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传统节庆习俗心得体会 传统节日体会(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1 05:00:56 页码:10
传统节庆习俗心得体会 传统节日体会(3篇)
2022-12-21 05:00:56    小编:ZTFB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传统节庆习俗心得体会一

乙:值此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之际,xx集团、xx集团读书会共同举办了本次“情满中秋书香仪邦”趣味沙龙活动,让大家有机会聚在这里,体会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团圆”。在此,我谨代表本次活动的所有工作人员对大家的到来致以最真诚的欢迎。

甲:大家从我们把这次活动定义为“趣味沙龙”就可以看出,这里举办的不是中央电视台的中秋晚会,也不是某某成立大会,我们这次活动仅仅是一个小沙龙,而我们的目的只是为了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给大家带来一些欢乐。所以请大家不要拘束,大可放松一点,放松自己才能更好的体会快乐。

乙:好了,言归正传。虽然本次活动的筹备比较匆忙,但我们还是为大家准备了几个小节目,而这些节目的参与者也来自大家中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八月十五的月亮,圆圆的,高挂天空,有人在沐浴着月光享受着团圆,而有人则仰望着月亮期盼着团圆,下面就让我们来聆听望月之人的心声,有请xxx为我们带来歌曲《十五的月亮》

2、一曲《十五的月亮》道出了离家之人的思乡之情。千百年来,月缺月圆,人聚人散,月亮早已成为了中国人心中的一种寄托。有请xxx为我们带来诗朗诵《中秋明月》。

3、中秋的明月,总是容易让人想起儿时的故乡,下面有请林主任为我们带来诗朗诵《月之故乡》

4、在远离故乡的日子里,在匆匆忙忙的工作中,时间匆匆忙忙的走着,匆匆忙忙间,中秋节匆匆忙忙的临近了,让我们向那些匆匆忙忙的人们提一声醒:中秋节,来了!下面有情xxx为大家带来诗朗诵:《中秋节,来了》

5、中秋节,来了。这是一个团圆的日子,可是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在月圆之夜无奈的品尝孤单呢。下面就让我们听听古人是如何面对孤单的,有请xxx为我们带来诗朗诵《把酒问月》

6、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面对着同样一轮明月,古人有古人的洒脱,我们也有我们的豪情,有情xxx为我们带来诗朗诵《彩云追月·中秋》

7、感谢各位精彩的表演,将我们带入如此浓厚的中秋氛围中来。不过,接下来的环节,将会让气氛更加的热烈起来。

8、是的,我们下一个环节就是“五分钟晨学”知识问答小游戏,这个游戏需要大家都参与进来。

9、在游戏开始之前,我先来介绍一下这个游戏的规则。大家都看到了,我面前有一个抽题箱,里面放着若干小纸条,大部分小纸条里面写着一道问题,还有一小部分小纸条写着:中秋快乐。游戏开始后,我会从抽题箱里随机抽出一张小纸条,并提出问题,在我喊开始之后,由大家举手抢答,我们会选取举手最快的人来回答问题。如果回答对了,则获得一次答自选题的机会。如果他回答出来了自己抽出的这道题,则可以得到我们送出的小奖品。如果答错了,那只能等待下一次机会了。而抽中写着“中秋快乐”的小纸条的话,就可以直接获得奖品了。在这个要偷袭中,我们为大家准备了xx份礼物,就等着大家来赢取。

10、规则大家也已经清楚了,我们马上进入知识问答环节。首先由我来抽第一道题。

11、刚才的游戏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我们准备的礼物已经送出去了。现在让我们进入下一个环节。读书心得交流。

12、读书会成立以来,大家借书、读书的积极很高。我们也陆续收到了一些大家所写的读书笔记和心得。经推荐,我们邀请了一部分会员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他们的读书心得。下面先请xx来跟大家谈一谈他/她的读书心得。

13、书有很多,时间却有限。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书都读一遍,所以交流读书心得就成为我们获得知识一条捷径。感谢他们无私的分享,同时也希望大家以后读书时能做好读书笔记、写一下读后感,我们读书会以后也会组织类似的活动,方便大家交流。

14、除读书交流之外,我们读书会还开展了其他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读书会成立大会之后,第一读书小组就组织了一次“岗位练兵”,现在请读书会会长陈xx为此次“岗位练兵”做一下点评。

15、下面请董事长和杜总为获奖者颁发证书和奖品。

16、现在,让我们静下心来由xxx为我们带来的歌曲《水调歌头》,有请xxx。

17、感谢xxx为我们带来如此有没的歌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本次沙龙也在歌声中就此告一段落了。朋友们,再见。

推荐传统节庆习俗心得体会二

我今天非常高兴,你知道么?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们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据说是为了纪念古代楚国大忠臣屈原的。他是投江而死的,当地居民赶来营救,捞了半天也没捞到,大家就把粽子投下去喂鱼。渐渐就成了风俗,端午节也就有了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听爸爸说,我们这里的习俗是端午节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和菖蒲剑。我还和爸爸一起在门口挂了艾草和菖蒲剑,听说是驱邪的。奶奶要做粽子了,我连忙跑去观看。奶奶做的是蜜枣棕,她先准备好箬叶,然后再把糯米放进裹成锥形的箬叶里,再在糯米中间放颗蜜枣,最后把叶子包起来,紧紧地扎上线就可以了。把裹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煮,我就开始耐心等待了。

粽子煮好了。我接过粽子就是一口,啊!又甜又软,真好吃!我吃了好几个,肚子都快撑破了!

