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节俭敬老心得体会报告 节俭敬老心得体会报告怎么写(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0 22:45:01 页码:14
节俭敬老心得体会报告 节俭敬老心得体会报告怎么写(9篇)
2022-12-20 22:45:01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节俭敬老心得体会报告一

勤俭自强,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的逐渐富裕,红白事大操大办的不良风气日渐盛行,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败坏了社会风气。为引导广大市民养成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实际行动破旧立新,移风易俗,我们特发出如下倡议:

一、摒弃陋习,树立文明健康新风尚。要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反对铺张浪费。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出表率,严格遵守有关禁止公务人员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有关规定,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榜样;同时,还要动员身边的朋友、同事,家属、亲属摒弃陋习,文明节俭办红白事,自觉做文明新风的传播者。

二、婚事新办,树立文明节俭新风尚。提倡婚事新办,以参加集体婚礼、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夫妻共植纪念树等方式举办一个节俭适度而又不失隆重、富有纪念意义的婚礼。自觉抵制讲求奢华、相互攀比、滥发请柬、大办宴席等陋习,力求婚礼仪式简朴、氛围温馨!

三、丧事简办,树立厚养薄葬新风尚。提倡老人在世时尽孝心、多关心,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去世时,以节俭方式寄托哀思。杜绝在大街、广场、居民小区等公共场所搭建灵棚、吹奏鼓乐、高音播放哀乐。倡导不套棺、不摆宴席、文明节俭的丧葬新风!

告别陋习,才能走向文明。在勤俭节约,移风易俗的过程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行动者。广大市民朋友们,让我们共同努力,用我们的一言一行走近文明,建设文明,创造和谐新风尚!

倡议人:

时间:

关于节俭敬老心得体会报告二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是个有着很多优良传统的民族,作为新世纪新时代的我们,应该继承这些美德并将其发扬光大。今天我来谈一谈勤俭节约这一美德。伟大领袖毛泽东曾告诫我们:浪费是极大的犯罪。节约很重要。在我们校园中生活中,有不少不尽人意的现象。有不少孩子放着好好的饭菜不吃,拼命吃零食,其中有不少是垃圾食品;吃饭时,不少人把饭菜弄到桌上掉在地上;一些教室人去楼空,依然灯火通明;草稿纸上寥寥几笔,便把命运托付给了垃圾桶;水龙头的水哗哗的流着,却没人去关;有些同学甚至开始在吃穿上互相攀比。许多孩子十多岁了连个笤帚都那拿不好,地都扫不干净还直喊苦喊累;做作业想着法子偷懒,少写一个字都觉得很快乐;体育课都想着法子逃避运动感,更别提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儿了。惰性已经在不少人身上深根发芽了,这些都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

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是提高了不少,我们的孩子出生就生活在蜜罐中,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衣食无忧生活安逸。你们没有吃过苦很难让你们做到忆苦思甜,但是勤俭节约的传统我们不能丢,否则我们将会变成一群不懂创造只会享受,不懂珍惜只会浪费的罪人。首先让我们先学会勤奋。学习生活中主动去实践,学会多运动我们的四肢和大脑。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当父母为你包揽一切的时候你更应该学会拒绝。有时多度的爱恰恰是毒药,从小学会独立自理,不做高分低能儿,更不做低分低能儿。

2、学会勤奋苦读。生活中勤奋的人都是不怕学习的。惰性往往会形成恶性循环。今天少做了一道题目,明天只会想着做得更少点,这样你只会变得越来越好吃懒做,将来可如何是好?难道一辈子啃父母的吗?难道做一个寄生虫吗?难道父母离去后你就行乞街头吗?从你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身上多学习学习吧,让我们都动起来,身体动起来,双手动起来,大脑动起来,让好吃懒做远离我们,你们绝不是低能儿,绝不是脑残一代,绝不是寄生虫。

勤奋之余我们还要学会节俭。不是要你们穿上打补丁的衣服,啃食冷硬的馒头,条件好了,吃得有营养,穿得美观舒适点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但有些习惯我们必须要养成。

