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海上灵光读后感(精选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8:54:07 页码:9
最新海上灵光读后感(精选10篇)
2023-11-13 08:54:07    小编:

读后感是我们对书籍内容进行思考和反思的一种方式,能够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书中的主题和意义。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读后感?下面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供您参考。小编搜集了一些别人的读后感心得,供大家参考和思考。

海上灵光读后感篇一

如果智慧是一朵莲花,那莲花正中一定擎有一支点亮的蜡。荧荧的那一剪光虽微弱暧昧,我也要它骄傲的捧出辉煌。十里平湖,智慧的闪光就仿佛是微风漾起的一道道涟漪;万紫千红,智慧的闪光就好像是那偶尔飞来嗅闻芬芳的彩蝶;晴空万里,智慧的闪光就好似那展翅翱翔啸唳长鸣的云鹤。

残酷的扬起漫天黄沙,将一个个或悲壮或悠然的身影埋没于九尺黄泉,然而,这又怎能湮没在黑暗中闪动的智慧的火焰呢?一草一木一花一叶,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撩拨着我们的情思。情思,是灵感的触发器。灵感,是和我们捉迷藏的玩伴,稍一疏忽,它就化为一缕青烟无影无踪。凡人需要灵感,文人更需要灵感。后者比之于前者,其可贵之处正在于他们多半会紧紧抓住这黑暗中的那一道闪电。

南山之下,遍地金菊,不正是激发出陶潜灵感吗?一篇《兰亭集序》,唱出了“齐彭殇为妄作,一死生为虚诞”的感慨。还有赤壁古战场,不只有多少人去凭吊过。苏东坡、辛弃疾,后来者更是不计其数。赤壁在他们的头顶上架起一道的彩虹,在文坛竖起了一道亮丽的线。

海上灵光读后感篇二

日出本来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会给人们壮观、辉煌的感觉。作者的开头一段就点明了对日出这一自然界景观的喜爱。无论是“探着脑袋”、“目不转睛”,还是“迫不及待”,都能表现出人们盼日出的急切心情。接下来描写太阳升起时的情景时,一个“钻”,一个“露”,把日出是这一瞬间表现得比较形象。对于“太阳露出大半边脸”时的描写,作者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让读者认识到“物”虽无情人有情,真实地再现了作者对于景观的.喜爱。文章的最后一段富有激情:人们迎着朝阳、海风,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驶去了。形象而生动地体现了人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动物和人都一样,都知道,都会知恩图报。当自己遇上困难时,别人帮助了自己,那么就会感激报答。正如文中的小鸟,当善良的水手们救了它,它也知道要感激报答水手,天天唱歌给水手们听,给水手们带来了快乐,艺术家们的青春献给了尊敬他们的人,而小鸟是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它要报答的人。小鸟也和人一样,都非常爱自己的家乡。无论别人对它有恩或对它很好,也不能改变它对自己家乡的爱恋。

海上灵光读后感篇三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海上神灯》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在寒假里,我阅读了《海上神灯》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董宏猷,他是湖北咸宁人。

《海上神灯》分为三辑,第一辑的故事都是作者用丰富的想象力编成的,第二辑和第三辑的故事个个精彩、刺激。其中,我最喜欢第二辑中的《秋夜》。

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下午自习课,张老师布置了《对老师说说真心话》这篇作文,要求是:一定要说真心话,不能说假话。到了晚上,朱林(主人公)终于认真地写了起来。朱林是一个特别怕写作文的人,可是今天,她觉得不是在写作文,而是在倾吐自己的心灵。金黄色的月亮升上了中天,朱林完成了作文,感到一种甜蜜的疲倦,他睡着了。朱林梦见自己的作文被张老师表扬了,但是,就在朱林做梦的时候,他爸爸看了他的作文,觉得是乱七八糟,不合常规,生气地一下撕掉了。

我突然联想到,我们开学第一天朱老师不就让我们写每日心语吗?朱老师就是想让我们说出实实在在的心里话呀!比如她说:老师也有自己的缺点,不能说老师就是完美的呀!给她提一点意见,她就能成为一名更优秀的老师。其实,我也认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敢作敢为、敢作敢当,要勇于说出自己的真心话。我喜欢朱林,就喜欢他勇敢地说出了心事。朱林,我支持你!