每当我看到人们过春节那喜洋洋的照片和节目时,我都会不由自主的想起今年初五我干的一件“傻事”。

初五也叫“破五”,是送年的意思,传统的送年也要吃饺子,而且饺子里还要包上钱、枣、糖,每样包上6个。意思是:如果吃到带钱的饺子,这一年就会发财,如果吃到带枣的饺子,这一年就会好运早来;如果吃到带糖的饺子,这一年就会过的“甜甜蜜蜜”一家人就会和和睦睦。6是吉祥的数字。虽然这只是人们对新年的期望,但我们家还是继承了这种传统。

初五晚上,我们吃饺子送年。爸爸在吃第一个饺子时,只听见“咯噔”一声,第一个钱被爸爸吃着了,他露出了得意地笑容。这时,妈妈也学着爸爸的样子说:“你猜这个饺子里有没有东西?”我想:妈妈一向爱开玩笑。自信地说:“没有!”结果第一块糖又被妈妈吃着了。现在就我还没有吃着东西呢!我非常着急。最后,我吃了20个饺子,只吃出了3块糖,妈妈吃了25个饺子,吃了4个钱,2块糖,爸爸吃了30个饺子,吃出了2个钱,1块糖和3个枣,现在只剩下了10个饺子,我不甘心落后想:这10个饺子里肯定有3个枣,虽然,我已经吃的很饱了,但还是抵不住枣饺子的诱惑。

我揉了揉肚子,不由自主的又吃了两个饺子,可还是没有吃到枣饺子。我看了看一向争强好胜的爸爸和妈妈,他们悠闲的吃着别的菜,好像并不在乎我是否把剩下的3个枣吃出来。我不管那么多,又吃了5个饺子,还是没有吃到枣饺子。我开始怀疑他们是不是已经把剩下的3个枣吃出来了?我看了看他们的“战利品”没有多呀?就在这时他们不约而同的来夹这3个饺子,我看了他们的动作,想:这最后的3个枣,一定就在这三个饺子里!我连忙拿起筷子夹起这三个饺子就往嘴里送,一咬,怎么一个枣也没有。这时,爸爸笑着说:“厨房里还有一盘饺子没煮。”我跑到厨房一看,果然还有一盘饺子没煮呢,我后悔不已。恰好这3个枣就是不在这10个饺子里。

每当我想起这件事,我就会时刻提醒自己,无论干什么事都要考虑周到,不要盲目行事。

推荐传统节庆习俗心得体会三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再过几天就是端午节了。我今天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端午节的随想。端午节让我想起爱国诗人屈原。我怀想,滔滔汨罗水,悠悠数千年,拳拳赤子心,感天动地情。我仿佛看到:战国时,楚王宠信奸臣,屈原仗义直言,却被革职流放。秦国趁此机会进攻楚国,楚国千里疆域毁于一旦。看到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屈原有心报国,无力回天。悲愤之下,他抱着一块巨石投汩罗江而去。当地百姓听说屈原投江了,纷纷前来救助,他们顺流而下,一直追到洞庭湖,也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湖面上大小船只往来穿梭,百舸争游,蔚为壮观。这一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后来,每到这一天,人们就在江河上赛龙舟,怀念屈原。人们还把粽子投入水中,只为了喂饱鱼龙虾蟹,保全屈原的尸体不被吞噬。

同学们,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已经纳入我国法定假日的议案。我认为,以立法手段保护传统节日是积极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举措。但同时我也觉得,申报和立法只是一种外在的行动模式。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一种从内心生发出来的力量和自信。有了这种内驱力,民族的传统文化就能得到延伸与丰富,民众的心态也会变得健康、美好和开放。

怎样才能让民族文化资源融入我们的生活,永远保持新鲜的活力呢?要有文化内在的驱动力。内在的驱动力从哪里来?提高国民教育,加强个人的修行。整体的国民教育得到提升,国民就会对本民族的文化资源有一种广泛的认同。个人的修身齐家到一定层次,民族文化的种子就会在心灵生根发芽。能在个人的心灵生根发芽的文化资源,就会鲜活而永恒。

让我们怀着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来看待中华的每一个传统佳节吧!因为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每过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

由端午节想到屈原,想到了端午之争,想到保护民族文化关键在于教化。这些就是我今天站在国旗下的感悟。

感谢大家耐心的倾听,请接受我对各位的端午祝福: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谢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