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关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调查报告(大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23:11:06 页码:7
关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调查报告(大全8篇)
2023-11-12 23:11:06    小编:

报告的撰写还需要注意文风和行文方式的选择,要与读者的背景和需求相匹配,以提高报告的阅读体验和效果。报告的结构和布局应该合理,便于读者理解和阅读。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目标来参考范文中的写作技巧,以提升自己的报告能力。

关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调查报告篇一

报告是一种正式文件格式,具体指陈述调查本身或调查得出的结论,反映工作的基本情况、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工作思路。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长顺县交麻乡交麻村下辖16个村民组,502户,总人口2053人,耕地面积5410亩。主要产业是以养猪、养鸡、养羊为主的畜牧业,以烤烟、生姜为主的种植业,全村集体经济偏于薄弱。

今年来,随着中央、省、州、县、乡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贯彻落实,我村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了本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一)农业生产情况。全村主要是以畜牧、种植产业为主,产业发展比较滞后。20xx年,我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2万元,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1050元,其中:来源于农业方面的收入25万元,在全乡4个村中处于中等水平,是典型的山区农业村。1、从业人员分布情况。现全村共有2053人,其中:男性1211人,女性842人,18岁以下人数为264人,18―60岁之间人数为1567人,60岁以上人数为222人,劳动力人口数为1567人。根据20xx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全村1567人劳动力人口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农业人口有1193人,占劳动力总人口的76%;从事二、三产业的为374人,占劳动力总人口的32%,其中:23人从事交通运输业,35人从事批发与零售业,316人从事其他行业。

2、产业结构情况。农业产业结构中主要以“玉米、油菜”种植为主。以20xx年为例,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210亩(含复种指数),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530亩,总产量63.25万公斤,在粮食作物中以玉米、油菜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是以大豆、生姜为主,以林果业为补充,畜牧业以养猪场和分散喂养猪、牛、羊和鸡为主。

3、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截止今年12月上旬,建设有乡村公路1条,约7.8公里,一事一议项目通组公路硬化正在建设中;现有田间道路25条,约10公里,全部道路均为泥巴路;水利设施建设上,坝塘共8个,小水池120个,沼气池80口。

(二)、有关农村政策的落实情况。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全村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全村基本实现组组通公路、通电、通电讯。现交麻组建有1个科技文化活动室;全村享受农村低保252户1003人,困难户基本上得到救助,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人数1847人,参合率90%;全村有17户农村危房改造户,目前改造工作已全部完工;建有中小学1所,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农村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三免一补”政策已落实到位;农村税费综合改革以及相关惠农政策、措施,也逐步得到落实。

(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村“两委”班子共10人,其中:村党支部委员5人,村民委员会委员5人;全村共有党员52人,其中:男性党员45人,女性党员7人;每年召开党员大会2―3次;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努力调动村民的参与政务、事务的积极性。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资金投入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村委会到鼓扬红岩的乡村公路多年得不到修缮、路面硬化以及多数田间道路过窄、过陡,雨天行走艰难,从而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和物资运输,增加了生产、生活成本;二是水利设施落后,水池、水窖修建数量较少,不能满足村民的农业生产、生活用水;三是村容、村貌等基础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多数组建设杂乱无章,比较凌乱,路面硬化、绿化、美化、净化设施建设不到位,环境卫生条件差,全村的16个小组均无垃圾处理池;四是农村科技、文化和医疗卫生条件差,设备、设施落后。对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不足,严重制约我村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2、全村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生产水平不高,劳动力素质低。全村的田地比较零星、分散,多数是梯田和坡地,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基本上还处于“牛耕马驮”的小农经济状态,增加劳动力成本的同时,也制约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我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困难。劳动力素质低,村民还有相当数量的文盲、半文盲,其思想观念还比较落后,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小进则满”心理,农民素质不高的现状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3、农民收入低,产业化水平不高,增收渠道窄。当前,全村仍面临着缺乏新的产业支撑,农业产业结构、农村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农产品价格偏低,农民增收项目不多,农民增收难等诸多困难和问题。20xx年,我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1050元,在交麻乡乃至全县村委会中处于中等水平;农业产业化建设起点较低,除烤烟种植具有一定产业化外,蔬菜种植产业化规模还较小,还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生姜、核桃种植才刚刚起步。

4、新农村建设,缺乏科学规划、统一布局。我村在新农村建设上,村“两委”班子存在思路不够清晰,缺乏统一规划、安排和部署。有的组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上还存在认识不到位、措施力度不够、方法不多;在宣传、发动群众方面也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对如何建设、怎样建设本村的新农村思路不清、路子不宽;在工作上存在不主动、不积极,工作方法不多,还存在“等、靠、要”的现象;这些将严重制约和影响了整个村委会的新农村建设进程和质量。

5、新农村建设,“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十分突出。近年来,根据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以及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部分村民小组已经进行了一定的基础设施建设,但“重建设、轻管理”成了一大弊病。新建成项目和原有集体资产的日常的管理维护不到位,对这些资产,村组没有制定一套有效的管理维护制度,集体资产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不能保值增值,反而存在严重的减值和流失的隐患,部分村民对建成的设施保护意识薄弱,特别是在村组公房、乡村道路、水池等公共基础设施的管理维护上意识淡薄、方法不到位。

6、村委会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一是全村组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村“两委”班子成员中,小学、初中程度文化还占56%的比重,这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和后劲不强,在带领群众致富的路上力不从心;二是基层组织建设还有待完善、加强。目前,塘坎组和大地组两小组组长一职还空缺,无人担任;三是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一)加大新农村建设和各项涉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涉及“三农”问题的法律法规,宣传党委、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有关决议、决定和重要举措,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发展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充分利用标语、黑板报、村组会议等进行多渠道宣传,在村内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中央“20字方针”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突出新农村建设主体意识,加强班子建设。新农村建设要政府引导,农民为主体,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一个好的班子带领大家向前发展;村党总支与村委会加强团结,紧密沟通、严密组织,要形成一支有号召力,能干实事,乐于奉献的村“两委”班子,明确党组织在农村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建设的主力是农民自己,激发广大群众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积极性是关键。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动员全体村民以集资、投工投劳等方式积极参与各村组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确保新农村建设项目,建一个,成一个,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能过多的增加群众和村组集体负担,搞举债、负债建设,要量力而行,真正把新农村建设抓出成效。

(三)科学规划,分类指导,逐步落实。村级“两委”班子须认真研究,立足本村实际,突出本地特色,提出符合本村实际的新农建设发展规划,统一布局,协调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生态环境,对于新农村建设,要按照规划稳定有序推进。对于实施整村推进项目、乡村道路规划、小学软硬件建设、垃圾处理池建设、村民科技文化室建设等建项目要根据上级党委、政府的部署逐步和安排。

(四)抓好农业科技文化的培训、推广。一方面要继续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作用,加大利用科技文化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要积极推广运用各种集约、高效、节约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的使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如积极推广配方施肥等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农村劳务的开发,全面实施农民工培训工程,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积极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农民的收入。

(五)要抓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培育,着力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明年,我村将加大产业化进程步伐,形成以“科学种植稳村、科学养殖兴村、特色养殖富村”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在今年推广杂交玉米、烤烟和生姜种植的基础上,明年将大力推广有机高粱的种植和200亩核桃种植;养殖业方面,在稳定商品猪、商品羊出栏数的基础上,加大扶持绿壳蛋鸡养殖户的养殖力度,为我村产业化打下基础,从而可以推动我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要搞好规划,必须保护好耕地。应坚持“围绕增收调整结构”的思路,正确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对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扶持、培育,并发展好现有的优势产业,在做好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要注意确保粮食产量稳定、确保畜禽养殖安全。因为粮食安全直接关系到整个农村的稳定和发展。

(六)推进民主法制进程,完善各种制度。坚持和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规范和完善各项村规民约,增强我村各干部和村民对公共基础设施的保护意识,确保公共基础设施安全完整,增强群众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能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加强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确保我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总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长期性、持久性的过程。新农村建设涉及千家万户,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长期努力,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从解决农民最关注、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实际问题入手,以增加农民收入、发展产业支撑和改善生产环境为突破口,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积极性,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的积极性。我相信,只要我们村干部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积极理清我村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用3至5年,完全可以使全村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民生活更加宽裕,村容村貌更加整洁,农民的居住和生活环境更加优美,社会更加和谐。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国家提出了很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现在的新农村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然而农村的环境问题却越来越多,深刻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环境问题让农村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到底农村的环境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我们究竟要怎样对待这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市农委于7月30日至8月30日在常州市政府网民意调查一栏里以问卷调查方式开展了常州市农村环境问题的调查,汲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以针对今后的工作能做合理的改善。

