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粮食先进县汇报材料(实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8:51:09 页码:10
粮食先进县汇报材料(实用14篇)
2023-11-12 18:51:09    小编:

总结可以激励我们更进一步,不断提高自己的表现。在解决这个挑战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方案。通过范文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总结的写作风格和方法有很多种,可以灵活运用。

粮食先进县汇报材料篇一

**年以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按照市政府法制办部署要求,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积极开展“行政程序推进年”活动,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为推动粮食工作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努力构建依法行政工作长效机制。

为切实抓好粮食行政执法工作,深入开展“行政程序推进年”活动,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一是成立了粮食行政执法及“行政程序推进年”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局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班子其他成员和局机关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由办公室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二是制定活动工作方案。我们根据市政府文件精神,结合粮食工作实际,制定了《市粮食行业“行政程序推进年”活动工作方案》,并将文件印发各县区粮食局,使全市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明确了活动的指导思想、重点工作安排和方法步骤。三是落实责任。在与市政府签订《**年度依法行政责任书》的同时,对依法行政工作任务进行了责任分解,局主要领导与班子成员、执法科室层层签订了依法行政责任书。为推进“行政程序推进年”活动深入开展,市和各县区粮食局都成立了活动工作机构,将责任落实到人,确保活动有人抓、有人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推动活动有序开展。四是不断加强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市粮食局法制工作由办公室承担,并将此项工作责任到人,确保这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市局成立了监督检查科,各县区粮食局成立了监督检查科和粮食执法大队,负责全市粮食行政执法工作。与财政、编办等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不断配齐粮食执法车辆和设备,配强粮食行政执法人员,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确保了依法行政工作的顺利开展。五是强化执法培训。几年来,我们每年都组织粮食系统干部职工进行学习《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不断增强广大粮食干部职工依法管粮意识。按照省粮食局要求,突出抓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人员的培训、考核和持证上岗工作。,全系统有9名同志参加了省粮食局组织的粮食行政执法证培训考试并取得执法资格证书。目前,全系统有82名同志持有粮食行政执法资格证。按照市法制办部署,市局1名同志参加了市法制办举办的行政执法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目前,市粮食局在职行政人员全部取得行政执法资格。通过参加培训考试,进一步增强了行政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提高了依法行政水平。

二、加强学习,强化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依法管粮浓厚氛围。

**年以来,我们按照省粮食局、市法制办和有关部门部署,结合开展的“行政程序推进年”活动,制定了依法行政学习计划,订购了《公务员依法行政学习读本》,每名公务员人手一册,利用每周五机关集中学习日、个人自学、网上在线学习培训等多种形式,组织局机关公务员加强对《山东省行政程序规定》、《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局机关公务员全部参加了人社局组织的依法行政培训考试。通过学习《山东省行政程序规定》,全面掌握《山东省行政程序规定》的有关精神和具体要求,提高了程序意识。按照省局和市有关部门部署,大力开展粮食行政执法和爱粮节粮宣传活动,在全社会努力营造了依法管粮和爱粮节粮的浓厚氛围。205月20日,市粮食局与滨城区粮食局联合组织粮食系统干部职工及青年志愿者100余人,在影剧院广场举行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九周年及“粮食科技活动周”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并与滨州学院联合,到滨州学院进行了宣传。活动共展出展板20块,宣传横幅10余条,发放宣传材料4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300人次。6月18日,市粮食局联合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在市政大楼广场举行了“节约粮食、热爱粮食”千人签名及宣传活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秦传滨同志亲临活动现场,听取了情况介绍,并亲笔签名。活动现场共发放宣传材料余份,市直机关干部职工共2000多人参观了活动现场,并在宣传横幅上签名。

三、规范程序,健全制度,切实提高粮食行业依法行政水平。

在深入学习宣传的基础上,我们紧密结合粮食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行政程序规定》,规范完善行政程序,切实提高粮食工作依法行政水平。一是完善工作制度规范粮食执法行为。按照市法制办安排部署,我们在原有粮食执法规章制度基础上,根据现行行政法规细化了粮食行政处罚,重新梳理了粮食行政处罚依据,自由裁量权标准,对粮食行政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进行了汇编。认真落实市政府行政复议改革精神,对执法文书进行了修改和规范。二是认真按照程序制定规范性文件。我们按照《规定》关于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要求,细化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与有关部门搞好配合,按照制定程序制定规范性文件,确保规范性文件合法有效。近几年来,先后制定了《市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市粮食应急预案》等规范性文件,年制定了《市地方储备油管理暂行办法》,由市政府印发执行。三是深入开展粮食执法效能提升活动。按照省粮食局部署,在全系统深入开展粮食执法效能提升活动,全系统在组织领导、队伍建设、执法能力建设、规范化建设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升,提高了执法效能,杜绝了不符合《行政强制法》行为的发生。四是认真规范行政职能程序提高服务水平。我们严格按照市政府“三定”方案,进行内设科室的设置、行政职能划分和人员配置。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列》规定,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承担粮食收购资格审核职能。为规范完善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水平,市粮食局制定了《〈粮食收购许可证〉申办程序》,向社会公开,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监督。加强对外“窗口”建设和管理,强化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四)履职尽责,严格执法,切实维护粮食市场流通秩序。

2013年以来,我们按照省粮食局和市政府部署,认真落实部门职责,加强对粮食流通市场的监督检查,履职尽责,严格执法,切实维护了粮食生产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粮食市场流通秩序。一是扎实开展全市粮食库存和油脂库存检查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市粮食、油脂库存检查工作任务,确保了全市粮食和油脂库存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管理规范,急需时调得出、用得上,全市粮食和油脂库存科学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二是加强粮食收购资格审核。认真落实粮食收购资格审核职能,把好粮食收购资格关,切实维护粮食收购市场秩序,保护种粮农民利益。按照《山东省粮食收购资格管理办法》,规范粮食收购许可证申办程序,并进行公开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认真落实市政府行政审批提速提效要求,粮食收购资格许可证的办理由原先的20天压缩至10天,缩短了审批时限,提高了服务效率。截止2013年底,全市累计批准发放粮食收购资格许可证229户,2013年共发放许可证28户、注销10户、变更和延续51户。三是加强粮食流通市场监督检查。按照在地检查原则,加强对粮食经营者从事粮食收购、储存、运输等经营活动的日常监管和重点检查。2013年,全市共出动执法车辆313余辆次,出动执法人员1047余人次,检查经营业户734余次,查处5起涉粮案件,其中警告2起、罚款2起,有力地维护了我市粮食流通市场秩序。四是加强粮食质量监管。全市各级粮食部门严格履行粮食质量监管职责,切实加强粮油质量监管,抓好在粮食收购环节、储存环节、销售环节和放心粮油示范店的监管工作,坚决防止有害原粮流入口粮市场,确保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吃得健康。认真做好新收获粮食质量普查工作,圆满完成了32个新收获小麦样品、22个玉米样品的扦样报送任务。

五、积极作为,稳中求进,全市粮食工作取得新成绩。

2013年,我们紧紧围绕推动粮食工作科学发展这一主题,深入开展依法行政工作,积极作为,稳中求进,全市粮食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粮食收购和保供稳价工作任务全面落实。按照省、市政府关于切实做好夏、秋粮食收购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粮食部门认真落实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全力做好粮食收购工作,同时,积极引导鼓励具有资质的各类市场主体入市收购,最大程度满足农民售粮需求,保护农民种粮利益。一是抓好粮食收购。夏粮收购期间,全市共收购新小麦50.19万吨,比上年同期多收购5.07万吨,平均收购价格达到1.20元/斤,比上年增加0.11元/斤,农民增收1100万元。抓住有利时机,轮换地方储备粮xx万吨、储备食用油xx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秋粮上市后,全市已收购秋粮80.24万吨。二是抓好粮油市场供应。认真贯彻落实粮食调控政策,确保全市粮油市场供应充足和粮价基本稳定。积极组织粮油货源,大力开展便民服务活动,搞好节日市场供应,努力满足群众节日消费需求。加强粮油市场价格监测和市场监管,切实维护粮油市场秩序和价格稳定,确保了我市节日期间粮油市场不出现任何问题。三是抓好军粮供应工作。按照“以兵为本、服务部队”的要求,努力构建保障有力的军粮供应体系,进一步提高了全市军粮供应保障水平。加强军粮供应基础设施建设,邹平县粮食局投资1000余万元、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的军粮供应中心投入使用。滨城区军供站被省粮食局和省双拥办授予“山东省社会化拥军窗口单位”。四是努力搞活粮食市场流通。积极引导和规范各类粮食经营主体的购销行为,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粮食流通的积极性。2013年,全市实现粮食购销总量1982.96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8%;总购进粮食1013.3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0.7%,其中国内购进764.88万吨,列全省第三位;销售和转化粮食969.61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3.0%,其中销售粮食482.82万吨,列全省第三位。

(二)“粮安工程”启动实施并取得初步成效。一是组织“粮安工程”规划的编制工作。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粮食工作会议精神,对“粮安工程”高度重视,积极主动、提前介入,早打算、快行动,组织精干力量编制全市“粮安工程”实施规划。目前,我市“粮安工程”规划草案已起草完毕,目前正在积极征求县区和有关部门意见,在此基础上,将向市政府申报列入市级建设规划。二是加强粮食物流园区建设。抓住国家实施“粮安工程”重要机遇,积极推进粮食物流园区建设,滨州粮食仓储经济园区被省粮食局确认为我省北粮南运玉米通道火车散粮运输的三大节点之一,现正在制定物流节点具体实施方案,以全面提升铁路粮食装卸功能,提高现代物流水平。博兴县粮食仓储物流园区项目,建设仓容4万吨,其中一期工程占地20亩,拟投资2000万元,建设标准化仓房4栋,总仓容2万吨,目前该项目已确定财政投入资金800万元。三是进一步完善粮油应急保障体系。全市已认定应急粮油加工定点企业25家,应急供应定点企业30家。今年以来,通过积极争取,xx吨的市级面粉应急储备转为常态储备工作进展较为顺利,将进一步增强我市粮食应急保障能力。四是抓好粮食仓储设施的维修改造工作。做好县域粮仓重点维修改造项目的申报工作,总投资1501万元的'县域粮仓重点维修改造项目省局批准下达我市。夏粮收购期间,全市粮食部门投资166.5万元,维修改造仓房13.45万吨,确保了夏粮收购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粮食产业稳步健康发展。一是实施项目带动。通过实施大企业创办产业园,投资新上优质项目,进一步延伸拉长粮食产业链条,优化粮食产业结构。2013年,全市粮食行业计划投资53亿元,新建粮食产业项目13个,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实现总产值359.5亿元,利税22亿元。二是实施龙头带动。2013年,我市9家企业被评为全省粮食行业“四个十”先进企业,占全省粮食行业先进企业总数的22.5%。2013年,全市粮油加工业完成面粉产量198万吨、油脂产量103.29万吨、淀粉产量207.8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7%、-6.6%、-1.5%,分列全省第4位、第1位、第1位;实现工业总产值600亿元、销售收入565.77亿元、利税19.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8%、22.0%、5.2%,均列全省第1位。三是实施改革推动。积极促进国有粮食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深化企业改革,加强内部管理,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创新粮食经营体制机制和经营模式,进一步增强了国有粮食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2013年,全市粮食系统实现销售收入38.2亿元、利税7433.9万元、利润6754.5万元,分别列全省第2位、第4位、第4位。四是推进节能减排。国家粮食局粮食、油脂加工储存企业节能减排试点项目已落户滨州,该项目将极大地推进全市粮食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并成为全国行业典范。

(四)民生工程建设扎实推进。一是切实抓好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加强对“放心粮油示范店”的巩固、规范和提高,进一步提升了“放心粮油示范店”管理水平。抓好放心粮油配送中心和网点建设,3县放心粮油工程示范项目计划投资1298万元,其中申请省财政补助资金450万元。目前,全市粮食行业已建设放心粮油示范店130家,示范加工厂11家,配送中心10家,服务网点3100个。2013年,全市实现放心粮油经营量29.7万吨,销售收入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75.4%。二是切实抓好居民厨房工程建设。截至10月底,《市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居民厨房工程建设项目60个放心粮油厨房工程便利店(点)、10处快餐食品店、1处中餐配送中心、1处冷链加工配送车间、1处西餐加工车间、()4条“放心馒头”生产线已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营,项目总投资共计6350万元。滨州托福食品有限公司投入1800多万元,在滨州经济开发区收购企业1家、购置土地50亩,拟再投资2000万元,建设集原粮加工、面粉储备、主食生产、冷冻、配送为一体的国内一流的放心食品生产线,将对我市放心粮油品质提升和供应服务体系的改善起到重要作用。三是切实抓好农户科学储粮工程建设。根据上年度确定的建设计划,按照中央投资、地方配套和农户自筹相结合的方式,2013年,全市共投资254万元,其中争取国家、省无偿资金154万元,制作5000个标准化小型粮仓,为农户新增科学储粮仓容5000吨,为农户减少储粮损失300吨,增收72万元。通过积极争取,落实20农户科学储粮示范户16000户,争取国家、省无偿资金450万元。

(五)粮食行业管理水平显着提升。一是加强粮油仓储规范化管理。滨州国家粮食储备库被省粮食局、国家粮食局分别授予“全省粮油仓储规范化管理十佳粮库”、“全国粮油仓储规范化管理先进企业”,国家粮食储备库被省粮食局授予“全省粮油仓储规范化管理示范粮库”。在全市粮食系统大力推广**国家粮食储备库精细化管理的经验和做法,全面提升全市粮油仓储规范化管理水平。加强地方储备粮油管理,确保地方储备粮油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管理规范,急需时调得出、用得上。加强对科学储粮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探索“绿色储粮”、“科学储粮”新技术,减少药剂使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二是深入开展粮食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在全系统深入开展粮食行业安全生产大检查“百日行动”,大力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消除各项安全隐患,实现了全系统安全生产无事故。三是加强行风建设。积极处理化解和解决群众的来信来访和涉粮投诉等问题,通过“行风热线”、“政府在线”等平台,搭建与群众交流平台,及时回答和解决群众提出的有关问题。加强对困难企业、困难群众和困难职工的帮扶,耐心细致做好涉军等特殊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各级政府的政策落到实处,积极为他们解决个人和家庭生活困难,确保了全系统和谐稳定。

粮食先进县汇报材料篇二

各位领导,大家好,欢迎各位来灵宝职专指导工作!

