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副市长在旅游发展工作会讲话(优秀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20:46:36 页码:8
2023年副市长在旅游发展工作会讲话(优秀10篇)
2023-11-12 20:46:36    小编:

总结是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写总结时,我们可以通过举例、比较和引用等手法,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可信度。以下是一些优秀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

副市长在旅游发展工作会讲话篇一

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市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加快旅游业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从发展阶段看,全国人均gdp超过了3000美元,我市人均gdp接近4000美元,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旅游消费需求日益旺盛;从衢州区位条件看,我们处于四省边际,是长三角和海西区的重要成员,尤其浙江出省通道大部分集中在衢州,随着我们现代化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四省边际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确立,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因此,必须抢抓机遇,开拓创新,进一步完善旅游发展战略思路,推进旅游业加快发展。

近期,市委、市政府将出台《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我市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基本原则和政策措施,这是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市发展旅游业的纲领性文件。

下步衢州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多元化投入、集群化发展、差异化竞争、品牌化经营、整体化促销”的要求,以大思路、大手笔、大气魄推动旅游业的大发展,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市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旅游产业总体发展目标是:到20xx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18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10亿元,比20xx年翻一番,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努力打造四省边际旅游集散中心和生态休闲旅游胜地。

围绕以上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把握好以下五项原则:

一要注重特色发展。立足衢州实际,充分发挥“生态、休闲、文化”的特色优势,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打造具有地域特点的旅游品牌,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衢州实际的旅游发展之路。

二要注重创新发展。始终坚持创新理念,推进旅游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业态创新,努力在创新中实现旅游业加快发展、提升发展。

三要注重整合发展。牢固树立大衢州、大旅游的理念,强化旅游资源整合,推进各景点、景区合作,把全市旅游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开发、宣传和推介,打造衢州旅游整体形象,切实形成全市上下一盘棋、市县(市、区)联动、各景区联合的大旅游发展新格局。

四要注重开放发展。确立“开放兴旅、开放活旅”发展理念,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强化市场营销,加强区域合作,大力引进国内外资本、先进技术、管理方式和智力资源,不断提升我市旅游的开放度和国际化水平。

五要注重持续发展。进一步处理好开发与保护、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开发、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要求,高起点规划、高强度保护、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杜绝随意、盲目和无序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

3

页,当前第。

2

1

2

3

副市长在旅游发展工作会讲话篇二

同志们:

今天下午,市委、市政府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市旅游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动员全市上下提高思想认识,理清发展思路,明确下一步我市旅游工作发展重点,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实现我市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强市的跨越。刚才,建国同志总结了过去一年的旅游工作,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下面我讲几点意见,具体就是“八个三”:

一、提高三个认识。

(一)要认识到发展旅游业是产业提升工程。

我市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资源消耗型产业和重工业的比重大,第三产业占比小。我市经济发展方式如何转变、产业结构如何调整,旅游业应该发挥推进作用、做出突出贡献。如我市煤、铁、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在我市经济发展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但因资源总量有限,总有消耗枯竭的时候。文化古迹和自然风光则不会枯竭,只要我们保护好、开发好,就会越发展越好,越来越吸引人。所以说,旅游业是产业提升工程,做大做强旅游业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符合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结构的基本要求。

(二)要认识到发展旅游业是城市形象展示工程。

旅游已成为当前城市形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可以大规模带动人流、物流、信息流,有效地集聚人气、财气、名气。很多城市因为旅游产品而被国内外认知、熟识,如北京因为长城、西安因为兵马俑、杭州因为西湖、郑州因为少林寺而闻名天下。可以说,旅游业已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名片,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的助推器,扩大开放的通行证。我市是一个内陆城市,缺乏对外开放的地缘优势,但可以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向世人展示我市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壮丽的山水、淳朴的民风、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使更多的人通过到我市旅游,认识安阳、熟识安阳,增强安阳的吸引力、影响力,提升安阳的城市形象,形成以旅游促开放、以开放带旅游的良好互动局面。

(三)要认识到发展旅游业是民生改善工程。

人民群众在解决温饱、奔向小康以后,旅游的需求就越来越强烈。发展旅游业,就是满足群众“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消费需求。同时,一些景区景点的群众,通过发展与旅游相关的服务产品、衍生产品,能够增加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这也是最大的、最根本的民生改善工程。

二、转变三个观念。

(一)由配角观向主角观的转变。

破除发展仅仅就是抓工业,旅游业规模小、发展潜力有限、作用不够明显、只能当配角的传统观念,认识到作为顺应新型消费潮流的旅游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产业,牢固确立其主角地位,像抓工业、农业那样抓旅游业,使之成为重要的支柱性产业。

(二)由消遣观向生产观的转变。

破除旅游就是简单的游玩活动和单纯的消费活动,不是生产活动,不产生价值的落后观念,认识到旅游业包含和催生了三次产业的大量生产活动,也是特殊的生产部门,既能够创造精神财富,也能够生产物质财富,对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进步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三)由资源依赖观向创意发展观转变。

破除旅游业发展只能靠“老天爷赐予”、“老祖宗留下”的陈旧观念,认识到旅游业本质上是创意活动,资源有限创新无穷,创意赋予旅游业灵魂和风采,为旅游业插上腾飞的翅膀。深圳华侨城集团,经过22年的发展,孵化出了中国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培育出了锦绣中华、世界之窗、欢乐谷等众多知名品牌,这就是创意的力量。清明上河园的一杆“包公秤”,上量名流贤士,下称黎民百姓,很受游客的青睐,可以说小点子取得了大效益。

三、把握三个机遇。

(一)国家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机遇。

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目前,全国文化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已有27个省区市把旅游业确立为支柱产业、先导产业或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未来10年间,我国旅游业将保持年均10?4%的增长速度,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

(二)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机遇。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部署了文化旅游发展、中原经济区建设问题,既为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也带来了新机遇。我市有独特的文化旅游优势,要在这轮中原经济区发展大潮中,勇立潮头,超常发展,跨越发展,跳跃发展,就要确立文化、旅游发展定位,形成旅游经济模式,用旅游带动工业,用旅游带动农业,用旅游带动商贸,用旅游带动服务,用旅游带动经济社会发展,走旅游立市、旅游强市的路子。

(三)我市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机遇。

去年,我市旅游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旅游业初步形成了发展合力。各级党委和政府把旅游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加大投入、健全机制、出台优惠政策,旅游业保持了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初步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协调、共同推进旅游业发展的良好局面。二是我市旅游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我市红旗渠景区和马氏庄园景区的发展列入了全国第二期红色旅游规划纲要,红色旅游发展纳入了全国和全省红色旅游发展的大盘子。航空运动旅游节上升到了省人民政府、国家体育总局承办的高度,取得了广泛的影响。目前我们正在积极争取成为全国首个低空经济示范市。三是旅游拉动经济增长效果明显。去年我市旅游总收入153?01亿元,增长20?18%,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的地位得到巩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省旅游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部门通力协作的结果,也是全市旅游战线广大干部职工艰苦奋斗、辛勤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四、克服“三个问题”

(一)旅游业链条延伸度低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三个不到位”:一是整合不到位。目前我市旅游业基本处于观光型阶段,以门票经济为主,主要产业要素培育不充分,整合不到位。突出表现为旅游企业、景区、景点,“弱、小、散”,规模化发展不够,服务体系不健全,产业链条不完善,不能很好地适应游客对食、住、行、游、购、娱的需求。二是包装不到位。各地、各景区、各旅行社对外宣传推介仍以打游击为主,没有形成统一的对外促销联盟,导致我市旅游主题杂乱,影响力弱,认同度低。没有培育出像兵马俑、九寨沟类的世界级旅游精品,没有一家旅游类上市公司,抗风险能力差,核心竞争力不强。三是产品开发不到位。旅游产品缺乏地方特色,尤其是在旅游和经济的结合上显得尤为欠缺,和景区配套的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服务产业发展缓慢,对三产带动不大。

(二)旅游业发展远远落后于我市经济发展的问题。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应该为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但目前旅游经济对全市经济的贡献还较小,所占的比重较低。

(三)旅游发展水平和产生的效益与丰富的旅游资源还不相称的问题。

与我市丰富的旅游资源禀赋相比,我市旅游产业发展仍较滞后,还存在着服务功能不健全、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高端产品和游客偏少、综合效益不高等问题。

五、坚持三项原则。

(一)坚持规划引领的原则。

科学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规划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发展水平。要聘请全国乃至国际一流机构、一流专家,抓紧编制《安阳市“三阳开泰”旅游总体规划》。规划的编制要突出三个字,一个是“高”,就是要高水平;第二个是“特”,就是要有安阳特色;第三个是“实”,就是要有可操作性,能够落地,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二)坚持机制创新原则。

在加大政府旅游投入的同时,必须引入市场机制、依靠社会资金。要转变依靠政府办旅游、依靠财政投旅游的传统发展方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拓宽旅游业投融资渠道。要坚持大投资、大项目、大开发,善用外力,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上一批带动性强的旅游项目,真正实现旅游的转型升级,推动我市旅游业快速发展。

(三)坚持拉长产业链条的原则。

旅游业作为当前全球第一大产业和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特点,带动性、渗透力强,能够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融合、形成经济发展的倍增效应。因此,谋划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按照做大的要求,立足于现代服务业的全局,拉长产业链条,促进旅游业由单一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由门票经济型向产业经济型转变,由市场低端型向市场高端型转变,由资源依赖型向谋划创意型转变,由单一发展向集聚发展转变,在全面提升旅游产业整体实力的同时,延伸现代服务业产业链,形成旅游业与一产、二产、三产及会展业、观光度假业等其他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六、畅通三条途径。

(一)走精品之路。

要树立精品意识和以人为本、游客至上的理念,向高标准看齐,不断提升旅游产品的层次和水平。我们安阳的特色是历史文化,这些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可归纳为“三根两游”:第一,文字之根。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字,包括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在内,除了甲骨文以外都湮灭了,只有甲骨文一脉相承,传承至今,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第二,文化之根。五经之首的《易经》所包含的朴素唯物主义的哲理,以及它的神秘色彩,在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第三,颛顼、帝喾是我们的民族之根。“两游”即岳飞精神与红旗渠精神的“精神游”和“风光游”。我们要把安阳的文化资源、历史资源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在甲骨文的研究和展示、大力弘扬易学方面下功夫,更好地发挥旅游精品的吸引带动作用,做大做强旅游经济。

