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考研学子心得体会和方法 考研学子心得体会和方法总结(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0 14:18:50 页码:14
考研学子心得体会和方法 考研学子心得体会和方法总结(4篇)
2022-12-20 14:18:50    小编:ZTFB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关于考研学子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除了坚持天天上自习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目标,包括长远的目标和短期的目标。长远的目标,是指在未来一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内,将哪本专业课课本全部看完,或者将政治的重点全部过一遍等等;短期的目标可以分为一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甚至一天中某个时间段的目标。有了清晰的目标和计划之后,你会发现自己仿佛一下子找到了方向,复习起来也有了强大的动力。

我在七月中旬报了一个政治辅导班,上了一个星期的课程,这基本上算是我暑假的全部收获。我从九月一号开始正式投入到紧张的考研复习之中。首先,我给自己定了一个长远的规划,共分五步:

(1)从九月一号到十月一号:每天的上午、下午以及晚上三个时间段,分别复习专业课、英语和专业课(政治不用这么早复习)。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要以一门专业课为主,到了十月一号基本上这门专业课的教材要看完;英语的复习主要就是做阅读,培养自己的语感,同时积累自己的词汇量。

(2)从十月一号到十一月一号:每天的三个时间段,分别复习政治、英语和专业课。政治的复习推荐使用任汝芬的序列一,每天上午要认真熟记里面的重点和知识点,另外在每看完一章之后要做做相关配套的习题以加深记忆,这段时间里可以不用急,到月末的时候可以只复习到全书的一半;英语在这段时间也是主要做阅读,继续加强语感和词汇量;专业课也是以一门专业课为主,抓住重点,注重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熟记。到十一月一号的时候,第二门专业课教材要全部看完。

(3)从十一月一号到十二月一号:每天的三个时间段,也是分别复习政治、英语和专业课。政治按照上月的复习方法继续复习,到月末的时候可以完成全书的另一半。所以复习完政治基本上一共要花两个月的时间。政治的第一遍复习是很重要的,所以花的时间也最长,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这样会为自己打下很好的基础。在这段时间里,英语就要开始单项训练了。要保证自己在考试要求的时间内完成完形填空和七选五段落选择。这个月的时间就要认真训练好这两个;专业课复习也是按部就班,在月末时候要完成第三本专业课的教材。

(4)从十二月一号到一月一号:每天三个时间段,也是分别复习政治、英语和专业课。不过这段时间主要是进行第二轮复习。政治就要开始大量做题,做完题要翻阅复习资料,加深记忆;英语这时候就要开始训练作文了,每天写一篇作文,写完之后再看看标准答案上的文章,找出它的闪光点,碰到好的句子和词汇一定要记住,要为我所用;专业课的复习,这段时间主要是做历年的真题,通过做真题发现命题的特点,再回过头来看教材以便找出自己第一轮复习时的遗漏点。

(5)从一月一号到一月七号:这段时间调整心态很重要,一定要保证好充足的睡眠时间和保持自信的态度。适当的时候可以看看书和以前做过的题目。我的整个考研备战就是按照这五个步骤来的,步步为营,最终也如愿考上了硕士研究生,希望我的这个计划也能够给明年考研的学弟学妹一点启示。


关于考研学子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北京外国语大学金融专硕备考分享

研究生入学已经两个月了,生活学习已经慢慢步入正轨,静下心来,回顾自己的考研历程,其中虽然自己的努力不可缺少,但是依旧感谢当初给我指点迷津的上届北外学长,所以在这里把我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到今年以及以后备考的学弟学妹,也欢迎大家有问题随时咨询。

我的基本情况是,本科专业是英语,兼修双学位金融,基本也算是半个跨考的吧。如果有跨考的对于数学备考有疑惑担心的童鞋,欢迎随时交流。另外由于我是边工作边考研,所以时间安排,进度安排等方面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即可。

下面步入正题

【初试篇】

首先北外的考试科目是:政治,英语二,数学三,431金融学综合

政治:

我的政治分数只有68分,比起那些大牛们,实在是都不好意思写经验,这里主要说一下我的教训吧,一是:教材不可忽视,就那本考试大纲,这本书其实才是根本,但是貌似很多人根本就没有买,只是一味地相信那些辅导机构的重点或者是考前押题神马的,结果。。。总之如果你有时间去看那些所谓的押题,还不如把书上的重点看看,语言怎么组织,还有思路,这样考试时候遇到任何真题都不会傻眼。二是:时间把握要合理,不要觉得政治就是考前看一看,背一背政治押题就可以了(ps因为我是在工作,实在没有多余精力在政治,所以才出此下策),大家如果有时间千万要合理规划,提早着手,不至于到最后手忙脚乱。第三:因为我主要选择的教材是肖秀荣的,但是最后四套题是肖秀荣和任汝芬的都买了,我觉得他俩的最后四套题各有自己的好的一方面,大家借鉴即可,不必死记硬背。另外,关于肖的1000题,大题我没有看,但是选择题我觉得只能用作对书上知识的复习,跟考研真题完全不是一个套路啊,大家做的时候要理性思考,不要太依赖。

英语二

因为我是英语专业的,所以英语基本算是裸考吧。因为市面上英语二的复习资料很少,我知道主要是老蒋系列吧,但是我看了他的资料,个人感觉其实一般吧,所以大家就当作参考即可。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本阅读理解资料,华研教育的考研英语(二)120篇精读(基础过关),所有文章出处和真题是一样的出处,感觉难度也差不多或者偏难,强烈推荐。还有个小建议就是,最后阶段练习作文的时候,可以找一个英语好的童鞋,英语专业最好啦,帮你修改作文,这样才能知道自己经常出错的地方,因为我第一年考研的时候经常帮同学修改作文,感觉大家提高比较多。如果大家有其他的问题,我会在文章最后给出联系方式,希望能帮到大家。

数学三

这个应该是大家比较头疼的问题,尤其是那些跨专业的童鞋

我考研之前也看了很多经验贴,尤其是大牛们的经验贴,感觉受益良多,但是我本科阶段完全没有学过数学,等于零基础,所以如果你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的话,请忽略我下面的话首先你如果是零基础的话教材是必不可少的,同济大学高数上下册,浙大的概率论还有南开的线性代数,对着考研大纲(百度文库可下载,每年没啥大变化),把大纲列出来的知识点都要仔细斟酌,其实很多真题都是基础性的知识,往往容易被我们忽略。对于教材我觉得至少得两遍,甚至更多,虽然网上都说如果把双李的复习全书看五遍,数学三130+没问题,但是对于零基础的我们来说,教材还是第一步,不然看复习全书太痛苦了。在暑假之前应该就把教材以及课后习题搞定,暑假两个月就复习全书了,尽量两个月时间把复习全书仔仔细细的做一遍,都要自己手动验算一遍,哪怕是特别难的或者特别简单的,简单的来提高自己的做题速度以及对知识点的巩固,困难的来练习解题思路。另外遇到不懂的不要钻牛角尖,隔过去,第二遍的时候可以再思考,然后在九月份开始的时候进行复习全书第二遍,因为对于零基础来说,第一遍复习全书肯定还有很多不懂得地方,这个时候第二遍就是尽量把基础再巩固一遍,难点慢慢克服。在第二遍复习的同时,我开始做李永乐的数学基础过关660题,大概做到十月中旬吧,其实在十月初的时候我的复习全书复习开始第三遍。在这些完成之后,我就开始看真题了,大概从十月下旬到十一月上旬,因为真题完全当做是在考试一样的,严格要求时间,从九几年开始做一直到去年的,每天做完纠错,然后笔记记录自己出错点以及薄弱知识点,然后与此同时其他时间开始进行第二遍660题的纠错。后面真题完成之后我就开始一遍每天边看复习全书,边做套卷,李永乐的六套卷,还有张宇八套卷,还有汤家风八套卷,基本保证每天一张卷子,直到考前一周,之所以做不同出题人的卷子,是为了感受不同的出题风格,这样考场怎么样也不会害怕,考前一周就是看真题,以及之前卷子的错题。