灵宝职专创建于1986年,是教育部认定的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1年,我校又被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三部委确定为首批“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学校”。

伴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春风,在灵宝市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在教体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灵宝职专的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学校现占地130亩,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386人,学历教育在校生6186人。开设有计算机、机电、电子、旅游、幼师、服装、种植、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汽车运用与维修、烹饪等16个专业。其中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机电、学前教育专业为我校骨干专业。

学校实训设施完备。拥有计算机、机电、电子、旅游、幼师、服装等六大专业实训中心,有网络实训室、编程实训室、家电实训室、模拟餐厅、模拟客房、舞蹈排练厅等各类实训室50个,拥有两个机电专业实训工厂和一个汽车驾驶标准化训练场地。2017年以来,在市政府的支持和教体局党委的关怀下,先后投入2300万元,建成了2#实训车间、塑胶篮球场、400米标准塑胶跑道、校园文化墙、校园景观灯、校园绿化、新校门、计算机服务中心、学前教育舞蹈实训中心、百合花开主题雕塑、音乐喷泉及图书馆等工程。今年以来,又投入100万元完成班班通工程,为60个教室安装多媒体系统。校园网站和网络教室全面更新升级已结束,校内网上办公系统已全面投入使用。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招标也将于近日完成。

下面将我校的具体办学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以汇报:

1

一、创新办学理念,打造豫秦-晋地区职教名校

学校坚持“以人文精神让学生享受快乐学习时光”的办学理念,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技能型人才作为学校的培养目标。为此,学校始终坚持“三个面向”, 即面向市场开办专业、面向企业培养人才、面向岗位训练技能;开展“五个合一”,即教师师傅合一、教室车间合一、学生学徒合一、作品产品合一、育人创收合一;努力实现“五个对接”,即专业与岗位对接、课程与职业对接、教学与生产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学校推行标准化管理。以“精确、精细、精致”为管理要求,以“标准、规整、模范”为管理目标,通过建立教师礼仪、集会、上课等各项制度,要求全体教师找准岗位,认清职责,发挥作用,展现才华。在管理中深入开展“比关怀、比落实、比进步、比转变”的“四比”活动,提高各部门对学校管理制度的落实力度,全面提升教师的工作执行力。

二、注重德育工作,促使学生素养全面提高

播放过《建国大业》、《离开雷锋的日子》、《背着爸爸上学》等数十部经典教育影片。三是创新管理模式。坚持实施“道德实践周”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之中;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引进先进管理经验;试行3q7s管理模式,让学生在校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推行副班主任工作制度,让学校管理层近距离感受学生的需求。

三、创新教学管理,促使学生专业技能全面提高

建立灵宝职专首创的、涵盖校内各专业的《技能达标标准》,改革实践教学模式。要求每位专业教师将本学科的技能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分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三大类。明确学生要学会的内容、达标的要求、考评办法及标准,使教师“知其教及所以教”,使学生学习目的一目了然。在实践教学上,我们提出了“节节有指导、周周有训练、月月有考核、学期有达标”的要求,并且制订了《教师教学达标率考评办法》,以学生专业实践技能达标率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有效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另外,我们推行企业化教学改革,提出了“岗位主导,任务引领”的企业化教学模式,要求把教学内容整合到职业活动中,以完成生产任务为目标,在完成生产任务的过程中学会有关知识和技能,同时利用企业的相关管理及考评办法,实行企业冠名班,采取虚拟工资制,评定优秀员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育先进县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粮食先进县汇报材料篇三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确保实现178亿元,增速13%,实现在全省排位保7争6目标。

xxxx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2.13亿元,超额15.03亿元,总量预计全省排名第七;增速11.8%,与目标增速13%相差1.2个百分点,增速预计全省排名第五位。

2、外贸进出口实现2亿美元以上,同比增长20%,增速实现全省排位保7争6目标。

xxxx年,完成进出口贸易2亿元,完成省、州任务。

3、实际利用外资实现2亿美元以上,同比增长100%,实现全省排位保7争6目标。

xxxx年,完成实际利用外资1.2166亿元,完成省级任务,预计增速全省排名第7位。

4、完成粮食储备40800吨(州级18000吨、县级22800吨),综合考核实现全省排名保6争5目标。

xxxx年,完成粮食储备47443吨,占任务数的116.3%。

二、争取上级资金。

认真做好项目储备和谋划,加快跑省跑部的步伐,确保争取国家和省项目资金占全省份额的10%以上。重点争取项目:

1、全力支持7家企业申报“跨区域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千方百计争取2家以上企业获省商务厅4000万元以上的投资批复。

晴隆薏米阳光、安龙xxxx蔬菜、xxxx美人芋已获得跨区域农产品资金6500万元支持。晴隆海权羊肉、xxxx马大姐已列为下一步投资对象,全省排名第2位。

2、争取贵州万峰林现代服务业开发区等6个开发区得到省600万元以上的资金支持。

根据贵《州省商务厅关于做好xxxx5年贵州省省级开放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开发区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黔商发〔xxxx5〕80号)规定,支持对象为列入全省千亿级、百亿级培育对象的省级以上开发区。我州符合申报条件的开发区只有顶效开发区(千亿级)和安龙开发区(百亿级),其余开发区均未列为千亿级、百亿级开发区培育对象。由于省级压缩开发区建设项目资金,因此xxxx5年我州共争取安龙开发区建设项目资金100万元(“1+7”:贵安新区,重点支持3个国家级开发区,3个综保区、双龙空港区)。

3、积极争取xxxx国家粮食储备库、册亨县、望谟县和xxxx县粮食储备库建设项目挤入国家1000亿斤粮食仓储建设资金盘子,确保争取项目资金1000万元以上。

积极争取国家、省的支持,全力提升州内粮油储备能力,建成xxxx县粮食储备库并按要求储粮。xxxx5年7月,我州向省局报送异地改扩建仓库10个,总投资6.2亿元,申请上级补助资金1.24亿元。xxxx国家粮食储备、xxxx县粮食储备库、贞丰县、册亨县、望谟县等储备库建设争取到国家资金1450万元。

4、支持xxxx市申报国家肉类蔬菜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争取支持资金20xx万元以上。

今年,商务部取消对该项目的支持。

粮食先进县汇报材料篇四

**年,市粮食局在师市党委和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自治区粮食行政部门的指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创新发展,紧紧围绕师市经济建设中心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增强凝聚班子和全体党员干部合力,各项工作统筹兼顾,协调运转,确保全局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为师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领导班子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支(组)会议事、党员大会情况通报等制度,在重大政策出台、重大问题决策上,坚持党组集体研究决定。班子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多沟通,相互支持多补台,自觉维护班子团结。以此带动和影响全体党员、干部上下团结协作,形成了想干事、多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

(二)积极构建学习型机关。

坚持中心组学习和每周五干部学习日制度,落实学习内容、突出学习重点、组织学习交流。结合实际创新学习方式,把集中辅导和个人工余自学相结合,采取领导亲自上党课、组织观看电教片、参加专题培训、定期确定专题开展交流研讨活动等多种形式,特别是公务员学习的平台开通后,大家学习的热情得到发挥,全部必修课目基本学完,全部完成所规定的学分。还通过指定重点学习内容,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检验学习效果。一年来,召开支委会25次、支部大会20次、上党课5次,集中学习40余次、召开4次支部民主生活会,出专题学习园地四期。

(三)制定计划、完善措施、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活动。

依据《粮食局**年思想政治工作综合要点》,结合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和活动内容,制定周密计划,完善有效措施,落实工作任务,确保各项重点工作和活动顺利开展。

(1)组织实施在创先争优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成立局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紧紧围绕“强组织、增活力、创先争优”这一主题,按照“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工作要求,努力实现“五个提升”的目标。通过扎实有效方法和步骤,各基层支部整体评价均达到较好以上。

(2)集中学习师市党委七届三次扩大会议精神和卢晓峰政委的报告、师市纪委七届*次全体会议精神和书记的报告。

(3)组织传达学习直属机关党的工作会议精神、师市庆祝建党**周年暨创先争优活动表彰大会精神和师市创先争优活动总结暨基层组织建设推进会精神。按照师市的要求,全体干部职工收听看了创先争优大型诗歌朗诵实况。

(4)在庆祝建党91周年活动中,组织全局党员干部开展旨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党章和党内政策法规教育,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实践能力的系列活动。机关支部和军供站支部联合举行讴歌党的奋斗历程、缅怀党的丰功伟绩,重温入党誓词专题党日活动;利用远程教育频道,组织党员干部收听收看自治区、兵团、师市各级党员教育系列电视片展播,并及时开展座谈讨论,收看良好效果;各支部分别出“7・1”专题板报一期。

(5)组织机关和军供站人员,积极参加由预备役师组织的实弹演练活动。通过演练,很好地体验了部队生活,掌握了一定的军事技能,强化了国防意识,为提高个人素质和工作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6)通过开展“下基层、下社区”活动,积极为基层单位、接对社区提供必要的政策咨询、业务培训、信息服务、帮扶支持等活动。

(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局党组始终把反腐倡廉建设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坚持“一把手”负总责,4月17日,局党政主要领导与基层单位和部门负责人签订了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分析廉政建设工作出现的新问题,确保责任目标落实,确保全系统健康发展。

7月中旬,组织开展了以“弘扬廉政文化、恪守从政道德、促进跨越发展”为主题,以迎接、服务、保障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为主线,以弘扬廉政文化、唱响兵团精神,学习党纪政纪条规和从政道德教育为重点的第**个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

1、采取集中专题学习和自学相结合。重点学习了胡锦涛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讲话、兵团党委六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师市党委七届三次全委会议精神,学习《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反腐倡廉教育的意见》等党纪政纪条规和有关反腐倡廉的重要文件规定,学习《兵团第**个党风廉政教育月学习资料》等内容。

2、组织开展典型教育。7月16日,局党组书记围绕教育月主题,为党员干部上一堂廉政党课。教育月期间,各支部分别出了一期反腐倡廉专栏,参观师市举办的廉政书画展;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电教片,每位党员写一篇专题心得。

3、组织开展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局党组要求党员干部真正从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教育,从中得到感悟、受到启示,并以教育月活动为契机,紧密结合转变机关作风、提高服务意识的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实际,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建议,认真查找、梳理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局党组成员分别到各自的联系点召开由基层企业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征求基层群众职工意见建议,为师市粮食经济的发展、确保师市粮食安全积极努力。

4、在开展教育月活动期间,正值夏粮收购入库的大忙季节,为妥善处理好“工学”关系,把教育活动同当前的粮食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既不脱离业务工作搞活动,也不因工作忙而忽视教育,真正做到学习教育与当前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三)扎实开展创建精神文明单位活动。

在继续保持自治区“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的基础上,围绕“领导班子坚强、工作成效显着、精神状态良好、粮食经济发展、单位秩序井然、环境整洁优美”六条文明单位创建标准,夯实基础,总结经验,抓好薄弱环节的整改,通过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深入开展创建活动,积极探索文明单位创建的新路子,以新的业绩进一步巩固我局文明单位的成果。

认真按照师市党委和相关部门的具体要求,落实机关干部派驻街道社区交接工作,局领导亲自深入接对的北子午路社区,了解社区情况,签订共建协议,并与驻区单位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努力做好社区的调解、矛盾排查和“维稳”工作。

全面完成义务植树、环境卫生、冬季清雪等任务。

重视老干老龄工作。局党组坚持每年一次向老同志进行工作情况通报已形成制度,并积极筹集活动资金,支持和鼓励老同志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真正使他们做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今年8月*日,局党组组织老同志到北湖风景区进行了浏览活动。

(四)加强综合治理、确保社会稳定。

1、扎实有效地开展依法治理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六五”普法教育正式启动,购买了相关法律法规教材,并按已制定的规划组织实施。

2、认真贯彻落实师市党委有关安全、稳定、信访处理等相关要求,认真做好来信来访工作。全年接访和信访6件,及时给予答复或解决。重点对粮食收储企业执行粮食政策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夏粮收购入库的正常运行。

3、安全生产工作步入规范。在通过师市安监局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检核验收,荣获“师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的基础上,继续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工作重点。年初,重新签订新一轮“安全生产责任书”,坚持工作责任制,认真做到“月有安全教育、季有例会和检查、年有计划和考核”,充分发挥行政执法部门的作用,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目标与粮食行政执法工作有机结合,全年未发生任何生产安全和安全责任事故。

一年来,我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自治区和兵团各项政策,在自治区粮食局的指导和师市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抓好收购促增收、加强调控保安全、提升产业惠民生、科学管粮上水平”为工作目标,做到了六个注重:一是注重宏观调控。做到及时市场预测预警,科学分析粮食生产、市场供求和价格走势,准确把握市场脉搏,做到“心中有数”。二是注重粮食库存管理。健全仓储管理制度,强化管理,保证收购上来的粮食质量良好、库存安全。三是注重保障体系建设。三级储备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师市已批准从今年起在保证市级储备原粮数量规模的基础上,储备一定数量的成品粮油,其中,吨面粉、**吨大米和300吨包装食用油的储备计划即将实施。同时加大了仓储设施建设力度,中心粮库建设正抓紧施工,力争早日投入使用,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四是注重军粮供应工作。突出抓好军粮特供这个平台,把放心粮油工程和大众主食工程建设有机融合,扩大社会影响,实现利企、利军、利民的三重成效,全面体现“以兵为本、军民兼容、平战结合、安全供给”的军粮品牌形象。同时军粮供应站迁建工程也全面开工,将提高军粮供应保障能力。五是注重放心粮油工程。本着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把放心粮油工程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启动放心粮油进超市、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活动,为城乡市场提供更安全、更营养、更健康的粮油产品,真正把这项利国、利民、利企的民生工程做实做好,让广大人民群众放心消费、安全消费、健康消费。六是注重粮食产业化发展和行业队伍建设。一年来,积极为粮食生产和加工企业争取扶持政策和资金,并组织粮食从业人员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技能,为粮食行业的`稳步发展提供动力。

(一)安排部署粮食工作。

1、认真组织开展了重大期间的粮油市场供应检查。重点检查了师市各大中型面粉和油脂生产企业以及部分超市。全年师市粮油货源充足、价格平稳,粮油市场供应井然有序。

2、及时召开师市粮食工作会议。组织召开师市粮食收购工作动员会,传达了自治区粮食工作会议精神,对完成交售小麦任务突出的单位进行表彰,就度粮食收购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二)粮食收购情况。

在粮食收购入库期间,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落实粮食收购资金,共向银行借款7656万元,及时结算售粮款,没有给粮农打白条或代扣各种费用的违规行为。截止10月底,共收购小麦59683吨,完成任务的**%,收购稻谷1000吨,玉米2000吨。同时,配合财政等相关部门,向各团场、师直粮食交售单位和粮农,兑现了小麦直补资金**万元和稻谷直补资金**万元,财政发放综合补贴**万元。

(三)各类粮油储备。

今年,新增2600吨石河子市级储备小麦。截止10月底,购销企业储存原粮**吨,成品油324吨。较好地完成了省级、市级及代中央三级储备粮任务。库存省级储备油300吨。师市成品粮油储备已获得批准,即将实施。全年顺利完成自治区地方储备粮和市级储备粮轮换计划。

