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农村青少年生存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大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09:06:09 页码:8
2023年农村青少年生存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大全9篇)
2023-11-11 09:06:09    小编:

不同类型的报告可能有不同的格式要求,例如实验报告、市场调研报告或年度工作报告等。最后,要根据需要准备好报告的附件和参考文献,以方便读者查阅和进一步了解。这些报告范例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报告写作的要点和技巧。

农村青少年生存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篇一

下面是一篇农村青少年生存与发展状况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参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村青少年在社会大潮的冲击下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农村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成为农村发展面临的一大问题。当前,青浦正围绕绿色青浦的发展主题,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而青浦农村青少年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决定了他们在青浦发展中作用力的发挥。本项调研的目的就在于深入了解青浦农村青少年的生存与发展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的方法,为团区委和相关部门决策提供相应的依据。

有资料显示,在我国总人口(大陆)中,居住在农村的占64%左右;而年龄在14-35岁的青少年又占农村总人口36%。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经济和意识形态领域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农村青少年这一庞大群体在社会大潮的冲击下,由于受到社会环境、传统观念、素质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也悄然起着变化,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农村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成为农村发展的一大问题。青浦青少年是青浦大变革、大发展的生力军,在实现青浦新一轮的发展目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青浦的发展需要的是协调发展、和谐发展,青浦农村青少年的协调发展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生存与发展状况又对区域协调发展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次调研的目的就在于了解当代青浦农村青少年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的方法。本次调研根据青浦农村青少年的分布和比例,发放问卷400份,覆盖全区各个乡镇、街道,回收有效问卷330份。受访者中,男性181人,女性149人。为了对问卷调查结果作有效的补充,课题组还先后召开了3个座谈会,开展了多例个案访谈。

1、青浦农村青少年的社会交往和家庭观念人的社会性决定了必须与周围的人交往,并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逐渐成熟。青浦农村青少年的社会交往面进一步扩大,交往方式呈现多元化。调查显示,青浦农村青少年注重社会交往,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会以积极态度进行处理。67.6%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善于与周围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61.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遇到不幸挫折或别人反对时,能保持工作或学习热情;76.4 %的受访者认为如果父母亲人不在身边,能料理自己的生活;如果遇到某些心理问题,如经常比较烦躁、脾气坏,有网瘾、比较自闭,不愿意和别人交流沟通,害怕踏上社会等等,三分之二的受访者愿意接受社会帮助。青浦农村青少年关注家庭,家庭归宿感强。调查显示,青浦农村青少年认为生活中最重要的是家庭和朋友。89.4%的受访者现在是和父母家人一起居住;六成受访者表示父母会鼓励自己从事感兴趣的职业;56.9%的受访者表示如果自己做错了事,父母会理解。调查还显示,农村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对自己帮助最大的也是家人和朋友。如果遇到影响人生的事情或遭受挫折时,四分之三的受访者会向亲友寻求帮助,还有四分之一表示自己解决。这或许也从另一方面表明,青少年存在一定依赖,缺乏独立性。

2、青浦农村青少年的'文化生活当前,从某种程度上说,只求一时之乐的道德虚无的文化心态取代了文化应有的道德追求和理性思索,文化发展呈现平面化与世俗化的发展趋势。青浦青少年的文化生活状况与文化青浦的建设息息相关,调查显示,青浦农村青少年的文化氛围有待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的业余文化生活相对比较单调,主要是看电视电影、上网聊天玩游戏、打牌、搓麻等。同时,社会的发展进步不仅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状况,也改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理念,加上青年寻找工作的压力提高了其文化生活需求。调查显示,受访者中,高中、中专、技校、职校毕业的占54.2%,大专及以上占27.3%,初中及以下占18.5%。当问及最希望学习哪些知识和技能时,获选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计算机技术、学历进修、驾驶和维修技术、数控机床、缝纫、种植养殖技术等。

1、农村客观经济条件制约了青少年的成长读书时期农村经济相对落后,成为制约青浦农村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根本原因。首先,由于当时经济较落后,许多农民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如何增加家庭的经济收入上来,而对子女就放松了教育;其次,由于原来农村经济困难,许多农村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特别是青西片,一些基本教育配套设施跟不上,加上农村教师资源流失,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造成当地青少年整体素质不高,发展缓慢,目前这一情况已有较大改观。另外,农村经济的相对落后,也使得一些青少年成长和发展所必需的教育活动场所和文化阵地严重缺乏,农村青少年各方面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智力和兴趣得不到很好的开发,影响了全面发展。

2、社会不良现象影响了青少年的思想青少年正是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也是人生中最富于变化的时期,容易受社会环境影响。由于社会转型期经济利益显性化和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腐化和丑恶的现象,由此而来的不公平竞争对于靠自身努力去拼搏的农村娃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大多农村青少年天性淳朴善良,没有复杂的官系网,没有可以任意挥霍的金钱,只是依靠自己的劳动去收获果实,但当看到极个别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轻而易举就能获得他们付出百倍努力甚至一生都难以得到的利益时,他们的心态就会失衡,就会产生消极和悲观的思想,对他们所经受的正统教育产生怀疑,从而使价值观念产生畸变,有的甚至会走向极端。

3、农村落后的观念阻碍了青少年的教育农村对青少年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大中专学生毕业分配制度改革影响了广大农民对子女上学的信心,读书无用的观念在很多家长和青少年心目中普遍存在,致使许多农村学龄少年中途辍学或不愿意继续学习,失去继续受教育的机会,过早进入社会。另外,社会和家庭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中,简单的说教比较多,不能以青少年所喜爱的形式广泛开展。

农村青少年生存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篇二

二、乡(镇)卫生院现状。

200x年乡(镇)医生76人,比上年减少7%、护士38人,比上年减少17%,卫生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38人,比上年减少9%、初级职称78人,比上年减少18%。

