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央迈勇导游词(模板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4:23:09 页码:8
最新央迈勇导游词(模板20篇)
2023-11-12 14:23:09    小编:

总结是一种思考的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对于不同的领域和情况,写总结可能需要遵循不同的方法和技巧,因此需要充分了解所要总结的内容和目的。总结范文中的亮点和经验可以为我们写好一篇总结提供借鉴和启发。

央迈勇导游词篇一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紫竹林。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紫竹林是观世音菩萨的住所,孙悟空好几次遇到危难,就翻筋斗来到南海紫竹林中求助观音大士。紫竹林,顾名思义,应是紫竹成林,但由于几经劫难,紫竹林遭到破坏。现在园林工人的努力下,已在原处新植紫竹3000余株。经过精心培育,现已成林,重现了观音道场的紫竹成林的景观。

洛迦山。

请各位团友往前看,对面就是洛迦山。它的形状很像一尊观音菩萨安详地躺在莲花洋上面,头、颈、胸、腹、足都很清楚,这叫“睡观音”,也称“海上佛”。大家往山顶看,有一座塔巍然屹立,像巨人一像,这就是新建的五百罗汉塔。塔高25米,宽2米,正方形,上饰四面观音像,它采用不同色彩的石块雕刻而成,一层一色,层变景异,是目前普陀山建筑中的一绝。洛迦山虽近在眼前,但海中波涛汹涌,古时有朝拜者须经过24个莲花浪方能得渡彼岸的.传说。

不肯去观音院各位团友,请大家跟我往前走,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座寺院就是普陀山的第一座寺院,叫“不肯去观音院”,它是普陀山佛教协会在20__年新建的,原先这里是一座三面简瓦粉墙围着一个小小的院落,内有一间小平房,是一座精巧别致的小型佛寺,这种布局在传统上叫做“茅篷”。而说起这个寺院,还有一个典故,相传在公元916年,有一个日本僧人叫慧鄂大师,他从山西五台山请得观音圣像回国,乘坐的船只途径普陀莲花洋时,突然风浪大作,连续三天都不能渡过莲花洋,慧鄂大师认为,这是因为观音不肯东渡去日本,于是他把船只在潮音洞附近的礁石边靠岸,把观音佛像供奉在当地居民张世家的茅篷中,从此普陀山慢慢发展成为专门供奉观音菩萨的道场,而惠鄂也成了海天佛国的开山祖师。

禁止舍身燃。

指处各位团友,大家请看这块石碑,上边刻着“禁止舍身燃指”,这是明代万历年间官府所设,在过去有许多善男信女用自己的手指当香烛朝拜观音,以这种虔诚的形式求见观音现身,以求观音引渡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也有人从崖上跳入潮音洞中。当时的明代定海总兵南尼为防止这种悲剧再发生,就竖碑告示善男信女,不得违背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本意,劝人不要再做此类蠢事了。

潮音洞。

大家看这里有一个天然的石洞,岩石旁边刻有“潮音洞”三个字,它是由清朝的康熙皇帝御赐的。相传这里是观音菩萨的现身处。每当有浪的时候,海浪撞击岩石发出的声音,犹如佛在讲经,所以取名叫“潮音洞”。

大悲楼。

各位团友,现在大家跟我一起去看看大悲楼,这里面供奉着释迦牟尼佛的卧佛像。这是释迦牟尼佛在80岁涅?时候的卧佛像。这个大殿的两侧铜雕刻的是释迦牟尼佛从出生到涅?的经过,大家可以去看一下。

央迈勇导游词篇二

主要在大神农架近峰顶一带。竹丛生长异常稠密,每平方米达120多株;竿细长,仅若手指粗,橙黄发亮,坚实而柔韧,古人用其作箭,故名。据初步统计,包括小神农架的`竹林,达46万余亩,密密麻麻,重叠无垠。“山脚炎夏山岭春,山麓艳秋山顶冰”的神农架,是白麝、白獐、白麂、白雕、白蛇、白猴、白松鼠等世界罕见的白色动物集中区,而浩如沧海、内如迷宫的箭竹林,又是我国特有的小白熊常常寻食填腹、取材建舍的所在,因而林名更为远扬。

交通:

神农顶风景区在神农架南部的自然保护区内,神农架的交通以公路为主。林区内的主要干道有209国道,白果树和红花朵省道,酒壶坪和九湖区道相连。境内公路全长1300多公里、贯穿全区南北东西,并与襄樊、十堰、宜昌、兴山、巴东等市县公路联成网络。从武汉去神农架可以在新华路长途汽车站乘长途车,每天晚8:00有一班从武汉发往兴山县的卧铺车,第二日早6:00到兴山县,票价为90元人。兴山有小巴车可到达神农架木鱼镇(60公里),每半小时有一班车,票价为10元人。也可以从武汉坐火车先到十堰(晚上十点的火车,早上六点多钟到十堰),然后到汽车站搭七点半的客车,中午就可以到神农架了。

央迈勇导游词篇三

它既没有梅花的娇艳,又没有兰花的芳香,更没有菊花的千姿百态,有的只是翠色欲滴的外衣和挺拔的身躯。这就是我们学校的紫竹林。

紫竹林坐落在紫竹轩小花园,它被教学楼围绕着,它的周围有许多许多的花花草草。这片竹林呈椭圆形,竹子很密,竹节修长、挺立,一株株高耸挺拔,顶天立地。竹叶细长、青翠,让人看着十分舒服。

清晨一场春雨后。竹林吮吸着滋润的甘露,孕育了好多“胖娃娃”,它们探出了黄花花的脑袋,向大地展示着自己旺盛的生命力。清晨,露珠在叶子尖闪烁着、跳跃着,竹林旁传来阵阵读书声,再加上小鸟那动听的歌声,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世外桃源一般。从远处抬头望紫竹林,一棵棵竹子直插云雾之中,从下往上看竹子,丝毫不见弯曲之处,不禁令人想起千古名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乃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中午时分,远远走向紫竹林就听见一阵阵喧闹声在竹林间回荡。走进竹林里,我突然发现:外面的世界被太阳烤的火热,但竹林里却好似秋天一般凉快,我们便在竹林里玩起来了游戏……重重叠叠的枝间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原来是阳光洒下的千丝万缕的金线呀!正在玩游戏的我,听见了外面热闹极了,拨开竹竿一看:有人在做游戏,有人在追跑,有人在聊天,可真热闹!

夜幕降临,竹林恢复了早上的平静,透过竹叶可以隐隐约约看见几颗星星在闪烁,听着昆虫的叫声令人心旷神怡。微风拂过,竹林发出沙沙的声音,犹如在奏乐。低头看,看到了竹子一样挺拔的竹影……真美!

竹子,就是这样的,虽然没那么艳丽、芳香,却有着独特的魅力!