(二)走市场开拓之路。

旅游是典型的形象产业和眼球经济、创意经济,宣传推介、市场开拓十分重要。要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营销战略,扩大旅游宣传的聚合效应、整体效应和放大效应,推动旅游客源向高端化发展。第一,加强与世界旅游组织、境外大型旅行商合作,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和境外代理销售伙伴,大力拓展旅游客源市场尤其是入境游市场,力争入境游保持较快增长。第二,坚持“少而精”的原则,集中力量办好重大节会活动,搭建旅游业交流合作平台。第三,坚持区域互动、培育大市场,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及周边地区的旅游合作,推进资源共享、客源互送,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三)走融合发展之路。

第一,要与一产融合。因地制宜开发多种形式的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等农业旅游、乡村旅游。第二,要与二产融合。大力培育旅游装备制造业,积极发展生产线旅游、产品旅游等工业观光旅游。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契机,强化城市的旅游功能,实现城市建设和旅游发展相互促进、和谐统一。第三,要与文化、体育、饮食等行业的深度合作,形成文化旅游、美食旅游、民俗旅游,同时还能让餐饮、住宿、零售等传统行业焕发生机,促进度假电子商务、旅游金融等新业态的迅速兴起。要依托林滤山国际滑翔基地,大力发展滑翔旅游、体育旅游,真正把我市打造成为中国航空运动之都。

七、抓好三个环节。

(一)吃的环节。

要有文化品位,要突出地方风味,让游客在吃中吃出乐趣,吃出文化,吃出知识,吃出健康。而安阳的名吃,应该算道口烧鸡、老庙牛肉,还有小吃粉浆饭、灌肠、血糕等,但还没有形成既有安阳特色,又有文化内涵的菜系。因此,我们要下大功夫挖掘一批具有安阳特色风味的小吃使之形成菜系,还要编排一些有文化品味、有历史传说的故事,形成既营养又好吃的安阳名吃,来满足游客在“吃”这一旅游要素上的需求。

(二)购物的环节。

旅游纪念品是旅游购物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旅游者来说,它不仅是游客到过这一旅游胜地的物证,是旅游者旅游活动的扩大和延伸,也是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市在发展旅游业同时,也要创建旅游购物定点商场,每个旅游景点都要建一个旅游商店,创办旅游纪念品生产企业,在设计制作旅游纪念品的过程中,要摒弃雷同化、大众化的开发模式,把文化品味与吃结合起来,设计制作出既有本地特色,又有文化内涵的纪念品,在“一景一品”的基础上,力求“一景十品”或更多一些旅游纪念品,注重打造“名品”,增加“购物”这一要素在旅游收入中的比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娱乐的环节。

娱乐活动要丰富多彩。要坚持“内外有别、昼夜一体”的原则,白天多为游客提供一些参与性、趣味性、愉悦性的项目,晚上多设计一些放松性、舒适性、活泼性的节目,使游客在游中有娱,娱中有游,克服“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传统旅游模式。

八、健全三个保障。

(一)健全组织保障。

旅游业涉及的行业多、部门广,组织协调的任务重、责任大。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发展旅游业摆上优先位置,以全局视野、战略眼光、系统思维来统筹、来谋划、来安排,以硬目标、硬措施、硬考核来要求、来推动、来督促。旅游部门要解放思想、敞开胸怀、开拓视野,加强与工业、农业、教育、交通运输等部门的联系,宣传引导更多的部门参与、支持旅游工作,真正形成发展旅游的合力,真正形成大旅游的格局。

(二)健全体制保障。

景区管理体制早改早主动,晚改则被动,不改没出路。必须下决心学习云台山、南湾湖等创新景区管理体制的经验,逐步建立符合国家政策法规、适应现代旅游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特别是对跨行政区域、跨部门管理的旅游景区,抓紧研究制定集中管理和利益分配的合理机制,逐步实现全市景区的“四统一、一捆绑”方针,即统一打造、统一宣传、统一推介、统一会展,同时进行资金捆绑,形成整体宣传推介的合力。

(三)健全环境保障。

要优化旅游教育结构,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加强从业人才培训,加快形成行政管理、企业经营、行业服务三个层面相配套的旅游人才体系,积极引进策划创意、规划设计、项目运作等高层次人才,满足旅游产业发展对各种人才的需求。加强行业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管理好自己的队伍,为旅游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同志们,培育壮大旅游产业,机遇难得,前景广阔。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奋力拼搏,努力把我市建设成国内外人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开创我市旅游产业发展新局面,使旅游产业在加快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副市长在旅游发展工作会讲话篇三

同志们:

这个工作抓不好,今年的发改工作,就不能说取得了好的成效。希望大家认真领会两位同志的发言,认真进行贯彻。下面,我再强调两方面内容。

2021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经历了一些难以预料、前所未见的重大挑战和考验。在这样严峻的考验下,我市经济社会仍然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初步统计,去年我市gdp超过x亿元,增长超过x%,增速继续保持x城市第一,经济总量约占全省的x%,人均gdp首次突破一万美元大关。这个成绩确实来之不易,这当中,全市发改部门围绕市委、市政府的目标任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功不可没。刚才x已就去年的工作做了全面总结,我想有几个方面,或者说是去年全市各级发改部门的工作亮点,在这里要特别提出来说一说。一是认真组织编制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科学制定对各区经济社会工作任务考核办法,对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市、区发改部门主动沟通联系上级部门,积极向省汇报、衔接,争取到了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和省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其中在年末中央x亿元计划里面挤进去x个项目,安排总投资x多万元。三是认真履行参谋职能,及时掌握国家和省宏观政策导向,研究分析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情况,主动为各级党委、政府提出建设性对策和建议。特别是年底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出台了《x市关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市领导提出要求到形成定稿,前后大概一个星期左右,时间紧、任务重,牵涉方面多。在这么短时间内出了很好的材料,市委、市政府领导给予了充分肯定,说明我们的发改部门在关键时刻是能够拉出来,能够打胜仗,经受住了考验。四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有新举措,特别是在推进城市可经营项目市场化方面有所创新,取得了新成绩,已经打造成为x的一张名片。五是积极推动对口支援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获得了省工作组的充分肯定。去年一年,我们市和各区发展改革局的同志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和中心任务,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工作。与此同时,各区政府和市直相关部门对发改工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大家对全市和各区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各区政府的领导、全市发改系统的同志以及市直相关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的工作,刚才x已经作了具体部署。下面,我想结合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x届x次全会和市委x届x次全会的精神,就有关问题,再做一些强调和补充。

(一)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准确把握宏观调控政策导向。

我们发改部门是研究和推进经济工作的宏观部门,也是综合平衡部门,所以掌握当前的形势,把握当前的政策,对我们的工作至关重要。对于今年的形势,我觉得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危、机并存,危中有机。我们工作的关键是如何“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危”主要是指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非常复杂,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下一步将如何演化,现在还不是很明朗,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可能进一步加深。受此影响,预计今年特别是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会比较严峻。温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今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从最近的数据来看,一月上旬五个区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都是负增长。虽然有些不可比因素,但税收收入、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是经济形势和企业效益的晴雨表,元旦过后头十天就出现负增长,也是历年少有的。因此,对当前经济形势的严峻程度要有清醒的认识,要高度重视,绝不能掉以轻心。但同时,我们更要看到困难面前也蕴藏着诸多有利条件。一是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遏制经济下滑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将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经济下行的势头。二是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未来x年仍将是我国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三是改革开放x年打下的坚实的物质和体制基础,使x具有较强的抵御风险能力。昨天召开的全市纳税大户表彰会反映出了我们x的经济基础和企业实力。x年纳税超千万的企业有x家,比上年增加x%,这近x家企业全年的税收增幅超过x%,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x个百分点。这说明我们x制造业基础好,企业规模效益也越来越明显。四是我们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形势,见机早、出手快,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克服困难的主动权。五是中央和省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成为我们克服困难的巨大动力,《xx》给予了我们许多可以拉动经济发展的思路、政策、项目。六是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为我们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转变外经贸发展方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供了难得机遇。历史证明,危机往往就是机遇,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机遇。这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机遇,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大机遇,是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重大机遇,是推进自主创新的重大机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机遇。我们要集全市之力,做好化“危”为“机”工作,力争在应对危机、战胜危机的过程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使x的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我们发改部门的同志,首先要对今年形势有一个清醒全面的认识,用辩证思维,统一认识,坚定信心,在应对挑战中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二)抓住重点项目建设,全面落实扩大内需各项政策。

或者有了项目,但资金不落实、不到位,银行受信贷规模限制,爱莫能助。因此,一个立项困难,一个融资困难,造成很多项目想推进也推进不了。现在政策有了,机遇来之不易,但也很可能会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究竟能够延续多久,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如果在有利条件下,我们不抓紧工作,不抓紧立项,一旦政策环境变化,就会贻误战机,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当前有利时机,超常规开展工作,不断推出项目,抓紧立项,抓紧融资。绝对不能坐等机遇,更加不能错失机遇,这是我们发改部门全体同志当前重要的政治责任和工作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辜负全市人民和社会各界对我们的信任和期望,才能完成市委、市政府和各区党委政府交给我们发改部门的工作任务。我希望各区都能一起行动,共同推进项目工作。这里我强调几个方面:

1、加快落实各项政策。各级发改部门要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出台扩大内需文件精神,掌握政策动向,在落实过程中进一步完善《x市关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制订详细的工作计划,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使已确定的项目尽快启动,已动工的项目加快建设。切实加强政银企之间的沟通协调,尽快将我市与各大商业银行签订的x亿元授信资金落实到企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改善中。一是企业方面,最近市有关部门跟各区协调,已经安排了x家作为重点融资企业,希望还有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银行进行对接,使资金能更好地落实到企业的发展中去。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准备成立路桥公司和铁道投资建设公司,分别作为全市范围内的路桥建设和铁道投资建设的融资平台,这两个工作春节前后就要启动,希望各区利用这个机会加快和银行的对接工作,及时解决项目资本金问题。三是一批民生事业建设项目也要抓紧,特别是我们提出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x个项目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和环境保护方面的项目,各区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各业务主管部门要积极配合,特别是已经确定要建设的那些项目,怎么融资,怎么立项,一定要主动积极提出方案意见,然后同发改等相关部门配合好,尽快做好立项工作,尽快开展融资。

