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南京屠杀心得体会范本(大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19:13:42 页码:8
最新南京屠杀心得体会范本(大全13篇)
2023-11-10 19:13:42    小编:ZTFB

写心得体会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写心得体会时,可以从自己的实际经验出发,结合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下是一些写心得体会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南京屠杀心得体会范本篇一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全中国人民应永远牢记的日子。这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见证,更是中国人民遭受屈辱的耻辱。历史将永远铭记。

相信许多人都听到过“九一八,九一八”这首《松花江上》的歌曲。每当听到这样雄壮的歌曲,都会让我们想起那战火纷飞的年代,都会勾起中华军民浴血奋战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画面。时隔几十年后,我们仍然不能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我们更不能忘记在南京大屠杀当中逝去的中国同胞!

对于我们生在新中国成立后和平年代的中华儿女,我们没有切身体会。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那种社会动荡、流离失所的悲惨现实;没有经历过亲情分离、隐姓埋名的痛苦;没有经历过外来入侵、被人践踏的无奈……。一切的一切,我们都没有经历过。我们只是偶尔在一些爱国主义教育的电视剧或者影片当中看到过,大多数人或许也就一看而过,最多被感动抹两把泪。

文档为doc格式。

南京屠杀心得体会范本篇二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坐落在南京江东门,是侵华日军集体屠杀遗址和遇难同胞的葬地。

走进纪念馆,步入眼帘的是一座和平钟,上面记载着南京大屠杀的经过。钟的旁边是一个十字架,上面的数字准确地告诉我们日本人在中国犯下罪行的时间。

那悼念遇难者的音乐,使我们的心情变得无比沉重。

走进地道似的入口,上面赫然用中、日、英三种文字镌刻着“遇难者30万”。中文和英文,这容易理解,日文,用在这里,更容易理解。这是一座用日本侵略者屠刀建起的建筑。对于有良知的日本人来说,这是一座日本人耻辱柱。

再往前,面前是一大片鹅卵石,灰黄的颜色,没有生气地横在眼前,占据着大部分空间,这里的每一颗石子都代表死于屠刀下的一个灵魂。30万!!

在鹅卵石上有一棵枯死的树,干干的枝桠无助地指向天空。它好像要向天伸冤,要向日本人表示仇恨。

陵园稀稀落落地走着几个游客,无声的静静的,空中带着说不出的压抑和哀愁。

沿着坡道上行,进入万人坑展厅,隔着玻璃仍清晰地看见里面的累累白骨.有小小的婴儿,小小的头骨,小小的肢体。里面大约有九千余人的骸骨,密密麻麻地堆放在一起,看得见上面刺刀留下的痕迹,看得见子弹穿过的孔洞。一垄黄土吸尽了鲜血,化去了骨肉衣衫,只留下惨白的骸骨证明洗刷不去的冤屈.

我不能呼吸,语言也显得苍白无力.

面对一垄黄土白骨,只有眼泪和愤怒可留.

纪念馆的出口处写着中日和平的套话,我厌憎地看着它.在心底里,我永远不会原谅这个民族,永远不会.

哀痛的南京......

南京屠杀心得体会范本篇三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二战期间在中国南京实施的一场大规模屠杀事件,也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残忍度最高的屠杀之一。从1937年12月至1938年1月,日军在南京城内杀害了数万名中国士兵和无辜平民,同时实施了性暴力、抢劫、纵火等残忍行为。回顾这一历史事件,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扭曲。

南京大屠杀中,无辜的南京市民纷纷沦为牺牲品,家破人亡,生灵涂炭。面对日本侵略者所带来的暴行,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人们会如此残忍?为什么战争会让人性沦丧?当权力膨胀,道德沦丧的时候,人们就很容易沉沦于本能的野蛮与贪婪,将生命和尊严置之脑后。这是一个警示,提醒我们没有战争,才是保障我们共同利益最好的方式。