2.乡(镇)卫生院经营、财政差补状况。

3.基础设施,医疗设备状况。

医疗设备状况。全县乡(镇)卫生院有x光机2台,b超1台,有10个乡(镇)卫生院无x光机,11个卫生院无b超。

三、问题成因分析。

1.专业技术人员缺乏问题,一是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得不到及时补充。由于取消大、中专生分配以后,我县连续4年未选聘大、中专毕业生补充到乡(镇)卫生院,造成人才出现断层。二是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提前离岗。因乡(镇)卫生院体制改革的.系列政策出台以后,部分年龄偏大的卫生技术人员因身体和心理压力原因,纷纷要求病退。近几年有18名专业技术人员退休,三是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才流失。由于乡(镇)卫生院工作条件差,工作报酬低,部分专业技术请假外出打工或调离乡(镇)卫生院。上述三方面因素的存在。造成乡(镇)卫生技术人员逐年减少,出现了人才严重匮乏现象。

农村青少年生存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篇三

(一)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

自1998年“邮电分营”之后,中国电信经历了“政企分开、移动剥离、寻呼独立、南北拆分”等一系列的改革重组,2000年该公司成立。

1994年,实现了县城电话交换自动化的目标,结束了我县电话交换的摇把子历史。

1998年,本地电话网建设成功。

2003年,全县主要乡镇全面开展小灵通业务,绿色、环保、经济、时尚的小灵通赢得群众青睐。

2008年,中国电信成功收购联通c网,同年末,天翼189全面上市,实现全业务经营。

2009年4月,全面承接“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国家战略,实施“智慧城市”建设,通过“智慧业务、智慧产业、智慧民生”三大工程,15项重点项目建设,全面布局建设智慧城市。

在2015年,将建成有线无线一体化的高速宽带网络,提供无处不在、无缝覆盖的宽带服务。

截止2011年底,城区宽带20m能力覆盖率提升85%,农村4m能力提升到8m。2012年建设“天翼宽带数字精品小区”6个,为全县群众家庭带来了数字化、高质量的生活体验。

在2013年,通宽带38个行政村,通电话103个行政村。

(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县分公司。

1999年中国移动县分公司成立,分营时只有基站2处,县城1处,镇一处,无传输光缆。

2013年3月启动“天堂”移动通信工程,总投资近2个亿,自建光缆1631公里,110个基站。

截止至今2012年底,县分公司共建成村通基站及其他基站220个,建成通信光缆,并最终实现全县行政村覆盖达到100%。

营业厅规模:现有县城和大两个自办营业厅,另外拥有5个一级合作营业厅及旗下几乎遍布整个县城的二级代办点营业厅数十余个。

(三)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分公司县分公司。

10年来,联通在不断深化企业改革,转变经营理念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建设资源的投入,加快通信基站设施的建设,公司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经营和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2003年,由于县通信基础设施规模小,市场份额低,县被省公司划归绵阳联通公司代管,投资建设相对滞后,没有自己的传输通信网络,通过租赁电信传输网,县和沟口gsm移动通信基站2个。

在2004年至2008年间,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发展,新建传输网络210波长公里,建成开展了cdma移动通信基站13个,gsm移动通信基站15个。全县联通基站总数达17个,县城、景区得到有效覆盖。

2008年,受“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影响,公司通信设施受到严重的损坏,多年来取得的成果毁于一旦,在上一级公司的坚强领导下,公司全体干部员工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新建本地网光缆330波长公里。新建gsm基站33个。随着灾后通信的恢复和重建项目的实施,县实现了公路沿线,景区内部,所有乡镇所在地的gsm网络的无缝覆盖。

2010年,新增wcdma3g基站28个,同时实现从九黄机场至景区的3g信号无缝覆盖,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的3g网络建设覆盖精品示范线路。截止2010年底,传输网络建设完成,投资460.98万元,新建,重建光缆127.47杆长公里,本地网光缆总长度达到800波长公里。

截止2011年底,宽带数建设完成投资54.6万元,建成县老城区gpon网络,建设端口1800条线。顺利开通3g,cs域和ps域业务,基于hsdpa无线数据的手机高速上网和基于w网和cs域的可视电话效果良好。新建3g基站22个,3g基站累计达到48个。

2012年,通信能力继续增强实现了弓杆岭至县城3g网络的连续覆盖和景区的优质覆盖,开通了室内分布系统12个,新建wlan无线接入点4个,建成开通传输网北环1600g波分系统13套,为传统tdm传输网向分组传送网的升级和公司未来运营4g网络提供了坚实基础。

截至2013年9月已完成马尔康至,至平武的分组传送网络建设,口带宽扩客10倍,为即将投入建设的光纤物理网及4g移动网络打下坚实基础。实现景区内的wifi无线网覆盖,县漳扎镇建成4座wlan无线基站,漳扎镇基本实现无线宽带接入覆盖,县双河乡建成1座wlan无线基站,解决双河乡中心城镇的宽带接入问题。

2013年上半年在城区增加3g站点3个,优化了城区的3g信号覆盖中心城区3g基站全部升级的hspa+,实现了21m优化无限网络的覆盖。

二、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投入资金压力巨大。

县地广人稀,点多、线长、面广,每年州公司下达的建设资金十分有限,只能按照计划逐步解决。

(二)通信建设协调力度大。

在农村通信建设,无论是建设用地、电源接入、建设赔偿等方面,部分村民要价过高,企业很难承受。

(三)在4g基站建设、城区管网建设、无线城市的推进和小区宽带建设等后期网络通信建设工作和住房建设存在一些阻碍。

三、对策思路。

(一)加强通信市场的监管。规模市场秩序,既能促进运营商合法有序竞争,同时要兼顾城市和农村市场协调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缩小数字鸿沟。

(二)加大对通信企业政策支持力度。通信建设是惠及民生的基础性工程,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新引擎,政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支持:

1、保障通信用地和优惠赔偿费用。简化用地、建设等审批手续,加快审批进度。依法依规给予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相关费用优惠。

2、将通信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在城乡建设总体规划中,按照“政府统筹推动,企业主体实施”的方式推动通信基础设施与其他规划的有效街接和同步实施。政府做好选点协调工作,允许在机关及事业单位、体育场馆、新建小区、学校、医院、大型公共设施场所建设通信设施。县内主要交通路线、隧道、及政府投资的大型公用设施等项目在设计规划前应书面征求通信企业投资同步建设需求,建设单位及业主单位应向营运商无偿提供线缆布放通道和电力接入。

