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优秀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8:32:20 页码:8
2023年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优秀10篇)
2023-11-12 18:32:20    小编:

可以体现出自身的成长和进步。写一份好的总结要注重组织结构,条理清晰,逻辑性强。通过阅读总结范文,我们能够了解到一些流行的总结写作技巧。

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篇一

我们乌鸦泡镇依山村有3个自然屯,444户,1888口人,耕地面积4767亩(其中江堤外洪泛地1300亩),人均2.5亩。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开始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

两年来,在省、市扶贫办及有关部门的帮扶下,共投入资金近千万元进行扶贫项目开发和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投入62.5万元,扶持70户贫困户养貉;投资600万元,建电力抽水站一座;投入120万元,修水泥路面3200延长米,改造水泥瓦杖子7000延长米,安装路灯50盏;投入10万元,新建卫生所、畜牧站各75平方米;投入15万元,新打人畜饮水井1眼;投入20万元,新建校舍一座;投入8万元实施有线电视和程控电话入户工程,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00%,程控电话入户率达到75%。通过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加快了我村贫困户脱贫和农户增收致富步伐,极大改善了我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村屯面貌发生了彻底变化。,全村农民人均收入实现4300元,比增长了429%,有158户当年实现了脱贫,脱贫面达到85%。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结合村情实际,科学确定脱贫致富项目。

由于我们村人多地少,江堤外洪泛地时常受洪涝灾害,并且缺少其他增收渠道,导致农民收入低,村集体经济发展慢,贫困落后状况严重。20村人均收入仅为812元,全村有贫困户186户,占总户数的40%。

上级针对我村的自然条件和有养黄牛传统的实际确定了黄牛养殖扶贫项目。但是经过一年多的饲养一些牛得了布病不坐胎产犊率非常低效益不好群众不认可。我们把情况及时向县领导和扶贫办进行了汇报县扶贫办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并召开了由村民代表和部分贫困户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最后决定对扶贫项目进行改项由村里自己选择合适的扶贫项目。于是我们村干部带着部分农户代表到河北和周边县进行考察。一致认为养貉成本低、好管理、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适合依山村发展。最后经县扶贫办向上申报批准,把貉子养殖作为依山村脱贫解困的重点项目进行扶持。20争取县扶贫办补贴资金4000元村干部集资元买了4组貉子扶持两户贫困户进行试养获得成功。当年产幼仔96只纯收入25600元户均纯收入12800元当年实现了脱贫。貉子试养的成功一下让贫困户的脑袋开了窍纷纷找到村里要求扶持其发展貉子养殖。经过争取县扶贫办支持到年底全村养貉户已发展到133户总量达到1919只出栏900余只收入30多万元养貉户户均收入2300元全部实现了脱贫。目前我们村种貉存栏1000多只可产幼仔1万多只预计年底最低可收入350多万元仅此一项全村就可人均增收1851元。

二、努力做好思想动员工作,积极参与配合整村推进工作。

年,县里把我们村列为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重点村后。我们认识到要做好这项工作不但村干部要带头,而且要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动员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村推进工作中来。

在对依山主屯道路改造时,按照规划要求,村内需要打通三条半截路,有40多户农户需要把杖子收缩2米,有10户需要拆掉围墙、棚屋,有3户正房需要拆迁。为了按时完成拆迁任务,确保道路建设如期开工,我们连续召开了“两委”班子会、全体党员会、村民代表会和涉及拆迁农户参加的动员会,讲明了政策,公布了补偿标准,交待了拆迁时限。但在5月份开始实施时,遇到了麻烦和阻力,部分农户狭隘的小农意识开始作梗,板杖子迟迟不撤,房子不肯拆迁。于是我们村“两委”班子成员想千方、设百计,起早贪黑到这些农户家中做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部分做通工作的农户自己动手拆了;一些等、靠户,我们就亲自动手,帮他们拆;对个别钉子户,我们在做正面工作无效的情况下,动员一些村民天天上他家谈,动员他、谴责他,并在村中制造舆论影响,使他迫于压力,主动找到村里,最后补偿3万元自己主动拆了。有一户农户的牛棚占道,需要扒除,之前村里已跟他协商好,由村里给他另外安排一处空闲地,重新搭建一个牛舍,但临要拆迁时,这个农户变主意了,要求村里给他补一垧地,否则不拆。我们村干部三番五次找他说服动员,但都没有说成,其他农户也都观望着,眼看要影响工期,最后镇主要领导亲自到他家中,终于做通了该户的'思想工作,顺利拆除了牛舍。

