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大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7:09:02 页码:11
2023年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大全14篇)
2023-11-12 17:09:02    小编:

通过报告可以清晰地向读者传达信息,提供决策依据。在撰写报告时,我们应该注意文档的排版和格式,使用适当的标题、标点和字体,以增强可读性和美观性。这些报告范文涵盖了不同领域的主题,可以帮助您开展自己的报告写作。

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篇一

为弥补村集体现无经济收入问题,村三委干部根据村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对策。首先决定对牛砦小区1号院三层闲置社区用房公开对外招租,以来增加村内经济收入,于今年8月中旬经公开招标现已对外出租,从而每年增加村经济收入近52万元,进一步提升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推动村内工作向前开展。接着,为了配合村域内郑锅二期工程的开展,目前涉及的牛砦四组正积极开展迁坟工作,现已完成87座坟墓的迁移工作,剩余29座坟墓将于月底前积极完成,为郑锅二期工程的进展提供了保障,同时可口可乐项目前期工作也有序开展。

下一步就关注最高的小区配套商业房建设事宜,村两委干部积极作为,并在办事处的指导下积极与高新实业、中建七局进行协商、磋商,找出制约小区配套商业房建设的困难和因素,积极上下协调,努力推进商业房这一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增加村民收人的工程尽早开工建设。同时也希望上级政府高度重视,尽快落实,从而提升牛砦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生活质量。下一步还将就牛砦小区二号院三、四号楼下挑空闲置建筑进行公开招标出租,抓好每一点点的收入。

我们要牢固树立对标意识、看齐意识和竞赛意识,确保责任同压实、工作同推进、落实同频率,以更加抓铁有痕的意志,更加雷厉风行的实际行动,向群众展示出务实重干的精神状态和作风形象,将全年工作目标落到实处,并切实壮大我村集体体经济,并增加村民收入。

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篇二

根据市委的安排,9月7日―12日,市委组织部牵头,从市人大、市委党校、市财政局、民政局、农业局、中小企业局等单位抽调15名同志组成三个调研组,由市委组织部三名县级领导干部带队,深入六个县市区,对全市村级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调研采取听取县市区委汇报,召开由乡镇党委书记,县市区人大、农业、民政、财政、土地、信用社、中小企业局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及村级经济组织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进村与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致富能手等个别座谈、发放调查统计表等形式进行。共调查24个乡镇、97个村(其中经济强村35个,中间状态村18个,经济薄弱村44个),召开座谈会30个,座谈党员干部群众572名,基本摸清了全市村级经济发展现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全市3705个行政村(居),2003年村级经济总收入共304.3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除农业税附加和公益金)3.6亿元。其中村集体经济收入100万元以上的125个,占3.41%;50―100万元的142个,占3.88%;10―50万元的433个,占11.83%;5―10万元的421个,占11.5%;3―5万元的522个,占14.26%;3万元以下的1148个,占31.4%;经济空壳村813个,占22.2%。

总的看,我市村级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各级对发展壮大村级经济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各级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积极适应农村税费改革的新形势,把加快村级经济发展作为增强村级服务功能,保证基层组织运转,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基层政权的重要措施,列入重要议程,紧紧抓在手上。各县市区专门组织调研,分析现状,研究措施,岱岳区、肥城市、宁阳县制定文件,明确目标任务,落实领导责任,强化督促调度,推动了村级经济健康发展。岱岳区在成功试点的基础上,探索实施“村村富”工程,逐村制定发展规划,落实帮促措施,一村一策,加快发展;肥城市落实大班子领导干部联、乡镇领导干部包、市直部门帮、经济强村或强企业带的帮扶制度;宁阳县把村级经济发展情况作为考核乡村班子的硬指标,严格奖惩,调动了乡村发展村级经济的积极性。各乡镇也都通过组织村干部外出参观等形式,教育引导他们解放思想,增强发展欲望,还通过制定扶持政策,落实年度目标责任制等措施,督促村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二是村级经济增收的渠道越来越宽。

各级广泛引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股份制合作等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由单一的生产经营向资产经营、资本运营转变,以农为主向多业并举、一二三产业并重发展,形成了因地制宜,一村一策、一村多策的多元化发展格局。2003年,全市村级集体收入构成中,集体经营或承包企业收入2.2111亿元,占44.28%,果园、鱼塘、“四荒”和机动地承包收入0.9095亿元,占18.21%,有偿服务收入3810万元,占7.63%,盘活闲置资产收入2152.38万元,占4.31%,化解、清欠债务收入1175.52万元,占2.35%,其他收入12517万元,占25.07%。村级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日益多样化,呈现出收入来源渠道不断拓宽的趋势。三是村级经济发展两极分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各地由于受自然环境、基础条件、区位优势、班子状况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村级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村与村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2003年,除农业税附加外,全市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仅占三分之一,而3万元以下的村占到53.6%。经济强村干部精神状态好,发展氛围浓,发展环境好,路子越走越宽,发展后劲十足。这些村,群众生活富裕,社会稳定,各项公益事业发展快。而村级经济薄弱村基础差、底子薄,缺资金、缺人才,村干部待遇无着落,积极性不高,信心不足,信息不灵,发展难起步,增收无门路。这些村,村级组织服务功能差,公益事业难兴办,正常运转难保证,村级经济及社会各项发展缓慢。

二、主要做法。

在发展村级经济中,各级都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创造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

1、拓宽思路,多渠道、多形式增收。调查发现,有经营性收入的村,都能因地制宜,选准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子,不断拓展增加村级经济收入的有效途径。一是靠企业。对原有村办企业,不断加强管理,挖潜增效,并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赁等多种经营方式,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村级经济增长。新泰市小协镇小协村,提出了“在位子交票子,不交票子让位子”的口号,直接经营的8处企业,今年可上交村利润700多万元,5处改制企业可为村里增加收入300多万元。有的村,依托区位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兴办企业,通过为外来投资者提供各类服务增加收入,有的还以租赁土地、以土地参股入股等方式,增加村级收入。肥城市老城镇杨庄村以260亩土地折价入股,与杨庄煤矿合作新上了废纸脱墨浆项目,村集体每年分红100多万元。有的村,选准项目,利用公共积累新上企业,增加村级收入。新泰市东都镇南鲍村依靠原有集体积累,先后建成了电线厂等10余家企业,2003年集体增收416万元。目前,全市有383个村靠发展企业实现了强村富民。二是靠服务。一些村在推进农业种养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积极围绕农户需求,通过成立致富协会、行业协会等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建立批发市场等形式,为群众提供中介、流通和科技等有偿服务,以服务促经营,以经营养服务,增加村级收入。

宁阳县东疏镇郑庄村大力发展奶牛养殖,村里建起了养殖小区,为养殖户集中提供场地、技术、防疫、销售等服务,年增集体收入30多万元。肥城市边院镇济河堂村积极发展有机蔬菜1400多亩,通过有偿服务年增加村级收入40多万元。目前,全市农村共建立了63个批发市场、186个农村经济合作社,237个致富协会。一些村发挥劳动力比较富足的优势,积极与一些有资质、有信誉的劳务中介组织联合,组织跨省、跨国劳务输出,收取服务费,增加村级收入。全市依靠有偿服务增收的村共有207个。三是靠资源。一些村充分利用土地、“四荒”、“四旁”、山林、河砂、石材等资源优势,通过租赁、拍卖、承包、入股等方式,稳定增加村级收入。泰山区大津口乡范家庄村针对村里荒山多、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引进泰山茶苑、茶厂等项目,每年集体增收10多万元。肥城市孙伯镇庄头村在路边、沟边种植速生杨8万多株,实行村集体统栽统管,收益分成,村集体每年增收100多万元。东平县彭集镇后亭村公开拍卖河砂资源开采权,村集体年增收20多万元。有的村充分挥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业,增加村级收入。

泰山区大津口乡栗行村、沙岭村,岱岳区下港乡木营村、肥城市仪阳乡刘台村、东平县梁林村等山区村,积极开发旅游资源,集体年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全市依靠资源增加村级收入的村共有1290个。四是靠资产。一些村以明晰产权、规范管理为重点,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实现水库、机井等农业设施和闲置房屋、农业机械等存量资产合理流动,优化组合,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村级收入。岱岳区马庄镇坊子村对闲置的原麻纺厂院进行了公开拍卖,村集体收入10多万元;宁阳县城镇东台村利用闲置的学校院落,引进浙江一织布厂,村里以电力设施、厂房入股,每年增收近5万元。目前,全市95%以上的农村闲置资产都得到了有效利用。全市依靠资产增加村级收入的村共有354个。五是靠争取。充分利用上级在山区开发、小流域治理、土地整理开发、“村村通”等方面的扶持政策,积极争取资金及物资支持。东平县大羊乡南留屯村,依托村内小流域治理项目,对上争取无偿扶持资金300多万元,把2000多亩山岭薄地整治成了优质果园,并承包到户,年增加村级收入40万元。六是靠清欠。一些村对债权、债务进行集中清查、清理。对债权,积极清收,特别是一些原先“三提五统”尾欠数额较大的村,通过清欠增收辐度比较大。同时,对债务采取清欠还债、降息减债、以物抵债、债转股、依法核销等形式,妥善处理解决,减轻村集体负担。2003年,全市村级清欠收入达1175.52万元,偿还债务6461.23万元。

2、优化环境,强化帮扶。调查发现,各地都把优化环境、加大扶持力度作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制定落实优惠政策,实行领导干部和部门包村,有力地增强了村级经济发展活力,拓展了发展的空间。泰山区、岱岳区、肥城市、宁阳县制定了税收返还政策,将各村年度工商税收(包括招商引资进入县、镇工业园的项目)新增地方财力部分,按10%至50%不等的比例返还给村集体,调动了村级发展民营经济、增加集体收入的积极性。岱岳区马庄镇老宫村引进了东马石膏粉有限公司,预计年实现利税1000万元,村集体仅靠地方税收返还一项每年就可增收20多万元。同时,各级还坚持实行包村工作制度,从县市区直机关抽调精干力量常年驻村,充分发挥各部门在资金、技术、信息、物资等方面的优势,为所包村提供有力支持。两年来,县市区共安排工作组315个,抽调县乡机关干部1253名,提供帮扶资金2028万元,实施打井、调水、修路、山区开发等重点工程项目431个,引进和帮助新上项目76个,为加快村级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有的县市区按照“地域相近、条件相似、便于工作”的原则,选择部分经济强村或强企业与经济薄弱村结成帮扶对子,教方法、帮资金,带动和促进发展集体经济。有条件的县市区和乡镇还积极为村级发展提供资金扶持。泰山区针对部分村难以运转的实际,按照“因地制宜、保障底线、体现政绩、优劳优酬”的原则,由区财政列支100万元,支付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工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费用。肥城市石横镇对6个集体经济“空壳”村,每年都从镇财政分别拔付5万元,以解除村干部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干事创业、加快发展上来。

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篇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根据年度工作安排,区人大常委会农业和农村工委在*副主任的带领下,组织部分区人大代表对我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先后走访了*等相关部门以及*等镇街和近*个行政村,深入基层开展座谈交流,广泛听取了包括区人大代表在内各方的意见和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紧紧围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全力推动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农村集体经济保持稳步发展,各项经济指标均超过预定的工作目标。