《海上明灯》里人类的想象力让我惊叹,也让我流连忘返!我一遍又一遍地翻阅充满魅力的故事,在曲折有趣的情节里经常能找到一个快乐的我自己。我想:如果没有想象力或许也就没有今天的美好生活,让我们跟着想象力走向明天,展望未来。

海上灵光读后感篇四

求知的瞳孔放飞彩色的`希望,那方黑色的沃土贮满流连,赫然印着“感情用事与理性分析”。是的,站在雨季边上,绵亘于高三的岁月,即将步入社会的熔炉,是凭借直觉和感情亲疏去认知这个纷繁的世界,还是逻辑分析,理性判断,助长理性的羽翼?我愿意让生命喷薄,把羽翼淬火,去捕捉理性的灵光。

但是,我们幼稚的心能够排除感情的绞绊,爱的纠纷吗?于是我独自躺在那一方芦苇地里去倾听先人的谆谆教诲——孔夫子一袭长袍,沿路呼出“理性至上”;诸葛斩马谡,忍痛割爱,那是诺言,是军纪,是理性啊!

海明威独守大海般的忧伤,梵高独具向日葵般的孤单,冉·阿让受折磨一生,最终顾全大局,为保全机密杀死情人。我们澄清的眼睛里无法写满沧桑与事变,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为了后事之鉴,我们从古典、实录、现实中,可以有所感悟,寻求方向。从司汤达的《红与黑》,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妮娜》,我鲜活的心灵触及到了主人公在感情上和伦理上,理性的矛盾和揪心的苦恼,从中可以折射出现实生活的影子。贪污犯不是一上任就徇私枉法的,杀人放火者也许是执著于对某个亲人的不平或保护,同样的一句话,儿子说出来就是聪明,邻居说就是布下暗室。人就是这么一种奇怪的动物,但是我们应该看准方向,学着成熟,试着长大,流年似水,不应该只将泪光镌刻;风雨如晦,总应该把羽翼淬火。

如果不是理性,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姜树椿会重新走上手术台?叶欣会成为又一个南丁格尔节的持灯护士?何大一会放弃“艾滋病鸡尾酒疗法”的研究,不远千里治非典?感情是枝叶,是润滑剂,感情的亲疏远近不会影响我们对事物正确的认识,理性永远是主干和主流,要不然,当代“孔繁森”郑培民怎么会永远牢记“不要闯红灯”,伏明霞追求那骇世的弧线,张健告别年迈父母,横渡渤海海峡……宠辱皆忘,看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望庭前花开花落。向太阳挥一挥手,去捕捉理性的灵光!

海上灵光读后感篇五

我读了这篇课文,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写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迷人壮观景象。还知道了巴金是四川人,是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从他这篇富有画意文章中。我感受到作者热爱大自然,奋发向上的感情,从“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和红色”这段话中,“镶、透、染”三个字中,我觉得巴金爷爷把太阳写的有活力和生机,同时也感受到作者坚定的信念:光明定会驱除黑暗光明的力量是不可阻挡的。从太阳负着什么重担……颜色真红的可爱中我感受到太阳非常坚强,也感受到作者积极向上,见到光明的喜悦心情。由于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仔细观察才写出这么美的文章来。有空我也要让爸爸事我海边看日出,亲身感受一下日出的壮观迷人。

我也要向巴金爷爷学习仔细观察各种景观写出好文章。

海上灵光读后感篇六

出于对雨果《巴黎圣母院》,《笑面人》的眷恋,我读完了这部同样感人至深的《海上劳工》,主人公吉利亚特,为了救回勒蒂埃利大师傅的汽轮发动机,孤身一人置于残暴的大海之中,面对自然的疯狂,面对条件的险阻,面对凶残的大章鱼,他凭着自己的毅力,让大自然见证了什么才是奇迹,什么才是伟大,然而当他凯旋回家时,命运却不再眷顾他。勒蒂埃利答应将戴吕谢特嫁给他,当戴吕谢特却暗自爱上了一位年轻的神甫,当得知此事之后,他怅然若失,但他那美好的心灵却成全了他们,不但如此,还暗自为他们举行婚礼,将自己原本买的戒指给了小神甫,让他在典礼上为新娘戴上。

