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在农行庆祝建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汇总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8:02:19 页码:12
在农行庆祝建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汇总16篇)
2023-11-12 18:02:19    小编:

总结是一面镜子,它能够反映出我们的优点和不足,让我们更好地成长。写总结时,要突出重点,重点突出才能有深刻的感悟。在这里列举了一些值得借鉴的总结示例,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在农行庆祝建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篇一

(2004年12月30日)。

同志们:

今天能参加县地税局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与全县广大地税干部职工共同回顾总结十年来地税局走过的辉煌历程,展望我县地税事业发展的美好前景,我感到十分高兴。刚才,成小平同志代表县地税局对建局十年以来的工作进行了简要回顾,讲得很好,表彰奖励了模范纳税户,先进工作者和有奖征文获得者,借这次纪念大会之机,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县地税局建局十周年和受表彰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吴旗经济建设做出贡献的全县税务组织的干部职工和全体纳税人表示崇高敬意行衷心的感谢。

1994年9月24日,吴旗县地方税务局挂牌成立。十年来,全县各级地税机关和广大地税干部职工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地税局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这个主题,坚持依法治税,强化执法监督,加强税收管理,优化纳税服务不动摇,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依法治税由软变刚,税收收入由小变大,办公条件由差变好,队伍素质由弱变强,内部管理由粗变细,地税形象由良变优,得到了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各界和广大纳税人的肯定和好评,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实践证明,我县地税队伍是一支政府放心、群众满意的队伍。

1994年以来,吴旗县地税局人、财、物都非常缺乏,办公条件也极其简陋。但全县广大地税干部不畏艰难,大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克服种种困难,积极开拓进取,紧紧围绕组织收入这个中心,一手抓组建促运转,一手抓征管促增收,实现了地税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各项工作步入了正常轨道,为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保障。地税收入由1994年的617万元增长到今年的1.4亿元,增长了22.7倍。连续10年增超新完成任务,截止今年底,全县地税收入累计达5.9亿元,年均增长41.2%;地税收入占全县地方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也由1994年的21.8%提高到了今年的85.6%,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地税局在机关作风和机关效能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不断的进步,促进了地税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10年来,全系统建成文明单位6个,青年文明号5个,其他各项荣誉117项,个人荣誉95项,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广大地税干部职工辛勤努力的结果。希望地税部门珍惜成果,不骄不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近年来,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县域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面对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发展形势,加快发展的压力仍然很大,区域间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稍有不慎,就会落伍。因此,全县各行各业、各条战线都要紧紧扭住加快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团结拼搏,真抓实干。地税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也一定要发扬成绩,抢抓机遇,要紧紧抓住“依法治税”这一税收工作的`永恒主题,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地税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努力提高地税收入在gdp和地方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下面,我就加强地税工作提几点要求:

一是要坚持依法聚财,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财务保障。地方税收是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没有地税收主的增长,就难以实现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没有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就不能很好地保障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全县地税部门要自觉把地税工作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去研究、去把握、去落实,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加快发展的责任感,确保各项工作不放松、发展势头不减弱,努力把经济增长及时、真实地反映到税收增管上来,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充裕的财务保障。

二是要坚持生财有道,着力培植和壮大财源。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地税部门要增强发展地方经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正确处理生财、聚财的关系,掌握好生财的本领、聚财的方法,发挥税收政策“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努力做大财政蛋糕,提高收入质量,增加可用财力。要充分发挥地方税收部门的职能作用,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强经济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和税收协调发展。

三是要坚持执法为民,全心全意为广大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各级地税部门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服务观,坚持为经济发展服务、为纳税人服务,切实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思想观念和服务方式,寓服务于执法之中,最大限度地降低税收成本,促进社会效益的增长。既要保护守法经营、诚信纳税,又要严厉打击偷税漏税,防止跑冒滴漏,维护税法尊严和社会公平。

加快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大力推行竞争上岗、交流轮岗、绩效管理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要加强地税干部职工工作作风建设树立“形象就是生命”的观念继续大力加强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行风评议工作实现行业作风的进一步好转。

五是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为地税部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各级党委、政府要一如既往地高度重重视、关心支持地税工作,切实加强对地税工作的领导,支持地税部门独立、公正执法,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研究解决地税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积极帮助地税部门改善工作生活条件。

“税收是共和国的血脉”,是保持我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希望全县广大地税工作人员要以实施新税制十周年为契机,立足新的起点,追求新的目标,不断解决思想,振奋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吴旗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后,值此元旦即将到来之际,衷心祝愿全县税务系统干部职工工顺利,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好意!

在农行庆祝建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篇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在这长风浩荡、秋意浓浓的九月,我们怀着兴奋与喜悦的心情,迎来了实验小学百年校庆的盛典。此时,群贤荟萃,少长咸集,共同庆祝这一激动人心的欢乐时刻。在此,我代表全校2706名师生员工向莅临大会的领导、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关心、重视实小建设和发展的各级党政、人大、政协、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支持、帮助实小建设和发展的历届校友表示诚挚的谢意!

百年风雨话沧桑。清光绪29年,也就是公元19,“废科举,办新学堂。

首任校长胡素民“严慈兼用”,常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名言勉励学生,培育英才。1岁月悠悠,虽一度迁址,虽数易其名,但这种优良的作风却代代相传,永不磨灭。100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输送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人才。革命烈士胡驭垓,黄浦军校第一期高材生,在国民党*中被誉为“十三太保”之一的曾扩情,首任中共威远县委书记张涤痴,原《人民日报》总编胡绩伟,勇夺多项大奖、拥有多项发明,被誉为“清华爱迪生”的全国十大新闻人物、博士生邱虹云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如今,校友们分布于全国各地,有的风华正茂,年轻有为;有的老当益壮,雄心不已。他们默默奋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以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智慧和生命,谱写了共和国一曲曲奋进昂扬的赞歌。

勤耕耘,硕果盈枝喜人心。改革开放以来,我校获得了一顶顶荣誉的桂冠,四川省首批办好的重点小学、省普教科研课题项目学校、省心理健康教学实验学校、市最佳警民共建文明单位、市校风示范学校、市现代教育示范学校、市艺术教育先进学校、市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市体验教育先进学校等。

改革开放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教育的春天,也迎来了实验小学青春焕发、欣欣向荣的今天。这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学校要发展,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兴旺、社会的稳定是根本前提;各级领导的殷切关怀、社会家长的鼎力相助是可靠保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发展特长、全面育人、学思行结合的育人理念是不竭源泉;科研兴校、质量立校,依法治校、办特色学校是必由之路;一支敬业爱岗、勇于创新、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是坚实基础。

目睹今天的成就,总结成功的经验,正视缺点与不足,我们将奋力推进新课改,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争创市教育科研示范学校和县课改示范学校。我们将以建现代实小为目标,建立天文观测台、电子阅览室,完善校园多媒体教学网络;我们将以创省校风示范校为目标,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我们将以当现代教师为目标,提高教师综合教学能力;我们将以培养现代人才为目标,在重视学生德育素质、文化素质、体育素质的前提下,突出艺术、科技、英语、武术、心理健康教育等办学特色。

在农行庆祝建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篇三

尊敬的各位嘉宾,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是个好日子,既是我国人民传统的中秋佳节,也是九龙镇建镇十周年的纪念日。从某种意义上讲,建镇十周年纪念大会,既是一个凝聚人心、品味成功的总结大会,更是一个继往开来,向着新的目标迈进的誓师大会,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海陵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向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九龙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团结群众、带领群众、致富群众的九龙历届党委、政府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九龙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各位老党员、老模范、老企业家表示诚挚的问候!

回顾九龙十年发展历史,是一部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的创业史,更是一部永不满足、率先发展的奋斗史。1994年9月28日,九龙撤乡建镇,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1.29亿元,财政收入928.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557元。历经十年改革发展,如今,九龙已经拥有省级示范园区――台商工业园区,工业经济突飞猛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富裕安康,,国内生产总值5.98亿元,财政收入48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700元,各项经济指标都保持着两位数的增幅。作为省级文明乡镇、连续多年的市“十强乡镇”,九龙可以说是海陵区发展的排头兵、泰州市乡镇的一面旗帜。

透过九龙十年发展巨变,可以总结出三个方面的实践经验:第一,九龙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确立发展为本、率先崛起的思路是正确的。第二,九龙坚持以打造苏中名镇为目标,以建设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新型小城镇和建设以外为主、特色鲜明的台商工业园区为载体的'发展举措是成功的。第三,九龙坚持“富民强镇”、协调发展的实践,很好地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广大人民群众是满意的。