南京大屠杀虽然已经过去了许多年,但我们不能忘却,更不能回避这段历史。我们需要将这一悲惨的经历铭记于心,用以警醒我们,提醒我们保持和平与友爱,拒绝战争与暴力。正义与善良的力量远胜于那些罪恶与黑暗。只有通过记忆与警醒,我们才能真正铭记历史、砥砺前行,而不是重蹈覆辙。

南京大屠杀是一次革命史册上永远无法磨灭的伟大变革。在这一悲恸的历史创口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出于正义和自由而发起的艰苦斗争。为了纪念那些逝去的生命,我们要为和平发声,为公正呐喊,为真相而奋斗。同时,我们更要怀念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要将他们的牺牲与奉献化为我们前行的力量和动力。

第五段:对南京大屠杀的殷切期望。

南京大屠杀是一个惨痛的历史经验,值得我们深思和汲取教训。我们不能否认历史,更不能回避历史,只有通过正视历史,才能更好地认识现实与未来。我们有责任传承历史,将对战争的痛恨与对和平的珍爱传递给下一代。我们希望未来世界能够摒弃战争,以和平为基石,以友爱为纽带,让南京大屠杀成为永远的警示,并为人类社会谱写新的和平篇章。

南京大屠杀是一个极其惨痛的历史事件,对于当代人而言,是不容忘记和回避的一段历史。通过对南京大屠杀的思考和反思,我们能够更好地珍视和平、警醒人性的扭曲、铭记历史的教训,并为建设一个和谐、友爱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通过共同努力,将战争的创伤弥合,让和平与友爱成为人类共同的追求,我们才能够实现对南京大屠杀的深深怀念和殷切期望,让历史的悲痛成为未来的警示,为人类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南京屠杀心得体会范本篇四

今天是南京大屠杀83周年纪念日,也是第四个国家公祭日。山河肃穆,草木含悲,我们共同缅怀遇难的30万同胞,铭记中华民族的苦难岁月。今天,中国已经强起来,但“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不能忘记。让我们从历史中获得前行力量,共同开创美好未来。

南京大屠杀,如同奥斯威辛集中营,不仅是历史留给某个国家的伤疼,也是留给全世界的伤痛。我们以国家公祭日的形式悼念,不是要咀嚼战争苦难,不是要延续历史仇恨,而是要守护真实的历史,是要保留这段屈辱与奋起的民族记忆,是要培养大国公民应有的历史价值观,是要唤醒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守护好人类和平。“历史不应该是记忆的负担,而应该是理智的启迪”,我们不忘历史、铭记苦难,是为了警惕历史反复,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启迪,获得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

83年过去,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并未结束。从否认野蛮侵略罪行,到参拜二战战犯,再到解禁集体自卫权、架空和平宪法……现实警醒我们,日本右翼势力有扩展泛滥的趋势,日本军国主义有死灰复燃的危险。这不仅是对历史真相和公理正义的公然藐视,更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蓄意破坏。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但是爱好和平并不等于纵容罪恶。中国不惹事,但也不怕事,我们绝不会让历史悲剧重演。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南京屠杀心得体会范本篇五

他们的资料是极其珍贵,是不能用任何东西来衡量的。然而面对这些史实资料,日本右翼势力还在百般抵赖暴行,不承认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更不承认有南京大屠杀。但我们要谨记南京大屠杀,用历史资料说话,揭露日军罪行,让日本右翼势力百口莫辩!今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出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

表明了国家对南京大屠杀的重视程度,更警醒我们要谨记历史,勿忘国耻!

南京屠杀心得体会范本篇六

南京大屠杀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黑暗、最为惨痛的一段历史,它造成了数十万无辜生命的丧失。作为小学生,我们初次了解南京大屠杀,也难过不已,深受其历史教育的启示,更加懂得珍爱和平的重要性。

第二段:了解历史。

南京大屠杀是指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13日,日本侵略军在南京实施的对华大规模屠杀和掠夺行为。据历史记载,日军在南京屠杀了二十万到三十万人,其中大部分是无辜的平民。毫无疑问,南京大屠杀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惨案之一,也是对华战争中最为惨痛的一幕。