上面写的比较乱,简单来说就是:教材两遍+复习全书三遍+660题两遍+真题两遍+李永乐六套卷+张宇八套卷+汤家凤八套卷

因为政治和英语几乎没怎么花时间,所以我的大量时间都在数学上。

431金融学综合

北外专业课考两门,罗斯的公司理财(精要版)还有米什金的货币货币金融学(商学院版)。由于北外金融专硕只有两届,真题大家可以从北外官网上找到,千万不要相信所谓的辅导机构的真题,只有两年,官网免费提供,切记不要花钱买冤枉。北外的专业课题型大致就是名词解释,简答,计算,论述,还有一个是翻译,总体来说很基础的知识,大家好好复习书上的内容,不要刻意去钻偏难的知识。首先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很经典也很基础的一本教材,我觉得你如果能把这本书看六七遍,考试真的没有问题了。因为我不喜欢背诵,所以我就一遍一遍的看书,然后考前一个月背诵的时候的发现真的随口就出来了,很轻松。因为这本书很经典,每个章节都要好好看看,所以这里并不会说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都需要好好看看。我第一遍第二遍的时候是只看书,先大致了解全书的概括,然后第三遍的时候做笔记,只有自己做笔记,在总结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有没有完全懂得每个知识点。做完笔记之后,我还做了一个小功课,把每一章所有的可能会出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的点给单独列出来,最后复习阶段把这些都多看几遍,重点的都背诵下来,虽然这个方法很笨拙,也很花费时间,但是还是有成效的,考试的时候我的名词解释简答甚至论述都几乎没什么问题。另外一个是公司理财,这个也是先把书看两遍,然后第三遍做笔记,涉及名词解释简答的也都是单独列出来,另外是关于计算的题目,今年的两道题都特别简单,建议大家把基础的计算公式以及相关知识点弄清楚,不要一味去追求偏难的计算题目。

复试篇

第一届的复试和我们今年的复试不太一样,我们今年的复试没有指定书目,复试过程是分小组,然后进去之后不需要自我介绍,自己抽题目,首先是中文题目,每人抽自己的题目,轮流做答。英文题目是小组统一回答一个问题,每个人说自己的观点。中文题目都是属于很基础的。所以给大家由其是跨专业备考的,重视基础。

研究僧生活

如果你既想学习商科也想学习锻炼自己的语言,还想有出国的机会,北外绝对是一个最好的选择。我印象里的北外国商:首先是热情,这里每个老师,包括负责我们学习和实践的老师 ,专硕主任,还有院长,都是在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不管有什么问题,他们都很热心的去帮助你解决,你绝对会被他们的人格魅力所折服。然后是浓厚的学习氛围,我们每周都要写读书笔记(导师们推荐书目,而且书都是免费发放给大家),定期开读书会,还有各种学术讲座,能听到投行,基金,咨询等大牛们的讲座,分享他们的故事。平时课程中需要经常做小组合作来完成案例并且展示,能很好锻炼自己公开场合表达的机会。

关于考研学子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10月30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青年广播《青年说》栏目邀请了两位嘉宾,就考研问题为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张强(北京大学法学博士,法律硕士,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的考研心得体会。

1.为什么考研?什么时候做出的决定?

对于我来说,在没上大学之前就已经决定考研。2004年7月份,中考结束后,我的父亲为了鼓励我,带我来到北京,游览了北大校园。从那一刻起,我的心中就种下了北大梦。

2007年,高考落榜,不能依靠高考的方式进入北大。因此,考研是我实现北大梦的途径。而立志考北大的原因,一方面是被北大的湖光塔影、厚重秀丽吸引,更重要的是想借此提升自己,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虽然大学伊始就决定考北大研究生,但是什么时候开始准备?考什么专业?怎样去准备?大一时候并没有确定。甚至,大一那年我一直处于因高考落榜而产生的挫败、沮丧和抑郁中,一度消沉。

大二下半学期,开始正式考虑考研,起初是想考哲学,后来在一次考研宣讲会中,认识了一个朋友,他给我介绍了北京大学法律硕士专业。经过一周的了解,于是决定考北大法硕。两年后顺利考进北大。

2.怎样判断自己适不适合考研

这个要看三点:第一,你的理想和兴趣是什么?第二,你现在的处境与情况如何?第三,要了解考研能带来的好处和优势。

考研最大的好处是带来改变:如果对自己目前的学校、学历、地域、专业、环境不太满意,希望改变,考研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它不保证你很有钱,但是能给你更高的人生平台,更多的选择机会,增强人生的抗风险能力。

所以,合不合适,主要还是看你对人生的定位。

从另一方面说,也可以说什么人都适合考研,只要做出决定,肯付出努力,都可以去考研,也都可能取得成功。

3.读研还是工作?二者有没有冲突?怎样去思考和抉择?

