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调查报告(优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0:29:48 页码:10
最新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调查报告(优质14篇)
2023-11-13 00:29:48    小编:

报告是一种正式的书面文体,用于对某一特定问题、活动或事件进行详细的陈述和讲解。它通常包括背景介绍、目的与意义、方法与过程、结果与分析、结论与建议等内容,通过客观、准确、系统的方式来传达信息。我觉得我们需要写一份报告了吧。报告的撰写可以提升我们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值得一试。在撰写报告时,要注重文字的排版和图表的设计,以使报告更加专业和美观。这些范文经过精心挑选,内容充实,语言准确,是我们写作报告的良好参考。

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调查报告篇一

1、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对返乡农民工进行全面地动态排查,详细了解和登记返乡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密切关注返乡农民工的动向和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措施,积极予以解决。既要严格遵守国家政策和法律规定,又要充分考虑农民工返乡后的农村实际,尽快出台完善土地流转、移民扶持等方面的配套政策,积极主动化解矛盾,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2、扎实开展严打整治斗争。

继续深入开展以“两抢一盗”为重点的严打整治斗争,特别是涉及侵害农民利益的案件,重拳出击。大力加强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排查整治,有效预防和控制犯罪,确保一方平安。

3、积极扶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

把就业创业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来抓,切实扩大社会就业。

一是建立返乡农民工就业指导协调机构,组建专门的劳动保障联络员队伍,覆盖到各个村、企业。专门负责了解农民工就业状况和返乡情况,负责对劳动力市场信息的监测统计,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指导。

二是搭建经常性的求职平台。广泛收集、提供就业信息,经常性召开专场招聘会,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平台。

三是加大就业专项资金投入。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返乡农民工就业援助,免费开展就业培训、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职业介绍等服务。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对吸纳农民工就业企业给予就业补贴等。

四是大力挖掘就业岗位。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对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发展高效农业,促进返乡农民工就地就业。

五是设立农民工返乡创业园,以创业带动就业。树立返乡农民工是财富的观念,充分发挥返乡农民工人才、资金、技术资源。积极实施自主创业扶持政策,切实解决返乡农民工创业中资金、项目、流通和技术等方面的困难。特别是国家已经出台的一些扶持政策,要真正落实到农民手中,不能打白条。比如农行“惠农卡”、信用社支农贷款等等,要降低门槛、简化手续,在降低风险的情况下,真正让老百姓受益。同时,地方政府可设立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区,适当政策倾斜,大力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

六是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严格兑现失业保险待遇。对稳定就业半年以上且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用人单位必须为其办理失业保险,在其失去工作后要纳入失业登记,发放失业保险金,使之在失业后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同时,尽快健全可转移、可接续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解决其后顾之忧。

4、加强政策法律宣传和服务。

全面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工作,不断增强农民工的法制观念和依法维权意识,避免不正当维权导致的上访等群体性的事件的发生。职能部门要积极为返乡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成立维权组织,加大维权力度,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调查报告篇二

近日,按照上级的要求,县人社局对该县农民工回乡创业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基本情况。

(一)农民工回乡创业步伐加快,农村劳动力呈现双向流动的新局面。目前,该县农村劳动力流动性越来越大,已经打破了农民工长期向城市和发达地区单向转移的旧格局,呈现出农村劳动力双向流动的新局面。我县新增农民工创业1300人,同比增长7.4%,农民工回乡创业步伐正在明显加快。

(二)回乡创业者以中青年为主,且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据调查,该县回乡创业者的农民工平均年龄为35岁,年龄在30岁至45岁之间的占了76%。并且男性占79.8%,女性只有20.2%。回乡创业者的农民工中,具有初中学历的占44.8%,高中及以上学历占24.2%,中专以上学历的占17.3%。

(三)回乡创业者大多从事非农产业,企业形式以个体和私营为主,企业规模较小。从产业构成看,农民工回乡后大多从事特色种植养殖业、加工业、小型加工企业、餐饮服务业、运输业、农村旅游业等。回乡创业最主要的经营形式是个体经营,所占比例为78%,其次是私营企业,所占比例为7.2%,其余为承包、租赁经营、股份合作社等形式。他们通过外出务工,在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有38.5%的创业者接受过技术培训,有的还积累了丰富的财会知识和企业管理经验。

二、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的做法。

(一)建立了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体系。县人社局立足部门职能,认真落实上级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扶持政策,建立了以就业创业培训、就业创业服务、就业资金扶持为主要内容,覆盖就业创业前中后各时期的政策扶持体系。

(二)进一步完善了就业创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了县级人社综合服务中心、镇(街道)人社所、部分社区(村)人社服务站三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便捷、高效、全面的公共就业服务。提供了创业培训服务、创业政策服务、项目推介、创业导师志愿团一对一指导服务、创业贷款服务。服务的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提高。

(三)拓宽创业融资平台,积极为创业人员和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我县小额贷款担保中心解决了创业人员创业不足的问题,截止目前,累计为273名农村居民提供贴息贷款2654万元。创业项目涉及服务业、加工运输业、黑牛养殖业、现代农业等,对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加强创业培训,提高创业者创业能力。为提高培训效果,推广使用了“syb”(创办你的企业)培训项目,邀请省市专家前来授课,实施了“创业意识+创业技能+专业知识”的“三合一”创业培训,提高了创业者的创业能力。今年以来,共完成创业培训203人,创业成功率显著提高。

三、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创业载体建设不足。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是政府为创业者搭建的创业平台,为创业人员提供低成本的创业条件、相应的政策扶持和全方位的公益性服务,可有效化解创业风险,降低创业难度,提高创业的成功率,被称为“企业家的摇篮”。目前我县尚未建成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创业载体建设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县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性。

(二)创业者普遍存在“三缺”现象。

一是缺资金。多数农民工白手起家,缺乏资金。我县唐坊镇的蒋科宇想开办养蜂场,苦于没有启动资金,因此他向县人社局申请了小额担保贷款。县小额担保贷款中心在严格审批后为蒋科宇提供了10万元贷款,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二是缺能力。多数创业农民工的市场经济和专业知识欠缺,对市场把握不准。返乡农民工普遍缺乏相应的创业知识、创业实践和创业能力。我县就业办针对返乡农民工举办的免费的创业培训课程学习,使创业者对创业有了更多的认识,我县的.谢小想加盟了一家餐饮连锁公司,开业后经营处于亏损状态,后来主动报名参加了创业培训,在参加了创业培训后,使她在市场运营、财务管理等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能够更加顺利的经营自己的事业,目前,其经济效益大大提升,于今年初新增了两家分店。。

三是缺项目。部分返乡农民工虽有创业的冲动和愿望,但找不到合适的创办项目,对已有的创业项目也把握不准,不敢投资。县人社局每年将较好的创业项目进行收集和整理,形成项目库,对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工进行项目的推荐和指导。

四、对国家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创业孵化园,安排优惠场地。根据创业者的行业特点,创业园对其提供面积不等的孵化场所,并且适当免受其租金和物业管理费。

(二)加大创业资金补助。对于文化创意、特色效益农业、节能环保等项目进行创业资金补助,增强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积极性。

(三)实行税收扶持,减免行政性收费。根据销售额,对创业者暂免征收增值税或营业税,并在一定程度上实行管理类、登记类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

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调查报告篇三

问卷构成:

本次调查由两份问卷构成。其一为大众对于大学生农民工地认知调查问卷,共有八道题,分别从“大众对大学生农民工这一群体的认知程度、大学生农民工的基本特点、大学生农民工群体的形成原因、大学生农民工面临的困难、家庭条件对于这一群体的影响、企业和政府应给予的帮助、这一群体扩大产生的影响、大学生农民工地发展趋势”这八方面考虑,用以了解大众对于大学生农民工地认知。

其二为大学生农民工现状调查情况,同样由八道题构成,围绕“受访者的学历及就业情况、理想职业及目前职业、求职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就业时受到的各种压力、家庭条件的影响、“就业难”形势的根源、缓解大学生农民工这一群体发展的根本途径、这一群体将以怎样的形式发展下去”这些方面展开,以此从大学生农民工自身的视角来了解他们的情况。

问卷发放情况:

本次调查中,大众对于大学生农民工的认知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75份。大学生农民工现状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55份。为了更好的分析,得到更贴近实际的结果,两份有效问卷统一取955份。此次问卷调查范围为苏州、泰州、南通、盐城、淮安、徐州、常州、无锡、南京、扬州、宿迁等地的人力资源市场、地方企业以及学校,调查对象为群众及大学生毕业者。

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调查报告篇四

本次共调查各类农民工29425人。

1、样本分布情况。

按工作岗位分,固定岗位就业农民工23880人,流动就业农民工为5545人,分别占81.16%和18.84%。

按从事工作的行业分,在制造业,建筑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中工作的农民工分别占19.53%、15.12%和14.84%;在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中工作的农民工分别占13.88%、9.75%、8.22%和1.26%;其他农民工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采矿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金融业中工作。

按从事的职业分,主要为各类服务员、生产工人、技术工人、建筑工人、专业技术人员等,分别占17.49%、15.46%、13.22%、9.08%。和7.17%。

按东中西部划分,东部地区调查农民工13435人,中部地区调查农民工8980人,西部地区调查农民工7010人,分别占被调查的农民工数的45.66%、30.52%和23.82%。

在调查的29425名农民工中,男性农民工19027人,女性农民工10398人,分别占64.66%和35.34%。

从婚姻状况看,已婚的有18191人,未婚的有10743人,分别占被调查农民工数的61.82%和36.51%。

从年龄上看,16-25岁的农民工有8954人,25-35岁的农民工有10553人,35-45岁的农民工有7516人,45岁以上的农民工有2402人,分别占被调查的农民工数的30.43%、35.86%、25.54%和8.17%。

从文化程度上看,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农民工有756人,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有3750人,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有15312人,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有7848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有1759人,分别占被调查的农民工数的2.57%、12.74%、52.04%、26.67%和5.98%。

(一)农民工的求职主要靠亲朋好友。

许多农民工在外出务工经商前并没有联系好工作,进城后,一般经城里的亲戚、朋友或已在城里定居的老乡介绍找到工作。据调查,由定居本地的亲属、朋友介绍的占28.20%,由同样在外务工经商的同乡、亲友介绍的占25.99%,自荐到用工单位工作,占10.51%。另外,还有部分农民工是通过自主就业,招工广告,包工头、老板招募,劳务市场,招聘会,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找到工作,分别占7.94%、7.38%、5.15%、3.85%、2.46%和2.05%。

(二)农民工职业涉及城市生活的诸多方面。

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工从事的职业有各类服务员、生产工人、技术工人、建筑工人、专业技术人员、一般职员、办事员、管理人员、居民服务人员、商务服务人员、个体业主、小摊小贩、家政服务人员、市政环卫工人等。

