怪坡是一条长80余米,宽约25米,呈西高东低走势自然形成的斜坡,它位于东经12303’,北伟420,海拔153.1米,在沈阳市新城子区清水台镇帽山西麓,面对旷野,背依群山,沈哈高速公路纵穿景区境内,西距贯穿南北的国道102线1.32公里,南达东北名城沈阳30公里,北往辽金重镇铁岭28公里,东向煤都抚顺30公里,距《刘老根》续集拍摄地清河风景区90公里。

(开车试坡,骑自行车试坡,走路试坡。)。

怪坡面世,神秘加身,专家、名人、学者纷至沓来探秘揭谜,我国当代诗人贺敬之参观后留下这样的诗句:“自然探秘,人生解惑,一题多思,沈阳怪坡”。香港作家金庸颇有感想,他写道:“天下奇事怪象甚多,智力有时而穷,固不能概以非科学视之。”

一、第一种说法是磁场作用。

二、说是重力位移。

我们都知道地球上的物体都受地心引力作用,物体沿坡下滑,也是由该物体受地球体引力所起的。由于怪坡上的物体不再向坡下滑而是向坡上移的现象就已经脱离了经典力学的一般情况,由于某种原因重力场上的某个或某几个点分布异常这是完全可能的。但产生这种现象它的范围不可能只限制在这条长80余米,宽约25米的坡,可是怪坡附近,目前却再也找不到这种现象了。

辽宁省博物馆导游词篇十

辽宁(liaoningprovince)简称辽,寓意“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是中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辽宁是东北地区通往关内的交通要道,也是东北地区和内蒙古通向世界、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辽宁陆地面积14.69万平方公里,人口4315万(截至20xx年年底),辖2个副省级市(沈阳市,大连市),12个地级市,省会沈阳市。辽宁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辽宁省处于欧亚大陆东岸,属于温带大陆型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冷夏暖,雨量较为集中,是东北地区降雨量最多的省份。省内雨热同期,日照丰富,积温较高,冬夏季长,春秋季短。辽宁省是中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既是东北地区通往关内的交通要道,也是东北地区和内蒙古通向世界、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

“辽河流域,永远安宁”的辽宁省历史悠久,古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早在距今28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活动生息了。战国时辽宁属燕,秦属辽东、辽西等郡,汉代属幽州,辽金为东京,清为奉天省。

辽宁省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发祥地,也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其人文旅游资源中以清代遗存居首要地位,沈阳故宫是仅次于北京故宫的保存完好的封建帝王宫殿,清朝入关前的三座皇陵俱在辽宁,而北陵、福陵则都在沈阳。

这又是一个多民族省份,除汉族外,还有满、蒙古、回、朝鲜,锡伯等43个少数民族,其中超过万人的少数民族有满、蒙古、回、朝鲜、锡伯等5个民族。由于各民族在地区上聚居的情况不同,形成了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在地域上的大杂居和少数民族的小聚居的特点,全省建立有多个自治县和少数民族镇。在东北三省中,辽宁的语言差别与普通话差别较大,方言较多。

辽宁地方文艺丰富多彩,沈阳杂技团和大连杂技团的表演蜚声海内外。大秧歌有高跷、龙灯、狮舞、早船等多种形式,粗广泼辣。辽宁的著名手工艺品有岫岩玉雕、大连贝雕、抚顺煤精雕刻等。

3

页,当前第。

2

1

2

3

辽宁省博物馆导游词篇十一

凉风习习,清晨的空气清新而舒畅。4月的一个上午,我和几个同学一同参观了位于北京的国家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坐落在雄伟的_广场东侧,是原历史博物馆向四周扩建后重新命名的。我站在国家博物馆的门前,一种宏伟、庄严的气氛扑面而来。国家博物馆的庄严肃穆与整个_广场周围的建筑和谐辉映着,仿佛与比邻的毛主席纪念堂共同诉说着中国复兴的辛酸历程。

走进国家博物馆,一进门的中国通史雕塑还是挺让人震撼的,或者说古代中国的辉煌会瞬间吸引人的眼球。四大发明、后母戊鼎、兵马俑、九层楼,古代中国的科技、力量、灿烂的艺术就如同那优美的飞天一样让人神往,对比近代的痛苦和艰辛才会更觉得重新崛起的路的不易,虽然这条路上满布荆棘,但是总还是希望他的是最终通向光明的。

首先参观的便是复兴之路主题馆。国家博物馆于国庆六十周年前夕开放,展出“复兴之路”大型图片、雕塑展览,结合声光电,借助珍贵历史文物,向人们阐述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的时代变迁,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家才真正走向独立,改革开放走向世界,成为大国、强国。

观看了展现中国从改革开放时期一穷二白的面貌到现在繁荣昌盛的历程,让我们了解了中国实现复兴所走的路的不易与艰难,让我们了解了中国在面对困难和考验时无惧无畏勇往只前的精神,让我们了解了中国如何一步一步实现的复兴,增强了我们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让我们对我们的国家充满了信心,我们相信祖国的明天会越来越美好.