2、有序推进项目工作。一是加快在建项目工作进度,重点协调解决资金、土地、环评等瓶颈问题,确保工程稳步推进。二是抓紧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尤其是列入省新十项工程和省重点建设项目,加大包装推介力度,加大对上衔接协调力度,加快筛选符合政策投向的项目。先抓立项,一定要排上队、挂上号,否则就来不及。三是抓紧做好项目储备工作,围绕政策导向,谋划和储备一批规模较大的项目,争取项目不断档,投资不断流,为我市经济持续发展和结构调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抓紧落实重点项目。紧紧抓住中央和省扩大内需这一难得机遇,进一步加强与国家和省发展改革委等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有更多重点项目纳入到第二批x亿元的新增中央投资计划中。中央还有第三批、第四批新增投资,我们也要未雨绸缪,早作准备。对已列入中央首批投资计划扶持的x个项目,以及列入省重点支持的轨道交通、高速公路、能源保障工程、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x个项目,要积极落实好资金、用地等。这里特别要强调,争取到的中央项目,中央财政资金拨下来的要及时安排到位,市里面要配套的资金也要及时落实,而且要保证资金管好用好。对我市今年x项重点项目,要加大力度,有效推进,切实拉动内需增长。春节上班后,x月份或x月份,市政府计划牵头召集有关部门专门对市本级和各区的重点项目立项和推进情况作一次专题调研和检查,总结经验,检查不足,必要时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好的区召开重点项目工作的现场会议。希望各区和相关部门做好这方面的准备。

(三)落实工作责任,扎实推进《xx》的实施。

1、提高认识,加强学习。《xx》已于近期正式发布,从省里到x各个市,对此都很重视,重要意义我在这里就不多讲了。下一阶段,我们要按照省里、市里的统一部署,认真学习、全面理解《纲要》,将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动我市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可以说,《纲要》每一句话都富有含金量,内涵丰富,意义深刻,对我们来说都是重大的政策机遇。发展改革部门作为具体贯彻落实《纲要》的业务部门和综合部门,首先要把《纲要》学深、学透、学好。今天上午,市发展改革局请了省发展改革委的同志对《纲要》进行学习辅导和内容解读,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今后这样的学习还要多搞。《纲要》的学习贯彻我们刚刚开始,很多问题也有待于我们在学习贯彻过程中不断深化认识,不断加强领会,春节后这方面的工作要更大范围的开展。各级政府、各部门要按照黄华华省长指示的“一个根本、四个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多种宣传的渠道,利用《纲要》出台的契机争取更多的对外合作机会,切实推进《纲要》的实施。

2、加强统筹,建立机制。省政府准备成立《纲要》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意见,我们也准备成立一个工作领导小组,由市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单位作为成员,办公室就设在市发改局。协调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纲要》实施中的重大问题。这项工作现在正在准备,春节后就要把工作机制和体制建立起来。

3、虚实结合,抓紧落实。按照省委x书记的要求,确保《纲要》的实施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采取务虚与务实相结合的办法。所谓“务虚”,《纲要》提供了广阔的政策空间和思路,下一步我们还要去制定重点专项规划。从《纲要》对x未来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来看,之前我们制定的一些专项规划基本上是符合《纲要》的,但是还要作进一步优化和细化。所谓“务实”,就是对《纲要》中已经明确的项目,特别是针对x的项目,需要我们一项一项具体落实。按照省里要求,我市要抓紧制定实施《纲要》的工作方案,市发展改革局已经在起草《x市贯彻落实<xx>的实施意见》,这是全市的大事,牵涉到许多部门,也牵涉到各区,大家要积极主动配合,着力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两型社会、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深化改革推进发展、环境再造、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浓墨重彩,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意见。

(四)进一步深化改革,积极推进机制体制创新。

1、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今年省、市都要推进机构改革,任务很重。最近省机构改革的方案已经下发征求意见。按照部署,省的机构改革从x月份开始,那么地市一级的改革预计上半年开始,今年年底要结束。我们要研究制定改革方案,完善政府组织体系和行政运行协调机制,要大力配合支持做好x区综合改革工作,继续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加强和规范全市各级行政服务中心的统筹规划,完善行政审批电子网络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2、积极探索农村体制改革。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力争在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创新农村管理模式和建立农业发展补偿机制等x个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

3、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重点是要全力办好计划在今年x月份举办的城市可经营项目投资洽谈活动。这个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效果不错,市政府决定今年继续办下去,而且要比往年办得更好。今年我市出台加大投资、拉动内需的政策,x个项目预计总投资x亿,今明两年的投资大概在x亿左右。其中财政资金只是一部分或一小部分,大部分都要通过社会投资、企业投资,或银行融资来进行。在当前拉动投资扩大内需的大环境下,更加要做好可经营项目这篇文章,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大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x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全市发改部门要积极主动与政府有关部门沟通联系,密切协作,紧紧围绕扩大内需政策措施,抓紧做好项目的策划包装和推介洽谈工作。

4、探索考核机制的创新。对各区x年考核工作目前基本完成了,考核结果已经上报市政府,等政府讨论后就执行。下一步要大力配合组织部门,抓紧完善《x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适时开展试算工作,进一步探索科学合理有效的考核办法,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标和要求转化为可考核的客观标准,形成正确的评价导向,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确保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5、完善粮食安全机制。根据省的要求和目前x粮食储备形势,今年增加了各区的粮食储备任务,现在已经征求了各区的意见。除个别区外,其他都赞成市增加粮食储备的安排。今年是增加储备的第一年,我们希望各区认真落实好。各区要高度重视,在这个问题上不能自己骗自己。各区的常住人口有多少,按照储备起码x个月粮食来算,应该达到多少,各区要头脑清醒,心中有数。考核只是一个形式和约束,更重要是从本区的实际出发,把这个任务落到实处。另外还有一个粮库建设问题,基本上各区粮库建设在今年铺开,都要抓紧。

(五)进一步加强系统自身建设,更好发挥协调服务作用。

1、加强学习,提高队伍素质。刚才提到的,发改部门面临的任务很重,特别是如何落实好《x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发展改革局一定要牵好这个头,要协调好各方面工作。首先要求我们对这个《纲要》学习要更深入,比别人学得更早一点,领会得更深一点,这样才能负担起统筹协调这方面的任务。另外,其他方面的理论和业务学习也要抓紧。

对上搞好沟通,做好协调。这两方面做好了,相信我们的发改工作一定会在现在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借这个机会给大家拜个晚年,祝大家新年愉快,工作进步,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副市长在旅游发展工作会讲话篇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这个工作抓不好,今年的发改工作,就不能说取得了好的成效。希望大家认真领会两位同志的发言,认真进行贯彻。下面,我再强调两方面内容。

一、2021年全市发改工作取得的成绩。

2021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经历了一些难以预料、前所未见的重大挑战和考验。在这样严峻的考验下,我市经济社会仍然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初步统计,去年我市gdp超过x亿元,增长超过x%,增速继续保持x城市第一,经济总量约占全省的x%,人均gdp首次突破一万美元大关。这个成绩确实来之不易,这当中,全市发改部门围绕市委、市政府的目标任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功不可没。刚才x已就去年的工作做了全面总结,我想有几个方面,或者说是去年全市各级发改部门的工作亮点,在这里要特别提出来说一说。一是认真组织编制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科学制定对各区经济社会工作任务考核办法,对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市、区发改部门主动沟通联系上级部门,积极向省汇报、衔接,争取到了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和省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其中在年末中央x亿元计划里面挤进去x个项目,安排总投资x多万元。三是认真履行参谋职能,及时掌握国家和省宏观政策导向,研究分析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情况,主动为各级党委、政府提出建设性对策和建议。特别是年底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出台了《x市关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市领导提出要求到形成定稿,前后大概一个星期左右,时间紧、任务重,牵涉方面多。在这么短时间内出了很好的材料,市委、市政府领导给予了充分肯定,说明我们的发改部门在关键时刻是能够拉出来,能够打胜仗,经受住了考验。四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有新举措,特别是在推进城市可经营项目市场化方面有所创新,取得了新成绩,已经打造成为x的一张名片。五是积极推动对口支援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获得了省工作组的充分肯定。去年一年,我们市和各区发展改革局的同志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和中心任务,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工作。与此同时,各区政府和市直相关部门对发改工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大家对全市和各区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各区政府的领导、全市发改系统的同志以及市直相关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今年全市发改工作的几点意见。

今年的工作,刚才x已经作了具体部署。下面,我想结合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x届x次全会和市委x届x次全会的精神,就有关问题,再做一些强调和补充。

(一)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准确把握宏观调控政策导向。

(二)抓住重点项目建设,全面落实扩大内需各项政策。

或者有了项目,但资金不落实、不到位,银行受信贷规模限制,爱莫能助。因此,一个立项困难,一个融资困难,造成很多项目想推进也推进不了。现在政策有了,机遇来之不易,但也很可能会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究竟能够延续多久,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如果在有利条件下,我们不抓紧工作,不抓紧立项,一旦政策环境变化,就会贻误战机,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当前有利时机,超常规开展工作,不断推出项目,抓紧立项,抓紧融资。绝对不能坐等机遇,更加不能错失机遇,这是我们发改部门全体同志当前重要的政治责任和工作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辜负全市人民和社会各界对我们的信任和期望,才能完成市委、市政府和各区党委政府交给我们发改部门的工作任务。我希望各区都能一起行动,共同推进项目工作。这里我强调几个方面:

1、加快落实各项政策。各级发改部门要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出台扩大内需文件精神,掌握政策动向,在落实过程中进一步完善《x市关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制订详细的工作计划,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使已确定的项目尽快启动,已动工的项目加快建设。切实加强政银企之间的沟通协调,尽快将我市与各大商业银行签订的x亿元授信资金落实到企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改善中。一是企业方面,最近市有关部门跟各区协调,已经安排了x家作为重点融资企业,希望还有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银行进行对接,使资金能更好地落实到企业的发展中去。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准备成立路桥公司和铁道投资建设公司,分别作为全市范围内的路桥建设和铁道投资建设的融资平台,这两个工作春节前后就要启动,希望各区利用这个机会加快和银行的对接工作,及时解决项目资本金问题。三是一批民生事业建设项目也要抓紧,特别是我们提出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x个项目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和环境保护方面的项目,各区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各业务主管部门要积极配合,特别是已经确定要建设的那些项目,怎么融资,怎么立项,一定要主动积极提出方案意见,然后同发改等相关部门配合好,尽快做好立项工作,尽快开展融资。

