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汶川地震一周年思想汇报(优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20:59:17 页码:8
最新汶川地震一周年思想汇报(优质14篇)
2023-11-12 20:59:17    小编: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过去的经验和教训,避免再次犯错。接下来,值得注意的是以下是一些规范的通知范本,供大家在撰写通知时参考和借鉴。

汶川地震一周年思想汇报篇一

都市报的特点和财经新闻的内涵1.都市报及其特点.都市报是区域性的、以市民为主要阅读对象的、在内容上突出服务性、在经营上高度市场化的综合性新闻纸.都市报具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面向市民的'读者定位特色,二是在版面内容上鲜明的新闻性和服务性.

作者:崔颖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刊名:青年记者英文刊名:youthjournalist年,卷(期):2010“”(8)分类号:g21关键词:

汶川地震一周年思想汇报篇二

我们时刻不在怀念那些逝去的人们,如今七年了,汶川走过了“悲壮、艰辛、创新、奇迹”的每一个脚印。我们将永远记住“5·12”,以此缅怀遇难同胞、激励生者奋进。

回首过去,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我们相信,四川,一定能够开创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美好未来。

为纪念汶川地震七周年,电影《大太阳》于4月10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展开宣传攻势。

《大太阳》讲述的是5·12汶川大地震后,一对在地震中失去孩子的夫妇为孕育新生命,历尽艰难曲折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影片塑造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形象,体现了灾区人民坚强、乐观、积极的人性光辉和精神世界。

主演倪萍:“拍摄这个电影让我感受颇深,在当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看到他们(灾区人民)在那种环境下生存,你觉得活着就是最幸福的一件事,想想自己拍个电影又算什么呢。所以你不敢慢待这个角色,不敢说仅仅靠演技(去演绎这个角色)。那两个月挺折磨人的,而那种折磨是无法逃避的。”在谈到自己的角色时说,“我们在拍戏的时候,被四川人民的乐观精神所感染,这种乐观你是心疼的,人总要活着,20块钱吃个火锅,这种感觉,这种坚强、不放弃,主创人员都被这种精神所感动,我觉得他们拍得非常好,我演得也非常好。每演一场戏,真的有死亡一次再站起来的感受,不是说我有多高尚,而是被人性所感动了。”

刘佩琦则表示,拍这部电影有回到战区的感觉。影片的场景很真实,并且加入了很多群众演员,确实是地震后真实的生活再现,反映了灾区人民的心灵重建过程。拍摄这部电影之前,剧组每个人对已经过去很久的汶川地震理解各异。拍完后则认为,“我们不仅是拍一部电影,而是用诚意为汶川这片土地上活着或死去的人做一点点事。”杨亚洲则称,“这部影片是一部关于心灵救赎的人性传奇。楼塌了可以再建,桥垮了可以再修,但是对于那些失去亲人的人,对于那些破碎的家庭和受伤的心灵,却需要更大的修缮和回归。希望我们自身也能在这场拍摄中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汶川地震一周年思想汇报篇三

选题缘起与问题提出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的.纪念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赴灾区出席纪念活动,社会各界也举行多种仪式悼念遇难同胞.全国几乎所有的媒体都以较大篇幅来报道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的相关新闻,已经将其视为一个重大的媒介事件.

作者:童晓玲李小军作者单位: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刊名:青年记者英文刊名:youthjournalist年,卷(期):“”(23)分类号:g21关键词:

汶川地震一周年思想汇报篇四

想着生活继续。

天空失去美丽。

你却等待明天站起。

无论你在哪里。

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你的呼喊就刻在我的血液里。

我数秒等待你信息。

相信生命不息。

我看不到你。

你却牵挂在我心里。

无论你在哪里。

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搭起双手筑成你回家的路基。

全世界都被沉寂。

痛苦也不哭泣。

爱是你的传奇。

彩虹在风雨后升起。

无论你在哪里。

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你一丝希望是我全部的动力。

我的家乡在遥远的西部,。

那里山连着山,水淌着水,。

曾经的家乡,。

曾经是我梦的起点.

在5月12号下午14时28分。

原本慈爱的母亲,。

原本孕育我生命的家乡。

刹那间一切都变了,。

深情忘着母亲,我的梦碎了.