观看了展现中国从改革开放时期一穷二白的面貌到现在繁荣昌盛的历程,让我们了解了中国实现复兴所走的路的不易与艰难,让我们了解了中国在面对困难和考验时无惧无畏勇往只前的精神,让我们了解了中国如何一步一步实现的复兴,增强了我们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让我们对我们的国家充满了信心,我们相信祖国的明天会越来越美好。

在《复兴之路》展览中,认真观看每一个阶段的陈列,认真阅读展览中流动的沉重而恢弘的历史。我仔细阅读着每一件珍贵文物背后的含义,仔细聆听着每一个讲解背后的深远意义。从鸦片战争到党的成立,从党的成立,到_三座大山,到建立新中国,到改革开放,到实现小康社会,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在我们党的领导下,一步一个脚印,筚路蓝缕,终于取得现在的伟大的成就,这是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的复兴的伟大、艰苦而豪迈的过程。

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便是前无古人的最伟大创造。改革开放又是一伟大创举,自改革快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到发达现代的工业化国家;从解决温饱到奔入小康;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如此种种,都源于改革开放的创造精神。正如哥德所言:“民族的生命,正在与蓬勃的创造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此,一个人更应有创造精神。

辽宁省博物馆导游词篇十二

历史的长河滋养了绵绵近万年的中华文明史,从混沌初开到盛世辉煌,我们的祖国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以他们的智慧与精神,创造了震撼心灵的灿烂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今天,我站在辽宁省博物馆的展厅内,我领略了先人不屈的民族精神和不灭的人文之光。

步入展厅的第一部分:混沌初开——新石器时代。首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人面鱼纹彩陶盆。这个盆距今约七千多年,是仰韶文化的代表。盆内壁绘有代表人格化的独立神灵——鱼神,鱼是丰产的象征,表达了居民祈求丰产、种族繁衍的愿望。再向展厅里走几步,我们又看到鱼鸟纹彩陶壶、白陶鬶、黑陶罐等陶器,玉琼、卷体玉龙等玉器。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涡纹双耳四系彩陶罐与卷体玉龙。涡纹双耳四系彩陶罐代表马家窑文化,以漩涡纹著称,其夸张起伏的花纹,给人强烈的动感。而卷体玉龙则是红山文化的代表,红山文化是辽河流域文明的曙光。

穿梭过展厅的第一部分,我们来到了展厅的第二部分:钟鸣鼎食——青铜时代。青铜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超凡地位,其中极有代表性的有如同凌空飞翔的鸟的铜爵,有最早的铜鼎之一的乳纹铜纹鼎,还有中国青铜铸造史上最伟大的作品——四羊铜尊。四羊铜尊构思巧妙,集线雕、浮雕、圆雕于一器,把平面纹饰与立体纹饰融会贯通,又将器形与动物形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可谓是匠心独运。在商代的青铜器中,四羊铜尊以其优美雄奇的风姿,端庄典雅的气度,寓动于静的意韵,被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此外,展厅内还存有兽面纹铜铙、龙虎纹铜尊,还有三星堆的代表,突目铜面具。这件面具眼球极度夸张,瞳孔向前突出达九厘米,是古代蜀王蚕丛的神像,同时也是三星堆文化的代表。

我们终于进入了展厅的第三部分:天人合一——秦汉时代。走入这一部分,兵马俑就迎接了我们,秦代那些逼真的人马俑,令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手艺。接着向前走,我们看到了精致的错金银云纹铜犀尊、彩绘雁鱼铜等等。还有极为奢华的金缕玉衣。这件金缕玉衣共用玉片一千二百零三块。金丝两千五百六十七克,显示了其主人地位之高。参观辽宁省博物馆有感(原创)。

参观了近半个小时,我们来到了展厅的最后一部份:盛世华章——晋唐时期。魏晋瓷器中最有代表性的青瓷羊略过我们的眼前,接着,南朝的青瓷莲花尊也步入我们的视线,还有精美豪华的狮纹银龙盘,鎏金错空花鸟球形银香薰……让人感叹先人的工艺竟然如此精湛!

一天的参观结束了,我深深的体会到这些文物承载着中华民族尘封了漫长岁月的文化积淀,表现了祖先对人生的思考与眷恋,对未知世界的追求与渴望,凝聚了中华文明的缘起和代代相传,镌刻着不屈的民族精神与人文之光。

辽宁省博物馆导游词篇十三

今天我参观了辽宁省博物馆,此馆是著名的大型历史艺术博物馆。其前身为1949年7月7日开馆的东北博物馆,是新中国第一座博物馆。以藏品丰富,特色鲜明而享誉海外。

馆内文物11,4万件,藏品分为考古,书画,雕刻,陶瓷,丝绣,铜器,货币,漆器,碑志等17类,形成了规模宏大的收藏体系。其中晋唐宋元书画精品,宋元明清丝刺绣,红山文化玉器等最具特色和影响。

辽宁省博物馆为白色大理石建筑,馆内华丽而不失它的艺术风格。从空中俯视为红山文化代表器物“玉猪龙”形象,是沈阳标志性建筑之一。展楼分三层,【】共12个展厅。分别展出【辽河文明展】,【辽代陶瓷精品展】,【明清工艺品展】等各种展览,另设有三个特别展厅,不定期的举办国内外珍贵文物和艺术品展。