在修村内路面时,我们村干部与镇机关干部一起,每人负责一段,从监督质量,料车安排、人车通行、养生维护等多个方面进行全天候监守和协调,经过全力工作,终于按期完成了整村推进的各项工程。

在这里我还想要说的是,我们依山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好的成绩,主要得益于省、市、县的大力扶持和支持。在实施过程中,省扶贫办陈华主任和市政府方世昌副市长、市扶贫办王碧玉主任多次亲临依山村,对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详细过问、认真研究、全力支持;县领导赵洪君、王有民、杜永新等三天两头来一趟,直接参与整村推进工作。县扶贫办师英华主任几乎工作在依山村,夜以继日的帮助我们抓推进工作。镇领导全力以赴投入到这项工作当中来。在拆迁工作遇到阻力时,积极出面,讲政策、做宣传、安民心,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确保了整村推进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此,我代表依山村1000多名父老乡亲,对你们的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尝到甜头的村民们非常理解和支持整村推进工作,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建设自己美好家园中来。为了保证今年春耕生产能及时用到江水,彻底解决水田抽地下水成本高、米质差、价格低的问题,我们动用了村里的全部力量,对7000延长米的引水渠进行了重修。利用我们村里的推土机,歇人不歇车,24小时连续作业;雇了两台挖掘机,进行重点突击;结合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全村党团员义务整修壕段。经过18天的突击,上土方近2.2万立方米,为今年保春灌提供了保障。此项工程的完成,可使我村4700亩水田全部用江水灌溉,亩降低成本80―100元,提高水稻产量100斤,亩可增收200元。为了进一步改善村里的环境,根据村民的要求,我们又投资10余万元,把村内废弃多年的大坑利用起来,修一处5000平方米的休闲娱乐广场。从4月10日开始进行回填,每天出机动车60余台,拉土7000多立方米。目前已整修完毕,植树600余株,计划挂锄期再修水泥板、灯光、球场,建凉亭、铺绿地。更让人兴奋的是,市扶贫办还要投入30多万元,为屯里建设太阳能公共浴池呢!此外,4月份以来,我们还对村内各街道两侧进行了绿化、美化、香化建设,已栽植树苗10万余株。

我想,在各方面的支持帮助下,我们一定会早日把依山村建成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篇二

(五)强化管理,确保了造林质量。建立健全了管护队伍,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管护人员1300余人,并明确责任,落实奖惩措施。继续实行了属地化管理,各乡镇派出所负责查处本乡镇的毁林案件,并与农户签订了管护。

合同。

对毁林者严厉进行处罚。3月17日我县林业公安科与化雨乡派出所联合查破了化雨乡耿楼村村民耿登山故意毁坏河堤树木案对其做出了治安拘留13日的处罚并及时在电视上公开曝光有力地震慑了毁坏树木等违法犯罪行为保护了植树造林的成果。

我县林业生产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其他先进县市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强化领导,落实措施,全力打好农田林网攻坚战,加快苗木花卉基地、经济林基地和丰产林基地建设步伐,努力完成各项林业生产任务,为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林业局。

2

页,当前第。

2

1

2

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篇三

部分工业企业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经营管理不规范,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科学决策与监督机制,决策随意性大。二是企业产品结构不合理,一般性产品多,名优产品、名牌产品少;初级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低价值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三是信息渠道不畅,对市场缺乏系统跟踪、深入的研究和预测,营销网络不够健全,营销方式较单一。四是新产品、新设备及新技术研制开发滞后,创新能力弱。五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与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缺乏驾驭大市场的本领和管理现代企业的知识及能力。

(四)企业流动资金缺乏,融资难。

由于企业规模小,基础薄弱,普遍存在流动资金缺乏的问题。特别是在生产原料收购季节,流动资金紧缺的困难更为突出。由于县级财政困难,对企业扶持能力弱,加之,民间投融资渠道不畅,因此,要解决流动资金缺乏的问题,企业只能向银行贷款。但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金融监管不断加强,要获得贷款,必须提供相应抵押担保,但部分企业又无可抵押之物。同时,由于银行贷款手续复杂,程序繁琐,审批时间长,难以及时满足企业资金需求。有的企业获得贷款后,却没有认真分析研究资金投向,不注意资金的使用效益,致使投资未能获得相应回报,不能按期还贷,影响了自身资信。部分企业产品质量好,市场潜力大,但苦于资金不足,无法按计划投入生产。