2、有序推进项目工作。一是加快在建项目工作进度,重点协调解决资金、土地、环评等瓶颈问题,确保工程稳步推进。二是抓紧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尤其是列入省新十项工程和省重点建设项目,加大包装推介力度,加大对上衔接协调力度,加快筛选符合政策投向的项目。先抓立项,一定要排上队、挂上号,否则就来不及。三是抓紧做好项目储备工作,围绕政策导向,谋划和储备一批规模较大的项目,争取项目不断档,投资不断流,为我市经济持续发展和结构调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抓紧落实重点项目。紧紧抓住中央和省扩大内需这一难得机遇,进一步加强与国家和省发展改革委等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有更多重点项目纳入到第二批x亿元的新增中央投资计划中。中央还有第三批、第四批新增投资,我们也要未雨绸缪,早作准备。对已列入中央首批投资计划扶持的x个项目,以及列入省重点支持的轨道交通、高速公路、能源保障工程、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x个项目,要积极落实好资金、用地等。这里特别要强调,争取到的中央项目,中央财政资金拨下来的要及时安排到位,市里面要配套的资金也要及时落实,而且要保证资金管好用好。对我市今年x项重点项目,要加大力度,有效推进,切实拉动内需增长。春节上班后,x月份或x月份,市政府计划牵头召集有关部门专门对市本级和各区的重点项目立项和推进情况作一次专题调研和检查,总结经验,检查不足,必要时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好的区召开重点项目工作的现场会议。希望各区和相关部门做好这方面的准备。

(三)落实工作责任,扎实推进《xx》的实施。

1、提高认识,加强学习。《xx》已于近期正式发布,从省里到x各个市,对此都很重视,重要意义我在这里就不多讲了。下一阶段,我们要按照省里、市里的统一部署,认真学习、全面理解《纲要》,将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动我市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可以说,《纲要》每一句话都富有含金量,内涵丰富,意义深刻,对我们来说都是重大的政策机遇。发展改革部门作为具体贯彻落实《纲要》的业务部门和综合部门,首先要把《纲要》学深、学透、学好。今天上午,市发展改革局请了省发展改革委的同志对《纲要》进行学习辅导和内容解读,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今后这样的学习还要多搞。《纲要》的学习贯彻我们刚刚开始,很多问题也有待于我们在学习贯彻过程中不断深化认识,不断加强领会,春节后这方面的工作要更大范围的开展。各级政府、各部门要按照黄华华省长指示的“一个根本、四个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多种宣传的渠道,利用《纲要》出台的契机争取更多的对外合作机会,切实推进《纲要》的实施。

2、加强统筹,建立机制。省政府准备成立《纲要》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意见,我们也准备成立一个工作领导小组,由市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单位作为成员,办公室就设在市发改局。协调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纲要》实施中的重大问题。这项工作现在正在准备,春节后就要把工作机制和体制建立起来。

3、虚实结合,抓紧落实。按照省委x书记的要求,确保《纲要》的实施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采取务虚与务实相结合的办法。所谓“务虚”,《纲要》提供了广阔的政策空间和思路,下一步我们还要去制定重点专项规划。从《纲要》对x未来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来看,之前我们制定的一些专项规划基本上是符合《纲要》的,但是还要作进一步优化和细化。所谓“务实”,就是对《纲要》中已经明确的项目,特别是针对x的项目,需要我们一项一项具体落实。按照省里要求,我市要抓紧制定实施《纲要》的工作方案,市发展改革局已经在起草《x市贯彻落实xx的实施意见》,这是全市的大事,牵涉到许多部门,也牵涉到各区,大家要积极主动配合,着力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两型社会、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深化改革推进发展、环境再造、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浓墨重彩,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意见。

(四)进一步深化改革,积极推进机制体制创新。

1、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今年省、市都要推进机构改革,任务很重。最近省机构改革的方案已经下发征求意见。按照部署,省的机构改革从x月份开始,那么地市一级的改革预计上半年开始,今年年底要结束。我们要研究制定改革方案,完善政府组织体系和行政运行协调机制,要大力配合支持做好x区综合改革工作,继续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加强和规范全市各级行政服务中心的统筹规划,完善行政审批电子网络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2、积极探索农村体制改革。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力争在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创新农村管理模式和建立农业发展补偿机制等x个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

3、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重点是要全力办好计划在今年x月份举办的城市可经营项目投资洽谈活动。这个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效果不错,市政府决定今年继续办下去,而且要比往年办得更好。今年我市出台加大投资、拉动内需的政策,x个项目预计总投资x亿,今明两年的投资大概在x亿左右。其中财政资金只是一部分或一小部分,大部分都要通过社会投资、企业投资,或银行融资来进行。在当前拉动投资扩大内需的大环境下,更加要做好可经营项目这篇文章,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大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x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全市发改部门要积极主动与政府有关部门沟通联系,密切协作,紧紧围绕扩大内需政策措施,抓紧做好项目的策划包装和推介洽谈工作。

4、探索考核机制的创新。对各区x年考核工作目前基本完成了,考核结果已经上报市政府,等政府讨论后就执行。下一步要大力配合组织部门,抓紧完善《x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适时开展试算工作,进一步探索科学合理有效的考核办法,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标和要求转化为可考核的客观标准,形成正确的评价导向,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确保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5、完善粮食安全机制。根据省的要求和目前x粮食储备形势,今年增加了各区的粮食储备任务,现在已经征求了各区的意见。除个别区外,其他都赞成市增加粮食储备的安排。今年是增加储备的第一年,我们希望各区认真落实好。各区要高度重视,在这个问题上不能自己骗自己。各区的常住人口有多少,按照储备起码x个月粮食来算,应该达到多少,各区要头脑清醒,心中有数。考核只是一个形式和约束,更重要是从本区的实际出发,把这个任务落到实处。另外还有一个粮库建设问题,基本上各区粮库建设在今年铺开,都要抓紧。

(五)进一步加强系统自身建设,更好发挥协调服务作用。

1、加强学习,提高队伍素质。刚才提到的,发改部门面临的任务很重,特别是如何落实好《x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发展改革局一定要牵好这个头,要协调好各方面工作。首先要求我们对这个《纲要》学习要更深入,比别人学得更早一点,领会得更深一点,这样才能负担起统筹协调这方面的任务。另外,其他方面的理论和业务学习也要抓紧。

对上搞好沟通,做好协调。这两方面做好了,相信我们的发改工作一定会在现在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借这个机会给大家拜个晚年,祝大家新年愉快,工作进步,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副市长在旅游发展工作会讲话篇五

根据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工作目标和原则要求,着力在以下五项重点工作上取得新突破:

一要着力在旅游项目工作上取得新突破。项目建设和投入是旅游业发展的必要基础,关系到旅游业发展后劲和增长潜力。要进一步完善《衢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健全完善旅游项目开发建设体系,制定实施我市“三年旅游建设行动计划”,认真谋划、包装、建设一批景点、景区开发等重点旅游项目,推进旅游业加快发展。

二要着力在旅游产业链延伸上取得新突破。旅游业是综合性强、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产业,要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六要素,牢固树立大产业、大旅游的观念,突破行业、区域局限,科学规划布局区域旅游的主导产业、相关产业,完善旅游产业协作配套环境,大力开发具有衢州特色、带动能力较强、贴近游客心理的旅游商品,推进旅游产业与餐饮、住宿、交通、商贸、文体等其它产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进一步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加快形成旅游产业集群,提高旅游产业的集聚力和贡献率。

三要着力在旅游品牌打造上取得新突破。衢州旅游品牌塑造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整合程度不够,没有形成集中向外推介的区域性统一品牌。要进一步形成“全市一盘棋”理念,整合市域资源,统一加强外宣工作,合力打造衢州品牌,提升衢州整体形象。市旅游局要与各县(市、区)加强协调,深入研究,找准兼顾各方、突出整体的统一对外宣传。

促销方案。

精心提炼设计和推广运用衢州旅游宣传。

口号。

标识,打造区域旅游品牌。要进一步利用中央媒体,有针对性的加强在重点客源地的媒体推介宣传活动,提升衢州品牌和形象。

四要着力在旅游支撑体系上取得新突破。进一步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以满足旅游者需求为导向,以完善旅游服务质量体系为基础,以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工程为载体,抓好交通、景点景区、配套服务等支撑体系建设,规范和提升旅游服务水平。重点要突出抓好旅游集散中心项目建设,今年力争取得突破。

五要着力在旅游体制机制上取得新突破。重点在以下方面努力形成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一是完善领导机制,建立健全全市统一、协调各县(市、区)的旅游发展领导机构,切实加强旅游业发展的整合、引导、管理和服务。二是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建立完善旅游项目决策咨询制度,重大旅游建设项目要成立专项小组,开展全程跟踪协调服务,不断提高旅游项目建设质量。三是完善投入机制,市级财政今年安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500万元,专项用于旅游业发展的引导、激励,宣传策划等方面经费支出;同时对旅游景点、景区开发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市政府将根据项目建设实际,专题研究资金保障问题。各级财政在旅游业发展上,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四是完善监管机制,建立健全旅游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体系,全面落实景点、景区安全责任,加强旅游安全和危机管理。尤其春节将至,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景点、景区的安全监管,组织专项安全检查,落实整改措施,消除隐患,确保节日旅游安全。

同志们,加快衢州旅游产业大发展的目标思路已经明确,工作任务已经部署,关键是要狠抓落实。各级各部门要根据市委、市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整体部署,结合各地实际,突出重点,开拓创新,强化协作,努力开创我市旅游业发展新局面,为衢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重要贡献。

3

页,当前第。

3

1

2

3

副市长在旅游发展工作会讲话篇六

管理工作。

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经市政府研究同意,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主要是传达贯彻全省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过去一年国企改革发展和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务。市里高度重视此次会议的召开,谢书记、蒋市长专门作出重要批示,市人大陈秋保副主任、市政协张育平副主席亲临会议指导。刚才,市政府办宋云波副主任宣读了谢书记、蒋市长的重要批示,在批示中,谢书记、蒋市长充分肯定了全市国企改革和国资监管工作成效,并对今年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这是对我们的极大关心、鼓舞和鞭策,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市国资委彭芦新主任认真总结了去年的国企改革和国资监管工作情况,并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初步安排,提出了具体要求,我完全赞同,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高安、铜鼓和宜工改制工作组的代表分别发了言,都讲得很好,希望相互学习借鉴,共同促进工作。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不足,进一步坚定做好工作的信心。

2011年,各级国资监管机构和企业改革综合协调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企业”为目标,履职尽责,开拓奋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显著成绩。

2011年,是企业改革三年收官之期,也是国企改革攻坚克难之年。通过上下齐心、部门协作,我市努力克服诸多不利因素,扎实推进企业改革,基本完成了改革任务。全市七个系统655户国有非工企业,完成改革649户,完成率达到98.8%。所剩的6户国有林场企业,根据省里统一安排,纳入今年的全省林业企业改革范围。纳入新一轮改革范围的37户七个系统外国有非工企业,完成改革33户;66户集体企业,完成改革55户,其中宜丰、奉新、高安、樟树、万载5县(市)全面完成企业改革任务,市本级3户、袁州8户、铜鼓2户、丰城1户、靖安1户企业因资金短缺等原因暂未完成,但均已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

