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共青团推优实施方案(通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9:00:50 页码:7
最新共青团推优实施方案(通用9篇)
2023-11-12 19:00:50    小编:

制定方案前需要充分调研和收集相关数据。方案的复盘和总结是宝贵的经验积累,为未来的方案制定提供参考。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借鉴他人的方案,并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合理调整。

共青团推优实施方案篇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共青团2020年巩固提升实施方案

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夯实我市团的基层基础,着力提升团的组织力,以《共青团基层建设基石工程方案》为指导,努力实现共青团工作的巩固提升,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二中、三中、四中***精神,深入贯彻市委x届x次、x次、x次***和团省委x届x次***精神,以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为根本遵循,以提升团的组织力为目标,牢固树立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统筹抓好全市各领域基层团组织的工作覆盖和组织覆盖,着力推动全市团的基层建设理念创新、方法创新、机制创新,不断夯实团的基层基础,奋力开创基层团组织建设新局面,引领广大青年不忘跟党初心,牢记青春使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贡献青春力量。

二、总体目标

以“团组织作用明显增强、团员先进性明显增强、团干部素质明显增强、基层建设科学化水平明显提升”为目标,抓好“团队衔接”“党团衔接”“学社衔接”三个关键环节,做到“政治性、先进性与群众性,服务青年与服务社会,巩固老阵地与开辟新阵地”三个结合,力争到2020年底,团的基层基础得到进一步巩固,团的基层建设更加出彩。

三、基本原则

既要积极争取各级党组织的重视支持,落实好党建带团建有关制度,又要主动融入党建工作格局,坚决克服“等、靠、要”的思想,以自我奋斗的精神,扎实推进团的基层建设。要找准基层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在组织有效覆盖、团员先进性、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制订更加务实的举措和目标。要按照“青年在哪里、团的组织就建在哪里”的要求,优先在青年聚集的地方建立团的组织。要强化有效覆盖的工作理念,把工作覆盖与组织覆盖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做到互为促进、融合推进。要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尊重基层首创精神,从体制机制、组织设置、工作方式等根本性问题入手,以深化改革破解基层“四缺”等难题。要把握共青团组织成员流动性大的特点,充分认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坚持反复抓、抓反复,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持续推动团的基层建设。

四、工作措施

2020年底前,建立市级团教协作长效机制,全市所有县(市、区)建立教育团工委。严格落实团员发展规划和发展细则,重点抓好中学这个团员发展源头,严格入团政治标准,控制数量、提高质量,做好团籍管理、团费收缴、组织关系转接等基础性工作。加强中学团校建设,市级中学2020年底前60%的学校成立团校,县级中学2020年底前40%的学校成立团校。着力加强民办中学和中职院校基层组织建设2020年底前实现团组织全覆盖。持续巩固班级团支部建设,2020年底前全部新生班级实行班级团支部和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要履行“全团带队”职责,严格落实推优入团工作程序,探索推行积分入团制度,重点抓好少先队员团前教育和仪式教育,做好“团队衔接”。

发挥好我市国有企业团的工作的良好基础,持续推动国有企业团建工作规范提升。2020年底前,60%的国有企业打造1个以上团建工作示范项目。加强央企、省企等团组织与县(市、区)团委的协作,促进国有企业全面融入所在社区、街道、县区的区域化团建,探索国有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帮扶村团建;擦亮“青年突击队”“青年岗位能手”“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青年文明号”等传统岗位建功品牌,创新丰富导师带徒、技能比武、青年工匠培养、婚姻家庭、权益维护等服务中心、服务青年的活动内容,帮助企业稳人心、留人才、增效益。

立足农村青年在镇区聚集的实际,在持续建好乡镇直属团组织的基础上,采取“村校联建”“村企联建”“村村联建”等方式灵活设置团组织,推动农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基层单位建立团组织;2020年底前,每个县(市、区)要培育1种以上农村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新模式,建立3个以上村级团组织团建示范点。紧扣***、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积极推进全市“第一团支书”工作和返乡创业春雁行动,积极承接乡镇政府服务管理职能,在服务创业就业、乡村建设、人才建设、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积极发挥团组织作用。选取以部分县(市、区)作为试点,在具备条件的村(社区)团组织强化团组织对35岁以下青年推优入党职能,拓展推优入党渠道。四是强化基层团干部队伍。试点在村两委中通过专、兼、挂等多途径配备不少于1名35岁以下委员负责共青团和青年工作,鼓励有条件的村由青年能人、致富带头人或专业合作社带动人担任村团支部书记。五是扩大基层团组织显示度。在配有主管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村委委员或团支部书记的村,在党群服务中心建立青年之家。

在大型国有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家属院探索企事业单位与社区结对开展团建工作。依托“青年之家”、社区服务中心等阵地,探索建立辖区内企业、学校、行政事业单位团员向社区报到制度,实现工作单位团组织和社区居住地团组织对团员青年的双重覆盖。组织辖区内团员青年在百城提质、文明城市创建、社区治理、环境污染防治等重点工作中发挥生力军作用,推动街道社区团建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积极服务我市城市治理水平提升。.

,主动做好与党委组织部门的对接,在已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按照应建尽建的原则建立团组织。要抓大带小,率先推动在我市x家全省民营企业100强中建立团组织,2020年底前完成60%的建团任务。在整建全市产业集聚区团工委的基础上,2020年底前要在符合建团条件的工业园区中建立团组织。在互联网、金融、快递、电商等行业整建或成立行业协会团工委,逐步推动在协会会员企业建团。2020年要率先成立xx市互联网行业团工委,2020年底前建立x家互联网企业团组织,培育2家示范性互联网企业团组织。在青联、青企协等共青团直接联系的团属组织成员所在企业中建团,2020年底前完成40%团建任务。

深入实施新兴青年群体“筑梦计划”、青年社会组织“伙伴计划”,2020年底前建立与青年社会组织骨干和快递小哥、青年文艺工作者等重点新兴青年群体的广泛深入联系,紧密联系20家青年社会组织,覆盖新兴青年群体500余人,覆盖到全市30%的县(市)区。团建示范带动。2020年底前,在团组织联系紧密、党建基础好、影响力大、团员青年较多的青年社会组织培育x家具有示范点条件的青年社会组织团建。新兴青年集聚地团建。2020年重点推动国家级和省级新兴青年集聚的文创、物流重点园区团建工作。

聚焦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重点在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中加强团建。在全市科技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创新平台、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科技创新领域建立基层团组织,面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开展“号、手、岗、队”等“青”字号品牌创建活动,丰富团组织活动内容。

发挥市直机关团工委作用,在全市35岁以下青年较多的单位成立青年工作委员会,在青年较为集中的行业、系统、领域成立大团工委。结合机关党员多、团员少的特点,围绕职业文明、行风建设等要求创新活动载体,组织引导机关青年在实践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群众工作能力。

依托县级行政服务中心、乡级党群服务中心、党员村级活动场所或“城市书房”等党建阵地建立“青年之家”。强化“青年之家”作为党的青年工作阵地作用,每两个月开展集中学习活动不少于1次。要充分运用“青年之家”云平台的活动发布、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报名、展示、评价等功能开展活动,不断增强青年之家的活跃度和用户黏性。四是规范青年之家的管理,2020年底前建立并落实市级示范性青年之家摘牌制。

坚持政治标准,抓好团前教育,规范发展流程。坚持年龄标准,严格执行新修订《团章》“年满14周岁方可入团”的规定,杜绝不满14周岁入团的现象。坚持总量控制,强化编号管理,严格按编号发展团员,严禁超额发展、随意发展。在重点抓好中学这个团员发展源头基础上,团员发展指标向农村、新兴领域、社会组组等新型团组织适当倾斜。抓好团员教育评议,采取青年评议与组织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团员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设立团员先锋岗、团员示范岗等形式,增强团员争先进位意识。推进“学习******讲话,做合格共青团员”制度化、常态化,组织团员开展入团仪式示范、重温入团誓词等系列活动。在统一印制入团志愿书的基础上,加强团员档案管理,统一印制团员档案袋,做到“一人一档、一校一柜”。落实流动团员管理机制,做好团员档案管理和团员团组织关系转接工作,智慧团建系统中当学生毕业后没有找到组织前,不得在后台删除数据,必须等待通过转接,确保团员离校不离团、流动不流失。探索开展流动团员、失联团员向组织报到工作。落实推优入党制度,明确推优标准,规范推优流程,积极推荐优秀团员成为党员发展对象。

一联合党委组织部门将团组织定期换届情况、团干部配备情况纳入考核,力争各级团组织干部配备率达到90%以上,推动县级团委2020年x月底全部按时换届,并按改革要求配备一定比例的挂兼职团干部。按照“分级管理、分类实施”“下跨一级”的要求,聚焦工作思路、工作方法等内容,充分利用电视电话会等形式,组织开展各级团干部教育培训。2020年底前,团市委将乡镇街道团委委员轮训40%,县级团委将村(社区)团干部轮训50%。贯彻落实团***《关于提高政治站位改进工作作风的六条规定》,对标党***要求和省委、市委有关规定,抓好团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落实团干部密切联系青年机制,在全市团干部中开展“走进青年、转变作风、改进工作”大调研活动,培养团干部成为“知青年”“懂青年,,的行家里手。对作风过硬、工作突出的基层团组织和团干部大胆表彰,每年评选一定数量的优秀团县委书记和县级团组织,表彰结果通报同级党委组织部门。

稳步推进智慧团建工作。推动基层团组织准确录入基础数据,自觉开展网络团务,推动工作资源在系统里配置、随组织树流动。充分借助交通、通信技术进步,压减组织管理层级,直接面向基层和青年开展工作,推动资源、人员、经费等直接下沉到基层。适应青年在网络虚拟空间聚集的趋势,加强“网上共青团”建设,推动团的工作和建设向互联网转型。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一切工作靠支部”的理念,落实好《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及各领域基层团组织工作规范,推动团支部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制度、组织生活等基本制度,普及好基础团务工作。引导基层团组织重视支部建设,围绕志愿服务、济困助学、就业创业、岗位建功、实践教育等领域,形成至少1项经常性品牌工作。深化推进青联、学联、少先队改革。建立和落实“全团带队”制度,在初中普遍建立少先队组织,推进少年团校建设,实现有效的“团队衔接”。结合党的青年工作需要,重点联系培育一批社区服务类、公益慈善类、生态环保类青年社会组织或自组织,大力培养青少年事务社工。建立市县两级优秀青年人才库,直接联系掌握一批优秀青年人才。建立团县委书记抓团建工作述职评议制度,年终各团县委书记围绕履行团建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进行述职,评议结果通报同级党委组织部门。围绕市委和团省委有关工作部署及团市委确定的重点工作内容,每季度举办1次基层共青团工作片区调度会,不定期组织开展共青团观摩交流活动,促进基层团建工作和团干部抓团建能力双提升,推动全团重点工作落实。