一、节约用水 刷牙洗脸时,水龙头压根就没想起先关掉,这流的仅仅是水吗?不,这还是水龙头的哭泣,怪你忘了把它关上,这更是地球母亲对这位粗心大意的同学的谴责,如果都像你这么不珍惜水资源,地球最后仅有的一滴水该是你后悔的泪水了吧。听水声滴答,要学着心疼。现在我国西南云南,四川等地发生了严重的旱情,很多江河干涸,大片农田里的庄稼得不到灌溉,人畜饮水困难,水对他们是多么宝贵啊。

二、节约用电我们都说,有了电真方便,是啊,电可以做很多的事情。我国每年因电力不足,很多工厂错峰用电。同学们,就从随手关灯开始吧,不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不用电了就赶紧关掉,做到人走灯灭。另外,也要注意用电安全。

三、节约粮食。从表面上看,浪费是它个人的消费行为,可从本质上看,它却从侧面反应了这个人的素质。把浪费当作一种享受的人,这样的人,我们说,他的素质肯定高不到哪里去。即使在发达国家,节约也被看作一种美德。何况我们中华民族一直提倡勤俭节约。

相信好些同学都亲眼目睹过你父母劳动时的场面,真正的是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点滴做起,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节约一粒米,节约每张纸,节约每支笔。让勤俭节约在我们的校园蔚然成风吧。

关于节俭敬老心得体会报告三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白米饭之所以饱满有光泽,是因为有了汗水的灌溉。节俭粮食是不辜负人们的辛勤劳作,是表达对劳动人民最大的敬意。

那些在炙热的阳光下躬种的农民,是他们用从脸颊上流落下来的汗水种出了摆放在我们餐桌上的饭菜。饭菜中飘出的香,是对农民的一种颂扬,同样是对我们的一种劝诫,节俭粮食,赠与一香。

从小,教师就在学校里教导我们要懂得粮食来之不易,节俭粮食,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职责不分大小,只求珍惜每一粒米饭。

随着我长大,我很好的做到了节俭粮食,可是看着家里的小弟弟,小妹妹,他们完全就没有节俭粮食的自觉。

他们吃一次饭,嘴巴上,手上,桌子上,地板上都满是残渣,他们不是在吃饭,而是在玩耍,拿着粮食玩耍。一看到这种情景,我就会忍不住冲上前将他们眼前的饭碗拿开,然后教训他们,要他们懂得粮食来之不易。看着他们的这种行为,我会充满无奈,因为他们还不懂,不懂粮食的含义,不懂浪费可耻,不懂得节俭粮食人人有责。

可是不懂没关系,既然我明白了节俭粮食的含义,那么就由我最先来告诉他们怎样样去节俭粮食,告诉他们浪费粮食意味着什么,意味的一种坏风气的构成,如果将来某一天人人都这样浪费粮食,最终的结果就只能是粮食短缺,最终受苦的也仅有我们自我。

我们国家粮食充足,可是地球这么大,经常在新闻上能够看到,哪里哪里在闹饥荒,又因为缺少粮食饿死的多少人,这些电视上的报道每每一让我看到,都会让我将节俭粮食这四个字在心里默念一次。

我们要节俭粮食。

关于节俭敬老心得体会报告四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这是大诗人陆游的金玉良言。所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勤俭更是一切美德之源。清末中兴之臣曾国藩曾经说过:“勤俭自持,可以处乐,可以俭约”,“无论是大家还是小家,士农工商,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翻开厚重的华夏历史,由勤俭而成的事例可谓不胜枚举,文王成了圣人还亲自上朝,日影偏西还顾不上吃饭。周公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常坐以待旦。仲山甫昼夜从不懈怠,事无巨细,勤到这种程度。陶侃综理密微,就是竹头木屑都储于有用之物。范仲淹划粥为食发奋攻读,粗茶淡饭砺大志,始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唱。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穷奢极欲导致身死国灭的教训亦是数见不鲜。夏桀、商纣亡于奢靡无度,荒淫暴虐;秦始皇兴建阿房宫豪华盖世,终为楚人一炬;隋炀帝沉迷于灯红酒绿,不理朝政,落的个身首异地;唐明皇沉醉于享受美色,而至安史之乱,是盛唐趋衰。