第三段:反思历史。

我们看到了历史的残酷和中国人民在这段历史中所遭受的惨痛,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一个民族的出现和崛起必须经过磨难、寒冷和苦难。如果没有那些饱含痛苦的历史,我们今天就不会拥有如此强大和繁荣的国家。同时,我们也应该深入反省那些使人类痛苦和战争的原因,我们不应忘记对和平的珍爱和承诺。

第四段:珍惜和平。

南京大屠杀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让我们明白了和平的珍贵。和平本身就是一个宝贵的财富和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没有和平的生活就像粮食没落的土壤,空洞而毫无寿命。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和平,牢记和谐发展和和平共处的重要性。

第五段:禁止战争。

提出全面禁止战争的呼吁无疑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我们要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全球发出倡议,呼吁世界各国尊重和平,拥抱和平,维护和平。一句中国格言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只有我们时刻不忘这段历史、对和平的渴望和维护,我们才可能走出这深渊,向光明的未来前进。

南京屠杀心得体会范本篇七

七十一年的今天,我们中国受到了历史上少有的奇耻大辱,这是人类的忌日,日军占领了南京,南京沦为人间地狱。日本侵略军侵占南京后,在日本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师长谷寿夫指挥下,在全城进行了40多天的血腥屠杀,使用集体枪杀、活埋、刀劈、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方法,杀害中国平民和被俘军人达30余万人。当然这只是保守数字,无辜死伤的老百姓绝对不止这些。日军除残酷屠杀无辜外,还肆意强奸、轮奸中国妇女。在占领后的一个月中,南京市内就发生2万起左右的强奸事件,连八、九岁的幼女和70多岁的老妪都不能幸免。许多妇女在惨遭蹂躏后又惨遭杀害。伴随着屠杀和奸淫的是大规模的抢劫和纵火破坏。日军驾驶着汽车,直入各大公司、商店,将各种货物劫运一空。抢劫之后,日军到处放火,致使主要街道的高大建筑物都被烧毁。浩劫之下,昔日街市繁华的六朝古都成了一座尸体遍地、断壁残垣、满目凄凉的死城。

悼念遇难同胞......

12.13勿忘国耻!牢记使命!

南京市民代表陈湘宁宣读了《南京和平宣言》:“我们再次声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不容否定、不容篡改、不能忘记。

仪式结束后,各界人士敲响了纪念馆内的和平大钟,南京29中的青少年列队走过铭刻着“遇难者300000”的“灾难之墙”,将一朵朵白花敬献在祭台前。

同一天,南京市民还分别在燕子矶纪念碑、中山码头纪念碑等处进行了悼念活动,中日学者还举办了南京大屠杀研究会2008年会暨东京审判60周年学术研讨会,南京话剧团还在纪念馆演出了话剧《沦陷》。

在12月13日这个誓言和平的日子里,我们庄严宣誓:维护人类和平,创造世界和谐……”

勿忘国耻!

南京屠杀心得体会范本篇八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华战争中最为惨烈的一次事件,历尽多年,随着时间的推移,逝者逐渐成为过往云烟,但历史却不容忘记。我在参加南京大屠杀教育之旅后,深深感受到了历史的残酷和珍而重之重。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是整个教育之旅的核心,最让人震撼的是展馆中的一幅幅照片,让人们无法忘记那个令人心痛的年代。残忍的杀戮、人们悲惨的命运、毫无人性的屠杀手段,这些场景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历史的重量和时代的卑劣。同时,这个展馆也让人们对于和平的意义、人类情感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第三段:感受民族仇恨的深重。

在参观过程中,许多人对于日本侵华战争的民族仇恨和深刻体验也无法避免。在面临过去的惨痛时,每个参观者都会陷入深深的痛苦,那是民族仇恨的反应,但这种情绪也告诉我们,历史的创伤是不易愈合的,应该以和平相处和友谊合作的方式去应对未来的世界。

第四段:牢记历史,珍惜和平。

参观结束后,我的心情非常复杂,许多的感触让我不知道该如何去表达。无论如何,我始终认为,珍惜和平、保护和平,是我们应该一直坚持的信念。这不是简单的口号,更是真实的生活。尽管人们应该纪念历史,并且让历史在我们心中长存,但更重要的是,将来我们的生活应该是和平的、美好的,而这就是我们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标。

