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弟子规孝道心得体会总结 弟子规入则孝感悟心得(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18 09:43:23 页码:14
弟子规孝道心得体会总结 弟子规入则孝感悟心得(6篇)
2022-12-18 09:43:23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有关弟子规孝道心得体会总结一

记得以前,我看到长辈,如果长辈离我近的话,就打个招呼,如果长辈比较远的话,就连招呼也不打了。父母为此也没少批评我,我总是不以为然,但自从读了《弟子规》中的“路遇长,急趋揖,长无言,退恭立”后,知道了“路遇尊长,就要快步走上前去打个招呼,如果尊长不说话,就应该恭敬地退回去”这个做人的道理。

现在,即使长辈离我较远,我也会快步走向前去,打个招呼,然后跑回去继续干我的事。

还有另一件事,让我从《弟子规》中领悟了更多更多,发生了更大的变化。

没学《弟子规》前,吃饭时总是长辈没吃,我便开始吃了,而且觉得心安理得;坐车也总是抢在长辈前面,但是,《弟子规》中的“骑下马,乘下车,长者先,幼者后”,让我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我知道了吃饭、坐车或者其他什么,都应该让长辈先,辈分小的后,要尊敬长辈。

所以,现在,吃饭时长辈不坐下,我就耐心地等待,等长辈坐下吃了我才开始吃,乘车时也是先让长辈上车。

长辈们都夸我变得懂礼貌了,听着他们的夸奖,我心里真是比蜜甜,没想到,成为大人们眼中的好孩子,并不是一件难事。读《弟子规》,我知道了我们应该尊敬长辈,孝敬父母,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把这个传统发扬光大,既然古人都懂得这个道理,作为现代文明的人类,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个光荣传统,做一个传承文明的中国人。因此我感谢《弟子规》教我变成好孩子,感谢老师,教给我做人的真谛,更感谢这个集体,让知识与快乐伴随我成长。

有关弟子规孝道心得体会总结二

《弟子规》是国学经典的一部分。假期中,我和妈妈一起诵读、理解,真的是收获不小。

“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我在《论语》中就读过,是这样的: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学生应该怎么做。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告诉我们要不断的反思自己的行为,做一个见贤思齐,道德高尚的人。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告诉我们学习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的理解、掌握、运用。

《弟子规》教我们做一个有孝道、有道德、有诚信、善学习的人,真是让人受益匪浅。我记得曾在中央12套“第一线”栏目中看过这样一个节目《迟来的爱》,讲的是海南某监狱的事情,这个监狱在对犯人进行改造中,不仅仅限于政治学习和法制教育,而是从人的洗心动念处入手,用优秀的传统文化、伦理道德教育植入监狱的劳动改造中。他们选择的是《弟子规》,诵读经典与“亲情帮教会”的开展,触动了服刑人员内心的道德律,让服刑人员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或许就是“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触动了他们的内心吧。

不过,《弟子规》中也有我觉得不妥当的,比如说:“邪僻事,绝勿问”、“不关己,莫闲管”,我觉得就是现在说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做人做事这样子总是不好的。妈妈说:国学经典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多的理论对我们现在的生活、学习都有所指导,但是其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根据现在的情况进行思考,批判性的学习接受,也就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看来诵读《弟子规》,不能一味的死读死记,还要动脑思考,活学活用呀!

有关弟子规孝道心得体会总结三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每当坐在教室里读《弟子规》读到这句话,我就会想去那一天……

我正坐在客厅上美美地吃着薯片和看电视。“小斯,你快点去帮我买盐,我要做饭。”一道扫兴的声音传了过来,妈妈道。“妈,我要看电视,正精彩着呢!你自己去,反正就在楼下。”我皱了皱眉头,不耐烦地说。“你这孩子,我一下班就要赶去买菜做饭,我这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你,叫你去买包盐,怎么了?快去!”妈妈怒道。“我就不去,你累我不累啊!我也学习了一整天,好不容易写完了像山一样的作业,看会电视,还要被你差遣。”我把头撇到一边说。“好你翅膀硬了是吧!你不去!有种!今晚别吃饭。”妈妈气得脸都白了。“不吃就不吃。反正我也不想吃你做的破饭菜,一点也不好吃,哼!”说完,我头也不回地回到房间甩上了门。

在上学的路上,“死小斯,笨小斯,你干嘛跟自己的肚子过不去,干嘛跟老妈赌气不吃早餐?”我一边拍着肚子一边埋怨自己。“唉……肚子好饿啊!”