九龙十年发展历程,是我们海陵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力稳步提升,人民生活日益富足的一个缩影,我们理应感到高兴与自豪,但我们决不能满足于历史的业绩,陶醉于过去的荣耀,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是要突出工业强镇,为加快发展提供产业支撑。九龙是“中国车件之乡”,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和较为完整的车件产业链,要依托台商工业园区,进一步整合土地资源,加强产业引导,促进产业集中,实现产业升级,搞好产业配套,加快培植布局集中、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进一步形成全党抓项目、全民抓招商、全社会抓投资的良好局面。二是要致力农民增收,为加快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农民增收问题,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又是重大的政治问题。要拓宽思路、创新实践,在发展生产中寻找增量,在调整结构中实现增效,在加工转化中促进增值,在扩大转移中达到增收,在落实政策中求得增长,努力做到把服务农民作为致富农民的第一手段,把组织农民作为依靠农民的第一方式,把提高农民作为善待农民的第一选择,真正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项中心工作任务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三是要坚持求真务实,为加发展提供可靠保证。继续强化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加强统筹协调,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关注环境资源保护,更加关注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正确的政绩观,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工作不耍“花腔”,数字不掺“水分”,财务不留“窟窿”,使发展的实绩经得起群众的评判、后人的评说和历史的检验,切实担负起致富一方群众、搞好一方经济、维护一方稳定的历史重任。

同志们,朋友们,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我们什么错误都可以犯,就是不能犯丧失机遇的错误。希望九龙镇党委、政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倍加珍惜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蓬勃发展势头,切实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优异成绩向九龙群众、向市区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为实现“五年总量翻番,八年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在农行庆祝建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篇四

但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谁也不可能给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下一个论定,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他将来一定会说、会笑、会长大、会走很远很长的路……。”

十年前 公司创业之初;我们就明确的给自已定位,要开一家以自动化技术为纽带,专营世界著名品牌工业自动化器材的顶级公司,事实上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努力地,至力于国际名牌工控产品的引进、融合与推广。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始终坚持脚踏实地、勤奋务实的作风,平等待人、彼此信任、有效沟通的精神,和礼貌、热情、真诚、守信的服务宗旨,坚持以质优价廉的产品、良好配套的技术支持,成就着 我们一诺千金的服务。 十年了.我们从一家五金小店过渡为今天的有限公司,应该说;是顾客的强烈驱动追逐着我们成长,为了不断地完善上帝的需求,我们在管理机制、营销模式、经营方法及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做过一些努力,如果说取得了一点点成绩的话;那.这一切首先应归功于党和政府政策的阳光雨露,归功于那些长期以来一直关心和支持我们运通事业的各界朋友们,更要归功于每一位在运通效力与运通风雨同舟的兄弟姐妹们。谢谢你们 !

回首这十年风雨兼程的路,我们运通工业器材有限公司并没有铸就喜人的辉煌。仅仅是搭起了一个具备我们施展个人才华的平台,我们也只是,把我们能够做的和应该做的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实实在在地做了,令人欣慰的是,正是这些平凡的小事日趋积累,它培养和造就了我们运通这支优秀的团队。 我们知道;一个物种能够繁衍生存,得益于它对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同样,一个以人为本.有益于社会的经营理念必然会孕育着一个企业的持久生命力。运通是一个年轻、富有拼博激情的企业,有着一群至力于工业自动化事业的年轻人组成的事业团队。在我们艰难成长的十年里,植根在每一个运通人心中的“专业、品质、技术、服务”的经营理念,是决定我们成长的原动力、也是推动我们目标实现的基础。 经过这十年的成长,可以说:我们在珠三角工业自动化器材行业树起了运通的品牌形象。

效之于我们的理想,公司今天的一切,还仅仅是一个开始。运通的故事还远没讲完, 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也很艰巨。今天;面对着风雷激荡,日新月异的世界经济形势,受 国外的次贷危机.国内的人民币升值.以及石油资源和原材料价格 等.因素的影响,曾经承载着广东巨大荣耀的外向型企业,正 直面冷风. 作为企业链的一环,我们正经历着一次严峻的挑战. 加上政府正在推行的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升级转型.及低端制造型企业的般迁转走,资本和劳动力的.重新组合; 等等 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存在. 构成了我们前进路上的重重困难。 我们常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必须要发展工业, 而工业要发展就必须提高工业自动化水平”。今天政府推行的产业升级. 转型.正是应证了这样一个发展思路. 我想;伴随着政府这些举措的逐步实现,整体工业自动化技术的水平将会大幅度提升, 未来.迎接我们的 一定是;一个春光明媚的发展良机! 只要我们把握住这个良机,继续兢兢业业地工作,孜孜不倦地学习,在运通这样一个历经艰苦奋斗、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又团结协作的集体中,一定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我们也完全有理由相信,运通工业器材有限公司一定会在大家的心血和汗水中, 开创出光辉灿烂的明天。

十年过去了; 我们向那些在运通艰难成长的十年中,以各种方式支援和帮助过我们的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那些为运通事业而奋斗过和正在奋斗着的各位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 向 所有 关心和支持我们运通发展的各位乡亲、各界朋友、供应商、客户及各业界同行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业兴旺!

预祝,我们的北京奥运会胜利召开并圆满结束!

在农行庆祝建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篇五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校友们,同学们:

祝贺!致以最衷心地祝福!致以最诚挚地祝愿!

**年一甲子,弹指一挥间。今天,当我们再一次踏进校园,享受回家的喜悦,百感交集,心潮澎湃。**年历程化作**年的春华秋实,我们已从春花烂漫的学生时代步入金光灿烂的中年里程。那记载着学子们求知历程,绵延着花季少年期盼的红砖青瓦,老师们的谆谆教悔和师生互动的谈笑风生,仿佛就在眼前,让我们难以忘怀。星移斗转,沧桑巨变。母校已今非昔比,崭新的设施,崭新的环境,崭新的校园,一切充满生机,一切富有活力,一切令人向往。从繁华闹市到松花江畔,地址变了,但我们思念不变;从艰苦创业到全省重点,面貌变了,但我们祝福不变;从立志少年到有所贡献的人,身份变了,但我们感恩之心不变。无论身在何处,无论身居何职,我们都牵挂母校的发展,为母校的点滴成绩而兴奋,为母校每一次跨越而喝彩。一句话,我们从内心深处挂念,我们带着真情祝愿,祝愿师大越来越好!

忆往昔学海荡舟,看今朝事业有成。我们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每一次进步,无不得益于母校的育人环境和师长的精心培养。是母校和师长用心血和汗水培育了我们的昨天,促成了我们的今天。我从**年入学**年离校,至今已近**年。从普通教师,到机关科员,直至走上领导岗位,不能说有多么成功,但可以说是能为社会有所贡献。经历不同的岗位,经历不同的人事,也总结了一些东西,明白了一些道理,有了一些体会,利用今天这个机会,和亲爱的师弟师妹们讲一讲,与大家共勉。希望对你们将来走向新的岗位,开始新的人生旅程有所帮助。

适应新的岗位,一定要全面熟悉环境,打牢工作基础,营造多数人都支持认可你的有利氛围。环境能够培养人,环境能够造就人,环境能够改变人。这里所说的环境主要是人文环境。应该说国际、国家有大环境,市里、县里有自己的环境,每个单位、每个科室有自己的环境,每个家庭也有自己的环境。环境很难改变,那么我们就必须得适应自己身边的'环境,这对年轻人至关重要。大家将来都要离开校园,步入社会。

初到陌生的单位,初到陌生的岗位,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熟悉环境。只有熟悉环境才能更快地进入角色,只有熟悉环境才能培养工作兴趣,只有熟悉环境才能让领导同事了解认可你,只有熟悉环境才能更好地融入这个集体,只有熟悉环境才能打牢进步的基础。这个环境是广义的,既包括上级,也包括同事,还包括你所承担的工作。怎么熟悉环境?我看就是十个字,“学习、联系、务实、低调、灵活”。所说学习,就是踏踏实实地学习业务。新的环境必然有新的要求,环境变了学习内容就变了,到新的环境首先要做的就是学习。

要向书本学,要向实践学,要向领导学,向老同志学,向群众学,向服务对象学,真正把自己承担的工作吃透弄懂,成为行家里手,拿得起,放得下。大家现在是学生,更要认认真真地学习,应该讲现在学的书本知识,在工作中用的不是很多,但是可以奠定基础,开拓视野,活化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未来参加工作大大有益。所说联系,就是要融入到新环境中去。外国人讲制度,中国人讲感情。朋友多了路好走,多个朋友多条路。大家在新环境中要学会广泛联系,要尽可能地团结同志,不能孤立自己,不能孤家寡人,要融入到集体中去,和同事打成一片,通俗点讲,就是要有人缘,能联系人,有朋友。

所说务实,就是要实实在在。理想是动力,但路要一步步地走,事要一件件地干,能力要一点一点积累,成长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登攀,所做的事情,要符合实际,不能好高鹜远,不能虚头巴脑,踏踏实实,实实在在,大家认为你可交,愿意和你交往。

所说低调,就是要谦虚。古人讲“谦受益,满招损”。毛主席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都是很有道理的。作为高校毕业生,我们的确素质很高,适应环境也很快,但绝不能自满,绝不能看不起别人,这是工作之大忌。要虚心,要放下身段,这能让大家始终找到自己的不足,知不足才能求进步。当然,低调是相对的,但也不能事事沉默,显得没有朝气,该体现能力的时候也要有所彰显,让上级认可。