读到这儿,我`暗自流泪,太伟大了。吉利亚特的心灵竟如此的善良,不管是在海上搏斗,还是在选定人生时,他竟然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我的心被深深震撼,震撼不仅是他那两次牺牲,而是他那高贵的心灵啊!无父无母,只有一幢穿风小楼的吉利亚特,像一切的年轻人一样向往着美好的未来,但家中贫苦至极,只要靠着双手塑造未来,当自己成功时,当美好的未来展现在他面前时,他凭什么放弃这一切,他本可以像那些小贵族一样生活于安逸之中,但他拒绝了。拒绝了生活,到最后竟拒绝了生命,这一切的一切来得太突然,我的心像被撞击似的。不禁又浮起《笑面人》中格温普兰的身影,他们都放弃浮华只是因为他们都知人间亲情爱情的可贵,吉利亚特舍弃了自己,只因为让戴吕谢特,和神甫能生活美满,更使人敬佩的是他并没有后悔先前在船上付出的一切,他知道,他与勒蒂埃利大师傅的亲情就是靠这互相帮助而联系在一起的,自己在危难时能帮他一把,也是个做朋友的本分而已。也有些人说吉利亚特是为了得到戴吕谢特才出手相助的,但是非已不重要,雨果只是想通过吉利亚特那人生的最后一幕,即望着远去的克什米尔号。当那船消失在天际时,他的脑袋也随着上涨的潮水鞭叱。吉利亚特在金钱与爱情之中更注重后者,但爱情没了。金钱又有何用,一切都没了,连希望也像这远去的海轮一样没于苍海,那么自身又有何价值呢?于是他就像格温普兰那样,选择了永辞。

在如今的社会上,像克吕班师傅那样为了钱,可以舍弃一切乃至生命的',大有人在,他们将金钱视为生命,将一切的人间真情视为利用的对象,通过朋友的友谊,谋取巨款,当大富大贵时却翻脸不认人,在他们眼中哪来的“苟富贵,毋相忘”,哪来的“人有恩与我不可不忘”。他们只是社会的败类,与吉利亚特,格温普兰差之千里,他们是金钱的奴隶,将自己的人出卖给了这堆不义之财啊!

我写这篇读后感只是因为体会到了雨果先生的用意所在,信手起笔,只是将这几世纪以来人类丑陋的一面了然于众罢了!

海上灵光读后感篇七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对作者主观感情的要求是所有文体中仅次于诗歌的。你知道写散文要注意哪些问题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海上灵光的经典散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创作时,心中的想法真的天马行空,有时真的很想去发扬光大。有一种力量涌动着,让自己振奋。这种感觉奇妙而不可思议。

心中的一些很美好的想法,逼迫自己马上去做,心中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为我而来的。所以,心中,无所畏惧。

写作到了一定的时候,你会感觉的到,自己提升了,也升华了。比如你上学,小学和中学,明显的不同。

海上,灵光,或许一个人真的要好好地爱自己,爱生活。

你所创造出来的不论是哪种文体,小说还是散文,他们都是有生命的,都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

灵感不是天生的,也不是想有就有的。它通常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它通常隐藏的很神秘,像一位害羞的女孩一样,但是散发着迷人的气息,它通常要经过不断地打磨,不断地夯实,不断地飞跃,不断地创新与领会,同时它也要好好地虔诚与信仰,珍视与爱惜。

你相信吗,一切都是心的指引,心的显现。

话说创作,让灵魂欢愉。就是那么的让人着迷。爱上了一个美好的心灵,爱上了这样么美好的念想。

我此时也不知道自己创作了什么,只是随着灵感,旋转美妙音乐。

一切可能都被预见,而我此刻正在接引者我来相见,遇见最不可思议的自己,遇见未知的自己。

开心,可以从心灵开出一朵花!!!