1.农民的环境知识缺乏。

人们对环境知识的认知程度是决定他的环境意识是否高尚的基础。如果环境知识缺乏。不知道如何保护环境。那么他的环境意识必然不会高尚。在调查中我们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来调查我市村民的环境意识。

(1).对相关的环境纪念日的认知程度,目前已经确立的环保纪念日有10多个,我们选择与农民和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三个环保纪念日作为调查项目:“世界环境纪念日”(6月5日)、“土地日”(6月25日)和“植树节”(3月12日)。被调查村民中,对上述纪念日不知道的人数分别占36.59%、17.07%和46.34%,这说明多数村民对环保纪念日不太了解。此外,村民对环保纪念日的了解程度还与受教育程度相关。对上述纪念日回答不正确或不知道的人数中,小学及文盲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9.5%、48.8%和69.4%.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所占的比例分别只有15.1%、14.9%和7.3%。在调查中发现,村民中能正确回答“植树节”的人数明显多于其它三个环保纪念日。即使在回答不正确的村民中多数人也表示知道有植树节,而对其它二个环保纪念日,多数村民表示不清楚有这些节日。这是因为每年植树节时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机关、团体、学校都会开展义务植树活动,而在其它环保纪念日时几乎没有任何活动。

(2).对“工业三废”及其危害的认知程度。工业三废指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这些废弃物如果超标排放就会污染环境。而且在环境中还会发生物理的和化学的变化而产生新的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农业生产、人畜健康造成危害。“工业三废”是报刊、杂志、电视、广播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词语之一。但是.当我们在调查问卷中问哪些是“工业三废”时,在被调查者中回答完全正确、不完全正确和完全不正确的分别占31.71%、31.71%和36.59%,而且多数村民并不了解“工业三废”的危害。

2.农民的环境行为不雅。

在农村,农民的环境行为直接关系到农村的环境状况。在调查中我们看到下列有关的农民环境行为问题:

(1).如何处置废电池?有关资料显示.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l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受到污染,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在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几种物质中,电池里就包含了汞、铅、镉等多种,若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随手丢弃。渗出的汞及重金属物质就会渗透土壤、污染地下水,从而进入鱼类、农作物中。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威胁人类健康。在调查问卷中有这样一个题目:下列物质(废铁、废玻璃、废电池)丢弃在土壤里,哪一项对环境危害最大?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废电池对环境危害最大。但调查结果仍有22人回答不正确,在平时的生活中大多数村民都是随手丢弃。有许多人虽然能够意识到废电池的危害。但可能仅仅是图方便、嫌麻烦而仍然选择了不利于环保的行动。

(2).如何处置秸秆?现在农村有不少农民为了抢农时图省事.将收获后的秸秆一烧了之。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浓烟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影响交通安全。我们在调查问卷中问:“你认为焚烧秸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吗?”结果有1人勾选“不清楚”,4人回答“不会造成污染”,两项合计人数只有5人。可是当我们在调查中问:“你家是如何处理秸秆的?”结果大部分回答“在田地里焚烧掉”,可见焚烧秸秆的问题比较严重。

(3).如何处置废弃的农药瓶?废弃的农药瓶、农药塑料包装袋已经成为农村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其主要危害是其中的农药残留渗入土壤。流入河流池塘而形成污染。威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甚至造成人畜、鸟类中毒。我们在调查问卷中问:“你如何处置废弃的农药瓶?”勾选“随手丢弃”的26人,“随生活垃圾堆放”的13人,占全市被调查人数的78.7%。在我们那里废弃农药瓶、农药塑料包装袋污染还是比较严重的。

(4).使用农药的环保行为。农药使用不当或滥施农药,不仅会污染大气、土壤和水源,也间接和直接地威胁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药残留是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的最大隐患。由于气候变暖。害虫猖獗,被调查者普遍反映“不使用农药不行”。蔬菜生产中使用农药的安全采摘期因农药品种、蔬菜品种、季节等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讲,叶菜收获前禁用期至少7天,茄果类、瓜类蔬菜禁用期至少2—3天。在调查中询问:“施过农药的蔬菜何时可采摘食用?”95.12%的被调查者能回答正确。这说明大多数农民是了解相关要求的。当询问:“自己食用的蔬菜也使用农药吗?”结果大多数人回答“不使用农药或很少”。

通过以上调查可以看出,目前农民环保素质总体来讲不高。主要表现为环保知识缺乏,环保意识淡薄和环境行为不雅。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环境意识,改善农村环境状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农村环保宣传,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现代传播媒介,报道党和政府的环保政策,宣传环保新进展新经验,普及环保科普知识.表彰环保先进事迹.营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舆论氛围。要从农村和农民的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农民喜闻乐见的宣传手段与形式.例如宣传栏、环保“大篷车”、文艺演出、环保知识竞赛等,突出艺术性、形象性和群众参与性,以增强环保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坚持经常宣传和主题宣传相结合。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环保部门、宣传部门以及基层村委会要把环保宣传作为基本工作任务.常抓不懈,同时在相关的环保纪念日(环境纪念日、土地日、植树节等)期间开展形式多样的主旨性宣传活动。通过加强环保宣传,切实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一是树立环保新观念,使环保成为广大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二是培育环境新道德.平等看待自然界的各种生命,维护生物多样性;三是创建环保新文化,使保护环境为荣、破坏环境为耻的荣耻观蔚然成风。

(二)增加农民教育机会,提升农民环保素质。

调查显示:在食野习俗、乱堆垃圾、焚烧秸秆等非环保行为的人群中,较低文化程度所占的比例较大,这说明农民的环保素质与受教育程度相关。由于受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教育投入相对偏低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机会偏少、优质教育缺失,这是造成一部分农民环保素质不高的重要原因。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增加农民的受教育机会。加强农村环保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中小学生抓起,他们是未来农村劳动力的主体。要在幼儿园把环保知识编成儿歌和游戏,让孩子们在演唱和表演中了解环保知识;在中小学开设环保知识课.组织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环保宣传活动。把学到的环保知识带给社区和父母,这样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此外,要把环保教育融入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中,包括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种植、农业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生态农业、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等.使广大农民在发家致富的过程中提高环保素质,自觉保护环境和生态。

(三)建立新型农村产业模式。

大力发展既节约资源又能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以此作为协调解决传统农业与环境保护矛盾的手段。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科技培训,倡导和推进循环经济提升农产品结构,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型农业产品,培育发展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和有机农产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改变过去单一种植业生产结构为农林牧副渔.生产加工为一体的复合型生态循环系统,提高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效率。实现资源利用与环境协调发展,逐步形成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建设相互依存。

党的全会,确定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描绘出了我国农村改革的新蓝图。如何按照省委“一手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推进灾后恢复重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推动黑水县农村经济继续健康发展?为此,笔者先后深入沙石多乡昌德村等20余个村及相关农村企业、涉农部门进行专题调研,通过调查研究、座谈访问等形式,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

黑水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全县幅员面积4356平方公里。县境内最低海拔1790米,最高海拔5286米,全县总人口5.8万余人,其中藏族人口占92%以上,农业人口达5万人。由于历史、地理、交通等不利因素的制约,黑水县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年来,黑水县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效。,全县预计完成生产总值3.9亿元,同比减少28.9%;预计完成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192元,比上年增加276元;粮食预计总产15207吨,比计划减少783吨。由于地震影响比上年均有所减少,但从长远看我县农村经济受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牧民整体素质不高、稳定增收渠道难、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够等因素制约,新时期黑水县所面临的农村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一)自然条件恶劣、农牧业基础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极差。

黑水县每年都要遭受冰雹、泥石流、干旱、洪灾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其中又以旱灾最为严重,春旱、夏旱、伏旱时常交替发生。全县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另外,由于农村土地大多集中在高半山地区,山高坡陡,土壤贫瘠,肥力低下,虽然完成5000亩基本农田改造,但农业生产条件仍然较差。通过大力实施交通通畅、通达工程建设,完成通村公路55条496公里,农村交通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由于地震破坏影响,造成部分农村机耕道通畅能力差,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农村基础设施设施数量少、配套不够完善,水利设施损毁严重,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用水未彻底解决。

(二)农村人口总体素质低下,发展意识不强。

受地理条件、文化水平的限制,“小富则安”、“小进则满”、“等、靠、要”的惰性心态依然存在,缺乏开拓创新能力和敢闯、敢冒的精神,创新发展意识不强。接受科技能力差,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极低,基本上维持着传统农业的耕作和管理模式。农村实用人才缺乏,科技示范户和专业大户培育少,农牧民科技意识淡薄,接受新技术、新品种的能力弱。

(三)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缓慢,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难。

农村教育水平已不能满足农牧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突出表现在农村缺乏优质教育资源和优秀教师,教师资源配置严重失衡。农村医疗卫生建设迟缓。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滞后,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服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尚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四)农村缺乏活力和动力,农牧民增收渠道不多。