在农行庆祝建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篇六

(2008年12月11日)。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绿城南宁繁花似锦,八桂大地万众欢腾。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的喜庆时刻,我们中央代表团带着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深切关怀,带着全国各族人民的美好祝福来到这里,与大家共庆佳节、共享欢乐。

首先,我代表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向广西各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各界人士,向人民解放军驻桂部队指战员、武警广西部队官兵和公安民警,致以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向所有为广西发展进步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广西是祖国南疆一块神奇而美丽的土地。这里人杰地灵,各族人民勤劳勇敢,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伟大的爱国情怀。近代以来,广西各族人民始终奋战在保疆卫国和革命斗争的第一线,建立了感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涌现了彪炳史册的英雄人物。尤其是邓小平同志领导百色起义、创建红七军红八军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新中国成立近60年来,广西各族人民始终坚持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勇于牺牲,甘于奉献,有力地支持了全国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广西各族人民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作出的巨大贡献,我们党永远不会忘记,共和国永远不会忘记,全国各族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50年前,中央决定把少数民族人口集中的桂西地区与汉族人口集中的桂东地区联合起来,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这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又一伟大实践,是广西发展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经过50年的团结奋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广西生根开花结果,广西大地的面貌、各族人民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今天的广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边疆安定,人民安居乐业,是一片充满生机与活力、希望与憧憬的热土!

过去的50年,是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广西深切关怀的50年。广西的每一步发展,都凝。

聚着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心血,凝聚着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深情关怀。几代中央领导同志足迹遍布八桂大地,为广西发展描绘蓝图、指引方向,鼓舞着壮乡人民满怀豪情建设美好家园,在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进过去的50年,是广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50年。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以来,广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农业产业;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业等不断壮大,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经济结构。基础设施条件大大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特别是南昆铁路、龙滩电站、百色水利枢纽等重大项目的建成,为广西现代化建设增添了强劲动力。各族群众收入不断增多,生活明显改善,实现了从极度贫困到基本小康的跨越。

过去的50年,是广西文化建设硕果累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50年。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保护和弘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取得显著成绩,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切实保障。从当年风靡全国的电影《刘三姐》,到今天具有世界声誉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广西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越来越突出,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加强,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卫生事业长足进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发展,城乡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一大批广西体育健儿成长为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为祖国赢得了巨大荣誉。尤为可喜的是,经过30年改革开放,各族干部群众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更加坚定,对国家和广西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思想观念更加解放,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过去的50年,是广西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扎实推进的50年。50年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前进道路上遇到多少艰难险阻,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坚决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关系坚如磐石、稳如泰山,有力地促进了广西各项事业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民族团结的模范、维护统一的模范、维护稳定的模范,是我国民族关系“三个离不开”的模范,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生动体现。

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是我们发展进步的思想保证;必须始终不渝地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这是我们发展进步的坚实社会基础。对于这些宝贵经验,我们要倍加珍惜、始终遵循、丰富发展。

同志们、朋友们,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明年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回顾和总结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发展历程,我们深深感到,广西50年铿锵有力的前进步伐,反映了新中国60年的奋斗历程,激荡着改革开放30年的时代节拍。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切关怀广西各族干部群众,高度重视做好广西各项工作,对广西发展寄予厚望。今年,胡锦涛总书记、吴邦国委员长、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到广西,对广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国家公布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还将研究制定加快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政策,广西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重要机遇。广西自然风光秀美、文化底蕴深厚,资源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央殷切期望广西各族干部群众以自治区成立50周年为新的起点,紧紧抓住历史机遇,着力发挥自身优势、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在过去50年的基础上谋求更好的发展、争取更大的进步,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不断谱写各族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

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续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充分发挥广西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的独特作用。要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为契机,不断用解放思想的新成果、改革开放的新成效,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新贡献。要按照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抓好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市场体系,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营造更加有利于发展创业和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要充分发挥广西的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全面落实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早日把北部湾地区建设成为我国沿海经济新一极,成为带动西部大开发的新基地,成为重要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大力加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西南出海大通道建设,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使广西成为连接多区域的国际通道、交流桥梁、合作平台。

济增长、扩大国内需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更好地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广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加大对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边境地区和大石山区的扶持力度,增强这些地区的经济实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努力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要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千方百计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要大力加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使广西青山永在、绿水长流,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要更加重视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更加重视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着力解决各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努力实现广西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奋斗目标。

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形成广西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的生动局面。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方向,努力在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上迈出新步伐,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要深入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不断完善配套法律法规,充分行使各项自治权利,依法保障少数民族的正当权益。要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增进各族干部的团结合作,进一步夯实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干部人才基础。要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我们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各级党政组织的执政能力,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为广西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做好广西各项工作,关键在党。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要牢记人民重托,不辱神圣使命,切实承担起建设广西、振兴广西的历史责任。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时刻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浩然正气和昂扬锐气,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能力。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广西仍然欠发达的基本区情,充分认识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不忘“两个务必”,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要进一步发扬创新精神,树立海纳百川的开放心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毅力,团结带领全区各族群众,用智慧和汗水谱写广西改革发展新篇章。

同志们,朋友们,放眼今天的广西,左右江云蒸霞蔚,红土地春潮涌动,广西美好的发展前景令人鼓舞,催人奋进。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开拓前进,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祝广西各族人民幸福安康!

祝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在农行庆祝建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篇七

同志们:八月的**,流光溢彩;八月的**,万众欢腾。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抚今追昔,回首**发展的风雨历程,重温艰苦创业的激情岁月,展望催人奋进的美好未来,举杯同贺、共同庆祝**建县十年华诞。这是全县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发展史上熠熠生辉的动人一页。在这激动人心的喜庆时刻,我谨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向为**的繁荣、进步和发展付出心血、做出贡献的历届领导、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向辛勤工作在全县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致以亲切的慰问!

[找文章到本网-/-一站在手,写作无忧]发展大潮,浩浩荡荡;峥嵘岁月,沧桑巨变。自8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晋城市郊区成立**县以来,我们已经走过整整10个春秋。,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在**的发展史上,却是重要而光辉的历程。10年来,踏着改革开放的鼓点,沐浴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我们跨越了千年之交,迎来了世纪更替。1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历届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52万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艰苦创业中拼搏、在艰难曲折中开拓、在改革大潮中奋进、在小康建设中跨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创造出了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光辉业绩,谱写出了绚丽多彩的动人篇章,使这块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发生了沧桑巨变。今日之**,全县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大幅度提升,多项指标跃居全省、全市前列,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各项事业竞相推进,生机活力日益彰显,呈现出政通人和、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经过十年拼搏奋斗,全县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迅速提升。十年来,我们遵循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指导思想,致力争先发展、科学发展、协调发展,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使全县经济连续跨上一个又一个新的台阶。工业项目建设成效显著。王坡煤矿、福盛轧钢、晨晖管业、康达水泥、清慧制造、坤达磁材等一大批强县富民项目建成投产,兰花1501、晋煤2510等一批战略性项目开工奠基,全县初步形成了煤炭、钢铁、铸造、新型建材等支柱产业,形成了以煤d铁d钢-材、煤-铁-电-建材、煤-铁-铸-加、煤-化工等多条产业链。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40家,年销售收入达亿元以上8家,5000万元以上5家。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粮食总产连创历史新高。畜牧业发展步伐加快,肉、蛋、奶等畜产品产销量大幅增长。建成水东、霍秀等26个现代农业园区。天九、晋大等农业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旅游经济取得新突破。举办了三届**金秋小康旅游月活动,推出了“山、水、湾”和小康特色旅游品牌。到底,全县生产总值达到61.62亿元,是1995年的2.98倍,年均增长11.5,连续多年在全省名列前茅,位居全市第一;财政收入达到6.77亿元,是1995年的5.75倍,年均增长19.1;民营经济营业收入达到122.5亿元,是1995年的1.3倍,占到全县经济总量的64,名列全省10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18元,是1995年的2.45倍,年均增长9.4%。县域经济综合实力雄厚,连续多年名列全省10强县,被确定为全省县域经济扩权试点县,跨入山西省十强县、中部地区百强县和全国中小城市百强县。经过十年拼搏奋斗,全县改革进程不断加快,开放活力竞相迸发。十年来,我们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之源,以开放为发展之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冲破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增强机制优势,激活生产要素,谱写出了一幅幅改革开放的历史画卷。企业改革历经抓大放小、明晰产权等多个阶段,正朝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方向迈进,活力大为增强。所有制结构改革步步深入,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占到全县经济总量的64,成为全县最具活力的新的增长点。全面加快资源整合步伐,全县矿井数量整合为124矿126井。农村改革扎实推进,逐步配套,不断深化,广大农民开拓市场的创造性持续高涨,小康实现程度越来越高。党政机构改革逐步推进,顺利实现撤并乡镇工作,全县由原来26个乡镇撤并到17个乡镇。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精减,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开放领域不断拓宽,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大大提高了**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巴公化工工业园区初具规模,成为全县经济最具潜力的增长点。大力开展“走出去、引进来”活动,积极组团外出引资和参加商洽会,引进了王坡煤矿、福胜轧钢、晨晖管业等一批外来项目和外来资金。著名台商郭台铭先生捐建了万芳桥、富晋。