馆内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大家都认真仔细的观看每一件展品,有人拿着手机拍下自己喜欢的展品。还有一位男士拿着画笔正在画一幅清乾隆粉彩龙凤穿花纹瓶。围了好多人在看,看来他的水平真的不错,有点意思。

文物见证历史,精品陶冶情操,当我走进博物馆,仿佛穿越时空,跟随祖先的足迹体验历史的变迁,徜徉在艺术的殿堂,领略文物瑰宝的魅力。

辽宁省博物馆导游词篇十四

游客朋友们好!欢迎大家到辽宁旅游。

辽宁省,简称辽,是我国东北唯一的沿海省份,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辽宁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南临渤海、黄海,西南与河北省交界,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毗邻,东南隔鸭绿江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从地形上分为三大区域:东部辽东丘陵地区,中部辽河平原地区,北部辽西丘陵区。

辽宁共有14个省直辖市,其中副省级城市两个(沈阳、大连),省会设在沈阳。全省总面积14.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数4300多万。辽宁是以汉民族为主,与满足、蒙古族、回族、朝鲜族和锡伯族等51个少数民族共同构成的多民族省份。

辽宁是全国最大的满族和锡伯族的分布区,其中满族人口500多万,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81%,占全国满族人口总数的50.4%,锡伯族人口13.3万人,约占全国锡伯族人口总数的70.3%。满族和锡伯族民俗文化是辽宁关东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辽宁省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多为偏南风,炎热短促,冬季多位偏北风,寒冷稍长。每年5月到10月时辽宁最佳的旅游季节,1月至2月是观赏冰雪景观和民间节日的最佳时间。

辽宁省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发祥地。早在旧石器时代早期,辽宁地区就有人类在这个生活。

在大石桥发现的金牛山遗址,距今已有28万年,是迄今为止辽宁地区发现的最古老的一处人类栖息地。到了距今8000年前,辽宁地区开始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在阜新发现的查海遗址,被称为“辽河第一村”。朝阳牛梁河红山文化遗址距今5000多年,这里存在一个初具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展现了中华民族5000年前的文明曙光。

自夏朝进入了奴隶社会以后,辽宁地区就与中原政权建立了隶属关系。据中国最早的史书《禹贡》记载,辽宁地区最早隶属于冀州和青州,夏商时期为幽州、营州之地,春秋战国时期为燕地。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全面设置郡县,在辽宁地区设置辽东、辽西等郡。此后,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均在此设立行政机构,清代时称为盛京、奉天。民国初期时沿袭清制,1929年奉天省改为辽宁省,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

“九一八事变”后,辽宁地区曾一度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人民共和成立后至建国初期,辽宁省设辽东省、辽西省和热河省,1954年合并辽东、辽西两省,复称辽宁省。

辽宁省矿产资源丰富,门类齐全,以发现的矿藏有100多种,其中铁、硼、金刚石和玉石等矿的储备量均为中国首位。辽河油田是中国第三大油气田,石油、天然气储备量分别占全国储备量的15%和10%。

辽宁工业基础雄厚,具有近百年的工业历史,是我国重工业及主要工业原材料基地。石油、冶金、电子信息和机械是辽宁省的四大支柱产业。省内交通便利,形成了以港口为门户,铁路为动脉,公路为骨架,民用航空、管道运输相配套的四通八达的综合交叉立体运输网。

辽宁省也是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和商品粮食基地,盛产水稻、玉米、小麦、高粱、谷子、大豆、棉花、烟草、水果等。辽宁的土特产和水产品驰名中外,主要有人参、鹿茸、貂皮和贝类、海参、鲍鱼、螃蟹等。

辽宁风光秀丽,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是中国文物大省之一。现有的文物古迹1.12万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6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处,省级重点文物241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4项。

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极其丰富,有20__多年前的秦汉碣(jie)石宫殿地址,有1500多年前中国最北部的古代石窟建筑群,有20__多年前的东北第一塔--朝阳北塔,有精美的辽代建筑奉国寺和辽阳白塔,还有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的兴城古城等。

辽宁是清王朝的发祥地,沈阳故宫、关外三陵(永陵、福陵、昭陵),抚顺赫图阿拉城等古迹都驰名中外。大连和丹东的近代战争遗址,沈阳张氏帅府、“九一八”纪念馆,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等著称于世。

大连金石滩、蛇岛、本溪水洞、鸭绿江、北普陀山、千山、凤凰山、五女山、盘锦红海滩、冰峪沟等名山秀水、奇石异洞,遍布全省各地,遐迩文明。

辽宁冰雪温泉旅游节、辽宁旅游欢乐节、大连国际服装节、鞍山千山国际旅游节、抚顺满族风情国际旅游节、本溪国际枫叶节、丹东鸭绿江国际旅游节等节会活动异彩纷呈,深受游客的欢迎。

辽宁地方文艺丰富多彩,聚集了一批国家级艺术团体及国内外知名演艺人才,评书、杂技、小品、东北二人转、大秧歌等文艺形式丰富多采,热情奔放。辽宁的著名手工艺品有岫岩玉雕、大连贝雕和阜新玛瑙雕刻等。

辽宁省围绕“乐游辽宁,不虚此行”的旅游形象,旅游业迅速发展,已经成果中国的旅游大省。全省14个直辖市全部进入中国旅游城市的行列,大连市荣获“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称号。美丽的辽东半岛,多彩的辽西走廊,辽宁人民热诚邀请海内外朋友乐游辽宁。