为积极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黑水县不断探索产业结构调整、助农增收的新方式、新举措、新思路,先后引导农牧民搞基地建设、科技示范、反季节蔬菜、特色水果、劳务开发等,也取得一定成效。如沙石多乡昌德村共有农户39户,人口171人,全村人均纯收入1805元,在州党史办的倾力帮扶下,该村实施以“改厕、改圈、改水、改路、改厨,建太阳能、建院坝、建垃圾处理点”为内容的高半山脱贫致富奔小康试点工作,农村基础设施环境和卫生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同时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引导村民种植莲花白60亩、大黄22亩、木香100亩、试种秦艽0.5亩、柴胡2亩、早实核桃60亩;此外,积极争取资金5万余元修建村活动室,为加强村级阵地建设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供了可靠保障,当年该村人均纯收入增加260元,农牧民增收效果明显。与此同时,四美沟村的大白菜、红岩乡的洋葱已经在成都、南充等市场享有盛誉。但是,全县有特色的基地规模不大,目前的结构调整普遍局限于规模扩大,品种更新,布局调整等水平和层次上,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运用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科技含量不高,农民对新品种缺乏新的种植技术,尤其是在产品包装、运输上缺乏先进的理念。一些干部和群众对市场销售信息把握不灵,曾经出现过农民等莲花白、洋葱价格最后遭遇滞销的情况。

(一)明确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党的全会和省委**次全会确立的深化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为我县农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按照州委九届七次全会的部署,我县提出了“保稳定、抓重建、强三农、壮支柱、促发展、创辉煌”的总体工作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统揽“三农”工作,在“抓重建”和“强三农”上狠下功夫,紧紧围绕农牧业增产、增效和农牧民增收目标,抓住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国家富民安康工程、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牧民定居行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机遇。确定了到20xx年农村工作目标: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1.81亿元,年均增长4%;年粮食总播面稳定在1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5万吨以上;畜牧业产值达到5752万元,年递增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现代农牧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综合效益明显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事业更加完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二)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契机,加强农村发展基本制度建设。

一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农牧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草场承包经营权,保持现有土地、草场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努力推进农牧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牧业经营方式转变。积极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大力培育新型合作组织,建立健全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推动统一经营向发展农牧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草场管理制度,确保全县耕地保有量在9.6万亩。三是建立和完善农牧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加大对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拓宽农牧业投入来源渠道,整合投资项目和支农(牧)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是建立现代农村金融服务制度。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加大农牧业信贷投入,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农牧业信贷规模,提高农牧业信贷比重,增加金融服务产品。从信贷总量、担保、利率、期限、服务等方面对农牧业产业恢复重建给予大力支持。放宽担保条件,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

(三)以强化带动为助力,走现代化特色农牧业发展道路。

按照“特色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力以及农畜产品商品化率,促进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推进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跨越。一是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牧业。利用黑水独特的自然优势和气候条件,因地制宜调整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发展脱毒薯、优质生猪等特色产业和反季节蔬菜、特早实核桃、优质晚熟桃、豆薯荞、本地山鸡、道地中药材等,打造一批精品农牧业和知名品牌,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经济。在适宜区域发展特色水果0.2万亩、绿色无公害蔬菜2万亩;在宜粮生产区推广优质小麦1.5万亩、优质青稞2万亩、优质玉米1万亩、优质豆类2万亩、优质脱毒马铃薯2万亩、优质荞麦1万亩等粮食作物;在高半山地区发展以木香、柴胡、大黄、秦艽为主的道地中药材亩,为农民致富开辟新财源。加快发展特色养殖业,着力打造生猪产业,大力发展圈养山羊和小家畜家禽,提高畜禽商品率,畜禽出栏达到8.5万头(只)。积极发展特色林产业,重点发展特早实核桃4000亩,加快发展后续产业。二是加快发展二、三产业。在沙石多乡、芦花镇、色尔古乡、知木林乡、卡龙镇以及旅游沿线发展“农家乐”、“藏家乐”50余家,开辟田(果)园观光体验、藏羌餐饮、摄影、购物等,建设一批生态、民俗、红色、休闲旅游项目,并以农(藏)家乐带动农副产品加工、销售及其它旅游关联产业的发展,实现人均旅游收入达100元以上。同时,带动餐饮娱乐、观光购物、交通物流的发展,拓宽农村增收渠道。三是建立和完善新型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村级服务站点,构建以农牧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牧业科研、示范教育、供销合作社、专业大户和涉农(牧)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农牧业基层技术服务体系和生产经营服务体系。走产供销、产加销一体化、公司+基地+专合组织+农户的路子,不断提高农牧业生产的组织化和市场化程度。

(四)以恢复重建为纽带,加大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突出抓好特别是汶川地震损毁基础设施恢复重建,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发动群众搞好农牧业生产设施重建,尽早恢复农牧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不断改善生产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着力整理重建地震受损耕地、受损农田水利灌溉渠系、尽快恢复高产稳产农田,黑水将恢复改造受损土地1500亩。修建引水灌溉工程,恢复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000亩。积极开展中低产田土改造和永久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加快农村交通通讯恢复重建。在灾后恢复重建科学规划的基础上,优先实施农村公路恢复重建,完成村内损毁道路、机耕道、牧道、林区道路的恢复重建。大力加强通信干线网和移动基站的恢复重建,优先做好农村公众通信网和应急通信能力建设,推进网络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农村通信服务水平和灾备应急能力,逐步实现城乡网络信息共享。

三是提高农村灾害预报、处置和自救能力。加强地震灾害、灾害性天气、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提高监测水平。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完善处置预案,增强灾害处置能力和农牧民避灾自救能力。加强防洪、抗旱设施和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提高农村道路、供电、供水、通信设施抗灾保障能力,提高农村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建筑质量,落实安全标准和责任。

(五)以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建设为重点,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坚持把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逐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加大投入,创新机制,努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广大农牧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一是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完善和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逐步提高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标准。进一步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和结构,合理调配和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积极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推行中小学教职工全员聘任制、教师资格准入制、竞争上岗制、新聘教师合同制和城镇学校、教师对口支援农村学校制。

二是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抓紧灾后医疗卫生机构重建,重点加快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和配套设施建设工作。逐步建立健全以县卫生医疗机构为龙头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农村公共卫生监督管理机制,实现农村公共卫生安全,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

三是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加大农村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挖掘以“卡斯达温”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和红色文化,积极开展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倡导健康文明向上的农村生活新方式。

四是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完善农村五保户、“三孤”人员供养救助制度,推进集中供养,不断提高供养水平。落实好军烈属和伤残病退军人的优抚政策,积极做好农村老龄、残疾人事业。

五是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和社会管理。积极探索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充分保障村民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推行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和财务公开,推进村民自治制度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关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调查报告篇二

2016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开局起步之年,是加快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攻坚之年。我县紧紧围绕市委全面落实“六大发展”务实推进“五五战略”和县委提出的“引深四五战略,着力六大发展、实现六大突破”的总体部署,把此项工作紧紧抓在手上并结合我县今年的100个整村精准脱贫的工作任务,整合资源,严格督察,认真完成了上级给我县下达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四大工程”各项任务,实现了完善提质工程上台阶,农民安居工程求突破,环境整治工程有时效,宜居示范工程有作为。现将今年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2016年全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四大工程”有23个项目任务。其中完善提质工程10项,农民安居工程4项,环境整治工程4项,宜居示范工程5项。

(一)完善提质工程大力推进。主要围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围绕完善农村公共服务,重点提升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服务水平。

1.实施农村公路提质工程。今年的任务是完成农村公路完善提质工程窄路基路面拓宽改造工程33公里,目前该工程前期工作已准备就绪,规划已完成,工程正在进行招标,预计8月底开工。

2.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推动现有较大规模集中连片供水工程和管道延伸,新建、改建一批集中连片供水工程,加强老化失修村级管网的改造,不断提升农村饮水工程的供水保证率。2016年第一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由长治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长治市水利局以长发改农发[2016]205号下达了《2016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总投资300万元,均为中央资金,今年以来,新建改建饮水设施3处、管网2000余米,完成总投资40余万元。

3.全面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完成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3名。县人民医院,店上镇卫生院和桥上乡卫生院、县中医院和晋庄镇卫生院、县妇幼院和百尺镇卫生院形成了医联体,改善乡镇卫生院中医诊疗个数8个,按照上级要求任务已全部完成。

4.搞好营造林和村庄绿化。今年营造林任务2.17万亩,目前已完成1.85万亩,4个村的村庄绿化任务已完成3个。今年用于林业生态建设投资1998.37万元,其中县级财政投入资金预算498.37万元。