桥、凤城桥等项目,投资1亿美元建设龙门影视城,进一步加大了在家乡的投资。经过十年拼搏奋斗,全县小康建设成效显著,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十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小康建设为统揽,按照“跳高一步,瞄准小康抓脱贫;跳高一步,瞄准现代化抓小康”工作方针,积极推进小康建设向高水平迈进。成为全省首批小康县,20实现乡乡镇镇达小康,成为全省10个农业和农村试点县之一,连续多年名列全省小康建设十强县,20率先基本建成宽裕型小康县,全县人民实现了由基本小康到宽裕型小康的跨越。伴随着小康的实现,全县农村基础设施成效明显。公路建设方面,晋阳、晋焦、晋长三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晋济高速正在建设,大交通格局初步形成。狠抓村村通水泥(油)路工程,到去年底,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2500公里,比1995年增长662公里,全县行政村水泥路(油路)通达率达96.5,通班车率达85%,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电力建设方面,坚持电源建设、电网建设与改造一齐上,基本满足了当地生产生活的需求。吃水方面,始终把饮水解困工程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66%的村吃上了自来水,受益人口达35万人。通讯建设方面,100%的行政村通了程控电话,100%的行政村通了广播电视,100%的乡镇通了互联网。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农民和干部职工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小康村建设、村镇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被建设部表彰为全国村镇建设先进县。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县城乡低保对象做到应保尽保,低保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费入学。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42%,位居全省第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面达到85%,成为全省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县。经过十年拼搏奋斗,全县文明之花处处盛开,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十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统筹兼顾求和谐,各项事业稳步推进,各条战线捷报频传。我们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相继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年活动,精神文明建设有虚变实。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兴起,公民思想道德实践活动深入开展,连续多年保持全国文明创建先进县,涌现出了巴公镇、东四义、东常村、工商局等一批全国文明村镇和文明单位。文化工作成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公共卫生体系逐步健全,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原则,教育经费支出比重逐年增加,以“普通教育为龙头,职业教育为特色,成人教育为补充”的教育网络初步形成,成为全省“两基”工作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通过国家验收,成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得到切实加强。共青团、工会、环境保护、计划生育、爱国卫生等多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先后获得全国、全省一系列荣誉。民主法制建设稳步推进。人大、政协职能得到充分发挥,武装、统战等工作富有成效。政务、厂务、村务公开逐步深化,村委会直选全面推行。广泛开展普法教育,积极推进依法行政,法制建设进一步深入。狠抓安全生产,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高度重视矛调信访工作,跨入省市首批平安县行列。经过十年拼搏奋斗,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全县上下心齐气顺。十年来,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大力开展“两思”、“三讲”、“三个代表”学教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县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和执政能力进一步提高。我们创新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一大批年轻有为的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有力地激发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十年来,田真炉、阎炉、常买肉、段永芳、崔小满等一批具有时代特征、**特色的先进党员永不褪色、熠熠闪光,为全县2.2万名名党员树起了榜样。深入开展“抓督查,促落实”、“议**,话发展”、“刹五风,树形象”、创建学习型机关等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的进取精神进一步增强。切实贯彻“两个条例”,不断健全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勤政廉政的清新之风。当前的**,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心齐气顺,劲足实干,营造了良好的创业氛围,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十年风雨兼程,十年春华秋实。**建县的10年,是探路创业、励精图治、拼搏奋斗的10年,是抓住机遇、开拓奋进、跨越发展的10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广大**籍在外人士鼎力支持帮助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四大班子,再次向10年来为这片热土奉献智慧、倾注心血的所有建设者、劳动者、管理者,向一切关心、支持**建设事业的各级领导和同志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创业蕴含艰辛,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尤为宝贵。十年的光辉历程,铭刻着**人民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的跋涉足迹,书写着**人民与时俱进、锐意创新的壮志豪情。这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在**的生动体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的具体实践,是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全县人民共同创造的丰硕成果,更是推进**新一轮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十年的实践证明:实现**大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把经济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纽住结构调整这条主线,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十年的实践证明:实现**大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注重把上级精神与**实际结合起来,把学各地之长与创**之新结合起来,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理念,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才能促进经济的大发展,社会的大进步。特别是我们坚持把开放引进作为解放思想的重要途径,坚定不移抓开放、千方百计抓引进,持之以恒抓项目,走出了一条以开放引进项目、以项目推动发展、以发展加快赶超的对外开放之路,从而有力地改变了我们的发展理念,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快了争先发展步伐。十年的实践证明:实现**大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时因地制宜制定体现中央和省市委精神、符合**实际、反映人民意愿的正确决策,才能不断把事业推向前进。建县以来,从“九五”时期的“541”发展战略,到“十五”时期的“333”发展战略,再到“十一五”时期的“153”发展战略,这些都反映出**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环环相扣,步步深化,一脉相承,发挥了凝聚人心、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重要作用。十年的实践证明:实现**大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凝聚人心与为民造福相统一,发挥民智与真抓实干相统一,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统一,我们的事业才能获得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十年的实践证明:实现**大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把干部队伍作为事业前进的根本保证,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历练一支政治坚定、能力出众、作风过硬、群众爱戴的干部队伍,才能使我们的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十年的实践证明:实现**大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城乡关系、经济与社会发展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事业才能协调前进,社会才能和谐发展,我们就能够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回首10年,成就令人鼓舞。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各级干部驾驭全局、处理各种复杂局面的能力不够强;看摊守本、小富即安,开放创新、争先发展的意识不够强,执政能力亟待提高;经济结构不合理,支柱产业单一的矛盾依然突出;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传统优势不再明显,群众就业难,致富无门路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区域发展不平衡,有资源乡镇与山区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发展差距越来越大;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有增无减,土地、环保、有县无城等制约因素进一步加大。所有这些存在问题和不足,都要求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同志们,**十年的辉煌成就让我们无比自豪,**未来的美好前景让我们无比向往。事在人为,业在人创,**的美好明天需要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去开创。纵观当今国内外形势,我们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构建和谐山西,市委、市政府全力实施把晋城建设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煤化工基地战略构想,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思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热情空前高涨,事业方兴,人气正旺,为我们向更高目标迈进集聚了充足的能量。立足**县情,着眼发展大势,今年年初召开的县人大、政协两会,刚刚结束的县三次党代会,都对**未来的发展作出了规划,描绘了蓝图。今后一个时期,**发展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争先发展为主题,全面实施“153”发展战略,奋力建设全面小康冲刺全国百强,努力走在全省前列。具体目标是:到“十一五”末,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50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2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确保达到6000元,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接近或跨入全国百强县。这样的一个目标,是一个定位较高的目标,也是一个经过我们拼搏奋斗,完全能够实现的目标。我们一定要以建县十周年为新的起点,在历届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上,继续加倍努力、拼搏奋斗,推动**现代化建设实现新的跨越。我们要发挥优势,让**成为省市新农村建设排头兵。经过多年小康建设,我县新农村建设基础较为雄厚。当年小康建设,全省看晋城,晋城看**。在今后新农村建设上,我们也要力争走到省市前列,全省看晋城,晋城看**。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按照市委“在全省新农村建设中走前一步,领先一点”的要求,按照我们提出的新产业、新村镇、新农民、新风尚、新机制的“五新”要求,力争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一是规划先导。要把县、乡、村三级新农村规划做好。目前我们已初步拿出了全县的总体规划,全县17个乡镇、632个行政村根据这个规划拿出各自的规划。同时,要将进一步把规划细化,分门别类做出产业、社会、党建等的发展规划。这项工作要力争在底前完成。二是典型示范。切实抓好“一镇一乡百村”示范试点建设。就是抓好巴公镇、南岭乡,和刘轩窑、东常村等100个不同类型的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为全县探索路子,创造经验。同时培育好现代化型、全面小康型、宽裕型小康型和小康型新农村等新农村建设四种典型,抓好城市拉动型、村矿结合型、产业带动型、生态文明型、文化旅游型、移民新村型和城乡统筹型等7种不同的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培育。三是重点突破。抓好事关新农村建设的农民增收、环境整治、沼气建设以及村镇绿化、公路绿化、生态园林绿化、荒山绿化“四化”等各项重点工作。尤其是要下大气力抓好农民增收,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四是整体推进。既要抓好北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也要抓好东南部山区的新农村建设;既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也要抓好农村教育、文化、科技、卫生、社保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以及党的建设,确保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五是加大投入。要在加大县乡财政投入的同时,积极探索以煤补农、部门帮扶、动员群众、社会捐助等新机制新方法,确保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力争到,使全县10%的村基本达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标准,60%的村基本达到全面小康标准,30%的村达到小康或宽裕型小康标准,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我们要乘胜而上,让**成为新型工业化的楷模。要按照“做强煤炭产业,延伸化工电力,提升冶炼铸造,发展加工旅游”的思路,通过大项目带动,大园区托起,大动作招商,大环境推动等举措,全力推进全县经济结构调整,力争经过几年努力,全县形成煤炭、钢铁、铸造、煤化工、电力、新材料、农副产品加工、旅游等八大产业,建成独具特色的钢铁工业基地、铸造加工基地、煤化工基地、商品用电基地,构筑起**经济“四产八业”的发展框架,为建设全面小康冲刺全国百强,建设新农村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一是提升传统产业。我县是煤铁大县,加快经济发展,必须进一步把煤铁的文章做好。要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在深耕传统产业上狠下功夫,最大限度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和可持续发展优势。煤炭产业,通过整合资源、开发下柱煤、关小改中建大等途径,优化产业布局,做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提高行业总体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能力。同时要切实抓好煤矿安全生产,确保零事故,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冶炼产业,一方面要加快由冶炼向冶铸、冶铸向铸件的转化步伐,大力发展中高档铸件;一方面要在现有179、318高炉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福盛轧钢的龙头作用,积极鼓励新上500立方、1000立方以上的大高炉。二是发展新型产业。煤化工业,要加大项目开发力度,在煤变肥、煤变醇、煤变醚、煤变油上下功夫,加快煤炭生产大县向煤化工大县转变。电力产业,要大力发展火电,积极开发水电,实现由输煤向输电转变。新材料业,要加大新技术应用和政策支持力度,实现产业规模与产品档次的大幅度提高,力争形成120万吨水泥、2万吨磁性材料等的产业规模。农副产品加工业,要大力发展绿色产品加工和中药材加工,实现产业扩张与壮大。旅游业,要坚持整体开发,多元化投入,下功夫开发建设好珏山、山里泉、李寨等景区,着力打造“山、水、湾、古镇”旅游品牌。三是培育高新产业。要以半导体光源、坤达磁性元件等产品为龙头,积极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力争经过几年努力,使之成为我县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要敞开胸怀,让**成为创业者的乐园。要坚决扫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引导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的意识,力争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继续取得新突破。要加快推进企业改革。国有二轻集体企业要以“两个置换”为重点,进行彻底的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乡村集体企业要全面推进“二次改制”,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煤炭企业要按照“资源有偿化、企业股份化、区域集团化”的思路,实现资源整合、有偿使用与产权改革同步推进。要把组建大企业、大集团作为深化企业改革的重大战略举措来推进,全力抓好铸造集团和钢铁集团的组建工作。尤其要不断深化政府、企业、市场和社会领域的改革,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提供体制保障。要全力实施“大开放”战略。积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决破除依赖资源的“黑色思维”,牢固树立市场意识,充分发挥**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走出去招商引资、招财引智,引进更多的项目、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管理方式。特别是要加强与郭台铭、郭台强等我县籍台商的全方位合作,实现在更大层次上的互利共赢。全力实施“外引内启”工程。通过一手引资引智,一手启动内资,实施两翼联动战略。一方面,要抓住国内经济大调整、产业大转移的有利时机,全方位开放,广泛集聚各类外来生产要素和项目;一方面,要制定出台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全县广大能人大户和经济强村二次创业,把多年积累的资金启动起来,投资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带动我县民营经济发展。要继续把创优环境作为加速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环境就是品牌,环境就是竞争力。要在继续抓好水、电、路、讯及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加强软环境建设上,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和社会环境,突出解决服务意识、机关作风和行政效能等影响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的诸多顽疾,重点打击权力寻租、公权私用、侵害客商利益的不法行为,营造人人都是软环境的浓厚氛围,最大限度地把环境的综合效益发挥出来,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我们要全民创业,让**成为“太行山上的温州”。发达地区的实践证明,一个地方发展史,就是一部全民创业史。温州人“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历尽千难万险、想尽千方百计、换得千红万紫”,谱写了新时期的全民创业史。改革开放初期,依托煤铁资源优势和党的富民政策,“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成为我县发展初期全民创业的形象写照。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如期实现“建设全面小康冲刺全国百强”的奋斗目标,要在新农村建设上引领全省全市,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牢固树立全民创业意识,让全县52万人民个个都来创业,全力打造“太行山上的温州”。为此,我们要全力营造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动为本、创业立身”的价值观念,树立“创业有功、创业光荣”的鲜明导向。要激活创业主体,打造创业平台,优化创业环境,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支持机关干部主动创业,农村党员干部带头创业,广大农民就地创业,各类技术人员领办实业,在全县范围内形成千军万马创大业、百舸争流谋发展的生动局面。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加大扶持力度,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有和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参与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参与“四大基地、八大产业”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建设,参与农业综合开发,推动民营经济上档升级。要通过实施更优惠的政策,对福盛钢铁、晨晖管业、东方实业等民营企业进行重点扶持,提高产品档次,做大企业规模。力争到年,使民营经济对财政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我们要以人为本,让**成为共富安康的和谐社会。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树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不断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素质。大力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着力抓好培养、吸收、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加快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积极营造人们成才、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和环境。要自觉地把依靠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来抓。大力发展卫生事业,以农村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优化配置卫生资源,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行政执法体系,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长效机制。大力加强全民健身活动,不断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加快体育事业发展。要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努力建立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和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继续巩固“两个确保”、做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工作,让更多的改革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继续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公开办事制度,保证基层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全面提高依法治县水平。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府工作法制化,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深化司法改革,促进司法公正。扎实开展“五五”普法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建立健全以煤矿安全为重点的各类安全长效机制,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信访工作和矛盾排查,深入推进“平安**”建设。我们要从严治党,让**成为政治清明、干部清廉的一方净土。要以办好四个培训班为重点,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认真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要求,分层次、分系统抓好县委中心组、乡镇和县直干部、后备干部、农村干部四个培训班,是县委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为确保建设全面小康冲刺全国百强奋斗目标如期实现的战略举措。从昨天开始,新农村培训班已经开班,接下来,其他三个培训班也要陆续开班。我们就是要通过集中培训、外出参观等形式,切实提高各级干部的素质,引导广大干部用宽广的眼界审时度势,用开放的胸襟谋划发展,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问题,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鼓满发展风帆,激发创业豪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建设全面小康冲刺全国百强的奋斗目标上。要以建设奋发有为的领导层为重点,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加快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努力提高把方向、管全局、抓大事的能力。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大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以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建设新农村,关键要有一个好支部;建设好支部,关键要有一名好支书。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进一步深化“三级联创”活动,规范落实“五项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常抓不懈、常抓常新的工作机制,努力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以引深“刹五风、树形象”活动为重点,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要在全县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继续引深“刹五风树形象”活动,引导广大干部把主要精力用在深入一线、深入基层上,力求找准主要矛盾,抓住关键环节,解决实际问题,推进全局工作。要积极探索并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反腐败惩防体系,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使党的执政基础坚如磐石。同志们,“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伟大的时代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前无古人的事业为我们搭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10年的丰硕成果为我们阔步前进奠定了基础。此时此刻,我们又站在新的起点上。如何以争先发展为主题,建设全面小康冲刺全国百强,是全县人民的共同愿望和美好理想。要让理想变为现实,我们绝不能有丝毫的自满和懈怠,必须只争朝夕,时不我待,干好每一天,走好每一步。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共同为**的发展进步书写了辉煌的一页;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将续写更加壮丽的篇章。我们深信,有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有各界朋友的鼎力相助,有全县人民的扎实苦干,我们的目标一定会实现,我们的事业一定会成功,**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谢谢大家!