“小斯,你今天看起来怎么这么没精神,发生了什么事?”老师发现了我的不对劲,问道。于是,我忍着肚子饿跟老师抱怨着。

老师听清这件事后,拿了一本《弟子规》给我说:“你先看一下这本书。这是学校新增书籍,每日必读,你先回去读读看。”“好,谢谢老师!”我忍着心里的疑问道。

出了教师办公室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弟子规》来看,没想到,一翻翻到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起先,我还没知道意思。视线一移,我呆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悠悠地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我应不应该跟老妈道歉?唉……真烦啊!怎么办,我怎么跟她说啊?弟子规真是说得对极了,昨天那件事确实是我不对。我该怎么办?”我抓着头发很苦恼地想。“笨小斯,你可真笨!昨天干嘛不去呢?现在该怎么收场?老妈生气了?唉……”我埋怨着自己。“不理了,死就死吧。”

“妈,对不起,我错了…”见妈妈下班回来,我横着心去了,跟妈妈道歉。原以为会迎来一段臭骂,可是没有,妈妈只是微笑地看着我。

从此,我会时刻铭记着: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有关弟子规孝道心得体会总结四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使我受益非浅。其中有些道理很简单,但就是没有真正去体会其中的道理。因为在学习《弟子规》之后才真正的懂得。《弟子规》增长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灵。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我有三点体会: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儿女的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却有很多没有做到。

通过这次学习,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加倍努力,希望能给操劳的父母幸福的生活。以前和自己的老公总是爱闹别扭,委屈了还常常去找自己地父母诉说,想想自己多不该啊,不担没有关心父母,相反却总是带给他们烦恼。通过学习《弟子规》我发愿:无论爸妈还是公婆我都要全心地尽一份孝心,让他们的晚年更加快乐!

第二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为人要谦虚。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虽然从小就念过许多这样的名言警句,但我却没有意识到谦虚是一种品质,反而常常争强好胜,骄傲自满。

想一想骄傲自满的确给自己带来了很多损伤,也让自己落后于别人一大截。在单位里与领导和同事共事总是很难相处,关系不和睦,入党申请书总是在抱怨不公平,通过学习《弟子规》让我认识到恭敬和谦虚的重要性,人不可有傲慢之心,工作成绩再突出,对领导不够尊重,我行我素还是得不到领导的认可,如果我早点接受这样的教育,相信在自己能够很好的协调好上下级的关系,以及做人的道理。

第三要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通过学习《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我的人生目标是好好教育孩子,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比前的学习只是明白道理而没有真正去力行“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不学文,但力行,任已见,昧理真。”曾经的我便是那样的人生。现在我要好好学习和落实《弟子规》,同时也要教育我的孩子,让他从小接受传统文化,“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如果教育他们是我们做父母最大的责任。“至要莫如教子”,相信一份耕耘一份利益,十份耕耘十份利益。懂得反省自己,时刻反省自己地言行,做一个真正无愧于心的人!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了无遗憾!


有关弟子规孝道心得体会总结五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我们的瑰宝——弟子规》。

我很欣喜的通过尚学路上图书室这个平台,读了我们的国学经典《弟子规》,从这本书中我受到了许多启发。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让我感到十分惭愧。记得有一次,妈妈在染头,不小心染膏进眼睛里了,喊我帮忙。我却只顾玩电脑,很久才慢吞吞地应答。害得妈妈的眼睛得了眼病,打了好多天的点滴。现在想起来,我实在是太不应该了。要知道,妈妈头上那一丝丝银发是因我而生的。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做哥哥的要爱护弟弟,做弟弟的要尊重哥哥。兄弟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对父母的孝心也就包含在其中了。知道了这些以后,每次我有好吃的和好玩的东西,我都会惦记给我的小表弟留一部分的,从不一个人享用。家里人都我夸我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妈妈也一直以我为荣。在和表弟相处的时候,我还学会了宽容别人,学会了体谅父母。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清晨要早起,晚上要迟睡。人的一生很短暂,转眼间从少年就到了老年,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此时的宝贵时光。我们所知道的鲁迅先生,一生都在与时间赛跑。他在课桌上刻的“早”字至今还印在我的脑海中。地球上最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经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要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就是我的座右铭,所以我会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和时间赛跑的人。

“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要通报一声,以免父母挂念。平时居住的地方要固定,选定的职业或志向要努力去完成,不要轻易改变。以前我去哪里玩,都不告诉父母,回来的时候也不声不响的。自从我知道了这句话后,决心改掉这个坏毛病,做一个让父母放心的好孩子。