前世不忘后世之师。当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许多人就逐渐抛弃了勤俭的秉性。由节俭到挥金如土,从粗茶淡饭到山珍海味,有的人甚至为了显示自己的气派,在菜肴里点缀金箔,以增加其含金量,另人咋舌。更有甚者,他们拿俸禄、吃皇粮,却不为人们办事。

今天,我们站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仰望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不知道大家是否由衷的感到过自豪,因为我们国家日渐强大,我们处在这样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下学习成长。可是,我们又曾思考过,这相对优越性的生活由何而来。旧中国水深火热,人民民不聊生,在那样动荡不堪的年代,是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秉承艰苦奋斗的精神,用智慧和血肉才换来我们今天的这一片欣欣向荣,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我们怎么敢忘记,革命先烈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又岂能抛弃?

可是,举手投足之间,浪费却又是我们的惯常之举,面对食堂里面我们一碗又一碗倒去的白米饭,我们可曾有过一丝的怜惜,面对寝室里流过的自来水,我们可曾有过一丝自责。我们没有经历过战火纷飞的岁月,没有经历过饥寒交迫的苦楚,因而不知道珍惜和节约的可贵,随即把浪费当作无所谓。可是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却还有许多人正在饱受饥饿的煎熬、在死亡线上挣扎啊。

我们学习勤俭节约,是在学习一种道德品质,学习一种人格力量,也是为失败做保险,因为任何一个人,一旦奢侈浪费,必然败家或自取灭亡。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应该学习俭朴,用冷静的眼光,着眼于我们的一生。深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关于节俭敬老心得体会报告五

节俭,是中华五千年来流传下来的光荣品德,也是我们祖先留传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财富。诸葛亮说过:“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翻开岁月的史书,有一个又一个的人用行动来诠释:节俭是一种美德。

列宁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领袖,但俭朴却伴随他的一生。1918年,列宁穿着一件旧大衣去工厂演说,遭到反对势力的刺杀,在大衣上留下了三个弹孔。他伤愈出院后,谢绝更换大衣,将旧大衣补了再穿,一直穿到他1924年逝世。那件已经被穿的褪色的大衣,还留有三个弹孔的大衣,仿佛用一种厚重的声音静静向我们讲述一位伟大人物的勤劳与俭朴。

徐特立,曾是稻田师范的校长,他在每天巡视学校时总是把别人抛弃的粉笔捡起装在自己的口袋里,留给自己上课用。有些学生不理解,觉得他太“小气”,于是,他写下了一首诗来教育学生:半截粉笔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诸生不解余衷曲,反为余是算细人。小小的一截粉笔,不正提醒我们节俭是一种美德吗?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如今我们从小就会背诵的诗却不理解其中诗人的良苦用心。我们生活在高速发展的时代,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目不暇接。手机、电脑基本半年就被人们“更新换代”,我们讲究新潮,追求舒适,享受生活。“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早已成为绝唱。有人说,钱是他们通过劳动赚来的,想怎么支配是他们的自由。但是,我们用自由支配的钱去浪费够六亿多人吃一年的粮食,去消耗他们的辛苦劳动,实是令人悲哀。

不!我们不应该这样!我们应该举臂高呼“节俭是我们的责任!”在我们随意大吃大喝时,谁曾想过那些贫困孩子为一顿饭而唉声叹气;在我们享受生活时,谁曾想过那些灾区人民为重建家园而努力奋斗;在我们玩着电脑看着手机时,谁曾想过那些无钱上学的孩子紧握书本在迷惘彷徨。对于这些人,我们应减少一点攀比,节约一点粮食,伸出自己的手,绽放友爱的花朵。

从魏禧的“凡不能检于己者,必妄取于人。”到司马光的“有德者皆有检来也”再到李商隐的“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惰”等,都义正言辞的向我们提醒,节俭是一种美德。

节俭是一种美德,是一种高尚品质,是民族的精魂。让我们携手共进,谨记前人的提醒,把节俭继续发扬下去,发扬光大!