四、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从整体上盘活现有企业。

要以改革企业产权制度为核心,深入调查研究,广纳群言,博采民智,因厂施策,分类指导,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从体制、机制的深度,解决和克服企业管理决策随意、观念陈旧、思想意识陕隘的问题,使企业发展获得持续的动力。要努力改变忽视管理、粗放经营的状况,完善科学的决策和监督机制,促进管理升级。同时,要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合作,加快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和运用,积极引进、开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设备,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树立企业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只有让优势企业扩张壮大,让劣势企业“先死而后生”,才能从整体上搞活现有企业。要推动国有集体资产的科学、合理流动,通过流动使劣势企业中闲置或低效运行的有效资产融入优势企业和高效利用的行业,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增值作用。改革劣势企业,应立足于算活账、大账和长远账,主动配合好企业重组工作。推动资产重组,必须打破地域、行业界限,放开眼界,努力寻求优势企业的合作,努力打造“联合舰队”,扩大经济规模,共同应对市场风险。只要有利于培植和增加税源,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有利于提高企业职工收入,就应该积极争取,不求所有,只求其活。

(二)贯彻“两结合,一提高”思路,壮大个体私营工业企业。

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篇四

一、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及镇属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负责人:李红梅、贾国顺、喻泽安、起永发。牵头部门:党政办、工业经济发展办、财政所。

工作任务:

1、对村、居、各办公室、镇属企业20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进行考核,同时通报考核结果,对在民主测评中满意率较低的,要责令其落实整改措施。

2、加大责任追究力度。按照责任追究的规定,对因失职、渎职等原因被责任追究的典型,一方面要积极协助上级查办,另一方面要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批评。

3、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搞好厂务、村居务、政务公开,建立村居财务报销制度,严格财经纪律。

4、加大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严格治理党员、干部参与赌博行为。

5、认真宣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以及中央、省、市、区纪委全会精神。

二、各村居、六大办公室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协调,抓好落实。负责人:李红梅、贾国顺、喻泽安、起永发、韩德、孟辉、刘仁礼。牵头部门:六大办公室、各村居。

工作任务:

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篇五

发展工业经济,要在搞活、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靠一批项目和新产品来拉动工业经济的增长。从目前来看,最具发展潜力和前景的是农产品加工业。但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对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拉动能力不强。要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必须严格按照中央提出的“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思路,切实把培强做大龙头企业作为推动工业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及财政增长的重要环节来抓。要克服条块分割、部门制约的体制性障碍,形成合力,培强做大龙头企业。千方百计争取省、州专项资金支持,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在科技创新,技改、新产品研制开发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要建立健全市场信息体系,及时准确地为龙头企业收集、发布产品市场信息,为企业决策提供服务。同时,要抓紧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及质量监测体系,规范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提高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创新机制,鼓励和引导农户以资金、土地、技术及劳力在企业和基地参股、入股,企业以利润返还、产销订单及保护价收购等各种形式,逐步建立起平等自愿、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关系,增强企业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要紧紧抓住我县绿色食品加工园区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全国乡镇企业科技园区”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抓好各项优惠政策措施的落实,吸引更多企业落户园区,把农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

(四)理顺融资渠道,实现多渠道融资。

要牢固树立依靠信用求生存、求发展的意识,树立守信企业新形象。积极探索建立个人信用担保体系,推行“封闭式”贷款业务。加强企业与金融部门的合作,建立银行参与企业使用贷款过程和会计帐务进行全程监督的机制,对较大数额用款计划实行审批。贷款产生效益后,银行直接从货款中按比例回收贷款。同时,企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克服陕隘的利益观念,通过股权出让,扩股增资等方式开辟新的融资渠道,解决资金紧缺的问题。

(五)加大监测力度,做好协调工作。

各级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大对全县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测力度,定期分析经济运行情况,综合运用各种调控手段,加强综合协调工作,及时处理影响工业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继续抓好市场秩序整顿工作,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和制假、贩假活动,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健康良好的社会环境。