我曾遇到过三次读书与工作之间的矛盾。第一次,是考北大研究生与本科毕业求职,这对我不是一个问题,因为考北大是我本科的唯一目标,没有去找工作。

第二次,硕士毕业与读博之间的抉择。我刚刚读硕士的时候,目标是去做律师挣钱,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进入北大的第一周遇到了北大法学院强世功教授,在这里我要向他表示感谢,是他让我走进了读书与的世界,进而决定读博。其实家里人希望我去找工作,我也在犹豫,最终做出选择,采取了一些技巧,如读博是一种工作,读博后工作前景更好等,说服了家人。

第三次冲突是博士毕业后是去做学术还是工作,一般人读博后做学术的比较多。但是我由于学术兴趣太广泛,不太适应学术圈的氛围,家人也希望我去工作,于是并没有说一定去做学术,而是各类工作都去找,学校、研究机构、公务员、国企、私企、事业单位等。最终选择来一家央企,但是做的还是法律服务与研究工作。十分感谢我的导师张骐教授对我的鼓励和支持。

4.读研都有什么途径?都有什么优势和不足呢?

研究生从种类上可以分为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硕士,在职研究生与全职研究生,从考核方式看有考研和保研。在这里主要说一下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的区分。学术型硕士的目标是培养学术研究人才,每个专业都有对应的学术性硕士,如果期望在自己专业领域进一步深造,可以选择学术性硕士。

专业硕士的目标是培养实务人才,如法律硕士、金融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建筑学硕士等40多种,几乎每个专业都可以找到与自己领域大致相符的专业硕士。学术硕士与专业硕士有一些区别:第一,专业硕士重点是基础知识和考试能力。本科学校、本科成绩、学术能力等因素权重不大,相对公开,比较公平,是跨省份、跨地区、跨方向考研的最轻松选择。学术硕士,考察的侧重点在于专业知识、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复试主要形式是面试,有时会有英语口语测试和笔试。导师的作用很大。

第二,专业硕士学制3年的比较多,学术硕士2年的比较多,也有三年制。课程开设方面,专业硕士比较基础,学术硕士的课程会更加细致深入。例如,我读的法律硕士,第一年是法学各学科的基础性教学,如法理学、法制史、宪法、刑法、民法、商法、诉讼法等。第二年开始选择具体的研究方向,第三年写论文和找工作。学术硕士的一个基本假定是你已经经过四年的大学本科专业学习,因此直接开设学术型课程,读研主要围绕着论文进行。

第三,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对学位论文的要求和难易程度。表面上的要求是一样的,但实际上读学术硕士的要求会更高。但是很难判定难易程度。因为学术硕士论文要求高,但是他们做研究能力却很强,专业硕士要求提,但大部分人不是在做学术性研究,更多去实习,论文写作能力会弱一点。这个要看个人情况。有的专业硕士是不需要毕业论文的,例如哈佛法律博士(jd)毕业考核是平时论文、课程备忘录和志愿服务。

第四,求职方面。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性质差异。学术型研究生大体上有两个就业方向,一是继续读博,走上做学术的道路;二是去做其他实际性工作,但由于研究的惯性,会倾向于研究性和文职工作。专业硕士主要去做实践性工作,但也有继续读博的,我就是从专业硕士转到学术性博士的。?

5.本科和研究生有什么区别?

•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不同:

本科学习与高中学习十分类似,书本是学习的主要对象。文科研究生,主要进行文献、资料、数据、调查结果研究。理工科,如医学、化学等,实验就是做研究的主要方式。对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要求不同。本科阶段,按部就班地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研究生阶段,尤其是博士研究生阶段,需要学生自主地去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且一定要有新意和创造性。

•生活方式不同:

本科生的评价考核标准很多,学习是一方面,综合素质也很重要,因此需要参加班级、社团组织的集体活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研究生的评价标准比较单一,学术研究能力和写论文的能力是最主要的标准。

导师的作用不同:

本科阶段,导师的作用主要是指导论文;研究生导师对学生的带领和指导可能更加全面,例如学生很可能要跟导师在一起做实验和做研究课题,导师影响甚至决定论文和研究的方向,也影响着未来的职业发展。

6.怎样具体准备考研?