辽宁省博物馆导游词篇十五

辽宁省博物馆是我国著名的历史艺术性博物馆之一。位于沈阳市中心和平区十纬路二十六号。馆舍原为奉系军阀热河都统汤玉麟官邸,“9、18”事变后,伪满政府在此设立“国立博物馆奉天分馆”。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东北博物馆,于1949年7月7日开放,1959年改名为辽宁省博物馆。

辽博馆藏文物名天下,其中以书画特别是晋唐宋元书画、历代丝绣,东北地区考古发现,特别是辽瓷,古地图与历代货币、甲骨、青铜器、碑志较为著名。馆藏书法精品有朴实秀砀的传世珍宝晋人书《曹娥诗辞》,刚劲挺秀的唐欧阳询《梦奠帖》及其早年作品《行书千字文》,欧氏真迹堪称廖若晨星,历年为书家之典范。另外,还有已成为传世孤本的唐武则天时弘文馆钩填的《王羲之一门书翰》和唐狂草派创始人张旭《古诗四帖》等,以及两宋时期皇帝赵佶、赵构、赵昚祖孙三代流传下来的真迹。其中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高宗赵构《书曹植洛神赋卷》两幅作品,处帝王之尊,颇具神韵。大诗人陆游八十岁时的《自书诗帖》炉火纯青,草法苍劲豪迈,堪称诗书双壁。

绘画精品有中唐开元年间周昉之《簪花仕女图》,其笔下仕女“曲眉丰肌,艳丽多姿”,使人不仅能从中领略其高超的艺术水平,也深刻地体味到了唐贞观年间上层贵族们的生活情趣;五代南唐名家姜源的'《夏景山口待渡图》,“林木阴森山峦起伏,官员待渡,意境幽远”。显现出中国画的绝佳境地,被称为划时代之杰作,宋徽宋摹;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通过对虢国夫人等贵妇人游春的描述,显露杨贵妃家族骄奢,图中精巧构思,精美的笔法,为后世留下了稀有的瑰宝。

至于馆藏之元、明、清书画更是风格各异,流派纷呈。这些艺术珍品中的一部分是新觉罗·溥仪,这位清朝末代皇帝从北京携至长春,于伪满州国垮台时散佚,而后辗转得归辽博收藏。

刻丝又名缂丝,是一种通经断纬,正反面纹样相同的艺术织作。辽博收藏的北宋《紫鸾鹊谱》、南宋名家朱克柔运丝如笔的刻丝力作《牡丹图》、《山茶图》等品艺高雅,堪称世界奇技。

馆内藏品中尤为富于地方特色的还有辽代瓷器,它们大多出自墓葬之中,辽瓷源中原制瓷工艺,又保持了本民族的独特风格,形制依契丹族习俗,适应游猎骑牧生活,有鸡冠壶、凤首瓶、长颈瓶、三彩海棠式盘、碟等。可谓丰富多彩。至于辽代帝陵出土的辽圣、兴、道宗三代帝、后哀册,有汉文和契丹文两种,镌刻精细,保存完整,为海内仅存珍宝。

馆藏青铜器亦颇为丰富,既有考古发掘品,又有传世佳品,辽宁出土的青铜器中,礼器多同于中原而兵器,用器则颇具地方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在古地图类藏品中有明朝的万历年间李应试本刻本利玛窦绘制的《两仪玄览图》,由八幅组成通屏世界地图,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科学成果,明、清两朝得以据此进一步认识世界。

辽博非常重视陈列展览,《辽宁历史文物专题陈列》以中国通史为经,以地方历史为纬,依辽宁地区重要考古资料为据,采取重点文物专题组合的形式,以突出辽宁地方特色为宗旨。以旧石器时代的营口金牛山人,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以及商周至秦汉以后各时期以汉族为主体,包括匈奴、鲜卑、高丽、契丹、女真等诸民族的文化遗存为内容,构成一个具有鲜明地方特点和丰富多采的古代文化陈列体系,得到了专家学者及广大观众的欣赏和好评。

辽宁省博物馆有着较好的基础和广阔地发展前景。为了进一步适应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需要,辽宁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九五”重点建设项目中,已将辽宁省博物馆新馆的建设工程纳入规划,于1998年在市政府广场内破土施工,作为世纪性的形象工程,辽博新馆建成后将对推进辽宁文博事业的发展,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丰富和繁荣全省人民的文化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辽宁省博物馆位于沈阳市和平区十纬路26号。馆址原是奉系军伐汤玉麟之子汤佐荣的住宅。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辟为伪“国立博物馆”。1939年改为伪“国立中央博物馆奉天分馆”。日本投降后,1946年改称为“国立沈阳博物馆”。1948年沈阳解放后,对该馆进行整修,于1949年7月7日正式开馆,称“东北博物馆”,至1959年开始改称为“辽宁省博物馆”。1992年增建新馆。新馆主体建筑为三层大楼,以“中国历史陈列”为基本内容,也经常举办各类展览。该博物馆藏文物相当丰富,包括书画、丝绣、铜器、陶瓷、考古资料、古地图、货币、碑志等18大类。其中珍品颇多,有《草书四贴》(唐张旭)、《草书千字文》(宋徽宗)等传世之作;还有绘画如唐周※《簪花仕女图》、五代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宋李成《藏林远岫图》等稀世珍品;丝绣方面的,有五代梁贞明二年织成的《金刚经》、元代织成的《仪凤图》、宋代缂丝《紫鸾鹊谱》、米克柔缂丝《山茶图》、明代缂丝《仇英水阁鸣禽图》和刺绣《瑶台跨鹤图》(宋绣)、明顾氏七襄楼《发绣人物》等。馆内的中国历史陈列,主要以考古发掘出土品和传世工艺美术品组成。通过这些文物和辅助资料,使人们在了解中国历史概貌的同时,也可看出辽宁地方历史的特点。在展出的辽宁地方出土文物中,有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短剑,还有汉、匈奴、鲜卑、契丹等民族墓葬出土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等,是研究辽宁地方历史的重要资料。