第五段:结束语。

南京大屠杀教育,让我反思自己在未来要为维护世界和平付出哪些努力。我应该尽自己的力量去推动国家、民族,以及全人类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迈进。这是一次极为有意义和有收获的教育之旅,不仅让我体验到了当时生活的惨痛,更让我明白了未来和平的珍贵。

南京屠杀心得体会范本篇九

第一段:引言(100字)。

南京大屠杀作为二战期间日本侵华的罪行之一,是中国人民的历史痛。掌握党的历史,从中吸取教训,是我们党员的责任和使命。通过学习南京大屠杀党史,我深刻认识到党的领导对国家命运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党应当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决心。

第二段:党的领导对国家命运的重要性(250字)。

南京大屠杀发生在1937年,那时的中国正面临国内外困境。党的领导起到了关键作用。党将抗日战争与国共合作结合起来,坚决抵抗日本侵略者,保卫国家安全。这使我深刻认识到,只有有了党的领导,国家才能走向强盛。党的领导既体现在战争中的勇气和智慧,也体现在战争胜利后的和平发展。南京大屠杀是沉痛的教训,我们要铭记历史,坚决维护党的领导,捍卫国家命运。

第三段:保卫国家尊严的责任(300字)。

南京大屠杀让我深刻认识到,保卫国家的尊严是每一个党员的责任。不论国家面临什么挑战和困难,我们都必须勇于站出来,挺身而出,用我们的行动捍卫国家的尊严。南京大屠杀应深深警醒我们,不能让发生这样的惨案再次重演。我们要以党史为镜,用历史教育引导我们党员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强化意识形态对国家建设的重要性。

第四段:保护国家和平发展的决心(300字)。

南京大屠杀是充满血泪与痛苦的历史,也让我更加明确保护国家和平发展的决心。党的领导保证了国家的繁荣稳定,并推动国家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取得了重大成就。我们党应当坚定不移地推动和平发展,维护国家安全,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南京大屠杀是对和平与发展的严重威胁,我们要汲取教训,保卫国家的奋斗目标。

第五段:结语(250字)。

通过学习南京大屠杀党史,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党的领导对国家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党员保卫国家尊严的责任,捍卫国家和平发展的决心。党史是我们党员不可或缺的学习素材,我们要深入学习党史,时刻保持对党的感激之情,遵守党的纪律,发扬优良传统,勇于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南京大屠杀是我们揭示历史真相、警示今人的重要案例,我们要将其作为反思和警醒的镜子,不断巩固党的领导,强化国家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南京屠杀心得体会范本篇十

南京屠杀是二战期间日本侵略中国的残暴行径之一,也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之一。回忆这段历史,深感无比的悲痛,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平。通过对南京屠杀的了解和思考,我获得了许多深刻的体会。

第二段:对南京屠杀的恐怖印象。

南京屠杀之所以成为历史的伤痛,是因为它的恐怖程度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在南京城中,数十万无辜的平民和战俘遭受了暴行的侵害,无数家庭被摧毁,血腥和痛苦弥漫在整个城市中。无辜的儿童、妇女和老人成为了牺牲品,无助和恐惧填满了每个人的心头。南京屠杀向人们暴露出战争的残酷和侵略者的野蛮,使人们深感痛心和愤怒。

第三段:以史为鉴,珍惜和平。

南京屠杀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意识到和平的珍贵和不易。我们应该铭记历史,不忘国耻,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努力将和平传递下去。通过学习南京屠杀这段历史,我们能够加深对和平的渴望和维护和平的责任感。唯有当每个人都从内心深处追求和平,战争才可能远离我们。南京屠杀的记忆唤醒了我们对和平的思考,让我们更加了解价值和保护和平的重要性。