有多少孩子,。

有多少父母,。

无数天真的梦被夺走,。

无数调皮的生命被侵袭,。

但这一切不会摧毁你我坚毅的翅膀.

因为我们还有梦,。

因为我们不会放弃,。

也许天堂的路是那么沉重,。

也许你们还没有享受完生命的喜悦,。

但你们让我懂得了生命的价值.

在以后的日子里,你与我,。

虽然相隔千里,。

但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

我们是华夏的儿女,。

愿天使折断羽翼,。

一路护着你,。

愿天堂的路不在崎岖,。

如果可以,。

我愿陪伴你通向另一个世界.

谁会不知道。

谁会不哭泣,。

活着的.亲人们,父母们,孩子们,。

不要放弃生的希望,。

因为你们身上背负着逝去的灵魂.

辛存的亲人们,。

你们都还好吧!

恩!

勇勇敢敢地活下去,。

请相信命运的奇迹.

走好,100000多条鲜活的生命,。

亲爱的同胞们,。

美好的梦想或许此刻已残缺,。

但依旧还在,。

相信我们,请相信,。

用我们的双手建设更美好的家园!

张淼:哀汶川。

共工触不周山兮,何地维倾西南?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望汶川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悲生灵之涂炭兮,哀民生之多艰。登大坟以远望兮,忧与愁其相接;中恻之凄怆兮,叹生民之离散。惟川地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恨蜀道之艰难兮,心怛伤之。涕泣交而戚戚兮,掩此哀而不去;终长夜之曼曼兮,何晦明之若年。仰浮云而永叹兮,伤余心之绵绵;抬望眼而长啸兮,慰英灵之九泉。

孩子,你手里还握着上课的笔。

唯有杜康------汶川地震月祭在莞川人感恩诗歌专场朗诵会答谢之夜四川安岳。

汶川地震一周年思想汇报篇五

5月12日,天上下着蒙蒙细雨。我们正在为三防演习做着最后的准备,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们大家都很紧张。

雨终于停了,程校长宣布三防演习开始,首先是领导讲话,接着是我们学校的同学表演的两个节目,他们的节目又精彩又好看。

看完表演,三防演习正式开始。第一个演习是防空演习,听到警报后,同学们像往常训练的一样右手包头,弯着腰跑进了防空洞——教室。全校师生一个班接着一个班,没有一点声音,也没有一个同学乱跑,很快,大家都有序的躲进了防空洞。

第二个演习是防震演习,当我们听到山崩的声音,我们就迅速的把椅子挪开,人蹲在桌子旁,用双手抱住头。一分钟过去了,警铃一响,我们又跑到走廊站队,小跑、站定、转身、抱头、蹲下,一连串的.动作,干脆利落。

接下来我们观看了,603班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带来的防火演习。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从浓烟滚滚的火灾现场撤离,最后被困的救援的警察叔叔急中生智把窗帘绑成绳子从四楼爬了下来,赢得了全校师生的掌声。

三防演习结束了,同学们的表现收到了领导和老师的好评。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学到了很多在灾难中自救的方法,我想如果以后我们遇到灾难,我们一定会用到这些知识,逃离危险的。

汶川地震一周年思想汇报篇六

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演讲稿在“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对在地震中遇难的同胞们致意沉痛地悼念。

记得在地震后,我在书上看到过几幅漫画。第一幅上面画地是:几个学生和一位老师被埋在了废墟底下。学生想喊救命,但被老师制止了,直到救援队来了,老师才大声呼喊救命。第二幅上画出了这样的画面:一些学生正在上课,突然地震来了。于是,他们便集体趴倒在桌子底下。掉下来的石块和瓦砾竟一块也没砸到他们。第三幅上面画了:一些人在间什么也没有的空房子里。地震来临时,他们飞快的跑向墙角。没有人受了什么重伤。