《在庆祝泽州建县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来源于本网会员分享,欢迎阅读在庆祝泽州建县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在农行庆祝建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篇八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满怀喜悦的心情迎来了西湖中学50华诞,作为一名在西湖中学工作过的老教师,看到学校事业兴旺,蒸蒸日上,历届学子事业有成、载誉来归,感到由衷的欣慰。今天在这里我不仅又见到了曾经甘苦与共的老领导、老同事,而且能与已成国家栋梁的众多学生欢聚一堂,心情无比激动,恍若重新回到了昔日虽然间有苦涩但却充满激情的岁月。值此校庆之际,我代表在西湖中学工作过的老同志向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和同学们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向前来参加西湖中学建校50周年庆典的所有同志表示最诚挚的欢迎!

我是于60年奉调来西湖中学任教的,有幸见证了学校从日照县第十五中学,又到西湖乡中心初中,直至现在的西湖中学发展的漫长过程。学校经历了五十年的风雕雨琢,已发展成为今天这样一所教学设施先进、办学条件一流学校,这让我们无比感慨和欣慰。国家的历史由人民秉笔,学校的历史则由历届老师和学生共同书写。基于这样一种思考,我想征得大家的同意,让我们一起为那些在我们学校创建、发展直至走向辉煌的漫长历程中“献了青春献终身”的老领导、老教师祈福,向健在的老同志致敬,向正在为学校发展勤奋工作、荣膺盛誉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也向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做出优异成绩,为母校争光的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后,我衷心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祝愿我们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祝愿西湖中学的明天更加辉煌!