3、在通力接入方面提供便利和优惠。按照县委、县政府有关民生工作工程建设要求,保障农村通信站点用电需求和电力接入。

4、加强通信建设补偿协调。

5、营造良好建设环境。政府积极协调和保障通信建设正常施工,依法制止阻碍通信基站的行为,避免在通信建设中存在的过路费、架空费、遮阴费等无理收费行为。

农村青少年生存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篇四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村青少年在社会大潮的冲击下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农村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成为农村发展面临的一大问题。当前,青浦正围绕绿色青浦的发展主题,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而青浦农村青少年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决定了他们在青浦发展中作用力的发挥。本项调研的目的就在于深入了解青浦农村青少年的生存与发展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的方法,为团区委和相关部门决策提供相应的依据。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有资料显示,在我国总人口(大陆)中,居住在农村的占64%左右;而年龄在14-35岁的青少年又占农村总人口36%。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经济和意识形态领域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农村青少年这一庞大群体在社会大潮的冲击下,由于受到社会环境、传统观念、素质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也悄然起着变化,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农村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成为农村发展的一大问题。青浦青少年是青浦大变革、大发展的生力军,在实现青浦新一轮的发展目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青浦的发展需要的是协调发展、和谐发展,青浦农村青少年的协调发展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生存与发展状况又对区域协调发展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次调研的目的就在于了解当代青浦农村青少年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的方法。本次调研根据青浦农村青少年的分布和比例,发放问卷400份,覆盖全区各个乡镇、街道,回收有效问卷330份。受访者中,男性181人,女性149人。为了对问卷调查结果作有效的补充,课题组还先后召开了3个座谈会,开展了多例个案访谈。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现状分析。

近年来,青浦农村青少年生存与发展现状总体来说上了一个台阶,处于一个积极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青浦农村青少年的社会交往和家庭观念。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必须与周围的人交往,并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逐渐成熟。青浦农村青少年的社会交往面进一步扩大,交往方式呈现多元化。调查显示,青浦农村青少年注重社会交往,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会以积极态度进行处理。67.6%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善于与周围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61.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遇到不幸挫折或别人反对时,能保持工作或学习热情;76.4%的受访者认为如果父母亲人不在身边,能料理自己的生活;如果遇到某些心理问题,如经常比较烦躁、脾气坏,有网瘾、比较自闭,不愿意和别人交流沟通,害怕踏上社会等等,三分之二的受访者愿意接受社会帮助。青浦农村青少年关注家庭,家庭归宿感强。调查显示,青浦农村青少年认为生活中最重要的是家庭和朋友。89.4%的受访者现在是和父母家人一起居住;六成受访者表示父母会鼓励自己从事感兴趣的职业;56.9%的受访者表示如果自己做错了事,父母会理解。调查还显示,农村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对自己帮助最大的也是家人和朋友。如果遇到影响人生的'事情或遭受挫折时,四分之三的受访者会向亲友寻求帮助,还有四分之一表示自己解决。这或许也从另一方面表明,青少年存在一定依赖,缺乏独立性。

当前,从某种程度上说,只求一时之乐的道德虚无的文化心态取代了文化应有的道德追求和理性思索,文化发展呈现平面化与世俗化的发展趋势。青浦青少年的文化生活状况与文化青浦的建设息息相关,调查显示,青浦农村青少年的文化氛围有待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的业余文化生活相对比较单调,主要是看电视电影、上网聊天玩游戏、打牌、搓麻等。同时,社会的发展进步不仅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状况,也改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理念,加上青年寻找工作的压力提高了其文化生活需求。调查显示,受访者中,高中、中专、技校、职校毕业的占54.2%,大专及以上占27.3%,初中及以下占18.5%。当问及最希望学习哪些知识和技能时,获选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计算机技术、学历进修、驾驶和维修技术、数控机床、缝纫、种植养殖技术等。

(二)原因分析。

1、农村客观经济条件制约了青少年的成长读书时期农村经济相对落后,成为制约青浦农村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根本原因。首先,由于当时经济较落后,许多农民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如何增加家庭的经济收入上来,而对子女就放松了教育;其次,由于原来农村经济困难,许多农村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特别是青西片,一些基本教育配套设施跟不上,加上农村教师资源流失,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造成当地青少年整体素质不高,发展缓慢,目前这一情况已有较大改观。另外,农村经济的相对落后,也使得一些青少年成长和发展所必需的教育活动场所和文化阵地严重缺乏,农村青少年各方面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智力和兴趣得不到很好的开发,影响了全面发展。

2、社会不良现象影响了青少年的思想青少年正是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也是人生中最富于变化的时期,容易受社会环境影响。由于社会转型期经济利益显性化和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腐败和丑恶的现象,由此而来的不公平竞争对于靠自身努力去拼搏的农村娃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大多农村青少年天性淳朴善良,没有复杂的官系网,没有可以任意挥霍的金钱,只是依靠自己的劳动去收获果实,但当看到极个别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轻而易举就能获得他们付出百倍努力甚至一生都难以得到的利益时,他们的心态就会失衡,就会产生消极和悲观的思想,对他们所经受的正统教育产生怀疑,从而使价值观念产生畸变,有的甚至会走向极端。

3、农村落后的观念阻碍了青少年的教育农村对青少年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大中专学生毕业分配制度改革影响了广大农民对子女上学的信心,读书无用的观念在很多家长和青少年心目中普遍存在,致使许多农村学龄少年中途辍学或不愿意继续学习,失去继续受教育的机会,过早进入社会。另外,社会和家庭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中,简单的说教比较多,不能以青少年所喜爱的形式广泛开展。