第四段:宣扬人道主义精神。

南京屠杀也让我们更加珍视人道主义精神,并将其传承下去。在那段黑暗的岁月里,有很多中国和外国的救援者为南京屠杀中的受难者提供庇护和援助。无论是国际红十字会的医护人员,还是那些救出了无数无辜生命的善人,他们都展示了人道精神的光芒。南京屠杀的记忆提醒着我们,纪念和继承这种人道主义精神是我们的责任。只有通过传递这种精神,我们才能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和充满爱。

第五段:呼吁和平共处,拒绝战争。

南京屠杀的发生是战争带来的灾难,但战争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只会带来更多痛苦和伤害。通过对南京屠杀的反思,我们应该谴责战争和侵略,呼吁各国共同努力,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和冲突。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和平共处才能为人类带来幸福和繁荣。南京屠杀给我们上了一堂不可忽视的课,每个人都有责任为实现和平努力奋斗,拒绝战争的存在。

结尾:

回顾南京屠杀这段历史,心中充满了痛苦和悲伤,但也有了更加珍惜和平的决心。通过了解这段历史,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平的可贵和战争的残酷,激发人们爱和平的心。我们应该将南京屠杀的记忆永远铭刻在心中,并以此为动力,共同努力,让和平的种子在全球广泛传播。只有以和平为基础,人类才能实现真正的幸福和繁荣。

南京屠杀心得体会范本篇十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南京大屠杀已成为历史的一页,但它对于中国人民来说依然是无法磨灭的伤痛。为了更好地宣扬历史真相,我们参加了南京大屠杀交流活动,获得了很多有益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了解历史真相。

通过活动,我们了解到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原来,在日军入侵南京期间,他们不仅对平民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还实行了无数可怕的暴行,包括强奸、抢劫和毁坏等等,使得南京沦为了一个人间地狱。这些恶行不仅让中国人民遭受了难以想象的痛苦,也让日本军队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的罪恶代表。

第二段:铭记历史,不忘教训。

参加交流活动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了历史真相,还使我们对历史事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南京大屠杀教给我们的就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应该尊重他国主权和尊严,并遵守国际法,避免重蹈覆辙。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我们更应该铭记历史,不忘教训,抵制任何可能违背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违法行为。

第三段:传递和平与友谊。

通过交流活动,我们认识了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了解了他们对南京大屠杀的看法和态度。我们发现,很多外国人都对这一历史事件感同身受,对中国人民表示了深深的同情和支持,这让我们非常感动。与这些外国朋友交流,不仅能够传递和平与友谊的理念,也能够拉近中外文化之间的距离,加强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第四段:呼吁世界团结起来。

在活动中,我们看到了许多有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照片和实物。其中,有一块写有“团结起来,拥护和平”字样的巨石吸引了我们的注意。这块石头呼吁世界各国团结起来,拥护和平,并呼吁人们不忘历史,避免重蹈覆辙。我们深深地被这块巨石所感染,决定继续努力,为构建和平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五段:展望未来。

参加南京大屠杀交流活动,让我们有了更清晰的未来展望。我们相信,随着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人们的心灵更加成熟和文明,国家之间的冲突日趋减少,人们热爱和平的意识和文化得到了越来越大的推动。我们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不断地调整思维方式,继续推动文明进步,为世界和平而努力。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世界留下一个美好的未来。

南京屠杀心得体会范本篇十二

列宁说,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我们接受历史教育的目的就是了解过去,把握现在,以史为鉴,鞭策和激励我们创造美好的未来。今年是第六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__年来,在12月13日纪念遇难同胞,已从官方仪式成为国人自发的习惯。铭记历史不是为延续仇恨,而是提醒我们,乱世如麻绝不能重演,和平发展才能带来锦绣年华,愿你我自强自立,守护最爱的"种花家"。

我们清楚地记得:1937年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侵入南京实施长达40多天灭绝人性的大屠杀,日本侵略军使用集体枪杀、活埋、刀劈、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手段,虐杀中国人民,30万生灵惨遭杀戮,无尽文化珍品遭到掠夺,无数物资财富遭到搜刮!曾经繁华的、文明的六朝古都,瞬间成了血腥的、死寂的人间地狱!人类文明留下了永远无法抹去的黑暗。