辽宁省博物馆导游词篇十六

辽宁省博物馆是中国著名的历史艺术性博物馆之一,其前身为1949年7月7日开馆的东北博物馆,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馆,素以藏品丰富,特色鲜明而享誉海内外。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辽宁省博物馆。

导游词。

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辽宁省博物馆是我国著名的历史艺术性博物馆之一。位于沈阳市中心和平区十纬路二十六号。馆舍原为奉系军阀热河都统汤玉麟官邸,“9、18”事变后,伪满政府在此设立“国立博物馆奉天分馆”。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东北博物馆,于1949年7月7日开放,1959年改名为辽宁省博物馆。

辽博馆藏文物名天下,其中以书画特别是晋唐宋元书画、历代丝绣,东北地区考古发现,特别是辽瓷,古地图与历代货币、甲骨、青铜器、碑志较为著名。馆藏书法精品有朴实秀砀的传世珍宝晋人书《曹娥诗辞》,刚劲挺秀的唐欧阳询《梦奠帖》及其早年作品《行书。

千字文。

》,欧氏真迹堪称廖若晨星,历年为书家之典范。另外,还有已成为传世孤本的唐武则天时弘文馆钩填的《王羲之一门书翰》和唐狂草派创始人张旭《古诗四帖》等,以及两宋时期皇帝赵佶、赵构、赵昚祖孙三代流传下来的真迹。其中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高宗赵构《书曹植洛神赋卷》两幅作品,处帝王之尊,颇具神韵。大诗人陆游八十岁时的《自书诗帖》炉火纯青,草法苍劲豪迈,堪称诗书双壁。

绘画精品有中唐开元年间周昉之《簪花仕女图》,其笔下仕女“曲眉丰肌,艳丽多姿”,使人不仅能从中领略其高超的艺术水平,也深刻地体味到了唐贞观年间上层贵族们的生活情趣;五代南唐名家姜源的《夏景山口待渡图》,“林木阴森山峦起伏,官员待渡,意境幽远”。显现出中国画的绝佳境地,被称为划时代之杰作,宋徽宋摹;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通过对虢国夫人等贵妇人游春的描述,显露杨贵妃家族骄奢,图中精巧构思,精美的笔法,为后世留下了稀有的瑰宝。

至于馆藏之元、明、清书画更是风格各异,流派纷呈。这些艺术珍品中的一部分是爱新觉罗·溥仪,这位清朝末代皇帝从北京携至长春,于伪满州国垮台时散佚,而后辗转得归辽博收藏。

刻丝又名缂丝,是一种通经断纬,正反面纹样相同的艺术织作。辽博收藏的北宋《紫鸾鹊谱》、南宋名家朱克柔运丝如笔的刻丝力作《牡丹图》、《山茶图》等品艺高雅,堪称世界奇技。

馆内藏品中尤为富于地方特色的还有辽代瓷器,它们大多出自墓葬之中,辽瓷源中原制瓷工艺,又保持了本民族的独特风格,形制依契丹族习俗,适应游猎骑牧生活,有鸡冠壶、凤首瓶、长颈瓶、三彩海棠式盘、碟等。可谓丰富多彩。至于辽代帝陵出土的辽圣、兴、道宗三代帝、后哀册,有汉文和契丹文两种,镌刻精细,保存完整,为海内仅存珍宝。

馆藏青铜器亦颇为丰富,既有考古发掘品,又有传世佳品,辽宁出土的青铜器中,礼器多同于中原而兵器,用器则颇具地方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在古地图类藏品中有明朝的万历年间李应试本刻本利玛窦绘制的《两仪玄览图》,由八幅组成通屏世界地图,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科学成果,明、清两朝得以据此进一步认识世界。

辽博非常重视陈列展览,《辽宁历史文物专题陈列》以中国通史为经,以地方历史为纬,依辽宁地区重要考古资料为据,采取重点文物专题组合的形式,以突出辽宁地方特色为宗旨。以旧石器时代的营口金牛山人,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以及商周至秦汉以后各时期以汉族为主体,包括匈奴、鲜卑、高丽、契丹、女真等诸民族的文化遗存为内容,构成一个具有鲜明地方特点和丰富多采的古代文化陈列体系,得到了专家学者及广大观众的欣赏和好评。