祝大家相聚欢洽、愉快。

谢谢大家!

在农行庆祝建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篇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

在今天召开的彰武高中建校五十周年庆典上,学校领导让我代表老教师,讲几句话,我深感荣幸。

看到今天这样隆重而壮观的场面,置身于热烈而喜庆的气氛中,我和老教师们格外激动。这是彰武高中的盛大节日,也是全彰武县的一件大事。举办建校五十周年庆典的意义在于:回首往事,增强信心,再创辉煌。这既是对在校师生的巨大鼓舞和鞭策,是对离退休教师和历届校友的肯定和尊重,也是对为开创高中基业,做出贡献的、离我们而去的老同志的一种告慰。五十周年校庆意义重大而深远,它必将以浓墨重彩的一笔,载入彰武高中的史册!

彰武高中始建于大跃进的年代,起步于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当时学校仅有几排简陋的人字房,缺少资金,缺少设备,规模仅有六个班级、三百余名学生,办学条件十分艰苦。

清末的思想家梁启超先生说过:“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就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老高中师生艰苦奋斗,自己动手制作简单仪器,开辟实验园地、粉刷教室、打筑围墙、拾柴取暖。学生们在校园里,勤奋学习,艰苦朴素,尊师爱生蔚然成风。简陋的校园成了“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就是从这个校园里,走出了共和国部长级的王显政、将军级的崔玉山、中科院的领导成员张国林、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聂宁、深圳大学博士生导师杨忠新、大连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李淑媛、彰武县委书记朱贵洲等一批英才,以及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力量。多年来,他们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老高中还造就了一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艰苦的工作环境,使人受到磨练。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老高中的许多领导和教师经受过磨难。但是,他们矢志不移,始终相信党和人民,他们的高风亮节和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得到了党和人民的肯定和信任。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了自己的光和热,为我县的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一九七八年三月,彰武高中得以恢复,我有幸在这里工作了十年,经历了学校重建的初期阶段。新高中的领导和师生,充分发扬了老高中人的艰苦奋斗精神。教师以校为家,忘我敬业,精心耕耘;学生立志成才,刻苦学习,积极进取。学校工作屡创佳绩。不能忘,每当有一大批学子金榜题名时,那师生无比喜悦的心情和热烈祝贺的场面,至今,仍令我们激动不已。

今天,我们老教师重返校园,彰武高中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感觉不仅仅是因为校容校貌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更是因为,近年来,彰武高中在教书育人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所有这些,是由于学校领导班子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理念,继承“校以人为本,师以敬业为荣,生以成才为荣”的光荣传统。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总之,五十载的春华秋实,半世纪的风雨历程。如今的彰武高中,更加光彩照人,桃李芬芳!

总观这五十年,如果说,老高中人是在困难中前行,创建基业,为国家培养了大量有用之才,十分难能可贵;而重新恢复的高中,充分发扬了老高中人的艰苦奋斗精神,意气风发,屡创佳绩,为以后进一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今日的彰武高中,已是硕果累累,成绩辉煌,正朝着全省一流学校的方向迈进!

看到一届届莘莘学子茁壮成长,看到学校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作为老教师,我们无比欣慰,充分感受到了人民教师的无尚光荣!

今天的大会,有这么多党政领导和嘉宾到来,有这么多校友从四面八方归来,我们老教师看到这么隆重、热烈的场面,深深地感到:我们全党、全社会,十分重视教育事业,教育事业大有希望,彰武高中大有希望!彰武的各项事业大有希望!

最后,我们老教师祝彰武高中越办越好,祝彰武的明天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在农行庆祝建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篇十

全院师生员工同志们:

在全党全国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步伐的大好形势下,江西中医学院迎来了建校四十五周年的喜庆日子。全国政协李蒙副主席和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领导同志在百忙之中专程来到我院参加建校四十五周年庆典,我们全院师生感到无比荣幸和自豪。我谨代表江西中医学院党委和行政,代表全院师生员工向李蒙副主席、向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领导,向省政府各有关厅局领导和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表示衷心感谢和热烈欢迎。

江西中医学院是一所创办于1959年的省属本科院校。四十五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国家部委和省教育厅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经过学院历届领导班子和几代江中人的努力拼搏和建设,我院已发展成为包括研究生、本科生、港澳台生、外国留学生和成人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在内综合发展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为江西省中医药教育、医疗和科研中心,形成了以中医药教育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产学研结合特色鲜明的办学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xx年,省委对我院领导班子作出全面调整。新一届领导班子遵循党的十六大和江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带领全院广大师生员工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求新思变,奋力拼搏,各项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从而使江西中医学院进入了建校以来规模最大、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历史新时期。进入新世纪以来,我院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先后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教授、石学敏教授担任我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引进原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杨世林教授,原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研究所所长吕爱平教授,原中国中医研究院国家工程中心主任王跃生教授以及一大批博士、硕士,有效提升了我院的学科建设水平。xx年,我院获准建设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填补了江西省高校和全国中医药院校的空白。xx年我院又获准建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代中药制剂实验室。此外,我院还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8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先后与汇仁制药集团等一批大中型企业建立了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关系。xx年以来,我院广大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共立项各级各类研究项目320项,其中包括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1035”重大攻关项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课题25项,省部级课题58项,国家和省部级教改课题89项,获得科研经费3000余万元。这有力地表明,我院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农行庆祝建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篇十一

大家好!

今天是xxx中学五十周年华诞。在十月金秋这美好的季节,我们欢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这不仅是xxx中学发展史上的盛事,也是xxx区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大喜事。在此,我谨代表xx区教育局,向xx中学全体师生员工、历届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向关心xx中学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和谐的校园永远铭记着一代代“xx中人”辛勤的汗水;参天的绿树伴随着一届届学生健康成长。当飒爽的秋风重新唤起大家金色的记忆,我们品味到的不仅仅是xx中学的、也是我们xx区的自豪、荣耀与惊叹。

50年来,xx中学始终坚定信念,自强不息。始终追寻着办好学、育好人的理想,自觉地以育人为己任,以教学为中心,不断地改善办学条件,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培育了无数的栋梁之才,让无数的xx子弟走出村屯,走向更广阔的人生舞台。不少校友成为国家栋梁和各界精英,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岗位上施展自己的睿智才华,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当今社会,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希望xx中学以校庆为契机,继续发扬成绩,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努力打造xx区教育的质量与品牌,为xx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希望各位教师志存高远,希望同学们珍惜学习机会,希望各级领导,广大校友和各界人士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xx中学,让我们共同描绘xx中学美丽的蓝图。我们有理由相信,xx中学的明天会更亮丽更美好。

最后,祝庆典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嘉宾、校友和学校全体师生员工,身体健康、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

在农行庆祝建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篇十二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员工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合力泰公司建厂五十周年。在此,受公司董事长文开福委托,我代表合力泰公司的干部员工,向前来参加庆祝活动的各级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给予公司无私支持、关心和帮助的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兄弟单位、社会各界表示真诚的感谢;向曾经为企业发展做出艰苦努力和杰出奉献的离退休老领导、老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同时,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也代表公司党委、董事会,向奋战在生产经营一线的全体员工表示诚挚的慰问!

合力泰公司的前身是1965年建厂的国有企业山东沂源化肥厂(1970年2月更名为山东东风化肥厂),五十年前,第一代创业者风餐露宿,艰苦创业,在没有大型施工机械,水电不通的条件下,靠手拉肩扛在沂河源头、塔山脚下建起了我们这个企业。五十年来,靠着一代又一代企业职工的辛勤耕耘和无私的付出,企业伴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而不断成长壮大,企业是七十年代国内小氮肥行业的百面红旗之一,是原临沂地区化工工业的奠基企业之一。然而,企业发展的道路总是不会平坦的,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发展落在了同行业先进企业的后面。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化工市场的疲软加上企业自身原因,企业处于濒临倒闭的边缘。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已是企业的必然选择。

2001年5月,企业确立了“治理、整顿、充实、提高”的发展思路,掀起了“转变思想、强化管理、稳定生产、挖潜增效”的热潮,在随后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企业全面革新劳动用工制度、管理制度、分配制度和干部任用制度,极大地激发了企业活力和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企业实现扭亏为盈。在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企业在2003年4月成功进行了改制,成立了山东联合化工有限公司,确立了“内涵充实提高,外延扩张壮大”的发展方针,于2003年7月对原沂源县化肥厂进行租赁经营,成立了沂源联合化肥有限公司。2006年2月,企业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2月20日,公司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同年,公司在鲁南控股成立了山东联合丰元有限公司,2010年,公司兼并重组新泰宏达化工和泰安双丰化肥有限公司,成立了山东新泰联合化工有限公司,企业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2010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6亿元,利税1.6亿元,是企业改革改制之前2001年的12.57倍和110.71倍。

2012年以来,因世界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衰退持续发展,造成国内化工市场长期低迷动荡,并对出口市场造成重大影响,化工行业产品价格和盈利能力持续大幅下跌,企业面临自2003年改制以来的重大挑战,自2012年开始,企业经营出现亏损。为了扭转企业面临的危机,2014年5月,公司与江西合力泰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资产重组,成立了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增加了触摸屏和中小尺寸液晶显示屏及模组电子业务,实现了产品结构的成功转型,为公司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空间。