农村青少年生存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篇五

有资料显示,在我国总人口(大陆)中,居住在农村的占64%左右;而年龄在14-35岁的青少年又占农村总人口36%。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经济和意识形态领域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农村青少年这一庞大群体在社会大潮的冲击下,由于受到社会环境、传统观念、素质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也悄然起着变化,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农村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成为农村发展的一大问题。青浦青少年是青浦大变革、大发展的生力军,在实现青浦新一轮的发展目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青浦的发展需要的是协调发展、和谐发展,青浦农村青少年的协调发展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生存与发展状况又对区域协调发展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次调研的目的就在于了解当代青浦农村青少年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的方法。本次调研根据青浦农村青少年的分布和比例,发放问卷400份,覆盖全区各个乡镇、街道,回收有效问卷330份。受访者中,男性181人,女性149人。为了对问卷调查结果作有效的补充,课题组还先后召开了3个座谈会,开展了多例个案访谈。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现状分析近年来,青浦农村青少年生存与发展现状总体来说上了一个台阶,处于一个积极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青浦农村青少年的价值判断社会变革为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更多选择空间,但也带来了各种碰撞、冲突及选择的困惑和焦虑。青少年尚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其价值观呈现出多元性和不确定性。总体上说,青浦农村青少年价值观的发展变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是一致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利益观、义利观也是一致的,同时也体现出青少年群体的特质,体现出个人权利意识和个人利益追求增强的倾向。此外,想问题、办事情只从个人角度出发,贪图享受等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调查显示,农村社会风气和文化氛围正在不断改善。当问及“您所在的村(居委会)是否重视对村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时,有46.6%的受访者认为重视,认为不重视和无法判断的分别有28.8%、24.5%。广大青少年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愿意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当问及“如果需要你做一次义务志愿者,比如为孤寡老人和困难学生送温暖献爱心、义务劳动等,你是否愿意”时,近八成受访者表示愿意。

2、青浦农村青少年的社会交往和家庭观念人的社会性决定了必须与周围的人交往,并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逐渐成熟。青浦农村青少年的社会交往面进一步扩大,交往方式呈现多元化。调查显示,青浦农村青少年注重社会交往,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会以积极态度进行处理。67.6%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善于与周围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61.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遇到不幸挫折或别人反对时,能保持工作或学习热情;76.4%的受访者认为如果父母亲人不在身边,能料理自己的生活;如果遇到某些心理问题,如经常比较烦躁、脾气坏,有网瘾、比较自闭,不愿意和别人交流沟通,害怕踏上社会等等,三分之二的受访者愿意接受社会帮助。青浦农村青少年关注家庭,家庭归宿感强。调查显示,青浦农村青少年认为生活中最重要的是家庭和朋友。89.4%的受访者现在是和父母家人一起居住;六成受访者表示父母会鼓励自己从事感兴趣的职业;56.9%的受访者表示如果自己做错了事,父母会理解。调查还显示,农村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对自己帮助最大的也是家人和朋友。如果遇到影响人生的事情或遭受挫折时,四分之三的受访者会向亲友寻求帮助,还有四分之一表示自己解决。这或许也从另一方面表明,青少年存在一定依赖,缺乏独立性。

3、青浦农村青少年的就业问题由于农村青少年本身技能水平与理想职业存在差异,加之东片、西片农村经济不平衡,特别是西片农村,青少年的就业和发展还受到相当多的制约。农村青少年向往稳定的工作,对工作收入的期望值较高,注重工作是否有发展前途又能发挥自己的专长等。农村青少年感到就业压力很大,大多数希望得到更多的培训机会,对自己的工作前景表现出期盼。调查显示,青浦农村青少年就业情况不容乐观,330个受访者中半数无正式职业,32.7%无业,20.3%待业,7.3%打零工。同时,53.6%的受访者表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就业,还有18.2%的受访者感到最需要解决的是适应工作压力、提高工作待遇问题;44.0%的受访者表示当前最大的苦恼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31.0%的受访者认为在寻找合适工作时没有亲友可以依靠;大多数受访者的收入在1500元之下,甚至没有收入,依靠父母,赚钱求生存成为他们的第一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各方关注和政府引导,青浦农村青少年就业心理状况呈良好发展趋势,有较强的进取心和学习意识,并正在逐步建立良好的就业心态。调查显示,受访者认为找一份好工作的最主要因素依次是:身体健康、工作技能和学历、社会关系、工作经验、其他。59.4%的受访者顾虑因技能水平低而找不到工作;84.8%的受访者愿意继续学习充电、提高学历和技能;78.2%的受访者选择工作时首先考虑发展空间和收入;不少受访者愿意选择自主创业,但自身也存在着创业的惰性。

4、青浦农村青少年的文化生活当前,从某种程度上说,只求一时之乐的道德虚无的文化心态取代了文化应有的道德追求和理性思索,文化发展呈现平面化与世俗化的发展趋势。青浦青少年的文化生活状况与文化青浦的建设息息相关,调查显示,青浦农村青少年的文化氛围有待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的业余文化生活相对比较单调,主要是看电视电影、上网聊天玩游戏、打牌、搓麻等。同时,社会的发展进步不仅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状况,也改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理念,加上青年寻找工作的压力提高了其文化生活需求。调查显示,受访者中,高中、中专、技校、职校毕业的占54.2%,大专及以上占27.3%,初中及以下占18.5%。当问及最希望学习哪些知识和技能时,获选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计算机技术、学历进修、驾驶和维修技术、数控机床、缝纫、种植养殖技术等。

(三)原因分析。

1、农村客观经济条件制约了青少年的成长读书时期农村经济相对落后,成为制约青浦农村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根本原因。首先,由于当时经济较落后,许多农民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如何增加家庭的经济收入上来,而对子女就放松了教育;其次,由于原来农村经济困难,许多农村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特别是青西片,一些基本教育配套设施跟不上,加上农村教师资源流失,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造成当地青少年整体素质不高,发展缓慢,目前这一情况已有较大改观。另外,农村经济的相对落后,也使得一些青少年成长和发展所必需的教育活动场所和文化阵地严重缺乏,农村青少年各方面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智力和兴趣得不到很好的开发,影响了全面发展。