关于节俭敬老心得体会报告六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节约粮食,远离浪费。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份烈日下的耕耘都凝聚着劳动者的心血和汗水,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周恩来总理一贯反对铺张浪费,他吃米饭时,一粒米也不肯浪费,偶尔洒到桌上一粒米,一定要捡起来放到嘴里,即便是盘子里剩的菜汤也要用开水冲一冲喝掉。但是如今,看看我们学校食堂的餐厅里,各种浪费粮食的现象比比皆是。大致估计,每天回收的泔水中至少五分之一都是浪费掉的食物。

同学们,当我们面对着满桌好菜漫不经心地挑挑拣拣时,想一想,全世界仍有10亿多人食不果腹,每年有超过500万人因为饥饿而死亡;当我们埋怨饭菜不可口、随意倾倒吃剩的饭菜时,想一想,还有很多贫困地区、偏远山区的孩子因为贫穷而吃不饱饭,上不起学!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均耕地却是世界上最少的国家之一,人均粮食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珍惜粮食,节约粮食对我们国家有特别重大意义。从小开始,我们就听惯了不少要求我们节约粮食的长篇大论,我们都深知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希望大家不要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也要落行到实际生活中。 为了切切实实地把节约粮食落到实处,在这里,我想向大家提出几点建议:

1.树立“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观念

2.珍惜粮食,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 积极响应“光盘行动”,避免剩餐,坚持杜绝浪费。

3.不偏食,不挑食,均衡营养,健康成长。

4.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同学们,八礼四仪中的餐饮之礼就是要求我们做到: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同学们,你想做个文明的小学生吗?那就从“文明就餐,节约粮食”做起吧!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关于节俭敬老心得体会报告七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学生们:

每天下午都很好!

在当今社会,奢侈浪费现象逐渐增多,不仅伤害自身,也伤害他人。奢侈只会减少地球上的资源而没有任何好处。因此,我们应该从我开始,从小养成节俭和节俭的习惯,爱我们所依赖的地球。

保存每一滴水,不用电,每张纸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不要以为地球上的资源会被重建。事实上,当某些东西用完之后,它们会像时间一样流走而不会再回来。

如果地球缺水,你在想我们应该怎么做,如果地球上有灾难,我们怎样才能生存,行动比语言更具说服力,我们应该共同行动创造一个为我们改善生活环境。

每个人都应该知道我们的第一任董事长毛泽东!然而,你知道他背后有这样的历史:他的一件睡衣已经穿了20年,并且已经修补了73个补丁;一条毛巾修补了70多件;一双拖鞋已经穿了20多年。即使是伟大的领导者也可以做到。我们怎能不呢?

事实上,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用过的作业,背面也可以用作草稿纸;米饭的水可以浇水,洗完后的水可以用来摆锤子;成品饮料瓶也可制成各种装饰品;一些不同颜料的瓶子可以作为彩色纸放在管子上,既美观又节省资源。

勤奋和节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遵循的原则。同学们,因为我们还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为了给地球提供更多的资源,让我们携手并进,从一点点小事做起,从现在开始,杜绝铺张浪费和浪费,并将它们保存在一起。!

关于节俭敬老心得体会报告八

大家下午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勤俭节约,永恒的话题。

在座的各位一定从小就会背一首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小时候我们就知道要节省一粒米,农民伯伯太辛苦,我们吃的每一口粮食都是用雨水和汗水浇灌的。千百年来勤俭节约的思想一直贯穿于中华民族的进步史中。古人有训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

即使在今天,人们越来越讲究吃穿,讲究档次,国家也鼓励消费。但我要说的是鼓励消费,更要严禁消费过程中的浪费,别忘了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更别忘了 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勤俭节约至今仍然是我们应当树立的正确的荣辱观,人生观。我们不能仅仅把它当作一句口号,在当今时代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被赋予了新的历史意义和使命。

古今中外,无论是发达的国家,还是发展中的国家,都将艰苦朴素作为一种美德。联合国专门把10月31日设立为 勤俭日 ,时时提醒人们在新世纪仍然要坚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美德。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 勤俭节约 这四个字。

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都不得不勤俭节约。李商隐有句名言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历史也反复证明了这个道理:一个没有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没有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社会是难以长治久安的;没有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