(一)加大财政补助力度。建立村级运转财政补助机制,*年开始连续*年对行政村实行运转补助,累计投入金额*亿元,有效确保了行政村的正常运转。加大对农村地区环境长效管理和农村河道保洁的经费保障力度,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河道路网环境卫生清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水利等基础设施长效维护,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了农村地区人居环境。积极落实保障“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年安排资金*万元支持*个村级公共设施项目建设,加快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延伸,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二)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年开始,区政府制定实施三年美丽乡村行动计划,*年对龙坞茶镇*个村实施美丽乡村升级版的整治建设,*年又启动*片*个村、*镇*个村的全域化美丽乡村建设,*、*小集镇综合整治也带动了*等*个村的整治建设。农村地区的环境面貌、设施配套和道路交通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为壮大集体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开展农村土地流转。从今年年初开始,在*、*地区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累计流转土地约*万亩,并已引进两家规模企业,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通过现代产业园的引进带动,将提升村集体建设用地和现有房产的潜在价值与经济收益,为村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拓展了渠道。

(四)启动整村连片搬迁。近年来,区政府花大力气、大手笔对*、*部分行政村实施整村搬迁,着力通过引进大项目、大平台,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等项目已经确定落户*村和*村,*景区打造和*新区建设将覆盖*村、*村等。通过整村搬迁后大项目的引进,为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村集体负债,“刚性”支出在不断增长;

增收来源乏力,相关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化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收支难以平衡。*年全区*个行政村村集体可分配收入约*万元,平均每个村约*万元。其中*万元以下有*个村,最低的*桑园地村*万元。*万元至*万元有*个村,*万元至*万元有*个,*万元至*万元有*个,*万元以上有*个,最高的留下东穆坞村*万元。*年村级集体总支出约*万元,村均支出约*万元,*个村出现财务赤字,合计赤字总额*万元,平均赤字约*万元。*年区级财政投入村集体补助资金*万元,平均每村获得补助收入约*万元。依靠较高的财政补助收入,大部分村基本实现收支平衡,但绕城等*个村仍收不抵支。预计*年全区*个行政村可分配收入相比*年有所降低,约为*万元,但总支出较*年将出现较大增长,约为*万元,预计将有*个村出现财务赤字,合计赤字金额*万元,其中*个村在加上补助收入的情况下仍收不抵支。

*地区被划为*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生态公益林保护区,各村在土地利用、开发建设、招引企业等方面受到了严格的限制,村集体经济发展难度极大。

**个村美丽乡村建成沥青路面*万方,公共绿化面积*万方,庭院河道绿化*万方,路灯*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个,仅靠村自身将难以维持长效管理的费用支出。三是村级债务负担过重。*年共有*个村背负债务,累计负债*万元、村均*万元。沉重的债务也带来了高昂的利息支出,如转塘何家村债务总额*余万元(含部分预付款),每年利息支出需*余万元,但其年可分配收入也仅约*万元。

(四)保障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制度不够完善,可持续发展缺乏后劲。一是村集体资产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一些村撤并后存在“并村不并账”问题,村里大部分经营收益仍归老村(组)所有,新村村集体大多无经营收入,只能靠补助收入维持村级组织运转,要想发展集体经济更是“小马拉大车”。二是扶持机制不够完善。近年来区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对发展集体经济缺乏直接有效的政策支持,特别是在项目建设、土地保障、物业租赁等方面还没有一套更加系统有效的配套政策。三是对村干部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一些村干部对发展集体经济的动力不足、信心不强、办法不多。不少村干部思想上过分依赖通过留用地开发建设这一条路径,而对其他增收渠道则探索不足。特别是近几年来,区级财政的补助力度不断加大,一些村干部也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所欠缺。

结合我区实际,现就进一步发展壮大我区农村集体经济,提出如下建议:

在帮扶方式上,要从单一财政扶持转变为政策、财政、智力等综合施策上;

在工作主体上,要充分尊重农村集体组织自治原则,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利益、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组织的主观能动性。四要强化指导。要把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作为部门、镇街以及各级领导的重要工作任务,大力推行领导干部联系经济薄弱村、部门和企业联村结对等制度,持续对各村进行指导与帮扶。要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指导,积极向各村提供切合实际,具有政策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精准指导,帮助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二)拓宽发展思路,探索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途径。

一要整合资源增收。深入做好美丽乡村建设、小城镇综合整治、旅游全域化发展与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融合文章。要以景区化标准统一规划布点各村设施配套,切实为村集体发展旅游、服务村民、壮大集体经济提供空间支持。要指导各村深入挖掘当地人文、历史、民俗、特产等,发展生态游、故地游、创意农业、民宿休闲等产业项目。如龙坞茶镇拥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优势潜力,日前已顺利通过省旅游局*a级景区旅游资源评估。要积极鼓励指导村集体充分利用*a级景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开发或者参与开发西山健身游、探险游、观光游、乡村避暑游和乡村特色小吃游、乡村民俗游等特色旅游产品。让村集体参与到乡村旅游中来,让村集体在发展“龙坞旅游”中有所作为、大有收获。二要依托项目增收。要加快*新区建设进度,积极招引符合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显、环境效益好的大企业、大项目落户。要切实加快两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步伐,稳妥做好后续几万亩土地的流转工作,尽快形成农业产业的集聚效应,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三要挖掘潜力增收。紧紧抓住美丽乡村建设、小城镇综合整治契机,加快对村级农贸市场、物业用房的提升改造,增强商业综合体能力,着力实现业态转型,提高村集体收入来源。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支持和鼓励村集体合理利用山林、池塘水面、“四荒”地、低丘缓坡等资源,增加村集体收入。四要合作发展增收。支持和引导村集体以土地、物业等资源,以保底分成的方式合作、入股,稳妥参与景点打造、产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促进农村集体经济投资多元化发展,实现资产管理向资本运营的转变,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质量。

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村级集体预支留用地指标的落地政策,及时调整布点规划,努力实现指标落地。对各村现有被闲置的集体建设用地进行全面梳理,区政府要制定出台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建设政策,按照每个村规模大小,允许相应的建设用地用于产业布局,既推进集体经济发展,又减少土地浪费。要注重发挥“一事一议”的作用,对于有利于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项目,在不违背政策的前提下,尽可能通过“一事一议”“几个一点”的办法,成熟一个、上马一个,帮助村集体突破政策瓶颈,拓宽增收渠道。二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美丽乡村需要财政转移支付和反哺。要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区镇两级对村级的专项投入和各类补助要及时足额拨付到位,有效使用,保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要加快制订出台美丽乡村长效管理办法,制定补助标准,明确经费投入来源,确保长效管理落实。三要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加强与上级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加快符合条件的行政村撤村建居步伐。加强与市人社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将区内超龄农民视同撤村建居居民以及征地农民,允许一次性缴纳养老经费,享受职工基本养老金。加强与市相关部门的联系对接,争取将绿化、保洁、路面养护等美丽乡村长效管理经费纳入城市绿化保洁以及背街小巷整治经费体系,减轻区级财政与村集体的开支负担。

一要规范“三资”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三资”平台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村级财务公开制度,推动村集体经营管理的公开化、透明化和规范化,及时、真实地公开相关信息,接受村民监督。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民主决策机制,规范和完善民主决策的内容、形式和程序,不断提升村集体经营管理的民主性和科学性。逐步合并村级账目,加大村集体资金资产融合力度。要加强对已有留用地开发建设的村的监管力度,确保村级资产保值增值增收。二要建立典型带动机制。要立足区内实际,突出增收特色,指导各村集体组织提炼总结增收的好思路、好方法,着力形成适合本村的增收模式。要加强农村集体之间的沟通交流,鼓励先进村集体“现身说法”,努力通过典型示范,整体推动全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三要防范风险,建立村级债务化解机制。要严格落实债务化解责任制,控制新增债务,建立健全举债申报审批制度、债务动态监测和预警机制,规范举债行为,坚决防止盲目举债,严防发生新的不良债务。同时要加大村级债务的化解力度,积极利用好省市区财政扶持化解村级债务的各项政策,采取有效举措努力化解村级债务,着力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营造宽松环境。对何家村等负债特别重的村,要采取“一村一策”的办法,尽快帮助解困。

适时组织村党组织书记、村主任到先进地区进行考察学习,开拓发展经济思路,增强致富带富本领。二要抓考核。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纳入对村班子和村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奖励政策,落实奖惩责任。要探索建立村干部报酬增长与集体经济发展、集体积累的增加有机挂钩机制,激发“两委”班子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三要重自治。进一步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将美丽乡村建设长效管理纳入村规民约重要内容,明确奖罚举措,引导村民树立主人翁意识,转变生活观念,消除乱扔垃圾乱吐痰等陋习,减少村级管理支出。要教育引导村民群众树立“我居住,我收益,我负责”的观念,自觉做好门前屋后卫生“三包”,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篇四

我从事农村中学财会工作已有近十五年,亲眼目睹了农村中学固定资产管理的过去和现状,从管理方法到管理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可喜的变化,但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为此我也进行了深深的思考:

近几年来,根据财政部门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已逐步开始走向规范化。首先固定资产处置日趋规范。根据资产报废程序及处置要求,报废的资产由财政资产管理部门统一安排,经过这几年的实施,校园能做到按照程序操作,自行处置资产的情况基本杜绝。其次固定资产使用率提高,固定资产实行信息化管理后,以资产的登记情况作为下一年度的预算依据,资产的使用受到学校的重视,学校资产购置逐步趋向理性,校内资产闲置率下降。再次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延长,这是各方思想意识略有提高的体现。

(一)家底不清。

很多学校账实不符及账账不符。账实不符主要原因:一是保管人员更换时,交接手续不完善,造成资产的流失和账目不清。二是资产使用者之间的调整、存放处室的变更等没有按规范程序办理,造成账与实物不相符。账账不符主要原因:一是因工程的竣工决算未完结而没有办理验收入账工作,形成账外资产,部分属于行政调拨的房屋等资产,由于没有取得相关的调拨凭证或者没有办理相关的手续,而且年代久远,无法找到经办人,造成入账不及时、不准确。二是设备购置、验收、资产保管、财务核算各项责任人各司其职,相互不通气,造成入账不及时。三是财务核算科目与固定资产管理明细存在脱节,使得财务核算无法按照固定资产管理的类别和数量进行,账账核对存在困难。

(二)管理人员水平低,无专业素养。

很多中学在安排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时,要么安排年龄较大、身体健康状况较差、综合能力不太强、文化层次较低的人员从事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其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差,工作效率低,要达到管理的规范性难度较大;要么安排年富力强、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兼职管理,但这些人员平时忙于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很少有时间和精力放在固定资产管理上,同样达不到管理的规范性。

(三)教学为先,固定资产管理领导不够重视。

领导的不够重视直接影响到农村中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实施的效果。作为教育部门,教学质量是生存的根本,很多中小学校的领导都把精力放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往往忽视了作为教育手段、工具的固定资产的管理。一些学校领导盘算的只是本单位的现金余额有多少,很少顾及固定资产余额,没有过问固定资产的保管和利用情况,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评比达标,盲目攀比,不管有用没用,你有我也有,争购高档设备和仪器,有的重复购置,造成固定资产的积压。

(四)资产购置缺乏科学性。

近几年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投入逐年加大,农村中学对原有的教学楼、食堂以及电教化设备等大型硬件设施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修复、新建、购置,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学校的教学条件,以及为学校提供了较好的后勤保障,但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一些重复建设、重复投资的.问题,同时由于各校固定资产缺乏统一的管理,难以做到固定资产的整体规范,资源共享,调剂余缺,物尽其用,造成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下。

另外,很多学校不能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购置价格昂贵但使用效率极低的设备,造成功能闲置浪费;加之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不当,使用人员缺乏正确的操作知识,设备的使用寿命缩短,也形成浪费。更有甚者,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评比达标,不依照实际工作需要,甚至是盲目攀比,贪大求全。有些项目建设不从实际出发,花钱不少,作用不大,形同虚设。