2、社会不良现象影响了青少年的思想青少年正是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也是人生中最富于变化的时期,容易受社会环境影响。由于社会转型期经济利益显性化和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腐化和丑恶的现象,由此而来的不公平竞争对于靠自身努力去拼搏的农村娃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大多农村青少年天性淳朴善良,没有复杂的“官”系网,没有可以任意挥霍的金钱,只是依靠自己的劳动去收获果实,但当看到极个别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轻而易举就能获得他们付出百倍努力甚至一生都难以得到的利益时,他们的心态就会失衡,就会产生消极和悲观的思想,对他们所经受的正统教育产生怀疑,从而使价值观念产生畸变,有的甚至会走向极端。

3、农村落后的观念阻碍了青少年的教育农村对青少年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大中专学生毕业分配制度改革影响了广大农民对子女上学的信心,“读书无用”的观念在很多家长和青少年心目中普遍存在,致使许多农村学龄少年中途辍学或不愿意继续学习,失去继续受教育的机会,过早进入社会。另外,社会和家庭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中,简单的说教比较多,不能以青少年所喜爱的形式广泛开展。

三、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一)意识跟进第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加强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引导青少年塑造高尚品质和健全人格,在关切自我的同时更多地关注社会。第二,青少年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相互依存,要在加快发展中进一步改善青浦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净化青浦的社会风气,提高青年对农村发展的满意度、认同感和归宿感。第三,弘扬创新创业的青浦新市民精神,大力营造青浦良好的创业氛围和创新环境,出台鼓励人们特别是青年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措施,强化政府的服务功能。第四,青浦的发展需要城乡同步发展、青东青西均衡发展,应加大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改变农村环境恶化、基础设施严重落后的局面,使得农村青少年愿意留在农村发展。第五,进一步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强化共青团组织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的'职能,支持共青团组织推进青少年事务社会化,形成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青少年事务管理的运行机制,服务青少年发展。

(二)工作介入青少年作为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群体,社会往往喜欢把青少年不同时期所具有的特点标签化:叛逆、不懂事等等。农村青少年更是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从小的生活环境和不够理想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造成了农村青少年问题的日益突出。我们可以对不同青少年群体的问题进行分类解决,对于青少年学生,共青团可以联合学校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丰富课余生活;对于社区青少年,基层团组织可以寻找社会资源,如利用各镇成校的师资力量和社保中心的就业信息资源为他们提供免费的技能培训和就业信息,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帮助他们解决最迫切的现实问题。同时,我们要利用好各镇的青少年社工力量,更直接地为青少年提供服务。农村青少年问题需要社会、家庭、学校、政府、个人共同努力,才能根本解决,青少年社会工作就是其中的润滑剂和推动者。“相信青少年是可以改变的”,这是青少年社会工作所坚持的理念。

下面,我们从社工的视角提出有关对策和建议。

1、家庭方面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大部分农村家长采用比较传统的教育方式,对子女往往是以打骂为主,往往遇到问题时和子女沟通的非常少,子女和父母之间的关系相对城市来说更加冷漠些,要打破这种僵局,社工在其中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距离拉近,引导父母给予子女更多的关爱。社工在介入的过程中,可以先利用农闲时期,召集农村的父母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观看有关青少年教育问题的电影,并在活动过程中给家长提供一些资料或大家比较感兴趣的期刊等。之后,社工可以到田间地头和青少年的父母聊天,使他们树立科学教育子女、给予更多关爱的意识。然后,选择一两户作为个案进行帮扶,使农民能看到效果。当然,社工在此过程中也可以对青少年家庭有所帮助,克服农村信息落后的缺点,帮助农民增收创收,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学校方面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影响着农村青少年的发展,学校只设立单纯的课程教育,没有丰富的课外生活,学校和社区各种活动场地缺乏,这些和青少年处于成长阶段的天性相背,导致青少年上网、玩电子游戏、进录像厅等现象时有发生。老师教育方法不当也导致青少年厌学问题的发生。可以在农村学校成立青少年工作坊,针对青少年遇到的问题,通过社工介入来帮助解决,使社工成为学生与学校沟通的桥梁。社工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项活动,创新活动项目,并尽量将活动时间安排在课间或课后,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够学到东西,同时又占去他们进电子游戏厅的时间。社工可以通过在学校放映有关青少年问题的影片,组织学生观看,鼓励学生克服自身不足。社工还可以在周末招募学生志愿者,适应青少年的个性特点,组织他们参与到农田作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并在活动结束后共同分享劳作的结果。此外,社工可以观察和发现学校有哪些资源可以运用,或者帮助学校从外部得到相关资源,为青少年学生提供帮助。

3、个体方面社工可以针对农村青少年面临的问题,本着“助人自助”的理念,从不同方面给予引导。对已经辍学的青少年,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推荐参加技能培训,帮助分析进城务工后可能遇到的问题;对在校学生,通过在学校成立工作坊,从学习、心理、家庭问题等方面给予帮助,抵制农村不良思想对青少年的侵害,同时可以利用已有的图书馆、篮球场、足球场等简单的基础设施,丰富其课外生活;对已有行为偏差的青少年,进行个案咨询,使其融入到农村社区中去,当然,这需要整个农村社区居民对他们的理解、关怀。

农村青少年生存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篇六

调查方式:权威部门调查。

从权威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表明进城务工青年的打工收入己经成为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所有这些都成为构成青年农民进城务工的直接动因。历史与现实己表明青年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青年农民向城市流动既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向高层次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作为支撑城市经济发展的一股新生力量进城务工青年的积极作用己被多数人认同。但与此同时进城务工青年也为社会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进城务工青年进城之后怎么办如何对待进城务工青年如何充分发挥进城务工青年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这些问题现在已经引起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实践告诉我们进城务工青年的基本素质是好的这支队伍的主流是稳定的进城务工是他们继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和发展乡镇企业之后的又一创举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进城务工青年己成为一支具有活力与适应力的社会力量。但与此同时我们不可否认进城务工青年又是社会阶层中的一个弱势群体。无论是在政策制定、制度保障还是在权利维护、理论研究等方面这里经常成为政策覆盖和理论研究的“盲区”。