4

页,当前第。

4

1

2

3

4

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篇六

为确保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任务目标的顺利实施,入春以来,县委、县政府把林业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产业来抓,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安排,结合我县实际,以绿色通道、农田林网、苗木花卉、经济林、丰产林、村镇绿化林业六大工程建设为总抓手,进一步明确任务目标和工作责任,广泛宣传,强化措施,集中精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林业生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止目前,绿色通道省道枣曹线25.6公里的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经济林基地完成3800亩;速生丰产林完成用材林7400亩;纸浆林4000亩;种苗花卉基地落实面积3700亩;农田林网新建4万亩,完善6万亩;林权制度改革有了较大进展,已发放林权证8000余份。总结前段时间的活动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领导重视,行政推动力度大。春季过后,县委、县政府就把林业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县成立了春季林业生产指挥部,主要领导任指挥,县各大班子分管领导任副指挥,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实行了领导干部包保责任制。各乡镇也相继成立了领导班子和工作班子,制订了林业生产规划,把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村、到路段、地块,责任落实到机关干部、村干部,形成了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责任的局面。全县上下全党动员、全民参战,掀起了植树造林的新高潮。

(二)活化机制,推动了工程项目的落实。在工程项目建设上,我们坚持“政府得绿,群众得利,不求所有,但求所在”、“谁造林,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全面落实林权制度改革,对全县已绿化和未绿化的林地、沟路渠、河堤和规划造林地段落实承包,签订了承包。

合同。

发放了林权证书给群众吃下了定心丸。兴隆乡对新铺的4条共16公里的乡村公路以100米为一个单位落实承包签订合同发放林权证调动了群众造林的积极性促进了全乡林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目前乡村公路绿色通道建设已完成38公里。

(三)宣传发动广泛,舆论氛围浓厚。入春以来,县委、县政府利用过路横幅、墙体标语、出动宣传车、印发宣传材料和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深入广泛地宣传发展林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县电视台把林业生产作为宣传报道的重点,采取林业新闻、专题报导、林业技术讲座等形式,宣传林业进度和林业先进典型,对全县林业生产的快速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县妇联组织全县妇女在肖云镇东鱼河堤开展了“三八绿色工程”;团县委、县教委、县林业局联合在鸡黍镇开展了“青春、绿色、”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提高了广大群众植树造林的意识,带动了全县林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篇七

**县辖5镇2乡、110个村民委员会、92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2.4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3万人。全县辖地总面积3119平方公里,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占总面积的85.4%,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全县耕地面积63.5万亩,人均耕地不足3亩,人均水浇地不足半亩。全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季风影响显著,气候干旱少雨。

日供孙桥集团蔬菜10吨。培育和引进蔬菜生产加工龙头企业10多个,发展经纪人队伍100多人,并成立了蔬菜协会、科技服务中心和科技服务队。

全县设施农业发展呈现如下特点:一是投入力度加大。2017年,县财政共投入设施农业补贴260万元,打井上电配套资金830万元,初步形成了“农户筹、政府补、金融贷、企业投”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社会投资成为设施蔬菜产业化发展的主体力量。二是规模逐步扩大。设施农业逐渐由原先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向联户连片园区化发展。三是设施档次不断提高。近几年新发展的温室、大棚多数采用了钢结构、后墙体、下卧式结构,起初发展的生贵式大棚逐步淘汰。与此同时,喷灌圈、膜下滴灌、机械种植等手段在设施农业上开始应用,恒温保鲜冷库等服务设施逐步配套。四是效益逐步显现。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我县设施农业种植技术不断提高,经验进一步丰富,相对于传统种植,设施栽培的经济效益逐步开始显现。2017年,后房子、城卜子、旧德义等村大棚种植户每亩温室蔬菜纯收入1—1.5万元,大棚蔬菜纯收入0.6—0.8万元。特别是在今年全县旱情严重的不利条件下,设施农业的优势和效益更为明显,**镇富民农业专业合作社大棚马铃薯于7月初上市,亩均纯收入近3000元;大榆树乡地沟子温室草莓年初上市以来,亩均收入1万多元,效益可观。

二、主要做法

建成万亩设施农业示范县的决策。成立了县农村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协作联动,形成合力,为设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集中统一规划。、政府把设施农业作为滩川区农业的主导产业,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优化布局、扩大规模”的思路,在立地条件较好的***乡、***镇、**镇、***镇、****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全县形成了***乡后房子、三苏木,、qxy镇旧德义、伏虎,***镇六苏木、****镇什字,**镇土城子等设施农业种植区。三是促进规模发展。按照“规模调大,结构调佳,品种调优,效益调高”的总体思路,以提高设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选择比较优势明显、有发展潜力的主导品种,统一规划,连片建设,规模经营,重点发展以大棚为主的种植园区,扩大设施农业生产规模,形成地域优势和规模优势,依靠规模占领市场。2017年,全县重点建设10个设施农业示范区,园区规模最低要达到50座,积极向“一村一品,一乡一品,数乡一品”的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加快设施农业建设步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篇八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惠及十几亿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今后二十年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绘制了宏伟蓝图。作为元谋这样一个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典型热区农业县,生产力不发达、工业化水平较低,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快推进“工业强县”步伐,加速工业化进程,推动工业经济发展尤为重要。