现今的南京城的上空一直有和平鸽在飞翔,它们飞过中山陵,飞过中华门,飞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它们看见了这座城市82年前曾历经劫难,也看见了这里的人们一直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当和平大钟敲响,它沐浴着和平之光飞来。

国家公祭日不是为了让我们记住仇恨,而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的死难死难同胞,还是为了让我们铭记历史,努力提高自己,不再让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国家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更是为了让我们不忘初心,立志报国,维护和平。

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

南京屠杀心得体会范本篇十三

蒙蒙细雨中,大屠杀纪念馆的灰墙显得萧杀肃穆,在阴霾的笼罩下愈发显得沉重和压抑。进门之前是一个狭长的广场,广场上的一系列铜质塑像和解说文字逐步带我们走进了那段痛苦屈辱的岁月:丧夫失子,仰天悲叹的母亲;惊慌失措,四散奔逃的孩子;体无完肤,痛苦万状的老人……“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开始了,手无寸铁的平民啊,逃难,是求生的唯一”……这一切的一切,都紧紧地揪着我的心。

纪念馆正面石壁上醒目的写着,“1937.12.13-1938.1”。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后,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千年古城一片焦土,百姓成为待宰的羔羊、财物洗劫一空,先后罹难的军民达30多万。拾阶而上,刚正的青石垒就的城墙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不可摧毁,满眼的鹅卵石是那场浩劫中牺牲的数十万民众。

馆内四处回响着悲凉的音乐声,让人的心情愈发凝重。巨大的墙面用不同国家的字体书写着触目惊心的300000和平大钟。通过正门宽阔的小广场,是兀然伫立的残缺的纪念碑,挣扎扭曲的一颗青铜头颅和一条胳膊半陷在鹅卵石中,300000的数字,再一次令人触目惊心。凡是到过纪念馆的人应该都会对那些采集的幸存者的脚印记忆尤新,它们代表的是苦难,昭示的是坚定。因为尽管不堪回首,经历过那次劫难且尚在人间的人站了出来,并且永远都站在那里,用最最凄惨的人生经历警示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走进遇难同胞遗骨陈列室,隔着玻璃可以清晰地看见里面的累累白骨密密麻麻地堆放在一起,看得见上面刺刀留下的痕迹,看得见子弹穿过的孔洞。一垄黄土吸尽了鲜血,化去了骨肉衣衫,只留下惨白的骸骨证明洗刷不去的冤屈。在那个展区,展示的一件黄马褂,我的印象特别深刻,那是当年一只参加南京大屠杀日本兵穿过的,衣服上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名子,虽然过去了82年,但很多名子依然清晰可见。当年日本人参军出征中国前,所在家乡的村民会在他穿的衣服上写满自己的名子,以祈福他们能早日凯旋归来。由此可见,当时的日本上至天皇,下至庶民对侵略、占领中国是多么的狂热。我想到了另两个画面:一个是一位日本妇人,拿着一个苹果,对七岁的儿子说:“想吃吗,想吃就去当兵,打回中国去。”一个是一位教师对台下的女学生说:“我们的士兵在前方为天皇而战,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我们要给他们身体上的安慰与生理上的需要。”台下的女学生狂热地呼喊,争着报名去当军妓。我们总是说要把日本人民与侵略者分开,但通过纪念馆的黄马褂、日本妇人对后代的教育还有日本女学生的狂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就是一个侵略成性、禽兽不如的国家,把他的欢乐、欲望建立在其它国家、民族苦难之上。与德国人的真诚相比,至今日本拒不认罪,百般狡辩,不承认南京大屠杀,参拜靖国神社,美化侵略行为,值得我们反思,也值得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警惕。