5.加快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全县“全面改薄”校园校舍类建设项目原规划项目总数214个,其中新建61个,改扩建62个,维修加固项目91个,涉及中央资金6860.21万元,省级资金1832.6万元,市级资金3734.01万元,县级资金710万元,共计13136.82万元。目前,校园校舍类建设项目到位中央资金及省资金共计4853.74万元,市级资金为零。截止7月底,按照项目个数计算,已开工项目149个,开工率76.8%,其中完工项目69个,占比35.6%,在建项目80个,占比41.2%;尚未开工项目45个,未开工率23.2%。今年新建改建两所农村公办幼儿园;店上镇固村中心幼儿园和晋庄镇庄头村幼儿园。固村中心幼儿园为新建项目,建设面积1161平方米,总投资230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在建设当中,预计10月底主体完工。庄头村幼儿园为改建项目,改建面积600平方米,目前正在设计当中,总投资31.01万元,预计8月上旬开工10月底完工。

6.实施农村体育设施提质工程。今年的任务是完成体育设施进公园进广场试点工程6处。截止目前6个乡镇农村体育设施已经发放到位,等待安装。

7.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范管理,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今年以来,我们将店上镇麻巷村、黄山乡南河村、百尺镇东柏林村、树掌镇树掌村、晋庄镇北庄村作为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项目予以上报工程建设,进展基本顺利,结合我县历年创办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经验,我们选择了1000口人以上,居住相对集中,村干部有尊老、敬老、爱老、养老意识,并有一定经济条件的以上5个村作为今年的项目予以上报。他们主要利用本村闲置集体房屋,稍加改造后成为老年人活动场所,开辟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以上5个日间照料中心都设计有男、女临时休息室,图书阅览室,棋娱乐室、健身康复室和灶房、餐厅、办公设施等日间照料服务项目,户外有健身器材。建筑面积在150——200平方米,管理人员都有村委会决定指定一名主干负责。计划项目完成以后,平时一到两名炊事员负责上灶老人的吃饭和日间活动等具体工作。老人到“中心”“活动”的条件原则上是本村(或近邻村)年过七旬无子女照料的优抚对象和空巢老人;所需的费用,基本上采取个人交一点,社会捐一点,集体帮一点的办法解决。这样就能极大方便了全村各类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和养老问题。5个日间照料中心已经完成了规划、设计工作,主题工程基本完成,正在抓紧配置灶房、餐厅、休息室、娱乐室、健身室、图书阅览室及办公室等内部设施,部分户外健身器材安装完毕。已经完成投资60%以上,预计10月底能全部投入使用。

8.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以城中村、近郊村、美丽宜居示范创建村和距离燃气管近且规划整齐地势平坦的村庄为重点,目前为止已完成1608户的燃气管网进村入户的任务,占全年任务量3000户的53.6%,已投资472万元。

(二)农民安居工程稳步开展。

1.农村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今年的任务是启动75户农村地质灾害治理搬迁工作。该项工程共涉及五龙山乡刘寨村、欢掌底村,石坡乡申家奄村,黄山乡牛盆村涉四村75户,现75户已全部开工建设,其中牛盆村45户已经全部完工,刘寨村和欢掌底村11户已完成地基浇注工程,现进入购料阶段已完成总工程量的45%以上,共投资906万元。

2.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今年省、市下达我县农村危房改造指标是1260户,截止目前已开工1000户,共完成危房改造750余户,结合我县脱贫攻坚总体部署,我县今年实现100个整村脱贫要求这100个村中建档立卡贫困户中不得有危房,这既是项艰巨的扶贫攻坚,也是我县危房改造亮点。工作利用往年节余资金扩大危房改造的数量,我县从2009年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以来,各乡镇均有节余资金。全县共计节余资金72.54万元。各乡镇在完成好100个整村脱贫困难农户危房改造时,不论是新建还是维修,充分利用节余资金扩大解决贫困农户危房改造的数量,按照农危改造的标准要求、规定程序、档案资料都必须全部完善起来任务已完成40%。

3.易地扶贫搬迁。按照精准扶贫要求,今年对我县建档立卡、有易地扶贫搬迁意愿的2550名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016年我县继续按照“五个结合抓移民,六种模式搞搬迁”,集中搬迁的'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15户,2550人,今年以来已开工的有店上镇移民小区、百尺镇河西村、五龙山乡欢掌底、刘寨村,石坡乡双井村,百尺镇东柏林小区,东井岭乡的北行头、大井村,共计投资3373.27万元。

4.采煤沉陷区治理。完善资金筹措机制,再启动1个村的114户296人搬迁安置。目前正在选址规划阶段。

(三)环境整治工程顺利实施。

主要是以农村污水治理,垃圾治理为重点,兼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推进垃圾统一集中处理,污水有序排放,村庄环境治理。

1.村垃圾治理。垃圾处理设施完善。全县生活垃圾填埋场位于宋堡村北,占地面积196亩,设两个填埋区,一个生活区,日常处理垃圾120吨,目前一期工程主题已经完成,具备了试运行条件,还有一个填埋区没有开工建设,由于占地等原因推进困难,预计今年年底可全部完工。乡村清洁工程到位。一是专门成立了壶关县乡村清洁管理中心,各乡镇成立了专门机构,各行政村也成立了工作站,全县共配备村级管理员388名,保洁员914名,租赁车345辆。二是资金由乡镇和县级管理中心确定审核具体名单后报县财政局审核,经主要领导同意后拨付至乡镇财政所。三是制定出台了《壶关县村级环境卫生一体化abc动态管理办法》、《壶关县村级环境卫生管理员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办法。四是县政府成立了专门督导检查组,开展全方位的督促检查,对各乡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情况实行一日一统计,一周一报,有效促进了工作。截止目前,全县共组织督促检查45次,印发各种宣传资料8万份,动用劳力人数3万人次,投入整治大型机械1万台次,清理垃圾4.5万吨,清理四堆7500处,治理残垣断壁4万处,清理公路350千米,清理乱写乱画小广告15万处,清理违章建筑临时摊点2300处,清理河道数50千米。

2.因地制宜搞好污水处理。村级污水治理工作,项目有两个,一是店上镇林青庄村,投资190余万元,建设污水管网2400余米,现已完成60%的工程量。二是石坡乡南平头坞村,投资160余万元,建设污水管网2200余米,现已完成50%的工程量。

3.加强畜禽粪污治理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今年的任务是支持2个规模养殖场建设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完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综合措施。目前我县该项工作的进展情况是;一是壶关县群兴科技种养专业合作社,占地面积80亩,计划总投资40.2万元,二是壶关县详文养殖有限公司,现占地面积45亩,计划总投资23.8万元,目前两项目均已上报上级部门预审,待方案获得批复后,即可进行开工建设。

(四)美丽宜居工程示范创建。

我县按照分级创建、分类示范、分批实施的办法和规划引领、奖补促进、资金整合、培训指导、单位帮建等要求,在全县深入开展省、市、县、乡、村五级美丽宜居示范村联创活动,充分利用各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充分调动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创建活动氛围,整合资源、项目和资金,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家园美、田园每、生态美、生活美,宜居宜业的美丽示范村,按照分级创建、分类示范分批实施的办法和规划引领、奖补促进、资金整合、培训指导、单位帮建等措施。积极实施美丽宜居示范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创”活动,今年全面完善桥上村“省级美丽宜居示范创建”、扎实推进大河村、谷坨村市级美丽示范创建工作和16个县级美丽示范村的建设。一是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桥上村。桥上村今年所建工程一是村容村貌整洁工程。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新建1.8km环村公路,已投资60余万元,预计年底完工。三是农村改厕4座。四是小城镇的建设,已投入资金2800余万元。五是安波湖的改造,汛期被洪水冲坏的基础设施类改造资金已投入50余万元。六是桥上中心小学校的修建改建。七是农家客栈建设亮化程。二是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2个(谷驼村,大河村)。谷驼村今年所建工程一是改厕170余户。二是污水处理管网铺设2000余米。三是垃圾处理池有10个。以上项目计划共投资160万元,现已投资100万元,预计10月底完工。大河村今年所建工程有:基础设施建设再上档次,发展好本村附属旅游产业,加大农家客栈建设规模。三是县级美丽示范村都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开展了项目工程建设。1—7月份共开工项目26个,计划投资2030万元,已投资1450万元。

今年以来,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出台了行动计划,6月21日制定出台了《壶关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16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了年度工作任务的工作责任。二是完善政策措施。先后出台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以奖促治政策和金融信贷等一系列办法。三是落实工作责任。建立了“一项重点任务,一个牵头单位,一个责任领导,一个责任机构,一套工作方案”的“五个一”工作机制,真正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具体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是抓领导。开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以来,我县统一部署,及早动工,快速行动,对今年行动计划的任务和职责进行分解。具体实施过程中严格实行一把手负责和分管领导负责,做到了亲自负责、亲自布置、亲自组织、亲自研究,措施到位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抓重点。我们在抓好规划和项目建设的同时,也加大其它项目建设的力度,始终围绕省市要求申报示范村;围绕省市要求实施项目。并对申报省、市、县三级示范村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调研工作,针对我县今年确定的23项工作任务,结合我县实际,分别落实到全县20个成员单位的25个分管领导30个责任股室,让这些工作和项目建设进度大大加快。