•心态:

想清楚为什么考研?有多大动力?是短期的目标还是长期的规划?我考北大原因一是要证明自己,也改变自己的社会处境,走出农村,所以考北大研究生只是我人生中一个必经的步骤,不是短期的目标。2009年我开始准备考北大,其实给了自己两次机会,如果第一年考不上,我会考第二次,失败的话就去工作,然后继续考。其实,一旦笃定了目标,不断努力,成功就只是时间问题。

时间:

考研的志向越早确立越好,但是不要盲从和轻率,一个人喜欢什么生活?要不要考研?适不适合考研?考什么专业方向?是需要一定时间才能确定的。大三要有清晰的想法,大三下半学期需要正式开始准备。专业硕士一年、学术硕士两年足够,跨专业的话需要更长时间。无论何时确定,一定把英语学好。硕士研究生初试一般在12月下旬。注意时间节点。

专业课:

学术硕士的话,最重要还是平时的学习,和考前一年的系统性复习。跨专业考学术性硕士需要更多努力。专业硕士考研,因为一般都有明确的考试资料,按照高中方式进行复习就行,这里推荐给大家五轮复习法。基础差和时间少的学生需要提前准备。英语:考研中大部分人英语都考不过。考研英语备考常见的误区有只背单词、沉迷于做题、喜欢突击准备。但英语是一门语言,是一个技能,像游泳、烧菜、开车一样,需要在应用中学习。要在语境中学习,慢慢培养语感。通过朗读和针对性练习可以事半功倍。翻译和写作技巧性很强,需要去针对性训练,分数提高会很快。

•政治:

政治的内容都是我们在大学学过的,它的优势在于我们很熟悉,问题也在于太熟悉,以至于感受不到兴趣。因此,考试的技巧和考前的突击是很重要。如果大学没好好学习政治,可以报个辅导班,课程会把政治讲的很有意思。背书很重要,如果时间不多,就需要好好背书。

客观题方面,要注意哲学的练习和时事政治的考前突击。其他的主要靠记忆。主观题方面,注意要写得清楚认真,有条理,分要点答题。一般经过系统学习、做题、背诵三轮复习就行,三轮复习不是说只背一遍,而是要反复的背。政治复习一大半的时间都应该安排用来背书。

面试:

主要针对学术型硕士,面试看的是综合素质,仪表、语言组织、学术能力、专业背景、未来的学术规划、对特定问题的看法等。不仅需要打好学术基础,也要有针对性地学习你报考专业各位老师的学术著作、论文、课程等。了解老师们的观点,因为很多老师的观点可能是对立的。

最后,祝愿大家考研顺利,事事如意!

关于考研学子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先介绍一下楼主的情况,13年毕业于某普通211的会计专业,二战。一战考的是央财的学硕,不幸沦为炮灰。对于考学硕还是专硕的问题,个人觉得不想读博搞研究,专硕足够了。楼主前年就是比较固执,想看看考学硕能考多少分,结果就杯具了。楼主初试162+75=237,综合数学大概错2个,逻辑大概错3个。

先说说初试。楼主毕业后回到家,调整了一段时间,七月中旬开始复习,但开始每天学习时间很短,也就两三个小时吧。早上起不来,一睡午觉就一下午,是经常的事。而且复习期间爱上了看各种球赛,nba神马的,几乎每天都有比赛,也关注了恒大夺冠的过程,家里电视经常在cctv5,虽然占用了不少时间,但也让我一直保持心情愉悦。回想一下,后来比较稳定的时候每天学习时间也就七八个小时吧。所以说,初试内容真心不多,暑假开始完全够。对于英语,可以早点开始背单词,为后边的复习节省时间。当然,跨专业的同学最好先看看专业课再准备初试。

楼主复习的主要用书(买了没怎么看的就不说了):英语是机工版英语分册,老蒋的真题和作文。数学是机工版数学分册和北航出版社的数学高分指南。逻辑是逻辑分册和逻辑精选600题。写作是写作分册和写作精点。综合用的是京虎教育的真题。其实书真的不用买太多,每本多看几遍就行。

英语:楼主英语一考了72分,英语二目标是80分的,最后的分数不是很满意。总结了下原因还是阅读没答好,大概错了3个吧,然后翻译没多下功夫,作文有几个单词写错了,可感觉还是比英语一时写的好。单词楼主用的新东方的红宝书。楼主以前基本从来没专门背过单词,但考研没办法,一战时看了一篇经验贴,用17天攻克gre单词还是什么书上的方法背的,效果还不错,说白了就是利用记忆曲线不断复习。二战仍然用那个方法,但有些懈怠,看得比较快,效果不是很好,好在英语二生词比英语一少得多。由于英语二真题比较少,楼主开始把英语一的真题又做了一遍,开始做英语二后发现阅读的思路还是很不一样的,英语二文章不难,可是做题却错得多。所以建议还是不要做英语一了,以免扰乱思路。貌似老蒋的阅读不错,楼主木有做,仅供参考。考英语一时楼主作文基本没复习,考试时作文花费了大量时间,写得很痛苦。吸取教训后二战楼主买了老蒋的作文书,写了一遍,后来写作文没那么痛苦了,但考试时候词汇量不够,写得不怎么样。完型和新题型做做真题就够了,翻译楼主不擅长,就不多说了。