(四)粮食销售。

截止到10月底,购销企业销售小麦**吨。实现营业收入**万元,实现利润55万元。

(五)仓储管理和仓储能力建设。

1、依照《粮油仓储管理办法》组织开展仓储规范化检查评价工作。我市粮油收储企业获得了自治区粮食仓储行业优秀企业称号,我局为鼓励企业全面实现规范化管理,再上新台阶,给予通报表扬并奖励2.5万元。

2、组织开展了**年全国粮食库存检查工作,按照属地原则检查了中央储备粮石河子直属库和本地收购企业,检查结果:粮食库存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库存粮食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并对师市现有71000吨粮食仓储设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摸底。

3、完成了**年全国“危仓险库”专项调查工作。对中央储备粮石河子直属库等17家涉粮企业107栋仓房进行了核查,涉及9家国有企业和8家非国有企业,检查仓房总仓容34万吨,油罐总罐容3.1892万吨。

4、中心粮库新建和军粮供应站迁建两个项目全面开工建设。

中心粮库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5300万元,目前完成投资**万元,预计6栋储粮库可在11月初完工,其它配套建筑工程可在年底基本完工。

军粮供应站迁建项目计划投资1000万元,目前工程完成投资300万元,预计明年上半年交付使用。

5、现有仓库的维修项目。维修投资50万元的莫索湾直属库5栋粮库屋面及办公楼屋面防水,以及下野地直属库3栋粮库屋面及围墙维修全部完工。

(六)行政许可。

1、全面完成粮油仓库备案工作。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粮油仓储单位备案管理办法》,从今年起,对专门从事粮油仓储活动或者在粮油收购、销售、运输、加工、进出口等经营活动过程中,从事粮油仓储活动的粮油仓储单位进行了全面调查。目前,师市21家不同所有制的仓储单位完成了备案工作。

2、开展了粮食收购资格年审和粮食收购资格许可工作。为完善粮食收购市场准入机制,严把粮食收购准入关,我局对获得粮食收购资格的企业,采取“企业自纠自查,上报年审材料,业务部门实地核查”的形式,依法加强对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的管理和监督检查,13家企业全部通过年审,并将年审结果在粮食局网站发布公示。目前,师市范围内有14家企业取得粮食收购资格,其中今年有一家企业取得收购资格。

(七)粮食统计。

1、加强信息监测,改进统计工作,提高统计质量,依法做好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和统计质量专项检查工作。为适应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要求,对纳入粮食统计报表范围内的粮油生产、仓储、加工企业,进行了粮食商流统计质量专项检查工作,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为认真履行好社会粮食流通统计职责,做好粮油价格监测报告,我局根据自治区粮食局的要求,做到了收购、出库、批发和零售价格的全面监测和数据上报工作。

**年粮油市场货源充足,价格基本稳定,市场运行平稳。但由于受成本推动、通胀预期等因素影响,我区粮油市场价格上涨压力依然较大。

2、完成了社会粮食供需平衡统计调查工作。做好社会粮食供需平衡统计调查工作,是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是对粮食安全进行分析和建立预警体系的基础。目前,师市全垦区常住人口为64.28万人,每年粮食缺口在28.47万吨。其中:粮食转化企业所需的玉米、豆粕、稻谷、大麦和大豆等都在其他地州和内地调入。这都说明我市今后粮食需求将进一步增加。缺口更大。因此,必须重视粮食生产。

3、20国家和自治区粮食局安排的小麦成本利润调查工作顺利结束,为国家确定明年的小麦收购价格提供了依据。国家根据各地调查数据,经过汇总和分析,正式公布了**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适当提高**年最低收购价水平。经报请国务院批准,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提高到每公斤**元,比20提高0.2元。

4、开展了主食产业化和玉米深加工专项调查工作。在对师市范围内23家相关企业进行了调查筛选后,最终确定将“康师傅”等4家主食产业化企业和2家玉米深加工企业纳入国家粮食局统计直报系统。

(八)粮食行政执法。

1、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粮食局、财政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关于开展**年全国粮食库存检查工作的通知》和自治区粮食局《关于开展**年全区粮食库存检查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市按照**年3月25日为检查时点,对属地各级储备粮、临时储备粮、商品粮等进行了检查。首先成立工作机构。成立了由石河子市粮食局、发改委、财政局、银监局、农发行、中储粮石河子直属库等部门组成的库存检查领导小组,确保粮食库存检查工作有序开展。其次,制定检查方案。结合国家和自治区粮食库存检查工作精神制定出年粮食库存检查工作实施方案,落实检查范围和内容,明确检查时点和方式,部署检查进度和安排,确保粮食库存检查工作顺利推进。三是落实工作要求。召开专题会议,对具体工作做出安排布置,保证有关人员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分工到人。同时库存检查与春季储粮安全相结合,不断提高仓储管理水平。认真落实粮食库存检查工作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检查工作客观、公正,检查结果真实、准确。

2、为加强入库粮食质量工作,我局开展了小麦质量安全检查工作,对收购企业进行粮食收购质价政策落实情况和粮食存储相关规定执行情况检查,监督检查了其2012年新收购小麦质量情况,有无压级压价、坑害粮农的行为,确保按质定等、依质论价、质量良好、储存安全。

3、结合师市实际,全年组织开展了师市范围内夏粮和秋粮收购监督检查工作。

4、按照师市法制办安排,对近三年粮食局下发的行政文件进行了行文规范和合法性审查清理工作。

5、组织人员对各涉粮企业走访调查执行《条例》情况,着重检查了已办理粮食收购许可证的2家大型企业和2家中小型面粉加工企业,对今年的粮食收购、相关报表、台帐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九)做好军供服务,确保军粮供应质量。

军粮供应是驻石部队后勤保障的基石,做好军粮供应、保证军粮质量,服务好部队官兵是我们的职任和使命。我局始终把做好军粮供应工作列为重要工作议程,定期组织开展军粮质量检查和军粮供应规范化管理检查考核评价工作,“一批一检一报告”制度执行情况和走访部队征求意见。

军粮供应站在实际采购工作中严格遵守军粮供应政策,做到坚持质量标准,落实索证制度,保证入库军粮质量合格。军供大米由自治区军粮办统筹采购;军供面粉坚持执行统筹采购、定点厂家制度,由粮食局携军供站对有资质的厂家进行认真调研、实地考察、听取部队反馈意见,确定金天山面粉厂和石河子韵达面粉厂为统筹采购定点厂家。在供粮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及时与厂家联系给部队退换,军粮供应任务保质保量完成。截止10月底,义务为部队送粮油,承担运费装卸费近6万元。今年“八一”节前,粮食局和军供站积极开展“双拥”活动,一同到驻石部队慰问部队官兵,带去了价值2万多元的投影机、冰柜、羊肉、日常用品、西瓜饮料等慰问品,同时以召开军供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官兵们对军粮供应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军供粮油质量及军供环境设施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部队的需求,努力为部队做好服务。

今年自治区粮食局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对军粮供应站从军粮质量、粮油质量管理制度、粮食检验能力和部队对军粮质量、服务满意度等方面情况进行了军粮质量专项检查。经检查,库存军粮质量合格率100%,部队回访满意率100%。

(十)为粮食产业化发展做好服务。

切实树立为企业、为基层服务意识,加大为粮食企业提供政策扶持、行业技能培训和粮油专业等方面的支持。

1、积极帮助粮油企业争取自治区粮食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升级。今年,我局为4家企业争取到粮食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155万元,比去年提高了85万元。

2、积极推荐师市四家单位申报自治区“放心粮油”示范企业和示范店。

3、加大宣传力度,认真落实国有粮食购销困难企业免征或减征土地税、房产税等税收政策。

4、为了提高粮食行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我局先后组织有粮食统计、会计、保管、检验、价格监测、办公自动化、监督检查和应急培训等共计60人次参加自治区粮食局各类业务技能培训。

5、积极组织师市3家粮油生产企业组团参加全国第十二届粮油产品及机械设备展销会,企业扩大了市场影响,参展产品获得内地客商青睐。

6、启动“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进超市活动,扩大“放心粮油”的市场影响力,保障居民消费的粮油产品安全可靠。

(十一)涉粮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

完成2012年安全生产计划的编制,完善安全生产各项制度,明确安全生产工作各个环节职责,建立安全生产信息网络功能,并与局属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督促其他涉粮企业与其主管部门或街道社区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切实履行行业安全生产监督职能。

1、我局组成安全检查组,定期根据“安全生产计划”,组织开展涉粮企业的安全生产全面检查,有效发挥行业监督作用,做到“月有安全教育、季有例会和检查、年有计划和考核”。

2、在今年的“安全生产月”活动中,我局认真落实师市安委会2012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的要求,制定活动开展计划,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一是组织机关和军粮供应站工作人员学习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消防知识和安全生产典型案例,收听收看有关安全生产月活动的新闻、知识讲座和有关安全教育宣传片;二是举行以“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关爱生命,关注安全”为主题的座谈会;三是部分粮食企业进行消防灭火演练;四是有些单位出板报、悬挂横幅等形式,提高职工安全意识。

3、在今年开展的“打非治违”专项工作中,我局按照年初安全生产计划和自治区粮食局对粮食行业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工作的要求,结合局“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安排,确定了以“危仓险库”专项调查、安全生产、制度建设、安全用电、消防设施、储粮机械设备、危险化学药品的保管和使用等方面内容作为本次“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和安全生产重点工作。组织人员对师市范围内的11家重点仓储、油脂、面粉企业,进行了安全生产全面检查。对检查发现问题、查出隐患后当场向被检查单位下发整改通知书。

(十二)开展放心粮油宣传和科技宣传周活动。

1、结合师市2012年科技活动周安排,我局开展了以“共建诚信家园,同铸食品安全”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周”系列活动,制作15条横幅在单位门口和闹市区的主要街道进行悬挂,()张贴标语30余条;印发以《条例》、《“放心粮油”管理办法》及粮油食品安全及营养常识等为内容的宣传单,发放各涉粮企业。有6家涉粮企业围绕《粮食流通条例》、粮油食品安全及营养知识等内容,展出18块板报,在**游憩广场,向公众宣传粮油质量标准、卫生标准、食品安全及营养常识和健康知识,讲解如何鉴别粮油品质优劣,提高公众粮油食品安全、科学消费、健康消费意识,增加营养健康知识。

2、获得“放心粮油产品”称号的2家粮油加工企业按照活动安排,借“科技周”、“《条例》纪念日”之际,通过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大力宣传企业产品,介绍“放心粮油产品”的特性和营养保健知识,现场解答市民提出的系列问题,从而扩大了“放心粮油产品”的影响面,提高企业知名度,为社会公众营造了优良的售中、售后服务氛围。

(十三)机关绩效管理考评工作有序开展。

认真贯彻落实师市党办《关于印发〈*市机关绩效考评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精神,推进行政机关效能建设。目前,已成立粮食局绩效考评工作机构、完成绩效管理考评实施方案和目标任务分解的制定、上报工作。

粮食先进县汇报材料篇五

今年以来,我县在、县政府和市粮局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确保粮食安全、增强企业活力和增加企业效益为中心,继续完善和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认真履行粮食流通监管职能,不断强化地方储备粮管理,狠抓粮食安全储存和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均有了新进展。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集中精力做好夏粮收购和销售工作。一是全力做好粮食收购工作。做好收购库点的启动和收购资金的筹备工作,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调动非国有企业的积极性,采取集资、租赁、合作收购的办法,全力抓好粮食收购工作。截至8月20日,全县共收购夏粮小麦***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万吨,非国有粮食企业***万吨)。二是积极做好粮食供需调查,认真研究分析市场余缺和粮价走势,适时开展粮食销售,以新的经营方式带动了经营效益的提高。1-7月份共完成小麦销售8.5万吨(其中托市小麦2万吨、商品小麦6.5万吨)、玉米销售6万吨,国有收储企业实现利润490余万元。

(二)加大了粮食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今年5月26日 1

是《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周年纪念日,我们紧紧围绕“维护市场秩序,放心消费粮食”这个主题,积极开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宣传活动。我们在县城和乡镇主要街道、集贸市场悬挂宣传标语横幅20余幅,发放《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宣传材料5000余份,宣传标语口号在县电视台滚动播放,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

(三)粮食市场监督检查工作取得较好成效。从今年6月下旬开始,我们按照省市粮食局和县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工作部署,组织粮食执法大队对全县范围内经营粮食的国有、民营及个体经营户进行了一次全面拉网式排查,重点在收购资格、经营台账、统计报表、库存质量、原粮卫生、仓储条件等方面进行了检查整改,到目前共检查粮食经营企业和经营业户140余户,查处违规经营户37户,分别给予了责令改正、警告、罚款等处理,其中罚款总额已达***万元,有效地维护了全县粮食流通秩序。特别是通过重点查处粮食收购活动中违反国家政策、损害农民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较好地保护了种粮农民的利益和生产积极性,受到群众好评。

粮油仓储保管工作,进一步提高了粮油安全储存和仓储管理水平。县局每年(春、夏、冬)季组织三次全县粮油仓储保管暨安全生产工作全面普查,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整改,确保了储存粮油安全无事故。三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重中之重,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严格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措施,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坚决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四是顺利通过省食用植物油库存检查。今年6月1日,我们会同县发改局、财政局、农发行,对我县纳入检查范围的`油脂库存进行了普查。通过检查,我县地方储备食用植物油达到了账实相符、账表相符、账卡相符、帐帐相符,统计、会计账务处理规范,填报数据真实,质量完好,储存安全。在此基础上于6月14日顺利接受了“省食用植物油库存检查普查组”的检查,受到了省普查组的肯定。

(五)驻城企业改制任务基本完结。扎实做好驻城企业改制扫尾工作,加强了对改制进展情况的调度。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及时处理化解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保障了改制工作的顺利完结。

(六)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强化了“招商决定发展、项目决定未来”的工作理念,在全局上下形成了全力招商的浓厚氛围。目前,我局在谈项目3个:与***集团快餐连锁有限公司达成快餐连锁店项目协议;与北京客商达成机械加工项目协议及塑管加工项目协议,项目正在恳谈中,力争下半年有实质性突破。

(七)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按照和市局关于创先争优活动安排部署,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严肃机关制度,整顿机关作风,在全县粮食系统深入开展了“强素质、讲诚信、比贡献、促发展”的主题教育活动,整体效果明显,使全系统形成了风正气顺心齐、团结和谐稳定的好局面。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全力做好粮食收购工作。以收购粮食装满现有仓容为目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力做好夏粮收购工作。同时,我们从现在着手安排落实秋粮玉米收购工作,积极争取银行贷款和筹集资金,寻找合作伙伴,采取合作经营、仓房租赁等形式组织好秋粮收购工作,做到夏粮不够秋粮补,确保填满现有仓容。

(二)积极推进粮食行政执法。认真研究粮食执法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加大对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整改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经营行为,确保粮食市场平稳有序。

(三)集中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加大力度,狠抓落实,不断收集和发现新的招商信息,一有目标就全力以赴,确保完成全年的招商引资任务。