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啊,社会主义建设离不了。可以看到全国自上而下都在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而努力。就拿正在召开的政协会议来说,本着节俭和环保的原则,将会期缩短到了8天半。政协委员的食宿都安排都力求节约。集中住宿,减少车辆往来接送造成的浪费;委员们下榻的房间内,也没有提供一次性的洗漱用品。为了节约纸张,尽量减少纸质文件的传送和打印,而将提案用电子文档传到委员们的电脑上。

有人问: 我能做什么? 答案很简单: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岗位做起。对,就是这么简单! 大家可以想一想,在我们洗脸刷牙、洗头洗澡、每天上班前打扫卫生的时候,是不是在意的节约了一滴水?在我们使用电灯、空调、电脑、饮水机的时候,是不是刻意的节约了一度电?在我们复印打印文件的时候是不是把纸张两面使用,节省了一张纸?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需要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升油、一张纸开始。日子久了就会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我还想特别提到的是节约用水,因为再过几天(3.22)就是 世界水日 。水,作为生命之液哺育着人类和天地间万千生物。在因为人口增长、不合理使用、污染和全球变暖时,地球的生命之源已经向人类亮出黄牌。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是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的,不知道去爱惜,而浪费挥霍,但大家是否知道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水的缺口越来越大,目前我国农村还有3000多万人饮水困难,全国有110多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人为的浪费和没有合理利用水源以及严重的污染等问题,使水资源更加缺乏。

节水,是国情所迫。一场大旱,举国关注,因为抗旱关乎13亿人的 吃饭 问题。不仅立足当下抗旱,还需着眼节水才是长远之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在千方百计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增加抗旱水源。可还是有一些农民家庭已经注定粮食要颗粒无收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开源节流已经是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还有,在我国西北的严重缺水地区,有很多家庭每天的用水要依靠肩担手提,甚至赶着牲口走几十里山路驼运。洗脸已经是很奢侈的事情了。大家也知道有的地方人一辈子只洗一次澡。幸好从2016年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发起了 母亲水窖 行动,修建水窖10万多眼,帮助120多万老百姓的摆脱了生存困难。面对这些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节约用水。

今后在当你眼睁睁的看着水龙头滴答滴答没有拧紧时,你是不是能伸把手把它拧紧?在你下班离开办公室时,会不会检查一下关没关电脑、打印机?不过现在已经让人感到欣慰的是许多人养成了两面使用打印纸的习惯;大家都很乐意使用节能灯具;以前办公室用纸发的通知、文件,现在也改成了电子文档,推进了无纸化办公。

最后我要说:勤俭节约不是一时的、而是永恒的话题。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牢固树立资源意识和节俭意识, 让节约成为习惯 、 让节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 。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为作出贡献!希望我的演讲能引起大家自发的自觉的节约意识。谢谢大家。

关于节俭敬老心得体会报告九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学生们:

每天下午都很好!

在当今社会,奢侈浪费现象逐渐增多,不仅伤害自身,也伤害他人。奢侈只会减少地球上的资源而没有任何好处。因此,我们应该从我开始,从小养成节俭和节俭的习惯,爱我们所依赖的地球。

保存每一滴水,不用电,每张纸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不要以为地球上的资源会被重建。事实上,当某些东西用完之后,它们会像时间一样流走而不会再回来。

如果地球缺水,你在想我们应该怎么做,如果地球上有灾难,我们怎样才能生存,行动比语言更具说服力,我们应该共同行动创造一个为我们改善生活环境。

每个人都应该知道我们的第一任董事长毛泽东!然而,你知道他背后有这样的历史:他的一件睡衣已经穿了20年,并且已经修补了73个补丁;一条毛巾修补了70多件;一双拖鞋已经穿了20多年。即使是伟大的领导者也可以做到。我们怎能不呢?

事实上,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用过的作业,背面也可以用作草稿纸;米饭的水可以浇水,洗完后的水可以用来摆锤子;成品饮料瓶也可制成各种装饰品;一些不同颜料的瓶子可以作为彩色纸放在管子上,既美观又节省资源。

勤奋和节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遵循的原则。同学们,因为我们还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为了给地球提供更多的资源,让我们携手并进,从一点点小事做起,从现在开始,杜绝铺张浪费和浪费,并将它们保存在一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