五、组织保障

团市委将配套出台《xx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对各团县(市)区委、各直属团组织的年度目标任务予以明确。各团县(市)区委、各直属团组织要积极争取党政领导重视支持,借势而为形成工作合力。各单位于x月x日前要向团市委上报基层团建工作重点任务清单,每半年向团市委报告一次工作情况,年终团市委将进行综合考核,有关情况通报至同级党委。

团市委将在官方微信、微博、网站等团属宣传阵地对各级团组织特色做法进行宣传报道,营造浓厚工作氛围。各直属团委要根据各自特点和工作优势,创新工作方法,激发工作活力,分领域分行业,重点打造基层团组织、模范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先进典型,深入挖掘先进事迹,总结先进经验,做好宣传推广,努力形成在全省全国知名的具有xx特色的团建品牌。

各级团组织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动员、亲自组织、直接参与,做到思想高度重视、责任落实到位、推动扎实有力,工作开展情况要定期向同级党委组织部门汇报。团市委将联合有关部门成立市团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团建工作督导联系制度,由团市委副县级以上干部分包县区、企事业单位、学校进行督导,确保工作顺利有序推进。

共青团推优实施方案篇二

根据晋吕高党字【2012】14号文件精神,结合单位实际,特制定《汾离运营管理处2012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增强行业服务意识、预防行业不正之风为目标,以勤政廉政、服务司乘为主线,以实现“廉政汾离、和谐汾离”为目标,坚持纠建并举、重在建设,立足于“三个服务”,在解决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和防治不正之风上取得新成效,为实现吕梁高速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保障。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政风行风评议工作的领导,我处成立民主评议政风行风领导小组。

组长:阎奋勤。

副组长:刘荣、杨文平、武继锋。

成员:刘万红张泽州高海峰任瑾瑷。

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在政风行风评议领导组的领导下,由政风行风评议办公室组织协调、监督检查、抓好落实。在工作中坚持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坚持开拓创新、注重实效的原则。各单位要把政风行风建设列入一把手工程,纳入目标管理,融入具体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扎实抓、切实把政风行风工作抓出实效。评议办公室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充分调动各单位的工作积极性和人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确保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健康发展,取得实效。

三、评议重点。

根据公司政风行风评议办公室的安排,结合我处实际,(本站)评议的重点是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提高收费站的服务质量,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大力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创建,进一步完善文明服务标准和行为规范,真正做到工作责任明确、服务标准具体、管理体系规范、办事流程公开、社会监督顺畅、考评制度透明和奖惩严格兑现,使我处三个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四、评议内容。

1、收费管理。要深入开展收费站文明窗口建设,做到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服务环境制度化、标准化,建立文明服务信用体系,实施收费站“星级”信誉公示考核制度;建立收费车道堵车超过五辆的快速反应机制和突发事件1分钟内快速反馈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继续改造通行量大的收费站,不断提高快速放行能力。

2、养护管理,要坚持做到坑槽修补不过夜,确保高速公路良好的快速通行能力,及时清除抛洒杂物,保持路容路貌美观、整洁;规范高速公路标志标线,确保清晰准确,为司乘人员提供便捷的服务;养护作业要规范,做到标志醒目,确保安全畅通;要加强特殊气候条件下的养护应急工作,实现雨季不断路,雪停后6小时具备开通条件。

3、机关建设中,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思想认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切实解决推诱扯皮,效率低下的问题,要以基层是否满意来衡量我们的工作态度,以每件事情的办理结果来衡量我们的工作质量,以每项工作的办事效率来衡量我们的工作能力;要全面贯彻落实“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团结互助,敬业奉献,真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在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三有一好”争创活动,在职工中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过硬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心理体魄素质”活动,提高综合素质、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全公司各项工作的高效有序运转,树立高速公路管理服务的整体良好形象。

五、评议对象。

运营处各单位(科室)均为评议对象。

六、评议方法和步骤。

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坚持党总支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群众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采取统一组织,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突出重点,全面评议,自评为主,督导为辅的方法进行。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交谈、明查暗访、个别走访等方式收集意见、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做到“上下联动、内外结合、面向社会、群众参与”。行评办要加强对基层单位评议工作的监督检查,组织协调。

(一)宣传发动和安排部署阶段(5月)。

1、各单位要成立政风行风评议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制定实施计划。

2、开展政风行风建设宣传月活动。各单位要向社会做出政风行风建设公开承诺,承诺要突出重点,切合实际,有具体指标,字数控制在500字以内,并报公司行评办公室审核备案。

3、各单位要设立政风行风评议意见箱,公布举报电话。

(二)调查评议和整改反馈阶段(6一10月)。

1、开展政风行风问卷调查。各单位通过召开座谈会,专访服务对象,发放问卷调查表,深入了解本单位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反馈。各单位要针对重点问题开展专项调查,认真分析,查找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进行自查自纠,并写出调查报告,于8月20日前报行评办公室。

2、进行明查暗访。行评办将组织有关部门,对各单位采取不打招呼,随机暗访的方式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查纠存在的政风行风问题。

3、组织召开民主听证会。除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政风行风专题会议以外,运营处行评办将组织服务对象,交警、交通等相关部门就我处所辖路段站、区服务情况召开听证会,请各单位认真准备,积极参加。(具体时询另行通知)。

4、整改反馈。整改反馈是政风行风评议的关键环节,要坚持把“事实调查清楚,问题处理到位,整改措施落实,群众真正满意”作为整改反馈的标准,对问卷调查、民主听证会所提出的问题,涉及到的单位要立查立改,当场承诺,限期反馈。对落实不到位或反馈不及时,甚至弄虚作假,敷衍塞责的要追究责任。

5、建章立制。各单位要通过评议,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提高队伍素质,建立和完善各项监督管理制度,形成有效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促进评议工作由解决具体问题向建立预防机制转变,由外力推动向自觉推运转变,积极建立纠、评、建相互促进的政风行风建设长效机制,形成靠制度约束,靠工作衡量、靠群众评议的良好氛围。

七、考核工作。

(一)日常工作考核。主要包括组织领导情况,信息资料报送情况,工作落实情况。(每月上报一期简报和小结、每季度上报一次明查暗访情况报告)。

(二)整改和制度建设考核。主要包括采取措施解决政风行风调查和群众反映问题的处理及落实情况,政风行风承诺兑现情况,建立针对性的监督制度情况等。

(三)政风行风案件考核。主要指各单位发生违规违纪和被媒体曝光事件体曝光事件,每发生一起违规违纪行为,经查实扣2分,被媒体曝光酌情扣分。

共青团推优实施方案篇三

在做好团员发展、青年、团员意识教育等工作外,乡团委将紧抓节日契机创新式地开展文娱活动,组织好青年技术培训工作。

七、八月份组织开展好青年岗位技术培训和青年岗位能手竞赛活动。

九月份组织开展好青少年文化节。

十月份与文化站、宣传口、学校相联合开展好中秋联谊文娱活动。

十一、二月份开展好助残帮困、青年素质拓展等活动。

共青团推优实施方案篇四

附件1:

为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的要求,落实团十六届二中全会的部署,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效组织和联系广大青年的方式方法和增强基层组织活力的新途径,提炼近年来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取得的成果,团中央决定自2009年4月起,在全团范围内确定一批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单位,开展为期一年的试点工作。通过试点工作,总结出可推广的加强基层组织和活跃基层工作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方法。

一、试点工作的原则。

试点工作要始终坚持和把握以下基本原则:

1.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紧跟党建步伐,充分借助党建工作近年来在基层形成的新格局和新成果,注意在工作空间、工作内容上尽量与党建相融合;争取党组织支持,在新兴领域探索团建工作的有效载体和创新模式,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2.研究提炼普遍性规律。牢牢把握团的根本职责和基本职能,针对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中的长期性、根本性和战略性问题,着力在创新组织设置、扩大对团员青年的覆盖、探索基层组织吸引和凝聚青年的有效方式、找准活跃基层工作的有效载体、构建基层工作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认真研究和实践,并努力把试点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转化为指导全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基本方法。

3.着力突破重点难点问题。针对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探索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力争通过试点在各个薄弱环节上有所突破。对于长期制约基层团的工作的一系列突出问题,要着力在机制上进行探索和完善,从整体上推动工作。

4.勇于改革创新。要积极应对经济社会变革和青年群体变化带来的挑战,破除思想束缚,大胆创新组织设置形式和工作方法,不断探索与市场经济环境和青年沟通、交流、联络、聚集方式相适应的有效工作模式,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试点工作开展。要注意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对基层探索出的创新经验进行提炼和升华。

二、试点工作的主要内容。

各级、各类团组织应针对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积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1.结合党建新格局推动团的工作。探索团建与党建更为紧密结合的有效模式,争取同级党组织在制度安排、干部选拔、工作要求和指导等方面的支持,推动下级团组织党建带团建制度的落实;充分借助现代远程教育、党员活动中心、党员服务站等党建工作在基层形成的重要成果和工作格局,以联合建立党团活动中心、党团服务组织等方式推动党团共建;跟进党建步伐,在已建立党组织、符合建团条件但尚未建团的单位推动建立团组织;在没有建立党组织但是具备建立团组织条件的地方和单位,积极建立团的组织。

2.依托新媒体丰富团工作的手段和载体。适应青年沟通、交流、联络、聚集的新特点,通过网上互动社区、博客、即时通讯系统、手机短信、手机报等多种方式和途径联系、服务青年,有效增强对青年的吸引凝聚;探索通过新媒体对青年进行舆论引导和思想教育的有效方式,归纳总结利用网络平台组织动员青年的模式。

3.进一步深化“推优入党”工作。不断健全“推优入党”制度,按照中组部、团中央关于“推优入党”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强化推优意识,严格推优标准,规范推优程序,在教育、培养、考察、推荐等环节做好与党组织的衔接,提高“推优”的质量和数量,为党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

4.改进、完善基础团务工作。抓好基层团组织的工作制度、组织生活制度、团员和团干部队伍教育管理制度、团内民主制度、基层团建考核和评比表彰制度等团务制度的落实;推行团务管理和团员管理的规范化建设,详实掌握团建基础数据,建立健全工作档案;结合新形势,对“三会二制一课”等团内组织生活的内容、方式进行改进和创新;鼓励基层团组织结合实际大胆进行制度创新,总结推广基层在实践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

5.巩固和完善以团组织为核心的青年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团组织的核心基础作用,加强对青联、学联和城乡青年中心等团属青年社团组织的领导和指导;加强对青年自组织的联系和引导,努力把青年自组织纳入共青团联系合作的范围,探索在有条件的青年自组织中建立团组织,最大限度地实现对团员青年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根据不同领域的工作特点,试点中应把握的侧重点如下:

(1)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探索建立活跃企业青年工作的机构和机制。建立符合企业特点、发挥共青团作用的企业青年工作新格局,形成组织动员青年更好地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的方式,活跃企业青年工作。进一步探索专兼职相结合的团干部配备方式。

——寻找企业共青团工作新载体。服务企业生产经营和青年职工成长发展,寻求新的工作切入点,广泛开展思想型、技能型、文化型活动,丰富青年生活,促进青年成长。

——探索发挥团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寻找新途径和新载体,深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形成既保持团组织特点,又融入企业文化的有效方式。

(2)非公有制企业。

——探索活跃青年工作的新形式。注重发挥团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搭建优秀青年成长平台的作用,增强青年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寻求企业共青团工作新载体。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探索提升青年员工业务素质的有效方式,服务青年成长成才。

(1)市辖区团委。

——探索建立工作联系协调机制。以团区委为核心(平台)、辖区单位团组织为依托,推动建立党政领导牵头、团组织具体协调、驻区单位团组织负责人广泛参加的共青团工作协调机制。开展共建活动,形成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

——探索对街道、社区共青团工作的指导方式。强化团区委的作用,加强街道、社区共青团工作的规划、建设、指导和考核。帮助街道、社区建立健全团组织,积极向街道、社区配置工作资源。

(2)街道、社区团组织。

——探索社区团组织发挥作用的主要内容。围绕社区安全性、便利性、健康性、娱乐性、互助性等功能,找准工作切入点,创新工作内容和方式。尝试承接青少年教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政府青少年事务。

——探索社区团的工作力量配备方式。加强社区团的工作队伍建设,努力将青少年社会工作者、青年志愿者工作机制转化为服务社区的长效机制。探索建立城市社区团工作统筹协调机制。

——探索在特定青年集聚领域建立团组织的新方式,针对青年在楼宇、市场、商业区、工业园区等分布集中的情况进行团组织联建。

——探索服务青年成长发展的有效载体。探索形成在加强思想引导,进行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培训,开展文体活动等方面的新载体,促进青年健康成长。

——探索巩固扩大团组织在青年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的工作机制。寻找团组织凝聚青年、促进机关效能建设有效途径。

(1)团县(市、区、旗)委。

——探索建立农村共青团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由党政领导任主要负责人、团组织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规划、推进本县域团的工作和建设。

——探索乡、村团组织同步换届的实现方式,构建农村基层团干部的选拔、培养、管理、保障、激励等工作机制。探索团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建立团代表提案、调研、建议等制度,推行团务公开,扩大团内民主的实现形式。

——在县域范围内,适应农村青年跨地域流动、聚集和从业的特点,突破行政和区域界限,采取独立、依托、联合等方式建立团组织。特别是探索依托农村青年所从业的登记、管理及服务部门和社会服务组织建立团组织的有效途径。

(2)乡(镇)团委。

——探索推进乡镇团的委员会建设。试行由乡镇党委年轻委员兼任同级团委书记,或按照一定程序,选拔“选调生”任乡镇团委书记;推选优秀的村团支部书记、学校(乡镇企业)团组织负责人、乡村青年能人、大学生村官、选调生、西部计划志愿者等为乡镇团的委员会委员,试行乡镇团委委员轮值日常工作制度,发挥委员作用开展团的工作。

——探索建立乡镇、企业、学校、村、专业合作组织等各类团组织之间的联建共建和互帮互助机制,推动基层团组织的联动与协作,促进共同发展。

(3)农村社区、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市场。

——推行在符合条件的农村社区、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市场建立团组织。已经建立团组织的,探索规范、活跃团组织建设和工作的方式方法。

——探索如何结合农村社区、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市场的自身功能发挥好团组织的作用。

(1)普通高校。

——探索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为切入点,增强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探索解决学校团委与其他职能部门合署、合并办公问题的有效办法,保证团委独立设置、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探索对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深入实施进行科学化、系统化、专业性强的再设计,更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创业。

——适应学生喜欢的沟通、交流和聚集的新方式,探索推进扩大学生宿舍、网络、社团等领域建团,实现组织网络和团的工作的有效覆盖。

——探索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的新的活动内容和方式。

(2)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

——结合民办高校办学特点和办学性质,探索不同团建模式,特别是没有建立党组织的高校先行建立团的组织、开展团的活动的模式。

——探索在民办高校规范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就业创业等团的各项主要工作和基础性工作。

(3)普通中学。

——在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总体格局中,积极探索团组织发挥作用的新方式。

——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加强对中学生课外活动管理的情况下,探索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规范入团教育的基本内容、方法和程序,加强中学生团员意识教育。

——加强中学生团校建设,做好团队衔接工作。

(4)中职学校。

——探索民办中职学校团建有效模式和团的工作的有效机制。

——探索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专业学习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探索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范指导,积极提供就业信息服务。

——探索增强学生社团活力,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形成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氛围。

——探索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动力的有效方式。

——探索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有效办法和途径。

6.行业团建试点。

——探索建立协调交流平台。以业务为纽带,发挥青年文明号等共青团品牌作用,建立广泛覆盖的行业共青团工作交流平台。

——探索同业交流与合作机制。

7.适应经济活动和商业模式新变化的团建试点。

——探索龙头企业在团建中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加强龙头企业对上下游企业团建的引领。

——探索团组织在新的经济活动和商业模式中的功能定位、工作手段和内容。

8.统筹城乡团建试点。

——探索联系和服务流动团员的有效模式。适应团员青年流动、分布和聚集的新变化,按照流入地为主、流出地协助、双向互动、共同负责的原则,完善流动团员管理办法。探索和创新流动团员组织关系接转、团费缴纳、参与团内组织生活和民主生活等方面的有效措施;推动建立流动团员服务站等阵地依托,着力加大对流动团员的服务力度和服务水平;探索流出地团组织在外来务工团员青年大量集中的用工企业、工业园区、城区建立团(工)委,扩大组织覆盖;加强对流动青年自发成立的联谊会、同乡会等组织的引导,充分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

——探索建立城乡共建的基层组织设置模式。打破区域、行业界限,通过整合邻近的城市社区和行政村、选择相互联系紧密的单位、依托产业链等联建共建方式,以城带乡、以大带小、以强带弱,不断增强城乡基层团组织的活力。

——探索建立城乡共享的团建资源配置体系。按照城乡互动、区域联动、资源共享、相互促进的思路,积极引导城乡团建资源的相互流动,实现城乡团建资源的科学配置和效益最大化,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城乡共享的团内激励关怀帮扶体系。

9.青年自组织团建试点。

——探索团组织对青年自组织进行联系、服务和引导的方法途径。探索团组织与青年自组织的沟通联系和相互合作的工作机制。发挥团组织在政治先进性、社会公信度、政策支持、资源整合、组织体系、品牌活动、人才举荐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服务青年自组织的合理需求,增强团组织对青年自组织及其成员的吸引和凝聚。

——探索青年自组织团建工作的运行机制。在认真分析青年自组织的运行特点和社会功能的基础上,研究在哪些青年自组织中适合建立团的组织以及如何建立团的组织。通过试点形成与青年自组织发展运行模式相适应的团组织设置和关系隶属模式、骨干培养和团干部选拔途径、团员教育管理方法、基于自组织体系和信息化平台的组织动员方式、团的组织生活载体和团务工作制度规范。

10.互联网团建试点。

——探索团组织依托网络实现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对青年进行舆论引导和思想教育等基本功能的方法途径。探索建立共青团基本信息管理系统和依托网络上团课、过团的组织生活等的有效方式。

——探索建立网络团组织。在深入探讨网络团建与传统团建、青年自组织团建在组织架构、联络动员方式、团员管理等方面异同的基础上,依托互联网平台建立团组织,并实现网络团组织与实体团组织的互动。

三、试点的选取。

试点对象的分布要合理,体现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类别的广泛性和代表性。试点对象要具备开展试点工作的基本条件,以工作基础中等偏上的单位为主体。

(1)试点对象的分布。

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30家,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70家。

(2)试点对象条件。

——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正常,体制稳定。

——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

——企业负责人认可并支持团的工作。

——在本行业中具有代表性。

(1)试点对象的分布。

市辖区团委20个,街道团(工)委40个,规模较大的社区(包括居住区以及工业园区、商业社区、集贸市场、商业楼宇等功能社区)40个。

(2)试点对象条件。

市辖区团委。

——党政领导重视支持共青团工作。

——团的工作基础较好。

——团干部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

街道团组织。

——党政领导重视支持共青团工作。

——有从事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人员。

——工作基础较好。

社区团组织。

——社区领导重视支持共青团工作,有专职社区干部和从事青年工作的人员。

——有基本的工作基础和物质条件。

——居民中的青年人数较多。

(1)试点对象的分布。

机关15家,事业单位15家。

(2)试点对象条件。

——党政领导重视支持共青团工作,团组织健全。

——工作人员年龄结构合理,青年人较多。

——机关文化活跃。

(1)试点对象的分布。

试点对象为县、乡两级团组织和农村社区、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市场。

其中团县(市、区、旗)委试点50个,乡(镇)团委试点50个,农村社区、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市场试点共50个,共150个。

县、乡选点分布:东部地区15个县、15个乡(镇);中部地区20个县、20个乡(镇);西部地区15个县、15个乡(镇)。

农村社区、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市场试点重点在大农区、农村专业化程度较高地区的地区选取。其中:农村社区20个、农村专业合作组织20个、农资和农产品专业市场10个。

(2)试点对象条件。

县、乡两级团组织。

——以农村为主要区域。

——党政领导重视,团的工作外部环境较好。

——团的工作有一定基础,具备探索农村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条件。

农村社区、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市场。

——参加专业合作组织的青年人数在30人以上,有一定的经济规模。

——所从事的产业在当地是主导产业或有比较大的影响。

——已经成立团的组织或具备建团条件。

(1)试点对象与分布。

试点对象为学校团委(团总支),共200个。其中:普通高校50个,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50个,普通中学50个,中职学校50个。

试点对象覆盖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办高校类别中独立学院23个。普通中学中城市中学29个,农村中学21个。

(2)试点对象条件。

——能够坚持党建带团建原则,学校党政领导重视团的工作。

——团组织机构健全,团的工作基础较好。

——团干部具备创新精神,善于进行工作研究,能够总结探索出好经验好做法。

6.行业团建试点。

(1)试点对象的分布。

体制内管理的具有行业管理职能的协会7家,自发成立的以服务为主的行业或产业协会8家。

(2)试点对象条件。

体制内管理的具有行业管理职能的协会。

——产业关系国计民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产业所属企业规模较大,所有制多样,数量众多。