(四)全面提升粮食仓储管理水平。进一步健全粮食仓储管理制度,落实保粮措施,加强对库存粮食的检查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安全。大力推行储备粮精细化管理,严格落实责任,保障储备粮安全。

食市场预警监测系统,准确把握粮食市场供求态势,不断强化对粮食市场的调控能力。

以上是今年来的工作开展情况和下半年的工作打算,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市粮局和、县政府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下步工作中,我们一定及时总结经验找差距,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以优异成绩向市粮局和、县政府交一份合格答卷。

粮食先进县汇报材料篇六

根据中共隆回县委隆发[]1号文件精神,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确保我镇全年粮食生产任务圆满完成,进一步提高我镇粮食总产量,促进全镇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一定的`粮食自给率为目标,以推进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实施粮食产业化经营为手段,积极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二、工作目标。

完成粮食播种面积4.88万亩,其中水稻3.5万亩、旱粮1.38万亩、推广超级稻1.64万亩,推广病虫害专业化防治0.2万亩,完成测土配方施肥示范面积0.35万亩,实现粮食总产量1.56万吨。力争水稻百亩攻关片亩产突破900公斤。

三、组织实施。

(一)任务落实。

1、中稻办点示范。创办一个1000亩以上的超级稻高产示范片(即洞下、珀塘、上井、熬头村)。

2、粮食监测。全镇龙口湾、城溪村2个粮食监测点,水田必须按要求种植中稻;旱土必须种植以玉米为主的旱粮作物。()各监测点的水田和旱土面积及落实任务面积以统计部门验收为准。

3、旱粮作物办点示范。办好一个100亩以上的玉米高产示范片或100亩以上的辣椒示范片。

4、试验示范。搞好高生物产量型杂交稻海拔(750米、600米、450米)及抗倒伏综合试验和品种对比试验。

(二)时间安排。

1、3月底前至4月上旬制定好具体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落实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责任,搞好宣传发动,开展技术培训。

2、5月份核实中稻面积、耕地抛荒,落实专业化防治面积和测土配方施肥示范面积。

3、5月至8月搞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做好各试验示范点的数据记录。

4、9月份协助搞好粮食监测点、高产示范片、试验示范的测产验收及总结工作。

(三)工作要求。

高度重视粮食监测工作。粮食监测工作由村支部书记负责,村主任协助抓。大力发展玉米等旱粮作物,加强技术指导,提高粮食单产。积极配合上级统计部门的面积丈量及抽样测产等工作,确保中稻平均产量不低于600公斤,杜绝耕地抛荒现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

镇政府成立由镇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领导和各片线长任副组长,农业综合服务站工作人员和各行政驻村干部为成员的粮食生产领导小组。各村(居)支部书记要亲自抓,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农业部门加强技术指导,确保粮食高产稳产。

(二)加强资金投入,强化经费保障。

一是镇财政安排粮食生产专项资金支持办点示范、粮食监测、超级稻高产攻关与试验示范推广等粮食生产发展。粮食监测点优先安排实施五小水利工程项目和“一事一议”项目;二是对粮食监测点中稻每亩补贴100元的标准补助用工和生产资料。

粮食先进县汇报材料篇七

**县紧紧围绕“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党建责任落实到位、基层组织作用突出、科学发展成效显著”创建内容和目标,切实找准创先争优活动的着力点,突出区分各行业、各领域特点,从抓示范点建设入手,抓点连线,以点带面,积极推进创建先进县工作。

抓示范带动,培树典型。科学确定示范点,围绕“一个行业一个特色、一个领域一个特点”的总体要求,在机关、农村、社区、教育、卫生、企业等不同类型的党组织中,遴选确定了20个党建基础扎实、行业特点鲜明的基层党组织,作为县级创先争优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进行重点打造,让其真正成为立得起、叫得响、站得住、推得开的党建示范点,并择优推荐申报了11个创建市级、省级党建示范点。建立县级领导联系点制度,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建立县级党员领导联系点的通知》,明确由每位县级领导联系1个创建省、市、县三级党建示范点,并同时将20个示范点确立为各乡(镇)党委和县级各部门重点创建的党建示范点,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县、乡、村三级组织齐抓示范点创建的工作格局,有力地推动了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抓统筹结合,彰显特色。围绕“固本强基创先进,团结务实争优秀,服务群众作表率,科学发展上水平”这一主题,以争创“325”为目标(即:到xx年7月前创建3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评选2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50名优秀共产党员),引导全县上下积极创建“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五表率”党组织书记,争当“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为创建全省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县奠定坚实基础。与开展县、乡(镇)、村“三级联创”有机结合,形成以上带下、以下促上、上下联动,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环环紧扣的联创格局,通过培树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类型齐全的党建工作典型,丰富“创先争优”活动的内容和效果;与深入开展“三个一”主题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相互补充、互为检验;与“云岭先锋”工程相结合,把“云岭先锋”工程中创造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机制,有效运用到创先争优活动中来,促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与全县当前深化橡胶产业改革、建设开发“娜允古镇”和森林**相结合,以推动各项工作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县创建工作,做到当前中心、重点工作与创建活动两不误、两促进。

抓业务培训,强化素质。开设“学习型机关讲堂”,从今年9月份起,县委每月定期对县级机关副科以上领导干部专题辅导学习一次,每次安排一名县委常委、县人大主任、县政协主席,或邀请一名有关方面的专家主讲,进一步带动形成各级干部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浓厚氛围,加快建设学习型机关,促进思想解放、素质提升、工作提速,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智力支持。举办了为期3天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培训班,集中讲授基层党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惠农资金管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等9个方面的基础知识,着力提升基层干部履职能力。

抓公开承诺,取信于民。坚持把“党员亮身份,公开践承诺”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第一抓手,突出践行承诺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总结完善“个人提出承诺事项、支部统一审核把关、群众广泛参与监督、组织督促检查”的具体操作办法,动员广大党员从最容易、最需要的实事入手,践行自己的承诺,做到承诺必践诺,取信于民。当前,全县406个基层党组织和4904名党员已纷纷结合自身实际,分别在促进乡风文明、兴办公益事业、提高服务效率、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作出承诺,并自觉主动践行自己的诺言,涌现出了一批远离从我做起、带头管护水电路基础设施、驻村助农谋发展、送法下乡、支医进村等方面的先进典型。

抓机制创新,夯实基础。县委着眼于群众得实惠这一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三培养三推动”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措施(即:培养带富先锋,推动农村发展;培养互助模范,推动社会和谐;培养道德标兵,推动乡风文明),促进组织在一线创先进、党员在一线争优秀。结合推行为民服务“五项制度”,落实各级责任区责任人职责和建立“帮带促”三级联动争创机制,结合加强非领导职务干部管理和基层干部培养,在全县基层党组织中实施“干部到村任职、村官上挂锻炼,专业人才进村服务、农民党员进城学艺”工程。今年,全县安排375名机关领导干部到基层一线参与全县绿色产业改革工作,选派49名干部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选派8名年青干部到信访部门跟班学习,真正做到让干部在一线锻炼,在一线成长,在一线选拔,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粮食先进县汇报材料篇八

市粮食局原有购销企业**家,职工****人。近年来,按照省市粮改精神,深入推进企业改革改制工作,企业成功转制,职工得到妥善安置,“老人、老粮、老帐”得到全面解决,实现了粮食系统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平稳过渡。

(一)、克服困难,全力推进企业改制。

1、改革内容。一是职工劳动关系调整。通过争取政府支持,购销企业以节支费用、利润上交等方式,筹集改革资金***万元。粮食局抽调人员,配合市领导小组,通过几上几下,充分讨论,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完成了职工基本情况的档案核对及实施方案的拟定,按照政策前后统一原则,分2批完成了职工身份置换工作。按人事部门的规定,经劳人局申核盖章,对解除、终止劳动合同人员的劳动手册、解除终止合同手续等进行了规范交接。在实施过程中,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向职工讲清改革的政策措施,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促进了改革的顺利进行并确保了稳定。二是产权改革。1、对原*个粮站改制为有限公司,原企业全部资产和负债统一划转归粮食经营公司,新企业租赁原购销企业的国有资产,开展粮油购销经营活动。职工全部解除劳动关系,置换为社会自然人身份,并支付补偿金,重新上岗人员在新企业中以自然人身份入股,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各企业通过企业自筹一部分、上岗人员垫付一部分、闲置资产出租筹集一部分的方法,确保了安置费用的落实,保证了分流人员安置费用的及时足额发放。2、省储库改制为国有独资有限公司,承担政府委托的政策性业务,并搞好自身经营。3、组建国有独资的粮食经营公司,负责合并国有资产的运营;负责原购销企业内退、协退人员、遗属和离退休人员的集中管理;指导、协调企业的经营活动。

[]2、具体措施。一是建立组织,制订方案。组成了由局班子副职为组长的三个粮改工作推进组,具体负责情况综合汇总、政策信访咨询、资产清查审计等。认真研究制订粮改总体方案,并相继制订每个企业的个体方案,实行一企一议,结合实际,分类指导。二是搞好思想发动。在企业干部职工中,广泛宣传粮改的重要性、紧迫性和方向性。教育干部职工认清形势,改革势在必行,改革是唯一出路,把全系统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改革的大局上来。三是把握政策,灵活运用。认真学习和把握省市粮改政策及有关文件精神,用足用活,既要符合政策要求,又要切实保证职工合法权益。严格执行规定和程序,在国有资产变更、资产出租、职工安置等敏感问题上,广泛征求职工意见,按程序进行。四是搞好协调和服务。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协助,他们在积极为企业改制作好服务工作的同时,帮助企业协调和沟通相关部门,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五是先易后难,重点突破。在分析企业现状的基础上,对那些基础好、难度小、热情高的企业先行改制;对那些情况复杂、改革难度大的企业,深入研究,进行重点解决。

经过2年多的努力,**市粮食系统的改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改制,一是机制创新、企业充满活力。通过股份制改造,职工身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企业运行模式也相应发生改变,经营手段也更加灵活多样。二是真正实现了减员增效。卸掉了历史包袱,企业轻装上阵。三是盘活闲置资产。针对目前企业粮食存储量减小,库房、场地闲置等情况,大力推进企业资产的开发经营、招商租赁等工作,吸引了纺织、化工、饲料等行业的多个工商业主进粮站经营,变现及租金**万元补充了企业改制费用。

(二)搞活粮食经营。面对目前粮食市场购销主体多元化、收购渠道多样化、收购价格多变化的形势,指导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努力做好收购工作,继续实行上门收购、代理收购等方式,根据粮源情况增设流动网点,方便农民售粮,秋季在企业改制、各项手续办理影响了企业贷款的情况下,想方设法通过职工入股收购、开展代收代储、其他渠道筹资等积极掌握粮源,收购玉米3800万斤,达到了历史同期较高水平。各企业进一步完善经营管理办法,按股分红,按绩计酬,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企业开始树立“大市场、大营销”策略,积极寻找业务关系,开发粮食经营合作项目,利用用户企业资金,代收代储玉米1800余万斤;企业间分购联销,外购外销,随购随销,灵活经营,主动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部分企业因地制宜开展小杂粮等多种经营,在粮食经营淡季搞好创收,有效提高了企业效益。

(三)保持系统稳定。粮食企业正处在改制重组、转轨转型的关键时期,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集中凸现,一些不稳定因素和上访事件时有发生。针对这一特殊现状,粮食局从思想上、组织上、措施上落实维护稳定工作,在全系统范围内开展开门接访、带案下访活动,做到事事有人抓,件件有着落。针对个别企业拖欠分流人员工资、养老金等问题,专人负责,督促帮助企业盘活资产,变现资金,问题得到圆满解决,达到了维护稳定的目的。

粮食先进县汇报材料篇九

为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实践“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要求,2000年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全县文化工作会议,制订下发了《象山县“十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设文化大县的宏伟目标和到2005年创成全国文化先进县的阶段性目标。会后,我县各级文化部门按照《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对照浙江省级文化先进县标准,开展了争创文化先进县工作,将文化建设作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海旅游城市的重要内容,解放思想、积极探索、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开创了象山文化工作的新局面。现将近五年来争创浙江省文化先进县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重视,文化事业发展基础扎实。

县委、县政府一直十分关心、重视和支持文化建设,将文化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措施有力,基础扎实。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文化事业发展已列入了“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并纳入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政府。

年度工作计划。

和财政预算;二是文化事业经费进一步得到落实,县宣传文化发展资金中文化经费项目单列,确保了文化事业经费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三是各类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经费有保证,人员编制落实;四是于2000年底制订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等文化经济政策,加大了对文化建设的投入。

二、加大投入,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日新月异。

文化设施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和载体。近几年,县委、县政府集中财力,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多渠道投入、产业化运作”的要求和“早投入、早建成、早使用”的目标,完成了县人民广场、县广电中心、县体育馆、县图书馆等四项文化标志性建筑。县人民广场地处象山港路东南侧,总投资3500万元,占地160亩,于2001年3月动工建设,2002年春节正式投入使用,目前,该广场已成为市民工作之余健身娱乐休闲的好去处和节庆日举行重大文化活动的主会场。县广电中心位于县人民广场西侧,总投资5000余万元,占地25.5亩,建筑面积达1.76万平方米,于2003年3月投入使用,现已成为我县的一项标志性建筑。县体育馆地处县人民广场东侧,总投资2700万元,占地30亩,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规模2468座,于2001年12月28日开馆,成为了我县承接举办各类室内高规格上档次体育赛事及大型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县图书馆新馆座落在县高职成教园区内,总投资1225万元,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于2003年9月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此外,目前正在规划筹建的还有县文化活动中心、县博物馆以及县体育中心二期工程(标准体育场和游泳池)。县文化活动中心作为群众文化形象建筑,选址于县人民广场南侧,计划投入3000万元,规划占地30亩,现只等选址地块内的厂家搬迁即可上马。县博物馆项目建设目前已列入政府工作要点,计划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投资700余万元,现正开展征地工作。县体育中心二期工程现已列入“十一五”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规划,计划投入资金1个亿,占地186亩。以上这些标志性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落成使用或规划建设,必将有力推进象山文化事业跃上新台阶。

1、县文化馆馆舍面积已达到2660平方米,目前已由国家文化部发文命名为国家一级文化馆。几年来,县文化馆充分发挥县群文事业的龙头作用,承办和参与市、县级各类大型群文活动,开展正常性的文化下乡活动,推动农村基层文化事业发展,繁荣活跃文艺创作,每年有不少获市级以上的作品涌现。同时利用现有场所,设立了不同艺术门类的培训、辅导和活动室,办班培训工作有序、活跃、正常开展。

2、县图书馆新馆舍面积达到4000平方米,藏书总量达到17.3万册,较早实现计算机管理,于2003年顺利通过了国家一级馆的考评验收。目前,新、老图书馆应市民的要求,两地同时对外开放,并实现“联网”(意即新馆借的书可以在老馆归还,老馆借的书也可在新馆归还),方便了读者。同时,认真实施知识工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传播先进文化和现代科技知识。完成县图书馆、石浦文化馆荔港图书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中心建设和工作任务,倡导和普及全民读书活动,营造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浓郁氛围。