我相信,通过灾区人民的努力,有国内国外的支援,灾区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汶川地震一周年思想汇报篇七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历史将永远铭记地球的这一个坐标:北纬31度,东经103.4度。人类将永远铭记历史的这一个时刻:公元2008年5月12日,北京时间14时28分。一场8.0级的地震,突然袭击了中国西部的四川省汶川县,强大的地震波震动全川,摇撼全国,在瞬间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这是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中国遭受的伤亡最重的自然灾害,举世为之震惊,无数国人为死难同胞落泪。

13亿中华儿女在这一刻为战胜巨大的灾难而握紧拳头,凝聚力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国上下,全体动员。在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我们悲痛着、牵挂着、同时我们又感动着、振奋着、自豪着。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人民同呼吸,共患难,他们穿行在灾区,决策在前线,英明指挥,鼓舞斗志,领导全党全军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不屈不挠;那些忘我救援的人们,激励着经历灾难的人。他们用生命挽救生命,用顽强回报顽强,用泪水抚慰泪水,用爱心书写爱心;“大灾有大爱”的呐喊激荡着每个人的心胸。同胞有难,每一位中华儿女都是志愿者,有钱出钱,有力出力,13亿中国人顷刻间汇聚起巨大爱的暖流,给受灾的亲人们以莫大的慰籍。

这就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力量,这力量来自于我们心底的真爱。

说到爱,下面的这个故事,可以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大爱的图像。

5月13号,救援人员在一片废墟瓦砾中发现了一名遇难者,当救援人员确认她已经停止心跳以后,余震又开始了,救援人员不得不迅速撤离了救援现场,就在这个时候,救援队的队长以特有的职业敏感又回到了那片废墟中。因为他看到:一名妇女双膝跪地,上身呈匍匐状,他确认这样的姿势一定有特殊的含义,于是又一次仔细的观察,这时候才发现这名妇女的身下,紧紧地护着一个才三、四个月大的婴儿。经过努力,婴儿得救了。因为母亲的呵护,这个婴儿毫发未损,在给孩子检查的时候,发现在他的襁褓当中,有一个手机,上面有一封没有发出的短信。信是这样写的:孩子,如果你能幸免于难的话,你要记住:妈妈爱你。

今天我想告诉我们所有的人,也让我们给这位母亲发一封短信,如果天堂能够收到的话,我想告诉她:我们所有的人都会像她一样,爱她的孩子。

我想听了这个故事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潸然泪下。但是我也想到了许多网友的留言:不哭、不哭、祖国母亲不哭,灾区人民不哭,就让我们一同努力,让这个因为爱而幸存的生命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健康成长。

死者已如此之坚强,生者更要好好活下去。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李佳明,因为家乡受灾,从海外回到了国内,但母亲却不让他回家,他的妈妈说:不准回来,你要回来的话,你吃的那顿饭,喝的那瓶水,也许就可以救另外一个人。他的母亲现在每天都在家里一笼一笼的蒸馒头,送给有需要的人。李佳明的回答是:妈,我不回来,我留在台里,继续报道。同时他也借央视的赈灾晚会告诉全国人民:四川人不服输,四川人懂感恩。

是啊,我们应该感恩,感恩于在灾难面前,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震灾;我们应该感恩,感恩于祖国如此强大,让我们在灾难面前有一个强大的支柱;我们应该感恩,感恩于我们还能活在这个世界上。只要能活着,还有什么痛苦挫折不能承受。

在大灾大难面前尚且需要感恩,感恩灾难让我们变得更加的坚强和团结。就是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对所遇之事、所遇之人给予的点点滴滴的关心与帮助,都值得我们用心去铭记,铭记那无私的人性之美和不图回报的惠助之恩。感恩不仅仅是为了报恩,因为有些恩泽是我们无法回报的,有些恩情更不是等量回报就能一笔还清的,惟有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动去铭刻,才能真正对得起给你恩惠的人。

今天,我们学习、生活在xx小学——这样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大家庭里,更要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学习,对待老师,对待同学,我们感恩,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只因为我们经历了灾难倍感生命的可贵;只因为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同呼吸共患难,我们是朋友,更是血脉相连的同胞。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此致

敬礼!