通过完善管理举措,创新长效机制,市本级在市直单位清产核资、产权管理、资产转让、企业改革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和规范,重点把严了国有产权移交转让关口,市直行政事业单位搬驻行政中心集中办公后,对腾空的国有资产实行统一清收、分类管理,将所有非经营性资产划归市城投总公司和宜阳新区统一管理,经营性资产划归市国资公司集约经营,基本实现了国有资产“无缝隙”管理,构筑起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防火墙”。与此同时,各县(市、区)国资监管工作亮点纷呈。樟树市专门出台《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从制度层面上维护了政府和社会的公共利益;高安市制定下发《关于全面推行农村集体“三资”代理监管机制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信息化建设管理的暂行办法》,使国资监管向农村基层延伸;奉新县对城区经营性户外广告设施进行清理登记,公开拍卖使用权,实现增值50.1%,等等,取得了较好的国资监管成效。

充分发挥国资部门“管家”职能,一方面,采取对外租赁、公开拍卖、转让股权等多种方式,千方百计盘活国有资产,想方设法促使保值增值。2011年,仅市国资公司经营管理的国有资产实现租赁收益629.1万元,增长30%;实现处置收益1319.4万元,较评估值增值51.2%;实现股权收益500万元,国有股权未分配利润1350万元,等等,国资经营效益良好。另一方面,按照“举债有度、用债有方、还债有源”的原则,科学搭建融资平台,积极对外担保融资,市本级先后打造了市城投公司、国资公司、路桥公司、旅游集团公司等8个国有融资平台,服务重点项目30多个,成功融资30多亿元,有效破解了国企改革、项目建设等筹资难题,实现了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市场化。

在不断加强国资监管和企业改革的同时,各级国资监管机构和企业改革综合协调部门始终把服务企业与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要职责,努力创新服务方式,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在监管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加强监管,积极为经济发展争做贡献。近些年来,通过抓大放小、扶优助强,国资部门扶持四特酒厂、济民可信、特种电机等一大批重点企业完成了改制,促使企业焕发了生机,充满了活力,成为促进全市经济快速崛起的主力军。2011年,老的宜工集团完成了战略性重组,新成立的宜春重工竣工投产,去年完成销售收入10亿元,预计今年实现50亿元,到2015年达到200亿元,极有可能成为我市首个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的企业,逐步发展成为宜春经济发展的支柱企业。

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的关心指导,得益于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倾力支持,也与各级国资监管机构和企业改革综合协调部门辛勤付出分不开,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你们所取得的喜人成绩,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体奋战在国资监管和企业改革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在国资监管和企业改革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说,国企改革任务还没有彻底完成,已经改制的企业尚遗留不少问题,国企改革任务仍然很重。再比如,国有资产的清收统管还不够到位,特别是对出租车经营权、城市公交线路经营权、特许经营权等无形资产和城市资源性资产底数不清,监管不够。又比如,政府享有的国有股东权益不到位,除市国资公司、罗宾公司、汽运总公司等个别企业,按规定上缴了国有资本收益外,绝大多数国有企业未向政府上缴国有资本收益,等等。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国资监管和企业改革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树立信心,切实站在服务赶超发展、建设幸福宜春的高度,增强紧迫感,强化责任感,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全力以赴推进国资监管和企业改革工作。

二、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坚决完成今年的各项任务。

2012年,是实施兴工强市战略的攻坚之年,也是加快幸福宜春建设的关键之年。各地、各级国资监管部门要围绕中心工作、突出重点,发挥职能、服务大局,一手抓企业改革、一手抓国资监管,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永无止境,常抓常新。企业要永葆活力,就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努力创新体制机制。在企业改革方面,今年要突出抓好以下工作:一要坚持标准,继续完成企业改革任务。前面我已经讲过,去年,我市尽管顺利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国企改革目标任务,但按照我市制定的三年收官战略目标,目前全市仍有21户企业未能全面完成改革任务,其中市本级3户、县(市、区)18户,希望引起高度重视,继续按照分级、分口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争取支持,努力筹集资金,特别是对6户林场企业的改革,市林业部门要主动与省直有关厅局搞好对接,争取政策,尽快完成好改革任务,不得一拖再拖。同时,对已经置换职工身份的改制企业,要继续做好职工“三险”接续、资产处置、水电改造、社区移交等改革扫尾工作,并跟进做好改革资金审核、工作总结验收,资产资金清收等工作,彻底了结企改任务,撤销改制派驻机构。二要认真负责,妥善解决改制遗留问题。企业改制遗留问题解决不好,会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去年,按照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市企改办组织力量,对市直17个部门、53户完成改制的企业组织了“回头看”,梳理出了一些遗留问题,主要涉及职工“三险”接续、水电分户、拖欠款项等方面,关系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市国资监管部门和市直各有关部门要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筹措资金,妥善加以解决,努力确保职工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三要立足发展,引导企业不断激发活力。完成企业改革,并不等于一劳永逸。各地、各部门一定要强化服务意识,及时转变思路,以务实、负责的态度,坚决克服“一改了之、关门走人”的消极思想;以开放的思维,将改革工作重心放在促进改革企业增活力、促发展工作上来,继续加大对改革后仍保留的国有企业督促和指导力度,着力推动改革企业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更活机制上实现发展壮大。特别是对国有企业,各级国资监管部门要切实承担起确保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积极引导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实现由“要我发展”向“我要发展”转变;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激励约束机制,重点推进企业人事、用工和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使企业家有盼头、管理技术人员有热情、广大职工有干劲,实现企业自身良性发展。

到目前为止,我市国企改革主体任务已经完成,各级国资监管部门要逐步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加强国资监管工作上来,积极探索有效形式,不断完善监管体系,努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一是全面清产核资,管全资产。今年,要专门组建清收管理工作办公室,抽调精干力量,再次对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原有的办公楼、车库、食堂、活动室和店面等国有资产,组织核查清收,确保列入清收范围内的国有资产,该清收的全面清收、该入账的一律入账、该核销的及时核销,做到账物相符、来去清楚、手续齐备。要继续完善经营性资产监管措施,制定出台非经营性资产、无形资产和城市资源性资产监管办法,尽快将出租车经营权、城市公交线路经营权、城市广告经营权、特许经营权等无形资产和城市资源性资产,以及占用其他国有资产、资源经营和收费等行为纳入统一监管范围,进行清收统管。要切实加强“三区”国有资产监管,市国资监管部门要严格按照《市本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实施办法》等文件规定,扎实开展宜春经济开发区、宜阳新区和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国资监管工作,指导并协助“三区”完善办事机构,充实专职人员,强化国有资产监管工作。二是强化监管职责,管好企业。各级国资监管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管国有出资企业的职责,企业董事、监事和高管人员,由国资监管部门依法任免;对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实行备案管理。参照省里和新余、赣州等地做法,各级国资监管部门均要设立监事会,依法向国有企业外派监事;建立健全企业统计评价、经营责任考核等工作机制,推行企业年度经营责任考核制度,完善企业财务和资产风险预警机制,落实国有资产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进一步强化国有出资企业监管。三是启动经营预算,管出效益。市国资监管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认真调研,积极探索,尽快制定出台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特别是对预算的编制范围、编制方法、编制要求等方面要深入研究、科学谋划,力求切合实际、操作性强。今年,市本级将以市国资公司为试点,全面启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同时建立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财务预决算制度,有效规范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财务预决算管理,全面落实国资经营管理责任,切实提高国资经营效益。

各级国资监管部门要按照“资产资本化、资本项目化”的工作思路,继续加大资本运作力度,有效利用资本市场资源,实现国有资本的进退、扩张和裂变,促进国有经济乃至全市经济快速发展。一要加强资源整合。通过资源的有效调配和整合,促使国有资产向优势产业和企业集中,逐步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前景的地方国有经济支柱企业。二要抓好融资工作。今年,我们面临的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从国际来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仍在蔓延扩散,全球经济可能将进入一个较长时期的低速增长期;从国内来看,今年中央仍将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企业融资环境并不宽松。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充分发挥现有融资平台作用,创新国有资本运营思路,千方百计融资,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比如说,由于技术处理等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市对锂资源开发利用后的有价残留物,任其流失,浪费较大。市国有融资平台能否筹措资金,对此进行收储,待技术成熟后予以再利用,值得我们去探索。三要搞好投资运作。选择好的产业和项目,积极开展投资活动,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有序进退,在管住、管好的同时,立足于管活,把死钱变成活钱,激活资本的滚动升值和几何倍增效益。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努力构建推进工作的合力。

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工作,涉及职工利益,关系赶超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各级、各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认真以待,精心组织、通力协作,全力保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各级党委、政府领导要高度重视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工作,分管领导对企业改革和国资监管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要做到亲自过问,加强调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特别是对国企改革,要做到心中有数、掌控在手、把握全局。要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重点选择问题多、矛盾集中的国有企业作为联系点、突破口,做到全过程参与、指导、协调解决具体问题,确保按质完成企业改革任务。

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不仅仅是国资部门的事情,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多方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全市国资监管系统要加强调查研究和工作调度,及时掌握国有企业改革和国资监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着力研究解决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完善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相关政策。财政、人保、审计、编办、房管、国土等职能管理部门,要从大局出发,进一步强化职责,主动作为,密切配合,在资金、项目、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为国企改革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创造良好条件。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考虑到纳入统一改革范围的市直企业改革资金筹措,往往需要分步到位,市社保局、医保局、就业局等有关单位要站在全局的高度,采取灵活措施,及时为企业职工办理各项社会保险关系接续手续,让职工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切不可拖延办理,影响职工合法权益,造成不稳定因素。

做好国企改革和国资监管工作,需要大量的经济、金融、证券、税务、法律等方面的优秀人才。按照国务院明确的工作要求,国资监管部门不但要管资产,还要兼管人和事,做到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这就要求各级国资监管部门,要高度重视队伍建设,通过加强业务培训等工作,不断提升干部职工综合素质,逐步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要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引进经营管理、资本运作、资产运营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能力强、作风硬的国资监管队伍,进一步夯实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工作基础。

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续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踏实的工作作风,同心协力、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发展新局面,为促进全市赶超发展、建设幸福宜春,也为迎接十八大的胜利召开,做出我们应做的更大的贡献。

副市长在旅游发展工作会讲话篇七

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目的是深入贯彻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细化落实各项任务,安排部署2010年全市的发展和改革工作。刚才,开程同志对2009年的发展改革工作做了全面回顾,对2010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我都同意。下面,结合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就今年的经济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去年以来,我们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认真贯彻上级的决策部署,紧密结合信阳实际,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迎难而上、快速反应,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2010年的经济形势将更为复杂,中央和省里的判断,从大的方面讲,概括起来是八个字,即“喜忧参半、错综复杂”。