(一)摸清家底。

一是设置资产的明细核算科目,使其与固定资产管理类别相符,加强财务核算和固定资产管理的一一对应性,便于财务账与资产账的账账核对。二是加强条形码的管理。扩大扫描机的配置范围,同时,建立资产跟踪、资产处室变更、资产处置等相应的管理制度,保证固定资产信息化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三是进一步明确校园无形资产、房屋及建筑物的核算,彻底摸清家底。

(二)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

领导重视是工作高效的保证。首先成立资产管理领导小组,由主管领导、采购、保管员、财务组成,避免推诿、脱节等现象,督促相关部门建立和健全固定资产购建、保管、使用、维护和盘存等制度并贯彻落实。其次要安排有能力、有水平的专职人员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注重本单位资产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充分给予各种培训机会。再次建立固定资产的奖惩制度,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情况列入年度考核奖评中,鼓励先进,促进后进,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除此以外,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实行全员管理。

(三)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提醒管理员进行催还,对于维修次数超过计划数的资产设置报警,提高使用者的保管意识。

(四)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管理人员。

在学校应设置资产会计岗位,对于固定资产管理员有专业知识的要求,至少要求有相关经验,如仓库保管或档案管理经验等。还要对资产管理者进行全面培训。建议国资部门将固定资产管理的法规、程序、方法、要求作为培训的内容,并将培训内容编制成考核大纲,对于各位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岗位考核,考核通过者持证上岗。

(五)科学合理的进行固定资产购置。

学校要根据每年度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为校园的资产管理者提供设施设备配备的建议和指导,将耐用的、实际效果好的设备介绍给学校,对效果不佳的、容易破损的、不易管理的设备不予接受申请,要综合各方面情况进行优化购置。(蒙城县赵集初级中学李兆军)。

参考文献:

1、李亮华、胡兴华。《浅议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

2、史少华、徐伟侠。《论加强固定资产理工作的方法和对策》。

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篇五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为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x月至x月,xx县人大常委会成立调研组,开展了全县农村产业和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状。

据调查统计,全县除传统粮油作物外,xx年继续发展的农业产业共有x类xx种,其中种植业:养蚕xxx张,黄花菜xx亩,烤烟xx亩,魔芋xx亩,茄子xx亩,中药材xx亩;畜牧养殖业:养猪xxx头,牛xx头,羊xxx头,鸡xx只;林业类:林果xxx亩,茶园xxx亩,养蜂xxx箱。农村有劳动力xxx人,务工人员xxx人。其他零星特色产业产品没作详细调查统计。

全县有村集体经济合作社x个,财政注资xx万元,主要用于异地置业、入股和发展产业,累计收入x万元,占财政投入的xx%,收入主要用于分红和积累扩大经营,惠及xxx户xxx人,占全县总人口的x%;有扶贫互助协会xx个,财政注资xx万元,累计收入xx万元,占财政投入的xx%,收入主要支付办公经费和管理人员工资,入会农户xxx户、xxx人,占全县总人口的x%。

二、估价。

农村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据调查分析,近年来,农村产业得到长足发展,面积规模、经济效益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的xx%以上。

产业优势逐步显现。各镇各村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基本做到了优势互补,品种多样化,除粮油作物外,种植面积在xx亩以上的产业达x种,养殖规模在xx头(只、箱)以上的有x种。

主导产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型。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建设、龙头企业引领、大户能人带动,xx等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社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先进技术,加工包装富硒食品和农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主导产业正在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

与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步伐加快。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丝绸及其制品、即食食品及料理包、腊肉牛肉、土鸡香猪、熨斗白菜、桑叶糕点、xx搨辣子等特色产品、个性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具有一定的市场,一些品牌正在形成。xx等项目,把农业产业、观光旅游、文化节庆、美食养生、医药康养、休闲民宿结合起来,推进农旅融合发展,使农业产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村集体经济在转型发展中稳步推进。全县x个村,有x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占xx%;互助协会xx个,占xx%。多数镇村认识到了发展集体经济的重大意义和作用,除政府注资的集体经济外,一些村结合实际,自主注册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等集体经济组织。

村集体经济带贫溢贫作用逐步得到发挥。从调查情况看,x个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当年有实际收益并分红的xx个,占xx%。互助协会当年放贷率超过xx%,累计发放互助贷款超过xx万元。

村民发展集体经济意识逐步增强。发展村集体经济让村民土地可以流转、入股、收租金,还能够分红和贷款,加快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增强了村民集体意识,扩大了参与面,加强了村级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巩固了村民自治,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作用。

三、问题。

农村产业产品质量有待提升。我县富硒农业产品的品质还有待提升,无公害、有机、绿色产品认证相对滞后,国家、省级知名品牌不多,市场占有率较低。

农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强。一些农业龙头企业争要政府项目和资金补助,自身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不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如xx年正兴公司在黄花菜的收购上,即使签订的有收购合同,也会因为市场价格问题而拒收,或压级压价。

能人带动和技术支撑不明显。产业能人大户的带动面还不够宽,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模式不多,在形成规模效应,培育品牌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技术支撑方面,因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力的局限,科学种植养殖、疫病防治、良种推广、配方施肥、农药使用、检疫检验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不到位。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产业奖补标准高,多数大户或专业合作社年产值达不到奖补标准,激励作用难以达到预期。

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多数村集体经济组织没有土地资源和固定资产,资金靠政府注入,盈利能力弱,经济效益低,市场风险大,等靠要思想严重。xx%的村集体经济有名无实“空壳”化,没有资源、没有经营活动和收入。集体经济组织缺乏经营管理人才,现有村集体经济组织xx%以上由村“三委”干部任负责人和管理人员,他们大多数不懂市场,不会经营,缺信息、技术和市场渠道,没有时间和精力,更怕承担不起失败的风险而不敢放开手脚去干。

集体经济组织作用发挥还需进一步加强。xx年集体经济组织收益x万元,即使全部分配给入会农户,人均仅x元。村集体经济组织只有政府注资的微薄收益,带贫溢贫、壮大积累、为民办大事的作用很难发挥,与政府的预期、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

集体经济组织运行。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管理的机制不活。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章程、运行管理、责权利和收益分配机制不明确,集体经济收益多少与管理人员没有直接关系,村干部参与管理但不能取得报酬,凭着党性和责任心干事,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不足。一些村干部有当“太平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只守业不创业,集体经济难以发展壮大。

四、建议。

聚焦整合打造品牌。在科学种植养殖、提高产品品质的基础上,由龙头企业牵头,加快优质优势产品质量认证,整合县内同种产业产品,集中优势打造品牌,形成桑蚕丝、富硒茶、雪魔芋、中药材、散养土鸡、绿色猪肉、丰标牛肉、鬼谷腊肉等有竞争力、有市场的大品牌和知名品牌。

增强龙头企业竞争实力。对农业龙头企业进行核查,对政府项目配套和奖补资金投入大,但经济效益和带贫益贫作用不明显,自身发展能力不足,不讲诚信,占用和浪费资源的企业自然淘汰一批,对有潜力的企业通过再招商、资源整合、项目配套和奖补扶持,鼓励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培育和打造产品品牌,增强企业实力、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

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推进进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大力建设产业园区,深入推进全域旅游、乡村振兴、集体经济、美丽新村建设,促进农工融合、农旅融合。切实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完善农业支撑体系,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促进农村绿色产业发展,积极拓展蚕桑、畜牧、蔬菜、中药村等传统特色优势产业链条,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专业特色种养区,基本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多产”,实现农村产业兴旺,让农业真正成为有钱可赚的行业,增加农民收入。

加强技术支撑和能人带动。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培养和人力配备,聘请土专家和技术人才,加强点对点、面对面的技术指导,推广科学种养殖技术和优质品种,加强科技支撑。推进能人兴村战略,鼓励发展产业大户,进一步细化完善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奖补政策措施,充分调动能人大户积极性,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加快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集体经济手中有资源才有发展空间。要有效整合村集体资产、资源,进行清产核资量化确认后,入股村集体合作社。要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促使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放活土地经营权,真正让农户的承包权“稳”下去,经营权“活”起来。村级组织应尽量把农户的撂荒土地、耕种不了的土地、想流转出去的土地流转到集体,由集体进行复垦、规整和集约化经营,招商或发展产业大户,带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要广泛吸纳有资金、有技术、有能力的村民入股集体经济组织,参与生产经营和利益分配。

完善集体经济管理和利益分配机制。着力引进和培育集体经济职业经理人,破解人才瓶颈问题。尽快出台具体的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人员的责权利实施办法,让经营管理人员不论身份平等承担风险责任,享有规定权利,取得合法报酬和收益,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要细化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办法,让更多的农户享受到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并确保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对列入年度全县十个集体经济示范村,在项目确定后,建议政府提前拨付部分奖补资金,为示范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和保障。

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篇六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根据年度工作安排,区人大常委会农业和农村工委在*副主任的带领下,组织部分区人大代表对我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先后走访了*等相关部门以及*等镇街和近*个行政村,深入基层开展座谈交流,广泛听取了包括区人大代表在内各方的意见和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紧紧围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全力推动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农村集体经济保持稳步发展,各项经济指标均超过预定的工作目标。

(一)加大财政补助力度。建立村级运转财政补助机制,*年开始连续*年对行政村实行运转补助,累计投入金额*亿元,有效确保了行政村的正常运转。加大对农村地区环境长效管理和农村河道保洁的经费保障力度,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河道路网环境卫生清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水利等基础设施长效维护,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了农村地区人居环境。积极落实保障“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年安排资金*万元支持*个村级公共设施项目建设,加快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延伸,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二)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年开始,区政府制定实施三年美丽乡村行动计划,*年对龙坞茶镇*个村实施美丽乡村升级版的整治建设,*年又启动*片*个村、*镇*个村的全域化美丽乡村建设,*、*小集镇综合整治也带动了*等*个村的整治建设。农村地区的环境面貌、设施配套和道路交通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为壮大集体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开展农村土地流转。从今年年初开始,在*、*地区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累计流转土地约*万亩,并已引进两家规模企业,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通过现代产业园的引进带动,将提升村集体建设用地和现有房产的潜在价值与经济收益,为村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拓展了渠道。

(四)启动整村连片搬迁。近年来,区政府花大力气、大手笔对*、*部分行政村实施整村搬迁,着力通过引进大项目、大平台,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等项目已经确定落户*村和*村,*景区打造和*新区建设将覆盖*村、*村等。通过整村搬迁后大项目的引进,为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村集体负债,“刚性”支出在不断增长;

增收来源乏力,相关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化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收支难以平衡。*年全区*个行政村村集体可分配收入约*万元,平均每个村约*万元。其中*万元以下有*个村,最低的*桑园地村*万元。*万元至*万元有*个村,*万元至*万元有*个,*万元至*万元有*个,*万元以上有*个,最高的留下东穆坞村*万元。*年村级集体总支出约*万元,村均支出约*万元,*个村出现财务赤字,合计赤字总额*万元,平均赤字约*万元。*年区级财政投入村集体补助资金*万元,平均每村获得补助收入约*万元。依靠较高的财政补助收入,大部分村基本实现收支平衡,但绕城等*个村仍收不抵支。预计*年全区*个行政村可分配收入相比*年有所降低,约为*万元,但总支出较*年将出现较大增长,约为*万元,预计将有*个村出现财务赤字,合计赤字金额*万元,其中*个村在加上补助收入的情况下仍收不抵支。

*地区被划为*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生态公益林保护区,各村在土地利用、开发建设、招引企业等方面受到了严格的限制,村集体经济发展难度极大。