央迈勇导游词篇四

主要在大神农架近峰顶一带。竹丛生长异常稠密,每平方米达120多株;竿细长,仅若手指粗,橙黄发亮,坚实而柔韧,古人用其作箭,故名。据初步统计,包括小神农架的竹林,达46万余亩,密密麻麻,重叠无垠。“山脚炎夏山岭春,山麓艳秋山顶冰”的神农架,是白麝、白獐、白麂、白雕、白蛇、白猴、白松鼠等世界罕见的白色动物集中区,而浩如沧海、内如迷宫的箭竹林,又是我国特有的小白熊常常寻食填腹、取材建舍的所在,因而林名更为远扬。

交通:

神农顶风景区在神农架南部的'自然保护区内,神农架的交通以公路为主。林区内的主要干道有209国道,白果树和红花朵省道,酒壶坪和九湖区道相连。境内公路全长1300多公里、贯穿全区南北东西,并与襄樊、十堰、宜昌、兴山、巴东等市县公路联成网络。从武汉去神农架可以在新华路长途汽车站乘长途车,每天晚8:00有一班从武汉发往兴山县的卧铺车,第二日早6:00到兴山县,票价为90元/人。兴山有小巴车可到达神农架木鱼镇(60公里),每半小时有一班车,票价为10元/人。也可以从武汉坐火车先到十堰(晚上十点的火车,早上六点多钟到十堰),然后到汽车站搭七点半的客车,中午就可以到神农架了。

购物:

森林饮料如“神农奇峰茶”,“神农绿茶”等。

央迈勇导游词篇五

主要在大神农架近峰顶一带。竹丛生长异常稠密,每平方米达120多株;竿细长,仅若手指粗,橙黄发亮,坚实而柔韧,古人用其作箭,故名。据初步统计,包括小神农架的竹林,达46万余亩,密密麻麻,重叠无垠。“山脚炎夏山岭春,山麓艳秋山顶冰”的神农架,是白麝、白獐、白麂、白雕、白蛇、白猴、白松鼠等世界罕见的白色动物集中区,而浩如沧海、内如迷宫的箭竹林,又是我国特有的小白熊常常寻食填腹、取材建舍的所在,因而林名更为远扬。

神农顶风景区在神农架南部的自然保护区内,神农架的交通以公路为主。林区内的主要干道有209国道,白果树和红花朵省道,酒壶坪和九湖区道相连。境内公路全长1300多公里、贯穿全区南北东西,并与襄樊、十堰、宜昌、兴山、巴东等市县公路联成网络。从武汉去神农架可以在新华路长途汽车站乘长途车,每天晚8:00有一班从武汉发往兴山县的卧铺车,第二日早6:00到兴山县,票价为90元/人。兴山有小巴车可到达神农架木鱼镇(60公里),每半小时有一班车,票价为10元/人。也可以从武汉坐火车先到十堰(晚上十点的火车,早上六点多钟到十堰),然后到汽车站搭七点半的客车,中午就可以到神农架了。

央迈勇导游词篇六

在普陀山的东南部,山路有岩石呈紫红色,岩石剖面上有柏树叶、竹叶状花纹,十分奇特。但游人多为“不肯去观音院”而来,“不肯去观音院”为普陀山最早的寺院,是我国明末清初建筑群的典型。

紫竹林位于普陀山百步沙南、潮音洞西上,正对波光潋滟的莲花洋,与洛迦山隔海相望。紫竹林庵前方是一片广阔的岬谷,海天一色,是揽胜朝拜者必到之处。

紫竹林在普陀山东南部的梅檀岭下。山中岩石呈紫红色,剖视可见柏树叶、竹叶状花纹、因称紫竹石。后人也在此栽有紫竹。五代后梁贞明二年。日僧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像,归国途中在此遇风受阻,在此建“不肯去观音院”于紫竹林中。观音院前有潮音洞。紫竹林旁有光明池,南有观音眺,对岸可见洛迦山岛。

据历代山志记载,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20xx年),日僧慧锷从五台山奉观音像回国,船经普陀洋面受阻,以为菩萨不愿东去,便靠岸留下佛像,由张姓居民供奉,称为“不肯去观音院”,是为普陀开山供佛之始。

紫竹林庵历史上曾重建五次,犹以清朝为主:清康熙三十八年御书“潮音洞”额赐挂;雍正九年,朝廷命僧广记奉帑重修;道光二年,僧仁亮与其徒圣觉又修之;光绪甲申年净守与其弟子广学、广权续有修建;民国八年,南海康有为题“紫竹林”匾额。最后一次是改革开放后妙善大师主持修建。

紫竹林现存佛教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楼、不肯去观音院等。其独特文物是紫竹石,石上花纹清晰,若根根紫竹丛生。

潮音洞在普陀山紫竹林景区内、龙湾之麓,距停车场仅200米。“潮音洞”这个名称其实是一语双关,一方面因洞穴日夜吞吐海潮,声若雷音;另一方面借“潮音”比喻“佛音”,洞口日夜浪涛不绝,声如观音讲经说法,又如千僧诵经,妙响洗尘,故名。潮音洞为山石裂隙所成,从崖至脚高数十米,半浸于海中。洞有二门,通明如天窗,潮水奔驰入洞,浪石相激,声如轰雷。涨潮时倚岩俯视,仿若蛟腾足下,险怪百出,声若雷鸣;晴天时洞内七彩霓虹闪现,蔚为奇观。是为普陀山十二景之一的“古洞潮音”。

石崖上刻有“潮音洞”三大字,系清康熙帝手书。传说此处原来题字为“现身处”,古代信徒们叩求观音大士现身者多在此膜拜。据记载,宋元时期来普陀朝圣香客,多在潮音洞前叩求菩萨现身赐福,其中常有人在此跳海舍身,藉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曾有人在此燃指,以求菩萨灵验。到明代时明令禁止在此跳海燃指,明万历年间参将董永燧在此建“莫捨(舍)身”亭以戒舍身燃指者;都督李分、参将陈九恩竖“禁止捨身燃指”碑于亭中,现在亭已毁坏,碑犹在。

潮音洞左侧上方的岩壑中有一天然小型石泉,石壁上刻有“光明池”三字,此处旧名“甘露潭”,山民称“慧泉”,佛家信众常在此祈求圣水以疗眼疾。据说明正德年间,皇太后遣使取此池水治疗眼疾,得以康复,遂改名为“光明池”。潮音洞旁还有一小洞,名善财龙女洞,相传是观音身边的善财、龙女所居之处。

央迈勇导游词篇七

紫竹林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东南部的梅檀岭下。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普陀山紫竹林。

导游词。

欢迎参考!

普陀山紫竹林,观音菩萨的道场,位于普陀山东部梅壇岭下,面对波光潋滟的莲花洋。明万历末年,高僧照宁在此修建“听潮庵”。清雍正、道光、光绪年间,广紀、仁亮、凈守等禅师续有修建,并改称“紫竹林”。清康熙三十八年御书“潮音洞”匾额,民国八年康有为题“補怛紫竹”匾额。1989年妙善大师主持修建,留存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不肯去观音院、潮音洞。補怛洛伽山(梵文名potalaka)又译作補陀落伽、小花树山,山中多有小白花树。意译为光明山、海岛山。华严经说:于此南方有山名補怛洛迦,彼有菩萨名观自在。

紫竹林庵前方是一片广阔的岬谷,海天一色,是揽胜朝拜者必到之处。紫竹林位于百步沙南、潮音洞西上,正对波光潋滟的莲花洋,与洛迦山隔海相望。山中岩石呈紫红色,剖视可见柏树叶、竹叶状花纹、因称紫竹石。后人也在此栽有紫竹。五代后梁贞明二年。日僧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像,归国途中在此遇风受阻,在此建“不肯去观音院”于紫竹林中。

观音院前有潮音洞。紫竹林旁有光明池,南有观音眺,对岸可见洛迦山岛。据历代山志记载,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20xx年),日僧慧锷从五台山奉观音像回国,船经普陀洋面受阻,以为菩萨不愿东去,便靠岸留下佛像,由张姓居民供奉,称为“不肯去观音院”,是为普陀开山供佛之始。位于百步沙南、潮音洞西上,正对波光潋滟的莲花洋,与洛迦山隔海相望。

在普陀山的东南部,山路有岩石呈紫红色,岩石剖面上有柏树叶、竹叶状花纹,十分奇特。但游人多为“不肯去观音院”而来,“不肯去观音院”为普陀山最早的寺院,是我国明末清初建筑群的典型。