所有的发生就是一种完美的转机,亦或是一种天生,或者叫做重生了,鲜明的较量着,心底的一切。

优雅含着芳香,一直美下去

我就这样书写着,书写着人生的潦草,或是楷书,人生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全部都印证了所有的往昔,因果循环。我走在这样的道路上,心中时刻敬畏着,那种来自心灵的共振一直那样敲打着灵魂。

有时候灵魂先到达想去的地方,我们早已成为那个人,只要沿着梦想一直渴求一直追逐就好。也许我们无法到达那么一个高度,但是一直勤学努力,不是很好么?生活的魅力不也正是有着一丛神秘的面纱吗?朦朦胧胧的,却又让人那么向往。

完全关不住的灵感飞驰而过。

一切都是随缘而来不是吗?何必急于知道你所想要的一切,我们对于生活过程的宝爱,远远大于目的的'期待。

不要背叛自己的灵感,不要浪费自己的才华,不要骄傲,不要畏惧,其实,我是很优秀的。

没有什么可以让我更好的表达,此刻的心情,或许已经不是我在表达了,但是其实一直在表达,对于心灵的一切,玫红的脚印有了鲜红的足迹,我认得来时的路,也明白我该去的地方。

这样让我表达心中的欢悦,怎样灵动的呈现给你现在的我呢,这样鲜活的呈现心中的美好,怎样让你懂得所有的一切,都是随缘而来,所有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是命运让我走了这一步,但是,清你相信,我是一位很有礼貌的人,我想在我的世界里,怎样给你我的所有,就是美好的再现,一种美的呼应,爱的交织,心的传承,美的嫁衣。

命运在我们手里,此刻的轻轻滴敲打着键盘,心中一直有一种很美妙的感觉;此刻的我,很幸福很幸福。

爱上心中的这种感觉。不走寻常路,活出自我。

海上灵光读后感篇八

“我永远无法放弃这艘船,不过幸好,我可以放弃我的生命……”当徘徊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时,他以这样的选择告诉观众人生的意义绝不是取决于生命的长度。也许人们需要通过戏剧来得到惊喜,来感受悲伤,来体会感动,托纳托雷导演也正是利用了观众的这一心理巧妙地塑造了1900这一悲情人物。

1900的朴实,儒雅,洗尽铅华在这个时代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人们似乎能够在这种纯诚、洁白的单纯背后找到久违的遗憾,就让眼泪尽情地洗礼早已失落在物质和世俗背后的那片纯情森林。在1900抑郁的眉宇间,在舒缓阴凉的背景音乐当中,那种无处不在的沧桑与孤独慢慢的侵蚀你的内心,让你在黑暗中无处可逃。

然而最后,镜头中的max在街道的尽头消失,无论是现实还是虚幻,影片在孤独平淡的音乐声中结束,1900也只能作为一个故事,活在max和观众的幻想当中。或许他不该属于这个浮华的岁月,这个渴求的时代,一个没有出生证明本来就不复存在的角色,赋予观众无穷的想象空间,最终也为影片的孤独落寞打上了长长的省略号。

当一个鲜活的'生命赋予了情感与奇迹之后,便开始渲染出让观众共鸣的氛围。不经世事却又洞穿一切的1900,用善良的微笑,倔强的生活态度,演绎了不懈的追求。他的生命中只有自己喜爱的钢琴,永远懵懂迷茫的爱情,和那看不清的未来:“陆地?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太大的船,一个漂亮的女人,一段太长的旅行,一瓶太刺鼻的香水,一种我不会创作的音乐。”生于船或许并不意味着要死于船,但1900却全然固执己见,让观众含泪离席,却似乎在劝慰世人:找到自己真正的所属吧,人生如此短暂!