从性别上看,男性农民工从事的职业主要有技术工人、生产工人、建筑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占被调查农民工总数的17.65%、16.66%、12.99%和8.94%;女性农民工从事的职业,依次为各类服务员、生产工人、一般职员及办事员,分别占被调查农民工总数的35.14%、13.27%和10.45%。

(三)农民工工作时间过长。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城里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29天,平均每天工作8.93小时。

从每天工作时间看,平均每天工作时间不足8小时的占6.85%,每天正常工作8小时的占53.26%。每天工作9-10小时的占26.28%,每天工作11-12小时的占10.70%。有2.91%的农民工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

从每周工作时间上看,46.90%的农民工每周工作7天,36.71%的农民工每周工作时间为6天,15.58%的农民工每周工作时间为5天,只有0.81%的农民工每周工作时间在4天以下。

从调查中了解到,造成农民工劳动时间过长的原因主要是:私营、个体业主追求高产量,高效益,而工人也为了多挣钱,主动延长工作时间。

(一)农民工所在单位提供的工作待遇普遍不高。

据调查,29425名农民工所在的单位提供工作待遇情况是:签订合同或协议的占54.01%,能兑现工资的占85.14%,提供加班补贴的占49.87%,有双休日的占11.87%,能提供工伤补偿的占42.84%,可以带薪休假的占20.47%,可提供岗位培训的占47.23%,有住房补贴的占7.58%,提供住房公积金的占4.76%,妇女可以带薪休产假的占被调查的女农民工的比重为20.22%。

(二)半数以上的农民工签订了劳动合同。

在调查的29425名农民工中,签订了劳动合同的有15891人,超过半数。其中,签订固定期限合同的占68.27%,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占10.53%,签订临时合同的占21.20%。

在签订有固定期限合同的10849名农民工中,平均签订合同期限仅为一年。其中,75.68%的农民工签订了9-12月的合同,7.91%的农民工签订了1-2年的合同,只有10%左右的农民工签订的合同时间超过两年。

据调查,签订过合同的农民工对合同的认知程度相对较高,很清楚所签合同详细内容的农民工占了22.94%,比较清楚合同内容的占了41.94%,一般了解合同内容的占了23.02%,不大清楚和完全不清楚合同内容的只占9.05%和3.05%。

(三)农民工购买保险比重较低。

据调查,农民工没有购买保险的情况居多,没有购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分别占被调查农民工总数的73.37%、73.77%、84.65%、67.46%。以上四险由单位购买的比例分别为11.89%、12.61%、8.41%和23.09%,由农民工个人自己购买的比例分别为6.56%、7.23%、2.55%和4.62%,由农民工个人和单位共同购买的比例分别为8.18%、6.39%、4.39%和4.83%。

(四)多数单位能够为农民工提供基本安全防护措施和防暑降温措施。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特殊岗位上就业的农民工中,10.93%的农民工有非常严密的劳动安全防护措施,23.74%的农民工有较为严密的劳动安全防护措施,51.47%的农民工有一些劳动安全防护措施,13.86%的农民工没有劳动安全防护措施。

调查结果还表明,在高温下作业,由单位给农民工采取防暑降温措施的占60.97%,由农民工自己花钱采取防暑降温措施的占19.77%,还有19.26%的农民工未采取任何防暑降温措施。

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调查报告篇五

2016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8171万人,比上年增加424万人,增长1.5%,增速比上年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本地农民工11237万人,比上年增加374万人,增长3.4%,增速比上年加快0.7个百分点;外出农民工16934万人,比上年增加50万人,增长0.3%,增速较上年回落0.1个百分点。本地农民工增量占新增农民工的88.2%。在外出农民工中,进城农民工13585万人,比上年减少157万人,下降1.1%。

(二)西部地区农民工人数增长最快,吸纳能力逐步增强。

从输出地看,东部地区农民工10400万人,比上年增加100万人,增长1%,占农民工总量的36.9%;中部地区农民工9279万人,比上年增加105万人,增长1.1%,占农民工总量的32.9%;西部地区农民工7563万人,比上年增加185万人,增长2.5%,占农民工总量的26.9%;东北地区农民工929万人,比上年增加34万人,增长3.8%,占农民工总量的3.3%。西部地区农民工人数增长快于其他地区,西部地区农民工增量占新增农民工的43.6%。

从输入地看,在东部地区务工农民工15960万人,比上年减少48万人,下降0.3%,占农民工总量的56.7%;在中部地区务工农民工5746万人,比上年增加147万人,增长2.6%,占农民工总量的20.4%;在西部地区务工农民工5484万人,比上年增加275万人,增长5.3%,占农民工总量的19.5%;在东北地区务工农民工904万人,比上年增加45万人,增长5.2%,占农民工总量的3.2%。

(三)外出农民工增速继续回落,跨省流动农民工继续减少。

2011-2016年,外出农民工增速呈逐年回落趋势,增速分别为3.4%、3%、1.7%、1.3%、0.4%和0.3%。外出农民工占农民工总量的比重也由2011年的62.8%逐渐下降到2016年的60.1%。

外出农民工中,跨省流动农民工7666万人,比上年减少79万人,下降1%,占外出农民工的45.3%,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分区域看,东部地区跨省流动的农民工占17.8%,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中部地区跨省流动的农民工占62%,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西部地区跨省流动的农民工占52.2%,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东北地区跨省流动的农民工占22.9%,比上年下降2.3个百分点。

(一)女性农民工占比继续提高,有配偶的占比提高。

在全部农民工中,男性占65.5%,女性占34.5%。其中,外出农民工中男性占68.3%,女性占31.7%;本地农民工中男性占62.8%,女性占37.2%。农民工中女性占比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本地农民工在农民工总量中占比继续提高,而本地女性农民工占比较高所致。

全部农民工中,未婚的占19.8%,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有配偶的占77.9%,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外出农民工有配偶的占64.8%,比本地农民工低25.4个百分点,但占比提高较快。

(二)农民工年龄不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占比近五成。

农民工仍以青壮年为主,但所占比重继续下降,农民工平均年龄不断提高。从平均年龄看,2016年农民工平均年龄为39岁,比上年提高0.4岁。从年龄结构看,40岁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为53.9%,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为19.2%,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已逐渐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49.7%,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老一代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50.3%。

(三)农民工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农民工中,未上过学的占1%,小学文化程度占13.2%,初中文化程度占59.4%,高中文化程度占17%,大专及以上占9.4%。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农民工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外出农民工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9.1%,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本地农民工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3.9%,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四)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比重小幅下降。

接受过农业和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32.9%,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接受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30.7%,接受过农业技能培训的占8.7%,均与上年持平;农业和非农职业技能培训都参加过的占6.5%,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本地农民工接受过农业和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30.4%,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外出农民工接受过农业和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35.6%,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一)从事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农民工比重下降明显。

从事第二产业的农民工比重为52.9%,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其中,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比重为30.5%,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比重为19.7%,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民工比重为46.7%,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其中,从事批发和零售业的农民工比重为12.3%,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从事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的农民工比重为11.1%,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二)农民工月均收入增速有所回落。

农民工月均收入3275元,比上年增加203元,增长6.6%,增速比上年回落0.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除制造业收入增速较上年提高,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速与上年持平以外,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农民工月均收入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1.5、1.9、1.5和0.7个百分点。

(三)本地和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月均收入增长较快。

外出务工农民工月均收入3572元,比上年增加213元,增长6.3%;本地务工农民工月均收入2985元,比上年增加204元,增长7.3%。本地务工农民工月均收入比外出务工农民工低587元,但增速比外出务工农民工高1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月均收入3454元,比上年增加238元,增长7.4%;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月均收入3132元,比上年增加224元,增长7.7%;在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月均收入3117元,比上年增加153元,增长5.2%;在东北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月均收入3063元,比上年减少42元,下降1.4%。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月均收入增速分别比在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务工的农民工高0.3、2.5和9.1个百分点。

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调查报告篇六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鞍山市

调查内容:关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现状的调查

调查方式:走访调查

唐堂,一个甜美的名字,是孟泰小学二年级的学生。10岁的她,个头不高,一双聪颖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嘴角永远挂着一丝笑意,甜甜的很讨人喜欢。我们见到她时,她正在和哥哥、妹妹一起玩耍。她的老家在湖南省,爸爸、妈妈10年前来鞍,现在全家靠弹棉花为生,每月只有300元左右的收入,还要用100元租房子,余下的钱用以一家5口的生活费及三个孩子的学费。她的父亲告诉我,学校对他们挺照顾,但是三个孩子的学费是他们家的最大负担,其他的孩子参加课后班辅导,他们想都不敢想。弹棉花摊就在山坡上,他们兄妹三个平时就在这个山坡上写作业、做游戏。家里狭小、昏暗,只是晚上睡觉时才回去。唐棠学习刻苦、老实内向,附近的邻居说,苦了这三个孩子,学习都挺好,还那么懂事。这几年路费也贵,我们没钱回家,这就是家。

在铁西的山东村,我们见到了徐超,他是我们最后的一个走访对象。徐超正趴在桌上写作业。一进门我们就看到墙上挂了几张奖状,有几张写着校模范生的称号。9岁的徐超念四年级。父亲从山东到鞍山已经10多年了。母亲有病,全家靠父亲推垃圾车挣点钱。唯一让他们感到自豪的是儿子徐超。徐超书法作品获得了全国少年儿童书画竞赛银杯奖。她母亲告诉我们:徐超的作文写得很好,经常作为班级里的范文供大家学习。徐超告诉我们他最大的愿望要考上清华大学,将来还要买幢别墅给爸妈住。

连日来,随同几位团干部一同走访了几户农民工家庭,既为这些家庭的贫困叹息,也为他们的子女就学问题而感慨,但同时也为些孩子的孜孜不倦而欣慰。

在农民工集居的山东村,记者与团市委的几位团干部试图找到有能力,但不愿供孩子上学的家庭,却没有发现,拮据的生活并没有让他们放弃让孩子上学的念头。虽然有时为了方便,他们会让大孩子和小孩子一起上学。一位母亲更用她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她的心愿:我自己苦点、累点都不怕,只要能行孩子念到哪,我就想供到哪。

贫困是困扰农民工家庭子女就学的最大问题。农民工主要从事卖菜、力工、收废品等工作,收入不稳定,平均年收入几千元,甚至更低。扣除房费(每家平均100元),加上日常开销和供孩子上学,所剩无几。如果家里有人生了大病,更是雪上加霜。一些农民工给孩子订校服时,都愿意订大号的,以便一套衣服能从一年穿到六年。可以说,即使农民工的子女已经入学,也仍处于失学的边缘。