——吸纳了较多的青年劳动力。

——党群工作有一定基础。

自发成立的行业或产业协会。

——经民政部门登记的合法协会,成立至少两年时间,活动较为活跃。

——覆盖的企业所有制多样,数量较多,分布较广。

——行业发展前景较好,吸纳青年劳动力较多。

7.适应经济活动和商业模式新变化的团建试点。

(1)试点对象的分布。

选取连锁经营、分销、直销、网络销售等不同商业模式的企业15家。

(2)试点对象条件。

——企业负责人认可、支持共青团工作。

——企业的商业模式合法、稳定,具有典型性。

——企业效益较好,吸纳青年劳动力较多。

8.统筹城乡团建试点。

(1)试点对象与分布。

跨地域流动团员管理方面的试点单位主要以流入地和流出地团组织结对的方式确定,其中省级团委结对2个,中心城市团委结对2个。

同地域城乡团组织共建方面,拟确定6个中心城市作为试点单位。

(2)试点对象条件。

——试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符合统筹城乡试点工作的要求。

——同地域城乡团组织共建试点地区,应初步建立了统筹城乡的党建工作格局,可供团建试点工作结合和借鉴。

——试点地区团的工作基础较扎实,组织体系较健全,干部配备较完整,当地党政领导较重视。

——试点地区的团工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形成的经验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9.青年自组织团建试点。

(1)试点对象与分布。

选取10个中心城市的团属青年自组织服务机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代表性的青年自组织为试点单位,涉及自组织的主要类型。自组织的推荐和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由上述中心城市团委负责。

(2)试点对象条件。

——团属青年自组织服务机构运转状况良好,在当地青年自组织中具有一定影响力,拥有10个以上青年自组织会员单位,能够很好地发挥联系、服务和引导青年自组织的功能。

——青年自组织主要负责人对共青团认同感较强,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在组织中有较高威望;具有一定规模,成员相对稳定,且主要成员中党、团员比例较高,活跃成员在50人以上,普通成员在100人以上;有比较成熟的组织运行机制,组织成员联系较为密切,能够经常性开展活动,在青年和同类组织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10.互联网团建试点。

(1)试点对象与分布。

团属网络平台:兼顾东、中、西部地区,分别选取条件较好的5个地市级团委网络平台和5个县级团委网络平台。

非团属网络平台:选取10个中心城市中具有一定影响力和代表性的网络平台为试点单位,涉及门户网站、网络论坛、bbs等青少年聚集度高且有一定组织化结构的网络平台。

试点单位的选取和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由上述地市级和县级团委负责。

(2)试点对象条件。

——团属网络平台:在青年群体中有较大影响力,有固定的资金来源和专门的维护力量,具备实施网上团组织管理、开设网上团课等的技术条件。

——非团属网络平台:网络论坛、bbs网络经常性参与的青年在100人以上;网络平台的主要负责人对共青团工作有一定的认识,认同共青团的工作理念和工作目标,在网络群体中有一定的威望;已经实行实名制或具备实行实名制的条件。

四、试点工作的要求。

开展试点工作是团中央书记处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各级团组织要高度重视,充分领会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工作中要切实贯彻如下要求。

1.明确试点工作的责任。(1)各省级团委是试点工作的直接责任单位,要对试点工作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团中央的统一部署,在试点工作中发挥统筹作用,推动工作有效落实。(2)试点单位所在市级或县级团委要积极研究试点工作的方向和思路,具体落实试点工作的开展,并定期向上级团组织汇报试点工作进展情况。(3)团中央负责试点工作的总体协调、督导检查、总结评估等工作。

2.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1)试点工作要与选派地市以上团的领导机关干部驻县级团委指导工作紧密结合。试点单位所在县(区)有派驻干部的,派驻干部要将指导和推动试点工作作为重要任务。各省级团委制定派驻方案时,要将派驻干部个人特点与派驻地试点工作要求统筹考虑。(2)试点单位所在县(区)没有干部派驻的,由省级团委从省级团委、地市级团委以及工作基础较好的企业、学校团委选择专人担任团建试点指导员,负责联系试点单位,指导试点工作开展。(3)省、市两级团组织可以通过专项培训、交流座谈、实地考察等形式,推广试点工作中形成的先进经验。(4)团中央将通过开辟网络专栏、设立qq群、短信交流平台等方式,密切与试点单位的沟通联络,促进各试点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

3.加大对试点工作的支持。(1)团中央将从支持基层团组织建设的费用中划拨一定比例用于支持试点工作开展,各省级团委要根据各自情况予以适当经费支持。(2)集中全团重点工作项目等优势资源,优先向试点单位倾斜,为试点工作提供人、财、物支持。(3)运用各类团属媒体和其他宣传渠道,加大对试点工作的宣传,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4)建立试点工作表彰激励机制,将工作成绩突出的试点单位优先纳入各级团组织的评奖表彰体系。

4.强化对试点工作的检查督导。(1)省级团组织要至少每3个月听取一次派驻干部或团建试点指导员的工作汇报,跟踪了解试点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汇总、提炼试点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经验,针对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改进措施,形成阶段性总结后报团中央。(2)建立试点工作局级干部联系点制度,团中央和各省级团委局级干部要结合派驻工作,确定一定数量的试点工作联系点,对所联系试点进行经常性工作指导,试点期间进行不少于2次的实地督导检查。(3)团中央将成立专门的巡视小组,定期对试点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在全团范围内通报有关情况。

附件:

省级团委。

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

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

北京。

1

5

天津。

1

4

河北。

1

3

山西。

1

3

内蒙古。

1

1

辽宁。

1

1

吉林。

1

1

黑龙江。

1

1

上海。

1

5

江苏。

1

4

浙江。

1

5

安徽。

1

3

福建。

1

3

江西。

1

3

山东。

1

3

河南。

1

1

湖北。

1

3

湖南。

1

3

广东。

1

5

广西。

1

1

海南。

1

重庆。

1

4

四川。

1

3

贵州。

1

1

云南。

1

1

西藏。

1

陕西。

1

1

甘肃。

1

青海。

1

宁夏。

1

新疆。

1

全国铁道。

1

全国民航。

1

中央企业。

8

中央金融。

1

合计。

40。

70。

省级团委。

市辖区团委。

街道团组织。

社区团组织。

北京。

2

2

2

天津。

2

2

2

河北。

1

1

山西。

1

1

1

内蒙古。

1

1

1

辽宁。

1

1

2

吉林。

2

1

黑龙江。

1

1

上海。

2

2

2

江苏。

2

2

浙江。

1

1

2

安徽。

2

1

福建。

1

1

1

江西。

2

1

山东。

1

1

2

河南。

2

1

湖北。

1

1

1

湖南。

1

1

1

广东。

1

1

2

广西。

1

1

海南。

1

1

重庆。

2

2

2

四川。

1

1

1

贵州。

1

1

云南。

1

1

西藏。

1

1

陕西。

1

1

1

甘肃。

1

1

青海。

1

1

1

宁夏。

1

1

新疆。

1

1

合计。

20。

40。

40。

省级团委。

机关单位。

事业单位。

北京。

1

天津。

1

河北。

1

山西。

1

辽宁。

1

吉林。

1

黑龙江。

1

上海。

1

江苏。

1

浙江。

1

安徽。

1

福建。

1

江西。

1

山东。

1

河南。

1

湖北。

1

湖南。

1

广东。

1

重庆。

1

四川。

1

陕西。

1

甘肃。

1

全国民航。

1

中直机关。

2

1

国家机关。

2

1

中央金融。

1

合计。

15。

15。

省级团委。

县级团委。

乡(镇)团委。

专业合作组织、农村社区或专业市场。

北京。

1

1

天津。

2

2

河北。

2

2

2

山西。

2

2

2

内蒙古。

2

1

1

辽宁。

2

2

2

吉林。

2

2

2

黑龙江。

2

2

3

上海。

1

1

江苏。

2

2

2

浙江。

2

2

2

安徽。

2

2

1

福建。

2

2

2

江西。

2

2

2

山东。

3

2

3

河南。

3

2

2

湖北。

2

2

2

湖南。

2

2

2

广东。

2

2

2

广西。

1

1

1

海南。

1

1

1

重庆。

1

2

1

四川。

2

2

2

贵州。

1

1

1

云南。

1

1

1

西藏。

1

1

1

陕西。

2

1

1

甘肃。

2

1

1

青海。

1

1

1

宁夏。

1

1

1

新疆。

1

1

1

新疆兵团。

1

1

1

合计。

50。

50。

50。

省级团委。

普通高校。

民办高校。

普通中学。

中职学校。

民办。

学校。

独立。

学院。

城市。

中学。

农村。

中学。

北京。

3

1

共青团推优实施方案篇五

20--年,我局在州委、州政府和省农业厅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农业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工作视频会议精神,按照“管行业必管行风”的工作要求,以问题为导向,采取“上下联动、协同配合、共同发力”的工作思路,认真开展了政风行风建设各项专项整治活动,有效解决了政风行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建设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全州农业畜牧系统政风行风明显好转,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落实。

一是根据《--省农业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系统政风行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我局成立了--州农业畜牧局政风行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局党组书记、局长松呷任组长,局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任副组长,局办公室、人事科、监察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在局监察室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向全州18个县和海管局下发了《--州农业畜牧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畜牧系统政风行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各县农牧局也分别建立了政风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负责指导和监督本单位的专项整治活动;二是按照省农业厅和州纪委的要求,我局开展了政风行风评议和党风廉政建设满意度测评活动,制定了评议方案和测评要求,建立了局政风行风评议领导小组。在全系统安排部署了评议工作,紧紧围绕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升行政审批窗口服务标准化水平、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改进工作作风四大群众关注的焦点,以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为基础,以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问题为目的,以群众满意为标准,认真开展评议工作。

一是加强学习引导。学习《准则》《条例》。以“两学一做”活动为载体,将学习《准则》《条例》纳入了我局每周五例行学习必学课程,逐字逐条学习。组织了专题学习会,纪检组进行了引学解读。认真组织所辖的10个党支0部137名党员进行知识竞赛答题,做到学懂学深学透,掌握纪律底线和红线,真正把《准则》《条例》刻印于心,落实于行。组织学习十九大精神。邀请州党校教授开展了讲座,对党中央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二是抓警示教育。先后组织科级以上领导干部117人分别到甘孜州监狱接受警示教育,到州委党校廉政教育展厅参观。着力在州级农牧系统范围开展全覆盖式的廉政宣讲活动,开展集中学习98场3650人次,廉政警示教育13场287人次,局一把手和班子成员和10个支部书记开展廉政教育讲堂17堂,分别邀请专家专题廉政党课讲座5场,邀请州纪委副书记卢登同志和州审计局领导就党风廉政建设和财经纪律作了专题讲座,受教育干部294人次,增强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意识。组织学习“一片一书”,观看了警示教育片,并开展专题讨论,62人在讨论会上作了专题发言。三是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州农业畜牧局信息网等媒介,加强农牧业信息报送的数量和质量,加大工作动态和支农惠农政策及党风廉政建设的宣传力度。