喜的是,我国经济总体上已在全球率先实现回升向好,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市场信心明显增强。同时,我市在发展中也面临产业转移、中部崛起和新一轮治淮工程的大好机遇。忧的是,经济发展中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外需能恢复到何种程度尚不确定;是否再度出现局部性金融动荡尚不确定;通胀预期是否转化为现实通胀压力,会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到何种程度尚不确定。并且,处于后危机时期,政府在发展的调控调节上面临两难选择,统筹协调发展成为一大难题,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发展必须好快结合,既要快跑,又要转弯,还要爬坡。

实践证明,市委、市政府近年来的各项工作举措都是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去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速12.8%,位居全省前列,其他主要经济指标均处于全省靠前位次,呈现了多年未有的好势头,全市战危机、保增长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2009年,我市城镇固定资产累计增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总量和累计增幅均居黄淮四市第3位。从数据来看,我市与黄淮四市相比还有差距,要实现市委经济工作会提出的目标,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各项任务,仍有不小压力。为此,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进取意识,加快发展速度,紧扣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和重要环节,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壮大经济总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赢得发展的主动。

当前所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任务,全面把握今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准备,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10年,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态势”为根本要求,以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四个重在”为指导,着力实施五项工作方案和七项行动计划,扎实落实上级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巩固得来不易的良好发展态势,努力实现跨越发展、弯道超车的目标。

卢展工书记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深刻阐述了“重在持续”的丰富内涵。我们必须始终把发展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一方针,切实把经济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一是强化经济运行调控调节。继续抓好应对金融危机一系列举措,防止全市经济运行出现大起大落。实施好“企业服务行动计划”,建立健全政策引导、要素保障、融资服务、产销对接、企业帮扶等长效机制。加强经济运行监测,保障煤电油气运协调供应。建立工业发展基金和创业支持体系,重点扶持30户重点工业企业、20户高成长型企业和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中小企业。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发展壮大各类信用担保机构,确保今年新增担保机构20家。二是增强“三驾马车”的拉动作用。抓好“转型升级双千工程”,实施“四百投资计划”,力争年度完成投资400亿元以上,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00亿元。建好园区,对省级从产业集聚区集中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收入,实行核定基数、超收返还政策,引导资源配置加快向产业集聚区集中。强化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每个集聚区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均要达到亿元以上,信阳产业集聚区力争突破15亿元;每个集聚区全年完成工业投资达到2亿元以上,信阳产业集聚区力争突破30亿元。继续实施争取中央投资项目责任制,开辟项目申报“绿色通道”,组织好项目筛选上报,力争争取中央新增投资10亿元以上。完善和落实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集中推出一批项目,面向民间资本公开招标,确保民间投资增长30%以上,同时,争取在发行地方债上有突破。继续完善刺激消费政策,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进一步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推进河南省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努力扭转出口对经济增长负增长的局面,落实国家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地支持全市25户重点出口企业、3户重点进口企业拓展对外贸易领域和空间,力争2010年进出口总额超过1亿美元。三是增强规划对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是确保我市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要根据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新特点,提出更有针对性的目标、任务和阶段性的政策措施,研究形成一个与国家促进中部崛起规划要求相适应,与“十一五”规划相衔接,与我市产业集聚区和战略支撑产业发展规划相呼应的总体规划。

一是以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实施战略支撑产业规划,充分发挥市级产业集聚区的示范引导作用,着力在市中心城区建设高端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绿色食品工业三大基地和生态文化旅游、现代商贸物流两大中心。加快推进15个省定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的报批和实施工作,全面落实扶持政策,创新管理机制,完善公共服务,力争到2015年,全市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承载就业人口超过50万人,形成2个主营业务收入超200亿元、3-5个超100亿元的产业集聚区。积极培育战略先导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全市经济由二产带动向一、二、三产协同带动转变。二是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全面落实自主创新体系建设规划,积极实施“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自主创新平台建设,扶持建设一批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开展创新型产业集聚区试点培育,力争今年我市有1个产业集聚区成为省级创新型产业集聚区。三是以扩大改革开放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实施“重点改革行动计划”,推进在行政管理体制、国有企业、财税体制等9个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改革,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大力实施“对外开放行动计划”,把大招商活动作为助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第一抓手,积极组织务实招商,加强对已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力度,积极推动与央企和大型企业集团的战略合作。

一是处理好“三化”协调发展的关系。省委、省政府已作出建设“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的战略举措,目前这一战略已得到国家初步认可。我们就是要推进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按照“五区一中心”的功能定位,统筹进行空间布局。加快编制完成市域综合交通规划,尽快形成内外衔接、城乡互通、纵横交错、高效快捷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突出产业集聚区的带动作用,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全市产业集聚区力争完成投资40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力争完成130亿元。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认真实施“粮食稳产保收行动计划”,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信阳粮食核心区和“六个基地”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二是处理好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既要看到我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一面,也要看到有所滞后的一面。今年在确保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要加强社会事业这一薄弱环节的建设,全面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三是处理好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要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意识,充分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强化土地资源管理,继续开展土地“六项整治”;强化节能减排,积极开展污染治理和清洁生产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争取我市1-2个产业集聚区(园区)和企业列入省第三批循环经济试点,抓好华英公司、金鼎化工、世纪金源等3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的项目建设;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继续加强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综合整治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建设一批生态示范乡镇和生态示范村。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政策措施,加强责任考核,确保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要切实把公共资源配置更多地向民生领域倾斜,大力实施“十项民生工程”,确保民生投入有较大幅度增长,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群众。实施“人力资源素质提升行动计划”和“就业促进行动计划”,确保全市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5万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努力扩大社保覆盖面。要切实把握好国家关注支持社会事业发展的机遇,全力论证、争取、实施一批教育、卫生、文化、科技、广播电视等项目,有效提升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水平。

去年,我们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采取得力措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今年我们提出了13%的增长速度,要实现这一目标压力不小,希望各级各部门要坚持立足信阳实际,着力实现自身发展与服务大局有机统一,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坚定信心,科学应对,去争取更大的工作成效。

希望各县区、各部门进一步深入基层,紧扣市委、市政府不同时期的重大决策和中心工作,(如: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河南省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试验区、产业集聚区、五大战略支撑产业)在准确吃透政策、把握市情的基础上,针对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广泛听取部门和基层的意见建议,积极酝酿每一年度经济工作重点和拟定的大事实事,使我们的各项政策和工作部署更加切合实际,更加符合群众意愿,切实增强工作的全局性、系统性和前瞻性,为确保经济社会稳定较快发展做好服务。

要强化大局意识,正确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正确处理好重点工作牵头单位与配合单位的关系,要加强纵向、横向的衔接沟通,切实做到统一步调、形成合力,特别要强化跑项争资责任,加大工作力度;特别是发改委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认真履行综合协调职能,特别是在争取项目方面,要进一步强化工作协调,切实发挥好县区和各相关部门的作用,搞好项目包装,争取使得更多的项目得到国家和省上支持。

谢谢大家!

副市长在旅游发展工作会讲话篇八

今天的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是贯彻落实市委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具体行动。刚才,会议表彰了先进,有关单位作了典型发言,就20xx年旅游工作作了具体部署,我很赞同,请大家抓好落实。借此机会,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进一步提高对加快旅游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一直以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尤其20xx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展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活动,切实把旅游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来抓,不断加大投入和开发力度,旅游业发展加快,20xx年成功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20xx年江山市也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旅游业规模扩大,品牌显现,效益不断提升。一是旅游经济总量大幅提升。20xx年以来,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数、旅游总收入等各项指标每年增幅都在20%以上,20xx年,旅游业在服务业中比重超过了30%,成为我市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二是特色旅游品牌逐渐形成。编制实施了《衢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不断完善旅游发展思路和方案,旅游经济“一城三带五块”框架基本形成,“圣、神、奇、秀、谜、园”的旅游特色进一步显现,涌现出了天脊龙门、药王山、龙游民居苑、江山清漾毛氏文化村、江山廿八都、开化根博园等一批新景点,广受游客和市民好评。三是旅游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以旅游创优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大旅游投入,加快景区景点开发,完善交通、酒店、城市公共标识等配套设施建设,累计投入5亿多元,建成了一批具备一定规模和档次的旅游项目。目前,全市拥有a级以上旅游景区17个,星级饭店48家,旅行社60家。四是旅游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红色旅游等,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产业链不断拉伸,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五是旅游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大力开展旅游对外宣传,坚持不断创新宣传载体,加强营销策划,积极举办和参加各类旅游促销活动,“神奇山水、名城衢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六是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企业和工作队伍。从业人员素质和能力进一步提升,为衢州旅游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会上表彰了一批近年来涌现的旅游业发展先进集体和个人。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刚才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以及多年来为衢州旅游发展作出贡献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旅游业发展成效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衢州旅游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与旅游经济发达的地区相比仍然比较滞后。突出表现在:一是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的力度还需加大。衢州具有生态环境良好、人文底蕴深厚的独特优势,旅游资源丰富。但目前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的水平仍然不高,资源整合力度有待加强,品牌规模效应尚未形成。尤其许多有潜力的旅游项目,由于投入力度、人才和经营等各方面问题,开发力度还需加大。二是市场需求很大,但集聚和辐射的能力有待提升。市委工作会议提出了衢州新型城市化的目标定位,就是要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这要求衢州对周边地市必须具备相对较强的集聚力和辐射力。旅游产业发展,对于提升城市品牌和形象,加快人流、物流、资金流集聚具有重要拉动作用。但目前衢州景区景点建设水平还不高,旅游业对周边地区的集聚辐射能力还不强,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快推进。三是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逐年较快增长,但旅游服务体系相对滞后。景区道路、宾馆酒店等硬件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宾馆酒店整体接待能力不强;“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尚未形成完整产业链。

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难题,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服务业发展的龙头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首先,加快发展旅游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在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中,我们三次产业结构中一产过高、三产过低,经济发展过分依赖投资拉动、消费动力发挥不足等问题比较突出。从目前看,服务业在gdp中占比为35.7%,“”规划的目标是40%,差距仍然较大。因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进一步努力扩大内需,是我们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面。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在三产中占了近三分之一的比重,本身也是引导、促进群众消费的重要领域,加快发展旅游业,对于拉动第三产业、扩大内需都具有重大意义。