紫竹林位于普陀山百步沙南、潮音洞西上,正对波光潋滟的莲花洋,与洛迦山隔海相望。紫竹林庵前方是一片广阔的岬谷,海天一色,是揽胜朝拜者必到之处。

紫竹林在普陀山东南部的梅檀岭下。山中岩石呈紫红色,剖视可见柏树叶、竹叶状花纹、因称紫竹石。后人也在此栽有紫竹。五代后梁贞明二年。日僧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像,归国途中在此遇风受阻,在此建“不肯去观音院”于紫竹林中。观音院前有潮音洞。紫竹林旁有光明池,南有观音眺,对岸可见洛迦山岛。

据历代山志记载,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20xx年),日僧慧锷从五台山奉观音像回国,船经普陀洋面受阻,以为菩萨不愿东去,便靠岸留下佛像,由张姓居民供奉,称为“不肯去观音院”,是为普陀开山供佛之始。

紫竹林庵历史上曾重建五次,犹以清朝为主:清康熙三十八年御书“潮音洞”额赐挂;雍正九年,朝廷命僧广记奉帑重修;道光二年,僧仁亮与其徒圣觉又修之;光绪甲申年净守与其弟子广学、广权续有修建;民国八年,南海康有为题“紫竹林”匾额。最后一次是改革开放后妙善大师主持修建。

紫竹林现存佛教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楼、不肯去观音院等。其独特文物是紫竹石,石上花纹清晰,若根根紫竹丛生。

潮音洞在普陀山紫竹林景区内、龙湾之麓,距停车场仅200米。“潮音洞”这个名称其实是一语双关,一方面因洞穴日夜吞吐海潮,声若雷音;另一方面借“潮音”比喻“佛音”,洞口日夜浪涛不绝,声如观音讲经说法,又如千僧诵经,妙响洗尘,故名。潮音洞为山石裂隙所成,从崖至脚高数十米,半浸于海中。洞有二门,通明如天窗,潮水奔驰入洞,浪石相激,声如轰雷。涨潮时倚岩俯视,仿若蛟腾足下,险怪百出,声若雷鸣;晴天时洞内七彩霓虹闪现,蔚为奇观。是为普陀山十二景之一的“古洞潮音”。

石崖上刻有“潮音洞”三大字,系清康熙帝手书。传说此处原来题字为“现身处”,古代信徒们叩求观音大士现身者多在此膜拜。据记载,宋元时期来普陀朝圣香客,多在潮音洞前叩求菩萨现身赐福,其中常有人在此跳海舍身,藉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曾有人在此燃指,以求菩萨灵验。到明代时明令禁止在此跳海燃指,明万历年间参将董永燧在此建“莫捨(舍)身”亭以戒舍身燃指者;都督李分、参将陈九恩竖“禁止捨身燃指”碑于亭中,现在亭已毁坏,碑犹在。

潮音洞左侧上方的岩壑中有一天然小型石泉,石壁上刻有“光明池”三字,此处旧名“甘露潭”,山民称“慧泉”,佛家信众常在此祈求圣水以疗眼疾。据说明正德年间,皇太后遣使取此池水治疗眼疾,得以康复,遂改名为“光明池”。潮音洞旁还有一小洞,名善财龙女洞,相传是观音身边的善财、龙女所居之处。

紫竹林位于普陀山东南端,和洛迦山隔海相望。人们常说的“紫竹林”不是一片紫色的竹子,而是紫竹林禅院、不肯去观音院、潮音洞等景点。这里是观音在普陀山最早的道场,也有许多人冲着“不肯去观音”的传说来此参访。

对联。

禅意浓厚值得细细浏览。

出紫竹林禅院大门,沿着对面的小路往海边走,即是著名的不肯去观音院和潮音洞。在路上远远就能看到不肯去观音院前面的观海亭。寺院并不大,原来的古庵早已消失了,如今的建筑都是新建的,但这里是整个普陀山建寺最早的地方,是供佛之始,因此也是普陀山不能不游的地方。

不肯去观音院对面有潮音洞,半浸在海中的洞穴日夜吞吐着海潮,声若雷鸣。在此赏海景,远眺对面的洛迦山如一尊卧在海上的大佛,景色很美。传说这里曾是观音菩萨显灵的地方,因此善男信女们更愿意把这潮声看作菩萨的讲法声,让潮音洞多了几分神秘色彩。

这附近还有一块碑,刻着“禁止舍身燃指处”,说的是以前许多信徒来到这里,在潮音洞边跳洞舍身,或者在不肯去观音院前燃指,以为这样做就能早得正果,于是当地的督军在此立了这块碑。现在早已没人在此“舍身燃指”,而这段历史成了导游津津乐道的故事,碑刻则成了游人留影的标志。

游完紫竹林,步行即可到更南面朝拜33米高的南海观音像。此外,这里离码头很近,走回码头,顺路还可游览南天门和码头附近的景点。

央迈勇导游词篇八

舟山,是座落在我国东南沿海与长江交汇处的一群宝岛。开发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河姆渡人就乘舟渡海,在这里繁衍生息。唐开元置县,距今已有1200多年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舟山先辈靠海吃海,兴渔盐之利,行舟揖之便,逐渐成为长江流域通向世界的海上门户、东南沿海的闻名商埠。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舟山市依托海洋优势,把开发海洋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重点来抓,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凭借天然深水良港的优势,兴建万吨级、10万吨级和25万吨级深水泊位,完善港口配套设施,迎来了世界各国的船舶,货物吞吐量急骤上升,使舟山港跻身于我国沿海大港行列。针对近海经济鱼类资源衰退的现实,调整优化捕捞作业结构,加强传统渔场的资源保护,发挥舟山渔民丰富的海洋捕捞经验,跨出国门,开拓远洋渔业,生产足迹遍及四大洲三大洋;大力发展栽培渔业,鱼虾贝藻齐放养,展现了海水增养业的春天,保持舟山渔业稳中有增。海岛旅游业开发方兴未艾,在修茸“海天佛国”普陀山的基础上,编制旅游规划,多方集资兴建各具特色的旅游景点,提高海洋旅游文化品位,改善旅游服务设施,舟山群岛已成为东南沿海旅游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着力培养海洋支柱产业的同时,舟山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带开发,加快城乡供水、供电、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城市各项服务功能,促进海岛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持续发展,加强与海内外的经济技术合作和交往,拓展对外贸易,增强舟山综合经济实力,提高海岛人民的生活水平。

面临21世纪开发海洋新时代到来的新机遇,舟山将继续贯彻江泽民“开发海洋,振兴舟山”的题词精神,增强海洋意识,推动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机制,强化“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加快二、三产业的壮大发展,以不断提高海洋产业的整体素质来带动舟山整个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早日把舟山建设威为我国重要的现代化海洋开发基地和综合性港口旅游城市。

央迈勇导游词篇九

紫竹林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东南部的梅檀岭下。山中岩石呈紫红色,剖视可见柏树叶、竹叶状花纹、因称紫竹石。

紫竹林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东南部的梅檀岭下。山中岩石呈紫红色,剖视可见柏树叶、竹叶状花纹、因称紫竹石。后人也在此栽有紫竹。五代后梁贞明二年。日僧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像,归国途中在此遇风受阻,在此建“不肯去观音院”于紫竹林中。观音院前有潮音洞。紫竹林旁有光明池,南有观音眺,对岸可见洛迦山岛。

据历代山志记载,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20xx年),日僧慧锷从五台山奉观音像回国,船经普陀洋面受阻,以为菩萨不愿东去,便靠岸留下佛像,由张姓居民供奉,称为“不肯去观音院”,是为普陀开山供佛之始。

相传普陀山,山上有一个蛇王,率领它的子孙,盘据在这个山上,大有“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之势,什么人也不敢来侵犯它的地盘。

有一次观世音菩萨变成一个老比丘,来向蛇王借山开道场,以广度娑婆世界的迷昧众生。蛇王为了要保持自己的权益起见,执意不肯,它说:“这是我子孙万代帝王之业的根据地,怎么可以随便借给你和尚开道场,度众生呢?”