3、象山剧院是国家乙级三等标准剧场,现通过承租给他人经营,引进社会资金而得以重新装修,目前剧院里外面貌焕然一新,真正变成了演艺大舞台,每天均有组台演出,剧院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三、倾斜扶持,村镇文化事业快速发展。

乡镇文化以浙江省“东海明珠工程”为载体,村级文化以村落文化示范点建设为抓手。通过认真实施浙江省“东海明珠工程”规划和开展村落文化示范点建设,积极发展村镇文化,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打基础、建网络、创特色、上水平。五年来由县财政每年安排10万元专项补助“东海明珠”工程的创建和完善提高。目前,全县18个镇乡街道已创成13颗省市级东海明珠,其中省级4颗,明珠覆盖率达72%。在创成省级“明珠”工程的乡镇街道中,均建有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性文化活动楼,而且图书室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专设少儿活动场所和老年活动场所。在创成市级“明珠”工程的乡镇街道中,文化站所属的综合性文化活动楼面积也均超过500平方米。

“东海明珠工程”的创建同时也带动了村落文化示范点建设。2001年8月,为进一步推动我县村落文化建设,我县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象山县创建村落文化建设示范点考核标准》。每年年底由文体局会同县委宣传部组织实施评审,主要采取听、查、看、评等方法进行验收。对验收合格的示范村给予一定奖励经费。几年来,我县的村落文化示范点创建工作稳步推进,2001年度命名的第一批村落文化示范点有5个,2002年度6个,2003年度8个。其中达到市级标准的村落文化示范点有西周镇土桥村、贤庠镇盐厂村、黄避岙乡龙屿村、墙头镇墙头村和石浦镇石浦渔村等5个。今年计划创建10个,其中达市级标准4个,目前创建氛围浓厚。社区文化示范点建设也在有序跟进,自2003年制度出台《象山县社区文化建设示范点考核标准》以来,已有丹西街道瑶琳社区创成县级示范点。

四、注重特色,民族民间文化得到保护和弘扬。

象山民间文化艺术品种繁多、风格独特、底蕴深厚、内涵丰富。象山竹根雕在国内独树一帜,目前我县不但已形成了一支在当代根雕艺术发展上有一定影响的竹根雕骨干队伍,而且有生产“仿古竹根雕”产品的企业20多家,从业人员六七百人。代表人物有张德和、郑宝根、周秉益等,他们的作品在浙江乃至全国根艺展览上屡获金奖,其中《人之初》、《两小无猜》、《智者》等一批精品已成为传世之作。1996年象山就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竹根雕)之乡。当前,由张德和个人投资500万元建设的张德和根雕艺术馆规划选址已定,现正在积极筹建中。鱼灯、马灯是我县的又一特色民间艺术,尤其在石浦昌国,灯会(主要是鱼灯、马灯)活动是当地群众的一种主要文化活动形式,1996年被宁波市文化局评为“灯会之乡”,2000年初又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浙江省民间艺术之乡”。剪纸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古老艺术,在我县颇为盛行。2000年,民间艺术家谢才华的剪纸作品以长度和套数之多荣获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以谢才华为代表的象山剪纸,现已成为宣传象山的一个驰名品牌,不但在宁波文化网上设专栏展示,而且开发制作成文化产品作为馈赠之物,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谢才华个人筹资建设的剪纸书苑也正在积极筹建之中。海洋文化、渔文化是我县的主流文化和特色文化。年初,我县以研究开发渔文化为重点,成立了象山县渔文化研究会,将分课题、全方位地对渔文化进行研究,同时积极筹划建设渔文化专题博物馆,对象山渔文化起源、表现形式、海岛海洋故事与传说、鱼的传说等整理成文,筹备出版渔文化系列丛书。

去年以来,我县文化部门以全国性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为契机,在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全面调查县域民间特色文化(一乡一品)的同时,对一些流传至今且有影响力的民间艺术品种进行了重点挖掘与整理。目前已确定重点保护对象为丹西街道珠水溪母子龙、石浦渔灯、昌国马灯、东门船鼓、爵溪渔鼓、细十番、渔歌号子以及根雕、剪纸、农民画、速写画等十多种民间文化艺术,并已相继出版了《谢才华剪纸艺术精品集》,成立了象山民间文化整理小组,石浦文化馆吸收离退体老同志还成立了以演奏细十番为主的民乐团,素有“渔歌王子”之称的纪云飞渔歌专辑(mtv)已完成前期录音等工作,茅洋乡还成立了农民画培训基地。自年初开始,我县集中时间和精力,调动县内外文化名人和专家,对已故的著名民间艺术家、农民画家高妙兰的遗存作品和文稿进行全面的搜集、整理,从中挑选部分精品,结集出版了《民间艺术家高妙兰作品集》一书,为研究农民画的形成、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因而也被列为宁波市民间文化保护抢救工程的重要内容。于5月30日在我县举行的宁波市第二届农民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民间艺术家高妙兰作品集》一书的首发式、高妙兰农民画展和高妙兰作品研讨会,得到了省内外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共识和高度评价。

五、精心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红红火火。

1、充分发挥国办文化单位在社会文化中的主导作用,积极举办各类示范性、导向性的大型文化艺术活动。2000年以来,由文化部门精心组织或参与举办的各类大型文化活动每年数十次以上,诸如连续六届的中国开渔节开幕式文艺晚会、“三月三踏沙滩”系列民俗活动、海鲜节主题文艺晚会、民间文艺大巡游、省模特大赛、市群众声乐大赛、市书画大赛、市第二届农民文化艺术节、县新春团拜会、县“两代会”文艺专场以及县人民广场每月一次以上的大型文艺晚会等。这些大型活动既有综合性文艺演出,也有一定规模的书画展示;既有室外广场活动,也有室内剧院演出。但每项活动声势浩大,场面壮观,成效显著,成为人民群众一次又一次文化艺术的盛会。同时,文化部门积极扶植农村民间剧团、学校和有关企业、老干部局和老龄委文艺队等开展各类演出活动,共同活跃城乡群众文化生活。目前,我县的社会文化活动已初步形成了城乡共同繁荣,重大活动异彩纷呈、小型活动丰富多样的新局面。

2、大力发展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以及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家庭文化和老年文化、少儿文化等社会文化事业,重视对各个层面、不同对象文化活动的整体培植和推进。文化主管部门和业务部门积极指导和协助社区、村镇及各企事业单位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如爵溪街道的企业文化已形成基本活动内容和基本队伍,每年一届的文化艺术节成为制度;以象山中学、丹城三小、石浦小学为代表的校园文化丰富活跃,学生文艺创作作品屡有获奖,全县中小学文化艺术活动接连不断;丹东、丹西街道的社区文化艺术节越办越红火,规模、档次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县图书馆知识拥军结硕果,自1987年与五狮山观通站签订共建协议以来,以书为桥,坚持知识拥军17年。今年7月17日中央电视台《军事报道》栏目作了相关报道;为推进家庭文化建设,多次开展全县“家家乐”文艺大奖赛,同时开展“十佳藏书家庭”评选等活动;贯彻落实老年文化事业发展方针、政策,协调、协助抓好具有导向性、示范性的老年文化活动,目前我县重阳节、“夕阳红”等老年文化活动正常,队伍稳固,已成为全县一支不可或缺的骨干文艺力量;按照“儿童优先”的原则,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少儿文艺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所有这些活动,均充分展示了改革开放后象山人民的精神面貌,又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3、文化下乡创品牌,服务基层开新篇。自1990年始,文化部门就把文化下乡工作作为一项制度坚持下来,至今已连续15年,共组织文艺演出、电影放映、图书展销、文化咨询、培训辅导等文化下乡活动350余次,足迹遍及全县18个镇乡街道的角角落落,观众累计60万余人次。尤其是2001年以来,文化部门通过成立“心连心艺术团”,开展“文化春风遍象山”行动工程,配合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短小精干的主题文艺节目,并通过各种文艺形式,年下乡达到60次以上,不仅较好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而且有效地宣传了党政中心工作,推进了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受到各级领导的认可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我县的文化下乡服务基层活动已成象山文化对外的一个品牌,省、市多家媒体作过跟踪报道,对此作出较高的评价,县文体局还于2002年8月被评为浙江省文化下乡先进单位。

六、不断创新,文艺创作成果令人瞩目。

建立和完善文艺创作组织机构和激励机制。成立“五个一”工程领导小组,每年提出相关题材和规划,落实文艺精品创作的要求、措施和办法;坚持一年一度的文艺创作评奖活动,加大对精品创作的投入,县财政每年安排文艺创作经费10万元,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文艺创作环境。与此同时,在“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精神指导下,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和发展创作队伍,强化精品意识,鼓励艺术创作,以实施精品战略为主导,挖掘整理县域文化资源,共创特色文化品牌,使我县的文艺创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涌现。据不完全统计,自2000年以来,我县作者在全县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展览上发表、展出各类文艺作品达1350件(篇),正式出版各类文艺著作(集)20多部,并有300多件作品在市级以上获奖,其中有80多件获得国家级大奖。这些发表、出版和获奖作品涉及文学、美术、书法、摄影、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等多个艺术门类。如余志刚的。

散文。

韩高琦的诗歌,不仅多次在全国获奖,而且结集出版。又如谢才华的剪纸,以其独特的想像和构思,曾创基尼斯记录后,并于2003年出版了“渔文化剪纸专集”,令同行刮目相看。再如以张德和郑宝根为代表的象山竹根雕,其作品不仅年年获得全国级金奖,而且还常被省和国家有关部门选派,赴国外进行文化交流和现场献艺。此外,还在音乐舞蹈美术书画群文理论研究等方面冒出了一批质量上乘的优秀作品。声乐作品《一帆风顺》获全省新作品演唱会创作金奖,第九届全国群星奖优秀创作奖和市“五个一”工程奖;舞蹈作品继《挂灯》获得全国群星奖银奖后,《灯儿明灯儿亮》《等待的海》获全市音舞作品调演一等奖,《灯儿明灯儿亮》还获得全省群众舞蹈大赛二等奖;声乐干部纪云飞获第十届全国青年歌手大赛荧屏奖。连续六届中国开渔节大型文艺晚会上,象山当地每年有二档体现渔文化的自创节目,如《渔家情歌》《象山海螺灯》《海风吹着裙儿飘》《海山仙子国》等音舞作品并在中央台播映。美术作品《海风》获全国群文美术作品创作铜奖,《金潮》入选全国第九届美术作品展览。摄影作品《哺》获省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一等奖。何旭同志的群文理论多次在全国省市获奖,出版了《群众文化论》一书。

七、规范操作,文化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

1、积极稳妥且敢为人先地推进了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步伐。1999年,根据县委、县政府企业改制总体要求,象山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列为第一批事业性质改制单位在全市率先进行转制,并于12月底顺利完成转制工作。县电影公司因此改制为股份制有限公司,开创了省内电影公司转制的先河。改制后的象山县电影发行放映有限公司和石浦影剧公司立足主业,捕捉信息,主动上门找市场,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01年,根据改制要求,自收自支事业性质的象山剧院也列入改制行列。最终于今年5月经过对外承租形式,与象山金海湾演艺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为期五年的财产租赁经营。

合同。

向转制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象山县新华书店在2000年委托省集团公司管理减少经营风险保证国有资产增值同时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性确保了近几年新华书店增值盈利的目标。

2、利用社会资金,创办象山艺术学校。作为发展文化事业和推进文化产业的一项开拓性举措,开宁波市各县、市(区)先河,得到了省、市文化部门的肯定。创办近五年来,象山艺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编排创作节目,在我县城乡舞台参与各类演出任务每年达30多场次,为繁荣象山的群众文化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社会培养了一批艺术骨干。为进一步活跃象山群众文化,促进文化大县建设,更好地配合县里各项中心任务,同时解决学校正常教育与对外演出需要的矛盾,欲筹备创建象山艺校艺术团。目前,该艺术团的筹建前期工作已全部完成,现进入实质性的设施器材添置阶段,预计今年9月份即可挂牌成立。

3、在文化系统各类事业单位中实行全员聘用制。通过签订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单位、员工双方自愿选择,积极探索与单位性质、功能相适应的内部管理新体制,不断进行机制创新,从而增强事业单位的活力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为下步启动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作好充分准备。同时对公益性事业单位在领导体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及职称评聘等方面提出改革要求,对单位中层领导干部进行公开选拨、平等竞争、择优录用,拓宽了选人渠道,为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4、完成了文体局机关机构改革。2002年3月,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三定”方案要求,认真地进行机构改革,坚持干部“四化”方针,注重德才兼备的原则,机关中层干部实行竞聘上岗,进一步理顺了管理职能,加强了机关干部的岗位意识、服务意识和竞争意识。

八、加强保护,文物工作成绩斐然。

宣传贯彻执行文物保护法规措施得力,文物管理机构健全,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符合规范,并落实了专项保护经费。近五年来未发生珍贵文物和文化遗址损毁的责任事故和重要文物藏品的被盗案件。在加强馆藏文物宣传的同时,充分发挥现有历史文化遗产和纪念馆、名人故居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阵地作用。

重视和加强文物保护,积极推进文物的开发利用,使我县的文物事业取得了很大发展。已先后公布了五批文物保护单位,现有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1处:渔港古镇石浦,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赤坎游仙寨、塔山遗址和爵溪街心戏亭,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1处。另有渔山灯塔和张苍水兵营遗址(作为联报项目)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文保单位。其中以塔山遗址、茅洋庙山头遗址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以赤坎游仙寨遗址、二湾摩崖石刻、爵溪城墙为代表的海防文化遗存,以东门天后宫、渔山灯塔为代表的渔文化遗存,以殷夫故居、贺威圣故居及烈士墓为代表的革命文化遗存,体现了我县丰厚历史文化遗存的地域特色和个性。塔山遗址文化内涵丰富,有考古专家提出“塔山文化”的命名。东门天后宫,是渔文化的代表和缩影。张苍水抗清兵营遗址,规模宏大、布局合理、结构严密,为省内仅见、国内罕见。赤坎游仙寨遗址,为一长方形城垣遗址,在省内同类寨城遗址中保存最为完整、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二湾摩崖石刻是明代军队生活的反映,“视卒当如婴儿”条幅,宽达一米多,字体遒劲有力,体现了我县民间石刻艺术水平。我县馆藏文物丰富,现已登记入册2100余件文物,其中国家一级珍贵文物8件。