“工业强县”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县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准确把握经济规律,科学合理地提出了“双目标、双支柱、双动力”的经济发展战略思路,大力培植绿色产业和特色旅游业两大支柱产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同时,也暴露出制约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大,一二三产业比例关系不合理,工业发展步伐缓慢,城乡劳动力就业渠道不畅,就业压力大,财政结构较单一,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等问题,严重困扰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面对严峻的发展形势,围绕产业建设,培强壮大工业经济,推进工业化进程,千方百计整活现有企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二、元谋县工业经济发展概况。

元谋县工业从六十年代开始起步,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中,发展十分缓慢,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元谋县工业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以制糖、建筑建材、造纸、粮油、蔬菜脱水,饲料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工业物质基础不断增强。特别是“八五”、“九五”期间,历届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在以制糖、建材、造纸为骨干产业的同时,还拓展了化肥、机械、采掘、饮料、加工等行业,工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使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得到了大幅度增长。“八五”末(1995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4.075亿元,比“七五”末(1990年)增长115.4%,年平均增长11.28%,地方财政收入年均以28%的速度递增,1995年达2862万元,比“七五”末增长243.16%。至“九五”末的2000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6.1443亿元,比“八五”末增长50.8%,财政收入5381万元,比“八五”末增长88%。

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篇九

法治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思想理念、治国方略和社会文化形态,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精髓和要义。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4月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了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推进民政部门法治建设,正是在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的新形势下,民政工作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根本举措,是推进管理创新、提高行政效能的迫切需要,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拓民政工作的必由之路。3月,民政部召开了全国民政法制会议,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法治民政”的概念,对全国民政系统建设法治民政的战略任务进行了动员和部署,号召全国民政系统“为建设法治民政的新格局而努力”。法治民政建设不仅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民政法制工作的主线,同时也成为整个民政工作所追求的一个重要理念、一种工作状态和一项长期奋斗的目标,这迫切需要我们从更宽的视野、用更大的力度、在更深的层次上全面推进民政部门的法治建设。

一、我市民政部门法治建设的现状。

(一)民政行政管理职能和管理方式逐步转变。

20以来,为配合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我市民政部门对民政行政审批事项作了全面清理,通过清理,保留行政许可项目6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11项;20,按照省政府“统一项目、统一名称,相同系统、相同事项”的总体要求,我市民政行政许可项目进一步调整和规范,再次取消行政许可项目2项,并对4项行政许可项目进行了调整和规范,目前我市民政行政许可项目共6项(含初审)。通过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民政行政管理工作的重点逐步转变,民政部门承担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组织管理、基层民主和社区建设指导等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类职能不断强化、延伸和拓展,婚姻(收养)登记等工作定位逐步从“行政管理”向“公共服务”转变,在殡葬管理领域对市场的控制和干预减少,基本实现了“管办分离”。,我市民政部门按照市政府部署和要求,全面开展了内设机构审批职能整合改革,市局成立了行政审批处,将原涉及多个处室(单位)的37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归并集中至行政审批处,并整体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从而实现了民政审批事项“一个窗口受理、一个处室办理、一个分管局长分管”,提高了行政审批工作程序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对于增强审批工作的服务意识和提高审批工作的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转变“重审批轻监管”、“以批代管”等倾向,强化民政执法监管职能提供了体制条件。

(二)内部决策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

近年来,市局加强内部管理,内部管理工作不断规范。部门内部决策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内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调研工作不断受到重视,社情民意反映机制逐步健全,对于提高决策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决策运行程序不断规范,制定出台了《宁波市民政局党委决策重大事项议事规则》、《宁波市民政局民政行政运行规范(试行)》、《宁波市民政局工作规则》等重要文件。决策跟踪反馈机制逐步建立,对作出的重要决策和重大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及时掌握决策执行情况,推动决策的贯彻落实。在相关重点工作领域如社区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以及公益金资助等中积极探索开展绩效评估,科学了解决策成效,以便及时调整修正相关决策。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构建上有了新的探索,20内设机构审批职能整合归并改革,实现了局机关内部行政审批与执法监管职能相对分离,建立起了“批管分离”体制,形成了审批与监管相互衔接、相互制约的机制,加强了对审批权力行使过程的集中监管。