农民工子女是一个游离于体制之外的群体,他们的父母没有最低保障,有时上学还要交200到1200元的借读费及校服费、外教费等杂费。这些农民工子女从小在城市长大,却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在他们学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其保护和教育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可能会在他们的心里埋下仇恨的种子,长大后融入社会,因为没有知识和技能,只能到处游荡,也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今年,希望办将启动希望工程助学进城计划,将把救助范围扩大到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计划在五四期间救助1000名贫困农民工子女。同时筹建一个基金会,专门用于农民工子女的救助。

但希望办的现有资金只是杯水车薪。在走访中,我们不只一次地问一些贫困家庭,也问自己,给失学的孩子解决了学费问题,他们会上学吗?可正像关怀的妈妈所说,除了学费还有书费、校服费及其他一些费用,他们还是交不起。因此,帮助这些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个部门的事。全社会都应该关注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力所能及地为他们尽些心力。最终能体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和人们的关爱之情。虽然得到捐助的只是少数人,但是通过捐助活动,会影响这一群体,让他们感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调查报告篇七

农民工工伤保险是指农民工在生产、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职业性疾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死亡,在农民工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国家和社会为农民工及其亲属提供医疗救治、生活保障、经济补偿、医疗和职业康复等物质帮助,以保证农民工或其遗属的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二、大多数农民工享受不到工伤权益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

1、企业认识不到位。

调查中发现,很多用人单位普遍存在交工伤保险不划算的错误认识,而且他们认为,农民工素质低,人员流动性又大,人员不容易管理,为他们参加工伤保险的话会增大企业成本,不利于企业在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因而不愿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且在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时,许多企业不但不积极救治,反而百帮拖延、拒绝支付农民工补偿、医疗救治等合理费用,根本不知给农民工买工伤保险本来就是用人单位的应尽义务,而且为职工参加社会保险不仅是社会的责任也可以稳定职工队伍,只有做好了工伤保险工作,维护好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和利益,才能提高职工的工作热情,从而使企业更好更快的平稳发展。

2、非法用工现象严重。

在发生工伤事故的单位中,有些单位连营业执照都没有,根本不具备用人资格。特别是在建筑领域,存在着严重的非法转包、违法分包现象,包工头大量存在,使得许多农民工发生工伤后不知向谁索赔,而发生了工伤事故后,在治疗阶段,大部分用人单位对农民工的治疗还是比较积极的,但大多数还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有些用人单位在农民工尚未完全痊愈的情况下就让农民工出院,致使农民工身体康复期变长,严重的甚至可能留下后遗症,还有少部分用人单位以农民工对工伤的发生有过错为由要求农民工自己承担医疗费用或单位承担少量的医疗费用,而工伤保险实行的是用人单位无过错责任,并不考虑劳动者是否有过错(故意除外),只要发生工伤,用人单位就应给予承担全额责任,如果是伤残程度较高的工伤,在农民工保住命后,后续治疗的费用是相当大的,如果用人单位不承担治疗费用,单凭农民工的经济能力是根本承受不起的。我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一旦发生事故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工伤认定是受害人能否享受工伤待遇的关键,但这只受用于那些具有法人资格的用人单位或企业。所以说政府保障对于大多数徘徊于法律之外的农民工工伤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办法的,非法用工问题政府方面也绝对不容忽视,应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被侵害。

3、农民工发生工伤后,未参保的用人单位不积极主动地申请工伤认定,也不按法律规定向农民工支付工伤待遇。

《工伤保险条例》中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所在单位应当在30日内,向劳动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但在调查发生工伤案件的单位中,没参保的用人单位没有一家曾在30日内为农民工申请工伤认定,94%的农民工都需由自己或其亲属来申请工伤认定。《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劳动者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如果用工单位不给劳动者上工伤保险,发生工伤后,用人单位要向达到伤残等级的劳动者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相关工伤待遇。但是,许多用人单位只为农民工治疗工伤,对停工留薪期内的工资及其他工伤待遇根本不予支付,在工伤私了过程中,用人单位和农民工的地位也往往是不平等的,用人单位凭借着自己的优势迫使农民工让步,有的老板公然叫嚣:你私了可以,你要是告我,老子奉陪,非得把你拖死不可!就是法院判你胜,我也不给你钱,看你能拿我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有许多农民工被迫接受和解,而少部分不满和解条约的农民工通过打官司,千辛万苦拿到法院的判决时,部分用人单位却拒绝履行法院判决所确定的给付义务,往往采用拖延、逃避的方法来应付,这更加重了农民工的负担。

4、农民工工伤保险应与工伤预防相结合,重视职业康复工作是工伤保险的最根本目的所在。

我县的工伤保险一直以来只是着重于待遇的处理(即工伤补偿),对预防和康复没做出特别的要求,但对于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来说,工伤预防--工伤赔偿--职业康复这三个步骤缺失得很明显。发生工伤事故后,由于用人单位大多通过与农民工协商而私了来解决问题,他们仅仅是支付几万或者十几万元的补偿就什么事都不过问了,但这根本无法维护农民工的正当权益,有些高残工伤人员一回到家,几个月就把赔付的`十几万用光了,对于后期的治疗费用那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更不用说康复治疗了。去年年底,我一个朋友的弟弟在外打工时不幸从建筑架上摔下来,当时全身多处骨折,生命奄奄一息,在医院医治了一个多月,就把工地老板私下赔付的20多万元用的所剩无几,回到老家后,由于设施条件差,又缺少专业的护理人员,身体情况每况愈下,结果一条鲜活的生命不到半年就郁郁而终了,这些血淋淋的事实,不得不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如果当时他参加了工伤保险,那么他的后续治疗费用就不会没着落,还说不定有康复的可能,即使他身故后,他的孩子及家中老人的生活也不用发愁,更不至于家破人亡,然而这样的事例又何止一件两件啊!那是举不胜举啊!因此,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应与工伤预防紧密相结合,只有重视职业康复工作,提高和恢复伤残职工的劳动能力,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和重新融入社会,才能体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三、保障农民工工伤合法权益的对策与建议。

加快工伤保险事业的发展和加强工伤保险工作,让更多的劳动者享有工伤保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的需要,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维护农民工的切身利益,对大力发展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落实农民工工伤保险事业迫在眉睫,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努力。

1、加大社会保险政策宣传力度。

要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开展政策咨询解答、深入企业和乡镇宣传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工伤保险政策,让广大农民工都正确认识参加工伤保险是法律的规定,有利于雇佣双方,形成积极参保的浓厚氛围。还应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加大工伤保险普法宣传,使广大职工能够自觉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使广大企业能够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对待工伤保险工作,充分认识到给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到对工伤农民工给予合法补偿和积极救治的重要性,为维护工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2、加强机构队伍建设,拓展工伤保险工作。

工伤保险工作中的参保、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待遇支付等工作,如果没有相应的工作机构和专门的人员,工作无法落实,所以应加强机构队伍建设:一是推进工伤保险行政、经办和劳动能力鉴定机构队伍建设;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有关经办工作人员的技能;三是加强思想教育,增强责任感,与时俱进,以应不时之需。大家都知道,工伤保险制度的三大功能是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工伤康复,目前,我县工伤保险主要是工伤补偿,工伤预防还没有完全展开,工伤康复根本没有开展,可是工伤保险不能仅仅局限于消极的单纯补偿,只有做好工伤预防,减少工伤发生,降低风险,才是我们追求的更高境界。因此,在做好工伤补偿工作的同时,应积极开展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完善制度和机制,加快推进工伤保险事业的发展。

3、社会保险应与商业保险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事业。

据调查,我县虽然很多用人单位没有为农民工买工伤保险,但相当一部分单位却为农民工买了商业保险。由于商业保险特有的盈利属性,使得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定额缴费,出险后可以定额给付。但是商业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的定额给付性质,不能满足发生了工伤事故的农民工的给付要求,不能保障农民工在受伤期间能有适当的治疗,不能保证其家庭不至于因工伤而陷入困境,这也就是现行问题中工伤保险给付不足的根本原因,而要改进此点,就意味着很需要工伤保险的介入,用工伤保险与商业保险相结合或有条件、有主次的相结合的方式,来改进、规范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市场,从根本上改变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定额性质,极大限度地维护农民工得到工伤事故给付的权利。

4、有关部门应加大协调配合力度,发挥政府的监管作用。

各级劳动保障、人事编制、安全监察、财政、地税、环保、卫生等各相关部门要相互支持,各尽其职,密切配合,分别把好用人单位参保关,形成群策群力、环环相扣,互相监督和制约,确保用人单位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在当前维护工伤农民工合法权益具体工作环节中,要解放思想、拓展思路,把每项工作落实到实处。比如在工伤认定、待遇补偿方面,政府方面应为工伤农民工依法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同时,并协调劳动保障、安全生产监管、环境保护、公安司法、信访等行政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组成一个由政府负责组织的、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权威机构,以切实维护好工伤农民工的权益。

5、发挥社保基金的保障作用。

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或者农民工在非法用工单位打工时,发生了工伤事故后,农民工无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那么,无论用人单位是否给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费,一旦农民工发生了工伤事故,社保部门将先行支付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然后向用人单位追缴。这种保障制度虽然从表面上增加了国家工伤保险基金的风险和压力,但完全可以采用一些措施来进行化解。例如社保基金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后,有权在提高缴费费率后追缴欠缴的数额,并从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一定比例的滞纳金,欠缴的工伤费和滞纳金并入工伤保险基金,为防止用人单位逃避责任,追缴的工伤费应高于基金支付给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待遇费,另外,劳动保障部门还有权向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进行行政处罚,严重的司法部门还可以追究用人单位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调查报告篇八

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中功不可没。但是,他们自身长期以来一直面临诸多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其中就医状况不理想是比较突出的问题。xx市各级政府十分关心农民工的切身利益,致力于改善农民工的就医状况。目前,农民工就医现状如何?2014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xx市统计局组织力量深入xx市各区县、园区对工业、建筑业、酒店业、零售业等行业100余户企业200名农民工就就医现状进行了随机访问,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农民工个人基本情况、身体情况、参保情况、就医情况以及对本人就医的看法等内容作了详细了解,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被调查农民工基本情况。

1.农民工以本地居多,电子信息产业吸引外地来遂人员。

被调查的农民工中,来自遂宁本地的占88.1%,来自外地的仅占11.9%。近年来xx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也成为外地农民工务工的首选。

2.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女性占多数。

本次调查中,年龄在40岁以下的农民工占56.8%,其中,30岁以下的占40.9%;年龄在40岁以上的占43.2%,其中个别人员年龄在60岁以上。在贸易餐饮行业尤以未婚青年为主,25岁以下的占57.64%。xx市轻纺、电子工业比较发达,加之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对年轻女性劳动力的需求非常旺盛。因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村女性留在家乡就业,本次调查中,女性的比例达59.1%。