辽宁省博物馆有着较好的基础和广阔地发展前景。为了进一步适应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需要,辽宁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九五”重点建设项目中,已将辽宁省博物馆新馆的建设工程纳入规划,于1998年在市政府广场内破土施工,作为世纪性的形象工程,辽博新馆建成后将对推进辽宁文博事业的发展,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丰富和繁荣全省人民的文化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辽宁省博物馆位于沈阳市和平区十纬路26号。馆址原是奉系军伐汤玉麟之子汤佐荣的住宅。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辟为伪“国立博物馆”。1939年改为伪“国立中央博物馆奉天分馆”。日本投降后,1946年改称为“国立沈阳博物馆”。1948年沈阳解放后,对该馆进行整修,于1949年7月7日正式开馆,称“东北博物馆”,至1959年开始改称为“辽宁省博物馆”。1992年增建新馆。新馆主体建筑为三层大楼,以“中国历史陈列”为基本内容,也经常举办各类展览。该博物馆藏文物相当丰富,包括书画、丝绣、铜器、陶瓷、考古资料、古地图、货币、碑志等18大类。

其中珍品颇多,有《草书四贴》(唐张旭)、《草书千字文》(宋徽宗)等传世之作;还有绘画如唐周※《簪花仕女图》、五代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宋李成《藏林远岫图》等稀世珍品;丝绣方面的,有五代梁贞明二年织成的《金刚经》、元代织成的《仪凤图》、宋代缂丝《紫鸾鹊谱》、米克柔缂丝《山茶图》、明代缂丝《仇英水阁鸣禽图》和刺绣《瑶台跨鹤图》(宋绣)、明顾氏七襄楼《发绣人物》等。馆内的中国历史陈列,主要以考古发掘出土品和传世工艺美术品组成。通过这些文物和辅助资料,使人们在了解中国历史概貌的同时,也可看出辽宁地方历史的特点。在展出的辽宁地方出土文物中,有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短剑,还有汉、匈奴、鲜卑、契丹等民族墓葬出土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等,是研究辽宁地方历史的重要资料。

辽宁省博物馆于1949年成立,是新中国第一座博物馆,现位于市府广场东侧。原馆舍位于沈阳市和平区十纬路二十六号,原为奉系军阀热河都统汤玉麟官邸,“9、18”事变后,伪满政府在此设立“国立博物馆奉天分馆”。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东北博物馆,于1949年7月7日开放,1959年改名为辽宁省博物馆。20__年11月12日,筹建六年的辽宁省博物馆新馆开馆。

成立至今的60多年间,辽宁省博物馆在首创讲解员制度、率先摹制清宫散佚书画等方面作为先行者积累下了很多可资参考的经验。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在国家文物局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与社会各界的热切期盼下,跨世纪的辽宁省博物馆新馆已于20__年11月12日隆重开馆。新馆位于沈阳市中心——市政府广场东南角(沈河区市府大路363号)。开馆之际推出了“清宫散佚书画国宝展”等七个专题展览,观众参观踊跃,盛况空前,充分展示了辽宁省博物馆丰富的文化底蕴。

寒假里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游览辽宁省博物馆,博物馆座落于沈阳市中心,市府广场的东侧和辽宁大剧院相邻,博物馆为白色大理石建筑,非常雄伟壮观,从空中府瞰,为红山文化代表性器物“玉猪龙”形象,是沈阳标志性建筑之一。

进入博物馆,首先要进行安全检查,我们把身上带铁制的物品,放入一个筐内,然后经过安检门,再把东西收好,就可以进入大厅了。

辽宁博物馆的大厅是圆形的由六根大柱子组成。展楼分为三层,一层分为两个展厅,一个是近代的世纪经典画展和明清宫散佚书画国宝展,进入明清宫散佚书画国宝展厅。晋、唐、宋、元、明、清各种书画精品,历历在目。有唐朝的《簪花任女图》,唐朝张旭的草书《古诗四贴》,元朝赵孟兆页的《红衣罗汉图》,其中最吸引我的是明朝唐伯虎的《饮中八仙图》,画中八仙指唐代八位酒仙,分别是唐朝著名的诗人贺知章、李白、汝阳王李璡、高士李适之、崔宗之、中苏晋、雄辨家焦遂和草书家张旭。全卷人物众多,共设置了八幅场景。分别刻画了八位酒仙的生动形象、栩栩如生,每幅场景还配有诗文,诗画交融。八位酒仙神态各异,有的骑在马上遥遥晃晃,还有的已醉倒在地,给人一种不问世俗,飘飘欲仙的超脱境界。真是美极了!