(三)民政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完善。

立法的开展。对于有上位法,但上位法操作性不强的,积极推动制定地方性的`实施办法;对于没有上位法的,但实际工作已经具备法规或规章制定条件的,则争取创造性立法。20《宁波市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出台,《宁波市医疗救助办法》出台;年《宁波市慈善事业促进条例》、《宁波市促进行业协会发展条例》、《宁波市养老机构管理条例》等列入了市人大五年立法项目库。此外,对于尚不具备立法条件的,则不断探索规律,总结经验,将工作实践逐步总结上升为规范性文件。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民政行政规范性文件,为推进各项民政工作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奠定了重要基础。

(四)民政行政执法工作进一步推进。

民政行政类别为主的行政执法队伍基本形成。

2.积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理清执法职权,明确执法责任。从20开始,市局开展了进一步深化完善和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全面理清了市局正在执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现有的行政执法职权,明确了执法主体和执法责任,规范了行政执法流程,基本实现了执法主体合法化、执法行为规范化、执法责任具体化。建立起了行政执法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对各地民政部门以及局内设或所属行政执法机构行使执法职权和履行法定义务的情况进行年度考核,从而加强了行政执法的监督和指导力度。建立了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做到过错有追究,从而将执法责任落到实处。通过执法责任制推行,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的民政执法体制框架基本建立,为全面提高民政执法水平,推进民政部门依法行政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

作依法规范开展;与此同时,积极推进民政监管执法行为的规范化,制定出台了《宁波市殡葬执法工作暂行规范》、《宁波市民政系统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指导意见(试行)》。

二、当前法治民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严重影响了法律法规的执行效力。

(二)民政执法工作不能适应社会事务管理的需要。

1.执法意识淡化。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民政工作的边缘性、分散性、临时性等特点,导致民政部门领导干部习惯于采用行政手段来管理民政工作,执法意识淡化。有些执法人员在思想上存在畏难情绪,担心因执法不当而惹麻烦,从而对违法违规案件查处力度不大,造成民政部门行政执法刚性不强。

2.执法力量薄弱。长期以来民政部门编制短缺问题一直得不到彻底解决,执法力量薄弱与执法监管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突出表现在社会组织监管领域,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第三部门”――社会组织迅猛发展,截止年底,我市登记的社会组织达10120个。社会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反映利益诉求、增强行业自律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一些社会组织违法违规现象伴随产生,操纵企业涨价、借评比乱收费、假慈善牟私利等不规范问题陆续出现;此外,大量社会组织未纳入登记范围,其活动基本游离于政府管理体制之外,暴露出管理薄弱、活动无序等突出问题,不仅影响了社会组织发展的正常秩序,也严重损害了社会组织管理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政部门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执法手段,使得执法工作受到其他部门的牵制,需要依赖其他部门的协调配合才能完成,最终导致在实践中民政执法困难。在殡葬管理问题上,原有的殡葬管理体制中还存在着内部业务处室与殡葬管理所之间职责界定不清的问题,也影响了殡葬执法工作的有效开展。

4.缺乏专门的执法机构。民政部门的监管执法职权分散在相关业务处室和单位,与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不分,此种“各自为政”的业务管理体制,一方面,使得民政部门的执法力量分散,多头执法,无法形成统一的执法队伍,监管执法无法完全到位;另一方面,监管执法工作与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不分,对民政事务的管理上存在着用行政管理手段代替监管执法的情况。

(三)民政部门内部管理体制机制尚不能完全适应法治建设的需要。

1.民政法制工作机构建设滞后。目前,我市民政部门尚未设z法制工作机构,法制工作一般都由办公室等综合机构承担,且法制工作人员配备力量单薄,有的地方甚至没有专职的法制工作人员。法制机构建设的滞后与日益繁重的法治建设任务不相适应,就市局而言,无论是在对内的法制监督、咨询、指导,还是对下级民政部门法治建设的指导、培训及检查考核方面都显得力不从心,直接导致法制工作处于被动应付状态,直接影响了民政系统整体法治建设的推进。

2.监督制约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是各项政策法规以及制度得以正确执行的有效保证,同时也是防止权力腐败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市局在构建监督制约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是与法治民政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部门内设处室之间的工作相对独立、分散,相互制约性不够;监督工作的法制化程度不够,制度不健全;监督与制裁的衔接不够紧凑,后者往往软弱无力等。