同时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行业市场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克服公司化工板块在经济下行压力下遇到的生产经营困难,自去年以来公司进一步加大了挖潜降耗和管理改革力度,公司主要产品的能耗物耗大幅降低,产出效益提升。通过建立和完善kpi绩效考核机制,干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企业出现了止亏为盈的良好势头。

回顾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企业经历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四个当年”的创业成功,成为国内最早建立的小氮肥企业之一;创造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远学大庆,近学东风”的辉煌业绩;遭遇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因面临发展困境而进行的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阵痛;收获了改革改制以后企业快速发展的成果;当前也正在经受着市场环境变化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可以说,公司发展的五十年是历代企业职工艰苦创业的五十年,是风雨兼程的五十年,是不断战胜风险挑战发展壮大的五十年。

经过五十年的发展,合力泰公司从建厂初期的资产只有五百万、员工只有几十名,到今天拥有资产70亿、6000余名员工,分别为创建初的1400倍和220多倍。公司产品从单一的农用氨水,到目前成为生产经营十几种基础化工原料和电子触控显示产品的跨行业上市公司,企业规模、产品种类和生产能力在化工和电子产品行业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公司的产品畅销国内并走向世界各地,凭借市场创新的力量,公司化工和电子产品走向了世界的四面八方。经过五十年的发展,公司积累了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形成了成熟的经营管理体制,拥有了强大的资源保障能力,所有这些一定能够为公司应对当前化工市场遇到的困难,实现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五十年的发展成就让我们感到自豪,同时,我们深知:成绩的取得不仅仅是我们自身努力的成果,更是国家改革开放的好政策、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与厚爱,给予了合力泰发展的力量和保障,使公司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曲折而不断进步。是所有供应商和用户的始终伴随和信任、社会各界朋友的持久关注和帮扶,铺就了合力泰公司迈向成功的坦途。对此,我们永远不会忘怀,永远心存感激。

五十年,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如白驹过隙,但是对合力泰公司而言,却是五十年的坎坷奋斗之路!它饱含了创业的艰难,成功的喜悦,逆境时的奋起。五十年,企业在为社会发展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传承和弘扬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所有这些是我们克服困难,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未来的路还很漫长,还有许多机遇需要我们去把握,有许多困难需要我们去克服,在新的发展形势和市场环境面前,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我们将加快企业技术和管理创新力度,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产品结构优化调整力度,加快企业发展的战略转型,为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五十年的发展是公司一个发展阶段的结束,同时更是新的发展阶段的开始,历史给予了合力泰公司为国家、为社会创造财富和奉献服务的机会,合力泰公司一定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我们一定会继承和发扬企业的优良传统,迎难而上,团结进取,扎实工作,向国家向社会向客户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我们坚信,有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帮助,有广大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有客户股东的大力支持,公司一定能够克服当前遇到的困难,实现做大做强企业的宏伟目标,在企业发展史上续写更加宏伟的篇章。

在农行庆祝建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篇十三

四十校庆是一个学校传承历史、开创未来的起点,我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建校四十周年庆典大会上的讲话,仅供参考。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含辛茹苦四十载,桃李飘香誉神州。今天我们在此隆重集会,热烈庆祝伊春区第二中学四十周年华诞。值此,我谨代表伊春区委、区政府向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曾经和现在辛勤耕耘在一线的教职员工表示亲切的问候!向前来参加校庆活动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也借此机会,向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区二中和全区教育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地感谢!并在第2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通过你们向全区广大教师表达衷心地祝福,祝全区广大教师节日快乐!

近几年来,伴随着全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区委、区政府坚持以打造全市教育强区为目标,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在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累计投入3.05亿元用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改善办学环境,先后建成12所省级标准化学校,建成全市首块全塑胶操场,建成功能完善、设施齐备的实验室、阅览室、书画室等专业教室128个,改建维修校舍总面积2万余平方米,并按照全市一流、全省一类的标准,全新打造的区六中即将投入使用,有效满足了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同时,通过公开考试录用的方式,为31名教师转为正式编制,兑现了114名教师的职称工资,极大地提高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力全区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我区先后荣获“全省高质量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先进区”、全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伊春区二中作为全区唯一一所高中,在40年办学历程中,全体教职员工秉承“爱国、感恩、求实、创新”的校训,恪守“视质量如生命,视家长为上帝,视学生若亲子”的办学承诺,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依靠自身努力,励精图治,开拓创新,围绕艺体特长教育打品牌,积极探索特色教育之路,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办学风格,成为全市唯一一所省级体育艺术国防后备人才基点学校、全省首批体育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深受社会各界的赞誉,已经成为我区高中教育乃至全市高中教育的一面旗帜。

四十华诞,是区二中传承历史、开创未来的新起点。希望区二中要以此为契机,积极发扬学校精神,坚持学校办学理念,凝练办学特色,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发展中扩大优势,在发展中创造出新业绩,为我区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预祝区二中校庆典礼圆满成功!祝各位来宾和校友们身体健康,事业有成!祝全体师生工作顺利、学业进步!

谢谢大家!

尊敬的罗豪才副主席、黄胜副省长、王志民副主席,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初夏的德州,雨过天晴,花繁叶茂,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隆重庆祝德州学院建校40周年。在此,我谨代表全校两万余名师生员工,向出席庆典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全校师生员工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40年,德州学院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道路,历经德州师范专科学校、德州高等专科学校、德州学院三个历史时期。1971年5月,德州师范专科学校在“文革”中诞生,经历了启程的步履维艰,在规范和超越之中不断发展壮大。1997年3月,德州师范专科学校、德州教育学院、德州市直业余大学三校合并办学,组建德州高等专科学校,开启了综合性办学之路。1999年以来,又先后并入了德州纺织工业学校、德州第一职业中专、德州农业学校(山农大德州专科部)、德州卫生学校、德州体育运动学校。(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20xx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本科层次的德州学院,标志着学校从普通专科学校向综合性普通本科大学的历史性跨越,成为德州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可以说,德州学院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奋斗史,就是一部学科优化、资源整合的凝聚史。

在40年的办学实践中,伴随着全国教育事业大发展、大变革、大跨越的进程,几代德州学院人自强不息,抢抓机遇,敢为人先,踏实办学,使学校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取得了可喜的业绩。

40年来,人才培养水平稳步提高。我们始终以人才培养为第一责任,积极推进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已建成国家和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8个。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累计培养了9万余名各级各类的合格人才。在专科时期,以培养中学教师为主,有效解决了德州地区基础教育师资不足的问题,也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干部。这些人才中,有呕心沥血的辛勤园丁,有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有敬业奉献的人民公仆,还有勇于开拓的创业精英。举办本科教育以来,我们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理念,努力促进每一位学生成长成才成功。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高一层次学校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至今已有数千名同学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高校攻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注重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近几年在全国和山东省大学生科技文化创新大赛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0xx余项,获奖层次和数量均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深化系统培养理念,加强校企合作,连续两年被评为山东省企校合作培养人才先进单位,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40年来,科学研究成果丰硕。我们努力构建科研平台,注重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被授予首批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开始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科研实力不断增强,近几年,获批国家级课题12项,省部级课题156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58项。论文和成果数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质量不断提升,科研项目进帐经费大幅度攀升。

40年来,服务社会功能不断凸显。我们不断提高思想认识,通过三次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积极探索区域高校与地方发展的互动模式,牢固确立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面向定位。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广泛开展社会普及活动,为社会提供形式多样的教育服务。积极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不断提高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出台了两期《全面服务德州行动计划》,在服务全运会、德州市创建优秀旅游城市、筹办世界太阳城大会等工作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励志。

博学”的校训,铸就了“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品格,这是德州学院40年来生生不息、薪火传承的精神财富,也是德州学院追求卓越、继往开来的力量源泉。大力推进区域文化创新,出版了《德州地域文化丛书》,为德州的地域文化研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先后与美、英、俄等国家的20余所国外高校建立了校级交流与合作关系,不断增进对国外文化科技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的了解。

40年来,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拥有博士学位教师116人,硕士学位教师564人;教授88人,副教授432人。获得国家和山东省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27人次。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高校聘任硕士生导师30余人。一支具有较高思想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爱岗敬业、富有活力、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正在形成。办学空间不断拓展,由面向德州招生发展到面向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招生人数由最初的241名工农兵学员到目前的全日制在校生18000余人。办学层次从专科到本科,再到联合培养研究生,办学类型从单一到综合,发展到52个本科专业,涵盖11大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文、理、工、管为主,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和以本科教育为主兼办专科教育、部分重点学科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办学格局。办学条件进一步优化,占地1100余亩的校区东扩积极推进,将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40年来,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师专、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获得全国高校毕业生预征工作先进集体、全省人事、科研工作先进单位等40余项单项奖励,在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全省企校合作培养人才工作会议等省级以上会议上进行典型发言10余次,学校的社会认可度越来越高。