**个村美丽乡村建成沥青路面*万方,公共绿化面积*万方,庭院河道绿化*万方,路灯*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个,仅靠村自身将难以维持长效管理的费用支出。三是村级债务负担过重。*年共有*个村背负债务,累计负债*万元、村均*万元。沉重的债务也带来了高昂的利息支出,如转塘何家村债务总额*余万元(含部分预付款),每年利息支出需*余万元,但其年可分配收入也仅约*万元。

(四)保障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制度不够完善,可持续发展缺乏后劲。一是村集体资产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一些村撤并后存在“并村不并账”问题,村里大部分经营收益仍归老村(组)所有,新村村集体大多无经营收入,只能靠补助收入维持村级组织运转,要想发展集体经济更是“小马拉大车”。二是扶持机制不够完善。近年来区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对发展集体经济缺乏直接有效的政策支持,特别是在项目建设、土地保障、物业租赁等方面还没有一套更加系统有效的配套政策。三是对村干部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一些村干部对发展集体经济的动力不足、信心不强、办法不多。不少村干部思想上过分依赖通过留用地开发建设这一条路径,而对其他增收渠道则探索不足。特别是近几年来,区级财政的补助力度不断加大,一些村干部也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所欠缺。

结合我区实际,现就进一步发展壮大我区农村集体经济,提出如下建议:

在帮扶方式上,要从单一财政扶持转变为政策、财政、智力等综合施策上;

在工作主体上,要充分尊重农村集体组织自治原则,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利益、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组织的主观能动性。四要强化指导。要把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作为部门、镇街以及各级领导的重要工作任务,大力推行领导干部联系经济薄弱村、部门和企业联村结对等制度,持续对各村进行指导与帮扶。要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指导,积极向各村提供切合实际,具有政策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精准指导,帮助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二)拓宽发展思路,探索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途径。

一要整合资源增收。深入做好美丽乡村建设、小城镇综合整治、旅游全域化发展与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融合文章。要以景区化标准统一规划布点各村设施配套,切实为村集体发展旅游、服务村民、壮大集体经济提供空间支持。要指导各村深入挖掘当地人文、历史、民俗、特产等,发展生态游、故地游、创意农业、民宿休闲等产业项目。如龙坞茶镇拥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优势潜力,日前已顺利通过省旅游局*a级景区旅游资源评估。要积极鼓励指导村集体充分利用*a级景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开发或者参与开发西山健身游、探险游、观光游、乡村避暑游和乡村特色小吃游、乡村民俗游等特色旅游产品。让村集体参与到乡村旅游中来,让村集体在发展“龙坞旅游”中有所作为、大有收获。二要依托项目增收。要加快*新区建设进度,积极招引符合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显、环境效益好的大企业、大项目落户。要切实加快两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步伐,稳妥做好后续几万亩土地的流转工作,尽快形成农业产业的集聚效应,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三要挖掘潜力增收。紧紧抓住美丽乡村建设、小城镇综合整治契机,加快对村级农贸市场、物业用房的提升改造,增强商业综合体能力,着力实现业态转型,提高村集体收入来源。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支持和鼓励村集体合理利用山林、池塘水面、“四荒”地、低丘缓坡等资源,增加村集体收入。四要合作发展增收。支持和引导村集体以土地、物业等资源,以保底分成的方式合作、入股,稳妥参与景点打造、产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促进农村集体经济投资多元化发展,实现资产管理向资本运营的转变,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质量。

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村级集体预支留用地指标的落地政策,及时调整布点规划,努力实现指标落地。对各村现有被闲置的集体建设用地进行全面梳理,区政府要制定出台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建设政策,按照每个村规模大小,允许相应的建设用地用于产业布局,既推进集体经济发展,又减少土地浪费。要注重发挥“一事一议”的作用,对于有利于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项目,在不违背政策的前提下,尽可能通过“一事一议”“几个一点”的办法,成熟一个、上马一个,帮助村集体突破政策瓶颈,拓宽增收渠道。二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美丽乡村需要财政转移支付和反哺。要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区镇两级对村级的专项投入和各类补助要及时足额拨付到位,有效使用,保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要加快制订出台美丽乡村长效管理办法,制定补助标准,明确经费投入来源,确保长效管理落实。三要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加强与上级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加快符合条件的行政村撤村建居步伐。加强与市人社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将区内超龄农民视同撤村建居居民以及征地农民,允许一次性缴纳养老经费,享受职工基本养老金。加强与市相关部门的联系对接,争取将绿化、保洁、路面养护等美丽乡村长效管理经费纳入城市绿化保洁以及背街小巷整治经费体系,减轻区级财政与村集体的开支负担。

一要规范“三资”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三资”平台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村级财务公开制度,推动村集体经营管理的公开化、透明化和规范化,及时、真实地公开相关信息,接受村民监督。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民主决策机制,规范和完善民主决策的内容、形式和程序,不断提升村集体经营管理的民主性和科学性。逐步合并村级账目,加大村集体资金资产融合力度。要加强对已有留用地开发建设的村的监管力度,确保村级资产保值增值增收。二要建立典型带动机制。要立足区内实际,突出增收特色,指导各村集体组织提炼总结增收的好思路、好方法,着力形成适合本村的增收模式。要加强农村集体之间的沟通交流,鼓励先进村集体“现身说法”,努力通过典型示范,整体推动全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三要防范风险,建立村级债务化解机制。要严格落实债务化解责任制,控制新增债务,建立健全举债申报审批制度、债务动态监测和预警机制,规范举债行为,坚决防止盲目举债,严防发生新的不良债务。同时要加大村级债务的化解力度,积极利用好省市区财政扶持化解村级债务的各项政策,采取有效举措努力化解村级债务,着力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营造宽松环境。对何家村等负债特别重的村,要采取“一村一策”的办法,尽快帮助解困。

适时组织村党组织书记、村主任到先进地区进行考察学习,开拓发展经济思路,增强致富带富本领。二要抓考核。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纳入对村班子和村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奖励政策,落实奖惩责任。要探索建立村干部报酬增长与集体经济发展、集体积累的增加有机挂钩机制,激发“两委”班子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三要重自治。进一步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将美丽乡村建设长效管理纳入村规民约重要内容,明确奖罚举措,引导村民树立主人翁意识,转变生活观念,消除乱扔垃圾乱吐痰等陋习,减少村级管理支出。要教育引导村民群众树立“我居住,我收益,我负责”的观念,自觉做好门前屋后卫生“三包”,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篇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xx月份以来,我们在区人大常委会分管副主任的带领下,通过听取汇报、座谈走访等形式,围绕我区农村经济体增收工作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评价。

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全力推动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农村集体经济保持稳步发展,各项经济指标均超过预定的工作目标。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切实贯彻落实十九大会议精神,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全域打造美丽乡村融入“品质之城、创新之区”的精神要义,高起点谋划、高规格保障、高标准落地,先后投入240余亿元,实施“千万工程”、“三改一拆”、“五水共治”、“五星3a”、“八美行动”等,全区的农村面貌实现质的飞越,基础设施及配套得到有效的提升,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先后制定出台系列政策文件,实施农村集体经济“五年增收计划”和“三年增收行动”。20xx年区委区政府又深入贯彻落实***和省、市委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指示精神,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的实施意见》和《关于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消薄的实施意见》,实施新一轮的“三年增收行动”,在生态型乡镇每年xxx万元助推集体经济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又每年安排xxxx万元村庄经营奖补资金,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同时积极争取省级农村综合改革项目、美丽乡村试点和一事一议项目等,集中资源资金壮大发展村级物业。各乡镇街道也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加大扶持力度,如东关街道和盖北镇,在村级物业建设上x:x配套区级资金补助,使得各村的物业项目更快落地,发挥增收实效。

区农业农村局及时总结我区近年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好做法、好典型,编制《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十大模式》,用典型示范来引导全区各村借鉴发展。同时,探索利用金融助村、部门企业帮扶和乡贤助力等,发动各方力量来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在政策引导和示范带动下,各地各村结合自身资产、资源、资金等优势,开拓创新,积极谋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如曹娥街道高田头村通过建造物业,每年为村集体增收xxx余万元;东关街道马家桥村通过土地征用后获得的集体留存部分土地征用款购置商业用房,利用集体土地资源建堆场、库房等,村级集体经营收入快速增长,年超xxx余万元;盖北镇打造的“一村一幢楼”,使得各村的经营性收入成倍增长,预计到明年村均经营性收入可突破xxx万元;xx乡xx村、xx村等激活闲置农房和集体闲置用房,引进社会资本,发展乡村旅游、民宿和农家乐,村经营性收入也明显增加;下管、陈溪四个村与盖北镇开展“飞地模式”,村集体经营收入也实现稳定增收。

区镇两级一方面积极通过夯实基础、创新模式来引导村做好集体经济“开源”文章,另一方面通过加强三资管理,做好“节流”来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在完成村级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盘活集体资产、资源、资金,开展各类问题合同的清理;规范村级非生产性开支管理,基本实现了村级零招待;严格开展村级工程审计,通过审计核减,每年为全区村集体节约工程支出xxxx余万元。近三年来,全区村集体常年经营性收入村均增加xx万元,增长xx.x%,村均总收入增加xx万元,增长xx%,在xxxx年全区村经营性收入全部实现xx万元以上的基础上,今年年底有望达到xx万元以上。

二、存在问题。

通过近年来的持续发力,我区的农村集体经济增收工作成效明显,但刚性支出因素也不断增加,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较突出,这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推进,村庄环境面貌大大改善,而需要开支的公益设施维护、环卫保洁、绿化养护、路灯电费等费用也大幅度上涨,村级日常支出、长效管护支出明显增加。以道墟街道称海村为例,xxxx年,该村全年刚性支出共xxx.x万元,%;xxxx年,支出xxx万元,占全年收入xxx.x%;xxxx年,支出xxx.x万元,占全年收入xxx.x%,刚性支出占全面收入占比呈不断上升趋势。全区目前村级集体常年经营收入在xx万元以下的村仍占比xx%,收入xxx万元以上的村只有xx个,一半以上的村入不敷出,需财政转移“输血”,整体发展水平仍不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在绍兴三区中相对落后。

从现状来看,我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大多来源于物业租赁或山地湖塘等发包收入,占全区行政村集体常年经营性收入的xx.x%,在资本经营、乡村旅游带动等方面缺乏增收途径。部分村通过土地开发整理有所增收,但受资源制约开发后劲乏力。拆后利用土地盘活力度不够,在旅游开发、股份合作等增收模式亟须突破发展。同时,我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北强南弱”的格局总体没有变化,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较高的村,大多集中分布在百官、曹娥、道墟、东关、崧厦等建成区周边乡镇(街道)。xx、xx虽为中心镇,但辐射效应较差,小越、梁湖辖区内村地域优势较少显现。而xx、xx、xx、xx、xx等xx乡镇收入较低,增收地域差距明显。

一是村集体资产管理机制不够完善。部分村靠财政转移支付和补助收入维持村级组织运转,要想发展集体经济更是“小马拉大车”,个别村撤并后存在“并村不并账”问题,村里大部分经营收益仍归老村(组)所有。二是扶持机制不够完善。近年来区委区政府也出台了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政策落地上存在不足,特别是在项目建设、土地保障、物业租赁等方面缺乏直接有效的支持。三是对村干部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一些村干部对发展集体经济的动力不足、信心不强、办法不多。不少村干部思想上过分依赖通过留用地开发建设这一条路径,而对其他增收渠道则探索不足。特别是近几年来,区级财政的补助力度不断加大,一些村干部也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所欠缺。

三、意见建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部署,五中***更是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根据这一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现就进一步发展壮大我区农村集体经济,提出如下建议:

(一)转变发展观念,营造重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氛围。

一要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明确要求,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事关我区“品质之城”建设和城乡高质量发展。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有要求,农村有需求,农民有呼声,必须引起各级的进一步重视。要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抓到底。二要明确目标。要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列入“十四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我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目标和发展任务,选准发展路子。要认真分析每个村的发展条件和特色优势,探索发展适合当地实际的特色产业。三要精准施策。要切实加强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问题的调查研究,广泛倾听农村群众诉求,提出壮大我区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措施。当前我区已完成新一轮村社换届,大部分村的农村环境整治也已基本结束,相关部门和镇街要及时转移工作重点,调整。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工作方式。在工作精力上,适时从整治建设转移到产业发展上;在帮扶方式上,要从单一财政扶持转变为政策、财政、智力等综合施策上;在工作主体上,要充分尊重农村集体组织自治原则,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利益、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组织的主观能动性。四要强化指导。要把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作为部门、镇街以及各级领导的重要工作任务,大力推行领导干部联系经济薄弱村、部门和企业联村结对等制度,持续对各村进行指导与帮扶。要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指导,积极向各村提供切合实际,具有政策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精准指导,帮助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一要整合资源增收。引导抱团发展、发展美丽产业,深入做好美丽乡村建设、小城镇综合整治、旅游全域化发展与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融合文章。要以景区化标准统一规划布点各村设施配套,切实为村集体发展旅游、服务村民、壮大集体经济提供空间支持。二要挖掘潜力增收。紧紧抓住城乡一体化发展契机,加快对村级农贸市场、物业用房的提升改造,增强商业综合体能力,着力实现业态转型,提高村集体收入来源。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支持和鼓励村集体合理利用山林、池塘水面、“四荒”地、低丘缓坡及各相关部门单位闲置国有资产、资源,增加村集体收入。三要合作发展增收。支持和引导村集体以土地、物业等资源,以保底分成的方式合作、入股,稳妥参与景点打造、产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拓展服务功能,促进农村集体经济投资多元化发展,实现资产管理向资本运营的转变,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质量。四要健全平台增收。进一步健全镇街平台公司、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村级监管平台、市镇两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等,切实发挥农村资源要素的高效流动。建议区级新农村公司试点开展农村集体非公益性资产注入利用工作,探索设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或农村信托投资公司,委托专业机构运作,实现全区各村闲置资源、资产、资金的最大效益。

(三)加大扶持力度,大力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发展。

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落实村级留用地政策,对于村级留用地给予办理国有建设用地出让手续,土地出让收入收益部分,在符合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规定的前提下安排给村集体。加大村集体建设项目税费优惠政策力度,最大限度减轻村级负担。要把扶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对村集体经营或参股的项目在信贷及其利率方面给予优惠。二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美丽乡村需要财政转移支付和反哺。要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承担的投入机制,加大对村级组织运转、村级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转移支付力度。区镇两级对村级的专项投入和各类补助要及时足额拨付到位,有效使用,保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要加快制订出台美丽乡村长效管理办法,制定补助标准,明确经费投入来源,确保长效管理落实。三要加大向上争取力度。政府要加大向上争取支持的力度,积极争取上级相关乡村振兴资金政策扶持。

一要规范“三资”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三资”平台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村级财务公开制度,推动村集体经营管理的公开化、透明化和规范化,及时、真实地公开相关信息,接受村民监督。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民主决策机制,规范和完善民主决策的内容、形式和程序,不断提升村集体经营管理的民主性和科学性。要加强对已有留用地开发建设的村的监管力度,确保村级资产保值增值增收。二要建立典型带动机制。要立足区内实际,突出增收特色,进一步指导各村集体组织提炼总结增收的好思路、好方法,着力形成适合本村的增收模式。要加强农村集体之间的沟通交流,鼓励先进村集体“现身说法”,努力通过典型示范,整体推动全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三要探索改革创新机制。完善政策扶持和要素保障机制,不断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稳妥开展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和闲置宅基地、闲置农房盘活利用。积极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尽量减少简化审批手续与限制,让乡村产业(企业)留在乡村。

(五)加强基层建设,加快形成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一要强班子。加强对村“两委”班子领导发展管理集体经济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努力提高村干部的政治理论修养和驾驭经济发展能力;适时组织到先进地区进行考察学习,开拓发展经济思路,增强致富带富本领。二要抓考核。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纳入对村班子和村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奖励政策,落实奖惩责任。要探索建立村干部报酬增长与集体经济发展、集体积累的增加有机挂钩机制,激发“两委”班子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三要重自治。进一步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发挥调动村里精英能人示范作用,切实增强村民主人公意识。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将美丽乡村建设长效管理纳入村规民约重要内容,要教育引导村民群众树立“我居住,我收益,我负责”的观念,自觉做好门前屋后卫生“三包”,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减少运行管理支出。

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篇八

近年来,全镇集体聚餐次数逐年递增,多以主家自办的宴席为主,为了节省钱财,找群众帮忙的形式居多,厨师和服务人员均为当地群众,没有相关的证件;设施设备简陋,卫生条件差,没有备案服务于农村集体宴席的专业组织,隐患较多。因此我镇就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现状进行了认真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目前我镇23个行政村街,没有备案给农村集体聚餐提供服务的固定厨师和专业服务人员,多数厨师为男性且基本来自农村,除具有群众认可的厨艺外,无基本的卫生知识和卫生法律意识,受到加工条件的限制,看似普通的农村宴席,存在着极大的食品安全隐患。其主要突出表现为一下几个方面:

1、从业人员素质低,食品卫生知识缺乏。厨师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基本上厨师全部是本村人员,都是以帮忙的情况为主,不是专业厨师,缺乏食品卫生安全常识和法律意识。参与宴席制作的主厨人员和帮厨人员流动性大,同一件事可能轮换几个人来做,食品加工操作不规范,菜肴卫生质量不符合要求。在举办宴席的`过程中,不是一天就结束,而往往持续两到三天。尤其在夏天,因食物保管不当,会出现腐烂变质现象,从而引发食物中毒。

2、从业人员无健康体检,食品安全隐患大。帮忙的厨师和服务人员多为本村村民,有时亲朋好友也帮忙刷锅、洗碗和端菜,从事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没有经过健康体检,有无传染病不得而知,食品安全隐患大。

3、食品加工场所简陋,食品安全不达标。一般都是在空场上临时搭建帐棚,支起简易灶,就开始操作,条件简陋,卫生设施不全,农户认为这样省钱。餐具洗涤消毒由于水源所限达不到“一冲、二洗、三消毒、四涮”的要求,蔬菜、生鲜及其他食品原料等的洗涤也由于条件所限达不到卫生要求,餐具乱堆乱放,存在着严重的食源性感染隐患。

4、食品采购渠道不正规,食品质量把关不严。农村宴席所使用的食品原料采购,多数是由宴席举办者自行采购。因采购渠道不正规,食品采购回来,多数没有索证索票,尤其是凉菜,主家基本是在熟食店购买,均为成品,镇食药所没有专业人员和设备进行检测。而且原料存放、加工、制作、就餐都是在临时搭建的棚户当中,与牲畜圈舍或旱厕较近,其卫生质量差。餐具每次使用后,仅仅用水冲洗,不消毒,反复使用;加工工具生熟不分,存在交叉污染。

5、厨师和服务人员没有经过培训和健康证,因是帮忙,无法强制让其办理证件,给监管工作带来了难度。

1、监管对象不确定。自办宴席的覆盖范围基本上包括所有的居民。对象的不确定给监管带来了非常大的难度。

2、全程监管难以到位。农村的传统宴席往往持续三天甚至更长,就餐次数多,要对长时间的宴席准备、制作、保存、食用过程进行监管,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我镇目前监管人员少,所以监管难以实施到位。

3、政策规定执行难。由于农村居民传统观念浓厚、安全意识淡薄,他们不愿在喜庆或悲伤再为宴席去备案和被检查。同时由于现有的政策规定并非有明确约束力的法律,执行没有强制性,即使村民不按规定办理,管理部门也无权处罚,那么很容易使相关规定流于形式。

4、镇食药所工作人员少,还有的从事政府其他工作,且不是专业技术人员,没检测设备,使工作开展十分被动。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2、鼓励具有一定厨艺的人员组建专业的农村宴席服务组织,对其组织人员进行培训,核发相关资质证书和健康证,使操作人员具备一定食品安全常识和操作规范。

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篇九

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农村的重要体现。积极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是新时期实现农民共同富裕、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完善农村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也是挖掘农村市场消费需求潜力、培育农村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手段,对于打赢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为指导河沿村脱贫攻坚工作,促进财政支持扶贫工作顺利推进,2020年2月至5月,河沿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针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开展了“一抓双促大走访”活动,现将相关情况。

总结。

如下。

孔店乡河沿村位于大通区东南高塘湖沿岸,属于三市交界地带。全村耕地面积4437亩,水面180亩,共有9个自然庄,521户,1661人,其中党员32人(含驻村工作队成员)。2014年被列为贫困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7户45人。该村地势低洼,道路交通薄弱,基础设施薄弱。汛期和涝年水面上涨,浸没耕地,造成村民搬迁,收成变化无常,大量村民外出打工,村里经济社会日益空心化。村集体经济薄弱,2016年以来仅有集体水塘出租收入0.4万元/年。2017年以来着力拓展集体收入渠道,新建光伏发电站、标准化大棚等,不断加大现代农业建设投入,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2014年—2019年分别为0,0,0.4万,11.9万,18.1万,50.7万。2020年利用扶贫资金建设阳光大棚用于出租农户新增20万元,2020年村集体收入达到82.7万。

附:2014年——2019年村集体收入明细表。

年份。

收入组成金额(万元)。

2014。

2015。

2016。

资产出租。

0.4。

2017。

资产出租、光伏项目收益。

7.9。

2018。

资产出租、光伏项目收益、扶贫项目收益。

18.1。

2019。

资产出租、光伏项目收益、扶贫项目收益。

50.7。

2020。

资产出租、光伏项目收益、扶贫项目收益。

82.7。

二、存在问题。

四是农村人才配备不“强”,村居带头人缺少农业发展思维,新型农民培育力度不够,农业专技人才匮乏,严重阻碍农业工作发展步伐。另外,畜禽养殖、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压力巨大,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考验。

三、

(一)加快产权制度改革。

一是厘清底数。对各村集体资产进行全面清理、造册登记、股权认定、确权颁证,可采取承包、租赁、参股分红等方式盘活现有资源,从而获取稳定的集体收入,各村居可确定一定比例的集体股,其余部分根据实际决定是否分红。二是开发资源。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对部分目标土地进行招拍挂,争取条件列入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增加集体收入,破解被征地农民生活无保障、村集体经济难持续的困难局面。三是创新形式。大力发展合作经济,引导村集体与农业龙头企业、种植专业大户开展合作,利用龙头带动作用,引领村集发展物料供应、产品包装、市场营销等多种经营,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形态。四是招商引资。针对地理位置优越、和谐稳定的村组,在符合环境保护、水源地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招商引资,引进中小企业、现代集贸中心、连锁超市等新业态,以集体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参股经营,不断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二)加快多元产业发展。

创新集体产权收益机制,制定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办法,鼓励村民以土地流转、房屋租赁形式参股,同时为贫户家庭留取一定比例股份,带动村民集体致富。

二是抓功能聚合,高标建设田园综合体。在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的基础上,打造集农业、旅游、生态为一体的田园综合项目,不断开拓新型业态模式,做强做优。积极引进有意向企业来村投资。下一步,要充分利用河沿村沿湖生态园、稻虾共生、生态养殖品牌基础和优势,按照园区化设计、产业化布局思路,精细规划功能区,突出设计农耕文化体验区、综合果园区、农家乐等,不断完善硬件基础配套,打造三产融合支撑点。