三、抓作风建设,促风清气正。

一是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等各项纪律。我局始终坚持把严明政治纪律放在首位,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各自为政、阳奉阴违,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保证上级关于农牧系统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二是严格落实“八项规定”。加强对落实“八项规定”、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问题、正风肃纪工作、在敏感时期加强对维稳值班情况的督促检查,特别是元旦、春节和藏历新年和端午、国庆等节假日期间加强督查,进一步加强节假日期间党风廉政建设教育,严肃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各项规定,以“零容忍”的态度进行执纪问责,确保节日期间风清气正。三是全州农牧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身于精准扶贫、长治久安、建设美丽生态甘孜的重点工作中,同时和各县农牧部门一起开展“送技术、送政策、送服务”的“三下乡”活动,把技术和政策送到农牧民身边,着力提高农民满意率,切实让农民稳增收,从而树立良好口碑和形。州县统一搭建了全州技术扶贫行动qq群,全州18个县制作了3万余张驻村农技员联系卡发放到每一户贫困群众手中,每名农技员实行挂牌上岗制度,加强了驻村农技员台账和日志,全州18个县每县有1个专家服务队、1360个贫困村每村有1名驻村农技员。据统计,全州驻村农技员进村达5.8万人次、信息报送12242条,协助编制村级产业扶贫规划1360个,走访贫困户49602户,培养示范户4405户,引进新品种2个,推广新技术2个,举办培训班5415个,培训农户129576人次,培训驻村农技人员1277人次、村两委负责人1775人次。帮扶粮油种子23.15万公斤,肥料48万公斤,种苗19万余株,引进扶贫项目137个,投资规模1788万元。在泸定县、石渠县分别召开了全州农业产业扶贫现场会、牧区产业扶贫现场会。

四、强化整治,深入开展专项治理。

一是切实推进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我局党组制订了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规章制度,强化领导干部及家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化责任意识,将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抓家风家教养成写入了部门20--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书,要求领导干部提高思想认识,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做到廉洁修身,廉洁齐家。要求部门副科级以上干部要严格管理家属,形成良好家风,保证家庭风清气正,副科级以上领导严守“四不准”。并向全系统领导干部家属发放家庭助廉倡议书,下半年在领导干部家庭中开展评选“贤内助、廉内助”活动;二是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违规收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州级农业畜牧系统副科级以上干部359人、县处级20人,乡科级干部103人填写了《党员、干部不违规收送礼金承诺书》,并交局纪检组存档备查。检查了20--年--月底中央巡视整改红包礼金专项整治后违规收送礼金问题,如实填写《--州党员干部上交礼金登记表》359份。一般党员干部在干部职工会上口头作出了拒收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或者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的礼金的廉政承诺。103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在召开的组织生活会上,说明了有无当面拒收、事后退还、实名登记上交礼金情况,接受组织和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的监督。三是开展大操大办婚丧喜庆等事宜借机敛财问题专项治理,明确了工作职责和审批程序,公布了举报电话,设立了举报信箱,对.15名干部20--年以来的婚丧宴请情况进行了清理登记。四是在州级农牧系统内开展了切实解决部门“官僚衙门习气和庸懒散”等问题的专项治理工作,着力整治“老油条、低标准、假老练”等现象问题,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增强担当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五、加强督查,落实惠民政策。

一是监督检查惠农资金。严格兑现国家支农惠农政策性补贴。今年配合省局和州局开展督查检查7次,督查各县生态补奖政策、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各项惠农等补贴落实及产业扶贫工作,全州共兑现补奖资金4886.894万元;对去年省农牧厅和州审计局验收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和退牧还草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各县进行认真整改,继续派驻督导员驻县开展草补督导。二是加强对招投标后项目建设情况和物资采购等的督查监管。对今年州局系统工程项目建设和物资采购进行了疏理,规范了招投标投诉处理,公布了监察室电话号码作为投诉电话,按照规定处理招投标有关异议,加大了对招投标成果落实情况的督查,严查是否有泄密、串通招投标、转包或非法分包等违法行为。三是找准违纪问题易发多发的科室和局属单位,进行专项监督检查,以问题为导向先后对15个局属单位督察,及时发现问题36项,提出整改意见21条,并实时督查被督查单位及时按照要求落实整改。

六、推进政务公开,从源头上治理腐败。

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加快制度化、规范化。一是建设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平台和电子监察平台,简化行政审批程序,精减行政审批事项,清理汇总出的339项行政权力,完善办事流程和相关制度,编制行政权力事项外部和内部运行流程图及相关服务信息、设置了风险点和电子监察点,实现了对州级农牧部门行政权力运行行为的实时监控、全程监督、预警纠错和效能评估,入驻率”“即办率”“办结率”均达到100%,确保权力在阳光下公平、公正、公开运行,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二是严格执法行为,规范涉农市场。深入实施“依法治州”战略,启动实施“七五”普法,强化法制宣传教育,全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520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6万余份,宣传培训农牧民群众及寺庙僧尼23万余人次。加强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加大涉农违法案例查办力度,全州共办结农业综合执法案件23件。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累计检查生产经营企业单位401个(次),清理整顿农资市场226个(次)。

共青团推优实施方案篇六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共青团各项工作和建设,推进高校共青团改革创新,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着力解决脱离青年学生的突出问题,依照共青团“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的工作格局,积极适应共青团深化改革新形势、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新发展和青年学生新特点,始终把握思想政治引领这一核心任务,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坚持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活力,着力推进组织创新和工作创新,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学生按照党的要求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贡献。

基本原则。

牢牢把准政治方向。紧紧依靠党的领导,自觉将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高校共青团改革各方面、全过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运动方向,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坚定跟党走。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深化以青年学生为中心的改革,把准青年学生脉搏,了解青年学生心声,坚持服务青年学生的工作生命线,让青年学生当团学工作和活动的主角,问需问策问效于青年学生,使高校共青团深深植根于青年学生。

突出重点聚焦问题。紧紧围绕提升高校共青团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扩大工作有效覆盖面,抓住脱离青年学生这一本质问题,着眼根本,立足长远,着力破解制约高校共青团发展的思维定势、重点难点和体制机制问题。

统筹推进上下联动。着眼于“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既坚持全面统筹,做好顶层设计和推动,又发挥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基层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形成上下联动、合力推进改革的生动局面。

主要目标。

紧紧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一基本要求,突出基础制度创新和组织活力提升,建设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的高校共青团,巩固提升在全团的基础性、战略性、源头性地位和作用,直接联系服务引领青年学生取得重要成效,工作有效覆盖面不断扩大,组织吸引力凝聚力不断增强,服务高等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的能力水平不断提高,广大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

二、改革措施。

改革优化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

1.改革完善领导机构设置。

加强团教协作,在全国和省级层面,由共青团组织和教育部门共同成立高校共青团工作指导委员会,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工作统筹指导和督导。团中央学校部实行“职能处室+专业中心+分类组织”的工作机构设置模式;将“中等职业学校处”调整为“职业院校处”,加强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共青团工作统筹。

充分发挥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新媒体运营中心等专业化协同工作平台的作用。建立健全分类型、分区域的高校共青团工作交流组织机制。支持和鼓励高校团委按照思想引领、素质拓展、权益服务、组织提升等主要任务,根据工作实际合理设置和调整工作机构。

2.推行直接联系服务引领青年师生制度。

落实全团“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1+100’)”“大宣传大调研”“常态化下沉基层”“向基层服务对象报到”等制度安排。实行“驻校蹲班”直接联系基层团支部制度,团中央、省级团委、地市级团委中负责高校共青团的专职干部结合自身工作每年集中不少于15个工作日到高校“驻校蹲班”,高校校级团委专职干部每人每年直接联系1个以上基层团支部。

建立健全高校共青团工作活动开展“众创众筹众评”制度,通过项目化的征集招标、申办领办等方式,通过实行青年师生评议工作制度,使青年师生更多地参与到共青团工作的设计、决策、实施、评议全过程。定期以多种形式召开面向高校青年师生的恳谈会、通报会等。

3.构建项目化、扁平化、制度化的工作机制。

对重点工作实施项目化管理,促进“挑战杯”“创青春”“三下乡”“三走”“四进四信”“与信仰对话”等项目的运行规范和内涵提升,着力打造若干面向青年学生的团学工作品牌。努力实现高校共青团各级组织间工作审批、指令发布、信息交流的科学层级化和有效扁平化,大幅精简会议、文件、简报,注重运用新媒体手段指导和推动工作。

加强高校共青团的制度和规范建设,促进工作有制可循、有序开展。明确高校共青团不同层级组织的核心任务,注重工作部署的统筹安排。综合运用党政评价、师生评议、互学互评、第三方测评等方式,建立健全高校共青团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的评价考核制度。注重对基层的直接支持指导,努力为基层团组织配置和争取资源,加强工作标准化和知识化管理,建立团学工作资料库和“慕课”资源库。

改革健全基层组织制度。

4.构建党领导下的“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

在高校党委领导下,构建“一心双环”组织格局,以团委为核心和枢纽,以学生会组织为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主体组织,以学生社团及相关学生组织为外围延伸手臂。改进团组织对学生会组织的指导,推动学生会组织深化改革,依法依章程独立自主开展工作;高校的各级学生会组织,由同级团委归口指导。

高校团委履行对学生社团的主要管理职能,支持引导学生社团规范发展;学生会组织配合团组织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引导、服务和联系,校级学生会组织须明确1名主席团成员负责学生社团工作。校级团委应设立专门机构,指导和管理学生社团工作;已成立校级学生社团联合会的,其主要负责人须由校级学生会组织负责学生社团工作的学生兼任。

5.落实和完善团的代表大会制度。

严格执行校级和院系团的代表大会定期召开制度,坚决杜绝不按时召开的现象;增强代表性,提高基层团支部、非团学干部的团员学生和青年教职工的代表比例,2018年之前实现比例不低于70%的目标;畅通代表参与渠道,推行代表常任制、提案制和大会发言制度,建立校级和院系团组织定期向团的常任代表报告工作和听取意见建议的制度。

坚持团内民主,推行和落实基层团支部直接选举,鼓励有条件的校级和院系团组织在经党组织同意的提名人选中差额选举产生委员会成员和书记、副书记。

6.巩固和创新基层团组织建设。

制定实施高校共青团基层组织工作制度文件。深入实施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

发挥校级团委主体作用;强化院系团组织建设,明确书记专设,健全内设机构;强化研究生团组织建设,加强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巩固班级团支部建设,推进社团建团,探索宿舍建团、实验室建团、网络建团等,构建“多种模式、多重覆盖”的团建创新机制;推行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探索实行班长兼任团支部副书记或团支部书记兼任班长的制度。

针对高校内的青年教师和青年职工等群体,各高校校级团委须专门成立相应团组织,积极建立交流沟通平台和机制,加强联系服务引导;注重促进青年教师密切联系学生,教学相长、共同提高。以团干部选配和团的工作规范化为重点,加强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团的建设。