菩萨见蛇王蛮不讲理,也就不客气的说道:“你有什么能为,可以大胆的拒绝我不借呢?”蛇王见菩萨问他有何本领占据不借,它说:“我能现出原形来,围绕此山三匝。”菩萨笑而不信的说:“你真能现原形绕三转的话,我就不向你借山。如果没有本领,不能绕山三匝,那时又怎么说呢?”蛇王慨然的说:“这是我平常绕惯了的,哪里有不能的道理?假使我围不到时,我一定把山借给你开道场!”菩萨说:“一言为定,不可失信。”蛇王挺起胸脯来说:“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罢摇身一变,现出原形来是一条千年怪蟒,又粗又长,慢慢的开始围山。

菩萨这时也运用神通妙法,把这座山慢慢的放大。蛇王围围围,菩萨的山也放放放,结果一匝还没有到,蛇头和蛇尾都连接不到。

借是可以借给你,不过你也显一点神通给我看看,才能使我甘心认输!”菩萨说:“那很容易!我手一指,这个地上的一块石头上马上能够现出紫竹来!”说罢用手一指,忽然那块白石上就现出无数的紫竹来,据说就是那块紫竹石。后来有许多朝山进香的男女们,都携带小紫竹石子,带回去做纪念品,这就是普陀山紫竹林的来由和出典。

央迈勇导游词篇十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紫竹林。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紫竹林是观世音菩萨的住所。孙悟空好几次遇到危难,就翻筋斗来到南海紫竹林中求助观音大士。紫竹林,顾名思义,应是紫竹成林,但由于几经劫难,紫竹林遭到破坏。现在园林工人的努力下,已在原处新植紫竹3000余棵。经过精心培育,现已成林,重现了观音道场的紫竹成林的景观。

天王殿—圆通宝殿—大悲楼卧佛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就是大悲楼卧佛殿的卧佛,是一尊释加牟尼佛80岁涅磐时的佛像。释加牟尼像有很多种不同姿势的佛像,主要有坐像,立像和卧像三种。这个卧佛像呢是根据释加牟尼佛在婆罗双树间涅磐时的体态而塑造的,他面朝南方,侧身而卧,双脚直伸并拢,左手置于身体上,双目微合,很是自在安详。各位团友,这大悲楼的墙两旁画有释加牟尼佛从出生到涅磐的经过,大家可以去仔细地观赏一下。

不肯去观音院

各位团友,请大家转身看,这座小小的寺院就是普陀山的第一座寺院,叫“不肯去观音院”。它是普陀山佛教协会在2001年兴建的。原先这里是一座三面简瓦粉墙围着一个小小的院落,里面有一间小平房,是一座精巧别致的小型佛寺。这种布局在传统上叫做“茅篷”。相传,唐咸通四年(公元916),有个叫慧锷的`日本僧人从山西五台山请得观音圣像回国,经普陀莲花洋时,突然风浪大作,连续三天都不能渡过莲花洋。慧锷以为观音不肯东渡去日本,于是把观音圣像搁置在“潮音洞”附近的礁石上,被当地居民张氏请回家中供奉。从那以后,普陀山慢慢发展成为专门供奉观音的道场。而慧锷也成了“海天佛国”的开山祖师。

潮音洞

经,所以称之为“潮音洞”。大家看,这个洞是因为山石裂缝而形成的,从崖至洞底深大约有10米,这个洞的洞底通海,一半浸于海中,洞上方这两条缝隙形成的二门称为“天窗”,涨潮时,潮水涌入洞中,海浪和石头相撞击发出的声音好象打雷一样;而且晴天时,洞内像七彩霓虹闪现,非常壮观,这就是普陀十二景之一的“古洞潮音”。

禁止舍身燃指

各位团友,大家请看这块石碑,上面刻着“禁止舍身燃指”,这是明代万历年间立所。过去,有许多善男信女,用自己的手指当香烛,朝拜观音,以这种虔诚的形式求见观音现身,以求观音引渡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也有人从崖上跳入潮音洞中。清代总兵蓝理为防止这种悲剧发生,就竖碑告示善男信女,不要违背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本意,劝人不要再做此类蠢事。

洛迦山

各位团友请朝东面看,对面就是洛迦山,它的形状很像一尊观音菩萨安详地躺在莲花洋上面,头,颈,胸,腹,足都很清楚,这叫“睡观音”,也称“海上佛”。

大家往山顶看,有一座塔像巨人一样立在那里,这就是新建的五百罗汉塔。塔高25米,宽2 米,塔身正方形。上饰四面观音像,它采用不同色彩的石块雕刻而成,一层一色,是目前普陀山建筑中的一绝。洛迦山虽近在眼前,但海中波涛汹涌,古时有朝拜者须经过24个莲花浪方能得渡彼岸的传说。

央迈勇导游词篇十一

大家好,我叫王耀宇,你们可以叫我王导。今天我要带大家去中国赫赫有名的神农架去玩,我们主要是去神农架最著名的神农谷参观。不过先提醒各位一下,神农谷虽说风景优美,地形却十分复杂,很可能迷路,所以大家要跟紧队伍。

经过一小时的车程,咱们终于到神农谷啦!神农谷分三大板块:太子林、石林和神农谷谷顶。目前在我们面前的正是太子林,这里由一棵棵参天古树组成,古树的树龄在500―800年之间,甚至可以达到1000年呢!林里非常幽静,抹抹花香,淡淡清风,让人如在仙境一般,大家看着看着就感觉陶醉了吧!

走出了太子林,我们就要去神农谷面积最大的石林了,也是我要大费口舌来讲解的地方。大家先往前看,前方有一块巨大的石头,已经布满了青绿色的苔藓。这块石头其实就是一块从天而降的陨石,已经有很长时间了。据说,皇帝还没有诞生的时候,这块陨石已经在这儿了。好了,大家合影之后往右走,会看到一根又细又长的岩石耸立在我们的左手方向,这就是“生命之根”,因为它就像植物的茎一样,如果茎断了植物就会死亡。

看完“生命之根”,眼前有一个呈月牙形的矮洞,这是“天生桥”,传说皇帝和炎帝曾在“天生桥”谈过药方,在这里制造出了很多治病草药。四周还有很多怪异的石峰,一个挨着一个,大家有兴趣的话还可以给它们起名字哦!再走几米,咱们就走出石林了。

哎呦,各位都累坏了吧,再忍忍,我们现在已经到了神农谷谷顶。瞧!多美啊!从这里可以俯视整个石林和太子林,空中还隐约漂浮着白雾,周围都是郁郁葱葱的草地,清爽的空气让各位都精神了不少吧!大家先坐下休息一会儿,自由欣赏美景,我顺便也睡一会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央迈勇导游词篇十二

紫竹林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东南部的梅檀岭下。山中岩石呈紫红色,剖视可见柏树叶、竹叶状花纹、因称紫竹石。后人也在此栽有紫竹。五代后梁贞明二年。日僧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像,归国途中在此遇风受阻,在此建“不肯去观音院”于紫竹林中。观音院前有潮音洞。紫竹林旁有光明池,南有观音眺,对岸可见洛迦山岛。

据历代山志记载,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日僧慧锷从五台山奉观音像回国,船经普陀洋面受阻,以为菩萨不愿东去,便靠岸留下佛像,由张姓居民供奉,称为“不肯去观音院”,是为普陀开山供佛之始。