其次,加快发展旅游业,是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形成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的重要抓手。市委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新型城市化的战略部署,明确了目标、定位和举措。要真正形成四省边际中心城市,旅游业必须充分发挥作用,进一步促进人流、物流集聚,为提升衢州辐射力和吸引力作出更大贡献。尤其要通过强化区域旅游协作,加快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努力实现“观光四省、游在衢州”,这也是确立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地位的一个标志。

第三,加快发展旅游业,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群众持续增收的惠民工程。旅游业是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重要纽带。多年来,我们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亮点和经验,就是大力发展“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游,以旅游业为载体、平台和推力,有效推进“百千工程”实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以城带乡步伐,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因此,下步要整合市域旅游资源,完善旅游线路涉及,丰富乡村旅游内容,进一步形成以旅游业为纽带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良好局面。

3

页,当前第。

1

1

2

3

副市长在旅游发展工作会讲话篇九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一、x年全市旅游工作情况。

实现旅游总收入x亿元,同比增长x%。

(一)着力深化旅游业改革创新。一是认真贯彻省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及时研究出台了我市《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工作分工、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二是扎实推进x示范区建设,印发了《贯彻落实x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召开了高规格的全市旅游发展大会暨x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动员会,对x示范区建设进行再部署、再推进。三是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市委将市旅游局升格为旅游发展委员会,县级文化、旅游部门整合设立文旅委,强化旅游部门的产业促进和综合协调职能。旅游业发展再次纳入对县市区政府的综合目标考核内容。

纳入市重点调度项目x个,完成投资x亿元。x诗径(一期)、韩愈文化园、梅氏名人馆等项目正式对外开放。二是强化旅游项目招商,编印了《旅游项目招商手册》,对外开展旅游招商推介活动x次,组织旅游企业对外招商x余次,全市共签约重点旅游项目x个,投资额近x亿元。三是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建立“月通报、季汇报、半年考核、年终总评”调度机制,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推进旅游厕所建设,完成新、改建旅游厕所x座,总投资x万元。

新增省级旅游商品“五进”示范点x个。

开展旅游用车安全等专项检查活动,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荣获全省旅游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四是深化文明旅游活动,充分发挥市旅游系统文明委的统筹协调作用,健全完善文明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了《不文明旅游信息通报制度》和《x市文明旅游行前教育、行中引导、行后总结制度》,开展“寻找最美游客”活动,加大对旅游不文明行为的曝光力度,倡导文明旅游新风尚。

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改革,给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从我市情况来看,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旅游业发展进入转型升级“加速期”,面对研学游、自驾游、自助游等旅游新业态快速发展的新趋势和全域旅游的新要求,还存在一些不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旅游开发深度不够。随着旅游消费观念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游客已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康体疗养、研学旅行等深度旅游产品,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相比较而言,我市提供深度旅游的产品不够多、层次不够高、挖掘不够深。二是全天候应对不够。随着“带薪休假”等措施落实,由过去“黄金周”制度形成的旅游淡旺季现象不再明显,游客出游时间更加分散。相比较而言,我市很多景区都具有很强的季节性,缺少像芜湖方特那样的全天候景区。三是精品线路开发不够。随着“自驾游”的迅速兴起,以及旅游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散客游”将占据更高的市场比重。相比较而言,我市旅游宣传投入不够,企业自主营销不力,旅游景区景点品质不高,精品自驾旅游线路尚未完全形成。四是公共服务配套不够。由于景区同质化和旅游需求个性化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无景区旅游”理念正在兴起,需要加快实现从“景区旅游”到“全域旅游”的转变。相比较而言,我市全域旅游基础相对薄弱,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市本级旅游集散功能和辐射能力不强。对此,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认真加以研究,认识新常态,树立新思维,运用新手段,不断提升全市旅游业发展水平。

二、以全域旅游创建为重点,扎实做好全市旅游工作。

实现旅游总收入x亿元,增幅x%以上。重点抓好以下方面工作:

第一,启动全域旅游创建。全域旅游是全旅游、大旅游,要求全域景区化、产品四季化、服务人性化,旨在打造一个处处有景观、有设施、时时有服务的旅游行政区。会上,市政府印发了《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我们要按照《方案》要求,认真组织实施。一是加大创建力度。组织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对照《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目标,压实责任,全面推进各项创建工作,抓好x、x、x、x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争取早日实现全市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和功能完善。推进旅游基础公共设施建设,完善重点旅游区域停车场、自驾游营地及旅游公厕建设,力争x年新建、改建旅游公厕x座。继续推进全市旅游交通标识标牌改造,逐步实行无线网全覆盖,进一步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全市旅游服务质量。三是延伸产业链条。加快旅游产品供给侧改革,开展《x市古道旅游发展研究》、《x市游客消费行为研究》等专题规划编制工作,推动全市旅游业从传统观光型向深度体验型转变,进一步优化全市旅游产业空间布局。

市级重点调度项目x个,总投资x亿元。强化项目调度,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制度,加快实施进度,确保新建项目按时开工、续建项目按时完工。二是强化旅游项目招商。围绕“八大工程”项目,进一步加大旅游项目招商力度,积极开展银旅对接活动,帮助旅游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探索ppp模式投资建设经营旅游项目,力争更多旅游项目落地开工。三是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坚持以市本级为重点,以……等项目建设。统筹抓好县市区旅游项目,推进……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完成旅游项目建设投资不少于x亿元。同时,做好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旅游类)的申报和创建工作。四是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各地要按照市里部署要求,抓紧申报x—x个特色小镇创建单位,深入推进创建工作。

推进……景区提升改造。力争新创xa级景区x家以上。二是抓好旅游创建。推进x、x、x加快旅游经济强县提质提升,抓好x山旅游度假区、恩龙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力争全年争创省旅游经济强县x—x家,省优秀旅游乡镇x家,高星级农家乐x家,乡村旅游示范村x家。三是抓好业态创新。加快旅游融合发展,推进“旅游+文化体验”“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养生养老”“旅游+运动康体”“旅游+购物”“旅游+研学”等业态模式,编排康体养生游、研学游、古道游、乡村游、自驾游等新业态线路,开发“高铁+公路”“高铁+机场+公路”环线旅游产品,构建“快旅慢游”产品体系。打造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创建旅游产品特色街区和休闲特色街区,深化森林旅游人家、徽姑娘农家乐等创建活动。四是抓好红色旅游。积极推进云岭、茂林红色旅游小镇建设,创新红色旅游发展模式,延长红色旅游产业链条,实现红色旅游与研学旅游等融合发展。五是抓好商品开发。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工艺美术品、民间艺术品、文化艺术品、土特产品等,打造知名旅游商品品牌。

第四,强化旅游宣传营销。一是开展“旅游品牌营销年”活动。启动并完成《x旅游品牌建设及市场营销规划》编制工作,深化旅游品牌形象设计、应用和推广。加强对全市旅游产品的策划、包装与开发。创办“(中国)古道联盟”,举办中国古道论坛。组织开展“京福高铁沿线十城百万游客游x”系列营销活动,继续办好《当代名家品x》,举办“x之夜露营帐篷节”,打造“xx文化旅游节庆年”。积极参加省旅游局“x+n”计划,联动县市区,整合资源、联合推介、捆绑营销。二是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线上线下”互动营销、融合营销、精准营销。推动旅游企业与ota平台(空中下载技术)的合作。实施“x智慧旅游移动微平台”创新工程,推进旅游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景区微信语音导览系统建设。三是积极开拓境外市场。组织参加各类国际国内旅交会、旅博会等活动,举办旅游线路、旅游产品对接会。邀请境内外旅行商来宣考察踩线,深化拓展日韩等东南亚市场。精心编排旅游精品线路,争取进入“美丽中国”精品旅游推广线路。

第五,大力推进智慧旅游。认真落实国家旅游局《“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开展市级智慧旅游试点县、智慧景区、智慧酒店、智慧旅行社、智慧旅游乡村等创建工作。建设全市旅游大数据中心,准确定位目标客源市场,为精准营销提供数据支撑。加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完善x旅游服务热线平台,推进县级智慧旅游平台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开展全市xa以上景区流量监测和视频监控,推进xa以上景区电子门禁、电子售票、智能导游(电子讲解)设施全覆盖。大力发展旅游电商,支持企业利用互联网平台,规范发展在线旅游租车和在线度假租赁等新业态,创新发展在线旅游购物和餐饮服务平台。

第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旅游人才工程”,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旅游发展资金,专项用于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围绕全域旅游建设,采取岗位聘任、项目聘任、短期兼职、项目合作等灵活方式,柔性引进急需的旅游人才。每个县市区要培养x—x名金牌导游,加强与安师大旅游管理学院、x学院、x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合作,坚持市内与市外相结合、业务培训与交流学习相结合,建立分层分级培训机制。加强乡土特色旅游人才培育,举办全市导游大赛,组织参加徽姑娘技能大赛。建立市级文化旅游发展智库。

第七,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一是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建立市旅游综合市场监管工作小组,建立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及旅游安全联合执法制度和违法信息共享制度。制定出台旅游暗访检查办法,建立全市旅游暗访人员队伍,积极参与省旅游局组织的“隐形人”活动,加大暗访检查力度。狠抓旅游市场秩序整治,以每年x—x月、x—x月旅游旺季为重点,开展部门联合检查,组织县市区交叉检查,加大对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力度。二是切实抓好旅游安全。层层签订旅游行业安全目标责任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举办全市旅游安全生产培训班,开展景区旅游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提高旅游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技能。开展旅游安全生产隐患整治,加强重点假日节前安全检查,排查旅游安全隐患,提升旅游安全管理水平。三是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加大对星级饭店和a级景区的考核管理力度,完善a级景区、星级饭店、星级农家乐、旅行社等旅游企业退出机制,加大景区饭店等级复核制度执行力度,对不达标景区、饭店采取警告、严重警告直至摘牌措施,切实提高旅游行业管理水平。

副市长在旅游发展工作会讲话篇十

2

013。

2

25。

日)。

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我就。

2013。

一、发展总部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日益显现。

回顾两年来我市发展总部经济的工作路程,应该说,理论支撑不断完善,实践路径日益清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也更加显现出来。

2011。

2011。

8

基本方向、工作方式、政策措施和需要营造的服务环境,首次提出了“全员动手发展总部经济”的号召和要求。

2011。

年全市引进总部企业。

169。

户,实现税收。

3.33。

亿元,对财政贡献达到。

1.17。

亿元,其中,有。

12。

个市直部门引进总部企业。

44。

户,实现税收。

1.21。

亿元,对财政贡献达到。

4100。

万元。

2012。

740。

2012。

6

12。

个经济发达省份的。

49。

个城市,组织召开总部经济推介会。

59。

场,邀请参会领导和客商。

1.5。

万人,签约项目。

320。

个。借助大规模集中宣传推介形成的浓厚氛围,在。

9

10。

10。

132。

户,拜会全国性行业协会。

15。

个,形成合作意向。

28。

30。

户东北区域总部企业入驻。建立包括司法援助、金融保障、广告助推、政策咨询等在内的八项公共服务政策。建立总部企业认定、准入、落户“绿色通道”,实施全程跟踪服务。印制了推介手册、服务手册、宣传片和合作示范文本。