7.构建分层分类一体化思想引领工作体系。

着眼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遵循青年学生成长和思想教育引导的客观规律,改革创新思想引领工作面向不同类型学校、不同阶段学生、不同精神需求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构建分层分类一体化工作体系。

广泛开展高校共青团“四进四信”活动,深化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改进创新面向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方式。

围绕高校育人的中心任务,在引导青年学生坚持学业为主的同时,针对学习就业创业、创新创造实践、身体心理情感、志愿公益和社会参与等普遍需求,借鉴“第一课堂”的做法,加强与学校相关部门、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以及社会机构合作,普遍推行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推动工作的规范化、课程化、制度化。

从工作内容、项目供给、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和整合拓展,客观记录、认证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经历和成果,促进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成为学校人才培养评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

9.健全针对困难学生的多样化、常态化帮扶机制。

加大高校共青团对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心理问题、人际沟通困难、上进心不足及毕业未就业等学生群体的帮扶力度,积极动员和整合校内、社会等方面资源,推进实施“学生导师计划”、“心理阳光工程”、“千校万岗”高校毕业生就业精准帮扶行动、节假日送温暖等工作,帮助他们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完成学业,积极融入社会。

10.完善学生权益维护工作机制。

以促进教育公平和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关注校园弱势群体,关注普遍性利益诉求,完善维护高校学生权益的组织化渠道和机制。探索在学校、院系、班级等团组织中设立权益部长(委员)。

推动高校共青团与当地12355青少年服务台对接,依托服务台联系的公益律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力量,为学生提供法律、心理服务和权益个案帮扶。

11.推进“网上共青团”建设。

加快高校共青团互联网战略转型,形成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工作战略理念和整体格局。以“青年之声”平台建设为依托,按照“加强平台体系建设、加强功能内容建设、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推动与重点工作整合、推动强化工作保障”的思路,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将“青年之声”平台建设成反映学生呼声、回应学生诉求、维护学生权益、服务学生成长的统一品牌和重要窗口。

结合全团“智慧团建”系统实施,实现基础团务、团员管理和团的信息统计网络化。提升新媒体运用能力和水平,打造微信、微博、qq、贴吧、网站等新媒体阵地集群;统筹建好网络工作队伍,建立健全管理、培训和激励机制;加强网络文化内容供给,研发和推广优秀内容产品。发挥全国学校共青团新媒体运营中心的统筹协调作用,推动省级团委、高校团委成立相应组织,整合各方资源,加强工作联动。

改革完善团干部选用培养制度。

12.改革团干部配备考核管理制度。

打造专职、挂职、兼职相结合的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在高校校级及院系级团组织,普遍建立从青年教师中选任至少1名兼职或挂职副书记、从学生中选任至少2名兼职副书记的制度;校级、院系级团委班子成员中,挂职和兼职副书记的比例不低于50%;注重从学生中选拔建立校级和院系级团组织的兼职干部队伍。

挂职、兼职干部不占编制,不完全对应行政级别;挂职干部只转组织关系、不转行政关系,兼职干部根据工作需要予以灵活掌握。从严选拔、从严管理高校共青团干部,根据专职、挂职、兼职干部承担的不同工作任务采取有针对性的考核办法,加强对考评结果的运用。

13.完善团干部培养培训使用制度。

加强作风建设,持续深入开展团干部健康成长教育,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教育引导高校共青团干部筑牢理想根基、强化宗旨意识、践行群众路线、勇于开拓创新。

建立完善全国、省、高校分级培训体系,建设以理想信念、党性作风、团的业务能力、新知识新观点新技能等为重点的核心课程和线上资源共享平台;团中央举办针对重点高校团委负责人的示范培训,省级团委培训本地区校级团委负责人,高校团委培训本校院系及基层团干部,力争每4年轮训一遍高校共青团专职干部。

健全既有的高校共青团工作理论研究课题发布和成果遴选机制,同时探索与有关部委、科研机构等方面合作,为高校团干部职称晋升、职业发展、教学科研成果评定等搭建平台、提供支撑。

坚持严格要求和关心培养相结合,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结合团干部绩效评价、能力特长等,逐步完善高校团干部校内转岗和校外流动的制度安排。

建立健全对学生骨干的选拔考核、培养使用、淘汰退出等机制,努力打造信念坚定、品学兼优、朝气蓬勃、心系同学的学生骨干队伍。

改革强化保障支持。

14.优化加强党建带团建机制。

推动在各级党政召开的教育工作、高校党建等会议中明确列入高校共青团工作的专题内容。将团的建设纳入高校党的建设总体格局,推行团建与党建同规划、同部署;将共青团工作作为检查考核高校(院系)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占比不低于10%。

高校党委须明确由一名副书记分管共青团工作,高校行政应有一名副校长联系共青团工作。

高校党委每年至少召开1次专题会议研究团的工作。

高校团委书记为党员的,作为高校党委委员候选人提名人选。

完善高校团组织“受同级党组织领导、同时受团的上级组织领导”的双重领导体制。

同级党组织确定高校校级和院系团组织主要负责人任免等事项,应事先向团的上级组织征求意见。

将“推荐优秀团员作入党积极分子人选”作为高校基层团组织的重要工作职责,将推优纳入学校党员发展工作规划。

15.优化资源条件保障机制。

支持团组织按照团章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高校校级团委须单独设置,已经合并或归属其他部门的必须予以纠正,并合理界定区别于其他部门的工作职能。

高校团委的领导职数、专职干部编制数,根据学校规模和工作需求确定,按照加强基层工作力量的精神,参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共青团建设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15号)执行;校级团委书记按学校处级正职干部配备和管理;校级团委各部部长、院系团组织书记为专职干部的,按学校科级正职干部配备和管理。

高校按在校生人均每年不低于20元的标准划拨校级团委日常工作经费,并在活动场所、设备、时间等方面对团的工作予以保障。

三、组织实施。

本方案由团中央与教育部联合下发实施,方案落实执行情况将纳入各级团组织和教育部门的考核内容。团中央学校部加强宣传引导,选择部分省级和高校团组织进行重点项目改革试点,及时总结、推广具有普遍性和借鉴意义的经验做法,指导督促各地各学校结合实际制定细化措施,稳妥有序推进改革。

共青团推优实施方案篇七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下面由本小编精心整理的共青团团员推优。

希望可以帮到你哦!

回顾大学三年,通过良师的教导和自身的刻苦学习,我已初步掌握如何运用英语知识进行一般商务活动,也养成了认真对待学习和工作的好习惯!

在思想品德上,本人有良好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爱护公共财产,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并以务实求真的精神热心参予学校的公益宣传和爱国主义活动。

在学习上,我圆满地完成本专业课程。并具备了较强的英语听读写能力。对office办公和其它流行能熟练操作,并在因特网上开辟了自己个人空间。平时我还涉猎了大量文学、心理、营销等课外知识。相信在以后理论与实际结合当中,能有更大提高!

在生活上,我崇尚质朴的生活,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的作风。此外,对时间观念性十分重视。由于平易近人待人友好,所以一直以来与人相处甚是融洽。敢于拼搏刻苦耐劳将伴随我迎接未来新挑战。

在工作上,我通过加入院学通社与合唱团,不但锻炼自己的组织交际能力,还深刻地感受到团队合作的精神及凝聚力。更加认真负责对待团队的任务,并以此为荣!

作为积极乐观新时代青年,我不会因为自己的大专文凭而失去自信,反而我会更加迫切要求自己充实充实再充实。完善自我石我未来目标。且我相信:用心一定能赢得精彩!

共青团作为共产党的后备主力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共青团中的一名,我们首先感觉无比的自豪,更主要的是我们应严格要求自己,并且学习上争高分,政治上要先进,活动中要积极。进入大学以来,我时刻铭记自己是一个光荣的共青团员,处处严格地要求自己。

作为一名团员,我积极参加团的活动,正确行使团章规定的权利,模范履行团员义务。因此,我志愿申请哈尔滨商业大学优秀团员称号。我的原则是:尽我所能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漫漫人生路,我想如果我能勇于尝试新的东西,不断挑战极限,并尽我所能努力做好。这样的话,即使到了人生的终点,我也能坦然地告诉别人:我能,我行,我是一个真正的成功者。

因此,在进入大学初,我就为自己设立了四年的短期目标,以达到激励自己不断前进的目标。同时还送给自己四个字:切忌懒惰。争取能够在大学四年提高自身素质,培养自身综合学习的能力。在思想政治方面,上学期,我向学院党总支递交了。

入党申请书。

表明了我想入党的决心。在实践过程中我积极履行在申请书中给自己提出的要求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为更好的为同学服务作好准备。在工作方面为了更好的锻炼自己同时也是寻找一次为同学服务的机会。

在开学初,我就报名参加了学院秘书处的工作,并很快成为负责人之一。一个学期的活动,我结识了许多朋友,也学会了一种技能——沟通。与他人合作,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断的沟通。所以在班集体中,我就经常了解大家对老师和对我的意见,并试着在谈话中找出解决之道。积极参加班级及学院团日的活动,我还积极参与了我班推出的拒绝推销,我有主张和文明就餐问卷调查两项活动。在向广大同学宣传的同时,能够和其他同学一起工作、学习,我感觉到自己在不断成长起来。

在学习方面,我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完成作业,做到认真预习、复习两个方面一起抓。另外,积极阅读有关管理学的书籍和资料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同时,还有效的配合老师的工作,加强老师和其他的联系。事实上,许多同学都表现出了积极参与活动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上,与室友、同班同学关系良好,大家互帮互助,团结一致。搞好同学、朋友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这直接关系到我今后的大学生活能否过的充实。我觉得孤单的过完这四年大学生活,那我就是一个失败的大学生了。我需要做很多事情去充实我这漫长的生命。而这幕后就需要朋友的帮助来完成整个过程。所以无论在班里,还是在整个学院,我都结交了许多朋友,与朋友沟通,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

记得有位管理学教授曾经在一次演讲中谈到,中国人在商场上最大的伎俩体现在四个字上:浑水摸鱼。我不象是个能在乱世攫取利益的人。我认为无论是在商场还是学校,最重要的就是一个诚字。作为一名团员,我时刻铭记: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知识无止境,学习更无止境。作为一名团员,我要做的就是不断的适应时代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的去扩充自身的知识储备,以提高自身的修养。为了在不远的将来能得到党的认可,成为一名真正的中国共产党员,也为了在大学毕业之后能和所有的有志之士一起工作、学习,我将继续积极参加团支部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团结同学,互帮互助,努力学习课堂知识,做好社会实践工作。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大学生团员应该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应该有着在开创事业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渴望。在共青团员鲜明光辉称号下,我反问自己:我们团员要干什么?我们青年团员在新形势下,应明确共青团员绝不仅仅是一种所谓的政治标签,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动力源泉,我们应当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弘扬与时俱进的风气,开拓与时俱进的局面。这正是我们完成艰巨任务、完善自我的迫切需要。

本人凭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信念,在大学三年中拼搏进取。思想上要求上进,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自觉学习先进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关心时事,以主人翁姿态把握时代脉搏。

学习上,本人目标明确,态度端正,勤奋好学,成绩优秀,多次获得三好学生和优秀团员称号,在牢固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具有较强的实操能力,如进行相关课程设计,曾多次荣获。

军训。

优秀学员、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社会活动积极分子等称号。

本人在任学生会宣传部干事期间,在老师的关怀指导,各部成员的鼎力支持下,以高效优质团结的作风顺利完成各项任务,曾多次组织校内外大型科技报告、体育赛事、文艺演出等,均取得良好效果,在活动中起到关键作用,表现突出。有较强的团队精神,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在各项工作中,能把同学们团结到一起,善于与他人协同作战。在同学中,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较高的威信。

我一直注重把自己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共青团员,并得到同学的热心支持帮助,教师的深切关怀辅导,虽然我只是一个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我将会发挥自身优势把大学学到的专业知识和社会经验运用于以后的实际工作中,不负各方厚望,不负共青团员的光辉称号。这就是我,一个大学生团员的。

自我评价。

共青团推优实施方案篇八

为了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共青团各项工作和建设,推进高校共青团改革创新,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印发《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大家阅读!