综合:数学真心觉得复习那么多提高不大,题非常灵活,我最后还是错了两道。逻辑看了一篇经验贴后从淘宝买了视频,还不错,可以听一下。但是有几道题讲义上和分册上还有真题上答案不一样,让我很困惑。写作我比较有心得,一战英语作文留给我太大的阴影,所以觉得综合作文也不能重蹈覆辙。虽然很抵触写作文,一直拖,还是从十一月中开始写论证有效性分析,十二月开始写论说文。论证有效性分析把分册上的例题都写了,论说文基本只写了真题。论证有效性分析写完后要对比范文看看自己思路有什么问题,并且改一下,觉得写得不好的后来有重写。最后作文纸写了好几本,很有成就感。论说文有总结素材,每个话题两个正面例子一个反面例子就够。但是最后考的话题我完全没见过,编了两个例子应付了一下,考完一度以为跑题了。楼主高中写作就不行,觉得写作能拿30分就行,最后大概得了39分吧,还是比较满意的。写作分册和精点真的是很不错的书,书的作者赵鑫全有新浪微博,当时有关注,他自己办辅导班,貌似出成绩后反响挺不错,自己复习没底的同学可以报他的班试试。另外以前看一个经验贴说可以看名人自传积累素材,楼主看了之前买的乔布斯传,最后编的例子有一个就出自乔布斯。

关于复试。厦大复试指定教材:

1、《中级财务会计学》(上、下册,葛家澍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版。

2、《管理会计》(余绪缨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第三版)。

3、《审计学》(陈汉文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第二版)。

初试成绩出来后才开始准备。就看指定教材,题都没做,由于楼主看书巨慢...其中审计没买到指定教材,用厦大出版社的代替,以为差不多,马上考试才发现有不一样的,最后下了电子版把没有的几个章节大概看了一下,最后也没考到。中财的书有些过时的地方,主要在长期股权投资那块儿,递延所得税那块儿错误比较多,大家可以对比注会书或其他比较新的教材来看。

说说面试的情况。英语面试进去后可能为省时间直接连自我介绍都没有,就问叫什么名字,然后就抽题,三大块: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审计。我抽的财务会计。抽完题问 what do you want to say about financial accounting?楼主直接就懵了,这问题也太宏观了。老师看出楼主的惊讶,就笑了,于是楼主也笑了。反正断断续续说了点,老师也不继续发问,楼主就又说了一句,说that's all,老师才继续问。又根据我说的,问我财务会计如何提供信息,我说了四表一注,老师又问附注提供什么信息,我说了后又让举例。最后问我如果净现金流量是负的代表什么,各种词穷啊,磕磕绊绊地说完了。感觉好差。可没想到还有更差的。综合面试一进去让自我介绍,才说了几句就被打断,几个老师轮流问问题。然后就忘了后面说什么了,又说了一句就收尾了。然后就选题了,先选政治,四道题,题目都比较长,楼主一看就觉得完了,果然都不会,以为会考得特别简单呢。思考了好久,一个老师说你选好了就可以开始说了,我说我在想。。。一个老师对我特别无语,那个冷笑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当时的自己好囧。。。一个女老师说继续选专业课题吧。楼主只看到第二题就直接答那个了,三大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第一题好像是内控什么的。虽然这个题我也不是特别清楚,但起码能说点。楼主基本一共只说了三点。然后就一个老师问了问题,我也没答到点上。后来想了下其实我还能答一些的,只不过当时有点慌没找对思路。总之面试好差,出来后特别失落,感觉半年多的努力又要白费了。不过过了两天觉得自己还是有希望的,其他同学答得不一定有多好,而且我初试排第九,其他同学复试要超我更多分,总分才能比我高(初试占60%,比例更大)。最后结果我复试成绩还比较靠前,所以考完不要想太多就是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