还有一件事对我的触动也很大。和我一起学琴的邻居家的姐姐一开始对弹琴十分喜爱,而且她在音乐方面很有天赋。一个曲子几天就能练完,有些曲子都不用老师指导,她就能自学弹下来,琴班老师非常喜欢她。可是在她妈妈给她买了一台价格不菲的电子琴之后,她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再也没有往日那股学琴热情了,再后来她就干脆放弃了,无论老师家长怎样规劝,就是打动不了她的心思,老师也为她感到惋惜。我想:我一定要按照《弟子规》的要求去做,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决不轻易放弃!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对于食物,不要挑食,也不要偏食,偏食会营养不良。吃东西要适可而止,不要过量,过量会损伤脾胃。我有一个姐姐,她吃饭十分挑食,这个不吃,那个不吃,倒是天天小零食离不开她的嘴。每天不是吃可乐鸡翅,就是吃方便面或西红柿。从来没见她吃过一口青菜。一到冬天,感冒发烧天天伴她左右,身体也十分虚弱。虽然她是我的姐姐,比我大一岁,但是每当我们两个人走在街上,大家都认为我是姐姐,她是妹妹。因为我个子比她高,身体比她结实。我一定要把《弟子规》这本书推荐给姐姐看,让她和我一起健康成长。

我们班同学趁中午吃午饭时,总喜欢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结伴去买零食吃。尤其张悦同学特别喜欢吃油炸串,天天买炸串吃,常常吃得肚子溜溜圆,直打嗝。那天中午,我们又在有说有笑地吃饭。突然,只见张悦脸色苍白,眉头紧锁,捂着肚子,还不时发出呻吟声。同学们见状,赶紧问她怎么了。她结结巴巴地说:“我我肚子疼,哎呦哎呦。”幸亏老师及时把她送到医院。医生说她得的是急性胃肠炎,主要就是因为吃东西没有节制,胃受不了,才得了这种病。为此张悦同学休息了半个多月,耽误了很多课程。我们同学个个引以为戒,再也不敢暴饮暴食了。

对照《弟子规》,我每读一句都能找出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啊!《弟子规》真是我的良师益友,和它朝夕相处,我就会成为一个既懂事又快乐的好孩子。

有关弟子规孝道心得体会总结六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践行《弟子规》,做文明岭南人

为了弘扬传统美德,建设传统文化浓郁的特色校园,学校号召我们学习《弟子规》,老师每周都会带领我们学习这本书。我感受很深,《弟子规》让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我们有许多同学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连吃饭都非常挑剔。爸爸妈妈每天变着花样给我们做好吃的,可我们却挑三拣四,甚至当饭菜不合口味时,还乱发脾气。听我爷爷奶奶说,在他们那个年代,每天吃的就是窝头咸菜,一年到头也吃不了几斤肉,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大米和白面。与爷爷奶奶们相比,我们是多么幸福啊!我们难道不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吗?不应该牢记《弟子规》里“对饮食,勿拣择”那句话吗?

学了“衣贵洁,不贵华”这句话以后,我非常羞愧。我想到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有一次,妈妈带我去买鞋,我一眼就看中了一双耐克的名牌鞋,标价三百多元,我吵闹着要买,可是妈妈要给我买一双普通的运动鞋,我死活不同意,在商场和妈妈大吵大闹,最后妈妈没办法只好向我屈服了。其实我心里很清楚,两款鞋的样式差不多,我只不过是想在同学们面前炫耀,满足一下我的虚荣心罢了。

同学们,你们是不是也有过同样的经历呢?现在想想,我们实在是太幼稚、太不懂事了。“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我们应当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感觉到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自我激励奋发图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外表穿着、饮食则不必放在心上,更没有必要忧虑自卑。

同学们,我们是幸福的,在家里有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在学校,有老师谆谆的教诲,可是当我们站在这鲜艳的五星红旗下,看着她冉冉升起时,我们难道不应该想起革命先辈们爬雪山、过草地时所经历的苦难吗?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难道不应该继承他们那种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精神吗?

同学们,《弟子规》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道理,有教育我们孝敬父母的“父母呼,应勿缓”,有规范我们行为的“斗闹场,绝勿近”,有告诉我们诚实守信的“凡出言,信为先”,这都是我们作为学生应该牢记的道理,同学们,学“弟子规”,做“文明人岭南人”,大家一起努力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