相传普陀山,山上有一个蛇王,率领它的子孙,盘据在这个山上,大有'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之势,甚么人也不敢来侵犯它的地盘。有一次观世音菩萨变成一个老比丘,来向蛇王借山开道场,以广度娑婆世界的迷昧众生,蛇王为了要保持自己的权益起见,执意不肯。它说:'这是我子孙万代帝王之业的根据地,怎么可以随便借给你和尚开道场,度化众生呢?'菩萨见蛇王蛮不讲理,也就不客气的说道:'你有甚么能为可以大胆的拒绝我不借呢?'蛇王见菩萨问他有何本领占据不借,它说:'我能现出原形来,围绕此山三匝。'菩萨笑而不信的说:'你真能现原形绕三转的话,我就不向你借山;如果没有本领,不能绕山三匝,那时又怎么说呢?'蛇王慨然的说:'这是我平常绕惯了的,那里有不能的道理?假使我围不到时,我一定把山借给你开道场!'菩萨说:'一言为定,不可失信。'蛇王挺起胸脯来说:'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罢摇身一变,现出原形来是一条千年怪蟒,又粗又长,慢慢的开始围山,菩萨这时也运用神通妙法,把这座山慢慢的放大;蛇王围围围,菩萨的山也放放放,结果一匝还没有到,蛇头和蛇尾都连接不到。菩萨见蛇王无能为力了,笑著对它说道:'现在你不能围绕三匝,还有甚么话说?山该借与我开道场了!'蛇王无可奈何的说:'今天不知倒了甚么运,每次我都能围三匝,今天怎么一转都围不上?借是可以借给你,不过你也显一点神通给我看看,才能使我甘心认输!'菩萨说:'那很容易!我手一指,这个地上的一块石头上马上能够现出紫竹来!'说罢用手一指,忽然那块白石上就现出无数的紫竹来,据说就是那块紫竹石。后来有许多朝山进香的男女们,都携带小紫竹石子,带回去做纪念品,这就是普陀山紫竹林的由来和出典。

央迈勇导游词篇十三

紫竹林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东南部的梅檀岭下。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普陀山紫竹林的。

导游词。

欢迎参考!

紫竹林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东南部的梅檀岭下。山中岩石呈紫红色,剖视可见柏树叶、竹叶状花纹、因称紫竹石。后人也在此栽有紫竹。五代后梁贞明二年。日僧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像,归国途中在此遇风受阻,在此建"不肯去观音院"于紫竹林中。观音院前有潮音洞。紫竹林旁有光明池,南有观音眺,对岸可见洛迦山岛。

据历代山志记载,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20xx年),日僧慧锷从五台山奉观音像回国,船经普陀洋面受阻,以为菩萨不愿东去,便靠岸留下佛像,由张姓居民供奉,称为"不肯去观音院",是为普陀开山供佛之始。

相传普陀山,山上有一个蛇王,率领它的子孙,盘据在这个山上,大有'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之势,甚么人也不敢来侵犯它的地盘。有一次观世音菩萨变成一个老比丘,来向蛇王借山开道场,以广度娑婆世界的迷昧众生,蛇王为了要保持自己的权益起见,执意不肯。它说:'这是我子孙万代帝王之业的根据地,怎么可以随便借给你和尚开道场,度化众生呢?'菩萨见蛇王蛮不讲理,也就不客气的说道:'你有甚么能为可以大胆的拒绝我不借呢?'蛇王见菩萨问他有何本领占据不借,它说:'我能现出原形来,围绕此山三匝。'菩萨笑而不信的说:'你真能现原形绕三转的话,我就不向你借山;如果没有本领,不能绕山三匝,那时又怎么说呢?'蛇王慨然的说:'这是我平常绕惯了的,那里有不能的道理?假使我围不到时,我一定把山借给你开道场!'菩萨说:'一言为定,不可失信。'蛇王挺起胸脯来说:'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罢摇身一变,现出原形来是一条千年怪蟒,又粗又长,慢慢的开始围山,菩萨这时也运用神通妙法,把这座山慢慢的放大;蛇王围围围,菩萨的山也放放放,结果一匝还没有到,蛇头和蛇尾都连接不到。菩萨见蛇王无能为力了,笑著对它说道:'现在你不能围绕三匝,还有甚么话说?山该借与我开道场了!'蛇王无可奈何的说:'今天不知倒了甚么运,每次我都能围三匝,今天怎么一转都围不上?借是可以借给你,不过你也显一点神通给我看看,才能使我甘心认输!'菩萨说:'那很容易!我手一指,这个地上的一块石头上马上能够现出紫竹来!'说罢用手一指,忽然那块白石上就现出无数的紫竹来,据说就是那块紫竹石。后来有许多朝山进香的男女们,都携带小紫竹石子,带回去做纪念品,这就是普陀山紫竹林的由来和出典。

紫竹林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东南部的梅檀岭下。山中岩石呈紫红色,剖视可见柏树叶、竹叶状花纹、因称紫竹石。

紫竹林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东南部的梅檀岭下。山中岩石呈紫红色,剖视可见柏树叶、竹叶状花纹、因称紫竹石。后人也在此栽有紫竹。五代后梁贞明二年。日僧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像,归国途中在此遇风受阻,在此建“不肯去观音院”于紫竹林中。观音院前有潮音洞。紫竹林旁有光明池,南有观音眺,对岸可见洛迦山岛。

据历代山志记载,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20xx年),日僧慧锷从五台山奉观音像回国,船经普陀洋面受阻,以为菩萨不愿东去,便靠岸留下佛像,由张姓居民供奉,称为“不肯去观音院”,是为普陀开山供佛之始。

相传普陀山,山上有一个蛇王,率领它的子孙,盘据在这个山上,大有“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之势,什么人也不敢来侵犯它的地盘。

有一次观世音菩萨变成一个老比丘,来向蛇王借山开道场,以广度娑婆世界的迷昧众生。蛇王为了要保持自己的权益起见,执意不肯,它说:“这是我子孙万代帝王之业的根据地,怎么可以随便借给你和尚开道场,度众生呢?”

菩萨见蛇王蛮不讲理,也就不客气的说道:“你有什么能为,可以大胆的拒绝我不借呢?”蛇王见菩萨问他有何本领占据不借,它说:“我能现出原形来,围绕此山三匝。”菩萨笑而不信的说:“你真能现原形绕三转的话,我就不向你借山。如果没有本领,不能绕山三匝,那时又怎么说呢?”蛇王慨然的说:“这是我平常绕惯了的,哪里有不能的道理?假使我围不到时,我一定把山借给你开道场!”菩萨说:“一言为定,不可失信。”蛇王挺起胸脯来说:“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罢摇身一变,现出原形来是一条千年怪蟒,又粗又长,慢慢的开始围山。

菩萨这时也运用神通妙法,把这座山慢慢的放大。蛇王围围围,菩萨的山也放放放,结果一匝还没有到,蛇头和蛇尾都连接不到。

借是可以借给你,不过你也显一点神通给我看看,才能使我甘心认输!”菩萨说:“那很容易!我手一指,这个地上的一块石头上马上能够现出紫竹来!”说罢用手一指,忽然那块白石上就现出无数的紫竹来,据说就是那块紫竹石。后来有许多朝山进香的男女们,都携带小紫竹石子,带回去做纪念品,这就是普陀山紫竹林的来由和出典。

紫竹林位于普陀山东南端,和洛迦山隔海相望。人们常说的“紫竹林”不是一片紫色的竹子,而是紫竹林禅院、不肯去观音院、潮音洞等景点。这里是观音在普陀山最早的道场,也有许多人冲着“不肯去观音”的传说来此参访。