仅从进城务工青年与用人单位关系的角度看在落实劳动标准、签订劳动合同、保护劳动权益等方面他们就面临着如社会歧视、就业歧视和利益被侵等诸多社会困境。笔者认为应从思想、政策和制度上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中央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中提出“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不仅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农民收入问题不能仅靠发展农业的单一措施来解决它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央已经就农业结构调整、小城镇建设、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等多方面做出了部署而占农民工绝对引言多数的进城务工青年所面临的问题也应该被纳入这一战略部署的总体框架。关注进城务工青年现象加强对进城务工青年生存困境及权益保护的研究对于探索进城务工青年的流动规律加深对进城务工青年的了解引导进城务工青年的合理流动避免劳动力资源浪费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进城务工青年的市民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查中进城务工青年范围为年龄在—岁之间、户籍在城阳区以外、工作地点在城阳区、被雇佣时间在三个月以上的青年。据统计城阳区目前进城务工青年总数约为万其中以上是—岁的青年。调查发现进城务工青年以赚钱和学技术为务工的主要目的。绝大部分进城务工青年比较关注城阳区大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们对参与城阳区经济社会发展还是有一定的信息储备的。城阳区进城务工青年群体在思想上表现出了积极发展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在现实的工作生活中有的人认为自己能够得到尊重从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进城务工青年还是具有正确健康的自我认知意识和能力的特别从个案访谈中我们了解到通过不断的自我完善增加自信心进城务工青年还可以获得个人认知的修正。选题的意义保障进城务工青年权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和制度促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逐步走共同富裕之路。只有不断完善有利于调动进城务工青年积极性和维护其权益的政策、制度才能逐渐改变城乡隔离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涵是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要求全体社会成员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也必然要求解决好涉及进城务工青年权益的诸多问题。

只有妥善解决好他们在劳动工资、就业环境、维权服务等方面的问题切实保障进城务工青年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权益为进城务工青年创造公平、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才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局面。开展进城务工青年生存状况调查和权益保护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进城务工青年是一种影响极大的社会力量也是城阳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随着城阳区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进城务工青年的作用将更加突出对进城务工青年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丌展的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城阳区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不得不予以重视。开展进城务工青年生存状况调查和权益保护研究有利于切实保护进城务工青年的合法权益有利于降低外来人口的违法犯罪率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为此我们有必引言要对新时期广大进城务工青年群体中存在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和不同需求进行研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农村青少年生存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篇七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据共青团中央的统计,全国大约有2300万留守儿童,占全国农村儿童的20%,这一比例在四川、重庆、安徽、河南等劳务输出大省会更高些,达到50%甚至70%。由于这些孩子长期与父母分隔两地,父母很少有机会对孩子的日常生活问题、学习教育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沟通,也不能对孩子身上存在的错误及时进行指出批评教育纠。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父母监护职责的缺失会极其容易导致留守孩子们在日常生活行为的失范,甚至引起违法犯罪行为,影响社会的安全和稳定。据公安部的调查显示两个“大多数”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数在农村,其中大多数又是留守儿童。

调查还显示:80%的农村留守儿童存在或轻或重的心理障碍。北京的中国社会调查所近日公布的调查也显示:超过半数的父母明显感觉到孩子留守后变得沉默、孤僻;三成的父母知道孩子交了不良朋友,经常惹是生非。留守儿童在生活、心理、人身安全、成长教育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已经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认为,建立留守儿童问题长效保障机制是一个亟需解决的燃眉之急。留守儿童身上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倍受社会各个阶层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我们“法苑之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通过举行“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襄城行”这次短短的十三天的调查活动,使我们对农村留守儿童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想通过这次调查能使更多的人了解农村的留守儿童,同时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留守儿童,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使他们在缺少家庭关爱的时候,同样能够感觉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1、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之所以产生心理问题,首先是年龄,因为他们大多都在十五岁以下,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他们的父母在自己的孩子出生才几个月或一周岁后,就外出务工,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导致心理失衡。我们团队通过对周围几个村的问卷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中十分想念父母的占72.4%,有66.2%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年回来1次,15.4%的留守儿童父母几年回来1次,14.2%的留守儿童很少与父母电话联系。这就很容易使他们形成情绪消极,表现出性格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虑、任性、暴躁,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

2、监护人素质普遍偏低。

由于大部分留守儿童监护人大多是孩子的爷爷奶奶,他们因为年龄较大,不但要承担很多家务,而且文化层次上也不高,大多是文盲或半文盲,其中其中监护人是初中学历以上比例仅占39.8%。所以,他们教育孩子的就不会很合理,而且也不知道从心理上关心孩子,照顾孩子,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上还是老一套,他们能做到的仅仅是照顾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而已,在与孩子交流沟通上存在着很大困难。

3、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

部分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经常换洗衣服、挑吃挑食、乱花钱;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临时监护人的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服从学校的管理,成为了让人头疼的“问题儿童”。

4、平时缺乏亲情的关爱。

父母打工对留守儿童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缺乏亲情关爱会对孩子造成许多不良的影响,最为直接的也许就是孩子在生活上很难得到很好的照顾,使孩子无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留守儿童成长期间缺乏抚慰与关怀,这也是我们应该给予重视的。

5、留守儿童安全存在一定隐患。

如留守儿童独自在家或路边玩耍,路上车辆较多,而老人无暇顾及,造成农村火灾或触电事故时有发生,安全存在一定隐患。在采访一谭姓村民时我们了解到这样的一个悲剧,一个两岁的留守儿童由于监护人忙于干农活,无暇照看,而掉进家里吃水的大水缸中溺水身亡,孩子的奶奶由于伤心过度农药自杀的案例,让人唏嘘不已,倍感痛惜。