近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印发《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在共青团改革大局中推进高校共青团改革创新,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共青团各项工作和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亲切关心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把共青团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面作出战略谋划和部署。

在教育部支持下,团中央围绕《方案》制定,组织力量开展深入调研,梳理。

总结。

高校共青团的生动实践,广泛征求各方面宝贵意见,精心研究起草制定《方案》,慎重履行了必要决策程序。

《方案》提出,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着力解决脱离青年学生的突出问题,依照共青团“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的工作格局,积极适应共青团深化改革新形势、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新发展和青年学生新特点,始终把握思想政治引领这一核心任务,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坚持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活力,着力推进组织创新和工作创新,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学生按照党的要求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贡献。

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必须牢牢把准政治方向,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突出重点聚焦问题,统筹推进上下联动,建设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的高校共青团,巩固提升在全团的基础性、战略性、源头性地位和作用,直接联系服务引领青年学生取得重要成效,工作有效覆盖面不断扩大,组织吸引力凝聚力不断增强,服务高等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的能力水平不断提高,广大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

《方案》从五大方面、十五个领域提出了改革措施。

第一,改革优化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

构建项目化、扁平化、制度化的工作机制,对重点工作实施项目化管理,打造若干面向青年学生的团学工作品牌,加强高校共青团的制度和规范建设,注重对基层的直接支持指导。

第二,改革健全基层组织制度。

巩固和创新基层团组织建设,深入实施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推行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针对高校内的青年教师和青年职工等群体加强联系服务引导,以团干部选配和团的工作规范化为重点加强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团的建设。

第三,改革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推进“网上共青团”建设,加快高校共青团互联网战略转型,推进“青年之声”平台建设,落实全团“智慧团建”要求,打造新媒体阵地集群,统筹建好网络工作队伍,加强网络文化内容供给。

第四,改革完善团干部选用培养制度。

教学。

科研成果评定等搭建平台、提供支撑,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逐步完善高校团干部校内转岗和校外流动的制度安排,建立健全对学生骨干的选拔考核、培养使用、淘汰退出等机制。

第五,改革强化保障支持。

优化资源条件保障机制,支持团组织按照团章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高校校级团委须单独设置,已经合并或归属其它部门的必须予以纠正,高校团委的领导职数、专职干部编制数根据学校规模和工作需求合理确定。

《方案》要求,要加强宣传引导,选择部分省级和高校团组织进行重点项目改革试点,及时总结、推广具有普遍性和借鉴意义的经验做法,指导督促各地各学校结合实际制定细化措施,稳妥有序推进改革,《方案》落实执行情况将纳入各级团组织和教育部门的考核内容。

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共青团各项工作和建设,推进高校共青团改革创新,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着力解决脱离青年学生的突出问题,依照共青团“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的工作格局,积极适应共青团深化改革新形势、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新发展和青年学生新特点,始终把握思想政治引领这一核心任务,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坚持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活力,着力推进组织创新和工作创新,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学生按照党的要求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贡献。

基本原则。

牢牢把准政治方向。紧紧依靠党的领导,自觉将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高校共青团改革各方面、全过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运动方向,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坚定跟党走。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深化以青年学生为中心的改革,把准青年学生脉搏,了解青年学生心声,坚持服务青年学生的工作生命线,让青年学生当团学工作和活动的主角,问需问策问效于青年学生,使高校共青团深深植根于青年学生。

突出重点聚焦问题。紧紧围绕提升高校共青团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扩大工作有效覆盖面,抓住脱离青年学生这一本质问题,着眼根本,立足长远,着力破解制约高校共青团发展的思维定势、重点难点和体制机制问题。

统筹推进上下联动。着眼于“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既坚持全面统筹,做好顶层设计和推动,又发挥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基层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形成上下联动、合力推进改革的生动局面。

主要目标。

紧紧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一基本要求,突出基础制度创新和组织活力提升,建设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的高校共青团,巩固提升在全团的基础性、战略性、源头性地位和作用,直接联系服务引领青年学生取得重要成效,工作有效覆盖面不断扩大,组织吸引力凝聚力不断增强,服务高等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的能力水平不断提高,广大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

二、改革措施。

改革优化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

1.改革完善领导机构设置。

加强团教协作,在全国和省级层面,由共青团组织和教育部门共同成立高校共青团工作指导委员会,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工作统筹指导和督导。团中央学校部实行“职能处室+专业中心+分类组织”的工作机构设置模式;将“中等职业学校处”调整为“职业院校处”,加强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共青团工作统筹。

充分发挥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新媒体运营中心等专业化协同工作平台的作用。建立健全分类型、分区域的高校共青团工作交流组织机制。支持和鼓励高校团委按照思想引领、素质拓展、权益服务、组织提升等主要任务,根据工作实际合理设置和调整工作机构。

2.推行直接联系服务引领青年师生制度。

落实全团“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1+100’)”“大宣传大调研”“常态化下沉基层”“向基层服务对象报到”等制度安排。实行“驻校蹲班”直接联系基层团支部制度,团中央、省级团委、地市级团委中负责高校共青团的专职干部结合自身工作每年集中不少于15个工作日到高校“驻校蹲班”,高校校级团委专职干部每人每年直接联系1个以上基层团支部。

建立健全高校共青团工作活动开展“众创众筹众评”制度,通过项目化的征集招标、申办领办等方式,通过实行青年师生评议工作制度,使青年师生更多地参与到共青团工作的设计、决策、实施、评议全过程。定期以多种形式召开面向高校青年师生的恳谈会、通报会等。

3.构建项目化、扁平化、制度化的工作机制。

对重点工作实施项目化管理,促进“挑战杯”“创青春”“三下乡”“三走”“四进四信”“与信仰对话”等项目的运行规范和内涵提升,着力打造若干面向青年学生的团学工作品牌。努力实现高校共青团各级组织间工作审批、指令发布、信息交流的科学层级化和有效扁平化,大幅精简会议、文件、简报,注重运用新媒体手段指导和推动工作。

加强高校共青团的制度和规范建设,促进工作有制可循、有序开展。明确高校共青团不同层级组织的核心任务,注重工作部署的统筹安排。综合运用党政评价、师生评议、互学互评、第三方测评等方式,建立健全高校共青团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的评价考核制度。注重对基层的直接支持指导,努力为基层团组织配置和争取资源,加强工作标准化和知识化管理,建立团学工作资料库和“慕课”资源库。

改革健全基层组织制度。

4.构建党领导下的“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

在高校党委领导下,构建“一心双环”组织格局,以团委为核心和枢纽,以学生会组织为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主体组织,以学生社团及相关学生组织为外围延伸手臂。改进团组织对学生会组织的指导,推动学生会组织深化改革,依法依章程独立自主开展工作;高校的各级学生会组织,由同级团委归口指导。

高校团委履行对学生社团的主要管理职能,支持引导学生社团规范发展;学生会组织配合团组织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引导、服务和联系,校级学生会组织须明确1名主席团成员负责学生社团工作。校级团委应设立专门机构,指导和管理学生社团工作;已成立校级学生社团联合会的,其主要负责人须由校级学生会组织负责学生社团工作的学生兼任。

5.落实和完善团的代表大会制度。

严格执行校级和院系团的代表大会定期召开制度,坚决杜绝不按时召开的现象;增强代表性,提高基层团支部、非团学干部的团员学生和青年教职工的代表比例,2018年之前实现比例不低于70%的目标;畅通代表参与渠道,推行代表常任制、提案制和大会发言制度,建立校级和院系团组织定期向团的常任代表报告工作和听取意见建议的制度。

坚持团内民主,推行和落实基层团支部直接选举,鼓励有条件的校级和院系团组织在经党组织同意的提名人选中差额选举产生委员会成员和书记、副书记。

6.巩固和创新基层团组织建设。

制定实施高校共青团基层组织工作制度文件。深入实施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

发挥校级团委主体作用;强化院系团组织建设,明确书记专设,健全内设机构;强化研究生团组织建设,加强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巩固班级团支部建设,推进社团建团,探索宿舍建团、实验室建团、网络建团等,构建“多种模式、多重覆盖”的团建创新机制;推行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探索实行班长兼任团支部副书记或团支部书记兼任班长的制度。

针对高校内的青年教师和青年职工等群体,各高校校级团委须专门成立相应团组织,积极建立交流沟通平台和机制,加强联系服务引导;注重促进青年教师密切联系学生,教学相长、共同提高。以团干部选配和团的工作规范化为重点,加强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团的建设。

7.构建分层分类一体化思想引领工作体系。

着眼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遵循青年学生成长和思想教育引导的客观规律,改革创新思想引领工作面向不同类型学校、不同阶段学生、不同精神需求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构建分层分类一体化工作体系。

广泛开展高校共青团“四进四信”活动,深化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改进创新面向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方式。

围绕高校育人的中心任务,在引导青年学生坚持学业为主的同时,针对学习就业创业、创新创造实践、身体心理情感、志愿公益和社会参与等普遍需求,借鉴“第一课堂”的做法,加强与学校相关部门、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以及社会机构合作,普遍推行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推动工作的规范化、课程化、制度化。

从工作内容、项目供给、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和整合拓展,客观记录、认证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经历和成果,促进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成为学校人才培养评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