对联。

禅意浓厚值得细细浏览。

出紫竹林禅院大门,沿着对面的小路往海边走,即是著名的不肯去观音院和潮音洞。在路上远远就能看到不肯去观音院前面的观海亭。寺院并不大,原来的古庵早已消失了,如今的建筑都是新建的,但这里是整个普陀山建寺最早的地方,是供佛之始,因此也是普陀山不能不游的地方。

不肯去观音院对面有潮音洞,半浸在海中的洞穴日夜吞吐着海潮,声若雷鸣。在此赏海景,远眺对面的洛迦山如一尊卧在海上的大佛,景色很美。传说这里曾是观音菩萨显灵的地方,因此善男信女们更愿意把这潮声看作菩萨的讲法声,让潮音洞多了几分神秘色彩。

这附近还有一块碑,刻着“禁止舍身燃指处”,说的是以前许多信徒来到这里,在潮音洞边跳洞舍身,或者在不肯去观音院前燃指,以为这样做就能早得正果,于是当地的督军在此立了这块碑。现在早已没人在此“舍身燃指”,而这段历史成了导游津津乐道的故事,碑刻则成了游人留影的标志。

游完紫竹林,步行即可到更南面朝拜33米高的南海观音像。此外,这里离码头很近,走回码头,顺路还可游览南天门和码头附近的景点。

央迈勇导游词篇十四

普陀山紫竹林,观音菩萨的道场,位于普陀山东部梅?岭下,面对波光潋滟的莲花洋。明万历末年,高僧照宁在此修建“听潮庵”。清雍正、道光、光绪年间,广?、仁亮、?守等禅师续有修建,并改称“紫竹林”。清康熙三十八年御书“潮音洞”匾额,民国八年康有为题“?怛紫竹”匾额。1989年妙善大师主持修建,留存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不肯去观音院、潮音洞。?怛洛伽山(梵文名potalaka)又译作?陀落伽、小花树山,山中多有小白花树。意译为光明山、海岛山。华严经说:于此南方有山名?怛洛迦,彼有菩萨名观自在。

紫竹林庵前方是一片广阔的岬谷,海天一色,是揽胜朝拜者必到之处。紫竹林位于百步沙南、潮音洞西上,正对波光潋滟的莲花洋,与洛迦山隔海相望。山中岩石呈紫红色,剖视可见柏树叶、竹叶状花纹、因称紫竹石。后人也在此栽有紫竹。五代后梁贞明二年。日僧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像,归国途中在此遇风受阻,在此建“不肯去观音院”于紫竹林中。

观音院前有潮音洞。紫竹林旁有光明池,南有观音眺,对岸可见洛迦山岛。据历代山志记载,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20__年),日僧慧锷从五台山奉观音像回国,船经普陀洋面受阻,以为菩萨不愿东去,便靠岸留下佛像,由张姓居民供奉,称为“不肯去观音院”,是为普陀开山供佛之始。位于百步沙南、潮音洞西上,正对波光潋滟的莲花洋,与洛迦山隔海相望。

央迈勇导游词篇十五

舟山市,位于中国浙江省东北部,舟山岛上。面积1371平方千米,市区987平方千米;1991年人口96.99万,有汉、回、苗、满等民族。历史上名称屡有变更,清初设定海县,后设直隶厅;19复置定海县,1953年析东部区域置普陀县,1987年两县合并置舟山市,现为地级市。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四面环海,多岛屿;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秋常受台风影响。为中国著名渔场,盛产大黄鱼、小黄鱼、海蜇、紫菜、墨鱼、带鱼等;农产品有稻谷、番薯、大麦、花生、棉花、茶叶等;工业在发展渔业服务的基础上,已形成食品加工、机械家电、纺织服装三大支柱行业。土特产有金塘李子、火鸡、皋泄杨梅、普陀水仙、定海白鹅、二棱大麦、黄杨尖芽茶、普陀佛茶、海产品等。名胜古迹有国家自然保护区普陀山、嵊泗国家自然保护区、三忠祠、同归城、平倭陵、祖印禅寺、复翁堂、岱山刑马缆、白泉十字路新石器时代遗址、舟山革命烈士陵园等。

舟山是全国唯一以群岛设市的地级行政区划,下辖2区2县。舟山市政府设在临城新区;定海区政府设在定海城区;普陀区政府设在本岛东端著名渔港沈家门镇;岱山县政府设在岱山岛高亭镇;嵊泗县政府设在泗礁岛菜园镇。

舟山群岛开发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和出土文物考证,属河姆渡第二文化层年代,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岛上开荒辟野,捕捉海物,生息繁衍,开始从事渔盐生产。

春秋时,舟山属越,称“甬东”(甬江之东),又喻称“海中洲”。唐开元二十六年(738)置县,以境内有翁山而命名为“翁山县”。至大历六年(771),因袁晁率起义军占翁山而被撤废县治。北宋熙宁六年(1073)再次设县,更名“昌国县”。元初升县为州。明洪武二年(1369),改州为县;洪武二十年废昌国县。至清初,先后两度迁民。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再次设县,更名“定海县”,道光时升为“定海直隶厅”。辛亥革命后,恢复定海县建制。民国三十八年(1949)分设定海、翁州两县。

1950年5月17日舟山群岛解放,成立定海县人民政府,属宁波专区管辖。1953年3月经政务院批准,定海县辖区分为定海、普陀、岱山3县,从江苏省划入嵊泗县,成立舟山专区。1954年又将原属宁波专区的象山县划入。1958年象山县划归台州专区。1959年撤定海、普陀、岱山、嵊泗县,合并成立舟山县。1960年11月,嵊泗人民公社划归上海市。1962年5月撤销舟山县,重新设立舟山专区,下辖定海、普陀、岱山、大衢、嵊泗5县。1964年撤销大衢县,其辖区分别划归岱山、嵊泗2县。1967年3月起舟山专区改称舟山地区。1987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舟山地区和定海、普陀2县,成立舟山市,辖2区(定海区、普陀区)2县(岱山县、嵊泗县),实行以市领导区、县新体制。

舟山拥有渔业、港口、旅游三大优势。舟山是中国最大的海水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基地,素有“中国渔都”之美称。舟山港湾众多,航道纵横,水深浪平,是中国屈指可数的天然深水良港。舟山保存完好的海岛自然景色,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现已开辟的二个国家级和二个省级旅游风景区,游客量1305万人次。耕地总面积1.9万公顷,其中水田1.19万公顷,旱地0.71万公顷。林地总面积5.59万公顷。

舟山素有“东海鱼仓”和“祖国渔都”之美称。由于附近海域自然环境优越,饵料丰富,给不同习性的鱼虾洄游、栖息、繁殖和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共有海洋生物1163种,按类别分:有浮游植物91种、浮游动物103种、底栖动物480种、底栖植物131种、游泳动物358种。捕捞的主要品种有带鱼、鳓鱼、马鲛鱼、海鳗、鲐鱼、马面鱼、石斑鱼、梭子蟹和虾类等40余种。

海洋矿产资源可分为三大类:一是滨海砂矿;二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气;三是海底多金属结核和多金属软泥。东海首先发现并进入商业化开发的是平湖油气田,距岱山岛东南方向302公里,总面积约240平方公里。已探明储量为:天然气108亿立方米,凝析油177万吨,轻质原油1078万吨。

央迈勇导游词篇十六

当您看到眼前的这片茂密的紫竹以及同样为紫色的石头时,我们就来到紫竹林景区了,您也许觉得紫竹林这个名气非常耳熟吧看过《西游记》的朋友应该都记得,紫竹林就是观世音菩萨的住所,唐僧师徒在取经路上好几次遇到危难,孙悟空都是翻筋斗到南海紫竹林求助的观音大士。