九、严格管理,文化市场健康繁荣有序。

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工作方针,本着“开放搞活、扶持疏导、面向群众、供求两益”的原则,积极培育和发展文化市场。通过努力,文化市场布局逐步从县城向乡镇延伸,经营项目已日趋多样化和现代化,逐步形成歌舞娱乐、演艺、音像、出版物、互联网上网服务、印刷业、经营性体育等综合性市场体系,呈现了投资主体社会化、经营成份多样化、市场功能效益化的格局。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文化经营单位653家,其中歌舞娱乐场所94家,出版物经营单位109家,印刷单位158家,音像经营单位99家,体育经营项目75家,网吧89家,主要集中在丹东、丹西街道和石浦镇。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既丰富了全县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改善了投资环境,促进了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据统计,全县文化市场从业人员达5000余人,每年直接为国家上缴利税上千万元,同时还明显促进了餐饮、交通、宾馆等其它三产的发展。

同时,坚持守土有责,依法行政,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努力维护文化市场良好经营秩序。2000年以来,文化部门按照中央、省、市的部署,相继开展了娱乐场所暨电子游戏机经营场所专项整治行动、网吧专项整治以及整顿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系列活动。从社会热点着手,克服畏难情绪,把全县88家电子游戏营业场所压缩到目前的7家,收缴整机271台,游戏机电路板600余块,并对收缴的电子游戏机和电路板进行了集中销毁。从2001年底开始,文化部门会同公安、工商等部门对网吧开展了专项治理。通过政策性指导兼并等办法,取缔无证照“黑网吧”35家。同时加大了对未成年人违规进入网吧和超时经营的查处力度,根据国务院《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规定,制订了相关管理细则,并不间断地开展零点执法检查,聘请多名人大、政协委员为网络文化市场义务监督员,加强社会监督力度,让最敏感的问题由社会各方力量齐抓共管。通过一系列的专项整治以及有效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县文化市场的规范有序、健康繁荣发展。我县文化市场管理部门连年被省、市评为先进集体和优秀稽查队。

十、加强培训,文化队伍建设扎实有效。

近年来,我县加强了对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和培训,鼓励在职人员进行学历教育和各类业务培训和上岗培训,建立完善了人才引进、激励的机制和措施,重视思想道德建设,促进了文化队伍年龄、知识、专业结构的改善和优化。文化馆、图书馆、文物办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文化艺术专业人员的比例达到82%,在岗职工70%以上受过高等教育或专门的业务培训,中级以上职称27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

巩固和发展基层文化队伍,18个乡镇街道文化站中有文化员32名,其中专职文化干部23人,15个乡镇均有骨干业余文艺团队3支以上,其中石浦镇已建有摄影、书法、音乐、音舞、合唱、越剧、民族乐队、京剧票友社等10支业余文艺队伍,而且活动较为正常;丹东、丹西、爵溪三街道社区也相应成立了各类业余文艺团队,形成了城乡文化团队网络。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按照上级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象山的文化事业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标志性群众文化活动设施建设相对缓慢、基层文化工作还比较薄弱、文化产业的发展还不够快、文化干部队伍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等。但我们一定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朝着更高的奋斗目标前进。

粮食先进县汇报材料篇十

高村乡位于县城北部15公里处,三马线、北同蒲贯穿全境,全乡总面积119.32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30个自然村。全乡总人口 12670 人,育龄妇女3435人,其中已婚龄妇女2335人。

一年来,我乡在坚持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坚定不移地贯彻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特别是开展创建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活动以来,我们不断细化保障措施,深化优质服务,强化规范管理,全面开展创建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主要做法

(一)强化措施,为创建活动提供有力保障

依法行政、优质服务水平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社会保障机制不断得到完善,人民群众利益不断得到保证,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一是稳定基层计生队伍,配齐了各村育龄妇女信息员。二是加强技术服务队伍建设,目前全乡计划生育专业技术服务人员共7名。三是充实了计划生育协会队伍。四是调整优化计划生育服务队伍,增添了工作活力,激发了工作热情。

了药具箱等设备,确保育龄群众不出村就能获得简单的生殖健康服务。

(二)以人为本,全方位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

1、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服务。全乡共印发宣传资料2万余份,新书写固定宣传标语38条,办宣传专栏5期,开展宣传活动24场次,培训乡村干部273余人次,向群众宣传 2万余人次。

2、积极提供以“三大工程”为主的技术服务。一是加强避孕节育服务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避孕措施知情选择。今年全乡选用避-孕-套136人。临时发放避孕药具264人,通过随访,有效率达100%;选用宫内节育器122人,无不良反应和脱环发生;选用输卵管结扎7人,无手术差错事故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选用输精管结扎7人,经随访均已全部恢复。二是认真开展生殖道感染防治工作。为育龄妇女开展查环、查孕、查病工作,一年来,为3400多人次进行了查环查孕,积极向符合政策生育对象推介服用“叶酸片”,共发放叶酸70人份,完成全年任务的100%;三是全面做好产、术后访视等服务。通过对生育孩子和落实避孕措施的育龄妇女及时上门提供服务,发现问题予以指导治疗,产、术后访视率保持在90%以上。

二、成效

1、树立了优质服务理念,解决了想服务的问题。树立了“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的理念,服务意识明显增强,积极转变作风,工作中贴近群众,坚持尊重和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以群众的呼声为改进工作的.“指南针”,适应了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需要。

2、促进了服务的规范化建设,具备了能服务的条件。进一步健全了服务网络,优化了服务环境,改进了服务技能,提高了服务水平,吸引了群众,增强了群众参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满足了群众的生殖健康需求,达到了会服务的要求。通过开展面对面的宣传教育,兑现实打实的优惠政策,提供心贴心的生殖健康服务,满足了群众的需求,提高了群众满意率,密切了干群关系,塑造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良好形象。

三、体会

1、领导重视是保证。 只有各级领导认识到位,全力支持,才能确保优质服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2、 综合治理是关键。只有不断整合各部门的资源和职能优势,全面落实各项优先优惠政策,才能确保综合治理人口问题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取得实效。

识信息和适当的综合服务,才能提高群众的满意率,才能得到群众的积极广泛参与。

4、队伍建设是重点。只有不断加强计划生育干部业务技能培训,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才能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

5、经费投入是支撑。只有投入足够的计生工作经费,才能确保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技术服务阵地建设、设备配套、优惠政策兑现、人员培训等工作的落实,才能保证各项优质服务活动的正常开展。

高村乡党委

高村乡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九月十二日

粮食先进县汇报材料篇十一

为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实践“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要求,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全县文化工作会议,制订下发了《象山县“十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设文化大县的宏伟目标和到创成全国文化先进县的阶段性目标。会后,我县各级文化部门按照《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对照浙江省级文化先进县标准,开展了争创文化先进县工作,将文化建设作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海旅游城市的重要内容,解放思想、积极探索、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开创了象山文化工作的新局面。现将近五年来争创浙江省文化先进县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重视,文化事业发展基础扎实。

县委、县政府一直十分关心、重视和支持文化建设,将文化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措施有力,基础扎实。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文化事业发展已列入了“十五”计划和远景目标纲要,并纳入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政府年度工作计划和财政预算;二是文化事业经费进一步得到落实,县宣传文化发展资金中文化经费项目单列,确保了文化事业经费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三是各类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经费有保证,人员编制落实;四是于20底制订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等文化经济政策,加大了对文化建设的投入。

二、加大投入,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日新月异。

文化设施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和载体。近几年,县委、县政府集中财力,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多渠道投入、产业化运作”的要求和“早投入、早建成、早使用”的目标,完成了县人民广场、县广电中心、县体育馆、县图书馆等四项文化标志性建筑。县人民广场地处象山港路东南侧,总投资3500万元,占地160亩,于3月动工建设,2002年春节正式投入使用,目前,该广场已成为市民工作之余健身娱乐休闲的好去处和节庆日举行重大文化活动的主会场。县广电中心位于县人民广场西侧,总投资5000余万元,占地25.5亩,建筑面积达1.76万平方米,于年3月投入使用,现已成为我县的一项标志性建筑。县体育馆地处县人民广场东侧,总投资2700万元,占地30亩,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规模2468座,于月28日开馆,成为了我县承接举办各类室内高规格上档次体育赛事及大型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县图书馆新馆座落在县高职成教园区内,总投资1225万元,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于2003年9月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此外,目前正在规划筹建的还有县文化活动中心、县博物馆以及县体育中心二期工程(标准体育场和游泳池)。县文化活动中心作为群众文化形象建筑,选址于县人民广场南侧,计划投入3000万元,规划占地30亩,现只等选址地块内的厂家搬迁即可上马。县博物馆项目建设目前已列入政府工作要点,计划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投资700余万元,现正开展征地工作。县体育中心二期工程现已列入“十一五”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规划,计划投入资金1个亿,占地186亩。以上这些标志性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落成使用或规划建设,必将有力推进象山文化事业跃上新台阶。

1、县文化馆馆舍面积已达到2660平方米,目前已由国家文化部发文命名为国家一级文化馆。几年来,县文化馆充分发挥县群文事业的龙头作用,承办和参与市、县级各类大型群文活动,开展正常性的文化下乡活动,推动农村基层文化事业发展,繁荣活跃文艺创作,每年有不少获市级以上的作品涌现。同时利用现有场所,设立了不同艺术门类的培训、辅导和活动室,办班培训工作有序、活跃、正常开展。

2、县图书馆新馆舍面积达到4000平方米,藏书总量达到17.3万册,较早实现计算机管理,于2003年顺利通过了国家一级馆的考评验收。目前,新、老图书馆应市民的要求,两地同时对外开放,并实现“联网”(意即新馆借的书可以在老馆归还,老馆借的书也可在新馆归还),方便了读者。同时,认真实施知识工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传播先进文化和现代科技知识。完成县图书馆、石浦文化馆荔港图书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中心建设和工作任务,倡导和普及全民读书活动,营造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浓郁氛围。

3、象山剧院是国家乙级三等标准剧场,现通过承租给他人经营,引进社会资金而得以重新装修,目前剧院里外面貌焕然一新,真正变成了演艺大舞台,每天均有组台演出,剧院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三、倾斜扶持,村镇文化事业快速发展。

乡镇文化以浙江省“东海明珠工程”为载体,村级文化以村落文化示范点建设为抓手。通过认真实施浙江省“东海明珠工程”规划和开展村落文化示范点建设,积极发展村镇文化,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打基础、建网络、创特色、上水平。五年来由县财政每年安排10万元专项补助“东海明珠”工程的创建和完善提高。目前,全县18个镇乡街道已创成13颗省市级东海明珠,其中省级4颗,明珠覆盖率达72%。在创成省级“明珠”工程的乡镇街道中,均建有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性文化活动楼,而且图书室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专设少儿活动场所和老年活动场所。在创成市级“明珠”工程的乡镇街道中,文化站所属的综合性文化活动楼面积也均超过500平方米。

“东海明珠工程”的创建同时也带动了村落文化示范点建设。年8月,为进一步推动我县村落文化建设,我县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象山县创建村落文化建设示范点考核标准》。每年年底由文体局会同县委宣传部组织实施评审,主要采取听、查、看、评等方法进行验收。对验收合格的示范村给予一定奖励经费。几年来,我县的村落文化示范点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命名的第一批村落文化示范点有5个,6个,8个。其中达到市级标准的村落文化示范点有西周镇土桥村、贤庠镇盐厂村、黄避岙乡龙屿村、墙头镇墙头村和石浦镇石浦渔村等5个。今年计划创建10个,其中达市级标准4个,目前创建氛围浓厚。社区文化示范点建设也在有序跟进,自2003年制度出台《象山县社区文化建设示范点考核标准》以来,已有丹西街道瑶琳社区创成县级示范点。

四、注重特色,民族民间文化得到保护和弘扬。

象山民间文化艺术品种繁多、风格独特、底蕴深厚、内涵丰富。象山竹根雕在国内独树一帜,目前我县不但已形成了一支在当代根雕艺术发展上有一定影响的竹根雕骨干队伍,而且有生产“仿古竹根雕”产品的企业20多家,从业人员六七百人。代表人物有张德和、郑宝根、周秉益等,他们的作品在浙江乃至全国根艺展览上屡获金奖,其中《人之初》、《两小无猜》、《智者》等一批精品已成为传世之作。象山就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竹根雕)之乡。当前,由张德和个人投资500万元建设的张德和根雕艺术馆规划选址已定,现正在积极筹建中。鱼灯、马灯是我县的又一特色民间艺术,尤其在石浦昌国,灯会(主要是鱼灯、马灯)活动是当地群众的一种主要文化活动形式,19被宁波市文化局评为“灯会之乡”,年初又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浙江省民间艺术之乡”。剪纸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古老艺术,在我县颇为盛行。2000年,民间艺术家谢才华的剪纸作品以长度和套数之多荣获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以谢才华为代表的象山剪纸,现已成为宣传象山的一个驰名品牌,不但在宁波文化网上设专栏展示,而且开发制作成文化产品作为馈赠之物,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谢才华个人筹资建设的剪纸书苑也正在积极筹建之中。海洋文化、渔文化是我县的主流文化和特色文化。年初,我县以研究开发渔文化为重点,成立了象山县渔文化研究会,将分课题、全方位地对渔文化进行研究,同时积极筹划建设渔文化专题博物馆,对象山渔文化起源、表现形式、海岛海洋故事与传说、鱼的传说等整理成文,筹备出版渔文化系列丛书。

去年以来,我县文化部门以全国性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为契机,在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全面调查县域民间特色文化(一乡一品)的同时,对一些流传至今且有影响力的民间艺术品种进行了重点挖掘与整理。目前已确定重点保护对象为丹西街道珠水溪母子龙、石浦渔灯、昌国马灯、东门船鼓、爵溪渔鼓、细十番、渔歌号子以及根雕、剪纸、农民画、速写画等十多种民间文化艺术,并已相继出版了《谢才华剪纸艺术精品集》,成立了象山民间文化整理小组,石浦文化馆吸收离退体老同志还成立了以演奏细十番为主的民乐团,素有“渔歌王子”之称的纪云飞渔歌专辑(mtv)已完成前期录音等工作,茅洋乡还成立了农民画培训基地。自年初开始,我县集中时间和精力,调动县内外文化名人和专家,对已故的著名民间艺术家、农民画家高妙兰的遗存作品和文稿进行全面的搜集、整理,从中挑选部分精品,结集出版了《民间艺术家高妙兰作品集》一书,为研究农民画的形成、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因而也被列为宁波市民间文化保护抢救工程的重要内容。于5月30日在我县举行的宁波市第二届农民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民间艺术家高妙兰作品集》一书的首发式、高妙兰农民画展和高妙兰作品研讨会,得到了省内外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共识和高度评价。