演讲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汶川地震一周年思想汇报篇八

205月1日,四川绵竹市富新镇一个干净的农家小院里,青年教师李拥兵一大早就忙碌起来,照顾孩子、招呼亲戚,“今年阴历四月初八是我爱人去世一年的日子,要给她烧点纸去,告诉她孩子很好。”说这句话的时候,李拥兵轻轻地推了推眼镜框,眼底泛起一丝湿润。

“5月11日那天刚好是母亲节,王琴还专门给我妈买了营养品,没想到……她刚走的那段。

从昨日到今日,

汶川地震一周年思想汇报篇九

5月12日,在我们中华儿女和全世界人们心中都留下了一段刻骨铭心、难以磨灭的记忆--四川亲历灾难与艰辛,四川人民表现出来的顽强与坚韧,曾经的`伤痛和眼泪还会时不时触痛我们内心的神经;20,我们都有对生命、对世界有了更深刻的感悟--经历了生离死别,相约着奋发向上,这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更是一种无私的爱。

当时山摇地动、天崩地裂、撕心裂肺,而今歌舞升平、草长莺飞、高楼林立。转眼到了5月,值此“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来临之际,我拿起笔和纸记录下生活“感恩和关爱”的感想。去年5月和爱人echo在余震不断、灾区情况不明的情况到四川做一名普通的志愿者,进入灾区心中确实闪现过一种莫名的不安和恐惧,尤其飞机抵达四川上空,透过浓云的缝隙隐约可以看到多处巨大的山体滑坡,这种莫名的浮躁和不祥再次闪现,当时抱着一种与灾区人民在一起同生死的念头,时不时的余震还考验着我们紧绷的神经,甚至都有写遗书的念头,可不能在echo面前表现出来,因为不能让她和家人担心,我一定要把爱人安全带进灾区也要平安带出灾区,更不能为灾区人民添麻烦,现在回想起来这一幕幕都有些惭愧!

汶川,一个被大山环绕的一个县城,一个山清水秀的县城,一个可能永远不被注意的一个县城。但就在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汶川牵动着所有中国人和全世界人的心,汶川被永远的记在了中国的历史上,汶川被世界所关注。就在那一刻,一场持续了5分钟的里氏8.2级强烈地震在那里发生了。这是自1976年唐山地震之后,在中国大陆发生的最严重的地震灾害。在那之后的日子,所有的人都被牵动了,上至国家主席和总理,下到几岁的孩子,国内的同胞姐妹,海外的华侨华胞,国内的兄弟姐妹,国外的外籍友人,有许许多多的人献出了爱心,有许许多多的人做出了贡献。在那之后的日子了,在地震的现场,每天都有着数不清的感动画面,默默无闻辛勤工作的中国军人和不同肤色的自愿者。

生命是脆弱的、也是最坚强的!我们悼念死去的同胞、祝福幸存者,也感谢所有为灾区提供帮助的好人。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我们无法阻止,甚至我们无法预测这样的灾难的发生,但通过这次灾难让我们深深的感悟到大爱无疆,爱惜生命、快乐生活,珍惜每天平淡却朴实的生活,也算是对不幸遇难者的一种慰藉吧。

祝愿逝者在天堂快乐生活无所牵挂,祈祷生者平安健康、吉祥如意。

附诗歌一首:

汶川地震一周年思想汇报篇十

2008年广西桂林市中考考生。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对中国而言,是极其悲怆的时刻。8.0级的大地震发生在四川汶川,震动波及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同时也牵动了亿万中国人的心。

当灾难来临的时候,一幕幕震撼人心的画面让我们流泪,一句句情深意重的安慰让我们感动!其中,有第一时间亲临重灾现场指挥救灾的共和国总理,有奋不顾身抢救生命于危墙之下的人民子弟兵,有救死扶伤、舍小家为大家的医疗人员,有千万颗牵挂于心的普通老百姓,有慷慨解囊捐款捐物的各界人士……最令人感动的,则是在灾难来临的时候,不顾自身安慰,还要解救别人的受难者。

还有我们的老师,当灾难来临的时候,他们由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跃成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一切为了学生”的誓言,在这生离死别的瞬间,在他们灵魂闪亮的一刻中,在亿万人默默的哀思里,他们向我们展现了人性中最美丽的一面。

谭千秋、连蓉、张米亚、苟晓超、杜正香、吴忠洪……让我们记住这一串名字,同时也应该从他们身上学习一种伟大的精神。

这次的灾难中,遇害者最多的就是我们的同龄学生。为他们痛惜的同时,我们更从幸存的和遇难的同龄人身上看到了希望。说到这里,我忽然想起有人曾经说过“80”后“90”后不行了的话。当灾难来临的时候,我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虽然我们经历的没有前辈多,但我们有着一颗热诚的心,这颗心有着巨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它能将许多颗同样善良的爱心凝聚在一起!所以,把祖国放心地把未来交给我们“80”“90”后吧!我们一定不会让祖国失望的!