3.农民工的文化层次偏低,收入偏少。

本次调查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占10.8%,初中文化占35.2%,高中(含中专)占37.3%,大专以上文化的占13.3%。据本次调查,农民工的平均月收入为2300元,高于xx市最低工资线1230元,低于xx市城镇职工平均工资300元。

4.农民工维权意识差,近三分之一未签务工合同。

本次调查发现,部分农民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较差,有32.4%的农民工与所在务工单位没有签订正式务工合同,这部分人员主要集中在以餐饮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和建筑业,特别是餐饮企业,由于务工门槛低、人员流动性较大等原因,与员工普遍没有签订务工合同,没有交纳法定“险金”,没有劳动时间、劳动报酬等法规明确的`相应约束。

(二)农民工参加医保与就医基本情况。

1.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比例高。

近年来,随着xx市医疗设施的提升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农民工的大部分就医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同时,xx市各级政府对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秉持推动和创新的原则,使得这一制度在xx市广大农村得到切实的推行,截止2012年底,xx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数达到267万人,参保率93%。在本次调查中,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至少一种医疗保险的农民工占总数的99%以上,未投保的不到1%,单位购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农民工占总数的近50%。

2.农民工就医积极性增强。

由于有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农民工主动就医的积极性增强。在就医心理上大多数人表示有病就一定要治好,但大多数农民工倾向于初次发病时按照习惯进行自我治疗;在选择医院方面,根据病情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医院,小病多数人选择村医务室和乡镇卫生院,大病多数人选择区县医院及高一级医院;在购买药品方面,大多数农民工选择医保定点药房、乡镇医院等质量有保证的地方购买药品;在治疗方式上,大多数人喜欢服用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进行补充治疗。本次调查中,4.6%的农民工生病时被动就医,不打针吃药,选择自己硬扛;37.5%的农民工选择自己到药店买药,自己处理;37.5%的农民工就近到诊所或社区医院就医;仅2.8%农民工去二甲以上医院就诊。

3.农民工对就医环境褒贬不一。

一是就医总体上较为方便。有13.1%农民工反映由于务工所在单位一般在城市郊区,离城里医院较远,自己生了病去医院就医不方便,加之企业请病假要扣工钱,小病多选择放弃治疗。有85.8%农民工反映自己去医院就诊比较方便。二是对医生服务态度普遍不满。本次调查中,仅有3.4%的农民工认为就诊时,医生服务态度较好;高达85.2%的农民工认为医生服务态度一般,仅提供基本服务;11.4%的农民工认为医生服务态度不好,甚至对农民工有一定的歧视。三是工伤、大病基本能做到及时治疗。调查中83.5%的农民工认为身边的工友如果发生工伤或患重病的情况能得到及时就医,7.4%的农民工认为不能及时就医。四是务工单位对农民工就医基本持支持态度。有10.8%的农民工认为在务工过程中,自己或工友发生工伤或生大病时,所在单位基本不管,只能自己想办法;有34.7%的农民工反映所在单位出于人道主义,垫付一部分治疗费用帮助解决燃眉之急;有40.3%的农民工反映所在单位积极联系医疗机构,全力帮助救治。但遇到患病对工作造成影响时,22%的农民工反映,用工单位一般会采取解雇辞退或者降低待遇等方式处理,这说明私营企业在维护打工者利益方面做得远远不够。五是女职工生育基本做到人性化,但不够明确。对于女职工最关心的生育问题,高达52.8%的女性农民工不清楚所在单位如何处理;近2%的女性农民工反映如果自己怀孕,只能直接离职或者被迫降低待遇水平,44.9%的女性农民工反映自己单位基本能够保障权益,人性化对待女职工怀孕问题。

4.农民工拥护医保政策希望提高报销比例。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工支付重大疾病医疗费用的压力,本次调查发现,58.9%的农民工认为医保在务工地就医中的作用很大,农民工普遍较为拥护,但是在对待常见疾病的问题上医保作用不大,存在报不了、报得少等问题。有近一半的农民工反映他们最近一次因为在医院就诊花费在100元以下无法通过医保报销药费;在报销了药费的被调查对象中,基本上都认为报销比例偏低。就医花费较多,同时又没有报销医药费的被调查对象中,1.1%没有参加医疗保险,2.3%因为不方便,打算下次回乡时办理报销,33.5%认为报销手续太繁杂未报销医疗费,7.4%因不知道报销流程而没有报销费用。

二、农民工就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虽然农民工看病就医条件与前几年相比改善较大,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卫生人才匮乏,正规医院数量偏少。

xx市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1.6人、拥有床位3.6张,各类正规医院仅有54家,大量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个体诊所及村卫生室为广大群众就诊提供了方便,但个体诊所、村卫生室医生大部分是经短期培训走上工作岗位,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较低,一般只能诊治头痛、发烧之类的小病。学历低、职称低、技术低的“三低”现象在城乡医疗机构中普遍存在,卫生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难以有效承担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难以满足城乡居民及农民工的就医需求。

(二)异地报销难,就医不方便。

一是医保报销不方便,特别是异地结算过程繁杂;二是由于打工流动性较强(在住宿餐饮业尤为突出),医保难以接续,导致部分农民工对医保毫不在意,与企业私下协商将有关费用直接发给个人;三是相当部分农民工打工所在企业(以工业企业居多)在城市郊区,几乎无正规医院,且交通不便,生了病,就诊极不方便。

(三)医疗费用高,报销比例偏低。

农民工普遍反映,目前到正规医院治病费用太高,普通的感冒要花上百元费用,所以很多人选择有病不治,往往拖延治疗时间;而受限于新农合的报销政策,农民工得了大病的报销比例偏低,容易造成因病致贫。在病魔面前,农民工更多的是无奈,所以很多人选择“大病小治,小病不治”。

(四)部分企业积极性偏低,职工医疗保险需加强。

维护和促进职工健康是企业正常运转的一项重要人力资源投入,而且职工医疗保险等相关的企业福利制度,对于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和工作热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职工的健康进行投资,既是企业的一项义务,也有助于提高职工的产出水平。但有的企业认为参保缴费高,参保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钻有关法规不健全的空子,对职工医疗保险不支持、不申报。而部分农民工维权意识差,不愿缴纳配套医保费用,主动申请企业将医保缴费发给个人,只注重眼前利益。

(五)农民工预防保健意识差,注重眼前利益。

调查显示,农民工预防保健意识不强,卫生保健知识欠缺,预防保健水平低。原因在于:农民工自身的文化素养较低,还较多地存在落后、愚昧和不健康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卫生意识差,“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观念根深蒂固;保健意识差,小病拖、大病磨现象在这个群体中尤为突出,很多农民工抽烟喝酒不心疼,但花钱看病舍不得。

(一)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和补偿机制。

医疗卫生事业是社会公益性事业,是福利性的事业。政府应努力改变目前“以药养医”的弊端,促进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机制由目前的“经营创收”转到“服务保障”上来,充分体现公共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努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二)应从源头和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就医难的问题。

应把农民工视为产业工人对待。从政策面保障农民工的权益,积极探索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等问题,强制用人单位为农民工购买社保金,修订完善劳动保障与劳动安全法规、规章,依法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统一的医保体系,医保可随民工流动而流动,农民工在同一统筹地区重新就业的,可由社会保险机构接转其缴费记录,只接续社保关系而不转移社保基金。

(三)作重解决大病医疗保险和社区医疗服务利用问题。

农民工倾向于利用社区药店和社区门诊机构,因而在对农民工医疗保险定点机构的确定时,应该重视社区医药机构的建设,提高农民工的医疗服务利用及时性,让农民工就近与廉价就医。社区门诊费用较低,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在扩展农民工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的基础上,将保障重点侧重于大病统筹,不仅可以提高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有效防止因病拖延而对统筹基金造成较大的负面冲击。应当适度考虑在大病统筹基础上,增设个人账户,扩大保障范围,适度降低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和封顶线,切实解决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医疗保险问题,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调查报告篇九

调查目标:近年来,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为社会付出了廉价的劳动力,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然而他们干的是工人的活,却还是农民的身份,他们经常受人歧视,很难融入城市生活,在城市里的生活状态不容乐观。我利用工作的空闲时间对农民工的生存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进一步了解农民工在城市中为何生存如此困难。

调查时间:xxxx年12月1日—10日。

调查方式:走访、交谈、报纸、调查地点:xx县新桥镇马厂村。

目前,农村大量农民工流入城市,他们干的是城市人不愿干的最脏、最重、最险的活,他们为社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他们的工作,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权益在很多地方仍然让人堪忧,他们的生活现状牵动大多数人的心。现在将此次实践活动调查的结果报道如下:

据收集到的数据显示,马厂村在外务工人员达到427余人之多,大多数农民工外出务工主要是为了增加收入,其次是增长见识,提高技能等。据走访马厂村下马厂、上马厂两个人口相对集中的自然村后统计,整个村已有七成青年人到沿海一带务工,其原因大多是:马厂村地处山区、半山区,经济条件较差,仅仅靠务农的收入十分微薄,子女上学费用昂贵,农用费用支出大,很难支撑家里的所有开支。再加上农村事务繁琐,大多是体力活,家中除了靠卖粮食获取大部分收入外就是饲养家禽,获得经济收入的途径很少,所以多数人选择放弃务农,进入城市。这样一来家里只剩下年老体迈的老人,年岁小的小孩。

据调查数据显示,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平均收入为20xx元,一半以上的农民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只有一成超过20xx元,男性农民工收入为1770元,女性农民工收入为1080元,农民工收入普遍没有城市居民高,他们从事的多是技术含量低,工资水平低的职业,他们的收入水平没有随我国经济的发展而明显提高,究其原因:

1、自身素质和能力使其大多在报酬较低的产业部门就业,如制造业,居民服务业,建筑业等所需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农民工受技术限制,工资水平偏低。

2、社会不太健全的制度使得农民工就业受到不公平待遇,从而阻碍个工资水平的提高。

农民工工作时间普遍较长:进城农民工平均工作天,平均每天工作9小时,47%的每周工作7天。究其原因主要是某些私营、个体业主追求高产量,高效益,而工人也为了挣更多钱主动拖长工作时间。他们工作之余的主要娱乐方式仅为看电视,睡觉等,几乎没有其他的娱乐活动。然而农民工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文化财富的创造者。农民工的文化权益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全国农民工的报酬总体上大有改善,但是少数企业任然存在克扣或拖欠报酬的现象,近四成农民工未和企业签订任何劳动合同或协议,有一半农民工拿不到加班补贴,57%得不到工伤补偿,80%的不能带薪休假,90%没有享受住房补贴或住房公积金。80%的女农民工无法享受带薪休产假,12%的农民工不清楚,不能依法自己的合法权益,更有些农民工只要有活干,有钱挣就行了,签不签合同在他们看来关系不大,非常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全国政协委员吕传赞和一批专家提出,要解决农民工屡遭侵权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他们建议:

1、加快劳动保障立法步伐。由于《劳动法》的规定比较宏观,对涉及保护职工收入所得、社会保障、人身保护方面的规定不够具体和完善,缺乏相应的配套法律法规,这给劳动执行部门的执法活动带来很大的困难和压力,使《劳动法》的很多规定难以落到实处。

2、建立欠薪保障制度,推行企业拖欠工资情况申报制度。这项制度对于保障职工的合法工资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有很重要的作用。

3、充分发挥各项工会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中的重要作用。我国各项工会在组织代表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中具有不可替代作用,要进一步加对修改后的《劳动法》的宣传贯彻力度,充分发挥各线工会作用。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多提供及时准确的务工信息,多提供务工岗位,减少农民工外出务工盲目性,使其外出更容易找到活干,并开办一些技能培训班,让农民工接受正规专业的培训,拓宽就业门路,在维护农民工正当权益方面:农民工自谋职业中被各种税收和费用所困,如工商税、体验税、健康证及卫生许可费用等,这些相关费用农民工都希望能有所减免;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很受农民工关注,农民工愿意积极参保,但是属地原则制约了该项保险的落实。例如:农民工外务工,错过了参保时间或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又无法到属地指定参保医院就医,处在两地为难的境地。农民工生病大多能撑则撑,实在不行才去买药,2/3不上正规医院看病。其原因有:正规医院费用太高;他们没有习惯上正规医院就医;没有钱,为了节约。

要改变农民工弱势地位,改善其生存环境,最根本是要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打破城乡户籍限制,让农民工与城市人享受一样的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待遇。

大量农民工进城,住房问题成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大多数农民工居住在简陋的宿舍里,30%在集体宿舍里,21%的农民工居住在缺乏厨卫设施的房间里,8%在工作地点,7%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13%在城市里没有住处。只能往返在城郊之间。

体宿舍,这些地方既狭窄又拥挤,室内东西又脏又乱,除了日常生活用品外,没有其他娱乐用品。近年来由于城区拓展、改造,一般楼房的租金逐年升高,再加上其他水、电、费用,成本就更是升高了,所以大多农民工都住在城乡结合处,有的几家或全家住在20—30㎡的房间里,生活空间狭小,环境极差,交通不便,安全没有保障。

既然工地居住条件如此艰苦,再加上他们长期在外务工,为何不由乡里人转变为城里人呢?据深入调查,要实现这种转变有两大必不可少的条件:

1、在城市里有稳定的职业和工作。

2、在城市里有固定的住所。从目前的情况看来,正在城里务工的农民工都希望实现这种转变,然而实现这种转变并不容易。众所周知。,由于户籍、岗位和技能等制约,进城农民从事的多是最脏、最重、最险、最累的活,劳动条件差,劳动时间长,劳动报酬低,解决住房问题比城里人更加困难。我们可以看见农民工条件的恶劣既有他们经济收入低的原因,也有相当多政策不到位和资金不足的政府力不从心的原因。

据了解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问题也是一个很让他们头疼的问题。在走访马厂村的过程中还发现:有四成农民家庭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他们在乡村小学上学,平时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由于家里老人缺乏科学知识,缺乏法律知识以及教育现代孩子的正确方法,这对孩子们的成长都非常不利,很多留守儿童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不能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有部分人甚至走上犯法的道路。然而被接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在城市里上学一年需缴纳学费近2300元,占家庭总收入的20%还多,另外许多孩子上学需缴纳一定的借读费,赞助费,这笔支出对农民工来说无疑是一笔很大的负担。

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给城市交通、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带来严峻的考验和巨大的冲击。在调查过程中我强烈感觉到:加强农民工的管理固然是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教育农民工,让其懂法,从而增强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加强自身权益的特别是人身方面的保护。

落脚,让他们与城市居民和谐共处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财富,才能更好地描绘未来城市的蓝图。

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调查报告篇十

当前大学生就业民工化现象正是教育产业化政策结下的苦果。教育产业化使得百年树人的教育工作充满了功利主义色彩,日益沦为急功近利的短平快商业项目。必须实行高等教育的双轨制已经是非常成熟并且普及的做法。

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农民工中64.73%选择了希望“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解决大学生农民工就业窘迫,保障大学生农民工利益”。其次是“通过媒体,让更多人了解和重视这个群体”,占了总数的20.84%。此外,还有11.32%的调查者选择了“人文关怀,例如对大学生农民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以及3.11%的人选项二了其他选项。

大学生就业“民工化”,也可能成为一条成才之路,而未必是坏事。成材的道路千万条。民工就业的地方,一般说来是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也正是最能锻炼人的地方。基层可以让大学生接触实际,了解实际,深入社会,熟悉民情,培养与普通群众的感情;艰苦可以磨砺大学生的意志,养成艰苦奋斗的良好习惯。这些都可以为他们日后的健康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是金子总会闪烁,有志者到哪里都能成才。

大学生创业群体主要由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组成,由于大学扩招引起大学生就业等一系列问题,一部分大学生通过创业形式实现就业,这部分大学生具有高知识高学历的特点,但是由于大学生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因此尤其需要全社会的关爱和帮助。

从调查中发现,对于大学生农民工的基本特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其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社会经验缺乏”,其次是“文化程度较高”占了18.69%,接下来是“文化程度较高”和“学习接受能力强”,分别占了11.86%和10.71%。剩下的6.53%选择了“薪酬较低,低于某些农民工工群”,6.5%选择了“大多数来自农村”。

没有经验我们可以学习,没有财富我们可以创造,没有人脉我们可以一点一点编织,不要说这一代人不如上一代,其实每一代人都会成长,不用操心,每一代都会比前一代更强。实际上,没有一代是可以垮掉的,因为人类总是这么延续的,而且每一代里头都会有很杰出的人奋斗出来,把人类已有的成果和文明延续下去,这个根本不用担心坚信目标,积累人脉,抓住资源,努力学习进步,迎接成为社会财富主力军的时刻,因为没有一代是垮掉的,面对前方的重重困难,大学生们的脚步无比沉重。

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最近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现在农民工就业不难了,现在农民工短缺,珠三角、长江三角的老板雇用农民工都不容易了,但是,大学生就业还是很难。至于哪种原因影响了大学生就业,一直以来有几个原因备受争议,却很难达成共识。

从调查中可以发现大众认为经营管理能力与经验是大学生农民工面临的最大困难,有67.36%的人选择了这一选项,其次是“技术问题”与“资金问题”,分别有11.56%和10.04%的大众选择。接下来是“市场信息问题”,占了7.99%。剩下还有2.84%选择了“政府的扶持力度”以及0.12%的人选择了其他。

可以说,大学生就业难根子在高等教育培养上,这就需要构建高校招生培养与就业联动体系。通过科学招生、科学培养、科学就业,从招生环节开始,根据就业率科学制定招生政策;并在培养过程中,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培养复合型人才;而在就业上,进一步完善就业体系,转变就业观念,开展创业教育等。

家庭结构是家庭生活环境的因素之一,它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家庭结构,由于家庭成员人数、两代人或多代人的感情交流程度和父母教育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

家庭是大学生的第一生活场所,家庭因素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产生深远的影响,只有不断改善家庭因素,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才能促进大学生良好地就业。

对于“家庭条件对于大学生农民工这一群体,有着哪方面的影响”的一系列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从图表中不难发现,自我价值实现方面和未来发展的地域选择方面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33.76%和25.43%,其次是经济方面与心理方面,分别占了调查总数的15.44%和11.96%。此外,7.67%的群众选择了教育方面,3.68%选择了其他方面以及2.05%的群众选择了几乎无影响。不管大家对于家庭条件对于大学生农民工有哪方面的影响有着不同的意见,但是家庭的确是个不容忽视的条件。

总而言之,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场所,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教师,家庭对人生的影响是明显而长久的,每个人的生活都会打上家庭的烙印,只有不断优化家庭诸要素,才能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铺平道路。

调查中发现,有40.06%的群众选择了“助长了‘新读书无用论’在农村的蔓延”,其次是36.59%选择了“浪费了人力资源和教育成本”。接下来是14.86%的人选择了“缓解了民工荒”以及6.71%选择了“即战力农民工就业空间”,最后,有1.78%的人选择了其他。

总之,无论高等教育和就业市场脱节,还是目前高校过度教育问题,都是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源头,而大学生不符合市场需要才是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果。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重视大学生就业,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固然可以缓解一时,但这毕竟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治标之策,最重要的,还必须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民工职业混同,工资相差无几。因此,大学生农民工的未来发展更是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从调查中发现,对于大学生农民工今后的发展趋势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从图表中可以发现其中认为大学生农民工发展趋势为“从‘城乡两栖’到‘融入城市’”的比例最大,为33。92%。其次是“从‘卖苦力’到‘拼智力’”,占了总数的26.73%。此外,认为“从‘打工者’变为‘创业者’”和“从‘打短工’到‘打长工’”的分别为18.64%和11.39%,“从‘不断扩大’到‘渐渐淡化’”占了9.46%,“持续扩大”为7.62%。

当前社会的急剧变化使得知识的学习重要性大大下降,而对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公众表达能力、独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等方面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看得很重要。因此政府和企业都有义务和责任来解决大学生农民工就业问题。

专业技术性人才需求日趋旺盛,大学生农民工需要正确的就业观。对于毕业的大学生求职者们自身究竟希望从事什么职业呢?从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对于国家机关人员、工程师、教职工等较稳定省力的工作最受大学生们的青睐。总共占到了88.25%。其中,选择国家机关人员的最多占到了39.67%,其次是教职人员、工程师以及管理人员,分别占到25.72%、12.54%和10.32%。反之,对于基层的一些工作,大学生们却不太愿意去从事。其中,普通员工仅占2.04%,外出打工也仅占了1.77%。

据了解,对许多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是家庭、家族乃至全村人的骄傲。在传统观念里,大学毕业后就该留在大城市,找一份像样的工作,过一种体面的生活。如果大学毕业后回到基层,乡亲们就会认为没出息,家人也会因此抬不起头。这给大学生去基层工作增添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因此,当代大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实际的工作能力,给自己一个定位,为自己设立一个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奋进,为自己制定一个长远的规划,人生路才能走得更好,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学到更多的东西,结交更多的朋友,积累更多的经验,实现更高的人生目标。