接下来的展区,是日军占领南京后展开的屠城行为,一幅幅血淋淋的图片真实地再现了当年侵华日军的兽性,杀人、强奸、放火、抢劫,无恶不作。通过讲解员的讲述以及资料的详细记载,当年日军进入南京后发生2万多起强奸、轮奸事件,无论少女、少妇或者老人,无人幸免。从中华门到内桥,从太平路到新街口以及夫子庙一带繁华区域,日军放火焚烧了建筑物,大火持续几天几夜,无数属于全人类的古建筑以及文化遗产、财产化为灰烬。繁华的六朝古都,变成了血腥的人间地狱!可见,南京大屠杀惨绝千古人寰!接着走下去,另一个展区讲述的是当年南京安全区建立及存在的经过。1937年11月22日,日军攻破南京防线前夕,留驻南京的外国人成立了名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私人机构。安全区又称难民区,位于南京市北部,占地约3.86平方公里,四面以马路为界:东面以中山路为界,从新街口至山西路(南京)交叉路口;北面从山西路交叉路口向西至西康路;美国、意大利、日本、荷兰驻华大使馆所在地和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金陵神学院、金陵中学、鼓楼医院等教会机构在其中,界内分设25处难民收容所,最多时共收容难民近25万人。

希望我们的子孙后代记下这些名子:约翰·拉贝、魏特琳、约翰·马吉、斯迈思、芒罗·福尔、希尔兹、汉森、舒尔兹、麦凯、皮克林、史波林、贝兹、莫尔斯、利恩、特里默、里格斯、费齐、洛威、克勒格尔、特维内姆、威尔逊、贝茨以及其他没有留下姓名但在南京大屠杀中无私帮助过中国人的外国友人。如今,他们的名字连同他们所创建的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事迹,都被镌刻在纪念馆里,将永远得到中华民族的纪念。

希望我们的后代也记下这些名子:柳川平助、松井石根、朝香宫鸠彦王、谷寿夫、田中军吉、吉住良辅、秋山义允、田中静壹、末松茂治、矶田三郎、秋山充三郎、奥保夫、井敏明、野田毅,是这些畜生指挥了南京大屠杀,其中后两位实施了臭名昭著的杀人比赛。除了朝香宫鸠彦王以外,其它的都受到了历史的惩罚,有的在其它战场被盟军或者中国军队打死,有的被列为战犯处以绞刑或者枪毙。

走过审判展区,是一面挂满人物照片的墙,这些都是纪念馆采集到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照片,也是那段历史的活见证者。墙上1000多幅照片的主人,目前仅有200余人还活于世上。或许,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人都将离开这个世界,但他们的照片将永远被悬挂在这里,这儿将是他们最终的归宿,因为这儿长眠着他们的亲人、同事或者朋友,他们属于那个年代,属于那段历史,属于纪念馆。展墙上还有一尊东方女人的铜像,铜像的主人叫张纯如,祖籍南京,祖父是抗日国军将领张铁军,是这位美丽的美籍华裔女人,写出了《南京暴行》这部书,震惊了西方世界,迄今印数已近百万册。她用自己的努力和勇气,直面了人类历史上那一段惨绝人寰的记忆;也是她,发现了尘封半个世纪的魏特琳日记,给我们复活了魏特琳这位伟大的女性。因为写《南京暴行》,她接触的全是残忍和血腥的历史事实,加上艰苦的采访和写作,最终导致她患上抑郁症,以致精神崩溃,她最终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只有36年的年轻生命。

在馆内观看了两个小时,虽然很累,但与累相比,更多的是震撼以及感动。我没法想象一个平民百姓对死亡的恐惧之情;无法想象在他们面前比“死”更恐怖的日本人。更无法想象抗日军人的英勇无畏;无法想象他们面对凶残的敌人时的睿智。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的不可思议!但是它确确实实发生了,发生在了中国,发生在了南京-----一个著名的古都!但在那个时候古都变成了废墟。

我走出纪念馆里,然而纪念馆里那血淋淋的一幕幕却在脑海里不停地出现,使我窒息。我眺目远望,六朝金粉的古都,虽然已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但我感觉空气中仿佛充满了血腥味,我又记起纪念碑文上的话:“其时阍国弱,无力御辱”,也记起拉贝日记中的那句话:“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落后就要挨打,愚昧就要挨打。真心希望我们每个人能真正的以史为鉴,将国家与民族的希望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牢记历史,勿忘国耻,逝者安息,生者奋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为中国梦而奋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