紫竹林中有一座始建于明朝的紫竹林禅院,因为建在海边,涛声阵阵,所以最初也叫听潮庵,民国八年即公元1919年,康有为为这里题写了紫竹林禅院的匾额,禅院内供奉着紫竹观音坐像,是普陀山重要的历史文化景点之一。

往海边走,您可以看到前面的一块石碑上,刻着,是明代万历年间官府所设。

原来,过去许多善男信女到普陀山朝拜时,为表虔诚,在自己的手指上缠上棉花,沾上烛油点燃,作为香烛,希望能求见观音现身,引渡自己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明朝驻当地的一位督军觉得这种做法有违佛家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本意,便颁令禁止并立此碑,言明如果再有人这样做,就一定要缉办。

从此,这种风气才慢慢被禁止下来。

随着历史的变迁,石碑上的裂纹随处可见,碑文也有些残缺不全了。

石碑旁边有一堵黄色矮墙围着三间朴质的佛堂,这就是普陀山著名的不肯去观音院,相传在唐咸通年间,日本僧人慧锷大师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像乘船归国,经过普陀莲花洋的时候,突然风浪大作,船不能通行,此时慧锷省悟到,可能是观音菩萨不肯离开中国故土去日本。

于是他祈祷说,如是观音菩萨不肯去日本,那么就在船到之处建庙供奉。

船在普陀山下平安靠岸后,慧锷与岛上居民便在紫竹林中建了一座不肯去观音院,这也就是普陀山作为观音道场的来历。

潮音洞各位团友大家看这里有一个天然的`石洞岩石旁刻着潮音洞三个字。

洛迦山各位团友请朝东面看对面就是洛迦山它的形状很像一尊观音菩萨安详地躺在莲花洋上面头颈胸腹足都很清楚这叫睡观音也称海上佛。

大家往山顶看有一座塔像巨人一样立在那里这就是新建的五百罗汉塔。

洛迦山虽近在眼前但海中波涛汹涌古时有朝拜者须经过24个莲花浪方能得渡彼岸的传说。

文档为doc格式。

央迈勇导游词篇十七

暑假我除了去武当逍遥谷看猕猴,还三探了神农架,七月的神农架可是避暑的好地方,我们一大帮人从十堰出发,直奔房县,准备从木鱼镇进神农架。

“山脚盛夏山顶春,山麓艳秋山顶冰,赤橙黄绿看不够,春夏秋冬最难分”是神农架气候的真实写照,虽然我到了神农架三次,但我至今记得第一次到神农架时的印象:所有的树上爬满了青苔,滴着水,人们面目古朴,和善安详,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人。一棵棵野柿树上挂满了灯笼样的柿子,满山到处是大大小小的红果;特别是板壁岩,就像一个山顶迷宫。箭竹漫山遍野,和遍地的高山草甸及挺拔的冷杉构成了一幅美妙的画面。林立的怪石,千姿百态,变幻莫测,如母子相偎,如恋人细语,还有神态酷似的“金蛇玉兔”石,真可谓一石一景,一步一叹。当时我的强烈感觉是:神农架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还记得当时信口诌了一首诗,如今只记得最后一句:天下最美神农架。

神农架究竟多美?经过这次有了更深的体会,就算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被开发砍伐过了,就算她是如今人们常往的旅游地,可她依然强烈固守着一种古朴,一种未被人惊扰的古朴,一种深藏的清冽冽、醇幽幽的气味,犹如它出产的地封子酒。

我们下午4点左右到达房县,在房县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驱车前往木鱼镇,这次主要逗留在风景垭和燕子洞,还专程去了最有原始森林味道的“金猴岭”,那里到处都是参天的大树和阴暗潮湿的灌木丛,很多树木的枝干上都长满了青苔或白色的蘑菇状的东西,人走在里面感觉阴森森的呢。我们没有看到野生的金丝猴,只在休息购物处的野生动物救助中心看到了笼养的金丝猴,算不枉此行。

由于我们11人的团队是一个年轻人的集体,回到大自然的怀抱,我们感觉到了地球母亲的真切呼吸,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每个人的童心和青春再一次得到了释放,快乐的情绪相互感染,山谷里回荡着我们开心的笑声。我们真该经常到大自然的怀抱中放松一下,清洗一下文明的“灰尘”,唤醒一下那已经忘了什么叫“感动”的麻木神经,调剂一下为世俗目标而奋斗的疲累的身心,也许这就是我们这次旅行的最大感悟吧!

这次还照了一些神农架的美景,用photofamily制作成了电子相册,可惜我还没研究出怎么上传到博客里,等我研究出来一定给大家欣赏!

央迈勇导游词篇十八

大家好,我是舟山xx旅行社的导游,我叫xxx,很高兴能为大家的舟山之行提供导游服务,在此,我代表我们旅行社、代表舟山全体人民热烈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千岛新城--舟山,舟山市是我国唯一一个以群岛组建的城市,是中国首个群岛新区(新区2011年3月14日成立),舟山成为我国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重庆两江新区后又一个国家级新区,也是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

相信有人不知道,舟山全市由1393个岛屿组成,是我国最大的群岛,目前下辖2区2县,分别是定海区、普陀区和岱山县、嵊泗县。全市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约1371平方公里,人口约100万,其中城区人口约75万(定海约50万,沈家门约25万)。我们现在抵达的是定海区,刚刚大家经过的五座雄伟的大桥,是舟山连岛大桥,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岛陆工程,全长约48公里。我们现在从定海出发到码头大约有1小时的车程,趁这个时间我先给大家介绍下舟山的概况。

先来说说定海,定海是一座有着13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是我国目前唯一的海洋历史文化名城,海洋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属于河姆渡文化的分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早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舟山的先祖们已经在这里耕海牧渔,繁衍生息了。

定海不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还是一座英雄之城。翻开中国近代史,第一章讲述的就是定海,可以这么说,中国近代的沧桑从定海开始,这里曾经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定海保卫战。清朝道光年间,英国商人通过走x,每年向中国输入近两千吨的x片,清政府每年流失将近三千万两的白银,x片,在严重威胁着大清帝国。为此,道光皇帝下诏,命湖广总督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林则徐的禁烟措施,遭到英国政府的强烈反对。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x片战争。舟山地处中国沿海东部,兼有政治、经济、交通、军事等优势,尤其是军事战略地位更显重要。英国人对舟山垂涎已久。x片战争爆发前夕,英外交大臣巴麦尊在致海军部的机密件中,就已经把舟山称为远征军设立司令部的合适地点了。

在1841年9月,英国为打开中国的门户,2万多名英军对定海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入侵。定海总兵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率领5800名将士与英军进行了殊死的战斗,定海保卫战这一仗,打了整整六天六夜,最终,清军弹尽粮绝,援兵又迟迟不到,英军最终凭着大雾于第六天攻占了定海城。三位总兵和5800名将士在这一战中全部壮烈殉国,定海保卫战是x片战争中清军抵抗最激烈的一仗。x片战争的失败,清政府已无力再战,被迫与英国签订了第一份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这也是清政府的第一份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他规定中国割让香港岛,赔偿2100万西班牙银元,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口岸城市对外通商,此外英国还享有协议关税。致此,中国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

在1997年,香港回归,举国欢庆。舟山市人民政府为了纪念在x片战争中殉国的三位总兵和5800名将士,将x片战争的遗址改建成了x片战争遗址公园,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来警示、告诫后人:落后必被欺。

好,悲伤的历史不讲了,一切向前看。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舟山其他地方的情况,其实舟山的情况可以用五张名片来概括。它们分别是:港口、渔业、旅游、大桥、印象普陀。