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调查报告篇十一

1、矛盾纠纷呈现增多趋势,可能引发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的事件。

(1)土地承包纠纷集中。

土地承包纠纷在各地普遍存在,特别是农民工返乡后,由于生活困难、利益驱动等原因,强烈要求收回原承包土地,与现承包人多次发生矛盾,引发毁损青苗、打架斗殴等事件,严重的还可能引发“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的事件。由于政策法律与农村现实出现冲突,加上这些返乡农民工外出时间很长,处理起来十分棘手,基层干部为此头疼不已。

当前土地纠纷主要为三类:

一是返乡农民工与各类移民之间的矛盾;

二是返乡农民工与在家农民之间的矛盾;

三是返乡农民工与村里之间的矛盾。

产生这些矛盾的主要原因有几点:

一是一些外出务工人员过去为了逃避繁重的税费、提留,对自己的承包土地长期抛荒,有的时间长达xx年以上,致使村里将抛荒的土地重新调整给当地农民和移民,有的还经过了消赤减债处理。

二是土地流转不规范,口头协议居多。

三是土地升值产生的利益驱动,土地由“包袱变财富”。一方面是国家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加大,不但不用上交税费,还能获取补贴;另一方面由于各类建设加快,土地征收补偿金额加大,特别是城郊结合部。另据预测,土地纠纷爆发的高峰期将出现在三四月份的春耕期间以及十月前后秋冬播期间。

(2)债权债务纠纷严重。

农民工返乡后,债权债务关系当事人碰头,引发纠纷。主要是村集体与返乡农民工之间的债务纠纷,其次是返乡农民工之间、返乡农民工与留守人员之间的债务纠纷,再就是返乡农民与其它主体之间的债务,比如企业等。某村返乡农民工李某,给当地某企业借款10多万元,因该企业经营不善,多次讨要未果,面临血本无归的可能,而且和他一样借钱给该企业的农民工还有7个左右。

(3)户口婚姻矛盾突出。

一是户口问题。部分返乡农民工在外流动频繁,与所在地户籍部门长期失去联系,错过了几次户籍整顿,加上故意躲避税费而销户,以及违法生育等原因,致使户籍资料不全、遗失,口袋户口、黑户口现象增多。部分农民工在外结婚,因为没有户口,未办理结婚证,导致小孩上户困难。某村返乡农民工要求补录户口11户,有8户无结婚证。

二是婚姻矛盾。农民工长期在外务工,婚姻观念逐渐发生变化,加上工作难找、工资不高,返乡之后,婚姻矛盾增多,特别是本地与外省市通婚较多,出现纠纷调处较难。某乡司法所春节期间调解纠纷7起,其中涉及返乡农民工2起,且都是婚姻纠纷。

(4)邻里之间的老纠纷爆发。

农民工返乡后,接触磨擦增多,因耕地、宅基地、人际关系、生活作风等引起的邻里纠纷上升,特别是“算老帐”的多,报旧怨的多,私了的多,大多数不经过法律程序。返乡农民工中,普遍存在借返乡之际把在外期间不能了结的纠纷做个了断的想法,突出的是要了结留守老人或孩子之间的纠纷,极大地增加纠纷调处难度。某村2户留守老人(其子女均外出务工),为宅基地纠缠不清,发生冲突,多次扬言等子女返乡后,要作个了结。

(5)交通事故纠纷不容忽视。

农民工大量返乡,导致人流、车流增多,特别是农村以摩托车居多,车辆手续不全,性能不强,安全意识欠缺,致使交通事故多发,引发纠纷。

2、侵财性犯罪案件上升,破案难度加大。

尽管和往年相比,刑事、治安案件没有明显的上升,但是仍然呈现高发案趋势。而农民工集中返乡后,导致矛盾迭加,管理难度加大,特别是极个别人在生活压力下,可能会不择手段地攫取财富,“两抢一盗”等侵财性案件增多,给社会治安带来巨大压力,破案难度加大。

据当前调查情况,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盗窃案多发。特别以盗窃摩托车居多,某镇去年底破获1起盗窃摩托车案,经查实,系2名外出返乡人员作案。而在少数偏远山区乡镇,出现了多起以前很少发生的盗窃人情款案件,涉案金额较大。

二是作案手段智能化。据调查,农民工返乡后,从发案情况进行分析,局部地区犯罪行为手段出现新变化,犯罪意识更为大胆,性质更为恶劣,作案技巧明显提高,出现智能化倾向。某镇春节期间发生多起入室盗窃案,出现了防盗门被整块撬掉的新型案件。

三是作案手段暴力化。某镇去年全年无1起抢劫案,今年正月初六早晨发生了1起抢劫中巴车司机案,案值6000多元。据公安部门初步侦查,极有可能是返乡农民工作案。

四是流窜作案增多。返乡农民工中的违法分子多流窜作案,并与外地犯罪分子相串通,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加之治安信息没有共享,案底难掌握,防范打击难度大。

五是少数有前科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同期返乡,不安定因素增多。六是公复场所寻衅滋事增多,性质更加恶劣,多次发生吸毒、打架斗殴等案件。

3、失业人员增多,就业压力加大,收入降低,给社会治安带来不稳定因素。

一是目前企业不太景气,就业十分困难。

二是今年企业工资待遇普遍降低,农民工收入降低。某村民去年在北京某装修公司打工,年初月工资2500元左右,年底就降至1200元。因嫌工资低而返乡从事卤菜加工。

三是务农收入太低,自主创业困难。在家务农,因为基础设施落后,抗灾能力差,农业仍然存在“靠天吃饭”的现实,加之流通信息不畅通,科技含量不高,导致收入太低,难以养家糊口。而自主创业主要受资金、技术和市场风险的困扰,难以保障农民增收。当前的危机和困难有着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和国际背景,经济危机导致的收入下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贫富差距等,以及当前工作、生活上的极大压力,极有可能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和信心上的丧失。由于就业创业困难,失业和闲散人员必然大幅增加,容易诱发利益冲突,引发新的不稳定因素。有些失业人员和低收入者可能灰心丧气、铤而走险,从而引发严重的刑事犯罪。

4、中长期影响不容小视。

农民工返乡后,社会治安和稳定的中长期影响值得引起重视。当前,按照农民的习惯,正值春节期间,农民工一是安心过年,无暇处理纠纷。

二是大多数农民工已经或准备节后外出务工,寻找就业机会。一旦外出务工未果,农民工可能会出现新一轮“返乡潮”。到那时,将引发更加激烈的矛盾纠纷,社会稳定形势将更加复杂。目前不少外出的农民工打电话回乡,称在外面工作不好找,有工作的工资低,或是发工资不及时。

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调查报告篇十二

调查目标:近年来,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为社会付出了廉价的劳动力,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然而他们干的是工人的活,却还是农民的身份,他们经常受人歧视,很难融入城市生活,在城市里的生活状态不容乐观。我利用工作的空闲时间对农民工的生存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进一步了解农民工在城市中为何生存如此困难。

调查时间:xxxx年12月1日—10日。

调查方式:走访、交谈、报纸、调查地点:xx县新桥镇马厂村。

目前,农村大量农民工流入城市,他们干的是城市人不愿干的最脏、最重、最险的活,他们为社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他们的工作,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权益在很多地方仍然让人堪忧,他们的生活现状牵动大多数人的心。现在将此次实践活动调查的结果报道如下:

据收集到的数据显示,马厂村在外务工人员达到427余人之多,大多数农民工外出务工主要是为了增加收入,其次是增长见识,提高技能等。据走访马厂村下马厂、上马厂两个人口相对集中的自然村后统计,整个村已有七成青年人到沿海一带务工,其原因大多是:马厂村地处山区、半山区,经济条件较差,仅仅靠务农的收入十分微薄,子女上学费用昂贵,农用费用支出大,很难支撑家里的所有开支。再加上农村事务繁琐,大多是体力活,家中除了靠卖粮食获取大部分收入外就是饲养家禽,获得经济收入的途径很少,所以多数人选择放弃务农,进入城市。这样一来家里只剩下年老体迈的老人,年岁小的小孩。

据调查数据显示,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平均收入为2000元,一半以上的农民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只有一成超过2000元,男性农民工收入为1770元,女性农民工收入为1080元,农民工收入普遍没有城市居民高,他们从事的多是技术含量低,工资水平低的职业,他们的收入水平没有随我国经济的发展而明显提高,究其原因:

1、自身素质和能力使其大多在报酬较低的产业部门就业,如制造业,居民服务业,建筑业等所需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农民工受技术限制,工资水平偏低。

2、社会不太健全的制度使得农民工就业受到不公平待遇,从而阻碍个工资水平的提高。

农民工工作时间普遍较长:进城农民工平均工作天,平均每天工作9小时,47%的每周工作7天。究其原因主要是某些私营、个体业主追求高产量,高效益,而工人也为了挣更多钱主动拖长工作时间。他们工作之余的主要娱乐方式仅为看电视,睡觉等,几乎没有其他的娱乐活动。然而农民工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文化财富的创造者。农民工的文化权益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全国农民工的报酬总体上大有改善,但是少数企业任然存在克扣或拖欠报酬的现象,近四成农民工未和企业签订任何劳动合同或协议,有一半农民工拿不到加班补贴,57%得不到工伤补偿,80%的不能带薪休假,90%没有享受住房补贴或住房公积金。80%的女农民工无法享受带薪休产假,12%的农民工不清楚,不能依法自己的合法权益,更有些农民工只要有活干,有钱挣就行了,签不签合同在他们看来关系不大,非常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全国政协委员吕传赞和一批专家提出,要解决农民工屡遭侵权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他们建议:

1、加快劳动保障立法步伐。由于《劳动法》的规定比较宏观,对涉及保护职工收入所得、社会保障、人身保护方面的规定不够具体和完善,缺乏相应的配套法律法规,这给劳动执行部门的执法活动带来很大的困难和压力,使《劳动法》的很多规定难以落到实处。

2、建立欠薪保障制度,推行企业拖欠工资情况申报制度。这项制度对于保障职工的合法工资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有很重要的作用。

3、充分发挥各项工会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中的重要作用。我国各项工会在组织代表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中具有不可替代作用,要进一步加对修改后的《劳动法》的宣传贯彻力度,充分发挥各线工会作用。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多提供及时准确的务工信息,多提供务工岗位,减少农民工外出务工盲目性,使其外出更容易找到活干,并开办一些技能培训班,让农民工接受正规专业的培训,拓宽就业门路,在维护农民工正当权益方面:农民工自谋职业中被各种税收和费用所困,如工商税、体验税、健康证及卫生许可费用等,这些相关费用农民工都希望能有所减免;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很受农民工关注,农民工愿意积极参保,但是属地原则制约了该项保险的落实。例如:农民工外务工,错过了参保时间或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又无法到属地指定参保医院就医,处在两地为难的境地。农民工生病大多能撑则撑,实在不行才去买药,2/3不上正规医院看病。其原因有:正规医院费用太高;他们没有习惯上正规医院就医;没有钱,为了节约。