二楼分为中国古代货币展、历代铜镜展、近代玉雕艺术精品展和明清玉器展厅。我参观了古代货币展,让我懂得了,夏商时代,“贝”作为商品的经济萌芽的交换媒介--贝出现,这也是公认的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货币,称之为“货贝”,当时计算贝的单位是“朋”,十贝为一“朋”。源远流长的中国币制影响极为深远,日本、琉球、朝鲜、越南以及东南亚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深受中国钱币的影响,长期铸行与中国钱币一样之方孔圆钱。参观完中国古代货币展,我们来到近代玉雕艺术精品展,玉器是一种中国独特的艺术品,中国人对玉器有着天生的崇拜。走进展厅。首先,一尊玉材精良、雕琢精致的玉壶。吸引了我的眼球,我不仅想起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旁边一个展柜里边摆放着一个传国玉玺。前面展柜里面有许多围着观看的人,我也被吸引了过去,原来这是一尊用玉雕刻的“中华龙”。“中华龙”象征着中华民族,。整个展厅里有许多有意义的展品,像“五子登科”“代代高升”“志在千里”等等现代精品。走出玉雕艺术精品展厅,来到了明清玉器展厅,许多明清时期的精致玉器、以及仿古玉器,做工精美、雕刻细致。有清代乾隆皇帝用过的“玉耳杯”,又称“羽觞”,是古代的饮酒器皿,清代的玉耳杯是模仿古代漆耳杯的形制而雕琢的仿古玉,这件清白玉耳杯,玉质纯净温润,器体清秀,胎较薄,足底有“大清乾隆仿古”款,是乾隆时期宫廷的精品。精致的玉器还有“青白玉和合二仙”“白玉碗”“黄玉如意”。。。。。。等。简直让我叹为观止。由于时间不够了,三楼的辽河文化展厅没有看完,只能下次了。

这次辽博之行,让我大开眼界,而且还了解了许多平时学不到的知识,真是受益匪浅!

辽宁省博物馆导游词篇十七

从青铜陶玉到金银彩瓷,博物馆的馆藏里隐藏了千百年时间的神秘故事。如果通过文物能探寻历史的一点点通性,来简单述说这千古的传奇故事,那么我想把历史简单的分为两大时段,生存时代和生活时代。

从夏商周到秦汉,生产力低能,出土文物大多是实用的锅碗瓢盆和兵器,而魏晋隋唐到宋元明清,出土文物里不实用的观赏物什,金银书画,占比就大了许多。在先秦时代的青铜文化里,兽纹是主要装饰,文字大量在记录祭祀与战争,而后的唐宋元明清时期,花饰却是雕刻主题,并且文字的载体变成了诗词歌赋。

那么,这些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首先,我们知道,在夏商周时期,神权与自然力量是人们敬畏的图腾。而兽纹是人类蛮力与自然天地的象征,祭祀求天地风调雨顺以吃饱饭,问鬼神吉凶祸福以准备应战,而打仗掠夺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为了人口,为了土地,也就是为了更好的打猎种地,发展生产力,来壮大自己,以便安心的吃饱饭。

在那个遥远的时代里,我们的祖先对于能吃饱饭,能活下去,有种我们难以理解的渴求,所以那时候的陪葬品是以锅碗瓢盆和兵器为主的居多,即使大富大贵的王族拥有些别致的装饰品陪葬,也依然会把吃饭的物什摆在墓穴的显眼的位置。

到了春秋战国到秦汉,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对于贵族而言,吃饱饭已经不再是难事,死后的愿望里就不仅仅是吃饱喝足而已了,于是是否能拥有玉器纹饰便成了区分阶级的标志,在贵族墓穴里,不实用的玉器纹饰产生了。不过,实用的餐具兵器仍然占用一定量,毕竟是大战乱的时期,吃饱饭仍然是第一原则。

随着时间推移,魏晋时期,国家概念的稳定繁荣与农业的定型改革,战争成了局部冲突,不再是日常,而人们的耕种相比之前省力了许多,而收成扩大了几倍,那么闲暇的时光要做些什么呢?书画与花饰瓷器就出现了。

文字不再是紧急战况的心惊胆战,而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娱乐欣赏,隶书楷书行书,多样化的无聊尝试到现在成了艺术,画作里也不再是庄严沉重的祭祀礼节,而有了山水花鸟人物的美丽景色。

同时,人们对自然天地的敬畏心也在悄悄改变,从害怕到欣赏,再有点征服欲的洋洋得意,登山涉水,开疆拓土是文武两面的探索自然,有能力对抗一般性的灾难了,那么人们憧憬的对象就转向了权力与地位,文人在官场沉浮,武将在沙场效力,为了争名利。

那么如何代表权力呢?金银器,再用上繁复的雕刻,越耗时越精细,代表越有地位。

辽宁省博物馆导游词篇十八

引导语:辽宁省博物馆是中国著名的历史艺术性博物馆之一,其前身为1949年7月7日开馆的东北博物馆,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馆,素以藏品丰富,特色鲜明而享誉海内外。以下是百分网小编分享给大家的2017辽宁省博物馆解说词,欢迎阅读!