三是抓服务。我们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按照“服务零等待,合作零距离,环境零投诉”的要求,做到办事效率快捷化,服务方式规范化,积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和融资环境,并为项目建设单位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进一步加快项目的实施进度。

尽管我县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我县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资金投入少。我县是财政穷县,顾了吃饭、顾不了建设,加上我县贫困村多、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导致该工作进展不快。二是土地使用难以落实。虽然我县在实施移民搬迁项目时,土地靠乡镇和移民村自己解决,但是移民村的土地指标很难解决,有的只能口头答应解决,迟迟无法办理土地手续。三是有些项目立项困难。比如加快推进农村电气化乡村建设,逐步实现城乡各类用电同网同价讲了好长时间了,但至今没有落实。

建议:一是上级下达各种项目资金不要搞一刀切,要分富裕县和贫困县、人口大县和人口小县,进行区别对待,特别是要对贫困山区在政策资金上给予大力倾斜。二是上级下达全年计划项目要及时安排,这样可以使实施铺排项目时能在整体工作中全盘考虑。

总之,我县将以此次政府专项督查为契机,在省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夯实责任,创新举措,为加快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攻坚作出新的更大成绩!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关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调查报告篇三

1、乡村增一分美丽,生活添一分诗意。

2、自家垃圾分一分,生活环境美几分。

3、家庭卫生天天好,乡村环境日日新。

4、环境卫生人人有份,舒适宜居家家受益。

5、环境整治,“众”在行动。

6、环境整治大戏台,有您参与更精彩。

7、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千好万好,环境整洁更好。

8、环境整治“晋”行时,农村脏乱过去式。

9、开展五大专项行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10、干净、整洁、有序,这就是咱的'家。

12、实施清洁乡村工程,营造和谐人居环境。

13、改水改厕改村容,美轮美奂美乡村。

14、竭“晋”全力抓好环境整治,精“城”团结助力乡村振兴。

15、实现乡村大发展,环境整治是关键。

16、环境整治没有旁观者,每位村民都是践行人。

17、宁吃乡村清洁苦,不受垃圾污染累。

18、新时代,新理念,卫生厕所新风尚。

19、家家关爱人居环境,户户参与综合治理。

20、和谐晋城同心,美丽乡村同梦,环境整治同行。

21、五大行动,乡村告别脏乱差;三年整治,(泽州)迎来洁净美。

22、脏乱除、污水治,厕所改、乡村兴。

23、奏乡村整治交响曲,唱生态宜居主题歌。

24、分类产生价值,垃圾变成资源。

25、农林文旅康融合发展,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

26、水碧天蓝环境美,街清屋净农家乐。

27、人人都是乡村振兴力量,村村都是环境整治考场。

28、我爱我村,我想晋净。

30、做文明新农民,创人居新环境,建“晋”美新农村。

31、小康不小康,改厕算一桩。

32、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老乡壮,老院亮,老家新。

33、吹响环境整治集结号,奏响宜居乡村振兴歌。

34、环境整治一小步,美丽乡村一大步。

35、农村环境治得好,市民就往乡村跑。

36、为环境整治出力流汗,为文明乡村加油点赞。

37、生态“颜值”变经济“价值”,绿水青山成致富“靠山”。

38、乡村振兴任重道远,环境治理先行一步。

39、拆违治乱优化人居环境,干净整洁乐居美丽乡村。

40、垃圾可变宝,分类更环保。

42、修路改厕腾疙渣,百姓齐声把党夸。

43、环境整治的事,大家想,大家说,大家干。

44、农村清洁人人参与,美好环境家家受益。

45、积极参与环境整治,守护家乡碧水蓝天。

46、文明源于心,拆违践于行,治污贵于恒,卫生成于勤。

47、治污改厕提升人居环境,山美水美描绘如画。

48、晋城乡村处处美,环境整治人人来。

49、打响乡村振兴第一仗,整治人居环境在行动。

50、共谱人居环境整治曲,同绘晋城乡村新蓝图。

关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调查报告篇四

目的:为全面客观地反映克东县近年来城镇建设的基本情况,我们选取人居环境这个专题,深入到我县交通、建设、城市管理、供排水公司等有关部门进行了走访调查,并对走访调查情况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形成了此篇调查报告。

人居环境,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空间,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近几年来,我县在抓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狠抓了以城市建筑、市政基础设施、自然环境改善为内容的人居环境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居住条件明显改善。人均居住面积大幅度增加。xx年,全县人均居住面积仅为15.11平方米。到xx年末,全县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7.33平方米,增加了14.7%。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1.47平方米,已经超过小康社会标准。楼房居住面积扩大。xx年住宅楼面积仅为276102平方米,到xx年末,住宅楼面积累计达到478670平方米,人均楼房居住面积由xx年的4.7平方米增加到xx年的8平方米。其中有39万平方米实现了集中供热,占住宅楼面积的81.5%。

----交通状况大为改观。城镇道路建设步伐加快。我县相继完成了克东镇、宝泉镇主次干道硬化改造项目13项,新增白色、黑色街路面积14万平方米,硬化面积为24万平方米,铺装人行步道板6万平方米,硬化率达到95.5%。通乡通村公路建设取得实效。截至目前,完成通乡公路107.8公里,实现了全线通车。

----绿化、亮化工程同步推进。绿地面积由xx年的75公顷增加到xx年的135公顷,增幅达到80%;新安装路灯810盏,做到了路铺到哪里,亮化和绿化工作就做到哪里。同时,根据“依山建城,围山发展”的城镇发展战略,将二克山融入了城镇建设的整体规划,赋予了“生态县、园林城”建设目标的新内涵。

----城镇供水能力得到提高。xx年以来,克东镇内新建水厂2处,新打机电井4眼,更新供水管线米,持续供水能力进一步增强,饮水安全问题得到有效破解。

----环境保洁取得实效。xx年以来,克东镇更新改造公厕座,污水井个,垃圾清运设施个,清运车辆台,镇内道路保洁力度加大,环卫工人年均增加工资元。城内居民(包括住宅楼)垃圾清运和公厕及污水井的管理实现了市场化运作,居民保洁意识得到大幅度提升,卫生状况得到极大改善。

(一)领导重视到位。县领导非常重视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政府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经常深入工程建设一线,现场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通村公路建设上,县委、县政府根据县情实际提出了“五年任务三年完工”的目标,实行了县、乡(镇)、村、屯“四长”负责制;在城镇环卫保洁和文明城镇建设上,专门召开会议,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深入综合整治一线检查督促,确保了人居环境改善工作的健康开展。

(二)资金投入到位。在资金投放上,县委、县政府克服财政拮据这一县情实际,勒紧腰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积极跑省进京争取项目和资金用于人居环境建设;通过市场化运作,引进外埠资金进入我县房地产开发、城镇管理等领域,弥补了我县环境改善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问题。据统计,xx年以来,我县用于人居环境改善资金近万元。

(三)部门管理到位。在城镇环卫保洁上,城管、克东镇及社区强化宣传,加大管理力度,对造脏现象坚决制止和处罚。公安、交警加大执法力度,对镇内车辆乱停、乱放、违章行车等现象严格管理和规范;在居民拆迁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规划、拆迁、新闻宣传等部门也都充分发挥部门职能,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虽然我县城镇的人居环境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但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城镇建设东西发展不均衡。由于城内中小学分布和建设规划等原因,随着城镇建设的步伐加快,克东镇内形成以202国道为界线,东西两侧发展不平衡,人居环境改善不同步的格局。主要表现为202国道东侧房价大幅度上扬,每年楼房开发面积都在万平方米以上,而国道西侧很少有开发商问津,房屋价格持续低靡。

(二)物业配套建设相对滞后。由于集中供热方式的转变,一些单位对所管辖住宅楼的物业实行了市场化运作。由于热、水、电与卫生管理、楼房设施维修的分离,承包物业效益低下,无人愿意参与物业管理,部分居民楼因物业问题而引发大面积上访。

(三)个别部门配合缺失。由于职责交叉、部门利益等原因,致使一些部门在城区管理,环卫保洁,占道经营,噪音处理等方面出现了些推诱扯皮等现象,滞约了人居环境改善的进程。

(一)强化宣传,努力提升居民参与改善人居环境意识。要发动宣传、广电等部门,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大对人居环境改善重大意义的宣传,引导广大居民和群众充分认识到人居环境如何不仅仅是政府行为,更是全民参与和爱护的结果。要深入到学校、社区,组织开展各种公益活动,倡导保护人居环境光荣、损毁人居环境可耻的道德风尚,树立关注人文环境就是关注生命的理念,从而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关注和改善人居环境。