(一)在转变认识上下功夫。

的推进而不断推进;同时法治民政的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民政的实际情况,遵循法治建设的基本规律,稳步向前推进。

(二)在提高立法质量上下功夫。

法学家指出,法治不仅意味着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且要求法律本身是“良法”,也即“良法之治”。因此,法治民政建设要在不断健全完善民政政策法规体系、弥补立法空白的基础上,更要不断提高民政立法质量。要找准立法定位,深入开展立法调研,全面、准确、客观地了解情况,切实增强立法的现实性和针对性;要增强大局意识,要摈弃狭隘的部门本位主义,统筹考虑部门之间、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增强立法的协调性、统一性;要坚持立足现实与着眼未来相结合,把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紧密结合起来,用法律规范引导、推进和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体现改革创新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证立法的公平性、合理性,要实现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在法律制度上的平衡;坚持权责一致原则,权力与责任要挂钩、权力与利益要脱钩,做到“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侵权要赔偿,控权要到位、监督要有力”;要提高立法技巧,坚持立法工作的原则,切实增强法律条文的准确性、规范性、可操作性。

(三)在提高民政执法水平上下功夫。

1.加强执法保障。积极建议,努力争取,通过增加人员编制。

或合理调配等手段,进一步充实民政执法力量;为民政执法机构配备执法工具,提供充足的执法经费保障,从而为执法工作的开展奠定物质基础。

2.探索改革执法体制。在原有的殡葬执法机构基础上,探索成立综合性民政执法机构,组建专门的民政执法队伍。一方面,整合民政执法力量,解决民政执法力量分散的问题;另一方面,将执法监管工作与日常行政管理工作相分离,提高执法工作的专业性、统一性和规范性。

3.增强执法权威。在组建专门的民政执法队伍的基础上,统一民政执法人员的服装和徽章,增强民政执法人员的可识别性,提高民政执法工作的权威性。

4.加强执法监管。严格执行民政执法公示制,全面推行民政执法责任制,完善民政执法考核评议制度,落实民政执法过错追究制度等一系列内部监督制度,全面贯彻“权责统一、依法有序、民主公开、客观公正、有错必究”的要求。建立健全上下衔接、内外结合的民政执法监督体系,从源头上预防和杜绝各种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的违法乱纪行为。

(四)在改革完善系统内的管理体制机制上下功夫。

加人员编制的,也要调整内部人员岗位职责,尽量配备法制工作人员;同时要将法制工作机构建设作为一项目标,努力争取,逐步推进。在现有条件下,努力克服困难,充分发挥办公室在推进法治建设方面的作用,加强法治民政建设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监督指导,逐步实现法制工作由“虚拟”向“实体”转变,努力推进法治民政建设。

2.完善监督制约机制。首先,积极探索管理机制改革,着力构建部门内部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其次,不断改变监督方式,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督,变泛泛监督为重点监督,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把监督的重点放在事前监督上,将三种监督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并贯穿于整个监督机制过程中。再次,进一步规范监督工作的运行程序,对监督的程序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并加强监督与惩治的衔接,不断提高监督的实效。最后,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制,认真贯彻执行《信息公开条例》,不断扩大公开的内容,丰富公开的形式,拓展公开的渠道,努力推进政务公开向深层次发展。