辽宁省博物馆是我国著名的历史艺术性博物馆之一。位于沈阳市中心和平区十纬路二十六号。馆舍原为奉系军阀热河都统汤玉麟官邸,“9、18”事变后,伪满政府在此设立“国立博物馆奉天分馆”。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东北博物馆,于1949年7月7日开放,1959年改名为辽宁省博物馆。

辽博馆藏文物名天下,其中以书画特别是晋唐宋元书画、历代丝绣,东北地区考古发现,特别是辽瓷,古地图与历代货币、甲骨、青铜器、碑志较为著名。馆藏书法精品有朴实秀砀的传世珍宝晋人书《曹娥诗辞》,刚劲挺秀的唐欧阳询《梦奠帖》及其早年作品《行书千字文》,欧氏真迹堪称廖若晨星,历年为书家之典范。另外,还有已成为传世孤本的唐武则天时弘文馆钩填的《王羲之一门书翰》和唐狂草派创始人张旭《古诗四帖》等,以及两宋时期皇帝赵佶、赵构、赵昚祖孙三代流传下来的真迹。其中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高宗赵构《书曹植洛神赋卷》两幅作品,处帝王之尊,颇具神韵。大诗人陆游八十岁时的《自书诗帖》炉火纯青,草法苍劲豪迈,堪称诗书双壁。

绘画精品有中唐开元年间周昉之《簪花仕女图》,其笔下仕女“曲眉丰肌,艳丽多姿”,使人不仅能从中领略其高超的艺术水平,也深刻地体味到了唐贞观年间上层贵族们的生活情趣;五代南唐名家姜源的《夏景山口待渡图》,“林木阴森山峦起伏,官员待渡,意境幽远”。显现出中国画的绝佳境地,被称为划时代之杰作,宋徽宋摹;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通过对虢国夫人等贵妇人游春的描述,显露杨贵妃家族骄奢,图中精巧构思,精美的笔法,为后世留下了稀有的瑰宝。

至于馆藏之元、明、清书画更是风格各异,流派纷呈。这些艺术珍品中的一部分是爱新觉罗·溥仪,这位清朝末代皇帝从北京携至长春,于伪满州国垮台时散佚,而后辗转得归辽博收藏。

刻丝又名缂丝,是一种通经断纬,正反面纹样相同的艺术织作。辽博收藏的北宋《紫鸾鹊谱》、南宋名家朱克柔运丝如笔的刻丝力作《牡丹图》、《山茶图》等品艺高雅,堪称世界奇技。

馆内藏品中尤为富于地方特色的还有辽代瓷器,它们大多出自墓葬之中,辽瓷源中原制瓷工艺,又保持了本民族的独特风格,形制依契丹族习俗,适应游猎骑牧生活,有鸡冠壶、凤首瓶、长颈瓶、三彩海棠式盘、碟等。可谓丰富多彩。至于辽代帝陵出土的辽圣、兴、道宗三代帝、后哀册,有汉文和契丹文两种,镌刻精细,保存完整,为海内仅存珍宝。

馆藏青铜器亦颇为丰富,既有考古发掘品,又有传世佳品,辽宁出土的青铜器中,礼器多同于中原而兵器,用器则颇具地方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在古地图类藏品中有明朝的万历年间李应试本刻本利玛窦绘制的《两仪玄览图》,由八幅组成通屏世界地图,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科学成果,明、清两朝得以据此进一步认识世界。

辽博非常重视陈列展览,《辽宁历史文物专题陈列》以中国通史为经,以地方历史为纬,依辽宁地区重要考古资料为据,采取重点文物专题组合的形式,以突出辽宁地方特色为宗旨。以旧石器时代的营口金牛山人,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以及商周至秦汉以后各时期以汉族为主体,包括匈奴、鲜卑、高丽、契丹、女真等诸民族的'文化遗存为内容,构成一个具有鲜明地方特点和丰富多采的古代文化陈列体系,得到了专家学者及广大观众的欣赏和好评。

辽宁省博物馆有着较好的基础和广阔地发展前景。为了进一步适应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需要,辽宁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九五”重点建设项目中,已将辽宁省博物馆新馆的建设工程纳入规划,于1998年在市政府广场内破土施工,作为世纪性的形象工程,辽博新馆建成后将对推进辽宁文博事业的发展,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丰富和繁荣全省人民的文化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辽宁省博物馆位于沈阳市和平区十纬路26号。馆址原是奉系军伐汤玉麟之子汤佐荣的住宅。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辟为伪“国立博物馆”。1939年改为伪“国立中央博物馆奉天分馆”。日本投降后,1946年改称为“国立沈阳博物馆”。1948年沈阳解放后,对该馆进行整修,于1949年7月7日正式开馆,称“东北博物馆”,至1959年开始改称为“辽宁省博物馆”。1992年增建新馆。新馆主体建筑为三层大楼,以“中国历史陈列”为基本内容,也经常举办各类展览。该博物馆藏文物相当丰富,包括书画、丝绣、铜器、陶瓷、考古资料、古地图、货币、碑志等18大类。其中珍品颇多,有《草书四贴》(唐张旭)、《草书千字文》(宋徽宗)等传世之作;还有绘画如唐周※《簪花仕女图》、五代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宋李成《藏林远岫图》等稀世珍品;丝绣方面的,有五代梁贞明二年织成的《金刚经》、元代织成的《仪凤图》、宋代缂丝《紫鸾鹊谱》、米克柔缂丝《山茶图》、明代缂丝《仇英水阁鸣禽图》和刺绣《瑶台跨鹤图》(宋绣)、明顾氏七襄楼《发绣人物》等。馆内的中国历史陈列,主要以考古发掘出土品和传世工艺美术品组成。通过这些文物和辅助资料,使人们在了解中国历史概貌的同时,也可看出辽宁地方历史的特点。在展出的辽宁地方出土文物中,有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短剑,还有汉、匈奴、鲜卑、契丹等民族墓葬出土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等,是研究辽宁地方历史的重要资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