(二)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人居环境改善的基础和前提。要拓宽投资渠道,加大建设投入,解决基础设施的欠账问题。在完善道路交通、供水、供热、供气等设施的同时,加快绿化、污水和垃圾处理等设施的建设,要把绿化和垃圾、污水处理作为改善人居环境切入点来推进。要大力解决上下水、垃圾和城市绿化问题,使城镇因“水”获得灵性,由“绿”增添生机,努力为居民营造布局合理、尺度宜人、环境亲民的生活空间。

(三)放眼长远,建立长效机制。改善人居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必须立足长远,建立一整套的机制来推进。一要制定规划。要根据我县人居环境存在的发展不平衡、功能不配套等问题,制定详细的建设和改善规划,并制定改进措施,确保人居环境均衡有序推进。二是依法管理。要把管理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措施来抓,特别要在公共交通、供水、垃圾处理等重点工作中探索更好的管理制度和办法。三是完善配套机制。重点围绕新形势下的楼房开发,根据国家物业的有关政策和法规,制定符合县情实际的物业管理办法,通过机制规范,推动我县人居环境改善工作逐步向人性化、法制法迈进。

关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调查报告篇五

张家口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地处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从大的地形地貌特征来划分,可分为坝上和坝下两个地貌单元.坝上属内蒙古高原背斜,地势高亢,地形平坦,滩淖相间,呈波状高原景观;坝下则处于恒山、燕山、太行山等山脉的交汇地带,地形起伏大,群山之间由于地形构造切割,形成了深山区、浅山丘陵区及串珠状间山盆地相间分布的地貌类型.自然气候属典型的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干旱、少雨、多风、生长期短等气候特点.长期以来,由于受历史原因的影响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森林资源少,生态环境质量差,自然灾害频繁,风沙干旱,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场退化,生态系统极为脆弱.不仅严重地制约着本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诸多困难.

作者:胡玉山张树桐作者单位:胡玉山(张家口市林木种子站,河北,张家口,075000)。

张树桐(张家口市农业开发办公室,河北,张家口,075000)。

刊名:河北林业科技英文刊名:thejournalofhebeiforestryscienceandtechnology年,卷(期):“”(z1)分类号:f326关键词:

关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调查报告篇六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年初以来,我市的经济发展环境,经过市、县(区)两级党委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全市上下方方面面的积极推进和整治,呈现出越来越好的发展态势。各项优惠政策逐步得到了落实,三乱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工作效率有所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优化,行政执法逐步规范,监督力度不断加大,有力地促进了市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

1、领导重视层次高,推进力度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的经济南市展环境工作。年初发绥发[2020]3号文件下发了《全市整冶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总体思路,重点任务,时间步骤,保证措施和要达到的目标。二月份,市委市政府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全市集中整冶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此外市人大、政协召开的两会上、市纪委四次全会和市本级规模推进工作会议等大型会议上,市级几大班子都对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做出了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县(市)区都成立了由书记为组长,主管经济工作的副书记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专题领导小组,下设专项推进办公室。层层落实了目标责任,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措施,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领导小组统一协调、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和组织体系,为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四是加强了对青少年法制教育,从基础、源头上预防了犯罪,减少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3、法制环境得到有效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纪检监察机关加大了对影响经济发展的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上半年,全市共查处破坏经济发展环境案件64件,处分89人。法院加大了执法和审判工作力度,对涉及经济犯罪的案件做到了从快从速处理。全市法院系统2020年共受理各类案件29,256件,审结28,508件,结案标的额达5.54亿元。两年来全市法院为企业减缓免诉讼费20多万元,减负3亿元。检察院加大了对各类犯罪的查处力度,加强了对经济案件的诉讼监督,主动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2020年,共办理国有资产流失案件6件,提起抗拆100多件,查办经济犯罪120件,挽回经济损失100多万元。公安部门加大了打黑除恶和对经济案件的侦破力度,有效地震慑了犯罪,规范了行政执法人员行为,维护了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工商、税务、环保、交通、城建等其它行政执法部门也都从本部门职能出发,制定了多项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措施,受到群众好评。

共清理文件3000余份,废止制约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60多份。肇东市制定了《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六项制度》、《肇东市创建优良发展环境十条禁令》等多方面的政策措施,在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上迈出了较大步伐。庆安县先后出台了《庆安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庆安县鼓励房地产开发优惠政策》等,极大地增强了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促进了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我市对招商引资政策进一步放宽,特别是对进入开发区的企业,在办理手续、土地使用、税费收缴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优惠。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推动了招商引资工作的深入开展。上半年,全市共引进项目226个,到位资金11.9亿元,同比增长7.2%。宽松的投资环境,为实现规模推进目标,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动力支持。

我市的经济发展环境虽然有了较大改善,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与我市加快发展的要求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是行政管理体制不理顺,给部门执法带来了一定难度,同时也导致三乱加剧,加重了企业负担。如审计部门,由于双重管理体制的束缚,对地方政府和行政执法等部门的审计监督受到了很大限制,难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还有一些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也遇到了同样问题。我们现行的管理体制,存在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人员比例过高。据调查,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全额拨款的3763人,自收自支的3097人,差额拨款的2730人。这些自收自支和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为了保开支,想方设法加重收费。还有的个别单位自行制定收费标准,确定收费项目,使三乱现象久禁不止,企业负担减而不轻。

三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个别地方参与竞争,背离了市场经济规律。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规则应当是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便我们有些政府部门还不适应驾驭市场经济规律的工作方法,不能为企业搭台唱戏,造成市场的无序竞争和不平等竞争,违背了市场规律。

四是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力度不够。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和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纪检部门的纪律监督和新闻单位的舆论监督,这些层级监督都发挥了很大作用,但还须进一步加大力度。目前,这些监督还没有真正形成制度化,缺乏统一的协调推进机制。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落实不到位,对一些违法违纪问题惩处的力度不够,往往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致使一些违法违纪的人和事得不到及时有效查处。五是基础设施及公共环境建设投入不足,硬环境建设滞后。据调查,2020年市本级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费用3000万元,占市本级全口径财政总收入1.9亿元的15%。全市人均拥有城市维护建设资金204元,在全省排第8位,处于下游。南方一些发达城市的开发区已经实现了九通一平,可我们现在只达到六通一平,个别县(市)三通一平也没有达到,而且标准较低。全市现有城市绿地面积仅2432.5公顷,占建成区面积的17.6%(国家现定中等城市为35%)。学校、医院、公园、商店、宾馆、饭店等公共环境建设与发达城市比,明显落后。公共秩序和公共卫生状况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通过调查分析,我市经济发展环境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思想观念滞后。由于在一部分行政管理和执法部门中存在较严重的全局与局部利益错位、管理与服务职能错位,特别是某些领导干部对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思想上存在误区,没有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和人人是环境,事事是环境的观念,不能站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抓环境建设,因而导致政府某些部门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职能弱化,服务质量和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二是部门利益至上。有些有行政执法执罚权的职能部门,为了本部门利益,为了小集团或个人利益,在行政执法中,违规执法、越权执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乱收乱罚,给企业增加了沉重的负担。三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到位。在一些部门和单位,行政审批事项该下放的没有下放,该精简的没有精简,对保留的审批项目缺乏严格规范,审批环节过多,审批程序过于繁杂。一些过时的政策,没有及时清理、修订,个别地方还存在用已经明令废止的政策文件收费的现象。四是社会监督机制不健全。目前,还没有真正形成政府部门为纳税人服务,纳税人有权力监督政府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

针对我市经济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我们应立足市情,狠抓当前,着眼长远,摆正局部和整体、管理和服务、监督和扶持的关系,进一步强化环境意识,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重点应抓好以下工作:

1、抓领导,确保政令畅通。实践证明,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环境如何,关键在领导。因此,各级领导要把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精心研究部署,层层落实责任,加强督办检查,狠抓工作落实。特别是经济管理部门、行政执法部门和条条部门的领导,要进一步深化对改善经济发展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从放宽经济发展环境会影响部门、条条发展的误区中走出来,舍小家,顾大家,切实做到放水养鱼,真正树立起发展是硬道理,改善环境是前提、是关键的思想,按照市委一届十一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创建优良经济发展环境的实施意见》和市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专题推进组下发的《全市整治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方案》的要求,锛住总体目标,扭住八项任务,紧跟阶段步骤,认真做好整治推进工作。

纪检、监察部门对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案件,要一查到底,严肃追究;

要扎实有效地开展双评工作,进一步改进评议方法,完善评议程序,严肃评议纪律。

5、抓教育,努力提高执法队伍的执法水平和业务素质。一要加大对各种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不经过业务技能培训的,不能安排上岗。二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精简机构,精简人员。对一些经济杠杆部门和经济管理部门,要着力解决职能交叉、重叠的问题,要砍掉那些为安排子女就业、送人情而设置的机构和岗位,实行全员竞争上岗、择优录用。三要加强对干部的业务考核,建立健全约束激励机制,全面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献身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经过业务考核达不到要求的,要从执法岗位上撤下来。