从“文革”时期的艰难创业,到改革开放后的稳步发展,再到新世纪的跨越前进,回顾40年的坚守与突破,我们深切感受到:

坚持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定位是成功办学的基本前提。

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勇于改革创新是成功办学的不竭动力。

坚持学校与师生员工共同发展、充分发挥师生员工的主体作用是成功办学的力量源泉。

坚持不断解放思想、秉承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是成功办学的精神法宝。

坚持顶天立地、凝练特色是成功办学的有效途径。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是成功办学的重要保障。

学校40年的发展和成就,凝聚了几代德州学院人的奉献、奋斗和汗水,承载着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关怀和厚望。在今天这个继往开来的日子里,我们衷心感谢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是你们多年来的热情关爱和大力支持,为学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精神和物质环境;衷心感谢学校的老领导、老同志——是你们以远大的目标、执着的精神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学校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衷心感谢学校的历届校友——你们无论身处何方,从事何种工作,担任何种职务,都以你们的良好素质、过硬技能受到了社会的欢迎,为母校赢得了声誉和好评;衷心感谢学校师生员工——你们在学校发展的各个阶段,用辛勤和忠诚,撑起了学校发展的一片蓝天;衷心希望同学们牢记“崇德启智、励志博学”的校训,把握好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扎实走好每一步,植根学校沃土,茁壮成长,早日成为国之栋梁!

40年校庆,是学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机遇;是凝聚人心、共谋发展的新契机;是开拓进取、再创伟业的新起点。我们一定要按照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讲话中提出的“四个大力”的要求,切实落实国家和山东省《教育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按照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发展思路,全面完成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自身办学优势,勇敢担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责任,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坚持内涵式发展道路,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不断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真正把学校办成一所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让社会认可的大学。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回首历史,我们无比自豪;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我们坚信,在省委、省政府和德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和广大校友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德州学院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风雨兼程四十载,桃李飘香满校园。和着时代的节拍,怀着激动的心情,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喜庆中山乡中学四十华诞。在此,请允许我代表中山乡中学全体师生员工向出席今天庆典的各级领导、来宾朋友,向曾经在中山这块热土上辛勤耕耘的老领导、老同事,向热情关注、支持母校事业发展的历届校友,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敬意!回首中山乡中学四十年的风雨历程,既是一部薪火相承、艰苦创业的奋斗史,又是一部满怀理想、不懈追求的发展史。创办于1972年的中山乡中学始终担负着播撒真知、传承文明、树德育人的历史使命,为国家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家乡父老因他们而骄傲,中山乡中学的师生因他们而自豪!

四十校庆是新一代中山学子传承历史、开创未来的起点,我们有幸站在这历史和未来的交汇点。回望历史,我们有太多的感慨和回味,开创未来,让我们来不及等待。党的指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更是我们的追求与梦想。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位领导和历届校友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将怀着教育的理想,以坚强的团队承载社会的厚望,以生命的激扬唱响和谐的乐章,用奋进的足迹展开锦绣的前程,以创新的勇气追求名校的梦想!

最后,衷心祝愿各位领导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愿各位校友、各位宾朋事业发达、万事如意!

祝愿我们中山乡中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铸就新的辉煌!

谢谢大家!

在农行庆祝建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篇十四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各位老师:

大家好!

在这桂花飘香的金秋十月,**中学已经风雨兼程走过了半个世纪,用五十年的艰苦创业默默耕耘出累累硕果,为教育事业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借此机会,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向一贯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感谢!

五十载如一日,半世纪教书育人,**中学五十年来取得了不菲的发展成绩,助推着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尤其是在近些年来,在上级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热心帮助下,**中学加快了校园现代化建设步伐,新建了教学楼、综合楼、教师公寓楼,完善了教学设施设备,更新充实了图书馆藏书,现代化水平迅速提升,师生学习、生活环境大为改善。在**中学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中学先后荣获了“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揭阳市书香校园”、“揭阳市中小学规范管理示范学校”、“揭阳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和“揭阳市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示范校”等称号殊荣,各项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中考成绩连续多年在全县名列前茅。这值得充分的肯定、赞赏和鼓舞。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事业发展任重道远。**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将教育列入党政议事重要日程,并不断加大对教育工作投入。但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庞大而复杂,涉及千家万户,事关千秋万代,发展不是一蹴而成。我们希望学校立足自身奋斗,继续以兢兢业业、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态度,努力争取得到更多群众的拥护,以成绩说话,以效益办学。特别要抓住全省、全市、全县开展教育强镇创建契机,肩负起主体职责,统筹兼顾,既出色完成任务,又再次促使办学质量实现质的提升,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英才;我们希望能得到省、市、县各级管理部门一如既往的支持,创造机会,倾斜更雄厚的力量,推动教育事业乘风破浪;同时,希望各届校友和各届人仕发挥更强大社会力量,鼎力捐资办学,汇聚众智,共谋教育事业发展。我相信,通过我们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办成有特色的学校,一定能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事业将拓开全新篇章。

谢谢!

在农行庆祝建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篇十五

二要要继续在“深化改革,强化管理”上下功夫。全市国税机关和广大国税干部要牢记使命,深刻领会中央税改精神,坚定信心,发扬成绩,再接再厉,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落实好税制改革各项工作,进一步完善税制要素,优化税制结构,大力推进以税收征管体制改革为龙头的各项改革,构建税收征管工作新格局,建立更加公平、更加科学化、法制化的税收体系。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实现税收事业新跨越。要牢固树立创新观念、质量观念和责任观念,围绕组织收入这一中心,不断强化管理,努力实现专业化与信息化的结合,征收、管理、稽查的结合,管理与服务的结合,不断改进管理的方式方法,追求征管质量的最优化。

三要继续在“依法治税,公正执法”上下功夫。要把依法治税贯穿税收工作的始终,坚持“执法为民”,正确、全面地理解和贯彻“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纠正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认真执行《行政许可法》,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执行好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真正做到行为规范、执法公正。

四要继续在“以人为本,从严治队”上下功夫。要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不断提高科学管理和依法行政的水平。狠抓各项。

规章制度。

的贯彻落实,着力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和完善行业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努力打造“政府放心、人民满意”的国税机关。

同时,全市各镇乡和各部门要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关心税收工作,切实加强对税收工作的领导,支持税务部门独立、公正执法,对税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研究,认真解决。工商、公安、财政、金融、邮电、宣传等部门,要依法支持和配合税务部门,形成税收征管的合力,严厉打击偷、抗、骗税等涉税违法行为,努力营造我市依法治税的良好环境。

同志们,面对新的形势,全市国税系统肩负着重大的职责和繁重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解放思想,振奋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奋进,努力谱写启东国税事业新篇章,为促进启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两个率先”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3

页,当前第。

3

1

2

3

在农行庆祝建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篇十六

受曹斌市长和孙建华副市长委托,今天很高兴前来参加启东市国税局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市政府,对启东国税成立十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十年来辛勤工作的全市国税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

1994年9月,启东市国家税务局正式挂牌成立。十年来,全市国税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中心,切实履行职责,不断强化执法监督,加强税源控管,优化纳税服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启东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是税收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全市各级国税机关不辱使命,尽职尽责尽力为国聚财。十年来,全市累计组织国税收入36.2亿元,收入规模从1995年的2.13亿元发展到2004年可望实现6.7亿元,年均增长19%以上。特别是跨入新世纪以来,国税收入步入了快车道,2002年突破4.2亿元,2003年突破5.1亿元,2004年将突破6.7亿元大关,短短3年间,实现了国税收入的“三级跳”。国税收入连年持续高幅增长,既是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的体现,也是全市国税系统转变观念、坚持依法征税、不断强化税收征管,加强税源培植和源头控管,全面推行征管质量指标考核,加大稽查打击力度,千方百计堵漏增收、清欠增收、挖潜增收的结果。全市国税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也逐年上升,预计2004年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比例将达55%,为我市经济发展和财力的增强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在大力组织收入的同时,国税部门不忘服务经济,认真落实税收政策,及时兑现各类减免退税优惠措施,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有效地发挥了税收宏观调控作用,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十年来,共办理各类减免税、出口退税7.82亿元,充分发挥了税收调节经济、调节分配的杠杆作用。

二是税收征管质量不断提高。全市国税系统不断深化征管改革,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效率为先,重组业务流程,优化岗位设置,减少管理层次,简化办税程序,逐步实现了税收管理的扁平化;征管手段实现历史性转变,建立了“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税收征管模式;多元化申报格局初步形成,全市一般纳税人网上申报和个体双定户税款银行划缴实现“双到位”,小规模纳税人手机短信申报及委托代征成功运行,网上认证和税银库联网稳步推进;积极推行增值税“一窗式”管理;金税工程实现了全面覆盖,确保了金税工程的持续高效运行;办公自动化步入无纸化时代,办公效率和质量大为提高。随着征管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基础得到不断夯实,征管机构和职能进一步理顺,业务流程得到统一规范,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