五、精心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红红火火。

1、充分发挥国办文化单位在社会文化中的主导作用,积极举办各类示范性、导向性的大型文化艺术活动。2000年以来,由文化部门精心组织或参与举办的各类大型文化活动每年数十次以上,诸如连续六届的中国开渔节开幕式文艺晚会、“三月三踏沙滩”系列民俗活动、海鲜节主题文艺晚会、民间文艺大巡游、省模特大赛、市群众声乐大赛、市书画大赛、市第二届农民文化艺术节、县新春团拜会、县“两代会”文艺专场以及县人民广场每月一次以上的大型文艺晚会等。这些大型活动既有综合性文艺演出,也有一定规模的书画展示;既有室外广场活动,也有室内剧院演出。但每项活动声势浩大,场面壮观,成效显著,成为人民群众一次又一次文化艺术的盛会。同时,文化部门积极扶植农村民间剧团、学校和有关企业、老干部局和老龄委文艺队等开展各类演出活动,共同活跃城乡群众文化生活。目前,我县的社会文化活动已初步形成了城乡共同繁荣,重大活动异彩纷呈、小型活动丰富多样的新局面。

2、大力发展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以及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家庭文化和老年文化、少儿文化等社会文化事业,重视对各个层面、不同对象文化活动的整体培植和推进。文化主管部门和业务部门积极指导和协助社区、村镇及各企事业单位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如爵溪街道的企业文化已形成基本活动内容和基本队伍,每年一届的文化艺术节成为制度;以象山中学、丹城三小、石浦小学为代表的`校园文化丰富活跃,学生文艺创作作品屡有获奖,全县中小学文化艺术活动接连不断;丹东、丹西街道的社区文化艺术节越办越红火,规模、档次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县图书馆知识拥军结硕果,自1987年与五狮山观通站签订共建协议以来,以书为桥,坚持知识拥军。今年7月17日中央电视台《军事报道》栏目作了相关报道;为推进家庭文化建设,多次开展全县“家家乐”文艺大奖赛,同时开展“十佳藏书家庭”评选等活动;贯彻落实老年文化事业发展方针、政策,协调、协助抓好具有导向性、示范性的老年文化活动,目前我县重阳节、“夕阳红”等老年文化活动正常,队伍稳固,已成为全县一支不可或缺的骨干文艺力量;按照“儿童优先”的原则,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少儿文艺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所有这些活动,均充分展示了改革开放后象山人民的精神面貌,又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3、文化下乡创品牌,服务基层开新篇。自1990年始,文化部门就把文化下乡工作作为一项制度坚持下来,至今已连续,共组织文艺演出、电影放映、图书展销、文化咨询、培训辅导等文化下乡活动350余次,足迹遍及全县18个镇乡街道的角角落落,观众累计60万余人次。尤其是2001年以来,文化部门通过成立“心连心艺术团”,开展“文化春风遍象山”行动工程,配合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短小精干的主题文艺节目,并通过各种文艺形式,年下乡达到60次以上,不仅较好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而且有效地宣传了党政中心工作,推进了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受到各级领导的认可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我县的文化下乡服务基层活动已成象山文化对外的一个品牌,省、市多家媒体作过跟踪报道,对此作出较高的评价,县文体局还于2002年8月被评为浙江省文化下乡先进单位。

六、不断创新,文艺创作成果令人瞩目。

建立和完善文艺创作组织机构和激励机制。成立“五个一”工程领导小组,每年提出相关题材和规划,落实文艺精品创作的要求、措施和办法;坚持一年一度的文艺创作评奖活动,加大对精品创作的投入,县财政每年安排文艺创作经费10万元,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文艺创作环境。与此同时,在“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精神指导下,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和发展创作队伍,强化精品意识,鼓励艺术创作,以实施精品战略为主导,挖掘整理县域文化资源,共创特色文化品牌,使我县的文艺创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涌现。据不完全统计,自2000年以来,我县作者在全县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展览上发表、展出各类文艺作品达1350件(篇),正式出版各类文艺著作(集)20多部,并有300多件作品在市级以上获奖,其中有80多件获得国家级大奖。这些发表、出版和获奖作品涉及文学、美术、书法、摄影、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等多个艺术门类。如余志刚的散文、韩高琦的诗歌,不仅多次在全国获奖,而且结集出版。又如谢才华的剪纸,以其独特的想像和构思,曾创基尼斯记录后,并于2003年出版了“渔文化剪纸专集”,令同行刮目相看。再如以张德和、郑宝根为代表的象山竹根雕,其作品不仅年年获得全国级金奖,而且还常被省和国家有关部门选派,赴国外进行文化交流和现场献艺。此外,还在音乐舞蹈、美术书画、群文理论研究等方面冒出了一批质量上乘的优秀作品。声乐作品《一帆风顺》获全省新作品演唱会创作金奖,第九届全国群星奖优秀创作奖和市“五个一”工程奖;舞蹈作品继《挂灯》获得全国群星奖银奖后,《灯儿明灯儿亮》、《等待的海》获全市音舞作品调演一等奖,《灯儿明灯儿亮》还获得全省群众舞蹈大赛二等奖;声乐干部纪云飞获第十届全国青年歌手大赛荧屏奖。连续六届中国开渔节大型文艺晚会上,象山当地每年有二档体现渔文化的自创节目,如《渔家情歌》、《象山海螺灯》、《海风吹着裙儿飘》、《海山仙子国》等音舞作品并在中央台播映。美术作品《海风》获全国群文美术作品创作铜奖,《金潮》入选全国第九届美术作品展览。摄影作品《哺》获省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一等奖。何旭同志的群文理论多次在全国、省、市获奖,出版了《群众文化论》一书。

七、规范操作,文化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

1、积极稳妥且敢为人先地推进了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步伐。,根据县委、县政府企业改制总体要求,象山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列为第一批事业性质改制单位在全市率先进行转制,并于12月底顺利完成转制工作。县电影公司因此改制为股份制有限公司,开创了省内电影公司转制的先河。改制后的象山县电影发行放映有限公司和石浦影剧公司立足主业,捕捉信息,主动上门找市场,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01年,根据改制要求,自收自支事业性质的象山剧院也列入改制行列。最终于今年5月经过对外承租形式,与象山金海湾演艺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为期五年的财产租赁经营合同,向转制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象山县新华书店在2000年委托省集团公司管理,减少经营风险,保证国有资产增值,同时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性,确保了近几年新华书店增值盈利的目标。

2、利用社会资金,创办象山艺术学校。作为发展文化事业和推进文化产业的一项开拓性举措,开宁波市各县、市(区)先河,得到了省、市文化部门的肯定。创办近五年来,象山艺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编排创作节目,在我县城乡舞台参与各类演出任务每年达30多场次,为繁荣象山的群众文化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社会培养了一批艺术骨干。为进一步活跃象山群众文化,促进文化大县建设,更好地配合县里各项中心任务,同时解决学校正常教育与对外演出需要的矛盾,欲筹备创建象山艺校艺术团。目前,该艺术团的筹建前期工作已全部完成,现进入实质性的设施器材添置阶段,预计今年9月份即可挂牌成立。

3、在文化系统各类事业单位中实行全员聘用制。通过签订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单位、员工双方自愿选择,积极探索与单位性质、功能相适应的内部管理新体制,不断进行机制创新,从而增强事业单位的活力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为下步启动公益性作好充分准备。同时对公益性事业单位在领导体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及职称评聘等方面提出改革要求,对单位中层领导干部进行公开选拨、平等竞争、择优录用,拓宽了选人渠道,为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4、完成了文体局机关机构改革。2002年3月,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三定”方案要求,认真地进行机构改革,坚持干部“四化”方针,注重德才兼备的原则,机关中层干部实行竞聘上岗,进一步理顺了管理职能,加强了机关干部的岗位意识、服务意识和竞争意识。

八、加强保护,文物工作成绩斐然。

宣传贯彻执行文物保护法规措施得力,文物管理机构健全,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符合规范,并落实了专项保护经费。近五年来未发生珍贵文物和文化遗址损毁的责任事故和重要文物藏品的被盗案件。在加强馆藏文物宣传的同时,充分发挥现有历史文化遗产和纪念馆、名人故居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阵地作用。

重视和加强文物保护,积极推进文物的开发利用,使我县的文物事业取得了很大发展。已先后公布了五批文物保护单位,现有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1处:渔港古镇石浦,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赤坎游仙寨、塔山遗址和爵溪街心戏亭,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1处。另有渔山灯塔和张苍水兵营遗址(作为联报项目)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文保单位。其中以塔山遗址、茅洋庙山头遗址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以赤坎游仙寨遗址、二湾摩崖石刻、爵溪城墙为代表的海防文化遗存,以东门天后宫、渔山灯塔为代表的渔文化遗存,以殷夫故居、贺威圣故居及烈士墓为代表的革命文化遗存,体现了我县丰厚历史文化遗存的地域特色和个性。塔山遗址文化内涵丰富,有考古专家提出“塔山文化”的命名。东门天后宫,是渔文化的代表和缩影。张苍水抗清兵营遗址,规模宏大、布局合理、结构严密,为省内仅见、国内罕见。赤坎游仙寨遗址,为一长方形城垣遗址,在省内同类寨城遗址中保存最为完整、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二湾摩崖石刻是明代军队生活的反映,“视卒当如婴儿”条幅,宽达一米多,字体遒劲有力,体现了我县民间石刻艺术水平。我县馆藏文物丰富,现已登记入册2100余件文物,其中国家一级珍贵文物8件。

九、严格管理,文化市场健康繁荣有序。

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工作方针,本着“开放搞活、扶持疏导、面向群众、供求两益”的原则,积极培育和发展文化市场。通过努力,文化市场布局逐步从县城向乡镇延伸,经营项目已日趋多样化和现代化,逐步形成歌舞娱乐、演艺、音像、出版物、互联网上网服务、印刷业、经营性体育等综合性市场体系,呈现了投资主体社会化、经营成份多样化、市场功能效益化的格局。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文化经营单位653家,其中歌舞娱乐场所94家,出版物经营单位109家,印刷单位158家,音像经营单位99家,体育经营项目75家,网吧89家,主要集中在丹东、丹西街道和石浦镇。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既丰富了全县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改善了投资环境,促进了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据统计,全县文化市场从业人员达5000余人,每年直接为国家上缴利税上千万元,同时还明显促进了餐饮、交通、宾馆等其它三产的发展。

同时,坚持守土有责,依法行政,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努力维护文化市场良好经营秩序。2000年以来,文化部门按照中央、省、市的部署,相继开展了娱乐场所暨电子游戏机经营场所专项整治行动、网吧专项整治以及整顿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系列活动。从社会热点着手,克服畏难情绪,把全县88家电子游戏营业场所压缩到目前的7家,收缴整机271台,游戏机电路板600余块,并对收缴的电子游戏机和电路板进行了集中销毁。从2001年底开始,文化部门会同公安、工商等部门对网吧开展了专项治理。通过政策性指导兼并等办法,取缔无证照“黑网吧”35家。同时加大了对未成年人违规进入网吧和超时经营的查处力度,根据国务院《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规定,制订了相关管理细则,并不间断地开展零点执法检查,聘请多名人大、政协委员为网络文化市场义务监督员,加强社会监督力度,让最敏感的问题由社会各方力量齐抓共管。通过一系列的专项整治以及有效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县文化市场的规范有序、健康繁荣发展。我县文化市场管理部门连年被省、市评为先进集体和优秀稽查队。

十、加强培训,文化队伍建设扎实有效。

近年来,我县加强了对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和培训,鼓励在职人员进行学历教育和各类业务培训和上岗培训,建立完善了人才引进、激励的机制和措施,重视思想道德建设,促进了文化队伍年龄、知识、专业结构的改善和优化。文化馆、图书馆、文物办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文化艺术专业人员的比例达到82%,在岗职工70%以上受过高等教育或专门的业务培训,中级以上职称27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

巩固和发展基层文化队伍,18个乡镇街道文化站中有文化员32名,其中专职文化干部23人,15个乡镇均有骨干业余文艺团队3支以上,其中石浦镇已建有摄影、书法、音乐、音舞、合唱、越剧、民族乐队、京剧票友社等10支业余文艺队伍,而且活动较为正常;丹东、丹西、爵溪三街道社区也相应成立了各类业余文艺团队,形成了城乡文化团队网络。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按照上级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象山的文化事业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标志性群众文化活动设施建设相对缓慢、基层文化工作还比较薄弱、文化产业的发展还不够快、文化干部队伍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等。但我们一定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朝着更高的奋斗目标前进。

粮食先进县汇报材料篇十二

根据省政府关于开展教育工作先进县认定工作的通知,我县积极开展创建教育先进县工作。在、县政府的指导下和各级主管部门的关怀下,我校严格按上级要求,扎实开展创建工作,现将我校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概况。我校位于苏河镇西街18号,全镇共有15个行政村,25000多人,全镇只有本校一所初中,现有教学班12个,在校生565人。

2.办学条件。本校占地面积20800㎡,生均用地面积36.8㎡,校舍面积17531㎡,生均31㎡,绿化面积900㎡,生均1.6㎡。有教学、办公楼两幢,实验综合楼一幢,学生宿舍楼两幢,有学生食堂及1100㎡的学生餐厅。理科教学仪器、电教器材、体音美器材配备均达到二类标准。有图书17000多册,生均30册。有微机室一个,微机32台。有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及远程教育教室一个,理化生实验室各一个。

3.师资情况。现有专任教师49人(其中女教师11人),具有合格学历49人,达标率100%。全校有本科及以上学历27人,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7人,中学一级教师职称16人,师生比为1:13。

4.义教情况。近几年我校适龄人口入学率达100%。2011年全校辍学率为0.8%。

二、主要做法

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情操和高尚的品德。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是关键。为此学校积极利用各种平台,狠抓师德师风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培养,使全体教师更加明确自己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同时,创造一切条件,使全体教师分期分批参加继续教育和新课程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3.关注“留守学生”工作。我校为农村初中,部分学生家长常年在外打工,我校以人为本,关注每位“留守学生”的成长。成立组织,建立管理责任制,对“留守学生”教育工作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对每位“留守学生”做到有安排、有落实、有效果、有记录。落实代管家长制,班主任、任课教师要与“留守学生”结对子,当学生的“代管家长”。双休日、假期中由学校牵头,实行“留守学生”集中活动,培养他们的思想品德、心理状态、交际能力等。同时学校制定贫困生帮扶制度,从精神和物质等各个方面给予困难生以帮扶,从而使每位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4.注重安全工作。师生人身安全就是办学的前提。因此,我校贴别注重安全工作,成立组织,制定制度,确立目标,落实责任。首先注重宣传教育,利用班会、升旗、广播等各种形式加强安全教育。首先让学生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如何避险。同时学校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周查制度,每周由校安全领导小组同志对校舍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活动安全等各种隐患进行排查,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跟踪监督,使我校多年来从未出现重大的安全事故。

三、存在问题

办学条件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如教师宿舍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养成教育、公德教育需进一步加强。

我们一定以创建教育发展先进县为契机,扬长避短,积极努力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为开创学校工作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2

各位领导,大家好,欢迎各位来灵宝职专指导工作!