要改变农民工弱势地位,改善其生存环境,最根本是要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打破城乡户籍限制,让农民工与城市人享受一样的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待遇。

大量农民工进城,住房问题成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大多数农民工居住在简陋的宿舍里,30%在集体宿舍里,21%的农民工居住在缺乏厨卫设施的房间里,8%在工作地点,7%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13%在城市里没有住处。只能往返在城郊之间。

体宿舍,这些地方既狭窄又拥挤,室内东西又脏又乱,除了日常生活用品外,没有其他娱乐用品。近年来由于城区拓展、改造,一般楼房的租金逐年升高,再加上其他水、电、费用,成本就更是升高了,所以大多农民工都住在城乡结合处,有的几家或全家住在20—30㎡的房间里,生活空间狭小,环境极差,交通不便,安全没有保障。

既然工地居住条件如此艰苦,再加上他们长期在外务工,为何不由乡里人转变为城里人呢?据深入调查,要实现这种转变有两大必不可少的条件:

1、在城市里有稳定的职业和工作。

2、在城市里有固定的住所。从目前的情况看来,正在城里务工的农民工都希望实现这种转变,然而实现这种转变并不容易。众所周知。,由于户籍、岗位和技能等制约,进城农民从事的多是最脏、最重、最险、最累的活,劳动条件差,劳动时间长,劳动报酬低,解决住房问题比城里人更加困难。我们可以看见农民工条件的恶劣既有他们经济收入低的原因,也有相当多政策不到位和资金不足的政府力不从心的原因。

据了解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问题也是一个很让他们头疼的问题。在走访马厂村的过程中还发现:有四成农民家庭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他们在乡村小学上学,平时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由于家里老人缺乏科学知识,缺乏法律知识以及教育现代孩子的正确方法,这对孩子们的成长都非常不利,很多留守儿童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不能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有部分人甚至走上犯法的道路。然而被接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在城市里上学一年需缴纳学费近2300元,占家庭总收入的20%还多,另外许多孩子上学需缴纳一定的借读费,赞助费,这笔支出对农民工来说无疑是一笔很大的负担。

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给城市交通、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带来严峻的考验和巨大的冲击。在调查过程中我强烈感觉到:加强农民工的管理固然是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教育农民工,让其懂法,从而增强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加强自身权益的特别是人身方面的保护。

落脚,让他们与城市居民和谐共处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财富,才能更好地描绘未来城市的蓝图。

关于3。

调查目标:近些年来,大批农工涌入城镇打工。他们的到来为城市又增加了一条风景线,又多了一群忙碌的影子。他们用自己的汗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但对于后来进入城镇谋生的农民工来说,他们的生活方式或许与城镇人口显得有些许的差别。更由于他们的生活环境较脏,工作较累,常常衣冠不整,因而常常受到人们的另眼相待。与城市人的生活显得格格不入。我利用寒假的空闲时间对农民工的生存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从而进一步了解农民工的现实生活状况。

调查时间:xxxx年1月25日——xxxx年3月5日。

调查方式:走访、交谈、网上调查。

调查地点:

到目前为止,城镇中已有大量农工。他们干的往往是最脏、最累的活,然而他们为社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但就在他们身上却存有大量的问题值得我们密切关注。他们的生活现状也牵动着社会上许多人的心,现在就将此次实践活动的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较好管理的树木。现在庄稼地中树木所占比例已越来越重。而家中青壮年也几乎常年在外,因而家中留守的几乎全是老年人。

尽管国家对农民工减少了各项收费,减轻了很多负担,但是农民工为了生计还是不得不进城打工,生存现状依然不容乐观。根据网上调查的数据知,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的平均工资为1000元,其中男性农民工收入为1070元,女性农民工收入为780元。农民工收入普遍没有城市居民高。他们所从事的多数是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这样的行业既脏又累,工资还低。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农民工的工资依然没有较大长进的根本原因有两个:

一、农民工接受的教育文化程度较低,只能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而这种部门的工资是较低的。

二、社会的不公平现象严格限制农民工加入某些行业工作。

三、农民工权益问题。

农民工的工作时间普遍较长。进城的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天,平均每天工作10小时,近一半的农民工每周工作七天。长时间、高负荷的劳作必定会导致农民工身心疲惫。某些包工头为了追求高效益,不顾农民工的身体劳累,想方设法的.拖延时间;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农民工工资的重视程度逐年加大,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现象已经很少见。但由于农民工维权意识淡薄,近40%农民工未和企业签订合同,有一半农民工拿不到加班费;57%得不到工伤补贴;80%不能带薪休假;90%不能享受住房补贴或住房公积金;80%的女农民工无法实现带薪休产假;12%的农民工不清楚,不能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全国政协委员吕传赞和一批专家提出,要想解决农民工屡遭侵权问题,必须:

1、加快劳动保障立法步伐。

2、建立欠薪保障制度,推行企业拖欠工资情况申报制度。

3、充分发挥各项工会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中的重要作用。

在维护农民工正当权益方面:

1、农民工自谋职业中被各项税收和费用所困。

3、新型合作医疗方面很受农民工关注,农民工愿意积极参保,但是属地原则制约了该项保险的落实。

大量农民工进城后,住房问题成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大多数农民工居住在简陋的宿舍里。30%居住在集体宿舍里,21%的农民工居住在缺乏厨卫设施的房间里,8%的农民工居住在工作地点,7%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13%在城市里没有住处,只能往返城郊之间。

在寒冷的冬天,当我走进临时搭建的工棚时,感觉到有风不停地从门外透过缝隙刮到屋内,其温度和室外不差上下。工人们介绍说:“由于工棚用简易的材料临时搭建的,密封性很差,晚上冻得都穿着衣服睡觉。”

通过实地调查和面对面访问得知:近40%的农民工长期居住在工棚或集体宿舍,这些地方既狭窄又拥挤,室内东西又脏又乱。

我们可以看见,农民工居住条件的恶劣既有他们经济收入低的原因,也有相当多政策不到位和资金不足的政府力不从心的原因。因而农民工居住问题只能靠市场手段,靠租房或购房来解决。

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近几年来一直困惑着人们。在农民工家里,剩下的或许只是老人,这样不健全的家庭成员关系必然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这样的成长环境,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孤僻,甚至很难与他人交流,最终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由于家里老人缺乏科学知识,缺乏法律意识以及教育现代孩子的正确方法,必将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很多留守儿童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不能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

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给城市交通、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带来严重的考验和巨大的冲击。在潍坊市调查过程中,强烈感觉到:加强农民工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教育农民工,让其懂法,从而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自身权益,特别是人身方面的保护。

农民工涌入城市是不可逆转的洪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只能采取措施对他们进一步培训,规范,建设更有利于他们的生存环境。使其尽快在城市里落脚。让他们与城市居民和谐相处,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财富,从而更好的描绘未来城市的蓝图。让我们一起关注农民工这个重要而又不可或缺的社会群体吧!

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调查报告篇十三

调查地点:鞍山市。

调查方式:走访调查。

潘友竹(团市委希望办主任):在双山某街道的楼群里,一片低矮的小房,推开已快散落的门,在阴暗的小屋里见到了关世成母子。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摆设显示出他们家的光景不是很好。这是我们第一个走访对象。关世成,xx岁,五年级,他还有一个上初二的姐姐。世成的父母从台安农村过来已经多年了。平时,他的父母主要以卖水果为生,去年父亲因肺癌去世后,全家生活就靠母亲卖水果维持。当我们寻问其家里的情况时,她母亲忍不住落了泪:“唉!原来我们两个人一起忙活,日子还可以。自从孩子他爹去世以后,这日子就紧巴巴的。我们没有特困证,学费也不能少交。老大上初中时,还要交x元的借读费,后来学校知道我们家的情况,就给免了。一到交学费时,我就愁。可也不能不让孩子上学啊。”他妈妈说话期间,世成一直低头沉默不语,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临走时他告诉我们,他会帮妈妈卖水果,还想学会更多的本事,帮妈妈多做点事。

走进第二家时,在外面玩了半天,刚被姥姥找回来的xx岁关怀正趴在桌上无所事事。去年9月刚上初中不到两个星期,就因为交不起学费、校服费及其他费用,被迫退学。关怀全家从凤城过来有好多年了。母亲患有肺结核,姥姥有严重的风湿病。全家的生活就靠父亲去劳务市场找点零活及姥姥和妈妈捡点破烂勉强度日,有时吃饭都成问题。关怀的妈妈说起孩子辍学的事,眼圈就红了。关怀的姥姥在一旁也落了泪:“这孩子天天想学校,总到学校去……”

田皓元(团市委希望办工作人员):王丽丽的家在立山桥洞子附近。成片的小房,坑坑洼洼的土路,让我们觉得仿佛到了农村。丽丽和弟弟在家,多平的小屋里就是全家五口人的安身之地。窗户很小,光线很暗,炕上的小桌上摊着书本,看得出姐弟俩正在学习。他们的爸爸妈妈都出去做活了。这姐弟俩向我们介绍了一些情况。他们的父母是从浙江过来的,主要靠纤裤角维持生活,家里有三个孩子。王丽丽,xx岁,排行老大,她和妹妹(王丽阳,xx岁)都读四年级。(妈妈为了方便,就让丽丽晚一年和小妹一起上学。)弟弟王世杰今年xx岁,排行老三,读二年级。丽丽虽然只有xx岁,却非常懂事。有空就帮爸爸妈妈做些家务,照顾弟弟妹妹。她的学习成绩不错,曾是班级的学习委员。她喜欢演讲,说起话来口齿清楚,表达流利。问及家里的情况,她说“爸爸妈妈挺不容易的。我们三个这学期的学费就是爸爸妈妈从外面借的。

唐堂,一个甜美的名字,是孟泰小学二年级的学生。xx岁的她,个头不高,一双聪颖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嘴角永远挂着一丝笑意,甜甜的很讨人喜欢。我们见到她时,她正在和哥哥、妹妹一起玩耍。她的老家在湖南省,爸爸、妈妈xx年前来鞍,现在全家靠弹棉花为生,每月只有x元左右的收入,还要用x元租房子,余下的钱用以一家5口的生活费及三个孩子的学费。她的父亲告诉我,学校对他们挺照顾,但是三个孩子的学费是他们家的最大负担,其他的孩子参加课后班辅导,他们想都不敢想。弹棉花摊就在山坡上,他们兄妹三个平时就在这个山坡上写作业、做游戏。家里狭小、昏暗,只是晚上睡觉时才回去。唐棠学习刻苦、老实内向,附近的邻居说,苦了这三个孩子,学习都挺好,还那么懂事。“这几年路费也贵,我们没钱回家,这就是家。”