三是抓科技支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2018年河沿村被大通区列入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村,建成后,河沿村将通过清产核资,把集体资产的所有权确权到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改制完成后将采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利用先进生产、经营技术,多方筹集财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充分总结先进村项目经验,继续加大科技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投入,对标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兴建智慧温室大棚,引进数字控制技术,推广使用水肥一体化,控制病虫害、提高效率、降低农药使用量,达到节肥增收效果。

四是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一是改进考核机制。精简考核指标,根据当前工作计划抓重点考核,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村级班子任期目标考核和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指标,与班子成员年度考核、工资发放挂钩,让村级组织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集体经济和增加群众收入上来。二是加强针对性培训。组织开展村干部专题培训,分期分批分项目组织村干部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参观学习,解放思想,提升发展动力和信心。三是培树先进典型。全面带动农村发展集体经济需要榜样的力量,在学习先进模式的同时,积极培养集体经济发展带头人,对带头人进行荣誉和物质奖励,并向上级积极争取扶持政策,打造农村转型发展的样板。

盘活“四荒”资源,对村集体的耕地、荒山、荒地、养殖水面等可由村统一牵头,联合农户参股,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资产经营效益。也可采用公开招投标方式推行专业承包,实现收益最大化,提高资产的经营效益。二是搞好土地经营,提高土地收益率。土地是村级集体资产最重要的资源,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保障,全面开展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对村级土地、房屋等资产进行清查,积极开展宅基地、农用地整理,增加有效用地面积。依法经营土地资产,在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积极支持集体经济组织内联农户、外联企业,搞好土地有偿流转,实现农户与集体双受益。三是开展产权创新,明确市场主体。大力开展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创新,组建社区股份合作社,将集体经济利益与农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使农民成为集体的真正主人。

经过走访调研,扶贫工作队对河沿村的村民村情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对河沿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一步,工作队将继续深入到农村一线,积极与村民和村党员干部沟通,为河沿村社会稳定,村民增收致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河沿村的各项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篇十

到9个县(市、区)进行了实地调查,了解各地实际情况,听取基层干部群众、市县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主要成效近年来,全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将其作为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有力抓手,作为推进清廉村居建设的重要内容,逐步建立起比较系统完善、规范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工作体系,有效加强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农村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推动农村“三资”数字监督管理综合平台建设,智慧监管逐步推进,永康市、兰溪市被列为全省首批5个新省版“三资”系统试点县市。目前,全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基本上形成了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的体系,促进了有章理事、按章办事的落实。

2.创造“后陈经验”,民主监督不断强化。武义县建立村民财务监督小组、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后陈经验”在全国推广后,成为了农村的一项基本制度,全市各地都认真践行,促进了农村集体资产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务公开全面推行,有的县市还积极探索数字化公开形式,通过数字电视、手机终端等形式,丰富完善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开的方式和内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部署开展清廉村居建设,强化村级“微权力”监督,加强对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的指导,促进了农村集体资产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落实。

3.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积极推进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全面开展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摸清了集体资产的家底和权属关系,截止去年底全市完成产权制度改革的村社3409个,改革量化资产总额171.74亿元,2019年实现股金分红总额2.92亿元,完成股份制改革村社比例达到97.6%。全面实施农村承包经营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确权登记颁证基本完成。义乌市、浦江县获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积极探索开展股权流转和抵押贷款等,完善了农村资产各项权能,激活了农村生产要素潜能。

总结。

推广“消薄”经验,努力促进持续增收,全面完成了第一阶段省定“消薄”任务。同时,各地高度重视村级债务管控和化解工作,认真开展村级债务的调查清理,严格控制新增债务,对负债严重、化解有困难的村,落实“一村一策”帮扶化解举措。

二、我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标乡村治理方式、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和“重要窗口”建设的定位,我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依然存在不少矛盾问题和短板,必须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有的代理中心未严格执行限额审批制度。四是村级报账员队伍不适应发展要求。村级报账员普遍存在年龄老化、文化素质偏低等情况,有的地方还有80多岁的报帐员在岗,难以适应行政村扩大、业务增多、推行智慧管理等需要。许多报账员对票据审核把关不严,对发现的问题不敢监督或者放弃监督。

有的无公司法人资质的社会个人违规承建;

有的项目承包合同签订不规范;

有的项目建设违规转包分包;

有的项目监理人员素质不高导致工程质量较差等。

有的公开内容笼统,只有总开支,没有明细;

有的重大支出项目公开不及时,甚至不公开。

4.上级监督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一是乡镇农经监管力量薄弱。乡镇农经队伍是农村集体资产的主要监管力量,但各县(市、区)乡镇农经员普遍缺乏,且兼职较多,精力难以集中,有的县(市)的有些乡镇甚至没有在编人员,与省里要求的“1-3万人配备2名,3万人以上配备不少于3名”的要求差距很大。随着乡镇农经工作内容不断增多,包括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财务管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消薄”、土地流转服务、农村经济统计等等,乡镇农经员队伍建设问题将日益凸显。二是清帐理财、审计不够到位,效果不明显。目前的村级清帐理财、审计仅限于村级财务收支流水,未延伸至村级资产、资源以及决策和绩效等,存在清帐理财(审计)不到位、结果运用不到位现象。

5.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一是集体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不高。村级集体经济不平衡现象突出,不少县(市、区)往往10%的村占70%的收入。全市有近40%的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在10万元以下,对照新一轮集体经济巩固提升攻坚三年行动要求,我市有近一半的村将是省定相对薄弱村,数量全省第一。当前村级集体刚性支出日益增多,较大比例的村集体收入难以支撑开支需要。二是“消薄”成果巩固、持续提升难度大。发展集体经济路径不多,有许多村的经营性收入大部分来源于县、乡统筹的物业项目,本村无持续可增收的项目,虽然实现了前一个三年“消薄”计划,但要实现倍增的目标则比较困难。三是部分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矛盾突出。各县(市、区)都有一些富裕村,现金资产较大。因投资理财人才少、能力弱、渠道狭窄,同时上级部门管理较死等多种原因,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路子少、压力大,矛盾突出。

6.依法管理观念还亟需进一步增强。一些政府部门和村干部还没有养成依靠法律、法规来规范管理农村集体资产的自觉。从《浙江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这部地方性法规的施行情况看,有许多明确规定未执行到位,如有的地方还未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有的地方还未将乡镇会计代理机构的办公条件和人员工资等所需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有的地方未及时兑现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政策,等等。同时,执法还不到位,自2016年5月1日以来,各县(市、区)未依照《条例》的相关规定实施过相应的行政处罚,没有发挥《条例》应有的规范、震慑作用。

三、

对进一步加强我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意见建议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是我市努力为建设“重要窗口”交出高分答卷、打造更多“金”字招牌的重要着力点,要坚持以深入贯彻实施《条例》为基础,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智慧技术运用,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不断夯实农村基层组织经济基础,促进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高质量发展。

1.认真贯彻实施《条例》,提高依法管理水平。一是加大《条例》宣传教育力度,努力提升依法管理农村集体资产的意识。二是加大《条例》贯彻实施情况自查自纠力度,全面对标《条例》规定要求,建立问题、整改、责任三个“清单”。各级政府部门要发挥好带头示范作用,加大投入、搭建平台、配套制度、兑现政策等,加快补齐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短板,为推进法治化管理夯实基础。三是加大对违反《条例》行为的执法力度,及时严格处理违法人员,真正起到查处一起、警示一批、教育一片的目的。

积极推广数字化公开,如手机app、电视互动平台等公开方式,让群众查阅、监督更方便、更充分。

3.加强乡镇代理中心建设,完善代理服务机制。要在坚持村财乡管的基础上,加强乡镇代理中心建设,提高代理服务和监管水平。一是提高代理中心会计服务能力。导入竞争机制,全面推广与银行等第三方专业机构合作的方法,共建乡镇“三资”代理中心,不断提高代理中心会计队伍的专业性、稳定性。同时,要加强对“三资”代理中心业务的考核,以此作为兑现政府购买服务政策的依据。二是继续推进代理服务全覆盖。要加强督查,认真落实“将行政村级以下集体组织的‘三资’管理统一纳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体系”的要求,将行政村下属的自然村、队(组),村老年协会、居家养老中心、村办企业等村内其他组织掌握的集体资产,全部纳入乡镇代理中心的监管。要研究落实村属企业集体资产监管、实现保值增值的政策措施,保障村集体产业健康发展。三是完善代理服务运行机制。建立健全票据审核机制,推广村务监督委员会、代理会计、农经员分工协作的“三审核”机制,并要建立镇、村对争议支出的及时协调解决机制。四是提高村报账员队伍水平。村报帐员是代理服务的基础环节,要探索创新村级报账员选用机制,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面向社会由乡镇统一招聘,提高报账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要加强村建设项目的预决算约束,克服随意扩大项目;

要建立村级建设项目库,完善乡镇对村级建设项目申报立项的审查把关制度,确保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二是健全完善工程发包管理制度。既要防止村级建设工程拆分、肢解,化整为零或以其他方式规避招投标,又要降低村集体的负担。如对村级同类建设项目,可以打包由乡镇统一招投标。三是建立健全村级资产运营制度。切实加强对外投资项目的经营管理和监督,规范集体产权交易,既要确保集体资金安全,又能实现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要定期对乡镇、村集体资产管理人员、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业务能力。二是推行审计标准化,提高审计监督质量。积极构建村级清帐理财、乡镇(街道)组织清账审计、委托中介机构审计、县级重点清账审计相结合的监督体系,完善村集体资产分级审计的监督制度,并要细化审计机构选择、审计人员组成、审计工作标准等制度。注重审计(清帐)结果运用,督促做好问题整改。三是发展数字农经,落实智慧监管。全面推广新省版“三资”系统,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综合管理平台建设,积极推行村务卡等去现金化改革举措,形成收支非现金结算的闭环管理。要按照监察全覆盖的要求继续加强对村级组织巡察监察,对反映集中事项要开展专项检查。

要引导围绕自身资源、自身优势,积极探索美丽经济、电商经济等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经。二是巩固提升“消薄”成果。进一步落实省里新一轮加强村集体经济发展政策,确保在责任落实、项目发展、资产盘活、结对帮扶、财政支持等方面有新的加强,不断提高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同时,要继续加大财政资金统筹保障力度,确保经济薄弱村收入底线。三是继续做好村级债务管控化解工作。各级政府要及时兑现奖励扶持政策,并要建立村干部报酬与村集体经济发展、村债务化解相挂钩的考核激励机制。要将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债务)等情况全部纳入“三资”管理范围,实现源头监管,并制定科学的债务化解计划。四是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激活潜力。要加快各县(市、区)的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设,构建农村综合性产权流转交易体系,推进农村集体“三资”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要总结推广义乌市、浦江县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成功经验,着力在农村集体产权赋权活权上有新的突破,激活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潜力。

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篇十一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我乡主动作为,顺势而上,紧紧抓住发展的大好机会,积极争取上级扶持,有效解决群众增收困难这一难题,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大抓农村产业。产业发展呈现出从弱到强、从无序到有序、从疲软向蓬勃发展的态势,产业经济成为全乡村经济的“助推剂”。

(一)畜牧养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畜牧业是我乡的传统产业和基础产业,把发展畜牧业作为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工作来抓。养殖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养殖水平不断提高,畜牧产业得到了稳步发展。20__年,全乡畜禽存栏量近7万头(只),各类养殖大户70户,实现畜牧业年产值达2500余万元,实现畜牧业农民人均增收600余元。