灵宝职专创建于1986年,是教育部认定的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1年,我校又被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三部委确定为首批“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学校”。

伴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春风,在灵宝市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在教体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灵宝职专的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学校现占地130亩,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386人,学历教育在校生6186人。开设有计算机、机电、电子、旅游、幼师、服装、种植、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汽车运用与维修、烹饪等16个专业。其中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机电、学前教育专业为我校骨干专业。

学校实训设施完备。拥有计算机、机电、电子、旅游、幼师、服装等六大专业实训中心,有网络实训室、编程实训室、家电实训室、模拟餐厅、模拟客房、舞蹈排练厅等各类实训室50个,拥有两个机电专业实训工厂和一个汽车驾驶标准化训练场地。2017年以来,在市政府的支持和教体局党委的关怀下,先后投入2300万元,建成了2#实训车间、塑胶篮球场、400米标准塑胶跑道、校园文化墙、校园景观灯、校园绿化、新校门、计算机服务中心、学前教育舞蹈实训中心、百合花开主题雕塑、音乐喷泉及图书馆等工程。今年以来,又投入100万元完成班班通工程,为60个教室安装多媒体系统。校园网站和网络教室全面更新升级已结束,校内网上办公系统已全面投入使用。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招标也将于近日完成。

《初级中学教育发展先进县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粮食先进县汇报材料篇十三

**县总面积约8848平方公里,全县辖5乡4镇,170个村委会,共有农业人口8万人,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该县共有可耕地面积63万亩,实际耕地42万亩,年径流量3.5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9800万立方米,水土光热资源十分丰富,在粮食生产方面极具优势,是国家第二批粮食生产基地县。长期以来,县始终坚持粮食生产不放松,不断加强以农田水利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增强农业生产能力,保证粮食生产。2004年全县完成总播面积41.57万亩,其中粮食作物完成14.53万亩,占总播面积的35%;粮食作物中,小麦6.6万亩,玉米7万亩,其他小杂粮0.93亩。全年完成小麦收购3000万公斤,完成计划任务的133%;农牧民纯收入达到3792元,较上年增加429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落实粮食措施。

2004年,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两个一号文件精神,做到计划早下达、任务早落实、物资早就位、科技早培训,形成合力把各项生产任务落到实处,为全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是认真做好农资调运储备工作,从生产所需化肥、农膜、农药、有机肥、柴油,以及粮食作物优质小麦、玉米、油料等种子,做到供需合理,并及时到位所需农贷资金。2004年发放农贷资金4500余万元,解决农民春种资金短缺困难。二是不断优化农机化装备结构。全县共新购大中型拖拉机16台,配套农具24架,引进小型拖拉机500台及各类配套农具350架,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机播水平达到98%,有力的促进了农田作业质量及田管水平的提高。三是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保证粮食生产安全。结合农村“五好”建设和小康村建设,以奖代补,努力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有条件乡镇每年规划改造1万亩条田,平原乡镇每年修建3公里防渗渠道,保证灌溉用水,改善农业生产条件。2004年,共修建防渗渠道42公里,其中u型渠道15.75公里,修建桥、涵、闸等配套建筑物204座,打井15眼,维修机电井42眼。四是狠抓农业丰收计划推进工作,保证粮食优质高产。2004年,我县引进一批品质优、产量高的新品种进行示范推广,给农民提供政策、技术、信息服务,提高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共落实“丰收计划”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示范项目57个,其中:小麦连片500亩以上,单产水平达到470公斤以上示范点7个;高效特色农业示范项目24个,无公害农产品示范点11个,已验收合格的示范点14个。同时加强对土壤肥料工作的监测,进行了土壤化验分析143项次。结合科技培训和农业信息服务,在去冬今春科技之冬活动中,配合有关部门对58个重点村的农牧民进行了培训,共培训农牧民1.2万人,发放各种宣传资料1万多份,配合广电局在《今日北庭》栏目中,进行科技讲座5期,开通了农事“110”服务热线,随时为农民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农民咨询人数达600多人,已发布《农业技术简报》5期,给州中心报送信息6篇。

二、认真学习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一)迅速传达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今年年初,中央1号文件出台后,我县结合实际,将传达学习同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区、州经济工作会议和自治州加快东三县经济发展会议精神相结合,采取多种形式,迅速学习传达文件精神。一是1月14日县委中心组利用1天时间集中学习传达了中央1号文件精神,并对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的学习传达作出了具体安排部署;二是各乡镇和县直部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采取领读原文、专题讨论等形式进行了集中学习,并把传达学习范围扩大到了机关干部和村委会一级;三是结合“科技之冬”、基层组织建设、“三讲三查三树”活动以及农村反邪教集中教育整顿活动,采取集中学习、广播电视宣传、下乡驻村工作队面对面宣讲等形式,把学习宣传活动引向深入,达到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目的,为促进农民大幅度增收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切实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2004年,为确保中央及区、州各项农业、农村政策落到实处,我县继续实行产业领导小组负责制,建立县级领导联系重点产业项目责任制和奖惩制,并与年终考核直接挂钩,加强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形成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人人有责任、人人有重担”的工作机制,同时加大督查力度,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密切关注产业项目组的工作进展情况,确保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基层,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三)加强政策扶持,力促农民增收。在深入学习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出台了《**县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制定了针对性、操作性较强的六条保障措施,采取“订单套餐”方式,鼓励农民种粮,每亩发放25元的“订单套餐”共落实小麦订单的面积10万亩,其中冬麦4万亩,春麦6万亩,发放资金10万元,签订单19200户。进一步理清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县农民增收的工作思路,明确了奋斗目标,并就当前的增收形势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提出了工作重点,把产业化经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兴农战略作为突破口,从落实责任、转变作风入手,狠抓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工作,全力促进农民增收进程。

三、加强政策实施的管理工作,做到服务周到,便农利农。

(一)加强粮食收购企业的管理。一是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企业与每一个库站都签定目标责任制,将责任制分解细化到每个职工,层层抓落实。二是采取下浮职工工资20%,多收超收奖励办法,让职工思想上有压力,工作上有劲头,全力以赴投入夏粮收购工作。三是在收购现场,每日公布收购价格及现场收购人员名单,设立便民咨询处,监督举报电话或举报箱,并聘请义务监督员驻站协助工作。四是实行一个窗口对农服务。直补资金点与粮食收购点一起办公,农民同时领到粮款和直补金。

(二)粮食收购坚持计量质量标准,提供优质服务。一是坚持按照国家的小麦质量标准。在收购中体现优质优价,对纯质的品种适当给予价格上的优惠。二是加大服务力度,对量大的、路途较远的农户给提供包装袋,并联系车辆等服务措施,做到便民、利民。三是计量标准准确,化验农户从粮食小麦批样化验到过称计量采取准确透明方式,让农民眼看、手摸、耳听,卖粮卖的舒心。四是提供全天候服务,不打“白条”并公布预约收购热线电话,农户随到随收,随时领到现金。

四、严格按照粮食直补政策,做好资金兑付工作。

一是根据自治州粮食直补资金兑付工作安排意见的要求,该县成立了粮食直补资金兑付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县粮食直补资金兑付管理办法》,在各乡镇按上级要求开设了粮食直补资金专户,对兑付人员制定了工作制度,在各兑付点设立粮食直补资金兑付标牌,为粮食直补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为认真做好粮食直补资金的兑付工作。全县设立了九个粮食直补兑付点,每个兑付点至少两人值班,在兑付过程中,工作人员认真填写小麦直补资金兑付表,并与小麦种植面积调查表核对,经核定后,按照农户实际交售粮食的数量和规定的补贴标准直接兑付给农户,农户亲自签名,从而有效地防止了“转圈粮’的发生。三是在粮食收购旺季坚持5天内在兑付点张榜公布一次,公布每个农户交售粮食的数量,补贴标准,补贴金额等内容,以接受群众的监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增加了透明度。2004年全县兑付粮食直补资金530万元,计小麦2620万公斤。

粮食生产事关经济安全和国计民生的大局。今后,我县将坚定不移地贯彻国家、区、州关于加强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有关安排部署,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自身在粮食生产方面的优势,落实粮食直补政策,通过政策支持、利益引导提高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确保粮食安全生产。

粮食先进县汇报材料篇十四

今年以来,我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粮食经济、服务“三农”为主线,围绕“保安全、重服务、促发展、强素质”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加强粮食宏观调控,着力推进粮油精深加工,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各项工作得到有序推进。现将上半年粮食工作情况和下半年主要工作思路总结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上半年,全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完成粮食购销经营总量92.36万吨,占泰州市局下达我市年购销总量160万吨的57.73%,其中夏粮收购26.63万吨,收购总量列全省第一。江苏楚龙面粉有限公司实现产值6615.9万元,同比增长6.4%;销售收入6630.9万元,同比增长8.1%;利税151万元,同比增长5.2%;利润89.6万元,同比增长49%;完成产量27242吨。新蕾麦芽公司1—6月实现产值5800万元,同比增长10.1%;销售收入4436万元,同比增长9.9%;利税420.85万元,同比增长11%,利润312万元,同比增长9.6%。粮食经济工作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是严格执行国家惠农政策,全力抓好夏粮收购工作。对农民售粮确保不限收、不拒收、不打白条,坚持公开样品、公开价格、公开质量标准、公开服务承诺,并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报刊网站等媒体,大力宣传国家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和安全储粮技术。各收储库点主动到村头、场头收购农民手中余粮,千方百计提供场地让农民整晒粮食,坚持按质按价,让农民多得实惠。与工商、物价部门配合开展夏粮收购执法大检查,规范夏粮收购行为。夏粮收购期间,省委常委、副省长黄莉新专程来兴检查夏粮收购工作,对我市认真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和切实保护农民利益,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是主攻招商引资,重点培植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我局重点培植的两家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今年以来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由新蕾麦芽和新疆泰昆饲料合资的招商引资项目—年产5万吨麦芽生产线的前期工作已经展开。止目前,已完成投资600万元,占年度市交招商引资指标的60%;楚龙面粉和上海浦发公司的合作项目—日处理小麦800吨生产线,今年已投入了300万元,初清进仓工作6月底调试运行。

三是推进“放心粮油工程”,扩大放心粮油的覆盖面。坚持一手抓绿色、无公害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建设,一手抓放心粮油进社区、进农村活动。今年由北郊、合陈、钓鱼、安丰粮库分别与所在乡镇建设优质稻米生产基地5500亩。完成泰州市级“放心粮油示范店”2家,确保既定目标实现,真正做到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

四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维护全系统和谐稳定。建立了局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与下属单位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制定了“十百千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实施方案和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组织三次全系统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一次专项检查,做到了安全生产无事故。今年汛期,我局又进一步修订完善了防汛工作预案,强化工作责任,落实工作措施,确保库存粮食安全度汛。

今年上半年,我们多次接待老上访户、遗属、劳模家属、兴国道超市股民等上访和集访工作,坚持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同时我们还努力做好拆迁工作,基本完成了“时代超市地段”、“五里大桥东北角”、“米市河”、“彩城”、“东岳庙”、“八字桥西北角”六个地块,共87户被拆迁户的'动员“收储”、“拆迁”任务,为*旧城改造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五是推进政务公开,规范从政行为。动员全局上下对工作运行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全面进行一次梳理,制定出台了财务、购销、储备粮、资产、人事、信访工作6项制度。落实服务承诺、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公开公示等各项工作,规范办事程序,量化服务标准,提高工作效率,接受群众监督。认真组织好扶贫济困送温暖和一对一结对帮扶等活动,落实帮扶资金10300元。

六是开展主题教育,推进机关作风建设深入开展。我局积极开展“走出里下河,融入长三角”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局主要班子成员认真撰写学习调研文章,并积极组织交流。为配合主题教育的开展,我局还在本局网站开辟了“主题教育学习交流专栏”,截止目前,本局网站登载各类专题调研文章10篇以上。同时,在全市粮食行业践行科学发展观,开展夏粮收购“优质服务月”活动。同时建立了由局领导班子和各科室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机关作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把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融入到粮食经济工作中去,融入提升粮食部门服务水平和社会形象中去,在全机关大力弘扬“风清正气、奋发有力、恪尽天职、争创一流”的粮食人精神,努力争创“为民、务实、高效、清廉”的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机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一是粮食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骨干龙头企业数量偏少,规模较小,创品牌、名牌意识不强,谋划产业发展的思路有待进一步拓宽。二是粮食流通监管体系和正常工作机制还不健全,依法治粮、规范化管理任重道远;粮食企业经营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三是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保值增值有待继续加强,产权制度改革未取得重大突破,法人治理结构尚不健全。四是今年夏粮收购主体过于多元化,分流粮源;小麦入库水份偏高,收购进度缓慢,储粮状况不容乐观。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下半年主要工作思路。

下半年,我市粮食工作将继续按照“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各项目标管理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粮食工作全局,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强化粮食流通管理,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努力构建和谐粮食行业,切实保障粮食安全,为促进我市粮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重点推进三个方面工作:

1、抓好粮食经济工作。下半年,我市粮食经济工作将进一步“围绕一大发展、加快四个建设、突出一个加强”。一大发展:粮食区域经济发展。完成社会粮食经营总量40亿公斤,其中主渠道粮食经营总量19亿公斤,购销经营总量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培植购销龙头企业16家,粮办工业销售收入5.9亿元,扩展粮食专业合作社5家。四个建设:一是粮食产业化建设。确保楚龙面粉*年日处理小麦1350吨,单体生产总量全省第一。全市麦芽年生产能力30万吨,占苏中第一。大米年加工能力120万吨,全国同行业领先。二是“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建立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5500亩;创建泰州市级放心粮油店2个,*市放心粮油店20个;创泰州级品牌2个,知名商标2个。三是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抓好“双百工程”推进,建设修理仓容10万吨,同时抓好合陈粮库粮食物流园区和周庄麦芽生产园区建设。四是抓好粮食流通管理执法建设。依法行政、依法保护农民利益,努力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促进企业守法,诚信经营创造良好的信誉环境。一个加强:加强粮食宏观调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2、抓好粮食资产营运管理。切实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下半年,我们将集中精力,组织力量,把盘活存量资产、规范资产营运、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台帐、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列入粮食工作的重要日程,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同时进一步深入推进国有粮食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加快购销企业的结构调整,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强化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打造现代粮食物流载体和通道,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购销综合实力的强势地位,为搞活和扩大粮食流通,为带动农民增收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3、抓好全年目标管理。按照全年工作目标管理要求,进一步增强目标意识、绩效意识、争先意识和责任意识,将年度工作目标细划、量化,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明确工作时限要求,做到环环相扣,高效运行;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争先进位,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切实提高工作的组织化程度,做到有部署、有督促、有检查,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严格责任制,确保落实到位。同时在市局机关大力倡导勤于学习之风、勇于创新之风、务实高效之风、纪律严明之风、清正廉洁之风,努力形成风清气正干事业的良好局面,不断提高为基层、为群众、为发展服务的水平。为“建设全面小康、构建和谐*”做出积极的贡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