农村青少年生存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篇八

青浦团区委内容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村青少年在社会大潮的冲击下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农村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成为农村发展面临的一大问题。当前,青浦正围绕“绿色青浦”的发展主题,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而青浦农村青少年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决定了他们在青浦发展中作用力的发挥。本项调研的目的就在于深入了解青浦农村青少年的生存与发展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的方法,为团区委和相关部门决策提供相应的依据。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有资料显示,在我国总人口(大陆)中,居住在农村的占64%左右;而年龄在14-35岁的青少年又占农村总人口36%。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经济和意识形态领域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农村青少年这一庞大群体在社会大潮的冲击下,由于受到社会环境、传统观念、素质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也悄然起着变化,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农村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成为农村发展的一大问题。青浦青少年是青浦大变革、大发展的生力军,在实现青浦新一轮的发展目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青浦的发展需要的是协调发展、和谐发展,青浦农村青少年的协调发展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生存与发展状况又对区域协调发展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次调研的目的就在于了解当代青浦农村青少年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的方法。本次调研根据青浦农村青少年的分布和比例,发放问卷400份,覆盖全区各个乡镇、街道,回收有效问卷330份。受访者中,男性181人,女性149人。为了对问卷调查结果作有效的补充,课题组还先后召开了3个座谈会,开展了多例个案访谈。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现状分析近年来,青浦农村青少年生存与发展现状总体来说上了一个台阶,处于一个积极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青浦农村青少年的价值判断社会变革为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更多选择空间,但也带来了各种碰撞、冲突及选择的困惑和焦虑。青少年尚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其价值观呈现出多元性和不确定性。总体上说,青浦农村青少年价值观的发展变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是一致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利益观、义利观也是一致的,同时也体现出青少年群体的特质,体现出个人权利意识和个人利益追求增强的倾向。此外,想问题、办事情只从个人角度出发,贪图享受等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调查显示,农村社会风气和文化氛围正在不断改善。当问及“您所在的村(居委会)是否重视对村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时,有46.6%的受访者认为重视,认为不重视和无法判断的分别有28.8%、24.5%。广大青少年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愿意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当问及“如果需要你做一次义务志愿者,比如为孤寡老人和困难学生送温暖献爱心、义务劳动等,你是否愿意”时,近八成受访者表示愿意。

2、青浦农村青少年的社会交往和家庭观念人的社会性决定了必须与周围的.人交往,并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逐渐成熟。青浦农村青少年的社会交往面进一步扩大,交往方式呈现多元化。调查显示,青浦农村青少年注重社会交往,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会以积极态度进行处理。67.6%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善于与周围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61.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遇到不幸挫折或别人反对时,能保持工作或学习热情;76.4%的受访者认为如果父母亲人不在身边,能料理自己的生活;如果遇到某些心理问题,如经常比较烦躁、脾气坏,有网瘾、比较自闭,不愿意和别人交流沟通,害怕踏上社会等等,三分之二的受访者愿意接受社会帮助。青浦农村青少年关注家庭,家庭归宿感强。调查显示,青浦农村青少年认为生活中最重要的是家庭和朋友。89.4%的受访者现在是和父母家人一起居住;六成受访者表示父母会鼓励自己从事感兴趣的职业;56.9%的受访者表示如果自己做错了事,父母会理解。调查还显示,农村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对自己帮助最大的也是家人和朋友。如果遇到影响人生的事情或遭受挫折时,四分之三的受访者会向亲友寻求帮助,还有四分之一表示自己解决。这或许也从另一方面表明,青少年存在一定依赖,缺乏独立性。

3、青浦农村青少年的就业问题由于农村青少年本身技能水平与理想职业存在差异,加之东片、西片农村经济不平衡,特别是西片农村,青少年的就业和发展还受到相当多的制约。农村青少年向往稳定的工作,对工作收入的期望值较高,注重工作是否有发展前途又能发挥自己的专长等。农村青少年感到就业压力很大,大多数希望得到更多的培训机会,对自己的工作前景表现出期盼。调查显示,青浦农村青少年就业情况不容乐观,330个受访者中半数无正式职业,32.7%无业,20.3%待业,7.3%打零工。同时,53.6%的受访者表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就业,还有18.2%的受访者感到最需要解决的是适应工作压力、提高工作待遇问题;44.0%的受访者表示当前最大的苦恼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31.0%的受访者认为在寻找合适工作时没有亲友可以依靠;大多数受访者的收入在1500元之下,甚至没有收入,依靠父母,赚钱求生存成为他们的第一需求。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各方关注和政府引导,青浦农村青少年就业心理状况呈良好发展趋势,有较强的进取心和学习意识,并正在逐步建立良好的就业心态。调查显示,受访者认为找一份好工作的最主要因素依次是:身体健康、工作技能和学历、社会关系、工作经验、其他。59.4%的受访者顾虑因技能水平低而找不到工作;84.8%的受访者愿意继续学习充电、提高学历和技能;78.2%的受访者选择工作时首先考虑发展空间和收入;不少受访者愿意选择自主创业,但自身也存在着创业的惰性。

4、青浦农村青少年的文化生活当前,从某种程度上说,只求一时之乐的道德虚无的文化心态取代了文化应有的道德追求和理性思索,文化发展呈现平面化与世俗化的发展趋势。青浦青少年的文化生活状况与文化青浦的建设息息相关,调查显示,青浦农村青少年的文化氛围有待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的业余文化生活相对比较单调,主要是看电视电影、上网聊天玩游戏、打牌、搓麻等。同时,社会的发展进步不仅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状况,也改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理念,加上青年寻找工作的压力提高了其文化生活需求。调查显示,受访者中,高中、中专、技校、职校毕业的占54.2%,大专及以上占27.3%,初中及以下占18.5%。当问及最希望学习哪些知识和技能时,获选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计算机技术、学历进修、驾驶和维修技术、数控机床、缝纫、种植养殖技术等。

(二)原因分析。

1、农村客观经济条件制约了青少年的成长读书时期农村经济相对落后,成为制约青浦农村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根本原因。首先,由于当时经济较落后,许多农民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如何增加家庭的经济收入上来,而对子女就放松了教育;其次,由于原来农村经济困难,许多农村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特别是青西片,一些基本教育配套设施跟不上,加上农村教师资源流失,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造成当地青少年整体素质不高,发展缓慢,目前这一情况已有较大改观。另外,农村经济的相对落后,也使得一些青少年成长和发展所必需的教育活动场所和文化阵地严重缺乏,农村青少年各方面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智力和兴趣得不到很好的开发,影响了全面发展。