关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调查报告篇七

今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县纪委的领导下,在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推动下,我局积极贯彻落实县委关于发送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战略部署,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加速政风行风好转,促进了经济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1、制定了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方案。为抓好端正行风政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按照县委关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要求,制定了经济计划局《xxxx年“端正政风行风、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方案》,建立了全覆盖工作责任制,从而形成了全局端正政风行风、优化发展环境的工作推进机制,加速全局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依法行政秩序。

2、实行管理权力运用的公开透明。完善了职责公示、公开,对各位领导、办公室的权力进行了明确分工、公示,划定了权力边界、责任及运用权力的监督方式;与规模以上企业和有关部门建立了信息反馈制度,形成端正行风政风社会监督网络。全局建立了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的制度规范,形成了积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整体合力。

3、加强了监督检查、跟踪问效。按照责任制,今年以来,组织进行了一次全局性端正行风政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大检查,按照基层企业和部门的信息反馈,对个别办公室的工作组织进行了2次个别抽查、检查,召开了阶段性工作总结会议1次,以上措施有力的促进了全局性行风政风的好转。

(二)搞好公共服务,努力为企业经济运行排忧解难。

针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我们努力强化公共服务意识,提高对企业的服务质量,尽最大努力帮助企业克服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难点、重点、焦点问题,确保了企业经济运行的有序运转。一是积极深入企业搞调查研究、了解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向企业传达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宣传拉动内需、促发展、保增长的积极财政政策,建立起政企信息通道和对话机制。年初以来,共深入企业××余次,向县委、县政府反馈企业需求、促成县委、县政府召开了××次涉企县领导现场办公会议,为×××等15户企业解决项目立项、在建项目选址、土地、环保以及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资金、运力等难题35个。二是积极依托信息网,积极为企业提供各类政策、技术、人才、产品等信息万余条,帮助企业解决了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市场需求、技术创新、人才引进等难题。三是为企业协调解决制约发展的铁路运力瓶颈问题。四是积极协调银企对接。五是协调省中小企业局为民营企业培训技术人员和企业厂矿长,各项准备工作正有序进行中。至5月末,规模以上企业现价总产值、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税金、利润分别实现××亿元、××亿元、××亿元、×××××万元、×××万元,同比分别增长×%、×%、×%、×%、×%。

(三)强化市场监管,创造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经济环境。

依法建立市场监管机制。积极深入基层,协调工商、质监、物价、调运办等部门,强化了对消费品、农资、煤炭运营等市场的监督、检查、管理,规范了城乡市场安全运营秩序。打击整治假冒伪劣商品,保护了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求。深入××个乡镇,上门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中,帮助酒类生产企业和酒类零售企业进行备案登记。酒类流通实行随附单制度,保证了县域酒类流通的安全。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促内需、保增长的宏观政策,激励企业搞好市场营销。其中,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动力,大力引导、发展农家店连锁经营体系,现已建成×个配送中心、×××个农家店,形成了覆盖县乡村的商品流通网络,为家电、其它工业品等商品下乡,拉动内需奠定了基础。截止至5月末,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现×亿元,同比增长××%。其中,家电下乡下乡家电××××台,完成销售收入×××万元。

(四)放宽市场准入,积极为建设项目提供最优化服务。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引导企业转变投资理念,激发企业(自然人、法人)投资的积极性。减少审批环节,公示项目审批(审核、核准)流程及所需资料、办结时限、工作职责等,增加办事透明度、监督的可操作性,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积极为××余户企业跑省进市,为企业编制项目可研、论证、环评、立项等方面提供服务,仅此为企业节约差旅费、及其他交易费用可达××万余元。按照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了全口径对上争取国家专项资金规划。列入对上争取资金计划单位××个,项目×××项,对上争取资金计划总额×亿元,至少可拉动地方投资×亿元。截止到5月末,到位资金总额×亿元。

(五)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全力以赴搞好“项目建设年”工作。

积极建议政府采取多项措施控制乱收费、乱检查、乱评比等不规范的行政行为,优化了我县经济发展环境。建立了服务外来客商热情接待制度,对外来客商,专人负责并向其详尽介绍资源、项目、政策、人文地理等情况,增加其投资的信心和决心。按照“六项”制度要求,建立健全了快捷、方便、优质、高效的领办服务制度,解决了投资人在办理项目立项、批件、审批手续、注册登记等项工作中的难题,为项目和内外客商落户鸡东提供了最优化服务,保证了“项目建设年”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是重点项目。xxxx年全县计划实施重点项目××个,计划投资总额××亿元,当年计划投资×亿元。以上项目达产达效后可新增销售收入×亿元,新增税收×亿元。以上项目正在按计划运行,截止到目前为止,累计完成投资×亿元。

二是招商引资项目。今年重点计划开展30个项目的招商引资,计划招商引资额度×亿元。为此,积极开展了对香港、韩国、广州、厦门、江苏等国内外招商引资活动。其中哈洽会完成签约项目××个,签约额×亿美元。

关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调查报告篇八

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开局起步之年,是加快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攻坚之年。我县紧紧围绕市委全面落实“六大发展”务实推进“五五战略”和县委提出的“引深四五战略,着力六大发展、实现六大突破”的总体部署,把此项工作紧紧抓在手上并结合我县今年的.100个整村精准脱贫的工作任务,整合资源,严格督察,认真完成了上级给我县下达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四大工程”各项任务,实现了完善提质工程上台阶,农民安居工程求突破,环境整治工程有时效,宜居示范工程有作为。现将今年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四大工程”任务完成情况。

20全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四大工程”有23个项目任务。其中完善提质工程10项,农民安居工程4项,环境整治工程4项,宜居示范工程5项。

(一)完善提质工程大力推进。主要围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围绕完善农村公共服务,重点提升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服务水平。

1.实施农村公路提质工程。今年的任务是完成农村公路完善提质工程窄路基路面拓宽改造工程33公里,目前该工程前期工作已准备就绪,规划已完成,工程正在进行招标,预计8月底开工。

2.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推动现有较大规模集中连片供水工程和管道延伸,新建、改建一批集中连片供水工程,加强老化失修村级管网的改造,不断提升农村饮水工程的供水保证率。年第一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由长治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长治市水利局以长发改农发[2016]205号下达了《2016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总投资300万元,均为中央资金,今年以来,新建改建饮水设施3处、管网余米,完成总投资40余万元。

3.全面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完成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3名。县人民医院,店上镇卫生院和桥上乡卫生院、县中医院和晋庄镇卫生院、县妇幼院和百尺镇卫生院形成了医联体,改善乡镇卫生院中医诊疗个数8个,按照上级要求任务已全部完成。

4.搞好营造林和村庄绿化。今年营造林任务2.17万亩,目前已完成1.85万亩,4个村的村庄绿化任务已完成3个。今年用于林业生态建设投资.37万元,其中县级财政投入资金预算498.37万元。

5.加快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全县“全面改薄”校园校舍类建设项目原规划项目总数214个,其中新建61个,改扩建62个,维修加固项目91个,涉及中央资金6860.21万元,省级资金1832.6万元,市级资金3734.01万元,县级资金710万元,共计13136.82万元。目前,校园校舍类建设项目到位中央资金及省资金共计4853.74万元,市级资金为零。截止7月底,按照项目个数计算,已开工项目149个,开工率76.8%,其中完工项目69个,占比35.6%,在建项目80个,占比41.2%;尚未开工项目45个,未开工率23.2%。今年新建改建两所农村公办幼儿园;店上镇固村中心幼儿园和晋庄镇庄头村幼儿园。固村中心幼儿园为新建项目,建设面积1161平方米,总投资230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在建设当中,预计10月底主体完工。庄头村幼儿园为改建项目,改建面积600平方米,目前正在设计当中,总投资31.01万元,预计8月上旬开工10月底完工。