【名师点评】。

材料翔实感人至深,叙议结合写法多样。

作者显然对汶川大地震所发生的故事了解甚多,手头掌握的材料也比较丰富,一个个典型而感人的事例,在作者笔下自由缀连,且用语得当,表达准确,例子具体,场景感人。在考场上能够精确地列举出如此众多的故事,且人物事迹和人名都准确无误,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反映了作者有较强的语言驾驭能力和处理素材的能力。

表达方式上叙议结合,材料安排有详有略,段落设置灵活多变,写作技法熟练合理。或直抒胸臆,或借助事件间接抒情,均运用得体;字里行间更多的流露出对英雄人物和英雄壮举的由衷的赞美之情和抑制不住的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杨多校)。

汶川地震一周年思想汇报篇十一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汶川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当我们还沉浸在母亲节的欢乐中时,一场不幸的灾难来临了!那就是5.12地震。一座座美丽的城市瞬间变成了坟场,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一下子消失了,一棵棵青翠的风景树一转眼倒下了,真是天大的不幸啊!四川汶川虽然遭受如此的劫难,但祖国的上空却回荡着嘹亮的歌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你看: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即刻坐专机奔赴灾区,稳定灾民,指挥赈灾。一个70多岁的老人,不畏惧余震的危险,不顾个人安危,这是多么振奋人心的事啊!

救灾部队源源不断的奔赴灾区,几十万部队及时赶往救灾现场,废墟中垂死的灾民得救了,一具具死难者的尸体,得以及时入土为安,一个个受害者悲痛欲绝的心,得到及时的宽慰,一条条阻塞的公路,疏通了,一车车赈灾的物资运来了,一个个灾民用来暂时居住的帐篷,得以及时搭起来了,这就是军民鱼水情。无数支医疗队赶来了,无数伤员的伤势得到了控制,伤员们被飞机、救护车等运输工具,及时送到全国各大医院,进行及时的治疗。

甚至世界各国的人民也纷纷捐款,这不仅是四川汶川的灾难,也是全中国的灾难,更是全世界的灾难,全世界的人民都关心着我们汶川的灾民。

地震带来了。普天之下的爱心,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凯歌!

容我将这些事迹,慢慢道来:1、有“千岁军”之称的空15军空降兵部队早前被派往四川救灾,由于工作危险重重,有的队员出发前写下了遗书。2、一位刘校长,顾不上被埋在废墟中的儿子和生死未卜的妻子,奔波在救灾现场。由于错过了最佳的救援时间,他的妻儿都死了。3、张家春老师,当教室门承受不了压力要倒的时候,他毅然用双肩死死地托住门框,用血肉之躯,为学生撑开了逃生大门。4、30岁的羌族老师,被无情的废墟吞没了,门外却站着他救出来的46个孩子。5、李佳萍老师,她本可以第一个冲出教室,却把生的机会让给学生。她在疏散了30多个学生以后,却眼睁睁的看着水泥板压在自己身上,在狭小、黑暗的空间里,她忍住剧痛,跟孩子们拉家常,讲故事,摆笑话。在她的安慰和鼓励下,孩子们渐渐有了努力自救的勇气,三天三夜后孩子们终于全部获救了,而敬爱的李老师,却永远离开了我们。6、程玉宝老师,明知自己的孩子早已死亡,却还坚守在救人第一线。7、曾长友老师,用身躯将门用力顶住,同学在他指挥下顺利地逃生,可自己却被埋在了深深的废墟之中……。这些动人的事迹,不胜枚举。