琴键是有尽头的,然而人生是没有尽头的,当1900极度挣扎着说出:“theend?please?youpleasejustshowmewhereitends”的时候,似乎我们已经看到了他的未来,却又不能看见自己的未来,于是无边的寂寞和惆怅悠然而生,让开始的期待变成同情,到最后也由衷的支持1900的选择,就让他与维珍尼亚号一起埋在没有尽头的大海吧,这或许比选择一个女人,一间屋子,一块地或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更能诠释生命的意义。

海上灵光读后感篇九

近日,我拜读了歌手许嵩的游记《海上灵光》,深深折服于他文字中透散的哲思。

有人说,歌手只会唱歌,综艺,其实不然。在大多数歌手都步入娱乐圈,头顶众生仰慕的光环时,许嵩,一直默默无闻。

没有人知道他在乎什么。

或许,他天生不只是为歌手这简单的身份而存活。

在喧闹的尘世,当他饱受猜疑和妒忌,当他的歌手生涯几近步步为营的地步,他选择放下,选择与世无争,选择从容淡定,选择寄情山水,归隐刀剑。

曾经一度,他背离灯火辉煌,踏进深山,这片人迹罕至的净土,滋润了心灵,重拾过往。

而这次,他来到了美丽的希腊爱琴海,人类文明的诞生地之一,去看看先贤显现,真觉得不虚此行。

许嵩笔下的希腊,有着无比的艳丽,而不同于凡世的聒噪。静养心灵,他望见了一片圣洁。黄昏骤雨过后,鞯乃边,有蓝色的蝴蝶,画翩翩的弧线,水光交融,天地恍若一个整体,仰观穹庐浩淼,俯察万物安然。此情此景,虽是花光了所有运气也未必能够捧入心田的。

步移景换,跟随许嵩的脚步,来到了当地的一座教堂。朴素的教堂少有佛庙的金光灿灿,却增添了几分肃穆庄重。这是真正的宗教圣地。虔诚的信徒,恪守着神灵的教诲,万事于心,万事尽心。在教堂门口,静坐着一位老妇人,没有任何的话语,她只是微眯着眼睛,思索着什么。许嵩感慨:人生天地,何曾没有做过些许见不得人的事,随着年龄一步步增长,离死亡越来越近,心中的罪恶感会越来越深,常常在半夜醒来,像孩子般受到惊吓。除非你年轻时坦荡的足够彻底,要么此刻的忏悔足够虔诚。

岁月依旧流逝,荏苒光阴,我们又能抓得住什么?

何不多一点点微笑,生命也会多一点点美好。

冷酷寂寥招致的只是孤独和颓败。名利双收固然诱人,可意义于社会何在?

如若,看透一生渊源,拈花一朵,感悟自然,感悟心声,看透自我,看透本性,存活在真实的自我中,不困囿于人性的冰封结界,以火一般的纯情,拥抱火一般的美好。

夕阳如血,彼岸花开的妖艳,当美景都重叠,视线丢了焦点。书中我挚爱的两句。彼岸花是佛教中遍开于黄泉大道两侧的娇红似火的生命之花,寓意新老的更替,生死的轮回。在这里并非是完全的实景,更有深层次的内涵,抛弃过往的恶怨,往事凄艳,用情浅,两手缘,迎接未来的美好,忠实信念,不悔初心,迹晦光韬,是一种谦逊的态度,但不代表豪情已折耗。美景重叠心中,天地万物皆映于杯酒之中,清酒入肚,宇宙在我心,视线也丢却焦点,被迷蒙的沧海桑田的变迁而熏染,深醉。

想想许嵩这几年的努力,歌迷们有目共睹,我虽是他的歌迷,可我也会客观的评价他,他做的确实很高了,高于大部分深居娱乐圈,被污浊得失去自我的歌手,虽说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却不妖,可这实在少数,独钓寒江上,又岂会沾染一丝一毫的血腥?许嵩的唱功并非很强,更谈不上有着卓越的天赋,他本是从医出身,音乐资历不深,可他兼怀一颗诚心,踏踏实实的,很自在。我想,我并非为他的唱法而动,更多的是歌曲中的情境。有些歌曲我们听来很是贴切,这些歌曲都深深烙上社会背景和风气,许嵩的批驳十分有力,他已然不是一位简单的歌手了,他看穿人性,洞察人心,可谓音乐诗人。