(二)果蔬种植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我乡有种植蔬菜的传统,有距离巴城较近的优势,大力发展优质水果和蔬菜产业,打造有机、绿色蔬菜基地建设。

积极帮扶回乡创业青年岳林在家乡组建了“金大寨种养殖业专业合作社”,以寨子包村为核心,租赁土地2000余亩,打造以优质蔬菜、水果、水产等为一体的现代观光农业产业园。目前,已建成生态草莓园200亩,优质食用菌10万袋。蔬菜大棚15个,30余亩。完成核心园区耕作道8公里,硬化园区公路200米,园区蓄水池8个6000余方,新建、整治园区渠系5000余米。总投资820余万元。解决当地农民就业100余人,20__年已实现产值80余万元,20__年拟建成草莓园300亩,食用菌40万袋,种植蔬菜300亩,可实现产值4000余万元。

回乡创业青年赵维国发起、并组织成立万绿种养植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150人。依托印山坪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万绿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主要种植莴笋、韭菜、芦笋、大葱、西红柿等品种。目前全乡蔬菜种植面积4600余亩,产量1.1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000余万元,农民人均增收860余元。果蔬农产品采取传统种植模式,走无公害种植路子,结合现代农业科技,产品质量过硬,畅销城区,成为深受市民喜爱的“农民种的绿色菜品”。金大寨专业合作社引进北京的葡萄品种,在寨子包村种植的优质葡萄,成为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高品质水果。

(三)工业项目实现从无到有。

由于受地理条件和资源的限制,我乡工业发展举步维艰。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班子不断发掘本乡资源优势,结合市场需求,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外地客商,投资300余万元,在天桥村兴建了纯净水生产基地。该水厂的建设,既把多余的山泉水“变废为宝”,解决全村近30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

(四)发展乡村旅游业大有可为。

我乡距离主城区较近,生态良好、民风淳朴、乡风文明,古楼山已成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休闲基地。近年来,我乡以鼓楼山、寨子包、方山雁、何家坪村为依托,打造观光农业,实现农民人均增收1000余元。我乡的“生态农业产业示范基地与观光园”项目,核心园区达2300余亩,种植优质草莓和葡萄,打造农业产业观光体,吸引了更多市民到休闲观光。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重视产业发展是根本。

我乡过去产业发展虽有起步,但未形成规模化、市场化发展的状态,在增加农民收入、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动力不足,成效不明。去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我乡把农村产业发展列入全乡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到了非常突出的位置。坚持产业先行,搞好科学规划,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建设美好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充分发挥乡党委的决策力量和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释放群众在产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全乡各方面力量,全力以赴打好产业发展攻坚战。以特色产业为支撑,下大力气走出以产业发展促进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回应发展需要,解决了为何发展农村产业的问题。

(二)发展定位准确是关键。

产业发展定位准确与否事关我乡产业发展的成败,经过不断实践和努力探索,结合实际和历史传统,因地制宜,充分论证,村民自愿,逐渐形成了我乡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富民强乡为目标、以农民增收为方向,以主城区为市场,围绕有机、绿色、无公害,大力发展果蔬产业;围绕“传统养殖、市场竞争”的战略,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产业;围绕地理和生态优势,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围绕巴山新居和聚居点建设,结合农村发展的历史趋势,发展个体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务。发展定位准确,解决了如何发展农村产业的问题。

(三)突破发展方法是核心。

把“纸上谈兵”演变成产业发展的成果和农民增收的现实,是该项工作的核心。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走出去”开展招商引资,引进资金、技术,仅20__年下半年,赴成渝、珠三角开展小分队招商3次,对接企业20余家,洽谈现代农业、旅游文化、商贸服务等项目8个,成功引进现代农业项目1个,合同协议投资2000万元。二是积极实施“回引工程”。大力宣传近几年来我区的发展变化,吸引在外人士返乡创业,成功回引了赵卫国、梁李等在外人士19人,总共投资0.8亿元,着重发展果蔬、中药材、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多措并举,有效解决了怎样发展产业的问题。

三、下步工作打算。

在已有产业发展成绩的基础上,我乡将再接再厉,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抓好抓实今后的产业发展工作。

(一)在工作推动方面下功夫。

开弓没有回头箭,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倒逼全乡干部主动作为,推到产业工作一线。坚持强有力的工作措施,树立时不待我的紧迫感,想更多的办法、用更多的措施推动工作。发展决心不减,形成发展的更大合力,扎实推动产业发展,形成常态化和长效化工作机制。

(二)在做大做强方面下功夫。

我乡的畜牧产业、果蔬产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已初具规模,下一步,充分调动积极性,研究和对接市场,做大做强现有产业,打造产业升级版,使之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土品牌。

(三)在服务保障方面下功夫。

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是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认真树立投资兴业、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高度重视投资软环境建设,大力宣传发展环境,贯彻落实开放合作工作部署,做好产业发展的服务保障工作,营造产业发展的氛围。

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篇十二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问题调研情况汇报材料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问题调研情况汇报材料农村集体经济特别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础薄弱,总体水平不高,是影响我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点难题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农村集体经济特别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础薄弱,总体水平不高,是影响我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点难题之一。根据xx区政协xx年度工作安排部署,结合区委区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调研工作要求,为充分了解我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以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出谋献策,xx区政协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题调研组在区政协黄兆明副主席的带领下,于今年5-6月在xx区内开展了相关调研活动,并于9月26-29日赴四川省泸州市调研考察学习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经验。现将调研活动报告如下。

本次调研,在xx区内,调研组通过区集体经济办公室了解了全区各行政村当前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并深入阳圩镇巴部、达江、昂里等村开展了实地调研。目前,xx区行政村总数102个,其中贫困村40个,全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如下:

(一)xx区各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状况。

xx区102个行政村的分布为:至xx年8月止,全区102个行政村有村集体经济收入xx个,其中非贫困村xx个,贫困村xx个;没有村集体经济收入xx个,其中非贫困村xx个,贫困村xx个。大部分行政村没有村集体经济收入。

有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行政村中,村集体经济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2个,在3至5万元(不含5万元)的3个,在2至3万元(不含3万元)的3个,在1至2万元(不含2万元)的8个,在1万元以下(不含1万元)的18个。

(二)当前xx区各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构成状况。

至xx年8月止,在xx区已取得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49个行政村中,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构成主要为:

1、资源型经营收入型:有26个行政村主要为资源型经营收入(其中非贫困村17个,贫困村9个),占59.18%。

2、股份分红收入型:有股份分红收入的11个行政村,全部为贫困村,占22.45%。

3、项目经营收入型:有项目经营收入的为7个村(其中非贫困村有1个村,贫困村有6个村),占14.29%。

4、集体公益林收入:有2个村为集体公益林收入,占4.08%。

5、其他收入:2个村有除以上经营收入以外的其他收入,占4.08%。

从当前各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构成状况来看,已取得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村,绝大部分是靠资源型经营取得村集体经济收入,尤其在非贫困村中极为明显;其次是靠股份分红和项目经营取得集体经济收入;此外别的收入方式很少。

详见附表1-4:xx区非贫困村和贫困村xx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发展计划情况统计表。

(三)当前我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的主要模式。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我区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各乡镇(街道)和村两委按照区委、区人民政府的工作部署,不断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路子,主要方式有:一是盘活资产资源开展股份合作模式;二是兴办经济实体发展产业项目经营模式;三是村企共建能人带动模式;四是培植主导产业发展特色种养模式,五是物业租赁模式,六是服务创收模式,七是电商助推模式,八是乡村旅游带动模式,九是光伏扶贫模式,十是资金入股模式。

二、四川省泸州市、宜宾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经验。

9月26-29日,专题调研组赴四川省泸州市泸县、龙马潭区、纳溪区和宜宾市的江安县,深入泸县北部田园综合体、龙桥社区、龙马潭区大冲头村、纳溪区大渡口镇平桥村和江安县怡乐镇公平社区、剧专文化教育产业园区等村社、基地,对当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进行了考察学习。这些县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主要有:

1、实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主要做法是:

产xxx万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经营性资产进行折股量化为xx股,其中集体股xx股、社员xx股(分配到xx个村民社员)、扶贫股xx股,全部纳入村集体公司进行经营管理,量化到人的股份实行“生不增,死不减、进不增、出不减”的静态管理。

(2)建章立制,成立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到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成立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由支部书记任董事长,村主任任总经理,村委会成员任公司管理成员,镇政府三资管理人员任会计,制定民主管理、议事规则、资产经营、财务管理、股权权利等各项管理制度。

发,依托山水自然资源招商引资,成立村集体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村集体公司将水库地、农户土地出租,使村集体每年增收,农户每年保底得到分红。三是劳务输出,村企互动。为解决农业人口就业问题,泸县北部田园综合体、龙桥社区、龙马潭区大冲头村和纳溪区大渡口镇平桥村以及江安县怡乐镇公平社区,依托项目和本土企业,村集体公司与农户对接并签订劳务派遣合同,组织劳动力通过培训之后从事劳动生产、工程建筑、水电安装、设备维修、环境保洁、安全保卫等工作。大冲头村20xx年以来村集体公司对外输出劳务400余人次,村集体公司按照500元/人的标准收取劳务服务费用,劳务增收20余万元。

3、创新思路,健全管理。泸县北部田园综合体的典型成功经验是在发展道路上着重突出五个重点:一是在用人上坚持政治、产业、服务三方面标准,保证人才专业化;二是成立集体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完善公司运行管理架构,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制度、债务清理制度、活用资金制度、多措监管制度、财务公示制度、财务支出制度等6项资产管理制度严格规范资金资产运行链条,推动经营公司化;三是通过创新思路、多管齐下、因地制宜等举措,实现发展多元化;四是通过向农民发放土地产权改革证书等方式落实合作股份化;五是明确资金收益与资金分配架构,确保分配合理化。

4、联动多种发展模式。一是盘活资产资源型:鼓励村。

集体对资产资源进行盘活改造,依法采取租赁和有偿转让等多种形式,变存量为增量。二是土地开发整治型:开展以荒田、荒山、旱田等土地的整治和流转工作,对各村土地申报“旱改水”土地整治项目,不断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渠道。三是招商引资服务型:主动服务好现有招商引资企业,帮助企业做大做强,通过企业税收奖励分成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四是产业带动发展型:鼓励支持村集体以牵头组建等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通过流转土地入股合作社,开发利用村集体荒山、荒地,发展蔬菜、水果等特色农产品种植方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5、选好目标,集智聚力,激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机制。一是以资强村,利用各村空置资产,因地制宜、分村施策,向资源资产要效益。二是以地富村,加强土地流转,开发各种空置土地资源,向土地整治要效益。三是以奖助村,加强服务落户企业,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对接相关部门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向服务企业要效益。四是以业带村,鼓励发展高效农业,发展种、养、加项目,鼓励能人带动,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把农民合理有序组织起来,提高生产经营的组织化水平,形成规模优势,向产业发展要效益。

彻落实区委区人民政府工作部署,积极投入到发展村集体经济工作之中,全体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得到了推进,取得了不少成效。但受制于发展基础和资源条件等诸多因素制约,当前我区村集体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着的诸多突出问题,主要是:

1、我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规模小,基础薄。全区102个行政村目前只有49个有村集体经济收入,还有53个村没有村集体经济收入,而有收入的行政村大部分收入也是比较脆弱。

2、我区村级集体经济资源缺乏,经营收入模式单一。土地资源已经完全承包到户,村级集体资源少,可利用的资产少之又少。在已取得村集体经济收入的49个行政村中,大部分是靠少量可利用资源取得收入,能依靠加工企业、门市等经营性项目和股份分红取得收入的占比很低。