这都是爱的歌声,更是爱的见证。

汶川地震一周年思想汇报篇十二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就离四川汶川8.8级大地震一周年了。

205月12日下午北京时间14:28分,这一刻,自然大灾害地震震倒了昔日欢乐的学校和充满和谐的家庭,使许多可爱的小天使没有了家,没有了亲爱的爸爸妈妈。志愿者和解放军叔叔们不惜一切,只要有一线的希望,他们都不放过。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群众们虽然不能去救人,但他们用捐钱捐物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爱心。

在地震中,曾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在解放军的救护下,救出了一位妈妈和她几个月大的孩子。地震前,她把自己的孩子抱在怀里,孩子没事,可是她为了孩子安全,自己被石头砸死了。解放军在救护的过程中,发现了旁边有一部手机,上面写着:“孩子,如果你还活着,请记住,妈妈永远爱你。”这是让我最受感动的故事。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悲痛的一刻吧!让我们一起为汶川地震死去的人默哀吧!失去亲人的人,请不要伤心,你开心就是给你死去的亲人最大的安慰。

祝灾区的人们早日能重建家园,早日走出阴影。

汶川地震一周年思想汇报篇十三

每年元旦发表新年献词,已成为各大新闻媒体的'惯例.新年献词内容多围绕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和社会热点展开,涉及社会不同群体和阶层的利益,因而,字里行间不可避免地会显露出媒体所秉持的新闻理念和观点主张,是探视其话语方式的一个捷径和不错的视角.笔者选取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在2009年元旦所刊发的新年献词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发现二者所具有的不同的话语表达方式.

作者:郭人旗作者单位:南开大学文学院传播学系刊名:青年记者英文刊名:youthjournalist年,卷(期):2009“”(17)分类号:关键词:

汶川地震一周年思想汇报篇十四

广西桂林市中考考生。

20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对中国而言,是极其悲怆的时刻。8.0级的大地震发生在四川汶川,震动波及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同时也牵动了亿万中国人的心。

当灾难来临的时候,一幕幕震撼人心的画面让我们流泪,一句句情深意重的安慰让我们感动!其中,有第一时间亲临重灾现场指挥救灾的共和国总理,有奋不顾身抢救生命于危墙之下的人民子弟兵,有救死扶伤、舍小家为大家的医疗人员,有千万颗牵挂于心的普通老百姓,有慷慨解囊捐款捐物的各界人士……最令人感动的,则是在灾难来临的时候,不顾自身安慰,还要解救别人的受难者。

还有我们的老师,当灾难来临的时候,他们由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跃成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一切为了学生”的誓言,在这生离死别的瞬间,在他们灵魂闪亮的一刻中,在亿万人默默的哀思里,他们向我们展现了人性中最美丽的一面。

谭千秋、连蓉、张米亚、苟晓超、杜正香、吴忠洪……让我们记住这一串名字,同时也应该从他们身上学习一种伟大的精神。

这次的灾难中,遇害者最多的就是我们的同龄学生。为他们痛惜的同时,我们更从幸存的和遇难的同龄人身上看到了希望。说到这里,我忽然想起有人曾经说过“80”后“90”后不行了的话。当灾难来临的时候,我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虽然我们经历的没有前辈多,但我们有着一颗热诚的心,这颗心有着巨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它能将许多颗同样善良的爱心凝聚在一起!所以,把祖国放心地把未来交给我们“80”“90”后吧!我们一定不会让祖国失望的!

【名师点评】。

材料翔实感人至深,叙议结合写法多样。

作者显然对汶川大地震所发生的故事了解甚多,手头掌握的材料也比较丰富,一个个典型而感人的事例,在作者笔下自由缀连,且用语得当,表达准确,例子具体,场景感人。在考场上能够精确地列举出如此众多的故事,且人物事迹和人名都准确无误,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反映了作者有较强的语言驾驭能力和处理素材的能力。

表达方式上叙议结合,材料安排有详有略,段落设置灵活多变,写作技法熟练合理。或直抒胸臆,或借助事件间接抒情,均运用得体;字里行间更多的流露出对英雄人物和英雄壮举的由衷的赞美之情和抑制不住的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杨多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