宫彬(团市委宣传部长):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在走访对象杨俊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他的家———铁西开发区附近的一间阴暗的小房。他们全家是从安徽过来的。父亲做些力工,母亲干刷浆等零活。我们问他们家里的收入情况,杨俊的母亲说去年赚了6多元,扣除租房子(x元每月,不含水电),加上日常开销和供孩子上学,所剩无几。可是拮据的生活并没有让他们放弃让孩子上学的念头。他们两个孩子也都非常体谅父母的不易。杨俊学习非常刻苦,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他的班主任向我们介绍说,虽然他家很困难,他还将自己攒下的2元钱捐给希望工程,他要帮助比他还困难的小朋友。同学把一些文具送给他,他不肯要,悄悄地把同学扔掉的钢笔拆开,取零件自己组装成笔……他的妹妹也很懂事。她妈妈给了她5毛钱买冰果,孩子只是花了2毛钱,把剩下的钱攒起来,还对妈妈说:“2毛钱的好吃”。

在铁西的山东村,我们见到了徐超,他是我们最后的一个走访对象。徐超正趴在桌上写作业。一进门我们就看到墙上挂了几张奖状,有几张写着校模范生的称号。9岁的徐超念四年级。父亲从山东到鞍山已经多年了。母亲有病,全家靠父亲推垃圾车挣点钱。唯一让他们感到自豪的是儿子徐超。徐超书法作品获得了全国少年儿童书画竞赛银杯奖。她母亲告诉我们:“徐超的。

作文。

写得很好,经常作为班级里的范文供大家学习。”徐超告诉我们他最大的愿望要考上清华大学,将来还要买幢别墅给爸妈住。

连日来,随同几位团干部一同走访了几户农民工家庭,既为这些家庭的贫困叹息,也为他们的子女就学问题而感慨,但同时也为些孩子的孜孜不倦而欣慰。

在农民工集居的山东村,记者与团市委的几位团干部试图找到有能力,但不愿供孩子上学的家庭,却没有发现,拮据的生活并没有让他们放弃让孩子上学的念头。虽然有时为了方便,他们会让大孩子和小孩子一起上学。一位母亲更用她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她的心愿:“我自己苦点、累点都不怕,只要能行孩子念到哪,我就想供到哪。

贫困是困扰农民工家庭子女就学的最大问题。农民工主要从事卖菜、力工、收废品等工作,收入不稳定,平均年收入几千元,甚至更低。扣除房费(每家平均x元),加上日常开销和供孩子上学,所剩无几。如果家里有人生了大病,更是雪上加霜。一些农民工给孩子订校服时,都愿意订大号的,以便一套衣服能从一年穿到六年。可以说,即使农民工的子女已经入学,也仍处于失学的边缘。

农民工子女是一个游离于体制之外的群体,他们的父母没有最低保障,有时上学还要交2到x元的借读费及校服费、外教费等杂费。这些农民工子女从小在城市长大,却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在他们学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其保护和教育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可能会在他们的心里埋下仇恨的种子,长大后融入社会,因为没有知识和技能,只能到处游荡,也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今年,希望办将启动“希望工程助学进城计划”,将把救助范围扩大到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计划在“五四”期间救助x名贫困农民工子女。同时筹建一个基金会,专门用于农民工子女的救助。

但希望办的现有资金只是杯水车薪。在走访中,我们不只一次地问一些贫困家庭,也问自己,给失学的孩子解决了学费问题,他们会上学吗?可正像关怀的妈妈所说,除了学费还有书费、校服费及其他一些费用,他们还是交不起。因此,帮助这些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个部门的事。全社会都应该关注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力所能及地为他们尽些心力。最终能体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和人们的关爱之情。虽然得到捐助的只是少数人,但是通过捐助活动,会影响这一群体,让他们感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经过一周多紧张有序的走访、调查以及宣传,迎来了我们暑期社会实践的圆满结束,我们按计划完成了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且受到了理想效果,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政策的了解。我们走访了劳动局、就业保障局,在xx局长等的交谈下了解到了xx区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并且了解到与农民工相关的政策:小额担保贷款的条件以及贷款金额,就业培训的相关部门及政策,农民工个人保险灯政策。而且我们拿到了xx区劳动局根据自身情况编目的关于农民工的政策与指导,因还未出版,没有具体的书名,只是一份稿件。

其次,我们走访了阳光电脑培训中心、黄陂技术学校等培训机构,了解到了机构培训的对象与内容,更重要的是农民工参加培训的基本情况。

再次,我们通过xx区劳动局的介绍,走访了养猪场及其附近的凉亭村、晨龙电子公司及其所在的油岗村、同建电子公司及同建村,从城市来到边远地区,再回到城市边缘相对发展较快的地区。通过与村长交谈了解本村的政策、农民工就业等基本情况,通过与农民工及其家属的交谈更直接的了解了他们的现状与需求,并介绍了政府的相关政策。另外,我们还大范围的做了问卷调查,通过具体数据来科学的分析农民工的现状与需求,更具有科学性、真实性。

另外,我们进行了宣传工作,得到了广大农民工的关注与支持,有很多农民工主动上来咨询,我们耐心的回答他们的问题,并宣传了相关政策,还发放了与他们相关的政策文件指南,例如:小额担保贷款办事指南、创业培训办事指南等。

最后,我们回访了劳动局,向他们反馈了我们的调查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而且,我们咨询了关于农民工政策的更加详细的内容,使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达到预期效果。

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我们锻炼了自己,包括自己的交际能力等,并且初步关注社会、近距离接触社会、深入了解社会,这使得我们大学生受益匪浅,对于我们未来踏入社会时有很大帮助。

另外我们也真正收获了具体的事情。从偏远地区凉亭村与近郊区油岗村的走访中发现:在近郊区农民工的年龄范围广,人数多,而且参加过培训机构,技术含量高,总体来说是思想觉悟高,在此基础上,在经济危机下就业情况收影响较小;然而在偏远地区,农民工集中是青壮年,但是他们的思想较为保守,他们宁愿投亲靠友也不相信培训机构,尽管政府出资每天10元的补助费。

针对上述情况,我认为改善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应该首抓偏远地区,而且应该从思想觉悟上开始着手,大量宣传开放的思想,鼓励创新的思想等。所以我们应该“开放思想,实事求是”。

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调查报告篇十四

调查目标:近些年来,大批农工涌入城镇打工。他们的到来为城市又增加了一条风景线,又多了一群忙碌的影子。他们用自己的汗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但对于后来进入城镇谋生的农民工来说,他们的生活方式或许与城镇人口显得有些许的差别。更由于他们的生活环境较脏,工作较累,常常衣冠不整,因而常常受到人们的另眼相待。与城市人的生活显得格格不入。我利用寒假的空闲时间对农民工的生存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从而进一步了解农民工的现实生活状况。

调查时间:xxxx年1月25日——xxxx年3月5日。

调查方式:走访、交谈、网上调查。

调查地点:

到目前为止,城镇中已有大量农工。他们干的往往是最脏、最累的活,然而他们为社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但就在他们身上却存有大量的问题值得我们密切关注。他们的生活现状也牵动着社会上许多人的心,现在就将此次实践活动的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较好管理的树木。现在庄稼地中树木所占比例已越来越重。而家中青壮年也几乎常年在外,因而家中留守的几乎全是老年人。

尽管国家对农民工减少了各项收费,减轻了很多负担,但是农民工为了生计还是不得不进城打工,生存现状依然不容乐观。根据网上调查的数据知,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的平均工资为1000元,其中男性农民工收入为1070元,女性农民工收入为780元。农民工收入普遍没有城市居民高。他们所从事的多数是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这样的`行业既脏又累,工资还低。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农民工的工资依然没有较大长进的根本原因有两个:

一、农民工接受的教育文化程度较低,只能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而这种部门的工资是较低的。

二、社会的不公平现象严格限制农民工加入某些行业工作。

三、农民工权益问题。

农民工的工作时间普遍较长。进城的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天,平均每天工作10小时,近一半的农民工每周工作七天。长时间、高负荷的劳作必定会导致农民工身心疲惫。某些包工头为了追求高效益,不顾农民工的身体劳累,想方设法的拖延时间;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农民工工资的重视程度逐年加大,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现象已经很少见。但由于农民工维权意识淡薄,近40%农民工未和企业签订合同,有一半农民工拿不到加班费;57%得不到工伤补贴;80%不能带薪休假;90%不能享受住房补贴或住房公积金;80%的女农民工无法实现带薪休产假;12%的农民工不清楚,不能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全国政协委员吕传赞和一批专家提出,要想解决农民工屡遭侵权问题,必须:

1、加快劳动保障立法步伐。

2、建立欠薪保障制度,推行企业拖欠工资情况申报制度。

3、充分发挥各项工会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中的重要作用。

在维护农民工正当权益方面:

1、农民工自谋职业中被各项税收和费用所困。

3、新型合作医疗方面很受农民工关注,农民工愿意积极参保,但是属地原则制约了该项保险的落实。

大量农民工进城后,住房问题成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大多数农民工居住在简陋的宿舍里。30%居住在集体宿舍里,21%的农民工居住在缺乏厨卫设施的房间里,8%的农民工居住在工作地点,7%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13%在城市里没有住处,只能往返城郊之间。

在寒冷的冬天,当我走进临时搭建的工棚时,感觉到有风不停地从门外透过缝隙刮到屋内,其温度和室外不差上下。工人们介绍说:“由于工棚用简易的材料临时搭建的,密封性很差,晚上冻得都穿着衣服睡觉。”

通过实地调查和面对面访问得知:近40%的农民工长期居住在工棚或集体宿舍,这些地方既狭窄又拥挤,室内东西又脏又乱。

我们可以看见,农民工居住条件的恶劣既有他们经济收入低的原因,也有相当多政策不到位和资金不足的政府力不从心的原因。因而农民工居住问题只能靠市场手段,靠租房或购房来解决。

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近几年来一直困惑着人们。在农民工家里,剩下的或许只是老人,这样不健全的家庭成员关系必然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这样的成长环境,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孤僻,甚至很难与他人交流,最终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由于家里老人缺乏科学知识,缺乏法律意识以及教育现代孩子的正确方法,必将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很多留守儿童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不能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

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给城市交通、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带来严重的考验和巨大的冲击。在潍坊市调查过程中,强烈感觉到:加强农民工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教育农民工,让其懂法,从而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自身权益,特别是人身方面的保护。

农民工涌入城市是不可逆转的洪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只能采取措施对他们进一步培训,规范,建设更有利于他们的生存环境。使其尽快在城市里落脚。让他们与城市居民和谐相处,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财富,从而更好的描绘未来城市的蓝图。让我们一起关注农民工这个重要而又不可或缺的社会群体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