6.实施农村体育设施提质工程。今年的任务是完成体育设施进公园进广场试点工程6处。截止目前6个乡镇农村体育设施已经发放到位,等待安装。

7.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范管理,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今年以来,我们将店上镇麻巷村、黄山乡南河村、百尺镇东柏林村、树掌镇树掌村、晋庄镇北庄村作为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项目予以上报工程建设,进展基本顺利,结合我县历年创办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经验,我们选择了1000口人以上,居住相对集中,村干部有尊老、敬老、爱老、养老意识,并有一定经济条件的以上5个村作为今年的项目予以上报。他们主要利用本村闲置集体房屋,稍加改造后成为老年人活动场所,开辟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以上5个日间照料中心都设计有男、女临时休息室,图书阅览室,棋娱乐室、健身康复室和灶房、餐厅、办公设施等日间照料服务项目,户外有健身器材。建筑面积在150——200平方米,管理人员都有村委会决定指定一名主干负责。计划项目完成以后,平时一到两名炊事员负责上灶老人的吃饭和日间活动等具体工作。老人到“中心”“活动”的条件原则上是本村(或近邻村)年过七旬无子女照料的优抚对象和空巢老人;所需的费用,基本上采取个人交一点,社会捐一点,集体帮一点的办法解决。这样就能极大方便了全村各类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和养老问题。5个日间照料中心已经完成了规划、设计工作,主题工程基本完成,正在抓紧配置灶房、餐厅、休息室、娱乐室、健身室、图书阅览室及办公室等内部设施,部分户外健身器材安装完毕。已经完成投资60%以上,预计10月底能全部投入使用。

8.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以城中村、近郊村、美丽宜居示范创建村和距离燃气管近且规划整齐地势平坦的村庄为重点,目前为止已完成1608户的燃气管网进村入户的任务,占全年任务量3000户的53.6%,已投资472万元。

(二)农民安居工程稳步开展。

1.农村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今年的任务是启动75户农村地质灾害治理搬迁工作。该项工程共涉及五龙山乡刘寨村、欢掌底村,石坡乡申家奄村,黄山乡牛盆村涉四村75户,现75户已全部开工建设,其中牛盆村45户已经全部完工,刘寨村和欢掌底村11户已完成地基浇注工程,现进入购料阶段已完成总工程量的45%以上,共投资906万元。

2.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今年省、市下达我县农村危房改造指标是1260户,截止目前已开工1000户,共完成危房改造750余户,结合我县脱贫攻坚总体部署,我县今年实现100个整村脱贫要求这100个村中建档立卡贫困户中不得有危房,这既是项艰巨的扶贫攻坚,也是我县危房改造亮点。工作利用往年节余资金扩大危房改造的数量,我县从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以来,各乡镇均有节余资金。全县共计节余资金72.54万元。各乡镇在完成好100个整村脱贫困难农户危房改造时,不论是新建还是维修,充分利用节余资金扩大解决贫困农户危房改造的数量,按照农危改造的标准要求、规定程序、档案资料都必须全部完善起来任务已完成40%。

3.易地扶贫搬迁。按照精准扶贫要求,今年对我县建档立卡、有易地扶贫搬迁意愿的2550名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016年我县继续按照“五个结合抓移民,六种模式搞搬迁”,集中搬迁的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15户,2550人,今年以来已开工的有店上镇移民小区、百尺镇河西村、五龙山乡欢掌底、刘寨村,石坡乡双井村,百尺镇东柏林小区,东井岭乡的北行头、大井村,共计投资3373.27万元。

4.采煤沉陷区治理。完善资金筹措机制,再启动1个村的114户296人搬迁安置。目前正在选址规划阶段。

(三)环境整治工程顺利实施。

主要是以农村污水治理,垃圾治理为重点,兼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推进垃圾统一集中处理,污水有序排放,村庄环境治理。

1.村垃圾治理。垃圾处理设施完善。全县生活垃圾填埋场位于宋堡村北,占地面积196亩,设两个填埋区,一个生活区,日常处理垃圾120吨,目前一期工程主题已经完成,具备了试运行条件,还有一个填埋区没有开工建设,由于占地等原因推进困难,预计今年年底可全部完工。乡村清洁工程到位。一是专门成立了壶关县乡村清洁管理中心,各乡镇成立了专门机构,各行政村也成立了工作站,全县共配备村级管理员388名,保洁员914名,租赁车345辆。二是资金由乡镇和县级管理中心确定审核具体名单后报县财政局审核,经主要领导同意后拨付至乡镇财政所。三是制定出台了《壶关县村级环境卫生一体化abc动态管理办法》、《壶关县村级环境卫生管理员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办法。四是县政府成立了专门督导检查组,开展全方位的督促检查,对各乡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情况实行一日一统计,一周一报,有效促进了工作。截止目前,全县共组织督促检查45次,印发各种宣传资料8万份,动用劳力人数3万人次,投入整治大型机械1万台次,清理垃圾4.5万吨,清理四堆7500处,治理残垣断壁4万处,清理公路350千米,清理乱写乱画小广告15万处,清理违章建筑临时摊点2300处,清理河道数50千米。

2.因地制宜搞好污水处理。村级污水治理工作,项目有两个,一是店上镇林青庄村,投资190余万元,建设污水管网2400余米,现已完成60%的工程量。二是石坡乡南平头坞村,投资160余万元,建设污水管网2200余米,现已完成50%的工程量。

3.加强畜禽粪污治理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今年的任务是支持2个规模养殖场建设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完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综合措施。目前我县该项工作的进展情况是;一是壶关县群兴科技种养专业合作社,占地面积80亩,计划总投资40.2万元,二是壶关县详文养殖有限公司,现占地面积45亩,计划总投资23.8万元,目前两项目均已上报上级部门预审,待方案获得批复后,即可进行开工建设。

(四)美丽宜居工程示范创建。

我县按照分级创建、分类示范、分批实施的办法和规划引领、奖补促进、资金整合、培训指导、单位帮建等要求,在全县深入开展省、市、县、乡、村五级美丽宜居示范村联创活动,充分利用各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充分调动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创建活动氛围,整合资源、项目和资金,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家园美、田园每、生态美、生活美,宜居宜业的美丽示范村,按照分级创建、分类示范分批实施的办法和规划引领、奖补促进、资金整合、培训指导、单位帮建等措施。积极实施美丽宜居示范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创”活动,今年全面完善桥上村“省级美丽宜居示范创建”、扎实推进大河村、谷坨村市级美丽示范创建工作和16个县级美丽示范村的建设。一是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桥上村。桥上村今年所建工程一是村容村貌整洁工程。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新建1.8km环村公路,已投资60余万元,预计年底完工。三是农村改厕4座。四是小城镇的建设,已投入资金2800余万元。五是安波湖的改造,汛期被洪水冲坏的基础设施类改造资金已投入50余万元。六是桥上中心小学校的修建改建。七是农家客栈建设亮化程。二是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2个(谷驼村,大河村)。谷驼村今年所建工程一是改厕170余户。二是污水处理管网铺设2000余米。三是垃圾处理池有10个。以上项目计划共投资160万元,现已投资100万元,预计10月底完工。大河村今年所建工程有:基础设施建设再上档次,发展好本村附属旅游产业,加大农家客栈建设规模。三是县级美丽示范村都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开展了项目工程建设。1—7月份共开工项目26个,计划投资2030万元,已投资1450万元。

二、推进措施及主要做法。

今年以来,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出台了行动计划,6月21日制定出台了《壶关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16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了年度工作任务的工作责任。二是完善政策措施。先后出台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以奖促治政策和金融信贷等一系列办法。三是落实工作责任。建立了“一项重点任务,一个牵头单位,一个责任领导,一个责任机构,一套工作方案”的“五个一”工作机制,真正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具体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是抓领导。开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以来,我县统一部署,及早动工,快速行动,对今年行动计划的任务和职责进行分解。具体实施过程中严格实行一把手负责和分管领导负责,做到了亲自负责、亲自布置、亲自组织、亲自研究,措施到位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抓重点。我们在抓好规划和项目建设的同时,也加大其它项目建设的力度,始终围绕省市要求申报示范村;围绕省市要求实施项目。并对申报省、市、县三级示范村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调研工作,针对我县今年确定的23项工作任务,结合我县实际,分别落实到全县20个成员单位的25个分管领导30个责任股室,让这些工作和项目建设进度大大加快。

三是抓服务。我们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按照“服务零等待,合作零距离,环境零投诉”的要求,做到办事效率快捷化,服务方式规范化,积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和融资环境,并为项目建设单位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进一步加快项目的实施进度。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尽管我县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我县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资金投入少。我县是财政穷县,顾了吃饭、顾不了建设,加上我县贫困村多、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导致该工作进展不快。二是土地使用难以落实。虽然我县在实施移民搬迁项目时,土地靠乡镇和移民村自己解决,但是移民村的土地指标很难解决,有的只能口头答应解决,迟迟无法办理土地手续。三是有些项目立项困难。比如加快推进农村电气化乡村建设,逐步实现城乡各类用电同网同价讲了好长时间了,但至今没有落实。

建议:一是上级下达各种项目资金不要搞一刀切,要分富裕县和贫困县、人口大县和人口小县,进行区别对待,特别是要对贫困山区在政策资金上给予大力倾斜。二是上级下达全年计划项目要及时安排,这样可以使实施铺排项目时能在整体工作中全盘考虑。

总之,我县将以此次政府专项督查为契机,在省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夯实责任,创新举措,为加快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攻坚作出新的更大成绩!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