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篇十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不断强化执政意识,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提高执政能力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深化执政理念,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断完善执政方略,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谋划现代化建设;不断健全执政体制,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改进执政方式,大力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不断巩固执政基础,打牢执政理政的坚实根基;不断丰富执政理论,增强执政理论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在不断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向全党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对于重庆市而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事关重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我们应坚持从实际出发,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更好地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求真务实,开拓奋进,不断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强化执政意识,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提高执政能力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执政党在履行执政使命、巩固执政地位的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政治责任感,集中体现为广大党员的执政意识。执政意识的强弱,是执政党能否加强自身建设、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关键因素。从重庆市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看,应着重强化几种意识:一是强化执政的自觉意识,尤其是一些普通党员和基层党组织应着力克服“执政与己无关”的思想,自觉履行执政职责,宣传好、执行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维护党的执政形象。二是强化执政的使命意识,始终以加快重庆改革发展为己任,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实现重庆新的振兴。三是强化执政的为民意识,时刻想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必须用来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四是强化执政的忧患意识,积极适应党的历史方位发生的根本性转变,努力克服自身存在的“不适应”、“不符合”等问题,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形象。不断深化执政理念,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任何一个成功的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都有其鲜明的执政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正确执政理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使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得到了新的升华。我们应从重庆的实际出发,更加自觉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牢牢把握“科学”二字,始终突出“发展”主题。应切实解决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妥善处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与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以及改革发展稳定等重大关系,加快重庆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根据各区域的不同特点和优势,加强统筹协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大城市带大农村战略,下大功夫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努力繁荣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倡导清洁生产,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认真解决城乡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建设“平安重庆”,保持社会稳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完善执政方略,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谋划现代化建设正确的执政方略是执好政的前提。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从自身的工作实际出发,坚持并不断完善执政方略:一是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坚持“三步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把中央提出的一系列大政方针贯彻落实到重庆改革发展的各项实践之中。二是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继续坚持直辖以来确定的富民兴渝、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三步走”的战略步骤,进一步实施好科教兴渝、人才强市、依法治市等重大战略,认真落实好参与西部大开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等重要部署,加快重庆改革发展的步伐。三是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和完善发展战略,及时制定新的方针政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不断健全执政体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解决好通过什么样的制度和体制机制执政的问题,是我们党执好政和长期执政的根本保证。我们应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的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进一步健全执政体制,保证党的大政方针和重庆市各项工作部署的顺利贯彻落实。一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积极支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畅通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渠道,使各项立法、决策、监督、选举和任免等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二是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大力加强同各民主党派的合作共事,健全有关重大问题决策前协商、重大情况通报会、双月座谈会、市委领导联系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知名人士等制度;支持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三是坚持和完善党的民主决策制度。健全重要问题和重大事项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和法律咨询制度,坚持同群众利益相关的重大事项实行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等,不断丰富和完善群众参与决策的形式。四是坚持和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在全市深入开展政务、厂务和村务公开,保证基层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各项民主权利。不断改进执政方式,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一是努力掌握重庆市改革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大力推进科学执政,坚持以科学思想、科学制度、科学方法指导和推动各项工作。紧密结合重庆的特殊市情,继续抓住整合行政资源、理顺市和区县的关系、提高区县领导综合素质、强化区县管理职能等关键环节,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探索行政管理新路子,努力使新兴直辖市的管理体制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加高效。二是大力推进民主执政,着力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规范决策程序,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发表意见和参与决策的机会。不仅在进行重大决策时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而且在执行决策中充分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保证决策的正确贯彻执行。三是大力推进依法执政,进一步实施依法治市,切实提高立法质量,尽快完善适应重庆特殊市情的地方法规;不断完善行政执法机制和方式,建设法治政府;支持各级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切实增强司法工作的透明度,确保司法公正。不断巩固执政基础,打牢执政理政的坚实根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就是夯实党执政的思想基础、经济基础、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等。基础越牢,根基越稳,党的执政地位就越巩固。应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下功夫做好强化执政基础的工作。在巩固思想文化基础方面,始终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体党员、教育广大群众,坚持用“红岩精神”、“三峡移民精神”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的斗志,积极发掘和利用巴渝文化、抗战文化和三峡文化的丰富资源,努力打造体现先进文化要求和时代精神、具有重庆特色的优秀文化。在巩固经济基础方面,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增强重庆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在巩固阶级基础方面,始终坚持党的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性质,重点做好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和干部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壮大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同时,积极把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吸引到党内来。在巩固群众基础方面,始终坚持为人民执政和依靠人民执政的思想,切实做到真诚爱民、真心为民、真正靠民,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好群众反映的征地拆迁等方面的突出问题,防止矛盾激化;最大限度地维护群众利益,尤其要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着力解决下岗职工、城镇困难群众、农村贫困人口、三峡库区移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努力在全市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把不同阶层、不同群体都凝聚起来,共同投身于富民兴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不断丰富执政理论,增强执政理论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既是实践的过程,也是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的过程。我们应紧密结合重庆实际,切实加强党的执政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总结、研究、提炼重庆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经验,为党的执政理论宝库提供丰富素材和有益成果。重庆作为一个具有特殊市情的新兴直辖市,在执政理论研究和执政实践方面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优势。我们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方面的有益实践,与坚持和完善党的执政方略是直接相连的;我们积极探索适应特殊市情的行政管理新路子方面的经验,对于党的执政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成功推进三峡百万大移民的壮举,为我们党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提供了重要启示;等等。当前,应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认真搞好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

先进性教育。

活动,进一步增强重庆市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