9.健全针对困难学生的多样化、常态化帮扶机制。

加大高校共青团对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心理问题、人际沟通困难、上进心不足及毕业未就业等学生群体的帮扶力度,积极动员和整合校内、社会等方面资源,推进实施“学生导师计划”、“心理阳光工程”、“千校万岗”高校毕业生就业精准帮扶行动、节假日送温暖等工作,帮助他们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完成学业,积极融入社会。

10.完善学生权益维护工作机制。

以促进教育公平和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关注校园弱势群体,关注普遍性利益诉求,完善维护高校学生权益的组织化渠道和机制。探索在学校、院系、班级等团组织中设立权益部长(委员)。

推动高校共青团与当地12355青少年服务台对接,依托服务台联系的公益律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力量,为学生提供法律、心理服务和权益个案帮扶。

11.推进“网上共青团”建设。

加快高校共青团互联网战略转型,形成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工作战略理念和整体格局。以“青年之声”平台建设为依托,按照“加强平台体系建设、加强功能内容建设、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推动与重点工作整合、推动强化工作保障”的思路,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将“青年之声”平台建设成反映学生呼声、回应学生诉求、维护学生权益、服务学生成长的统一品牌和重要窗口。

结合全团“智慧团建”系统实施,实现基础团务、团员管理和团的信息统计网络化。提升新媒体运用能力和水平,打造微信、微博、qq、贴吧、网站等新媒体阵地集群;统筹建好网络工作队伍,建立健全管理、培训和激励机制;加强网络文化内容供给,研发和推广优秀内容产品。发挥全国学校共青团新媒体运营中心的统筹协调作用,推动省级团委、高校团委成立相应组织,整合各方资源,加强工作联动。

改革完善团干部选用培养制度。

12.改革团干部配备考核管理制度。

打造专职、挂职、兼职相结合的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在高校校级及院系级团组织,普遍建立从青年教师中选任至少1名兼职或挂职副书记、从学生中选任至少2名兼职副书记的制度;校级、院系级团委班子成员中,挂职和兼职副书记的比例不低于50%;注重从学生中选拔建立校级和院系级团组织的兼职干部队伍。

挂职、兼职干部不占编制,不完全对应行政级别;挂职干部只转组织关系、不转行政关系,兼职干部根据工作需要予以灵活掌握。从严选拔、从严管理高校共青团干部,根据专职、挂职、兼职干部承担的不同工作任务采取有针对性的考核办法,加强对考评结果的运用。

13.完善团干部培养培训使用制度。

加强作风建设,持续深入开展团干部健康成长教育,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教育引导高校共青团干部筑牢理想根基、强化宗旨意识、践行群众路线、勇于开拓创新。

建立完善全国、省、高校分级培训体系,建设以理想信念、党性作风、团的业务能力、新知识新观点新技能等为重点的核心课程和线上资源共享平台;团中央举办针对重点高校团委负责人的示范培训,省级团委培训本地区校级团委负责人,高校团委培训本校院系及基层团干部,力争每4年轮训一遍高校共青团专职干部。

健全既有的高校共青团工作理论研究课题发布和成果遴选机制,同时探索与有关部委、科研机构等方面合作,为高校团干部职称晋升、职业发展、教学科研成果评定等搭建平台、提供支撑。

坚持严格要求和关心培养相结合,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结合团干部绩效评价、能力特长等,逐步完善高校团干部校内转岗和校外流动的制度安排。

建立健全对学生骨干的选拔考核、培养使用、淘汰退出等机制,努力打造信念坚定、品学兼优、朝气蓬勃、心系同学的学生骨干队伍。

改革强化保障支持。

14.优化加强党建带团建机制。

推动在各级党政召开的教育工作、高校党建等会议中明确列入高校共青团工作的专题内容。将团的建设纳入高校党的建设总体格局,推行团建与党建同规划、同部署;将共青团工作作为检查考核高校(院系)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占比不低于10%。

高校党委须明确由一名副书记分管共青团工作,高校行政应有一名副校长联系共青团工作。

高校党委每年至少召开1次专题会议研究团的工作。

高校团委书记为党员的,作为高校党委委员候选人提名人选。

完善高校团组织“受同级党组织领导、同时受团的上级组织领导”的双重领导体制。

同级党组织确定高校校级和院系团组织主要负责人任免等事项,应事先向团的上级组织征求意见。

将“推荐优秀团员作入党积极分子人选”作为高校基层团组织的重要工作职责,将推优纳入学校党员发展工作规划。

15.优化资源条件保障机制。

支持团组织按照团章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高校校级团委须单独设置,已经合并或归属其他部门的必须予以纠正,并合理界定区别于其他部门的工作职能。

高校团委的领导职数、专职干部编制数,根据学校规模和工作需求确定,按照加强基层工作力量的精神,参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共青团建设的意见》(中青联发〔xx〕15号)执行;校级团委书记按学校处级正职干部配备和管理;校级团委各部部长、院系团组织书记为专职干部的,按学校科级正职干部配备和管理。

高校按在校生人均每年不低于20元的标准划拨校级团委日常工作经费,并在活动场所、设备、时间等方面对团的工作予以保障。

三、

组织实施。

本方案由团中央与教育部联合下发实施,方案落实执行情况将纳入各级团组织和教育部门的考核内容。团中央学校部加强宣传引导,选择部分省级和高校团组织进行重点项目改革试点,及时总结、推广具有普遍性和借鉴意义的经验做法,指导督促各地各学校结合实际制定细化措施,稳妥有序推进改革。

共青团推优实施方案篇九

入党,是指经过一定程序,经政党组织批准,成为政党成员。它还指加入中国共产党。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团章明确规定: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组织的发展对象。积极做好这项工作,是党对共青团提出的要求,也是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推荐大批优秀青年入党,既能调动青年要求进步的积极性,又能满足党的事业发展的战略需要。做好推荐工作,有助于加强团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增强团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助于所在党支部对推荐对象进行重点培养考察,使党支部的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1.基本条件。

a.承认党的章程,正式向党组织递交了书面入党申请。

b.学生团员学习目的性明确。通过学生组织推优者,每学年第一学期按上一学年的综测成绩专业排名15%以内进行推优,第二学期按上一学期的智育成绩专业排名15%以内进行推优,无补考;通过团支部推优者,每学年第一学期按上一学年的综测成绩专业排名40%以内进行推优,第二学期按上一学期的智育成绩专业排名40%以内进行推优,补考不超过2科,无重修科目。

2.凡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优先推荐:

a.受院级以上(含院级,下同)表彰的先进个人。

b.获院级以上表彰各类先进集体的主要骨干及在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团员。

c.在校风建设、科技创新、见义勇为、志愿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

d.在团学工作中,表现优异。

3.凡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推荐:

a.凡在列为“推优”后受到学院处分者,应取消“推优”资格。

b.凡在学期间受过学院处分者,至少一年内不予“推优”。

4.推优人数比例。

随着党委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日益重视,真正做到保质保量地完成上级党组织交给的任务,为了更好的向党组织输送各方面均表现出色的青年团员,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拟定各班级团支部大学期间推优总名额为专业总人数的40%。(包括班级推优和学生组织推优)。

推优工作分为两个时间段:学生组织推优、团支部推优。

1.学院各级学生组织组织召开全体团员会议,讨论确定“推优对象”候选名单,填写《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推优对象情况汇总表》,报学院团委审核后,反馈至相应辅导员处。

2.团支部召开支部团员大会讨论确定推优对象名单。

4.学院团委审核、公示推优对象,将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在院团委网站上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期间,如对结果有异议,请联系学院团委。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院团委、系团总支应调查核实。公示无异议者,经院团委集体研究讨论,确认为“推优”对象。

5.未列入推荐名单的申请人,由团支部继续培养,待条件成熟后再行推荐。

1.团支部对本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半年以上的团员进行认真摸排和考察,召开团支部委员会,研究决定推荐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建议人选。

2.团支部提出召开“推优”大会申请,经各基层单位团委批准同意后,由团支部书记主持召开团员大会进行推荐。

3.按要求填报《入党积极分子人选推荐表(团组织推优)》。

1.每年初各基层单位团委召开团支部书记会议,依据党组织年度发展党员工作计划,确定年度“推优”工作计划。

2.团支部按照年度“推优”工作计划,对照本支部推荐对象基本条件和重点,结合平时考察情况,从入党积极分子中提出本支部党的发展对象建议人选。

3.团支部提出召开“推优”大会申请,经各基层单位团委批准同意后,由团支部书记主持召开团员大会进行推荐,并进行初步推荐排序;各基层单位团委组织召开团委全委会研究确定团组织推荐排序。

4.按要求填报《推荐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审核表》。

28至35周岁青年(不含专兼职团干部)入党,一般应听取各基层单位团委意见。按照“发展团员入党一般应经过团组织推荐”要求,超过28周岁的专兼职团干部由团组织按照团员“推优”程序推荐。

1.正式推荐后,团支部要指定一名党员团干部(如没有则指定青年党员)作为培养联系人,对推荐对象进行培养、教育、帮助、指导和考察。

2.团组织要积极主动地协助党组织做好推荐对象的培养、教育、考察工作,及时向同级党组织和上级团组织汇报培养、教育、考察情况。3.被推荐为党的发展对象的,若未被党组织正式列为发展对象,应把推荐对象纳入下一个年度推荐名单继续推荐,每次推荐有效期为2年,确保“推优”工作的质量和连续性。若2年有效期内仍未发展成功,需重新启动推荐程序。

是我系团总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共青团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加强共青团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增强共青团组织战斗力的有效途径。做好优秀团员入党“推优”工作,是保持党的队伍青春、活力、巩固党的执政之基。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的战略决策。

1、政治立场坚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

2、已递交了书面入党申请书;。

3、参加过学校党校学习并取得合格证书;。

4、在班级团支部中品学兼优,德智体全面发展;。

5、在学习工作中表率作用好,在同学中享有较高威信,基本具备党员条件。

6、上一学年的综合测评学习成绩在班级1/2前。

7、上学年无考试不及格现象。

1、开团支部委员会,对递交入党申请的团员的主要情况和表现做出总结、鉴定;。

4、团总支进一步考察、审核后并报团委审批;。

1、推优工作是发展青年党员的基础环节,是加强党的建设与团的建设的一个有力结合点,推优工作必须在系党总支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团总支、支部要充分认识推优工作与党的建设的密切关系,认真贯彻落实党组织的要求,根据青年特点和团的工作实际,切实把团员推优工作扎扎实实的做好。工作中力戒形式主义和简单化,不能把推优工作变成投票选举。

2、在推优工作中,党支部的党员教师要深入到学生班级中,指导推优工作的进行,各班班主任老师要全面掌握推优工作的进程,具体指导团支部搞好推优工作。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并向系党总支汇报情况。

系团总支具体领导各团支部的推优工作,各团支部要认真按推优的步骤进行,及时向团总支汇报工作开展情况,严肃认真的对待推优工作。对推优工作出现的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等不正常现象,系将视情况给予严肃处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