因为5.12汶川大地震,死难了无数无辜可爱的孩子,他饱含同情和怜悯创作了《天使》,同时赞扬了救灾的战士舍身取义,肝胆忠诚的豪气;因为社会执法机关过于猖獗,目无群众,草菅人命,他满含悲愤和刻骨之痛创作了《违章动物》,暗讽时代之诟病,剖析生命之痛,那浓烈的憎恶之情扑面而来,昔日惨痛画面历历在目,震撼人心;得道后,被媒体广泛称颂的他为警戒自我,清醒自我,创作一曲《雅俗共赏》,从更深层次面壁自己的得失过错,一番辛辣的自嘲,并不做作却更显直白鲜明。太多太多的过往,皆是他一字一句用心堆砌的成果,我只能叹服,不语。

品读他的作品是品读一份心境,海上泛起波涛,那是思绪的灵光,永恒的激荡……。

海上灵光读后感篇十

回家三部曲中最喜欢的就是海上钢琴师了。

第一次看的时候很震撼,说实话还没细想就被电影感染了,再看时候,是浪漫到骨子里的忧伤。喜欢这个故事,虽然只是一个虚幻的传奇,像是用胶片记录下的梦境,在意的,是梦的感觉和梦醒后的失落。

终其一生,1900没有碰触过陆地的感觉,他是海的儿子,陆地对于他,不是家园,记得片中的一句台词,所谓的爵士乐之父轻蔑地称1900为“屁股下坐着大海才能弹奏钢琴的人”,但是个人认为,这句话,极尽嘉奖。大海是造物的奇迹,一直固执的相信,面对大海,能感受到这世间所有的传奇壮丽,海的平静,海的咆哮,海的低语,海的色彩……1900是否就是在那些个枕着涛声入眠的夜里,听到了海的歌声,体会了音乐的神奇,他的弹奏,是浩瀚大海的歌唱。

1900的足迹在弗吉尼亚号上,长、宽、深,不过一条船的距离,但是,随着弗吉尼亚号在海上航行,1900遍访海的角落,他从来不曾离开大海。想起吕克贝松的碧海蓝天,同样是一个灿烂微笑的长不大的孩子,一个钟爱着大海的深情的男人。一个是站在悬梯上眺望陆地的尽头,一个是站在峭壁上凝望海洋的无垠,两个离不开海的男人,最终都与海洋相守。这两部影片让我思索,什么是自由。大家都知道的一首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对于1900来说,无限的陆地不是自由,爱情也给不了他自由,他的自由,在于钢琴上88个键的弹奏。1900说“拿钢琴来说,键盘有始,也有终。有88个键错不了,并不是无限的,但音乐是无限的,在键盘上,奏出无限的音乐。我喜欢,我应付得来。走过跳板,前面有无数的键盘。事实如此,无穷无尽,键盘无限大。无限大的键盘,怎么奏得出音乐?那是上帝的钢琴,我弹奏不来。”听1900说这番话时候,想起一副对联,“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可下;地为琵琶路为弦,那个可弹。”自由不取决于你有多大的房子,而是你是否是房子的主人。

看完这部电影,有一些怅然若失的感觉,如同1900所说“只是街道,已经好几千条。上了岸,何去何从?爱一个女人,住一间屋,买一块地,望一个景,走一条死路。太多选择,我无所适从。漫无止镜,茫茫无际,思前想后,那样的日子怎么过?”这世间有太多的选择,容易让人迷失方向,或许有时候在有限中更容易体会生活的真谛,专心的做一件事,聆听内心的声音。

上帝把1900送来这人间,几十年的光阴,他安闲地享受也让旁人享受音乐的美好,只是,他终究不属于这个世界,声光伴我飞,他和弗吉尼亚号一起回到音乐响起的地方。

最喜欢的一个片段是大海动荡的那个晚上,当1900弹着钢琴在大厅里徜徉,大海是他和钢琴的摇篮,如孩童般经历最纯真的音乐梦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