2、社会不良现象影响了青少年的思想青少年正是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也是人生中最富于变化的时期,容易受社会环境影响。由于社会转型期经济利益显性化和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和丑恶的现象,由此而来的不公平竞争对于靠自身努力去拼搏的农村娃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大多农村青少年天性淳朴善良,没有复杂的“官”系网,没有可以任意挥霍的金钱,只是依靠自己的劳动去收获果实,但当看到极个别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轻而易举就能获得他们付出百倍努力甚至一生都难以得到的利益时,他们的心态就会失衡,就会产生消极和悲观的思想,对他们所经受的正统教育产生怀疑,从而使价值观念产生畸变,有的甚至会走向极端。

3、农村落后的观念阻碍了青少年的教育农村对青少年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大中专学生毕业分配制度改革影响了广大农民对子女上学的信心,“读书无用”的观念在很多家长和青少年心目中普遍存在,致使许多农村学龄少年中途辍学或不愿意继续学习,失去继续受教育的机会,过早进入社会。另外,社会和家庭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中,简单的说教比较多,不能以青少年所喜爱的形式广泛开展。

农村青少年生存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篇九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又指出:“幼儿教育对幼儿习惯养成、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幼儿教育在终身教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幼儿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然而发展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全社会对幼儿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农村幼儿教育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更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9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农村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石,质量的优劣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但是就目前现转来分析,存在着许多问题。

二、调查目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新课程改革在教育观、课程观、学生观等方面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更是成为一个热点问题。虽然我国学界关于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对于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却不多,本次调查是为进一步了解幼儿园教师这一行业的生存状况及准确定位幼儿园教师在工作岗位中的职业发展。

三、调查时间。

201x年11月15日至201x年11月30日。

四、调查对象。

潮州市饶平县中心幼儿园新塘分园。

五、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研究主要采用以“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发展情况”为题目的网络形式的调查问卷对教师进行调查。为保证调查研究的真实性,了解问题成因,在系统整理调研数据后,对个别农村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确保了本次调查研究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本次问卷共发放35份,回收有效问卷33份。

六、调查过程。

根据书籍、报刊、网络等资料,对潮州市饶平县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情况进行初步讨论评估,并制定网络问卷的内容,问卷回收,统计问卷,根据统计数据,撰写调查报告。

七、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一)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1、男女比例失调。

在调查的名幼儿教师中,其中男性仅为2名,女性31名,男女比例接近1:15。男女教师的比例严重失调,不利于幼儿教师队伍均衡发展。

2、工作量大,工资待遇差。

目前,通过调查问卷我们了解到农村幼儿教师每天工作量在8-10小时的居大多数,占15人;其次是每天工作量在6-8小时,占10人;工作量10小时以上的占5人;工作量在4——6小时占3人,工作量4小时以下的占0人。通过图表可见,农村幼儿教师工作时间长,属于教师可支配的自由有限。工作忙,缺少时间,也成为制约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重要因素。同时,虽然较之以往教师的工资待遇普遍提高,但是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普遍较低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调查结果显示,该农村幼儿教师工资在少于1000的有5人,1000-的有25人,高于2000元的只有3人可见,作为专业人员的幼儿教师工资很低,通过访谈了解到教师对于目前的工资很不满意,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社会地位等与其付出不成正比,与个人的期望也有些距离,这些是制约幼儿教师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也有自己的利益需求,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农村幼儿教师流失严重。

(二)教师职业资格、能力、技术技能。

在调查中我发现该幼儿园的老师有三分之一是外聘老师,也就是没有教师资格证的,他们的文化水平只有中专甚至更低,他们的主要工作是负责接送学生和担任学生的生活老师,也就是负责学生在学校的日常生活,工资也比较低。拥有资格证的有24个老师,他们当中又22个大专生,2个本科生,但是属于学前教育的只有6个人,其他基本是其他师范专业的,甚至有几个是非师范专业的。由此可见,该幼儿园教师很多都缺乏具有坚定的学科知识基础,但对于自身所教学科之外的其他学科知之甚少,缺乏幼教基本理论、幼儿心理学方面知识。教师的知识结构较为单一,知识面狭窄,急需更新知识结构,这样是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的。

但是,调查显示,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还是较强的。对于有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并积极实行的有20人,有计划但没实行的10有人,从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的有3人。绝大部分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有73%的教师经常进行教学反思,足可见,教师对于专业发展的主观意识较强。在问及幼儿教师自我展业发展的内容时,他们几乎将教学基本技能、技巧;学科专业知识、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理念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全部选择。可见,农村幼儿教师急需提高的业务素质是加强学科教学研究能力,创新思想观念和心理辅导能力的培养。

(三)职业环境问题。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我们的师资队伍建设也需要和谐。这里的和谐是多方面的,既包括身心的和谐,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包括师德修养和专业发展方面的和谐成长。现在,很多公办幼儿园一般只进少量正式的公办教师,而大量招聘临时的合同制教师,原公办教师如果是在实行教师聘任制以前进来的',则保留公办教师的资格。民办幼儿园则全是合同制教师。这样,幼儿园教师就分成两类,即公办和非公办教师。这两类幼儿园教师即使在同一所幼儿园工作,其待遇也不能相提并论,难免会有摩擦。

目前农村幼儿园大多采取传统的“园长负责制”的管理模式,基本上是集权制的管理模式,这无疑对幼儿园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消极的影响。俗话说:“有一个好园长,就有一所学校”。但是,有一些园长的管理水平有限。因此,园长的管理水平也需要提高,为我们幼儿园应该注重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这里的环境主要包括物质环境、人文环境和心理环境,可以定期开展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寻找身边感动的故事等,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互勉共进的氛围,以促进教师的和谐成长。

(四)从业者自身的体会。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只有5%的教师十分喜欢现在的工作,45%的教师喜欢现在的工作,50%的教师对现在的工作感到一般,由此可见半数的教师因为能够胜任工作,并体验到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所以她们喜欢现在的工作;而半数的教师可能只把工作当成谋生的手段,与自己的兴趣需要相差甚远;再则有的教师因为幼儿园工作烦琐,随着年龄的增大,对职业产生了倦怠感;抑或是刚参加工作不久,不能胜任各项工作,所以还没有体验到职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