3、基层缺乏创新创业胆量和办法,村干部畏难情绪大。基层干部对集体经济发展办法少,门路短,怕难怕苦,缺乏创新创业胆量与勇气;一些村两委负责同志缺乏真正谋求发展集体经济的思路,精力投入不足;有些村还存在着“等、靠、要”思想;群众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认识也不到位,不少基层干部和群众认为只要群众富裕了,村里是否有集体经济无关紧要,村民对发展集体经济漠不关心。这些主观上的问题也形成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4、发展理念难以突破,发展路子不多。由于大多缺乏可以直接利用的资源,村级集体经济可选择项目不多,许多村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多半限于一般种养项目,规模小,缺乏科技支撑,风险大,效益低;特别是面对土地等集体资源普遍匮乏的局面,很多村对发展集体经济显得力不从心、束手无策。

5.发展人才缺乏,学习外地经验难以同化。各村基层干部通过参加外出学习考察,能体会到外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成功经验,但又觉得自身条件差,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的做法不现实,实施难度大,学不来,难以同化。

6、项目规划和实施方案还存在着不够科学、不切实可行等问题。不少村的村集体经济难以发展起来,很大部分原因在于集体经济项目规划与自身实际经营条件吻合度不高。例如不少村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规划为由区政府筹资50万元资金投入光伏发电项目,但这种单一的项目规划很容易受到政策变动的影响;又如一些村把发展甘蔗种植作为主要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这确实是符合我区的短平快项目,但在发展的具体方式和管理办法上,不能及时研究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可操作性的措施,容易造成项目实施成功率低的问题。

村,自己无积累,上级又不给,使得项目启动举步艰难。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关键是选好班子,找准路子,以资源换资金、以存量换增量、以服务换创收、以出租换收益、以资本换分红,坚持多元化发展。针对我区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1、列入绩效管理,加大营造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社会舆论环境。建议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列入乡镇、街道党政绩效管理内容。区乡(街道)两级成立工作领导机构,安排专人、专项资金,建立考核考评机制。大力宣传以走合作化和集体化道路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典型经验,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表现优秀的基层干部大力弘扬,提高其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营造发展集体经济的浓厚社会舆论氛围。

2、培养带头人队伍,增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基层队伍的战斗力。建议进一步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选好带头人,配强村两委班子。除选举、竞聘等方式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委派、异地任职等方式,选派有口碑、责任心强、懂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注重从大学生村官、致富能手、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中选配村干部。同时,强化农村经管干部的配备和培养,进一步培育抓好经管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指导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参谋能力、协调能力和指导能力。

3、转变思维理念,因地制宜拓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子。一是建议对各行政村制定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发展规划给予分类指导,参照镇抓产业、村抓特色的思路,集中发展一批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项目,通过推行“农业+电商,+旅游,+文化,+养生”等模式,拉长和提升产业链,让集体和农民有更多的收入;二是建议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评审机制,对各行政村提出的集体经济项目开展评审评估,确实具备实施落实的好项目安排专项资金给予扶持,对风险大实施条件不成熟的项目给予必要的指正,避免项目实施失败带来负面影响;三是建议围绕以资源换资金、以存量换增量、以服务换创收、以出租换收益、以资本换分红的多元化发展理念,因地制宜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子。例如西林县在发展贫困村村集体经济中实施“1110”工程,即购买一个门面、入股一个专业市场、建设10亩水果园,通过“异地发展”模式实施每个贫困村拥有一个门面,通过“整合资金”模式实施贫困村入股一个专业市场,通过“购买托管”模式实施每个贫困村拥有10亩水果园;凌云县则为村集体注入财政奖补资金和商业银行贷款解决村集体投资的资本积累问题,支持村集体购买商铺作为固定资产解决村集体实现可持续收益问题。这些发展理念和路子,值得我们思索借鉴。

4、设立专项资金,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输血”。建。

议区财政设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并通过专项资金引导协调商业银行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项目资金支持,以解决村集体经济的原始投资资本积累问题。当前我区大多数行政村人才资源和物质资源基础均较薄弱,建立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后,可以将那些不具备在当地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的行政村的发展资金,联合起来通过“异地发展”等模式进城入谷开创村集体经济项目产业园区,形成固定产业投资,然后通过产业租赁、股份收益等方式形成村集体经济的稳定收益。同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也能及时为那些具备发展条件的集体经济好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5、多种经营多轮驱动,引进经营企业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在区位、交通、资源等有一定比较优势的行政村,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多轮驱动搞活集体资产经营。建议在条件具备的村,可积极引导村级引进产业经营公司,对集体经济经营项目进行升级改造,将项目“出租”给能人、公司进行经营管理,形成规模优势,稳定长效机制,壮大经营规模。

6、借鉴外地成熟经验,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建议多方借鉴外地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实践等成熟经验,可采取清产核资,折股量化到人、落实到户的办法,成立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盘活资产,实现产业驱动、项目带动、村企互动,为发展村集体经济打开路子。

7、建立激励措施,落实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长效。

机制。建议通过充分研究论证,制定出台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办法,对真正带领群众致富,走合作化、集体化道路的村级组织,给予充分肯定和资金倾斜,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中作出贡献的基层干部,给予相应的经济报酬,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智慧力量。对经济薄弱的村,既要输血更要造血,打牢自我发展的根基,对贫困村则需建立精准扶贫长效机制,扶上马送一程,确保帮扶成果不后退,集体经济壮大之路可持续。

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篇十三

各位领导,同志们:

欢迎大家莅临**镇检查指导工作!今年以来,**镇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紧扣全年目标任务,聚焦发展薄弱环节,找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发力点”,抓住**集体经济发展难题的“切入点”,多措并举发展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截至10月底全镇17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累计收入5万元以下个村3个、5-10万元4个、10-50万元10个,总收入307.62万元,占任务的68.36%。预计到2020年底,全面消除经营性收入低于5万元的薄弱村,完成区下达的目标任务;年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村达70.59%以上,超过区下达目标任务的15.59个百分点;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集体经济强村比重总体达到23.53%,超过区下达目标任务的14.53个百分点。

一是奖惩并举,定好考核“指挥棒”。出台**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考核年度奖惩办法,细化发展路径,明确奖惩举措。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全面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将盘活集体资产增收、结合乡村振兴增收、兴建经济实体增收、争取重点项目增收、积极招商引资增收、推动农旅融合增收等六种类型的增收渠道计入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奖励范畴;将各级各部门给予各类扶持资金、社会各界给予的捐赠资金和因涉矿给予的各种赔偿、补偿、补贴等资金(集体土地流转费和青苗费可以计入奖金)以及其他不是通过自力更生增强自我“造血”功能的资金不作为增收奖励范畴。奖的动心,增收部分最高10%用于奖励村两委成员,同时对于“消薄村”和新增50万元以上村另外奖励0.5万元至2万元。罚的惊心,最高全额扣罚村两委成员绩效工资,同时扣罚其主要负责人6个月的工资,并扣除原获得奖补资金。干的舒心,进一步畅通干事创业渠道。

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篇十四

在发展村级经济中,各级都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创造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

我市村级经济发展虽然找到了一些路子,创出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通过调研,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特别是经济薄弱村,问题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农村干部发展经济的素质能力不强。一是思想观念陈旧。有的村干部市场经济意识不强,思路狭窄,认为发展集体经济就是办企业、上项目,贪大求洋。有的村干部认为当前主要是发展个体民营经济,发展集体经济不合拍,过时了,以为只要群众富裕了,集体有没有收入无所谓。泰山区省庄镇安家庄村地处山区,是有名的花卉苗木专业村,村里无偿提供技术、信息、销售等各项服务,群众收入虽然比较高,但村集体经济空壳,村里办公用房只有两间1965年盖的土坯房,村干部也十几年未发工资。东平县老湖镇南辛庄村,群众在村里的帮助下,通过特种动物养殖走上了致富路,有的户年收入达17万元,但村里不收服务费,集体无收入,运转非常困难。二是责任意识不强。有的村干部安于现状,只守摊,不创业,怕担责任,怕冒风险,“等靠要”思想严重。有的村虽然有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但由于原先办企业、上项目受挫,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思想,顾虑重重,不敢闯、不敢干。有的村干部虽然自身致富能力很强,但主要精力用在个人致富上。新泰市石莱镇胡家泉村的两名村干部,都是致富能手,家里有波尔山羊养殖、羊肉加工等项目,年收入比较高,但对集体发展考虑得很少,主动做工作少,只满足于完成上级任务,致使村集体无收入。三是工作能力差。缺思路,少办法,过多强调客观条件,不从主观找原因,怨天忧人。调研发现,有的村虽有近千亩土地,但一年到头只能收一季小麦和一季玉米,没有任何增加集体收入的门路,村干部畏难发愁,只等上级扶持,全村坐等受穷。有的`村虽然有土地、山林、“四荒”,但经营方式不合理,一次性低价拍卖,影响了村里的稳定持续发展。

2、大力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继续深化“递进培养工程”,解决好村级经济发展人才匮乏的问题。结合今年村级班子换届,广开视野,扩大民主,大力选拔那些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强、有经营头脑和管理经验、乐于奉献、脚踏实地为群众谋利益的优秀人才进班子,特别是选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进一步核定干部职数,从严把握,大力推行交叉兼职,包括计划生育干部、生产组长、工勤人员等,能兼的一律兼起来,最大限度地减少村里吃补贴的人数。结合学习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班子成员的政治理论、市场经济、实用技术和政策法律知识的培训力度,提高思想文化素质和带动致富能力。加强农村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增强他们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总结成功经验,采取工资统筹、办理养老保险等措施,保证村干部待遇落实,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落实目标责任、民主评议、考核奖惩等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管理监督。建立健全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运行机制,理顺“两委”关系,保证村级组织协调高效运转。

3、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市财政、农业、土地、工商、税务、金融、计生、政法等有关部门,根据各自业务职能,提出加快村级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形成齐抓共管、齐帮共扶的强大合力。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村级事权,严禁各种形式的乱集资、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取消一切不符合实际的达标升级活动,不得强迫村里出资兴办各种基础设施项目。严格执行中央订阅报刊的政策规定,加大查处力度,坚决杜绝除党报党刊以外的其他报刊摊派。总结县乡化解村级债务的办法,拓清底子,研究措施,积极化解村级不良债务,能挂帐的挂帐,能停息的停息,能核销的核销。同时,要求乡村量力而行兴办公益事业,严防增加新的债务负担。

4、提高民主决策和经营管理水平。认真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规范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制定细致的工作标准,进一步健全决策机制,规范决策程序,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完善民主理财制度,加大审计力度,全面推行农村财务“双代管”。落实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对公开时间、程序、内容、形式等进行规范,加强群众监督。进一步健全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机制,杜绝“跑冒滴漏”,并通过多种方式改革产权制度,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5、进一步加强对村级经济发展的领导和指导。市委制定关于加快村级经济发展的《意见》,明确目标任务,理清发展路子,落实领导责任,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基层政权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关注基层、理解基层、支持基层,积极帮助基层解决困难和问题,多渠道、多形式增加村级收入,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和有效发挥作用。认真落实市级领导干部联系困难乡镇,县乡领导干部联系贫困后进村和市、县直部门包村制度,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积极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出点子、找路子、搞服务、引项目,协调资金,优化环境。把村级经济发展纳入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和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活动,作为考核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实绩和评先树优的重要内容。加大村级特别是负债严重、运转困难村的转移支付力度,集中扶贫资金,破解发展难题。总结岱岳区实行“村村富”工程,加快村级经济发展的经验,召开现场会议进行推广。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总结各级发展村级经济的先进经验,树立一批典型,加大宣传力度,推广经验做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面上工作开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