我们先来说说港口吧。观看中国地图,我国的海岸线曲折漫长,像一张拉满的.弓,舟山群岛地处这海岸线的中央,群岛的背后是万里长江。整个看起来,海岸线是一张弓、长江是一支箭、舟山群岛就是那箭头,舟山是个通江达海的地方,地理位置优越,真是个好地方,也怪不得当年英国佬要看中这个地方。地处舟山群岛的舟山港拥有世界罕有的建港条件,水深15米以上的岸线约200公里,水深20米以上的岸线约104公里,穿越舟山港区的国际航道能通行30万吨级以上的巨轮,是我国最优良的深水良港,但是舟山港目前只有不到10%的深水岸线得到开发,因此发展的潜力巨大。

在2006年的1月1日,宁波港和舟山港进行了战略合并,原来宁波港和舟山港的名称不再使用,合并后的港口新名称为:宁波-舟山港。以前的宁波港货物吞吐量在中国大陆港口排第五位,舟山港排第九位。合并后的港口是由一个集内河港、河口港和海港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亿吨级深水大港,是中国大陆主要的铁矿、原油、液体化工中转储存基地,华东地区主要的煤炭、粮食等散杂货中转和储存基地。现在港口发展迅速,抗风险能力比以前大大增强,现在的宁-舟山港全港集装箱吞吐量居国内沿海第一,以下分别是上海港;青岛港;天津港;广州港;深圳港;大连港和连云港。

第二张名片,渔业。舟山群岛是我国最大的渔场,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每年的海鱼产量占全国的10/1,浙江省的2/1。舟山群岛在南宋的时候已经被誉为中国的第一大渔场了。说到舟山渔场,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地方,那就是舟山的沈家门渔港,沈家门素有中国渔都、活水码头、小香港之称,是我国最大的海鱼生产加工集散地,是世界三大群众性渔港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群众性渔港,每当鱼讯旺季,成千上万艘渔船,约十万渔民汇集于此,热闹场面都无法用言语来描述。

其中一年有365天,我们舟山有鱼类365种,如果再加上虾类60种,蟹类11种,海栖哺乳动物20种,贝类134种,海藻类154种,舟山的海产品共计有750余种,如果热情的舟山人每天请你吃一种海鲜,哈哈,大家算算,你要在舟山住上两年多的时间。2007年,经中央有关部门和中国烹饪协会专家的一致评选通过,舟山正式被评为“中国海鲜之都”。

“礁上贝牡海中鳞,银鲷紫蟹次弟陈,海鲜尽说舟山好,一年四季尝时新”这是人们称赞舟山海鲜的一首诗,沿我国漫长的海岸线,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域,凡到过这些海域的游人都说,就海水鱼而言,东海的海水鱼是最鲜美的,而在东海,舟山的海水鱼花样繁多,肉质鲜嫩,堪称一绝,是东海海鲜产品中最好的。

舟山海鲜的美味绝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吹出来的。这和我们舟山特殊的地理位置、水质有着极大关系。舟山群岛海域是台湾暖流和黄海冷水团的交汇处,为不同习性的鱼类栖息,繁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大家刚才进入舟山的时候一定看到了我们的海水了,我们这里的海水不是蔚蓝色的,而是像加了咖啡的奶油,是奶黄色的,因为舟山群岛海域是长江,钱塘江,甬江三条江的入海口,三条江在带来大量淡水和泥沙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食物,为各种鱼类和海生物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再有就是舟山海域的海水含盐量很低,刚刚和大家说过,三条江带来大量的淡水,舟山海水的含盐量只有33%。所以啊,舟山群岛海域是个半江半海,半冷半暖的地方,加上舟山海域丰富的鱼类饵料和磷、硅等矿物质,所以使舟山的鱼营养特别丰富,肉质特别的肥美了。

吃海鲜的好处不只是它的美味,还在于它丰富的营养和各种对人体有利的物质。在我们舟山有这样的说法:常年吃鱼,女人美丽,小伙帅气,老人健康,小孩聪明。嗨,这还真不是吹牛,大家一会窗外看看,我们舟山的美女很多,不但长相好看,身材也是一级棒,至于帅哥,在舟山那是一抓一片,如果改编一首歌的话,那就是:舟山的姑娘是美如画呀,这里的哥哥像明星罗。老人健康、孩子聪明这也确实是我们舟山的一大特点,当然,这一切都取决我们的清新空气和常年吃鱼有关。

好,现在再给大家展示舟山的第三张名片,旅游。舟山市是浙江省最小的地级市,地方虽然小,却景致秀丽,大家刚才过舟山连岛大桥的时候,已经欣赏了舟山群岛的部分景色了,但要说到舟山的景点,有几个地方大家一定有所耳闻或已向往许久,我这边给大家介绍几个,海天佛国普陀山、度假天堂朱家尖、嵊泗列岛、桃花岛、东极岛等等,当然,在舟山所有的景区中,最富盛名的就属普陀山了。

央迈勇导游词篇十九

当您看到眼前的这片茂密的紫竹以及同样为紫色的石头时,我们就来到紫竹林景区了,您也许觉得紫竹林这个名气非常耳熟吧看过《西游记》的朋友应该都记得,紫竹林就是观世音菩萨的住所,唐僧师徒在取经路上好几次遇到危难,孙悟空都是翻筋斗到南海紫竹林求助的观音大士。

紫竹林中有一座始建于明朝的紫竹林禅院,因为建在海边,涛声阵阵,所以最初也叫听潮庵,民国八年即公元19,康有为为这里题写了紫竹林禅院的匾额,禅院内供奉着紫竹观音坐像,是普陀山重要的历史文化景点之一。

往海边走,您可以看到前面的一块石碑上,刻着禁止舍身燃指处,是明代万历年间官府所设。原来,过去许多善男信女到普陀山朝拜时,为表虔诚,在自己的手指上缠上棉花,沾上烛油点燃,作为香烛,希望能求见观音现身,引渡自己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明朝驻当地的一位督军觉得这种做法有违佛家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本意,便颁令禁止并立此碑,言明如果再有人这样做,就一定要缉办。

从此,这种风气才慢慢被禁止下来。随着历史的.变迁,石碑上的裂纹随处可见,碑文也有些残缺不全了。

石碑旁边有一堵黄色矮墙围着三间朴质的佛堂,这就是普陀山著名的不肯去观音院,相传在唐咸通年间,日本僧人慧锷大师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像乘船归国,经过普陀莲花洋的时候,突然风浪大作,船不能通行,此时慧锷省悟到,可能是观音菩萨不肯离开中国故土去日本。于是他祈祷说,如是观音菩萨不肯去日本,那么就在船到之处建庙供奉。船在普陀山下平安靠岸后,慧锷与岛上居民便在紫竹林中建了一座不肯去观音院,这也就是普陀山作为观音道场的来历。

央迈勇导游词篇二十

交通:

神农顶风景区在神农架南部的自然保护区内,神农架的交通以公路为主。林区内的主要干道有209国道,白果树和红花朵省道,酒壶坪和九湖区道相连。境内公路全长1300多公里、贯穿全区南北东西,并与襄樊、十堰、宜昌、兴山、巴东等市县公路联成网络。从武汉去神农架可以在新华路长途汽车站乘长途车,每天晚8:00有一班从武汉发往兴山县的卧铺车,第二日早6:00到兴山县,票价为90元/人。兴山有小巴车可到达神农架木鱼镇(60公里),每半小时有一班车,票价为10元/人。也可以从武汉坐火车先到十堰(晚上十点的火车,早上六点多钟到十堰),然后到汽车站搭七点半的客车,中午就可以到神农架了。

购物:

森林饮料如“神农奇峰茶”,“神农绿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