2012。

年,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共引进各类总部企业。

520。

户,实现税收。

8.56。

亿元,对地方财政贡献达到。

4.7。

亿元。其中,有。

29。

个市直部门引进的总部企业实现了税收,税收额达到。

2.03。

亿元,对财政贡献达到。

8449。

万元。通过引进总部,也带来了大项目的投资落地,山东奥德天然气母站、奇瑞重工工业园、温氏集团的“双百万”、中国供销集团农批控股公司东北亚农商物流港、广东东鹏东北亚国际家居商贸物流园和上海亿丰建材等一批商贸物流综合体的投资项目建设也有望落地。在回顾和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一是还有些部门和干部,特别是一定数量的领导干部对发展总部经济的工作认识不到位,劲头不大,力度不够。二是关于总部企业认定、准入、落户的各环节还需要认真衔接,确保绿色通道真正畅通。三是对于落户总部企业的服务力度还要加大。

发展总部经济经历了。

2011。

年的探索起步和。

2012。

年深入实践两个阶段,结果证明,发展总部经济这条路,对于我们“调结构、聚人气、增财力、助招商、促开放”是可行的、有效的。发展总部经济的实践路径更加清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日益显现,因此,我们应该坚定信心做好这项工作。

二、

2013。

2013。

2013。

18。

亿元。遵循这样的指导思想,实现这样的工作目标,关于做好。

2013。

年发展总部经济工作,我们必须要注意把握以下四个问题。

从去年的我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

2011。

2012。

这两年,我市各项经济指标的增幅很大,已迈入全省第一方阵,但总量仍然不大,在保持一定增幅的同时,要快速聚集新经济能量,做大经济总量,实现加快赶超、加快隆起,就必须坚持转变观念、创新思维,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国祥市长在刚刚召开的经济工作会上分析了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仍不乐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产品出口受阻,投资强度减弱,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十条政策措施,“三架马车”中的“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面对这样的经济形势变化,就要转变我们的工作方式,调整我们的工作思路,要借助国家的政策,尽显四平的区位优势,驾驭好“消费”这架马车,拉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产品在东北市场的销售。

2012。

年,我们采取大规模培训、大范围招商、大兵团作战的工作路径,锻炼了队伍,营造了氛围,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我们的工作重点略作调整,就是要选择国内各行业的名牌产品,要选择在东北销售量大的商品,要选择大企业集团。在培训上,变大规模一般意义性的培训为工作方法和路径的专题培训;在对象上,变什么企业都招、西瓜芝麻都捡为以名牌产品企业为主;在方式上,变广种群播的会议招商为小分队招商,针对性招商。采取灵活多样,数招并举的招商模式,使我们的招商引进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定向性。

2013。

一是在四平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

10。

万平方米的集商务办公、产品展示、电子商务、仓储服务于一体的东北区域总部基地,为国内各类行业名牌产品企业来平设立东北区域总部提供条件。目前的总部经济大厦已不能满足企业入驻需求,规划建设东北区域总部基地。借此机会说明,不是政府建设,企业是主体,采取市场化运营管理。

二是采取市场运作方式,出台优惠政策,在铁西区规划建设包括会展、公寓、酒店、报告厅、会议中心、休闲健身等功能的总部基地配套服务功能区,既为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来平设立分公司、办事处等机构提供商务服务平台,又能满足四平的经济发展和商务活动的需求。各县(市)区也要做好总部企业服务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123。

个行业的。

1660。

户名牌产品企业名录,兼顾部门的性质和业务范围,分配给了各个部门,这个行业的分配只是个原则,并不是绝对的。各个部门可根据部门的实际情况和拥有的人脉资源提出调整意见,由市三经办统一协调调整。但不管怎样调整,每个部门至少要确定一个行业,力争引进1户总部企业。

四是抽调懂招商、会洽谈、能联络的干部,组建招商小分队,对生产经营酒、煤炭、饮料、茶叶、奢侈品等特殊商品的企业,开展定向招商。对重大项目,由市级领导带队,组织推介,开展洽谈,实施引进。各县(市)区、开发区也要组建专业招商队伍,利用广泛的人脉资源开展名牌产品企业东北区域总部的引进工作。

五是开展专业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喜杰书记在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提出,要围绕重点产业和延伸产业链招商。各县(市)区、开发区要根据各自的产业布局和产业链发展需求,引导域内大企业按照产品关联度和嫁接改造项目,组织开展专业招商,引进区域总部。

六是建立电子商务平台,构建结算在四平,面向东北销售,辐射国内外的电子商务销售网络,为入驻的总部企业提供电子商务服务。

开展品牌招商,引进国内名牌产品企业东北区域总部,是今年全市发展总部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是给市直部门的规定动作。要开展好这项工作,关键的环节是要掌握和熟知工作路径。关于开展工作的路径,三经办还要组织专门的培训。

首先,要做足功课,也就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准备。一是要熟悉掌握我市引进东北区域总部的区位优势、扶持政策和服务措施,做到知己。二是要按分配给你的行业挖掘人脉资源,并通过人脉关系和网络充分了解所引进行业的特点和每个企业发展历史沿革、文化特征、东北市场份额、产品性能、东北市场拓展战略等企业基本概况,做到知彼。三是要通过四平的名牌产品经销商,联系所引进企业在东北及各省、市的销售代理商,进而掌握企业在东北市场的营销网络、仓储分布、物流渠道、结算方式、管理模式等东北市场营销状况,做到准确把握企业在东北市场的营销脉络。四是了解掌握同行同类产品在东北的销售信息、市场分布、销售盲区、营销渠道,做到可向企业提供打开或拓展东北市场的资源和空间。归结起来一句话,是为企业做好市场营销的服务,吸引企业来平,通过和代理商、经销商的接触,联系企业集团。

第二步,在市政府的统一组织下,联系并通过全国性行业协会,协调争取在平召开行业东北营销年会或东北市场发展论坛,促使行业名牌产品企业汇集四平。协助行业协会筹备召开营销年会或市场发展论坛,借助会议,组织推介,协同代理商与企业进行联系,开展洽谈。也可利用人脉关系直接与名牌产品企业取得联系,上门推介,开展洽谈。

第三步,对有合作意向的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可组成专门招商队伍,上门洽谈;也可邀请企业来平考察洽谈。对于较大项目,可请市级领导带队组织外出洽谈和接待考察。

第四步,对取得实质洽谈成果,形成落户决定的,由市三经办组织认定,实施签约落户。

第五步,会同市三经办帮助企业办理工商注册和税务登记、入驻总部基地。

对于引进总部企业,带来商贸物流综合体以及工业等大项目投资,要及时向市政府有关领导汇报,市政府将组成项目推进组,确定项目承接主体,推进项目落地。

关于扶持政策。从。

2013。

年起,对新落户的总部企业,实行连续三年不低于对财政贡献额。

50%。

比例的资金扶持政策,连续三年最低标准收取在东北各大城市发布广播和电视广告费用;对入驻总部基地的企业,实行连续三年免收入驻费用政策。这样,我们在扶持政策方面,不仅在去年基础上提高了对总部企业的资金扶持比例,同时我们还在总部基地免费提供产品展销场地,搭建为总部企业开展电子网络销售的平台。

关于鼓励政策。

2013。

年继续实行去年对引进部门和“第三人”的奖励政策。总部企业对财政贡献额的。

15%。

奖励给引进部门或“第三人”,总部企业对财政贡献额的。

10%。

作为办公经费拨给引进部门。对工作经费不足的部门继续实行走出去推介经费借款制度。

对总部企业的扶持政策和对部门的鼓励政策,市三经办与市财政局要尽快研究,拿出意见,提交市委、市政府研究确定下发。

关于服务环境。要推进落实去年制定的对总部企业的八项公共服务政策。要进一步畅通总部企业准入、认定、落户“绿色通道”,实行“一条龙”服务和全程跟踪服务。要着力实施宽松的总部企业落户政策,其他地区能给予的税收政策,我们就应给予;其他地区准予落户的,我们就应准予落户;其他地区能够减免的收费,我们就应减免。要制定总部企业来平考察预案,规划考察路线,确定考察内容。要依据引进工作的重点、扶持政策和服务环境,印制升级版的推介手册、服务手册、宣传片和合作示范文本。

要深入推进我市总部经济的发展,实现。

2013。

年总部经济。

18。

亿的税收目标,必须要抓好责任落实。

一是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和市直各部门要建立以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具体责任人的发展总部经济工作责任体系,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市政府督查室要定期通报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和市直各部门发展总部经济工作的情况和成果。

二是将发展总部经济工作纳入全市绩效考评范围。要尽快制定考评细则,做到春定秋不变。在分数设置上,既要加大对引进总部企业完成税收指标的分值,也要考虑到引进的总部企业当年没有实现税收或没有完成税收指标的分值设置,还要考虑到参加培训、组织推介洽谈、工作情况报送等基础性工作情况。总之,既要重点看工作成果,又要考虑工作过程和工作态度。

三是强化总部企业认定环节,实施工作常态督导。对落户总部企业要及时认定;对实现税收情况要每月认定一次;对各县(市)区、开发区和市直各部门的工作情况要每季度考核督导一次。市三经办要会同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和市绩效办每半年通报一次全市发展总部经济工作情况。

四是要做好全市发展总部经济的信息工作。市三经办要继续会同市政府办公室办好四平市政府网站的发展总部经济工作栏目,要把《“三经”工作动态》变更为《发展总部经济工作动态》,要不断总结和推介各地、各部门的工作成果和做法,力争每周编发一期。要把全市的综合情况和各地、各部门的工作情况及时报送给四个班子的领导。各县(市)区、开发区和市直各部门每月要向市三经办报送一次包括引进总部企业数量(附名单)、总部企业纳税情况、引进总部企业带来商贸物流综合体项目投资情况在内的发展总部经济工作情况,同时要报送市政府分管或联系领导。

同志们,

2013。

年全市发展总部经济的工作思路、工作重点、方法路径、政策措施和工作职责已经明确。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定信心,集中精力,鼓足干劲,各展本领,形成“群狼效应”,圆满完成发展总部经济的既定目标,为实现四平在哈大经济大动脉上的快速赶超和快速崛起作出不懈的努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